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景观中的画家个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有关叶浅予(1907-1995)的个案研究。以叶浅予生命的复杂和牵涉的层面之广,很容易淹没在材料的海洋中。我所采取的是,主题性的分析。论文的中心关注,限定在叶浅予与中国画之间,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相比起二十世纪中国画出现的“传统型”、“融合型”、甚或“分离的传统型”和“回归的融合型”,叶浅予作为创作上的“革新派”,如何用速写作为手段和方法,介入到中国画教学和个人艺术实践中,实现对中国画传统的有效承继与发展。
     论文以1947年叶浅予赴任北平艺专教授开篇,这是叶浅予艺术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叶浅予进入中国画领域的历史机缘,面临的压力、经受的考验都将影响到他此后在中国画领域的作为,影响到新中国时期中国画的历史进程。
     “现代学院式中国画教育的掌门人”是叶浅予中年以后主要的社会工作。叶浅予前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十七年,两次重建国画系。他曾经摇摆在“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挣扎在“素描是一切造型基础”的“紧箍咒”之下,叶浅予竭尽全力,目的在于给予中国画艺术的独特性的尊重,在教学中对传统文脉的有效延续,在中国画表现空间上的拓展。
     “舞蹈戏剧人物画”是叶浅予在中国画领域最主要的个人寄托。速写是叶浅予进入现代中国画的最佳手段。诚然,叶浅予也有过非常成功的主题性创作,然而数量上屈指可数。他将最大的热情放在舞蹈戏剧人物画创作上,承继文人画写意传统,先后在1943年左右、1960年前后、1980年左右,迎来自己的三段创作高峰期,创造了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的一个新题材,一种新形式。
     一个人的早年经历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尤其像叶浅子,艺术上的关注现实生活、社会角色中的勇于担当,皆得益于上海漫画时期的历练。叶浅予一生交游甚广。除去张大千的亦师亦友、徐悲鸿的知遇之恩,文章还发掘出三十年代邵洵美所代表的“唯美派”和推崇的“自由主义”,及其带给叶浅予终身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对叶浅予丰富、广阔、独特的人生际遇,研究写作中,除重点评论叶浅予,行文中自然会时常涉及到中后景,以及作为研究参照和背景的同时代人物事件。论文中,笔者将自己注意到的很多新鲜材料引入分析评介,给叶浅予个案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以及继续拓展的可能。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ase study of Yeh Chien Yu, out of whose complex and multi-layered life, thematic analysis that focuses on his engagement with the Chinese Painting has been taken,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reater context and other contemporaries. This and the newly emerged materials bring new perspectives to the art and teaching of Yeh.
     The exploration begins in 1947, a turning point in his artistic life when he became a professor of the National Beiping Art School. Whether 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this natural choice that led to his path in Chinese Painting would influence his endeavors in this field.
     Thirty-six Years of Teaching is the principal undertaking of Yeh since his middle-age. Yeh was the dean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for seventeen years and twice re-constructed the department. Swinging for a while between nihilism and conservatism, and struggling under the spell of "drawing being the foundation of all plastic arts", Yeh exhausted his every effort to respect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Painting, to continue the traditional lineage through teaching and to expand the expressive space of Chinese Painting.
     Dancing and Theatric Figure Paint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al commitment in Chinese Painting, and sketching is the best instrument Yeh introduced into Chinese Painting. Investing utmost vehement in the creation of Dancing and Theatric Figures, as a way to inherit the Xie-Yi tradition of the Literati Painting, Yeh had three creative peaks, around 1943, 1960 and 1980 respectively.
     One's early experiences affect to a large extent his later development,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Yeh, whose caricature days in Shanghai had forged his concern in art for social reality and his commitment as a social role. Yeh made extensive social relations in his life. Apart from his friendship with Zhang Daqian and Xu Beihong, the dissertation also examines the Aesthetism and Liberalism as represented by Shao Xunmei in the 1930s, and their implicit impact Yeh. The last chapter tries to link these fragmented parts in his life as a means to trace the evolution of his art.
引文
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页26.
