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中的宣传与文艺策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考察国民革命(1923-1927)中的宣传与文艺策略,期望解释的问题是:在五四“文学革命”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之间文学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创造社和蒋光赤的文学主张当时得不到党的认同?为什么自邓中夏、恽代英很早就提出的“革命文学”要到1928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才激发了“革命文学论争”而不是更早?为什么知识分子地位从“导师”、到“同路人”,最终沦为“脆弱的二元人物”与“叛徒”?
     论文认为:国民革命阶段是处于“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考察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投身国民革命后的文学创作状况,必须与他们的政治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国共合作中的宣传机构为他们提供了实现政治理想的实践平台,他们的文艺观也从五四文学革命的文学救国理念转向为社会政治革命服务,为宣传服务——宣传与文艺是相互融合和相互改造的关系。在革命实践中,知识分子们需要溯本清源,从苏俄革命理论和文艺论争中汲取斗争的养料。论文为此追溯了苏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和“岗位派”的历史,指出在与托洛茨基、沃隆斯基等人的论辩中,“无产阶级文学”的主张始终是苏俄政党所警觉和反对的。苏俄文艺论争史料的翻译激发了文学家们很大的兴趣,鲁迅、茅盾、瞿秋白、冯雪峰、郭沫若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消化与吸收,并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上开展文艺论争。受苏俄指导的国民革命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合作框架,在大部分时间里不提“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无产阶级文学”的主张也因此在国民革命中遭到抑制。五卅以后,无产阶级在国共联盟阵营中夺权意识的抬头,使北伐中的政策面临着“扩大革命”与“深入革命”的摇摆,斯大林主张“扩大革命”的妥协路线再次对“无产阶级文学”产生了抑制作用,“无产阶级文学”的主张直到大革命失败后清算了“右倾”的错误后才形成有规模的论争,讨论1928年及其以后“革命文学”的论争必须在国民革命期间文艺策略所确定的框架内才能开展。
By probing into the propaganda, literary tactics carried out in the first NationalistRevolution (1923-1927), my dissertation is expected to explain the followingquestions: What’s the state of literature between the period of “literary revolution”period and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Why the literary propositions ofthe Creation Society (Chuang Zao She) and those of Jiang Guangchi were notrecognized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t that time? Why the proposal of“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put forward by Deng Zhongxia and Yun Daiying in an earlytime didn't trigger off the “controversy over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until the GreatRevolution was failed in1928? Why was the status of the intellectuals reduced frombeing the “teachers” to the “fellow travelers”, then to “weak dual characters” andfinally to “renegades”?
     My dissert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first Nationalist Revolution was a specialhistorical period between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period and the period of“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conducted by th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May4th Movement, who identifiedthemselves with the first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hould b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tudyof their political ideologies. Propaganda organizations in the co-operation of theKuomintang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rovided the intellectuals with aplatform to realize their political ideals. The outlook of the intellectuals on literatureand art shifted from the national salvation by literature during the May4th LiteraryRevolution to the literature serving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serving thepropaganda——propaganda and literature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andtransform each other. In their revolutionary practice, the intellectuals should trace tothe sources and get at the roots of things and should draw nourishment for thestruggle from Russian and Soviet revolutionary theories and controversies overliterature and art. My dissertation traces the history of the Soviet ProletarianAssociation of Culture and the “Post Advocators”, pointing out that in entering intocontroversy with Leon Trotsky and Aleksandr Konstantinovich Voronsky, the Soviet political party was always on the alert against the concept of “Proletarian Literature”.Transl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Soviet literary and artistic controversiesaroused great interest in Chinese intellectuals. Men of letters like Lu Xun, Mao Dun,Qu Qiubai, Feng Xuefeng and Guo Moruo, etc., all digested and absorbed thematerial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started controversy on such a theoreticalbasis. In order to defend the co-operative framework of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revolution, the Soviet-guided National Revolution did not advocate the “ProletarianDictatorship” for most of the time and,as a result, the concept of “ProletarianLiterature” was held in check during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After the May30thMovement, the rising awareness of the proletariat to seize power in the alliance of theKuomintang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ade the policies during the NorthernExpedetion to vacillate between “expanding the revolution” and “deepening therevolution”, and the line of compromise of Stalin advocating “expanding therevolution” held the “Proletarian Literature” in check once again. Under suchcircumstances, a large-scale debate on the concept of “Proletarian Literature” did nottake shape until the “Right-deviationist” mistakes were squared up in the wake of theGreat Revolution.
