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城市环境与文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澳门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在这里既保存了葡萄牙文化的若干优秀成果,也有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它是一座属于世界交通史、贸易史和文化史的历史名城。
     本论文是导师刘先觉教授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合作科研项目《澳门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项子课题。开展具有独特风格的澳门城市环境与文脉研究,对于保证澳门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澳门城市中的社会和经济活力,维持澳门城市独特的身份标志,清晰理解和把握澳门城市文脉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都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全文由四个章节和绪论、结语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论文的组织方法。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澳门地理环境的变迁、人口规模的变动、区域结构的演化、城市形态的演化等。第二章从空间的维度对澳门城市节点、街道、边界进行分析,并对澳门城市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要素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三章从城市建筑学的角度对澳门的城市建筑进行宏观与微观的考察。第四章分析研究了澳门城市文脉的基本向度以及文脉特色的延续。结语总结了澳门城市环境与文脉的成就和价值,展望澳门城市环境未来之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Intercourse and association of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were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more than 400 years history of Macau. The city inherited the culture heritage of Portugal and China. It is a historic city that belongs to history of world traffic, trade and culture.
     The dissertation was one part of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 of“Macau architectural heritage”which was presided over by my tutor Professor Liu Xianjue. Research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context of Macau city has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culture resource,which improves the identity of Macau, also understands and grasps the particularity and value of the context.
     The text includes four chapters, introduction and epilogue. The introduction analyzed the purpose, meaning and orgnization of the title. The first chapter has discussed alteration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variance of 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 of structure of districts, evolvement of city form in Macau from historic point of view. The second chapter has analyzed node, street and edge of Macau and expatiat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case in detail. The third chapter reviewed the city architecture of Macau from macroscopical and microcosmic standpoint.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d basic idea and continuity of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The epilogue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 and value of Macau city, brings forward prospect of future of Macau, meanwhile, the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124 thousand words and about 100 illustrations.
引文
2 第十三次人口普查及第三住屋普查.澳门:统计暨普查司,1992 年 4 月.5
    3 第十三次人口普查及第三住屋普查.澳门:统计暨普查司,1992 年 4 月.25
    4 缪鸿基等.澳门.广州:中山大学,1988.64
    5 第十三次人口普查及第三住屋普查.澳门:统计暨普查司,1992 年 4 月.25
    6 陈栋康.澳门的人口.港澳经济.1986 年 4 期
    7 黄鸿钊.澳门史.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50
    8 黄鸿钊.澳门史.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39
    9 据潘思渠.香山县志.海防篇
    10 据:Chinese RepositorgVol,1.405,转引自郑天祥,黄就顺.澳门人口.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9
    11 参见: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第一册.252
    12 参见:澳门华侨报.1984/1986 年澳门经济年鉴.9
    13 参见:澳门日报.澳门手册.1983.20
    14 李鹏翥.澳门古今.21
    15 参见:郑天祥,黄就顺.澳门人口.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9
