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祥瑞灾异作为一种传统的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较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社会,其主要政治功能在于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服务。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祥瑞灾异理论建构和普遍应用的阶段,祥瑞灾异对这一时期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有:
     第一,通过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有关文献的爬梳和整理,缕清祥瑞灾异思想的渊源、理论完善和升华的过程,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祥瑞灾异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力图揭示祥瑞灾异思想发展的脉络。
     第二,探讨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政治功能,这是文章的重点。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的政治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汉时期祥瑞灾异所蕴含的表彰有德和谴告人君的特点较为突出,是君主和大臣之间互相制约的一种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更多应用于维护统治者的合法地位,为王朝易代和政权转换服务。围绕着这个基本线索,本文从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皇权政治以及皇位嬗替、政权更迭两个大方面展开讨论。另外,由于祥瑞灾异还经常被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与手段,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争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时祥瑞灾异又经常被政权的反对者利用,一些政治野心家用来为谋反寻找借口、制造社会舆论,农民起义领袖则用来动员群众、鼓动民心。
     第三,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祥瑞灾异不仅影响了政治的运作和发展,而且渗透到了礼仪制度层面。这一时期不仅各种弥灾性礼仪以及宗庙祭祀乐都带有强烈的祥瑞灾异色彩,而且国家祀典封禅礼和祥瑞、谶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祥瑞对封禅礼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四,由于祥瑞灾异在封建王朝政治运作中的特殊功能和性质,所以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设置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进行管理。在中央太常属官太史是祥瑞灾异事务的主管机构,另外还有许多关涉机构配合管理事务的协同运作,这些关涉机构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诸多部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管理体制的运行基本上包括信息的收集、现象的解释、事务的处理三个层次,其过程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为隋唐时期祥瑞、灾异管理的制度化打下了基础。
As a kind of conventional political theory and culture,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had been affected the China Ancient times profoundly.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is to offer the service for the validity and authority of reign. During the Han and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was theorized and prevalent applied. It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each aspect of political lif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llowing parts:
     First: Through the comb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XianQin, the Han and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dissertation has cleared about the course of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s origin, consummation and sublimation, and posted it’s general venation.
     Second: The dissertation has discussed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this part is the emphasis of the dissertation. From the Han and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political function had been taken place the obvious changes: in the Han Dynasty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on praising moral emperor and condemning immoral emperor, and it was a kind of tool for emperor and minister restricting each other; in the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had been further applied on the maintenance of emperor’s legal status, and it also offered the service for dynasty’s subrogation and regime’s conversion. Surrounding this basic clew, the dissertation study from imperial power, imperial throne and regime alternation. In addition,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had been broad utilized in gubernatorial power contention as a kind of political tool and artifi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opponent used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frequently, some careerists looking for pretext and making public opinion, some insurrectionists mobilizing people and lassoing morale.
     Third: As a kind of political culture,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influenced not only the operation of politics, but also the so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Han and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influenced the ceremony of compensating disaster and the music of ancestral temple fete. It also influenced the Fengshan ceremony’s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onsummation.
     And finally, becaus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political operation,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gained the mind of government. In the Han and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government set up the special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to supervise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abnormity. In the centrality Taishi was the governing body and a lot of correlative institutions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management which relating to the central and the regional departments. The course of administrant system included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henomena explanation and affair disposal. During this time, the administrant course had been gradually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zed, and founded the well base for institutional manage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引文
1 参看《辞源》“祥瑞”条,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7 月,第 1236 页。
    2 参看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4《尚书礼部》,中华书局 1992 年,第 114-115 页。
    3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59 页。
    4 《南齐书》卷 18《祥瑞志》,第 349 页。
    5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上,第 2893 页。
    6 《辞源》“灾异”条,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7 月,第 1037 页。
    7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三十《必仁且智》,中华书局 1992 年 12 月,第 259 页。
    8 参阅杨权:《谶纬研究述略》,《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 年第 6 期。
    9 刘知几:《史通》卷 8《书事》篇载:“夫祥瑞者,所以发挥盛德,幽赞明王。至如凤凰来仪,嘉禾入献,秦得若雉,鲁获如麕。求诸《尚书》、《春秋》,上下数千载,其可得言者,盖不过一二而已。爰及近古则不然。凡祥瑞之出,非关理乱,盖主上所惑,臣下相欺,故德弥少而瑞弥多,政逾劣而祥逾盛。是以桓、灵受祉,比文、景而为丰;刘、石应符,比曹、马而益倍。而史官征其谬说,录彼邪言,真伪莫分,是非无别……”(《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4 月,第 231 页) 柳宗元:《贞符》载:“是故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惟人之仁,匪祥于天;匪祥于天,兹惟贞符哉!”(《柳河东集》卷 1《雅诗歌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5 月,第 22 页)
    10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灾祥略》,中华书局 1995 年 11 月,第 1905 页。
    1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中华书局 1986 年 9 月,第 9 页。
    12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 2《汉书·汉儒言灾异》,卷 3《汉书·两汉多凤凰》,中华书局 1963年 5 月,第 57 页,第 35 页。
    13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25 页。
    14 《二十五史说略》之《<宋书>说略》,《经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第 139 页。
    
    15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第 328 页。
    16 王子今先生:《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 年 2 月,第 53 页。
    17 《宋书》卷 27《符瑞志》,第 759 页。
    18 《辞源》“祥瑞”、“灾异”条,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7 月,第 1236 页,1037 页。
    19 《现代汉语词典》“祥瑞”、“灾异”条,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1375 页,1565 页。
    20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 98《祥瑞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1 月,第 1693 页。
    21 《礼记正义》卷 53《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632 页。
    22 《尚书正义》卷 12《洪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92 页。
    23 《史记》卷 2《夏本纪》,第 79-80 页。
    24 《汉书》卷 8《宣帝纪》,第 245 页。
    25 《春秋左传正义》卷 24,宣公十五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887-1888 页。
    
    26 《汉书》卷 85《谷永传》,第 3444 页。
    27 参看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4《尚书礼部》,中华书局 1992 年,第 114 页。
    28 参阅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 1988 年,第 562 页,564 页,565 页。
    29 《尚书正义》卷 5《益稷》,《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41 页。
    30 《易经》的成书年代迄今尚无定论,基本上有周初说、西周末说和战国说三种,虽然说法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易经》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年或前期的产物,其成书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陆续形成的作品。在这里笔者认为《易经》基本上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思想。
    31 《左传·昭公七年》。(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90 年 5 月,第 1287-1288 页。)
    32 《左传·僖公十四年》。(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90 年 5 月,第 347 页。)
    33 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四《春秋》,中华书局 1954 年 10 月,第 28 页。
    34 《左传·哀公十四年》。(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90 年版,第 1682 页。)孔子虽然不语怪力乱神,但却相信祥瑞灾异。《论语·子罕》记载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朱熹解释说:“凤,灵鸟,舜时来仪,文王时鸣于岐山。河图,河中龙马负图,伏羲时出,皆圣王之瑞也。”
    35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第一》,中华书局 2002 年 6 月,第 26-27 页。
    36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第一》,第 29 页。
    37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 15《月令第六之一》,中华书局 1989 年 2 月,第417 页。
    38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 15《月令第六之一》,第 420-421 页。
    39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 22《礼运第九之二》,第 614 页。
    40 清·戴望著:《管子校正》卷 14《水地第三十九》,第 1136-1138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41 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 13《有始览第一》,第 126-127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42 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 13《有始览第一》,第 128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43 清·孙诒让著:《墨子间诂》卷 5《非攻下第十九》,第 94-95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44 《汉书》卷 56《董仲舒传》,第 2495 页。
    45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 11《天容第四十五》,中华书局 1992 年 12 月,第 333-334页。
    46 《汉书》卷 56《董仲舒传》,第 2518-2519 页。
    47 《汉书》卷 56《董仲舒传》,第 2500 页。
    48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 6《符瑞第十六》,第 157-158 页。
    
    49 《汉书》卷 56《董仲舒传》,第 2500 页。
    50 《汉书》卷 56《董仲舒传》,第 2505 页。
    51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 13《五行相生第五十八》,第 362 页。
    52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 13《五行变救第六十三》,第 385 页。
    53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 9《论菑第五十四》,中华书局 1992 年 7 月,第 556-557 页。
    54 《汉书》卷 75《京房传》,第 3160 页。
    55 《汉书》卷 75《京房传》,第 3160 页。
    56 清·严可均校辑:《全汉文》卷 44《别对灾异》,中华书局 1958 年 12 月,第 369 页。
    57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 109《子部·术数类二》,中华书局 1965 年 6 月,第 924 页。
    58 汉·京房著,吴·陆绩注,明·程荣校:《京氏易传》,第 1 页。(《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2年 12 月,影印明万历新安程氏刊本。)
    59 汉·京房著,吴·陆绩注,明·程荣校:《京氏易传》,第 3 页。
    60 汉·京房著,吴·陆绩注,明·程荣校:《京氏易传》,第 5 页。
    61 汉·京房著,吴·陆绩注,明·程荣校:《京氏易传》,第 2 页。
    62 汉·京房著,吴·陆绩注,明·程荣校:《京氏易传》,第 10 页。
    63 汉·京房著,吴·陆绩注,明·程荣校:《京氏易传》,第 12 页。
    64 汉·京房著,吴·陆绩注,明·程荣校:《京氏易传》,第 12 页。
    65 以上引文,俱见《汉书》卷 85《谷永传》,第 3450,3459,3462,3466 页。
    66 《汉书》卷 30《艺文志》,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第 1704 页。
    67 《汉书》卷 36《楚元王附向传》,第 1943-1945 页。
    68 《汉书》卷 36《楚元王附向传》,第 1941 页。
    69 汉·刘向注,明·程荣校:《说苑》卷十六《谈丛》,第 445 页。(《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2年 12 月,影印明万历新安程氏刊本。)
    