引文
①罗家伦:《今日之世界新潮》,《新潮》,1卷1期(1919年1月),第19页。
    ②傅斯年:《社会革命——俄国式的革命》,《新潮》,1卷1期(1919年1月),第128-129页。
    ③罗家伦:《今日之世界新潮》,《新潮》,1卷1期(1919年1月),第20-21页。
    ①罗家伦:《今日之世界新潮》,《新潮》,1卷1期(1919年1月),第22页。
    ②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于1918年6月30日,由活跃的知识分子和留日学生组成,包括王光祈、曾琦、李大钊、陈淯(愚生)、雷宝菁(眉生)、张尚龄等。学会的负责人在成立初期提倡爱国主义,其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学会提出了四个目标:“一、振作少年精神,二、研究真实学术,三、发展社会事业,四、转移末世风气。”
    ③左舜生:《近三十年见闻杂记》,香港:香港自由出版社出版,1950年,第9页。转引自《五四运动史》,(美)周纵策著,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年8月。第362页。
    ①陈独秀:《答半农的D-诗》,《新青年》7卷2号(1920年1月1日),第55-57页。
    ①陈独秀:《新青年杂志社宣言》,《新青年》,1号(1919年12月1日)。宣言由陈独秀代表杂志社草拟。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戴季陶与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王光祈共同撰文讨论“工读互助团”问题,发表于《新青年》7卷5号(1920年4月1日)
    ①《时事新报》(上海)社论,载于《对于俄罗斯劳农政府通告的舆论》,《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1日,第11页。
    ②《星期评论》(上海)社论,载于《对于俄罗斯劳农政府通告的舆论》,《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1日,第22页。
    ①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周评论》,第31卷(1919年7月20日)
    ①1922年5月13日,由胡适起草,经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合签署的题为《我们的政治主张》的“提议”,在胡适主编的《努力周刊》第二期上发表。“提议”认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应该以“好政府”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所谓‘好政府’,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在积极的方面是两点:(1)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2)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提议”对今后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随后,胡适等16人草拟一份《政治计划》送呈吴佩孚征求意见,随后发起者之一的王宠惠被任命为国务总理,但名存实亡,仅存数月。
    ②杜威:《New Culture in China》(《中国的新文化》),Asia(亚洲),1921年7月,第581页。转引自《“五四”运动史》,第326页。
    ③陈独秀:《比较上更实际的效果》,“随感录”栏目,《新青年》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第2页。
    ④陈独秀:《主义与努力》,“随感录”栏目,《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1日,第2-3页。
    ①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第1-6页
    ②陈独秀:《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独秀文存》,第二册,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4-117页
    ①梁启超:《政治运动之意义及价值》,《饮冰室合集》之《文集》,第13册,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第12-13页
    ②罗素:《布尔赛维克的思想》,《罗素月刊》第1卷,1921年1月,附录第2页。转引自《五四运动史》,(美)周纵策著,陈永明等译,第339页
    ③罗素:《中国问题》(The Problem of China),伦敦,1922年,第15章,第246页。转引自《五四运动史》,(美)周纵策著,陈永明等译,第338页
    ④杨端六:《与罗素的谈话》,《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辑》,《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1日,第15-16页
    ①罗素:《中国人到自由之路》,《哲学》杂志第3卷,1921年9月,第357-368页
    ②罗家伦:《从近事回看当年》,《黑云暴雨到明霞》,1943年重庆,第69页。转引自《五四运动史》,(美)周纵策著,陈永明等译,第356页
    ①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总裁言论选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1953年,第245页。
    ①彭述之对于《新青年》收录哲学、文学非常气氛。据郑超麟的回忆:“有一天,彭述之气愤愤地同我们说:我们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变成普通的无聊的空谈哲学文学的杂志了!原来停刊了好久的《新青年》,于瞿秋白编辑之下改为季刊出版,已出一期和二期,第二期首先登载小说和文学批评。”见郑超麟的《K.U.T.V.》,《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202页。
    ①郑超麟:《谈蒋光赤》,收入《麟爪集》,见《郑超麟回忆录》(下),第338页。
    ②郁达夫:《北国的微音——寄给沫若与仿吾》,见《创造周报》,1924年,第46号
    ③郭沫若:《十字架》,见《创造周报》,1924年,第47号
    ④成仿吾:《江南的春讯》,见《创造周报》,1924年,第48号
    ⑤沈雁冰:《杂感》,《文学周报》第99期,1923年12月3日
    ⑥瞿秋白:《荒漠里——一九二三年之中国文学》,《新青年》季刊第二期,1923年12月20日。在该文中,瞿秋白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徐志摩等人都进行了批评。
    ⑦邓中夏:《新诗人的棒喝》,《中国青年》第7期,1923年12月1日
    ①恽代英:《八股?》,《中国青年》第8期,1923年12月8日;《文学与革命》,《中国青年》第31期,1924年5月17日
    ②《“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85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党报》第1号,1923年11月30日。见《“二大”和“三大”》第248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318页。
    ①夏衍:《纪念潘汉年同志》,《人民日报》,1982年11月23日。
    ②郑超麟:《进潮与退潮》,《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84页。
    ③郑超麟:《中央文化委员会是谁领导的?》,《郑超麟回忆录》(下),第179页。该文是郑超麟写给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的一封信,其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中央,从成立到一九二八年底我卸去宣传部秘书职务为止,根本没有列为专项的文化工作,更加没有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化党组’,或类此的机构。这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在这时期中,全国代表大会或各地区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有工人运动决议案,农民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国民运动决议案,军事运动决议案,以及其他的决议案,却从未见有文化运动决议案。在这时期以后,以及其他国家共产党的情况,我就不敢说了。
    ①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①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温儒敏教授,2004年5月。第4页。
    ①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②Benjamin I. Schwartz, Communism in China: Ideology in Flux, P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68.转引自《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美)本杰明·I·史华慈著,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中文版代序第5页,作者林同奇
