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养蚕业是江浙农民最重要的副业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全国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养蚕有五要素,蚕种排在首位。晚清以降,江浙地区对蚕种进行了改良。蚕种改良既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表征和橱窗,也是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折射出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它的兴起与推进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现代农业科技引入、与农民结合以及农村社会变迁的新视角,也为我们开启了研究晚清和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新领域。
     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以江浙地区为切入点,以当时国民政府着力最多、成效最著,又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影响极大的蚕种改良为研究对象,通过蚕种改良研究现代农业科技是如何逐步被引入国内并传播到农村的,农民是如何认知和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的,社会各方对现代农业科技与农民的结合都有什么样的期盼,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达到了什么样的后果,在现代农业科技下乡的过程中面临什么样的阻力和困境,并就如何去化解这些矛盾提出自己的意见。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导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及史料来源。
     在第一章“江浙地区的蚕业生产与土种产销”中,作者考察了蚕种改良兴起的背景及其必然性,认为,蚕丝业不仅曾对江浙地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开埠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江浙地区的蚕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农学裹足不前的同时,西方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由于土种的缺陷,加之缫制技术的落后,建立在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中国蚕丝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挑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日丝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在日益扩大的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缩小,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蚕丝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进行蚕种改良既是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民族工业,改变国际贸易状况,减少漏厄的当然要求。
     在第二章“从初识到并举——1898-1922年的江浙地区蚕种改良”中,作者提出,最初,由于对国际大势懵懂不清,对国际市场的变化缺乏了解,多数国人对蚕桑之利的丧失及应对之策浑然不知,置身对外贸易第一线的海关洋员康发达了解到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及中国蚕丝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找到了问题的结症,提出了学习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制造改良蚕种等主张。甲午战争使中国创深痛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觉醒,他们对中国蚕丝外贸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日渐理解和开始接受康发达的建议。罗振玉等人的上海务农会首先进行实验,请来日本技师运用现代科技检测和去除蚕毒,制造改良蚕种。林启上书浙江巡抚要求建立新式学校,培育蚕种改良专门人才,并派青年赴日学习现代蚕业科技。他手创的蚕学馆和后来建立的江苏女子蚕业学校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制造改良蚕种,另一方面将现代制种技术传授给学生,并对毕业生在各地开办的新式蚕种场给予技术支持,为江浙地区蚕种改良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晚清光、宣之际,与日本积极改良蚕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腐败的清政府在蚕种改良方面殊少作为,丧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降至20世纪20年代,知识界、企业界以及政府对学习西方农业科技,进行蚕种改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并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蚕种改良,形成了多方并举的局面。其中教育机构和丝商团体成为推进蚕种改良的主力。政府虽也建立了育蚕试验场等机构,但经费短缺,管理滞后,因此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世纪20年代前,受国内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改良蚕种仍是纯种,本身质量尚待提高,与土种相比优势不太明显,农民因未受农业科技知识的洗礼,对改良蚕种了解不多,缺乏信任,尚处于观望阶段,加之落后的饲育方法,从而使改良的成效受到限制。
     在第三章“1923-1932年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中,作者指出,1923年,江苏女蚕校开始设立育蚕指导所,使之成为在农村灌输现代育蚕科技的基地。通过指导人员的努力,农民对改良蚕种的认同增加了,从内心开始予以接受。在此阶段出现了专业制种场,农业科技人员研制出了杂交蚕种,改良蚕种的抵抗力显著增强,而秋蚕种的制造也使农民从农业科技的发展中获益。原有的教育机关继续发展,新建的蚕业学校则为江浙两省蚕业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对科技下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改良蚕种制造人才的培育又使得蚕种场数量不断增加。随着产量上升,质量提高,价格下降,改良蚕种日益受到普通农民的欢迎。
     在这一时段的蚕种改良中,丝业资本家、地方绅士和国民政府均为蚕种改良做出了贡献。丝业资本家或者亲自设立蚕种场,制造改良蚕种,或者设立指导所,指导农民采用科学方法饲育改良蚕,或利用收购价格的杠杆来引导农民饲育改良蚕种。绅士则出钱出力,利用在农民中具有较高威望的优势,帮助在各地设立指导所,进行蚕业改良的宣传。南京国民政府以晚清和北洋政府前所未有的程度重视蚕种改良,不仅建立专门的蚕业研究试验和推广机关,而且颁布法律法规,明确改良蚕种的规格和技术标准,对改良蚕种的生产和销售,对改良蚕种制造商的资质提出要求,对不法制种商人进行打击,还对农民进行识别假冒伪劣蚕种的教育,逐步成为改良的主要力量。尽管国际市场依然变幻莫测,但在1923年至1931年间,江浙地区出现了改良种场纷纷创建,改良事业逐步推进的局面。
     第四章“危机与应对:统制经济下的蚕种改良”主要研究了1933-1937年间本地区的蚕种改良。文章认为,1931年后,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人造丝的冲击,加之天灾人祸的并发使中国蚕丝业陷入困境。为了应对危机,振兴丝业,复兴农村,缓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南京国民政府自1933年起逐步实行了蚕业统制,希望运用行政手段推进蚕种改良。他们在江、浙两省设立了蚕桑改良模范区或改良区,在育蚕中心区域设立指导所,强制或引导农民使用改良蚕种,并用茧行统制来对农民施加影响。由于农民原先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因此从外部引入实属无奈之举,但却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在“科技下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农民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并使农民在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在经济上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从而由衷地认同新技术;与此同时,政府应切实履行行政职能,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政策环境。1933年在浙江发生的历时数旬,地跨三县的农民反对取缔土蚕种风潮充分说明了现代农业科技在农民中扎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表明这是一个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协调努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具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条件的长期的过程。
     在第六部分“余论”中,作者首先对蚕种改良的绩效进行了评估,认为蚕种改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尽管我国改良种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但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品种混杂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民收入因此增加,也为民族缫丝业的发展和生丝出口的增长作出了贡献。从全国的情况看,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走在了前列,为其他地区的改良提供了范例。接着,文章对1937年之后本区的蚕种改良进行了探讨,指出,正当江浙地区蚕种改良事业稳步推进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江浙蚕区亦为战火殃及,农村经济趋于萎缩,改良种的生产与推广均受到严重破坏。8年抗战期间,日本在江浙沦陷区内实行了蚕种统制,国民政府在浙东山区整合原有蚕业改进力量,继续进行蚕种改良,但由于政局动荡,正常的蚕业生产和经营无法进行,科研活动缺乏应有的条件,改良种不能正规生产,于是,农民自制土种死灰复燃,蚕种改良事业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恢复了蚕种统制,并采取了一些扶持措施,但由于多年战乱的摧残,国民经济近乎崩溃,各家蚕种场规模不大,改良蚕种产量很少,改良事业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显然,农业科技下乡,走进农村,与农民结合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Silkworm bree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sidiary businesses,with a long history,for the farmers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 and has a very outstanding status in the country.There are five elements in silkworm breeding,with the silkworm seeds ranking the first.The reform of silkworm seeds was not only the superfi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shop window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progressing in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but the needs of Chinese products entering and compe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s,and the result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s well.It refracted the change of people's view of value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d its rise and proceeding provide us with a new visual angle to study the government's economic policy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opened up a new field for studying how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ing to the countryside and bring about the great changes.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ies from the subjects such as history,politics,economy, sociology,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study and sample analysis,the dissertation tried to make an approach into the silkworm seeds reforming,on which,the government concentrated it's efforts and got fairly good results,and produced great effe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illager's lives of this area,thus to show how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brought in and spread to the countryside,in the end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the people there.The author also wanted to show,in the integrat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farmers,w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quarters of the society want,what they did, how it turn to be,and what obstruction and difficult position they met and how to face and overcome them.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six parts.In the Introduction,the author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why he choose the research project,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basic method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he used.
     Chapter One,the silkworm breeding business and the native seeds producing and running,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It said that, as a traditional industry with superiority,silkworm breeding and silk weaving industry developed fast after the opening to the foreign countries in modern times,with foreign trade expanding and the needs growing greatly.The industry not only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but also left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 there.
     Whil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walked slowly with difficulty, the west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with each passing day. Restricted by the shortcoming of the native seeds,along with the silk reel technology lacking,on the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the Chinese silk products,used to take exclusive control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met big challenges and took smaller parts in the enlarging global market around the 20~(th) century,and was fought back step by step in the contest with the Japanese silk.The Chinese silk,having splendid history of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years,faced with a rigorous life-and-death test.Reforming the silkworm seeds is either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solving the people's living difficulties,or the demands of developing the national industries,better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ndition and reducing the trade deficit.
     In the second chapter,from elementary recognize to work together,the author stated that,at the beginning,while most Chinese people,not knowing the world situation,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its change of demands,knew little of the lost of silk benefits and the ways to repartee,the custom official from the U.K,F. Kleinwachter recognize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ituation,its tendency and the status Chinese silk take,fond out the crux of the problem,he suggest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for Chinese people to learn the advanc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rom abroad and produce reformed silkworm seeds.After the war of 1894,which gave Qing Dynasty a heavy blow,more and more intellectuals,awaked by the national crisis,came to recognize the serious situation Chinese silk trade faced and accepted Kleinwachter's suggestions.Lou Zhengyu and his friends from the Shanghai Sericulture Society invited Japanese technicians to check and get rid of the virus of the silkworm seeds and produced perfect seeds,with the help of modern technology.Lin Qi wrote to the grand coordinator of Zhejiang province suggesting found schools to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for silkworm seeds reforming cause and he sent two young men to Japan to study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himself.The school and Jiangsu Woman Sericulture School founded later tried to manufacture reformed silkworm seeds,teach the students the modern seeds-producing technology,and give technological support to the new style seeds making farms their graduated students,which lay a solid basis for the silkworm seeds reforming cause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s of Emperor Guangxu and Xuantong,while Japanese government reformed their silkworm seeds vigorously,the government of late Qing Dynasty did little and lost good chances of development.Until the second decades of the 20~(th)century,the intellectuals,businessmen,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knew more about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learning the west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reforming the silkworm seeds,took part in the reform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formed the all-taking part in situation.Needless to say,school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ericulture in China acted as the main power in promoting the reform.Though founded som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the government did not plaid more important role because of fund shortage and backward in management.
     Without doubt,restricted by the domestic agricultural technology,the seeds the farmers used were still purebred ones,and its quality need to be improved,did not be accepted by the uneducated farmers,who we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watch-and-wait. The reform didn't have better results for the seeds hadn't tangible advantage than the native seeds and the way of breeding the farmers used was still primitive.
     In the third chapter,the article made a probe into the reform of silkworm seeds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time of 1923-1932.In 1923,the technicians produced the hybridized seeds and built up their resistance to disease.With the invention of seeds used in autumn showing impor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farmers got benefits from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got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science.The directive stations were built in many places,and became the frontier of spreading modern sericulture in the countryside.With the help of the directors,the farmers knew more about the reformed silkworm seeds and came to accepted them.On the one way,the already existing schools kept on growing,on the other way,some new sericulture schools were built and trained more students for the two provinces and made direc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going of modern science to the countryside.The ever-growing demands from the farmers formed a big market,and the breeding of producer of the reformed seeds made it possible to build more reformed seeds making enterprises.The more output,higher quality and lower price made the reformed seeds more acceptable to the farmers.
     During this period,the silk enterprisers,local gentlemen and the government made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 and contributed to the reform,the silk enterprisers by setting up silkworm seeds farms to manufacture reformed seeds,or founding direct stations to teach the farmers to breed the silkworm with scientific approach and guiding them to use reformed seeds by favorable price,the gentlemen by making use of their prestige to help the setting up of direct stations,to publicize the sericulture science and set models to the farmers in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with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the government turn to be the main force of the reform by executing their obligations.They paid more attentions tha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North Ocean Group to the reform,not only set up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sericulture research and popularizes faculties,but also issued decrees to set the specification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of reformed seeds in order to make it clear that how the reformed seeds should be manufactured and sold and who were qualified to do it.They taught the farmers to distinguish the bogus and inferior seeds from the standard ones and punish the unlawful and tricky traders.
     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anged unpredictably as before,during 1923 to 1931,the reform cause carried on with the reform farms running well and the reform cause striding forward.
     The forth chapter,crisis and countermeasures,mainly made a probe into the silkworm seeds reform from the year of 1933 to 1937 under the guide of governing economic thoughts.Since 1931,struck by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along with the challenge from the artificial silk,natural disaster and unfavorable social situations,the Chinese silk was put in a tight spo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risis,revive the countryside;soften the rigid social contradictions,the Nanjing Government carried out the sericulture governing since 1933,aiming at put forward the seeds reform by administrative methods.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sericulture model reform district,set up central permanent directive house in the sericulture prosperous area,tried to persuade or even force the villagers to use the reformed seeds,and assisted by the controlling the silkworm firms.It is the only way they can do it,for the villagers lacking of modern scientific knowledge.But it wa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nsider the villager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habits of thinking,and give them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of heightening their culture level,which could make it easier for the farmers to accept the new technology. In stead of working subjectively and taking everything on itself,the government should carry out their obligation to supply good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gradual improvement.The agitation of the villagers opposition to banish the local silkworm seeds,which lasted more than twenty days in there coun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illustrated the difficulty and complication of rooting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farmers for they knew little about it,showed that i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needing co-operation and hard work and a long process to be provided with all kinds of suitable cond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sixth part,the remaining part,the author evaluated the achievement and shortcoming of the reform.With the us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ilkworm grew,the assortments of silkworm seeds reduced, farmers got better income,it maid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ilk reeling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e of silk products,though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reformed seeds was lack behind the advanced ones in the world.The reform took place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 ranked first in our country in those days and set a model to other areas.Then 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reform took place of this area after 1937,it said that,while the reform cause grew vigorously,the Japanese imperialist launched a all-round invading war,serieulture industry was bitten heavily,rural economy shrunk,the produce and propaganda were damaged seriously,the reform cause was suspended.In the eight years that followed,the GMD government continued the reform cause by concentrating the remained reform force.Because of chaos,the normal agricultural runn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could continue no longer. Not having enough qualified reformed seeds,the farmers had to manufacture the native silkworm seeds with primitive way.Great retrogression was seen in the history of silkworm seed reforming.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 won,though the GMD government resumed the governing in silkworm seeds and took some supportive measures,most of the factories were too small to produce enough reformed seeds,as a result of both the longtime chaos caused by war and the breaking down national economy.The reform cause was faced with another life-and-death test.No doubt, there is a long way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go down to the village and integrate with farmers there.
