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兴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构建,为世代生活于华夏大地上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沟通、融合与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舞台。在这个新兴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受到历史因素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国内的民族关系复杂、民族问题丛生,纵观华夏大地,各个不同地域中的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据此,党和国家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尽可能地实现各个民族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互信,尤其是致力于消除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帮助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恢复和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以发挥民族政策调节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
     从1949年至今,党和国家依据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创立、制定和发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这些民族政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充实成为一个政策体系,为调整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建国至今的60年历程中,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交互发展,形成了一条互动的历史轨迹——民族关系的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关系具有不同的现实状况,这就决定着在不同阶段中的民族政策面临的民族关系内外部的问题大相径庭,因此出台的民族政策也就伯仲不一;而当民族政策实施一定阶段以后,民族关系在其调整之下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原有的民族政策变得不再具有适应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因此必须对民族政策进行调整,使其能够继续发挥对民族关系调节的作用。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正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互动,交互发展,并形成了互动的规律。
     本论文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的历程,发现了二者互动的规律。民族政策并非是单一化的政策,而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的动态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民族关系对民族政策的决定性逻辑之下,民族政策的复杂程度是由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来决定的,而民族关系对民族政策的决定性作用可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静态层面,这是由民族关系本身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相对稳定的特点来决定民族政策的层面。具体而言,当民族关系比较单一时,民族政策所需要涉及的方面、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就相对单一;当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族际关系比较多元、民族问题比较突出时,民族政策所需要考虑的方面、所必须涉及的问题和矛盾就相对比较复杂而多元。第二个层面是动态的层面,这一层面的民族政策是由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特点决定的。具体而言,除了受到来自国家权力的整合和导向以外,民族关系还要遵循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在民族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围绕着利益展开的民族发展问题始终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规律,只有占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才能实现民族的发展和壮大。在这样的规律下,尽管现代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能力很强大,但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所滋生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会层出不穷,有些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将是多民族国家始料不及的,这样,民族关系便具有了动态发展的特征,从而决定了民族政策的动态发展性和复杂性。
     具体而言,新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的互动并不是停留在一个静态的发展阶段,而是随着民族关系自身的发展和一系列民族政策的不断出台,民族政策形成一个体系之后,彼此之间出现了不相适应的地方,或者说主要是民族政策实施一定时期以后,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得原来制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之间发生了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为了能够继续促进民族关系向符合单一制多民族国家要求的方向发展,民族政策必然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民族关系新的特点和新的形势。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年历程,是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不同的阶段中二者的互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一条二者互动关系的脉络。论文主要依据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显著区别的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阶段的考察。
     1949年至1956年,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的起点。在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开创和初步确立了民族政策体系,民族关系受到了民族政策体系的初步调整;1957年至1965年,是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之间曲折互动的时期。这个时期,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农业生产大跃进、各项民族政策受到左倾化的影响,使得民族关系受到了左倾的干扰;1966年至1976年,是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均遭到严重破坏,二者的互动受到严重影响的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这场全民性政治运动破坏了国家的正常发展进程,彻底否定了新中国建国以来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也严重干扰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977年至1991年,是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的恢复与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各项社会制度也得到恢复或重建,民族政策成为了恢复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民族关系也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1992年至今,是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的深入发展时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不仅加速了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前进步伐,也极大地解放了民族地区的生产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关系出现的一些变化和民族问题的发展动态的分析,国家作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基本判断,分析了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时期中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做出了民族工作开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的基本定位。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到了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我国的民族发展问题更加突出——此时的民族发展已非彼时单纯的民族经济发展问题,各民族要求发展的领域更广、程度更深,主要表现为从原来比较偏重于经济发展逐渐走向偏重于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利、分享更多的经济利益、获得更多的民族文化发展机会等等。可以说,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化,更加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继续发挥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的调节作用,必须对民族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完善。民族政策中的国家认同的强化、族际政治整合方式的构建、民族问题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出台、民族关系调节系统的完善等新的调节方式必将成为民族政策完善和发展的新内容。正是由于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之间存在生生不息的互动关系,为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互动研究的持续进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in 1949 sign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eveloping multi-national state power, which offered a brand-new historical stage for association,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during every nationality that live on earth of China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owever, it is not ignored that comp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the existing of all kinds of national problems, and the national relation of each different regions demonstrat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side the new developing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by historical factors and geopolitics. In view of the above, the party of China and country made a series of national policies to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trust during each nationality as much as possible, especially devoted to dispelling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each ethnic minority, help backward areas and minority area to resume and develop economy, sol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oblem,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national policies adjusting the national relation, solving the national problems, devoted to constructing the new national relation of socialism.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the party of China and country created, made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national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 national relation,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which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adjusting the national relation, solving the national problem through gradual improving and substantiation with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became a policy system. In the course, national relation and national policy are developed mutually, and then have formed an interdynamic historical orbi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demonstrat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relation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has different realistic states, which determined national policy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face different national problem of inside and outside national relation, on the basis, the national policy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have different cont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tional relation will change gradually with the implemention of national policy, which make the already existing national policy not meet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relation again, therefore, must adjust the national policy to make it can continue giving play to the function adjusted to the national relation. National relation and national policy are interdynamic constantly and develop mutually in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n has formed the interdynamic law.
