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阿柔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 Study on the History,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ibetan Arig Tribe in Qinghai
  • 作者:王云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民族学
  • 学位年度:2010
  • 导师:洲塔
  • 学科代码:030401
  •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10-03-01
摘要
本论文以青海藏族土著游牧部落阿柔部落为研究对象,以祁连县阿柔部落为研究重点,对其历史、宗教、社会和文化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探究我国新时期藏族部落的沉潜与其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历史文献法研究了该部落的族源与早期发展、分裂与迁徙以及阿柔三部的最终形成,厘清了其地理分布;对比研究了阿柔三部嵌入现游牧区域后的变迁。上部阿柔虽然由于迁入四川石渠县年代久远而逐渐融入了康巴文化,但该地区单一的民族人文环境使其传统文化保存完好,其宁玛派寺院阿日扎寺在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部阿柔部落成为河南亲王属民后采用了蒙古族赞格制度,但同时也催化了该地区“蒙族藏化”的进程;祁连下部阿柔在与回、汉、蒙古、裕固、撒拉等民族的杂居环境中表现出了更高的汉化程度,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论文追溯了阿柔部落与八思巴、达赖喇嘛以及班禅大师之间的法缘及该部落高僧创建过的多座著名藏传佛教寺院;解读了其民间信仰和神山信仰中的原始遗留;以宁玛派寺院集团阿日扎寺和格鲁派帐房寺院阿柔大寺的创建与发展、寺院结构与学经制度、建寺模式与办寺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寺院在我国现阶段所发挥的社会文化功能;对比研究了上部阿柔寺院教育的繁盛与学校教育的萧条以及下部阿柔的相反情况,两种教育模式之间的博弈表现出我国藏区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用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阿柔部落传统与现代的社会结构。我国部落制度于上世纪50年代废除后,部落实体表现出更多的社会与文化属性,与乡村制度的行政属性互为补充,形成现阶段我国藏区社会结构的二元特点。阿柔部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传统草原部落游牧经济到半定居半游牧的社会转型将在2009年新一轮五年期集中定居项目中进一步深化,这将彻底改变其千百年来的生存方式和家居模式。
     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田野调查法和口述史研究了阿柔部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遗留与变迁。研究发现,其传统藏装正在趋于汉化,饮食结构趋于多元,交通工具摩托化,家居模式从游牧时期的离散到半定居时期的聚合,新时期多处定居点的分散形成聚合中的离散特点;其婚俗、丧葬习俗与民间禁忌来源于其古老的民间信仰与藏传佛教。
     以上研究突破了我国藏学界研究藏族部落只偏重历史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手段的单一性,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该部落的社会转型以及保存至今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中原始遗留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首次,构成一部完整的阿柔部落民族志。
This dissertation scrutinized Arig, an indigenous Tibetan nomadic tribe in Qinghai by inquiring systematically its history, religion, society, and cultures having the focus on the north branch of Arig in Qilian so as to strive for the reasons of the seclusion of Tibetan tribes at the present time and the approaches of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s.
     Arig's origin, early development, migration, and tribal evolution were traced in the history part, during which it split into three branche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were integrated to elucidate its distribution,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the longitudinal and cross-sectional methods of linguistics were borrowed to compare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three branches after they embed into the current regions. The south branch of Arig in Seshul in Kham gradually melted into the local culture, but the unitary cultural environment was conducive to the perfect preservation of its traditions and Arig Monastery of Nyingma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Although the central branch became subordinates of the Kokonor Khoshoits south of the Yellow River in Qinghai and adopted the Mongol administration of tsan-ger system, the tibetanization of the Mongols in Henan was accelerated. The north branch in Qilian lived in the same region with diverse ethnic groups, such as Hui, Han, Mongol, Yugu, and Salar and hence displayed more traits of Han nationa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had stronger awareness of protection of their own ethnic traditions.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well-known monasteries of Arig were inquired by tracing back to the successive patron-priest bond between Arig and Pakpa, the Dalai Lamas, and the Panchen Lama. The customs in their folk faith and the belief in sacred mountains were also examined. Arig Tent Monastery of Geluk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by dissecting its establishment, evolution, construction, meditation, and operation so as to apprais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oles monasteries play in current China. The prosperity of monastery education and the declin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of the south branch were compared to the opposite circumstances in the north branch. The game between the two models suggested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prosperity of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ibetan regions in current China.
     The theories of ethnic sociology were resorted to examine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ocial structures of Arig.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of the tribe were complementary to th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wn-village administration since the tribal institution was abolished in 1950s developing the duality of the Tibetan regions in current China.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rig since 1980s from the traditional tribal nomadism to the semi-nomadism would be deepened in the new five-year (2009~2013) project intended to realize the centralized settlement that would entirely transform their traditional livelihood and residing patterns in the past thousands of years.
     The theories of anthropology, particularly oral history and the findings of field work were integrated to explore the primeval customs and vicissitudes of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es of Arig.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Tibetan clothing in being hanized, multifarious dietary has entered Arig's life, motorcycle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vehicle, and the dwelling patterns diverted from scatteredness before 1980s to congregation after that whereas the separation of more than one settlements of the same family has arisen at present. Arig's marriage and funeral customs and taboos originated in their ancient folk beliefs and Tibetan Buddhism.
     To sum up, the dissertation was a breakthrough in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Tibetan tribes with emphasis on their history that it integrated diverse means to associate history with reality. Moreover, the study in Arig'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 1980s and the findings in its primitive traits of folk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 has been cond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cademic circles. It is a contribution to the writing of ethnography of Arig tribe.