引文
[1]胡鸿均:《蚕之品种改良及日本蚕种政策之一瞥》,《蚕声》二卷2期;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02页。
    [2]曾养甫:《复兴中国蚕丝业之先决问题》,《浙江建设年刊》(1933年)“论著”,第17页。
    [3]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4]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159页(戊)。
    [5]刘兴林,范金民:《论古代长江地区丝绸业的历史地位》,《古今农业》2003年第4期.
    [6]阙名:《中国蚕桑情形记》,宜今室主人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三《吏治、学校、农政、蚕桑》,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29辑,294页。
    [7][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导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第1页。
    [1]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5页.
    [2]宗源翰等:《湖州府志》,卷三十,舆地略蚕桑上,中国地方志丛书,第54种,成文出版社据同治十三年版影印,580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第三页,序二:谭熙鸿序。
    [4](光绪)《湖州府志》。
    [5]周庆云:《南浔志》卷三十;又见《吴兴农村经济》第11页。
    [5]中共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嘉湖蚕桑资料·近代篇》,39页。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1月出版。
    [1]沈百先:《<蚕业专号>发刊词》,《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1935年出版)。
    [2]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19页。
    [3]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6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4]管义达:《江苏省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江苏建设月刊》第三卷第三期第1页。
    [5]倪师孟、沈彤等:《震泽县志》卷四疆土 四物产,乾隆十一年(1746年)版。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20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209页。
    [6]储玉坤:《数字中的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第1卷第8期,1934年6月1日。
    [7]胡琢:《濮镇纪闻》,《总叙》。
    [8]《<改良吴江蚕丝计划>前言》,周德华:《吴江丝绸志》5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9]傅焕光:《江苏省新农业建设计划大纲草案》,1927年版,第12页,上海图书馆藏。
    [1]施闰章字尚白,江南宣城人。顺治己丑进士,官江西参议。康熙己未,召试博学宏辞,官翰林院侍讲,文章醇雅,尤工于诗。著有《愚山诗集》.其《祀蚕娘》:“华灯白粥陈椒浆,田家女儿祀蚕娘。愿刺绣裙与娘着,使我红蚕堆满箔。他家织缣裁罗襦,妾家卖丝充官租。余作郎衣及儿袄,家贫租重还有无。蚕时桑远行多露,好傍门前种桑树”。
    [2]清李兆镕《蚕妇诗》云:“村南少妇理新妆,女伴相携过上方,要卜今年蚕事好,来朝先祭马头娘”。
    [3]董蠡舟,清道光年间诗人,因“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故作《南浔蚕桑乐府》二十六首,分别为浴蚕、护种、贷钱、糊、收蚕、采桑、稍叶、饲蚕、捉眠、饷食、出薙、铺地、搭山棚、架草、上山、攃火、回山、择茧、缫丝、揭茧、作绵、澼絮、生种、望蚕信、卖丝、赛神等,记述了蚕区农民生产生活风俗民情。
    [4]陆松平:《湖州蚕桑丝绸地名溯源》,《丝绸》,1996年第5期。
    [5]可参见朱志达:《吴地蚕俗轶事辑录》,《江苏蚕业》2006年第1期:周德华:《吴中蚕俗:禁忌与口彩》,《中国蚕丝》,1996年第3期。张爱萍,上官素荣:《论湖州民间蚕神信仰及其社会影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丁世良,赵放主:《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732页。
    [7]李奕仁:《我国蚕种场的现状与改革前景》,《中国蚕业》,2005年4期。
    [8]冯家新:《2005年全国蚕种饲养量及蚕品种的调查》,《中国蚕业》,2007年第1期。
    [1]莫定森:《改良浙江省稻麦刍议》,《新农村》创刊号,7页,1933年4月.
    [2]周匡明:《蚕业史论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162-178页。
    [3]章楷:《我国古今农业推广事业述略》,《中国农史》,1991年第1期。
    [4]李平生:《世界经济大危机与中国蚕丝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5]沈百先:《蚕业统制与江苏省蚕业之复兴》,《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第1页。
    [6]张剑:《三十年代中国农业科技的改良与推广》,《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2期。
    [7]黄长义,徐凯希:《20世纪30年代湖北汉江流域的农业改良》,《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933-934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
    [2]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402页。
    [1]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109-110页。
    [2]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版,189页。
    [3]王羽骋:《近代江苏省的蚕种管理》,《江苏蚕业》,2005年第1期。
    [4]许明芬:《江苏蚕种业的现状、改革与发展》,《江苏蚕业》,2005年第1期。
    [5]陈涛,叶夏裕,李奕仁,马小琴,沈桂芳:《江苏蚕茧质量的现状和分析》,《中国蚕业》,2002年第4期。
    [1]陶维华:《江苏蚕种业的发展与展望》,《江苏蚕业》,2005年1期。
    [2]陶维华:《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江苏蚕种业可持续发展》,《江苏蚕业》,2006年第1期。
    [3]未署名:《春茧收购价创同期历史新高,浙江蚕农增收显著》,浙江农业信息网,2006年6月12日。
    [4]冯家新:《2005年全国蚕种饲养量及蚕品种的调查》,《中国蚕业》,2007年第1期。
    [5][日]吉武成美:《家蚕育种与生产力的提高》,原载日本《蚕丝科学与技术》1982年2期,色加克译,陆辉俭校。
    [6]鲁华云,倪春霄,梁大刚:《杭州地区家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之剖析》,《蚕桑通报》,2005年第4期。
    [7]陈克平:《家蚕遗传育种回顾与展望》,《面向21世纪蚕业振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蚕学会会议论文集》44页,西安,2000年11月。
    [8]邵生余:《中日合作攻关新蚕种 助农增收2500万元》,《新华日报》,2006年12月11日。
    [1]农业品种改良、农业科技改良和农业改良是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农业改良,徐颖秋认为,是指能给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所有方针、政策、措施和行动,它主要是依靠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推广,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积极进行非农业生产方面的配套改革如工商业部门的介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社会化服务业的渗入等,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科学化、工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现代农业。它包括生产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如改良种子、先进农具等,经济上成立各种组织介入市场如信用合作社、运销合作社,政治上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如成立农会组织,把农民团结起来与农村中压迫势力作斗争,教育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如办理乡村学校、举办各种讲习班。社会生活上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如设立农民医院、强化社会治安等。(徐颖秋:《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构想:<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模式研究>课题组专家访谈》,《科技日报》1996年9月16日,9月23日。)笔者认为,农业科技改良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在生产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如改良种子、先进农具等,并产生积极的成果,从而达到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善的目的。农业品种改良则是农业科技改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之一,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动植物品种进行改进,使其达到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的目的.它主要包括研究和培育优良品种及使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和推广。
    [2]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白鹤义、杜富伞、闵宗殿:《中国代农业科技史稿》,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
    [1]Randall E Stross,The Stubborn Earth:American Agriculturalists on Chinese Soil,1898-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1986.
    [2]孙义伟:《本世纪前五十年我国水稻育种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农史》1987年第3期:《我国最早的改良稻种》,《种子世界》1988年第1期。
    [3]咸金山:《我国近代稻作育种事业述评》,《中国农史》1988年第1期;《中国近代农机改良事业述评》,《古今农业》1989年第1期;《中国近代机灌事业的发展》,《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
    [4]曹隆恭:《近代小麦良种选育》,《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关于陆地棉的引种和推广》,《古今农业》1989年第2期。
    [5]章楷:《新中国成立前半个多世纪中我国作物育种事业概述》,《中国农史》1984年第2期;《20世纪百年间江苏的棉产改进和发展》,《古今农业》2000年第1期;《我国近代棉品种改良事业述评》,《古今农业》1988年第2期。
    [6]李群:《近代我国畜牧科技事业发展回顾与思考》,《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年第3期。
    [7]张剑:《农业改良与农村社会变迁——抗战前金陵大学农学院安徽和县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研究》,载章开沅、马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章楷:《近代农业教育和科研在南京——“民3以后中国农业教育和科研中心在南京”一说的探析》,《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我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农业推广》,《古今农业》1992年第1期。刘家峰:《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
    [8]高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农村改良政策述评》,《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1]冯泽芳:《最近二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之结果及今后吾国之棉种问题》,《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年第7、8期。
    [2]千家驹:《我们对于农业技术改良的态度》,《中国农村》第2卷第7期。光一:《对于乡村改良工作的态度》,《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
    [3]详见徐凯希、秦宏毅、陈国生、林刚、王翔等的论文(著)。
    [4]张海荣:《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科技改良》,《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
    [5]同上注。
    [6]高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农村改良政策述评》,《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7]徐凯希:《近代湖北茶业改良述略》,《农业考古》,2005年第4期;(20世纪30年代湖北汉江流域的农业改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三十年代湖北的水灾与农村经济》,《江汉论坛》1999年第7期;《近代湖北植棉业初探》,《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抗战时期湖北国统区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近代荆沙地区植棉业的发展和演变》,《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张之洞与近代鄂棉改良》,《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11期。
    [8]谢道同:《广西近代的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古今农业》1990年第2期;《广西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设施沿革考》,《中国农史》1985年第2期。
    [9]农保中:《论清末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论东北农业近代化》,《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清末民国时期牡丹江地区的土地开发》,《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991年第1期;《试论东北解放区的农业改良》,《中国农史》1997年第4期。
    [1]张海荣:《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科技改良》,《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
    [2]徐凯希:《晚清末年湖北农业改良述略》,《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3]黄长义,徐凯希:《20世纪30年代湖北汉江流域的农业改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秦宏毅:《抗战时期的广西农业改良》,《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4期。
    [5]陈国生:《战时四川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4期。
    [1]刘家峰:《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鲁彦:《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及其效益》,《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张剑:《农业改良与农村社会变迁——-抗战前金陵大学农学院安徽和县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研究》,载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上海市丝绸进出口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陈慈玉:《近代中国的机械缫丝工业》,(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版。
    [1][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209页;228页。
    [2]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
    [1]林刚:《长江三角洲近代大工业与小农经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52页、216-222页。
    [2]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汪敬虞:《从中国生丝的对外贸易的变迁看缫丝业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2期。
    [2]顾国达:《十九世纪的中美生丝贸易与美国丝绸业的发展》,《浙江学刊》2001年2期。
    [3]魏兆和,程嘉翎:《清末新疆蚕业的发展》,《中国蚕业》2004年1期。
    [4]徐允信,袁太成,郎纪林,曹明魁;《山西蚕业简史及其展望》,《蚕桑通报》1994年2期。徐允信,贾满库,张翠娥,淮颖社:《山西蚕业史考小札(1917-1937)》,《北方蚕业》2001年第2期。
    [5]苑朋欣:《清末新政时期直隶蚕桑业略述》.《古今农业》2002年第3期。
    [1]陈慈玉:《近代四川省机械制丝业的发展》,《食货月刊》(台北)14卷(1984年)第7、8期。
    [2]孙先知:《四川蚕茧生产的历史》,《四川丝绸》2003年3、4期及2004年1-4期分六期连载。胡祉鉎:《抗战时期的四川蚕业》,《四川丝绸》1995年4期。孙先知:《近百年(1895-1994)四川蚕丝业》,《四川丝绸》1997年第1期。
    [3]李平生:《论民初蚕丝改良》,《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论近代山东蚕丝业改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论晚清蚕丝业改良》,《文史哲》1994年第3期;《近代周村蚕桑丝绸业》,《文史哲》1995年第2期。
    [4]庄维民:《近代山东蚕桑业的改良及其影响》,《古今农业》1999年第4期。
    [5]徐宏英:《山东近代蚕丝业的兴衰及其原因》,《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陈慈玉:《近代无锡地区制丝业之发展》,(台湾)《食货》14卷(1984年)1期:《清末无锡地区的蚕桑生产与流通》,《大陆杂志》69卷(1984年)5期。严学熙:《蚕桑生产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
    [2]章楷:《明清时代太湖地区蚕桑兴衰考》,《农史研究》第三辑,农业出版社,1983年。
    [3]周谷平:《浙江近代的蚕丝改良》,《浙江学刊》1997年第3期。吴惠芬:《浙江近代的丝绸改良》,《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吴惠芬:《传统蚕丝业的现代命运——1927-1937年浙江的蚕种改良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
    [4]王树槐:《抗战时期云南的蚕桑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抗战建国史研讨会论文集》,1985年。
    [5]蒋猷龙:《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吴海平,林宝义:《浙江蚕种业改革回顾与发展方向》,《中国蚕丝》2004年第4期。章楷:《江苏近代的蚕种业》,《江苏蚕业》,1996年4期;许明芬:《江苏蚕种业的现状、改革与发展》,《江苏蚕业》,2005年第1期。
    [1]缪毓辉在《中国蚕丝问题》中将1926年前称为浙省改良蚕种之提倡时期。1926年至1928年为开展时期。1929年至1931年为全盛时期。自1934年开始为蚕种统制之阶段。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93-95页。
    [1]沈宗瀚:《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发展概述》,载沈宗瀚、赵雅书等编著《中华农业史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2页。
    [2]浙江省蚕丝管理委员会:《抗战期间蚕丝损失调查》,浙江档案馆藏。引自吴惠芬:《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控制下的江浙家庭制丝业》,《古今农业》2003年第3期。
    [1]罗兹·墨菲认为,卜凯的方法不适用于中国,说《中国的土地利用,1929-1933》“涉及一个无法在那里获得准确或完整统计资料的多半由文盲组成的农民社会”,“卜凯的统计数……仍然不过是一种用西洋的方法获得的近似数罢了,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传统的中国社会,那是颇有问题的”。[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61页。
    [2]陈意新:《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1]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1),《丝绸》1999年第10期。《华中蚕丝业调查报告》由周德华翻译后在《丝绸》1999年第10-12期及2000年第1-4期分7次刊登。
    [2]李章鹛:《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翰笙农村调查的历史考察》,《河北学刊》2006年2期。
    [3]张泰山:《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成果回顾》,《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1]“吴江素以蚕桑为农业唯一副产,向为著名之七里土丝之区,且丝绸织品,年有数百万元以上之收入,亦为本县大宗之产品,故本县蚕丝业之盛衰,实本县经济周转之一大关键也”。《吴江县改良育蚕教育计划书》(1934年.7月),《吴江蚕桑丝绸档案资料》,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100页。
    [2]吴德麟,李植泉:《无锡嘉兴蚕农经济与吴兴之比较》,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1939年,第1页。
    [3]《工商半月刊》第1卷,第18期,1929年9月15日。
    [4]吴根荣:《吴江蚕丝业档案》,《档案与建设》1986年第3期。
    [5]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译者序。
    [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31页。
    [3]费孝通语,见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38页。
    [1]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宋书·沈县庆传》附叙论。
    [4]陆龟蒙《甫里集》卷二。
    [5]引自刘兴林,范金民:《长江丝绸文化》,第8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范金民:《明到清前期江南蚕桑生产述论》,《古今农业》1992年第2期。
    [7]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齐民四术·农二》。
    [1]崇祯《清江县志》卷3《户产》。
    [2]乾隆《湖州府志》卷41。
    [3]万历《<湖州府志>董汾序》。
