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食货学派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为旨趣的史学派别。本文以学派创始人陶希圣及食货学派为考察对象,在广泛收罗史料的基础上,一方面围绕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的学术关联,考察学派的兴衰和演变的历程;另一方面将食货学派的学术研究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发展脉络中,考察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社会政治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最后探讨食货学派的史学价值及评述其历史地位。
     第一章陶希圣与社会史论战。由陶希圣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而引发的社会史论战,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催生了食货学派
     第二章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的形成。《食货》半月刊是食货学派的主要学术平台,创始人陶希圣理论与史料并重的史学理念通过《食货》杂志的传播吸引了一批有类似学术倾向的学者,他们形成了固定的食货撰稿群体。在食货上发表论文的学者并不都是食货学派成员。通过对陶希圣与食货作者的师承关系、学术思想及观点、治学方法的比较分析,界定食货学派主要构成人员。食货学派主要成员有陶希圣、鞠清远、何兹全、武仙卿、沈巨尘、曾謇、连士升。
     第三章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的学术研究。从收集、推介史料、译介西方理论方法、专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对食货学派信奉的史学理念与方法及治史实绩进行考察。将食货学派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赋税财政制度等方面的学术观点与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肯定食货学派在某些领域中的部分学术观点有首创之功的同时,亦指出他们存在的学术局限性。本文在分析食货学派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参考政治因素的影响,指出食货学派的研究受到他们国民党员政治立场的影响。
     第四章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的衰落。抗战初期食货学派部分成员受对日妥协思想的驱动,随同陶希圣一起参与了汪精卫的“和平运动”。陶希圣在关键时刻脱离了汪伪集团,而食货学派中的部分成员自甘堕落为汉奸。至此,食货学派成员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出现重大分裂,食货学派由盛转衰。此后,陶希圣召集曾謇、连士升在《中央日报》创办《食货周刊》,希望重振学派以往的学术声望。但是此时食货学派倡导“新经学”,专注学术的经世致用功用,显露出为国民党政权服务的意图。政治与学术间的过度渗透最终导致食货学派退出历史舞台。
     结语部分简要评述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的历史地位。食货学派高举“理论与史料”并重的大旗,积极开拓社会经济史研究新领域、构建新观点,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Shihuo school, taking China's social economic history as the interest of the history research, was founded in the 1930s. The writer has collected a wide rang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study the Shihuo school and the school founder Tao Xisheng by revolving the academic association between Tao Xisheng and Shihuo school to study the rise and fall evolution of school history, examining the academic thinking,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socio-political factors'influence on academic research whitin the context of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finally, discussing the school's values and its historical role.
     Chapter one, TaoXisheng and Social History Controversy. The debate o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sulted from Tao Xisheng's research on the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and expedited the Shihuo school.
     Chapter two, TaoXisheng and the formation of Shihuo school. Shihuo Semimonthly, which was the major academic platform of Shihuo school spread the founder Tao Xisheng's historical concepts of paying attention both on historical theory and materials and attracted a group of scholars with similar academic orientation who formed a fixed written groups. However, people who published papers on Shihuo semimonthly were not all the members of Shihuo school.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o Xisheng and Shihuo Semimonthly's writters, the academic thoughts and views and learning methods, the writer has define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hihuo school. The main members of Shihuo school are TaoXisheng, JuQingyuan, HeZiquan, WuXianqing, ShenJuchen, ZengJian, LianShisheng.
     Chapter three, TaoXisheng and Shihuo school's academic research. The writer has inspected the Shihuo school's historical theories and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by collec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translating western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studying special subjects. Comparing the Shihuo school's academic views on ancient China land system, taxation with that of some scholars in the modern days, the writer has confirmed the innovation of some points of Shihuo school in some areas. meanwhile,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academics have also been pointed out. Moreover, through refering some political factors in analyzing Shihuo school's academic research the paper states the fact that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Shihuo school was affacted by their political stand as members of Kuomintang.
     Chapter four, TaoXisheng and the decline of Shihuo school. In the beginning of anti-japanese war, some members of Shihuo school drived by the popular thought of compromising to Japan joined the peace movement with Tao Xisheng. At the critical moment, Tao Xisheng puppeted out of WangJingwei group, but other members of Shihuo school falled to be traitors. At this point, major differences came into the members of Shihuo school, and the school developed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Since then, Tao Xisheng called Zengjian,LlanShisheng together to establish Shihuo Weekly on Nanjing Central Newspaper Daily hoping to restore the academic reputation of Shihuo school. However, at this time, Shihuo school advocated new confucian classics and focused on academic statecraft function which revealed the intention of servicing Kuomintang government. Finally, over-penetrati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inten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eventually resulted in Shihuo school's withdrawing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Chapter five, briefly reviewed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aoXisheng and Shihuo school. Shihuo school, holding the important point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historical data, explored actively new area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 and established new ideas which has made outstanding academic contributions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and occupied an important place in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引文
①张春树:《民国史学与新宋学——纪念邓恭三先生并重温其史学》,《国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①杜若遗:《介绍<食货>半月刊》,《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4期)。
    ②袁永一:《书籍评论:唐代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7年(第5卷第1期)。
    ③皮论:《评陶希圣、武仙卿著<南北朝经济史>》,《文史杂志》,1944年(第4卷第5、6合期)。
    ④陈啸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总成绩及其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科学论丛季刊》,1937年(第3卷第1期)。
    ⑤秦佩珩:《中国经济史坦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新经济》,1944年(第11卷第3期)。
    ⑥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①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9、100页。
    ②王毓铨:《通信一束》,《禹贡》,1935年(第4卷第10期)。
    ③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稽文甫序,中国经济研究会,1935年版。
    ④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第10期。
    ⑤孙家骧、曾宪楷、郑昌淦:《批判陶希圣“前资本主义”的反动观点》,《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⑥刘茂林:《<食货>之今昔》,《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4期。
    ①张世林编:《学林春秋》,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57-258页。
    ②何兹全:《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③李根蟠:《中国经济史学形成和发展三题》,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4页。
    ④阮兴:《陶希圣与<食货半月刊>》,《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①梁捷:《陶希圣和<食货>——民国经济思想丛谈之二》,《文化思考》,2007年第6期。
    ②向燕南、尹静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洪认清:《<食货>半月刊在经济史学理论领域的学术贡献》,《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④阮兴:《<食货>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社会是学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⑤阮兴:《<食货>与中国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⑥陈峰:《“食货”新探》,《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⑦李根蟠:《中国经济史学形成和发展三题》,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1页。
    ①侯云灏:《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史学流派略论》,《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②李源涛:《20世纪30年代的食货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③李根蟠:《中国经济史学形成和发展三题》,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5-96页。
    ④黄静:《食货学派及其对魏晋封建说的阐发》,《学术研究》,2005年第2期。
    ⑤黄静:《食货学派及其对魏晋封建说的阐发》,《学术研究》,2005年第2期。
    ①黄静:《禹贡派与食货派的学术关联》,《学海》,2003年第3期。
    ②李方祥:《三十年代的食货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的兴起》,《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③陈希红:《评陶希圣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安徽史学》,2003年第6期。
