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传播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薄弱之处。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邓小平理论,它不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具体思想观点的研究,也不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史的研究,而是从邓小平理论的价值意义的实现过程,即从邓小平理论的传播来研究邓小平理论,探讨一些与邓小平理论的传播相关的问题。
     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界定了邓小平理论传播这个新概念,并从传播要素和传播形式两方面论证了该论题提出的合理性;根据邓小平理论传播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邓小平理论传播的背景和历程;从邓小平理论的特性与传播的特性出发,阐明了邓小平理论传播的一些基本特征,即政治性、科学性、教育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学术性;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概述了邓小平理论传播的历史影响;从邓小平理论传播所遵循的原则出发,总结了邓小平理论传播的现实启示。
     邓小平理论传播研究建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维度,具有创新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同时,通过对邓小平理论传播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党的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过程,从中找出存在的不足,并作以改进,深刻认识到科学理论传播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理论的信仰。
Few of the study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is on the propagation. The study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from the propagation perspective is neither a research about the specific ideas nor the development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but the process of Deng Xiaoping Theory’s value realization, in other words, it is a study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from the propagation perspective which discusse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is paper defines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rough propagation theory, and demonstrates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proposed topic from the aspects of propagation elements and forms. It also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course of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on and Deng Xiaoping Theory, which are political, scientific, educational, cultural, practical and academic. The historical impact of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is also depicted based on the great changes which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To sum up, the author gives a conclusion to the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s enlightenment from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is paper creates a new dimension of the study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innovative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specific analysis on the propag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which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he Party’s theory application for practice, and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then make progress. It also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inevitabil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propagation of scientific theory and then strengthen our faith to the Party’s theory.
引文
①高放等.历史的丰碑——从马克思主义到邓小平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267.
    
    ①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2.
    ②陈亮等译,威尔伯·施拉姆著.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0.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892.
    ②邵培仁.传播模式论[J].杭州大学学报,1996,6:167.
    ③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401.
    
    ①马兆明.邓小平理论研究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93.
    ②赵庆东.从《邓小平文选》看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1:1.
    ①戴舟.党的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205.
     ①朱兆中.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4:15.
    
    ①彭凤仪.论组织与组织传播[J].杭州大学学报,1996,3:152.
    ②黄大熹.试析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的基本经验[J].政治学研究,2005,4:20.
    ③宋黎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47.
    
    ①邓小平文选[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5.
    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80.
    ①奚洁人,余源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09.
    ②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23.
    ①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2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6.
    ②杨军.在思想斗争中实现理论创新——再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4:4.
    ①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②江泽民文选[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31.
    ③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1.
    
    ①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
    ②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
    ④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83.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
    ②高放.历史的丰碑——从马克思主义到邓小平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276.
    ①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②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89.
    ③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①吴家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0.
    ①曹普.三十年来若干重大理论命题提出的线索与过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3:5.
    ②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南方谈话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2:12.
    
    ①江流,付青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9.
    ②任学辉.邓小平理论的“开放性”[J].社会主义研究,1999,1:27.
    ①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40.
    ②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959.
    ③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51.
    
    ①李颖.从一大到十六大(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796-788.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①马兆明.邓小平理论研究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45.
    ②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8.
    
    ①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80.
    ②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91.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1972—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82.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16.
    ③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④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⑤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①陈志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J].思想政治工作,2006,5:153.
    ②孙其昂.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J].政治学研究,2006,3:59.
    
    ①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②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
    ③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64.
    ④赵俊臣.论党的宣传工作是一门科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6:79.
    
    ①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1.
    ②李朝祥,潘鸣.国家意识形态合法下的基本功能和作用[J].学术论坛,2006,11:46.
    ③王轶菲.突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改革和发展[J].学术交流,1999,4:57.
    
    ①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58.
    ②贺艳秋.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规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①刘建武.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5:94.
    ②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③俞吾金.邓小平与中国文化范式的转变[J].复旦学报,1993,3:1.
    ④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3-4.
    
    ①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
    ②成龙.海外邓小平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①石仲泉.邓小平理论——党的新的指导思想[J].上海党史与党建,1997,6:7.
    ②金羽,李惠让,温乐群.海外人士心中的邓小平[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21.
    ③商志晓.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4:47.
    
