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科学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金融已成为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业和金融经济持续、稳定、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金融创新不断推出,金融竞争十分激烈,金融风险不断显现,客观上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对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抵御金融风险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深入了解金融全球化趋势给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和金融监管体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明确国际监管的新变化,把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发展,研究探讨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维护金融的安全稳定和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也是更好的使我国金融业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竞争,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共分六章,详细论述了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科学构建。
     第一章金融监管理论的基本概述。主要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行政管制理论以及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监管理论的梳理,打造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科学监管新理念。
     第二章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及影响。主要分析了金融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和特征,从金融全球化对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和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金融全球化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从金融业的竞争、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难度等论述了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第三章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通过对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回顾,找出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金融监管理念。
     第四章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和发展。主要论述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加强金融监管为维护金融稳健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章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不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第六章构建适应新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监管体制。核心内容包括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完善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In our times, the finance becomes the core of economic, it is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to safeguard the finance safely. Then it is essential terms to implement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at financial sectors and financial economy are operated lastingly and steadily and healthily, and i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whol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o.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much chang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world, the coporation and the effection in the world are more intimately, there are many financial inventions, the financial competition are more complex, there are many financial risks.many new financial supervision are demanded objectively. In the time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how to resist national financial risks, prevent financial risks from spreading between the countries are becoming the question that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care about.Then we must learn the question and the challenge on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construct the new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adapt to the WTO, promote our economy lastingly and steadily and healthily.
     This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eory.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effect and the trend of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alysed the push factor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rend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many new changes in financial supervison in the world.Chapter four is the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in financial supervison system in CHINA.Chapter five is with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question and the challenge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The last chapter is mainly some new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financial regulation of our country incorporat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引文
1 张炜:《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制度创新》,第176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月。
    2 《中华金融库词》,第214页,陈元定义。
    3 张炜:《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制度创新》,第178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月。
    4 温艳:《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 王方敏:《国际金融监管发展与我国金融监管完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9 李德:《经济全球化与银行监管新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10 查理士·思诺克、约翰·格林:《银行业的稳健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3 张炜:《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制度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月。
    14 张碧波、温向阳:《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安金融》2001年第2期。
    15 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8月。
    16 张碧波、温向阳:《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安金融》2001年第2期。
    17 参见李醉:《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时期的金触监管》,《金融与经济》,2004年第10期,第44页。
    18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15日。
    19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20 张炜:《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制度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年5月。
    21 吴晓灵:《金融混业经营和监管现实》,《金融时报》,2004年3月23日。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0月
    2.贝多广:《宏观金融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年6月
    3.蔡立辉:《政府法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
    4.陈春光:《金融一体化条件下银行业监管研究》,中国财政出版社,2004年
    5.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5月
    6.陈建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6月
    7.陈建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8.陈奇星:《行政监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9.戴国强、吴林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1.董郁玉、施滨海:《政治中国》,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7月
    12.泛恒森:《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4月
    13.郭敏华:《信用评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4.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
    15.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16.李健:《金融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17.李寿初:《中国政府制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
    18.李松森:《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对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19.林吕建:《驾驭权力烈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0.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1.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2.刘方建、史继刚:《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3.刘俊生:《公共人事管理比较分析》,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24.刘明康:《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报告》,2007年3月
    25.刘仁伍、吴竞择:《国际金融监管的前沿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26.刘仁伍、吴竞择:《金融监管、存款保险与金融稳定》,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27.刘政、程湘清:《人大监督探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
    28.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9.孟艳:《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30.莫吉武:《当代中国政治监督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10月
    31.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仪民主》,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32.钱穆:《国史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3月
    3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
    34.秦凤鸣:《金融全球化与银行业重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35.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36.荣仕星、钟敏:《民主监督》,法律出版社,1998年6月
    37.生柳荣:《当代金融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9月
    38.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39.时文朝:《公司直接债务融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2月
    40.史纪良:《银行监管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41.宋鸿兵:《货币战争》,中信出版社,2007年6月
    42.苏星:《新中国经济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9月
    43.孙伯良:《市场契约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