    16 澳门华侨报.1983 年澳门经济年鉴Ⅳ.3
    17 郑天祥,粟明鲜.澳门人口四百年变化初探.68
    18 陈欣欣.澳门社会初探.香港:万事威,1992.7
    19 同上
    20 施白蒂.澳门编年史.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23
    21 吴志良.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65
    22 吴志良.从政治发展看澳门历史分期.澳门研究.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第六期,1997
    23 韩震.历史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史学理论硏究,1995(4)
    24 萨伊:东方论述,转引自王维仁.澳门 99——城市与建筑.建筑.台湾新政院新闻局,1999(10)
    25 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50
    26 (葡)巴拉舒.澳门中世纪风格的形成过程.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35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59
    27 黄伟侠.澳门旧城市区城市形态初探.2002,39
    28 李燕.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41.转引自李权时.岭南文化.广东人们出版社,1993
    29 邓开颂,陆晓敏.粤港澳近代关系史.广东人们出版社,1996
    30 李燕.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47
    31 米也天.二十世纪的尾声、新的世纪的序曲:写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比较法研究,1999,13(1): 3-8
    32 吴志良.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65
    33 马若龙.澳门的多元化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48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 2003:45
    34 著名工程师杜阿尔特 帕谢特,1927 年他是葡萄牙最著名的技术学院的校长。他在政府部门当中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位,1932 年他任公共建设工程和交通部长。1943 年他死于车祸。他建设了许多公路,使得城市的交通现代化。他还担任里斯本市政厅的主席,为城市低收入者建造了居住区。他是 1940年葡萄牙世界博览会的负责人之一。他极大的改变了里斯本的城市形态,倡导新的城市规划使得许多地区现代化,如 Alvalade。这段时期他聚焦首都里斯本,极大鼓舞了当地的建筑师。他同时也进行连接里斯本和西班牙特茹河南部海岸的桥梁研究。可以说 20 世纪他是葡萄牙城市规划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35 李百浩.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2003.210
    36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8
    37 高龙陪.江南传教史.上篇.第 1 卷
    38 参见:黄汉强,吴志良.澳门总览:史地篇.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
    39 (法)裴化行著.萧华译.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26
    40 参见 Consortium:澳门从开埠至 20 世纪 70 年代社会经济和城建方面的发展: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11
    41 参见:黄汉强,吴志良.澳门总览:史地篇.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
    42 董珂.澳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1.204
    43 所谓曼努埃尔风格,其名出于曼努埃尔国王(1495-1521)。他在位时,正是实现了航海大发现和来自印度与非洲的香料贸易处于黄金时期。这种风格具有实验性与革新性的特性。它试图对哥特式语言加以解构,分解成为鲜明而初级的几何形状,寻求一种从本国角度来理解的文艺复兴的新规则与比例。同时又回归到南欧和地中海的传统。果阿的罗萨里奥教区教堂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实例
    44 Walter Rossa.Cidades Indo-Portuguesas.Lisboa,1997.35-38
    45 据记载,葡萄牙大商帆每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中国货物有:粗白丝 1000 担,黑金 3-4 担,铜 500-
    600 担,麝香 6-7 担,水银 100 担,朱砂 500 担,白糖 200-300 担,木材 2000 担,手镯 2000 对;这 些 货 物 在 果 阿 销 售 , 利 润 可 达 100 - 150 % , 参 见 C.R.Boxer,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Lisbon,1959,181,转引自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葡萄牙与近代早期太平洋贸易网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6 樊飞豪.澳门建筑的精神.澳门杂志.澳门:澳门政府新闻局,2003:6
    1 傅玉兰.澳门街道标帜及名称.澳门研究.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第五期,1996
    2 同上
    3 (奥)卡米诺 西特著.仲德昆译.齐康校.城市建设艺术.东方出版社,1997.45
    4 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0.231
    5 见本章第四节
    6 唐思主编.澳门风物志.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
    7 董珂.澳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1.105
    8 福建人和葡萄牙人早在“阿婆井”一带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以捕鱼、建筑和修船为主
    9 潘日明.亚婆井 寻找澳门的同一性.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20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6
    10 埃斯塔希奥.澳门绿化区的发展及其重要性以及澳门植物群的来源.
