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北宋士大夫词作为研究之对象,立足歌词的文本细读与文学发生背景的还原考证,提出以士大夫词为中心的“盛宋词史”这一概念,就宋词之盛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外部历史原因、内在文学动因以及具体之演进历程,展开详细地考证与阐释。士大夫词之内涵,是以王国维《人间词话》(1908)提出的“士大夫之词”为基点,包含有对王灼《碧鸡漫志》(1150)标举苏轼等“士大夫作者”的近千年传承,更携带着晚清常州词派(1822~1911)推尊“学人之词”的深刻影响,最终沉淀为一种深广阔大之词境的指称。词境的生成,包括词人的现实处境与歌词文本时地人事之构成要素,而最为核心、同时也是词境高下深浅的决定性因素,是寄寓于歌词之中的时代精神。北宋士大夫词,是士大夫之“宋型”特质渗透入歌词,形成了作为“词中心史”的“词史”。借助“词史考微”,重新建构出北宋士大夫词的发展历程亦即“盛宋词史”,约分为确立、极盛与衰退三个时期:以欧阳修景祐元年(1031)离开洛阳入汴京作为盛宋词史的起点。经过嘉祐年间(1056~1063)以王安石等士大夫词人对《花间》、南唐词风的离析,至熙宁、元丰之际(1074~1082),苏轼从词学观念、创作方式、体格内容等方面完全改造士大夫词,从而将盛宋词史推至极盛;其中,王安石更为突出地体现出“词运转关”之表征,而东坡词则成为“词学极盛”的典型呈现。进入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士风的分化导致十大夫与歌词间的关系极为尴尬,但同时也催生出明晰自觉之士大夫词学观。哲宗绍圣至徽宗初年(1094~1101)放逐西南的黄庭坚更以疏放自由的创作态势,在歌词之中寄寓深意,散发出北宋士大夫歌词创作的最后一道光彩。词格、词境、词体,作为词学专有之领域,是与士大夫词纵向演进之历史进程相交互的横剖面。北宋士大夫词,是以《花间》词之体格特征为基础;而“词格独立”又渊源于士大夫知识结构中“缘情绮靡”之诗学内在传统。入宋之后,秉承南唐词风的十大夫词人,通过词境中空间以及时间、人事等构成要素的渐次迁移,逐步在歌词文本之中寄寓与传达士大夫的思想与情感。与此同时,伴随“燕乐饮曲”的改造,倚声填词的方式也在士大夫创作中不断变更,最终建构起符合士大大审美情趣并与诗体相对应之歌词“长短句体”。
The thesis is a sort of study on Ci poetry of scholar-bureaucrat in north Sung dynasty. By closing reading on text and explanation on historical affairs, as a new concept focusing on the study,"Sheng Song Ci Shi"(history concealed in Ci&history of Sung dynasty Ci) is advanced. And the study means to make accurate research why Ci poetry is flourishing in Sung dynasty on exterior history and internal configuration of literature."Shi Da Fu Ci"(Ci poetry of scholar-bureaucrat), is advanced clearly by Wang Guo-wei's "REN JIAN CI HUA"(1908). But its meaning includes two aspects. First, Su Shi has status in Wang Zhuo's "BI JI MAN ZHI"(1150). Second,"Xue Ren Zhi Ci"(the poet is scholar, not only writer), as a concept advanced by Chang Zhou school studying and writing poetry (1822-1911) has made a great impact. By integrating two aspects,"Shi Da Fu Ci" is a sort of appellation of "Ci Jing"(artistic conception), and its character is profound, broadly, comprehensive and majestic. How "Ci Jing" is born lies on poets' true-life experiences and textual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when, where and what. However, Zeitgeist concealed in Ci poetry is the uppermost of all elements. For Ci poetry of scholar-bureaucrat, what is called Zeitgeist have a sort of character named "Sung dynasty modal", which enters text and forms history of thought in Ci poetry, scilicet,"Ci Shi"."Sheng Song Ci Shi" is to reconstruct evaluative history of north Sung dynasty Ci focusing on scholar-bureaucrat writers by textual criticism on history of thought in Ci poetry, including three phases. First, when OU yang Xiu left Lou Yang to Bian Jing in first year of Jing You (1031), it was the start of "Sheng Song Ci Shi" and also indicated establishment of Ci poetry of scholar-bureaucrat in Sung. Second, during Jia You (1056~1063), Wang An-shi and his fellows cleared out style of writing coming from "HUA JIAN JI" and South Tang Ci. At the turn of Xi Ning and Yuan Feng (1074~1082), Su Shi changed all appearances of Ci on idea, skill, style and context. Compare Wang with Su, one was an innovator, the other was a builder. This was the most flourishing era in the history of Sung dynasty Ci. Third, during Yuan You (1086~1093), scholar-bureaucrat felt pained when Zeitgeist was in decay. At the same time, scholar-bureaucrat writers made comments on Ci poetry consciously. Form Shao Sheng to first years of Hui Zong era (1094~1101), Huang Ting-jian, who was exiled in Southwest China, wrote a lot of Ci poetries having profound thought. And these productions became a final beautiful glow in history of Sung dynasty Ci. Ci Ge, Ci Jing and Ci Ti (styl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format of Sung dynasty Ci), as some professional concepts for Ci poetics, are bench sections to study Ci poetry of scholar-bureaucrat in north Sung dynasty, comparing with history of Sung dynasty Ci lengthwise. The independence of Ci Ge is a necessary antecedent or precondition, and comes from immanent traditional poetics "Yuan Jing Qi Mi"(tender emotion and grace style). By migration of space, time and feeling in Ci Jing, scholar-bureaucrat writers concealed profound thought into Ci poetry. How to write Ci poetry by melody is also changing following music changing. Unmatched structure of verse is constructed catering to taste of scholar-bureaucrat writers at last.
引文
①赵文《吴山房乐府序》,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册,第71页。
    ②“士大夫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概念。依照逻辑学的理论,如果“士大夫词”作为一个概念,则它很难同时具有在规定性条件下的“普遍性”、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以上两者相统一的“个别性”。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概念本身,它毕竟只是一种“形式”;如果仅仅将“士大夫词”这个概念形式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则与文学感性的、具象的、意义的本体背道而驰。因此,准确地讲,它可以是一种较具普遍意义的模糊指称,或者是接近于一种概念。
    ③王国维著,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97页。
    ①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2页。
    ②《碧鸡漫志》卷二,第82页。
    ③《碧鸡漫志》卷二,第88页。
    ④《碧鸡漫志》卷一,第74页。
    ⑤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⑥《碧鸡漫志》卷二,第88页。
    ⑦《碧鸡漫志》卷一,第79页。
    ⑧《碧鸡漫志》卷二,第85页。
    ⑨谭献著,徐珂辑,顾学颉校点《复堂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7页。
    ⑩陈廷焯著,杜维沫校点《白雨斋词话》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0页。
    11《人间词话·删稿》,第231页。
    ①钱锤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7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解》卷三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28页。
    ③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清嘉庆二十年刻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118页。
    ④向子諲《酒边词》,见毛晋编《宋名家词》,《续修四库全书》据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9册,第489页上。
    ⑤夏敬观《忍寒词序》,见龙榆生选注《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4页。
    ⑥参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⑦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九《缀林》(一),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八卷,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21页。
    ⑧夏敬观《蕙风词话诠评》,见《蕙风词话·附录》,《词话丛编》,第4588页。
    ①夏氏所撰《诠评》,原题为“况夔笙蕙风词话诠评”,刊于《同声月刊》1942年第二、三号,是较《人间词话》为晚出。若由此便认为,夏氏是受了王氏的影响,则不免引人骇笑了。盖王氏之词学,最为文化运动之后青年学子所乐道,然于旧式词家之中则殊鲜论及。因此,夏敬观虽然较王氏为后言及这一提法,实在只是当作常言,并未作特殊对待之也。
    ②见《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527页。
    ③周济著,顾学颉校点《介存斋论词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页。
    ④谭献《复堂词话》,第22页。
    ⑤王国维《东洋史要序》,见《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2页。
    ①《人间词话》,第198页。
    ②《人间词话》,第198页。
    ③词分“正”、“变”说,见王又华《古今词论》引王世贞说(《词话丛编》,第595页)。
    ①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见《词话丛编》,第619页。
    ②缪钺《论词》,载《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年第3期,第34-41页。收入《缪钺说词》,第4-9页
    ③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④杨海明《唐宋词论稿》,“吴调公序”,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⑤王国维《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见《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73页。
    ⑥夏承焘《词论八评》,见《月轮山词论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3页。
    ①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见《介存斋论词杂著·附录》,第12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注云:“情感深厚的作者,对境对事,都有触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册,第583页。)按:说未确;此处之情、境,皆指词作文本而言,是词所有之情境也。赋者、逐者,乃抒情造境之意。
    ③况周颐著,王幼安校订《蕙风词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页。
    ④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神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①《复堂词话》,第31页。
    ②意境中情感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54页),而词境亦莫能外。
    ③孔颖达云:“易者,象也。以物象而明人事,若诗之比喻。”但其实则是“随义取象,其义不一”(《周易正义》卷一,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2页上、第34页下),与诗之譬喻“貌同心易”。参钱锤书《管锥编·周易正义》(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12页。
    ④《人间词话》,第203页。
    ⑤《人间词话》,第213页。
    ①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见《王国维全集》第二卷,第424页。
    ②无论诗人之境界抑或常人之境界,二者并无高下之分,系于作者之质性而已。若周邦彦,王氏谓“先生之词属于第二种为多”,并无丝毫贬低之意。只是缘于常人之境界,故易于接受、易于模仿,反倒掩盖了削弱了周邦彦的胜处。这只要看看南宋人所编的《草堂诗馀》,便知当日模拟之作,若何之甚。然就周邦彦之成就言之,实则并不止于常人之境界。若其写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情状,生动逼真,自是俗子难及;然清真往往于此描写之中,注入引人高举远慕之情志,则复自常人境界而抵诗人境界也。清真词最为胜处,当在合二为一,浑成厚重——此见清季诸老之共识,而王氏单出常人境界之目清真,或根植于其优美、壮美之美学分野之观念也。参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载《静安文集》,见《王国维全集》第一卷,第39页。
    ③时代精神,西人所谓“ZEITGEIST”。丹纳《艺术哲学》认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他所谓的“时代精神”,是“指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见傅雷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页,第32页);而我们这里更倾向于指称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实,“时代精神”,吾国固有则云“气”者,如“士气民风”;周必大《皇朝文鉴序》有云:“文之盛衰主乎气。”(吕祖谦编,齐治平点校《宋文鉴》,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①饶宗颐《人间词话平议》,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十二卷《诗词学·词学论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58页。
    ③参刘泽华、葛荃、刘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第12-16页。
    ④邓广铭《宋朝的家法与北宋的政治改革运动》,《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3辑,第86页。另,参邓小南《祖宗之法》第三章,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6-280页。
    ⑤真宗皇后刘氏,因其出身以及所处时代,尚保留有唐代宫廷政治之遗留。但章献刘后却绝无丝毫师法前朝武后之意。苏辙《龙川别志》载:“章献垂箔,有方仲弓者,上书乞依武氏故事,立刘氏宗庙。章献览其疏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裂而掷之于地。”(俞宗宪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8页。)
    ⑥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4页。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一“(神宗)熙宁四年三月戊子”,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册,第5370页。以下征引简称“《长编》”。另,参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第三章《同治天下》,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30页。需要指出的是,“同治天下”与“以天下为己任”,类似提法在士人群体中由来已久,至少唐代便是数见不鲜的。余英时先生文中只是指出后者有着历史阶段意义,而将后者视为宋人的特例。实则,“同治天下”,汉人已有斯论,唐人亦有提及。见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3册,第6184页。
    ①参杨仲良撰《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十二《文彦博斥史志聪》,影印《宛委别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丛书第30册,该书第4册,第1687页。
    ②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九《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四部备要》本《临川集》,第253页。
    ③《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十四《答手诏封还乞罢政事表札子》,第287页。
    ④《朱熹的历史世界》第一章《回向“三代”-—宋代政治文化的开端》,第195页。
    ⑤蔡上翔《王荆公年潜考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2页。
    ⑥刘子健《宋初的改革家:范仲淹》,见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编《中国的思想与制度》(Chinese Thought & Institutions),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①包弼德(Peter K. Bol)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②参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第四章《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新型士人的出现》(撰写人邓小南)第二节《选拔机制与社会流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138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页。
    ④按:此即欧阳修所谓“君子党”而非“小人党”。若谓北宋亡国之与士风之关系,则实亡于小人之党;参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五十六“传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册,第11212页。
    ⑤《宋史》卷三百五十四《谢文瓘传》,第32册,第11160页。
    ⑥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⑦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见《观堂集林》卷十,《王国维全集》第八卷,第302页。
    ①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749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第三十二章《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第561页。
    ③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6页。
    ④顾颉刚先生语,见《顾颉刚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按:说本《四库全书总目·诗本义提要》,其云:“自唐以来,说诗者莫敢议毛郑,虽老师宿儒,亦谨守小序;至宋而新义日增,旧说几废,推原所始,实发于修。”又云:“修作是书……往往得诗人之本志;后之学者,或务立新奇……则变本加厉之过,固不得以滥觞之始归咎于修矣!”(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1页中。)欧阳修之“疑经”,实开“复古”之途,而一时尊尚,蔚然成风。参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二章《宋学及其发展阶段》第二节《从疑传到疑经》以及第三节《从议古到拟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218页。又,顾永新《欧阳修学术研究》第三章《欧阳修与宗经明道、经世致用的学风与文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112页。
    ⑤陈寅恪《论韩愈》,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21页。
    ⑥欧阳发《先公事迹》,见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附录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26页。
    ⑦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之二“欧阳公废经信传”,俞鼎孙、俞经辑刊《儒学警悟》卷三十三,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75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三《记旧本韩文后》,第1056页。
    ②冒怀辛《后山诗注补笺前言》云:“当时文人学士与士大夫阶层的特点之一是紧密与社会政治结合,迥异于唐代文人的以诗歌词赋自进。”并举出宋祁云“先策论则文词者当留心于治乱”、王安石云“以经义取士”、刘挚云“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以及强焕《片玉集序》所谓“文章政事,初非两途”为证。见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冒怀辛整理《后山诗注补笺》,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5页。
    ③《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十一《论馆职札子》,第275页。
    ④《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二《论尹师鲁墓志》,第1045页。
    ⑤《欧阳修全集》附录二《朱子考欧阳文忠公事迹·平心无怨怼》,第2644页。又,苏辙《龙川别志》卷上,第83页。黄庭坚《和邢悙夫秋怀十首》之六云:“虽折千里衡,岂若秉事枢。”任渊注谓亦指此事。见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67页。
    ①钱穆《庐陵学案别录》,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页。
    ②陈寅恪《赠蒋秉南序》,见《寒柳堂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2页。
    ③“新型士人”,是相对士族门阀体系下的士人而言;参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第134-135页。
    ①歌词与城市商业文化的关系,即歌词不仅仅是“作为文学现象而存在”,而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再版后记”),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受到学者的关注(参杨海明《唐宋词史》第一章第一节《南方文学与柔美风格》),并得到普遍地接受;如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撰稿人莫砺锋)第五节即题为“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近十年内,就这一歌词产生与传播的背景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王晓骊《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等。
    ②胡适《词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对词史的撰写影响深巨,当日除了刘毓盘《词史》(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等体现常州派词学观念的著作外,凡撰述词史者如胡云翼《中国词学史大纲》(上海北新书局,1933)、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开明书店,1937)等,或者中国文学史涉及词史者如容肇祖《中国文学史大纲》(北平朴社,1935)、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等,几无不受其影响。胡适《词选》与王国维《人间词话》“联手”奠定了词史撰写的总体格局,这在他们的著作出现之后虽已被学界所觉察(参任访秋《王国维人间词话与胡适词选》,载《中法大学月刊》1935年第3期,第107-120页),但亦只能俯首相从矣。
    ①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四章第四节至第七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再版,第178-221页。
    ②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147页。
    ①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0年),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第5-7页。
    ①钱穆《中国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学与新史学家》,载《思想与时代月刊》1943年第18期,第7-12页。
    ①见冯煦《蒿庵论词》,第59页。
    ①关于近百年三代学人之于词学阐释理论的探索,请参拙文《清代常州派词史说新诠——兼论近百年词史阐释理论之建构》,载《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9页。
    ②《介存斋论词杂著》,第4页。
    ①孟棨《本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一《杜甫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5页。
    ③王逸《离骚经序》,见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④萧统撰,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册,第1067页。
    ①周氏的“词史”之“史”,颇有与柯林武德(R. G.Collingwood)所谓“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著名论断相符合之处。参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The Idea of History),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3页。另,参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科林伍德的历史哲学》,见《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又,《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自序”,第3页。
    ②谭献《复堂词录叙》,见《复堂词话》,第19—20页。
    ③《文心雕龙注》卷七,第571页。
    ①《周易正义》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4页上。
    ②王又华《古今词论·李东琪词论》云:“诗庄词媚,其体无别。……媚中仍存庄意,风雅庶几不坠。”(《词话丛编》,第606页。)谭复堂之云“非庄语”,较之“媚”字,涵义更为广阔与深切。
    ①沈曾植论及朱疆邨编年《东坡乐府》,有云:“以事系日,以日系月,史例也。宋人以之治诗,而东坡、山谷、后山之情际,宾主历然,旷百世若披帷而相见。彼谓诗史,史乎史乎!沤尹侍郎乃今复以此例施之于词,东坡其乘韦也。”(《菌阁琐谈·附录》,见《词话丛编》第5册,第3612页。)另,参唐圭璋《朱祖谋治词经历及其影响》,见《词学论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9页。
    ①詹安泰《论寄托》,见《詹安泰词学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
    ①张惠言《词选叙》,重印《四部备要》本《词选》,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7页。王国维《人间词话》,第226页。案:宋人曾以“要眇”评诗,谢克家《后山居士集序》云:“言之错综而奥美者为文;文之锻炼而幼吵者为诗。”(影印宋刻本《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幼吵”即“要吵”。倘以本章所论诗词一贯的“内在传统”论之,则恰为佐证。
    ②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宋集珍本丛刊》据傅增湘藏校宣统三年金陵都粮道刊本影印,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27册,第89页下。按:此篇题名,世所转相征引者皆作“跋吴思道小词”。然宋人称歌词,多谓之曰“小诗”,同书同卷《跋小重山词》“右六诗,托长短句,寄小重山”可证。
    ③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14页。
    ④吴梅《词学通论》,见王卫民编校《吴梅全集·理论卷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7页。
    ⑤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四章《词派》第三节《齐梁诗风下的(花间集)》,第169页。
    ⑥杨慎《词品》卷二“闲适之词”条云:“诗情不似曲情多。”(《词话从编》,第406页。)亦畅斯旨。
    ⑦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⑧体格、境界,虽各有偏重,实有相通处;如陈子龙即云“其为体也纤弱”,“其为境也婉媚。”(见《安雅堂稿》卷二《王介入诗馀序》,《陈子龙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5页。)
    ⑨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明诗》,第67页。
    ⑩吴世昌《花间词简论》称“它是代表中国在10世纪30年代到11世纪40年代这一百多年中新兴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歌的总集”(见《诗词论丛》,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是恰切的。
    ①《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昆明1940年印行,第222页。
    ②《词学季刊》第三卷第二号,上海民智书局1936年版,第12-14页。
    ③《之江中国文学会集刊》1941年第六期,第49页。
    ④《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295页。
    ⑤参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第二章第一节(三)《时尚之转变与晚唐诗风之渗透》(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6-60页);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第二章第一节《诗歌中新的审美追求与词的内在特质》(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91页)。
    ⑥与我们将要得出的结论相近、但切入视角与证明过程皆有别的,是杨海明先生所谓“‘爱情意识’在文学领域里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参《唐宋词史》第三章第二节,第81-100页。
    ①吴世昌《论五言诗起源于妇女文学》,见《诗词论丛》,第304页。
    ②以下关于陆机《文赋》此句之不同释读,俱征引自张少康《文赋集释》,第77-80页。
    ③《文选》卷十七,第1册,第766页。
    ④按:学者一般将“缘情”二字放回那个时代甚至陆机个人的文字之中,在对比中解释其含义——诚然,这不失为一种较为严谨地做法。但文学批评术语的读解,不同于或者说是不能满足于字义训诂的范围;换言之,“缘情”的确为当日包括陆机在内的常见语,但不能由此便认为陆机在《文赋》中的选用没有突破它的固有含义。正如王运熙等先生所指出:“‘诗缘情而绮靡’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用‘缘情’代替了‘言志’,而在于它没有提出‘止乎礼义’,而强调了诗的美感特征。”(《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第三章《西晋文学批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103页。)
    ①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一《与高念祖论诗书》,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第395页。
    ②顾宗泰《月满楼诗文集》卷三十六《赠骆佩香》,清嘉庆八年刻本。
    ③《文选》卷十七,第2册,第766页。
    ①陆机的文体辨析完全是从文学本位出发的,也就是密切结合创作来讲的;这种直探本根的思路虽不能无刘歆、班固以来文章辨体的影响,但与当日挚虞、李充等学者函诸所有之文体辨析有着很大的区别。参傅刚《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第24页。
    ②锺嵘以陶渊明诗出应璩而目为中品,颇引来争议(参袁行霈《锺嵘<诗品)陶诗源出应璩说辨析》,载《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117页),然其评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一字不可移易,正与《诗品序》所谓“四言文约意广”相合。陶诗之长处,锺嵘已然点出;唯其专论五言,故断自“古诗”。是于四言正体之外,别张五言之一军,故未及陶渊明更于五言诗中贯穿四言神韵者也。
    ③参林庚《中国文学简史》第十章《谢灵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174页。
    ④参葛晓音《从诗骚辨体看“风雅”与“风骚”的示范意义》,《中华文史论丛》第83辑,第115-119页。
    ①《文心雕龙注》卷二《明诗》,第66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二《乐府》,第102页。
    ③参王运熙《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载《文史》第9辑,第179-180页。
