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的想象香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香港是多重意义上的边缘,李碧华则是边缘的边缘。1985年,李碧华在这个特殊敏感的时代关口上发表的处女作《胭脂扣》,却在文坛上刮起了一股“怀旧”之风。
     “性别”是《胭脂扣》的一大主题。在这部小说里,李碧华致力于探讨男女之间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恰恰表明了李碧华宽容、温和的性别姿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
     “香港意识”是《胭脂扣》中另一主题。在“九七”回归的背景下,刻画港人的真实心态,是《胭脂扣》的一大特点。而李碧华在文本背后,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心态的虚妄,以及港人在重构“香港意识”上的努力与受挫。
     本文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分析李碧华的作品《胭脂扣》。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李碧华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并介绍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文的撰文动机与研究范围。第二章和第三章具体分析李碧华小说《胭脂扣》中的两性关系与香港意识的重构问题,并分析其“重构”本身的虚幻性和讽刺性。最后是结论。总结李碧华在《胭脂扣》中是如何自我颠覆两性关系与香港意识的重构,以及在重构背后的李碧华的创作心态。
Hong Kong is marginal for many reasons, and Li Bihua is more.In 1985, which was a special and sensitive era, she published the maiden work---Rouge. The work didn't only turn out to be a runaway best-seller quickly, but also called for nostalgic feelings in contemporary writing of Hong Kong immediately.
     "sexuality" was a topic in Rouge. In the text, the author---Li Bihua didn't strongly emphasize the sexual relationships of opposite and paradoxical. Actually, she had only one aim----discuss how to set up the new sexual relationships of benign and mutual. And the new sexual relationships just showed that she had a tolerant and gentle attitude to sexual proble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feminist.
     "The consciousness of Hong Kong" was another topic in this novel. "The regression of Hong Kong in 1997" would come true, and people of Hong Kong had what attitude toward the historical thing, which became a strong attraction. Behind of the text, she pointed out directly and cruelly that the attitude of self-deceiving is illusive, and great effort of re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ness was unavailing.
     The paper will try to use the way of textu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n Rouge.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mostly elaborates author's life and creative writing situation, and introduce the correlative study of Li Bihua's novel at home and abroad currently as well as the motive and study area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concretely analyze the sexual relationships and re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Hong Kong in Rouge, and treat the ques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which has illusive and sarcastic in itself. Last part: conclusion. In this part, I will summarize how Li bihua subvert the sexual relationships and re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Hong Kong in Rouge, and in the same time, make clear Li Bihua's creative writing attitude behind the reconstruction.
引文
[1] 王安忆:《香港情与爱》,台北麦田出版社。1994年,第1页。
    [2]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496页。
    [3]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498-499页。
    [4]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第389页。
    [5] 同[2]。
    [6]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497页。
    [7]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500页。
    [8] 李小良:《边缘写入中心——李碧华的“故事新编”》。王宏志、李小良、陈清侨著《否想香港——历史、文化、未来》。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7年,第209-240页。
    [9] 罗岗:《“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1页。
    [10] 同[9]。
    [11] 何慧:《香港当代小说概述(1949—1996)》。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14页。
    [1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38、39页。
    [13]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9页。
    [14]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91页。
    [15]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7页。
    [16]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8页。
    [17] 同[15]。
    [18] 李碧华:《青红皂白.缠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7年,第177页。
    [19]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34页。
    [20]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40页。
    [21]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499页。
    [2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2-103页。
    [23]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3页。
    [24]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9页。
    [25]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33页。
    [26]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0-111页。
    [27]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1页。
    [28]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35页。
    [29]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2页。
    [30]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8页。
    [31]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4页。
    [3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68页。
    [33] 同[15]。
    [34] 同[15]。
    [35] 同[15]。
    [36] 同[15]。
    [37]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39页。
    [38]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3页。