    11 Robert Carneiro 总统筹.东方的绿洲.澳门:社会事务暨预算政务司办公室出版,1999
    12 同上
    13 阿丰索.澳门的绿色革命(19 世纪 80 年代).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115
    14 Elsa Maria Martins Dias.濠园掠影.澳门:澳门市政厅出版,1999
    15 印光任,张汝霖原著.赵春晨校注.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2.24
    16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7.263
    17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7.252
    18 (清)汪兆慵著.澳门杂诗. 戊午冬排印本
    19 Elsa Maria Martins Dias.濠园掠影.澳门:澳门市政厅出版,1999
    20 (清)吴历.澳中杂咏
    21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7.245
    22 《葡国魂》的英译名是 The Lusiads,即 Lusus 的后代。Lusus 是传说中卢西塔尼亚(葡萄牙的古称)的缔造者。正如书名所示,这部史诗是对一个民族宏伟功绩的歌颂,诗中的英雄是葡萄牙民族。贾梅士的作品虽然赞美民族自豪,但也融合了对海上霸权的批判
    23 马礼逊家族在历史上举足轻重,因为他们将新教传入中国,这间接影响和刺激了太平天国起义。英国国教在亨利八世的强权领导下,从罗马的天主教分离出来,亨利八世这样做是为了能和他的妻子们离婚(他的 6 个妻子中的大部分人都被他所杀)。今天英国国教的教会中心领导者是英国女皇。马礼逊教堂是英国国教教区的澳门教会中心,它隶属于香港。一直到英国 1841 年征服香港以前,外来的新教徒们,特别是美国人和英国人被埋葬在教堂附近的坟场里。乔治 钱纳利等许多知名人士都埋葬在这里。由于天主教和佛教都不允许新教徒在他们神圣的土地上安葬,当时的新教徒迫切需要自己的墓地。这个坟场入口题铭的 1814 年这个日期有疑问。礼堂是 1831 年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EIC)建造,1921 年重建。入口的铭刻上却写着“新教教堂与坟墓(东印度公司 1814)”。马礼逊妻子玛丽由于疾病死亡,被安葬在这块土地上,新教坟场 1821 年因此而投入使用,临近东方基金会。东方基金会当时是东印度公司的总部。马礼逊医生是这个公司的翻译。他写了一本中文语法书,一本英中词典,在约翰神父(John Basset)的帮助下将新教圣经翻译成中文。从墓碑上的铭刻知道,马礼逊在马六甲创立了英国的中文学校。在乔治 钱纳利的速写中出现过他的画像。1834 年,东 印度公司的财产归还给英国。1858 年,城墙内部已经禁止安葬。新的新教徒坟墓位于卡内罗花园,目前其位置临近天主教墓地,和螺丝山公园相对。如今这个马礼逊堂旁的墓地叫做旧新教墓地,有三层平台。第一个平台的旧城墙的东北角埋葬着马礼逊家族,其它历史上的人物以及祖先也埋葬在这块墓地里,如纳皮尔男爵、乔治 钱纳利、安德鲁(Andrew Ljungstedt)、亨利 邱吉尔等等。这个墓地的 160 个墓碑并不是这里所有西方新教教徒的真正数目,很多都是埋葬在城墙外的山坡上后来被移到这里,他们在别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墓地。他们在当时的贸易季节(九月到次年的三月)迁移到这里,过了这个季节,他们又得离开广州
    24 Elsa Maria Martins Dias.濠园掠影.澳门:澳门市政厅出版,1999
    25 参见:黄汉强,吴志良.澳门总览:史地篇.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
    26 阿丰索.澳门的绿色革命(19 世纪 80 年代).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36、37 期,115.转引自《关于 1885 年澳门和帝汶省卫生事务之报告》.《澳门及帝汶省宪报》,1886:163
    27 章文钦.民国时代的澳门诗词.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46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2003:186
    28 黄坤尧,邓景滨,陈业东.镜海钩沉.澳门:澳门近代文学学会出版社,1997.131
    29 唐思主编.澳门风物志.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
    30 埃斯塔希奥.澳门绿化区的发展及其重要性以及澳门植物群的来源.文化杂志(中文版)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106
    31 Elsa Maria Martins Dias.濠园掠影.澳门:澳门市政厅出版,1999
    32 同上
    33 弗朗西斯柯 卡代拉 卡勃兰及谢铃著.梁家泰摄影.葡萄牙园艺景观和艺术.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9.50
    34 Helder Carita, Homen Cardoso.Portuguese Gardens.Publisher: Antique Collectors Club,1991.2.15
    35 埃斯塔希澳.澳门绿化区的发展及其重要性以及澳门植物群的来源.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36、37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105
    36 (瑞典)龙思泰著.吴义雄、郭德炎、沈正邦译.章文钦校.早期澳门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165
    37 阿丰索.澳门的绿色革命.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115
    38 康斯坦丁诺·若泽·德·布里托,1883 年 1 月 30 日《澳门及帝汶省工务司 1882 年度报告,转引自阿丰索.澳门的绿色革命(19 世纪 80 年代).文化杂志(中文版)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122
