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分析《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选取其中四类政治性比较强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读者来信”、“编者的话”作为研究内容。本文借鉴广义修辞学理论,以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主体精神建构为脉络,分别从语词、语句、语篇层面探讨这四类话语的政治性面貌。
     希望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话语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Four kinds of discourse with comparatively strong political sense in Literary Studies (1954-1957) were chosen to be the content of this research, including literary creation, literary criticism,"letter from readers", and "editor's words". With reference to the theories of generalized rhetori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political outlook of the four types of discourses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s and phrases, sentences and discourses by taking discourse construction, textu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piritual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subject as sequence of thought.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analyzing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periodicals.
引文
[1] 谢冕、李矗主编:《中国文学之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第854页。
    [2] 《发刊词》,《文艺学习》(创刊号),1954年第1期。
    [3] 黄秋耘:《按牌理出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0页。
    [4] 中国作家协会成立后,设立权力机构理事会、领导机构党组,及五个职能部门,包括创作委员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前身是“译文编委会”)、普及工作部、古典文学部、文学基金全委会。普及工作部部长是老舍,其职 能是“为工农兵服务”,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推广文学,辅导大众。相关史料见李洁非等著《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1-80页。
    [1] 《发刊词》,《文艺学习》(创刊号),1954年第1期。
    [2] 于光远等著:《韦君宜纪念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257页。
    [1] 中国作家协会辑:《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报告、发言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05页。
    [2] 据调查,仅1956-1957年间,文中提到的部分文学期刊的最高销量约为:《人民文学》25.9万,《文艺报》8.8万,《新观察》45.7万。《文艺学习》在1957年3月销量高达31.4万。
    [3] 李频主编:《共和国期刊60年(1949-200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第68页。
    [1] 《<文艺学习>“创刊号要目”》,《人民文学》,1954年第5期。
    [2] 《<文艺学习>创刊号出版》,新华社新闻稿,1954年第1432期。
    [3] 《编者的话》,《人民文学》,1958年第1期。
    [4] 黄秋耘:《<文艺学习>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文艺学习》(复刊号),1986年第1期。
    [5]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1] 郭小川著,郭小惠,郭小林整理:《郭小川1957年日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 李洁非:《迷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长城》,2009年第3期。
    [3] 韦君宜:《忆<文艺学习>》,《文艺学习》(复刊号),1986年第1期。
    [4] 施燕平、吴俊、黄沁:《我的工作简历》,《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5] 谢冕、李矗主编:《中国文学之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第854页。
    [6] 张均:《50年代文学中的同人刊物问题》,《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1] 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6页。
    [2] 周尊攘:《怀念您啊!秋耘师》,《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3] 吴福辉:《对<博览群书>的祝贺与期望》,《博览群书》,2009年第12期。
    [4] 李洁非:《迷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 《长城》,2009年第2期。
    [5] 谢其章:《漫话老杂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第26-31页。
    [6] 刘心武:《我是刘心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7] 李华章:《册页上的记忆》,《文学教育》,2007年第1期。
    [1] 沈鸿鑫: 《<文艺学习>:我的良师》,《新民晚报》,2010年11月28日。
    [2] 吕进: 《永远的李瑛》, 《诗潮》,2010年第4期。
    [3] 王维在《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中提到:“作协党组织是党总支领导下的各个党支部。当时,《人民文学》、《新观察》、《文艺报》、《文艺学习》、资料室都各是一个支部。”
    [4] 韦君宜:《忆<文艺学习>》,《文艺学习》(复刊号),1986年第1期。
    [5] 周尊攘:《怀念您啊!秋耘师》,《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1] 启治:《耕云播雨四十春——韦君宜畅谈编辑的素质、修养、职责和作风》,《编创之友》,1983年第1期。
    [2] 王蒙:《纯正君宜》,《当代》,1999年第2期。
    [3] 报刊类报道主要参见:《韦君宜同志生平》,《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2期;《沉痛哀悼韦君宜同志》,《当代》,2002年第2期。网络类报道主要登陆http://weijunyi.netor.com。
    [4] 黄发有:《人文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5] 王培元:《韦君宜:折翅的歌唱》,《美文(上半月)》,2007年第1期。
    [6] 宋遂良:《“血泪文章战士心”——黄秋耘论》,《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2期。
    [1] 张绰:《论黄秋耘文学评论的感情色彩》,《学术研究》,1992年第3期。
    [2] 《黄秋耘同志生平简介》,《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3] 王蒙:《忧郁的黄秋耘》,《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4] 刘小晋:《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论六十年代初历史短篇小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 毛宪文:《革命人道主义者黄秋耘》,《满族文学》,2009年第1期。
    [1] 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9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10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韦君宜:《悼萧殷》,《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
    [4] 高加索:《春蚕到死丝未尽——悼念诗人丁力》,《诗刊》,1994年第1期。
    [5] 徐光耀:《昨夜西风凋碧树——忆一段“头朝下脚朝上”的历史(上)》,《炎黄春秋》,2000年第4期。
    [6] 王思敏:《深切的怀念—回忆恩师彭慧先生》,《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2期。
    [7] 陈开第:《文学史家谭丕模与陈翔鹤》,《纵横》,2006年第6期。
    [8] 张兴渠:《中央文学研究所的同窗合影》,《档案春秋》,2008年第5期。
    [1]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2] 黄秋耘:《风雨年华》,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第104页。
    [3] 杨觉:《老照片引出的记忆》,《纵横》,2006年第2期。
    [4] 周明:《胡同岁月》,《美文(上半月)》,2009年第23期。