    [39]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98页。
    [40] 同[37]。
    [41]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45页。
    [4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64页。
    [43] 李碧华:《流星雨 解毒片》。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97页。
    [44]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31页。
    [45]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6页。
    [46]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3页。
    [47]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9页。
    [48]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88页。
    [49]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62页。
    [50]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60页。
    [51]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20页。
    [52] 同[51]。
    [53]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85页。
    [54]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85、86页。
    [55]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1页。
    [56]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31页。
    [57] 张曦娜:《个体户李碧华》[N],新加坡:联合早报,1992年11月22日。
    [58] 同[14]。
    [59]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6页。
    [60]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8页。
    [61]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9页。
    [6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8页。
    [63]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63页。
    [64]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30页。
    [65]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8页。
    [66]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57页。
    [67]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32页。
    [68] 同[49]。
    [69]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2页。
    [70]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34页。
    [71]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3页。
    [72] 同[8]。
    [73] 同[7]。
    [74] 赵稀方:《小说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5月,第155页。
    [75] 赵稀方:《小说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5月,第2页。
    [76] 周蕾:《写在家国之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77] 罗岗:《“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8页。
    [78] 同[74]。
    [79] 周蕾:《写在家国之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1-52页。
    [80] 同[9]。
    [81] 同[13]。
    [8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46页。
    [83] 赵稀方:《小说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5月,第158页。
    [84] 蔡益怀:《港人叙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香港作家协会,2001年,第27页。
    [85] 同[79]。
    [86]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7页。
    [87] 同[55]。
    [88]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52页。
    [89]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78页。
    [90] 同[15]。
    [91] 同[88]。
    [9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53页。
    [93] 同[82]。
    [94]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54页。
    [95] 洛枫:《世纪末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6页。
    [96] 蔡益怀:《港人叙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香港作家协会,2001年,第29页。
    [97] 罗岗:《“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1-12页。
    [98]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97页。
    [99] 同[24]。
    [100]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99页。
    [101]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0页。
    [102]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37页。
    [103] 王宏志、李小良、陈清侨著《否想香港——历史、文化、未来》转引自洛枫。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7年,第55页。
    [104] 同[29]。
    [105] 同[29]。
    [106]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55-56页。
    [107]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7页。
    [108] 同[107]。
    [109] 同[107]。
    [110]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0页。
    [111] 同[29]。
    [112] 李小良:《稳定与不安——李碧华三部小说中的文化认同与性别意识》。现代中文文学评论(香港),1995年4月,第102页。
    [113] 周蕾:《写在家国之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09页。
    [114] 吕大乐:《晤该,埋单!——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香港闲人行有限公司,1997年,第14页。
    [115] 罗岗:《“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1页。
    [116] 赵稀方:《小说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5月,第160页。
    [117] 同[29]。
    [118]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55页。
    [119] 同[44]。
    [120] 陈丽芬:《普及文化与历史想象——李碧华的联想》。陈国球编《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163页。
    [121] 同[110]。
    [122] 同[27]。
    [123]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222页。
    [124]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18页。
    [125] 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花城出版社,2001年5月,第71页。
    [126] 同[124]。
    1、Angela McRobbie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德威:《世纪术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
    4、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
    5、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
    7、王德威:《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
