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饮食服务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饮食服务业可谓古代社会最重要的服务行业。具体到南宋,都城临安的饮食服务业不仅重要,又自有其特色,颇有研究必要。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就市场状况而言,南宋以前,杭州的饮食服务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南宋时期,发达便利的交通运输保证了饮食资源的顺利流入。饮食资源本身则品种丰富,数量巨大。旺盛而多样的饮食服务需求促成了庞大的饮食服务市场的产生。就行业结构而言,由七大类行业个体所组成,行业结构呈合理的金字塔形,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顾客的不同需求。就行业布局而言,行业个体的分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但又集中分布于交通要道、商业区、娱乐区与西湖风景区。就行业规模而言,规模较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行业个体不仅数量众多,其中一些还规模颇大;行业个体不仅广泛分布,而且形成两个范围很大的集中分布区域。就经营特点而言,注重运用各种手段吸引顾客以及确保服务质量,经营方式灵活机动,开展不够典型的多种经营,经营权可灵活转移,出现赊销或雇佣的经营方式。就从业人员而言,分为业主和雇工。业主来源范围极广,从中可看出文人士大夫阶层对饮食服务业经营活动的参与程度较深,很大部分业主自开封南迁而来,其后代往往继承其业。经济实力方面,业主间差别颇明显。雇工数量较多,经济状况较差。
    临安饮食服务业出现繁荣兴旺的局面,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在于都城临安是最典型的消费城市。但对其繁荣兴旺的局面不可夸大,必须看到不佳的全国经济大环境之不利影响。该繁荣兴旺的局面背后存在着诸多原因,有两点原因尤为值得重视。一是饮食服务业利润丰厚,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二是当时追求享乐
    
    与消遣的社会心理有力地推动着饮食消费行为。与北宋都城开封的饮食服务业相比,临安饮食服务业有了重大进展,出现不少新变化。总的特点是,饮食服务业的经营方式进步显著,全民尤其是作为国家主导阶层的文人士大夫对饮食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参与更深,由此反映出南宋商品经济更为发达和成熟。
The catering trade was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ervice trade in ancient times.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Lin'an, the capital of the country, the catering trade was not only significant, but also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worth researc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scholars' academic study, this thesis has a profound and systematic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analyzing from six aspects.
    For marketing, the catering trade in Hangzhou had already had a mature formation befor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occurrence of the immense net of the catering trade market rooted in three reasons: first, the advanced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guaranteed the import of the food resources; second, the food resources themselves diversify in many types and large quantities; third, the society needed a prosperous and diversified catering trade.
    For occupational composition: first, it was composed of seven main occupation entities; second, for the sake of its reasonable composition (in the shape of the pyramid), it was able to cater for customers from various consuming levels.
    For 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even if this occupation has the feature of scattering wide, it concentrated on the vital transportation line, commercial areas, entertainment districts and the West Lake region.
    For occupational dimensions: it was a big entity with great numbers and some large entities. Catering trade enterprises were widely spreaded as well as formed two concentration regions.
    For trade features: the variety of the means to attract customers and the high service quality were thought highly; trading forms were flexible and mobile: enterprises explored mass but untypical trades, management could be flexibly switched and the account sale and employment appeared.
    
    
    For service personnel: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Employers' backdrops differed a lot, with great number of the intellectual and governmental officers, and many employers emigrated from Kaifeng, whose off springs usually inherited the careers. There were wide economical strength gaps amongst employers. The quantity of the employees was large, too and their salaries were usually rather low.