    ④苏永明:《“食货派”史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①苏永明:《“食货派”的经济史研究方法探讨》,《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苏永明:《“食货派”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
    ②苏永明:《“食货派”史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③苏永明:《“食货派”史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95页。
    ①赵金康、张殿兴:《高宗武和陶希圣叛汪原因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②鲍家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奠基者——陶希圣先生》,《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4年(第7卷第11期)。
    ③吴相湘编:《民国百人传》第四册,传记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86页。
    ④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74-485页。
    ①杜正胜:《陶希圣先生学述》,《历史月刊》,1988年第7期。
    ②黄宽重:《陶希圣与<食货>》,《历史月刊》,1988年第7期;《陶希圣先生与食货杂志》,《湖北文献》,1990年第94期。
    ③陶晋生:《陶希圣论中国社会史》,《历史月刊》,1988年第7期。
    ④王健文整理,杜正胜、黄宽重访谈:《风气新开百代师——陶希圣先生与中国社会史研究》,《历史月刊》,1988年第7期。
    ⑤唐德刚:《高宗武探路汪精卫投敌始末(一—五)》,《传记文学》,1995年(第66卷第2-6期)。
    ①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学林》,1941年第4期。
    ①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②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88页。
    ③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3页。
    ④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⑤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7页。
    ①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注:陶希圣首先发表于《传记文学》的文章《八十自序》,后经陶希圣修改增订,由台湾食货月刊社出版,书名为《八十自序》。由于内容不同,在本文中将《传记文学》上的文章与书本《八十自序》同时引用。
    ②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③陶希圣:《中国社会到底是甚么社会》,《新生命》,1928年(第1卷第10期)。
    ①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③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④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第2期。
    ①陶希圣:“食货复刊辞”,《食货》月刊,1971年(第1卷第1期)。
    ②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2页。
    ①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绪论,上海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
    ②石决明:《中国经济史研究上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③罗根译编著:《古史辨》第四册《顾颉刚先生序》,此处引文据《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41页。
    ④20世纪初,由于翻译不同的缘故,马克思译名有马克斯、马科斯等,在本文中一律使用马克思。
    ⑤李德模:《关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中文译著书目试编》,《新思潮》,1930年第2、3期合刊。
    ⑥君素:《1929年中国关于社会科学的翻译界》,《新思潮》,1930年第2、3期合刊。
    ①陶希圣:《社会科学讲座》,《新生命》,1929年(第2卷第3期)。
    ②李膺扬译:《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陶希圣《序》,上海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
    ③陶希圣:《社会科学讲座:马克思的社会进化论》,《新生命》,1929年(第2卷第5号)。
    ①何兹全:《悼念我师陶希圣先生》,《传记文学》,1988年第8期。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陶希圣:《中国之商人资本及地主与农民》,参看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向题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93、114页。
    ③王昂(王学文):《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其发展及其前途》,参看高俊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7、188页。
    ①吴黎平:《中国土地问题》,参看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向题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240、243页。
    ②严灵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序言,参看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向题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杜,1984年版,第8页。
    ③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杨宽自传》,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65页。
    ①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第2卷第7、8期合刊。
    ③曾謇:《西周时代的生产概况》,《食货》,1935年(第1卷第7期)。
    ④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第2卷第7、8期合刊。
    ①这方面的论著很多,可参阅朱繁新:《关于中国社会的封建性的讨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第一辑,载《读书杂志》;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载《法学专刊》1935年第3、4期合刊。
    ②黎世衡:《中国经济史讲义》(京师大学堂讲义),1912年印(印行者不详),第1-7页。
    ①傅筑夫:《社会经济史的分段及其缺点》,《文史杂志》,1945年(第5卷5、6期合刊)。
    ②杨及玄:《民生史观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发端》,《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5年(第2卷第2期)。
    ③杨国桢:《吸收与互动:西方经济社会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页。
    ④参看杨国桢:《吸收与互动:西方经济社会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页。
    ①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6年(第4卷第2期)。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6页。
    ③陶希圣:《中国社会现象拾零》,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5页。
    ④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96-97页。
    ⑤陶希圣:《中国社会现象拾零》,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429430页。
    ①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2页。
    ①稽文甫:《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8页。
    ②田中忠夫:《中国社会史研究上之若干理论问题》,《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4、5期合刊)。
    ③孙倬章:《中国经济的分析》,《读书杂志》,1931年(第1卷第4、5期合刊)。
    ④王礼锡:《论战第二辑序幕》,《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2、3期合刊)。
    ⑤刘节:《陶希圣<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图书评论》,1933年(第1卷第12期)。
    ①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第1册,中国经济研究会,1935年版,第427-428、35页。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7、8期合刊)。
    ③王宜昌:《中国社会史短论》,《读书杂志》,1931年(第1卷第4、5期)。
    ④李季:《对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贡献与批评》,《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2、3期合刊)。
    ⑤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①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546页。
    ③杨雪芳:《中国社联在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作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55周年纪念专辑》,1986年版,第217页。
    ④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⑤唐德刚:《胡适杂忆》,北京华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⑥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6年(第4卷第2期)。
    ①胡适:《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64页。
    ②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③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食货出版社,1977年版,第6页。
    ④张绍良:《近三十年中国史学的发展》,《力行月刊》,1943年(第7卷第4期)。
    ⑤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⑥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第1册,中国经济研究会,1935年版,第453页。
    ⑦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①陶希圣:《汉儒的僵尸出祟》,《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7、8期合刊)。
    ②稽文甫:《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7页。
    ③稽文甫:《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7页。
    ④陶希圣:《潮流与点滴》(陶恒生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⑤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⑥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①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②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③陶希圣:《夏虫语冰录》,法令月刊社,1980年版,第342页。
    ④陶希圣:《中国社会到底是甚么社会》,《新生命》,1928年(第1卷第10期)。
    ⑤张横:《评陶希圣的历史方法论》,《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2、3期合刊)。
    ①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1-92页。
    ②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74页。
    ③《古史辨第四册》书评,《读书杂志》,1933年(第2卷第7号)。
    ④胡适:《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64页。
    ⑤顾颉刚:《当代中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⑥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⑦陶希圣:《夏虫语冰录》,法令月刊社,1980年版,第344页。
    ⑧《北京大学史料》,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25-1727页。
    ⑨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⑩张横:《评陶希圣的历史方法论》,《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2、3期合刊)。
    11唐德刚:《胡适杂忆》,北京华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页。
    12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序三(唐德刚),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陶希圣:《社会科学讲座·马克斯的社会进化论》,《新生命》1929年(第2卷第5号)。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与中国革命》序,新生命书局,1931年版。
    ③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7、8期)。
    ④《通信》,《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4、5期合刊)。
    ⑤陶希圣:《中国社会史从书发行缘起》,刘道元:《两宋田赋制度》,新生命书局,1933年版。
    ①陶希圣:《唐代社会之一斑》,《新生命》,1930年(第3卷第6号)。
    ②刘节:《陶希圣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图书评论》,1933年(第1卷第12期)。
    ③胡道静:《1933年的上海杂志界》,载宋原放主编,陈江辑注:《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1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页。
    ④《禹贡学会募集基金启》,《禹贡》,1935年(4卷10期)。
    ⑤陶希圣:《搜读地方志的提议》,《食货》,1935年(第1卷第2期)。
    ⑥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⑦陶希圣:《夏虫语冰录》,法令月刊社,1980年版,第344页。