    [5] 王芳:《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3年。
    [6] 蒋芳:《建国后30年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 吴棠:《钱穆及其<文史书目举要>》《江苏图书馆学报》,1984年第2期。
    [2] 王本朝:《文学体制与当代作家的思想改造》,《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 老舍:《答某青年》,《人民文学》,1958年第2期。
    [4] 刘白羽:《秦兆阳的破产——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5] [日]萩野修二文、高捷译:《读赵树理作品札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6] 王尧:《改写的历史与历史的改写——以<赵树理罪恶史>为例》,《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7] 蓝翎:《迷而不迷——读<吴小如戏曲文录>断想》,《博览群书》,1996年第8期。
    [8] 於可训:《一部书的命运和阐释的历史——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江汉论坛》,2003年第12期。
    [1] 杨春时:《中国感性现代性的缺失与通俗文学合法性的不足》,《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2] 石兴泽:《老舍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方习文:《修订本<骆驼祥子>是迎合“新规范”的产物吗?》,《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 毕光明《捍卫的代价——臧克家与当代文学权威话语》,《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 相关研究成果有:刘福春《新诗史上的二月》,《诗刊》,2002年第4期:洪子诚《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李怡《20世纪50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中国新诗世纪回顾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纪海龙《“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5] 参阅洪子诚的两篇文章:《“怀疑”的智慧和文体——“我的阅读史”之契诃夫》,《上海文学》,2008年第7期:《有生命热度的学术——“我的阅读史”之乐黛云》,《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6] 范正群:《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研究》,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贺根民:《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7] 刘福春:《中国新诗档案:1955》,《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1期。
    [1] 徐改平:《“学”随“术”变的当代传统——以鲁迅和胡适的比较研究为例》,《学术界》,2009年第1期。
    [2] 董健:《试论—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我国文艺运动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9年第5期。
    [3] 孙绍振:《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新诗基础论之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4] 田庞元:《<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词句推敲》,《小学教学研究》,1987年第1期。
    [5] 郭大森:《说说盖壤童话百篇》,《中国出版》,1993年第2期。
    [6] 李遇春:《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启蒙话语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其他文章还有:武新军《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报>(1949-1989)研究”绪论》,《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何向阳《内心火焰的闪光——关于<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文学评论精选>》,《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郭国昌《感受性原则的失落与重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60年的回顾与反思》,《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等。
    [1] 《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评论》,《读书月报》,1957年第3期。
    [2] 温再兴:《“干预生活”口号的产生背景及其他》,《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3] 黎之:《回忆与思考——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宣传工作会议”》,《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
    [4] 毕光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重读》,《琼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5] 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6] 郭铁成:《应尊重文学史的基本史实——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7] 肖冬连:《1956年“百花运动”中的文艺界》,《党史博览》,2005年第12期。
    [8] 谢泳:《重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作家》,2008年第2期。
    [9] 夏杏珍:《“双百”方针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
    [10] 刘成才:《重返“十七年”文学现场》,《文艺评论》,2009年第4期。
    [11] 陈晋:《毛泽东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第5期。
    [12] 王富仁:《文化的光芒与阴影——何希凡<在文化的光芒与阴影下>序》,《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期。
    [13] 王蒙:《大起大落:<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发表之后》,《百年潮》,2006年第7期。王蒙自己回忆《文艺学习》讨论情况的文章还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琐谈》,《读书》,1979年第1期;《<冬雨>后记》,《读书》, 1980年第1期。
    [1] 方蕤至少有两篇文章涉及到这些内容:《我与王蒙》,《出版广角》,1995年第6期;《我的先生王蒙》,书包网(http://www.bookbao.com),2009年11月4日。相关回忆还有:明红《王蒙:爱情陪我们一起慢慢变老》,《晚晴》,2006年第4期。
    [2] 董瑞兰:《<文艺学习>(1954-1957)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4] 董瑞兰《(文艺学习)的创刊与停刊》,《出版史料》,2008年第2期;《关于1954-1955年<文艺学习>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十七年”文学期刊话语研究——以<文艺学习>“编者的话”为例》,《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文艺学习>(1954-1957)研究的价值与缺失》,《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第11期。
    [1] 罗渊:《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29页。
    [2]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修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1] 连晓霞:《政治意识形态规约下的文学话语:<金光大道>话语分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 高志明:《通感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 肖莉:《小说叙述语言变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4] 潘红:《林译<迦因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5] 高群:《夸张研究:结构·语义·语篇》,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1] [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0页。
    [2] [美]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3] 本刊编辑部:《寄给应征本刊通讯员的同志们》,《文艺学习》(创刊号),1954年第1期。
    [1] 注:本表所统计的,不单是人称代词出现的次数,而是以它们为视角的文本的篇数。如“我”篇数73,指以“我”为叙述/抒情视角的文本的数量。