    ①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页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专辑》,民国史研究丛书之七,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出版,(1984年),第17页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专辑》,民国史研究丛书之七,第9页
    ②同上,第37页
    ③同上,第54页
    ④孙中山:《革命成功个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1924,《国父全集》第2卷,台北:近代中国出版,(1989年),第727-735页
    ①张国焘:《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见《向导》第12期
    ②马林:《国民运动革命军和革命宣传》,以笔名“孙铎”发表。《向导》周报,第1集第9期,192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54年6月。
    ③马林:《吴佩孚与国民党》,以笔名“孙铎”发表。《向导》周报,第24期,1923年5月9日
    ①蔡和森:《统一、借债与国民党》,《向导》第一期,1922年9月13,转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2月
    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见《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
    ③《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转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
    ④《中国共产党章程》,1922年,转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
    ①《中国共产党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报告》,转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
    ②《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1923年6月,转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
    ③谭平山:《中国国民党全国党务概况》,发表于《政治周报》第二期
    ①《宣传部十七年度部务一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1929年4月,第66-78页
    ①《宣传部十七年度部务一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第92页
    ②同上,第52页
    ③同上,第103页
    ④(美)费正清:《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化和共产党的渗透》,见《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1章《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第630页
    ①(美)费正清:《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化和共产党的渗透》,《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11章《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第630页
    ①(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刘平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0月。第441页
    ②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67页
    ①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二号,1928年2月15日。
    ①郭沫若:《艺术家与革命家》,见《创造周报》第18号
    ②郭沫若:《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见《创造月刊》第1卷第2期
    ①郭沫若:《战时宣传工作》,青年书店印行,1938年7月
    ②成仿吾:《文艺战的认识》,《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28期,1927年3月1日
    ③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1927年4月8日在黄埔军校的讲演,讲演稿载于6月12日《黄埔生活》周刊第4期。后收入《而已集》
    ①朱其华:《一九二七年底回忆》,上海:新新出版社,1933年。第48页
    ②茅盾:《幻灭》,见《茅盾全集》第一卷小说1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9页
    ③夏丏尊:《知识阶级的运命》,见《一般》第十七号,1928年5月。后收入《夏丏尊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1月,第71页
    ①考茨基:《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275页,莫斯科-列宁格勒,1931年。转引自《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问题》,(俄)里·斯克沃尔佐娃,《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428页
    ②《列宁全集》,第10卷,第28页,人民出版社,据《红旗》1982年第22期新译文校改。转引自《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问题》,(俄)里·斯克沃尔佐娃,《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第428页
    ③波格丹诺夫:《现时代的文化任务》,第78-79页,莫斯科,1911年。转引自《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问题》,(俄)里·斯克沃尔佐娃,《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第436页
    ①《列宁全集》,第4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据《红旗》1982年第22期新译文校改。转引自《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第430页
    ②《列宁论文学和艺术》,(二)第6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转引自《《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第441页
    ③《列宁全集》,第10卷,第325页,人民出版社,据《红旗》1982年第22期新译文校改。转引自《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第429页
    ④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1881-1925),俄国讽称作家。十月革命钱写过讽刺和嘲笑资产阶级庸俗生活方式的短篇小说、小品文和小戏。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侨居巴黎,写了不少攻击革命、污蔑苏维埃的小说。但作品中很生动准确地描写了革命前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的生活。《插到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十二个新故事”,共收入十二篇作品,于1921年在巴黎出版。
    ⑤列宁:《一本有才气的书》,发表于1921年11月22日《真理报》第263号,后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第271页
    ①列宁:《青年团的任务》,1920年10月2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上的演说。后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第249页
    ②据瓦·普列特涅夫的文章《在无产阶级文化协会里》,1918年全俄共有147个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经过新经济政策并度过财政危机后,到1922年5-8月,协会共有93个讲习所,2258名学员,这个数字到了秋天增加到2500人。该文最初发表在《真理报》(1922年10月20)日,白嗣宏译并收入《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91页