     The thesis finde out the interdynamic law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ourse of the interdynamic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China.The national policy is not a signal policy, but a policy system of dynamic development which involves all respects content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etc. Under the decisive logic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to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complexity of the national policy is decided by complexity and pluralism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decisive function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to the national policy can reflect on two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is a static aspect, that the national policy is decided by the relatively stab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within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Particularly, the content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national policy should involve and solve is relatively single if the national relation demonstrates single content, but the content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national policy should involve and solve there will be complication and pluralism If the national relation is comparative complicated, the national problem is outstanding. The second aspect is a dynamic aspect, that the national policy is decided by the characteristic in the course of change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roblem. Particular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is lead and integrated not only from state power, but follow the basic law of development on the national relatio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blem that launched around the interests is the decisive law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ll the time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rel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nationality based on the occupying certain resource about the society,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Under such law, though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ability of the modern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is very strong, but national conflict and national problem breeding while the nationality develops will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some national conflicts and national problems will be quite unexpected to the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in this way, the national relation demonstrates characteristic of dyna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determined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and complexity of the national policy.
     Particularly, the interdynamic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of the new China is not to remain at a static developing stag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making of a series of national policies, after the national policy formed a system, the incompatible place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appears. In other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make the already existing national policy demonstrates the incompatible place with the new characteristic and change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ion of national policy for a regular period, therefore, the national policy must be adjusted in ord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 to accord with the direction of requirement of single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and then make the national policy meeting the needs of new characteristic and new situation to the national relation.
     The course of 60 year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to the present is the period that the interdynamic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always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the interdynamic demonstrat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tage, ang formed a clue of the interdynamic. The thesi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stage by stage to the inter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periods that have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new China's soci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course of from 1949 to 1956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he interdynamic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relations system by the initial adjustment; from 1957 to 1965, is the policy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ethn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riod of twists and turn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ta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a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national policy by the left-leaning of the impact made by the left-leaning ethnic relations interference; from 1966 to 1976, is the ethnic relations and national policies have been seriously damaged, severely affec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periods. Decad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is universal nature of political campaigns undermine the country's normal development process, to completely negate the well-establish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s ethnic policies, but also seriously interfere with a new type of socialist ethnic relations; The course of from 1977 to 1991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relations and national policy during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economy recover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ystem has also been restored or rebuilt, national poli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ethnic relations back on track of normal development; since 1992, na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depth and national policy development period. Comrade Deng Xiaoping's southern tours in 1992 speech, the market economy not only accelerated the pace in China, but also greatly emancipated productivity in minority areas, and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reas.90 Based on 20th century China, the emergence of some changes in ethnic relations and ethnic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analysis, the state made a "nation, religion is no small matter," the basic judgments analyzed in-depth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period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made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the nation's long-term nature, complex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basic positio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especially under the push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national rel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changed enormously, today of times of globalizatio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blem of our country is more outstanding, that is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t this moment has not been the simpl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various nationalities require the field of development is wider, the intensity is deeper, mainly shown as from relatively overweigh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ginally to striving for more political rights, share more economic benefits, obtaining more cultur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nationality,etc. We can say that contemporary national relation of China demonstrated further pluralism, further complicate, and further internationalize.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the national policy must be adjusted correspondly to make it more complete, and then continue giving play to the regulating action of the national policy to the national relation. The interdynamic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offered limitless space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the interdynamic between the national rel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引文