    70 汉·刘向注,明·程荣校:《说苑》卷十《敬慎》,第 425 页。
    7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第 273 页。
    72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 6《封禅》,第 283-284。
    73 《孝经援神契》相关内容散见于《太平御览》和各经疏中。
    74 清·陈立撰,吴则舆点校:《白虎通疏证》卷 6《灾变》,中华书局 1994 年 8 月,第 268-271 页。
    75 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 4 月,第 229 页。
    76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 2001 年 7 月,第 247 页。
    77 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第二编,图版 147,148,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北京,1950 年。
    78 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 1959 年,第 166 页。
    79 周世荣:《湖南出土汉代铜镜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第 14 辑,中华书局 1986 年。
    80 参看李学勤:《<博局占>与规矩纹》,《文物》1997 年第 1 期。
    81 参看汉代墓葬文化资料库:http://www.sinica.edu.tw/。
    82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 72 页。
    83 在上述语境中,神即指天,相似的说法还见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所载谯周等因众瑞上言“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应际而生,与神合契。”(第 887 页)这里的神,显然也是对天的另外一种说法。
    84 《晋书》卷 68《纪瞻传》,第 1820 页。
    85 《宋书》卷 51《临川王道规传》,第 1478-1479 页。
    86 《魏书》卷 35《崔浩传》,第 811-812 页。
    87 《魏书》卷 7《高祖孝文帝纪》上,第 143 页。
    88 《魏书》卷 91《艺术传·张渊传》,第 1954 页。
    89 《隋书》卷 55《高劢传》,第 1374 页。
    90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62 页。
    91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64 页。
    92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4 页。
    93 顾颉刚:《五德始终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第 445 页。
    94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75 页。
    95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79 页。
    96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太昊帝宓牺氏“蛇身人首,有圣德”;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有圣德”;黄帝轩辕氏“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帝颛顼高阳氏“首戴干戈,有圣德”;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有圣德”;帝尧“身长十尺,有圣德”;帝禹“长有圣德”;商汤“在亳,能修其德”;周武王“周德既隆,草木茂盛”;刘邦有德,“以义取天下”;刘秀“卯金修德为天子”;曹丕乃“天更命圣人,制法天下,布德于民也”;刘备“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司马氏之王天下乃“感德而生”。(第 759-781 页)
    97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72 页。
    98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64 页。
    99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65 页。
    100 《辞源》解释“天道”为“自然的规律”。(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7 月,第 374 页)
    101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 17《天地之行第七十八》,第 458 页。
    102 汉·韩婴著,明·程荣校:《韩诗外传》卷 3,第 39 页。(《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12 月,影印明万历新安程氏刊本。)
    103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73 页。
    104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 23《论语五·为政篇上》,中华书局 1986 年 3 月,第 552页。
    105 《三国志》卷 2《文帝纪》,第 63 页。
    106 《三国志》卷 1《武帝纪》注引《魏书》,第 10 页。
    107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1 页。
    108 《魏书》卷 43《房法寿附族子景先传》,第 978 页。
    109 关于北魏德运的论证在“政治功能”一章中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110 《魏书》卷 48《高允传》,第 1072-1073 页。
    111 《北齐书》卷 30《高德政传》,第 408 页。
    112 清·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卷 11《天论第十七》,第 209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113 黄晖撰:《论衡校释》卷 3《初禀第十二》,中华书局 1990 年 2 月,第 128,131 页。
    114 黄晖撰:《论衡校释》卷 16《讲瑞第五十》,第 726-727 页。
    115 黄晖撰:《论衡校释》卷 16《讲瑞第五十》,第 730-731 页,第 731-732 页。
    116 三国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 1980 年 8 月,第 13 页。
    117 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卷 1《逍遥游》注,中华书局 1961 年 7 月,第 20 页。
    118 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卷 1《齐物论游》注,中华书局 1961 年 7 月,第 112 页。
    119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卷 7《塞难篇》,中华书局 1985 年 3 月,第 137 页。
    120 曹植:《诰咎文》,见《艺文类聚》卷 100《灾异部》“旱”条,第 1725 页。
    121 《北齐书》卷 30《崔昂传》,第 410 页。
    122 《北齐书》卷 45《文苑传·樊逊传》,第 613 页。
    123 《魏书》卷 21《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第 537 页。
    124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 98《祥瑞部》上“甘露”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1 月,第 1699 页。
    125 《晋书》卷 47《傅玄传》,第 1320 页。
    126 《魏书》卷 54《高闾传》,第 1205 页。
    127 (英)B.马林诺夫斯基著,黄建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 1999 年,第 179 页。
    128 唐·杜佑撰:《通典》卷 21《职官典·宰相》曰:“自魏晋以来,宰相但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知政事者则是矣,无有常官。其相国、丞相,或为赠官,或则不置,自为尊崇之位,多非人臣之职。其真为宰相者,不必居此官。”(第 538 页)又云:“后魏旧制,有大将军,不置太尉;有丞相,不置司徒。自正光以后,始俱置之,然而尤重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则侍中为枢密之任。北齐乾明中,置丞相。河清中分为左右,各置府僚。然而为宰相秉持朝政者,亦多为侍中。”(第 539-540 页)
    129 《周礼注疏》卷 2《天官·大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646 页。
    130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卷 20《忠孝第五十一》,第 358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131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卷 10《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第 181 页,179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132 《汉书》卷 30《艺文志》师古注引刘向《别录》,第 1704 页。
    133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第 78 页。
    134 《春秋左传正义》卷 44,昭公七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048-2049 页。
    135 《后汉书》卷 61《周举传》,第 2025-2026 页。
    136 《汉书》卷 27《五行志》中之下,第 1418 页。
    137 《后汉书》卷 30 下《郎顗传》,第 1054-1055 页。
    138 《魏书》卷 67《崔光传》,第 1490 页。
    139 《晋书》卷 87《凉后主李歆传》,第 2268-2270 页。
    140 《汉书》卷 78《萧望之传》,第 3273 页。
    141 《汉书》卷 36《楚元王传附向传》,第 1958-1962 页。
    142 《汉书》卷 10《成帝纪》,第 302 页。
    143 《汉书》卷 10《成帝纪》,第 304 页。
    144 《汉书》卷 98《元后传》,第 4020-4021 页。
    145 《晋书》卷 27《五行志》上,第 804 页。
    146 《汉书》卷 36《楚元王传附向传》,第 1930-1932 页。
    147 《汉书》卷 98《元后传》,第 4017 页。
    148 东晋·袁宏撰,张烈点校:《后汉纪》卷 18《孝顺皇帝纪》,中华书局 2002 年 6 月,第 356-357 页。
    149 《后汉书》卷 54《杨震附赐传》,第 1779-1780 页。
    150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第 1765 页。
    
    151 《后汉书》卷 33《朱浮传》,第 1141-1142 页。
    152 《汉书》卷 6《武帝纪》,第 166 页。
    153 《三国志》卷 25《魏书·杨阜传》,第 704-706 页。
    154 《汉书》卷 27《五行志》下之下,第 1505 页。
    155 《后汉书》卷 48《杨终传》,第 1597-1598 页。
    156 《三国志》卷 14《蒋济传》,第 454 页。
    157 《后汉书》卷 24《马援附严传》,第 860 页。
    158 东晋·袁宏撰,张烈点校:《后汉纪》卷 18《孝顺皇帝纪》,中华书局 2002 年 6 月,第 356-357 页。
    159 《晋书》卷 71《熊远传》,第 1886-1888 页。
    160 参看王保顶:《汉代灾异观略论》,《学术月刊》1997 年第 5 期。
    161 《汉书》卷 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 3195 页。
    162 《汉书》卷 81《张禹传》,第 3351 页。
    163 《汉书》卷 85《谷永传》,第 3450-3455 页。
    164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第 1766-1767 页。
    165 《后汉书》卷 54《杨震附牧传》,第 1768 页。
    166 《后汉书》卷 54《杨震附赐传》,第 1779 页。
    167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之《南齐书·东晋以后政权嬗代之特征》,中华书局 1985 年 3 月,第259-262 页。
    168 《廿二史札记》卷 2《汉诏多惧词》,中华书局 1963 年 5 月,第 37 页。
    169 西汉 16 次,东汉 14 次,三国曹魏 1 次,晋 6 次,十六国 1 次,宋 2 次,齐 1 次,梁 1 次,陈 2 次,北魏 17 次,后周 9 次。
    170 《汉书》卷 4《文帝纪》,第 128 页。
    171 陈业新在《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4 月)一书中对君主罪己诏的基本内容也有类似概括。
    172 据《魏书·灵徵志》统计:北魏大风、大水、地震、雨雹、蝗灾共计 155 次,而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三朝共计 131 次,占总数的 85%。
    173 《魏书》卷 60《程骏传》,文明太后谓群臣曰:“言事固当正直而准古典,安可依附暂时旧事乎?”(第
    1346 页)“旧事”指鲜卑旧俗。
    174 《魏书》卷 7《高祖孝文帝纪》下,第 187 页。
    175 《魏书》卷 19 中《任城王云附子澄传》,第 471 页。
    176 《魏书》卷 8《世宗宣武帝纪》,第 215 页。
    177 《魏书》卷 9《肃宗孝明帝纪》,第 249 页。
    178 陈卓写的《玄象诗》在敦煌第 3589 号残卷中发现,是一首写新体系星官的诗,藏于法国国立博物馆。
    179 如对彗星的记载,《晋书·天文志》:“彗星,所谓扫星。本类星,末类彗,小者数寸,长或竟天。见则兵起,大水。主扫除,除旧布新。有五色,各依五行本精所主。史臣案,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光芒所及则为灾”。(第 323 页)
    180 《汉书》卷 40《王陵传》,第 2049 页。
    181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中华书局 1959 年 12 月,第 106 页。汉代的宰相是“三公”,而“三公”在秦汉时期所指不同,秦和西汉前期“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西汉晚期“三公”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东汉初年“三公”变为太尉、司徒、司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指尚书台(省)长官。
    182 《后汉书》志 24《百官志》一,第 3562 页。
    183 参看于振波:《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对宰相制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 年第 6 期。
    184 《汉书》卷 84《翟方进传》注引,第 3424 页。
    185 《三国志》卷 2《文帝纪》,第 78 页。
    186 《晋书》卷 118《姚兴载记》下,第 2996 页。
    187 陈长琦著:《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1 月,第 249 页。
    188 《晋书》卷 24《职官志》,第 725 页。
    189 《宋书》卷 39《百官志》上,第 1218 页。
    190 《新唐书》卷 46《百官志》一,第 1179 页。
    191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9《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第 273 页。
    192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8《门下省》,第 241 页。
    193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三师三公尚书都省》,第 6 页。
    