引文
1.阿莽班智达著,玛钦·诺悟更志、道周译注:《拉卜楞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2.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等译注:《萨迦世系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3.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注:《贤者喜宴》,《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1985年连载版。
    4.布顿·仁钦珠著,蒲文成译:《布顿佛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
    5.蔡巴·贡噶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等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
    6.仓央嘉措著,于道泉等译:《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及秘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
    7.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9.陈光国:《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
    10.陈立明、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
    11.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12.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3.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
    14.陈庆英:《历辈达赖喇嘛生平形象历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15.陈庆英:《帝师八思巴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16.陈燮章、索文清等编:《藏族史料集》(一),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17.崔永红、张得祖等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20.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
    21.丹珠昂奔、周润年等主编:《藏族大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22.东嘎·洛桑赤列著,陈庆英译,《论西藏政教合—制度·藏文文献目录学》,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
    23.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3年。
    2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尕藏加:《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西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6.尕藏加:《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27.尕藏加:《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8.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
    29.格勒:《藏学、人类学论文集》(汉文卷·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30.根敦琼培著,法尊大师译:《白史》,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1年。
    31.《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2.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志》,民族出版社,2001年。
    33.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
    35.贺文宣、窦存琦编:《藏汉对照常用合称词词典》,青海民族出版社,1987年。
    36.黄奋生编著,吴均校订:《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
    37.拉科·益西多杰:《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8.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
    39.莲花生大师原著,达赫释著:《图解西藏生死书——认识生命轮回与解脱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41.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42.刘运新等编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族古籍办公室标注:《大通县志》,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3.洛桑杰嘉措编:《图解西藏密宗——认识世界上最神秘宗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4.玛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玛沁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5.《蒙古族通史》编写组编:《蒙古族通史》(上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
    46.芈一之主编:《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7.那彦成:《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48.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
    49.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
    50.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51.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2.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3.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54.祁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祁连资源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55.恰白·次旦平措:《西藏通史·松石宝串》,西藏社会科学院等,1989年。
    56.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57.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塔尔寺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8.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影印本。
    59.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60.三才、白冷编译:《安多圣地智改赛宗概况——献给藏历木猴智改赛宗朝圣年》。
    61.石渠县编撰委员会编:《石渠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62.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63.孙景风编译:《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上海佛学书局,1994年。
    64.索南才让:《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5.索南多杰:《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66.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
    67.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68.谭让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
    69.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
    70.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71.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72.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
    7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译:《一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74.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75.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编:《清实录·藏族历史资料汇编》(一),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 1981年。
    76.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编:《清实录·藏族历史资料汇编》(四),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1981年。
    77.《西藏研究》编辑部编:《清实录藏族史料》第八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78.《西藏研究》编辑部编:《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79.许崇灏纂:《青海志略》,青海省通志编纂委员会纂修,1943年油印本稿。
    80.牙含章:《班禅额尔德尼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
    81.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
    82.杨富华、诺尔德:《果洛史要》(藏文版),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
    83.杨贵明:《塔尔寺文化·宗喀巴诞生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8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
    85.杨年华:《神奇的阿里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86.杨应琚纂修:乾隆《西宁府新志》,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1954年。
    87.杨治平编纂,何平顺等标注:《丹噶尔厅志》,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88.扬先朗布搜集,格桑曲批翻译:《墨尔多神山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89.姚均纂,宋挺生标注:《贵德县志稿》,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90.张澄基译注:《密勒日巴大师全集》(歌集),上海佛学书局,1994年。
    91.章嘉·若贝多杰著,蒲文成译:《七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92.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
    93.哲仓·才让:《清代青海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94.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95.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
    96.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
    97.洲塔:《佛学原理研究——论藏传佛教显宗五部大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98.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99.周希武编,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0.(法)P.A.石泰安著,耿昇译,王尧校:《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101.(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
    102.(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103.(意)图齐等著,向红笳译:《喜马拉雅的人与神》,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104.(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卢亚军译注:《西藏的观世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5.(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6.(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
    107.(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108.(英)罗伯特·比尔著,向红笳译:《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109.(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译序第7页。
    110. J. K. Row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Warner Bros.2005
    111. C.John Powers. Introduction to Tibetan Buddhism. Snow Lion Publications.1995
    112. Sogyal Rinpoche.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Rigpa Fellowship.1993
    113. Jack Richards, John Platt & Heidi Web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5
    1.阿·关却乎群培:阿柔部落源流,载阿·关却乎群佩主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
    1.阿德力汗·叶斯汗:从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2.安俭:试论部落的性质和政治体制,《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3.安俭:论部落制度在游牧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历史教育问题》,2003年第5期。