    The reason why Lin'an was thriving in catering trade was that it was a most typical consuming capital. However, seeing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t that time, the economy was not that good, which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y of Lin'an. Two main reasons were behind the situation of Lin'an's prosperity: one, the interest of the catering trade was very high which lured many investors; tw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being chasing for luxuries and hedonism strongly pushed the catering trade consumptions. Comparing with the catering trade in Kaifeng, the capital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one in Lin'an had a great development, with lots of new traits. On the whole, the means of dealing with the catering trade made progresses: all the citizens especially 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governmental officers participated more into the catering trade business, and therefore, which reflects the advancement and maturity of the capitalism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引文
(一)古籍
    1、[汉]刘向《新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宋]杨亿《杨文公谈苑》,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宋]庄绰《鸡肋编》,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5、[宋]欧阳修《文忠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6、[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7、[宋]吴自牧《梦粱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8、[宋]施谔《淳祐临安志》,见《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9、[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宋]《西湖老人繁盛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11、[宋]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
    12、《西湖游览志余》,[明]田汝成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3、[宋]周必大《文忠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4、《避暑录话》,[宋]叶梦得撰,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古杭杂记》,[元]李有撰,见《说郛三种·宛委山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6、[宋]周密《齐东野语》,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7、[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见《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8、[宋]张端义《贵耳集》,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9、[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0、[宋]费衮《梁谿漫志》,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1、[元]《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2、[宋]周密《癸辛杂识》,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3、[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25、《辗玉观音》,见《<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2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7、[清]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8、[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29、[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0、[宋]高承《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1、[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2、[宋]张知甫《张氏可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3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4、[宋]杜范《清献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二)专著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2、[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刘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