    [4]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
    [5]万历《崇德县志》卷2。
    [6]乾隆《吴江县志》卷5《物产》。
    [7]王鏊:《震泽编》卷3《风俗》。
    [8]吴根荣:《吴江蚕丝业档案》,《档案与建设》1986年第3期。
    [1]张文虎等:《重修奉贤县志》卷19,《风土志·风俗》。
    [2]民国《嘉定县续志》,卷5,物产。
    [3]民国《上海县续志》,卷8,物产。
    [4]金风样;上海县《法华镇志》卷3,《土产》。
    [5]民国《嘉定县续志》,卷5,物产。
    [6]《申报》1880年5月14日。
    [7]东南大学农科:《江苏省农业调查录》(淮扬道属),第68页,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1926年。
    [8](同治)《长兴县志》。
    [9]王韬:《漫游随笔》,见李文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辑,第428页。
    [1]《安吉县志》(1875年),第8卷,第29页。
    [2](光绪)《嘉兴府志》,卷32《农桑》。
    [3]吕广文:《蚕桑要言·序》
    [4]陈清奇:《浙江蚕桑发展史略》,《蚕桑通报》,1996年5期。
    [5]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陈代青等译,第515页,神州国光祉,1930年版。
    [6]熊龙华:《我国蚕丝之回顾与前瞻》,《农村经济》,第1卷,第12期,1934年10月。
    [7]段本洛:《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295-298页。
    [1][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123页。
    [2]孙可为:《浙江最早的机械缫丝厂和清末绍兴蚕织业》,《丝绸》,1999年第4期。
    [3]魏颂唐:《浙江经济纪略》第3-4页。转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192页。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4](同治)《南浔镇志》卷21《农桑》。
    [5]“吾乡(南浔)则栽桑地狭,所产仅足饲小蚕,曰小叶,叶莫多于石门、桐乡,其牙侩则集于乌镇,三眠后买叶者以舟往,谓之开叶船,买卖皆日稍。吾镇之饶裕者亦稍以射利,谓之作叶,又u顿叶。”(篱蠡舟:《稍叶》,(光绪)嘉兴《乌程县志》卷28。)
    [1]《南浔志》32卷《物产》,1922年。
    [2]拥有资财在百万以上者称象,50万以上者称牛,30万以上者称狗。《蚕桑衰落中的吴兴农村》,《东方杂志》32卷第8期。
    [3]根据张恩深、顾酥若、吕焕泰等1981年口述整理,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95页。
    [4]般惟稣:《江苏六十一县志》,“江苏省总说”11-12页:“物产”,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11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上),第1编,第4章,第2节,第1150页。1933年版,(台北)华世出版社重印本。
    [7]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四编,第八章,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64页。
    [8]王庄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14页。
    [1]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33页。
    [2]阙名:《论丝厂》,沈云龙主编《近代种国史料丛刊》三编29辑,宜今室主人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三《吏治、学校、农政、蚕桑》301页。
    [3]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1939年版,第11页。
    [4]章楷:《漫谈历史上的江苏蚕业》,《蚕业科技》,1979年第3期。
    [5]《无锡年鉴》,第1回,引自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1页。
    [6]乐嗣炳:《中国蚕丝》,第72页,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7]《锡山近信》,《申报》1882年6月8日。
    [1]阙名:《苏省宜设立蚕桑学堂议),宜今室主人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三《吏治、学校、农政、蚕桑》,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29辑290页。
    [2]凌鸿勋:《中国铁路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影印版,第443页。
    [3]《江苏无锡县二十年来之丝业观》,《农商公报》第85期“著译”。
    [4]《全国丝厂茧行之调查》,《江苏实业月刊》,第30期,引自王序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33页。
    [1]朱新予:《中国丝绸史(专论)》,39页,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版。
    [2]光绪《归安县志》卷11《蚕桑》。
    [3]江苏省《农矿公报》第23期,1930年4月1日。
    [1]《华中蚕丝业调查》(2),《丝绸》1999年第11期。
    [2]《华中蚕丝业调查》(3),《丝绸》1999年第12期。
    [3]王庄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50页。
    [4]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195页(丁)。
    [5]浙江省蚕桑志编纂委员会:《浙江蚕桑志》12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192页(丁)。
    [1]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79页。
    [2]周德华译:《华中蚕丝业调查》(4),《丝绸》,2000年第1期。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79-80页。
    [3]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83页。
    [4]周德华译:《华中蚕丝业调查》(4),见《丝绸》,2000年第1期。
    [5]《余杭蚕种制造概况》,《工商半月刊》第2卷第17号,1930年,“调查”第13页。
    [6]胡仲本:《浙江省余杭县土制蚕种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第六号,1936年1月。
    [7]吴福清,余杭县最具声誉的制种者和蚕种商,住赐谷庙前。因其历史悠久,对于选种方面亦较严格,因此,历年销售的蚕种,颇得买户的欢迎,营业量为3千张左右。他的蚕种被认为比所有其他人所出产的要优良得多,农民常常提前6个月预付大笔订金购买他的蚕种。周德华译《华中盆丝业调查》(4),《丝绸》,2000年第1期。
    [1]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202页(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2]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6),《丝绸》2000年第3期。
    [3]金城:《新昌县志》,1919年版,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79种,成文出版社影印本,428页。
    [4]王学祥:《浙江新昌、嵊县土制蚕种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第六号,1936年1月。
    [5]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202页(丁)。。
    [6]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192页(丁)。
    [1]余杭土种价格一般为每张2角、4角、6角三种,以平均4角计。
    [2]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4),《丝绸》2000年第1期。
    [3]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4),《丝绸》1999年第10期。
    [4]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6),《丝绸》2000年第3期。
    [5]《新昌农事调查》,金城:《新昌县志》,1919年版。中国地方志从书,华中第79种,成文出版社影印。第3册,1776页。
    [6]王庄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55页。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182页。商务印书馆,2003
    [2]陈宣昭、吴觉农:《改良种与农村经济》,《国际贸易导报》第四卷,1932年第1号。
    [3]《各机关人员为劝告勿定土种下乡宣传大纲》,《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83-84页
    [4]钱天达:《景气声中之蚕丝业》《国际贸易导报》9卷3号,《贸易动向》,4页。
    [1]良:“改良育蚕谈”,《申报》1924年4月11日。
    [2]《各机关人员为劝告勿定土种下乡宣传大纲》,《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83-84页。
    [3]中国银行管理处:《丝业救济问题的讨论》,《中行月刊》1卷3期4页。引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卷3,105-10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4]《新昌农事调查》,金城:《新昌县志》,1919年版,中国地方忠从书,华中第79种,成文出版社影印。第三册,1776页,1780页。
    [1]《自然辩证泫通讯》杂志社编:《科学传统与文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142页。
    [2]曹幸穗:《从启蒙到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1]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3页。
    [2]魏源:《海国图志》卷十。
    [3]郑观戍:《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罗炳良编),2002年版,525页。
    [4]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选集》,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翦们赞等:《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307-309页。
    [1]粱启超:《农会报序》,《时务报》第23册,1897年4月。
    [2]《谭嗣同全集》,365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3]曹幸穗:《启蒙和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1]苏州市档案馆藏:《菱湖商会会董孙志赢禀》,宣统元年五月初四日。引自王翔:《近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39页。
    [2]紫藤章:《清国蚕丝业一斑》,(东京)农商务省生丝检查所,1911年,第57-60页。引自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0页。
    [3]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545页。
    [4]蒋猷龙,吉武成美,吕鸿声,渡部仁;《世界蚕丝业科学技术大事记》第24-25页,中科院蚕业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1986年印制。
    [5]蒋猷龙:《浙江蚕丝业发展简史(二)》,《丝绸》1988年第9期。
    [1]沈协和,刘文达:《日本蚕丝业的兴起和衰退》,《丝绸》1988年第9期。
    [2]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张謇全集》卷六,486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女蚕》第7期,1932年。
    [4]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选集》,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张之洞:《劝学篇》(下),游学第二,第6页,《张文襄公全集》第203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
    [1]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18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游修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启发——中国与日本的比较》,《古今农业》1993年1期。
    [3]梁加龙:《日本与近代蚕丝技术输入中国》,《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撤》1993年第3期。
    [1]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刘兴林,范金民:《论古代长江地区丝绸业的历史地位》,《古今农业》2003年第4期。
    [2]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54页。
    [3]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卷,447页。
    [4]《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1卷,第190页,[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87页。
    [1]康发达:《蚕务条陈》,甘韩辑,杨凤藻校《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七:农政中,614页。
    [2]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3页。
    [3]实际上,蚕病的打击并非法国丝织生产依赖东方生丝原料的唯一原因,中国优质生丝成本更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汪敬虞先生就指出:“流行的看法是:1854年法国的桑蚕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瘟疫,造成蚕丝的大减产。然而,法国生丝从此一路不振,却不能单纯拿一次瘟疫的流行作为惟一的解释.事实上,这个时候中国的生丝,不但在质量上超过法国生丝,而且法国输入中国生丝在成本上大大低于本国蚕丝的制造。正是这一点,才使得中国出口生丝,特别是质地优良的七里丝,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内,维系对法生丝贸易于不坠的力量之所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汪敬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第一卷,第41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江苏省档案馆藏:《苏州商会代表提议推销国货须先从中外同等税率着手案》。转引自王翔著《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2页。
    [2]二线指丝线和航线。丝线作为出口物资,航线进行进出口贸易,输出丝绸和运回必需材料。
    [3]王庄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4]《辑里湖丝调查记》,转引自曾同春:《中国丝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32页。
    [1][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2]《Silk Association of America,Annual Report》,1917年,第19页,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汪敬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94页。
    [3]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42-43页。
    [1][日]藤本实也:《支那蚕丝业研究》,引自[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2]《农学报》30册,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上。
    [3]《浙江各府县创设蚕公会记》,《农学报》134册,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中。
    [4]曾同春:《中国丝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27页。
    [1]钱天达:《中国蚕丝问题》,上海:黎明书局,1936年版,第98页。
    [2]江苏省农矿厅编:《江苏省十七年度蚕业状况》,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4页。
    [3]《上海丝厂协会委员会关于改良蚕丝治标办法致工商部呈文》,1929年3月1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92页。
    [4]曾同春:《中国丝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27页。
    [5]曾养甫:《复兴中国蚕丝业之先决问题》,《浙江建设年刊》(1933年)论著,第18页。
    [6]江苏省农矿厅编:《江苏省十七年度蚕业状况》,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4页。
    [7]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7),《丝绸》,2000年第4期
    [1]《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徐雪筠等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271-272页。
    [2]《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徐雪筠等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4、10页。
    [3]徐淡人:《三十六年蚕种供需纪要》,《浙江经济》第2卷第5期。
    [4]《无锡丝茧业向北洋政府提议改良蚕种》,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66-167页。
    [1]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上》,罗炳良:《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340页。
    [2]刘武坤辑《旧中国(1859年—1949年)海关总税务司、税务司名录(上)》,《民国档案》1986年3期。
    [3]康发达:《蚕务条陈》,甘韩辑,杨凤藻校《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七:农政中,610-640页。以下引用该文,不复另注。
    [4]关于康发达各次上奏折的具体时间,登载的各版本书刊均未显示,据内容判断应在1889年前后。
    [5]此折在甘韩辑,杨凤藻校《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及《农学报》刊登时均无标题,今据其内容拟折名。
    [1]粱启超:《<蚕务条陈>序》,《农学报》第2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下。
    [1]“吾国对于蚕种,向多由养蚕家自制。如日本或法国或意大利等国则专为一业。法国制种业尤比各国发达。”曾同春:《中国丝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27页。
    [1]《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四编农林畜牧,164-165页(丁)。
    [2]蒋猷龙,吉武成美,吕鸿声,渡部仁:《世界蚕丝业科学技术人事记》,中科院蚕业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1986年印制,第29页。
    [1]孔昭明:《种桑育蚕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29辑宜今室主人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吏治、学校、农政、蚕桑》290页。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2]粱启超:《<蚕务条陈>序》,《农学报》第2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下。
    [3]参见拙作《试论张謇的农业发展观》,《中国农史》2001年第3期。
    [4]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卷六,84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上海强学会章程》,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编辑委员会:《清廷之改革与反动》(下),376页。台北:正中书局,1966年版。
    [2]梁启超:《<蚕务条陈>序》,《农学报》第2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下。
    [3]可参见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道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张謇日记》光绪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晤何眉孙(嗣琨)、汪穰卿(汪康年)”;“三月二十八日,复蒋伯斧(蒋黻)、罗叔蕴(振玉)讯”,“四月八日,答蒋伯斧、罗叔蕴讯,论农会”。“五月十二日,作农会奏,”“五月托陈伯雅寄农(学)报通州”,“八月十日,答穰卿讯”,“九月十七日,与敬夫……穰卿、伯斧讯”。
    [5]金城:《新昌县志》,1919年版,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79种,成文出版社影印本,432页。
    [6]林启:《杭州府林太守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农学报》第10册,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下。
    [7]《浙江蚕学馆招考章程》,《农学报》第21册。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下。
    [8]林启;《杭州府林太守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农学报》第10册,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下。
    [1]宋应星:《天工开物》,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72-73页。
    [2]高景岳、严学熙根据陆子容1963年笔述整理。《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0页。
    [3]谈汗人主编,无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县志·大事记》第20页云:“1881年春,新安乡下甸桥蚕农张少甫,用‘莲心茧'蛹蛾培育新茧‘夏夹季',新茧色白颗大,被称为‘南门大白圆'。张少甫以此经验著成《养蚕必读》一书”。谈汗人:《无锡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4]高景岳、严学熙根据陆子容1963年笔述整理,《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0-181页。
    [5]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张謇全集》卷五(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242页。
    [6]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580页,三联出版社,1958年版。