    39 坦克雷多·多·卡萨而·利贝罗.1883 年 6 月至 1884 年《有关澳门绿化之报告》.转引自阿丰索.澳门的绿色革命(19 世纪 80 年代).文化杂志(中文版)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 129
    40 卡洛斯·若泽·卡尔代拉.澳门.Puetzal 出版,1997.64—65
    41 21 世纪澳门城市规划纲要研究专题报告.澳门发展与合作基金会,1999.2-23
    42 司打口为一俗名。至于“口”,即可作“水口”解,又可作“税口”解。实际上,司打口即是水口,又是税口。在道光县志《濠镜澳全图》中见其傍海且称其为“澳夷抽分馆”。在《粤海关志》《澳门总口图》中将其标为“呞打夷税馆”咸蜒拦业蛋腹葜杏幸晃募晗腹娑怂敬蚩诘闹澳堋盎跷锶氚淖加筛?夷马头赴上呞打”
    43 白乐嘉(J.M.Braga)著.西方开拓者及他们对澳门的发现.香港:香港出版社,1949
    44 (葡)阿尔杰门 里卡契夫.早期澳门地图(1665 年).原载《约翰 文彭士地图集》之手绘图.见《文化杂志》第十三、十四期合刊,1993:21
    45 郭伟杰.裁割组织——澳门的新马路.建筑.台湾:新政院新闻局,1999(10)
    46 舒尔茨语
    47 1586 年,葡萄牙政府通过印度总督承认澳门的地位,并给了澳门一个称谓:“位于中国的天主圣名之城——澳门”
    48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8
    49 (葡)施白蒂(Beatriz Basto da Silva).《澳门编年史》之《十六世纪的澳门》(中文版).澳门:澳门基金会,1995
    50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9.2
    51 澳门从开埠至 20 世纪 70 年代社会经济和城建方面的发展.文化杂志(中文版)第 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21
    52 (清)吴历.澳中杂咏
    53 (清)印光任,张汝霖编.澳门记略.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2
    54 1818 年画家张宝在澳门对面山坡(现为珠海湾仔)上以俯瞰角度作了“澳门远岛”的全景画,这是研究澳门历史和城市建筑演变的珍贵资料
    55 奥古斯都·博尔杰是法国画家、作家和旅行家。他出生在法国中部的小城。1836~1837 年他从法国出发,经美国和巴西,又翻越安第斯山脉到达智利和秘鲁,在南美洲的旅途中向一位德国画家莫里斯·吕根达学习,艺术上有很大的进步。1838 年他经夏威夷群岛到达澳门和香港,在澳门创作了许多素描和油画,其中以妈阁庙系列最为出色。澳门美丽的景色和淳朴的人情激发了博尔杰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促成他达到艺术生涯的高峰
    56 葡人初来澳不久,明朝官员为了与葡人商谈贸易和居留问题,在此建了一座四面通风的亭子,每有商谈,双方即会晤于此
    57 (清)吴历.澳中杂咏
    58 (清)印光印,张汝霖.澳门纪略.卷上《形式篇》
    59 文均,贤明,金辉编.澳门回归 300 问.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60 郭伟杰.裁割组织——澳门的新马路.建筑.台湾:新政院新闻局,1999(10)
    61 土生葡人是澳门文化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族群,他们是在澳门出生、以葡国文化和天主教为根本的欧亚混血儿。按一般理解,土生葡人主要是指在澳门出生、具有葡萄牙血统的澳门葡籍居民,包括葡萄牙人与中国人或者其它种族人士结合所生的混血儿,以及长期或几代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及其后代。据估计,目前澳门约有土生葡人 1 万多人。他们都懂葡文,一般能够讲流利的广州话,但只有少数人能阅读中文。他们以葡萄牙为祖国,长期接受葡国教育和文化,信奉天主教,保留许多欧洲的生活方式;同时又世代居澳,视澳门为故乡,受华人社会风俗习惯深刻影响。在澳门,土生葡人的社会地位 一般比中国人要高,他们相对容易在政府部门找到较理想的工作。他们当中有些人也会怀念祖先过去的“丰功伟绩”,慨叹过去统治地位一去不复返。不过大多数土生葡人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他们与华人长期和睦共处、交往和通婚,已经建立了相当的友谊和信任,很多都有华人亲戚、朋友。
    62 一位澳门知名土生葡人曾说过:“澳门土生人土也参与了澳门基本法的起草和咨询工作,会继续参与未来对澳门基本法的推广工作,同时并将继续为澳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这表达了大多数土生葡人的意愿
    1 克莱顿.论当代澳门特征及其形成与城市变迁.文化杂志(中文版)48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 2003:1
    2 F.吉伯德.市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8
    3 根据澳门文化司署公布的数字,在澳门大约有 80 个中式庙宇,但这个数字不包括街上和大门入口处经常见到的祭桌和壁龛
    4 王泓志.流动、空间与社会.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300
    5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3
    6 范景中编选.艺术与人文科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84
    7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4
    8 杨中美.赌王何鸿燊传奇.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2.85
    9 费尔南德斯.自本世纪 20 年代迄今的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99
    10 范景中编选.艺术与人文科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96
    11 卡斯腾·哈里斯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0