    194 《晋书》卷 3《武帝纪》,第 51,53 页。
    195 《晋书》卷 3《武帝纪》,第 54,55 页。
    196 《汉书》卷 22《礼乐志》注引,第 1061 页。
    197 《汉书》卷 22《礼乐志》,第 1060-1061 页。
    198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53 页。
    199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31 页。
    200 《史记》卷 12《孝武本纪》,第 465 页。
    201 《汉书》卷 64《吾丘寿王传》,第 2798 页。
    202 《魏书》卷 3《太宗明元帝纪》,第 64 页。
    203 《宋书》卷 28《符瑞志》中,第 803 页。
    204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37 页。
    205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917《羽族部四·白雉》引《春秋感精符》,中华书局 1960 年 2 月,第 4068页。
    206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49 页。
    207 江晓原、钮卫星在《天学史上的梁武帝》(《中国文化》第 15、16 合期,北京·香港·台北,1998 年)一文中统计梁武帝统治时期老人星出现的次数为 34 次,恐有误。
    208 唐·瞿昙悉达编:《唐开元占经》,中国书店影印 1989 年 11 月,第 494 页。
    209 清·赵翼撰:《廿二史札记》卷 3《汉书·两汉多凤凰》,中华书局 1963 年 5 月,第 57 页。
    210 王昶:《金石萃编》卷 24《魏一·禅国山碑》按。
    211 《后汉书》卷 1《光武帝纪》下,第 82-83 页。
    212 《三国志》卷 47《吴书·吴主传》,第 1147 页。
    213 《隋书》卷 13《音乐志》上,第 303-304 页。
    214 《周书》卷 5《武帝纪》上,第 82 页。
    215 《周书》卷 6《武帝纪》下,第 104 页。
    216 《魏书》卷 4《世祖太武帝纪》上,第 85 页。
    217 《周书》卷 4《明帝纪》,第 55 页。
    218 《后汉书》卷 48《杨终传》,第 1600-1601 页。
    219 《三国志》卷 19《魏书·陈思王植传》,第 576 页。
    220 《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第 238 页。
    221 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 4《后主》,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10 月,第 75 页。
    222 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 4 月,第 46 页。
    223 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 4 月,第 47 页。
    224 《三国志》卷 48《吴书·三嗣主传》,第 1171 页。
    225 《三国志》卷 48《吴书·三嗣主传》,第 1171 页。
    226 《晋书》卷 101《刘元海载记》,第 2651 页。校勘记曰:《魏书·刘聪传》“泉”作“渊”,《御览》六八二引《前赵录》作“深”。盖“泉”字本作“渊”,“泉”“深”皆避唐讳改。
    227 《晋书》卷 110《慕容儁载记》,第 2834 页。
     228 比如,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依据被统治者是否相信、是否赞同某种统治,来确认统治的合法性并在此意义上提出他的合法性概念,并在对正当性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权威的概念,并把权威分为三种类型,即众所周知的三种权威类型: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立译:《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56-57 页。)美国学者帕森斯试图从社会价值规范中去理解合法性,他认为合法性来自社会的价值规范系统,即社会的“制度模式根据社会系统价值基础被合法化”。(【美】帕森斯著,梁向阳译:《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61 页。)美国学者李普塞特认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55页。)阿尔蒙德把合法性看作是一种体系文化,它表现为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与对政治秩序的自觉遵守。(【美】阿尔蒙德,【美】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进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5-36 页。)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强调合法性是符合价值规范基础上的支持和忠诚,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 1989 年 3 月,第 188-189 页。)另外,我国学者赵海立认为“合法性在政治学上是指公众对政治统治的认可与支持”。(《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 年第 5 期)王辉森认为作为整体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实际上是由各类政治主体为赢得政治客体的合法性的支持,围绕政治合法性基础的构建、维持与维护而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系统分析初探》,《河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229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 7《禅代》,中华书局 1963 年 5 月,第 127-128 页。
    
    230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 7《魏晋禅代不同》,中华书局 1963 年 5 月,第 131-132 页。
    231 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卷 10《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 1959 年 6 月,第 454-456 页。
    232 《春秋公羊传》卷 1,隐公元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197 页。
    233 东汉·荀悦撰,张烈点校:《汉纪》卷 27《孝成皇帝纪》,中华书局 2002 年 6 月,第 477 页。
    234 吕思勉著:《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探筹》,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8 月,第 560 页。
    235 《汉书》卷 4《文帝纪》,第 111 页。
    237 《晋书》卷 65《王导传》,第 1745 页。
    238 《晋书》卷 6《元帝纪》,第 143 页。
    239 《晋书》卷 27《五行志》上,第 828 页。
    240 《晋书》卷 6《元帝纪》,第 143 页。
    241 《晋书》卷 6《元帝纪》,第 145-147 页。
    242 《晋书》卷 27《五行志》上,第 828 页。
    243 《晋书》卷 99《桓玄传》,第 2596 页。
    244 《晋书》卷 99《桓玄传》,第 2585 页。
    245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6 页。
    