    ④按:中国诗体格形成中的“不离于哀思”的特质,在唐人提倡汉魏风骨的号召下,成为了附庸,甚至是被目为异类。但在日本文学传统中,却有所谓“物之哀”(或译为“愍物宗情”)的传统,它的集中体现是《源氏物语》。吉田兼好《徒然草》对此的描述是:“四季变幻,事物各殊,良多趣味。世人皆言物之哀者,以秋为胜,此亦有理,然更扰人心绪者,春之是也。”本居宣长在《石上私淑言》中也说:“故凡人之情,深有所感之事,皆可谓之物之哀。”(参见铃木修次《“风骨”与“物之哀”》,载《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又,收入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文学研究室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0页。)本居宣长甚至说:“诗既本为吟咏性情之艺,则当有女子童儿虚无朦胧之语。”(见《石上私淑言》,引自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第四编“日本文论”(王晓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5页。)若此之类,正与中国诗学“缘情绮靡”之“内在传统”有相通处。
    ①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0页。
    ②锺嵘《诗品》卷中,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页。
    ③《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87页。
    ④《文选》卷二十九,第3册,第1350页。
    ①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三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册,第443页。
    ②参黄节《魏明帝诗注》,见《曹子建诗注》(外三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87页。
    ③《乐府诗集》卷三十,第2册,第443页。
    ④林庚《中国文学简史》第七章《曹丕》,第119页。
    ⑤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56-157页。
    ⑥吉川幸次郎《关于曹植》,见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⑦钱志熙《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第23-25页。
    ①参周珏良《河、海、园》,见《周珏良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见《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第315页。
    ②萨义德(Edward W.Said)在《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一书中提出了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免疫”问题,他说:“作为一个一生都以教授文学为职业而又生长在二战前的殖民世界的人,我发现我很难以这样的方式来看文化,即免疫于它的尘世关联。反之,我将它看成是集中了多种多样的人为的努力的场所。我之所以分析这些小说和其他作品,首先是由于我认为它们是值得尊重的艺术和学术作品。我与其他读者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教益。其次,困难在于不仅仅把它们与乐趣和教益联系起来,而且把它们看作殖民进程的一个明显的组成部分,而不要忽略它们所在其中的社会现实。”(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页。)萨氏基于自身知识结构提出的“文化(文学)不能免疫于尘世关联”之说,正与吾国传统儒家诗学中的“知人论世”、“文史互证”、“比兴寄托”诸观念相通。
    ③桀溺(Jean-PiereDieyn)著,张本等译《牧女与蚕娘——论一个中国文学的题材》(Pastourelles et Magnanarelles. Essaisur un theme lltteraire chineis),见钱林森编《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页。
    ④《美女篇》的曲调为《齐瑟行》,见《文选》卷二十七李善注引《歌录》(第3册,第1287页)。
    ⑤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16页。
    ①《乐府诗集》卷二十八引《古今乐录》,第2册,第410页。
    ②桀溺《牧女与蚕娘》,第309页。
    ③《乐府诗集》卷二十八,第2册,第411页。
    ④《曹子建诗注》,第81页,第90页。
    ⑤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页。
    ⑥《曹子建诗注》,第117页。
    ⑦《文选》卷二十七,第3册,第1287页。
    ⑧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363页。
    ⑨张湛注《列子》,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96页。
    ①《文选》卷一,第1册,第12页。
    ②《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张铣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26页。
    ③《文选》卷二,第1册,第61页。
    ④《文选》卷二十九,第3册,第1344页。
    ⑤参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80页。
    ⑥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8页。
    ⑦《曹子建诗注》,第120页,第121页。
    ①参程千帆《古诗西北有高楼篇双飞解》,见莫励锋编《程千帆选集》,第1173-1178页。
    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页。
    ②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60页。
    ③《乐府诗集》卷十六,第1册,第236页。
    ④闻一多《乐府诗笺》考证巫山“即濠西之巫山”(《闻一多全集》[四],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04页);余冠英《乐府诗选》更认为作诗人“身在蜀土,东归不得”(第4页)。
    ⑤《乐府诗集》卷十六引《乐府解题》,第1册,第228页。
    ⑥如王僧孺、张正见的拟作,见《乐府诗集》卷十六,第1册,第232-233页。
    ⑦如蔡君知、张正见的拟作,见《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45页。
    ⑧如谢眺、萧纲、顾野王、沈佺期的拟作,见《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46-248页。
    ⑨《乐府诗集》卷二十六,第2册,第385页。
    ⑩参王运熙《柳恽的<江南曲>》,见《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09页。
    ①《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引《乐府广题》,第2册,第475页。
    ②参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的问题》,见《程千帆选集》,第910页。
    ③《乐府诗集》卷三十二,第2册,第478页。
    ①《乐府诗集》卷三十,第2册,第442页。
    ②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10页。
    ③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第210页。余冠英《乐府诗选》,第18页。
    ④欧阳询撰,枉绍楹点校《艺文类聚》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84页。
    ⑤徐世溥《榆溪诗话》,引自《沧浪诗话校释》,第210页;另,参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02页;《乐府诗集》点校本中本篇之校记三,第443页。
    ⑥朱嘉徵便有不同于严羽的理解,见黄节《汉魏六朝乐府风笺》卷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2页。
    ⑦《乐府诗集》卷三十,第2册,第443-445页。
    ①《乐府诗集》卷二十六,第2册,第378-80页。
    ②余冠英《乐府诗选》,第18页。
    ③《乐府诗集》卷三十一,第2册,第463页。
    ④见黄节《汉魏六朝乐府风笺》卷二引朱嘉徵说,第24页。
    ①《乐府诗集》卷三十一,第2册,第464页。
    ②见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附录二《和陶诗九种》,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19页。另,参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49页。在挽歌的模拟创作中,秦观《自作挽词》值得重视,其《序》云:“昔鲍照、陶潜自作哀挽,其词哀。读予此章,乃知前作之未哀也。”诗云:“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藤束木皮棺,藁葬路旁陂。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又“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淄。”(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卷四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3页。)一死尚无归处可安,其哀可感,其情难忍,别开挽歌诗之新境。
    ③《乐府诗集》卷三十四,第2册,第501页。
    ①《乐府诗集》卷三十四,第502-503页。
    ②《文选》卷二,第1册,第64-65页。
    ③《乐府诗集》卷三十四引《乐府解题》,第2册,第501页。
    ④余冠英《乐府诗选》,第19页。
    ⑤《文选》卷一,第1册,第7-8页,第62页
    ①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卷二,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②《乐府诗集》卷三十五,第2册,第514页。
    ③《乐府诗集》卷三十四,第2册,第511页,第512页;同书卷三十五,第517页。
    ④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32页。
    ⑤见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卷三引清人朱嘉微、李子德等说,第30页。
    ⑥余冠英《乐府诗选》,第19页。
    ⑦陈祚明撰,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⑧余冠英《乐府诗选》,第9页。
    ①《乐府诗集》卷三十七引《乐府解题》,第2册,第542页。
    ②此句有异文,从《玉台新咏笺注》卷一(第13页)。
    ③参余冠英《乐府歌辞的拼凑与分割》,见《古代文学杂论》,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8页。
    ④刘忠叟《乐府集》,阮阅撰,周本淳点校《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按:此《乐府集》元祐间已然流传士大夫间,《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四《与胡逸老书》云:“惠及刘氏《乐府》,亦好书,颇助寡闻也。”(刘琳等点校《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6页。)
    ⑤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51-252页。
    ⑥参钱志熙《汉代乐府与戏剧》,载《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74页。
    ①彭定求《全唐诗》卷四十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册,第518页。
    ②参曹旭《诗品笺注·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诗品》,见《历代诗话》,第9页。
    ④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五章《词论》第一节,第277页。
    ①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见《词话丛编》,第619页。
    ②情景之辨是要后于心物之区分,盖六朝已辨心物,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中《物色》《神思》诸篇皆已言及;情景则要迟至北宋欧阳修、梅尧臣。参小川环树《“风景”在中国文学里的语义嬗变》,见周先民译《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3页。
    ③如张惠言评欧阳修《蝶恋花》云:“殆为范、韩作乎。”(《词选》,第33页。)
    ④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见《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第194页。
    ⑤参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第三章(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页。
    ①朱光潜是较早着手王氏学说的哲学层面的阐释(参《诗论》第三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8页。又,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三章《<人间词话)中批评之理论与实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与朱光潜先生着重于借助王氏学说注入新意不同,晚近学者着眼哲理层面,是努力在与王氏学说相会通,无论结论如何,但这一方向并无偏差(参叶朗《说意境》,见罗宗强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页)。
    ②参俞平伯《重印(人间词话)序》,见孙玉蓉编《俞平伯序跋集》,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9页。
    ③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云:“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第81页)
    ④见《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齐鲁书社1985年版。按:原书无页码。
    ⑤见黄墨谷为《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所撰《后记》。又,见黄墨谷《词人乔大壮先生遗事》,载《词学》第五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4-179页。
    ①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五章《词论》第一节,第276页。
    ②参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第十四章第二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273页。
    ③沈德潜著,霍松林校《说诗睟语》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④《文心雕龙注》卷二《明诗》,第65页。
    ⑤《文选·序》,第1册,第1-2页。
    ①徐陵《玉台新咏序》,见《玉台新咏笺注》,第12-13页。
    ②如朱晓海《论徐陵<玉台新咏序>》(载《中国诗歌研究》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田晓菲《烽火与流星:萧梁的王朝文学与文化》(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1-142页)等。
    ①按:袁行霈先生将中晚唐诗坛的这一变化,称之为“唐诗的沉沦”,他说:“所谓‘沉沦’主要还是指诗人和诗歌地位下降,诗歌的题材、境界趋向狭小,以及对儒家诗歌传统的背离。”“初唐时期经过四杰等人的努力,诗歌冲破宫廷的苑囿面向广阔的外部世界,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走,出现了盛唐和中唐的繁荣局面。而到这时诗歌创作又渐渐收缩,回到个人身边的日常生活,结合着委曲的内省,走进一条幽狭的小径。”(《在沉沦中演进——试论晚唐诗歌创作趋向》,《中华文史论丛》第4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又,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从诗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角度,也认为:“在中唐以前,写作基本上是一种公众性的表述,即使是在构筑私人空间时也是如此。那时,一个私人生活的天地,一个在价值取向上可以与个人对公众价值的承诺相分离的空间,尚未建立起来。……诠释以‘个人’的面目出现,是中唐写作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诠释》,陈引驰等译《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8页)。
    ②参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第84-86页。
    ③赵崇祚辑,李一氓校《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④参王水照《花间集命名之由》,见《半肖居笔记》,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95页。
    ①参葛晓音《从诗骚辨体看“风雅”与“风骚”的示范意义》,载《中华文史论丛》第83辑。
    ②“金荃”等歌词集,参见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六章第二节,第321页。
    ③蒋哲伦增校《尊前集·金奁集》附录(二)朱疆邮《金奁集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
    ④转引自《顾颉刚读书笔记》卷二“蕲间室杂记(一)·《九辨》《九歌》”条,第290页。
    ⑤张德赢《词徵》卷一,见《词话丛编》,第4065页。
    ⑥按:正因为花间词是对缘情绮靡之诗歌体格的承继,因此从事宫体诗的陈后主、隋炀帝等君臣创作,自然被选择成为“词祖”(王世贞《艺苑卮言》,见《词话从编》第1册,第385页)。类似的提法,尚有杨慎《词品》,其云:“填词起于唐人,而六朝已滥觞矣。”又,“予论填词必溯六朝,亦昔人穷探黄河源之意也。”(《词话丛编》,第421页,第425页。)这一不大不小的误会,反倒佐证了我们关于歌词是对诗学内在传统之回归这一判断。
    ①见唐圭璋编纂,工仲闻参订《全宋词》,本篇校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75-776页。
    ③关于“屏山”,有一桩词学公案需要明辨,即温飞卿“小山重叠金明灭”的“小山”究为何指?这一问题,最早是由杨升庵提示出的,而唐宋时人或并无存歧解。杨升庵提出,“小山”、“金”为女子脸上的装饰,所谓“眉间细钿深”者(见《词品》)。近世学者,完全从杨说者鲜,或以为屏风(如俞平伯等先生),或以为眉样(此间接受杨说启迪,如周汝昌等先生),更有以为发梳(如沈从文先生)、云髻(此为最近新说,受沈先生说启迪,为历史学者王子今提出)者。解决这一问题,不必先取证文物。盖文物虽直观,但是否即与花间词一致,尚难一定。因此,必须先取内证,即以“花间证花间”。若“小山重叠”者,花间词中言及“重叠”、“重”,概为屏风,从无例外;如“画屏山几重”、“画屏重叠巫阳翠”等。故无论今人如何联系文物、如何施加联想,“重叠”与眉样、发梳、云髻都无关联。又,所谓“金明灭”之“金”,《花间》词中亦多指屏风图案,如“金粉小屏”、“翠屏金屈曲”、“翠屏金凤”等。而“明灭”,即忽明忽暗,亦缘于屏风屈曲重叠如小山前后起伏,故有向光处为“明”,背光处则“灭”——纵不如此着实,凡屈曲屏风,必有明灭之直观感受。故此,“小山”断为屏风无疑。以唐人实情而论,则由杨升庵之说引申而出的“眉样”、“额黄”,亦为合理;而若“发梳”、“云鬓”等,则虽不妨有文物而联想,但属之“小山”,恐不为唐人所习惯称谓也。
    ④吴小如《莎斋笔记》,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174页。
    ①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之“五代南唐重屏会棋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②事详旧题刘向《列仙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①关于这首词句的歧解,参见张惠言《词选》、俞平伯《读词偶得》等。
    ②如李益诗,便被“好事者图为屏障”:见刘晌等《旧唐书·李益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71页。
    ③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5页。
    ①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①清人贺裳或许正注目于此,说:“若牛峤‘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未免太涉于淫。”(《皱水轩词筌》,见《词话丛编》,第707页。)
    ②《楚辞》之外,关于舜之二妃,尚可以参考郦道元《水经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2页)、刘向《列女传》(梁端校注,卷一,《四部备要》本,第9页上)以及《山海经》(袁珂校注本,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521-522页)等。
    ③马茂元选注《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④参陈寅恪《读莺莺传》,见《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1页。
    ①李易安之言“人间天上”,亦本自《花间》;张泌《浣溪沙》(六)云:“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据《北梦琐言》载,此张曙代其叔张祎所作之悼亡词。然《花间》反标张泌名下,或泌、曙为一人否?贺黄公即尝录此以存疑也。见《皱水轩词筌》,第712页。
    ①缪钺《花间词平议》,见《缪钺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中国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4页。
    ③参台静农《书宋人画南唐耿先生炼雪图之所见》,见《龙坡杂文》,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页。
    ①《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三,第20册,第7832页。按:关于韩偓之于《香奁集》的著作权,北宋时人多不曾质疑,可以《诗人玉屑》卷十六征引李之仪诵《香奁集序》为证。自沈括《笔谈》始疑为和凝作,南渡以还,《香奁》归属,积成疑案。晚近阎简弼与徐复观各自撰文,收罗相关文献殆尽,然结论则不同。参阎简弼《香奁集跟韩偓》,载《燕京学报》第38期,第179页;徐复观《韩偓诗与<香奁集)论考》,见吴淑钿、邝健行编《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1950-2000)·诗词曲篇》,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②《玉山樵人香奁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旧钞本。王静安先生即录《香奁集》入《词录》,并于《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收韩偓《香奁集》,正着眼于其实用功能与歌词无别也;见《王国维全集》第一卷,第247-250页,第404页。
    ③参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19页。
    ④见《李商隐诗歌集解》征引诸家说,第1971-1972页。
    ①按:“诗词代兴”说,宋人王灼、陆游、陈振孙皆曾言及;然关于其中缘由,却始终不能确指。今人多接受王国维所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之说,这与丹纳所析分出的艺术家生平的两个部分即“第一时期是真情实感的时期;第二时期是墨守成法与衰退的时期”(《艺术哲学》,第12页)相合,因此是基于通性考察而不免肤泛的。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上卷引王岱云:“诗至于馀而诗亡,馀至于极而诗复存;是薄诗之气者馀也,救诗之腐者亦馀也。”(《词话丛编》,第826页。)说虽玄虚,不妨其中的。盖以唐诗而论,经过盛世高潮,终不免沦为文人馀事,此即“至于馀而诗亡”;虽然缺乏经典与大家,却于不经意间保留最为纯粹之一面相,转觉新鲜,此即“馀至于极而诗复存”者。故宋人目词为“诗之馀”,虽不复有“言志”之力度,却正承继“缘情”之传统,此即“薄气”而“救腐”者也。又,“诗词对立”说,亦起自明人;若邹祗谟《远志斋词衷》便载时人要求“弗多作(词)”而“以崇诗格”,更有谓“诗圣如子美而集内填词无闻”之语(《词话丛编》,第657页)。
    ①饶宗颐《敦煌曲·引论》,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敦煌学》(下),第463页。
    ②参叶嘉莹《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见《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附录》,第271页。
    ①王国维《唐宋大曲考》,见《王国维全集》第二卷,第369页。
    ②刘禹锡《忆江南》,见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卷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0页。
    ③刘晌等《旧唐书》卷一九○下《温庭筠传》,第15册,第5079页。
    ④沈括著,金良年点校《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协律》,上海书店2009年版,第38页。
    ①参陈尚君《“花间”词人事辑》,见《俞平伯先生从事文学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年文集》,第241-300页。
    ②王国维《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见《王国维全集》第一卷,第239页。
    ③郑文焯《温飞卿词集考》,见孙克强等辑校《大鹤山人词话》卷三,第301页。
    ④施蛰存《读温飞卿词札记》,载《中华文史论丛》第8辑,第276页。
    ⑤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七《周书·和凝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73页。
    ⑥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34-135页。
    ①徐复观《韩偓诗与(香奁集>论考》,见《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第75页。
    ②《梦溪笔谈》卷十六,第138页。
    ③宋人即有谓和凝之《香奁集》乃词集,与世传之《香奁》诗集不类,而和凝、韩偓各有一《香奁》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引《遁斋闲览》;又,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亦申此说)。唐末以来歌词集,取名既多与“楚词”相关,至少也关联音乐,如《云谣》、《遏云》等;纵是《尊前》、《家宴》等,虽不关楚词、音乐,但含酒宴歌席之意。而“香奁”,纯为艳情,无关楚词音乐,故知绝非歌词集可知。
    ④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喝驮子”下,第115页。
    ⑤王国维《庚辛之间读书记·花间集》,见《王国维全集》第二卷,第444-445页。
    ⑥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点校《册府元龟》卷六百八《学校部》,第7册,第7018页。
    ⑦见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又,李一氓《花间集校》定为“南宋淳熙十一、十二年鄂州册子纸印本”,见该书《校后记——关于花间集的版本源流》,第210页。
    ⑧《景明正德仿宋本花间集》,见吴昌绶、陶湘辑《景刊宋金元明本词》,中国书店2010年版,第435页上。
    ⑨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见《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七,第1931页。
    ⑩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第106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第198页。
    ②唐圭璋《宋词四考·后记》(修订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75页。按:《宋词互见考》曾刊于《词学季刊》1935年第4期;《全宋词》1940年国立编译馆初版本“附录二”即为《互见表》。唐圭璋《全宋词缘起》云:“(承)夏瞿禅、刘子(庚](康)、王仲闻辨伪,……盛意匡持,尤为纫感。”吴梅《全宋词序》亦云:“互见表一卷尤足息前人之争,祛来学之惑,此岂清代词臣得望其项背哉!”1960年前后《全宋词》获全面订补之际,互见一事亦曾反复考虑。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全宋词审稿笔记》第356页云:“欧阳修《近体乐府》卷三末页背面所添《兰畹集》载《水调歌头》一首,据《东原录》乃尹洙作。”双照楼刊《景宋吉州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卷三“续添”中正有从《兰畹集》所录《水调歌头》一首;而《全宋词》1965年修订版本中已将此词收入“尹洙”名下,并加按语谓从《东原录》。参以《全宋词审稿笔记》附录《王仲闻先生生平著述简表》“一九四七年”载“是年在《现代邮政》杂志发表《尹师鲁水调歌头》《刘仲方六州歌头》等多篇读词杂记”;足征“互见”考证贯穿《全宋词》编撰补订始终也。
    ③袁行霈《陶渊明享年考辨》,见《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④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全宋词》,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9页。
    ⑤吴昌绶、陶湘辑《景刊宋金元明本词》,第25页下。《张子野词》,《丛书集成初编》据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从书》本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⑥吴讷编,林大椿整理《百家词》,影印民国铅印本,天津古籍书店1992年版,第185页下。
    ①《景刊宋金元明本词》,第47页上-48页上。
    ②《百家词·阳春集》,第149页上。
    ③参陈尚君《欧阳修著述考》,见《陈尚君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7页。又,施蛰存《编辑附记》,载《词学》第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④罗泌《新安志》卷十《记闻》,清嘉庆十七年刻本(1707),页31a。又,萧建新、杨国宜《新安志整理与研究》,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48-349页。
    ⑤谢桃坊《欧阳修词集考》(《文献》1986年第2期,第11页)谓《六一词》为欧阳修晚年所手定,无据。
    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第616页。又,“笑笑词集一卷”下,第629页。
    ⑦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六章第一节,第313页。
    ①杨慎《词品》,《词话丛编》,第440页。石延年诗,见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续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9页。又,王士禛《花草蒙拾》,《词话丛编》,第679页。而“平芜”两句叠用“春山”,毛先舒以为是“晚唐人诗法”;见王又华《古今词论》引,《词话丛编》,第609页。
    ②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卷一七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册,第2002页。
    ③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④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第24页。
    ⑤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①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②周济撰,谭献评《词辨》卷一,徐珂校刊本(1925),页11 b。
    ③参吴梅《词学通论》第六章,见《吴梅全集·理论卷上》,第442页。
    ①《居士集》卷十三,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页。
    ②参邹同庆、王宗堂校注《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99页。
    ③《欧阳修全集》附录一《欧阳修年谱》,第2605页。
    ④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年版),本年二月甲子朔,是丙子当为十三日。
    ⑤《居士外集》卷四《雪》、《雪晴》,见《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363-1364页。
    ⑥据曾次亮《四千年气朔交食速算法》(中华书局1998年版)推算得之,此法误差在一二日间。
    ⑦《欧阳修全集》卷五十六《答吕太傅赏双莲》,第809页。
    ①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第5页。王国维《人间词话》,第203页。
    ①林逋虽以隐士著称,但非全不关心时事,只是不若潘阆那般躁进,又于歌词中无所表征而已。参程应缪《论林逋》,见《流金集》,收入《程应璆史学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95页。
    ②潘阆生平文献之稽考,参王兆鹏等《两宋词人丛考·潘阆考》(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凡王文中已经考实且与本文有关之事件,仅作概述,非不得已,不再重复徵引文献,谨此说四。
    ③《酒泉子》十首,文字悉从《全宋词》(第6-8页)。
    ④《长编》卷三十七“太宗至道元年夏四月丙申条”,第2册,第812页。
    ⑤《长编》卷四十一“太宗至道三年五月甲戍”,第2册,第866页。
    ⑥王兆鹏等《潘阆考》引王禹偁作于雍熙年间(984-988)《潘阆咏潮图赞并序》并《酒泉子》其十(长忆观潮)为证,但也在疑似之间(《两宋词人丛考》,第11页)。按:王禹偁文云潘阆“言念吴越,跨江而来,钱塘会稽卖药自给,因赋浙江观涛之什,称为冠绝”;是指明潘阆于钱塘为观潮之诗,与词作于京师而出回忆之语,自不相类。
    ⑦文莹撰,郑世刚、杨立扬点校《湘山野录》卷下“潘阆欲谋立秦邸”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4页。
    ⑧参沈如泉《潘阆新考》,载《文学遗产》2012年第1期,第149页。
    ①《长编》卷十七“太祖开宝九年六月癸亥”,第1册,第373页。
    ②《长编》卷十九“太平兴国三年五月乙酉朔”,第1册,第427页。
    ③《宋史》卷三百一十七,第30册,第10343页。
    ④《潘阆考》云:“钱易是潘阆的平生好友。”(第24页)不知从何说起,仅凭墓志之事,恐难为据。检潘阆与钱易现存诗,并无相互提及者;而潘阆《赠冯德之道士》诗自注中所谓“枢密谏议钱公”(《全宋诗》卷五十六,第1册,第620页),则为钱惟演。
    ⑤《全宋诗》卷五十六,第625页。
    ①《宋史》卷三百一十七,第30册,第10341页。
    ②《湘山野录》卷上“钱思公谪居汉东”,第10页。
    ③《宋史》卷三百一十七,第30册,第10342页。
    ④《长编》卷一百十三“仁宗明道二年八月丙寅”,第5册,第2635页。
    ⑤《长编》卷一百十四“仁宗景祐元年二月乙未”,第5册,第2663页。
    ①借用邓小南《祖宗之法》第二章标题(第78页)。
    ②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二“帝王文章富贵气象”,《儒学警悟》本,第689-690页。
    ①参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则“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语”,第200页。
    ②《欧阳修全集》附录一《欧阳修年谱》,第2598页。
    ③唐圭璋笺注《宋词三百首笺注·况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④《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九《与梅圣俞》(三),第2445页。
    ①刘义庆撰,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87页。
    ②叶嘉莹《说欧阳修玉楼春词一首》,见《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③顾随《驼庵诗话》,见《顾随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45—746页。
    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第170页。
    ⑤黄苏《蓼园词选》,见尹志腾校点《清人选评词集三种》,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28页。
    ①《欧阳修全集》附录一《欧阳修年谱》,第2598页。
    ②《居士外集》卷十二,《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652页。
    ③《宋史》卷二九四《胥偃传》,第28册,第9817页。
    ④《长编》卷一○九“天圣八年夏四月辛亥”,第4册,第2539页;又,“天圣八年八月丁未”,第2543页。
    ⑤《欧阳修全集》附录一《欧阳修年谱》,第2597页。
    ⑥《长编》卷九十四“天禧三年七月辛酉”,第4册,第2159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九十五,第1423—1424页。
    ②《长编》卷一百十四“景祐元年闰六月乙酉”,第4册,第2684页。
    ③《全宋词》,第180—181页。