    12 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后重建是在葡萄牙宰相庞巴尔的指挥下进行的,那个时期的里斯本建筑风格称之为庞巴尔建筑风格
    13 夏祖华,黄伟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39
    14 Wong Shiu Kwan.澳门建筑——中葡合壁相得益彰,文化杂志(中文版)36、37 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8:147
    15 (葡)包乐史(L·Blusse)著.《中葡交往史》之《前往中国》.路口店出版社,1989.转引自汤开建著.《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之“中葡关系的起点:上、下川岛——Tamao 新考”一文..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16 宋建民.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18
    17 钱纳利是英国画家,从 1825 到 1852 年,他在澳门写生作画,留下了大量的作品
    18 夏祖华,黄伟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32
    19 (奥)卡米诺 西特著.仲德昆译.齐康校.城市建设艺术.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0 苏健.海始于斯——话说葡萄牙.澳门:澳门基金会主编,1994.31
    21 贾梅士是四百年前葡国著名诗人,壮年投军,在一次非洲战役中伤一目,所作诗歌,每多讽刺时政,不容于葡国,长期流亡国外,曾来澳门居住两年,在白鸽巢山洞完成他的著名长诗《葡国魂》,他的出生日后来定为葡萄牙国庆日。后人以贾梅士命名该洞,用作纪念;并在洞中设贾梅士塑像,供人瞻仰
    22 若瑟·山度士·飞利拉被人称为阿德(Adé)(1919-1993),他在土生葡人社团中享有盛名。他是澳门最后 一位以澳门土语(该土语是一种由葡文、广州方言、英文、古葡文以及少许西葡文叫“巴度亚”,曾是澳门土生葡人常用的一种语言)进行创作的土生葡人作家,其作品有诗歌、散文、话剧等等,他一生都在澳门渡过,共创作了 18 本著作并自编自导自演过多部澳门土语话剧和小型歌剧,卒于香港
    23 (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2
    24 Jochim.Christian.Chinese Religion: A Cultural Perspective.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1986.4
    25 印光任,张汝霖原著.赵春晨校注.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2.26
    26 印光任,张汝霖原著.赵春晨校注.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2.28
    27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7.91
    28 文德泉神甫.澳门的日本人.文化杂志(中文版)第十七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3
    29 谭世寳.澳门大三巴牌坊“圣母踏龙头”等雕刻之内涵初探.澳门研究.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第四期,1996
    30 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3
    31 印光任,张汝霖原著.赵春晨校注.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2.24
    32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7.34
    33 天后是宋代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城乡渔民和航海者筑庙朝贡的神灵,相传她姓林,福建莆田县人氏,卒于康熙四年,享年 28 岁。据说天后年幼时聪明伶俐,能预言凶吉,其长兄外出航海,忽遇风暴骤起,她在家瞑目出神前往救援,死后又屡屡显灵海上。于是澳门航海者均奉祀为护航海神。她在广东、台湾沿海一带是很受尊重的妈祖
    34 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6
    35 石敢当是一块立石,是驱邪止煞之物,它有多种传说,闽南、广东一带最广泛的传说是说有一个叫石敢当的人,挑菜想过渡口,看见群人在围观。原来河中有位美姬坐在船上,如果哪位能投中她,就可以娶她为妻。石敢当按照村里一位老人的指点投中美人,很高兴的回家。在路上他牵美女的手,没想到美女是观音化身,将他点为石像。观音怜悯他的痴情,封他为水陆守路神,从此以后,他便在桥头保护人民。石敢当的信仰的意义,在于相信大自然界中的各种征兆与现象,都有可能威胁到人们生命与财产,若能借着阴阳、五行及堪与诸家的神秘理论,或可逃避现实的厄运
    36 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0
    37 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13
    38 中国“礼仪之争”是发生在明末清初由中西教会内部扩展到罗马教廷和北京康熙皇帝之间,并在 18 世纪欧洲和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它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礼制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中国礼仪是否是一种宗教,争论的结果是 1714 年罗马教廷禁止了中国礼仪,而康熙皇帝也驱逐了传教士。直到 1939 年罗马教皇才废除了这项禁令
    39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88
    1 (清)印光任,张汝霖著.澳门记略.之卷上《形势篇》.嘉庆五年版
    2 (清)吴历.澳中杂咏
    3 (清)汪兆慵.澳门杂诗. 戊午冬排印本
    4 (明)《明史》卷三二五《佛朗机传》
    5 (明)张廷玉.明史.卷三一五《陈吾德传》
    6 (明)《明神宗实录》卷二五七
    7 (明)《明熹宗实录》卷一一
    8 (明)郭棐《粤大记》卷二二《庞尚鹏行状》