① E. Durkheim,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Free Press, London,1915,参见(法)E.杜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参见Oliver C. Cox. The Racial Theories of Robert E. Park and Ruth Benedict. The Journal ofNagro Education, Vol.13. No.4, (Atumn,1944)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社区与功能——派克、布朗社会学文集及学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参见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Milton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③ Nathan Pluralism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④ John Rex and David Mason.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①更多的成果和理论可详见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③罗树杰、徐杰舜主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④都永浩:《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载《民族理论研究》,1990年第1期。
    ⑤何晓芳:《试论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征》,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⑥余梓东:《民族关系辨析》,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⑦李红杰:《试论民族关系的功能》,载《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① Jonathan P. Stein(ed). The Politcs of National Minorrity Participation in Post-Communist Europe:State-Building, Democracy and Ethnic Mobilization. London and Armonk, New York:M.E. Sharpe/East West Istitute,2000.
    ② Daniel N. Posner. Institutions and Ethnic Politics in Afric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③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458页。
    ④ Topor, G., Review of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by J. G. Kellas. Journal of intenaional Affairs 45: 645-648,1992.
    ⑤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85页。
    ⑥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85页。
    ⑦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85页。
    ① Milton J. Esman. Ethnic Politics,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
    ①刘先照:《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②牙含章:《论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③金炳镐:《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些问题》,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第3期。
    ④武湛:《改革、开放与民族关系》,载《民族理论研究》,1987年第2期。
    ⑤宗群:《试论改革开放对民族关系的发展》,载《民族理论研究》,1988年第1期。
    ⑥张学礼:《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提出的新问题》,载《新疆社会经济》,1995年第6期。
    ①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载《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期。
    ②马凤莲:《关于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关系问题》,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第3期。
    ③斯琴高娃:《民族语言现象与民族关系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2期。
    ④汤夺先:《试论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几个因素》,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6期。
    ⑤李忠斌:《论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结构和功能》,《载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⑥杨昌儒:《民族关系模式初探——一个民族乡镇的考察》,载《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⑦刘有安:《回汉民族杂居地区和谐民族关系探析——以宁夏固原市的几个回汉杂居乡村为例》,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⑧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载《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⑨宋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思考》,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期。
    ①闫丽娟:《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载《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②曹菁轶:《试论当前新疆的民族关系》,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③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吴仕民:《中国民族政策读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⑤张有隽:《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电国民航出版社,1997年版。
    ⑦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⑧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史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①王铁志的《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上、下),载《民族工作研究》,1999年第5、6期。
    ②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版。
    ④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19491999),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⑤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⑥果洪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Report on Enthnicity and Development, 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1987。
    ①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的分类,详见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77—78页。
    ①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①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3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3页。
    ③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4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4页。
    ②严强、王强著:《公共政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8页。
    ①严强、王强著:《公共政策学》,第8页。
    ①参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②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74页。
    ③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87页。
    ①荣仕星等著:《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51-52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①周平:《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研究》,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②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转引自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页。
    ③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载《邓小平文选》(1938—1965),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转引自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434页。
    ④周平:《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研究》,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周平:《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研究》,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82页。
    ①《中国民族区域自治5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①参见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69—570页。
    ①周恩来:《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载《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1950年7月21日),载《邓小平文选》(1938—1965),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①参见《当代中国的云南》(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
    ②参见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47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沃尔特·琼斯著,林震、王峰、范贤睿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沃尔特·琼斯著,林震、王峰、范贤睿等译:《政治科学》,第6页。
    ②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49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36页。
    ②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
    ①毛泽东:《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电报》,1949年11月14日,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卷。
    ②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31页。
    ①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第139页。
    ②《礼记正义》,卷十二,王制第五。
    ③参见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488页。
    ①毛泽东:《对中央转发西北局关于甘肃临夏检查民族工作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的附注》,1953年3月19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卷。
    ②周恩来:《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参见《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1950年7月21日,参见《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④参见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①参见何龙群著:《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第148一149页。
    ①参见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538页。
    ①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②参见周恩来:《稳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载《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518页,转引自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第134页。