    [1]务农会,后改称“农学会”。大概因为当时别的地方也成立农学会,所以有些时候在农学会三字之前冠以“上海”,称“上海农学会”。但该会最早拟订的章程等自称“务农会”。1898年冬起,它的正式名称是“江南农学总会”,(“两江总督敕宝山县沈期仲大令兴建农学堂扎”,载《农学报》第55册。)但出版的《农学从书》上则印“江南总农会”五个字。参见章楷:《务农会、<农学报>、<农学丛书>及罗振玉其人》。《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
    [2]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集蓼编》。
    [3]罗振玉:《农官私议》,《农事私议》卷之上。
    [1]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22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梁启超也是务农会的重要人物,曾自言“农学会,梁启超与诸同志共创于上海者也,至是乃采章颁行,破旧例愚抑遏之风,开维新聚众讲求之业”。《戊戌变法·粱启超按语》,第二册,第30页。
    [3]粱启超:《农会报序》,《时务报》,第23册。
    [4]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卷二,1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农学报略例》,《农学报》第1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
    [6]梁启超:《农会报序》,《时务报》,第23册,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一辑,358页。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4188页。
    [2]《农学报略例》,《农学报》第1册。
    [3]衣保中,郭欣旺:《藤田丰八与清末中国西方农学引进》,《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3期。
    [4]喝茫勒窝滂著、侯官郑守箴仲甫译,《喝茫蚕书·蚕病第二》,罗振玉《农学丛书》第二集,清光绪江南总农会石印本。引自卢家彬:《谈晚清农业科技出版物在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中的作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罗振玉:《郡县设售种所议》,《农事私议》卷上。
    [6]《农学报》29册,“本会事状”,二十四年四月。又见阙名:《农会饲蚕述闻》,沈云龙主编 近代种国史料丛刊三编29辑,宜今室主人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三《吏治、学校、农政、蚕桑》295-296页。
    [1]《农学报》第37册,“本会事状”,1898年5月。
    [2]王道勋:《振兴中国蚕业之我见》,《浙江省立蚕桑科职业学校卅周纪念特刊》,1928年。
    [3]《武昌农务学堂报告·癸卯各龄饲育经过总论》,《农学报》237册。1903年12月。
    [4]《杭州府林太守伤各属购阅农学报并纷给各书院札》《农学报》,12册,1897年10月。
    [1]《林公二十五周年纪念册》,1925年印。引自王承绪,赵端瑛:《郑晓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06页。
    [2]《杭州府林太守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农学报》第10册。1897年9月。
    [3]《张殿撰论海通蚕桑书》,《农学报》第6册。1897年7月。
    [4]《杭州府林太守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农学报》第10册,1897年9月。
    [5]《浙江蚕学馆表》,《农学报》第41册,1898年8月。后由布政司拨银3万6千两,并以金沙港一带地30余亩为馆址。
    [6]《浙江蚕学馆招考章程》,《农学报》第21册,1898年2月。
    [7]《浙江蚕学馆招考章程》,《农学报》21册,1898年2月。
    [1]《蚕师应聘》,《农学报》第11册,1897年9月。
    [2]《设立养蚕学堂章程》,《集成报》第19册,1897年10月30日。
    [3]孙淦,字实甫,浙江人,大阪华商,与汪康年、罗振玉、张謇等交往甚多。他不仅建议浙江省派人赴日习蚕,还从日本寄显微镜等急需器具给农学会,让其转赠给浙江蚕学馆。事见《蚕镜东来》,《农学报》第5册。
    [4]浙江大学吕顺长先生在《清末浙江与日本》一书中对林启如何在罗振玉、孙淦的建议下选派两生赴日有很好的研究,可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张英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对日本蚕业新科技的引进和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6]《蚕馆考绩》,《农学报》第47册,1898年10月。
    [7]《杭州蚕学馆成绩记》,《农学报》第120册,1900年10月。
    [1]《杭州府林太守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农学报》第10册,1897年9月。
    [2]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45页。
    [3]郑辟疆先生在《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1918-1949)中说比赛由蚕学馆教员稽侃先生建议,目的是以土种土法与新种新法比赛,以便推动政府人力提倡蚕桑,认为“此次比赛(新种、新法)虽然胜利,而其后仍趋寂然”。至少说明当时改良蚕种并未很快打开局面。
    [4]郑晓沧:《戊戌前后浙江兴学纪要与林启对教育的贡献》,《郑晓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10页。
    [5]《新昌农事调查》,金城:《新昌县志》,1919年版,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79种,成文出版社影印。第3册,1771页。
    [1]《浙江蚕学馆表》,《农学报》第41册,1898年8月。
    [2]朱新予,求良儒:《蚕学馆——中国第一所蚕丝业学校》,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出版,第9页。
    [3]《浙江蚕学馆表》,《农学报》第41册,1898年8月。罗振玉:《杭州蚕学馆成绩记》,《农学报》第120册,1900年10月。
    [4]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4),《丝绸》2000年第1期。
    [5]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2页,1981年1月出版。
    [6]阙名:《苏省宜设立蚕桑学堂议》,宜今室主人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三《吏治、学校、农政、蚕桑》,沈云龙主编《近代种国史料丛刊》三编29辑,298页。
    [7]《推广全省蚕桑议案》,《浙江教育官报》第17期,1910年。
    [1]郑晓沧:《戊戌前后浙江兴学纪要与林启对教育的贡献》,《郑晓沧教育论著选》,3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版,309页。
    [1]张英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对日本蚕业新科技的引进和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2页,1981年1月出版。
    [3]青镇为今乌镇的一部分,属浙江省嘉兴桐乡市。乌镇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位于京杭人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宋嘉定年间乌镇以车溪为界分为乌镇和青镇,河西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1950年两镇合并,统称为乌镇。
    [4]《青镇蚕种有限公司章程》,《农学报》189册,光绪二十八年七月(1902年8月)。
    [1]蒋猷龙:《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
    [2]中共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嘉湖蚕桑资料·近代篇》,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62-63页。
    [3]蒋猷龙:《浙江蚕丝业发展简史》(二),《丝绸》1988年第9期。
    [4]郑辟疆《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3页。
    [5]白鹤文、杜富全、闵宗殿:《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323-324页。
    [1]《无锡杂志》蚕业号,1926年4月。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75-176页。
    [2]江苏省《农矿公报》第1期,1928年7月1日。
    [3]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68页。
    [4]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69页。
    [1][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204页。
    [2]“戊戌变法”前,经元善等在沪南高昌庙桂墅里开办“中国女学堂”。“戊戍变法”失败后不久停办。浙江蚕学馆毕业生史量才(家修)觉得中国农家养蚕向来由女予承担,培养女子蚕桑人才比男子更有必要,因此于1903年借用中国女学堂的房屋开办“上海私立女子蚕桑学堂”。参见白鹤文等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320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3]赵庆长,余述人:《缅怀郑辟疆校长办学和创业的事迹》,《四川蚕业》,1991年第1期。
    [4]《华中蚕丝业调查》(3),《丝绸》1999年第12期。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养殖卷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1-2页。
    [1]费达先,曹鄂:《经纶天下农被苍生挽回权利谁之任?我国现代蚕丝科技革新的先驱者—郑辟疆》,《学会》1994年7期。
    [2]高景岳,严学熙:《蚕桑教育家和革新家郑辟疆》,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13辑,54页。
    [3]章楷:《江苏近代的蚕业教育》,《江苏蚕业》,1996年第3期。
    [4]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遗寰灜——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丝绸》,1990年12期。
    [1]高景岳,严学熙:《蚕桑教育家和革新家郑辟疆》,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13辑,57页。
    [2]杨苏虹:《一份珍贵的契约》,《档案与建设》,1992年5期。
    [3]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遍寰瀛——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丝绸》,1990年12期。
    [4]郑辟疆:《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1918-1949),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科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3页。
    [5]陆子容1963年笔述,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3页。
    [6]钟赛:《蚕专校庆速写》,《蚕丝杂志》,1卷1期,1947年,41页。
    [1]高景岳,严学熙《蚕桑教育家和革新家郑辟疆》,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13辑,55页。
    [2]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7),《丝绸》,2000年第4期。
    [3]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71页。
    [4]李碧君:《近代江苏蚕种业管理机构》,《江苏蚕业》,1996年第4期。
    [5]1894年,美国进口生丝总额中,日本丝就已占到52%,此后不断增加,1897年为53.2%,1909年占58.7%,1914年占70.1%。藤本实也:《支那蚕丝业研究》,(东京)东亚研究所,1943年,第404-405页。引自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15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农商公报》,16期,1915年11月,14页。
    [7]吴兆名:《中国丝业的危机》,《东方杂志》第28卷,第11号。
    [1]冯家新:《蚕种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蚕学专业用教材,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说“1917年在镇江成立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显然有误,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迁至镇江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的事情。
    [2]《江苏省立育蚕试验所汇刊》第1期。1919年1月
    [3]乐嗣炳:《中国蚕丝》,第56页。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4]沈联芳,湖州商人,除拥有浙江上海恒丰丝号外,又先后创办并经理了上海振纶洽记缫丝厂、恒丰缫丝厂等,成为当时上海丝业界的头面人物之一。
    [1]夏道湘:《中国蚕丝业概况及其复兴之我见》,《中国实业》第1卷第8期。
    [2]曾同春《中国丝业》,17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江浙皖丝茧总公所总理沈镛关于推行无病改良蚕种致吴江县茧业公所总董周孚光函”。1923年4月16口。吴江县档案,案卷号8-10-5088。引自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4页。
    [2]《申报》1924年4月7日。
    [3]《工商半月刊》第1卷。第18号。
    [1]张白衣:《中国蚕丝业论》,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辑,131-132页。
    [2]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93页。
    [1]《女蚕》第七期,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97页。
    [2]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133页,三联书店,1961年版。
    [3]《农商公报》第10卷,第3册。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97页。
    [4]张国辉:《甲午战后四十年问中国现代缫丝工业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5]《女蚕》第七期。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97页。
    [1]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36页。
    [2]张福全:《我国蚕桑教育事业先辈朱文园先生》,杭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杭州文史资料》第12辑,67-69页。
    [3]朱学曾:《笕桥时期的农学院》,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文史资料》34辑,22页。
    [4]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以资助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后来,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此举促成了大批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史称庚款留学。在欧美等国攻读农学的中国留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原有基础比较扎实,又经过了国外的严格训练,因此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理论和技术水平更高,在我国蚕种改良和理论研究、蚕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5]蒋猷龙:《中日蚕业科技和文物的交流》,《农业考古》,1983年3期。
    [6]胡鸿均:《葛敬中》,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养殖卷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67-69页。
    [1]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104-105页。
    [2]金陵大学农学院:《金大农学院通讯》,1938年24-26合刊。
    [3]鲁彦:《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科研措施及其成就》,《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4]《华中蚕丝业调查(3)》,《丝绸》1999年第11期。
    [5]曾同春:《中国丝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177页。
    [6]邹秉文(1893-1985)字应崧,江苏吴县人。1912年在美国高中毕业,考入康乃尔大学农科,主修植物病理学,1915年回国,任金陵大学农科教授。1917年转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农科主任。邹秉文主持高师、 东南大学农科十多年之久,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参与发起中国科学社、中华农学会,成为极有威望的农业界领袖人物。
    [1]邹秉文:《中国农业教育》,引自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古今农业》,2004年1期。
    [2]杨懋青:《中央模范农业推广区工作报告》,《农林新报》第8年第2期。
    [3]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7),《丝绸》,2000年第4期。
    [4]汪赞源:《朱新予父子的教育业绩》,《杭州文史资料》第13辑129页。
    [1]《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八年报告》136页。
    [2]朱新予(1902—1987),字心畲,谱名学助,萧山桃源十三房村(今属浦阳镇)人。1915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1919年9月毕业,留校任助教。1920年暑假,朱新予到南京金陵大学进修蚕丝与农业教育,1922年11月,考取浙江留日公费生,于次年2月赴日留学。1925年7月回国,1926年1月至1928年3月在浙江省立甲种蚕桑学校、苏州第二农校任教员兼推广工作。1928年4月到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任推广部主任兼该会女子蚕业讲习所所长。次年6月,女子蚕业讲习所迁往镇江,改名“镇江女子蚕业学校”,后又易名“合众高级蚕桑科职业学校”,均由朱新予任校长。1932年后,朱新予相继主持江苏金坛和浙江萧山两地的蚕桑改进模范区的技术指导、推广工作,还兼任南京中央大学蚕桑系讲师。http://zjtz.zjol.com.cn/05zjtz/system/2005/11/24/006377816.shtml。
    [3]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88页。
    [4][日]池田宪司:《费达生与中国蚕业改革》,周德华译,《国外丝绸》2002年第2期
    [1]严忠婉;《严惠宇与镇江蚕桑事业》,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镇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嫘祖传人:镇江蚕桑丝绸史料专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1993年12月第一舨,83页。
    [2]沈宗瀚:《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发展概述》,载沈宗瀚、赵雅书等:《中华农业史论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2页。
    [3]钱天鹤,1893年2月27日出生于浙江杭县,191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1913-1918年就读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后应金陵大学之聘,任农林科教授,兼蚕桑系主任。在致力于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蚕业科学研究。他首先调查研究了中国和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蚕丝业的状况,深为我国蚕丝业的衰落而担忧。他惊呼:我国首创蚕丝已历四千余载,降至1918年,全国养蚕、缫丝从业人员及其家属近两千万人,生产徘徊不前,而日本则后来居上,出口生丝急剧增长,占全球生丝贸易50%以上,长此以往,世界丝市将为日本一国所垄断,不容我国有立锥之地,可不惧哉!他指出,中国蚕丝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蚕病蔓延,养蚕方法不科学,要振兴我国丝业应从控制蚕病、发展桑园、防止茧商操纵茧价等方面着手。基于上述认识,钱天鹤在金陵大学任职期间,潜心于防治蚕病和选育蚕种的研究,曾发现多种新的蚕病,设计了新式制种盒生产无毒蚕种,培育成上海白种、横林白种、新元白种、意大利黄种、洞庭山白种等优良蚕种。在进行蚕病和蚕种研究的同时,钱天鹤从发展蚕业的全局出发,先后提出过建立原种场,以控制蚕病;开放蚕茧市场,以防止茧商垄断茧价;建立生丝检验所,以提高生丝 质量;以及开展国际金融、运输、保险业务,以进入国际市场等一系列建议。
    [1]《农业周报》第1卷第32期:“报道”。
    [2]李治楫:《国内农事试验机关概况》,《农业推广》第6期。
    [3]《中央农业实验所之更张》(社论),《农业周报》第2卷,第17期。
    [4]《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一卷第一号,第17页,1933年6月26日。
    [1]章荣阳:《浙江蚕业及蚕业政良场进行概况》,《农林新报》总166期,1929年。
    [2]自1927年成立省政府后,江苏实业行政即归建设厅主管,旋成立农工厅,未几复改为农矿厅。1932年改为实业厅,1933年又改为建设厅。《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第三章“江苏省之经济建设”第二节“地方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第3页。
    [3]《无锡年鉴》,第1回,1930年4月。
    [4]《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64页。
    [5]1933年12月,无锡农业推广所亦并入该场,职员达60余人,分蚕种取缔、蚕桑试验、丝茧试验、农事推广、总务股等五股,办理蚕业研究试验、蚕种取缔及农事推广指导等工作。其中丝茧试验股、蚕桑试验股有田160余亩,各项仪器设备齐全,能够满足使用的需要。《无锡概览》,1935年5月20日版。
    [6]全国经济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报告汇编》第四集,《国联蚕丝专家玛利报告》,1937年版,第17页。
    [1]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十七年度蚕业状况》25页。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2]1929年9月8日,江苏省农矿厅关于育蚕指导会议记录,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2页。
    [3]吴江县档案.案卷号8-1-2731。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5页。
    [4]《江苏省县农业推广所通则》,《农业推广》第5期。
    [1]《江苏省县农业推广所通则》,《农业推广》第5期。
    [2]廖家楠:《改进江苏农业管见》,《农村经济》第1卷第1期,1933年12月16日,第50页。
    [3]《全国农业推广实施状况调查》,《农业推广》第7期。
    [4]《江苏省农业推广所之更纷缔与希望》(社论),《农业周报》第4卷第25期。
