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意义——从黄碧云小说的特色看香港文学的一种可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梳理香港文学脉络的基础之上,把香港新生代作家黄碧云的小说放在香港文学史这个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指出黄碧云以其小说叙事姿态上的双重性(既切近又超拔),艺术上的前卫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技巧上),审美上更大的饱和度和冲击力(主要表现在主题的拓展深化上),开创了香港书写/书写香港的另一种可能。她关注香港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同时又超越了自己的前辈比较狭窄的视野,不再局限于香港本土的故事以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自然而然地从现代走向了后现代。这表明,香港小说在进入转型期(1984——1997年)后整个审美指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论文分五部分。第一章概述了“香港文学”的脉络及香港书写的三种姿态。这是我们考察黄碧云小说创作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背景。第二、第三章分别在话题、话语上对黄碧云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和前代作家、同时代作家的比较中,找出黄碧云作品里的“特质”,进而阐释梳理文中无处不在的“香港意识”。黄碧云的作品,关注生活原生态的同时,亦重视人性纵向度的发掘,“向外转”与“向内转”两兼顾,提供了香港书写/书写香港的另一种可能。最后指出,香港文学长久以来的被边缘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它亦步亦趋地跟在“中心”文学之后,没能建立起自身的品格。香港文学在中国文学格局中建立自身的主体性的策略,对中国文学如何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古据应有的地位来说,具有借鉴的意义。
On the base Of carding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this text analyzes Huang Biyun's novels and points out that as a new generation writer, with the compatible attitude, the advanced on art and aesthetic, Huang Biyun provides another Hong Kong writing/ write Hong Kong. S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Hong Kong people's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existence, at the same time oversteps the narrow field of vision in elder generation, no longer limited at Hong Kong's stor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She abandoned "either-or" dualism, transforming naturally from modern to post-modern. It indicates that after entering to the transform period (1984-1997),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the whole Hong Kong literature is undergoing great change.
    This text contain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skeleton of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several attitudes of Hong Kong narrate. Those are th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ackgrounds of analyzing Huang Biyun's novels.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ird chapter are analyzing and unscrambling Huang Biyun's novels. Comparing with the same generation writers and older generation writers, Huang Biyun's characteristic is drawn. Then the fourth chapter shows that this characteristic is some kind of native consciousness of Hong Kong". Huang Biyun's novels focus on command real life while excavates human nature, providing another Hong Kong writes/ write Hong Kong. The last chapter points out the reason why Hong Kong literature had beening fringefied for long time. That is: Hong Kong literature imitated "center" literature every move, and failed to set up its quality and style. The strategy that Hong Kong literature came to the whole Chinese literature structure provides use for reference to how Chinese literature come into the whole world literature structure.
引文
[1]黄碧云《其后》,香港天地图书出版,1994年
    [2]黄碧云《温柔与暴烈》,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1994年
    [3]黄碧云《七种静默》,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1997年
    [4]黄碧云《烈女图》,台北大田出版社,1999年
    [5]黄碧云《十二女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
    [6]黄碧云《金戒指的静默》,见《台港文学选刊》,1991年第5期
    [7]陈清侨《后现代的常态与异状:穷想九七香港如常》,见《当代》,1997年9月,27页
    [8]余君伟《家、游、行囊——读也斯的诗文》,《中外文学》,2000年3月,页226
    [9]《香港短篇小说: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集力出版社,1985年4月
    [10]黄维梁主编《活泼纷繁的香港文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页
    [12]谢常青《香港文学简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151页
    [13]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梁秉钧主编《香港的流行文化》,三联书店香港公司出版,1993年,10页
    [15]饶芃子、费勇《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8页
    [16]王德威主编《否想香港:历史、文化、未来》,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
    [17]王德威《众声喧哗之后——点评当代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308-310页
    [18]王德威《香港——一座城市的故事》,见《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279-305页
    [19]简瑛瑛《蝴蝶、石榴与黄玫瑰:试论(贪婪)中的(后)殖民论述与女性救赎》,《中外文学》25卷第11期
    [20]李欧梵《香港文化的“边缘性”初探》,《今天》第28期,75-80页
    [21]也斯《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香港文化》,香港艺术中心出版社,1995年
    [22]洛枫《历史想象与文化身份的建构》,《中外文学》28卷第10期
    [23]刘绍铭《写作以疗伤的女子——读黄碧云小说<失城>》, 《现代中文文学评论》第5期,1996年
    [24]赵稀方《小说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页12-135
    [25]黄康显《香港文学的发展与评析》,秋海棠文化企业出版社,1996年,8页,128页
    [26]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台北麦田出版社,1995年
    [27][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周蕾《殖民者与殖民者之间》,选自《写在家国以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91—117页
    
    
    [29]徐崇温等译《萨特及其存在丰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70-76页
    [30]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336页
    [31]古继堂《台湾文学的母体依恋》,九州出版社,2002年
    [32]刘自荃译《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台北骆驼出版社,1998年
    [33]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中国、东南亚的个案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
    [34]王列生《世界文学背景下的民族文学道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210-214页
    [3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36]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台北久大出版社,1991年,191页
    [37]萨丕尔《语言论》中译本,商务出版社,1981年,199-20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