    ③娜·克鲁普斯卡娅:《简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最初发表在《共产主义教育》杂志(1920年第1期)上。转引自《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问题》,(俄)里·斯克沃尔佐娃,《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第150页
    ①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第265页
    ②瓦·波梁斯基:《站到“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旗帜下》,初载于《无产阶级文化》杂志(1918年第1期),作者时任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中央主席。该文章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纲领性文件”。白嗣宏译并收入《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102页
    ①瓦·普列特涅夫:《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右手和左手——答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同志》,最初发表于《真理报》(1922年10月17日),此前的10月8日,该报发表了克鲁普斯卡娅批驳普列特涅夫的文章《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白嗣宏译并收入《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82页
    ①《致编辑部的信》,《真理报》1922年12月12日。转自《“拉普”——从兴起到解散》,(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该文收入《“拉普”资料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322页
    ②《无产阶级作家团体“十月”的思想纲领和艺术纲领》,见《在岗位上》,1923年6月,第1期。转引自《“拉普”——从兴起到解散》,(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该文收入《“拉普”资料汇编》(上),第324页
    ①阿维尔巴赫:《什么是“岗位派运动”?》,见《十月》,1927年,第4期169页。转自《“拉普”——从兴起到解散》,(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该文收入《“拉普”资料汇编》(上),第375页
    ②列列维奇:《无产阶级文学和日常生活的革命》,见《十月》,1925年第1期第143页。转引如上,第329页。
    ①法捷耶夫:《无产阶级文学的大道》,见《十月》,1928年第11期第171页。转自《“拉普”——从兴起到解散》,(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该文收入《“拉普”资料汇编》(上),第370页。
    ①沃隆斯基:《文学事业》,见《探照灯》,1923年12月31日,第22期,第21页。转引自《“拉普”——从兴起到解散》,(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该文收入《“拉普”资料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337页
    ②沃隆斯基:《接合点》(论文集)(莫斯科-彼得格勒,1923年),第80页。转引如上。
    ③格·戈尔巴乔夫:《致〈星〉的公开信》,见《星》,1925年第1期,第264页。转引如上,第345页。
    ①《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文化问题》,第81-85页。转引自《“拉普”——从兴起到解散》,(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该文收入《“拉普”资料汇编》(上),第346页
    ②《俄共(布)中央出版局会议通过的由雅科夫列夫同志提出的决议》,收入《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文化问题》,第139页。转引同上。
    ①《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俄共(布)中央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八日的决议》,曹葆华译,收入《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7-12页
    ①《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俄共(布)中央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八日的决议》,曹葆华译,收入《苏联文学艺术问题》,第7-12页
    ①托洛茨基:《论文学和俄共的政策——在俄共中央1924年5月9日文学讨论会上的讲话》,见《文学与革命》,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554页。
    ①托洛茨基:《论文学和俄共的政策——在俄共中央1924年5月9日文学讨论会上的讲话》,见《文学与革命》,第554页。
    ①托洛茨基:《论文学和俄共的政策——在俄共中央1924年5月9日文学讨论会上的讲话》,见《文学与革命》,第539页。
    ①托洛茨基:《论文学和俄共的政策——在俄共中央1924年5月9日文学讨论会上的讲话》,见《文学与革命》,第557页。
    ①主张固然重要,但是考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提出的主张更重要。托洛茨基在当时是公认的仅次于列宁的革命领袖,他的文学观点不仅局限在文艺理论讨论的范围内有代表性,同时代表着苏共中央的官方立场。
    ②沈雁冰:《关于“烈夫”的》,《文学周报》第195期,1925年10月18号
    ①沈雁冰:《关于“烈夫”的》,《文学周报》第195期,1925年10月18号
    ②波洛克:《十二个》,长诗,1918年作。胡斅译,列入《未名丛刊》第六种,北新书局1926年8月
    ③鲁迅:《〈十二个〉后记》,1926年7月21日,收入《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0页。
    ①鲁迅:《〈十二个〉后记》,1926年7月21日,收入《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1页。
    ②鲁迅:《马上日记之二》,收入《华盖集续编》,《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43页
    ③托洛茨基在《文学与革命》中,认为在资产阶级艺术与暂时还没有的新艺术之间,有一种过渡的艺术。该艺术与革命有联系但不是革命的艺术。他们没有共产主义的革命目标,仅以个人的方式接受革命,并随时有与共产主义对立的危险。见《文学与革命》第二章《革命的文学同路人》,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2页
    ①俄·托洛茨基:《论无产阶级的文化与艺术》,樊仲云译,《文学周报》216期,1926年3月14日
    ②蒋光赤:《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蒋光赤文集》(4),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42页。
    ①蒋光赤:《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原载《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1月1日。收入《蒋光赤文集》(4),第154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318页。
    ③顾仲起常向《小说月报》投稿,后由茅盾推荐投考黄埔军校,并赞助其到广州的路费。顾仲起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在黄埔军校学生准备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之前,沈雁冰撰文对顾仲起给予厚望:“他一去有两个月了,正当广东东江战云弥漫的时候。前两星期接到他来信,说他的一班,也要开到前敌,尝尝沙场的滋味了;他并且说,‘幸而生还,还要把亲身经历做几篇小说’。……我很庆幸我大概准可以看见他所应许我的几篇小说了。”
    ①茅盾:《现成的希望》,原载《文学》周报第164期,1925年3月16日出版。后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74页
    ②同上,174页
    ③同上,175页
    ④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原载《文学》周报第172、173、175、196期,1925年5月2日、17日、31日和10月24日出版。后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182页
    ⑤同上,189页