    2 叶浅予.《细叙沧桑话流年》,群言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页196.另,以下但凡引用此书,皆以“自传”简称。
    3 顺便提一下,叶浅予到达印度兰伽时,曾受到郑洞国军长的接待。为什么说这个,因为这个“郑洞国”的名字在黄仁宇的《黄河青山》中曾经屡次出现。在印度,黄所在的中国驻印军的上级正是郑洞国。黄的笔下,郑洞国对黄颇多恩惠,富于人性,叶浅予则回忆到“郑留我作为他的客人,就住在他的司令部里,还和他的幕僚们一起吃饭”。黄曾经担任郑洞国的副官,至于叶浅予与黄仁字有无在饭局上谋面则无从知晓。
    4 戴爱莲口述书籍.《戴爱莲:我的艺术与生活》.人民音乐出版社 华乐出版社,2003年。
    5 自传.页214。
    6 自传,页198-199。
    7 自传,页157。另外,参见《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中,冯法祀的文章中对此也有涉及,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页41.
    18 《行将来平之叶浅予-留美一年画材满筪》,见叶浅予剪报集《众相集,1947-1948》.
    19 徐悲鸿,《徐悲鸿艺术文集》,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12月15日出版,页529。
    20 万青力,《并非衰落的百年》.《雄师美术》,第84期.台湾.
    21 自传,页306。
    22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页289。
    23 程光炜,《艾青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页409。
    24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见《人民美术》创刊号,1950年.
    25 “美术革命”,系康有为写出中国画“改良”论后一年,陈独秀就在《新青年》上发布了“美术革命”的檄文:“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发命。因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
    26 中国画改良,出自徐悲鸿在1920年《绘学杂志》第一期上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系统阐释了他改革中国画的主张。
    27 郎绍君.《20世纪的中国画研究》、见《守护与拓进》,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页140。
    28 (?)斯编,《中国名画家全集-潘天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页28.
    29 李桦.《改造中国画的基本问题-从思想的改造开始进而创造新的内容与形式》.《人民美术》1950年创刊号,页39。
    30 潘天寿,《谁说“中国画必然淘汰”》,《美术研究》1957年第4期.
    31 改造中国画的运动始干新中国初建.歌颂新社会的政治需要,在延安整风、新年画运动、反右运动、大跃进运动等一系列社会改造运动的催化下,形成强劲而持久的思潮.
    32 据伍必端老师回忆,鲁迅美术学院,1938年2月,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在延安创立.日本投降后,延安“鲁艺”分解成为几个小分队,被派往已解放的城市,其中一组就是张家口华北联合大学的文艺学院,“鲁艺”的大部分教员部来到这里.艾青任院长,江丰任美术东主任.
    33 江丰,《坚决进行思想改造.彻底肃清美术教育中的资产阶级影响-对中央美术学院存在问题的一个理解》,《文艺报》1952年第2期.
    34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1949年7月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见《周扬文集》(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35 曹庆晖,《新中国油画教育教学重建》,在此感谢曹庆晖老师慷慨提供他的硕士论文供我学习,使我在考察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中少走弯路。
    36 自传,页276。
    37 叶浅予,《任教三十六年》,《美术研究》,1985年第一期,页23.
    38 伍必端,《刻痕-画家伍必端自述》,三联书店,2006年6月.
    39 江丰在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见《文艺报》,1953年第19期.
    40 同30.
    46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附录二,《胡适文存》二集,黄山书社 1996年版,页160。
    47 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页10-11。
    48 此文系1957年石鲁在一次讨论江丰学术思想会上的发言,后经整理发表于1958年《美术研究》第4期上。原题为《为什么要继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1979年1月,石鲁在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所作的讲演中说:“记得1957年‘反右’的时候,在中央美院,大概就在这个楼下,我就曾跟江丰同志在会上商讨这个问题。有些观点不一定是以他为代表的,但有人说中国画不科学。当时我特别选这个题:中国画到底科学不科学?这是个学术问题,不能牵扯到什么政治问题。”转引自《石鲁艺术文集》,叶坚 石丹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页41。
    50 叶浅予,《烧掉我的个人主义》,见1958年第二期《美术研究》,页34。
    51 Susanne K. Langer,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A Study in the Symbolism of Reason, Rite, and Ar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p.287.