    4.敖红:藏族游牧部落的禁忌,《中国西藏》,1996年第4期。
    5.才让:黄河南蒙古亲王世系,载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风范长存——青海河南蒙旗亲王扎喜才让史料选》(内部资料),2006年。
    6.陈柏萍:简述陕甘总督那彦成治理青海,《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7.陈光国、王浩勋:明清时期青海蒙藏关系和中央王朝对蒙藏的政策,《中国藏学》,1989年第1期。
    8.陈玮:青海阿柔部落初探,《西藏研究》,1992年第4期。
    9.陈玮:青海海南地区蒙藏部落的由来及变迁,《西藏研究》,1991年第1期。
    10.陈玮:清王朝前期西藏政策的演进及其特点,《函藏研究》,1995年第2期。
    11.陈玮:试论藏族的“鄂堡”祭祀文化,《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2.陈新海:土司制度对青海社会的影响浅谈,《柴达木开发研究》,1997年第3期。
    13.崔延虎: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4.崔永红:论青海土官、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5.丹曲:试论灵魂寄存观念在藏族史诗创作中的作用,《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
    16.丹曲: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17.邓锐玲:年羹尧在雍正朝初期治藏政策孕育过程中的作用,《中国藏学》,2002年第2期。
    18.董印红,从五十年馆藏西文文献看国外藏学研究及藏学文献的发展,《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1期。
    19.杜永彬,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的反思,《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20.杜永彬,西方人眼中的西藏(之一),《中国西藏》,2001年第2期。
    21.方范九:青海玉树二十五族之过去与现在,《新亚细亚》,1935年9卷1期。
    22.格勒、(美)南希·E·列维妮著,翟胜德译: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载格勒《藏学、人类学论文集》(汉文卷),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23.根旺:论藏族札巴部落婚姻家庭形态的变迁,《西藏研究》,1991年第4期。
    24.海显仑:阿柔部落史述略,载《祁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94年。
    25.何峰:《从史诗格萨尔看藏族部落的血缘制度》,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26.何峰:从“番例”看清王朝对青海藏区的管理措施,《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27.何峰:从《番例》看藏族千百户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28.贾霄锋:《藏区土司制度研究》(博士论文),兰州大学,2007年。
    29.荆玄生:青海蒙古的过去与现在,载《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
    30.拉毛措:青海藏区部落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31.黎小苏:青海之民族状况,《新亚细亚》,1933年6卷2、3、6期,1934年7卷1、2期。
    32.李建宁:清代管理青海河湟地区方略简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33.李具恒、李国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推移理论内在机理的扩展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4.李丽: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一——服饰饮食民俗,《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35.李丽: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二——居住、生产、交通民俗,《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36.李连荣:文化接触与民俗变迁——青海藏蒙汉聚居区年节期间藏族人的衣食住行观,《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37.李士发:青海高原的民族变迁,载《青海史话》,2006。
    38.马鹤天:青海蒙藏民族之已往与现在,《新青海》,1943年1卷4、5期。
    39.马建春:浅析族群关系中的文化认同,《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0.马文军:浅析祁连藏族习俗及其文化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1.忞愫:青海藏族婚俗文化,《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42.南文渊,青海藏区不同的生态·文化区域特点及其发展前景,《西藏研究》,1997年第2期。
    43.南文渊:藏族神山崇拜观念浅述,《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
    44.蒲文成:青海是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源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45.曲青山:青海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转世族别、地域发微,《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46.丘向鲁:青海各民族移入的溯源及其分布之现状,《新亚细亚》,1933年5卷3期。
    47.仁青诺布:简述多麦地区藏族大部落——阿柔部落的历史,《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01年第1、2期。
    48.任树民:明代中期青海吐蕃移民略考,《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
    49.桑才让:浅谈青海藏族几种独特的婚俗及其社会功能,《西藏研究》,1998年第1期。
    50.厍立君:青海蒙古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探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1.石砺:江河源头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攀登》,1998年第3期。
    52.苏发祥:论藏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53.苏发祥、供邱泽仁:当代美国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4.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
    55.索巴:青海最早的通商“口岸”——峨堡,载《祁连文史》第二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56.索端智:藏族信仰崇拜中的山神体系及其地域社会象征——以热贡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57.索端智: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58.汤代佳: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59.汤夺先、高永久: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及其功能,《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
    60.王继廉:阿柔部族史概况,载《祁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94年。
    61.王力:阿柔部落述考,《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62.王希隆: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述论,载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63.王兴先:华日地区一个藏族部落的民族学调查报告山神和山神崇拜,《西藏研究》,1996年第1期。
    64.王昱:论青海历史上的区域文化的多元性,《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65.魏新春:青海藏区千百户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浅析,《青海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66.文英、王希隆:河南蒙古族文化变迁动因初探,载王希隆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 民族出版社,2003年。
    67.吴均:论安木多藏区的政教合一制统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68.吴均:青海省环海及河南北之藏族,载《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
    69.吴均:玉树区藏族部落之变迁,载《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
    70.星全成:民主改革前藏族部落组织制度,《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71.杨建新、王东春: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考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2期。
    72.张虎林、陆勤:鲜为人知的青海末代女王爷传奇,《党史纵横》,2007年第10期。
    73.张宗显:藏族的山神信仰,《中国西藏》,2005年第6期。
    74.张宗益:阿柔部落纵议,《青海民族研究》,1990上第4期。
    75.赵增胂:从罗卜藏丹津事件看对历史事件定性的依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76.赵珍:那彦成整饬青海述略,《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
    77.洲塔、吕志祥:华锐藏族部落社会形态分析,《中国藏学》,2008年第2期。
    78.洲塔:试论甘肃藏族部落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中国藏学》,1998年第3期。
    79.朱普选: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研究,《西藏研究》,2005年第2期。
    80.朱普选:青海土司制度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1.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博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2.朱普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整合,《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阿柔乡游牧民定居工程简况》,2009年8月由阿柔乡政府提供。
    2.阿·关却乎群佩主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1999年,2009年4月由河南县政协提供,其汉文翻译由河南县宁木特乡提供。
    3.阿·关却乎群培:《阿柔部落源流》,载《河南县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4.第思呼图克图·阿旺伦智达杰著,华锐·罗桑嘉措译师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寺,2004年。
    5.贡却喇嘛:《宁玛巴噶陀竹扎龙称法王传略》,2003年,2009年7月由阿日扎寺龙称法王提供。
    6.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部落史》(藏文),现藏于阿柔大寺。
    7.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大寺寺志》(藏文),现藏于阿柔大寺。
    8.祁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年鉴》(1995~2003),2004年。
    9.祁连县人民政府:《祁连县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2008年12月22日,2009年8月由祁连县教育局提供。
    10.祁连县统计局:《祁连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祁连县统计局,2008年,2009年8月由祁连县统计局提供。
    11.祁连县委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祁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94年,2008年10月由祁连县政府提供。
    12.祁连县委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祁连文史资料》第三辑,2006年,2008年10月由祁连县政府提供。
    13.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政协:《兰曼措》,2008年。
    14.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风范长存——青海河南蒙旗亲王扎喜才让史料选》,2006 年。
    15.三才、白冷编译:《安多圣地智改赛宗概况——献给藏历木猴智改赛宗朝圣年》(藏汉文)。
    16.《石渠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一集),甘孜字第99-52号,2009年4月由石渠县政协提供。
    17.《雪域胜地西藏多康地区阿日扎岭格大玛尼堆简介》,2009年7月由阿日扎寺龙称法王提供。
    18. Daily Food Guide Pyramid. National Daily Council.1998。
    1.《“安居工程”将使我省56万游牧民安居》,青海农村经济信息网2009-05-05,http:// www.nj.qhei.gov.cn/njkd/gnnj/t20090505_302030.shtml,来源《西海农民报》。
    2.才项多杰、旦正加:《开发利用青根河岸历史文化资源的战略意义及对策建议》,中国藏族网通2007-06-13, http://www.tibet3.com/chinese/huanbao/content/2007-06/13/content_456984.htm。
    3.陈沸宇:《青海游牧民五年内全面定居》,证券之星2009-3-11, http://news.stockstar. com/global/darticle. aspx?id=JL,20090311,00000604&columnid=947,来源《人民日报》。
    4.杜永彬:国内外藏学研究的进展,西藏文化网2008-11-14,http://big5.tibet.cn:81/zxyj/cnzx/ zxdt/200811/t20081114_438245.htm.