    [1]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立扬州蚕业试验场十七年度工作概况》,18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2]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立扬州蚕业试验场十七年度工作概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页。
    [3]易安:《中国蚕业改进谈》,《农业周报》第1卷第26期,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33页。
    [4]李毓珍:《敬告无锡之实业界》,《无锡杂志》《实业号》。1923年10月。
    [5]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十七年度蚕业状况》,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版,6页。
    [1]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78页。
    [2]张英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对日本蚕业新科技的引进和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3]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4页。
    [4]《江苏省建设月刊》第二卷(1934)年第二期。
    [1]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1933)年版。165-166页。
    [2]浙江省蚕桑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蚕桑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05页。
    [3]蒋猷龙:《浙江蚕种生产发展史》,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省嘉兴地区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省蚕桑学会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一集),湖州印刷厂,1980年。
    [4]南通市地方志编篆委员会:《南通市志》(中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1350页。
    [5]胡贤熹:《杭州土丝业的兴衰》,《杭州文史资料》第9辑,143页。
    [1]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遍寰瀛——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丝绸》1990年12期。
    [2]陈慈玉:《近代中国的机械缫丝工业(1860-194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8),第266-267页。
    [3]《工商半月刊》第1卷,第18号。
    [4](清)张履祥:《补农书》下卷《补<农书>后》。
    [1]曾养甫:《关于蚕丝改良委员会过去进行事业及将来发展计划致秦汾函》(1935年5月2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65页。
    [2]《孙中山全集》第六卷382-383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291-292页。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1]秦孝仪:《革命文献》,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第79辑,第224页,1979年版。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84页。
    [3]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1月初版。
    [4]《战前浙江之蚕丝业》,《浙江经济》第1卷(1946年)第3期。
    [5]陈师颞:《浙江农村养蚕技术指导的创始》,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79-80页,1981年1月出版。
    [1]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71页。
    [2]华震夏:《南浔丝业会馆》,中国南浔开发区网。
    [3]《浙省蚕业推广经过概况》,《浙江建设月刊》第6卷第8期“报告”第3页,1933年。
    [1]费达先,曹鄂:《经纶天下衣被苍生挽回权利谁之任?我国现代蚕丝科技革新的先驱者—郑辟疆》,《学会》1994年7期。
    [2]郑辟疆:《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3页。
    [3]郑辟疆:《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3页。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178页。
    [1]《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十四年报告》25页。
    [2]《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八年报告》第126页。
    [3]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八年报告》100页。
    [4]金晏澜:《江浙蚕业概况及其趋势》,《农矿公报》23期,1930年4月。
    [1]《无锡永泰丝厂史料片断》,无锡市政协编:《无锡文史资料》第二辑61页。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71页。
    [3]王化南:《我和乾牲丝厂》,《无锡文史资料》,第6辑,64页。
    [4]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72页。
    [5]《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4页。
    [1]《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五年报告》,三:“指导”。
    [2]《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四年报告》14-15页。
    [3]《吴江县蚕桑改良区二十三年度六月份中心工作报告》。吴江县档案,案卷号8·1·1352。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9页。
    [4]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63页,1981年1月出版。
    [5]何玉书《序》,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十七年度蚕业状况》,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版。
    [6]《江苏省农矿厅关于各县县立蚕桑场概况统计表》,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河海 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29页。
    [1]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114页。
    [2]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18页。
    [3]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18页。
    [4]引自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5]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21页。
    [6]苏州市档案馆藏:吴县社会调查处编:《吴县备区蚕桑业状况调查表》,《吴县年刊》1930年,引自王翔《民 国前期蚕桑业发展原因》,《中国农史》1988年1期。
    [1]余广彤:《蚕丝春秋》,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29页。
    [2]余广彤:《蚕丝春秋》,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20页。
    [1]中共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嘉湖蚕桑资料·近代篇》,《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1月版,46页。
    [2]《中国蚕丝业大观》第215页,引自[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198页。
    [3]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4]《中国蚕丝业大观》第10-11页。引自[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199页。
    [5]中共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嘉湖蚕桑资料·近代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1月出版,41页。
    [6]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61页。
    [1]《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27页。
    [2]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7),《丝绸》,2000年第4期。
    [3]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五年报告》38-41页。
    [4]钱天鹤:《中国农业研究工作之鸟瞅》,《农业推广》第8期。
    [5]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合众蚕桑改良会民田十六年报告》4-6页。
    [1]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65页。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8页。
    [3]王福海,黄为民:《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蚕种制造场的创建及在历史上的作用》,《中国蚕业》2007年第3期。
    [4]镇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镇江市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版,986-987页。
    [5]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 学会编印,1948年版,309页。
    [1]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1947年版。
    [2]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经济年鉴》128-129页,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彭学沛:《农村复兴运动之鸟瞰》,《东方杂志》第32卷第1号,1935年1月,77-79页。
    [4]彭学沛:《农村复兴运动之鸟瞰》,《东方杂志》第32卷第1号,1935年1月。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廿二年工作报告》,《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2卷第3号,162-163页。
    [2]《一年来复兴农村政策之实施状况》,《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2卷第3号,18-20页。1934年8月。
    [3]曾养甫(1898-1969),原名宪浩,广东平远县东石镇人,1923年国立北洋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匹兹堡大学研究院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致力于国家建设,历任浙江省、广东省建设厅长、广州市市长、铁道部次长、交通部长等职,政绩显著,在浙江创办淮南煤矿,设置无线电台3座,筹办上海真如国际电台。扩充南京电厂,建设浙赣铁路及钱塘江大桥,改良蚕丝生产等。张晰:《民国时期的实干家曾养甫》,《浙江档案》,2007年第5期。
    [4]《一年来复兴农村政策之实施状况》,《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2卷第3号,18-20页。1934年8月。
    [1]阎鸿声:《现阶段蚕丝业危机的激化与挽救对策的商榷》,《经济评论》2卷(1935年)3期。
    [2]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11页。
    [3]蚕丝改良委员会开展的工作情况可参见章楷:《中国近代中央级的蚕业机构》,《江苏蚕业》1997年第1期。
    [4]李平生:《世界经济大危机与中国蚕丝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5]徐世治:《战前浙江蚕丝业》,《浙江经济》1卷3期。
    [6]西湖蚕种制造场为俞丹屏1929年在杭州拱宸桥西严家桥开办,蚕种注册商标为“五福牌”,聘请了朱铭新、徐谈人、蒋师琦等专家及日本男女技术员,建有专用蚕室、贮桑室、蚕种冷库、检验室等专用房屋,购置了检验仪器和设备并置办桑园百余亩.该场是当时浙江私营制造改良蚕种业中,设备齐全,规模较大的一家蚕种场。俞丹屏(1872-1942),名炜,浙江省慊县厄山乡前岗村人,自幼务农,1901年夏投入军伍, 后参加革命,辛亥革命后经营实业。除西湖蚕种制造场外,他还建原蚕种场于临安南门和盛龙岭分场,创办了蚕业讲习所(后定名为“丹屏初级蚕桑职业学校”),1934年1月被任命为全国经济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委员。俞超程:《俞丹屏传略》,施星六:《俞丹屏与蚕种改良事业》,嵊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嵊县文史资料》第八辑(辛亥革命史料续篇)1992年出版,108-123页。
    [1]徐世治:《战前浙江蚕丝业》,《浙江经济》,1卷(1946年)3期。
    [2]《两年来本省蚕种之制造取缔及奖励》,《浙江建设月刊》第6卷第8期,“报告”第18页。
    [3]李安:《一九三一年之蚕种业》,《国际贸易导报》第三卷,第1号。1932年。
    [4]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源远流长的杭州丝绸业》,1932年,见《杭州地方志资料》第四辑,15页。
    [1]《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四编农林畜牧,165页(丁)。
    [2]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8页。
    [1]《吴江县政府关于改良蚕种工作月报》(1935年4月),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14页。
    [2]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96-97页。
    [3]王福海,黄为民:《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蚕种制造场的创建及在历史上的作用》,《中国蚕业》2007年第3期。
    [4]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杭州,浙江大学1936年印,第70-71页。
    [1]《余杭蚕种制造概况》,《工商半月刊》第2卷第17号,“调查”第13页,1930年。
    [2]“浙之杭嘉湖自古为蚕桑区域。农民保守旧习,与夫迷信之深,尤甚于其他新进之区。欲开通而指导之,殊非易事。”《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五年报告》。
    [3]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发行,1939年版,第34页。
    [4](江苏)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第3期(蚕业专号)“报告”,第7页。
    [5]傅焕光:《江苏省新农业建设计划大纲草案》,13页。民国十六(1927)年版,上海图书馆藏。
    [1]《江苏省蚕丝试验场民国二十三年工作报告》,《江苏建设月刊》第4卷第3期。其中有4家无蚕室、蚕具、资本等,仅存虚名,故实为115家。
    [2]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65-166页。
    [3](江苏)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第3期(蚕业专号)《报告》第8页。关于蚕种场的数量及制种数量,各种资料记载不一,有些出入。
    [4]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65-166页。
    [5]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95页。
    [6]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65-166页。
    [7]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65-166页。
    [1](江苏)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第3期(蚕业专号)报告,9页。
    [2]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1933)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65-166页。
    [3]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遍寰瀛——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丝绸》1990年12期。
    [4]《江苏省农矿厅关于就所辖范围切实检查严行取缔不良蚕种致吴江县政府训令》,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9页。
    [5]根据陆尧容1980年5月口述整理,陆当时担任业务经理。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78页。
    [1]根据陆尧容1980年5月口述整理,陆当时担任业务经理。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78页.
    [2]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74页。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63页,1981年1月出版。
    [4]赵庆长,余述人:《缅怀郑辟疆校长办学和创业的事迹》,《四川蚕业》1991年第2期。
    [5]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74-75页。
    [6]王化南:《我和乾甡丝厂》,《无锡文史资科》第6辑,64页。
    [1]陈慈玉:《近代无锡地区制丝业之发展》,(台湾)《食货》14卷1期,1984年。
    [2]江苏省农矿厅编《江苏省十七年度蚕业状况》,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1930)年三月版,附《江苏省十七年度制种事业百分比较图》。
    [1]张剑:《农业改良与农村社会变迁——抗战前金陵大学农学院安徽和县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研究》,载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民国十五年报告》,二:“制种”。
    [1]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20-321页。
    [2]《无锡丝厂现况》,《工商半月刊》2卷1号,1930年1月。
    [3]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167-168页。
    [4]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75页。
    [1]张恩深:《解放前后我经营缫丝工业的回顾》,《无锡文史资料》第7辑,79页。
    [2]《蚕桑史料杂编》(手稿),见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07页。
    [3]《国家蚕桑组调查报告(1962年)》,《无锡地方资料汇编》(四),第31页。据1935年吴德麟等的调查,无锡“自民国二十年来几已全部改用新种。”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无锡嘉兴蚕农经济与吴兴之比较》1939年7月出版,第1页。
    [4]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67-168页。
    [5]钱耀兴:《无锡缫丝业历史上全盛时期的改革》,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6年编印《经济史论衡》67页。
    [6]顾亦亭:《江苏省蚕种业今后努力之方针》,《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第3期(蚕业专号)32页。
    [1]根据费达生1981年5月口述,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48页。
    [2]余广彤:《蚕丝春秋》,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26页。
    [3]《申报》,1927年10月16日。
    [4]《江苏省农矿厅第一次蚕业设计委员会会议记录》,民国二十(1931)年二月,15页。
    [5]徐世治:《战前浙江蚕丝业》,《浙江经济》1卷3期。
    [1]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6页。
    [2]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6页。
    [3]根据费达生1981年5月口述,见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48页。
    [1]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08页。
    [2]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版,第五编:农林畜牧,第八章:蚕桑,189页。
    [3]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8页。。
    [4]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6页。
    [5]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2页。。
    [6]《无锡概览》,1935年5月20日。
    [1]徐世治:《战前浙江蚕丝业》,《浙江经济》1卷3期。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63页,1981年版。
    [3]《农矿之部·关于蚕丝事项》,《浙江建设年刊》(1933年),《报告》第13-14页。
    [4]《浙江省蚕桑志》10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66-69页。
    [6][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202页,221-222页。
    [1]管义达:《江苏省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
    [2]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朗。
    [3]徐世治:《战前浙江蚕丝业》,《浙江经济》1卷2期。
    [4]沈九如《浙江二十四年春期实施蚕丝统制经过》,《中国蚕丝》第一号
    [1]江浙两省一代杂交蚕种的制造和应用冷藏浸酸孵化法以获得秋用蚕种与蚕学馆制造改良蚕种被称为是20世纪30年代末前我国蚕种技术的三项突出成就。前者使张种产茧至少提高20%以上,使改良蚕种的含意变成了不仅经过微粒子病检查,而且己从纯种改为一代杂种。后者使越年种经冷藏浸酸年内可以孵化,一年多次养蚕成为现实。冯家新:《蚕种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蚕学专业用教材),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353-35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孙晓村、张锡昌:《民元来我国之农村经济》,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1月初版,357页。
    [1]《新中华》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25日.
