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来的“亲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基于洪洞走亲习俗活动的田野调查,围绕着“走出来的亲戚”展开讨论。本文在对作为文化表演的走亲的描述基础上,揭示了仪式中的物品、行为等的象征意义和人神交流、人际交往的象征秩序;通过走亲仪式背后的国家与社会、群体的复杂互动及其潜藏的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探讨了民间文化如何顽强或策略性的表达自己。
     除绪论、结语外,论文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一个中心,六个论述层次”而概括。一个中心指的是以“走”为中心,以“亲”为题眼,围绕着“走亲”展开了六个章节分析:
     第一章:什么是走亲?——走亲的文化表演。本章从文化表演的视角出发,把走亲仪式置于民众生活世界的场域中,将其放大化、戏剧化。同时,笔者置身于表演的现场,参与其中,以一种“民俗内观”的眼界,力图呈现走亲仪式文化生态的视觉整体和文化意义。
     第二章:为何走?——走亲的合法性支撑。本章通过对流传于洪洞地区的娥皇、女英神话传说的口头文本的梳理,探讨了娥皇、女英传说如何使亲戚网络关系得以缔结,如何作为合法性支撑展开仪式行为的。并且,通过对比分析娥皇女、英在“大传统”中的主流形象和在“小传统”中的地方形象,考察了娥皇、女英传说的“本土特色”。
     第三章:在何时何地走?——走亲的时空场域。本章主要考察了“走亲圈/信仰圈”“庙/家”等仪式空间观念和仪式的“常与非常’的生活节律及仪式时间的“合法性”、“稳定性”,认为在仪式让民俗生活与多重交往互动关系汇集于同一场景中,形成了充满节奏感和地方感的仪式生活。
     第四章:何人走?怎样走?——走亲的角色和交往性行为。本章以“仪式馈赠”为切入点,通过对走亲仪式中的物化表述、仪式行动进行了文化意义上的解读,考察了人神交流、人际交往的象征秩序民俗物是“多重象征的凝聚体”,不仅具有言说表述功能,还具有实践的功能意义。仪式行为馈赠对村落生活中人神关系、社群网络关系的构建与凝结、对地方社会认同感的缔结等具有功能性特征。仪式中物的流动、行为的馈赠折射出了一种村落共同体之间结构化的交往模式和交换体系。
     第五章:何以坚持在走?——亲情的维系。亲属关系除了在仪式的时空秩序中集中展演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亲情关系依然在实践着、维系着。本章将从社会心理、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个人推动四个层面考察日常生活中的亲戚互动关系。
     第六章:为何走了又停,停了又走?——亲戚关系的调适和拓展。本章主要通过国家、社会、现代化的三重维度,考察了走亲仪式伴随国家政治沉浮的历史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力图揭示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走亲仪式的文化传承在现代化背景下呈现一种怎样的调适性特征。
     走亲仪式以象征的形式透视出村落生活的结构,凸显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神、村与村之间的互动方式,将生活的世界、想象的世界、社会的世界融合起来,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世界的一种理解和阐释。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relatives by Visiting" 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in Hongtong, Shanxi province. The study describes the scene of the Visiting Relatives ceremony as cultural performances, reveal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articles, action in the ceremony and the symbolic order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d and human, people and people. Moreover, the study explores that folk culture how to indomitably express in tact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of the state, society and groups and the deep background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ehind the Visiting Relatives Ceremony.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the main part constitutes six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 has a central clue and six topic:
     ChapterⅠ:What is visiting relatives' ceremony?——Visiting Relatives as cultural performances. The chapter takes place the ceremony in the life world as dramatic cultural performances. Meanwhile, the author place herself in the scene, in an "Inner Perspective", trying to wholly show the visual ecological culture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ChapterⅡ:Why to visit?——The legality of Visiting. This chapter sorts out the mythology of Ehuang and Nvying spreading in the area of Hongtong, discussing the relating between the ceremon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etwork relations.Also, it analyses the different the image of Ehuang and Nvying in the "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
     ChapterⅢ:When and where to go?——Time and space. This chapter examines space concept implying in the "visiting relative circle/ belief circle" "temple/house", the rhyme between ritual life and daily life, and the legitim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ceremony.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at the folk life and multiple relations compiles in the same scene and shape the ritual life full of rhythm and sense of place
     Chapter IV:Who and how to visit?——The roles and interactional behavior. The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itual present" explains 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physical representation, ritual action and exanimate the symbolic order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d and human, people and people. The folk articles are full of multiple symbolic meaning, having both narrative functions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The ritual behavioural present refracts the structural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rural the groups.