    ①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②何兹全:《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③陶希圣:《食货半月刊》宣言,《晨报·社会研究周刊》,1934年11月14日。
    ①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②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3卷第1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3期)。
    ④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⑤“食货学会会约”,《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⑥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6年(第4卷第7期)。
    ⑦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6年(第4卷第11期)。
    ⑧高耘晖:《分工研究的方法》,《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①胡道静:《1933年的上海杂志界》,载宋原放主编,陈江辑注:《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1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②陶希圣:“食货周刊创刊的意思”,《益世报·食货周刊》,1936年12月6日。
    ①《申报年鉴》第二回,1934年,第994页。
    ②“本刊代售简则”,《食货》,1935年(第1卷第4期)。
    ③陶希圣:《经济史名著选译计划》,《食货》,1935年(第2卷第1期)。
    ④“本刊稿费简约”,《食货》,1936年(第3卷第9期)。
    ⑤“食货学会启事”,《食货》,1936年(第4卷第4期)。
    ①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②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4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4期)。
    ④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1期)。
    ⑤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3卷第1期)。
    ⑥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0页。
    ⑦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
    ①森鹿三著,高明士节译:《食货半月刊简介》,《食货》月刊,1971年(第1卷第1期)。
    ②何兹全:《我的史学观和我走过的学术道路》,《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30页。
    ③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自序,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何兹全:《我的史学观和我走过的学术道路》,《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30页。
    ⑤何兹全:《我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张世林编:《为学术的一生》,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⑥连士升:《重商制度略说》,《食货》,1935年(第2卷第5期)。
    ⑦《通信一束》,《禹贡》,1935年(第4卷第1期)。
    ①梁园东:《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之诸问题》,《食货》,1935(第2卷第2期)。
    ②长江:陶希圣与《食货》,北平《晨报》,1935年1月18日。
    ③杜若遗:介绍《食货半月刊》,《文化建设》,1935(第1卷第4期)。
    ④秦佩珩:《中国经济史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3期)。
    ⑤张春树:《民国史学与新宋学——纪念邓恭三先生并重温其史学》,《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⑥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卷5期、1卷7期、3卷3期)。
    ①曾謇:《古代宗法社会与儒家思想的发展》,《食货》,1937年(第5卷第1期)。
    ②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4年(第1卷第2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
    ④罗尔刚:《师们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订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9、57页。
    ⑤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麟:钱穆与中国现代学术》,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74页。
    ①森鹿三著,高明士节译:《食货半月刊简介》,《食货》月刊,1971年(第1卷第1期)。
    ②全汉昇:《回首来时路》,杜正胜主编:《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8年版,第489页。
    ③杨联陞:《打像为誓小考》,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页。
    ④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⑤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595页。
    ①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02页。
    ②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③何兹全:《我的大学生活》,《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
    ④沈巨尘:《秦汉的皇帝》,《文化建设》,1934年(第1卷第8期)。
    ⑤曾謇:《中国古代社会》(上)自序,上海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
    ①沈志远:《历代政治制度要略》序,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8年。
    ②陶希圣、沈志远:《明清政治制度》序二,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③曾謇:《中国古代社会》(上)自序,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
    ④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⑤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自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⑥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⑦《国立北京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四年度》,国立北京大学1935年版,第237页。
    ①森:《唐代之交通——中国经济史料丛编.唐代编之四》,《东洋史研究》,1937年(第2卷第6号)。
    ②宇都宫:《土地问题——中国经济史料丛编.唐代编之二》,《东洋史研究》,1937年(第2卷第6号)。
    ③袁永一:《书籍评论:唐代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1937年(第5卷第1期)。
    ④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9页。
    ⑤鞠清远:《刘晏评传》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⑥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自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①陶希圣:《西汉的客》,《食货》,1937年(第5卷第1期)。
    ②何兹全:《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研究》,《食货》,1936年(第3卷第4期)。
    ③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④陶希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版,第44-45页。
    ⑤陶希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版,第4页。
    ⑥傅筑夫:《陶希圣著中国封建社会史》,《图书评论》,1933年(第1卷第3期)。
    ①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绪论,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3页。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7、8合期)。
    ③参见《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第5页。
    ④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⑤陶希圣:《社会科学讲座:马克思的社会进化论》,《新生命》,1929年(第2卷第5号)。
    ⑥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⑦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页。
    ⑧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⑨阮兴:《<食货>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40页。
    ①陶希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版,第1、90-91、21-23页。
    ②奥本海马著,陶希圣译:《国家论》,译者序言,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
    ③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④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⑤杜荃(郭沫若):《读<中国封建社会史>》,《新思潮》,1929年第2、3期合刊。
    ①陶希圣讲,贾文荑记:《研究中国社会史的方法和观点》,《益世报·社会研究复刊》,1936年12月9日
    ②陶希圣:《夏虫语冰录》,法令月刊社,1980年版,第344页。
    ③何兹全:《九十年自我学术评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5期。
    ①曾謇:《中国古代社会》(上),自序,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
    ②曾謇:《古代宗法社会与儒家思想的发展》,《食货》,1937年(第5卷第7期)。
    ③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④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7、8期合刊)。
    ⑤这方面的论著很多,可参阅朱繁新:《关于中国社会的封建性的讨论》,载《读书杂志.中国社会史的论战》第1辑;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载《法学专刊》1935年第3、4期合刊。
    ①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7、8期)。
    ②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11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6期)。
    ④何兹全:《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经济与社会》(上),《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18日。
    ⑤武仙卿:《秦汉农民生活与农民暴功》,《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10期)。
    ①何兹全:《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经济与社会——中国中古寺院经济.绪论》(上),《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18日。
    ②曾謇:《西周时代的生产概况》,《食货》,1935年(第1卷第7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7期)。
    ④陶希圣:《中国封建社会史》绪论,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版。
    ⑤陶希圣:《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7、8期合刊)。
    ⑥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②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89页。
    ③何兹全:《魏晋时期庄园经济的雏形》,《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④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89页。
    ⑤武仙卿:《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变》,《食货》,1934年(第1卷第2期)。
    ⑥曾謇的:《三国时代的社会》,《食货》,1937年(第5卷第10期)。
    ⑦鞠清远:《两晋南北朝的客、门生、故吏、义附、部曲》,《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
    ⑧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
    ①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89页。
    ②陈啸江:《封建制度成立的条件及其本质新议》(续),《中国经济》,1935年(第3卷第12期)。
    ③陈啸江:《中国社会史略谈》,《食货》,1936年(第4卷第4期)。
    ④吕振羽:“对本刊的批评与贡献”,《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⑤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⑥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
    ①皮伦:《评陶希圣、武仙卿著<南北朝经济史>》,《文史杂志》,1944年(第4卷第5、6期合期)。
    ②曾謇:《中国古代社会》(上),自序,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
    ③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④鞠清远:《清开关前后的三部商人著作》,《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4月6日。
    ⑤陶希圣:《从旧书中找经济史料的方法》,《西北风》,1936年第7期。
    ⑥陶希圣:《宋代社会之一斑——几部宋人笔记所择录》,《社会学刊》,1934年(第4卷第3期)。
    ⑦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⑧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①武仙卿:《唐代土地法令叙说——唐代经济史料从编法令集序》(上),《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2月2日。
    ②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③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④何兹全:《学史经验与体会》,《文史知识》,1982年第4期。