    246 《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第 203 页。
    247 《汉书》卷 1《高帝纪》下,第 82 页。
    248 《三国志》卷 4《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第 138 页。
    249 《晋书》卷 28《五行志》中,第 860 页。
    250 《周书》卷 5《武帝纪》上,第 63 页。
    251 《周书》卷 5《武帝纪》上,第 63 页。
    252 《汉书》卷 97《外戚传上·孝景王皇后传》,第 3946 页。
    253 《汉书》卷 97《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倢伃传》,第 3956 页。
    254 《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第 95 页。
    255 《三国志》卷 50《吴书·妃嫔传》,第 1199 页。
    256 《晋书》卷 32《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第 981 页。
    257 《魏书》卷 7《高祖孝文帝纪》上,第 135 页。
    258 《魏书》卷 8《世宗宣武帝纪》,第 191 页。
    259 《魏书》卷 9《肃宗孝明帝纪》,第 221 页。
    260 以上引文俱见《汉书》卷 8《宣帝纪》,第 236 页,237 页。
    261 《梁书》卷 4《简文帝纪》,第 108 页。
    262 《梁书》卷 5《元帝纪》,第 136 页。
    263 《梁书》卷 5《元帝纪》,第 115-118 页。
    264 清·焦循著:《孟子正义》卷 2《梁惠王下》,第 86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265 《史记》卷 128《龟策列传》,第 3223 页。
    266 《南齐书》卷 18《祥瑞志》,第 349 页。
    267 《南齐书》卷 2《高帝纪》下,第 39 页。
    268 《宋书》卷 3《武帝纪》下,第 60-61 页。另外,晋代的习凿齿也曾经对魏晋禅代发表过看法,他认为:“自汉末鼎沸五六十年,吴魏犯顺而强,蜀人杖正而弱,三家不能相一,万姓旷而无主。夫有定天下之大功,为天下之所推,孰如见推于暗人,受尊于微弱?配天而为帝,方驾于三代,岂比俛首于曹氏,侧足于不正?即情而恒实,取之而无惭,何与诡事而托伪,开乱于将来者乎?是故故旧之恩可封魏后,三恪之数不宜见列。以晋承汉,功实显然,正名当事,情体亦厌,又何为虚尊不正之魏而亏我道于大通哉!”(《晋书》卷 82《习凿齿传》,第 2157 页)
    269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 64 页。
    270 《晋书》卷 3《武帝纪》,第 51-52 页。
    271 《宋书》卷 28《符瑞志》中。
    272 《史记》卷 8《高祖本纪》说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第 342 页)
    273 《史记》卷 8《高祖本纪》,第 341 页,第 342 页,第 343 页。
    274 《后汉书》卷 1《光武帝纪》下,第 86 页。
    275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第 57 页。
    276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79 页。
    277 《南史》卷 4《高帝纪》,第 113 页。
    278 《南齐书》卷 18《祥瑞志》,第 353 页。
    279 《梁书》卷 1《武帝纪》上,第 1 页。
    280 《陈书》卷 1《高祖纪》上,第 1 页。
    281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3168 页。
    282 《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第 237 页。
    283 《史记》卷 8《高祖本纪》,第 347 页。按《史记索隐》:“应注云:‘秦文公获黑龙,命河为德水是也。’又按:《春秋合诚图》云‘水神哭,子褒败’。宋均以为高祖斩白蛇而神母哭,则此母水精也。此皆谬说。又注云‘至光武乃改’者,谓改汉为火德,秦为金德,与雨金及赤帝子之理合也。”(第 348 页)
    284 蒋重跃:《五德始终说与历史正统观》,《南京大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285 《后汉书》卷 1《光武帝纪》上,第 21 页。
    286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 70,72 页。
    287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75 页
    288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79 页。
    289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上注引《魏略》,第 76 页。
    290 《晋书》卷 23《乐志》下,第 703,706,707 页。
    291 《晋书》卷 25《舆服志》,第 753 页。
    292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6 页。
    293 《宋书》卷 32《五行志》三,第 941 页。
    294 《南齐书》卷 18《祥瑞志》,第 354 页。
    295 《陈书》卷 1《高祖纪》上,第 25 页。
    296 《后汉书》卷 75《袁术传》,第 2439 页。
    297 《易传》即《易纬》,参看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125 页。
    298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 63-64 页。
    299 《洛书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洛书宝号命》曰:“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曰:“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曰:“帝三建九会备”。(《三国志》卷 32《蜀书·先主传》,第 887 页)
    300 《三国志》卷 32《蜀书·先主传》,第 889 页。
    301 《宋书》卷 2《武帝纪》中,第 47,48 页。
    302 《易传》曰:“冬龙见,天子亡社稷,大人应天命之符”;《金雌诗》云:“‘大火有心水抱之,悠悠百年是其时。’火,宋之分野。水,宋之德也”;《金雌诗》又曰:“‘云出而两渐欲举,短如之何乃相岨,交哉乱也当何所,唯有隐岩殖禾黍,西南之朋困桓父。’两云‘玄’字也。短者,云胙短也。岩隐不见,唯应见谷,殖禾谷边,则圣讳炳明也”;《易》曰:“‘西南得朋。’故能困桓父也”;刘向谶曰:“‘上五尽寄致太平,草付合成集群英。’前句则陛下小讳,后句则太子讳也”。(《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5-786 页)
    303 《南齐书》卷 1《高帝纪》,第 21 页。
    304 《南齐书》卷 18《祥瑞志》:《老子河洛谶》曰:“‘年历七七水灭绪,风云俱起龙麟举。’宋水德王,义熙十四年,元熙二年,永初三年,景平一年,元嘉三十年,孝建三年,大明八年,永光一年,泰始七年,泰豫一年,元徽四年,昇明三年,凡七十七年,故曰七七也”;又曰:“‘肃草成,道德怀书备出身,形法治吴出南京。’上即姓讳也。南京,南徐州治京口也”;又曰:“‘墥堨河梁塞龙渊,消除水灾泄山川?瘔拡旌?梁,为路也,路即道也。渊塞者,譬路成也。即太祖讳也。消水灾,言除宋氏患难也”;又曰:“‘上参南斗第一星,下立草屋为紫庭。神龙之岗梧桐生,凤鸟舒翼翔且鸣。’南斗第一星,吴分也。草屋,萧字也。又箫管之器,像凤鸟翼也”;又曰:“‘箫为二士,天下大乐。’二士,主字也”;又曰:“‘天子何在草中宿。’宿,肃也”。《尚书中候仪明篇》曰:“仁人杰出,握表之象,曰角姓,合音之于。”苏偘云:“萧,角姓也。又八音之器有箫管也。”《孝经钩命决》曰:“谁者起,视名将。”君者群也,理物为雄,优劣相次以期兴,将,太祖小讳也。《王子年歌》曰:“金刀治世后遂苦,帝王昏乱天神怒。灾异屡见戒人主。三分二叛失州土。三王九江一在吴。余悉稚小早少孤。一国二主天所驱。”《金雄记》曰:“铄金作刀在龙里,占睡上人相须起。”又云:“当复有作肃入草。”等等。(第 349-351 页)
    305 《梁书》卷 1《武帝纪》上,第 26 页。
    306 《梁书》卷 51《处士传·陶弘景传》,第 743 页。
    307 《陈书》卷 1《高祖纪》上,第 22 页。
    308 西汉时纬书有“五经六纬”之说,是指五经纬:《诗纬》、《书纬》、《礼纬》、《易纬》、《春秋纬》、《乐经纬》,到东汉光武时,纬书形成八十一篇的定本,包括《河图》、《洛书》四十五篇,七纬三十六篇,通常称为“河洛七纬”,据《后汉书·方术传·樊英传》李贤注曰:“七纬者,《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也;《书》纬《璇玑钤》、《考灵曜》、《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也;《诗》纬《推度灾》、《记历枢》、《含神务》也;《礼》纬《含文嘉》、《稽命徵》、《斗威仪》也;《乐》纬《动声仪》、《稽耀嘉》、《汁图徵》也;《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也;《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孽》、《佑助期》、《握诚图》、《潛潭巴》、《说题辞》也。”(第 2721-2722 页)
    309 《汉书》卷 1《高帝纪》上,第 22 页。
    310 《汉书》卷 32《张耳传》,第 1838 页。
    311 《后汉书》卷 1《光武帝纪》,第 86 页。
    312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 64 页。
    313 《三国志》卷 1《魏书·武帝纪》,第 22 页。
    314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 70 页。
    315 《三国志》卷 32《蜀书·先主传》,第 887-888 页。
    316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0 页。
    317 《晋书》卷 13《天文志》下亦载此事,但是“案三国史并无荧惑守心之文,疑是入太微。”(第 362 页)
    318 《晋书》卷 6《中宗元帝纪》,第 157 页。
    319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4-785 页。
    320 太白指金星,岁星指木星,镇星指土星,荧惑指火星。
    321 《魏书》卷 35《崔浩传》,第 811 页。
    322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
    323 《三国志》卷 32《蜀书·先主传》。
    324 《隋书》卷 6《礼仪志》一,第 117 页。
    325 碑本《隶释》卷 19,转引自《全三国文》卷 28 卫觊《受禅表》。又关于此文的作者,严可均认为:“唐韦绚录《刘宾客嘉话》:‘魏受禅表,王朗文,梁鹄书,锺繇镌字,谓之三绝。’今据闻人牟准《魏敬侯碑阴》,则受禅表卫觊撰并书,牟准去魏未远,语尤可信也。”
    326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汉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穷,三纲不立,五纬错行,灵祥并见,推术数者,虑之古道,咸以为天之历数,运终兹世。凡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汉数终之极,魏家受命之符。汉主以神器宜授于臣,宪章有虞,致位于丕。”(第 75 页)
    327 《梁书》卷 2《武帝纪》中和《陈书》卷 2《高祖纪》下。
    328 如《梁书》卷 1《武帝纪》上所载齐帝禅位于梁王的诏书就说:“相国梁王,天诞睿哲,神纵灵武,德格玄祇,功均造物。止宗社之横流,反生民之涂炭。扶倾颓构之下,拯溺逝川之中。九区重缉,四维更纽。绝礼还纪,崩乐复张。文馆盈绅,戎亭息警。浃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八表呈祥,五灵效祉。岂止鳞羽祯奇,云星瑞色而已哉!勋茂于百王,道昭乎万代,固以明配上天,光华日月者也。河狱表革命之符,图谶纪代终之运。乐推之心,幽显共积;歌颂之诚,华裔同著。昔水政既微,木德升绪,天之历数,实有所归,握镜璇枢,允集明哲。”(第 26 页)其他类似诏书内容与此相似,文繁不引。
    329 《晋书》卷 111《慕容暐载记》,第 2862-2863 页。
    330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成公四年》,第 818 页。
    331 蒋重跃:《五德始终说与历史正统观》,《南京大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332 《辞源》,商务印书馆 1989 年 7 月,第 889 页。
    334 《晋书》卷 101《刘元海载记》,第 2649 页。
    335 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卷 13《穆帝》三,中华书局 1975 年 7 月,第 364 页。
    336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第 2928-2929 页。
    337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44 页。
    338 也许后赵石勒可以称为一个异数。据《晋书》卷 104《石勒载记》上记载,东晋大臣刘琨曾写信劝其归降,但石勒在报刘琨书中却说:“君当逞节本朝,吾自夷,难为效”。在其称赵王后,也公开以胡人自居,认为自己就是正统,而无所谓华夷之别。但是,石勒后来在正统问题上还是感觉到底气不足,他曾经对徐光说:“吴蜀未平,书轨不一,司马家犹不绝于丹阳,恐后人将以吾为不应符录,每一思之,不觉见于神色。” (第 2715,2753 页)
    339 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卷 12《惠帝》二,第 315 页。
    340 《周易·系辞》上。
    341 前两种说法主要是参考董书城、钟声、董磊编著:《帝王统御术——中国古代政治权术剖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一书。
    342 《史记》卷 3《殷本纪》,第 91 页。
    343 《史记》卷 4《周本纪》,第 111 页。
    344 《晋书》卷 121《李雄载记》,第 3035 页。
    345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上,第 2883 页。
    346 《魏书》卷 2《太祖道武帝纪》,第 19 页。
    347 《北齐书》卷 4《文宣纪》,第 43 页。
    348 《周书》卷 1《文帝纪》上,第 2-3 页。
    349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上,第 2883 页。
    350 《魏书》卷 2《太祖道武帝纪》,第 19 页。
    351 《晋书》卷 122《吕光载记》,第 3053 页。
    