    4、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5、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方健、何忠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7、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林正秋《宋代生活风俗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
    9、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魏天安《宋代行会制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1、张金岭《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13、朱瑞熙、张邦炜、刘复生、蔡崇榜、王曾瑜《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三)论文
    1、乌克《南宋临安的饮食业》,见:周勋主编《南宋京城杭州》, 第284-288页,杭州:政协杭州市委员会办公室内部发行,1985年。
    2、徐吉军《南宋临安饮食业概述》,《浙江学刊》,1991年第6期,第108-114页。
    3、邓卓海《宋代都城的服务行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第24-29页。
    4、陈伟明《唐宋时期饮食业发展初探》,《暨南学报》,1990年第3期,第56-64页。
    5、钟金雁《宋代两京饮食业析论》,《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第35-40页。
    6、李春棠《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第100-107页。
    7、冷辑林、乐文华《论两宋都城的饮食市场》,《南昌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109-114页。
    8、梁庚尧《南宋城市的发展(上)》,《食货月刊(复刊)》(台北),第十卷十期,第420-443页,1981年。
    9、全汉升《南宋杭州的消费与外地商品之输入》,《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一分,第91-119页,1936年。
    10、乌鹏廷《南宋时期的杭州旅游》,见:周勋主编《南宋京城杭州》,第248-255页,杭州:政协杭州市委员会办公室内部发行,1985年。
    11、徐东升《宋代农民流动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8-14页。
    12、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第120-125页。
    13、张连生《“古旗亭”性质辨析》,《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第136-138页。
    14、龙登高《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第29-41页。
    15、吴晟《试论瓦舍文化的商业性与娱乐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74-79页。
    16、田中初《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宋代的旅馆与旅游》,见:沈祖祥主编《旅游与中国文化》,第224-231页,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年。
    17、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第61-67页。
    18、程民生《试论南宋经济的衰退》,《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114-127页。
    
    
    1 刘向:《新序》卷1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 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第171页、第173页、第115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3 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5 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6 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7 邓卓海:《宋代都城的服务行业》,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8 陈伟明:《唐宋时期饮食业发展初探》,载《暨南学报》1990年第3期。
    9 钟金雁:《宋代两京饮食业析论》,载《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10 李春棠:《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载《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11 冷辑林、乐文华:《论两宋都城的饮食市场》,载《南昌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2 乌克:《南宋临安的饮食业》,载周勋主编《南宋京城杭州》,政协杭州市委员会办公室1985年内部发行。
    13 徐吉军:《南宋临安饮食业概述》,载《浙江学刊》1991年第6期。