    ②参见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第134页。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5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③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6页。
    ②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49页。
    ①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51页。
    ②数据来源参见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567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53页。
    ②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第26页。
    ③例如处于原始公社制末期的景颇、傈僳、德昂、怒、布朗、佤、基诺、鄂伦春、鄂温克族地区和部分黎族地区,国家发放补助费和无息贷款,平均每一贫困户发放的生产补助费127.5元,无息贷款852元,生活救济费221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参见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第26页。
    ①周恩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1956年9月16日。
    ②《十年民族工作的成就》,民族出版社,1959年版,第33页,转引自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6-557页。
    ①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65页。
    ①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第72页。
    ②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第74页。
    ①参见《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这段话是周恩来在政务院第37次政务会议上作《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总结时的发言之一
    ②参见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440页。
    ③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266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256页。
    ②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258页。
    ①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第430—431页。
    ①《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通过,参见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441页。
    ②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13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75页。
    ①《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调查报告暨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编印,1982年版,第144—145页,转引自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71页。
    ①《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载于《人民日报》1953年9月9日,转引自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72页。
    ②参见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72页。
    ③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145页。
    ①参见《民族团结的历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②参见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第27页。
    ①例如,新疆地区的农业互助组就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更加困苦。参见《当代中国的新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99页。
    ②参见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第27—28页。
    ①《当代中国的新疆》,第127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忆》(下),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28页。
    ②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73页。
    ①参见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第131页。
    ①《民族团结的历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转引自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76页。
    ①《民族团结的历程》,第61页。
    ①参见《当代中国的统战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392页。
    ②数据引用自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第29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54页。
    ②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根据第235—236页整理。
    ①《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199页。
    ②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第209页。
    ①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第189页。
    ①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第214页。
    ①参见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第189页。
    ①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第29页。
    ②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第29页。
    ①郭家骥主编:《云南边疆的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
    ②《贵州民族工作50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①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86页。
    ①参见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第214—215页。
    ②参见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第215页。
    ③参见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第215页。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84页。
    ②参见《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①参见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84页。
    ①《当代中国的新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755页。
    ②参见潘乃谷、马戎:《边疆开发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页。
    ③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88页。
    ①《人民日报》,1973年5月10日,转引自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87页。
    ②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87页。
    ①《当代中国的新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93-594页。
    ①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第101页。
    ①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的工作座谈会于1982年12月24日召开,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和四川、吉林、广东、湖南等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协作和对口支援。
    ②参见《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的工作座谈会纪要》,1982年12月24日,载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年7月—2005年5月),第670—671页。
    ③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1987年1月23日),载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年7月—2005年5月),第709—720页。
    ①参见《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1983年12月29日),载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年7月—2005年5月),第677页。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601—602页。
    ①参见《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中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592—593页。
    ①[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7页。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605页。
    ②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604页。
    ③当代中国编写组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第190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53页。
    ②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53—154页。
    ③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54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56页。
    ①参见李秋洪:《广西民族交往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②参见《邓小平文选》(1975—1982),《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
    ③《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2年3月),载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年7月—2005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4页。
    ①《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1980年3月15日),载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9—630页。
    ①参见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第157页。
    ①李鹏:《做好民族工作,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1990年2月15日。
    ②江泽民:《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③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999年9月29日。
    ①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分布情况,参见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386—390页。
    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年9月。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年9月。
    ①贺琳凯:《西双版纳地区的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①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在书中,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数据,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变为十大阶层。
    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年9月。
    ①参见《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载《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江泽民:《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2000年6月20日,选自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
    ①参见吴敬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过冬”之本》,载《凤凰周刊》,2009年第4期。
    ① [美]罗森邦:《政治文化》,台湾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页,转引自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208页。
    ②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209页。
    ①来源于新华网:谁来拯救濒临消亡的三少民族文化遗产?2008年11月25日。Hppt://www.xinhua.news.com.