    ①曾謇:《殷周之际的农业的发达与与宗法社会的产生》,《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②鞠清远:《唐宋时代四川的蚕市》,《食货》,1936年(第3卷第6期)。
    ③武仙卿:《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变》,《食货》,1934年(第1卷2期)。
    ④何兹全:《与曾兴论“质任”是什么?》,《文史杂志》,1941年(第1卷第4期)。
    ⑤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⑥李根蟠:《中国经济史学形成和发展三题》,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5页。
    ⑦何兹全、郭良玉著:《三论一谈》,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⑧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⑨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页。
    ①1937年《食货》半月刊停刊,1946年陶希圣在《中央日报》开辟《食货周刊》,继续从事社会经济史研究。食货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食货》半月刊时期的学术研究奠定了他们的史学地位,此节所论食货学派的学术研究主要指20世纪30年代的学术成果。
    ①陶希圣:《食货周刊创刊的意思》,《益世报·食货周刊》,1936年12月6日。
    ①陶希圣:《历史的法则可否成立》,《新生命》,1929年(第2卷第1号)。
    ②何兹全、郭良玉:《三论一谈》,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③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现代书局,1934年版,第6页。
    ①王宜昌:《中国原始社会史方法论》,《新社会科学季刊》,1935年(第1卷第4期)。
    ②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03页。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④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①王宜昌:《关于“反对读历史”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②李秉衡:《方法与材料》(通信),《食货》,1935年(第1卷第9期)。
    ③王瑛:《研究中国经济史之方法的商榷》,《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④王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大纲与方法》(下),《食货》,1935年(第2卷第5期)。
    ⑤陶希圣:《(研究中国经济史之方法的商榷)附注》,《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⑥陶希圣:《附注》,《食货》,1935年(第1卷第9期)。
    ⑦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25页。
    ①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25页。
    ②陶希圣:《瞿兑之先生中国社会史料丛编序》,《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4日。
    ③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④陶希圣:《瞿兑之先生中国社会史料丛编序》,《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4日。
    ⑤曾謇:《永嘉前后的社会》(下),《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11日。
    ①何兹全:《与曾兴论“质任”是什么?》,《文史杂志》,1941年第1卷第4期。
    ②陶希圣:《疑古与释古》,《食货》,1935年(第3卷第1期)。
    ③陶希圣:《从旧书中找社会史料的方法》,《西北风》,1936年第7期。
    ④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6页。
    ①陶希圣:《从旧书中找社会史料的方法》,《西北风》,1936年第7期。
    ②陶希圣:《从旧书中找社会史料的方法》,《西北风》,1936年第7期。
    ③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①鞠清远:《中国经济史料从编·唐代之交通》,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37年版,附页。
    ②陶希圣:《搜读地方志的提议》,《食货》,1935年(第1卷第2期)。
    ③鞠清远:《地方志的读法》,《食货》,1935年(第1卷第2期)。
    ④陶希圣:《搜读地方志的提议》,《食货》,1935年(第1卷第2期)。
    ⑤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①陶希圣:《搜读地方志的提议》,《食货》,1935年(第1卷第2期)。
    ②王沉:《关于地方志》,《食货》,1935年(第2卷第1期)。
    ③陈啸江:《二十五史文化史料搜集法》,《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④杜若遗:介绍《食货半月刊》,《文化建设》,1935年(第1第4期)。
    ⑤汤象龙:《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一点认识》,《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⑥陈啸江:《二十五史文化史料搜集法》,《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⑦吕振羽:《对本刊的批评与贡献》,《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⑧吴景超:《近代都市的研究法》,《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⑨王沉:《关于地方志》,《食货》,1935年(第2卷第1期)。
    ⑩瞿兑之:《读方志琐记》,《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①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上册,陶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②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3期)。
    ③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页。
    ④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1期)。
    ⑤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①陶希圣:《食货学会本年六项工作草约》,《食货》,1935年(第1卷第6期)。
    ②陶希圣:《经济史名著选译计画》,《食货》,1935年(第2卷第1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④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①桑巴德:《经济理论与经济史》,《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②克拉判:《经济史的纪律》,《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③克拉判:《论经济史的研究》,《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④卫布思夫妇:《怎样研究社会事实》《食货》,1936年(第3卷第6期)。
    ⑤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82页。
    ①格拉斯:《经济史的兴起》,《食货》,1935年(第2卷第3期)。
    ②约克曼:《经济史的重要性》,《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
    ③《<原富>出版160周年纪念征文启事》,《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
    ④连士升、陶希圣:《斯密·亚丹论中国》,《食货》,1936年(第3卷第3期)。
    ①格拉斯著,连士升译:《工业发达史》(译者识),《食货》,1936年(第3卷第9期)。
    ②陶希圣译:《古代社会的经济》,《食货》,1935年(第2卷第3期)。
    ③西摩勒尔:《由村落到都市的发达过程》,《食货》,1935年(第2卷第10期)。
    ①西摩勒尔:《由城市经济到领域经济的发达》(上),《食货》,1935年(第3卷第1期)。
    ②陶希圣:《元代弥勒白莲教会的暴动》,《食货》,1935年(第1卷第4期)。
    ③吕振羽:《对本刊的批评与贡献》(通信),《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④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①梁启超:《历史统计法》,《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2期)。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绪论,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
    ③陶希圣:《明代王府庄田之一例》,《食货》,1935年(第2卷第7期)。
    ④陶希圣:《盛唐户口较多的州郡》,《食货》,1935年(第2卷第10期)。
    ⑤陶希圣:《宋代的各种暴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①鞠清远:《元代系官匠户研究》,《食货》,1935年(第1卷第9期)。
    ②鞠清远:《元代系官匠户研究》,《食货》,1935年(第1卷第9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1期)。
    ④《发刊词》,《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2年(第1卷第1期)。
    ⑤《发刊词》,《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2年(第1卷第1期)。
    ⑥陈啸江:《西汉社会经济研究序》,《文史学研究所月刊》,1935年(第2卷第3、4期合刊)。
    ①陶希圣:《盛唐户口较多的州郡》,《食货》,1935年(第2卷第10期)。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史经济史研究的方法》,《晨报·社会研究周刊》,1934年11月14日。
    ③陶希圣讲,贾文荑记:《研究中国社会史的方法和观点》,《益世报·社会研究复刊》,1936年12月9日。
    ④鞠清远:《皇庄起源论》,《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7期)。
    ①武仙卿:《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变》,《食货》,1935年(第1卷第2期)。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史经济史研究的方法》,《晨报·社会研究周刊》,1934年11月14日。
    ③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④武仙卿:《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变》,《食货》,1934年(第1卷第2期)。
    ①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绪论,上海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
    ③苏永明:《“食货派”史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41页
    ④陶希圣:《中国社会史经济史研究的方法》,《晨报·社会研究周刊》,1934年11月14日。
    ⑤陶希圣:《鲁游追记》,《食货》,1935年(第2卷第1期)。
    ⑥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①王兴瑞:《广东一个农村现阶段的经济社会》,《食货》,1935年(第3卷第2期)。
    ②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4年(第1卷第2期)。
    ③鞠清远:《唐宋官私工业》,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第1-2页。
    ①陈峰:《1920年井田制辩论: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初次交锋》,《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③曾謇:《西周时代的生产概况》,《食货》,1935年(第1卷第7期)。
    ④金景芳:《论井田制度》,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81页。
    ⑤金景芳:《论井田制度》,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54-56页。
    ①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5-276页。
    ②鞠清远:《曹魏的屯田》,《食货》,1936年(第3卷第3期)。
    ③曾謇:《永嘉前后的社会》(上),《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4月6日。
    ①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196页。
    ②曾謇:《永嘉前后的社会》(上),《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4月6日。
    ③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④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①武仙卿:《北魏均田制度之一考察》,《食货》,1936年(第3卷第3期)。
    ②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4页。
    ③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18页。
    ④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15页。
    ⑤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25页。
    ⑥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29页。
    ①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31-32页。
    ②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38页。
    ③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25页。
    ④武仙卿:《北魏均田制度之一考察》,《食货》,1936年(第3卷第3期)。
    ⑤郑学檬:《关于“均田制”的名称、含义及其和“请田”关系之探讨》,方行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⑥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
    ⑦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3页。
    ⑧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0页。
    ⑨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8页。
    ①曾謇:《唐代土地制度问题概说——唐代经济史料丛编土地问题篇序》,《益世报·食货周刊》,1936年12月6日。
    ②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4页。
    ③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8页。
    ①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22-25页。
    ②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26页。
