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重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自诉案件的第三种类型,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人身权或财产权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不予追究不法分子的刑事责任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由此可见,我国的刑事追诉模式转变成为“公诉与自诉并存,公诉为主,公诉优先,自诉为辅,自诉救济”双轨制的模式,其本质是赋予被害人自诉权来制约公诉权,实现自我救济,实际上也形成了对“公检法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打击犯罪中可能存在的百密一疏之处的恰当补足。
     我国公诉转自诉的确立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和历史与现实背景。不起诉裁量权的不断膨胀显然不适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需要通过自诉的渠道对公诉权力进行有效规制,让被害人可以对国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刑事案件进行进一步的追诉,维护自身受损的合法权利。然而,通过十几年的司法实践证明,此制度并没有达到设立的初衷,反而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适用率低下,成功率不高,被害人权利的救济仍旧可望而不可及。当下,群体上访和社会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矛盾凸显,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严重失衡,社会压力的减压阀更是无从寻觅。有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我国公诉转自诉这一制度进行具体分析,详尽其来龙去脉,探讨域外相关制度并给予借鉴,分析我国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以设计合理的行为模式。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进行重构,以此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行为范式,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内涵和成因分析,纵观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公诉转自诉制度明文规定不多,仅有第145条和第170条的规定,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公诉转自诉制度做一个清晰的定义,归纳其特征,丰富其内涵,然后对我国公诉转自诉产生的原因做具体,以形成对公诉转自诉制度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是对域外相关制度的考察。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实质上就是对不起诉的规制,因此考察大陆法系对不起诉规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便是一条捷径。在德国,不起诉规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强制起诉制度。由于此制度的设立对被害人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于是大陆法系各国靡然效仿:比如日本的准起诉制度与检察审查会制度等。法国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则形成了另外一套规制系统。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详尽分析与归纳总结来提升我们对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准确认识,理清认识盲点,总结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国内具体制度实施现状,从而选择有利于我国当下视野的法律移植范式,指导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重构。
     第三部分为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实施的现状分析及重构的必要性。在对比域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细致挖掘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由此才可能起到对症下药的功效。公诉转自诉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检察院、法院及被害人三方主体,笔者将从各个主体所遇到的问题一一归纳,具体分析。然后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从公诉转自诉制度实体、程序等方面进行总结性思考。
     第四部分为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重构,包括原则的确立,具体制度构建,相关外部配套制度的完善等,使之能够为法律实践提供详尽有效的参考。此为本文写作之最终目的。
Combating crime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s a fundamental purpose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1996 amendment of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provides for a third type of dealing with the cases, that is, there is evidence to prove their personal right or property right of the victim were wrongful practices, and public security organs, procuratorial organs when criminal liability not to pursue criminals, victims can be brought directly to the people's court prosecution., private prosecution relief" ladder of mode, its nature is gives victims private prosecution right to restricting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actually also formation has on "courts Division is responsible for, mutual restricting, mutual tie" combat crime in the may exists of hundred key a soothing of Department of appropriate complement.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in our country is no accident, has deep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background. Swelling of the discretion not to prosecute was clearly no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use the channel public prosecution authority for effective regulation of private prosecution, procuratorial organs not filing and prosecution of a criminal case for further prosecution, damage to maintain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Now, the groups appealing to social, serious imbalanc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judiciary, social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is unable to find it. In view of this, I hope that, through the system of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in our country specific analysis, detailed the ins and outs, discussion on the related system and to give extraterritorial reference, analysis of China's fundamental flaws of the system design, to design a reasonable behavior pattern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part for in China public prosecution g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of connotation and causes analysis, throughout in China criminal procedure method, on public prosecution g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expressly does not more, only has 145th section and 170th section of provisions, so we has necessary on public prosecution g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do a clear of defined, summarized its features, rich its connotation, and on in China public prosecution go private prosecution produced of causes do specific, to formation on public prosecution g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a generally of theory framework.
     Second part is the study on the outside the system.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in China essentially on the regulation of non-prosecution, so visits continental law system of regulation of non-prosecution-related legal system, is a short cut. In Germany, development of the regulation not to prosecute more than 100 years, forming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compulsory prosecution. Du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system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victim protection, and civil law countries waste so to follow suit:for example, Japan's system of prosecution and prosecutorial review. France due to its own special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a separate set of regulations system. I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to enhance our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of accurat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blind spots, lack of summary, on the basis of contact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specific system implementation, thus choice in favour of the country's current vision of law transplantation model.
     The third part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need for reconstruction. Outside the comparis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mining system of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in our country in difficulties and reasons of implementation. Invol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in Procuratorate, Court, and tripartite body of the victim, author from each of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induction, specific analysis. And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from the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entities, procedures for concluding thoughts.
