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表达社会本质的最基本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原初语境中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它是马克思建构历史理论、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展望共产主义的理论前提。但是,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仅很少有人提及,而且在被提及时也往往被当成一个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过渡性概念。其结果,这一概念的地位和意义被严重低估,甚至成了一个消失了的范畴。
     这一状况表明,要在当下学术语境中呈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意涵,离不开对市民社会话语线路的梳理,回到概念的起始处,首先搞清楚市民社会概念的起源和流变。本文首先探讨了西方市民社会的思想渊源。由古典意义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高度合一,逐步发展到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最后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手稿中论述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依附政治国家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
     在继承和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重构异化理论,运用分工和交换的逻辑,得出了市民社会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是人直接作为市民进行社会交往的形态,是“物质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与物质交往活动的统一体。市民社会诞生于共同体世界,但它在使共同体的社会交往扩大的同时,却带来了共同体的瓦解。此时取代共同体的是,个体所有以私人所有方式存在的“现代市民社会”。在这一社会中,生产资料集中在私有者手中,个体劳动也会转化为私人的雇佣劳动。其结果是现代市民社会“将自动转变成资本家社会”。但是,这只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形态而已。它创造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个人之间普遍依赖关系的那一最广泛的分工,其逻辑结果就是超越民族国家框架并终将覆盖整个人类的“普遍交往”以作为其前提同时也是作为其结果的自由人联合(共产主义)。
     本文最后一部分论述了随着市民社会视角在学理和实践问题上日益受到关注,揭示了市民社会之于现代化进程具有根基价值或不可或缺性。历史的变迁也并不能够抹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当代的重大意义。
Civil society is the essence of Marx express society, but also the most basic concept in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riginal context founded in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he concept of marxism, it is to construct historical theory, complet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look forward to the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 of communism. However, such a vital concept, in th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system of marxism, rarely mentioned, not only, and in mentioned also often used as a Marx does not mature period of transition concept. The result, the concept's position and meaning be underestimated badly, even became a disappeared category.
     This situation shows that in the present academic context to present the meanings of civil society, Marx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ivil society discourse lines comb, back to the starting place, first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concept clear the origin and rheological.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houghts origin of western civil society. The classical significance by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stat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highly syncretic of modern significance of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state binary division, finally in Marx's crow mainz, Hector manuscript discusses the Hegel's public social attachment political state this a real sense of civic society concept.
     In inheriting and criticizing Hegel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Marx, apply foreignization theory reconstruct the logic of division and exchang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is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ir goods in theoretical, equates the premise of private all division and exchange system of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ory.
     Civil society is the person directly as citizens socialise shape, in essence is to make this a communication is an inevitabl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form of society. Civil society was born in community, but it is in the world of social contacts to community at the same time, has expande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ty. Now replace community, an individual with private all manner of all existing "modern civil society". In this society, production material concentrated in SiYouZhe hands, individual labor is translated into private hire labor. The result is the modern civil society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capitalist society". However, this is just a special form in history just. It created a worldwide depend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that generally the most widely division and its logical result is beyond national framework and will cover the entire human "universal association" as its premise is also as the result of joint (communist) free.
     This paper discussed with the final part of civil society perspective in the scientific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problems, reveals a growing concern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civil society is an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s value or gender. Historical vicissitude also cannot erase in contemporary marxist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esent, whether out of marxism philosophy research in the plight of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or the relevant hotspots, triggered these theoretical dilemma in civil society mostly can this analysis framework get resolve.
引文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3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页.
    3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第68页.
    4 [古希腊]安可亨,阿拉托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2,第84页.
    5李佃来:《古典市民社会理念的历史流变及其影响》,《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621页.
    6彼得·伯格:《社会学引导—人文取向的透视》,黄树仁,刘雅灵合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37页.
    7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4页.
    8宁团红:《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当代思潮》2003年第2期,第56页.
    9亚当·塞利格曼:《近代市民社会概念的缘起》,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2002年版,第51页.
    10宫敬才:《市民社会概念的起源、流变和社会历史基础》,《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2页..
    11邓正来、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2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4页.
    13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8页.
    14 [英]洛克[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4页.
    15戴桂斌:《西方市民社会内涵的历史演进》,《求索》2005年第4期,第185页.
    16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17王代月:《黑格尔与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8页.
    18杨平:《黑格尔、马克思和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之比较》,《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85页.
    19 [徳]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22陈湘珍,张亮:《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代意义》,《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39页.
    24 [匈]卢卡奇:《青年黑格尔》,王玖兴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61年版,第204页.
    25 [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6 [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27 [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28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87页.
    29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30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6页.
    31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32 [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33[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
    34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2页.
    35常征:《市民社会与国家:浅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1页.
    36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13页.
    37林娜:《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定位与超越》,《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第102页.
    38 [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39 [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40王小章:《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第145页.
    41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42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页.
    43侯一夫:《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现状、问题与前景》,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44 [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7页.
    45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23、24、25(上下)、4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望月清司著,韩立新译:《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3.蒋红:《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邓正来、〔英〕J.G.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市民社会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1.高光、阎树森、马迅著:《马克思早期著作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2.[英]戴维·麦克莱伦著:《卡尔·马克思传》(第3版),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日]城塚登著,尚品品、李成鼎等译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2月。
    1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5.广松涉著,彭曦译:《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1.韩立新:《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转变——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研究中心》,河北学刊,2009年第一期。
    2.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四期。
    3.戴桂斌:《西方市民社会内涵的历史演进》,求索,2005年第四期。
    4.曾远英:《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嬗变述评》,前沿,2008年11月。
    5.陈晏清、王新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四期。
    6.陈晏清、王新生:《市民社会的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南开学报,2001年第六期。
    7.蒋红:《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经济学—哲学基地》,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四期。
    8.胡止吕、谢美航:《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一期。
    9.自立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求实,2007年第七期。
    10.何建津:《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及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共生关系》,学术论坛,2006年第二期。
    11.李峥钮、高瑞华:《马克思通过解剖:市民社会“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历程》,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二期。
    12.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三期。
    13.林娜:《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定位及超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5年第二期。
    14.管从进:《青年马克思批判市民社会理论评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四期。
    15.郁建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一期。
    16.郁建兴:《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当代可能性》,文史哲,2003年第一期。
    17.王岩:《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江海学刊,2000年第四期。
    18.王浩斌:《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探索,1999年第二期。
    19.王兆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新思考》,哲学动态,1998年第七期。
    20.李淑珍:《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思想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学术月刊,1996年第九期。
    21.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四期。
    22.宋严:《“社会”范畴的多维向度》,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8月。
    23.黄辉明:《论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分离及其宪政意义》,河北法学,2008年8月。
    24.杨平:《黑格尔、马克思和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之比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
    25.林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年11月。
    26.邓朴、祝小宁:《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的演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1月。
    27.崔予姝:《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8.吴自斌:《社会发展视域中的政治文明》,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9.吕静:《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哲学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
    30.〔德〕格哈特·克鲁伊普:《市民社会在现代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三期。
    31.Adam B. Seligman.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M].New York:Free Press,1992
    32.Charles Taylor.Models of Civil Society[M].Public Culture,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