    14 临安在隋、唐、北宋时期称杭州,吴越时期称西府。
    15 杨亿:《杨文公谈苑·辜负口眼》,《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点校本。
    16 庄绰:《鸡肋编》卷中,《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17 欧阳修:《文忠集》卷2《送慧勤归余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参看梁庚尧:《南宋城市的发展(上)》,《食货月刊(复刊)》(台北)第十卷十期,1981年。
    19 耐得翁:《都城纪胜·舟》,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点校本。
    20 吴自牧:《梦粱录》卷12《河舟》,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点校本。
    21 施谔:《淳祐临安志》卷10《山川》,《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
    22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24《浙江胜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点校本。
    23 脱脱等:《宋史》卷97《河渠志·浙西运河》,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24 全汉升:《南宋杭州的消费与外地商品之输入》,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一分,1936年。
    25 《梦粱录》卷16《米铺》。
    26 《梦粱录》卷16《肉铺》。
    27 《梦粱录》卷16《鲞铺》。
    28 《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点校本。
    29 四水潜夫:《武林旧事》卷6《诸色酒名》,西湖书社1981年点校本。
    30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5《佞幸盘荒》,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点校本。
    31 周必大:《文忠集》卷182《临安四门所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 参看《宋代江南城市研究》第3章第1节《杭州、建康、苏州的城市人口》。
    33 《梦粱录》卷2《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
    34 《西湖老人繁胜录》。
    35 《梦粱录》卷13《铺席》。
    36 乌鹏廷:《南宋时期的杭州旅游》,载《南宋京城杭州》。
    37 《梦粱录》卷15《学校》。
    38 周密:《齐东野语》卷6《杭学游士聚散》,《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39 参看徐东升:《宋代农民流动与经济发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40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4,《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41 《西湖游览志余》卷11《才情雅致》。
    42 李有:《古杭杂记》,载《说郛》(宛委山堂本)卷47,见《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
    43 《都城纪胜·酒肆》。
    44 《都城纪胜·酒肆》。
    45 《梦粱录》卷16《酒肆》。
    46 《梦粱录》卷13《诸色杂货》。
    47 《梦粱录》卷16《鲞铺》。
    48 《都城纪胜·茶坊》。
    49 据李春棠先生《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刘学忠先生在《中国古代茶馆考论》一文中认为,这类茶肆有雇工介绍所性质(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两种观点差别不大。
    50 《梦粱录》卷13《铺席》。
    51 《梦粱录》卷16《分茶酒店》。
    52 《武林旧事》卷6《酒楼》。
    53 《都城纪胜?酒肆》。
    54 《武林旧事》卷6《酒楼》。
    55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32《丰乐楼》,《宋元方志丛刊》本。
    56 《梦粱录》卷8《大内》。
    57 《都城纪胜·食店》。
    58 陈伟明先生在《唐宋时期饮食业发展初探》一文中认为:“宫廷层,皇帝及其皇亲国戚”,“深居宫廷,衣食住行均可通过一切行政手段,掠集天下万物财富,根本谈不上与商业市场有何联系与否。必要之时,任何一个经济部门,任何一个商业行业,都要为其无偿服务与无偿供给。”从以下史料看来,此说恐欠妥。
    59 《梦粱录》卷18《民俗》。
    60 《梦粱录》卷13《天晓诸人出市》、《夜市》。
    61 《武林旧事》卷3《西湖游幸》。
    62 《武林旧事》卷7《乾淳奉亲》。
    63 《武林旧事》卷2《元夕》。
    64 《梦粱录》卷1《元宵》。
    65 《梦粱录》卷3《五月》。
    66 《武林旧事》卷3《都人避暑》。
    67 《武林旧事》卷3《乞巧》。
    68 《梦粱录》卷4《解制日》。
    69 《武林旧事》卷3《岁晚节物》。
    70 《梦粱录》卷6《十二月》。
    71 《武林旧事》卷2《元夕》。
    72 《都城纪胜·市井》。
    73 《西湖游览志余》卷20《熙朝乐事》。
    74 《梦粱录》卷12《湖船》。
    75 《武林旧事》卷3《西湖游幸》。
    76 《西湖游览志余》卷12《才情雅致》。
    77 《齐东野语》卷13《林外》。参看张连生:《“古旗亭”性质辨析》,载《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78 据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载《南宋杭州城内外的瓦子和酒库分布图》(第361页),方健、何忠礼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梦粱录》卷10《点检所酒库》;《武林旧事》卷6《酒楼》。
