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的礼物交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礼物交换及人类互惠一直是人类学界关注的热点,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礼物及礼物交换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就国内的研究成果而言,学者们的功力深厚,论述精辟,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但学者们对广西侗族的礼物交换关注甚少,为此,全文选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侗族村寨——和里村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侗族的礼物交换习俗。
     全文主要从和里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岁时节日以及人生礼仪三大方面来描述侗族的礼物交换习俗,具体分析了礼物交换中的交换物诸如糯米、酒、鱼、鸡、猪肉、盐、糖等的内涵,也分析了礼物交换的仪式及其内涵,并详细地论述了礼物交换与稻作文化的关系,挖掘了礼物交换的稻作文化意蕴。
     和里侗族礼物交换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侗族文化的独特特质:侗族社会礼物交换的平均分配原则体现了侗族村寨淳朴的民风;侗族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作用,表明了侗族社会对女性的尊重;重礼物的实用而不重包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风情;礼物交换者彼此之间真诚互助,不求回报的个性,体现了和里人民朴素的价值取向;礼物交换中的“退礼”,表明了和里人民有来有往的友好方式;礼物交换的集体性原则体现了侗族人民亲如一家的美好情感;礼物交换的人际交往格局体现了血缘、姻缘、地缘和业缘并重的特点。
     总而言之,侗族村寨的礼物交换习俗作为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侗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侗族人民淳朴的民风以及善良的性格,使其礼物交换习俗具有与众不同之处。侗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的几大民族之一,其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对广西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侗族的风俗习惯,了解隐藏在众多民俗事象背后的侗族社会的交往规律,进而更全面地把握侗族的文化特质,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政策。
The gift exchange and the human reciprocal gift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anthropology, and the predecessors have dissertated on the gifts and the gift exchange from different angles brilliantly. Taking the production of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for instance, the scholars were the great breadth of their learning; the production of their study was an excellent way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But the scholars hardly studied the gift exchange of Dong nationality in Guang Xi. So the text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the gift exchange custom of Dong nationality regarding He Li village―― a famous village of San 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of Guang 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
     The text described mainly the gift exchange custom from the daily lives of people、the age of festivals and the life ritual , analyzed specifically the content of the gift exchange such as sticky rice, wine, fish, chicken, pork, salt, sugar and the others, and also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the ceremony of the gift exchange ,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ift exchange and the rice cultivating culture , digging the culture subjects of the rice cultivating culture of the gift exchange.
     The exchange logic of the gift exchange indicated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of Dong Nationality : 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of the gifts of the gift exchange in Dong world implied that the Dong people were honest ; the women's vital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the life showed that Dong world respected the women ; the gifts of the gift exchange needed the practicality rather than the packaging implied that Dong people were simple ; the personality of the genuine solidarity of Dong people each other embodied that the values of the Dong people were simple ; they sent back some gifts to their friends when their friends came back from their family, and their actions demonstrated a friendly manner ; the collective principles of the gift exchange embodied the good feelings of Dong people ;The interpersonal pattern of the gift exchange reflected that Dong people paid equal attention to consanguinity、the fate brings lovers together、the geopolitics and the fate of work .
     All in all, the gift exchange in the village of Dong Nationality practiced as a pattern of
引文
[1] 有关国外礼物交换研究的情况参考:马塞尔·莫斯,佘碧平译.论礼物——古代社会里交换的形式与依据[A].见: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杨丽云.人类学互惠理论谱系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3(4);蒋英菊.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 [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2);格雷戈里,杜彬彬 等译.礼物与商品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许平.馈赠礼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
    [4]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王铭铭.美法村与塘东村——历史、人情与民间福利模式[A].见: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7.
    [7] 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 2002,4:88-101.
    [8] 费孝通.再论文字下乡[A].见: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
    [9] 王铭铭.读“礼物的流动[A].见:漂泊的洞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3:198.
    [10] 在当地,每当子女出生,家人都会种上几十株或上百株杉树苗,十八年后,儿女长大成人,杉树也长大成材,婚嫁费用以及建房、做家具的木材就有了,故称为“十八年杉”,也叫“女儿杉”。
    [11]在三江和里村打油茶基本上是这样的:先把火塘的火燃起,锅热后放油,把黄豆或青豆、花生炸酥捞起,再把阴米(糯米饭晒干后分开的米饭粒)炸酥捞起,然后把山茶叶放入油锅中炒焦,再加水烧开,用一个竹子编的漏斗过滤茶叶。喝的时候,在碗里放一勺炸米花,放一勺花生米、豆,再加茶汤。当地人喝油茶时不用筷子,用手稍摇稍喝,不熟练的可以用一只筷子做辅助。
    [12] 侗语里“萨”是普通话里的“奶奶(祖母)”,祭祀“萨”的坛称为“祖母坛”。
    [13] [1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56、165.
    [15]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翻印民国三十五年《三江县志》:50.
    [16] 所谓“不落夫家”,也即是男女青年结婚后,新娘不立即到婆家长居,与丈夫共同生活,而是回娘家居住,怀孕或者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到婆家与丈夫长居。以前她们一般要在娘家住 3—5 年,现在大概是 1 年。
    [17] [48]许平.馈赠礼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1、237.