    [2]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卷,134页。
    [3]《各国提高进口税,绸缎业外销锐减》,《实业部月刊》第一卷五期,413页。
    [4]《申报年鉴》第777-780页,1934年版。
    [5]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卷,134页。
    [6]檀学文:《关于日本蚕业经济的研究》(下),《中国蚕业》1999年第4期。
    [1]杨立人:《在农村改进的实际工作中》,《中国农村》一卷七期。
    [2]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22-224页(丁)。
    [3]《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徐雪筠等详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271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六),第197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工商部等办理江浙绸机织联合会请筹设国立人造丝厂的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97页。
    [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3卷,5页。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1]王天予《人造丝与蚕丝》,《中国实业杂志》,1卷11期。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三卷,4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
    [2]国民政府工商部档案:《江浙丝绸机织联合会致工商部电》(快邮代电),1930年7月15日,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六),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3]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3页。
    [1]杨荫溥:《西湖博览会与吾国丝绸业》,《东方杂志》第26卷,第10期,1929年。
    [2]赵靖:《穆藕初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页。
    [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3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392页。
    [1]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161页。
    [2]《杭绸织业势将崩溃》,《国际贸易导报》5卷5期,1933年5月。
    [3]《杭州市丝绸业现状》,《国际贸易导报》4卷1期,1932年6月。
    [4]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8页。
    [1]王庄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3页。
    [2]谭熙鸿:《奉派指导及接洽江浙蚕丝业救济事宜经过报告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22页。
    [3]中共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嘉湖蚕桑资料:近代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1月出版,29页。
    [4]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卷,62页。
    [5]檀学文:《关于日本蚕业经济的研究(下)》,《中国蚕业》1999年第4期。
    [1]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四辑.62页。
    [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版,91页。
    [3]刘大钩:《中国蚕丝业》,第15页;《社会杂志》,1931年2月,见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四辑,第128页.
    [4]《里昂丝商公会忠告改善缫丝方法》,《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11呼,1931年6月1日。
    [5]《丝业之危机及其救济》,《工商半月刊》第6卷,第1号,1934年1月1日。
    [6]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556页。
    [1]《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12期,1931年6月15日。
    [2]《中华日报》1934年1月8日。
    [3]《救济丝业衰落办法》,《国际贸易导报》5卷12期,166页,1933年12月。
    [4]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79页
    [5]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浙江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5页。
    [6]《苏省茧市衰落之农村危机》,原载《工商半月刊》第4卷,第11号,1932年6月1日。
    [7]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3页。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浙江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5页。
    [2]薛寿萱:《种价负担问题之检讨》,《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18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曾养甫,序一。
    [4]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浙江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231页。
    [5]《无锡国民导报》,1936年6月5日: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祉,1995年版,34页。
    [6]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24页。
    [7]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25页。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26-127页。
    [2]陆子容1963年笔述,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08页.
    [3]《无锡年鉴》第1回,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06页。
    [4]顾振中:《无锡农村经济衰落之现状》,《农村月刊》第2卷,第4期,1935年4月15日。
    [5]《苏省茧市衰落之农村危机》,《工商半月刊》第4卷,第11号,1932年6月1日,207-208页。
    [1]念飞:《剧变中的故乡——武进农村》,《东方杂志》三十三卷,第六号。115-116页。
    [2]李雪纯:《焦头烂额之中国丝绸业》,《新中华》第2卷第8期。
    [3]杜修昌:《京沪、沪杭沿线米谷丝茧棉花贩卖费之调查》,1935年,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印。
    [4]薛寿萱:《种价负担问题之检讨》,《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18页。
    [5]张范村:《浙江最近之农村建设》,《新农村》创刊号,浙江省农业改良总场编印,民国二十二(1933)年四月.
    [6]《到农村里的一段日记》,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226页。
    [7]《申报论中国蚕丝业的统制政策》,《中行月刊》7卷1期,1933年7月。引自《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第623页。
    [1]佚名:《养蚕丧命》,原载《新盛泽》报1936年6月1日,引自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注:加一即加一钱,一种民间借贷。(吴江)震泽“居民以农桑为业,故耕田养蚕之事,纤悉不遗……惟近于蚕时,贫者贷钱于富户。至蚕毕,每千钱偿息百钱,谓之加一钱。(纪磊、沈眉寿‘震泽镇志》卷二,第10页,1844年)。
    [2]张履鸾:《江苏武进物价之研究》,1933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印。
    [3]《到农村里的一段日记》,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228页。
    [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三辑,904页。
    [1]童润之:《乡村民众教育机关如何促兴农业生产》,《教育与民众》7卷4期。
    [2]著者指《世界蚕丝概观》作者朱美予。引自周匡明;《蚕业史论文选》171-17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3]章楷:《江苏近代的蚕种业》,《江苏蚕业》,1996年4期。
    [4]《浙江省立蚕丝改良场给浙江省建设厅的呈文》,《浙江建设月刊》6卷1期,1932年。
    [5]蒋猷龙:《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
    [6]吴晓晨:《蚕桑衰落中的吴兴农村》,《东方杂志》32卷8号。
    [1]顾毓泉:《中国棉织业之危机及其自救》,《新中华》第1卷5期,1933年8月。
    [2]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90页。
    [3]常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常州市志》第26卷农业,中册7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4]邹树文:《如何使中国农民改良农业》,《教育与民众》7卷4期。
    [1]《吴江县改良育蚕教育计划书》,1934年7月。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00-101页。
    [2]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卷63页。
    [3]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
    [4]章乃文:《一九三六年》第219页,乐华图书公司。1934年版。
    [5]丁文江:《实行统制经济的条件》,《独立评论》第108号,1934年7月8日。
    [1]守愚:《统制经济与全国经济委员会》,《独立评论》,1933年总70期。
    [2]穆藕初:《统制经济与中国》,《银行周报》,17卷(1933年)37期。
    [3]《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10号。
    [4]陈长蘅:《民生主义之计划经济及统制经济》,《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1935年3月。
    [5]郑会欣:《战前“统制经济”学说的讨论及其实践》,《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2期。
    [1]李焕文:《国民经济建设方案》,《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1937年5月.
    [2]《国内经济》,《工商半月刊》第七卷第四号。
    [3]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89页。
    [4]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七十五辑《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十年来之社会》第2页。
    [5]沈九如,江苏省武进县湟里镇人,生于1904年7月。1980年3月3日病逝于杭州。沈九如出身贫寒,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农业学校,20年代初,由乡人资助赴日留学。1928年学成回国,受浙江大学劳农学院院长谭熙鸿(解放后为林业部顾问)聘请,在浙江蚕业改良场任技师,并在农学院蚕桑系任教。1932年浙江大学农学院蚕桑系主任葛敬中(后为国民党中圈蚕丝公司总经理)把沈九如推荐给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后来曾任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长)。曾对沈九如极为佩服,让沈九如主持浙江省蚕丝统制委员会工作。参见李蕴玉、沈济董:《沈九如同志传略》,《枕州文史资料》第20辑,129-131页。不过,该文认为设立浙江省蚕丝统制委员会是因人设庙,以便安置沈九如并不符合事实。
    [1]李蕴玉、沈济董:《沈九如同志传略》,《杭州文史资料》第20辑,131页。
    [2]冯顺山:《民国时期蚕丝改良评述》,《丝绸史研究》6卷第3期;陈师颢:《五十年来浙江蚕丝改进事业之回顾》,《浙江经济》4卷第4期。
    [3]《江浙蚕业实行联合统制》,《工商半月刊》5卷19号,1933年10月1日出版。
    [1]《工商半月刊》第5卷,第19号,1933年10月1日。
    [2]陈公博曾言。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和无上的权威,统制很难做到,“棉统会”之名仅有统制,在而其实,因此“后来经委会成立蚕丝改良委员会时,连统制两个字也不愿意用了。”见陈公博《四年从政录》5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管义达:《江苏省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期,1934年3月1日。
    [4]冷御秋:《减低制丝成本之根本方策》。政协丹徒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丹徒文史资料》第7辑,1-2页。《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期,第7页。
    [5]《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二卷第三号,第207页,1934年8月。
    [1]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民国江苏权力机关史略》(《江苏文史资料》67辑),75-76页。
    [2]《修正江苏省蚕业改进管理委员会组织章程》,《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期,《法规》45-46页。
    [3]《江苏建设月刊》1卷3期,《法规》5-7页。
    [1]《江苏建设月刊》1卷3期,《法规》8-14页.
    [2]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73页。
    [3]《江苏省农矿厅关于友声第一蚕种制造均等四场呈请立案致吴江县政府训令》(1930年7月22日);《江苏省农矿厅关于友声第一制种场等三场制造许可证致吴江县政府训令》(1930年11月15日),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桑丝绸档案资料》,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3-74页。
    [1]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70页。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08页。
    [3]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59页。
    [1]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2-83页。
    [2]管义达:《江苏省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3页.《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期,1934年3月1日。
    [3]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66-69页。
    [4]蒋猷龙:《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
    [5]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69-70页。
    [1]《江浙蚕业实行联合统制》,《工商半月刊》5卷19号,国内经济,91-92页,1933年10月1日出版。
    [2]《吴江县蚕桑改良区二十三年度四月份中心工作报告》,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7页。
    [3]《关于吴江县蚕种统制的资料》(1935年6月),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1页。
    [4]《关于吴江县蚕种统制的资料》(1935年6月),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2页。
    [5]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7页。
    [6]《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66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8页,葛敬中序。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25页。
    [3]江家瑁:《浙江蚕丝业之衰落与改良之经过》,《浙江建设月刊》第5卷第12期,《论著》第一页,1932年.
    [4]求良儒:《抗日战争前萧山南沙的蚕桑事业》,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编《杭州文史从编·经济卷》下册,419-420页。
    [5]《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0页,序六,沈九如序。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1页。《中国实业志浙江省》227页(丁)则云指导户数为14599户.每张蚕种收茧17.4斤。
    [2]萧山县志编委员会:《萧山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59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69页。
    [4]《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0页,序六:沈九如序。
    [5]曾养甫:《中国蚕丝统制政策之切要与浙江蚕丝统制成绩》,《中国蚕丝》第二卷(1936年)第四号。
    [1]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03页。
    [2]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50-151页。
    [1]《江苏建设月刊》1卷3期,1934年3月1日。《法规》,90-91页。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02-204页。
    [3]《吴江县蚕桑改良区二十三年度二月份中心(春蚕指导)工作报告》。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4页。
    [4]管义达:《江苏省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6页。《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期,1934年3月1日。
    [1]《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三期(蚕业专号),《报告》89页。
    [2]《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三期(蚕业专号),《报告》91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30页。
    [1]《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三期(蚕业专号)《报告》91页。
    [2]《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三期(蚕业专号)《报告》92页。
    [3]《江宁县概况·建设》,引自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452页。
    [4]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453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8页。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8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9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0页。
    [2]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乡村建设论文集》,第131-132页。
    [3]梁漱溟:《村学乡学释义》,《梁漱溟全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8页。
    [4]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556页。
    [5]《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91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67页。
    [2]《无锡永泰丝厂史料片断》,《无锡文史资料》第2辑,1981年3月21日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66页。
    [4]掘江英一:《中国经济习惯调查报告:蚕丝业》,第23-24页说“1933-1934年,浙江省有205个春蚕合作社,226个秋蚕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有16个社员,据估计全省约有8%的养蚕户参加了合作社”。引自[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206页。
    [5]《江苏省农矿厅第一次蚕业设计委员会会议记录》,民国20年2月,20页。
    [1]《战前浙江之蚕丝业》,《浙江经济》第1卷第3期。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01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18页。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95页。
    [1]赖建诚:《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社会经济史的分析》,(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版,第98页。
    [2]胡昌龄:《合作组织与技术指导下之光复蚕业》,《合作月刊》第三卷第六期,1931年6月15日。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54页。
    [4]《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70页。
    [5]《金坛县蚕桑模范区二十三年工作总报告》,《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三期(蚕业专号),《报告》96页。
    [1]《吴江县政》第三卷。第三期“实业”,第92页,1935年6月。引自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18页。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31页。
    [3]沈百先:《两年来之江苏省蚕业统制述要》,《江苏建设月刊》第3卷,第3期,1936年3月1日。
    [4]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岗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1月初版.