    ①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50页。
    ①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52—53页。
    ②参见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内的族际关系和政治建构》,载《世界民族》,2004年第4期。
    ①参见周平:《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载《政治学研究》(季刊),2005年第2期。
    ①参见周平:《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
    ①参见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4页。
    ①[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141页,转引自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88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1. [美]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忆》(下),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 陈国新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
    5.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 《当代中国的新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8. 《当代中国的云南》(上下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9. 《当代中国的广西》,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10. Daniel N. Posner. Institutions and Ethnic Politics in Afric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1.[美]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2. E. Durkheim,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Free Press, London,1915,参见(法)E.杜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5月26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14.方盛举:《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论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6.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龚学增主编:《宗教问题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黄光学、施联珠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0.黄光学主编:《新中国的民族关系》,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
    21.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3.贾东海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五十年研究回顾》第五章,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江泽民:《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见《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第244—261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5.金炳镐:《民族理论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6.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金炳镐、王铁志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8.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金炳镐著: 《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金炳镐著: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 John Rex and David Mason.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3. Jonathan P. Stein(ed). The Politcs of National Minorrity Participation in Post-Communist Europe:State-Building, Democracy and Ethnic Mobilization. London and Armonk, New York:M. E. Sharpe/East West Istitute, 2000.
    34.[美]罗伯特·卡普兰:《乱世将临:打碎后冷战时代的美梦》,大西洋月刊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罗森邦:《政治文化》,台湾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
    36.罗树杰、徐杰舜主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7.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年10月—12月),见《列宁全集》第20卷。
    38.列宁:《关于民族平等和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草案》,《列宁全集》第20卷。
    39.列宁:《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列宁全集》第22卷。
    40.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发表于1920年6月),见《列宁选集》第4卷。
    41.列宁:《编辑部对韦贴兰的“民族问题和拉脱维亚的无产阶级”一文的意见》,见《列宁全集》第20卷第116—117页。
    42.列宁:《给波利斯·苏瓦林一封公开信》,见《列宁全集》第23卷第198页。
    43.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4.刘先照:《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45.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7.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版。
    48.[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9.罗树杰、徐杰舜主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5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一1848年1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52.[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版。
    5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4.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1章,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1999年版。
    56.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六少数民族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1999年版。
    57.《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58.毛泽东:《论新阶段》,《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59.毛公宁等:《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60.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1.马戎:《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民族政策辑要》(1949—2003),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编。
    63.《民族团结的历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64. Milton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65. Milton J. Esman. Ethnic Politics,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66.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7. Nathan Pluralism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68. Oliver C. Cox. The Racial Theories of Robert E. Park and Ruth Benedict. The Journal of Nagro Education, Vol.13. No.4(Atumn,1944).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社区与功能——派克、布朗社会学文集及学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潘乃谷、马戎:《边疆开发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0.彭英明:《民族新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71.彭英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72.彭英明、王奎正:《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73.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年1月),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
    74.[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2年版。
    75.[美]塞缪尔·亨廷顿和纳尔逊著:《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6.[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78.斯大林:《和第一个美国工人代表团的谈话》(1927年9月9日),见《斯大林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79.斯大林:《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1929年3月18日),见《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80. Topor, G., Review of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by J. G. Kellas. Journal of intenaional Affairs 45,1992.