    52 刘曦林,《蒋兆和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页208。
    53 潘公凯,《以传统研究为主体的两端深入》.见《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1-13.
    54 卢沉,《谈中国画教学》,见《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311.
    55 叶浅予,《烧掉我的个人主义》,见1958年第二期《美术研究》,页34.
    56 据中央美术学院焦可群老师介绍.潘天寿当年在中央美院国画系曾现场作画。
    57 参见《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中的冯法禩文章,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页41。
    58 《浙江美术学院建国以来创作教学的基本总结》,1982年第2期《新美术》。
    59 自传,页286。
    60 叶浅予:《我的现代中国画观》,1992年。
    61 郎绍君,《非学校教育》,见《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17-25。
    62 《画余论画》自序,写作于1983年12月16日.
    63 郎绍君,《非学校教育》,见《中国画教学明究论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17-25。
    64 叶浅子,《古今人物画杂谈》,1982年1月写于北京叶浅子,见《画余论画》,天津人美出版社,页189。
    65 自传,页361。
    66 叶浅子,《任教三十六年》,《美术研究》,1985年第一期,页24。
    67 自传,页288。
    68 叶浅子,《任教三十六年》,《美术研究》,1985年第一期,页23。
    69 叶浅子,《从漫画到国画》,《人民美术》1950年创刊号,页44。
    70 在自传页331,叶浅子先生误将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写为1953年。
    7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页8。
    7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第一版。页17。
    73 自传,页331。
    74 叶浅子,《我的现代中国画》,1992年。
    75 徐燕荪,《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第三届画展所接触到的几个问题》,见1956年7月《美术》。
    76 《自传》,页331.
    77 李铸晋和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之部》,文汇出版社,2004年7月,页2。
    78 叶浅子,《在大后方》前记,1983年5月。
    79 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新观察》,1951年4月。
    80 1949年9日27日,北平改名为北京。
    81 刘继潮,《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释“以大观小”的思维智慧》,见《美术研究》,2006年第二期。
    82 《人民美术》,1950年。
    83 潘公凯,《以研究传统为主体的两端深入-关于中国画教学改革的设想》,《中国画教学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页8。
    84 叶浅子,《吞吐古今,涉猎中外》,见《画余论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页60。
    87 戴爱莲,《我的艺术和生活》,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页88。
    92 徐迟,《叶浅子个展有感》,原文刊载于1942年3月26日《新华月刊》,适逢叶浅子先生在贵阳举办画展,展出包括“走出香港”和“重庆小录”两个系列共计74幅作品。
    93 黄蒙田,《叶浅子速写四十五年》,见《叶浅子速写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一版。
    94 早在1930年代初期,叶浅子曾经在上海为中国最早的妇女时装公司“云裳“做过时装设计,对苗家妇女的装扮很感兴趣,当时就萌发了实地考察的打算。
    95 那个时期,通过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实地调查,来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思潮刚刚在中国知识界滥觞,属于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1935年费孝通就曾携带人体测量仪,前往广西大瑶山瑶族地区开展调查,所以说,虽说那个时候叶浅子还只是一位时尚职业插图画家,他的视野并不囿于谋生。
    96 应该说,叶浅子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取材少数民族的绘画先行者。多年以后。叶浅子的学生,画家周思聪,凭借的表现彝族妇女,成功从主题性创作转型个性化创作。
    97 叶浅子,《漫画与速写-答读者问》,见《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1979年。
    98 自传,页328。
    99 廖冰兄,《达者为师话艺坛——记张大千和叶浅子的翰墨缘》。
    100 《迎叶浅子先生-谈对国画改造的希望》,见1948年《新民晚报》.