    5.贡却喇嘛:《宁玛巴噶陀竹扎龙称法王传略》,四川石渠县阿日扎寺网站,http://www. arizha.com.
    6.互动百科网:http://www.hudong.com/wiki/%E7%9F%B3%E6%B8%A0%E5%8E%BF.
    7.华锐·罗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华锐石门寺》,阿拉善文化网2008-07-03,http://cn. tibetanol.com/chinese/lishi/content/2008-07/03/content 6071329.htm。
    8.黄传林:《民族意识的建构、解构与重构》,南宁市文联2008-12-13,http://nnwenlian. cn/news/16/174.html。
    9.黄南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2009-03-27,http://www.qhhnkjj.gov.cn/Article/?835.html。
    10.《祭海盛况》,青海新闻网2009-10-16,http://www.qhnews.com/2009zt/system/2009/10/16/ 002824605.shtml。
    11.《加快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青海新藏区》,湟源县人民政府2009-04-24, http://www.qhhy.gov.cn。
    12.《拉卜楞寺的青海籍蒙古族活佛、高僧评介》,淮北学佛网2009-08-02,http://huaib.com/ siyuan/mingshan/2009-08-02/128022.shtml。
    13.《龙病、赤巴、培根藏医名词解释,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图》,http://weibing.ab128.com/ cpjs/672.htmlo
    14.《青海利用五年时间建“安居工程”使56万游牧民定居》,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05-05,http://www.gov.cn/gzdt/2009-05/05/content_1304654.htm,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15.《青海祁连县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青海农牧业信息网2009-05-26,http:// www.agri.gov.cn/Dfxxlb/qhxxlb/t20090526_1279836.htm。
    16.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青海新闻网2009-03-24,http://www.qhwh.gov.cn/system/2009/03/20/002711005.shtml.
    17.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青海新闻网2009-10-30,http://www.qhwh.gov.cn/system/2009/10/30/002833708.shtml。
    18.《青海藏区与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调研综述》,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族地区经济处2008-01-07,http://www.scdrc.gov.cn/contentl.aspx?NAME。
    19.《石渠县强化措施推动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四川经济信息网2009-06-25,http://www.sc. cei.gov.cn/contentl.aspx。
    20.《享受定居新生活,青海八成牧民告别游牧方式》,新华网2002-02-20,http://news.xin huanet.com/newscenter/2002-02/20/content_283505.htm。
    21.《雪域胜地西藏多康地区阿日扎岭格大玛尼堆简介》,阿日扎寺网站:http://www.arizha. com。
    22.杨三军、余晓洁:《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启动,惠及47万牧民》,中国经济网2008-10-10,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810/10/t20081010_17031415.shtnl。
    23.《伊朗的跳火节是对国内很多穆斯林的讽刺》,伊斯兰之光2010-01-21,http://www.norislam.com/bbs/viewthread.php?tid=67589。
    24.佑宁寺网站2008-9-25:http://www.ynzg.net/article/82/217。
    25.袁飞:《石渠县今年8455名游牧民将实现定居》,四川新闻网2009-07-13,http://gz.newssc. org/system/2009/07/13/012139279.shtml.
    26.周海虹:《黄南州农牧局深入南部两县检查指导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青海农牧业信息网2009-07-24,http://www.qhagri.gov.cn/Html/2009_07_22/2_ 1916_2009_07_22_68159. html,来源黄南州农牧局。
    ①陈玮,青海海南地区蒙藏部落的由来及变迁,《西藏研究》,1991年第1期,第115~116页。
    ②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果洛藏族自治州志》,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654-655页。
    ①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85~86页。
    ②(明)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等译注:《萨迦世系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③(明)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7页。《汉藏汉集》现已被翻译成《印藏汉史集》。
    ④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98、122、138、143、153、169页。另见(清)章嘉-若必多杰著,蒲文成译:《七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⑤第思呼图克图·阿旺伦智达杰著,华锐·罗桑嘉措译师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寺,2004年,第22~24页。这是笔者于2008年在石门寺调查时,由该寺住持(即译师本人)提供的资料。据记载,石门寺由六世达赖喇嘛主持建造(陈庆英《历辈达赖喇嘛生平形象历史》第259页)。六世达赖喇嘛与阿柔部落的故事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及秘史》(第189~191页)中有相同记载。
    ①杜永彬:国内外藏学研究的进展,西藏文化网2008-11-14,http://big5.tibet.cn:81/zxyj/cnzx/zxdt/200811/ t20081114 438245.htm。
    ②(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①尕藏加:《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2~53页。
    ①Jack Richards, John Platt & Heidi Web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5. p79
    ①(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卢亚军译注:《西藏的观世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②(元)蔡巴贡噶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等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③(明)索世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④(明)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⑤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7页。
    ⑥玛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玛沁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5-406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4页。
    ①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第251~296页。
    ②仲多:是“仲塔、中铁”的同音异译,今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以南曲什安河流域的中铁乡,当年为阿柔部落的游牧地。
    ④仁钦诺布:简述多麦地区藏族大部落——阿柔部落的历史,《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01年第1、2期。
    ①(法)P.A.石泰安著,耿异译,王尧校:《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70页。
    ②(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29页。
    ③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42页。
    ④仁青诺布:简述多麦地区藏族大部落——阿柔部落的历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01年第1期。
    ①仁青诺布:简述多麦地区藏族大部落——阿柔部落的历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01年第1期。
    ②阿·关却乎群佩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14~15页。
    ③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部落史》之四:“各部族的形成”。
    ④祁连县委文史资料编委会编:《祁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94年,第122页。
    ①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321页。
    ②《西藏研究》编辑部编:《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06页。
    ③(清)杨应琚纂:乾隆《西宁府新志》卷十九,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1954年,第699页。
    ④(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09页。
    ⑤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85-86页。《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59-60页。
    ⑥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7、261页。
    ①(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一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32页。
    ②(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③(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④(清)章嘉·若贝多杰著,蒲文成译:《七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⑤《西藏研究》编辑部编:《清实录藏族史料》第八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60页。
    ⑥(清)杨应琚纂修:乾隆《西宁府新志》卷21,1954年,第22页。
    ⑦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319页。