    ⑥同上,190页
    ⑦茅盾:《欢迎〈太阳〉》,原载《文学》周报第5卷第23期,1928年1月8日出版。后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263页
    ①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第189页
    ①茅盾:《欢迎〈太阳〉》,原载《文学》周报第5卷第23期,1928年1月8日出版。后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62页。
    ②茅盾:《文学者的新使命》,原载《文学周报》第190号,1925年9月13日出版。后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第219页。
    ③同上,182页
    ④(日)白水纪子:《关于〈论无产阶级艺术〉出处的说明和一些感想》,收入《茅盾研究》第五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⑤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的艺术批评》,见《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39页。
    ①《文艺策略》于1930年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列为《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一。正文三篇,最初曾分别发表于《奔流》月刊第一卷第一至第五期,又第七至第十期(1928年6月至10月,又12月及1929年4月)。
    ②集中收入《鲁迅全集》第十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③鲁迅:《后记》,见《文艺策略》,《鲁迅全集》第十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669页
    ④鲁迅:《哈谟生的几句话》,最初发表于1929年3月14日《朝花》周刊第十一期。哈谟生(K.Hamsun,1859-1952)又译哈姆生,挪威小说家。本文收入《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9页。
    ①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见《“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转引自《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艾晓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28页。
    ②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见《“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册),转引自《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32页。
    ③郭沫若:《桌子的跳舞》,以笔名“麦克昂”发表。见《“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册),转引自《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32页。
    ①在鲁迅翻译并由水沫书店出版的《文艺策略》一书中,最后便附有冯雪峰翻译的《以理论为中心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发达史》,作者冈泽秀虎(日)
    ②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见《中国文艺论战》,李何林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页。
    ③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见《鲁迅杂感选集》,鲁迅著,何凝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①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见《鲁迅杂感选集》,鲁迅著,何凝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②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收入《集外集》,《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17页。
    ①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收入《集外集》,《鲁迅全集》第七卷,第119页。
    ②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之三,发表于1928年8月11日,见《集外集》,《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5页。
    ①郑超麟:《我所知道的瞿秋白》,《郑超麟回忆录》(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7页。
    ①列宁:《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提纲初稿(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草拟的)》,1920年。见《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3月。第53页。
    ②邓家彦,《马丁谒总理实纪》;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九辑,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篆委员会,1955年,第204-205页。
    ③韩泰华主编,《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五大》(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见《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一辑),第76页。
    ①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23页。
    ②同上,第506页。
    ③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讲》,《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2-323页。
    ④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3页。
    ①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2页。
    ②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08页。
    ③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1920年11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届第三次中央全会:《接受总理遗嘱宣言》,1925年5月24日
    ②《李大钊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7-18页。
    ①刘仁静:《关于中国形势的报告》,见《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一辑,第62页。
    ②(美)伊罗生:《中国革命的悲剧》(《The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刘海生译。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1年。中文电子版见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28/marxist.org-chinese-isaacs-1938.htm,第三章《新的觉醒》
    ③尤尔根·奥斯特哈梅尔(Jürgen Osterhammel)《,1925.5.30上海——中国革命》(Shanghai,30.Mai1925:Diechinesische Revolution),朱章才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第17页。
    ①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下,第221页。
    ①陈独秀在《读者之声》栏目给湖北黄梅李子芬的回信,见《向导》第31、32期,1923年7月
    ②瞿秋白:《国民党与下等阶级》,见《向导》第55期,1924年2月20日
    ③彭述之:《谁是中国国民革命之领导者》,见《新青年》季刊,第四期
    ①陈独秀:《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见《新青年》季刊,第四期
    ②谭平山:《谭平山的结束语》,见《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247-251页。