    101 范迪安,《留住生命-叶浅子速写谈片》。
    102 1959年7月的《美术》,《加强文艺修养 提纲创作质量-座谈会纪要》,页11。
    103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
    104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32。
    105 在叶浅子的《一见钟情第三课》中,他与梁白波的同居,曾引来上海《时报》做社会新闻头条报道:“《王先生》作者因感情突变,逃离家庭出走”云云。
    106 戴爱莲,《我的艺术和生活》,页82。
    107 这次拍摄活动在叶浅子的访美日记里有记录,见自传页211。
    108 1942年叶浅子从苗族地区带回一条苗族百褶裙,送给戴爱莲,戴爱莲据此编出边疆舞蹈《瑶人之鼓》。
    109 叶浅子.《戏曲人物》前记。
    112 自传,页155。
    113 徐悲鸿,《叶浅子之中国画》,1948年二月十三日天津《益世报》。
    114 《舞蹈形象》前记,1986年4月11日写于北京。
    115 1949年10月底,成立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建成“戏改局”,戏班从艺术建制到上演剧目,都有党组织和文化行政领导机关管理起来。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京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1年5月5日公布,由周恩来总理来自签署,又称“五·五指示”。这个文件,对传统戏曲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在总结建国前后戏曲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戏曲“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1956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提出,戏曲界开始挖掘整理传统戏曲,像《四郎探母》这样的禁戏也开始恢复演出。
    116 据张佛千回忆,30年代,一次观戏时,叶浅子曾经给程砚秋画过一张着色速写。程砚秋看到,十分惊喜,题字“砚秋敬阅”,可惜此作在战火中散失,见《张佛千:忆叶浅子》,《传记文学》第六十八卷,而79。
    117 叶浅子,《戏曲人物》前记。
    119 叶浅子,《谈舞台速写》,《文汇报》1962年。
    120 叶浅子,《我的现代中国画观》,1992年。
    121 旦角头上佩戴的各种饰物的总称。
    122 叶浅子,《我的现代中国画观》,1992年。
    123 张仃.《传统·技法·生活》,1968年.
    124 胡考.《叶浅子舞蹈画册》前言.新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
    125 1949年8月成立新国画研究会,后更名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
    126 自传,页307。
    127 叶浅子,《钱慧安与清末人物画》,《画余论画》,页131。
    128 《写给现阶段的艺术家们》,《抗建通俗画刊》第二期,转载于《大忧患时代的抉择——抗战时期大后方美术研究》,页162。
    129 赖少其,《伟大的民族绘画遗产-介绍“敦煌壁画临本展览会”》,《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页86.“有所为而作”是赣少其写于1953年10月至1956年3月间的文章。
    130 叶浅子,《张仃的漫画》,1983年7月.
    136 波德莱尔、《什么是浪漫主义》.见《一八四六年的沙龙》。
    137 自传,页357.
    138 周韶华,《叶浅子艺术特征概论》,1991年3月。
    139 周韶华.《叶浅子艺术特征概论》.1992年.
    140 叶浅子.《叶浅子绘画小品》自序,1984年9月。
    141 潘公凯,《笔墨为本、改造素描、强化中国画特色-谈浙派人物画的成功经验》,见《浙派人物画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页1-5。
    142 叶浅子.《画余论画》,天津人美出版社,页189。
    143 桐庐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
    144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8月第一版,页11。
    146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页55。
    147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71。
    150 盛怀玉,《邵月如与“王先生”》,见《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页226。
    151 同注167.
    153 廖冰兄,《达者为师话艺坛——记张大千和叶浅子的翰墨缘》。
    154 参见徐伯阳 金山合编的《徐悲鸿艺术文集》.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页541.
    155 自传,页301.
    156 自传,页305.
    159 自传,页307.
    160 《美术》,1954年11期.
    161 徐伯阳.《母亲最后的岁月》,见《蒋碧微回忆录》,书海出版社,2006年2月,页261。
    162 自传,页36.
    163 盛怀玉,《邵月如与“王先生”》.见《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页226.
    164 乔治·莫尔.(George Moore1852-1933),英国作家.是个波西米亚式的唯美主义者,特别是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独特的影响.