    81.王天玺:《民族法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2.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3.王建娥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4.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5.王希恩:《世纪之交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势及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研究》(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0年版。
    86.吴宗金:《民族法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87.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8.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
    89. 《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中央出版社,1985年版。
    90.熊锡元著:《民族理论基础》,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91.杨荆楚等著:《毛泽东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92.严强、王强著:《公共政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3.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Report on Enthnicity andDevelopment,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1987。
    94. 《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下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95.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96.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7.周恩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8.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99.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0. 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1. 周平、方盛举、夏维勇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2.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所等:《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103. 中央统战部:《民族政策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年9月。
    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2005年2月。
    106.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07.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5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宾建成等:《入WTO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边境贸易的政策及其机制研究》,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2.包中平:《对发展青生活经验省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3.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4.陈振江:《关于对新形势下政策研究的思考民族关系问题的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5.陈卫民、马徽江:《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6.崔成男:《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及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7.陈联壁:《民族自决权新议》,载《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8.达林太:《“入世”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制度反思——以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为例》,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9.戴小明、黄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0.邓艾、李辉、陕立勤、赵晓芳、王颖:《甘肃少数民族牧区草原生态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1.都永浩:《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载《民族理论研究》,1990年第1期。
    12.冯晓宪:《“入世”与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探讨》,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3.范文澜:《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载《民族问题译丛》,1954年第三辑。
    14.方德昭,《关于民族和民族形成问题的一些意见》,载《学术研究》1963年第7期。
    15.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的调查报告》,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6.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城市民族工作调研组:《广西城市民族工作调研报告》,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7.格桑顿珠:《西部大开发中要充分发挥云南边贸优势》,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8.国家民委文宣司语文室:《加强双语教学切实提高民族教育质理》,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9.高新才、毛生武:《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战略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20.高占福等:《建国以来甘肃省处理影响民族关系若干重大事件的探讨》,载《民族工作研究》,2000年第5期。
    21.甘霖:《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 辑。
    2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代序言》,第1—7页,第302—311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3.郝文明:《少数民族干部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24.贺琳凯:《西双版纳地区的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5.贺琳凯、钟瑞华:《云南省基层彝族群众的政治参与研究——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一彝族镇为例》,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6.胡令明:《关于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几点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27.洪红:《立法法》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的作用》,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28.虎有泽:《兰州市区民族关系研究》,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29.郝文明:《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是各级民委的一项重要任务》,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30.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抓住加入WTO契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31.黄昌莉:《加入世贸组织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32.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经济处:《坚持走社会化路子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河北省民族工作社会化情奖品调研报告》,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33.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34.胡鞍钢、温军:《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35.黄健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36.郝时远:《民族和族群的早期含义和应用》,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37.何晓芳:《试论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征》,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38.江家福:《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经验》,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39.金炳镐、都永浩:《“三个代表”思想与民族理论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40.金炳镐、熊坤新:《加入WTO对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41.鞠志强、丁辉:《河北民族关系分析》,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42.蒋彬:《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分析》,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43.敬东:《关于“民族”一词的概念问题》,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4期。
    44.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
    45.李德洙:《在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46.李德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47.李晋有:《关于西部民族文化工作的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48.李锐:《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49.李桂荣、韩枫、李坤儒、妮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人才回流机制构建与实施》,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50.李竹青:《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的创立》,载《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
    51.李景荫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伟大意义》,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52.李红杰:《论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53.李红杰:《试论民族关系的功能》,载《民族研究》,1997年的2期。