    ①汪精卫:《主义与政策》,1927年7月12日,《汪精卫集》,第三卷,光明书局,1930年。收入《民国丛书》第四编V97,周谷城编,第161-163页。
    ①郑超麟:《“右倾投降主义”是谁的路线》,见《郑超麟回忆录》(下),第256页。
    ①《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转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2月
    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中国小组委员会会议纪要》,特兰,发表于美国《新战士》(The NewMilitant),1936年2月8日。转引自《“右倾投降主义”是谁的路线》,《郑超麟回忆录》(下),第258页。
    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中国小组委员会会议纪要》,特兰,见《郑超麟回忆录》(下),第261页。
    ①华岗:《中国大革命史》,第四章第四节。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5月
    ②(美)伊罗生:《中国革命的悲剧》(《The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刘海生译。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1年。中文电子版见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28/marxist.org-chinese-isaacs-1938.htm,第六章《从广州到长江》
    ①《上海来信》(1927年巴黎公布)第13-18页(英译文附入托洛茨基《问题集》)。该信的作者为Nassonov,Fokine和Albrccht。虽然他们小心避免使共产国际与“国际代表”的错误牵连,但他们举出的事实对于斯大林——布哈林的领导未免太过损害,故该信的发表遭禁止。后来还是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之一员,阿尔拔特列恩特公布出来的。见《中国革命的悲剧》第六章《从广州到长江》
    ①(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4页。
    ①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67页。
    ①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济南:山东新华书店出版,1949年6月,第136页。
    ②瞿秋白:《瞿秋白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50页
    ①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最早刊载在《北大日刊》,题为《李大钊主任在中央公园之演说》。后发表在《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9年1月。收入《李大钊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238页
    ②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以笔名“守常”发表在《晨报》1919年2月20-23日。见《李大钊文集》第2卷,第287页
    ①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少年中国》第1卷第3期,1919年9月15日。收入《李大钊文集》第3卷,第11页
    ②恽代英:《文学与革命》,发表于《中国青年》第31期,1924年5月17日
    ①秋士:《告研究文学的青年》,《中国青年》第1卷第5期,1923年11月17日。
    ②茅盾:《还须准备长期而坚决的斗争——为五四三十周年而作》,收入《古史考》第1卷,海口:海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9页。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1940年春发表于《共产党人》第四期和第五期。建国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③叶圣陶:《魔法》,《文学周报》第174期,1925年5月24日,第19页
    ①《江苏农民之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中国农民》,1926年第8期,第74页,作者无。
    ②叶圣陶:《在民间》,见《叶圣陶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9页。
    ③茅盾:《读〈倪焕之〉》,原载《文学周报》第8卷第20期,1929年5月12日出版。后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80页。
    ①奚浈女士:《共产主义之文化运动》,发表于《新青年》季刊第一期,1923年6月15日
    ①普列汉诺夫将其总结为:“宣传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提供许多观念,而鼓动员却只提供一种或几种观念,但是他把这些观念提供给一大群人。”列宁在《怎么办?》中引用了这段话并表示赞同。见《怎么办?》,《列宁全集》第5卷,第374页。
    ①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②许杰:《明日的文学——序言》,以笔名“张子三”出版,新月出版社,1929年,第3页。
    ①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1925年5月19日,收入《三民主义哲学论文集》,戴季陶等著,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5月,第3页。
    ②同上,第3页。
    ③同上,第4页。
    ④转引自沈端先在1930年3月《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发表的文章《文艺大众化的诸问题》
    ①列宁:《政治鼓动与“阶级观点”》,《列宁全集》第5卷,第307页。
    ②列宁:《怎么办?》,《列宁全集》第5卷,第330页。列宁在此引用的是《工人事业》杂志第10期上的说法。
    ①列宁:《怎么办?》,《列宁全集》第5卷,第374页。
    ①考茨基的这段话发表于《Zeue Zeit》第1卷第3期,第79页。转引自列宁的《怎么办?》,《列宁全集》第5卷,第351页。
    ②列宁:《怎么办?》,《列宁全集》第5卷,第385页。
    ①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第二章《革命的文学同路人》,第42页。
    ②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9页。
    ③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自序》,1927年2月,《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5页。
    ①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①《“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157页。
    ②同上,第178页。
    ③见《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84页。
    ④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而已集》,《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7页。
    ①郑超麟:《五卅前后》,见《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29页。
    ②米夫:《紧急时期中的中国共产党》,(译自俄文),第37页,转引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11章,第635页。
    ③转引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11章,第637页。
    ④恽代英:《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革命生活》17期,1926年8月25日
    ⑤徐谦:《党化教育的意义》,《中央副刊》第5号,1927年3月26日
    ⑥米夫:《紧急时期的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六大以前》,第974页。
    ①《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决议案》,《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第382-383页。
    ①瞿秋白:《多余的话》,见《瞿秋白自传》,第七章第一节,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73。第185-186页。
    ①瞿秋白:《多余的话》,见《瞿秋白自传》,第七章第一节,第185页。
    ②同上,第186页。
    ③同上,第187页。
    ④同上,第190页。