    ③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68-69页。
    ④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4页。
    ⑤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26页。
    ⑥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6页。
    ⑦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9-270页。
    ⑧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页。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②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98-399页。
    ③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2页。
    ④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2页。
    ⑤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自序,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
    ⑥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27页。
    ①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48-50页。
    ②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69页。
    ③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71-72页。
    ④武仙卿:《魏晋南北朝田租与户调对立的税法》,《食货》,1937年(第5卷第4期)。
    ⑤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6页。
    ①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7页。
    ②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7年版,第48-49页。
    ③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38页。
    ④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366页。
    ⑤转引自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6页。
    ①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41页。
    ②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43页。
    ③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46页。
    ④鞠清远:《唐代的户税》,《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⑤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49页。
    ⑥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第152页。
    ①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6页。
    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页。
    ③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④鞠清远:《唐代的两税法》,《国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6年(第6卷第3期)。
    ⑤袁永一:《书籍评论:唐代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7年(第5卷第1期)。
    ⑥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①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1-372页。
    ②唐耕耦:《唐代的资课》,《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略论唐代的资课》,《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期。
    ③武仙卿:《南北朝色役考》(上),《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3月9日。
    ①武仙卿:《南北朝色役考》(下),《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3月23日。
    ②武仙卿:《南北朝色役考》(下),《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3月23日。
    ③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①考茨基著,叶启芳译:《基督教之基础》,三联书店,1955年版。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07页。
    ③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一卷)序,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④何兹全:《我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张世林编:《为学术的一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①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古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②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古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③何兹全:《学史经济与体会》,《文史知识》,1982年第4期。
    ①何兹全:《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研究》,《食货》,1936年(第3卷第4期)。
    ②唐长孺:《敦煌吐鲁番史料中有关伊、西、北庭节度使留后问题》,《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③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1页。
    ④陶希圣:《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12月13日。
    ⑤陶希圣:《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12月13日。
    ①陶希圣:《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12月13日。
    ②陶希圣:《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12月13日。
    ③陶希圣:《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12月13日。
    ①何兹全:《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经济与社会——<中国中古寺院经济·绪论>》,《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25日。
    ②近年来,何兹全的弟子谢重光等仍在从事着中国中古寺院地主研究,出版了《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版)、《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等。
    ③陶希圣:《元代佛寺田园及商店》,《食货》,1935年(第1卷第3期)。
    ④鞠清远:《元代的寺产》,《食货》,1935年(第1卷第6期)。
    ①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3页。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③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37页。
    ①陶希圣:《婚姻与家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②陶希圣:《婚姻与家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③冯尔康等编:《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5页。
    ④曾謇:《中国古代社会》(上),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
    ⑤曾謇:《殷周之际的农业的发达与宗法社会的产生》,《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⑥曾謇:《周金文中的宗法记录》,《食货》,1935年(第2卷第3期)。
    ①曾謇:《古代宗法社会与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国宗法社会研究导论》,《食货》,1937年(第5卷第7期)。
    ②陶希圣:《八十自序》,食货月刊出版社,1979年版,第11页。
    ③曾謇:《古代宗法社会与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国宗法社会研究导论》,《食货》,1937年(第5卷第7期)。
    ④陶希圣:《婚姻与家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2-70页。
    ⑤曾謇:《南朝大族的兴盛与衰落》,《食货》,1935年(第1卷第10期)。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8页。
    ②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7页。
    ①何兹全:《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食货》,1935年(第1卷第11期)。
    ②鞠清远:《三国时代的“客”》,《食货》,1936年(第3卷第4期)。
    ③鞠清远:《两晋南北朝的客、门生、故吏、义附、部曲》,《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
    ①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2-453页。
    ②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0-651页。
    ③何兹全:《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经济与社会——<中国中古寺院经济·绪论>》,《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25日。
    ④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648页。
    ①鞠清远:《魏晋南北朝管工业之刑徒》,《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1月1日。
    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出版,1978年版,第36页。
    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出版,1978年版,第38页。
    ④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出版,1978年版,第40-41页。
    ⑤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出版,1978年版,第39页。
    ①曾謇:《西周时代的生产概况》,《食货》,1935年(第1卷第7期)。
    ②曾謇:《殷周之际的农业的发达与宗法社会的产生》,《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③何兹全:《三国时代农村经济的破坏与复兴》,《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④陶希圣:《齐民要术里田园的商品生产》,《食货》,1936年(第3卷第4期)。
    ⑤何兹全:《三国时代农村经济的破坏与复兴》,《食货》,1935年(第1卷第5期)。
    ⑥陶希圣:《唐代管理水流的法令》,《食货》,1936年(第4卷第7期)。
    ①曾謇:《秦汉的水利灌溉与屯田垦田》,《食货》,1937年(第5卷第5期)。
    ②鞠清远:《汉代的官府工业》,《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③鞠清远:《南宋官吏与工商业》,《食货》,1935年(第2卷第8期)。
    ④鞠清远:《唐宋官私工业》,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第3页。
    ⑤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页。
    ⑥陶希圣:《十六七世纪间中古的采金潮》,《食货》,1934年(第1卷第2期)。
    ①陶希圣:《冀筱泉著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枢纽区域》,《食货》,1936年(第4卷第6期)。
    ②陶希圣:《五代的都市与商业》,《食货》,1935年(第1卷第10期)。
    ③武仙卿:《隋唐时代扬州的轮廓》,《食货》,1936年(第3卷第3期)。
    ④陶希圣:《唐代管理“市”的法令》,《食货》,1936年(第4卷第8期)。
    ⑤鞠清远:《唐宋时代四川的蚕市》,《食货》,1936年(第3卷第6期)。
    ①陶希圣:《唐代处理商客及蕃客遗产的法令》,《食货》,1936年(第4卷第9期)。
    ②陶希圣:《元代西域及犹太人的高利贷与头口搜索》,《食货》,1935年(第1卷第7期)。
    ③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①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页。
    ②方秋苇:《陶希圣与“低调俱乐部”、“艺文研究会”》,《民国档案》,1992年第3期。
    ③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页。
    ④陶希圣:《八十自序》,《传记文学》,1978年(第33卷第6期)。
    ①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5-46页。
    ②翁贺凯:《1927-1934陶希圣之史学研究与革命论——兼论其与国民党改组派之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③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序二(何兹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④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8页。
    ⑤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⑥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①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212-213页。
    ②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③方秋苇:《陶希圣与“低调俱乐部”、“艺文研究会”》,《民国档案》,1992年第3期。
    ④王新命等十教授:《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4期)。
    ①王新命等十教授:《我们的总答复》,《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8期)。
    ②陶希圣:《一个时代错议的意见》,《独立评论》,1932年第20号。
    ③陶希圣:《民主政治的一解》,《独立评论》,1937年第235
    ①陶希圣:《民主与独裁的争论》,《独立评论》,1935年第136号。