    [1] [法]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1] 姜涛:《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1] 张桃洲:《主体意识:介于个体和群体之间——中国新诗的两种人称辨析》,《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1] 屈哨兵:《毛泽东著作中的人称指代》,《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第92-100页,邢福义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1]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9页。
    [1] [秘鲁]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1] [俄]雅克布逊:《语言学与诗学》,(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赵宪章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25页。
    [2] 谭学纯、唐跃:《语言和文学:结构主义原理及其研究思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 南帆:《文学的维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页。
    [2] 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精神》,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3] [俄]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04页。
    [1] [俄]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1] 张炯:《在巨人的光环下——毛泽东和新中国的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2] 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精神》,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4页。
    [3] 朱玲、林佩璇:《城市和山水:话本小说的空间修辞幻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 [英]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180页。
    [1]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2]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2页。
    [3] 赵园:《乡村荒原——对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的一种考察》,《上海文学》,1991年第2期。
    [4] 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1] 路文彬:《论“十七年”中国乡村文学中的空间政治问题》,《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1] 萨支山:《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1] 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2-183页。
    [2]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修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2页。
    [1] 路文彬:《论“十七年”中国乡村文学中的空间政治问题》,《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1] [美]哈维:《后现代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79页。
    [2] 邓友梅:《在悬崖上》,《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本节所引小说原文均出于此。
    [3] 邓友梅:《开国六十年,笔耕一甲子》,《人民日报》,2009年8月5日。
    [1] 谭学纯:《巴金<小狗包弟>:关键词修辞义素分析和文本解读——兼谈文学修辞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9期。
    [1] 邓友梅:《致读者和批评家》,《处女地》,1957年第2期。
    [2]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页。
    [1]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2] 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1] 周海林:《在理性的周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页。
    [2]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7页。
    [1] [法]吉尔·德勒兹:《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1] 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65页。
    [2] 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总序一:辉煌而悲壮的历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1] 刘绍棠、从维熙:《写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命核心》,《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
    [1] 杜黎均:《作品中的真实问题》,《文艺学习》,1957年第2期。
    [2] 增辉:《一篇严重歪曲现实的小说》,《文艺学习》,1956年第12期。
    [1] 寇鹏程:《寻找政治:“十七年”文学批评中“歪曲”话语的逻辑》,《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2] 饶先来:《阐释与重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功能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 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0-77页。
    (?) 秦兆阳:《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
    [1] 马寒冰:《准确地去表现我们时代的人物》,《文艺学习》,1957年第2期。
    [1] 黎之: 《回忆与思考——1957年纪事》,《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3期。
    [1] 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在中国当代文学(小说)史、当代文学研究著作中,它作为“百花文学”、“干预生活”代表作走进研究者的视野。期刊方面,有代表的评论有:谢冕、洪子诚等《重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董之林《论青春体小说——50年代艺术类型之一》,《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谢泳《重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等。
    [2] 谭学纯:《公共话题转换为个人话语:修辞化及其限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 彭慧:《我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意见》,《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
    [4] 长之:《可喜的作品,同时是有严重缺点的作品》,《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
    [1] 艾克恩:《林震究竟向娜斯嘉学到了什么》,《文艺学习》,1957年第2期。
    [2] 王蒙:《大起大落:<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发表之后》,《百年潮》,2006年第7期。
    [1] 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41页。
    [2] 毕光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重读》,《琼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 崔建飞:《毛泽东五谈王蒙<组织新来的青年人>》,《长城》,2006年第2期。
    [2] 郭小川著,郭晓惠、郭小林整理:《郭小川1957年日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1] 李洁非:《谜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典型文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23-245页。
    [2] 马寒冰:《准确地去表现我们时代的人物》,《文艺学习》,1957年第2期。
    [3] 韦君宜:《忆<文艺学习>》,《文艺学习》(复刊号),1986年1月。
    [1]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2] 《秦兆阳致王蒙的两封信》,《秦兆阳言论·第3辑》,第17页。
    [3] 郭小川著,郭晓惠、郭小林整理:《郭小川1957年日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3-255页。
    [1] 李洁非:《谜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典型文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24页。