    [18] 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词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16.
    [19] 择均、年浩曦.侗族民间文化审美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56.
    [20] [26] [27] 彭兆荣.西南舅权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210、209、210.
    [21] [28] 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58、15.
    [22] [37] [44] 【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32…33、77.
    [2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0-161.
    [24][31][32][33] [34]梁庭望.水稻人工栽培的发明与稻作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4,4:62、59-60、62、62、63.
    [25] [2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Geertz ,C)著,纳日碧力戈翻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377.
    [30] 姜彬主编.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7.
    [35] 龚佩华.龚佩华人类学民族学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5.
    [36] 【美】罗伯特.F.墨菲,王卓君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54.
    [38]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2.
    [39] 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4.
    [40]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1
    [41] [55]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5、114.
    [42] 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246.
    [43]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5] 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338.
    [46] 《侗族文学史》编写组.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25.
    [47] [50]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79、43.
    [49] 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 2002,4:97.
    [51] [52] [5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26、27.
    [54] 阮丹青.文化、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A].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21C 与中国社会学——庆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 20 周年学术讲座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 【美】彼德·布劳著,孙非,张黎勤 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 蔡丰明.生命之树长青——中国寿礼[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 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5. 《侗族文学史》编写组.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6. 《侗族百年实录》编委会.侗族百年实录(上、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7.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 冯祖贻,朱俊明.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10. 【英】C·A·格雷戈里,杜彬彬 等译.礼物与商品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 龚佩华.龚佩华人类学民族学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2. 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3. 郭振华.中国古代人生礼俗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4.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5. 姜彬主编.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6. 金文男.寿诞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7.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Geertz ,C)著,纳日碧力戈翻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8. 【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9. 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20. 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1. 刘芝凤.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2. 【美】罗伯特.F.墨菲,王卓君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3. 罗树杰主编.民族学与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4.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25. 【法】马塞尔·莫斯,佘碧平译.论礼物——古代社会里交换的形式与依据[A].见: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6. 【法】马塞尔·莫斯,汲哲 译、陈瑞华校.礼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7.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8.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华夏出版社,2002.
    29. 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词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
    30. 潘允康.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2.
    31. 彭兆荣.西南舅权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
    33. 任骋.中国风俗通志·禁忌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4. 阮丹青.文化、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A].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21C 与中国社会学——庆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 20 周年学术讲座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5. 【英】斯图尔特·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6.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主编.稻作文化与民间信仰调查[M].学林出版社,1992.
    37.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稻作文化田野调查[M].学林出版社,1994.
    38.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翻印民国三十五年《三江县志》.
    39. 覃德清.中国文化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0.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出版社,2001.
    41.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得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42. 王铭铭.美法村与塘东村——历史、人情与民间福利模式[A].见: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7.
    43.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4. 王铭铭.漂泊的洞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3.
    45. 吴存浩.中国风俗通志·婚嫁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6. 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7. 冼光位主编.侗族通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8. 徐桂兰.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49. 许平.馈赠礼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
    50.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1.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2. 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53. 杨权等著.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54.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5.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6. 择均、年浩曦.侗族民间文化审美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5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58. 张劲松等编著.古今育儿习俗[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59.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1. 陈丽琴.试论侗族饮食文化的审美意蕴——侗族风俗审美研究之一[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9):125-129.
    2. 陈丽琴.侗族婚俗文化探美——侗族风俗审美研究之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0):134-137.
    3. 干咏昕.礼物、礼物交换与文化——评阎云翔《礼物之流》[J].民俗研究,2001,1:153-155.
    4. 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 2002,4:88-101.
    5. 蒋英菊.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上)[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25-32.
    6. 蒋英菊.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下)[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2:24-31.
    7. 何兆雄.论稻作文化[J].学术论坛,1997,3:2-7.
    8. 李颖.侗族饮食习俗与稻作文化的关系[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报,2001,3:81-84.
    9. 蓝岚.联村壮族人生礼仪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10. 梁庭望.水稻人工栽培的发明与稻作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4,4:58-63.
    11. 李亚静.礼物世界里的关系和信任——读莫斯的《礼物》[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2:32-35.
    12. 潘泽泉.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 ———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3:221-227.
    13. 童绍玉.云南稻作民族文化生态[J].经济地理,2002,1:92-96.
    14. 徐可.稻作文化与湖州民俗探析[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74-77.
    15. 杨丽云.人类学互惠理论谱系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3,4:38-45.
    16. 袁仁琮.论侗族饮食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4,2:49-53.
    17. 钟福民.礼物交换和人际互动——以广西龙脊壮族为例 [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18.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5:48-57.
    19. 张琪亚.隐喻的力量——论民间巫术信仰的重要象征形式[J].贵州民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5-9.
    20. 张民.探侗族的祖先崇拜[J].贵州民族研究 ,1995,3: 46-51.
    21. 张原,汤芸.传统的苗族社会组织结构与居民互惠交往实践———贵州雷山县苗族居民的礼仪交往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30-34.
    22. 张艳玲,屈锡华.农村社会人情关系下的礼物交换——以山东省董家村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0-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