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儿童是在与周围人,特别是与父母、教师和同伴等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
    师生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作为其中的主要方面,对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
    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互动关系对于促进
    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的涵义、理论依据、操作原则、实施目标等进行了详细探讨,从互动主体和互动
    基础两方面来分析四大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并对该模式的作用进行了
    分析。笔者认为,互动式教学是真正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
Children develop themselves interactively with their surrounding
     people, particularly their parents,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s the main
     forms of mutual interaction,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in particular is of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抯 ability to learn new knowledge, improve
     social skill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which building up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is much meaningfttl to the increasing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ies. This article tends to have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implications, theoretical basis,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implementation to analyse the four effective factors from interactive main
     roles and foundation. I think that the interactive model of teaching is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paying reall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being principal part and to the tru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引文
(1)详见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2)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 《教育研究》1997.11
    (3)扬启亮 《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8页
    (4)(35)赵亚夫 “个性·创造性---新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 《中学历史教学》2000年连载
    (5)(18)叶澜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育研究》1997年9期
    (6)(27)(28)(31)(45)张卓玉、王维平、马兆兴、常学勤《现代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第29页
    (7)何浩峰 “简论课堂互动教学设计” 《教学与管理》2000年7月
    (8)张锦堂 “‘互动式’教学是‘乐园式’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
    (9)叶子 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0)(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97页、38页
    (11)宋宁娜 “科学实践观与活动的教学理论”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1月129—135页
    (12)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 商务印书馆 1985年第22页
    (13)皮亚杰 《儿童心理发展》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2年第107页
    (14)阿·尼·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2月
    (15)张天宝 “试论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科学》1999年2月
    (16)程晓樵、吴康宁、吴礼军“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 《教育评论》1994年2月
    (17)(20)(21)(33)余文森 “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育研究》1999年3期
    (19)罗素《社会改造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90页
    (22)康纳尔著 《20世纪世界教育史》 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139页
    (23)张天宝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 2000年8月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 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112-113页
    (26)(保)尼科洛夫著 《人的活动的结构》 国际文化出版社 1988年版第53页
    (29)曾令奇 “试论‘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若干教学策略” 《教学与管理》2000.7
    (30)罗伯特·梅逊 《西方当代教育理论》 第46页
    (32)王坦 高艳 “论合作教学的互动观及其启示” 《教育评论》 1996年8月第26页
    (34)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教育研究与美德》1998年第一期
    (36)金宏 《超越主客体:对师生关系的阐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5.1
    (37)李瑾瑜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 《教育评论》 1998年第4期
    (38)(39)詹姆斯·H·麦克米伦主编 何立婴译 《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145页
    (40)郑其恭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 《教育导刊》(广州)1996年2月第30页
    (41)赵亚夫 《中学历史教育学》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7年4月第一版
    (42)河北唐山第一中学课题组《‘重点中学的分层教学’的实验报告》《教育研究》 2001.4
    (43)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168页
    (44)英 埃里克·霍尔 《教育公共关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258页
    
    
    1.许高厚 《课堂教学技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
    2.(美)保罗·D·埃金,唐纳德·P·考切克,罗伯特·J·哈德 《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年7月
    3.(苏)阿·尼·列昂捷夫 《活动·意识·个性》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2月
    4.高安民 刘如平 何兆华 《主体·创造·发展》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7月
    5.王希尧 《人本教育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6.罗时茂 《素质教育探索》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年9月
    7.张卓玉、王维平、马兆兴、常学勤 《现代教育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8.倪传荣 《提高初中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9.赵恒烈 《历史思维能力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10.《21’st中学教师新概念教学百科》(全32册)之18 《中学课堂组织调控实用技巧手册》中国致工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11.《21’st中学教师新概念教学百科》(全32册)之19 《中学课堂导入结尾设计与教学运用手册》 中国致工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12.《21’st中学教师新概念教学百科》(全32册)之5 《中学课堂情商与非智力因素训练手册》 中国致工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1.唐文中 赵鹤龄 “教学过程的社会交往现象分析” 《教育研究》1990年3月
    2.章建跃 “建立在主体活动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科版)1998年4月103—108页
    3.北京课题组 “历史课堂互动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2001年1月第23页
    4.梁文涛 “论皮亚杰的活动教学观与素质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8月46—47
    5.吴康宁、程晓樵、吴礼军、刘云杉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 《教育研究》 1997年2月
    6.张玉昆、胡继渊、沈正元 “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研究》 1997年2月
    7.安密 “21世纪的学生和课堂教学的认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总第120期
    8.陈平水、姜智 “课堂教学的情与理之境界” 《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5期52—54
    9.万云英、方展画等 《当代国外教学流派》 湖北教育出版社第28页
    10.武思敏 “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 《教育研究》 2000年5月
    11.王本陆 “面向21世纪的学生观” 《课程 教材 教法》 1998年10月
    12.方中权“素质教育视野中的课堂教学交往” 《教育评论》 2000年2月
    13.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上海教育科研》 1998年8月
    14.谭晓玉“教学的社会学分析与教学社会学”《教育研究与实验》 (武汉)1995年1月
    15.涂艳国“教育活动论”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7年4月
    16.南京师大教育博士沙龙专栏“教育主体性与当代中国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17.马维娜“课堂交互作用与个性发展” 《上海教育科研》 1996年12月
    18.“构建个性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上海教育》 1998年6月第34页
    19.庞雪群 “论师生人际关系对教学的影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4月
    20.毛景焕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中小学教育》 2001.2
    21.李建红 “体验学习内容:深化历史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育》 2001年
    22.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教育研究》 200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