    9 陈明竺.都市设计.台北:创与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 81 年
    10 许盛美主编.都市设计在台湾.台北:创与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11 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2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3 姜晓萍,陈昌岑主编.环境社会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4 韩震.历史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史学理论硏究.1995 年第 4 期
    15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5
    16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7 梁雪,肖连望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8 齐康编著.城市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9 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0 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1 张在元.边缘空间:建筑与城市设计方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3 王泓志.流动、空间与社会.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24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5 范景中编选.艺术与人文科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26 夏祖华,黄伟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27 宋建民.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8 焦燕编.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9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9
    30 杨允中.澳门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澳门公共行政杂志 3 期,1989
    31 宋柏年.略论澳门的精神家园.中西文化研究,2002 年创刊号
    32 苏健.海始于斯——话说葡萄牙.澳门:澳门基金会主编,1994
    33 澳门问题明清档案荟萃.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2000
    34 吴志良主编.东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
    35 吴志良.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
    36 吴志良主编.澳门风物志.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4
    37 黄汉强,吴志良主编,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编著,《澳门总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38 黄汉强,吴志良.澳门总览:史地篇.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
    39 李燕.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0 邓开颂,陆晓敏.粤港澳近代关系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41 郑天祥,黄就顺.澳门人口.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9
    42 汤开建.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43 文钧、贤明、金辉编.澳门回归 300 问.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44 胡纪伦著.方无隅译.澳门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45 黄坤尧,邓景滨,陈业东.镜海钩沉.澳门近代文学学会出版社,1997
    46 Robert Carneiro 总统筹.东方的绿洲.澳门:社会事务暨预算政务司办公室出版,1999
    47 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8 杨中美.赌王何鸿燊传奇.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2.1
    49 黄就顺,邓汉增,黄均燊主编.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发行,2001
    50 澳门文化中心——文化汇聚之地.澳门:澳门文化中心办公室出版, 1999
    51 历代澳门航海图.澳门海军,1986
    52 新澳氹大桥——友谊大桥.澳门:港口大桥办公室,1994.4
    53 邓开颂,黄启臣编.港史资料汇编(1553-1986).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6
    5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选编.澳门历史地图精选.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1
    55 马锦强总监.临时澳门市政局文化暨康体部制作.俯瞰大地中国 澳门地图.澳门:临时澳门市政局.2001.2