    79 《齐东野语》卷10《明真王真人》。
    80《西湖老人繁盛录》。
    81 “经纪”原作“经营”。龙登高先生在《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一文(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中,据涵芬楼秘笈本将“经营”校为“经纪”,今从。
    82《西湖老人繁胜录》。
    83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84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第4章第3节《游客与观众》、第2章第2节《瓦舍的创设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吴晟:《试论瓦舍文化的商业性与娱乐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86 《西湖老人繁胜录》。
    87 洪迈:《夷坚志》丁志卷9《钱塘潮》,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88 《武林旧事》卷3《观潮》。
    89 《梦粱录》卷13《夜市》。
    90 《梦粱录》卷13《天晓诸人出市》。
    91 《梦粱录》卷13《夜市》。同书卷7《禁城九厢坊巷》载:“孝仁、登平二坊,和宁门外西东。寿城坊,太庙南粮料院巷。天庆坊,即天庆观巷。保安坊,元呼庙巷。怀信坊,俗呼糍团巷。长庆坊,入忠清庙路。以上并在大街东西。”卷13《铺席》载:“杭州大街,自和宁门杈子外,一直至朝天门外清河坊,南至南瓦子北,谓之‘界北’。”“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卷16《茶肆》载:“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以上四处中,第一、二、三处“大街”须作“御街”解,文理方通。同书卷1《元宵》载:“清河坊蒋检阅家,奇茶异汤,随索随应”,此“蒋检阅家”当与第四处中“蒋检阅茶肆”相同,而清河坊又紧邻御街,故第四处中“大街”亦当指御街。如本处“大街”指主要街道,那么由此“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难以令人信服,夜市绝不可能处处繁盛如是。事理如此,同书上述诸例“大街”又都专指御街,故本处“大街”应指御街无疑,下文的统计数据也将证实这一事实。此外,《梦粱录》所谓“大街”,皆指御街。
    92 据《南宋京城杭州》附《京城图》;《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载《南宋杭州城内娱乐设施详图》(第362-363页);《西湖游览志》卷13《南山分脉城内胜迹》。
    93 《梦粱录》卷13《夜市》。
    94 《梦粱录》卷13《天晓诸人出市》。
    95 《都城纪胜·食店》。
    96 《梦粱录》卷16《面食店》。
    97 《武林旧事》卷3《中元》。
    98 《梦粱录》卷16《荤素从食店》。
    99 费衮:《梁谿漫志》卷10《俚语盗智》,《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100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一《人伦门·遇贵升迁》,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101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方回》,《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102 《夷坚志》支癸志卷9《鲤鱼玉印》。
    103 田中初:《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宋代的旅馆与旅游》,沈祖祥主编《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4 东酒库酒楼,《武林旧事》与《梦粱录》皆作“太和楼”,《都城纪胜》作“大和楼”,视为相同;北外库酒楼,《都城纪胜》与《梦粱录》为“春融楼”,《武林旧事》未命名,也视为相同。
    105 《都城纪胜》载“丰乐楼”与“太平楼”都为西子库酒楼,恐误。
    106 《武林旧事》“三元楼”与《梦粱录》“三园楼”、《武林旧事》“赏心楼”和《梦粱录》“赏新楼”,均视为相同。《梦粱录》中“融和坊嘉庆楼、聚景楼,俱康、沈脚店”,《武林旧事》有“康沈店”,“嘉庆楼”与“聚景楼”二者取一,视为与“康沈店”同。
    107 《武林旧事》卷6《酒楼》。
    108 《夷坚志》丙志卷9《李吉熬鸡》载:“范寅宾自长沙调官于临安,与客买酒升阳楼上,有卖熬鸡者,向范再拜,尽以所携为献。”。《武林旧事》、《梦粱录》、《都城纪胜》均不载“升阳楼”。然《梦粱录》卷10《点检所酒库》云:“南库,元名升阳宫”“新界库,在清河坊南,酒楼扁之曰和乐”;《都城纪胜·酒肆》记:“南酒库曰升旸宫,楼曰和乐楼。”。因此“升阳楼”应该就是“和乐楼”之别称。
    109 《梦粱录》卷20《妓乐》。
    110 《武林旧事》卷6《酒楼》。
    111 《都城纪胜·酒肆》。
    112 《梦粱录》卷10《点检所酒库》。
    113 《都城纪胜·酒肆》。
    114 《梦粱录》卷16《分茶酒店》;《武林旧事》卷6《酒楼》。
    115 《都城纪胜·酒肆》。
    116 《梦粱录》卷16《酒肆》。
    117 《都城纪胜·酒肆》。
    118 《梦粱录》卷16《面食店》。
    119 《都城纪胜·食店》。
    120 《梦粱录》卷16《荤素从食店》。
    121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3,《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122 《梦粱录》卷16《茶肆》。
    123 《癸辛杂识》续集下《吴生坐亡》。
    124 《梦粱录》卷16《茶肆》。
    125 《都城纪胜?茶坊》。
    126 《武林旧事》卷6《歌馆》。
    127 《夷坚志》支癸志卷8《吴师颜》。
    128 《夷坚志》补志卷16《王武功山童》。
    129 《梦粱录》卷16《肉铺》。
    130 《梦粱录》卷16《鲞铺》。
    131 《西湖老人繁胜录》。
    132 《夷坚志》乙志卷3《刘若虚》。
    133 《武林旧事》卷2《元夕》。