    ②转引自李扬、范泓:《参政不知政——大时代中的陶希圣》,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③陶希圣:《论开放党禁》,《独立评论》,1937年第237号。
    ④陶希圣:《再谈党禁问题》,《独立评论》,1937年第239号。
    ①陶希圣:《不党者的力量》,《独立评论》,1937年第242号。
    ②陶希圣:《不党者的力量》,《独立评论》,1937年第242号。
    ③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127页。
    ①何兹全:《南北期隋唐时代的经济与社会——中国中古寺院经济·绪论》,《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18日,1937年5月25日。
    ②吕振羽:《对于本刊的批评和贡献(通信)》,《食货》,1935年(第1卷第8期)。
    ③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第一册),中国经济研究会,1935年版,第446页。
    ①王宜昌:《论陶希圣最近的中国经济社会史论》,《中国经济》,1935年(第3卷第1期)。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1页。
    ③吴泽:《“奴隶所有者社会”问题论战之总批判》(下),《中国经济》,1937年(第5卷第6期)。
    ①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②陶希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84-85页。
    ③陶希圣:《元代长江流域以南的暴动》,《食货》,1936年(第3卷第6期)。
    ④陶希圣:《宋代的各种暴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⑤武仙卿:《西晋末的流民暴动》,《食货》,1935年(第1卷第6期)。
    ①武仙卿:《秦汉农民生活与农民暴动》,《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10期)。
    ②在此需指出:从纯学术的角度看,食货学派对农民暴动的研究有一定的科学性。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受教条主义的影响,学界对农民运动的研究,过于强调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陶希圣等人观点可以说是对农民战争局限性的一种科学考察,相对于建国后一段时期教条主义的史学倾向,食货学派的观点似乎更客观一些。但是,完全脱离社会、政治环境的纯学术是不存在的,正如食货学派在学术思想上接近或倾向于唯物史观一样,他们“有限度”的使用唯物史观,抵触阶级斗争理论,对农民暴动局限性的探讨也可以说是他们对阶级斗争理论抵触的一种表现。陶希圣与食货学派在学术研究上的这些表现与他们的政治立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③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①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1937年(第5卷第12期)。
    ①陶希圣:《食货周刊复刊记》,《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6月8日。
    ②陈存恭整理:《陶希圣先生访问记录》,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94年版,第53页。③《蒋总统秘录》第11册,第24页,转引自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①陶希圣:《战难和更不易》,《独立评论》,1936年第226号。
    ②陶希圣:《战难和更不易》,《独立评论》,1936年第226号。
    ③陶希圣:《国际新均势的构成》,《政论》,1938年(第1卷第2期)。
    ④陶希圣:《欧洲政局的变动》,《政论》,1938年(第1卷第5期)。
    ⑤陶希圣:《欧洲形式的影响》,《政论》,1938年(第1卷第26期)。
    ⑥陶希圣:《日本外交的烦闷》,《政论》,1938年(第1卷第9期)。
    ⑦陶希圣:《外交的沉闷与活泼》,《政论》,1938年(第1卷第31期)。
    ①陶希圣:《捷克是怎样吃了亏》,《政论》,1938年(第1卷24期)。
    ②陶希圣:《战难和更不易》,《独立评论》,1936年第226号
    ①沈巨尘:《苏联与中日战争》,《政论》,1938年(第1卷第1期)。
    ②沈巨尘:《国际新形势》,《政论》,1938年(第1卷第2期)。
    ③沈巨尘:《苏联与中日战争》,《政论》,1938年(第1卷第1期)。
    ④沈巨尘:《传闻中的日本议和》,《政论》,1938年(第1卷第17期)。
    ⑤沈巨尘:《传闻中的日本议和》,《政论》,1938年(第1卷第17期)。
    ⑥沈巨尘:《歧路徘徊的日本》,《政论》,1938年(第1卷第18期)。
    ①武仙卿:《国际新形势的争论》,《政论》,1938年(第1卷第3期)。
    ②连士升:《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力》,《政论》,1938年(第1卷第21期)。
    ③何兹全:《全民抗战论》,《政论》,1938年(第1卷第1期)。
    ④何兹全:《国际和局的发展》,《政论》,1938年(第1卷第2期)。
    ⑤何兹全:《国际和局的发展》,《政论》,1938年(第1卷第2期)。
    ⑥何兹全:《武汉撤退以后》,《政论》,1938年(第1卷第28期)。
    ①陶希圣:《抗战建国纲领的性质与精神》,《政论》,1938年(第1卷第11期)。
    ②陶希圣:《低调与高调》,《独立评论》,1936年第201号。
    ③何兹全:《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政论》,1938年(第1卷第2期)。
    ④何兹全:《国民党与中国革命》,《政论》,1938年(第1卷第11期)。
    ⑤武仙卿:《抗战建国中之精神动员》,《政论》,1938年(第1卷第11期)。
    ⑥武仙卿:《三民主义青年团和国民参议会》,《政论》,1938年(第1卷第20期)。
    ⑦沈巨尘:《国民党代表大会闭幕以后》,《政论》,1938年(第1卷第8期)。
    ①武仙卿:《抗战建国中之精神动员》,《政论》,1938年(第1卷第11期)。
    ②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9页。
    ③陈存恭整理:《陶希圣先生访问记录》,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94年版,第53页。
    ④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1页。
    ①方秋苇:《陶希圣与“低调俱乐部”、“艺文研究会”》,《民国档案》,1992年第3期。
    ②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③何兹全:《陶希圣先生会谈记(关于艺文研究会)》,《政论》,1938年(第1卷第6期)。
    ④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5页。
    ⑤转引自陈木杉:《从函电史料观汪精卫档案中的史事与人物新探(一)》,(台北)学生书局,1997年9月,第406页。
    ①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②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823页。
    ③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④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①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序二》(何兹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序三》(唐德刚),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③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序二》(何兹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②劳贞一:《书籍评论:两汉文官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第7卷第1期)。
    ①陶希圣:《食货周刊复刊记》,《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6月8日。
    ②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序四》(陶鼎来),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③陶希圣:《食货周刊复刊记》,《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6月8日。
    ①陶希圣:《食货周刊复刊记》,《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6月8日。
    ①陶希圣:《战时学术研究》,《政论》,1938年(第1卷第18期)。
    ②陶希圣、沈任远:《明清政治制度》(序一),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③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册),陶序,重庆南方印书馆,1942年版。
    ④《通讯》,《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8年6月21日。
    ⑤“编辑的话”,《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8年1月21日。
    ①《食货学会简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11月23日。
    ②《食货学会简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8年1月28日。
    ③《食货学会简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11月23日。
    ④《通讯》,《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8年4月12日。
    ①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册),陶序,重庆南方印书馆,1942年版。
    ②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册,重庆南方印书馆,1942年版,自序。
    ③曾资生:《两汉文官制度》,自序,重庆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④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册,陶序,重庆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①陶希圣:《食货周刊复刊记》,《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6月8日。
    ②《食货学会简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11月23日。
    ①曾资生:《新经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8月17日。
    ②曾资生:《论新经学与科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8月31日。
    ③陶希圣:《谈经世之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9月7日。
    ④曾资生:《南宋军事政治财政的崩溃与灭亡》,《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6月22日,1946年6月29日。
    ①曾资生:《明中叶以降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的逐渐败坏与明灭亡》,《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8月10日,1946年8月17日。
    ②曾资生:《解决土地问题的时期与途径》,《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6年10月12日。
    ③曾资生:《历代土地改革运动的三种制度》,《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8年2月4日。
    ④曾资生:《解决土地问题的时期与途径》,《中央日报·时候周刊》,1946年10月12日。
    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食货学会第一次联合土地问题座谈会记录》,《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8年4月26日。
    ②曾资生:《汉代的社会经济政策》,《中央日报·食货周刊》,1948年1月14日。
    ①劳贞一:《书籍评论:两汉文官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第7卷第1期)。
    ②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45年版,第1页。
    ③陶希圣:《八十自序》(下),《传记文学》,1979年(第34卷第1期)。
    ①陶希圣:《八十自序》(下),《传记文学》,1979年(第34卷第1期)。
    ②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26页。
    ③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26-3227页。
    ④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27页。
    ①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②苏永明:《“食货派”史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88-89页。
    ③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22-3223页。
    ①陶希圣、沈任远:《明清政治制度》,序二,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②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26页。
    ③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①李根蟠:《中国经济史学百年历程与走向》,《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5期。
    ①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本文初载于《史学评论》第1期,1979年7月),杜维运、陈锦忠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三)》,华世出版社1980年版,第517-524页。
    ②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大中》,1946年(第1卷第1期)。
    ①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本文初载于《史学评论》第1期,1979年7月),杜维运、陈锦忠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三)》,华世出版社1980年版,第517-524页。
    ②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③杜荃:《读<中国封建社会史>》,《新思潮》,1929年第2、3期合刊。
    ④陶希圣:《社会科学讲座:马克思的社会进化论》,《新生命》,1929年(第2卷第5号)。
    ①杜若遗:《介绍<食货半月刊>》,《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4期)。
    ②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本文初载于《史学评论》第1期,1979年7月),杜维运、陈锦忠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三)》,华世出版社1980年版,第517-524页。
    ③何兹全、郭良玉:《三论一谈》,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④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⑤梁园东:《读物介绍: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刊》,1936年第201期。
    ①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9、451页。