    [1] 周扬:《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76页。
    [2] 这里的“我”、“我们”指文学批评中的人称代词,通常用于“我(们)认为、觉得……”句型,而上一章所论述的文学创作话语中的“我”、“我们”指的是文本的叙述视角。
    [1] 李劫:《中国革命及其语言神话和抗战话语》,《李劫思想文化文集》第三卷,青海:青海出版社,1998年,第335页。
    [1] 刘绍棠:《我对当前问题的一些浅见》,《文艺学习》,1957年第5期。以下所引《浅见》皆出于此,不另出注。
    [1] 郑恩波:《刘绍棠全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51-152页。
    [2] 高延昌:《同意的和不同意的》,《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
    [1] 以群:《谈文艺的政治性和艺术性》,《文艺学习》,1957年第7期。
    [1] 南帆:《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批评与话语生产》,《作家报》,1997年11月13日。
    [1] 沈仁康:《我所感到的……》,《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
    [1] 秋耘:《刺在哪里?》,《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
    [2] 黄擎:《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69页。
    [1] 郑恩波:《刘绍棠全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2] 郑恩波:《刘绍棠全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1] 房树民:《刘绍棠是怎样走向反党的》,《文艺学习》,1957年第9期。
    [2] 萧玫、王积贤:《刘绍棠笔下的大学生活——评<西苑草>》,《文艺学习》,1957年第10期。
    [1] 公木:《堕落的脚印,沉痛的教训》,《文艺学习》,1957年第11期。
    [2] 李洁非:《“从神童作家到右派分子”》,《典型文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20页。
    [3] 孟繁华:《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34页。
    [1] 参见《文艺报》,1957年10月20日(第28期)。
    [2] 本刊编辑部:《彻底纠正我们的右倾思想》,《文艺学习》,1957年第11期。
    [3] 《青年作者的鉴戒——刘绍棠批判集》,杭州:东海文艺出版社,1957年。
    [4] 郑恩波:《刘绍棠全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72-173页。
    [1] 饶先来:《阐释与重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功能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2] 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45页。
    [3] 郑恩波:《刘绍棠:真正懂得毛主席<讲话>的作家》,《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5期。
    [1] [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24页。
    [2] 雷加:《四十年间》,《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
    [3] 《发刊词》,《文艺学习》(创刊号),1954年第1期。
    [1] 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增订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13、28页。
    [2] 张均:《左翼文学“读者”概念的演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3] [俄]尤里·M·洛特曼:《文本运动过程——从作者到读者,从作者到文本》,彭佳译,曹顺庆、赵毅衡主编《符号与传媒·第3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9页。
    [1] 方传余:《“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2]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51页。
    [3]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73页。
    [1]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第74-75页。
    [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4-835页。
    [3]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4] [美]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93页。
    [1] [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增订本),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页。
    [1] 相关数据来源于杨雄著《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5页。
    [2] 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2页。
    [1] [瑞士]荣格:《论心理分析学与诗歌的关系》,《荣格文集》,冯川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226贝。
    [1] 《粉碎丁、陈反党集团》,《文艺学习》,1957年第9期。
    [1] [苏]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卢那察尔斯基美学论文选》,郭家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9-210页。
    [1]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83页。
    [2] 樊保玲:《“强大”的读者和“犹疑”的编者——以1949—1966<人民文学>“读者来信”和“编者的话”为中心》,《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2期。
    [1] 李岸:《青年文学创作者需要些什么》,《文艺学习》,1956年第3期。
    [2] 李圃:《现代汉语功能祈使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2期。
    [3] 冯雪峰:《克服文艺的落后现象,高度地反映伟大的现实》,《冯雪峰文集》(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4] 郭小川:《郭小川全集》第5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1页。
    [1] 萧文:《改进对青年文学创作的指导》,《文艺学习》,1956年第3期。
    [1] 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判性分析》,《外语教学》,2000年第4期。
    [2] 毛宪文:《我的第一个上级韦君宜》,《毛宪文诗文选》,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第96页。
    [1] 魏宝涛:《<文艺报>与“十七年”读者批评空间建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 黄秋耘:《创作和批评的障碍》,《黄秋耘文学评论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1] 寇效信等:《对<略谈林黛玉>一文的意见》,《文艺学习》,1955年第3期。
    [2] 林明星等:《对<移山后的“愚公”>的意见》,《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
    [3] 鲁琴、刘惊蛰:《胡山源的<小说是什么>是一本坏书》,《文艺学习》,1955年第5期。
    [1] 李蔚:《对<谈谈读“水浒”的态度>一文的意见》,《文艺学习》,1955年第1期。
    [2] 《<文艺学习>编辑部一九五四年度工作总结(摘要)》,《文艺学习》,1955年第1期。
    [1] 瞿唐:《一个读者致丁玲的公开信》,《文艺学习》,1957年第10期。
    [2] 李朝霞:《读者与美术批评话语的建构——以1954年至1966年<美术>杂志“读者来信”栏目为例》,《美术观察》,2011年第12期。
    [3] 周扬:《整顿文艺思想,改进领导工作》,《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33页。
    [4] 王金山、王青山著:《文学接受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1] 禹田、占琳:《<大社有的是钱>缺乏真实感》,《文艺学习》,1956年第11期。
    [2] 拙夫:《不能这样来看“真实感”》,《文艺学习》,1957年第4期。
    [1] 王永生:《关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文艺学习》,1956年第6期。
    [2] 读者意见综述:《读<关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文艺学习》,1956年第8期。
    [3]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56页。
    [1] 刘斌:《苏联冒险小说有什么教育意义》,《文艺学习》,1955年第1期。
    [2] 鲁枢元、刘锋杰等主编:《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1] 曹霞:《“大众”与“工农兵”批评话语的生成与流变》,《学术界》,2012年第9期。