    ①钱世昭《钱氏私志》,《从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3页。
    ②钱世昭《钱氏私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36册,第662页。
    ③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五,影印清钞本,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第1014页。
    ④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29页。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一、卷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页,第33页。
    ⑤参金诤《苏文编年辨伪拾补》,《中外文化与文论》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
    ⑥《宋史》卷三百一十七《钱惟演传》,第30册,第10340页。
    ⑦参钱曾著,管庭芬、章钰校证《读书敏求记校证》卷二之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钱氏私志提要》,第1191页中。
    ①曾慥《乐府雅词·引》,见《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②《长编》卷一百八十五“嘉祐二年正月癸未”,第8册,第4467页。
    ③参何忠礼《宋代殿试制度述略》,见《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4页。
    ④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人事(一)·欧阳修黜新文》,第78页。
    ⑤《归田录》中无明显诋斥语。另,参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续记》卷三“钱氏私志诋毁欧公”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93页。
    ⑥《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三《记旧本韩文后》,第1056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一十二《免进五代史状》,第1706页。
    ②《欧阳修全集》卷六十九《与尹师鲁第五书》,第1003页。
    ③《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七《与王文恪公》(二),第2401页。
    ④《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九《与梅圣俞》(二十三),第2455页。
    ⑤《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五十《与渑池徐宰》(二),第2473页。
    ⑥《长编》卷六十五“景德四年五月庚寅”,第1461页;卷一百七十一“皇祐三年八月乙巳”,第4108页。
    ①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议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第299页。
    ②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
    ③王楙撰,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附录《野老记闻》,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54页。
    ④参王赓武《冯道——论儒家的忠君思想》,见《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⑤《长编》卷二百六十三“熙宁八年四月丁未”,第6441-6442页。
    ⑥《欧阳修全集》附录二《先公事迹》,第2628页。
    ①陈寅恪《送蒋秉南序》,见《寒柳堂集》,第182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三十一,第1991页。
    ②曾慥《乐府雅词》卷上,见唐圭璋等点校《唐宋人选唐宋词》,第319页。
    ③唐诗中所谓“忆谢公”,无例外指谢灵运;例证实多,不备举之。惟黄畲《欧阳修词笺注》于兹引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临风忆谢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页),而检《四部丛刊》初编本杨齐贤集注、萧士赟补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二十一、《四部备要》本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二十一以及中华书局1960年版《全唐诗》卷一百八十李白诗,“忆谢公”皆作“怀谢公”;是为注者误记。
    ④《欧阳修全集》卷十,第156页。
    ⑤《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281页。又,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①《长编》卷一百十四,第5册,第2670页。
    ②《居士集》卷四十九,《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218页。
    ③《欧阳修全集》附录一《欧阳修年谱》,第2600页。
    ④《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九《与梅圣俞》(九),第6册,第2448页。
    ⑤《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五十《与谢舍人》(二),第6册,第2467页。
    ⑥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⑦《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九《与梅圣俞》(十一),第2449页。
    ⑧《全宋词》,第184页。
    ①《居士外集》卷三《答梅圣俞寺丞见寄》,《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323—1324页。
    ②《欧阳修年谱》“皇祐元年”条,《欧阳修全集》附录一,第2605页。
    ③《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二《思颖诗后序》,第601页。
    ④《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二《续思颖诗序》,第505页。
    ⑤《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二,第553页。
    ①黄畲笺注《欧阳修词笺注》,第9—10页。
    ②《居士集》卷五《寄圣俞》,《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36页。
    ③《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五《与吴正献公》(八),第2372页。
    ④《全宋词》,第156页。
    ⑤《居士集》卷三十五,《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926页。
    ⑥《长编》卷一百八十二,第7册,第4399页。
    ①《居士集》卷三十五,《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928—929页。
    ②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6册,第349页下。又,《宋史》卷三百一十九,第30册,第10387页。
    ③《长编》卷一百七十七“至和元年九月甲子”,第7册,第4279页。
    ④《欧阳修年谱》“至和元年”,《欧阳修全集》附录一,第2607页。
    ⑤《全宋诗》卷四七七《去年得澄心堂纸甚惜之辄为一轴邀永叔诸君各赋一篇仍各自书藏以为翫故先以七言题其首》,第9册,第5774页。
    ⑥《居士集》卷五《和刘原父澄心纸》,《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54页。
    ⑦《欧阳修年谱》“至和二年”,《欧阳修全集》附录一,第2608页。又,《长编》卷一百八十“至和二年六月戊戌”,第7册,第4352页。
    ⑧《长编》卷一百八十“至和二年八月辛丑”,第4365页。
    ⑨《居士集》卷六《重赠刘原父》,《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61页。
    ⑩《居士集》卷六《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57页。
    11《居士集》卷六《重赠刘原父》,《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61页。
    ①《全宋诗》卷四八五《游平山堂寄欧阳永叔内翰》,第9册,第5883页。《居士外集》卷七《和刘原甫平山堂见寄》,《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481页。《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和永叔答刘原甫游平山堂》,第903页。
    ①《文选》卷十一,第505页。
    ②《居士集》卷五《和刘原父澄心纸》,《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54页。
    ③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卷三,第758页。
    ④南朝乐府中所言的“扬州”在地理上指今天的南京,但无妨诗人连类作想;参王运熙《吴声西曲中的扬州》,见《乐府诗述论》(增补本),第500页。
    ⑤参《居士集》卷十三《和原父扬州六题》,《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394页。
    ⑥《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本篇“补注”,第904页。
    ⑦《欧阳修全集》卷五十七本篇“校记”(一),第816页。
    ①参《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平山堂杂言》《平山堂留题》,第838页,第904页。
    ②参《宋史》卷一百六十二《职官志》,第12册,第3812页。
    ③徐坚撰,许逸民点校《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园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87页。
    ④《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六《与王懿敏公》(七)、(十二),第2389页,第2391页。
    ⑤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九《皇朝文鉴三·记》,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33—734页。
    ⑥《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七《跋刘敞侍读帖》云:“刘侍读君敞,文忠公门人也,而此帖云:‘文忠公文字畔经术,背圣人意。’流俗亦多信然。曾不知文忠公著文立论及平生所施设,无一不与经术合也。至近世俗子亦多谤东坡师纵横说,而不考其行事果与纵横合耶?其亦异也。盖数十年前已有如此等语,今人又百倍于刘,此予不得不辨也。”(见《黄庭坚全集》,第1503页。)按:山谷所见所谓刘敞攻击欧阳修之帖子,当为“欧九不读书”之流言来源。观山谷语气,亦不信之。
    ①参见《居士集》卷五《答原父》,《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30页。又,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庆历后欧阳文忠以文章擅天下”条,《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刘中原父望欧阳公稍后出”条、卷十九“欧阳公于诗主韩退之”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页,第149页。
    ①《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六李壁注引黄庭坚、范冲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142页。另,参内山精也《王安石明妃曲考——围绕北宋中期士大夫的意识形态》,朱刚等译《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叶梦得《石林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7页。
    ③《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九《笔说》“李白杜甫诗优劣说”条,第1969页。
    ④胡仔撰,廖德明点校《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6页。
    ⑤王应麟《玉海》卷五十八《艺文·传》,影印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本,第1106页下。
    ⑥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0册,第319页下。
    ⑦《欧阳修全集》附录二《朱子考欧阳文忠公事迹》“惟称苏梅”条,第2645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二十五《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第387页。
    ②按:“转向内在”(turning inword),借用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的提法。
    ①《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六《明妃曲》其一,第141页。
    ②《全宋诗》卷四七八《同永叔和介甫昭君曲》,第9册,第5780页。
    ③与欧阳修欲于空文之中寄托理想不同(《张君墓表》外,欧阳修嘉祐年间作《蝉鸣赋》中亦有类似之阐明),王安石在《王深父墓志铭》中则对借文字以传于千载提出了异议:“尝独以谓天之生夫人也,殆将以寿考成其才,使有待而后显,以施泽于天下;或者诱其言以明先王之道,觉后世之民。呜呼!孰以为道不任于天,德不酬于人,而今死矣!甚哉圣人君子之难知也。以孟轲之圣,弟子所愿,止于管仲晏婴,况馀人乎?至于扬雄,尤当世之所贱,简其为门人者,一侯芭而已。芭称雄书以为胜《周易》,《易》不可胜也。芭尚不为知雄者,而人皆曰:古之人生无所遇合,至其没久而后世莫不知。若轲、雄者,其没皆过千岁,读其书知其意者甚少,则后世所谓知者,未必真也。”(《四部备要》本《临川集》卷九十三,第601页上。)但在黄庭坚眼中,荆公之不朽者仍在文字;《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之一:“短世风惊雨过,成功蒙迷酒酣。草玄不妨准易,论诗终近周南。”任注云:“追念熙宁间一时建立之事,今已堕渺茫,如醉乡梦境。至其所可传则有不朽者在。”又,“(后两句)上句谓其经学,下句谓其诗学。”(见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①《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三十《和介甫明妃曲》,第1143页。
    ②《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九《与梅圣俞》(三十),第2459页。
    ①见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第59页。
    ②《碧鸡漫志》卷一“唐绝句定为歌曲”,第77页。
    ①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乐府·王荆公词》,第491页。
    ②莫砺锋《论王荆公体》,见《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页。
    ③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各家词短长”,第83页。
    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长短句》,第326页。
    ⑤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见唐圭璋等点校《唐宋人选唐宋词》,第605页。
    ①潘宗周编,张元济撰《宝礼堂宋本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又,参王岚《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②吴曾较胡仔稍早,或未及见此本。又,陈善《扪虱新话》下集卷四“编次文字或是或非”条云:“予尝恨荆公、东坡文字,至今无全集。”又,“(荆公)其文迄无善本。”(见《儒学警悟》,第819页)按:《扪虱新话》下集卷尾有陈善写于“绍兴二十七年三月一日”之后序;据后序所言,此下集实即上集编撰后之“馀简”,而上集卷尾之后序作于“绍兴己巳(十九年)正月二十一”,是陈善亦不曾获睹王珏本。
    ③山谷词之宋刻目前所见有二,一为《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十《乐章》,无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一为《山谷琴趣外编》卷三题曰“渔父”(《景刊宋金元明本词》,第573页下)。
    ④参龙榆生校点《豫章黄先生词》,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7页。又,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⑤黄次山《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序》,《四部备要》本《临川集》,第2页下。
    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卷二十一《集部二·临川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53页。
    ⑦宋绍兴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王珏序”,《宋集珍本从刊》影印,第13册,第201页下。
    ①将“是正精确”以下视为王珏自述,是起自余嘉锡先生《辩证》以来的误会。
    ②参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卷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32页。
    ③王宗沐《临川文集序》,《临川集》第1页下。
    ④赵万里《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题记》,影印本《王文公文集》卷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⑤这是一个颇有争论的问题。有学者即认为王珏从薛昂后人处所获“遗稿”,“或残缺较多”,但这一立论的基点便是王珏是从詹大和本而来。参汤江浩《北宋临川王氏家族文学考论》第七章第四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⑥李壁笺注,高克勤点校《王荆文公诗笺注》,“序”,第1页。按:底本为朝鲜活字本。
    ⑦《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王荆公诗注提要》,第1325页下。
    ①《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二,第1085页。按:传世本《能改斋漫录》失此条,中华书局上编所整理本第563页亦据李壁注附入“逸文”之中。
    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半山老人》(二),第232页。
    ③宋绍兴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十八,第341页下。按:此页为宋刻。
    ④影印本《王文公文集》卷七十七,页3b。
    ⑤《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第481页。
    ⑥《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第475-476页。
    ⑦顾栋高《王荆国文公年谱》,见裴汝诚点校《王安石年谱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11页。
    ⑧李德身《王荆公诗文系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
    ①《工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三,又此二篇之校记,第1110-1111页。
    ②《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第30页。
    ③按:“三年四月罢”之“三年”,误。检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朝鲜活字本《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二第245页作此,是原版如此;台湾鼎文书局1979年影印清绮斋本《王荆公诗笺注》卷二页2b作“二年”;复核诸《长编》卷二百九十七“元丰二年四月庚戌”载:“命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彭汝砺、提举两浙路常平等事范峋,就润州推鞫吕嘉问事。诏嘉问权罢润州。”考异云:“嘉问以前知江宁责临江军事,在明年正月壬午,江东监司奏乞罢嘉问润州,事在去年十二月癸卯。”(第12册,第7232页。)
    ④《长编》卷二百九十二“元丰元年九月壬申朔”载:“以知江宁府吕嘉问知润州。”考异云:“嘉问以熙宁十年十月二十一日知江宁。”(第12册第7129页。)同书卷二百九十三第7145页载:“元丰元年冬十月壬寅朔,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王安石言:‘江东转运判官何琬奏江宁府禁勘臣所送本家使臣俞逊侵盗钱物事已经年,吕嘉问到任,根治累月,案始具。今深恨俞逊翻异,故加以论诉,不干已罪。如琬所言,则是嘉问为臣治逊狱事有奸,臣与嘉问亲厚交利而已,窃恐陛下哀怜旧臣,不忍暴其污行,故不别推究,如此则臣与嘉问常负疑谤,不能绝琬等交斗诬罔,望特指挥以江宁府奏劾俞逊事下别路差官重鞫。’诏送枢密院下两浙转运司鞫之。”此即王安石诗中所谓“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者,是知诗必作于元丰元年秋吕嘉问离任江宁府之时。蔡上翔《考略》卷二十二第560页“元丰六年附录”系于元丰元年秋吕嘉问改知润州,诚是;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质疑于此(第257页),改系元丰二年吕嘉问罢润州时作,并以“微云”属之,恐未确。
    ⑤《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第49页。
    ⑥《长编》卷三百一“元丰二年十一月庚子”载:“安阳县主簿虞蕡、江阴县主簿蔡卞、光禄寺承袁默、杭州州学教授梅灏并为国子监直讲。”(第12册,第7326页。)逆推知元丰二年蔡卞仍为江阴县主簿也。
    ①《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一,第24-25页。
    ②见朱德才主编,钟振振等副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王安石》(注释者吴宗海——以下简称“吴注”),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册,第166页。
    ③吴注云:“待查”。按:此从《全宋词》所据龙舒本作“单衫”,而吴曾《能改斋漫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据山谷手书碑本、黄异《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皆作“窄衫”。作“窄衫”者是。宋任渊《后山诗注》卷十《和范教授同游桓山》“平郊走马斜阳里”,注云:“唐人诗:窄衫短帽斜阳里。”(冒广生《后山诗注补笺》,第351页。)此所谓“唐人诗”者,不详;然任渊距王安石年代未远,此句或亦安石集句词之所援引也。至若原句究竟是“斜阳”抑或“垂杨”,则无从考知。
    ④《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十二,第512页。
    ①《全唐诗》卷七七○录此诗殷益作,又,卷八二五重录此诗属僧谦光作。按:此诗当为南唐僧文益作,宋人著作若《苕溪渔隐丛话》引《冷斋夜话》以及《五灯会元》皆可取证;殷益或文益之声近而讹,谦光作见陶岳《五代史补》,与文益皆为南唐僧,故相传之混也。参高文主编,孙方、佟培基副主编《全唐诗简编·殷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4页。
    ②《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一第1083页《初晴》诗“晚花残照野人家”;又,同书卷四十二第1089页《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醵架盛开二首》其一“红蕊似嫌尘染污”;又,同书卷四十三第1117页《钟山晚步》诗“小雨清风落楝花”;李壁注引《东皋杂录》云:“江南自初春至初夏,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
    ③《临川集》卷三十六,第241页上。
    ④《宋史·蔡卞传》云:“元丰中,张璪荐为国子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第39册,第13728页。)说稍不确。按诸《长编》卷三百四“元丰三年五月癸未”载:“江阴县主簿、太学博士(引者按:元丰三年新官制颁行,国子监直讲改称太学博士)崇文院校书蔡卞为修国史院编修官。”(第12册,第7409页)又同书卷三百七“元丰三年八月庚子”载:“上批:‘……以国史院编修官、江阴县主簿、崇文院校书蔡卞为太子中允、集贤校理、同知谏院、兼管勾国子监。’”(第7456页)是本年八月后,蔡卞已经升任“知谏院”,不得再以“崇文馆校书”称之也。
    ⑤上句集自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下句集自杜甫《赠李白》。
    ①《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五,第124页。
    ②此诗句所出,《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五题“方棫诗一首《失题》”,注:“一作陈叔宝诗”。按: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评论门》引《冷斋夜话》“陈叔宝绝无肺肠,诗语有警绝者,如‘午醉醒来晚’”云云(周本淳点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是宋人以为陈叔宝作也。
    ③《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十二有题为“独饭”诗者,疑元丰七年移居秦淮河畔作。
    ④吴注云:“待查。李白《杨叛儿》诗:‘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按:《苕溪渔隐丛话》、《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皆作“何许最关情”,作“何许”者是。宋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七《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其二“不关情处总伤心”,注云:“太白诗:‘何许最关情。”(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册,第983页。)是宋人记诵太白诗如此也。
    ⑤《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第251页引《遁斋闲览》云:“功甫曾题人山居一联云:‘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荆公命工绘为图,自题其上云:‘此是功甫题山居诗处。’即遣人以金酒锤并图遗之。”郭祥正《青山集》卷二十七《金陵》诗云:“洗尽青春初变晴,晓光微散淡烟横。谢家池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一两声。”(孔凡礼点校《郭祥正集》,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430页。)而《菩萨蛮》词,《临川先生文集》本、《乐府雅词》并作“黄鹂一两声”,正与《青山集》相合。是此句为时人共知之隽语,盖王安石、郭祥正皆有所本。
    ①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二《集句词》,《词话丛编》,第4册,第3467页。
    ②《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第79页。
    ③《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染云》“刘须溪评日”,第996页。
    ①陈维崧《迦陵词》,影印康熙年间手抄稿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①罗忼烈《王安石词杂论》,见《罗忼烈杂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②周紫芝《竹坡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343页。
    ③方勺《泊宅编》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④《临川集》卷九十一,第590页下。
    ⑤王士禛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5页。
    ①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页。
    ②《长编》卷二百五十九“熙宁八年正月庚子”,第11册,第6310页。
    ③《长编》卷二百七十七“熙宁九年七月己卯”第6772页载:“复放归田里人王安国为大理寺丞、江宁府监当,命下而安国病死矣!”按:《全宋词》第279页“王安国”小传云“熙宁九年(1076)卒”,诚是,然究因体例所限,未能畅言所本。检《全宋词审稿笔记》第426页之上,保留有1960年前后王仲闻先生考订平甫卒年之记录:“王安国卒年,依王安石所制墓志铭,乃在熙宁七年八月,盖即姜书所本(引者按:姜书指姜亮夫《历代名人年里碑传总表》)。惟王安国因郑侠事被累,其后狱成,冯京罢,郑侠流英州,而安国放归田里,已在熙宁八年之初(原注:冯京自参知政事出知亳州在八年)。王安石兄铭弟墓,绝不会误,墓志作七年,殆刊刻之误。可否检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七八年各卷一核。(原注:或检其他较简之编年史亦可。)若王安国在八年初未死,则墓志误刊,则可以断定矣。(原注:前考卒于熙宁十年,亦较合事实。)”唐圭璋先生批云:“当从十年说。”最终出现在《全宋词》1965年增订版第216页之上的“熙宁九年”,自当是两位词学前辈更为核定之结果。
    ④曾巩《元丰类稿》卷三十八,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9页。
    ⑤《曾巩集》卷十二,第201页。
    ⑥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八,影印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27页。
    ⑦见《曾巩集·附录》曾肇所为撰《行状》(第790页)。
    ⑧《后山居士文集》卷六《题王平甫帖》:“早闻英气擅家声,晚得诸郎识老成。”是不及交接平甫也。
    ①《长编》卷二百六十,第11册,第6336页,
    ②按:安石再度入相后,分出精力处理与吕惠卿之间的纠葛,此最为神宗所厌;而惠卿小人故态,反口相噬,最终导致安石再度罢相。参《长编》卷二百七十六“熙宁九年六月辛卯”安石令人按惠卿罪不得反遭惠卿自诉而狼狈(第6742-6744页);又同书卷二百七十八“熙宁九年九月丙午”安石罢相条下“考异”引吕本中《杂说》载:“上曰:‘是则为吕惠卿所卖,有何面目复见朕耶?”(第6804页。)
    ③参李震《曾巩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2页。
    ④《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十七《寄曾子固》李壁注:“公集有《同学一首别子固》,子固作《怀友》一篇遗公,可见其相爱也。至晚年,乃相违尔。”(第431页)
    ⑤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一“王平甫《游庐山宿栖贤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别集类》,第478页。
    ⑦《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第719页。
    ①汤江浩《王安国文集及其佚作考》认为陈师道所言夸饰(《文献》2003年第2期,第94页),或误将“书字”理解为“文集”所致。
    ②魏泰《东轩笔录》卷八,第93页。
    ③方回《瀛奎律髓》卷一“王安石《登大茅山顶》”下评曰,第30页。
    ④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7页。
    ⑤《宋史》卷三百五十五,第32册,第11182页。
    ⑥《长编》卷二百九十九,第12册,第7276页。
    ①《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三《半山老人》(一),第223页。又,李壁注亦引此二条。
    ②《临川集》卷十七,第140页;又,《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十六,第638页。
    ③《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一,第1057-1058页。
    ①《宋史》卷三百五十五,第32册,第11186页。
    ②《东轩笔录》卷五,第56页。
    ③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二十二,影印《宛委别藏》本,第9册,第3804-3805页。
    ④《全宋诗》卷九四八“叶涛”从吕祖谦《宋文鉴》卷二十五辑出,第16册,第11123页
    ⑤《东轩笔录》卷五,第52页。
    ⑥《长编》卷二百七十五“熙宁九年五月癸酉”,第11册,第6732页。
    ①《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八,第205页。
    ②《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五十九《长短句》引《雪浪斋日记》,第407页。
    ③《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八,第207页。
    ①《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乐府》,第493页。按:此条“其全章云”以上皆本自晁说之《晁氏客语》,参见《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十册《晁氏客语》,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②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卷十八《宋十二·杜安世》,影印吴兴刘氏嘉业堂钞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2003年版,第732页。
    ③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卷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5页。
    ④《历代词人考略》卷八《宋二·王益》,第347页。
    ⑤就连一向以严正著称的司马温公,也有艳情小词传世,此明人往往为之“辩诬”者。见杨慎《词品》卷三,《词话丛编》,第468页。
    ⑥《能改斋漫录》卷八《沿袭·太液波香》,第218页。又,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三《半山老人》(一)引《西清诗话》,第224页。《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十八《和御制赏花钓鱼诗二首》其一李壁注,第697页。
    ⑦汤江浩《词至熙丰体变新——王安石词考论》认为王安石直至晚年方接触到柳词(载《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1期,第52页),恐无据。
    ①参罗忼烈《王安石词杂论》,第148-150页。
    ②《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十一,第267页李壁注,又,第272-274页。
    ③《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十四,第340-341页。另,参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第95页。
    ①《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二《杨子建通神论序》云:“今夫六经之旨深矣,而有孟轲、荀况、两汉诸儒,及近世刘敞、王安石之书,读之亦思过半矣。至于文章之工难矣,而有左氏、庄周、董仲舒、司马迁、相如、刘向、扬雄、韩愈、柳宗元,及今世欧阳修、曾巩、苏轼、秦观之作,篇籍具在,法度粲然,可讲而学也。”(见《黄庭坚全集》,第1486-1487页。)山谷学术近半山,文章近东坡;而时人以王安石、刘敞之学与欧阳修以下诸公之文对举,于此亦可觇之。
    ②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九《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第8册,第3086页。
    ③《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十三,第319页。
    ④郎哗选注,庞石帚校订《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十四《上刘侍读书》,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第755页。
    ⑤《居士外集》卷七《赠王介甫》,《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475页。《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三十三《奉酬永叔见赠》,第827页。
    ⑥参顾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第一编第四章第一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105页。又,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三)》第六篇第五章之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92页。
    ⑦顾栋高《王荆国文公年谱》卷上,见《王安石年谱三种》,第48页。