    8、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0、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
    11、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杨乃乔等译:《后殖民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
    16、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7、周蕾(Rey Chow):《写在家国以外》(Alternative Perspectiyes on Hong Kong Culture)。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18、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9、廖迪生、张兆和、蔡志祥:《香港历史、文化与社会(一)教与学篇》,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2001。
    20、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1。
    21、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22、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23、陈国球编:《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
    24、王宏志、李小良、陈清侨著:《否想香港》。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25、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6、刘登翰:《香港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7、艾晓明:《浮城志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8、黄维梁:《香港文学初探》。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
    29、黄维梁编:《活泼纷繁的香港文学——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30、卢玮銮:《香港文学散步》。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
    31、施建伟等著:《香港文学简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2、潘亚暾,汪义生著:《香港文学史》。厦门:鹭江出版社,1997。
    33、王光明:《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蕲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王德威:《香港情与爱——回归后的小说叙事与欲望》,《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第91~99页。
    2、王德威:《魂兮归来——历史迷魅与小说记忆》,《现代中国》,2001年第1期,第95~114页。
    3、罗岗:《“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7至13页。
    4、曾敏之:《回顾与前瞻——谈香港文学》,《文艺报》,1997年2月6日版。
    5、许子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与“香港意识”》,《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第36~41页。
    6、许子东:《此地是他乡的故事》,摘自《后殖民食物与爱情》,许子东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钟晓毅:《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香港女性小说》,《文艺报》,1996年6月7日版。
    8、王敏:《百年变迁中的香港文学》,《理论学刊》,1997年第5期,第79~83页。
    9、佟新:《话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第211~216页。
    10、任一鸣:《香港女性文学概观——中国女性文学现代行进的分支之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第18~23页。
    11、公仲:《香港文学概说》,《创作评谈》,1997年第4期,第4~12页。
    12、袁良骏:《简评新浪漫派李碧华》,《江汉论坛》,2006年第6期,第106~107页。
    13、李亚萍:《一道残酷的风景——解读李碧华小说中的“文革”描述》,《当代文坛》,2001年第1期,第48~50页。
    14、孙晓燕:《小说与电影:从间离到暗合——简论李碧华的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之关系》,《华文文学》,2003年第2期,第4~7页。
    15、王莹:《无止找寻的精神皈依——李碧华:从〈胭脂扣〉到〈烟花三月〉,《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年第5期,第139~143页。
    16、李娜:《2003年内地的港澳文学研究述评》,《华文文学》,2005年第5期,第42~50页。
    17、吕冰心:《饶有新意的重写——我看李碧华的〈青蛇〉》,《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43~46页。
    18、刘瑛:《爱恨痴缠的前世今生——论李碧华小说中的宿命观》,《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第105~107页。
    19、刘瑛:《李碧华的小说香港》,《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1期,第68~70页。
    20、陈艳:《别样的香港书写——论李碧华小说》,《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61~63页。
    21、贾颖妮:《饮食男女别样情——评李碧华言情小说的新女性主义视角》,《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第36~38页、第48页。
    22、贾颖妮:《新女性主义的高扬——评李碧华言情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5年第1期,第64~67页。
    23、贾颖妮:《魂归何处——论李碧华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探讨》,《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第102~104页。
    24、关士礼、魏建:《大陆地区近十年港台言情小说研究述评》,《华文文学》,2004年第4期,第28~33,第10页。
    25、朱崇科:《混杂雅俗的香港虚构——浅解〈青蛇〉》,《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1期,第60~63页。
    26、冯晓艳:《时空:并置与回旋——试论李碧华小说的传奇性叙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99~102页。
    27、郭旭胜:《浅谈李碧华〈霸王别姬〉中的恶魔性因素》,《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第39~43页。
    28、黄亚星:《边缘的怀旧者——李碧华小说的意识结构》,《华文文学》,2004年第2期,第68~74页。
    29、袁良骏:《香港小说的可读性与局限性》,《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2期。
    30、赵稀方:《言情的特定时空——香港言情小说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第1期。
    31、孙晓燕:《李碧华小说创作印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3期。
    32、刑斌:《真实的幻觉——论〈霸王别姬〉中的“阿尼玛”原型》,《社科纵横》,2002年第5期。
    33、朱崇科:《戏弄:模式与指向——论李碧华“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当代》,2002年第7期,第124~139页。
    34、陈岸峰:《李碧华〈青蛇〉中的“文本互涉”》,《二十一世纪》第65期,74-81页。
    35、李欧梵:《香港文化的边缘性初探》,《今天》第28卷,1995,80页。
    36、陈岸峰《互涉、戏谑与颠覆:论李碧华小说中的“文本”与“历史”》,黎活仁编《香港八十年代文学现象》(二)(台湾:学生书局,2000),662-664页。
    37、林文淇:《后现代的风格·后殖民的香港:关锦鹏电影中的(反)国家寓言》,见简瑛瑛编《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象》,台北县: 立绪文化,1997,175-216页。
    38、艾晓明:《戏弄古今:谈李碧华的〈青蛇〉、〈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别姬〉》,黄维梁编《活泼纷繁的香港文学——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39、叶荫聪:《边缘与混杂的幽灵》,见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31页。
    40、李小良:《稳定与不定——李碧华三部小说中的文化认同与性别意识》,《现代中文文学评论》第四期,香港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1995。
    1、李碧华:《胭脂扣 生死桥》。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2、李碧华:《青红皂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7年。
    3、李碧华:《幽会》。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8年。
    4、李碧华:《流星雨 解毒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