    [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27页。
    [3] 毛泽东:《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4页。
    [1] 金雁痕、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的通信》,《文艺学习》,1956年第7期。
    [1] 施宗灿、金雁痕、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的通信》,《文艺学习》,1956年第10期。
    [2] 茅盾:《答一个业余写作者》,《文艺学习》,1956年第12期。
    [3] 夏可为:《给作家茅盾、赵树理的信》,《文艺学习》,1957年第5期。
    [1] 赵树理:《不要这样多的幻想吧——答长沙地质学校夏可为同学的信》,《文艺学习》,1957年第5期。
    [2] 《赵树理的复信发表以后》(来信综述),《文艺学习》,1957年第7期。
    [3] 赵树理:《青年与创作——答为夏可为鸣不平者》,《文艺学习》,1957年第10期。
    [4] 魏宝涛:《<文艺报>与“十七年”读者批评空间建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 樊保玲:《“强大”的读者和“犹疑”的编者——以1949—1966<人民文学>“读者来信”和“编者的话”为中心》,《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2期。
    [1] 笔者阅读到的此类研究成果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程光炜、魏宏瑞对《文艺报》“编者按”的论述(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魏宏瑞《文学场与政治场——以十七年(1949—1966)<文艺报>“编者按”为考察中心》,《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5期);巫洪亮对《诗刊》“编后记”的观察(巫洪亮《夹缝生存中的艰难“言说”——1957:<诗刊>“编后记”话语方式微观透视》,《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樊保玲对《人民文学》“编者的话”的考察(樊保玲《以1949—-1966<人民文学>“读者来信”和“编者的话”为中心》,《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2期),等。
    [1] 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1] 丁玲:《为提高我们刊物的思想性、战斗性而斗争——在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1年12月10日。
    [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4-835页。
    [1] 罗嗣亮:《毛泽东延安时期文艺普及思想的政治图解》,《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
    [1] 全国文联研究室:《关于地方文艺刊物改进的一些问题》,《文艺报》,1951年3卷第6期。
    [1]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修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1] 《<文艺学习>编辑部1954年度工作总结(摘要)》,《文艺学习》,1955年第1期。
    [2] 编者:《关于“宝玉中举”问题》,《文艺学习》,1955年第4期。
    [1] 冯黎明:《论文学话语与语境的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1] 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1页。
    [2] 张美芬:《谈编辑的内涵与外延》,《编辑之友》,1998年第6期。
    [1] 《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人民日报》,1950年4月22日。
    [1] 吕进:《永远的李瑛》,《诗潮》,2010年第4期。
    [2] 沈鸿鑫:《<文艺学习>:我的良师》,《新民晚报》,2010年11月28日。
    [1] 斯炎伟:《“有意味的形式”——“十七年”文艺报刊中的“读者来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4期。
    [2] 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1] 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7页。
    [2] 曹禺:《不断努力,写更好的作品》,《文艺学习》,1956年第3期。
    [1] 巫洪亮:《夹缝生存中的艰难“言说”——1957:<诗刊>“编后记”话语方式微观透视》,《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 《<文艺学习>编辑部1954年度工作总结(摘要)》,1955年第1期。
    [1] 黄秋耘:《创作和批评的障碍》,《黄秋耘文学评论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2] 编者:《关于<林希翎右史演义>一文的说明》,《文艺学习》,1957年第9期。
    [1] 本刊评论员:《和青年作者和读者们说几句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9期。
    [2] 本刊编辑部:《彻底纠正我们的右倾思想》,《文艺学习》,1957年第11期。
    [1] 石锋:《知识分子的双重放逐——20世纪50年代一种文艺批评范式的建立》,《中国当代文学论集》(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组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6页。
    [1]《人民日报》(1949—1957)
    [2]《文艺报》(1949—1957)
    [3]《人民文学》(1949—1957)
    [4]《文艺学习》(1954—1957)
    [5]《诗刊》(1957—1959)
    [6]《新文学史料》(2000—2013)
    [7]《出版史料》(2000—2013)
    [1]鲍昌等主编:《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
    [2]戴翼等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辞典》,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3]胡裕树主编:《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4]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5]潘旭澜主编:《新中国文学词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6]阮智富等编著:《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7]谭学纯等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8]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辞典》,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
    [9]王先霈等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谢冕等主编:《中国文学之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
    [11]许嘉璐主编:《传统语言学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2]郑颐寿等主编:《中国文学语言艺术大辞典》,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13]周红兴主编:《简明文学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
    [14]周行健等主编:《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年。
    [1][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增订本),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秘鲁]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3][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法]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5][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美]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7][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荷]冯·戴伊克:《社会·心理·话语》,施旭等编译,上海:中华书局,1993年。
    [9][美]哈维:《后现代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12][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德]洪堡特:《论语言的民族特征》,姚小平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法]吉尔·德勒兹:《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年。
    [16][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7][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18][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19][英]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