    ①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五,见《王安石年谱三种》,第281页。
    ②《临川集》卷七十四《答吴孝宗书》,第486页下。另,参《王荆公年谱考略》卷十五,第440页。
    ③《居士集》卷七《送吴生南归》,《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84-185页。
    ④《临川集》卷七十《推命对》;卷六十五《洪范传》,第485页上:第421页下。
    ⑤张载《正蒙·乾称第十七》(即《西铭》),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2页。又,同书《拾遗·近思录拾遗》,第376页。
    ⑥《临川集》卷七十三《答曾子固书》,第481页下。
    ⑦《临川集》卷七十四《与刘原父书》,第486页下。
    ⑧《东轩笔录》卷五,第118页。
    ⑨《长编》卷一百八十二,第7册,第4414页。
    ①见吕祖谦《宋文鉴》卷四,第53页。
    ②《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七《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第165-167页。另,据《东轩笔录》卷九载,熙宁之初,王安石终于等来了革除旧弊的时机,而“同列少与合者。是时欧阳公罢参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知蔡州。荆公乃进之为宣徽使,判太原府,许朝觐,意在引之执政,以同新天下之政。而欧阳公惩濮邸之事,深畏多言,遂力辞恩命,继以请老而去。荆公深叹惜之。”(第102页。)
    ③夏承焘《张子野年谱》“嘉祐六年”,《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186页。
    ①《扪虱新话》下集卷四“王元泽小词”条,第804页。王雱唯一的词作《倦寻芳慢》,是在“世传”其“一生不作小词,或者笑之”的前提下创作的。是王雾非不能词,而是深受其父影响不屑为之也。
    ②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309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八《东坡》(一),第255页。
    ④《后山诗话》,见《历代诗话》,第303页。
    ⑤《扪虱新话》上集卷一“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第657页。
    ⑥《扪虱新话》上集卷一“文体”,第664页。
    ⑦《后山诗话》,第310页。
    ①《扪虱新话》上集卷一“辨前辈论古今人文长短”,第661页。
    ②《扪虱新话》上集卷一“前辈文人相奖借”,第664页。
    ③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后山居士诗话》,见《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233页。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后山诗话提要》,第1781页下。
    ⑤郭绍虞《宋诗话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17页。又,“雷大使”之为宣和间教坊舞者,男子而为女装之舞,故时人有“非本色”之戏语;参海宁、晓文《“教坊雷大使舞”考释》,《文学遗产》1998年第5期,第102-104页。
    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一《后山居士》,第346页。
    ⑦《后山居士文集》卷九,第521页。
    ①《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乐府·黄鲁直词谓之著腔诗》,第469页。
    ②《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二十五《跋东坡乐府》,见《黄庭坚全集》,第660页。
    ③《后山居士文集》卷九,第576-577页。又,参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后山诗注补笺》卷九《晁无咎画山水扇》,第316页;郑骞《陈后山年谱》,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106页。
    ①按:晁补之见访陈师道,据《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八《仁寿县太君卢氏墓铭》载:“是夏,晁子过徐致意师道。”(第803页。)卢氏太夫人卒于绍圣四年闰三月,故“是夏”亦即此年。
    ②《碧鸡漫志》卷二“陈无己浣溪沙”,第93页。
    ③王若虚《滹南诗话》引晁补之、陈师道评东坡词后,云:“是直以公为不及于情也。呜呼!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才正当如是。其溢为小词,而间及于脂粉之间,所谓滑稽玩戏,聊复尔尔者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0页。)与王若虚极力辩解苏轼风韵有情相反,章培恒先生则曾据此“短于情”以说明苏轼的文学创作是“以理智为基础”而“缺乏感情”(见《走在下坡路上的文学——宋诗简论》,载《上海文论》1989年第3期,第83页)。案:无论辩护抑或指摘,皆不曾详考陈师道文原貌而理清晁、陈当日之人情境也。
    ④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陈师道往往取东坡词入诗,如“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寄送定州苏尚书》),上句用东坡《沁园春》“用舍有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下句用东坡《八声甘州》“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见《后山诗注补笺》“任注”,第147页)。又如“不应清夜月,故作别时圆”(《别观音山主》),则用东坡《水调歌头》中秋词语(同前,第171页)。以后山诗之“生硬”而喜化用坡词,可证陈师道对苏轼歌词的看法。
    ⑤《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四十二《东坡》(五),第285页。
    ①张耒著,李逸安等点校《张耒集》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55页。
    ②参缪钺《陈师道词论与词作述评》,见缪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7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东坡》(五)引《遁斋闲览》,第284页。
    ④《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九,第227页。
    ⑤丁度等撰《集韵》卷八《去声下·沁部》,影印《宋刻集韻》,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9页上。
    ①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卷一,第56页。
    ①《梦溪笔谈》卷十四《艺文(一)·王荆公始为集句诗》,第127页。
    ②《沧浪诗话校释·诗评》,第190页。
    ③《王安石词杂论》,第158页。
    ④吴熊和先生云:“凡可以入诗的,亦以入词;可于诗言之的,亦于词言之。苏轼‘以诗为词’的含义,实即如此。”(《唐宋词通论》第四章第六节,第198页。)基于这样一种认知,关于“以诗为词”,大体有两方面的探讨:(一)围绕苏轼展开,如秦惠民《苏轼“以诗为词”臆探》(《黄石师范学报》1982年第4期,第50-59页)、刘石《苏轼“以诗为词”内因说——兼论苏辛之别的一个问题》(《文史哲》1992年第6期,第17-22页):(二)延伸入整个词史的辨析,如彭玉平《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复旦学报》2009年第5期,第61-69页);诸葛忆兵《“以诗为词”辨》(《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71-79页)。以上所论,似都未曾详考“以诗为词”这一概念生成之更为具体细微的历史情境。
    ①《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跋吴思道小诗》,《宋集珍本丛刊》第27册,第89页下。另,参曾枣庄《姑溪居士的文艺思想与创作成就》,《曾枣庄文存》(二)《唐宋文学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173页。
    ②《扪虱新话》下集卷二,第775页。
    ③《碧鸡漫志》卷二“易安居士词”,第88页。
    ④《碧鸡漫志》卷二“各家词短长”,第83页。
    ①《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东坡》(一),第193页。
    ②晁补之《贺教授陈履常启》,见《全宋文》卷二七一九,第126册,第71页。
    ③费衮撰,金圆校点《梁溪漫志》卷七“作诗当以学”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①杨湜《古今词话》,见《词话丛编》,第22页。
    ②《罗忼烈杂著集》,第162页。
    ①《人间词话》,第213页。
    ②胡寅《题酒边词》,毛晋《宋名家词》本向子諲《酒边词》,《续修四库全书》,第1719册,第489页上。汪莘《方壶诗余·自序》,《疆邨丛书》本,第906页上。
    ③《白雨斋词话》卷六,第166页。
    ④《清真先生遗事》,见《王国维全集》第二卷,第423页。
    ⑤《艺概》卷四,第108页。
    ⑥《碧鸡漫志》卷二,第85页。俞德邻《奥屯提刑乐府序》,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册,第349页。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第8页。
    ⑦曾经关于苏轼歌词是否为“豪放派”的讨论,正是这一内在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一种表征。参吴世昌《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文学遗产》1983年第2期,第42-51页。曾枣庄《苏轼与北宋豪放词派地位辨——与吴世昌先生商榷》,《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79-85页。
    ⑧参王水照《苏轼研究·走近“苏海”——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页。
    ①龙榆生《东坡乐府综论》,见《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254-264页。
    ②《苏轼诗集》卷三十三《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之三,第1768页。又,卷三十四《次韵钱穆父穆父以仆得汝阴用杭越酬唱作诗见寄》,第1804页。
    ③苏轼《西江月·苏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云:“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又《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问小鬟》之二云:“翠鬟聊着小诗缠。”可证“新诗”、“小诗”之谓“歌词”。
    ④《全宋词》,第383页。
    ⑤傅斡著,刘尚荣校证《注坡词》卷五,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27页。
    ⑥按:傅斡《注坡词》在南渡之初的杭州,便已经镂版。卷前傅共序云:“吾知秦、柳、晁、贺之论,束于高阁矣。”未及徽宗朝名满天下的周邦彦,知成书当在徽宗崇、观之前。《漫叟诗话》,郭绍虞先生考证为哲宗元符间进士李公彦所作(见《宋诗话考》中卷之上,第147-150页),是正与傅斡同时。
    ⑦《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第412-413页。
    ①施宿《东坡先生年谱》,王水照辑《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
    ②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五章第二节,第278-280页。
    ③按:所谓“后人足其意”,若出杨绘之手,岂能没苏轼而不言。胡仔云:“《漫叟诗话》所载《本事曲》,云钱唐一老尼能诵后主诗首章两句,与东坡《洞仙歌序》全然不同,当以《序》为正也。”(《苕溪渔隐丛话》,第413页。)是早自宋人便已然混淆征引前人与记载见闻之分界。
    ④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册,第1652-1653页。
    ⑤梁启超《记时贤本事曲子集》云:“冠以‘京本’二字,则当时有刻本且不止一本可知。”(《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第二卷第一号,第1页)此说甚确;参观苏轼书信,则在杨元素晚年又知杭州之时,或有增订之版。士庶诵读,不免讹传。
    ⑥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朱怀春标点《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页。
    ⑦《宋史》卷三百二十二,第30册,第10448页。
    ①《长编》卷二百三,第8册,第4927页。
    ②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36页。
    ③按:蜀中风俗“好音乐”(《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第7册,第2230页),苏轼居家时接触歌词自在情理之中,但这显然并不构成他创作歌词的必要条件。
    ④赵德麟撰,孔凡礼点校《侯鲭录》卷一“东坡送郑彦能还都下”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页。又,参邹同庆、王宗堂校注《苏轼词编年校注》,第239-240页。
    ⑤曾慥《东坡词拾遗》,吴讷编、林大椿整理《百家词》,第376页。
    ⑥《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乐府·东坡送潘攽老赴省词》,第482-483页。
    ⑦见《东坡乐府笺》卷二,第210页。
    ⑧《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二十七,见《黄庭坚全集》,第742页。
    ①苏轼《与子明兄》云:“记得应举时,见兄能讴歌,甚妙。弟虽不会,然常令人唱,为作词。”(《苏轼文集》卷六十,第5册,第1832页。)按:此函乃黄州时作,其上句是对应举之时的回忆,即当日曾听子明讴词:而下句是对目前谪居黄州的记述,即现在常常作词令人唱。又,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六十五引《魏公语录》载韩琦执政时,苏轼举荐乡人王迥,引《六么》新歌词为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71页)。孔凡礼《苏轼年谱》卷六系此事为“治平在朝时事”(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4页);此即第三度入京时。
    ②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三十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0册,第434页下。
    ①保苅佳昭《苏轼与杨绘有关之词》,见《新兴与传统——苏轼词论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②孔凡礼《苏轼年谱》卷十七,第416页。
    ③邹同庆等《苏轼词编年校注》,第243页。按:与“无别情”相似的理解,也出现在了其它论者的读解中,尽管他们尚不曾否认朱疆邨的编年。见薛瑞生《东坡词编年校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又,保苅佳昭《苏轼与杨绘有关之词》,第217页。
    ④保苅佳昭《苏轼与杨绘有关之词》,第221页。按:类似的曲解,也出现在了《浣溪沙》(白雪清词)一首,其谓“异乡风景却依然”一句“显示当时杨绘还要在杭州,尚未接到还朝之命。假如杨绘已知还朝之命,那么,苏轼哪会对将要进京为翰林学士说‘可惜的是你依旧漂泊异乡’呢”。即未明“异乡”之所在。
    ⑤见石声准、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⑥《东坡乐府笺》卷一,第46页。
    ⑦《宋史》卷八十九,第7册,第2211页。
    ①邹同庆等《苏轼词编年校注》云:“熙宁四年苏轼通判杭州,在京与元素离别。”(第124页)此谓京城离别,并无确证;虽亦可通,究未若眉山之关联为切近。
    ②按:朱疆邨编年本《东坡乐府》,断自苏轼熙宁五年知杭州作《浪淘沙》始。此后学者便一直希望用编年考证之法,将苏词创作时间段提前,但这一思路往往存在着文献上的限制。参薛瑞生《论苏东坡及其词》之四“东坡词与诗文创作同步说”,见《东坡乐府编年笺证》,第17-23页。又,曾枣庄、保苅佳昭《评‘东坡词与苏轼诗文同步说’—薛瑞生(东坡乐府编年笺证)商榷》,载《书品》2000年第5期,第68-76页。
    ③《苏轼诗集》卷九,第428页。
    ④按:关于“墙头红杏暗如倾”之释读,请参拙文《苏轼词解读辩证六则》,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5页。
    ⑤《全宋词》,第87页。
    ①《苏轼诗集》卷八《和致仕张郎中春昼》,第400页。
    ②参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张子野年谱》,第169-196页。吴熊和、沈松勤校注《张先集编年校注》附录(三)《张先事迹补正》,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289页。
    ③参叶嘉莹《论苏轼词》,《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第175-183页。
    ④《苏轼诗集》卷九,第2册,第423页。
    ⑤《全宋词》,第95、103页。
    ⑥《苏轼诗集》卷十,第2册,第504-505页,第513页。
    ⑦《苏轼诗集》卷九《寒食未明至湖上》,歌之则《瑞鹧鸪》。按:宋人虽流行歌长短句歌词,亦不排除歌齐言之声诗;任渊《山谷诗集注》卷九《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注引黄庭坚《跋》云:“付王家素素歌之。”此即歌“声诗”者,即以现成之曲调歌之,加入和声而已。
    ①按:相较于张先,陈襄早年倡导“知天尽性之说”,入仕后,“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且他的出知杭州,亦因与工安石政见不合,而曾举荐包括苏轼在内的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以及郑侠等后来所谓的“旧党”人物(见《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陈襄传》,第30册,第10419-10421页)。陈襄与苏轼应该具有相当的亲近感,似乎无可置疑,学者亦有据此而论予东坡词之影响者(参村上哲见《宋词研究》“唐五代北宋篇”,杨铁婴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1页)。但须注目的是,陈襄一壁以道学立身,却又一壁沉酣于红裙白酒之中,这种矛盾,除了宋人风尚如此外,更是陈襄身上还携带有钱惟演、晏殊这一辈人的特征,即公私生活的绝然两端,而也因此与欧阳修以来的士大夫新风有所区别。
    ②《苏轼文集》卷五十三《与鲜于子骏》(二),第1560页。
    ③《苏轼文集》卷六十三《祭张子野文》云:“微词婉转,盖诗之裔。”(第1943页。)又,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云:“东坡以词曲为诗之苗裔。”(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1页。)
    ④《全宋词》,第360页,第361页。
    ⑤《满庭芳》系年,见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傅藻《东坡纪年录》,《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352页,第425页。《满江红》系年,见王文诰《苏文忠诗编年集成总案》卷二十一,巴蜀书社1985年版,据嘉庆二十四年武林韵山堂版影印,页13b。又,邹同庆等《苏轼词编年校注》,第384页。
    ⑥孔凡礼《苏轼年谱》,第526页。
    ⑦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三十九,第434页下。
    ①苏辙《龙川略志》卷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页。按:该点校本原作:“从之,与兴国知军杨绘见而留之”;《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九册《龙川略志》整理本作“从之与兴国,知军杨绘见而留之”(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后者为是,然犹未尽。盖“与(舆)”“兴(興)”二字形近,“与”字衍,《栾城集》卷二五《丐者赵生传》仅作“从之兴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2页)。
    ②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66页。
    ③《长编》卷二百八十二,第12册,第6907页。
    ④《长编》卷二百八十二,第12册,第6907页。
    ⑤《长编》卷二百八十五,第12册,第6990页。
    ⑥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全宋词》,第5册,第4968页。
    ⑦《长编》卷三百七十四“元祐元年四月癸巳”,第15册,第9076页。
    ⑧《苏轼文集》卷三十八《制敕·杨绘知徐州》,第1077页。
    ⑨《苏轼文集》卷二十九《乞郡札子》即云“拙于谋身,锐于报国”(第827页)。
    ①《长编》卷三百九十四“元祐二年春正月”载:“丁丑,绘自翰林学士坐罪责降,至是以赦叙也。”“知杭州”见同书卷四百七“元祐二年十一月庚申”(第16册,第9610页,第9900页)。
    ②《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杨元素》(一),第1649页。
    ③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60页。
    ④《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杨元素》(四)亦提及“承令弟见访”云云(第1651页),或与此度见访无涉。按:《与杨元素》(一)云:“乍寒冲涉”,当已是深秋;而《与杨元素》(四)则云:“岸下无泊处,又苦风雨”,似为七月江涨之季;故不当彼此牵合,系于一时。
    ⑤《苏轼诗集》卷二十一,第1114页。
    ⑥施宿注,邵长蘅删补《施注苏诗》卷十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0册,第378页下。
    ⑦王文诰谓本年四月“杨绘来访,语及公旧所赠词”,又云:“其知兴国军乃元丰六年十一月南郊恩例,是时元素尚在荆南,且有与公合营田宅之事。”(《苏诗总案》卷二十一,页14a-b。)按:王说“来访”云云,臆测无据;孔凡礼先生仅云:“杨绘诗来,答之。”(《苏轼年谱》,第539页。)又谓杨绘“知兴国军乃元丰六年十一月南郊恩例”,恐缘杨绘熙宁十年十一月南郊大赦与分司之例,亦无实据。至若称杨绘“尚在荆南”,是据《与杨元素》(九)所云合买“荆南头湖庄子”事(《苏轼文集》卷五十五,第1653页)。然详绎信中所言,苏、杨合买者乃“定襄(忻州定襄郡)胡家田”;“荆南头湖庄子”乃苏轼闻之陈慥,而与杨绘商量。因此,称“元素尚在荆南”,恐难成立。
    ①吴聿《观林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①傅斡《注坡词》卷四,第119页。
    ②苏轼《东坡乐府》卷上,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影印元延祐刊本,第41页。
    ③毛晋辑《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据博古斋影印明汲古阁本,第54页。
    ④《疆邮丛书》本《东坡乐府》卷一,第219页上。
    ⑤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第189页。
    ⑥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第43-44页。
    ⑦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见《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328页。
    ①《苏轼文集》卷五十六《与周开祖》(一),第1668页。
    ②见张先《定风波令》(西阁名臣),《全宋词》,第94页。
    ③《长编》卷三百八,第12册,页7482。
    ④《苏轼文集》卷五十二《与秦太虚》(四),第1535-1536页。
    ⑤《苏轼诗集》,第1055页。
    ①《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二十五《跋东坡乐府》,见《黄庭坚全集》,第660页。
    ①缪钺《论词》,见《缪钺说词》,第4-9页。
    ②正銍《默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9页。
    ①赵德麟《侯鲭录》卷七“东坡谓耆卿词不俗”,第183页。
    ②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董文友词论”条,《词话丛编》,第1册,第651页。按:邹氏言称“以短调行长调”,是并“清真、乐章”一道言之,此其推尊南宋,故就北宋词家一律视之。
    ③罗忼烈《柳词论衡》,见《罗忼烈杂著集》,第119页。
    ①龙榆生《东坡乐府综论》,见《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258页。
    ②参程千帆、莫砺锋《苏轼的风格论》,载《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5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又,郑园《说东坡词中的“清”》,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第73页。
    ③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条,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第320页。
    ④《苏轼文集》卷六十六,第5册,第2077页。又,《东坡志林》卷四亦载此条,惟“如此”作“如叔”;“似快活”作“以快活”,概为讹误,不足据。中华书局点校本以“如(叔)[此]”属下,则又误矣。
    ⑤据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6页。
    ①《苏轼诗集》卷十四《答李邦直》“施注”,第666页。
    ②傅藻撰《东坡纪年录》,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423页。
    ③《苏轼诗集》卷十四《立春日病中邀安国……》“合注”,第663页。
    ④《苏轼诗集》卷十五,第738页。
    ⑤这里尚需辨明一事,有学者认为“初嫁了”三字,“初”与“嫁了”相矛盾(见何文汇《诗词四论》,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121页);更由此将“了”属下,作“了雄姿英发”,进而生出不少曲解(如谓“了”是“正”之讹等)。按:“初了”连用,作刚刚完成之意,唐宋人词中常见,如李煜“晚妆初了明肌雪”、史浩“靓妆初了”、蒋捷“慢唱寿词初了”等可证。而“初口了”的用法,虽不多觏,然亦非东坡词特例,如赵长卿词云:“衫子揉蓝初著了。”“初著了”,即刚刚换上之意。而东坡谓“小乔初嫁了”,也自然是指小乔刚刚出嫁,从“周郎”来讲,也便是“新娶妇”了。
    ⑥郎晔注,庞石帚校订《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第1页。
    ⑦《苏轼文集》卷一,第6页。
    ⑧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第152页。按: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亦即《圆觉经》)云:“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册,第452页下。)
    ①《苏轼诗集》卷十四,第687页。
    ②宗密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上二“譬如钻木……”疏云:“经文先云‘灰飞’,定合是烟先灭,馀灰飞散。”(《圆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影印明续藏本,第70页。)而“劫灰”,乃是昆明池中之“黑灰”、“灰墨”,恐不必言称“灰飞”者。
    ③“空花”,见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卷二,第281页。“鼻观”,傅斡《注坡词》云:“见《圆觉经》。”刘尚荣校引《楞严经》卷五“观鼻端白”语,“疑傅斡误引”(《傅斡注坡词》卷二,第51页)。
    ④伶玄《赵飞燕外传·自序》云:“斯人俱灰灭矣。”(《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6页。)又,苏辙《黄楼赋》云:“且子独不见夫昔之居此者乎?……盖将问其遗老,既已灰灭而无馀矣。”按:“灰灭”,亦“灰飞烟灭”之意。盖形容旧人物无存之常言,非一定自佛经中来。
    ⑤《苏轼文集》卷五十,第1453页。
    ⑥《苏轼诗集》卷十七,第892页。
    ①《苏轼文集》卷五十,第1453页。
    ②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第105页。
    ③《苏轼诗集》卷二十《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第1039页。
    ④按:“羽扇纶巾”,或曰周瑜,或曰孔明;无论谁属,不能无东坡自身之影像在。检核苏轼与之相关之诗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状将帅之风度雍容,如“葛巾羽扇红尘静”(《苏轼诗集》卷十六《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第846页);另一类为状高士之气度潇洒,如“落日岸葛巾,晚风吹羽扇”(《苏轼诗集》卷七《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第346页)。若此词之“羽扇纶巾”者,当兼而有之:即从历史回忆的角度看,取将帅之风度:而从时间超越性的解读看,则取高士之气度。
    ⑤若仅此,则柳永的《双声子》词已导苏轼的前路。参杨海明《唐宋词史》第六章第二节,第289页;又,宇野直人著,张海鸥等译《柳永论稿》第十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①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第614页。
    ②参村上哲见《宋词研究》“唐五代北宋篇”第四章第一节,第228页。
    ③龙榆生笺《东坡乐府笺》卷二,第184页。
    ①《苏轼诗集》,第1260页。
    ②参钱锤书《管锥编》第四册,第1384页。
    ③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卷四,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下。
    ④黄(?)《黄山谷年谱》,影印《适园丛书》本,第238页。
    ⑤《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四,见《黄庭坚全集》,第1744页。
    ⑥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第148页。
    ⑦《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八,第1859页。
    ⑧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附录”,第1357页。
    ⑨参《后山诗补笺》卷一《次韵答学者四首》,第42页。
    ⑩《宋黄文节公全集·续集》卷八、卷四,第2088页,第2004页。
    ①《东坡乐府笺》卷二“庚午(元祐五年)”下第279页《鹊桥仙·七夕和苏坚》词云:“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马兴荣等校注《山谷诗》第148页《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词云:“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银汉、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风波,算此事、人间天上。野糜丰草,江鸥远水,老去唯便疏放。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山谷所和另一篇及王观复词,皆不存。
    ②《黄庭坚全集·补遗》卷六,第2222页。“听琵琶缠头曲”,即《苏轼诗集》卷十一《古缠头曲》。
    ③参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第57页。
    ①《碧鸡漫志》,第74页,第85页。
    ②辛弃疾著,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22页。
    ③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306页。
    ④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347册,第309页。
    ①钱锺书《谈艺录》,第313页。
    ②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20-221页。
    ③王士禛撰,张宗柟纂集《带经堂诗话》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16页。
    ④王夫之著,王孝鱼点校《诗广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60页。
    ⑤见徐釚撰,唐圭璋校注《词苑丛谈》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又,毛先舒《词辨坻》,朱崇才编纂《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⑥见江顺诒辑、宗山参订《词学集成》,《词话丛编》,第4册,第3266页。
    ⑦《词苑从谈》,“尤序”,第3页。
    ①陈衍评点,曹中孚校注《宋诗精华录》卷一,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1页。
    ②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话丛编》,第1册,第618页。
    ①参严迪昌《阳羡词派研究》第四章第一节,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93-104页。
    ②朱彝尊、汪森编,李庆甲校点《词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③先著、程洪撰,胡念贻辑《词洁辑评》,《词话丛编》,第2册,第1329页。
    ④凌氏事迹,见江藩著,锺哲整理《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页,
    ①见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词话丛编》,第4册,第3510页。
    ②陈维崧《俪体文集》卷七《今词选序》,《四部丛刊初编》本《陈迦陵文集》,第5册,页31b。
    ③张惠言《词选》,影印《四部备要》本,第8页。
    ④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第1页。
    ①《复堂词话》,第33页。
    ②《复堂词话》,第44页。
    ③《白雨斋词话》卷五,第108页。
    ④文廷式《云起轩词钞序》,汪叔子编《文廷式集》卷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5页。
    ①龙榆生《清季四大词人》,见《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450页。
    ②蒋兆兰《词说·自序》,《词话丛编》,第5册,第4625页。
    ③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二十,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
    ④冯煦《蒿庵论词》,第59页。
    ⑤《蕙风词话》卷二,第25-26页。
    ①林庚《盛唐气象》,载《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第95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高祖本纪》、《玄宗本纪》,第1册,第20页,第154页。
    ①钱易《南部新书》卷甲,第6页。
    ②钱易《南部新书》卷丁,第53页。另,参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第269页。
    ③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第19-20页。
    ①《宋史》卷八十九,第7册,第2230页。
    ②《宋史·苏易简传》《陈尧佐传》,第26册,第9173页;第27册,第9584页。
    ③《宋史·寇准传》,第27册,第9533页。
    ④按:宋代以文治天下,宋人也喜欢称道鼎革之际,太祖便视文士儒生为手足。其实,宋代文人士大夫政治地位的完全确立,要迟至仁宗朝;对于太祖重读书人的回忆中,夹杂着后起的观念。关于宋太祖与读书人间微妙关系,参邓小南《祖宗之法》第二章之三《导向的确立:“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第149-183页。
    ⑤《涑水纪闻》卷六,第109页。张邦炜《宋真宗刘皇后其人其事》(见《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亦未及此。又,《宋史》卷一百十四《来之劭传》载:“买倡家女为妾,(黄)履劾其污行,左迁将作承。”(第32册,第11181页。)知此事尤须讳之。然唐人则不同,若唐玄宗之丽妃、杨国忠之正夫人皆出身倡家,并未引发议论。
    ⑥按:最能为那个歌词流播时代提供佐证便是柳永,他创作的黄金期恰恰是在真宗后期至仁宗前期。
    ①张舜民《画墁录》,《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0页。
    ②按:以“元祐”作为断限,是由来已久地对以苏轼为领袖的宋代文学群体的认知。参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①苏轼《定风波》(月满苕溪)序,《东坡乐府笺》,第270页。按:据村上哲见先生考证,“后六客会”如果是依据东坡词序所云“十五年”推算,则是发生在元祐四年;但本年李常尚在,与序中所云亡殁相矛盾。因此,应是元祐六年苏轼离开杭州途经湖州时所作。那么,这所谓“十五年”,也只能看作是约数了。参《宋词研究》“唐五代北宋篇”附考五,第258-259页。
    ②《苏诗总案》卷三十三,页6b。
    ①《苏轼诗集》卷三十三,第1765页。
    ②《庄子集释》卷八上,第769-779页。
    ①《苏轼词编年校注》第684-685页以庚桑为苏轼自比而南荣谓杭州人民。此说亦通,录以备考。
    ②《苏轼诗集》卷三十三,第1755-1756页。
