论戴厚英小说《脑裂》的语言张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小说《脑裂》是当代作家戴厚英后期小说语言风格转变的标志性作品。本文借用美英新批评派的文学“张力”理论,通过“对话"的张力、“狂欢”的张力、“情感”的张力和“简练”的张力来阐释《脑裂》的语言张力。
     第一章“对话”的张力和第二章“狂欢”的张力是借用前苏联语言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理论,分别从“对话”语言的异质性和“狂欢”语言的双重性来剖析语言张力,具体表现为语言的俗化和雅化、幽默与庄重、写实与荒诞的“对话”及语言的反讽、调侃、俚俗的“狂欢”。从抑制情感的表层语意与内心感情的相反相逆、复杂情感结构的多层次高密度和对立情感的差异和谐三个方面,论述第三章“情感”的张力。在第四章中,借鉴简练的语言风格,从奇异化、陌生化、隐喻化所造成的语言“空白”,再次印证了“简练”的张力。
     上述四章的论述表现为多层次,宽视角,互为支持,相互融合,从语言审美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小说《脑裂》的语言张力。
The novel Nao lie is the symbol which shows the language style change in the later stage creation of Dai Hoying-the contemporary writer. This thesis interpreted the language tension in Nao Lie through analyzing the tension of interlocution, carnival, affection and conciseness.
    In chapter 1, the author used the interlocution theory of Soviet linguist to analysis the language tension. In chapter 2 the author used the carnival theory of Soviet linguist to take apart the language tension from the heterogeneousness of interlocution language and the dualism of carnival language, which actually displaye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elegance as well as the humor and solemn of the language, the reality and absurdity of the interlocution together with the language irony, ridiculousness and the carnival of vulgarism. In Chapter 3,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affection tens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trary and opposition of the literal meaning to that of the expression of people's inner affection, the multi-level and high density of the complex affection structure together with the difference and harmoniousness of conflicting affection. In Chapter 4, the author used the theory of the conciseness of language style to prove the tension of conciseness based on the language gaps caused by the fancy, strangeness and metaphor.
    The exposition of the above four chapters is multi-level, wide visual, mutual-supported and inter-mixed. The author generalized the language tension in Nao Lie from the viewpoint of appreciation of language beauty.
引文
[1] 班澜,《小说语言张力探因》,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1
    [2]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 福勒,转引自王先霈等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
    [4] 罗伯特·佩恩·沃伦,《纯与不纯的诗》,《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 李元洛,《古诗新赏二题》
    [6] 马立鞭,《表现情感两极的对立与冲突》。
    [7]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8] 班澜,《小说语言张力探因》,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1
    [9] 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 钱谷融,《关于戴厚英》,当代作家评论,1997.1
    [11] 戴厚英,《性格——命运——我的故事》,《戴厚英文集》,吴中杰,高云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2] 萧乾,《戴厚英——一位诚实的作家一个真正的人》,《戴厚英文集》,吴中杰,高云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3] 戴厚泉,《永留人间的情爱》,吴中杰、高云主编,《戴厚英啊,戴厚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版。
    [14] 同11
    [15] 同11
    [16] 吴中杰、高云主编,《戴厚英啊,戴厚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版。
    [17] 钱冠连,《美学语言学》,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
    [18] 包世臣,《艺舟双楫·文谱》
    [19] 邓牛顿,《戴厚英论》
    [20] 鲁道夫·阿恩图姆《艺术与视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21] 戴厚英,《风雨情怀》,《戴厚英文集》,吴中杰,高云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2] 同11
    [23] 同21
    [24] 同11
    [25] 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6]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 赵毅衡,《文学符号》,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版
    [28] 张先贵,《一份关于新大学病的诊断书》,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8.1.