    [20][苏]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卢那察尔斯基美学论文选》,郭家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21][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22][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23][美]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4][美]马蒂尼奇:《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25][法]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26][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27][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28][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9][瑞士]荣格:《荣格文集》,冯川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
    [30][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3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3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34][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35][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36][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7][英]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曹顺庆、赵毅衡主编:《符号与传媒》,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4]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陈汝东:《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陈平原、[日]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8]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10]陈原:《语言和人——应用社会语言学若干探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11]陈忠华:《知识与语篇理解——话语分析认知科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12]陈忠华,韩晓玲:《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边缘化及其交迭领域》,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13]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年。
    [16]丁建新:《预制性语言在广告语域中的话语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17]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8]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董之林:《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董之林:《盈尺集:当代文学思辨与随想》,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冯雪峰:《冯雪峰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2]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
    [2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9年。
    [25]郭小川:《郭小川1957年日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郭小川:《郭小川全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8]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9]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0]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1]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黄秋耘:《黄秋耘文学评论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34]黄秋耘:《按牌理出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
    [35]黄擎:《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6]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37]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8]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李劫:《李劫思想文化文集》,青海:青海出版社,1998年。
    [40]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41]李频主编:《共和国期刊60年(1949—200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42]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3]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44]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5]李洁非:《典型文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46]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7]连晓霞:《政治意识形态规约下的文学话语:<金光大道>话语分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48]刘涛:《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9]鲁枢元、刘锋杰等主编:《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51]毛宪文:《毛宪文诗文选》,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
    [52]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53]孟繁华:《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54]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55]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南帆:《文学的维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57]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精神》,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58]齐泸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59]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60]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1]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2]钱冠连:《美学语言学》,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
    [63]钱冠连:《语言全息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64]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65]钱念孙:《重建文学空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66]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67]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8]宋文坛:《话语的修辞、变异及重构——新时期初期文学话语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9]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70]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1-9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71]孙正甲:《政治文化》,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