    352 《晋书》卷 101《刘元海载记》,第 2645-2646 页。
    353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上,第 2883 页。
    354 《晋书》卷 122《吕光载记》,第 3053,3055 页。
    355 《北齐书》卷 1《神武纪》上,第 1 页。
    356 《北史》卷 7《显祖文宣帝纪》,第 243 页。
    357 《周书》卷 1《文帝纪》上,第 2-3 页。
    358 《晋书》卷 104《石勒载记》上,第 2708 页。
    359 《晋书》卷 112《苻健载记》,第 2871 页。
    360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上,第 2884 页。
    361 《晋书》卷 116《姚苌载记》,第 2965 页。
    362 《晋书》卷 122《吕光载记》,第 3055 页。
    363 《晋书》卷 125《乞伏国仁载记》第 3113 页。
    364 《北齐书》卷 13《清河王岳传》,第 1,8,3,174 页。
    365 《周书》卷 1《文帝纪》上,第 2-3 页。
    366 《晋书》卷 122《吕光载记》,第 3059 页。
    367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125《偏霸部九·后凉吕光》,中华书局 1960 年 2 月,第 604 页。
    368 《北齐书》卷 2《神武帝纪》,第 20 页。
    369 《北齐书》卷 42《阳休之传》,第 561 页。
    370 《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第 228 页。
    371 历史上关于秦代传国玉玺的材料与刻文始终存在着争论,有关内容可参看王春云的《秦代传国玉玺揭密——两个版本、两种材料、两枚玉玺》,《珠宝科技》2003 年第 5 期。
    372 《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第 275 页。
    373 《汉书》卷 98《元后传》,第 4032 页。
    374 《晋书》卷 105《石勒载记》下:“季龙克上邽,遣主簿赵封送传国玉玺、金玺、太子玉玺各一于勒。”(第 2745 页)
    375 《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注引,第 228 页。
    376 《北齐书》记载为“戴僧施”,而《晋书》记载为“戴施”。
    377 《晋书》卷 110《慕容儁载记》,第 2834 页。
    378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8《门下省·符宝郎》,第 252 页。
    379 明·邱浚著,林冠群、周济夫校点《大学衍义补》卷 157《成功化·圣神功化之极》,京华出版社 1994年 4 月,第 1375 页。
    380 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卷 2《城东·景宁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 4 月,第104 页。
    381 《魏书》卷 4《世祖太武帝纪》下,第 101 页。
    382 《晋书》卷 101《刘元海载记》,第 2651 页。
    383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682《仪式部三·玺》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录》,第 3043 页。
    384 《晋书》卷 106《石季龙载记》上,第 2765 页。
    385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682《仪式部三·玺》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第 3043 页。
    386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682《仪式部三·玺》引段龟龙《凉州记》,第 3045 页。
    387 《晋书》卷 127《慕容德载记》,第 3163 页。
    388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57-2958 页。
    389 《周书》卷 1《文帝纪》上,第 1 页。
    390 《魏书》卷 103《匈奴宇文莫槐传》,第 2304 页。
    391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44 页。
    392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34 页。
    393 赵超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6 月,第 210,第 310,第 362 页。
    394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44 页。
    395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44 页。
    396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 8 月,第 1472 页。
    397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45-2746 页。
    
    398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47 页。
    399 《魏书》卷 21《彭城王勰传》,第 573 页。
    400 《隋书》卷 1《高祖杨坚纪》上,第 1-2 页。
    401 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政治斗争”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年 9 月,第 487 页。
    402 《史记》卷 27《天官书》,第 1336,1338 页。
    403 汉·刘安著,东汉·高诱注:《淮南子注》卷 4《墬形训》,第 59 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404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哀公六年,第 1635 页。
    405 《晋书》卷 12《天文志》中,第 332 页。
    406 《史记》卷 7《项羽本纪》,第 311 页。
    407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第 64 页。
    408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4 页。
    
    409 《宋书》卷 27《符瑞志》上,第 780 页。
    410 《汉书》卷 8《宣帝纪》,第 236 页。
    411 《北齐书》卷 1《神武帝纪》上,第 6 页。
    412 《晋书》卷 6《中宗元帝纪》,第 157 页。
    413 《宋书》卷 7《前废帝纪》,第 146 页。
    414 《北齐书》卷 6《孝昭纪》,第 85 页。
    415 《北齐书》卷 12《乐陵王百年传》,第 158 页。
    416 《北齐书》卷 12《乐陵王百年传》,第 158 页。
    417 《北齐书》卷 10《上党王涣传》,第 136 页。
    418 《北齐书》卷 10《上党王涣传》,第 135 页。
    419 《北齐书》卷 11《河间王孝琬传》,第 146 页。
    420 参看胡厚宣:《殷人占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
    
    421 《汉书》卷 80《宣元六王传·东平思王宇传》,第 3325 页。
    422 《后汉书》卷 13《公孙述传》,第 535,538 页。
    423 《后汉书》卷 13《公孙述传》,第 537-538 页。
    424 《后汉书》卷 21《耿纯传》,第 763 页。
    425 《后汉书》卷 50《孝明八王传·梁节王畅传》,第 1676 页。
    426 《后汉书》卷 75《袁术传》,第 2439 页。
    427 《晋书》39《王沈传附子浚传》,第 1149 页。
    428 《宋书》卷 84《邓琬传》,第 2134 页。
    429 《南史》卷 45《张敬儿传》,第 1138 页。
    430 《魏书》卷 26《长孙肥传》,第 651 页。
    431 《魏书》卷 17《明元六王传·乐平王丕传》,第 414 页。
    432 《后汉书》卷 20《祭遵传》,第 740 页。
    433 《魏书》卷 91《术艺传·刘灵助传》,第 1959 页。
    434 《魏书》卷 35《崔浩传》,第 812 页。
    435 《资治通鉴》卷 119 宋武帝永初三年,第 3746 页。《魏书·长孙嵩传》载:“太宗寝疾,问后事于(长孙)嵩,嵩曰:‘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今长皇子贤而世嫡,天所命也,请立。’乃定策禁中,于是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拓跋焘不是明元帝拓跋嗣的嫡子,且生母杜贵嫔在后宫中的地位也较低,所以《魏书》“长皇子贤而世嫡”恐有误,故引《资治通鉴》。
    436 梁·释慧皎撰,汤永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 11《习禅·宋伪魏平城释玄高传》,中华书局1992 年 10 月,第 411 页。另外太子晃一事在《南齐书·魏虏传》、《广弘明集》和唐西明寺释氏《集古今佛道论衡》中都有记载。
    437 《北齐书》卷 7《武成帝纪》,第 94 页。
    438 《北齐书》卷 39《祖珽传》,第 517 页。
    439 《晋书》卷 106《石季龙载记》上,第 2775 页。
    440 《汉书》卷 26《天文志》,第 1281 页。
    441 《汉书》卷 81《孔光传》,第 3357-3358 页。
    442 《汉书》卷 93《佞幸传·董贤传》,第 3739 页。
    443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第 1766 页。
    