    [29] 同11
    [30] 戴厚英,《人啊,人!》后记,《戴厚英文集》,吴中杰,高云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1] 约瑟夫·祁雅理,《二十世纪法国思潮》,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2] 王夫之,《姜斋诗话》
    [33]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4] 方东树,《昭昧詹言》
    [35] 老舍,《戏剧语言》
    [36] 刘熙,《艺概》
    [37]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8] 班澜,《小说语言张力探因》,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1
    [39] 杨匡汉,《诗学心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0] 同2
    [41] 闻一多,《神话与诗·说鱼》,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42] 秦牧,《艺海拾贝·譬喻之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
    [43] 袁晖,《比喻》,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4] 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吴中杰、高云主编,戴厚英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
    2、袁晖,比喻,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2
    3、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5
    4、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5、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6
    6、张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
    7、黎运汉,汉语风格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2
    8、张德明,语言风格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
    9、郑荣馨,语言表现风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5
    10、程祥微、邓骏捷、张剑桦,语言风格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8
    11、王明居,唐诗风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7
    12、王一川,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
    13、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
    14、郑颐寿,文艺修辞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8
    15、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1
    16、张首映,西方二十一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1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
    18、张德林,现代小说美学,胡南文艺出版社,1987.12
    19、王达敏,新时期小说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4
    20、胡习之,《辞规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4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6
    1、黄裳裳,人性的自省——戴厚英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6
    2、卢惠余、闻一多,诗歌的情感张力,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2
    3、班澜,诗歌语言的张力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1
    4、陈碧,试论审美张力,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1
    
    
    5、徐梅,语言中的偏离和语言的张力,宁夏大学学报,2000.3
    6、王剑、李凤真,张力:一个诗学概念的语义阐释,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
    7、杨增和,虚实相生意义互动生成的文化张力,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4
    8、王爱松,余华小说的“反讽——张力”结构模式,中国文学研究,1992.1
    9、黎德锐,诗歌“空白”艺术与“张力”效应,玉林师专学报,1996.4
    10、管宁,灵魂的裂变:社会变迁中的人格姿态——新时期知识分子形象人性描写之流变,江汉论坛,2001.11
    11、刘春,困顿中的挣扎和思考,小说评论,1994.3
    12、张光芒,人性解放“三部曲”——论新时期启蒙文学思潮,南京大学学报,2003.1
    13、张生,“后新时期”城市小说情感模式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1.5
    14、张永胜,城乡对立——前新时期城市小说情感模式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1
    15、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文学评论,1999.4
    16、王旭,用一生写出的有趣文字,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4
    17、修倜,“狂欢化”理论与喜剧意识——巴赫金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5
    18、雷艳林,巴赫金论“怪诞现实主义”的文化根源及形成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19、秦勇,狂欢与笑话,扬州大学学报,2000.7
    20、夏忠宪,拉伯雷与民间笑文化、狂欢化——巴赫金论拉拍雷外国文学评论,1995.11
    21、茅芽,“脏话”的意义,北京科技大学,2002.12
    22、刘晓英,王朔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特色,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6
    23、陈旋波,徐于与神秘主义,华侨大学学报,2002.2
    24、谭桂林,从脱魅到迷魅,社会科学辑刊,1999.4
    25、连晓霞,乔典运小说语言的个性美,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2
    26、宋方,论当代小说语言的新动态,天津电大学报,2002.9
    
    
    27、童庆炳,文学语言论,学习与探索,1999.3
    28、孙德喜,反叛与自由——20世纪80-90年代小说语言论之一,沙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29、李向平,戴厚英的佛教情怀,佛教文化,
    30、孙德喜,走向诗意的灵动性,兰州大学学报,2002.3
    31、王一川,语言神话的终结——王朔作品中的调侃及其美学功能,学习与探索,1999.3
    32、大力克(埃及),谈中国幽默文学,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33、赵卓,简练:简约与丰厚的结晶——论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云梦学刊,2000.1
    1、杨金平,心访戴厚英,石家庄日报文化周刊,1996.8
    2、叶臻,回忆真实的戴厚英,现代妇女,1997.1
    3、黎焕颐,戴厚英和余秋雨,书屋,2000.5
    4、叶永烈,民主与法制
    5、阳光卫视提供,戴厚英爱到绝望,北京青年报,2002.9.12
    6、淳子,女人和诗人,江南时报,2002.11.19
    7、李海燕,未了情,江淮晨报,2003.5.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