    ②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5、515、184、194页。
    ③何兹全:《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④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8期。
    ⑤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再版前言
    ①王家范:《百年史学历程回顾二题》,《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1期。
    ②森鹿三著,高明士节译:《<食货半月刊>简介》,《食货》月刊,1971年(第1卷第1期)。
    ③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月刊,1974年(第1卷第1期)。
    ①陶希圣:《八十自序》(下),《传记文学》,1979年(第34卷第1期)。
    ②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8-329页。
    ①陈其泰:《史学与民族精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②秦佩珩:《中国经济史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新经济》,1944年(第11卷第3期)。
    《食货》半月刊、《食货》月刊、天津《益世报》、重庆《中央日报》、北平《北平晨报》、北平《华北日报》、天津《大公报》、《中央周刊》、《中国经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政论》、《独立评论》、《读书杂志》、《新生命》、《新思潮》、《动力》、《图书评论》、《禹贡》、《东方杂志》、《大中》、《文化建设》、《文化批判》、《西北风》、《中国农村》、《文史杂志》、《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刊》、《历史科学》、《责善半月刊》、《现代史学》、《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北京大学日刊》,《社会科学论丛季刊》、《国学集刊》、《清华学报》、《燕京社会科学》、《读书月刊》、《新经济》、《文风杂志》、《人文月刊》、《国学季刊》、《社会学刊》、《夏大周刊》、《新创造》、《教育杂志》、国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大众知识》、(日本)《东洋史研究》、
    《国立北京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四年度》,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35年版。
    连士升:《回首四十年》,吉隆坡星洲世界书局,1952年版。
    连士升:《海滨寄简》第1-4集,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3年版。
    连亮思、连文思编:《连士升纪念文集》,新加坡南洋学会,1976年版。
    陶希圣:《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食货月刊编辑委员会主编:《陶希圣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食货出版社,1979年版。
    陶希圣:《八十自序》,台北食货月刊社,1979年版。
    陶希圣:《夏虫语冰录》,台北法令月刊社,1980年版。
    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张崇山等编:《胡适往来书信选》,香港中华书局,1983年版。
    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
    吴泽主编:《中国史学集刊》第1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冯家异:《冯家异论著辑粹》,中华书局,1987年版。
    杜正胜、王泛森主编:《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8年版。
    何干之:《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八十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王明根、焦宗德编:《民国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杨宽:《杨宽自传——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吴相湘编:《民国百人传》第4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1、36、37册,黄山书社出版,1994年版。
    刘道元:《九十自述》,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陈存恭整理:《陶希圣先生访问记录》,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94年版。
    胡适:《胡适文存》二集3卷,黄山书社,1996年版。
    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年版。
    张世林编:《学林春秋》,中华书局,1998年版。
    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张世林编:《为学术的一生》,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何兹全:《何兹全文集》1-6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
    黎世衡:《中国经济史讲义》(京师大学堂讲义),1912年印(印行者不详)。
    (德)恩格斯著、李膺杨译:《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
    刘道元:《两宋田赋制度》,新生命书局1930年版。
    王礼锡、陆晶清编:《中国社会史论战》第1-4辑,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1933年版。
    柯岑:《中国古代社会》,黎明书店,1933年版。
    鞠清远:《唐代官私工业》,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
    刘道元:《中国中古时期的田赋制度》,新生命书店1934年版。
    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
    曾謇:《中国古代社会》(上),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
    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第1册,中国经济研究会,1935年版。
    陈啸江:《两汉经济史》,新生命书局,1936年版。
    陈啸江:《中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总成绩及其待解决问题》,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1936年版。
    陶希圣、鞠清远合著:《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陶希圣、沈巨尘合著:《秦汉政治制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陶希圣、武仙卿合著:《南北朝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鞠清远编:《唐代之交通》,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组,1937年版。
    鞠清远:《刘晏评传》,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武仙卿主编:《唐代土地问题》,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组,1937年版。
    (美)格拉斯著,连士升译:《工业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鞠清远:《唐代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曾资生:《两汉文官制度》,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2册,南方印书馆,1943年版。
    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册,上海书店,1944年版。
    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4册,中华建设出版社,1944年版。
    曾资生:《中国宗法制度》,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曾资生:《中国五权宪法制度之史的发展与批判》,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曾资生、吴云端:《中国历代土地问题述评》,中华建国出版社,1948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郭沫若:《海涛》,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
    陶希圣、沈任远:《明清政治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沈任远:《隋唐政治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吕思勉、童书业编,顾颉刚著:《古史辨》第7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金景芳:《论井田制度》,齐鲁书社,1982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日)堀敏一:《均田制的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
    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陈清泉、苏双碧:《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郑学稼:《社会史论战简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社,1986年版。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55周年纪念专辑》,1986年版。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版。
    沈任远:《历代政治制度要略》,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8年版。
    冯尔康等编:《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周天游编:《秦汉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胡培翚:《议礼正义》第2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高国抗、杨燕起:《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广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
    赵庆河:《读书杂志和中国社会史论战》,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版。
    李天石、陈振编:《宋辽金史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乔治忠、姜胜利编:《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俞旦初:《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瞿林东:《史学与史学史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四卷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哲夫:《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三卷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吴怀棋:《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黄山书社2002年版。
    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店,2003年版。
    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吴少氓、赵金昭:《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瞿林东:《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叶振鹏主编:《20世纪中国财政史研究概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3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史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余英时:《现代学术与学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陶希圣著作见陶希圣学术著作年表
    杜荃:《读<中国封建社会史>》,《新思潮》,1929年第2、3期合刊。
    刘光宇:《评陶希圣所谓“流寇之发展及其前途”》,《动力》,1930年第2期。
    丘旭:《中国的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陶希圣错误意见之批评》,《新思潮》,1930年第4期。
    张衡:《评陶希圣的历史方法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第2辑,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年。
    滋圃:《书报评述:中国政治思想史》,《读书月刊》,1932年第2卷第2号。
    傅筑夫:《陶希圣著<中国封建社会史>》,《图书评论》,1933年第1卷第10期。
    刘节:《陶希圣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图书评论》,1933年第1卷第12期。
    何兹全:《北宋之差役与雇役》,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3年第11月22日,12月6日。
    鞠清远:《皇庄起源论》,《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7期。
    鞠清远:《唐宋元寺领庄园研究》,《中国经济》,1934年2卷9期。
    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武仙卿:《元代农民生活探讨》,《国师月刊》,1934年第5卷第6、7合期。
    武仙卿:《秦汉农民生活与农民暴动》,《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10期。
    武仙卿:《三国时期的人民生活》,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4年12月27日。
    齐振:《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论的商榷》,《文史》,1934年第1卷第2期。
    陈啸江:《中国经济史研究计划书》,《现代史学》,1934年第2卷第4期。
    傅筑夫:《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意义及方法》,《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黄文山:《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方法论之检讨》,《新社会科学季刊》,1934年秋季号。
    石决明:《中国经济史研究上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石决明:《外国学者关于中国经济史之研究与其主要贡献》,《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10期。
    朱亦芳:《为什么研究历史和怎样去研究历史》,《中国经济》,1935年第3卷第1期。
    王宜昌:《论陶希圣最近的中国经济社会史论》,《中国经济》,1935年第3卷第1期。
    长江:《陶希圣与<食货>》,《北平晨报》,1935年1月18日。
    杜若遗:《介绍<食货半月刊>》,《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4期。