    [7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73]施旭主编:《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74]施旭主编:《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2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75]施旭主编:《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3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76]施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施旭主编:《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4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78]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79]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增订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80]谭学纯、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
    [81]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修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82]谭学纯:《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83]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84]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85]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
    [86]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87]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8]王金山、王青山著:《文学接受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89]王虹:《戏剧文体分析:话语分析的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90]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91]王一川:《中国现代卡利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92]王毓红:《言者我也:<文心雕龙>批评话语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93]魏宝涛:《<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年。
    [94]吴波:《文学与语言问题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
    [95]武新军:《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报>(1949—1989)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6]席扬:《艺术文化学——理论与实践》,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
    [97]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98]席扬:《文学思潮:理论视野方法——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若干重要现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99]肖翠云:《中国语言学批评:行走在文本与文化之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0]肖莉:《小说叙述语言变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01]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2]邢福义主编:《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03]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4]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105]叶舒宪主编:《文化与文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06]叶舒宪主编:《中国神话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7]叶舒宪:《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108]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9]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110]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1]余虹:《文学知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2]张炯:《在巨人的光环下——毛泽东和新中国的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13]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4]张宗正:《理论修辞学——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5]郑恩波:《刘绍棠全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116]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7]郑子瑜、宗廷虎主编:《中国修辞学通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8]周海林:《在理性的周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19]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20]周宪等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1]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22]朱玲:《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3]朱玲:《文学文体建构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6年。
    [124]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5]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毕光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重读》,《琼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曹霞:《“大众”与“工农兵”批评话语的生成与流变》,《学术界》,2012年第9期。
    [3]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4]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5]崔建飞:《毛泽东五谈王蒙<组织新来的青年人>》,《长城》,2006年第2期。
    [6]邓友梅:《致读者和批评家》,《处女地》,1957年第2期。
    [7]董健:《试论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我国文艺运动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9年第5期。
    [8]董之林《论青春体小说——50年代艺术类型之一》,《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9]樊保玲:《“强大”的读者和“犹疑”的编者——以1949—1966<人民文学>“读者来信”和“编者的话”为中心》,《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2期。
    [10]方传余:《“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11]冯黎明:《论文学话语与语境的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12]高群:《余华<兄弟>:性符号、隐私话语权的集中与放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3]郭铁成:《应尊重文学史的基本史实——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14]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15]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修辞学习》,2003年第1期。
    [16]黄发有:《人文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17]姜涛:《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18]寇鹏程:《寻找政治:“十七年”文学批评中“歪曲”话语的逻辑》,《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19]李洁非:《迷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长城》,2009年第3期。
    [20]李遇春:《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启蒙话语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21]李圃:《现代汉语功能祈使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2期。