    ③《苏诗文集》卷五十三,第1574页。
    ④见《苏轼诗集》卷三十四《和陈传道雪中观灯》“施注”,第1842页。
    ①参张志烈《苏轼元祐杭州词的情感意向》,《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第55页。但这仅是苏轼自身的观点,并不能因此而指责陈传道不能理解苏轼。作为苏轼的老友,黄庭坚在与王立之的书信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他说:“翰林出牧馀杭,湖山清绝处,盖将解其天弢,于斯人为得其所,然士大夫以为国家事体不当听其去。”(见《宋黄文节公全集·续集》卷一《刀笔·初仕至馆职·与王立之承奉直方》,第1914页。)可见以为苏轼主动寻求外放而为“不遇”者,是当时十大夫阶层的共识。
    ②《苏轼诗集》卷三十三,第1786-1788页。
    ①《苏轼文集》卷五十五,第1655页。
    ①《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十七《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四十韵》《寄曾子固》,第421、433页。
    ②《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十三《次韵唐公三首》其一,第551页。
    ③《长编》卷二百十一“熙宁三年五月庚戌”,第9册,第5134页。
    ④王安石的相关言论,分别见《长编》卷二百十一第5138页;卷二百十三第5180页;卷二百十四第5218页;卷二百十五第5240页,第5244页。
    ①《人间词话》,第192页。
    ②吴讷辑,林大椿重编《百家词》本《小山词·序》,第296页上。
    ③宛敏灏《二晏及其词》(《国学小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甚至疑为歌妓之名。
    ④夏承焘《二晏年谱》引“宛书城”云云,见《唐宋词人年谱》,第261页。
    ①见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第261页
    ②见郑骞《景午丛编》下编《燕台述学》,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08-209页。
    ③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五十四,第31册,第10955页。
    ④邵博撰,李剑雄等点校《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第151-152页。周煇著,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八“富春坊”条,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0页。按:周煇误韩维为韩缜,宛敏灏即承此误,已辨于夏承焘《二晏年谱》“元丰五年”条。又,刘克庄《跋黄孝迈长短句》云:“冯当世愿晏小山损才补德。”(曾枣庄等主编《全宋文》卷七五八三,第329册,第373页。)冯当世即冯京,为郑侠案所牵连之宰辅;此为后村误记,不足据。
    ⑤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小山词”,见《词话丛编》,第85-86页。
    ①《宋史》卷三百一十五,第29册,第10305页。
    ②张方平著,郑涵点校《张方平集》卷三十九,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5页。
    ③韩维《南阳集》卷二十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1册,第738页。
    ④按:《凤箫吟》在当时就传唱开来(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八《韩玉汝》下引《石林诗话》,第199页),词家甚至认为可与周邦彦《兰陵王》咏柳媲美(见沈辰垣等编《历代诗馀》卷一百十四《词话》引《乐府纪闻》,影印蟫隐庐刊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04页下);而这都是周煇误会“韩维”为“韩缜”的重要因素。
    ⑤《全宋词》,第255页。
    ①《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宋乔年传》,第32册,第11208页。又,宋乔年失官后,“落拓二十年。女嫁蔡京子攸,京当国,始复起用”。此与叔原闭门京师十余载,至蔡京为相方始有献诗,亦有类似之处,唯叔原不得称攀附也。
    ②《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二十八《韩持国》下引《石林诗话》,第196-197页。另参石云涛《韩维<展江亭海棠)诗的写作地点和主旨》,载《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第54页。
    ③郑骞《晏叔原系年新考》,第209页。
    ④参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承教录》引“张凤子先生”(四)并夏氏按语,第508页;郑骞《晏叔原系年新考》“徽宗政和末西元一一一八年”条下,第204页。
    ①尤袤《遂初堂书目》,《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页。
    ②参钱亚新《尤袤遂初堂书目初探》,见《钱亚新论文选》,成都东方图书馆学研究所1988年版,第31页。
    ③据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页。
    ④曾慥《东坡词拾遗跋语》,吴讷辑《百家词》本《东坡词拾遗》,第381页。
    ⑤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又,参刘尚荣《(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初探》,见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选编《黄庭坚研究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
    ⑥现藏日本内阁文库,见徐培均笺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卷前书影二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⑦叶恭绰《汇合宋本两部重印淮海长短句序》,见《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附录三》,第320页。
    ⑧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59-1560页。
    ⑨洪迈《容斋四笔》卷九“辨秦少游义倡”条,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38页。
    ①冯延巳词集入宋后应有刻本,欧阳修的词集则在元丰间有刊刻的记录(见罗愿《新安志》卷十《纪闻》)。至若欧阳修《平山集》,见于罗泌《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跋》中,一般认为是“词集”;但揆之苏轼所自编《黄楼集》(徐州)等,以本地风光名集,知《平山集》中或不止歌词,而是一种歌诗与歌词的合集。
    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卷二十四《集部五·小山词》,第1600页。
    ③饶宗颐《词集考》(唐五代宋金元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2页。
    ④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自序》,见《唐宋人选唐宋词》,第685页。
    ⑤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康伯可”小传中引南渡初王性之(銍)评康“伯可乐章非近代所及,今有晏叔原,亦不得独擅”(第687页),这便是晏幾道歌词流传至南渡后的一个绝好证据。
    ①参夏承焘《二晏年谱》,第257-258页。
    ②《全宋词》,第285-286页。
    ③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第618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二十二,第354页。
    ②参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页。
    ③参夏承焘《二晏年谱》,第256页。
    ④见《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七》,第12册,第3979页。另,参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第四章中有关“监当官”部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⑤《苏轼诗集》卷二十四《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之二“查慎行注”,第1299页。
    ⑥《长编》卷三百三十四,第13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051页。
    ⑦《长编》卷三百二十九“元丰五年八月甲寅”及“丁巳”条,第13册,第7916页,第7919页。
    ⑧黄庭坚撰,史容注《山谷外集诗注》,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24页。
    ⑨郑骞《晏叔原系年新考》,第205页。
    ⑩见《黄庭坚全集》卷三十一《王力道墓志铭》,第830-831页。又,见黄(?)《黄山谷年谱》,影印《适园丛书》本,台湾学海出版社1979年版,第35页。
    ①任渊《山谷年谱》据山谷《寄李公择诗序》知元丰三年春“在京师”(《黄庭坚诗集注·山谷诗集注目录》,第3-4页),并未确指抵京之时日;而黄(?)遂以为本年“入京”(《黄山谷年谱》,第127页),不足据。
    ②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七,第991-992页。
    ③参任渊注《山谷诗集注》卷一《次韵王稚川客舍》、《王稚川既得官都下有所盼未归了戏作林夫人欸乃歌二章与之》,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第51-56页。
    ④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七,第993-994页。
    ①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页,第74页。
    ②《东京梦华录注》,第81页。
    ③见赵德麟《侯鲭录》卷四,第102页。
    ④见《长编》卷二百五十九“熙宁八年正月”“郑侠案”中有意排挤冯京的记载,第11册,第6311页。
    ⑤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七,第995-997页。
    ⑥黄(?)《黄山谷年谱》,第31页。
    ①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五,第909页。
    ②《苏轼诗集》卷十八,第925页。
    ③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402-5403页。
    ①黄(?)《黄山谷年谱》卷八,第111页。
    ②《文选》卷二十三,第1091页。
    ③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4页。
    ④这里的用“思齐大任”的典故,宋人往往用来指称辅助皇帝的皇太后,而在元丰二年即仁宗曹太后与英宗高太后。但曹太后久已还政并于本年病故,高太后的听政则要迟至“元祐更化”之时。
    ⑤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三,影印道光三十年漱芳斋刊本,中国书店1984年版,页14a。
    ⑥任渊《山谷集诗注》卷一,第61页。
    ①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6页。
    ②见《长编》卷二百八十四“熙宁十年八月己丑”“上批”云云,第12册,第6953页。
    ①叶嘉莹《论晏幾道词在词史中之地位》,见《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②陈廷焯《词则·闲情集》卷一,影印手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84页。
    ③后世词家总结出的“透过一层”、“空际转身”等这类“玄虚”的词法,在小山词中有着集中的呈现;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晏畿道》,第80-87页。
    ①见冯煦《蒿庵论词》,第59页。又,《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八《珠玉词提要》,第1807页。《长编》卷一百七十八“仁宗至和二年正月丁亥”载:“殊刚峻简率,虽早贵,然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狷急。”(第7册,第4305页。)又,《宋史》卷二百九十七《曹修古传》载:“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无大臣体。’”(第28册,第9890页。)史书所载多见晏殊“刚俊”之一面,若其“简率”,则生活简约,可谓之“简”;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人事》(一)“晏元献诚实”条载其举神童试而不欺,避燕游对以家贫(第86页),则正见其“率”直。
    ②钱锺书《宋诗选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另,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亦有相关论述,见《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页。而关于宋人诗、词分工异向之问题,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上引陈子龙、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先舒、贺裳《皱水轩词荃》亦皆有论及;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826页,第609页,第708页。
    ①萧统撰,李善注《文选》卷十九,第905页。
    ②吴讷辑,林大椿重编《百家词·小山词》,第296页。
    ③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292页。
    ④见胡仔纂集,廖德明点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六,第178页。
    ⑤见赵与时著,齐治平点校《宾退录》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①《宋史》卷三百二十八,第30册,第10571页。
    ②《长编》卷三百三十八,第14册,第8148页。
    ③魏泰《东轩笔录》卷五,第52页。
    ④见青山宏著,程郁缀译《唐宋词研究》第三节(二)“晏氏父子的词论”,第279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三十《试笔》,第1982页。
    ②晏殊“温润”、“雍容”词风,宋人即有的评;近世学者亦多有阐发,不更详征。但有学者则主张“其基本风格”是“深沉的哀感”(见钱鸿瑛《千回百折哀感无端——晏殊词风格探微》,载《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60页);实则,所谓“哀感”云云,并非“词风”,而是歌词内容与技法。如果仅此而言,则晏幾道所宣称的“南部诸贤”,落实到大晏就已经很难名实相符了。
    ③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第469页。
    ④参《能改斋漫录》卷十二“晏元献节俭”条,第366页。
    ⑤《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寇凖传》,第27册,第9534页。
    ⑥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见《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六,第1921页。
    ⑦《苏轼诗集》卷三十九引“(赵)次公”注,第2127页。
    ⑧晏殊所师法的冯延巳词,宋人即已经称其风格为“典雅丰容”(见《能改斋漫录》卷十七“冯相三愿词”条,第498页)。只是常州词派以来,多承续陈世修《阳春集序》“思深辞丽”之说(见曾昭岷校订《温韦冯词新校·阳春集》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01页),如刘熙载所谓“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云云(见《艺概》卷四《词曲概》,第107页)。实则,“雍容典雅”方是自冯延巳而钱惟演、晏殊一贯之风格,亦晏幾道所著意标榜者。
    ①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上,《丛书集成三编》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42页。
    ②《苏轼诗集》卷二十六,第1383页。
    ③贺裳《皱水轩词荃》,见龙榆生笺注《东坡乐府笺》,第398页。又,《词话丛编》,第697页。
    ④缪钺《论晏幾道词》,见《缪钺说词》,第59页。
    ⑤《长编》卷一百八十七,第7册,第4305页。
    ⑥见夏承焘《二晏年谱》,见《唐宋词人年谱》,第260页。
    ⑦《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富弼传》,第29册,第10254页。
    ⑧《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吕公著传》,第31册,第10772页。
    ⑨按:凡入相,群臣有“道谒”之礼(见《宋史》卷三百四十五《陈瓘传》,第31册,第10961页):又进士高第,亦有往拜执政大臣之礼;见夏承焘《二晏年谱》“庆历三年王安石及第来谒”条,第239页。
    ①晏幾道交游问题,参见夏承焘《二晏年谱》、郑骞《晏叔原系年新考》。
    ②参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十二章《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第558页。又,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第三章《同治天下》,第210页。
    ③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第126-127页。又,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十六引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潘淳《潘子真诗话》,第176-177页:又,欧阳修诗题为《晏太尉西园贺雪歌》,收入《居士外集》卷三,见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第1334页。
    ④魏泰《东轩笔录·佚文》,第180页。
    ⑤沈括《梦溪笔谈》卷四《辩证》(二),第28-29页。
    ①胡道静校注《梦溪笔谈校证》,中华书局上编所1962年版,第192页。
    ②参拙文《纶巾考》,载《寻根》2010年第4期,第91页。
    ③引自华人德主编《中国历代人物图像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页。
    ④吕维祺编《圣贤像赞》,见郭馨等编《中国历代人物像传》,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404页,第406页。
    ①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人物》卷六、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据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王思义校正本影印,第656页,第678页。
    ②引自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书前插页。
    ③引自《中国历代人物图像集》,第765页。
    ④见夏承焘《二晏年谱》“元丰元年”条,《唐宋词人年谱》,第257页。
    ①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第126页。
    ②夏承焘《范仲淹的边塞词》,见《唐宋词欣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③贺裳《皱水轩词荃》,见《词话丛编》,第707页。又,彭孙通《金粟词话》,见《词话丛编》,第723页。
    ④按:洛阳时期,接替钱惟演的王曙便以寇凖“纵酒过度”为前车之鉴,“数加戒敕”过欧阳修。见《长编》卷一百十四“仁宗景祐元年闰六月乙酉”,第5册,第2684页。
    ⑤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引《西清诗话》,第177页。
    ①《长编》卷四百五十六,第18册,第10930页。
    ②《长编》卷四百十一“元祐三年五月丁巳”,第17册,第10000页。
    ③任渊等注,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目录》,第3页。
    ④见《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二十九,《黄庭坚全集》,第782页。
    ⑤《苏轼文集》卷四十九《答李昭玘书》,第1439页。
    ⑥《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五《与赵伯充帖》,第1792页。
    ⑦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人生梦里)词《序》云:“老夫止酒,十五年矣。到戎州,恐为瘴疠所侵,故晨举一杯。”(见龙榆生校点《豫章黄先生词》,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3页。)黄庭坚元符元年(1098)六月自黔州抵戎州(见《山谷诗集注目录》附录《年谱》,第24-25页),逆推十五年,则其“止酒”正是元丰七年(1084)泗州僧伽塔撰《发愿文》时。
    ⑧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后山诗注补笺》卷一《和豫章公黄梅二首》之二,第49页。
    ①《宋史》卷三百三《范育传》,第29册,第10050页。
    ②《长编》卷四百五十六“元祐六年三月癸酉”,第18册,第10930页。
    ③《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刘沆传》,第27册,第9607页。
    ④《宋史》卷三百三十七《范镇传》,第31册,第10785页。
    ⑤见《长编》卷一百五十三“庆历四年十一月甲子”,第6册,第3714页。
    ⑥王安石曾指责欧阳修“从事于放辞而不知道”(见《长编》卷二百十一“熙宁三年五月庚戌”,第9册,第5138页);这与指摘晏殊“为宰相作小词”,消息正相通贯。
    ⑦《长编》卷二百九“治平四年三月”下不知撰人批语,第9册,第5079页。
    ①《长编》卷二百九“治平四年三月”,第9册,第5080页。
    ②《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十五,第413页。
    ③《豫章黄先生词》,第54页,第6页,第2-3页,第5-6页。
    ④《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十七、卷十九,第1267页,第1276页,第1285页,第1335页。
    ⑤惠洪撰,陈新点校《冷斋夜话》卷十“邪言罪恶之由”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7页。
    ⑥《长编》卷四百七“元祐二年十一月乙巳”,第16册,第9915页。
    ⑦《长编》卷四百十七“元祐三年十一月壬子”,第17册,第10123页。
    ①《豫章黄先生词》,第10-11页。
    ②《小山集序》不详具体作年,但距离晏幾道编撰《乐府补亡》当不远。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小山词”条征引《乐府补亡序》,云“其后目为《小山集》,黄鲁直序之云”(见《词话丛编》,第86页)。
    ③晏幾道“乐府之亡”的“乐府”,字面虽然取自汉魏乐府,但指向则在“近世南部诸贤”的“乐府”亦即“词”上;而黄庭坚“乐府之馀”的“乐府”,则是将“词”视为汉魏乐府传统的“绪馀”。
    ④《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二十三,第1403页。
    ⑤《东轩笔录》卷十五,第171页。
    ⑥《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八,第1634页。
    ⑦《文选》卷十七,第771页。
    ⑧《文选》卷三,第105页。
    ①下表中征引山谷诗句,依次见《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十七、十八、十九,第1277页,第1274页,第1280页,第1295页,第1323页。又,小山词句,依次见张草纫笺注《二晏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14页,第296页,第316页,第318页,第326页。
    ②按:此类句式在诗中出现,旧评以为“有纤巧之病”,且宋人较为典型的是张先。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集部·词曲类·安陆集》,第1808页。
    ③参诸葛忆兵《“采莲”杂考》,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第62页。
    ①《二晏词笺注》,第321页。案:王国维所谓“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第193页),移之以评小山词,是极为适当的。
    ②见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50页。
    ③参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本卷主编莫砺锋,宋词部分撰写人王兆鹏),第110页。
    ①关于“清壮顿挫”在小山词文本中的呈现,参卓清芬《晏幾道(小山词)之“清壮顿挫”意义探析》,载(台湾)《成大中文学报》第二十二期(2008年10月),第61页。
    ②《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六,第1573页。
    ③参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九)“苏黄米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129页。
    ④《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十九,第1328页。
    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第108页。
    ①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见《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297页。
    ②龙榆生《校订苏门四学士词弁言》,见《豫章黄先生词》,第2页。
    ①《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八,第1637页。
    ②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王君玉”引《石林诗话》,第182页。
    ③《全宋词》,第212页。
    ④《宋史》卷三百一十二《王琪传》,第29册,第10246页。
    ⑤《长编》卷一百六十“庆历七年二月丙午朔”,第7册,第3862页。
    ①《长编》卷一百六十“庆历七年三月乙未”,第7册,第3865页。
    ②《长编》卷一百五十八“庆历六年六月丁卯”,第7册,第3832页。
    ③《长编》卷一百六十“庆历七年三月乙未”,第7册,第3865页。
    ④《长编》卷一百五十八“庆历六年六月丙子”,第7册,第3836页。
    ⑤《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三,第487页。
    ⑥《宋史》卷二百八十五《贾昌朝传》,第27册,第9613页。又,同书卷二百九十一《吴育传》,第28册,第9725页。
    ⑦《长编》卷一百六十“庆历七年二月丙午朔”,第7册,第3862页。
    ⑧《宋史》卷三百一十二《王琪传》,第29册,第10246页。
    ⑨见任渊《山谷诗集注目录》附《年谱》,第27页。
    ①《长编》卷五百十一“元符二年六月癸巳”,第20册,第12167页。
    ②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七十七“宋史”(十一),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872页。
    ③《长编》卷一百九十,第8册,第4591页。
    ④《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十六,第437页。
    ⑤《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四,卷十九,第1747页,第1897页。
    ⑥黄庭坚《杜诗笺》,见《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四,第1542页。另,参程千帆《杜诗伪书考》,见《古诗考索》,第357页。周采泉《杜集书录》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46页。
    ①《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七《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第1287页。
    ②《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八《与七兄司理书》,第1874页。
    ③《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八《与洪氏四甥书》,第1870页。
    ④《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六《书圣庚家藏楚词》,第1561页。
    ⑤关于唐人对“楚词”的看法,参见葛晓音《从诗骚辨体看“风雅”与“风骚”的示范意义》,载《中华文史论丛》第83辑,第115页。
    ⑥《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六《跋梁父吟》,第1577页
    ⑦《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二十三《书东坡写温飞卿湖阴曲后》,第1419页。
    ⑧《全宋词》,第501页。
    ⑨《宋本杜工部集》,见张元济辑《续古逸丛书·集部》,第127页下。按:宋本目录题作“曲江一首”。又,参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9页。
    ①《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十六,第437页。
    ②按:黄庭坚于王逸注或颇为不厌,其曾云:“常苦王逸学陋,无补屈宋。”(《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九《与元勋不伐书》,第1899页。)然此正为山谷深知王逸注之极佳例证。
    ③《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第30册,第10554页。
    ④鲖阳居士《复雅歌词》,见《词话丛编》,第59页。
    ①黄(?)《黄山谷年谱》,影印《适园丛书》本,第327页。
    ②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与2001年新旧版中皆未及,故于此补注之。
    ③《长编》卷一百九“仁宗天圣八年春正月甲戌”,第5册,第2534页。
    ④《宋史》卷四百六十四《曹佾传》,第39册,第13573页。
    ⑤《宋史》卷二百四十二,第25册,第8621页。
    ①《长编》卷一百九十八“仁宗嘉祐八年”,第8册,第4792页。
    ②《长编》卷二百“英宗治平元年三月己酉”,第8册,第4853页。
    ③《长编》卷二百一“治平元年四月”,第8册,第4877-4879页。
    ④《长编》卷二百一“治平元年闰五月辛未”,第4879页。同书卷二百四“治平二年二月”,第4947页。
    ⑤《长编》卷二百二“治平元年六月”,第8册,第4894页。
    ⑥《长编》卷二百二“治平元年六月”,第4895页。
    ①《长编》卷三百五十二“神宗元丰八年三月甲午朔”,第14册,第8417—8448页。
    ②《全宋词》,第501页。
    ③《豫章黄先生词》,第41页。
    ④《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四《江南祝林宗字说》,第1529页。
    ①《山谷诗集注》卷二,第105页。
    ②《山谷诗集注目录》附《年谱》,第7页。
    ③《山谷诗集注》卷十四,第517页。
    ④《宋黄文节公全集·续集》卷六,第2040页。
    ⑤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七,《黄庭坚诗集注》,第1394页。
    ①《山谷诗集注目录》附《年潜》“元符元年戊寅”条,第27页。
    ②《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十三,第1729页
    ①《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第479页。
    ①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七,第1093页中。
    ②参陈善《扪虱新话》,夏敬观“跋”,上海书店1990年据涵芬楼旧版影印,页1b。又,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72页。
    ①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李红英《扪虱新话及其作者考证》(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期),于馆臣之指摘,已经多有考订;然与本文考证着眼点不同,且互有详略,读者则不妨参校。
    ②《儒学警悟》卷三十二,第670页。
    ③《儒学警悟》卷三十九,第805页。
    ④《儒学警悟》卷三十三,第685页。
    ⑤《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696页。
    ⑥《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695-696页。
    ⑦《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09页。
    ⑧《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61-62页。这里的一个好例是绍兴重修《哲宗实录》(即“新录”)谓王安石“居金陵,阅佛书,恍然有得,是所得不在六经而在佛书。”(《长编》卷三七四,第9070页。)“不在六经而在佛书”显然与陈善的“道在六经不在浮屠”相左;但考虑到这条史料的来源是在南渡之后,因此可以判定是时人的评价——显然这不会得到陈善的认同。
    ⑨《儒学警悟》卷三十五,第718页。
    ①见《扪虱新话》上集卷三“诗人多寓意于酒妇人”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00页。
    ②《儒学警悟》卷三十三,第675页。
    ③《扪虱新话》下集卷二“欧阳公诗仿韩退之赤藤杖歌”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63页。
    ④《扪虱新话》上集卷一“文体”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二,第664页。
    ⑤《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59页。
    ⑥《扪虱新话》下集卷四“苏黄看佛书”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九,第807页。
    ⑦《儒学警悟》卷三十八,第797页。
    ⑧儒学本无此条;夏校本卷十一,页4b。
    ⑨夏校本“跋”,页1b。
    ⑩《儒学警悟》卷三十九附录陈善《跋》,第821页。
    ①《儒学警悟》卷三十八,第781-782页。
    ②《扪虱新话》下集卷四“文章关纽”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九,第818页。
    ③《扪虱新话》下集卷一“欧阳东坡纪事道尽平生事实”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六,第744页;
    ④《扪虱新话》上集卷三“论苏黄文字”,《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11页。
    ⑤《扪虱新话》上集卷三“本朝文章亦三变”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695页。
    ⑥《扪虱新话》下集卷三“欧公不能变诗格”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八,第795页。
    ⑦《扪虱新话》下集卷二“东坡论刑赏用尧皋陶事出何书”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67页。
    ⑧《扪虱新话》下集卷四“拟渊明作诗”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九,第810页。
    ⑨《扪虱新话》下集卷一,《儒学警悟》卷三十六,第744页。
    ⑩《扪虱新话》上集卷三“论苏黄文字”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12页。
    11《长编》卷二百八“治平三年六月壬辰”条下详载苏洵与王安石不睦之始末,并引入《辨奸论》全篇以为证明(第5054-5056页)。邓广铭、章培恒、王水照等先生皆曾撰文往复考辨真伪,可以参看。
    12《儒学警悟》卷三十五,第733页。
    13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点校《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2页。
    14陈善的别有用心也有所本,神宗便曾认为魏武不足道;《长编》卷三百一“元丰二年十二月庚申”下“(苏)轼既下狱”李焘《考异》载:“吴充方为相,一日问上:‘魏武何如人?’上曰:‘何足道!’充曰:‘陛下动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以尧舜为法,而不能容—苏轼,何也?’”(第12册,第7337页。)
    15《居士集》卷十六,《欧阳修全集》,第265-286页。
    ①《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69页。
    ②《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699页。
    ③《儒学警悟》卷三十八,第786页。
    ④《儒学警悟》卷三十三,第687页。
    ⑤《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05页。