    54.李秋洪:《广西民族交往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55.雷振扬:《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56.刘万庆:《妥善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的群体事件》,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57.刘智文:《中国东北朝鲜自治地方民族和睦的成因初探》,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58.刘燕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源》,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59.刘彦霞:《对少数民族干部岗位培训工作的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60.刘振强:《人世对新疆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的影响与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61.梁鹏、谢敬、许惠利:《关于当前城市民族工作发展趋势的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62.梁斐:《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整合与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63.龙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64.马德义:《俄联邦处理转型期民族问题的措施及评价》,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65.马寅:《关于民族定义的几个问题——民族的译名、形成、特征和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称呼》,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66.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67.马维良:《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问题》,载《民族研究》1986年第6期。
    68.毛公宁:《关于加强民放牧理论和民族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69.毛公宁:《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若干问题》,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70.牟本理:《努力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71.牟本理:《论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72.牟本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73.彭秀俐:《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根本在于制度创新——赴澳大利亚学习农业经济有感》,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74.朴今海:《加入WTO对民族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75.彭英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纲》,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76.彭英明、唐奇甜:《民族问题及其实质浅论》,载《民族研究》1981年第1期。
    77.荣仕星:《加入WTO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78.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79.宋蜀华:《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80.图道多吉:《提高教育质量是新世纪民族院校发民的生命》,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81.韦绍行、丘雪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82.万明钢:《“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的理论构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83.温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84.温军、胡鞍钢:《民族地区干部如何看待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问题:云南地方干 部问卷调查报告》,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85.王希恩:《全球化与国家的民族属性》,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86.王峰辉、何燕凌:《加入WTO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87.王东明、张弛:《“入世”对民族地区农业的影响》,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88.王子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89.王振岭:《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90.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内的族际关系和政治建构》,:载《世界民族》,2004年第4期。
    91.王鉴:《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评述》,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92.王实:《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93.韦红:《战后东南亚经济开发引发民族冲突诸因素分析》,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94.威德刚:《前南民族问题上的十大教训》,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95.吴贤哲:《儒家思想与民族政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96.吴敬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过冬”之本》,载《凤凰周刊》,2009年第4期。
    97.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构建民族关系调控机制推动民族工作健康发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98.夏连仲、杨束芳、王有星:《加入WTO对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应对》,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99.熊锡元:《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一点看法》,载《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
    100. 徐杰舜:《民族理论研究方法新探》,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101. 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02. 艳东:《简论民族结构与改革》,载《民族理论研究》1987年第1期。
    103. 余建华:《中亚的民族问题及其影响析论》,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04. 余海波:《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05. 余梓东:《民族关系辨析》,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106. 牙含章:《论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107.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会员:《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切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08. 张北平:《关于新形势下民族政策研究的思考》,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09. 张全录:《江苏省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及其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10. 张万铎、刘庆和:《“入世”与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运作体制改革研究——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为例》,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11. 张天华:《“入世”与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12.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13. 赵健君:《从社会整合探析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14. 周平:《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载《云南学术探索》2002,‘(6)。
    115. 周平:《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类型分析》,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2002年版。
    116. 周平:《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 年第三辑。
    117. 周平:《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载《政治学研究》(季刊),2005年第2期。
    118. 周平:《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
    119. 周传斌、徐金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和谐》,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20. 周传斌、王春华:《民族理论学科建设研究回顾》,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2期。
    121. 周莉、夏彦芳:《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民族基础教育》,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22. 周文京:《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二辑。
    123.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协调城市民族关系》,载《民族政策研究文丛》,2003年第三辑。
    124.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第295—301页(毛泽东)、第302—311页(江泽民),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电报——毛泽东》,1949年11月14日。
    [2]《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要慎重——毛泽东》,1950年6月6日。
    [3]《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要缓行——刘少奇》,1950年6月14日。
    [4]《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周恩来》,1950年6月26日。
    [5]《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1950年7月21日。
    [6]《在欢宴各民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周恩来》,1950年10月1日。
    [7]《继续做好民族工作——周恩来》,1950年10月1日。
    [8]《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批准。
    [9]《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批准。
    [10]《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民族事务的几项决定》,1951年2月5日。
    [11]《加强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毛泽东》,1951年2月18日。
    [12]《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周恩来》,1951年5月16日。
    [13]《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5月23日。
    [14]在审阅《人民日报》社论《拥护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草稿时加写和改写的话——毛泽东,1951年5月26日。