    ⑧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①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部落史》之三:“阿柔部落历任千户”。
    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85~86页。《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59~60页。
    ③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61~262页。
    ④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7~208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42~844页。
    ②石砺:江河源头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攀登》,1998年第3期,第84页。
    ③谭让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第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59~60页。
    ④(民国)周希武编,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23页。
    ①祁连县委文史资料编委会:《祁连文史资料》第三辑,2006年,第187页。
    ①年措(即“娘磋”或“尼牙木错”)部落,由仲瓦·多杰的次子白玛昂智与幼子喇嘛贡的后裔形成。参见仁钦诺布:简述多麦地区藏族大部落阿柔部落的历史,《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2001年第1、2期。
    ②杨富华、诺尔德:《果洛史要》(藏文版),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7~27页。
    ③(清)杨应琚: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1954年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第648页。
    ④(清)杨应琚:乾隆《西宁府新志》卷20,1954年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第730页。
    ⑤(清)长白文孕着、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页。
    ①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编:《清实录·藏族历史资料汇编》(一),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1981年,第84页。
    ②任树民:明代中期青海吐蕃移民略考, 《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64页。
    ③哲仓·才让:《清代青海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8页。另见芈一之主编:《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6页。
    ①(清)长白文孕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②(清)那彦成:《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9页。
    ③《西藏研究》编辑部编:《清实录藏族史料》第八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60页。
    ④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第448页。
    ⑤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编:《清实录·藏族历史资料汇编》(四),西藏民族学院,1981年,第1414页。
    ①阿·关却乎群佩主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30~40页。
    ②(清)长白文孕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③仁钦诺布:简述多麦地区藏族大部落——阿柔部落的历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01年第1、2期。
    ①石渠县编撰委员会编:《石渠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6页。
    ②丹珠昂奔、周润年等主编:《藏族大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11页。
    ①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2页。
    ②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8页。
    ①阿·关却乎群培:阿柔部落源流,载阿·关却乎群佩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34页。
    ②《石渠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资料),甘孜字第99-52号,第14页。
    ①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374页。
    ②杨三军、余晓洁:《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启动,惠及47万牧民》,中国经济网2008-10-10,http:// www.ce.cn/xwzx/gnsz/gdxw/200810/10/t20081010 17031415.shtml.
    ③人口资料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资料汇编数据。
    ①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291页。
    ②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③才让:黄河南蒙古亲王世系,载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风范长存——青海河南蒙旗亲王扎喜才让史料选》(内部资料),2006年,第178~179页。
    ①才让:黄河南蒙古亲王世系,载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编《风范长存——青海河南蒙旗亲王扎喜才让史料选》(内部资料),2006年,第182~200页。
    ②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风范长存——青海河南蒙旗亲王扎喜才让史料选》(内部资料),2006年,第15页。
    ③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44页。
    ①果洛三部:即昂欠本、阿什羌本、班玛本三大部落,上、中、下三果洛就是指他们的后裔。
    ②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③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43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1~73页。
    ②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292~294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38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39页。
    ②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29页。
    ③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④(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50页。
    ⑤(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⑥阿·关却乎群佩:阿柔部落源流,载阿·关却乎群佩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
    ①阿·关却乎群佩:阿柔部落源流,载阿·关却乎群佩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
    ②(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第222页。
    ③拉然巴:藏传佛教格西学位中第一等级。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77页。
    ②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78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79~880页。
    ②2009年4月28日笔者在什藏寺活佛府邸对六世藏班智达黄江洋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访谈。
    ③阿·关却乎群佩:阿柔部落源流,载阿·关却乎群佩主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29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62页。
    ②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62~863页。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06页。
    ②更嘎环觉:第九世扎萨克和硕亲王,生于1917年,在襁褓中承袭亲王位,由其母兰曼措协助处理扎萨克和硕亲王旗务。更嘎环觉于1940年英年早逝,在拉卜楞寺的河南亲王府暴病而卒(详见《风范长存——青海河南蒙旗亲王扎喜才让史料选》第194~195页)。
    ③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92~693页。
    ①文英、王希隆:河南蒙古族文化变迁动因初探,载王希隆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1~116页。
    ②索端智: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 《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19页。
    ③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67~768页。
    ④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53~955页。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2页。
    ①文英、王希隆:河南蒙古族文化变迁动因初探,载王希隆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②(清)阿莽班智达著,玛钦·诺悟更志、道周译注:《拉卜楞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5~148页。
    ①《拉卜楞寺的青海籍蒙古族活佛、高僧评介》,淮北学佛网2009-08-02:http://huaib.com/siyuan/mingshan/ 2009-08-02/128022.shtml。
    ②才让:黄河南蒙古亲王世系,载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风范长存——青海河南蒙旗亲王扎喜才让史料选》(内部资料),2006年,第162页。
    ③马建春:浅析族群关系中的文化认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123页。
    ①文英、王希隆:河南蒙古族文化变迁动因初探,载王希隆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②厍立君:青海蒙古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探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61页。
    ③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政协:《兰曼措》(内部资料),2008年,第1、25页。④《拉卜楞寺的青海籍蒙古族活佛、高僧评介》,淮北学佛网2009-08-02,http://huaib.com/siyuan/mingshan/ 2009-08-02/128022.shtml.