    ①张兴杰.邓小平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J].探索,2001,5:23.
    ②马兆明.邓小平理论研究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35.
    ①马启民.国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2:148.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7.
    ③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①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
    ②董德刚.新境界·新观念·新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创新[N].北京日报,2008-6-23(17).
    ③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②沈宝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年[N].学习时报,2008-9-1(3).
    ③陈弘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J].广东党史,2008,1:34.
    
    ①刘宋斌.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三个面貌的历史性变化[J].世纪桥,2008,12:5.
    ②徐坚.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J].当代世界,2008,3:5.
    
    ①周运清.蜕变与更新——现代化与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1993,2:21.
    ②闻道,李华.论我国社会改革与社会心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2,4:15.
    ③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8-259.
    ④倪洪兰.略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变迁[J].苏州大学学报,2000,1:3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②褚律元译,迈克尔·H·亨特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8.
    
    ①张秀琴.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制度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2007,4:49.
    ②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
    ③王永贵.论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理论探讨,2007,5:25.
    ④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①周前程.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J].党政论坛,2008,7:7.
    ②张润之.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状况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41.
    
    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0-31.
    ②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156.
    
    ①赵勇,陈锡喜.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7,3:47.
    ②刘晓等译,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4.
    ③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5.
    [1]邵培仁.传播模式论[J].杭州大学学报,1996,6.
    [2]赵庆东.从《邓小平文选》看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1.
    [3]朱兆中.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4.
    [4]彭凤仪.论组织与组织传播[J].杭州大学学报,1996,3.
    [5]黄大熹.试析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的基本经验[J].政治学研究,2005,4.
    [6]杨军.在思想斗争中实现理论创新——再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4.
    [7]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8]曹普.三十年来若干重大理论命题提出的线索与过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3.
    [9]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南方谈话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2.
    [10]陈志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J].思想政治工作,2006,5.
    [11]任学辉.邓小平理论的“开放性”[J].社会主义研究,1999,1.
    [12]孙其昂.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J].政治学研究,2006,3.
    [13]赵俊臣.论党的宣传工作是一门科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6.
    [14]李朝祥,潘鸣.国家意识形态合法下的基本功能和作用[J].学术论坛,2006,11.
    [15]王轶菲.突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改革和发展[J].学术交流,1999,4.
    [16]贺艳秋.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规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17]刘建武.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5.
    [18]俞吾金.邓小平与中国文化范式的转变[J].复旦学报,1993,3.
    [19]石仲泉.邓小平理论——党的新的指导思想[J].上海党史与党建,1997,6.
    [20]商志晓.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4.
    [21]张兴杰.邓小平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J].探索,2001,5.
    [22]陈弘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J].广东党史,2008,1.
    [23]刘宋斌.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三个面貌的历史性变化[J].世纪桥,2008,12.
    [24]徐坚.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J].当代世界,2008,3.
    [25]周运清.蜕变与更新——现代化与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1993,2.
    [26]闻道,李华.论我国社会改革与社会心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2,4.
    [27]倪洪兰.略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变迁[J].苏州大学学报,2000,1.
    [28]张秀琴.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制度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2007,4.
    [29]王永贵.论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理论探讨,2007,5.
    [30]周前程.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J].党政论坛,2008,7.
    [31]张润之.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状况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
    [32]赵勇,陈锡喜.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7,3. B.专著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邓小平文选(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3.
    [35]邓小平思想年谱(1972—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82.
    [3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7]高放等.历史的丰碑——从马克思主义到邓小平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8]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9]陈亮等译,威尔伯·施拉姆著.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40]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1]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2]马兆明.邓小平理论研究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3]戴舟.党的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4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45]奚洁人,余源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6]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47]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8]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0]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1]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52]吴家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3]江流,付青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4]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5]李颖.从一大到十六大(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56]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8]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9]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60]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1]成龙.海外邓小平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2]金羽,李惠让,温乐群.海外人士心中的邓小平[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63]褚律元译,迈克尔·H·亨特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6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65]刘晓等译,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6]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C.会议论文集
    [6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 [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D.学位论文
    [69]宋黎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E.报纸文章
    [70]董德刚.新境界·新观念·新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创新[N].北京日报,2008-6-23(17).
    [71]沈宝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年[N].学习时报,2008-9-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