    134 《夷坚志》支景志卷10《婆惜响卜》。
    135 《夷坚志》补志卷8《临安武将》。
    136 林正秋:《宋代生活风俗研究》第13章第14节《民间旅舍、客栈》,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
    137 《梦粱录》卷19《塌房》。
    138 《夷坚志》支乙志卷10《王尚书名纸》。
    139 《夷坚志》补志卷11《钱生见前世母》。
    140 参见《宋代江南城市研究》第89页。
    141 《夷坚志》补志卷8《李将仕》。
    142 《夷坚志》丁志卷6《泉州杨客》。
    143 《夷坚志》三志辛卷第八《临安雷声》。
    144 《夷坚志》支甲志卷6《西湖女子》。
    145 《夷坚志》补志卷16《卖鱼吴翁》。
    146 《梦粱录》卷13《天晓诸人出市》。
    147 《梦粱录》卷16《茶肆》。
    148 《梦粱录》卷13《诸色杂货》。
    149 《梦粱录》卷16《荤素从食店》。
    150 《夷坚志》丁志卷4《王立熬鸭》。
    151 《梦粱录》卷13《诸色杂货》。
    152 《梦粱录》卷16《荤素从食店》。
    153 《梦粱录》卷13《诸色杂货》。
    154 《梦粱录》卷13《夜市》。
    155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二《拾遗门??米脯灌肺》。
    156 据《梦粱录》卷13《夜市》、《诸色杂货》;卷16《荤素从食店》。
    157 《梦粱录》卷19《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158 《都城纪胜?四司六局》。
    159 《梦粱录》卷19《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160 《都城纪胜?四司六局》。
    161 《梦粱录》卷19《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162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2《酒楼》,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点校本。
    163 《梦粱录》卷16《酒肆》。
    164 《齐东野语》卷11《沈君与》。
    165 《东京梦华录》卷2《宣德楼前省府宫宇》。
    166 《东京梦华录》卷3《寺东门街巷》。
    167 关于临安饮食服务业的材料反映的是南宋中期和晚期的情况,据《梦粱录》卷16《面食店》和《都城纪胜?酒肆》。关于开封饮食服务业的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晚期的情况,据《东京梦华录》卷2《酒楼》、《饮食果子》;卷3《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马行街铺席》;卷4《饼店》;《食店》;《筵会假赁》。
    168 见《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第361-363页。
    169 《夷坚志》支甲志卷4《九里松鳅鱼》。
    170 《夷坚志》支景志卷4《人生尾》。
    171 参见《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前篇第4节《南宋都城杭州的商业中心》、《南宋都城杭州的城市生态》。
    172 《辗玉观音》,见《<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点校本。
    173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前篇第4节《南宋都城杭州的商业中心》、《南宋都城杭州的城市生态》。
    174 《梦粱录》卷13《团行》。
    175 《都城纪胜?市井》。
    176 《梦粱录》卷4《中秋》。
    177 《武林旧事》卷2《元夕》。
    178 《西湖老人繁胜录》。
    179 《都城纪胜?市井》。
    180 《梦粱录》卷10《府治》。
    181 《西湖游览志余》卷25《委巷丛谈》。
    182 《东京梦华录》卷7《驾回仪卫》。
    18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三月戊戌,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184 皇帝偶尔前往御园集芳园、聚景园游幸,则“禁西湖”。见《西湖老人繁胜录》。
    185 统治层对游玩活动的支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整治西湖,确保水量的充足与水质的洁净。见《淳祐临安志》卷10,《咸淳临安志》卷32,《梦粱录》卷12。二是对景点进行维护、创设与改造。这些景点范围广泛,既有寺院祠庙,又有堤岸、酒楼,还有官方园林,重点是游人最集中的苏堤一带。见《淳祐临安志》卷6《三贤堂》、《先贤堂》、《丰乐楼》、《江湖伟观》,卷10《小新堤》;《咸淳临安志》卷32《玉莲堂》、《湖山堂》,卷73《灵顺庙》,卷79《大石佛院》;《梦粱录》卷2《二月》,卷12《西湖》。三是举办体育竞技活动。见《梦粱录》卷1《八日祠山圣诞》;《武林旧事》卷3《西湖游幸》。
    186 《梦粱录》卷16《面食店》。
    187 《梦粱录》卷16《酒肆》。
    188 《武林旧事》卷6《酒楼》。
    189 《梦粱录》卷16《酒肆》。
    190 厉鹗:《宋诗纪事》卷96南宋无名子《题太和楼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点校本。
    191 据《武林旧事》卷6《酒楼》、《梦粱录》卷16《酒肆》、《都城纪胜?酒肆》。官库的发展,参见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第240-243页,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2 据《武林旧事》卷6《酒楼》与《梦粱录》卷16《酒肆》共同所载者。
    193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20之7载: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八月,诏三司,白矾楼酒店如有情愿买扑,出办课利,令在京脚店酒户拔定三千户,每日于本店取酒沽卖。”(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认为,“三千”乃“三十”之误(第281页)。