    [5]《金坛县蚕桑模范区二十三年工作总报告》,《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三期(蚕业专号),《报告》96页。
    [6]孙守廉关于吴江县育蚕概况报告,吴江县档案.案卷号8·1·2947。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04页。
    [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86页。
    [1]《江宁县概况·建设》62页,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453-454页。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91-92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91-92页。
    [4]莫定森:《改良浙江省稻麦刍议》,《新农村》创刊号,7页,1933年4月。
    [5][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202页。
    [6]《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18-119页。
    [7]《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54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70页。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18-119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55页。
    [4](清)《双林镇志》卷十四《蚕事》。
    [5]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第8页,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发行,1939年3月初版。
    [1]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897年版,127-129页。
    [2]乐嗣炳:《中国蚕丝》。第85页。而孙可为在《浙江最早的机械缫丝厂和清末绍兴蚕织业》中则云“1895年。各路商人在嵊县、新昌、会稽、上虞等地开秤的茧行近60家,设置的茧灶(用以烘干鲜茧,防蚕蛹破茧)达580余乘”,《丝绸》1999年第4期.
    [3]《蚕茧区与蚕丝区之调剂案》,《农商公报》,132期,专载22页。1925年7月。
    [4]《浙江省桑蚕茧丝绸近况调查案》,《中外经济周刊》167号,第11-12页。1926年6月19日。
    [5]《蚕茧区与蚕丝区之调剂案》,《农商公报》,132期,专载,22页。1925年7月。
    [6]《关于茧灶开放问题之各方意见》,《银行周报》,9卷37号,第19-20页。1925年9月29日。
    [1]江苏省农矿厅编《江苏省最近三年茧行状况》之《内容提要》,镇江:新民印刷工业社,民国二十(1931)年四月初版。
    [2]也称“蚕业改进费”。浙江对茧行每收改良茧50公斤,应缴纳改良费6元,收土种茧的缴纳3元,由各县市管理收茧委员会或市县政府征收缴解建设厅管理改良蚕桑事业委员会支配,专充各县改良蚕桑事业之用。
    [1]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74页。
    [2]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146页。
    [3]吴兆名:《中国丝业的危机》,《东方杂志》第28卷,第11号。
    [1]余广彤:《蚕丝春秋》,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35页。
    [2]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160-161页。
    [3]李雪纯:《焦头烂额之中国丝绸业》,《新中华》第2卷第8期。
    [4]张恩深、许汝良、顾酥若等1980年5月口述,高景岳,严学熙编《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33-134页.
    [5]《严学熙答(关于无锡缫丝工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见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编《经济史论衡》79页,1986年出版。
    [6]《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91页。
    [7]《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32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8页,葛敬中序。
    [2]朱振之:《蚕丝改良统制下的江浙蚕农》,《中国农村》,二卷七期。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0-11页。序六:沈九如序。
    [4]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559页。
    [5]朱振之:《蚕丝改良统制下的江浙蚕农》,《中国农村》,二卷七期。
    [6]《申报》1934年6月7日。
    [7]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14-215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报告)119页。
    [2]《浙江省蚕桑志》第10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说是“民国21年出现”风潮,误。
    [3]《萧山县执行委员会呈》,1933年8月2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 辑,第一编,政治(三)515-516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1页。
    [1]《申报》民国二十二(1933)年三月二十三日。
    [2]《申报》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3]《萧山县执行委员会呈》,民国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17页;《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1页。
    [4]注:那里正发生反对取缔土种风潮。
    [5]《萧山县第五六区及绍兴县第九区春期第一次蚕桑会议录》,《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42页。
    [6]《萧山县第七区公所春期第一次蚕桑会议录》,《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43页。
    [1]倪银昌在《浙江省改良蚕桑模范区始末》中说“有2000农民反对推广改良蚕种,焚毁蚕种场”。杭州市政协文史委:《杭州文史丛编·经济卷》下册,426页。
    [2]《余杭县执行委员会呈》,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八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18-519页。
    [3]《申报》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也有此报道,但曾养甫后因故没有成行。
    [4]《中央日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八日报道说其中有妇女和儿童。
    [5]《中央日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日。
    [1]《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七日。
    [2]《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七日。
    [3]《中央日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日,《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八日。
    [4]《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七日、九日、十一日.
    [5]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74页。
    [6]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浙江临安县农村调查》,1931年7月出版,42-43页。
    [7]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浙江临安县农村调查》,1931年7月出版,64页。
    [8]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浙江临安县农村调查》,1931年7月出版,106-107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69页。
    [2]《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二日。
    [3]《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七日。
    [4]《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二日。
    [5]倪银吕:《浙江省改良蚕桑模范区始末》,杭州市政协义史委:《杭州义史从编·经济卷》下册,427页。
    [6]《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日、十二日。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69页。
    [2]《临安县执行委员会呈》,(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十三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22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详情见《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二日.
    [4]《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二日。而四月八日的《中央日报》则估计“损失逾十万。”
    [5]《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22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23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23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76页。
    [4]《浙江省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28页。
    [5]《申报》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二日。
    [6]希曙:《中国四大农产品之近况》,《钱业月报》13卷7号,1933年7月。转引自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三联书店1957年版,934页。
    [7]《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27页。
    [1]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1),《丝绸》1999年第10期。
    [2]《中国四大农产品之近况》,《钱业月报》13卷7号,1933年7月。
    [3]《筹设养蚕合作社会议记录》,《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76页。
    [4]《春期报告》,《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21页。
    [5]据王学祥的调查,新昌、嵊县土制蚕种每张裁尺一尺见方,有效卵量约合改良种4张。见《浙江新昌嵊县十制蚕种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第六号,65页,1936年1月。
    [6]《吴江蚕桑丝绸档案资料》,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99页。
    [7]章元善等:《中国华洋义赈救济总会水利道路工程及农业合作事业报告》载《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
    [1]《孙守廉关于吴江县育蚕概况报告》,1934年7月,吴江县档案.案卷号8·1·2947,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02页。
    [2]《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十五年报告》,三,指导。
    [3]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东方杂忠》二十四叫卷16号,1927年8月25日。
    [4]郝钦铭:《改良品种之繁殖与推广》,《农林新报》第13年(1936)26期。
    [1]曾养甫:《<新农村>发刊辞》,浙江农业改良总场编《新农村》创刊号,曾为浙江省建设厅厅长兼浙江农业改良总场长,1933年4月15日出版。
    [2]《浙江临安县农村调查》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编辑,1931年7月出版,126页。
    [3]“教育程度统计表”,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浙江临安县农村调查》,1931年7月出版.128页。
    [4]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浙江临安县农村调查》,1931年7月出版,第23页及128页“教育程度统计表”。
    [5]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无锡嘉兴蚕农经济与吴兴之比较》,6页。1939年7月印行,藏于上海幽书馆。
    [6]《吴江县改良育蚕教育计划书》,1934年7月.引自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01页。
    [1]《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徐雪筠等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271页。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2页。
    [3]《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16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15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22-523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6]引自倪银昌:《浙江省改良蚕桑模范区始末》,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编《经济卷》下册,424页。
    [7]朱新予先生也曾指出,鉴于浙江省政府对土蚕种加以取缔,余杭“当地兼营土种的地主土豪起儿反对,他们利用经办人员工作上的缺点,煽动本县和临安兼制土种者哄起捣毁办事机构和两县境内的改良蚕种场, 致令余杭县改良蚕种的推广工作被迫停顿。直至1934年才恢复取缔土蚕种。”《浙江丝绸史》173-17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周谷平:《浙江近代蚕丝教育之历史研究》,《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王学祥:《浙江新昌嵊县土制蚕种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第六号。
    [3]胡仲本:《浙江省余杭县土种制种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第六号。
    [4]《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72页。
    [5]《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72页。
    [6]王学祥:《浙江新昌嵊县士制蚕种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第六号。
    [7]《浙江省蚕茧生产》,《中国经济公报》1927年2月5日,第72页。
    [8]《浙江茧丝贸易》,《中国经济杂志》1926年12月,第563-572页。
    [9]在江苏,官府也曾强迫命令,采取比较粗暴的方法取缔农村土种,若有反抗,即予以违抗治罪。不过在“江苏自留土种很分散,一般农家自制土种规模都很小,农民慑于官府的暴力,也不得不听之任之,免冤受皮肉之苦,还没有见到大规模的反抗记载”.周匡明:《蚕业史论文选》17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10]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6),《丝绸》,2000年第3期11[美]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玄庐)传奇》,周武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30-231页。
    [1]《浙江建设年刊》(1933年),《农矿之部—关于蚕丝事项》,《报告》第16页。
    [2]倪银昌:《浙江省改良蚕桑模范区始末》,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编《经济卷》下册,427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45页。
    [4]《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516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余杭县蚕业改良区秋季报告》,《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273页。
    [2]《本省农业技术讨论会议纪要》(一),《江苏建设》第二卷第四期(实业专吁),《专载》第13页。
    [3]《长兴县蚕业改良区工作报告》《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55页。
    [1]《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春期)45页。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26页。
    [3]《筹组改良蚕桑宣传队会议录》,《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76-77页。
    [4]《第一模范改良区春期指导工作结束大会记录》,《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49页。
    [1]《第一模范改良区春期指导工作结束大会记录》,《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49页。
    [2]《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总图表》1-2页。
    [3]《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总图表》1-2页。
    [1]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402页。
    [2]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版,189页。
    [3]周匡明:《蚕业史论文选》,180-18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4]朱振之:《蚕丝改良会统制下的江浙蚕农》,原载《中国农村动态》第56-57页,1937年。
    [5]苦农:《养蚕合作运动在无锡》,《中国农村》第3卷,第6期,1937年6月。
    [6]李平生:《世界经济大危机与中国蚕丝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7]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207-208页。
    [1]贾乃贯:《蚕种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与市场经济》,《北方蚕业》,1996年1期。
    [2]可参见附录6:《中华人民共和国蚕种管理暂行办法》,附录7:《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及附录8:《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
    [3][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202页,221-222页。
    [4]沈百先:《蚕业统制与江苏省蚕业之复兴》,《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第3期(蚕业专号),5页。
    [5]沈百先:《(蚕业专号)发刊词》,《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第3期(蚕业专号)。
    [1]管义达:《江苏省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3页。《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期,1934年3月1日
    [2]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28页。
    [3]林刚:《长江三角洲近代大工业与小农经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17页。
    [4]徐世治:《战前浙江之蚕丝业》,《浙江经济》第1卷(1946年)第3期。
    [5]《关于吴江县蚕茧生产费统计资料》(1935年6月),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56-157页。
    [6]《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序六:沈九如序,11页。
    [7]《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10页,序六:沈九如序。
    [8]李化鲸:《八年来浙江省蚕业推广之检讨》,《浙江建设月刊》,第9卷1935年,第3期,“论著”第89页。
    [1]希曙:《中国四大农产品之近况》,《钱业月报》第13卷第7号,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34页。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64页。
    [3]谭熙鸿、夏道湘:《十年来之蚕丝事业》。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南京:扶轮日报社,1937年版,7页.
    [4]俞筠蠲:《江苏蚕丝业之今昔观》,《蚕丝杂志》,1947年5月1日。
    [5]满铁《无锡县》附表十一,引自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173页。
    [6]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浙江大学1936年印行,第72-73页。
    [7]《崇德县经济建设概要》,崇德县政府1948年编印,第16页。
    [8]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发行,1939年版,第34页。
    [9]《挽救江浙蚕丝业根本办法草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46页。
    [1]吴海平,林宝义:《浙江蚕种业改革回顾与发展方向》,《中国蚕丝》2004年4期。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63页,1981年1月出版。
    [3]管义达:《江苏省民国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江苏建设月刊》2卷3期。
    [4]沈百先:《蚕业统制与江苏省蚕业之复兴》,《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第3期(蚕业专号),5页。
    [5]王羽骋:《近代江苏省的蚕种管理》,《江苏蚕业》2005年第1期。
    [1]苦农:《丝茧统制下的无锡蚕桑》,陈翰笙等:《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三卷,232-235页。
    [2]苦农:《丝茧统制下的无锡蚕桑》,陈翰笙等:《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三卷232-235页。
    [3]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229页。
    [1]江苏建设厅:《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90页。
    [2]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109-110页。
    [3]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183页。
    [4]《中国农村动态》,64-65页,1937年。
    [1]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09页。
    [2]孔凡定:《江宁蚕丝产销合作社的实况》,《中国农村动态》,三卷八期,1937年。
    [1]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73页。
    [2]《江浙蚕业实行联合统制》,《工商半月刊》第5卷,第19号,“国内经济”第91-92页,1931年。
    [3]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1月初版。
    [4]俞筠蠲:《江苏蚕丝业之今昔观》,《蚕丝杂志》,1947年5月.
    [5]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6]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发行,1939年版,第34页。
    [7]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无锡嘉兴蚕农经济与吴兴之比较》,3页。1939年7月印行,藏于上海图书馆。
    [8]《崇德县经济建设概要》,崇德县政府1948年编印,第16页。
    [9]李化鲸:《八年来浙江省蚕业推广之检讨》,《浙江建设月刊》,第9卷,第3期,“论著”第89页,1935年。
    [10]沈百先:《蚕业统制与江苏省蚕业之复兴》,《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2页。
    [1]《全国经济委员会关于1936年份全国棉业蚕丝业改良与统制状况的函呈》(1937年2月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431页。
    [2]俞筠蠲:《江苏蚕丝业之今昔观》,《蚕丝杂志》1947年5月。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1、106页。
    [4]俞筠蠲:《江苏蚕丝业之今昔观》,《蚕丝杂志》1947年5月。
    [5]曾养甫:《关于蚕丝改良委员会过去进行事业及将来发展计划致秦汾函》(1935年5月2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68页。
    [6]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1月初版.
