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新世纪《香港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香港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海外华文文学和内地文学的特质。《香港文学》期刊创刊21年,已成为香港文学乃至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者不可不看的一本重要的文学杂志。本文利用期刊研究的方法(如专辑分类分析、抽样分析、内容分析等)就2000年9月改版5年来出版的《香港文学》期刊进行研究,发现改版后的《香港文学》栏目设置更加合理,编辑理念上更加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文字编排和版式设计更具现代感,适应了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需要,体现了《香港文学》的“世界性”特征。从内容分析中透视出新世纪香港文学现代主义、都市性色彩浓重,文学作品形式上追求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已逐渐受到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视。在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方面,《香港文学》期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Hong Kong literature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some from the Mainland and other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literary character. "Hong Kong Literature" journals published 21 years, the world has become a Hong Ko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researchers can not see one of the important literary magazine. The use of periodical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album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sample analysis, content analysis, etc.) on the September 2000 revision five years publishing of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journal study found that 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programs installed more rational, more editorial philosophy concern literature itself, the letter of presentation and layout mor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universal" character. X-ray analysis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new century literature "local nature, modernity, urban nature" color cast, literary form for innovati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gradually been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ng Kong Literature" periodicals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引文
(1) 王剑丛:《香港文学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2) 艾斐:《著名作家刘以鬯及其香港文学编辑部》(《新闻出版交流》1998.1)
    (3) 2000年9月9日:《活跃的文学》
    (4) 《信报》2000年9月9日
    (5) 陶然:《死灰不能扑灭灵火——<香港文学>摸索新路向》(《明报》2000.10.20)
    (6) 刘以鬯《香港文学》发刊词(《香港文学》1985.1)
    (7) 封德屏(精神与风格的展现—文学杂志的专题设计)(《文讯杂志》27期,1986.12)
    (8) 李安东、肖宁《<香港文学>的视界》(《香港文学》244期,2005.4)
    (9) 陶然《流动的风景》(《香港文学》2004.5卷首漫笔)
    (10)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8),页329-330.
    (11)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
    (12) 《香港文学》190期 首页“卷首漫笔”
    (13) 《香港文学》232期 首页“卷首漫笔”
    (14) 《香港文学》235期 赵稀方《寻找一种叙事方式》
    (15) 《香港文学》249期 李娜《从剧本改编看(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个性》.
    (16) 张翎《写作就是回故乡》 (《新视野》 《新开拓》.)
    (17) 《香港文学》2003年9月号
    (18) 《香港文学》2003年8月号
    (19) 刘登翰《守住边缘》 (《香港文学》2003年1月号)
    (20) 蔡炎培《房屋中签》 (《香港文学》2001年5月号)
    (21) 《香港文学》191期 首页“卷首漫笔”
    (22) 李书磊《都市的迁徙》,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23) 赵稀方《寻找一种叙述方式——评“香港文学选集系列”丛书的小说》(《香港文学》2004年7月号)
    (24) 《香港文学》首页“卷首漫笔” 2000年9月号
    (25) 计红芳《改版后的<香港文学>》 (《当代文坛》2006年第一期)
    (26) 陈小明 曹惠民<面对都市森林》 (《香港文学》204期)
    (27) 李安东 肖宁《<香港文学>的视界》 (《香港文学》2005年4月号)
    (28) 方毅桐《<香港文学>及其文化身份》 (《香港文学》2003年2月号)
    (29) 也斯《<书写城市>·代序》,香港,香江出版社,1985
    (30) 李安东《“创世纪”——香港文学的2001》(《香港文学》2002年3月号)
    (31) 赵稀方《寻找一种叙述方式——评“香港文学选集系列”丛书的小说》(《香港文学》2004年7月号)
    《香港文学》189——250期[共61期],香港文学杂志社,2000.9-2005.10。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8.
    刘以鬯《刘以鬯卷》,三联书店,1991.4.
    赵稀方《小说香港》,三联书店,2003.5.
    也斯《<书写城市>·代序》,香港,香江出版社,198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封德屏<精神与风格的展现—文学杂志的专题设计>《文讯杂志》27期,1986.12,页94-101.
    李佩桦《遇见百分百的“香港文学”》 (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生)
    刘俊《<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香港文学》251期,2005.11)
    艾斐:《著名作家刘以鬯及其香港文学编辑部》(《新闻出版交流》1998.1)
    魏雅华《香港:最后一本纯文学期刊消逝))(《北京青年报》2000.10.27)
    钱虹《香港文学:由弃婴到公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7。115页)
    赵建磊《异彩纷呈的香港当代小说创作—兼谈香港当代文学概况》(《滩坊教育学院学报》一九九七年第二期(总第24期))
    庄若江《九七回归与香港文学》(《江南论坛》1997.4)
    李安东、肖宁《<香港文学>的视界》(《香港文学》244期,2005.4)
    李安东《“创世纪”——香港文学的2001》(《香港文学》207期,2002.3)
    何每文《漫谈香港文学》(《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2期)
    刘登翰《论香港文学的发展道路》(《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计红芳《改版前后的《香港文学》》(《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孙观懋《略论香港文学的“九七”情结》(《香港文学研究》评论和研究97.1)
    张元强《香港文学及“市民文化”管窥》(《胜利论坛》1997年第3期)
    肖向明《中华文化背景下的香港作家》(《娄底师专学报》1997.1)
    许子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与“香港意识”》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6)
    何与怀《关于华文文学的几个问题》(《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6)
    吴奕/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2.1)
    饶子《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况》(《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01)
    曾敏之《文学刊物必须依靠素质》(《香港文学》2006年1月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