    56 吴润生主编.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史.澳门: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出版,2001.10
    57 陈炜恒.路氹掌故.澳门:临时?菏姓殖霭妫?000
    58 卢锦盈统筹.千禧濠镜话今昔.澳门:澳门综艺摄影会出版,2000.10
    59 官路易统筹及内文.澳门运动场.澳门:澳门体育总署出版,1997.12
    60 刘芳编.澳门及东方档案文献:葡萄牙国立东坡塔档案馆藏.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7
    61 黄就顺,李金平.澳门环境保护.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7
    62 (美)理查德?瑞吉斯特著.王如松、胡聃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3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4 刘易斯 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0
    65 (奥)卡米诺 西特著.仲德昆译.齐康校.城市建设艺术.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66 (美)凯文 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7 卡斯腾 哈里斯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8 F.吉伯德.市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69 (美)布伦特 C 布罗林著.翁致祥译.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70 (葡)施白蒂(Beatriz Basto da Silva).澳门编年史,十六世纪的澳门(中文版).澳门:澳门基金会,1995
    71 (葡)若泽 曼努埃尔 费尔南德斯著.陈用仪译.葡萄牙建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72 (瑞典)龙思泰著.吴义雄,郭德炎,沈正邦译.章文钦校.早期澳门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73 文德泉神父,若泽 艾而马诺 萨拉伊瓦著.贾梅士来过澳门,贾梅士在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澳门国际学会出版,1999.6
    74 澳门文化司署出版部英译.澳门文化司署合作及对外关系暨翻译处中译.圣珊泽.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3
    75 贾约翰葡文改写和校对.欧洲第一个赴华使节.澳门:澳门文化学会出版,1990
    76 (美)查 爱 诺埃尔.葡萄牙史(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
    77 (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深译.利玛窦中国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8 卡洛斯 若泽 卡尔代拉.澳门.Puetzal 出版,1997
    79 黄启臣.澳门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80 艾勒克 博埃默著.盛宁,韩敏中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81 (美)爱德华 W 赛义德著.谢少波,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2 陈芳明.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台北市:麦田出版社,民国 91 年
    83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84 巴特 穆尔 吉尔伯特等编撰.杨乃乔等译.后殖民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5 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6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7 弗朗西斯科?卡代拉?卡勃兰及谢玲著.梁家泰摄影.澳门园艺与景观艺术.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9
    88 陈浩星主编.海国波澜.澳门:民政总署,澳门艺术博物馆出版,2002
    89 金国平,吴志良著.东西望洋.澳门:澳门成人教育学会出版,2002
    90 何思灵,高绮珊.贾梅士的故事.澳门:纪念葡萄牙发现事业澳门地区委员会,1995
    91 费而南?门德斯?平托著,金国平译.远游记.澳门:葡萄牙大发现纪念澳门地区委员会,澳门基金会,澳门文化司署,东方葡萄牙学会出版,1999
    92 陈浩星主编.澳门的回忆空间 艾柏克摄影艺术.澳门:临时澳门市政厅,澳门艺术博物馆,2001
    93 张一平,徐尚黎,杨武生.深港澳的天后宫.香港:海峰出版社,1998
    94 海军俱乐部.葡萄牙海图上的风玫瑰.澳门:澳门港务局出版,1983
    95 澳门新闻司统筹.中过渡期的澳门 1991-1995.澳门:澳门政府出版,1997
    96 王志石主编.第一届澳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科学论文集.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9
    97 阿三.澳人澳事.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1997
    98 Manuel A.Ribeiro Rodrigues,中文翻译:蔚玲.澳门的军事组织何军服四百年.澳门: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9
    99 《中华民俗大全?澳门卷》编辑委员会.中华民俗大全?澳门卷.《中华民俗大全?澳门卷》编辑委员会出版,2003
    100 鲁伊?曼努埃尔?罗理路,陈用仪译.澳门历史指南.澳门:纪念葡萄牙发现事业澳门地区委员会出版,1999