    ⑤郑超麟:《武汉》,《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44页。
    ⑥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210页。
    ⑦YT:《对于帝国主义的误解》,《新黎里报》(江苏吴江县)第50期,1925年8月16日。转引自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①郑超麟:《五卅前后》,《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30页。
    ②冬原:《豆腐涨价与向导周报》,《向导》周报第166期,“读者之声”,1926年8月6日。
    ③这一点,不仅仅在当时大量的新闻报纸当中可以看到,在茅盾的《动摇》中,也有过叙述。
    ④《现代青年》第7期,1927年1月4日。
    ①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6月,第61页。
    ②同上,第43页。
    ③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一册》,北京:东方出版社,1980年,第214页。
    ①张国焘:《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见《向导》第12期,1922年12月
    ②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译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60页。
    ③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译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06页。
    ①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13页。
    ②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见《鲁迅杂感选集》,鲁迅著,何凝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①瞿秋白:《多余的话》见《瞿秋白自传》,第七章第一节,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73。第191页。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合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7月。第120-125页。其中夏志清对《动摇》政治重要性的这段评价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版本《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被删
    ①(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45页。
    ①茅盾:《进一步退两步》,原载《文学》周报,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
    ②茅盾:《读〈倪焕之〉》,《茅盾文艺杂论集》(上),第278页
    ①茅盾:《读〈倪焕之〉》,原载《文学周报》第8卷第20期,1929年5月12日出版。后集入《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88页。
    ①李广德:《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①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原载《小说日报》第13卷第7期,1922年7月10日,引自《茅盾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合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7月,第124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83页。
    ②茅盾:《严霜下的梦》,1928年1月,见《茅盾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6页。
    ①郑超麟:《回忆沈雁冰》,《郑超麟回忆录》(下),第122-123页。
    ②Benjamin I. Schwartz, Communism in China: Ideology in Flux, P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68.转引自《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美)本杰明·I·史华慈著,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中文版代序第8页,作者林同奇。
    ③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①茅盾:《读〈倪焕之〉》,《茅盾文艺杂论集》(上),第290页。
    ②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全集》第19卷
    ①茅盾:《读〈倪焕之〉》,《茅盾文艺杂论集》(上),292页。
    ①郭沫若:《英雄树》,《创造月刊》一卷8期,1928年1月1日,以笔名“麦克昂”发表
    ②关于留声机在胡适、闻一多、朱其华(柳宁)等人那里的用法,可参见文章《留声机在中国》,安道·F·琼斯著,《视界》第九辑
    ③郭沫若:《批评与梦》,《创造季刊》2卷1号,1923年5月
    ④郭沫若:《未来派的诗约及其批评》,《创造周报》17号,1923年9月2日
    ①郭沫若:《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8期,1928年1月1日。以笔名“麦克昂”发表。
    ②(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第481页。
    ①Marston·Anderson, The Limits of Realism: 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Berkeley, Calif.转引自《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政治、文化与阶级》,第485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第2卷,第92页。
    ①共产国际《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1920年。见《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45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转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2月
    ①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1920年7月26日。见《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23页。
    ②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5月1日。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559页。这是毛泽东为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写的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
    ①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5月4日,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62页。这是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83页。
    ③同上,第683页。
    ④同上,第703页。
    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3页。
    《创造季刊》,上海:创造社主办,1922-1924年;
    《创造月刊》,上海:创造社主办,1926-1929年;
    《创造周报》,上海:创造社主办,1923-1924年;
    《读书月刊》,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30-1933年;
    《独立青年》,上海:独立青年杂志社,1926年
    《国闻周报》,1927年;
    《广州民国日报》,1923-1928年
    《汉口民国日报》,1926-1927年
    《洪水》,创造社主办,1924-1927年;
    《觉悟》,上海:民国日报馆编,1920-1929年;
    《莽原》,鲁迅编辑,1925-1927年;
    《每周评论》,北京:每周评论社,1918-1919年;
    《前锋》,1923-1924年;
    《时事新报》,1927年;
    《太平洋》,上海:泰东图书局,1917-1925年;
    《太阳月刊》,太阳社编辑,1928年;
    《文化批判》,上海:创造社主办,1928年;