    44.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5.汪永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4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47.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48.王廷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49.王振中:《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11月
    50.卫功琪、邵有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51.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52.吴琼恩主编:《公共行政学》,台北:元照智胜出版社,2004年
    53.郗永勤:《政府经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
    54.夏海:《中国政府架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55.肖鹏军:《WTO与政府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56.谢罗奇:《市场失灵与政府治理—政府经济职能与行为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57.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98年8月
    58.徐传湛、郑贵廷:《国有经济理论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2月
    59.徐茂魁:《国有经济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60.徐向艺:《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秩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61.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62.姚大志:《现代之后》,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
    63.殷孟波:《货币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64.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65.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张炜:《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制度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月
    67.朱克鹏:《商业银行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4年2月
    68.宗寒:《国有经济读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1.[美]肯尼思·J·迈耶:《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美]Gregory C.Chow:《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美]W·理查德·斯格特著:《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3月
    4.[美]艾伦·加特:《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5.[美]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6.[美]戴维·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美]盖·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
    10.[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11.[美]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2.[美]马克·G·波波维奇:《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美]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美]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英]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
    18.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19.阿耶·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
    20.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1.大卫·G·梅斯:《改进银行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2.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
    24.帕特里夏·基利:《公共部门标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5.史蒂文·科恩:《新有效公共管理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6.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1.陈长民:《加强金融监管的对策思考》,《商场现代化》,2005年10月
    2.陈柳钦:《论金融制度创新》,国研网,2001年10月
    3.贺强、孟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性问题》,《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4.胡汝银:《中国金融监管失败与监管改革》,中国金融学会2005年论文集
    5.蒋海、刘少波:《金融监管理论及其新进展》,《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
    6.蒋海:《试论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与政策选择》,《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7.李德:《金融监管失灵与监管体制问题分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7期
    8.李华民:《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下的银监会体制效率》,《财经科学》,2004年第1期
    9.李琪:《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监管研究》,中共中央党校
    10.李未:《国际金融业监管的新趋势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中国海洋大学
    11.刘国玲、黄国钰:《从国际金融监管模式谈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北方经贸》,2005年第1期
    12.马德功、李天德:《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社会科学战 线》,2006年第6期
    13.马军:《金融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4.孟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银行监管的市场化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21期
    15.钱小安:《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分工与协作》,《金融研究》,2002年第1期
    16.阙紫康:《当代西方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演变趋势》,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7.任志刚、张炜:《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启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18.石亚军:《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风险管理的公权角色》,《中国行政管理》
    19.唐双宁:《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与监管》,《中国金融》,2004年第4期
    20.唐一文、吴麟:《金融监管体制国际比较及其分析》,《时代经贸》,2007年2月
    21.汪永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供求变化与平衡策略》,武汉大学
    22.王方敏:《国际金融监管发展与我国金融监管完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3.王君:《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问题的研究—兼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经济体制比较》,2001年第1期
    24.温艳:《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5.吴龙龙:《金融监管领域的寻租现象分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6.谢平:《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和中国金融监管中的问题》,《南方金融》,2001年1月
    27.许成钢:《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介绍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28.杨贵宾、李燕妮:《金融监管: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选择》,《哈尔滨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
    29.杨军:《机构分设下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协调问题研究》,湖南大学
    30.袁昌菊、杜江:《深化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9月
    31.袁海蓉:《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年
    32.张碧波、温向阳:《金融监管中存在问题与对策》,《西安金融》,2001年第2期
    33.张华、蒋难:《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变化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0月
    34.周业安:《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35.周晔:《“分”与“和”的变奏——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趋势分析》,《时代经贸》2006年第2期
    36.朱瑶:《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对策》,中央财经大学,2001年
    1.Albrams,R,and M.Taylor,"Assessing the Case for Unified Sector Supervision",paper presented at 2001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1.
    2.Albrams,R,and M.Taylor,"Issues in the Unification if Financial Sector Spervision",IMF Working Paper,2000.
    3.Bade,R.,and M.Parkin,"Central Bank Laws and Monetary Policy",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DePartment of Economics,Discussion Paper,1987.
    4.Barro,R.,"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MIT press,1997.
    5.Blinder,A.S.,Central Bank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MA:MIT Press,1998.
    6.Canzoneri,M.B.,"Monetary policy games and the role of private-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7.Capie F.and G.Goodhart,"Central Banks,Macro Policy,and the Financial System: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Financial History Review,1995.
    8.Cukierman,A.,M.Geoffrey,and N.Bilin,"Central bank reform,liberalization and infl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2.
    9.Eijffinger,s.,and P.Greats,"How transparent are central banks?",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Discussion Paper No.3188,February 2002.
    10.Friedman,M.,"Monetary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82.
    11.Geraats,P.M.,“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Economic Journal,2002.
    12.Goodfriend,M.,“Monetary Mystique:Secrecy and Central Banking”,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6.
    13.Goodhart,C,Centr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ystem,London:MacMillan,1995.
    14.Greenspan,A.,“Transparency in monetary policy”,Available,www.federalreserve.gov,2001.
    15.Hamalainen,“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Gothenburg,1999.
    16.Hibbs,D.,“Political Partie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7.
    17.Mehrez G.and D.Kaufmann,“Transparency,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Crises”,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1999.
    18.Nordhaus,W.D.,“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1975.
    19.OECD,“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OECD Area”,2002.
    20.Petra M.Geraatsy,“Transparency of Monetary Policy:Does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Matter?”,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