    [15]《民族关系——周恩来》,1951年10月23日。
    [16]《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少数民族贸易、教育、卫生会议的报告的决定》,政务院第一百一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1951年11月23日。
    [17]《给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的复电——毛泽东》,1951年12月12日。
    [18]《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政务院第一百二十五次政务会议通过,1952年2月22日。
    [19]《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政务院第一百二十五次政务会议通过,1952年2月22日。
    [20]《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毛泽东》,1952年4月6日。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2年2月22日,政务院第一百二十五次政务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第十八次会议批准,1952年8月8日。
    [2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报告》,1952年8月8日。
    [23]《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的谈话要点——毛泽东》,1952年10月8日。
    [24]《对少数民族选举的规定——邓小平》,1953年2月1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摘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53年2月11日。
    [26]《批判大汉族主义——毛泽东》,1953年3月16日。
    [27]《对中央转发西北局关于甘肃临夏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的附注——毛泽东》,1953年3月19日。
    [28]《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绥远、青海、新疆等地若干牧业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总结》,1953年6月15日。
    [29]《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摘录)——刘少奇》,1953年7月18日。
    [30]《和西藏国庆观礼团、参观团代表的谈话——毛泽东》,1953年10月18日。
    [31]《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及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和政务院批复》,1954年5月。
    [32]《民族问题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毛泽东》,1954年6月14日。
    [33]《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刘少奇》,1954年9月15日。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54年9月20日。
    [35]《反对大汉族主义——毛泽东》,1955年3月21日。
    [36]《再论反对大汉族主义——毛泽东》,1955年10月11日。
    [37]《国务院关于更改相当于区的民族自治区的指示——周恩来》,1955年12月29日。
    [38]《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周恩来》,1955年12月29日。
    [39]《国务院关于改变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周恩来》,1955年12月29日。
    [40]《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
    [42]周恩来:《不信教的和信教的要互相尊重(摘录)》,1956年5月30日。
    [43]《稳步地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周恩来》,1956年7月24日。
    [4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摘录)——刘少奇》,1956年9月15日。
    [45]《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周恩来》,1956年9月16日。
    [46]《国务院关于更改相当于区和相当于乡的民族自治区的补充指示——周恩来》,1956年10月16日。
    [47]《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
    [48]《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49]《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周恩来》,1957年8月4日。
    [50]《少数民族文字改革的原则——周恩来》,1958年1月1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的报告。
    [51]《民族工作的成就和任务——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摘录》,1959年4月18日。
    [52]《做好民族工作——周恩来》,1962年3月28日。
    [53]《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建议为全国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摘掉“执行投 降主义路线”帽子的请示报告》,1979年2月3日。
    [54]《我国民族关系的新阶段——邓小平》,1979年6月15日。
    [55]《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地方民族主义分子摘帽问题的请示》,1979年9月28日。
    [56]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1979年10月12日。
    [57]中共中央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0年4月7日。
    [58]《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1980年3月15日,附:评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1980年7月15日。
    [59]《要使各民族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
    [60]《党对民族工作的总方针》——摘自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记要》,1981年4月21日。
    [61]《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
    [62]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通知,1982年3月31日。
    [63]《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2年3月。
    [64]《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工作座谈会纪要》,1982年12月24日。
    [65]《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1983年12月29日。
    [66]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1984年4月13日。
    [67]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的说明——阿沛·阿旺晋美,1984年5月22日。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6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1987年4月17日。
    [70]《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邓小平》,1987年6月29日。
    [71]《认真执行各项民族政策——李鹏》,1988年3月25日。
    [7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三定”方案》,1988年10月25日。
    [73]《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李鹏》,1989年3月20日。
    [74]《抓好扶贫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发展进步——江泽民》,1989年9月20日。
    [75]《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的讲话——江泽民》,1990年2月15日。
    [76]《做好民族工作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李鹏》,1990年2月15日。
    [77]《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1990年9月15日。
    [78]《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江泽民》,1990年9月。
    [79]《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江泽民》,1992年1月14日。
    [80]《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李鹏》,1992年1月18日。
    [81]《城市民族工作条例》,1993年9月15日。
    [82]《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1993年9月15日。
    [83]《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江泽民》,1993年11月7日。
    [8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1998年6月20日。
    [85]《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9年9月。
    [86]《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1999年9月29日。
    [87]《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世纪——朱镕基》,1999年10月3日。
    [88]《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见》,1999年12月29日。
    [89]《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2000年2月13日。
    [90]《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江泽民》,2000年6月20日。
    [91]《要重视民族宗教问题——李瑞环》,2001年2月14日。
    [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正,2001年2月28日。
    [9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的复函》,2001年8月10日。
    [94]《中国要为民族网络文化发展开拓更大空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的讲话——李长春,2004年1月29日。
    [95]《在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回良玉》,2005年1月14日。
    [96]《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
    [9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2月28日。
    [98]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5月19日。
    [99]《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2005年5月27日。
    [100]《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李德洙》,2007年3月30日。
    [101]《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胡锦涛》,2007年6月25日。
    [102]《在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贺辞——刚坚喇嘛》,2007年9月5日。
    [103]《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李德洙》,2008年1月14日。
    [104]《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2009年9月29日。
    [105]《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2010年2月1日。
    [106]《在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杨晶》,2010年12月14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