    [7]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93页。
    [8]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36页。
    [9]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36页。
    [1]胡祉甡:《抗战时期的四川蚕业》,《四川丝绸》,1995年第4期。
    [2]胡祉甡:《抗战时期的四川蚕业》,《四川丝绸》,1995年第4期。
    [3]胡鸿均:《葛敬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养殖卷1,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71页。
    [4]曾同春:《中国丝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62页。
    [5]沈百先:《蚕业统制与江苏省蚕业之复兴>,《江苏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三期——蚕业专号,第2页。
    [6]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1月初版,309页。
    [7]《浙西日报》1938年2月17日。
    [8]俞筠蠲:《江苏蚕丝业之今昔观》,《蚕丝杂志》1947年5月1日。
    [1]南通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南通市志》,中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1349页。
    [2]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75页。
    [3]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207页。
    [4]中共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嘉湖蚕桑资料·近代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版,52页。
    [5]张国辉:《两年来无锡市工业发展的分析》,《经济周报》第2期,1952年1月10日。
    [6]《中支蚕丝组合规约第五条》,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史资料》(1840-1949),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册,第72页。
    [1]周匡明:《蚕业史论文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198-199页。
    [2]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册,第75页。
    [3]1943年11月,由于外销断绝和日本在军事上屡遭打击,蚕丝生产急剧萎缩,华中蚕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解散为止。李惠芬:《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控制下的江浙家庭制丝业》,《古今农业》2003年第3期。
    [4]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9页。
    [5]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册,第105页。
    [6]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08页。
    [1]蒋猷龙:《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
    [2]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11页。
    [3]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12页。
    [4]蒋猷龙:《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
    [5]高景岳,严学熙编《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下册44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蒋猷龙在《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文中也认为当时种场分为五等,但无甲等,而是分为超等、乙等、丙等、丁等及不合标准者。
    [2]章楷:《江苏近代的蚕种业》,《江苏蚕业》,1996年4期。
    [3]王羽骋:《近代江苏省的蚕种管理》,《江苏蚕业》2005年第1期。
    [4]冯家新:《蚕种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蚕学专业用教材),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农学报》
    《集成报》
    《申报》
    《中央日报》
    《东方杂志》
    《新创造》
    《农村经济》
    《农业推广》
    《农林新报》
    《新农村》
    《新中华》
    《中国农村》
    《农情报告》
    《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
    《教育与民众》
    《江苏建设月刊》
    《浙江建设月刊》
    《工商半月刊》
    《国际贸易导刊》
    《中国蚕丝》
    《蚕声》
    《中国蚕业》
    《蚕桑通报》
    《江苏蚕业》
    《四川蚕业》
    《北方蚕业》
    《丝绸史研究》
    甘韩:《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杨风藻校,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7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据1902年刻本影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55年 版。
    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台北:华世出版社,1978年版。
    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台北:华世出版社,1978年版。
    李文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财政经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沈云龙:《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九辑《抗战十年前之中国》,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言心哲:《农村家庭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实业部中央农学实验所:《实业部中央农学实验所民国二十四年一月至十二月工作报告》,1936年印行,上海图书馆藏。
    实业部中央农学实验所:《实业部中央农学实验所概况》(1933,7-1934,6),1934年印,上海图书馆藏。
    傅焕光:《江苏省新农业建设计划大纲草案》,1927年版,上海图书馆藏。
    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最近二年农业推广状况》,镇江:新民印刷工业社,1931年版。
    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十八年度农业状况》,镇江:新民印刷工业社,1931年版。
    江苏省建设厅编辑委员会:《江苏省建设厅二十年度业务概要》,1932年版。上海图书馆藏。
    江苏省农矿厅蚕业设计委员会:《江苏省农矿厅第一次蚕业设计委员会会议记录》,1931年2月,上海图书馆藏。
    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十七年度蚕业状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版。
    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立扬州蚕业试验场十七年度工作概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江苏省农矿厅:《江苏省最近三年茧行状况》,镇江:新民印刷工业社,1931年4月初版。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工作报告》各年度,上海图书馆藏。
    国民党中央农村复兴委员会:《江苏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赵如珩:《江苏省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各县概况一览》,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殷惟稣:《江苏六十一县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倪师孟、沈彤等:《震泽县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20号,成文出版社影印。
    冯煦:《金坛县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13号,成文出版社1970年据民国十年刻本影印。
    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无锡嘉兴蚕农经济与吴兴之比较》1939年7月印行,藏于上海图书馆。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之十四《农业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曹幸穗等:《江苏文史资料第51辑——民国时期的农业》,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3年版。
    周德华:《吴江丝绸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吴根荣、徐友春:《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无锡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选辑》2、6、7、13辑。
    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镇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嫘祖传人:镇江蚕桑丝绸史料专辑》(《江苏文史资料》第65辑,《镇江文史资料》第26辑),
    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1993年12月第一版。
    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
    苏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常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常州市志》第26卷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万国鼎、庄强华、吴永铭:《江苏武进南通田赋调查报告》,国防设计委员会,民国二十三年版。
    南通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南通市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启东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启东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海门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海门县志》,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
    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63页。
    《上海市年鉴》(民国二十四年),上海:上海通志馆,1936年出版。
    上海市川沙县县志编修委员会:《川沙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朱保和:《金山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上海市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南汇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国民党中央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沈翼机,傅王露等:《浙江通志》,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据1899年10月版影印)。
    宗源翰等:《湖州府志》,中国地方志丛书,第54种,成文出版社据同治十三年版影印。
    张宗海:《萧山县志稿》,1935年版,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84种,成文出版社影印。
    金城:《新昌县志》,1919年版,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第79种,成文出版社影印。
    桐乡市《桐乡县志》编纂委员会:《桐乡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浙江省蚕桑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蚕桑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嵊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嵊县文史资料》第八辑(辛亥革命史料续篇),1992年印行。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4、12、24、34辑。
    浙江省建设厅统计委员会:《民国二十一年浙江省建设统计》,1933年印。出版地不详。藏于上海图书馆。
    浙江省政府建设厅:《民国二十二年度浙江省建设统计》,1935年4月,出版地不详。藏于上海图书馆。
    浙江省建设厅:《民国二十三年度浙江省建设统计》,1937年1月,出版地不详。藏于上海图书馆。
    浙江省政府农矿厅:《浙江省十九年度农矿事业实施计划》,浙江省政府农矿厅,1930年12月印行。
    陈方济:《浙江省立农业改良场年报第一号》(1931年7月.1932年7月),浙江省立农业改良场1932年7月印行。上海图书馆藏。
    浙江省建设厅管理改良蚕桑事业委员会:《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新新印刷公司,1934年出版。
    浙江省建设厅蚕丝统制委员会:《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三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新新春记印刷局,1935年3月出版。
    浙江省建设厅蚕丝统制委员会:《浙江省建设厅二十四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浙江正楷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3月出版。
    浙江省蚕丝统制委员会:《浙江省改进蚕丝工作一览》,1936年3月,杭州:浙江省蚕丝统制委员会印行。藏于上海图书馆。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七十五辑,《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杭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杭州文史资料》第9、12、13、20辑。
    冯紫岗:《兰溪农村调查》,杭州:浙江大学,1935年版。
    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杭州:浙江大学,1936年版。
    建设委员会浙江经济所统计课:《浙江富阳县经济调查》,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浙江临安县农村调查》,1931年7月出版。
    费旭:《金陵大学农学院院史》(征求意见稿),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印刷厂,1988年版。
    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张謇全集》(1-6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赵靖:《穆藕初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1—3卷,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992年版。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1—8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3年版。
    郑晓沧:《郑晓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陈公博:《四年从政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日]高见丈夫:《蚕种总论》夏建国译,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冯家新:《蚕种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蚕学专业教材,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
    美国农业部:《美国农业一百年》,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年1月初版。
    [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中国七省十七县二八六六田场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美]卜凯:《中国土地利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苏]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上海:神州国光社,1934年版。
    [日]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版。
    [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Randall E Stross,The Stubborn Earth:American Agriculturalists on Chinese Soil,1898-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1986.
    [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林枫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美]阿瑟·恩·杨格:《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1827-1937)》,陈谦平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中国农业之改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全国银行学会编印,1948年1月初版。
    赖建诚:《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社会经济史的分析》,(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版。
    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陈翰笙等:《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1935年版。
    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论》,上海:黎明书局,1934年版。
    冯和法:《农村社会学大纲》,上海:黎明书局,1934年版。
    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董成勋:《中国农村复兴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7月版。
    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白鹤文、杜富全、闵宗殿:《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蚕业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
    江苏社会科学院《江苏史纲》课题组:《江苏史纲·近代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江苏省农林厅:《江苏农业发展史略》,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
    储东涛:《江苏经济史稿》,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李学昌:《20世纪常熟农村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八十五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版。
    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南京:扶轮日报社,1937年版。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魏颂塘:《浙江经济纪略》,1948年版,出版者、出版地不详。藏于上海图书馆。
    徐和雍,郑云山,赵世培:《浙江近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陶士和:《民国浙江史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大均:《吴兴农村经济》,上海: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1939年版。
    章鹏若:《农村复兴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董成勋:《中国农村复兴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张水良:《中国救荒史(1927-1937)》,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94影印本。
    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薛暮桥、冯和法:《(中国农村)论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 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彭慕兰:《腹地的建构: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马俊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第1—3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茅家琦:《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林刚:《长江三角洲近代大工业与小农经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常宗虎:《南通现代化:1895-193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版。
    曾同春:《中国丝业》,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版。
    乐嗣炳:《中国蚕丝》,上海: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四年版。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专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版。
    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上海市丝绸进出口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
    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湖州丝绸编篆委员会:《湖州丝绸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之《农学编·养殖卷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金善宝:《中国现代农学家传》(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周匡明:《蚕业史论文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1集,1979年版。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编《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1月版。
    余广彤:《蚕丝春秋》,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版。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许锒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
    沙莲香:《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费旭,周邦任:《南京农业大学史志》(内部发行),南京农业大学印刷厂,1994年9月第一次印刷。
    张国辉:《甲午战后四十年间中国现代缫丝工业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汪敬虞:《从中国生丝对外贸易的变迁看缫丝业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张佩国:《近代江南的农家生计与家庭再生产》,《中国农史》,2002年第3期。
    单强:《近代江南丝茧市场研究》《中国农史》,1997年第2期。
    周成伟:《当前江苏蚕种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江苏蚕业》,2007年第1期。
    章楷:《江苏近代的蚕业教育》,《江苏蚕业》,1996年第3期。
    章楷:《江苏近代的蚕种业》,《江苏蚕业》,1996年4期。
    王羽骋:《近代江苏省的蚕种管理》,《江苏蚕业》2005年第1期。
    许明芬:《江苏蚕种业的现状、改革与发展》,《江苏蚕业》,2005年第1期。
    李掌林:《江苏省蚕种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蚕业》,2000年增刊。
    周中建:《近代苏南农业劳动力供需状况初探(1912—1937)》,《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
    陈慈玉:《近代无锡地区制丝业之发展》,(台湾)《食货》14卷(1984年)1期。
    陈慈玉:《清末无锡地区的蚕桑生产与流通》,(台湾)《大陆杂志》69卷(1984年)5期。
    严学熙:《蚕桑生产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
    [日]池田宪司:《费达生与中国蚕业改革》周德华译,《国外丝绸》2002年第2期。
    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遍寰瀛——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丝绸》,1990年12期。
    谭伯鲁:《谭熙鸿与辛亥旅法元老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徐州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徐州文史资料》21辑,2001年10月
    蒋猷龙:《浙江蚕品种推广的演变(古代至近代)》,《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
    陈清奇:《浙江蚕桑发展史略》,《蚕桑通报》1996年第3期。
    周谷平:《浙江近代蚕丝教育之历史研究》,《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周谷平:《浙江近代的蚕丝改良》,《浙江学刊》1997年第3期。
    周德华,《吴中蚕俗:从母子情到拜蚕神》,《中国蚕丝》1996年第4期。
    周德华:《吴中蚕俗:禁忌与口彩》,《中国蚕丝》,1996年3期。
    周德华:《吴江蚕桑丝绸桥联赏析》,《丝绸》1996年第5期。
    张爱萍,《湖州地区民间蚕神故事及蚕神信仰》,《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吴慧芬:《“神”采依旧:当今杭嘉湖地区蚕神崇拜扫描》,《社会》,2003年6期。
    吴惠芬:《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控制下的江浙家庭制丝业》,《古今农业》2003年第3期。
    吴惠芬:《清末浙江的蚕丝业改良》,《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
    吴惠芬:《传统蚕丝业的现代命运——1927-1937年浙江的蚕种改良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
    吴海平,林宝义:《浙江蚕种业改革回顾与发展方向》,《中国蚕丝》2004年第4期。
    曹幸穗:《启蒙和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古今农业》,2004年第1期。
    聂志红:《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化战略思想的形成——‘重农'与‘重工'的争论》,《民主与科学》2004年第5期。
    游修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启发——中国与几本的比较》,《古今农业》,1993年1期。
    邱松庆:《简评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农业政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黄长义、徐凯希:(20世纪30年代湖北汉江流域的农业改良》,《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吴祖鲲,刘小新:《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特点》,《长白学刊》,2003年第6期。
    章楷:《我国古今农业推广事业述略》,《中国农史》,1991年第1期。
    潘宪生、王培志:《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中国农史》,1995年3期。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周围农村》,《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
    戴鞍钢:《民族工业与近代中国农村》,《学术月刊》2000年第12期。
    刘家峰:《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张剑:《上海近代农业科技的繁衍与社会变迁》,丁日初:《近代中国》第十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张剑:《农业改良与农村社会变迁——抗战前金陵大学农学院安徽和县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研究》,载章开沅、马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剑:《三十年代中国农业科技的改良与推广》,《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2期。
    李平生:《论晚清蚕丝业改良》,《文史哲》1994年第3期。
    李平生:《论民初蚕丝改良》,《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赵文榜:《近代中国蚕丝市场和贸易》,《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张健雄:《略论中国近代的丝绸教育》,《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李龙等:《民国时期中国蚕业的教育科研情况》,《丝绸》2006年2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蚕桑业的改良及其影响》,《古今农业》1999年第4期。
    蒋猷龙:《蚕业发展史上的抑制因素及其解决》,《古今农业》,1995年第2期。
    贾乃贯:《蚕种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与市场经济》,《北方蚕业》,1996年第1期。
    檀学文:《关于日本蚕业经济的研究》(上),《中国蚕业》1999年第3期。
    檀学文:《关于日本蚕业经济的研究》(下),《中国蚕业》1999年第4期。
    陈国生:《战时四川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4期。
    钟祥财:《穆藕初后期的经济思想》,《学术月刊》,1996年第11期。
    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郑大华:《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丁文江:《实行统制经济的条件》,《独立评论》第108号,1934年7月8日。
    陈长蘅:《民生主义之计划经济及统制经济》,《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1935年3月。
    诸青来:《统制经济与中国》,《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1935年3月。
    黄岭峻,杨宁:《“统制经济”思潮述论》,《江汉论坛》 2002年11期。
    郑会欣:《战前“统制经济”学说的讨论及其实践》,《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