    101 约瑟?毕垣括而,徐新译.中国和中国人.澳门:澳门文化学会出版,1990
    102 施达时,白加路著,周庆忠译.离岛绿化区的发展.澳门:澳门民政总署出版,2002
    103 王铸豪.澳门树木.澳门:临时海岛市政局出版,2000
    104 Akbar Abbas.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otics of Disppearance. Hong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5 Castells, Manuel. The Urban Question,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77
    106 Donald Pittis and Susan J.Henders. Macau: Mysterious Decay and Rom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td, 1997
    107 Elsa Maria Martins Dias. 濠园掠影. 澳门:澳门市政厅出版, 1999
    108 Feagin, Joe R., ed. The Urban Scene: Myths and Realitie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109 Goncalo Corceiro. 大三巴遗址:大炮台. 澳门:澳门政府新闻司出版.1990
    110 Helder Carita, Homen Cardoso. Portuguese Gardens. Publisher: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1991.2
    111 若昂.Carvalho. Carole Garton 英译,军波中译. Taipa –Coloane:Macau da Outra Banda.澳门:海岛市政厅出版, 1993.9
    112 Lindsay and May Ride. The voice of Macau Stones. Hong Kong uvinversity press, 1999
    113 Lindsay and May Ride. 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Protestant Burial in Macau.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114 Luis Andrade die Sa. 军波译. Hotel Bela Vista. 峰景酒店有限公司出版, 1994.8
    115 Mike Davis. City of Quartz: Excavat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es. New York, 1992
    116 Paulo Coutinho(Jornalista)/Brigadeiro Lages Ribeiro. 澳门陆军俱乐部,社团交往一百二十五年. 澳门:澳门陆军俱乐部出版, 1995
    118 Rogerio Beltrao Coelho. BNU Macau: Memorias de um Banco. Banco Nacional Ultramarino copyright, 1991
    119 R.Beltrao Coelho. Macau/Retalhos. Livros do Oriente,Av Amizade, 1990
    120 Scott, Allen. The Meaning and Social Origins of Discourse on the Spatial Foundations of Society. in Gould, Peter, and Gunnar Olsson, ed. A Search for Common Ground, London: Pion Limitd, 1982
    121 Shann Davies. Macau Miscellany. Hong Kong:Derwent Comunication Ltd , 1992
    122 文化杂志(中文版),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
    123 《澳门历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24 《澳门月刊》,澳门月刊杂志社出版
    125 《澳门研究》,澳门基金会出版
    126 《中西文化交流》,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出版
    127 李百浩.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南京:东南大学,2003
    128 董珂.澳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1
    129 玄峰.澳门城市建设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2
    130 黄伟侠.澳门旧城区城市形态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2
    131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网页http://www.macau.gov.mo/
    132 澳门民政总署网页http://www.iacm.gov.mo/
    133 澳门基金会网页http://www.cyberctm.com/
    134 澳门大学http://www.umac.mo/
    135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网页http://www.dsec.gov.mo/
    136 澳门政府土地工务运输司网页http://www.dssopt.gov.mo/
    137 ABBS建筑论坛http://www.abbs.com.cn/
    138 香港大学学习指导网页http://www.hku.hk/hkcsp/ccex/text/studyguide/
    139 开平雕楼网http://www.kaipingdiaolou.com/
    140 澳门虚拟图书馆http://www.macaudata.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