    165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页262。
    166 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英国19世纪末颓废的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167 比亚斯莱,(Aubrey Vincent Beardsley.1872-1898),英国插图画家,擅用黑白画的装饰性艺术家,曾经为王尔德的《莎乐美》插图。鲁迅对比亚斯莱情有独钟,曾经选出比亚斯莱十六幅专辑出版。
    168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转引自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页177。
    174 自传,页297.
    175 玉米.《不寂寞的叶浅子》。
    179 赖少其.《见毛主席》,《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页74.
    180 邵洵美,因为觉得罗隆基在北京做官,徐悲鸡、沈从文等朋友也在北京,大约可以在北京找个事情做做。1949年冬天,邵洵美率阖家老小北上,一年多下来,工作之事终究未果,也只好“帐然离京返上海”。见盛怀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页264.
    181 戴爱莲,《我的艺术与生活》,页152。
    182 自传,页300。
    183 自传,页301。
    184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号,页2。
    185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自觉》.见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号。
    186 据赵力忠老师回忆.这个发言捅了娄子,上面通过王朝闻打招呼,让“浅子,以后多读点书,少说点话。”
    187 水天中,《“西山会议”-回忆与思考》,《艺术新视界》,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页5-18。
    188 张少侠 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页180。
    189 《自述》.页14.
    193 吴禾编.《纸上精灵-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明星》,三联书店 2003年8月,页102。
    194 都风,《听风楼上七重天》.见《读书》2005年6月.
    195 自传.页23.
    196 叶浅子,《从漫画到国画》,《人民美术》1950年创刊号,页44。
    197 自传,页335。
    198 自传,页297。
    199 叶浅子,《人物画创作的几个问题》,见《画余论画》,页209。
    200 叶浅子.《叶浅子绘画小品》自序.1984年9月.
    201 参见徐伯阳 金山合编的《徐悲鸿艺术文集》,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页541。
    202 传记,页21,原话为“我们这群被禁锢在高楼里的青年,看到这情景,周身热血沸腾,也跟着高喊口号,心里升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03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德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页485。
    204 参见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82年研究生进修班学员刘继潮先生的听课笔记,演讲时间是1982年10月5日上年.
    205 黄苗子,《画坛师友录》,三联书店,2000年6月,页253。
    206 印度古典舞.产生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婆罗多一词由梵文表情、曲调和节奏3个字的字头组成。18世纪后,传入宫中,由宫廷舞师提炼加工,逐渐形成现在的舞蹈。舞蹈动作棱角分明,变化多,速度快,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注重面部表情的变化。一场完整的婆罗多少则3小时,多则5,6小时,由一位女演员完成。一场分为6段:①阿拉瑞普。表示对神的祈诗和对观众的敬意。②贾提斯瓦拉姆。是由5~6个不同的舞蹈组合成的纯舞蹈。③沙布达姆。根据伴唱歌词做出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和动作。④万纳姆。舞蹈者用动作、手语和表情叙述剧情,同时扮演剧情中不同角色,是全舞中难度最高、感染力最强、最多彩的段落。⑤巴达姆。轻松抒情的舞段。⑥提拉那。又是一段纯舞蹈,要求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灵巧、激烈地一气呵成,最后戛然而止,结束全舞。
    207 戴爱莲,“婆罗多舞是一种只有在寺庙里才有的女子独舞,作用是娱神的,开演前需要先拜舞神,然后开始演出第一段舞蹈“阿拉瑞普”,可以把眼神和肢体全活动开;最后一个舞段是“提拉那”,是丰富而纯粹的舞蹈”,见《我的艺术和生活》,页156。
    208 张爱玲.《谈跳舞》,见《都市的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页213。
    209 冯至的诗歌《搬家了》.见《冯至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210 Toward a Rational Theory of Tradition.见, Cojecture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London, 1984).页 127。
    《浅予速写集》,时代公司出版,1935年。
    《旅行漫画》,现代出版社,1936年。
    《小陈留京外史》,1936年。
    《奎宁君奇遇记》,1942年,桂林。
    《浅予速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
    《叶浅予作品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江南风光速写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舞台人物速写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在内蒙与广西速写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浅予画舞》,河北教育出版社,1963年。
    《叶浅予画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叶浅予漫画选》,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年。
    《叶浅予速写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一版。
    《叶浅予漫画插图速写》,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年。
    《在大后方速写集》,湖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
    《冀晋秦蜀—叶浅予速写集》,湖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
    《两访新疆—叶浅予速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
    《叶浅予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叶浅予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荣宝斋画谱,人物部分》,荣宝斋,1992年。
    《叶浅予》,香港美术家出版社,1992年。
    孙景波主编,《叶浅予素描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2月。
    《怎样画速写》,人民美术出版社,1954年。
    《画余论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画余论艺》,天津杨柳青画社1991年。
    《细叙沧桑记流年》,群言出版社,1992年。
    《叶浅予散文》,花城出版社,1998年。
    孟庆江 刘源主编,《叶浅予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中央美术学院档案室;
    桐庐县档案馆;
    叶浅予艺术馆资料室
    叶明明私人收藏叶浅予剪报十二册。
    关良自述,陆关发整理,《关良回忆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