     ChapterⅤ:Why to insist on visiting?——Mainten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sides the visiting relatives performing in the scene of the ceremony, in daily life, the kinship relation is still in practice. The chapter will explor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in four aspects:social psychology, economic and organizational basis and individual's motive force.
     Chapter VI:Why go and stop alternately?——The related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 This chapter mainly represents transi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state, socie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description, it reveal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country, and analyses the adap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 the cultural continuity.
     The Visiting Relatives ceremony demonstrates the village life structure in the way of symbolism the perspective of, displays the interactive pattern between the Gods and human, people and people, village and village.
引文
①[民国]洪洞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P117.
    ①洪洞晋氏族谱·卷五·户部祖撰帝舜二圣母神祠记.转引自博士学位论文乔新华.洪洞士绅与金元以来地方形象的塑造[D].2006.P134.
    ②[明]邢大道.白云巢集·卷十三·英山神祠记.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①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410.
    ②陈泳超、钟健等.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J].民间文化论坛.2007(3).
    ③陈泳超.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文化圈内传说为中心[J].文史哲.2010(2)
    ①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尧舜传说——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仪式传说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0(1).
    ②刘岚.娥皇女英出嫁传说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
    ③刘岚.娥皇女英出嫁的传说及其思考.文艺杂谈.2007(2).
    ④马晓婷.父权制下的女性角色——以山西洪洞娥皇女英信仰为例[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⑤庞建春.水利传说研究——以山陕旱作乡村社会水利传说为个案[D].北京师范大学2002级博士论文.
    ①张俊峰.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基于田野的分析与研究[D].2006.P166.
    ②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①Ronald L. Grimes. Beginnings In Ritual Studies.Columbia:University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5.P24-39.
    ①[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P21.
    ②[美]诺曼·K·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M].周勇.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7.P114.
    ①[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0-21.
    ①[美]诺曼·K·邓金着,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7.P131-136.
    ①[美[格尔茨着.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1.P136.
    ②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Vol.2,Polity Press,1989.P126.
    ①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P23.
    ②刘纬毅编、郝树侯校.山西历史地名·录洪洞县名索解.山西省地名领导组《地名知识》编辑部,1979.
    ①民国《洪洞县志》卷二沿革表。
    ①资料来源于陈大元。
    ②《洪洞县志》明万历19年(1591)卷八祥异.
    ③《洪洞县志》明万历19年(1591)卷八古迹.
    ④《洪洞县志》明万历19年(1591)卷五.
    ①《洪洞县志》明万历19年(1591)卷八寺观.
    ②之所以拆毁“三官庙”、“寂照寺”支持前线主要是为了保护姑姑庙不被拆毁。但最后还是将姑姑庙给拆掉了。
    ③《洪洞县志》明万历19年(1591)卷五
    ④《洪洞县志》明万历19年(1591)卷八
    ①以上引自洪洞干板歌,见附录一。
    ①以上引自洪洞干板歌,见附录一。
    ①本文的洪洞庙会资料来源洪洞县文化馆的内部普查资料。
    ①参见何弩.陶寺遗址与中国早期文明[J].尧文化,2008(1).P22.
    ②罗琨在《陶寺陶文考释》一文,对陶寺朱书“文”字做了详备考述。何驽先生《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认为,扁壶背面字符分上、中、下三部分。中间为一“一”画,其上是有转折角的“◇”;其下笔画形象近似“已”或“卪”,与甲骨文“尧”字下部的“兀”字字形更接近,于是合起来就是古“尧”字。
    ①[加]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着;张园译,陈向明审校.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P89.
    ①访谈录音资料V090327YZH,访谈人:程安霞,访谈地点:羊獬姑姑庙,被访谈人:施宏俊,,现年69年,甘亭镇羊獬村人,初中文化程度。
    ②万建中.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3)
    ①参见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传说——以洪洞接姑姑迎娘娘仪式传说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0(1)
    ①安德明.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J].西北民族研究,2006(2).
    ②访谈录音资料V100610LXZ,访谈人:程安霞,访谈时间:2010年6月10日,访谈地点:历山会议室,被访谈人:汪冉同,84岁,古文功底深厚,历山庙会主事人。
    ③安德明.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J].西北民族研究,2006(2)
    ④怀孕的意思。
    ⑤访谈录音资料V100610LYZ访谈人:程安霞,访谈时间:2010年6月10日,访谈地点:历山会议室,被访谈人:汪华子,70岁,初中文化水平,历山庙会主事人。
    ①访谈录音资料V100610LY访谈人:程安霞,访谈时间:2010年6月10日,访谈地点:历山会议室,被访谈人:汪华子,70岁,初中文化水平,历山庙会主事人。
    ②[晋]郭璞注.山海经[M].丛书集成初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①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①这两则建庙传说都是来源于WKY搜集整理的文本资料,WKY,男,现年60岁,甘亭镇南羊獬村人,初中文化程度。
    ①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传说——以洪洞接姑姑迎娘娘仪式传说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0(1).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P34.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P54.