    王毓铨:《通信一束》,《禹贡》,1935年第4卷第10期。
    罗绳武:《陶希圣主编<食货>的介绍及批评》,《中国农村》,1935年第1卷第11期。
    沈巨尘:《秦汉的皇帝》,《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8期。
    沈巨尘:《秦汉的尚书台》,《文化建设》,1935年第2卷第1期。
    连士升:《英国经济史学的背景和经过》,《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号。
    连士升:《经济与地理》,《禹贡》,1935年第2卷第11期。
    武仙卿:《汉魏大族的概况》,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5年2月7日。
    梁园东:《读物介绍: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刊》1936年第201期。
    武仙卿:《南北朝国家寺院土族的协和与冲突》,《文化建设》,1936年第3卷第1期。
    鞠清远:《唐代的两税法》,国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6年第6卷第3期。
    连十升:《记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莱教授》,《大众知识》,1936年第1卷第5、6期。
    连士升:《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方法和资料》,天津《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10月9日。
    袁永一:《书籍评论:唐代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7年第7卷第7期。
    森:《唐代之交通——中国经济史料丛编·唐代编之四》,(日本)《东洋史研究》,1937年第2卷第6号。
    宇都宫:《土地问题——中国经济史料丛编·唐代编之二》,(日本)《东洋史研究》,1937年第2卷第6号。
    曾繁康:《中国现代史学界的检讨》,《责善半月刊》,1940年第1卷第5期。
    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学林》,1941年第4期。
    何兹全:《与曾兴论“质任”是什么》,《文史杂志》,1941年第1卷第4期。
    曾资生:《唐代取才的规模》,《中央周刊》,1943年第6卷第5期。
    曾资生:《汉唐贮才的制度和精神》,《中央周刊》,1943年第6卷第9期。
    劳贞一:《书籍评论:两汉文官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第7卷第1期。
    秦佩珩:《中国经济史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3期。
    秦佩珩:《从蓬勃到沉寂的中国经济史坛》,《清议》,1944年第2卷第4期。
    皮伦:《评陶希圣武仙卿著<南北朝经济史>》,《文史杂志》,1944年第4卷第5、6合期。
    曾资生:《隋唐时代的制科》,《东方杂志》,1944年第40卷第3号。
    曾资生:《宋辽金元的制举概略》,《东方杂志》,1944年第40卷第17号。
    曾资生:《宋金与元的乡里制度概况》,《东方杂志》,1944年40卷第20号。
    曾资生:《中国古代社会中异于宗法的各种婚姻家庭制度》,《文风杂志》,1944年第1卷第4、5合期。
    曾资生:《唐代的考课上计与升降赏罚》,《文史杂志》,1944年第3卷第9、10期。
    何兹全:《东晋南朝的钱币使用与钱币问题》,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5年第14本。
    曾资生:《汉代政制概略》,《中央周刊》,1945年第7卷第26期。
    曾资生:《宋代政制概略》,《中央周刊》,1945年第7卷第36期。
    曾资生:《唐代政制概略》,《中央周刊》,1945年第7卷第40期。
    曾资生:《金元的荐举制度》,《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6期。
    曾资生:《明代政制概略》,《中央周刊》,1946年第8卷第4期。
    曾资生:《清代政制概略》,《中央周刊》,1946年第8卷第32期。
    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大中》,1946年第1卷第1期。
    齐思和:《中国史学界的展望》,《大中》,1946年第1卷第5期。
    曾资生:《汉代的婚姻制度》,《大华杂志》,1947年第1卷第1期。
    曾资生:《论经世学》,《中流》,1948年第1卷第1期。
    曾资生:《北宋新旧党派的兴起斗争及其演变》,《文化先锋》,1948年第8卷第4期。
    何兹全:《魏晋南朝的兵制》,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8年第16本。
    何兹全:《魏晋的中军》,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8年第17本。
    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第2卷第2期。
    孙家骧、曾宪楷、郑昌淦:《批判陶希圣“前资本主义社会论”的反动观点》,《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鲍家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奠基者——陶希圣》,《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4年第7卷第11期。
    刘茂林:《<食货>之今昔》,《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4期。
    唐耕耦:《唐代的资课》,《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
    陶希圣:《社会史讨论会献言》,《第一届历史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史)研讨会》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2年版。
    唐耕耦:《略论唐代的资课》,《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期。
    王健文整理,杜正胜、黄宽重访谈:《风气新开百代师——陶希圣先生与中国社会史研究》,《历史月刊》,1988年第7期。
    杜正胜:《陶希圣先生学述》,《历史月刊》,1988年第7期。
    黄宽重:《陶希圣与<食货>杂志》,《历史月刊》,1988年第7期。
    黄宽重:《陶希圣先生与<食货>杂志》,台北《湖北文献》,1990年第94期。
    吉书时、许殿才:《何兹全先生访问记》,《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1期。
    瞿林东:《择善而固执,上下而求索:何兹全先生的治学道理和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
    方秋苇:《陶希圣与“低调俱乐部”、“艺文研究会”》,《民国档案》,1992年第3期。
    赵金康、张殿兴:《高宗武和陶希圣叛汪原因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余文祥:《陶希圣随汪反汪的前前后后》,《武汉文史资料》,1995年第3期。
    林甘泉:《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顾》,《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王建科:《“高、陶出逃”原因析》,《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
    侯云灏:《20世纪前期中国史学流派略论》,《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郭松义:《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晃福林:《论前疑古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学术方法的变革》,《北京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田彤:《简析社会史论战中的方法论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陶晋生:《陶希圣论中国社会史》,《古今论衡》,1999年第2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史料组:《1941年陶希圣滞港期间致陈布雷一组》,《民国档案》,1999年第4期。
    贺渊:《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王家范:《百年史学历程回顾》,《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1期。
    瞿林东:《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上)、(下),《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第5期。
    周文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史学史研究述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朱守芬:《<食货半月刊>与陶希圣》,《史林》,2001年第4期。
    李源涛:《20世纪30年代的食货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陈峰:《<食货>新探》,《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何兹全:《九十自我学术评述》,《北京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于沛:《20世纪中国史学:特点和趋势》,《学海》,2001年第4期。
    周文玖、王记录:《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发展大势略论》,《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李根蟠:《中国经济史学百年历程与走向》,《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5期。
    陈学明、郑学稼:《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王学典、陈峰:《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东岳论丛》,2002年第2期。
    李根蟠:《唯物史观与中国经济史学的形成》,《河北学刊》,2002年第3期。
    何兹全:《怀念师生深情忧心国家大事》,《学术界》,2002年第2期。
    王记录:《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6期。
    刘馨、宋勤霞:《西方实证主义史学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新史学思潮》,《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胡逢祥:《唯物史观与中国现代史学传统》,《南开学报》,2002年第2期。
    曹文柱、李传军:《二十世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
    张承宗:《新史学的回顾与前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黄静:《禹贡派与食货派的学术关联》,《学海》,2003年第3期。
    翁贺凯:《1927—1934陶希圣之史学研究与革命论—兼论其与国民党改组派之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陈希红:《评陶希圣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安徽史学》,2003年第6期。
    何兹全:《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李根蟠:《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王学典:《现代学术史上的唯物史观—论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转型与史学的发展》,《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傅允生:《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与史学的边缘化趋势—兼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误区及其影响》,《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史林》,2005年第3期。
    阮兴:《陶希圣与<食货半月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黄静:《食货学派及其对魏晋封建说的阐发》,《学术研究》,2005年第2期。
    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范泓:《书生论政是书生一真实的陶希圣》,《书屋》2005年第8期。
    欧阳跃峰:《20世纪中国史学的论争与发展》,《安徽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阮兴:《<食货>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社会史学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孟瑞星、左永平:《也谈陶希圣与“和平运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年第3期。
    贺渊:《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冯天瑜:《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两种“封建”观》,《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2期。
    陈虎、王照年:《史学与文学、文献学的有机结合—评<六朝史籍与史学>》,《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张建成:《经济史的史学范式与经济学范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广智:《中国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由法国年鉴学派走向世界说开去》,《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洪认清:《<食货>与中国经济社会史学理论领域的学术贡献》,《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姜胜利、苏永明:《鞠清远史学初探》,《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苏永明:《“食货派”的经济史研究方法探讨》,《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
    李方祥:《三十年代的食货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兴起》,《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许莹莹:《陶希圣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初探——兼论其在论战中的政治归属》,《兰州学刊》,2009年第3期。
    唐德刚:《高宗武探路汪精卫投敌始末(一-五)》,《传记文学》,第66卷第2-6期。
    陶恒生:《南洋的“京派”文人连士升——兼述连、陶两家七十年的情谊》,《传记文学》第96卷第4期。
    吴安家:《中国社会史论战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论文,1986年。
    杨祖义:《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史发展初探》,中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黄静:《抗战时期史学流派研究(1931年-1945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朱建发:《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研究(1902—1949)》,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阮兴:《<食货>与中国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苏永明:《“食货”派史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