    廖静文,《徐悲鸿的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
    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利传》,上海书画出版社,后记修改于1983年夏。
    王人美口述,解波 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庞熏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三联书店,1988年。
    张仃,《张仃谈艺录》,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唐瑜,《二流堂记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
    叶浅予图,赵力忠编,《行行重行行—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纪行》,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其中,有叶文41篇。
    包立民,《张大千艺术圈》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叶岗,《浅予画传》,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
    龚产兴,《董希文》,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
    《历史上的漫画》,老漫画特辑,山东书画出版社,2002年。
    张天漫,《中国名画家全集—叶浅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吴禾编,《纸上精灵—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明星》,三联书店2003年。
    陈星,《丰子恺漫画研究》,西冷印社,2004年。
    盛怀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华君武,《漫画一生》,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
    伍必端,《刻痕——画家伍必端自述》,三联书店,2006年。
    候一民,《泡沫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潘公凯,《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0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画教学研究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
    《穿越世纪—中央美术学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国美术学院七十年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顾森、李树声 编:《百年中国美术经典文库》,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水天中、郎绍君编,《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水天中,《历史·艺术·人》,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
    郎绍君,《论中国现代美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
    朗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郎绍君,《守护与拓进—二十世纪中国画谈丛》,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刘曦林,《中国画与现代中国》,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年。
    吕澎 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
    林木,《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广西美术,2000年。
    曹意强、范景中主编,《20世纪中国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研究》,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林风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易英,《学院的黄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潘耀昌主编,《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李铸晋 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之部》文汇出版社2004年。
    《二十世纪中国水墨画大观》,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9年。
    石允文编著:《中国近代绘画》,台北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海派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
    《近百年中国画选1893-1993》,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何怀硕主编,《近代中国美术论集》1-6册,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1年。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新中国美术文献博物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宏建 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薄松年,《中国年画史》,辽宁美术出版社,1986年。
    吕澎,《八十年代艺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
    段炼,《世纪末的艺术反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王宁等编,《弗莱研究:中国与西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许志浩,《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1911-1949)》,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
    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上海书画出版,199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王朝闻,《新艺术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
    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
    姚渔湘编,《中国画讨论集》,立达书局,1932年。
    森哲郎(日本)编著,《中国抗日漫画史-中国漫画家十五年的抗日斗争历程》,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毕克官著,《中国漫画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潘天寿,《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潘天寿,《潘天寿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郑振铎,《郑振铎美术论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朱金楼、袁志煌编,《刘海粟艺术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齐白石研究大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李松,《二十世纪中国画家研究丛书·李可染》,天津杨柳青出版社,1995年。
    工震 徐伯阳编,《徐悲鸿艺术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卢炘编,《潘天寿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
    《张大千纪念物文集》,中华民国国立历史博物馆,1988年。
