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建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生班级群体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是教育和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加强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本文以新的时期如何推动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建设为主线,借鉴心理学对群体心理的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学、教育学对班级的研究成果,力图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建设中。本文以江苏教育学院的大学生班级群体为切入点,选择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7个班级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班级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结构、要素、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班级群体的特征,指明了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发展方向。针对大学生班级群体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目标、规范、班风、凝聚力等方面建设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对策。
A class is the basic unit and the basic organization fo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and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 not only in favor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individuals and undergraduate class, but also in favor of the improvement of valid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asterstroke of this article is how can w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 It borrows research findings of small group from psychology and ideas of class group from sociology and pedagogy, tries hard to apply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of diverse subject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 This article chooses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s cut point and whose seven class groups as research subjec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observation method are adopted. It takes apar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ations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s, then,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s in terms of structure, elements and psychology, etc. and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s. Final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 in terms of constructing its macro-environment, micro-environment, objects, criterions, class ethos, cohesions.
引文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日]片冈德雄著.贺晓星译.班级社会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3]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湲译.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 [美]M.A.班尼.L.V.约翰逊著.邵瑞珍等译.教育社会心理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
    [5] [美]赖特·米尔斯.塔尔考特·帕森斯等著.何维凌.黄晓京译.社会学与社会组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 [美]伊恩·罗伯逊著.黄育馥译.社会学(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7] [美]珍妮·H·巴兰坦著.李舒驰等译.美国教育社会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8] [美]约翰·马丁·里奇.约瑟佛·L·戴维提斯著.姜飞月译.道德发展的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9] [法]让·梅松纳夫著.殷世才.孙兆通译.群体动力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1]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2] [加]兰伯斯著.魏明痒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13] [英]大卫·丰塔纳著.郑桂泉等译.教学与个性[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14] 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15] 唐迅.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16] 吴立德.班级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17] 宋秦年.大学生社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8] 高学贵.班级教育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9] 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0]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 胡宗仁.班级群体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2] 江光荣.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4] 林冬桂.张东.黄玉华.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5] 张建文.李丛玉.班级教育管理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6]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7] 姚成荣.班级管理工作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8] 龚浩然.黄秀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9] 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师大出版社,2000.
    [30]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1] 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2] 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3] 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4] 李宁.群体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35]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6]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7] 邱国樑.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38] 杨启亮.米如群.贺凤兰.大学班主任[M].南京:南师大出版社,2000.
    [39] 黄丽华.团体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0] 甘永祥.青年社会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41] 费穗宇.穆宪.张潘仕.青年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42] 辜伟节.中学班集体建设与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3] 李宁玉.班级社会体系的教育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
    [44] 潘杰.班级组织隐性德育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5] 黄晓晔.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寝室群体[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46] 李永生.班级性质动态观[J].现代教育论从,2000(4):36-39.
    [47] 马志国.班级群体结构最佳整合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6(5):22-24.
    [48] 刘金斌.班级人际关系结构探析[J].青年探索,2000(1):20-23.
    [49] 李长伟.李燕.班级社会属性研究的多维视角[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5):14-20.
    [50] 张巍.谢维和.班级作为“初级群体”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5):44-45.
    [51] 陈丽萍.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及其功能[J].高等农业教育,2004(5):79-81.
    [52] 冯绍红.群体心理规律在创建优秀班级群体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50-53.
    [53] 李为.高等学校班级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6):37-38.
    [54] 张坚强.杜苏,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4(4):78-81.
    [55] 张春香.论高校班级集体的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1994(1):84-87.
    [56] 刘志翔.熊小红.论高校班级民主化管理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2):31-32.
    [57] 郑洁萍.班级建设和管理之我见[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1):48-50.
    [58] 杨学斌.大学生中的文化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月刊,2002(9):114-116.
    [59]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教育,2004(11):5-8.
    [60] 彭何芬.群体动力论在大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5):82-87.
    [61] 林莉萍.伍德娥.互动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2(10):66-67.
    [62] 赵华.陈艳红.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开封大学学报,2002(4):61-62.
    [63] 吕鹏.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学生干部群体及学生干部制度[J].当代青年研究,2001(4):15-18.
    [64] 张洪萍.浅析大学生个体、群体道德活动的互动结果[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3):3-5.
    [65] 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58/ab580014. asp.
    [66] 李章吉.高校学生班级整体建设的运行机制[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2):21-22.
    [67] 吴立德.论发挥班级社会功能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1995(5):61-65.
    [68] 周立斌.论班级管理组织的重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0-113.
    [69] 黎万和.胥宗勇.王德平.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79-181.
    [70] 宋友荔.熊吉生.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状况及引导[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0-102.
    [71] 梁拴荣.大学良好班级心理气氛形成的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1998(6):71.
    [72] 吴志龙.大学生激励教育的一种尝试——轮流班长制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92-94.
    [73] 蒲蕊.在班级中建立本真意义上的社会群体[J].教育评论,2000(5):1.
    [74] 时延辉.何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状况及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05(24):52-53.
    [75] 刘荣杰.试论信仰多元化进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3-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