    ②同上.
    ①参考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尧舜传说[J].民族文学研究.2010(1).
    ②[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P2.
    ③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四周为山脉环绕。在洪洞县这一段,由堤村乡杨洼庄入洪洞流经堤村、南沟、赵城、马牧、南王、城关、白石、冯张、甘亭九个乡镇五十多个自然村,在甘亭镇天井村出县,县境流长四十五点八公里,河床平均宽六百米。
    ①王铭铭.作为民间权威的地方头人——闽台两村的个案考察[J].战略与管理,1997(6).
    ①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C]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P24.
    ①[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17.
    ②弗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钱春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P64.
    ①黄应贵.导论:物与物质文化.黄应贵主编.物与物质文化[c].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所.2004.P1-26.
    ②阎云翔.礼物的流动[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P5.
    ③[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④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落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①[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 178.
    ②唐仲山.仪式、仪式过程及民俗物的关系——基于象征理论的“于菟”仪式解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8(4).
    ③[英]维克多·特纳着,赵玉燕、欧阳敏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P30-31.
    ④[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P20-21.
    ①[美]维克多·特纳主编.庆典[C].方永德,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①[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57.
    ①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尧舜传说——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仪式传说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0(1).
    ①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P90.,
    ①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②[宋]陈旸.乐书·卷一百十六乐图论·夔鼓[M]//四库全书.第2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P491.
    ①[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176.
    ①访谈录音资料V090521WXP,访谈时间:2009年5月21日,地点:唐尧故园庙门口,被访谈人:施平清,男,27岁。访谈人:程安霞。
    ②访谈录音资料V090331LXA,访谈时间:2009年3月31日,地点:关公殿前,被访谈人:张春菊,访谈人:程安霞。
    ③访谈录音资料V093311G,访谈时间:2009年3月31日,地点:药王殿,被访谈人:桂,女,66岁,访谈人:程安霞。
    ①访谈录音资料V090331LXA,访谈时间:2009年3月31日,地点:英皇双凤殿前,被访谈人:张春菊,访谈人:程安霞。
    ①[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243-244.
    ①原来按老规矩,三月三走四天,三月初一就应该出发。因为西乔庄这个村子小共有七八百户人,让羊獬亲戚吃饭,能管起,住宿问题不能解决。据说,1989年三月初一羊獬村上去接亲的1000多人,在西乔庄都没住下,有在家里坐着的,有的在街上坐着,坐了一晚上。于是,西乔庄提出意见之后,把日子改到初二,初一不走了,初二上去,在西乔庄吃顿午饭,吃了午饭就上去。
    ①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P253.
    ①[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 华夏出版社,1987.P2.
    ①(奥)艾·阿德勒.理解人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P23.
    ②钟敬文.民俗学与古典文学[A].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③访谈录音资料V090521WXP,访谈时间:2009年5月21日,地点:唐尧故园庙门口,被访谈人:施平清,28岁,高中文化水平,以跑长途货车营生。访谈人:程安霞。
    ①访谈录音资料V101121YPX,访谈时间:2009年5月21日,地点:唐尧故园,被访谈人:谢香兰,女,56岁,访谈人:程安霞。
    ①访谈录音资料V090721SCW,访谈时间:2009年7月21日,地点:唐尧故园办公室,被访谈人:罗庆荣访谈人:程安霞。
    ①访谈录音资料V090714YZH,访谈时间:2009年7月14日,被访谈人:施宏俊,男,六十多岁,访谈人:程安霞
    ①访谈录音资料V100610LYZ,访谈时间:2010年6月21日,被访谈人:汪华子,男,七十岁,原村支书。访谈人:程安霞。
    ①束锦.农村民间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共生与互动[J].江海学刊,2010(4).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P19.
    ①访谈录音资料V20090721YZH访谈时间:2009年7月21日,被访谈人:罗庆荣,访谈地点羊獬办公室,访谈人:程安霞。
    ①束锦.农村民间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共生与互动[J].江海学刊,2010(4)
    ①本次会议是施宏俊老师做的记录,本文除了为了分析的需要而做了一些符号性标记和删减,此外会议中的名字全为化名。
    ①访谈录音资料V090714YZH,访谈时间:2009年7月14日,被访谈人:施宏俊,男,六十多岁,访谈人:程安霞。
    ②访谈录音资料V100414YBY,访谈时间:2009年4月14日,被访谈人:YBY,女,六十多岁,访谈人:程安霞。
    ①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A].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P318.