    444 《汉书》卷 75《京房传》,第 3161 页。
    445 《后汉书》卷 57《李云传》,第 1853 页。
    446 《后汉书》卷 48《翟酺传》,第 1602 页。
    447 《史记》卷 48《陈涉世家》,第 1950 页。
    448 《后汉书》卷 6《孝冲帝纪》,第 277 页。
    449 《后汉书》卷 7《孝桓帝纪》,第 293 页。
    450 《后汉书》卷 71《皇甫嵩传》,第 2299,2300 页。
    451 《后汉书》卷 20《祭遵传》,第 739 页。
    452 《晋书》卷 100《张昌传》,第 2613 页。
    453 《魏书》卷 3《太宗明元帝纪》,第 56 页。
    454 《宋书》卷 75《王僧达传》,第 1957 页。
    455 《南齐书》卷 53《良政传·裴昭明传》,第 919 页。
    456 《梁书》卷 20《刘季连传》,第 309 页。
    457 《梁书》卷 27《陆襄传》,第 409 页。
    458 《道藏·洞神部·戒律类》,转引自方诗铭《“汉祚复兴”的谶记与原始道教》,《史林》1996 年第 3 期。
    459 《汉书》卷 36《楚元王·刘向附刘歆传》,第 1972 页。
    460 《汉书》卷 99《王莽传》下,第 4184 页。
    461 《后汉书》卷 1《光武帝纪》上,第 2 页。
    462 《魏书》卷 28《刘洁传》,第 689 页。
    463 《魏书》卷 91《术艺传·刘灵助传》,第 1959 页。
    464 《晋书》卷 100《张昌传》,第 2613 页。
    465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 1984 年影印版,第 12 页。
    466 《晋书》卷 27《五行志》上,第 800 页。
    467 《说文解字》卷 11 下。
    468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 16《月令》第六之二,中华书局,1989 年 2 月,第 450-451 页。
    469 《周礼注疏》卷 26《春官·司巫》,第 816 页。
    470 唐·杜佑撰:《通典》卷 43《礼三·吉礼·大雩》,第 1201 页。
    471 《后汉书》志 5《礼仪志》中,第 3117 页。
    472 《后汉书》志 5《礼仪志》中注引,第 3118 页。
    473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 年第 2 期。
    474 《南阳两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 1990 年,图版第 177。
    475 《隋书》卷 7《礼仪志》二,第 125-126 页。
    476 黄晖撰:《论衡校释》,卷 15《明雩篇》,中华书局 1990 年 2 月,第 671 页。
    477 《礼记正义》卷 18《曾子问》第七:曾子问曰:“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废者几?”孔子曰:“四。”“请问之?”曰:“大庙火、日食、后之丧、雨霑服失容,则废。如诸侯皆在而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色与其兵。”(第 1394 页)
    478 《晋书》卷 12《天文志》中,第 317 页。
    479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七年》,第 1384 页。
    480 《通典》卷 45《礼五·吉礼四·社稷》,第 1266 页。
    481 《宋书》卷 14《礼志》一,第 351 页。
    482 《后汉书》志 4《礼仪志》上,第 3101 页。
    483 《晋书》卷 19《礼志》上,第 594 页。
    484 唐·杜佑撰:《通典》卷 78《礼三十八·军礼·天子贺朔伐鼓》,第 2119 页。
    485 《晋书》卷 19《礼志》上,第 594 页。
    486 《晋书》卷 19《礼志》上,第 595 页。
    487 《宋书》卷 14《礼志》一,第 353 页。
    488 《礼记正义》卷 37《乐记第十九》,《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529 页。
    489 《礼记正义》卷 38《乐记第十九》,《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536 页。
    490 《礼记正义》卷 39《乐记第十九》,《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545 页。
    491 《晋书》卷 22《乐志》上,第 676 页。
    492 《汉书》卷 22《礼乐志》,第 1063-1069 页。
    493 《汉书》卷 22《礼乐志》,第 1068 页。
    494 禄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 5《东平王刘苍》,第 167 页。
    495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 15《乐部》上《雅乐第一》引《五经通义》,中华书局 1962 年 1 月,第367 页。
    496 《魏书》卷 109《乐志》,第 2842 页。
    497 《晋书》卷 22《乐志》上,第 680-681 页。
    498 《隋书》卷 14《音乐中》,第 319 页。
    499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 11,《郊庙歌辞》,中华书局 1983 年 9 月,第 525 页。
    500 《晋书》卷 22《乐志》上,第 680 页。
    501 《宋书》卷 20《乐志》二,第 569 页。
    502 《晋书》卷 22《乐志》上,第 686 页。
    503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 12《燕射歌辞》,中华书局 1983 年 9 月,第 1364 页。
    504 《隋书》卷 14《音乐志》中,第 327 页。
    505 《晋书》卷 23《乐志》下,第 701-703 页。
    506 《隋书》卷 14《音乐志》中,第 330-331 页。
    507 参看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3 月,第四编《晋乐府》。
    508 《宋书》卷 22《乐志》四,第 627-628 页。
    509 《宋书》卷 22《乐志》四,第 633 页。
    510 《宋书》卷 22《乐志》四,第 638 页。
    511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 12《舞曲歌辞》,中华书局 1983 年 9 月,第 1371 页。
    512 《史记》卷 28《封禅书》引《正义》,第 1355 页。
    513 《尚书正义·虞書·舜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27 页。
    514 按根据《毛诗正义》郑玄所引《尚书》的内容,则郑玄所云《尧典》应该是《舜典》之误。
    515 《毛诗正义》卷 19《周颂·清庙之什·时迈》,《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588 页。
    516 《礼记正义》卷 24《礼器》,《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440 页。
    517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55 页。
    518 《梁书》卷 40《许懋传》,第 577-578 页。
    519 《晋书》卷 21《礼志》下,第 653-654 页。
    520 《礼记正义》卷 24《礼器》,《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440 页。
    521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536《礼仪部·封禅》,第 2429-2431 页。
    522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 39《礼部》中,“封禅”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1 月,第 717-718 页。
    523 《礼记正义》卷 11《王制》,《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329 页。
    524 《后汉书》志 7《祭祀志》上,第 3163,3165-3166 页。
    525 陈槃:《秦汉间所谓“符应”论略》,《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16 本,1947 年,第 54 页。
    526 钟肇鹏著:《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6 月,第 1-27 页。
    527 比如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篇》就说:“荥河温洛,是孕图纬。”认为远古时期的河图洛书就是图谶的源头。而马端临则认为主张谶纬从《易》的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谶书原于《易》之推往以知来。”(《文献通考》卷 188《经籍考》)再如全祖望再其《原纬》里说:“纬书萌芽于春秋战国之间”,则把春秋战国时期看作是谶纬文化的起源时期。更为详细的观点还可以参照上引钟肇鹏著作的论列。
    528 《史记》卷 5《秦始皇本纪》,第 252-253 页。
    529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 6《经部六·易类·附录·易纬坤灵图》,中华书局 1965 年 6 月,第 47 页。
    530 《说文解字》曰:“谶,验也。”即通过隐语、符、图、物等形式来预言人事的吉凶祸福。“纬,织横丝也。”指经的支流,是由经典所衍生出的意义解释。一般说来,纬以配经,称“经纬”;谶以附经,叫“经谶”;以图作谶的,谓之“图谶”;纯用文字作预言的,叫“谶语”;用特殊符号示谶的,是“符谶”。很多学者都倾向于认为无论经纬、经谶、图谶,还是谶语和符谶等实际上都是纬书的组成部分,所以“谶”、“纬”可以连称互名,并无实质区别。
    531 《史记》卷 43《赵世家》,第 1786-1787 页。
    532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61 页。
    533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66 页。
    534 《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第 243 页。
    535 《史记》卷 12《孝武本纪》,第 464 页。
    536 《汉书》卷 25《郊祀志》,第 1225-1226 页。另外,《史记·封禅书》也引用了有司关于宝鼎的上言,但其文稍有删节。
    537 《汉书》卷 58《儿宽传》,第 2630 页。
    538 《史记》卷 117《司马相如列传》,第 3065 页。
    539 《史记》卷 130《太史公自序》,第 3299 页。
    540 刘秀对建议封禅的大臣说:“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汙七十二代之编录!桓公欲封,管仲非之。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兼令屯田。”(《后汉书》志 7《祭祀志》上,第 3161 页。)结果大臣们从此不敢复言封禅之事。可是从刘秀这段话中,还是可以看出他对古代封禅传说的向往,只是天下未治,百姓未安,一时难以实行而已。
    541 《后汉书》志 7《祭祀志》上,第 3164 页。
    542 《后汉书》志 7《祭祀志》上,第 3163 页。
    543 《晋书》卷 21《礼志》,第 654 页。
    544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55 页。
    545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71 页。
    546 《史记》卷 12《武帝本纪》,第 475-477 页。
    547 《后汉书》志 7《祭祀志》上注,第 3169 页。
    548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官仪》,中华书局 1990 年,第 180 页。案点校者云,文中“久”当作“夕”,“书”当作“昼”,一“下”字当衍。
    