     The last part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to private prosecution system in China,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inciple, specific construction system,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external support, so that it is able to provide detailed legal practice effective reference. This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writing of this article.
引文
①何勤华:《检察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②王新环:《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①彭丹:《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法学院2005年3月。
    ①李昌柯译:《德国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②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第12页。
    ③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
    ④陈光中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①任景慧:《公诉与自诉相互转化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7页。
    ②王新环著:《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①(日)伊腾荣树著:《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页。
    ②同上注。
    ③董潘舆著:《日本司法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页。
    ④马明芳:《论不起诉的制约机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1月,第9页。
    ①裘索:《日本国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本,第156页。
    ②刘根菊、刘少军:《法国民事原告人值得的评价与借鉴》,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3期,第14页。
    ③刘根菊、刘少军:《法国民事原告人值得的评价与借鉴》,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3期,第16页。
    ①任景慧:《公诉与自诉相互转化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10页。
    ②马进保、张丽辉:《公诉转自诉的法律困惑及完善构想》,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第19页。
    ③同上
    ④王凯:《被害人对公诉活动的监督制约权比较研究》,载《刑事法学杂志》,1998年第10期,第32页。
    ①钱蘅,胡春晖:《公诉转自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11期,第21页。
    ①江显和、孙静:《重塑我国被害人对公诉权的制约机制》,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9期,第21页。
    ①彭丹:《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机制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35页。
    ②罗智勇:《对我国公诉与自诉关系的理性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2期,第31页。
    ③章礼明:《公诉转变为自诉的立法缺陷分析》,载《法学》1998年第1期,第25页。
    ①马明芳:《论不起诉的制约机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第21页。
    ②同上注。
    ①张鸿巍:《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7页。
    ②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第24页。
    ①于天敏:《公诉转自诉案件检察机关该如何进行监督》,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第35页。
    ①郭旭:《公诉转自诉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26页。
    ②沙坤:《形势不起诉被害人自我救济制度》,(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22页。
    ①李奋飞:《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1期,第43页。
    ②马明芳:《论不起诉的制约机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第21页。
    ③程金海、翟国瑛:《论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论坛》1997年第3期,第16页。
    ①张文俊:《“公诉转自诉”制度评析》,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②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第19页。
    ①于天敏:《公诉转自诉案件检察机关该如何进行监督》,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第21页
    ①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第12-16页。
    ①王凯:《被害人对公诉活动的监督制约权比较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第31期第55页。
    ②姚莉:《公诉转自诉制度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总第34期,105页。
    ①马明芳:《论不起诉的制约机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第25页。
    ②赵会平、张静著:《刑事不起诉当事人自我救济制度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第43期第83页。
    ③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第16页。
    ①马明芳:《论不起诉的制约机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第28页。
    ②同上。
    ①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第43页。
    1.王新环著:《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昌柯译:《德国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裘索著:《日本国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陈光中、严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与应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日]松尾浩也著,张凌泽:《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伊腾荣树著:《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
    8.程荣斌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江礼华、杨诚著:《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张穹主编,《公诉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柯葛壮:《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制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2.王金沙:《刑事诉讼与人权保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熊秋红:《转变中的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法]卡斯东斯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柴发邦:《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的新发展》,载《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8、何勤华:《检察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邓思清著:《检察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张智辉著:《检察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1.沙坤:《形势不起诉被害人自我救济制度》,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2.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10月。
    3.马明芳:《论不起诉的制约机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4.张文俊:《“公诉转自诉”制度评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5.任景慧:《公诉与自诉相互转化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6.于天敏:《公诉转自诉案件检察机关该如何进行监督》,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
    7.郭旭:《公诉转自诉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8.彭丹:《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机制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3月。
    9.罗智勇:《对我国公诉与自诉关系的理性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2期。
    10.章礼明:《公诉转变为自诉的立法缺陷分析》,载《法学》1998年第1期。
    11.江显和、孙静:《重塑我国被害人对公诉权的制约机制》,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9期。
    12.刘根菊、刘少军:《法国民事原告人值得的评价与借鉴》,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3期。
    13.李奋飞:《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期。
    14.陈学权:《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制约比较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
    15.石英:《论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
    16.程金海、翟国瑛:《论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论坛》1997年第3期。
    17.周戎:《关于完善“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建议》,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8.田圣斌、夏勇子:《公诉转自诉制度探略》,载《江西行政学院院报》2003年第11期。
    19.易志华、张丽辉:《公诉转自诉的法律困惑及机制完善》,载《政法学刊》2004年第4期。
    20.马进保、张丽辉:《公诉转自诉的法律困惑及完善构想》,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
    21.姜伟:《公诉的价值》,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 Jerold H.Israel, 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Constitution,1989 b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2. J. A. Andrews,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dure.
    3.Marvin Zaman, Criminal Procedure:Constitution and Society (Third Edition) Prentice Hall,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