    ⑥《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03页。
    ⑦李红英《扪虱新话及其作者考》即举此条以谓陈善“论史多有偏激,或有讹误”之一证(第45页)。
    ⑧欧阳修《居士外集》卷十一《时世论》,《欧阳修全集》卷六十一,第895页。司马迁之受宋人指摘,不止欧阳修与陈善,而是官方通行的一种意见;《长编》卷二八五“熙宁十年十月庚辰”下载:“侍读邓润甫、陈襄迩英阁进读,因言:‘司马迁载秦汉以来君臣事迹,有不可陈于君父之前者,如《吕不韦传》之类是也。’上曰:‘类此者皆阙之勿读。’”(第12册,第6972页。)
    ①《扪虱新话》上集卷二“欧阳公信经废传”,《儒学警悟》卷三十三,第675-676页。
    ②《扪虱新话》上集卷三“左氏孟子司马迁扬雄失论语之意”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03页。
    ③《居士集》卷二十八,《欧阳修全集》卷二十八,第432页。
    ④《居士外集》卷二十二,《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二,第1045页。
    ⑤《扪虱新话》下集卷二“欧阳公不以古文始自尹师鲁”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59页。。
    ⑥《居士集》卷一,《欧阳修全集》卷一,第14页。
    ①参见陈植锷《石介事迹著作编年》,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9页。
    ②《苏轼文集》卷六十八《评杜默诗》,第2131页。
    ③事见《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中),第881页。
    ④儒学本、夏校本均误作“蒲卢嫳”。
    ⑤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册,第1229-1230页。
    ⑥见《王水照自选集》,第452页。
    ①《扪虱新话》上集卷一“文体”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二,第664页。
    ②《扪虱新话》下集卷三“欧阳公不能变诗格”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八,第795页。
    ③如《全宋词》收录此篇入山谷词中(第522页),并无按语说明。山谷词的整理本中,龙榆生点校《豫章黄先生词》(第25页)、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第185页)中,都无一例外地认为山谷作,且具未言及它曾经的真伪问题。
    ④龙榆生点校《豫章黄先生词》,第25页。
    ⑤《扪虱新话》下集卷一“僧惠洪词”,《儒学警悟》卷三十六,第751-752页。
    ⑥《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八,第328页。
    ⑦《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第1039页上。
    ①《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见任渊注《山谷内集诗注》卷四,第152页。
    ②《扪虱新话》下集卷二“免役之法”,《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61-762页。
    ③《扪虱新话》上集卷三“论苏黄文字”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四,第711页。
    ④《扪虱新话》下集卷四“王右丞画渡水罗汉”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九,第820页。
    ⑤《扪虱新话》下集卷一“杜诗高妙”条,《儒学警悟》卷三十六,第754页。
    ⑥《扪虱新话》下集卷四“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儒学警悟》卷三十九,第801页。
    ⑦《儒学警悟》卷三十九,第818页。
    ⑧《儒学警悟》卷三十六,第739页。
    ①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十《答秦觏书》,第542-543页。
    ②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后山诗注补笺》卷首王云《后山集题记》,第32页。
    ③惠洪撰,陈新点校《冷斋夜话》卷二“陈无己挽诗”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9页。
    ④苏轼《跋姜君弼课册》(《苏轼诗集》卷五十,第2769页)是四言诗,欧阳修《祭苏子美文》(《居士集》卷四十九,《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九,第695页)是用四言写的,隔句押韵;《黄梦升墓志铭》(《居士集》卷二十七,《欧阳修全集》卷二十七,第419页)也只是提到了“铭”的部分,仍然是四言韵文。较之以往黄庭坚和江西诗社中人的只讨论五七言诗,自然是扩大了,但在本质上仍不能脱他们的笼罩。参莫励锋《黄庭坚“夺胎换骨”辨》,见《江西诗派研究》,第283页。
    ⑤《儒学警悟》卷三十三,第681页。
    ⑥《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八引《冷斋夜话》,第328页。汲古阁本《冷斋夜话》中不见山谷与惠洪唱和词这一条,陈新先生认为“汲古阁所据当为古本”,又云:“宋阮阅《诗话总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两书引录的《冷斋夜话》,多有不见于毛晋汲古阁本的条目。其内容,大多为惠洪自我标榜或已为他人指为诞妄伪托的部分,估计当是有意识的刊落。”(《冷斋夜话》,第2页,第83页。)按:以胡仔著书体例来看,如果惠洪伪作,胡仔不会不在征引了《冷斋夜话》后,加上自己的断语。
    ⑦《儒学警悟》卷三十六,第752页。
    ①夏校本卷八,页5b;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著录为“本朝百家诗选一百卷”,第447页。
    ②《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六,《四部丛刊初编》景印宋乾道刊本。
    ③《黄庭坚诗集注》,第475页。
    ④赵与时《宾退录》卷六,第76页。
    ⑤《冷斋夜话》卷五“赌输梅诗罚松声诗”条,第40页。
    ⑥《冷斋夜话》,第27页。
    ①任渊《山谷诗集注》,“引言”,见《黄庭坚诗集注·目录》校勘记(一),第46页。
    ②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7页。
    ③参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第399页。
    ④《黄庭坚诗集注》,第685页;
    ⑤影印《适园丛书》本,第405页。
    ⑥参王岚《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第199页。
    ⑦任渊注山谷诗,始于政和间,当时所用底本不详;成书时所据底本,则已是洪炎本。
    ①陈善生活在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著书于绍兴十年至二十年间,流传于其后十馀年间,大约卒于孝宗乾道五年(1170)稍后。见《扪虱新话》“陈益序”并陈善“跋”。
    ②洪炎编《豫章集》,无存,所收篇类数目,见《豫章黄先生退听堂录序》一文;《四部丛刊》景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三十卷,与洪炎本颇有出入,为李彤编本(参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前言》,第2页)。李彤本晚于洪炎本,故任渊所见近世刊本有诗七百馀首者,自是依据洪炎本而非李彤本。
    ③宋乾道麻沙镇水南刘仲吉宅刻《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十《乐章》中并不见这首《西江月》。
    ④黄(?)编撰的全集本,目前只能通过明嘉靖的全集本来推测,而它又与汲古阁刊本为一个系统。此前的《山谷琴趣外编》(《四部丛刊》三编景印宋刊本)也不见这首词(参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后记》,第82页)。
    ①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一章《词源》第一节“燕乐与词——我国诗乐结合的新传统”,第2-9页。
    ②龙榆生《词体之演进》,见《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1-42页。
    ③按:近世以来,关于词的起源问题的探讨,分歧虽多,然大体认同词是与隋唐“胡夷里巷之曲”勃兴有关;而词产生的时段,因有了“燕乐”这条杠杆,上限不逾隋。这一立足音乐的主张,是胡适首发并建立在否认宋人“泛声”说的基础上,他主张“依曲拍填词”即强调音乐属性之重要:但也正如王国维所云是为“泛声”说“下一注解并求所以然之故”(胡适选注《词选》附录《词的起原》,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13页,第18页)。继而,郑振铎认为歌诗与歌词分别由相互间有区别亦有交叉的燕乐所决定,齐言歌诗与杂言歌词是并行不悖且有所代兴(郑振铎《词的启源》,载《小说月报》第四号第十二卷[1929),第619-628页)。沿此学说发展下去,即任半塘所倡“唐声诗”。在此基础上,任先生更否认“唐词”之存在。从学术源流来看,否定“唐词”,应该是主燕乐决定词的学者对明清以来以字句长短判断词源的一种最为极端的反动。至若任半塘先生论“声诗”中的“和声”则云:“由不叶韵而叶韵,由与主辞不必融贯而进步为与主辞完全融贯,达到和声辞发生之最高阶段。由此再进,便成为长短句调。”(《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此所谓的“长短句调”,正与本章所论歌词长短句体之生成相合。是推导“词”之产生,唐代实为关键时期。
    ①《尚书正义》卷三《舜典第二》,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276页下。
    ②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一),第2册,第535页。
    ③孔《传》云:“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十二月之音气;言当依声律以和乐。”
    ④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乐府第七》,第101页。
    ⑤《毛诗正义》卷五,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758页下。
    ⑥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三《杂歌谣辞》(一),第3册,第1164页。
    ①《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其“诗赋略”载“河南周歌诗七篇”、“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以及“周谣歌诗七十五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第6册,第1755页)。
    ②《宋书·乐志》(三),第603页。
    ③《文选》卷十八《琴赋》注引《尸子》,第2册,第835页。
    ④《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第12册,第3953页。
    ⑤《史记》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10册,第3194页。
    ⑥《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李延年》,第11册,第3725页。
    ⑦《汉书》卷九《元帝纪》,第1册,第298-299页。
    ⑧参钱锺书《管锥编》“毛诗正义·关雎(五)”,第1册,第66页。
    ⑨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三十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82页上。
    ⑩《文选》卷十五,第2册,第673页。
    ①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九,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2128页。
    ②《文选》卷十七,第2册,第786、808页
    ③孙诒让《墨子间诂》卷十二《公孟第四十八》,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5页。
    ④王小盾先生将这一转变概括为从“弦歌”到“歌弦”;见《论宋书乐志所载十五大曲》,收入《隋唐音乐及其周边——王小盾音乐学术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32-48页。
    ⑤《宋书·乐志》(一),第539页。
    ⑥《宋书·乐志》(一),第550页。
    ⑦逯钦立《“相和歌”曲调考》,《逯钦立文存》,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51-352页,第356-357页。
    ⑧见王先谦《汉书补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877页下。
    ⑨王易《词曲史》“明义第一·(二)曲之意义”,中国文化服务社(上海)1948年版,第15页。
    ⑩按:逯钦立先生指出“魏晋乐谱,己杂歌辞”,而“韵逗曲折”、“音韵曲折”即“诗曲相杂之口头乐谱”之著录(见《汉诗别录》,收入《逯钦立文存》,第92-93页)。
    11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陆厥》,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0页。
    12《宋书·乐志》(一),第550页。
    ①《文心雕龙注·乐府第七》,第102页。
    ②参冯洁轩《调(均)·清商三调·笛上三调》,见郑祖襄主编《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③参逯钦立《“相和歌”曲调考》,第356页。
    ④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一章“概论”,第126页。
    ⑤《毛诗正义》卷一,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563页下。按:任半塘先生《关于唐曲子问题商榷》征引孔《疏》以证元稹“由乐以定词”说,名之曰“孔元精义”,并谓孔《疏》“说的是制燕乐的事”(《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第46-47页)。又,任先生《唐声诗》上编《弁言》云:“隋唐均有太常寺,负责治乐曲,有大儒孔颖达等专其职。”(第6页)按:此或为“孔元精义”之“史实”依据。然核之新、旧《唐书》,孔颖达并未主掌过太常寺,只是卒赠“太常卿”而已。孔颖达等之为诸经正义,实集合魏晋以来诸家之大成,是不当以眼前之事引为其学说之本。
    ⑥《文献雕龙注》,第109-110页。又,《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第603页。
    ⑦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⑧《宋书·乐志》(三)又云:“(相和)本为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
    ①参王凤桐、张林《中国音乐节拍法》“节拍产生于诗歌韵律”,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②《文心雕龙注》卷七《章句第三十四》,第570页。
    ③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④范哗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祢衡》,第9册,第2655-2656页。
    ⑤《文心雕龙注》卷五《书记第二十五》,第460页。
    ⑥《文心雕龙注》卷七《声律第三十三》,第552页。
    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中之下《豪爽第十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03页。
    ⑧见《乐府诗集》卷三十七《相和歌辞·瑟调曲·步出夏门行》,第2册,第545-546页。
    ⑨见《世说新语笺疏》卷中之下《豪爽第十三》,第699页。
    ⑩按:瑟调曲在清商乐中最为新声。因此,虽然王敦击唾壶本身这一行为与鼓盆、叩角等讴谣相似,但从本质上或应存在区别。盖所谓鼓盆之流,皆无乐曲旋律即“声曲折”可为依凭,因此不存在诗乐配合的问题,只是徒诗而已。但王敦所歌之《步出夏门行》,其“韵逗曲折”为当日流行之瑟调新声,因此其虽无乐器同步伴奏,但通过文辞“韵逗”的存在亦可以恢复乐曲之“曲折”。
    ①《文心雕龙注·乐府第七》,第102页。
    ②《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陆厥》,第900页
    ③段安节《乐府杂录》,俞为民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唐宋金元编”,第38页。
    ④见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3-64页。此事又见该书卷七“升沉后进”条,第75页。
    ⑤陈肠《乐书》卷一百二十五《乐图论·胡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第546页下。
    ⑥陈肠《乐书》卷一百三十二《乐图论·俗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第591页上
    ①李治《敬斋古今黈》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上海)1935年版,第42页。
    ②段安节《乐府杂录》,《历代曲话汇编》“唐宋金元编”,第30页。
    ①蔡絛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页。
    ②丘琼荪先生云,唐人乐曲是“转调”,而宋人则是“旋宫”;“既旋宫,又用固定的宫调音阶,故没有调式。其所谓某调者,不过把某声作为主音、调首音或作为杀声而已,随调音阶在宋燕乐中是不存在的”。详《燕乐探微》“旋宫乐与转调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③《碧鸡漫志》卷一“歌曲拍节乃自然之度数”,第80页。
    ①张炎《词源》卷下“音谱”、“拍眼”,《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9-42页。
    ②参蔡桢《词源疏证》卷下第9-13页征引江顺诒、沈增植、刘熙载、吴梅诸家说。又,郑孟津先生在《词源解笺·序(二)》之“关于词调的‘定律定腔’和‘倚声填词’”中亦有类似且明畅的解说(见郑孟津、吴平山著《词源解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③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见《夏承焘集》第二册《唐宋词论丛》,第80页。
    ④《唐宋词字声之演变·后记》引任铭善(心叔)说,第83页。
    ⑤《唐宋词论丛》附《承教录》,第233页。
    ①陈元靓编纂,佚名增补《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庚集》卷上,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至元十七年庚辰(1280)郑氏积诚堂原刊、后至元(1340)补刻本,见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10页下。按:《事林广记》原撰者为南宋末陈元靓,入元之后递有增补刊刻本。现存最早刊本即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元至顺间椿庄书院刊《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署“西颖陈元靓编”,然此本中并无“正字清浊”条。而另一元刻本即中科院图书馆藏日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增补本《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据称是与北大藏后至元增补本为同一底本即至元庚辰本(见《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例言》,第6页),亦无“正声清浊”条。是知“正声清浊”乃后至元增补刻本中增入,或非陈氏原文。
    ②参刘尧民《词与音乐》第三章第一节,第142页,第145页。
    ③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华书局1978年影印明刻本。
    ④《词源》卷上《讴曲旨要》,第35页。
    ⑤王骥德《曲律》,《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65页。
    ⑥上去声之入歌喉,亦为揭起、抑下之别;而入声则“重浊而断”,故需严别。参吴梅《词学通论》第二章《论平仄四声》,见《吴梅全集·理论卷上》,第405页,第407页。
    ⑦《宋刻集韵》卷四,第80页上。《中原音韵》,第50页。以今人流行语音,则“深”之阳平可为“神”;实则,“神”在《集韵》卷二“十七真”部(第34页上),《中原音韵》“七真文”韵阳平有“神”字,与之相对的阴平字为“申”、“绅”、“伸”、“身”等(第35页,第37页)。
    ①《宋刻集韵》卷四,第74页下,第79页下。《中原音韵》,第74页,第75页。
    ②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第二节“词体的形成——依曲定体”,第52页。
    ③沈义父撰,蔡嵩云笺释《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83页。
    ④参任二北《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载《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十二号(1927.06.25),第65-83页。
    ⑤《碧鸡漫志》卷一,第74页。
    ①元稹《乐府古题序》,《全唐诗》卷四百十八,第12册,第4604页。
    ②刘禹锡《竹枝·序》,《全唐五代词》“正编”卷一,第56页
    ①陈旸《乐书》卷一百五十七《乐图论·雅部·歌·曲调上》,第721页下-722页上。
    ②丘琼荪《燕乐探微》“清乐”,第34-35页。
    ③陈旸《乐书》卷一百五十七,第722页上。
    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一),第4册,第1107页。
    ⑤按:音乐的雅俗始终是相对言之。遗留入隋唐的清乐,只是相对于新兴的燕乐而言,算作“雅乐”。因此,不必如有学者所主张的那样,否认“燕乐”的名称,代之以“俗乐”。参岸边成雄著,王小盾、秦序译《唐俗乐调研究·燕乐名义考》,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油印本,1987年9月,第7-35页。又,王小盾《唐代音乐史研究三题》,见《隋唐音乐及其周边》,第299-305页。
    ①葛晓音《初盛唐清乐从属关系质疑》,《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②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唐宋人选唐宋词》本,第579页。
    ③崔令钦《教坊记》,《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第7页。
    ④段安节《乐府杂录》,《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第41-42页。
    ⑤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七《竹枝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68页。
    ⑥葛晓音《盛唐清乐的衰落和古乐府诗的兴盛》,《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第140页。
    ⑦王小盾先生甚至认为,中唐以来南方音乐的兴盛,“其实意味着中国音乐旧传统的复活”。简单地说,便是从乐曲走向歌曲,更为重视文辞,直接催生出宋词的出现。见《唐代音乐史研究三题》,第319页。
    ⑧陈旸《乐书》卷一百五十七,第722页下。
    ⑨阴法鲁先生《唐宋大曲之来源及其组织》“(三)大曲之结构”有云:“如分大曲为两部分,即为‘散序’与‘腔’。……所谓‘腔’(或曲)当即大曲中此一部分有节拍之乐章而言。其所以称为腔者,盖以此一部分乐章有节拍,始可被之歌喉也。”(《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文学院第十种”,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版,第32-33页。)
    ①陈肠《乐书》卷一百五十七,第722页下。
    ②《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传下》,第15册,第5079页。
    ③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协律》,第38页。
    ④见《新唐书》卷二百三《文苑传中·李益》,第18册,第5784页。
    ⑤李治《敬斋古今黈》,第79页。
    ⑥《旧唐书》卷一百五《韦坚传》,第3223页。又,《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二年”载“(崔承甫)居前船唱《得宝歌》”胡《注》,第15册,第6858页。
    ①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第27页。
    ②《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苑传中》,第18册,第5759页。
    ③参王小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五章《著辞》,第199-250页。
    ④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第56页。此条又作“有进《水调歌》者曰:‘山川满目泪沾衣’”云云,似更为通行;实则,冠以“水调歌”,乃中唐以后配以歌诗之《新水调》曲,非盛唐实情。
    ⑤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第46页。
    ⑥郑处诲《明皇杂录·逸文》,第51页。
    ⑦《旧唐书·文苑传》,第5053页。
    ①李濬《松窗杂录》,中华书局上编所1958年版,第5页。
    ②《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元稹传》,第13册,第4333页。
    ③同上《白居易传》,第4349页。另,关于“诵诗”,参任半塘《唐声诗》第一章(二),第15页。
    ④《碧鸡漫志》卷一,第74页。
    ⑤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见《唐宋词论丛》,第55页。
    ⑥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第二节之“审音用字”,第66页。
    ①见《词话丛编》,第386页。
    ②参村上哲见《宋词研究》“唐五代北宋篇”,第103页。
    ③《宋史》卷一百四十二,第10册,第3345页。
    ④“澶渊之盟”缔结于景德元年十二月(《长编》卷五十八,第3册,第1288页),时当入公元1005年初,兹从“景德”年号定为1004年;又,《长编》卷一百十四“景祐元年春正月”载:“是月,赵元昊始寇府州。”(第5册,第2662页。)是以此定为西夏崛起造成边患之起始时间。
    ①钱易《南部新书》卷戊,第69页。
    ②郑文宝撰,张剑光整理《南唐近事》卷二,《全宋笔记》第一编(二),第226页。
    ③彭口撰,孔凡礼点校《墨客挥犀》卷四,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2页。
    ④吴师道《吴礼部词话》评云:“富艳精工,诚为绝唱。”(《词话丛编》第1册,第293页。)
    ⑤据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载,夏竦词作于“景德中”(第48页);按:景德尽四年,姑定于此。据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载,钱惟演词“谪居汉东日”作(第10页);而钱氏明道二年遭贬,次年即卒,则词作于本年或稍后。又同书卷中载,陈尧佐词乃“极怀(吕夷简)荐引之德”(第28页)。按:景祐四年,吕夷简罢相,“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王随,户部侍郎、知郑州陈尧佐,并为平章事,随加门下侍郎,尧佐守本官,吕夷简尝密荐二人可用故也”(《长编》卷一百二十“仁宗景祐四年夏四月甲子”,第5册,第2826-2827页),知词当作于距此际不久。
    ①《全宋词》,第344-345页。
    ②饶宗颐《后周整理乐章与宋初词学有关诸问题——由敦煌舞谱谈后周之整理乐章兼论柳永(乐章集>之来历》,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存》卷十二《诗词学·词学论集》,第157页,第158页。又,罗炕烈先生《柳永仕历杂记》亦云:“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机构,前朝的音乐文献都在太常寺,所以柳永的词集就名《乐章集》。”(见《罗忼烈杂著集》,第135页。)
    ③陈师道撰,李伟国点校《后山谈丛》卷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5页。
    ①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第一节之“音谱”,第42页。
    ②《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之“依词腔押韵”,第57页。
    ③《词体之演进》,见《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20页。
    ④《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第二节之“依曲拍为句”,第64页。按:《四库全书总目·乐府指迷提要》亦云:“宋词亦不尽协律,歌者不免增减,万树《词律》所谓曲有衬字、词无衬字之说,尚未究其变也。”
    ①王辟之撰,吕友仁点校《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6页。
    ②《全宋词》,第36页。
    ③《演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五;又,曾枣庄、刘琳等主编《全宋文》卷二二五○,第103册,第106页。
    ④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跋吴思道小诗》,《宋集珍本丛刊》第27册,第89页下。
    ①《碧鸡漫志》卷二“各家词短长”条,第83页。“正自不分异”,与上文不蒙;岳珍《碧鸡漫志校正》(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4-35页)据天一阁本,作“正自不得不分异”,可从。
    ②沈雄《古今词话·词辨》上卷,《词话丛编》,第911页。
    ③叶梦得《避暑录话》,《从书集成初编》本,第49页。
    ④参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见《词学论丛》,第609页。
    ⑤《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六《书赠日者柳彦辅》,见《黄庭坚全集》,第1589页。
    ①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卷一,第18页。
    ②参吴世昌《论词的读法》,见《诗词论丛》,第94页;又,施议对《论“屯田家法”》,见《施议对词学论集》第一卷《宋词正体》,澳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③村上哲见先生称它们是“插入语”、“附加字”(见《宋词研究》“唐五代北宋篇”,第174页),较妥。
    ①按:柳词“往复回应”的章法构造所带来的叙述雷同,也是一病。参罗忼烈《柳词论衡》,第115页。
    ②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第35页。
    ③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第126页。
    ④按:柳永曾任睦州推官。
    ⑤沈祖棻《苏轼与词乐》,见《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①沈括《梦溪笔谈》卷五,第37页。
    ②王又华《古今词论·毛稚黄词论》,见《词话丛编》,第608页。
    ①叶梦得学苏轼为词,逼肖乱真;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卷三《永遇乐》(天末山横)词,校云:“闻之疆邨先生云:‘东坡词境超绝,千年来惟一叶梦得差能仿佛一二。’”(第347页)
    ②方勺《泊宅编》卷九,第49页。
    ③李廌著,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页。
    ①魏晋时代的“韵逗曲折”,逯钦立先生说是文辞曲字的合谱(己见上文)。又据吴熊和先生的考察,唐以来的雅乐之“乐章”,也存在着这种谱式;如徐景安《新纂乐书》之中,便有“乐章文谱”。但配合俗乐出现的曲词合谱,应是在仁宗朝后期,即柳永“乐章”流行之后;如陈肠《乐书》载仁宗御制《韶乐集》,“有正声翻译字谱”,又令花日新等乐工“注入唐来燕乐半字谱”。在原有的“文谱”之上注入当日流行的“燕乐半字谱”亦即“工尺谱”,应该是受到当时歌词传播之曲词合谱的影响。哲宗时,苏轼反对“高丽使抄写曲谱”,谓“郑卫之音,流传海外,非所以观德”。吴熊和先生认为“所谓郑卫之音,非朝廷正乐,而是民间的词曲谱”;是合乎历史实情的。参《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第一节之“音谱”,第37-39页。
    ②释文莹《续湘山野录》,与《湘山野录》合刊本,第67页。
    ③《姑溪居士文集》卷三十八,第84页上。“资”原作“实”,“点”原作“默”,皆从原有校改字。
    ④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第一节之“音谱”,第44页。
    ①胡寅《酒边词序》,《宋名家词》本向子諲《酒边词》,《续修四库全书》,第1719册,第489页上。
    ①《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第90页下。“声”原作“诗”、“丈”原作“文”,皆据原校改字。
    ②黄翔鹏《唐宋遗音研究序》,载《中国文化》第十期(1994.08),第273页。
    ③蒋礼鸿《敦煌曲子集校议》,见《蒋礼鸿集》卷一《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附录”,第579页。
    ④叶梦得《避暑录话》,第50页。
    ⑤《宋史》卷四百四十三《文苑传(五)·贺铸》,第37册,第13103页。
    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第618页。
    ⑦锺振振校注《东山词》附录四《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叶梦得撰《贺铸传》,第521页,第524页。
    ①《张末集》卷四十八《东山乐府序》,第755页。又,见《东山词》附录五,第549页。
    ②《疆邨丛书》,第170页下。
    ③《百家词》,第276页上;
    ①现归藏于南京图书馆善本室。
    ②参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之“周清真用四声,益多变化”,第63页。
    ①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二章《词体》第一节之“词谱”,第47页。
    ②吴梅《词源疏证序》,载《词学季刊》(创刊号),上海民智书局1933年版,第203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册,第1115页。
    ②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三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册,第2169页。
    ③《宋史》卷一百三十一《乐志》(六),第10册,第3052页。
    ④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第38页。
    ⑤《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八,第4册,第1956页。
    ①参王国维《唐宋大曲考》,《王国维全集》第二卷,第357页。
    ②王国维《唐宋大曲考》自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引宋人咏乐昌公主《新水令》词,按语云:“此词《岁时广记》作《新水令》,然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云:‘大曲新水,歌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复合事。’则令亦大曲也。”(第360页)显然有所误解:盖“大曲新水”者,非《新水令》之歌词,而是《新水调》之大曲也。
    ③王灼《碧鸡漫志》卷四,第105页。另,李俊标《曾布水调歌头大曲述略》(《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3期)提出《乐府诗集》所载隋炀帝所制“水调河传”,当为“《水调·河传》”,水调为调名,河传为曲名。依据为方以智《通雅》转引《建初录》所谓“水调、河传则云吹也。今楼船所吹名曰河调,即水调也”。按:“今楼船”以下,乃引者之语,并非《建初录》原文。
    ④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三《雅乐下》,中华书局(上海)1955年版,第618页。
    ⑤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载《水调》歌辞摘李峤《汾阴行》末四句事(第56页)。另,参刘璐《水调考》之二“唐五代之水调”,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⑥刘潜词又作黄庭坚词,兹从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作刘词。
    ①尹洙词“等闲厌名缰”,闲字不合,此为特例。
    ②《全宋词》,第360-361页。
    ③万树《词律》卷十四,影印清光绪二年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24页下。
    ④关于“起调毕曲”,参见王光祈《中国音乐史》第四章第九节“起调毕曲问题”,音乐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页。又,刘尧民《词与音乐》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第156页。
    ①参见龙榆生《词曲概论》下编第一章《论平仄四声在词曲结构上的安排和作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10-111页。
    ②张炎《词源》卷上,《词话丛编》,第254页。
    ③参任二北《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第73-75页。
    ④王骥德《曲律》卷三《论引子第三十一》,《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第97页。