    [22]李朝霞:《读者与美术批评话语的建构——以1954年至1966年<美术>杂志“读者来信”栏目为例》,《美术观察》,2011年第12期。
    [23]黎之:《回忆与思考——1957年纪事》,《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3期。
    [24]刘成才:《重返“十七年”文学现场》,《文艺评论》,2009年第4期。
    [25]刘福春:《中国新诗档案:1955)),《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1期。
    [26]刘志华:《建国初三次大的文艺论争新论》,《学术界》,2010年第5期。
    [27]刘志华:《周扬: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宣传者和阐释者——兼论其文学批评的“辩证法策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28]鲁国尧:《语言学与接受学》,《汉语学报》,2011年第4期。
    [29]路文彬:《论“十七年”中国乡村文学中的空间政治问题》,《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30]罗嗣亮:《毛泽东延安时期文艺普及思想的政治图解》,《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
    [31]罗渊、毛丽:《从“狭义”到“广义”: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及其学术意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2]南帆:《文学话语的维度》,《文艺评论》,1994年第6期。
    [33]南帆:《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批评与话语生产》,《作家报》,1997年11 月13日。
    [34]萨支山:《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35]申小龙:《汉文学语言形态论》,《上海文学》,1988年第9期。
    [36]斯炎伟:《“有意味的形式”——“十七年”文艺报刊中的“读者来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4期。
    [37]孙绍振:《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新诗基础论之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38]孙文宪:《话语分析:文学言说中的文化选择——语言批评方法论之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9]谭学纯:《想象爱情: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0]谭学纯:《巴金<小狗包弟>:关键词修辞义素分析和文本解读——兼谈文学修辞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9期。
    [41]谭学纯:《身份符号:修辞元素及其文本建构功能——李准<李双双小传>叙述结构和修辞策略》,《文艺研究》,2008年第5期。
    [42]谭学纯:《公共话题转换为个人话语:修辞化及其限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43]唐代兴:《文学话语形态:文艺学研究的新视域》,《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44]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45]王德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研究》,1987年第1期。
    [46]王家新:《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47]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48]王蒙:《大起大落:<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发表之后》,《百年潮》,2006年第7期。
    [49]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札记》,《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50]魏宝涛:《<文艺报>与“十七年”读者批评空间建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1]魏宏瑞:《文学场与政治场——以十七年(1949—1966)<文艺报>“编者按”为考察中心》,《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5期。
    [52]巫洪亮:《夹缝生存中的艰难“言说”——1957:<诗刊>“编后记”话语方式微观透视》,《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53]武新军:《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报>(1949—1989)研究”绪论》,《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4]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
    [55]席扬:《身份·功能·性别——试论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的修辞行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6]席扬:《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发生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6期。
    [57]席扬:《文学经典的生成语境与指认困境:以十七年散文的文学史叙述变迁为例》,《文史哲》,2009年第3期。
    [58]肖翠云:《文学终结论:修辞制造的幻象》,《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59]肖翠云:《文学文本的审美化观照:中国语言学批评的第一个视角》,《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60]谢冕:《重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61]谢泳:《重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作家》,2008年第2期。
    [62]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判性分析》,《外语教学》,2000年第4期。
    [63]徐赳赳:《话语分析在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4期。
    [64]杨春时:《中国感性现代性的缺失与通俗文学合法性的不足》,《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65]张均:《50年代文学中的同人刊物问题》,《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66]张均:《左翼文学“读者”概念的演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67]张桃洲:《主体意识:介于个体和群体之间——中国新诗的两种人称辨析》,《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68]张美芬:《谈编辑的内涵与外延》,《编辑之友》,1998年第6期。
    [69]赵园:《乡村荒原——对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的一种考察》,《上海文学》,1991 年第2期。
    [70]朱玲:《话本小说中诗体话语的修辞功能》,《修辞学习》,2005年第2期。
    [71]朱玲:《汉字“曲”的语义系统和曲文体的美学建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2]朱玲、肖莉:《色彩认知修辞化——表色汉字义符类别和“颜”“色”语义演变》,《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3]朱玲、林佩璇:《城市和山水:话本小说的空间修辞幻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74]朱水涌:《关键词、话语分析与学术方法》,《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1]韩晓芹:《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与现代文学的转型》,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李国平:《上海市民的精神“大世界”——民国小报巨擘<晶报>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3]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兼论“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李迎春:《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5]马研:《<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6]欧娟:《<人民文学>杂志与中国当代文学》,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7]孙晓忠:《建国初期文学报刊体制的建立与文学生产的关系——<文艺报>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8]王军:《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9]王维:《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0]谢波:《<文艺报>研究(1949—1966)》,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