    194 《梦粱录》卷16《肉铺》。
    195 《梦粱录》卷16《鲞铺》。
    196 《西湖老人繁胜录》。
    197 《夷坚志》三志己卷第九《干红猫》。
    198 《夷坚志》丁志卷9《舒懋育鳅鳝》。
    199 《梦粱录》卷16《酒肆》。
    200 《都城纪胜·酒肆》。
    201 《梦粱录》卷16《面食店》。
    202 《梦粱录》卷16《肉铺》。
    203 《梦粱录》卷18《民俗》。
    204 《武林旧事》卷2《元夕》。
    205 洪迈:《容斋随笔》卷16《酒肆旗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206 《梦粱录》卷16《酒肆》。
    207 《都城纪胜?酒肆》。
    208 《梦粱录》卷16《酒肆》。
    209 《夷坚志》支丁志卷3《班固入梦》。
    210 高承:《事物纪原》卷9《吟叫》,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本。
    211 《鸡肋编》卷上。
    212 《梦粱录》卷13《天晓诸人出市》。
    213 《梦粱录》卷13《诸色杂货》。
    214 《梦粱录》卷16《荤素从食店》。
    215 《梦粱录》卷16《鲞铺》。
    216 《都城纪胜?食店》。
    217 《梦粱录》卷16《分茶酒店》。
    218 《梦粱录》卷13《夜市》。
    219 《梦粱录》卷16《茶肆》。
    220 《梦粱录》卷1《元宵》。
    221 《梦粱录》卷2《诸库迎煮》。
    222 魏天安:《宋代行会制度史》第73页,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并参看《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第38-39页。
    223 《梦粱录》卷16《酒肆》、《分茶酒店》。
    224 《淳祐临安志》卷6《丰乐楼》。
    225 《都城纪胜·酒肆》。
    226 《梦粱录》卷16《茶肆》。
    227 《武林旧事》卷3《西湖游幸》。
    228 《梦粱录》卷16《酒肆》。
    229 《武林旧事》卷6《酒楼》。
    230 《梦粱录》卷16《分茶酒店》。
    231 《梦粱录》卷16《面食店》。
    232 《梦粱录》卷16《荤素从食店》。
    233 《东京梦华录》卷2《潘楼东街巷》。
    234 《夷坚志》支丁志卷3《班固入梦》。
    235 《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茶馆考论》、《宋代市民生活》均持这种看法。
    236 《梦粱录》卷16《酒肆》。
    237 《武林旧事》卷6《酒楼》。
    238 《武林旧事》卷6《酒楼》。
    239 《梦粱录》卷16《分茶酒店》。
    240 《梦粱录》卷16《荤素从食店》。
    241 《梦粱录》卷16《鲞铺》。
    242 《梦粱录》卷16《茶肆》。
    243 《梦粱录》卷4《解制日》。
    244 《武林旧事》卷3《重九》。
    245 《梦粱录》卷6《十二月》。
    246 《梦粱录》卷8《大内》。
    247 《夷坚志》补志卷16《卖鱼吴翁》。
    248 《梦粱录》卷16《茶肆》。参见《宋代酒的生产与征榷》第278-279页。
    249 《武林旧事》卷2《元夕》。
    250 《夷坚志》补志卷8《京师浴堂》。
    251 《东京梦华录》卷2《潘楼东街巷》。
    252 施德操:《北窗炙輠录》卷下,《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253 《都城纪胜?酒肆》。
    254 《鸡肋编》卷下。
    255 《夷坚志》补志卷7《丰乐楼》。
    256 《梦粱录》卷16《酒肆》。
    257 《夷坚志》丁志卷4《王立熬鸭》。
    258 《武林旧事》卷6《作坊》。
    259 《论两宋都城的饮食市场》认为,这是批发售货的方式;《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则认为是赊销方式(第44页)。
    260 《都城纪胜·市井》。
    261 《梦粱录》卷16《茶肆》。
    262 《梦粱录》卷16《茶肆》。
    263 张知甫:《张氏可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4 《梦粱录》卷16《茶肆》。另《都城纪胜·茶坊》载:“提茶瓶,即是趁赴充茶酒人,寻常月且望,每日与人传语往还,或讲集人情分子。又有一等,是街司人兵,以此为名,乞见钱物,谓之龊茶。”两段材料对读,可知不应是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龊茶坊”,而是提茶瓶,开展强制服务。“龊茶坊”之说,见《宋代都城的服务行业》。
    265 《夷坚志》支甲志卷4《九里松鳅鱼》。
    266 《癸辛杂识》续集下《吴生坐亡》。
    267 《都城纪胜·市井》。
    268 《都城纪胜·食店》。
    269 《梦粱录》卷16《分茶酒店》。
    270 《夷坚志》丁志卷4《王立熬鸭》。
    271 《夷坚志》三志己卷第九《干红猫》。
    272 《夷坚志》支丁志卷3《张四海蛳》。
    273 参看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274 《夷坚志》支癸志卷3《宝叔塔影》。
    275 《梦粱录》卷16《分茶酒店》、《面食店》;卷19《顾觅人力》。
    276 《武林旧事》卷6《酒楼》。
    277 《夷坚志》补志卷16《卖鱼吴翁》。
    278 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279 《鸡肋编》卷中。
    280 《武林旧事》卷6《酒楼》。
    281 程民生:《试论南宋经济的衰退》,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
    282 张金岭:《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第1章《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的演进》,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3 杜范:《清献集》卷10《八月已见劄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