    ⑤吴梅《词学通论》第四章《论音律》,《吴梅全集·理论卷上》,第423页。
    ⑥《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第66页。
    ①王国维《唐宋大曲考》,《王国维全集》第二卷,第360页。
    ②任二北《词学研究法》“第二词律”,《国学小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8页。
    ③王明清著,夏敬观校《玉照新志》卷二,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涵芬楼旧版,第15页b。
    ④参刘永济《宋代歌舞剧曲录要》“总论·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16页。
    ⑤赵令畤《侯鲭录》卷五,第126页。
    ⑥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卷三百四十九“杂歌中”,影印宋、明刻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册,第1797页下。
    ⑦《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五“传四”,第5册,第4203页下。
    ⑧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5页。
    ①傅增湘《文苑英华校记》据“景宋抄本”,“燕少以意气任专为击球斗鸡戏”下注云:“丽情集作侠。”(影印手稿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9册,第99页。)非宋本注文以“戏”为“侠”,故“明隆庆刊本”将注文移入“任专”之后,是;唯又倒误为“丽情作侠集”,遂致不辞。
    ①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①傅增湘《文苑英华校记》,第9册,第100页。
    ①《碧鸡漫志》卷三,第102页
    ②陈寅恪《读书札记二集》“唐人小说之部”,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3页。
    ①《碧鸡漫志》卷三,《词话丛编》,第98页。
    ②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九《钦定曲谱提要》,第1828页中。
    ③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十八章《鼓子词与诸宫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28页。
    ①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20页。
    ①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招魂》注引“文颖曰”,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1页。
    ②《楚辞补注》,第211页。
    ③《楚辞补注》,第221页。
    ④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九,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2126-2128页下。
    ①姚际恒著,陈祖武点校《仪礼通论》卷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②《仪礼注疏》卷九《乡饮酒礼》贾公彦“疏”,第2129页上。
    ③清人毛奇龄《竟山乐录》卷一云:“二八者,人声也,人声十六。……四上者,笛声也。笛色谱曰四上尺工六,为宫商角徵羽。”又,“乐以声为主,乐之声以人声为主。”(《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刘熙载则主张“四上”是对应“乡饮酒礼”的“升歌、笙入、间歌、合乐”(《艺概·诗概》,第75页)。以上旧说,虽皆不免有拘泥处,然以他们立论观之,都强调了“人声”的重要性,此亦符合“听歌譔”之本意。
    ④《汉书》卷五十,第8册,第2308页。
    ①徐坚等撰《初学记》卷十五《乐部上·歌四》引“魏文帝诗”,第377页。
    ②虞世南撰《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引《语林》、《续晋阳[春)秋》,《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影印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孔广陶校刊本,第29页。
    ③《初学记》卷十五,第379页。
    ④见李婷婷《也解孔子“弦歌”》,载《文学遗产》(网络版)2012年第1期。
    ①紫式部著,丰子恺译《源氏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第165页。
    ②如第八回《花宴》“表演《春莺啭》”,注云:“唐高宗命白明达仿照莺声作此曲,文武天皇年间(公元六九七——七○七)传到日本。”(第177页。)案:《春莺啭》,见崔令钦《教坊记》,第12页。
    ③文莹撰,郑世刚等点校《玉壶清话》卷九,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4页。
    ④俞文豹撰,张宗详校订《吹剑录全编·续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8页。
    ⑤引自刘东升、袁荃猷《中国音乐史图鉴》(修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①参《中国音乐史图鉴》,第126-127页。
    ②张亚平、赵晋樟《山西繁峙岩上寺的金代壁画》,载《文物》1979年第2期,第1页。
    ③潘絮兹《灵岩彩壁动心魄——岩上寺金代壁画小记》,载《文物》1979年第2期,第3-7页。
    ④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9-10页。
    ①全图见潘絜兹《灵岩彩壁动心魄——岩上寺金代壁画小记》,第8页。
    ②原图载陈元靓编《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续集》卷七《文艺类》,见《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影印元至顺间椿庄书院刊本,第699页上。
    ③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七章第一节(四)“宋词的歌法”,第399页。
    ①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第6页。
    ②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第15页。
    ③张耒《明道杂志》,《从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第30-31页。另,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二“山谷《南乡子》”条云:“崇宁间山谷谪宜州。乙酉岁九日登城楼眺望,听边人相语云:‘今岁当鏖战取封侯。’因作《南乡子》云:‘诸将说封侯。短笛长吟独倚楼。……莫向老人头上笑,人不自羞花自羞。’词成,倚楼高歌,若不能堪。”(《词话丛编》,第364页。按:陈霆此条引自《道山清话》。)
    ⑤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第615页。
    ⑥王国维《唐宋大曲考》,见《王国维全集》第二卷,第380页。
    ⑦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第10页。
    ①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第151-152页。
    ②邵雍《伊川击壤集》卷九《六十二吟》,郭或整理《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03页。
    ③《苏轼文集》卷五十三《与鲜于子骏》(二),第4册,第1560页。
    ④苏轼《赤壁赋》有云:“扣弦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显是徒歌之后,以乐器写之。
    ⑤虽然士大夫能够唱词,也喜欢唱词,但士大夫毕竟不是唱词的主体,更多地仍要付与歌女来演唱。如欧阳修《于役志》载,在他离开京城时,朋友们前来送行并留宿,“君谟作诗,道滋击方响,穆之弹琴”(《欧阳修全集》,第1898页),并不见其中哪一位来唱词。
    ⑥不知撰人《应用碎金》卷下“技乐篇”,《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影印《明本大字本应用碎金》,第727页下。
    ①《苏轼文集》卷五十《答范蜀公》,第1446页。
    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八《韩持国》下引《石林诗话》后“苕溪渔隐曰”,第197页。
    ③《苏轼文集》卷五十《上荆公书》,第1444页。
    ④陈均编,许沛藻等点校《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二十四“(绍圣元年五月)立宏词科”下,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6页。
    ⑤《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跋吴思道小诗》,《宋集珍本丛刊》,第27册,第89页下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第616页,第619页,第620页。
    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第618页。
    ⑧上疆邨民重编,唐圭璋笺注《宋词三百首笺注》“况周颐序”,第2页。
    ①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见《全宋笔记》第三编(十),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饶宗颐《敦煌曲》中篇《词与佛曲之关系》三《偈赞与长短句》云:“长短句不得概目为词。”“(《翻译名义大集》一四五六号)长短句乃指短偈长行而言,与词无关。”“东坡曾目词为‘长短句之诗’,……盖以长短句生于乐府,故仍以诗目之。词之称长短句,至王灼《碧鸡漫志》则屡屡言及。……此外,姜夔《长亭怨慢》小序云:‘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后协以律。’至是以‘长短句’为词之名称,方告确立。”(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敦煌学》[下],第485页。)按:饶先生所梳理长短句以专指词的最终确立之历程,诚是;唯将“确立”之时间断限在姜白石,则不免稍晚。
    ①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各家词短长”云:“东坡先生以馀事作诗,溢而为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83页。)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云:“昔人作七夕诗,率不免有珠栊绮疏惜别之意,惟东坡此篇,居然是星汉上语。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学诗者当以是求之。”(《陆游集》卷二十八,第2252页。)
    ②胡仔纂集,廖德明点校《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长短句》,第327-328页。
    ①工逸《离骚经序》,见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第2页。
    ②秦观《韩愈论》,见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卷二十二《进论》,第750页。
    ③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隐秀第四十》云:“惟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日秀。’此真《隐秀》篇之文。”又云:“盖言不尽意,必含馀意以成巧;意不称物,宜资要言以助明。言含馀意,则谓之隐;意资要言,则谓之秀。隐者,语具于此,而义存乎彼;秀者,理有所致,而辞效其功。若义有阙略,词有省减,或迂其言说,或晦其训诂,无当于隐也;若故作才语,弄其笔端,以纤巧为能,以刻饰为务,非所云秀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174页。)
    ④汪森《词综序》,见朱彝尊、汪森编,李庆甲点校《词综》,第1页。又,现存明人最大部头的词选,即陈耀文所编《花草粹编》,虽当日便曾屡遭批评,然可微《花间集》与《草堂诗馀》之于当日的影响;而清初王士祯读词,仍取二集,而有《花草蒙拾》之作。
    ⑤俞彦《爰园词话》,见《词话丛编》,第401页。
    ⑥周逊《刻词品叙》,杨慎《词品》卷前,见《词话丛编》,第407页。
    ⑦沈谦《填词杂说》,见《词话丛编》,第629页。
    ⑧此处“移情”是指阅读感受,即“神交古人”;与朱光潜先生以“心物关系”立论,以“人情衡物理”所产生的“移情作用”,不必混一。见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9页。
    ⑨宋徵璧《唱和诗馀序》,见陈子龙等撰,陈立校点《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幽兰草·唱和诗馀》(三种合刊本),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毛奇龄《西河词话》卷一“音谐弦调”条,见《词话丛编》,第565页。
    ②王国维著,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人间词话·删稿》,第230页。
    ③顾广圻《词学丛书序》云:“词而言学,何也?盖天下有一事则有一学,何独至于词而无之?其在宋元,如日之升,海内咸观,夫人而知是有学也。明三百年,其晦矣乎?学固自存,人之词莫肯讲求尔。殆竹垞诸诸人出于前,樊榭诸人出于后,则能讲求矣。”(《顾千里集》卷十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5页。)
    ④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见《曝书亭集》卷四十,第487页。
    ⑤宋徵璧《唱和诗馀序》,第3页。
    ①《人间词话·删稿》,第226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94页)。又,《人间词话·删稿》亦云:“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第227页。)
    ②谭献著,顾学颉校点《复堂词话》,第31页,第20页。
    ③金岳霖《知识论·导言》,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页。
    ①王国维《自序》(又名《三十自序》)云:“体素赢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复往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又,《自序二》云:“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虽然,以余今日研究之日浅,修养之力乏,而遽绝望于哲学及文学,毋乃太早计乎?苟积毕生之力,安知于哲学上不有所得,而于文学上不终有成功之一日乎?”(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123页。)
    ②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1年版。该书以王国维原稿顺序排列,以下征引,悉依此本。
    ①王国维《自序二》,见《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122页。
    ②以上引文,见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另,冯友兰《柏格森的哲学方法》,见《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①任访秋《王国维人间词话与胡适词选》,载《中法大学月刊》第三卷第三期(1935),第110页。
    ②胡适《词选序》,原载《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一号(1927);又,《词的起原》,载《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二期(1924);后收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重版《词选》。
    ①詹安泰《词境新诠》,载《文教》第一卷第一期(1947),第99页。
    ②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后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55页。
    ③叶嘉莹《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见《中国词学的现代观》,第20页。
    ④叶嘉莹《论陈子龙词——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谈令词之潜能与陈子龙词之成就》,见缪钺、叶嘉莹著《词学古今谈》,第149页。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二○○九年版,据嘉庆二十年刻本影印
    [汉](旧题)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汉]刘向撰,[清]梁端校注:《列女传校注》,《四部备要》本,上海:中华书局据汪氏刻本校刊
    [汉](旧题)刘向:《列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版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版
    [晋]张湛注:《列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又,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
    [晋]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二○○三年版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义,余嘉锡笺注本,北京:中华书局二○○七年第二版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版
    [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版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
    [南朝·梁]萧统撰,[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又,《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八年版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二年版
    [南朝·梁]锤嵘:《诗品》,[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又,曹旭笺注:《诗品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九年版
    [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北朝·后魏]郦道元撰,[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北朝·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唐]欧阳询撰,枉绍楹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唐]徐坚撰,许逸民点校:《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版
    [唐]杜甫:《宋本杜工部集》,张元济辑:《续古逸丛书》本,扬州:广陵书社二○○一年版
    [唐]崔令钦:《教坊记》,《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本;又任半塘笺订本,上海:中华书 局上编所一九六二年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
    [唐]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唐]郑处诲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版
    [唐]李商隐著,刘学锴、余恕诚集解:《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北京:中华书局二○○四年版
    [唐]韩偓:《玉山樵人香奁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旧钞本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历代曲话汇编》“唐宋金元编”本
    [唐]李溶:《松窗杂录》,上海:中华书局上编所一九五八年版
    [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版,第二十二册
    [唐]宗密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影印明续藏本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版
    [五代·后蜀]赵崇祚辑,李一氓校:《花间集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
    [五代]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二○○二年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版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六年版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二○○六年版
    [宋]丁度等撰:《集韵》,影印《宋刻集韻》,北京:中华书局二○○五年版
    [宋]钱易著,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二○○二年版
    [宋]郑文宝撰,张剑光整理:《南唐近事》,傅璇琮、朱易安主编:《全宋笔记》第一编(二),郑州:大象出版社二○○三年版
    [宋]张先著,吴熊和、沈松勤校注:《张先集编年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宋]郭若虚著,俞剑华注释:《图画见闻录》,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二○○七年版
    [宋]王辟之撰,吕友仁点校:《渑水燕谈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版
    [宋]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六年版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二○○三年版
    [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九年版
    [宋]欧阳修著,黄畲笺注:《欧阳修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版
    [宋]文莹撰,郑世刚点校:《湘山野录》《玉壶清话》合刊,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
    [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八年版
    [宋]张方平著,郑涵点校:《张方平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宋]邵雍著,郭或整理:《邵雍集》,北京:中华书局二○一○年版
    [宋]韩维:《南阳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一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年版
    [宋]司马光著,邓广铭、张希清点校:《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九年版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六年版
    [宋]王安石:《临川集》,《四部备要》本,上海:中华书局据明嘉靖刻本校刊排印;又,宋绍兴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第十三册,北京:线装书局二○○四年版
    [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二年版,据江安傅氏从食旧德斋原藏本摄存玻璃片影印,缺卷以原北图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本照片补足;又,唐武标校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版
    [宋]王安石撰,李壁笺注:《王荆文公诗李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影印朝鲜活字本
    [宋]王安石撰,李壁笺注:《王荆公诗李氏注》,台北:鼎文书局一九七九年版,影印王抚州藏清绮斋本
    [宋]王安石撰,李壁笺注,高克勤点校:《王荆文公诗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一○年版
    [宋]曾巩著,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
    [宋]沈括著,金良年点校:《梦溪笔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二○○九年版;义,胡道静校注《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五九年版
    [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宋]刘攽:《彭城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九六册
    [宋]刘攽:《中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
    [宋]郭祥正著,孔凡礼点校:《郭祥正集》,合肥:黄山书社一九九五年版
    [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宋]张舜民:《画墁录》,《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版
    [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
    [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版
    [宋]苏轼著,[宋]郎晔选注,庞石帚校订:《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一九五七年版
    [宋]苏轼著,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朱怀春标点:《东坡乐府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九年版
    [宋]苏轼著,薛瑞生笺证:《东坡乐府编年笺证》,西安:三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宋]苏轼著,邹同庆、王宗堂校注:《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二○○二年版
    [宋]苏辙著,俞宗宪点校:《龙川略志》,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册,
    [宋]王存撰,魏嵩山等点校:《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
    [宋]黄裳:《演山先生文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钞本
    [宋]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第二十七册,据傅增湘藏校宣统三年金陵都粮道刊本影印
    [宋]黄庭坚:《山谷琴趣外编》,《四部丛刊三编》景印海盐张氏涉园藏宋刊本
    [宋]黄庭坚著,刘琳等点校:《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二○○一年版
    [宋]黄庭坚著,龙榆生校点:《豫章黄先生词》,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版
    [宋]黄庭坚著,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一年版
    [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北京:中华书局二○○三年版;义,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三年版
    [宋]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八年版
    [宋]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宋]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影印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
    [宋]陈师道著,[宋]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后山诗注补笺》,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五年版
    [宋]陈师道,李伟国点校:《后山谈丛》,北京:中华书局二○○七年版
    [宋]张耒著,李逸安等点校:《张耒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年版
    [宋]张耒:《明道杂志》,《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宋]李廌著,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北京:中华书局二○○二年版
    [宋]邵伯温著,李剑雄等点校:《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宋]邵博著,李剑雄等点校:《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宋]方勺撰,许沛藻等点校:《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宋]阮阅撰,周本淳点校:《诗话总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宋]赵德麟著,孔凡礼点校:《侯鲭录》,北京:中华书局二○○二年版;又《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宋]陈旸:《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二一一册
    [宋]贺铸著,锺振振点校:《东山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宋]周邦彦著,罗伉烈笺注:《清真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九年版
    [宋]蔡倏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版
    [宋]李清照著,王学初校注:《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宋]李清照著,徐培均笺注:《李清照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三年版
    [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
    [宋]傅斡著,刘尚荣校证:《注坡词》,成都:巴蜀书社一九九三年版
    [宋]向子諲:《酒边词》,[明]毛晋辑《宋名家词》,《续修四库全书》第一七一九册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
    [宋]张邦基撰,孔凡礼点校:《墨庄漫录》,北京:中华书局二○○二年版
    [宋]马令:《南唐书》,重印《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宋]洪兴祖著,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宋]曾慥撰,曹元忠原校,葛渭君补校:《乐府雅词》,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圭璋等校点:《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三年版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年版
    [宋]张戒著,陈应鸾笺注:《岁寒堂诗话笺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年版
    [宋]王灼:《碧鸡漫志》,《词话丛编》本;又,岳珍《校正》本,成都:巴蜀书社二○○○年版
    [宋]陈善:《扪虱新话》,《儒学警悟》本
    [宋]王銍:《默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版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点校:《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
    [宋]俞文豹撰,张宗详校订:《吹剑录全编》,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全宋笔记》第三编(十),大象出版社二○○八年版
    [宋]史浩:《鄮峰真隐大曲》,《疆邮丛书》本
    [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版
    [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二○○五年版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
    [宋]陆游:《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版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宋]周煇著,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版
    [宋]辛弃疾著,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七年版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十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二○○二年版
    [宋]岳珂撰,吴企明点校:《程史》,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版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七年版
    [宋]黄(?):《黄山谷年谱》,台北:学海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影印《适园丛书》本
    [宋]王楙撰,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版
    [宋]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影印光绪九年浙江书局本
    [宋]罗泌:《新安志》,清嘉庆十七年刻本(一七○七年)
    [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王水照辑《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宋]施宿注,[清]邵长蘅删补:《施注苏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一○册
    [宋]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本
    [宋]傅藻:《东坡纪年录》,《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本
    [宋]李焘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二○○三年版
    [宋]陈均编,许沛藻等点校:《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北京:中华书局二○○六年版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宛委别藏》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影印
    [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版
    [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四五○册
    [宋]黄昇撰,邓子勉校点:《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唐宋人选唐宋词》本
    [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宋]俞鼎孙、俞经辑刊:《儒学警悟》,北京:中华书局二○○○年版,据陶湘校刻本影印
    [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六○年版
    [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版
    [宋]钱世昭:《钱氏私志》,《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版;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三六册
    [宋]吴聿:《观林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宋]张炎《词源》,《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版,据《粤雅堂丛书》本影印
    [宋]张炎撰,夏承焘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
    [宋]沈义父撰,蔡嵩云笺释:《乐府指迷笺释》,与《词源注》合刊本
    [金]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五年版
    [元]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