    549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 6《封禅》,第 278-279 页。
    550 《后汉书》志 7《祭祀志》上,第 3171 页。
    551 《晋书》卷 21《礼志》,第 654 页。
    552 《隋书》卷 7《礼仪志》二,第 139 页。
    553 《隋书》卷 7《礼仪志》二,第 117 页。
    554 《毛诗正义》卷 19《周颂·清庙之什·时迈》,《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588 页。
    555 《礼记正义》卷 11《王制》,《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329 页。
    556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55 页。
    557 《后汉书》卷 35《张纯传》,第 1197 页。另外,《续汉书·祭祀志》上注补引《东观书》载太尉赵熹上言也说:“自古帝王。每世之隆。未尝不封禅。陛下圣德洋溢。顺天行诛。拨乱中兴。作民父母。修复宗庙。救万姓命。黎庶赖福。海内清平。功成治定。群司礼官。咸以为宜。登封告成。为民报德。百王所同。当仁不让。宜登封岱宗。正三雍之礼。以明灵契。望秩群神。以承天心也。”这说明东汉时期封禅为帝王展示世运兴隆、天下太平的思想是很具影响的。
    558 《后汉书》志七《祭祀志》上,第 3164 页。
    559 《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第 1366 页。
    560 《史记》卷 12《孝武本纪》,第 452 页。
    561 《史记》卷 117《司马相如列传》,第 3070 页。
    562 《三国志》卷 48《吴主孙皓传》,第 1171 页。
    563 王昶:《金石萃编》卷 24《魏一·禅国山碑》。
    564 《梁书》卷 40《许懋传》,第 577 页。
    565 《晋书》卷 21《礼志》下,第 654-655 页。
    566 《晋书》卷 21《礼志》下,第 655 页。
    567 《三国志》卷 25《魏书·高堂隆传》,第 717 页。
    568 《晋书》卷 21《礼志》下,第 655-657 页。
    569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第 2911-2912 页。
    570 《宋书》卷 16《礼志》三,第 439 页。
    571 《宋书》卷 16《礼志》三,第 443 页。
    572 《梁书》卷 40《许懋传》,第 575,578 页。
    573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66 页。
    574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398 页。秦汉时期封禅所用玉牒内容一直不被人所知。据新华网西安 2002年 9 月 28 日电:一件距今约两千年的稀世玉牒在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偶然出土,首次为人们了解皇帝“通天”提供了实物依据。这件已残毁的“通天”玉牒,2001 年 11 月出土于汉长安城桂宫内四号宫殿建筑遗址中,是公元初年的新朝(公元 8 年至 25 年)皇帝王莽准备封禅泰山与“天”沟通的实用“文书”。玉牒上的“封坛泰山,新室昌”等字,为我们断定其为王莽准备封禅泰山以与“天”沟通提供了直接依据。这件“文书”没有埋于泰山之巅却出土于千里之外的西安,证明王莽虽准备封禅但因故未能成行。
    575 《白虎通·辟雍篇》曰:“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卷 6《辟雍》,第 265 页,中华书局,1994 年 8 月)
    576 《史记》卷 28《封禅书》,第 1401 页。
    577 《后汉书》志 7《祭祀志》上,第 3164-3170 页。
    578 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齐鲁书社 2003 年 1 月,第 230 页。
    579 关于祥瑞灾异事务管理分主管机构与关涉机构,是借鉴黎虎先生《汉唐外交制度史》中关于外交管理机构研究的相关方法,特此声明。
    580 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 35《钦天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8 月,第 656 页。
    581 《汉书·艺文志》载:《博学》七章,太史令胡母敬作。
    582 《汉书》卷 19《百官公卿表》上,第 726 页。
    583 唐·杜佑撰:《通典》卷 26《职官八·诸卿中·秘书监·太史局令》,中华书局 1988 年 12 月,第 738页。
    584 唐·杜佑撰:《通典》卷 26《职官八·诸卿中·秘书监·太史局令》第 738-739 页。
    585 《晋书》卷 17《律历志》:“魏文帝黄初中,太史令高堂隆复详议历数,更有改革。”(第 498 页)《晋书》卷 12《天文志》:“明帝太和初,太史令许芝奏,日应蚀,与太尉于灵台祈禳。”(第 338 页)清·杨晨《三国会要》卷 9《职官上》:蜀“景曜元年,史官言景星见,是蜀有太史之官。”(第 141 页)《隋书》卷 19《天文上》:吴“吴太史令陈卓,始列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官,著于图录。”(第 504 页)
    586 《晋书》卷 24《职官志》:“太常,有博士、协律校尉员,又统太学诸博士、祭酒及太史、太庙、太乐、鼓吹、陵等令,太史又别置灵台丞。”(第 735 页)
    587 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 35《钦天监》,第 661 页。
    588 唐·杜佑撰:《通典》卷 26《职官八·诸卿中·秘书监·太史局令》,第 739 页。
    589 《魏书》卷 91《术艺传》:“先是太祖、太宗时太史令王亮、苏坦,世祖后破和龙,得冯文通太史令闵盛,高祖时太史令赵樊生,并知天文。后太史赵胜、赵翼、赵洪庆、胡世荣、胡法通等二族,世业天官者。”(第 1954 页)
    590 《隋书》卷 27《百官志》中,第 755 页。
    591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2 页。
    592 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 35《钦天监》,第 662 页。
    593 《后汉书》志 25《百官》中,第 3572 页。
    594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4 页。
    595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4 页。
    596 《隋书》卷 27《百官志》中,第 755 页。
    597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北齐有典历,史阙其员品。(第 303 页)
    598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2 页。
    599 清·杨晨撰:《三国会要》卷 9《职官上》,中华书局 1956 年 3 月,第 141 页。
    600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2 页。
    601 隋太史令为从第七品下,炀帝时进为从五品;唐其隶属历经变动,至开元三年加从第四品下。
    602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235《职官三十三·太史令》,第 1113 页。
    603 《汉书》卷 62《司马迁传》,第 2715-2716 页。
    604 清·杨晨撰:《三国会要》卷 9《职官上》,第 160 页。
    605 《三国志》卷 53《吴书·薛综附子莹传》,第 1256 页。
    606 《三国志》卷 65《吴书·韦曜传》,第 1461 页。
    607 《晋书》卷 17《律历志》中,第 497 页。
    608 《汉书》卷 30《艺文志》,第 1767 页。
    609 《汉书》卷 21《律历志》上,第 974-975 页。
    610 《晋书》卷 17《律历志》中,第 498 页。
    611 《宋书》卷 12《律历志》中,第 260 页。
    612 《三国志》卷 25《魏书·高堂隆传》注引《魏略》,第 709 页。
    613 《晋书》卷 19《礼志》上,第 587 页。
    614 《后汉书》志 5《礼仪志》中,第 3125 页。
    615 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10 月,第 214 页。
    616 《后汉书》卷 10《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纪》,第 438 页。
    617 《后汉书》志 6《礼仪志》下,第 3144 页。
    618 《三国志》卷 2《魏书·明帝纪》注引《献帝传》,第 75 页。
    619 《后汉书》志 25《百官志》二,第 3572 页。
    620 《后汉书》卷 1《光武帝纪》下,第 83 页。
    621 《宋书》卷 39《百官志》上,第 1229 页。
    622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第 1766 页。
    623 《后汉书》卷 48《霍爰传》,第 1618 页。
    624 《后汉书》志 18《五行志六·日蚀条》,第 3367 页。
    625 《三国志》卷 2《魏书·文帝纪》,第 64 页。
    626 《三国志》卷 11《魏书·管宁传附张臶传》,第 361 页。
    627 《宋书》卷 2《武帝纪》中,第 48 页。
    628 《南齐书》卷 12《天文志》上,第 203 页。
    629 《梁书》卷 1《武帝纪》上,第 29 页。
    630 《周书》卷 3《孝闵帝纪》,第 46 页。
    631 《北齐书》卷 1《神武帝纪》上,第 8 页。
    632 杨永俊在其博士论文《禅让政治研究——王莽禅汉及其心法传替》中认为太史令上天文符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禅让政治的一种固定模式,甚至确立了太史令专领符瑞的制度。
    633 《晋书》126《秃发傉檀载记》,第 3153 页。
    634 《魏书》卷 35《崔浩传》,第 816 页。
    635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上,第 2895 页。
    636 《史记》卷 130《太史公自序》,第 3285 页。
    637 《史记》卷 26《历书》四《索隐》引《益部耆旧传》,第 1261 页。
    638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235《职官部三十三·太史令》引《东观汉记》,第 1114 页。
    639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 235《职官部三十三·太史令》引《文士传》,第 1114 页。
    640 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 35《钦天监》,第 661 页。
    641 《魏书》卷 91《术艺传·晁崇传》,第 1943 页。
    642 《魏书》卷 91《术艺传·张渊传附徐路、高崇祖传》,第 1954 页。
    643 《晋书》卷 95《艺术传·黄泓传》,第 2492 页。
    644 《三国志》卷 63《吴书·吴范传》,第 1422 页。
    645 《三国志》卷 25《魏书·高堂隆传》,第 709 页。
    646 《三国志》卷 63《吴书·吴范传》,第 1421 页。
    647 《魏书》卷 91《术艺传·张渊传》,第 1944 页。
    648 《魏书》卷 91《术艺传·晁崇传》,第 1943 页。
    649 《晋书》卷 95《艺术传·台产传》,第 2503 页。
    650 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 35《钦天监》,第 661 页。
    651 《三国志》卷 25《魏书·高堂隆传》,第 709 页。
    652 《三国志》卷 63《吴书·吴范传》,第 1422 页。
    653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2 页。
    654 《南齐书》卷 1《高帝纪》上,第 23 页。
    655 《魏书》卷 91《术艺传·晁崇传》,第 1943 页。
    656 《魏书》卷 93《恩倖传·王叡传》,第 1988 页。
    657 《北齐书》卷 13《赵郡王琛传附子睿传》,第 172 页。
    658 《晋书》卷 95《艺术传·台产传》,第 2503 页。
    659 《晋书》卷 95《艺术传·黄泓传》,第 2493 页。
    660 《北齐书》卷 34《杨愔传》,第 456 页。
    661 关于关涉机构的论述方式是借鉴黎虎先生《汉唐外交制度史》第三章《汉代外交关涉机构》。
    662 《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第 109 页。
    663 《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第 121 页。
    664 《魏书》卷 108《礼志》一,第 2737 页。
    665 《汉书》卷 25《郊祀志》上,第 1212 页。
    666 唐·杜佑撰:《通典》卷 22《职官四·尚书上·尚书省》,第 587-588 页。
    667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上,第 2915 页。
    668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55 页。
    669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64 页。
    670 《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第 109 页。
    671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67 页。
    672 唐·杜佑撰:《通典》卷 22《职官四·尚书上·仆射》,第 599 页。
    673 《南齐书》卷 16《百官志》,第 319 页。
    674 《南齐书》卷 16《百官志》,第 321 页。
    675 《宋书》卷 28《符瑞志》中,第 819 页。
    676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36 页。
    677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35 页。
    678 《汉书》卷 19《百官公卿表》上,第 742 页。
    679 《后汉书》志 28《百官志》五,第 3622 页。
    680 《南齐书》卷 54《高逸传·顾欢传》,第 930 页。
    681 《晋书》卷 129《沮渠蒙逊载记》,第 3194 页。
    682 唐·杜佑撰:《通典》卷 33《职官十五·州郡下·郡太守》,第 904 页。
    683 安作璋、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下,齐鲁书社 1984 年 1 月,第 53 页。
    684 《史记》卷 12《孝武本纪》,第 464 页。
    685 《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第 109 页。
    686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37 页。
    687 《宋书》卷 28《符瑞志》中,第 800 页。
    688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54 页。
    689 《汉书》卷 19《百官公卿表》上,第 742 页。
    690 唐·瞿昙悉达编:《唐开元占经》卷 118《马休徵·神马》引《晋中兴徵祥说》,中国书店影印 1989 年11 月,第 827 页。
    691 《陈书》卷 2《高祖纪》下,第 38 页。
    692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56 页。
    693 参看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4 月,第 298 页。
    694 《后汉书》卷 4《孝和帝纪》,第 198 页。
    695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上,第 2897,2898 页。
    696 《汉书》卷 26《五行志》,第 1311 页。
    697 《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第 209 页。
    698 《宋书》卷 34《五行志》五,第 1003 页。
    699 《宋书》卷 34《五行志》五,第 1008 页。
    700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上,第 2915,2919 页。
    701 魏晋南北朝时期刺史自辟僚佐之一,位次于别驾,居中治事,主众曹文书。
    702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上,第 2922 页。
    703 《晋书》卷 29《五行志》下,第 909 页。
    704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56 页。
    705 唐·杜佑撰:《通典》卷 31《职官十三·历代王侯封爵》,第 861 页。
    706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32 页。
    707 《三国志》卷 20《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第 583 页。
    708 《艺文类聚》卷 84《宝玉部》曹植《献璧表》,第 1434 页。
    709 《宋书》卷 29《符瑞志》下,第 837 页。
    710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57 页。
    711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 12《晋语六》,第 387-388 页。
    712 《汉书》卷 27《五行志》中之上,第 1377 页。
    713 《后汉书》卷 81《独行列传》,第 2667 页。
    714 风俗巡使问题可参看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巡使制度初探》,《晋阳学刊》2004 年第 2 期。
    715 《汉书》卷 99《王莽传》上,第 4076 页。
    716 《宋书》卷 5《文帝纪》,第 75 页。
    717 《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第 210 页。
    718 《后汉书》卷 4《孝和皇帝纪》,第 182 页。
    719 《三国志》卷 32《蜀书·先主传》,第 888 页。
    720 《后汉书》卷 79《儒林传上·孔僖传》,第 2563 页。
    721 《后汉书》卷 27《赵典传》,第 948 页。
    722 《后汉书》卷 30 上《杨厚传》,第 1047 页。
    723 《汉书》卷 10《成帝纪》,第 304 页。
    724 《后汉书》卷 4《孝和皇帝纪》,第 194 页。
    725 《全后汉文》卷 70《蔡邕》二,第 856 页。
    726 《汉书》卷 64《终军传》,第 2814 页。
    727 《后汉书》卷 43《何敞传》,第 1480 页。
    728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32 页。
    729 《史记》卷 12《孝武本纪》,第 464 页。
    730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 98《祥瑞部》上,“木芝”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1月,第 1702-1703 页。
    731 《魏书》卷 112《灵徵志》下,第 2955 页。
    732 《北齐书》卷 8《后主纪》,第 107 页。
    733 《汉书》卷 8《宣帝纪》,第 272 页。
    734 《后汉书》卷 3《肃宗孝章帝纪》,第 153 页。
    735 《三国志》卷 2《文帝纪》,第 59 页。
    736 《周书》卷 4《明帝纪》,第 55 页。
    737 《周书》卷 5《武帝纪》,第 66 页。
    738 《汉书》卷 25《郊祀志》下,第 1247 页。
    739 《汉书》卷 25《郊祀志》下,第 1251 页。
    740 唐·杜佑撰:《通典》卷 55《礼十五·沿革十五·告礼》,第 1537-1538 页。
    741 《汉书》卷 12《平帝纪》,第 348 页。
    742 《汉书》卷 99《王莽传》中,第 4112 页。
    743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 98《祥瑞部》上,“木芝”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1月,第 1700 页。
    744 《金石萃编》卷 24《天发神谶碑》。
    745 《北齐书》卷 8《后主纪》,第 107 页。
    746 唐·杜佑撰:《通典》卷 23《职官》五《尚书》下:礼部郎中“掌礼乐、学校、仪式、制度、衣冠、符印、表疏、册命、祥瑞、铺设、丧葬,赠赙及宫人等”。(第 639-640 页)
    747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4《尚书礼部》,第 114 页。
    748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8《门下省·黄门侍郎》,第 244 页。
    