    ①阿里克部落给五世达赖的供养才项多杰认为是“五十定黄金”;《五世达赖喇嘛传》(第222页)中是“十五钱黄金”;《安多政教史》(第207页)中是“黄金五十钱”;《河南蒙旗文史资料》第二辑(第13页)中是“五十两黄金打制的鬘扎盘”。本人认为《安多政教史》的说法较为合理。
    ②任树民:明代中期青海吐蕃移民略考, 《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61页。
    ①(清)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③(清)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页。
    ④贝子车尔特恩多尔济:即和硕特蒙古右翼北右旗札萨克贝子,俗称“宗贝子”,为固始汗第七子瑚噜木什之孙丹巴之裔。
    ⑤(清)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11页。
    ⑥(清)杨应琚纂修:乾隆《西宁府新志》卷21,1954年,第22页。
    ⑦参考晋美宗哲:《阿柔部落史》之三“阿柔部落历任千户”。
    ⑧(清)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①(清)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9页。
    ②(清)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③仁钦诺布:简述多麦地区藏族大部落阿柔部落的历史,《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01年第1、2期。
    ①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历史纪要》叁,影印本,第630页。
    ②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③青海省民政厅编:《最近之青海》,民国二十三年影印本,第251页。
    ④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30~631页。
    ⑤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⑥参见晋美宗哲:《阿柔部落史》之九“阿柔部落获得现居草场的经过”。
    ①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②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③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①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②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90~93页。
    ③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④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⑤(清)杨应琚:乾隆《西宁府新志》叁,1954年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卷19,第667-668页。
    ⑥《西藏研究》编辑部编:《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1~42页。
    ⑦(清)杨应琚:乾隆《西宁府新志》叁,1954年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卷19,第699页。
    ⑧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①崔永红:论青海土官、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08页。
    ②陈光国:《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自社,1997年,第530~532页。
    ③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118页。
    ④参见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部落史》。
    ①曲青山:青海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转世族别、地域发微, 《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第85~86页。
    ②陈玮:青海阿柔部落初探, 《西藏研究》,1992年第4期,第56页。
    ①(美)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①这是南开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邵明园的论文《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笔者与邵明园在阿柔大寺相见时,他正在此学习藏语并以该寺僧人当地土著尕布藏云乃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
    ②马文军:浅析祁连藏族习俗及其文化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71页。
    ①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①石渠县编撰委员会编:《石渠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②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526页。
    ③参见互动百科网,http://www.hudong.com/wiki/%E7%9F%B3%E6%B8%A0%E5%8E%BF.
    ①祁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年鉴》(1995~2003),2004年,第297~298页。
    ①祁连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8年各民族人口统计表》,祁连县统计局,第100页。2009年8月由祁连县统计局提供。
    ②石渠县编撰委员会编:《石渠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①(清)杨应琚: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5,1954年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第512页。
    ②John Powers. Introduction to Tibetan Buddhism. Snow Lion Publications.1995. p.16.
    ③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①(元)布顿·仁钦珠著,蒲文成译:《布顿佛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②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③(元)蔡巴·贡噶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等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④(元)布顿·仁钦珠著,蒲文成译:《布顿佛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
    ⑤(清)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⑥吐蕃王朝时,划分其本部区域为四个如,“约如”(亦译为“叶如”)是其中之一,指以今天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萨迦世系史》176页)。
    ①(元)布顿·仁钦珠著,蒲文成译:《布顿佛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28页。
    ②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③(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①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12页。
    ②参见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部落史》之三“阿柔部落历任千户”
    ③(明)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待译注:《萨迦世系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117页。
    ④陈庆英:《帝师八思巴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⑤(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译:《一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三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32~233页。
    ⑥(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①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页。另见(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②(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译《一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三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玛钦蚌拉,即阿尼玛卿雪山,为青海南部著名神山之一,是安多藏族供奉的主要山神之一,当时阿里克部落驻牧于这一带。
    ③阿·关却乎群佩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13页。
    ④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⑤(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⑥白乌土克措湖:蒙古语称“都勒淖尔”,藏语称“白力东措”(?),汉语称“苦海”,也称“豆错湖”。位于今兴海、玛沁、玛多三县交界处。
    ①详见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8、122、138、143、153、169页。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01、409、446页。
    ②陈庆英:《历辈达赖喇嘛生平形象历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56页。
    ③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①陈庆英:《历辈达赖喇嘛生平形象历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57~258页。
    ①华锐·罗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华锐石门寺》,阿拉善文化网2008-07-03,http://cn.tibetanol.com/ chinese/lishi/content/2008-07/03/content_607132_9.htm。
    ②陈庆英:《历辈达赖喇嘛生平形象历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59~260页。
    ③见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1页。
    另见(清)章嘉·若贝多杰著,蒲文成译:《七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④牙含章:《班禅额尔德尼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216~220页。
    ①牙含章:《班禅额尔德尼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225页。
    ②吴均:论安木多藏区的政教合一制统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第19页。
    ③(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69页。
    ①拉科·益西多杰:《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8~449页。
    ②拉科·益西多杰:《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0~442页。
    ③(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53页。
    ①见佑宁寺网站2008-9-25,http://www.ynzg.net/article/82/217.
    ③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3页。
    ④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⑤(清)长白文孚著,魏明章标注:《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⑥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⑦青海省社科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塔尔寺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6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0~748页。
    ②《蒙古族通史》编写组编:《蒙古族通史》(上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44页。
    ③《伊朗的跳火节是对国内很多穆斯林的讽刺》,伊斯兰之光2010-01-21,http://www.norislam.com/bbs/ viewthread.php?tid=67589.