    刘曦林,《蒋兆利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吴作人,《吴作人文选》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年。
    刘继潮编辑整理,《卢沈论水墨画》,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年。
    叶坚、石丹主编,《石鲁艺术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赖少其,《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张仃,《20世纪中国大师画论书系—张仃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卢炘主编,《浙派人物画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
    杨桦林主编,《传神得意—浙派人物画开创与发展50年作品选》,中国美术学院,2005。
    《黄胄研究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赵力忠、刘源主编,《论叶浅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史华慈,《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簏书社,1999年。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年。
    文森思塔特,《反思现代性》,三联书店,2006年。
    亨廷顿著,黄裕美译,《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联经出版社,1999年。
    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
    高瑞泉 山口久合(日本)主编,《城市知识分子的二重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德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中川作一,许平、贾晓梅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罗杰·弗莱,《论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于凤政,《改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潘公凯,《以传统研究为主体的两端深入—关于中国画教学改革的设想》,《中国画教学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潘天寿,《赏心只有三两枝——关于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和《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应该分科学习的意见》见《潘天寿美术文集》,第172页、17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1982年第2期《新美术》刊登的《浙江美术学院建国以来创作教学的基本总结》
    邵大箴,《对「五四」以来美术的思考》,《美术》1989,总257期。
    水天中,《中国画论争50年(1900—1950)》,见《20世纪中国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水天中,《“西山会议”—回忆与思考》,《艺术新视界》,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页5—18。
    水天中,《中国画革新论争的回顾》,《中国现代绘画评论》,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水天中,《中国水墨画的革新及其前景》,《美术史论》1994年第3期,页17-25。
    郎绍君,《世纪回首:中国现代美术概观(上)(下)》,《美术史论》1990:1总33期。
    郎绍君,《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对20世纪中国美术格局变迁的再认识》,《美术研究》1989年,总第54期,页29-38。
    王宏建,《中国油画的现代转型——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认同、流变、转型》,见“现代性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刘曦林,《民族艺术的世纪丰碑——1901至2000年的中国画》,载《百年中国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
    殷双喜,《转折时期的中国现代美术》,《美术研究》1989年,总54期。
    易英,《20世纪90年代艺术:理论的回顾》,《文艺研究》,2002年第五期。
    包华石,《现代主义与文化政治》,《读书》,2007年3月,页9。
    朱锦鸾,《二十世纪中国绘画概说》,《二十世纪中国绘画》,香港艺术馆,1994。
    李铸晋,《民初绘画的几种改革》,《中国现代美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兼论日韩现代美术论文集》,台北市立美术馆,1990。
    《解放前的“月份牌”年画史料》,《美术研究》,1959年第二期。
    《回顾与展望:1949年以来中国的美术——为华盛顿亚洲学会中国委员会而作》(英)
    沙利文,《编译参考》,1981年第3期。
    陈传席,《20世纪中国美术形成的各种因素》,《美术》2000年6月。
    万青力,《江南蜕变——19至20世纪初中国艺术史一瞥》,《美术研究》1998年第四期。
    刘源,《速写人生—读叶浅予1936年<旅行速写>》,《中国画坛》,总第六期,页6。
    1950年以来的《美术》杂志。
    1957年以来的《美术研究》杂志。
    Roger Fry, ,Oriental Art. The Quarterly Review, Vol. 212, No. 422, January/April 1910.
    Roger Fry, Line as a Means of Expression in Modern Art.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Vol. 33,s(Dec, 1918).
    Clement Greenberg, The Art of China: Review of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Painting by George Rowley, in John O' Brien, ed., Clement Greenberg: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Chicago, 1986), vol. 3, (The Nation, 1950).
    Michael Sullivan, 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59.
    Chu-tsing Li, Trends in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the CA .Drenowatz Collection, Artibus Asiae Publishers, 1979.
    Cohen, Joan Lebold, The New Chinese Painting, 1949-1986, New York: Abrams, 1987.
    Laing, Ellen Johnston, The Winking Owl: 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Julia Andrews and Kuiyi Shen, A century in Crisis: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the 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exhibition catalogue, New York: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1998,
    Julia Andrews, Painters and Poli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4.
    Kao May ching,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in Art. Ph.D.di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72.
    Gombrich, E.H, The Story of Art, Phaidon Press Limited,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