    《文学周报》,上海:文学周报社,1925-1929年;
    《新潮》,北京:北京大学新潮社,1919-1922年;
    《新青年》,1919-1920年,1923-1925年;
    《向导周报》,上海:向导社,1922-1927年;
    《中国农民》,国民党农民部,1926年;
    《中国青年》,上海:中国青年社,1923-1927年;
    《中央半月刊》,国民党宣传部,1927-1928年;
    《中央副刊》,孙伏园主编,武汉:武汉中央日报社,1927年;
    《政治周报》,1925-1926年
    《成仿吾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
    《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国父全集》第2卷,台北:近代中国出版,(1989年);
    《蒋光慈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列宁全集》,第5、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981年;
    《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沈泽民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王瑶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雪峰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郁达夫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
    《恽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叶圣陶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中山全书》,上海:中山书局,1927年;
    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8)》,申请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4年;
    戴季陶等:《三民主义哲学论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
    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德尤尔根·奥斯特哈梅尔:《1925.5.30上海——中国革命》(Shanghai,30.Mai1925:Diechinesische Revolution),朱章才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邓演达:《邓演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济南:山东新华书店出版,1949年;
    《“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时光等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费约翰(John Fitzgerald):《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葛兰西:《狱中杂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郭沫若:《沫若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佚文集:1906-1949》,王锦厚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郭沫若:《战时宣传工作》,青年书店印行,1938年;
    《革命文学论文集》,霁楼编;上海:生路社,1928年;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高郁雅:《北方报纸舆论对北伐之反应:以天津大公报、北京晨报为代表的探讨》,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
    华岗:《中国大革命史》,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郭沫若译,商务印书馆,1951年;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正中书局,1943年;
    蒋介石:《总裁言论选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1953年;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罗钢、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大钊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
    李广德:《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上海:生活书店,1939年;
    李何林:《中国文艺论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列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列宁论作家》,吕荧辑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
    《“拉普”资料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之《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
    鲁迅:《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鲁迅:《鲁迅杂感选集》,何凝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茅盾:《茅盾评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钱理群:《反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钱杏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一、二),上海:泰东图书局,1930年;
    瞿秋白:《瞿秋白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苏俄的文艺论争》,任国桢译,北京:北新书局,1925年;
    《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
    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汪精卫:《汪精卫集》,光明书局,1930年,收入《民国丛书》第四编V97;
    王凡西:《双山回忆录》,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明:《中共50年》,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政: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宣传部十七年度部务一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1929年;
    夏丏尊:《夏丏尊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合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许杰:《明日的文学——序言》,以笔名“张子三”出版,新月出版社,1929年;
    伊罗生:《中国革命的悲剧》(《The 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刘海生译,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1年。中文电子版见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28/marxist.org-chinese-isaacs-1938.htm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周纵策:《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年;
    《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五大》,韩泰华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专辑》,民国史研究丛书之七,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出版,(1984年);
    《中国国民党演讲集》(一、二、三),民智书局,1925年;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
    张国焘:《我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1980年;
    朱其华:《一九二七年底回忆》,上海:新新出版社,193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