    ④(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06~707页。
    ①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7页。
    ②(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序第8页。
    ③(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631~632页。
    ④J. K. Row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Warner Bros.2005. pp499-512
    ①丹珠昂奔、周润年等主编:《藏族大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63页。
    ②丹曲:试论灵魂寄存观念在藏族史诗创作中的作用, 《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111页。
    ③丹曲:试论灵魂寄存观念在藏族史诗创作中的作用, 《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107~108页。
    ①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2~233页。
    ②丹曲:试论灵魂寄存观念在藏族史诗创作中的作用, 《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109页。
    (参见尕藏加《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第74~75页)。
    ①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1页。
    ②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①南文渊:藏族神山崇拜观念浅述, 《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109页。
    ②拉布俄迦:首创农耕,改变了单事畜牧的生产方式,对西藏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藏史称之为七良之一(参见《西藏王臣记》第152页)。
    ③(明)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①(明)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②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①扬先朗布搜集、格桑曲批译:《墨尔多神山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②杨年华:《神奇的阿里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页。
    ③(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0页。
    ④(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⑤五蕴:“蕴”,聚积之意。五蕴即物质(色)、感受(受)、意象(想)、造作(行)、了别(识)五种缘起的聚积物。而人就是这些精神和物质的和合体(参见《土观宗派源流》259页)。
    ⑥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109页。
    ⑦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①王兴先:华日地区一个藏族部落的民族学调查报告山神和山神崇拜,《西藏研究》,1996年第1期,第81页。
    ②该资料由祁连县文化人士才华扎西(祁连县法院庭长)提供。才华于2006年12月广泛采访了当地老人,默勒镇百户寺老僧勒合西(76岁)提供了13座神山的名称,此后不久,勒合西老人圆寂。
    ①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果洛藏族自治州志》,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92页。
    ②索端智:藏族信仰崇拜中的山神体系及其地域社会象征——以热贡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第94页。
    ③《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④(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⑤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①索南多杰:《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②李吉元:阿咪东索,载《祁连文史资料》第三辑,祁连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年,第266页。
    ③索南多杰:《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④噶丹群培朗:阿柔大寺的法名。
    ⑤索南多杰:《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⑥索南多杰:《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①以上宗姆玛釉玛和阿咪东索的爱情故事参见索南多杰:《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32~37页。
    ①索端智:藏族信仰崇拜中的山神体系及其地域社会象征——以热贡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 《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第91页。
    ①阿·关却乎群培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13~14页。
    ②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①(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黄艾地方,亦作“黄额川”,今兴海县大河坝。
    ②(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07、210页。智噶尔贝宗寺,即白石岩猴窟寺,亦称赛宗寺,位于兴海县子科滩镇以南,与同德、贵南县毗邻。
    ③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④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18页。
    ⑥松赛活佛,也称松赛格西仓,法名贤巴达杰,《安多政教史》(第209页)称松秀格西·贤巴达杰,生于18世纪中叶,是夏扎活佛一世阿旺索南的弟子。
    ⑦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著:《阿柔大寺寺志》(藏文),第41页。该资料由阿柔大寺提供。
    ①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18页。
    ②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博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第152页。
    ①(清)阿莽班智达原著,班钦·诺悟更志、道周译著:《拉卜楞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①“泡果尔”也译作“普郭尔”,为阿柔部落11部族之一。
    ②(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09页。
    ③然坚巴,原为藏传佛教学位名,后来成为对博通经教的人的称号。
    ①(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57页。
    ②(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10页。
    ①杨贵明:《塔尔寺文化·宗喀巴诞生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8页。
    ②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塔尔寺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8~69页。
    ③(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4页。
    ①索南才让:《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序第1页。
    ②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塔尔寺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①(明)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①(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卢亚军译注:《西藏的观世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0页。
    ②尕藏加:《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286页。
    ③迦毗罗卫国:古印度国名,位于今尼泊尔境内和印度奥德邦交界处的蓝毗尼。
    ①索南才让:《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序第1页。
    ①三才、白冷编译:《安多圣地智改赛宗概况——献给藏历木猴智改赛宗朝圣年》(藏汉文,内部资料),第115~116页。
    ②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19页。
    ③三才、白冷编译:《安多圣地智改赛宗概况——献给藏历木猴智改赛宗朝圣年》(藏汉文),第123页。
    ①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2页。
    ①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②“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参见《藏族大辞典》第371页)。“十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无离间语、无粗恶语、无绮语;不起贪心、无嗔心、无邪见(参见《藏汉对照常用合称词词典》第548页)。
    ③马文军:浅析祁连藏族习俗及其文化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72页。
    ①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7页。
    ②格勒:《藏学、人类学论文集》(汉文卷),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1008页。
    ③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31页。
    ①《石渠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资料),甘孜字第99-52号,第15页。
    ②石渠县编撰委员会编:《石渠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04页。
    ①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0页。
    ②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438页。
    ③参见祁连县人民政府:《祁连县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2008年12月22日,2009年8月由祁连县教育局提供。
    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44页。
    ①(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②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28页。
    ①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30~236页。
    ②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50页。
    ①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82~283页。
    ②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67~278页。
    ③吴均:论安木多藏区的政教合一制统治,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第25页。
    ④东嘎·洛桑赤列著,陈庆英译:《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藏文文献目录学》,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①格勒、(美)南希·E·列维妮著,翟胜德译: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载格勒《藏学、人类学论文集》(汉文卷·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1008页。
    ②崔永红、张得祖等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①参见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部落史》之三“阿柔部落历任千户”。
    ②参见阿·关却乎群培:《阿柔部落源流》,载阿·关却乎群培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33~34页。
    ③参见晋美宗哲(隆务寺格西):《阿柔部落史》之三“阿柔部落历任千户”。
    ①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50页。
    ①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63页。
    ②阿·关却乎群培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藏文内部资料),政协河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第33页。
    ①(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5、45页。
    ①(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①(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68~169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央书局,1975年,第475页。
    ②王昱:论青海历史上的区域文化的多元性, 《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79页。
    ③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7~58页。
    ①黄奋生编著,吴均校订:《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78页。
    ①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9~140页。
    ②《享受定居新生活,青海八成牧民告别游牧方式》,新华网2002-02-20,http://news.xinhuanet. com/ newscenter/2002-02/20/content_283505.htm。
    ③祁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年鉴》(1995~2003),2004年,第298~299页。
    ①祁连县统计局:《祁连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8年,第36~37页。2009年8月祁连县统计局提供。
    ②(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译序第7页。
    ③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6页。
    ①《加快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青海新藏区》,湟源县人民政府2009-04-24,http:// www.qhhy.gov.cn.
