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学历史教育的责任。但是目前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方法论和关于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界定分歧很大,而从中学历史教育的角度进行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术界对文化一词的界定相对确切,民族精神正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本文即以民族文化具有的属性作为民族精神研究的方法论,从民族文化的历史性、比较性、时代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出发,对民族精神进行系统研究,结合政治民族和文化民族精神的利弊得失,把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政治层面的民族精神,即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创新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民族精神,即儒家伦理传统精神。在此基础之上,就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对教材的处理、课堂的设计以及民族精神培养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概述了中学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民族精神和中学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从族群精神、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发展三个层次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中学历史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从历史学、历史学科、中学历史教育和当今世界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趋势四个维度进行论述。
     第四部分,中学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的内容。从政治层面的民族精神即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创新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民族精神即儒家伦理传统精神两个层面加以阐述。
     第五部分,中学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从对历史教材的合理利用,对历史课堂的具体设计和培养民族精神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六部分,结束语。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o carry forward and 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However,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about carrying forward and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study. Academic culture relatively definite the term precisely,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has the attributes to the national culture as a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does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spirit from the historic culture, comparison of the times, education and practical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nation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national spirit, the spirit of the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defined as two aspects: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political level, that is, science, ration, freedom, equality, justice, democracy, rule of law,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the national spirit, that is the spirit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On this basis, as to the problem of carrying forward and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in secondary history education, the handling of materials,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traini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other aspects are preliminarily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e whole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t outlines the necessarity of carrying forward and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eveloping and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it also proposed the present research aims and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levels: the ethnic spirit,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pirit.
     T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history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is part, history, academic history,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o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toda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our dimensions are discussed.
     The forth part is about the contents of carrying forward and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in secondary history education. It includes 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the national spirit namely sciencec, ration, freedom, equality, justice, democracy, rule of law,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the national spirit—the spirit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The fifth part discusses the ways and means of carrying forward and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in secondary history education from the reasonable use of materials of the history textbooks, the specific design of classroom traini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spirit.
     The six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引文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六大报告。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六大报告。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1]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第71页。
    [2]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第71页。
    [3]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第71页。
    [4]郜世奇:《民族精神的概念界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40页。
    [5]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第72页。
    [6]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第73页。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页;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页;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3]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页
    [4]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8页。
    [5]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
    [6]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页。
    [1]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第74页。
    [2]刘家和:《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三点想法》,《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3页。
    [3]汪继存:《民族精神及相关概念简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21页。
    [4]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2页。
    [1]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第74页。
    [1]李帆:《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两点思考》,《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8页。
    [2]《斯大林全集》,1913年第2卷第294页。
    [3]转引自金炳镐《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7页。
    [4]转引自金炳镐《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
    [5]转引自金炳镐《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
    [1]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2]余建毕:《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页。
    [3]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4]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5]转引自王联《民族的不同层次问题》,《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页。
    [6]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2]马敏:《中国文化史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3]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2]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线装书局,2006年第205页。
    [3]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线装书局,2006年第218页。
    [4]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5]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线装书局,2006年第262页。
    [6]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83页。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83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9页。
    [3]叶小文:《论宗教对话、世界和平与和谐社会》,《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58页。
    [1]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4页。
    [2]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1页。
    [3]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4]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4页。
    [1]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4、5页。
    [2]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4、5页。
    [3]戴逸:《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序言》,《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6页。
    [4]《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1]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3页。
    [2]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8页。
    [1]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1页。
    [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1]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2]转引自汪继存《民族精神及相关概念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21页。
    [3]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4]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1]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2]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社,2005年第394页。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社,2005年第380页。
    [4]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1]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0页。
    [3]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2页。
    [4]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1页。
    [1]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线装书局,2006年第66页。
    [2]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
    [3]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270页。
    [4]转引自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王国维遗书》,第98页。
    [5]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208、209页。
    [1]李帆:《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两点思考》,《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8页。
    [2]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页。
    [3]梁自洁:《中国精神》,济南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4]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页。
    [1]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2]李其荣:《移民与近代美国》,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第42-46页。
    [3]李其荣:《移民与近代美国》,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第47页。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梁励、陈亚萍:《外国中学历史教育功能述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126、127页。
    [3]梁励、陈亚萍:《外国中学历史教育功能述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126、127页。
    [1]梁励、陈亚萍:《外国中学历史教育功能述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127、128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3]刘军:《历史教育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页。
    [4]刘军:《历史教育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转引自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2]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3]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9、60页。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
    [2]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3]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页。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页。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1]王红明:《中学历史教学与科学精神教育》,第10页,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高宁:《历史教育:理性的重构与超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1期第26页。
    [3]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1]田勤耘、罗家祥:《“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2页。
    [2]田勤耘、罗家祥:《“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页。
    [1]田勤耘、罗家祥:《“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6页。
    [2]田勤耘、罗家祥:《“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7页。
    [3]勤耘、罗家祥:《“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7页。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38页。
    [3]宁裕先:《历史教育方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8页。
    [1]孙小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第13页。
    [2]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第11页。
    [3]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第12页。
    [1]刘宗绪:《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总论,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3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24页。
    [1]叶小兵:《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1]叶小兵:《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6-177页。
    [2]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
    [3]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0页。
    [4]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2页。
    [1]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3页。
    [2]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1]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1、222页。
    [2]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9页。
    [3]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4]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1页。
    [2]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全一册,2003年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2003年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2003年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2、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金炳镐:《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5、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6、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线装书局,2006年。
    8、戴逸:《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9、《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10、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
    11、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社,2005年。
    12、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刘军:《历史教育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5、梁自洁:《中国精神》,济南出版社,1990年版。
    16、李其荣:《移民与近代美国》,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
    17、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8、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
    20、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宁裕先:《历史教育方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2、刘宗绪:《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3、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郑海呐、刘成军:《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
    2、郜世奇:《民族精神的概念界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刘家和:《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三点想法》,《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4、汪继存:《民族精神及相关概念简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李帆:《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两点思考》,《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叶小文:《论宗教对话、世界和平与和谐社会》,《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8、梁励、陈亚萍:《外国中学历史教育功能述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9、高宁:《历史教育:理性的重构与超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1期。
    10、田勤耘、罗家祥《“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1、孙小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
    12、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
    13、王红明:《中学历史教学与科学精神教育》,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