    749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3 页。
    750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4《尚书礼部》,第 114 页。
    751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 28《祥瑞》上,第 531 页。
    752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 10《秘书省·太史局》,第 303 页。
    
    753 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易经·论阴阳灾变为易之别传》,中华书局 1954 年 10 月,第 19 页。
    754 《汉书》卷 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 3195 页。
    755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 3,卷 4,中华书局 1963 年 5 月。
    756 参看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前言》。
    757 《三国志》卷 23《常林传》注引《魏略》,第 660 页。(《后汉书》卷 82《方术列传》:“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李贤注:“内学谓图谶之书也。其事秘密,故称内。”(第 2705 页)
    758 《晋书》卷 3《武帝纪》,第 56 页。
    759 《晋书》卷 106《石季龙载记》上,第 2765 页。
    760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上,第 2895 页。
    761 《资治通鉴》卷 103 孝武帝宁康三年,第 3270 页。
    762 《隋书》卷 32《经籍志》一,第 941 页。
    763 《魏书》卷 4《世祖太武帝纪》下,诏曰:“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谶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一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明相宣告,咸使闻知。”(第 97 页)
    764 《魏书》卷 7《高祖孝文帝纪》上,第 155 页。
    765 刘俊文撰:《唐律疏议笺解》卷 9《职制·私有玄象器物》,中华书局 1996 年 6 月,第 763 页。
    766 刘俊文撰:《唐律疏议笺解》卷 18《贼盗·造祆书祆言》,中华书局 1996 年 6 月,第 1329-1330 页。
    767 鲁迅撰:《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24 页。
    1《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 1959 年标点本。
    2《汉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 1962 年标点本。
    3《春秋繁露义证》(汉)董仲舒著,苏舆义证,钟哲点校,中华书局 1992 年。
    4《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 1992 年。
    5《论衡校释》,(东汉)王充著,黄晖校释,中华书局 1990 年。
    6《汉纪》,(东汉)荀悦撰,张烈点校,中华书局 2002 年。
    7《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 1959 年标点本。
    8《抱朴子内篇校释》,(东晋)葛洪著,王明校释,中华书局 1988 年。
    9《抱朴子外篇校笺》(上、下),(东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91、1997年。
    10《后汉纪》,(东晋)袁宏撰,张烈点校,中华书局 2002 年。
    11《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 1965 年标点本。
    12《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3《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 1972 年标点本。
    14《宋书》,(南朝梁)沈约撰,中华书局 1974 年标点本。
    15《文选》,(南朝梁)萧统编著,(唐)李善等注,中华书局 1977 年。
    16《弘明集》,(南朝梁)僧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7《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中华书局1992年。
    18《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 1974 年标点本。
    19《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 ,中华书局1993年。
    20《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21《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杨衒之著,周祖谟校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2《初学记》,(唐)徐坚等著,中华书局 1962 年。
    23《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 年。
    24《周书》,(唐)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 1971 年标点本。
    25《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 1972 年标点本。
    26《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 1973 年标点本。
    27《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 1973 年标点本。
    28《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 1973 年标点本。
    29《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 1974 年标点本。
    30《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 1974 年标点本。
    31《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 1975 年标点本。
    32《建康实录》,(唐)许嵩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3《通典》,(唐)杜佑撰,中华书局 1988 年。
    34《唐开元占经》,(唐)瞿昙悉达编,中国书店影印1989年。
    35《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 1992 年。
    36《西汉会要》,(宋)徐天麟撰,中华书局 1955 年。
    37《东汉会要》,(宋)徐天麟撰,中华书局 1955 年。
    38《唐会要》,(宋)王溥撰,中华书局 1955 年。
    39《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 1960 年据上海涵芬楼宋本影印本。
    40《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 1960 年。
    41《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 1975 年标点本。
    42《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撰, 乔象钟、陈友琴等点校, 中华书局 1979 年。
    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中华书局 1982 年标点本。
    44《通志》,(宋)郑樵撰,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 1988 年。
    45《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 1986 年。
    46《汉魏丛书》,(明)程荣纂辑,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影印明万历新安程氏刊本。
    47《大学衍义补》,(明)邱浚著,林冠群、周济夫校点,京华出版社 1994 年。
    48《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 1956 年。
    49《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撰,中华书局1958年。
    50《十七史商榷 》,(清)王鸣盛著,商务印书馆 1959 年。
    51《经学历史》,(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 1959 年。
    52《廿二史札记》,(清)赵翼著,中华书局 1963 年。
    53《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 1965 年。
    54《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 1980 年。
    55《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1981 年。
    5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
    57《南朝宋、齐、梁、陈会要》,(清)朱铭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1986 年。
    58《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59《礼记集解》,(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 1989 年。
    60《汉官六种》,(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中华书局 1990 年。
    61《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 1994 年。
    62《洛阳烧沟汉墓》,洛阳区考古发掘队,科学出版社 1959 年。
    63《金石萃编》,王昶辑,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64《诸子集成》,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版。
    65《南阳两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 1990 年。
    66《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67《国语集解》,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 2002 年。
    68《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等著,人民出版社 1957 年。
    69《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 1959 年。
    70《中国天文学史》,陈遵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71《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任继愈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72《读史札记》,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73《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
    74《中国神话传说》,袁珂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4 年。
    75《中国救荒史》,邓云特著,上海书店 1984 年。
    76《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熊铁基著,齐鲁书社 1984 年。
    77《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78《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 1985 年。
    79《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何新著,三联书店1986年。
    80《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陈高傭等编,上篔榈?1986 年。
    81《震撼心灵的古旋律——西方神话学引论》,郑凡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82《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著,中华书局 1988 年。
    83《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
    8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汤一介著,陕西师大出版社 1988 年。
    85《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86《天学真原》,江晓原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87《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孙机著,文物出版社 1991 年。
    88《魏晋玄谈》,孔繁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89《中国文化的清流》,王晓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
    90《谶纬论略》,钟肇鹏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91《星占学与传统文化》,江晓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92《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詹鄞鑫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93《两晋南朝政治史稿》,陈长琦著,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94《谶纬文化新探》,王步贵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
    95《帝王统御术——中国古代政治权术剖析》,董书城、钟声、董磊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 年。
    96《神秘的预言——中国古代谶言研究》,丁鼎、杨洪权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97《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王子今先生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年。
    98《数术探秘——数在中国古代的神秘意义》,俞晓群著,三联书店1994年。
    99《六朝考古》,罗宗真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100《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冷德熙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
    101《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陈江风著,三联书店 1996 年。
    102《龙与中国文化》,刘志雄、杨静荣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103《中国民间信仰》乌丙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104《中国社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曹文柱先生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5《两汉经学史》,章权才著,台北万卷楼图有限公司1996年。
    106《中国儒教史》,李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07《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108《汉代思想史》,金春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09《汉唐外交制度史》,黎虎先生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0《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111《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侯旭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112《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113《汉代公羊学灾异理论研究》,黄肇基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114《魏晋南北朝史论》,黎虎先生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
    115《中国灾荒史记》,孟昭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116《五德始终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顾颉刚著,《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17《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曹文柱先生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118《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梁满仓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9《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张荣明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120《中国方术考》,李零著,东方出版社 2000 年。
    121《中国方术续考》,李零著,东方出版社 2000 年。
    122《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三联书店 2001 年。
    123《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24《再现得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朱渊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5《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李学勤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王青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127《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张荣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128《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贺西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年。
    129《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著,文物出版社 2001 年。
    130《两汉经学与社会》,孙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131《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宋正海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32《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相关性年表总汇》,宋正海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33《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胡厚宣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34《简帛数术文献探论》,刘乐贤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135《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何平立著,齐鲁书社 2003 年。
    136《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陈业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37《妖怪学》,(日)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138《国家神道》,(日)村上重良,商务印书馆1992年中译本。
    139《原始思维》,(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40《金枝》,(英)詹·乔·弗雷泽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41《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2《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美)史太文著,侯旭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43《士与中国文化》,(美)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4《社会学》,(美)L·布鲁姆 第·塞尔茨内克 D·B达拉赫著,张杰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