    [元]陆友仁:《砚北杂志》,《丛书集成三编》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一九九七年版
    [元]李治:《敬斋古今黈》,《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版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八年版,影印明刻本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元]不著撰人:《宋史全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三○册
    [明]吴讷编,林大椿整理:《百家词》,天津:天津古籍书店一九九二年版,影印民国铅印本
    [明]俞彦:《爰园词话》,《词话丛编》本
    [明]杨慎:《词品》,《词话丛编》本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据中研院史语所图书馆藏清钞本影印
    [明]王骥德:《曲律》,《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又,陈多、叶长海注释:《王骥德曲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
    [明]沈谦:《填词杂说》,《词话丛编》本
    [明]陈子龙撰,[清]李雯,宋徵舆等撰,陈立校点:《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幽兰草·唱和诗馀》(三种合刊本),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二○○○年版
    [清]吴景旭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八年版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话丛编》本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九年版
    [清]王夫之著,王孝鱼点校:《诗广传》,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四年版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版
    [清]黄生撰,黄承吉合按,包殿淑点校:《字诂义府合按》,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
    [清]毛奇龄:《竟山乐录》,《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清]毛奇龄:《西河词话》,《词话丛编》本
    [清]陈维崧:《陈迦陵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清]陈维崧:《迦陵词》,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二○○九年版,据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年间手抄稿本影印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上海:世界书局一九三七年版
    [清]朱彝尊、汪森编,李庆甲校点:《词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五年版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话丛编》本
    [清]王义华:《古今词论》,《词话丛编》本
    [清]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词话丛编》本
    [清]王士禛撰,[清]张宗柟纂集,戴鸿森点校:《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
    [清]王士祺:《花草蒙拾》,《词话丛编》本
    [清]王士禛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清]徐釚著,唐圭璋校注:《词苑丛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又,王百里校笺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清]钱曾著,管庭芬、章钰校证:《读书敏求记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七年版
    [清]先著、程洪撰,胡念贻辑:《词洁辑评》,《词话丛编》本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年版
    [清]沈辰垣等编:《御选历代诗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影印蟫隐庐印本
    [清]王奕清等:《钦定词谱》,北京:中国书店二○一○年版,影印康熙五十四年内府刻本
    [清]姚际恒著,陈祖武点校:《仪礼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清]万树:《词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据光绪二年刊本影印
    [清]顾栋高撰,裴汝诚点校:《王荆国文公年谱》,《王安石年谱三种》,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版
    [清]陈祚明撰,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八年版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版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清]沈德潜著,霍松林校:《说诗睟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六年版
    [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三年版;又,裴汝诚点校《王安石年谱三种》本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版
    [清]江藩著,锤哲整理:《国朝汉学师承记》,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清]顾广圻:《顾千里集》,北京:中华书局二○○七年版
    [清]黄苏著,尹志腾校点:《蓼园词选》,《清人选评词集三种》,济南:齐鲁书社一九八八年版
    [清]张惠言:《词选》,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版,据《四部备要》本重印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版
    [清]王文诰:《苏文忠诗编年集成总案》,成都:巴蜀书社一九八五年版,影印嘉庆二十四年武林韵山堂版
    [清]周济著,顾学颉校点:《介存斋论词杂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
    [清]周济撰,谭献评:《词辨》,民国十四年徐珂校刊本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北京:中国书店一九八四年版,影印道光三十年漱芳斋刊本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词话丛编》本
    [清]江顺诒辑、宗山参订:《词学集成》,《词话丛编》本
    [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版
    [清]谭献著,[清]徐珂辑,顾学颉校点:《复堂词话》,与《介存斋论词杂著》合刊本
    [清]冯煦:《蒿庵论词》,与《介存斋论词杂著》合刊本
    [清]陈廷焯著,杜维沫校点:《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年版
    [清]陈廷焯编选:《词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影印手稿本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二○○九年版
    [清]沈曾植:《菌阁琐谈》,《词话丛编》本
    [清]文廷式著,汪叔子编:《文廷式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三年版
    [清]郑文焯著,孙克强等辑校:《大鹤山人词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二○○九年版
    [清]朱孝臧辑:《疆邨丛书》,扬州:广陵书社二○○五年影印
    [清]况周颐著,王幼安校订:《蕙风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年版
    [清]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二○○三年版,影印吴兴刘氏嘉业堂钞本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二○○四年版
    [民国]吴昌绶、陶湘辑:《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北京:中国书店二○一○年影印
    近人著作之部(以撰著人姓字笔画为先后)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马茂元选注:《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日]小川环树著,周先民译:《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中华书局二○○五年版
    王国维著,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人间词话》,与《蕙风词话》合刊本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收入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二oo九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收入《王国维全集》第八卷
    王国维:《唐宋大曲考》,收入《王国维全集》第二卷
    王国维:《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收入《王国维全集》第一卷
    王国维:《庚辛之间读书记》,收入《王国维全集》第二卷
    王易:《词曲史》,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一九四八年版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北京:音乐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王仲闻撰,唐圭璋批注:《全宋词审稿笔记》,北京:中华书局二○○九年影印
    王守泰:《昆曲格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王运熙:《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文史》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年版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六年版
    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王水照:《半肖居笔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一九九八年版
    王水照:《苏轼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二○○○年版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上海:知识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王小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六年版
    王小盾:《隋唐音乐及其周边》,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二○一二年版
    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二○○二年版
    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二○○九年版
    王兆鹏等:《两宋词人丛考》,南京:凤凰出版社二○○七年版
    王凤桐、张林:《中国音乐节拍法》,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王岚:《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二○○三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
    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北京:中华书局二○○八年版,
    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九年版
    邓广铭、程应璆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史述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六年版
    邓子勉:《宋金元词籍文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八年版
    孔凡礼:《苏轼年谱》,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版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版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
    [日]内山精也著,朱刚等译:《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五年版
    龙榆生选注:《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龙榆生:《词曲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长沙:岳麓书社一九九○年版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版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版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版
    叶嘉莹:《古典诗词讲演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北京:中国书店一九八五年版,据一九三四年中华书局版影印
    丘琼荪遗著,隗芾辑补:《燕乐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台静农:《龙坡杂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二年版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冯洁轩:《调(均)·清商三调·笛上三调》,收入郑祖襄主编《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二○○九年版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傅璇琮、孙钦善、倪其心、陈新、许逸民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二○○一年版
    朱光潜:《诗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版
    朱德才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王安石》(注释者吴宗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任二北:《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载《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十二号(一九二七年六月)
    任二北:《词学研究法》,《国学小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版
    任二北:《古歌辞中的和声与叠句》,《文学遗产增刊》第六辑,北京: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六年版
    任半塘:《关于唐曲子问题商榷》,《文学遗产》一九八○年第二期
    任访秋:《王国维人间词话与胡适词选》,《中法大学月刊》一九三五年第三期
    乔大壮:《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济南: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版,据一九四六年乔大壮手批《疆邨丛书》本《片玉集》影印
    刘永济辑录:《宋代歌舞剧曲录要》,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刘尧民:《词与音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二○○一年版
    刘石:《有高楼杂稿》,北京:商务印书馆二○○三年版
    刘泽华、葛荃、刘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一九八九年第二期
    刘东升、袁荃猷:《中国音乐史图鉴》(修订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八年版
    孙玉蓉编:《俞平伯序跋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八六年版
    [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日]宇野直人著,张海鸥、羊昭红译:《柳永论稿——词的源流与创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陈引驰等译:《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Essays in Mid-Tang Literary Culture),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六年版
    杨海明:《唐宋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杨海明:《唐宋词论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李德身:《王荆公诗文系年》,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李震:《曾巩年谱》,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严迪昌:《阳羡词派研究》,济南:齐鲁书社一九九三年版
    吴梅:《词学通论》,《国学小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二年版;又王卫民编校《吴梅全集》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二年版
    吴庠:《唐人打令考补义》,《之江中国文学会集刊》一九四一年第六期
    吴世昌:《诗词论丛》,北京:北京出版社二○○○年版
    吴小如:《莎斋笔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一九九七年版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二○○六年版
    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二○○六年版
    何文汇:《诗词四论》,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何为:《戏曲音乐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北京:中华书局二○○七年版
    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四年版
    余冠英:’《古代文学杂论》,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版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二○○三年版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二○○四年版
    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四年版
    张鸣:《唐宋“踏歌”考释(上篇)》,收入章必功等编:《先秦两汉文学论集——祝贺褚斌杰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北京:学苑出版社二○○四年版
    汤江浩:《北宋临川王氏家族文学考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五年版
    [日]村上哲见著:《宋词研究》(唐五代北宋编,杨铁婴译;南宋编,金育理、邵毅平译,邵毅平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一二年版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版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陈尚君:《陈尚君自选集》,桂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年版
    陈尚君:《“花间”词人事辑》,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俞平伯先生从事文学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年文集》,成都:巴蜀书社一九九二年版
    陈衍评点,曹中孚校注:《宋诗精华录》,成都:巴蜀书社一九九二年版
    陈衍著,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述论稿》,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二○○一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二○○一年版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一年版
    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二○○一年版
    陈能群:《论鬲指声》,《同声月刊》第一卷第八号
    阴法鲁:《唐宋大曲之来源及其组织》,《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一九四八年版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
    沈祖桑:《宋词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二○○五年版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四年版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林庚:《盛唐气象》,载《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五八年第二期
    金岳霖:《知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杨晓霭:《宋代声诗研究》,中华书局二○○八年版
    罗庸、叶玉华:《唐人打令考》,《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昆明:一九四○年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罗伉烈:《罗忼烈杂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九年版
    罗宗强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二○○二年版
    周祖撰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隋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二年版
    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二○○五年版
    宛敏灏:《二晏及其词》,《国学小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版
    郑振铎:《词的启源》,《小说月报》第四号第十二卷(一九二九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郑骞:《陈后山年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八四年版
    郑骞:《景午丛编》,台北:台湾中华书局一九七二年版
    郑孟津、吴平山著:《词源解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版
    郑祖襄:《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二○○五年版
    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郑园:《东坡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一○年版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二○○九年版
    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版
    [日]青山宏著,程郁缀译:《唐宋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日]岸边成雄著,王小盾、秦序译:《唐俗乐调研究》,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油印本,一九八七年九月
    胡适选注:《词选》,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七年再版
    赵尊岳:《<珠玉词)选评》,《词学》第七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一九八九年版
    冒广生:《冒鹤亭词曲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简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金元编”、“明代编”,合肥:黄山书社二○○六年、二○○九年版
    闻一多:《乐府诗笺》,《闻一多全集》(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八二年版
    饶宗颐:《敦煌曲》,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敦煌学(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九年版
    饶宗颐:《敦煌曲续论》,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敦煌学(下)》
    饶宗颐:《敦煌琵琶谱论集》,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敦煌学(下)》
    饶宗颐:《词学论集》,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十二卷《诗词学》
    饶宗颐:《词集考》(唐五代宋金元编),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二年版
    施蛰存:《读温飞卿词札记》,《中华文史论丛》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
    施蛰存、陈如江辑录:《宋元词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中华书局二○○八年版
    施议对:《论“屯田家法”》,收入《施议对词学论集》第一卷《宋词正体》,澳门:澳门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九年版
    洛地:《词体构成》,北京:中华书局二○○九年版
    [英]柯林武德(R. G. Collingwood)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The Idea of History),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七年版
    [法]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三年版
    [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编:《中国的思想与制度》(Chinese Thought & Institutions),中译本,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二○○八年版
    [日]保苅佳昭:《新兴与传统——苏轼词论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五年版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一九九三年版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又,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一九九七年版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分卷主编之一、宋代诗文部分撰写人莫砺锋;宋词部分撰写人王兆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本卷主编袁行霈,副主编邓小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六年版
    袁行霈:《在沉沦中演进——试论晚唐诗歌创作趋向》,《中华文史论丛》第四十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二○○七年版
    顾随:《顾随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北京:中华书局二○一一年版
    顾易生、蒋凡、刘今明:《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顾永新:《欧阳修学术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三年版
    夏敬观:《蕙风词话诠评》,《词话丛编》本《蕙风词话·附录》
    夏承焘:《唐宋词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
    夏承焘:《月轮山词论集》,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夏承焘:《令词出于酒令考》,《词学季刊》第三卷第二号,上海:民智书局一九三六年版
    夏承焘:《夏承焘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六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七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二○○九年版
    钱穆:《中国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学与新史学家——本文敬悼故友张荫麟先生》,《思想与时代月刊》一九四三年第十八期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版
    钱锤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版
    钱锤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钱锤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二年版
    钱亚新:《钱亚新论文选》,成都:成都东方图书馆学研究所一九八八年版
    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三年版
    钱志熙:《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前期诗史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文学遗产》二○○五年第二期
    钱志熙:《汉代乐府与戏剧》,《北京大学学报》二○○七年第四期
    徐复观:《韩偓诗与<香奁集)论考》,收入吴淑钿、邝健行编《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诗词曲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二○○二年版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郭绍虞:《宋诗话考》,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唐圭璋:《宋词四考》(修订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唐圭璋编:《全宋词》,长沙:国立编译馆一九四○年版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二○○五年版
    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二○○五年版
    唐圭璋笺注:《宋词三百首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法]桀溺(Jean-PiereDieyn)著,张本等译:《牧女与蚕娘——论一个中国文学的题材》(Pastourelles et Magnanarelles.Essaisur un theme lltteraire chineis),钱林森编:《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七年版
    [日]铃木修次著,温永江、古月译:《“风骨”与“物之哀”》,载《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二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六年版
    黄节:《曹子建诗注》(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二○○八年版
    黄节:《汉魏六朝乐府风笺》,北京:中华书局二○○八年版
    黄翔鹏:《黄翔鹏文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黄翔鹏:《唐宋遗音研究序》,载《中国文化》第十期(一九九四年八月)
    章培恒:《走在下坡路上的文学——宋诗简论》,载《上海文论》一九八九年第三期
    梁启超:《记时贤本事曲子集》,《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第二卷第一号(一九二九)
    逯钦立:《“相和歌”曲调考》,《文史》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又,收入《逯钦立文存》,北京:中华书局二○—○年版
    逯钦立:《汉诗别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三册,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四八年版;又,收入《逯钦立文存》
    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中国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葛晓音:《从诗骚辨体看“风雅”与“风骚”的示范意义——兼论历代诗骚体式研究的思路与得失》,《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六年版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蒋兆兰:《词说》,《词话丛编》本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二○○六年版
    程千帆著,莫砺锋编:《程千帆选集》,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程千帆著,莫砺锋编:《程千帆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二000年版
    傅增湘:《文苑英华校记》,影印手稿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二○○六年版
    傅雪漪:《试谈词调音乐》,《音乐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傅刚:《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文学遗产》一九九六年第六期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二○○六年版
    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北京:中华书局二○○四年版
    曾枣庄:《唐宋文学研究——曾枣庄文存之二》,成都:巴蜀书社一九九九年版
    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全唐五代词》,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九年版
    曾次亮:《四千年气朔交食速算法》,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版
    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二年版
    [美]萨义德(Edward W.Said)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三年版
    詹安泰著,詹伯慧编:《詹安泰词学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詹安泰:《词境新诠》,《文教》第一卷第一期(一九四七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缪钺:《论词》,《思想与时代月刊》一九四一年第三期
    缪钺:《缪钺说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缪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长沙:岳麓书社一九九三年版
    潘宗周编,张元济撰:《宝礼堂宋本书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七年版
    潘絮兹:《灵岩彩壁动心魄——岩上寺金代壁画小记》,《文物》一九七九年第二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