    ②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A]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①访谈录音资料V101016LXZ,访谈时间:2009年5月21日,地点:历山庙会议室,被访谈人:汪冉同,访谈人:程安霞。
    ①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利实践的解释[A].郭十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P376
    ②笔者补充:陈大元等人倡议恢复銮驾、驾楼,张希贤和王金拽在张希贤家里制造了驾楼。
    ①农村“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
    ①访谈录音资料V100521YBY,访谈时间:2010年5月21日,地点:历山庙会议室,被访谈人:郭华琳访谈人:程安霞。
    ①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①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A].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P324.
    ①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M].刘东、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4.序言.
    ①钟敬文.中国民问文化探索丛书·总序[M]董晓萍,欧伟达.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①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P48.
    ②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③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①[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着,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关键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9.P245.
    ①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2-1977. New York:Pantheon.1980.
    ①李培林,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J].思想战线.2004,(12).
    ②李培林,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J].思想战线.2004,(12).
    ③李培林,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J].思想战线.2004,(2).
    1.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褚键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梁永佳.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
    5.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8.赵世瑜.狂欢与日常一一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
    9.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0.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1.[奥]艾·阿德勒.理解人性.陈太胜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3.[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4.[法]E.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加]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张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
    11.[美]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1.
    1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6.[美]诺曼·K·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7.
    17.[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9.[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欧阳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0.[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邹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1.[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2.[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3.[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4.[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美]杰茜卡·安德森·特纳.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之研究.杨利慧译.人文讲坛,2004(1).
    2.安德明.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6(2)
    3.陈泳超、王尧.姐妹娘娘:作为游神仪式支撑的传说——以洪洞接姑姑迎娘娘仪式传说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10(1).
    4.陈泳超、钟健等.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民间文化论坛.2007(3).
    5.陈泳超.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文化圈内传说为中心.文史哲.2010(2)
    6.陈玉平.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7.傅永军.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8.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9.高丙中.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民间文化论坛,2006(3)
    10.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1.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民俗研究,2008(3)
    12.何弩.陶寺遗址与中国早期文明.尧文化,2008(1)
    13.何星亮.象征的类型.民族研究,2003(1).
    14.菅志翔.仪式和庆典中的族群身份表达——以保安族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5.李培林,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J].思想战线.2004,(12).
    16.刘岚.娥皇女英出嫁传说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
    17.刘岚.娥皇女英出嫁的传说及其思考.文艺杂谈.2007(2)
    18.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8,(6).
    19.刘悦笛.论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意蕴.河北学刊.2002(3).
    20.马晓婷.父权制下的女性角色——以山西洪洞娥皇女英信仰为例[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2).
    22.束锦.农村民间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共生与互动.江海学刊,2010(4)
    23.唐仲山.仪式、仪式过程及民俗物的关系——基于象征理论的“于菟”仪式解析.青海民族研究.2008(4).
    24.万建中.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3)
    25.万建中.民俗志写作的缺陷与应有的追求.民间文化论坛.2007(1).
    26.王铭铭.作为民间权威的地方头人——闽台两村的个案考察.战略与管理,1997(6)
    27.萧凤霞.传统的循环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1)
    28.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9.[以色列]唐·汉德尔曼.仪式——壮观场面.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3)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黄应贵.导论:物与物质文化.黄应贵.物与物质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所.2004.
    5.黄应贵.时间、历史与记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
    6.李丰懋.台湾庆成醮与民间庙会文化——一个非常观狂文化的休闲论.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台北:文建会,1995.
    7.邢莉.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8.钟敬文.民俗学与古典文学.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乔新华.洪洞士绅与金元以来地方形象的塑造:[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2.庞建春.水利传说研究——以山陕旱作乡村社会水利传说为个案:[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3.张俊峰.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6.
    1.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晋)郭璞注.山海经.丛书集成初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民国)孙奂仑.洪洞县志.民国6年[1917]
    4. (明)乔因羽.洪洞县志.万历19年[1591]
    5. (明)邢大道.白云巢集·卷十三·英山神祠记.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6. (清)余世堂.洪洞县志.清雍正9年[1731]
    7. (清)赵三长.洪洞县续志.清顺治16年[1659]
    8. (宋)陈肠.乐书·卷一百十六乐图论·夔鼓[M]//四库全书.第2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洪洞县志编纂委员会.洪洞县志.太原: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ⅰ.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Polity Press, 1989.
    ⅱ. Ronald L. Grimes. Beginnings In Ritual Studies. 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5.
    ⅲ. Victor Turner. The Forest of SymlaIs:Aspccts of Ndembu Ritua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p.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