    ①陈沸宇:《青海游牧民五年内全面定居》,2009-03-11,http://news.stockstar.com/global/darticle.aspx?id= JL,20090311,00000604&columnid=947(来源《人民日报》)。
    ②《加快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青海新藏区》,湟源县人民政府2009-04-24,http:// www.qhhy.gov.cn。
    ③《青海利用五年时间建“安居工程”使56万游牧民定居》,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05-05,http://www. gov.cn/gzdt/2009-05/05/content_1304654.htm(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④陈沸宇:《青海游牧民五年内全面定居》,证券之星2009-03-11,http://news.stockstar.com/global/darticle. aspx?id=JL,20090311,00000604&columnid=947(来源《人民日报》)。
    ①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62页。
    ①周海虹:《黄南州农牧局深入南部两县检查指导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青海农牧业信息网2009-07-24,http://www.qhagri.gov.cn/Html/2009_07_22/2_1916_2009_07_22_68159.html,来源黄南州农牧局。
    ②杨三军、余晓洁:《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启动,惠及47万牧民》,中国经济网2008-10-10,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810/10/t20081010_17031415.shtml。
    ③《青海藏区与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调研综述》,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族地区经济处2008-01-07, http://www.scdrc.gov.cn/contentl.aspx?NAME。
    ①袁飞:《石渠县今年8455名游牧民将实现定居》,四川新闻网2009-07-13,http://gz.newssc.org/system/ 2009/07/13/012139279.shtml。
    ②《加快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青海新藏区》,湟源县人民政府2009-04-24,http://www. qhhy. gov.cn.
    ①《加快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青海新藏区》,湟源县人民政府2009-04-24,http://www. qhhy. gov.cn。
    ②《加快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青海新藏区》,湟源县人民政府2009-04-24,http://www. qhhy. gov.cn。
    ①李连荣:文化接触与民俗变迁——青海藏蒙汉聚居区年节期间藏族人的衣食住行观,《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第48页。
    ①(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474、478页。
    ①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②(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28页。
    ①(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57页。
    ②(民国)刘运新、陈之凤等编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族古籍办公室标注:《大通县志》,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14页。
    ①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5页。
    ①(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474-475页。
    ②根敦琼培著,法尊大师译:《白史》,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1年,第30页。
    ③这是由本人于2009年8月在祁连阿柔部落调查时由县城府、乡、镇政府提供的数据。这些数据已由青海农牧业信息网公布,参见《青海祁连县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正式启动》,http://www.qgri.gov.cn/Dfxxlb/ qhxxlb/t20090526_1279836.htm.
    ①(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罗伯特·比尔《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222、225页)。
    ③陈立明、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①(意)图齐等著,向红笳译:《喜马拉雅的人与神》,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153~158页。
    ②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青海新闻网2009-03-24,http://www. qhwh.gov.cn/system/2009/03/20/002711005.shtml。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青海新闻网2009-10-30,http://www.qhwh.gov.cn/system/2009/10/30/002833708.shtml.
    ①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25~726页。
    ②根旺:论藏族札巴部落婚姻家庭形态的变迁, 《西藏研究》,1991年第4期,第147页。
    ①(清)杨治平编纂,何平顺等标注:《丹噶尔厅志》,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93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5~627页。
    ②(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600页。
    ①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②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青海新闻网2009-03-24,http://www.qhwh. gov.cn/system/2009/03/20/002711005.shtml。
    ①《阿柔“逗曲”简介》,2009年8月由祁连县文化局提供。另见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青海新闻网2009-03-24,http://www.qhwh.gov.cn/system/2009/03/20/002711005.shtml.
    ②(清)杨治平编纂,何平顺等标注:《丹噶尔厅志》,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91页。
    ③(民国)姚钧纂,宋挺生标注:《贵德县志稿》,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17页。
    ④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432页。
    ⑤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①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②(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48~49页。
    ③(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①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祁连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①桑才让:浅谈青海藏族几种独特的婚俗及其社会功能, 《西藏研究》,1998年第1期,第101页。
    ①Sogyal Rinpoche.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Rigpa Fellowship.1993. p.90
    ②(明)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3~34页。
    ③(明)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2页。
    ④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注:《贤者喜宴》,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32页。
    ⑤(印度)阿底峡发掘,卢亚军译注:《西藏的观世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⑥(明)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⑦(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475页。
    ⑧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41~742页。
    ①五蕴:“蕴”,聚积之意。五蕴即物质(色)、感受(受)、意象(想)、造作(行)、了别(识)五种缘起的聚积物。人就是这些物质和精神的聚合体(详见《土观宗派源流》第259页)。
    (参考《西藏密宗》第290页;《西藏生死书》第24页)。
    ③孙景风编译:《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上海佛学书局,1994年,第23页。
    ④张澄基译注:《密勒日巴大师全集》(歌集),上海佛学书局,1994年,第666-675页。
    ⑤(清)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⑥尕藏加:《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250页。
    ①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1~282页。
    ①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②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①(清)杨应琚: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5,1954年青海文史研究馆影印,第512页。
    ②(民国)姚均纂,宋挺生标注:《贵德县志稿》,载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47页。
    ③(美)L.H.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386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0~748页。
    ①(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②(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①(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07~208页。
    ②(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46页。
    ①(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47页。
    ②(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06~20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