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台湾政治民主转型过程中,民进党逐渐形成近乎“模式”化的政治动员方式,即民粹(主义)式政治动员方式。民粹主义是现代化的产物,而民进党的民粹式政治动员便是应因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而产生的动员实践形式,是一种极具台湾区域特色的政治民粹主义。台湾政治语境下的民粹主义更多地是在政治策略层面上展开。民进党的民粹主义动员模式主要体现在:对省籍(族群)、“统独”等具有分裂社会效应的议题建构,而使其政治动员具有强烈的族群政治及民族主义色彩;行销文宣及有效的组织动员使得民粹式政治动员的现实操作成为可能;民进党的公投动员与政策买票则表明其政治动员中的民粹主义更多地是一种诉诸民众利益或偏见的政治策略。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模式的成因在于:台湾政治民主转型及该过程中激烈的政党竞争、直接民主的实践直接导致了民进党的政治动员以民粹主义形式出现,而台湾地区民主转型前后特殊的社会、历史因素-族群政治、国家认同等情景问题—则决定了民进党民粹主义政治实践的“台湾”特征。除了对台湾民主政治转型及民众政治参与有一定的正面推动作用外,引起人们更多关注的则是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对台湾岛内政治发展、两岸关系的负面影响,即:省籍(族群)身份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的矛盾、高度政治参与下的政治内耗与政治冷漠、选举文化的“劣质化”、对社会的割裂效应、国家认同危机的加剧。由于台湾民主的不断巩固与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民进党执政期间政绩不彰、自身民主改革清廉形象的褪色,以及国民党的再度执政与两岸关系的改善,使得民进党政治动员的民粹主义模式在未来总体上会呈现式微趋势。但由于学理与实践中民粹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密切关联,民进党自身意识形态取向、宣传与组织动员模式的历史积淀与惯性等原因,民进党仍旧会在一较长时间内去选择或被迫采用民粹主义的政治动员策略,即民进党的民粹主义实践在总体式微趋势中延续与反复。
The DPP has gradually formed modele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which means populist style of political mob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cy transition of Taiwan politics. Populism is a product of modernization, the populist political mobilization of the DPP is a form of mobilization made by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which of highl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The populism within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aiwan is more named as a political strategy. The DPP's populist mobilization model is mainly reflected as follows:the building of such mobilization agendas as "provincial clan (ethnic group)" and "unification vs independence" with divisive social effects, which add strong implication of ethnic politics and nationalism to political mobilization; marketing propaganda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mobilization make the populist political mobilization possible; the referendums for mobilization and policies for bribing votes by the DPP reflect that populism is a political strategy,which more resort to the public interest or prejudice. The causes of the DPP's populist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re as follows.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among parties; The practice of direct democracy led directly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DPP's political mobilization in the form of populism; The speci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such as ethnic politic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determine the features of the DPP's populist political practices. In addition to some degree of positive effect on Taiwan's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more concern is some negative impact 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which namely include:the conflict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identity; inferior election culture; political internal fiction and indifference; the separate effects on Taiwan's society; the intensifying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The DPP's populist model of political mobilization will show overall a declining trend in the future, whose causes are as follows. Taiwan's 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 continue to develop towards consolidation and maturation. The DPP government fails to yield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and self-clean image on democracy and reform has been fading. The KMT has returned to power and the improv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However,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democracy and populism in both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e DPP's own ideological orientation, and several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inertia of former mobilization model lead that the DPP will still choose or be forced to adopt populist strategy of political mobilization, which means there is certain continuation and repeat in the declining trend of the DPP's populism in a long time.
引文
①郭中军:《台湾政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页.
    ②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第321页.
    ③参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郭中军:《台湾政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页.
    ①[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林红:《民粹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④相关的外文文献主要有:M. Cannovan的《Populism》、G. Ionescu与E. Gellner合编的《Populism:It's Meaning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等。(详细外文书目可参见林红《民粹主义》一书参考文献英文部分).
    ⑤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⑥同上,第273页.
    ⑦同上,第274页.
    ⑧[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⑨郭中军:《台湾政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学位论文.
    ①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1).
    ②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1期,第1-12页.
    ③李玲:《民进党选举中的族群动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④王茹:《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⑤马海军:《台湾政治民主化中的民粹主义》,《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⑥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
    ⑦施正锋:《台湾民族主义》,(台)前卫出版社,2000年;《族群政治与政策》,(台)前卫出版社,1997年;《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台)前卫出版社,2000年.
    ⑧张茂桂:《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业强出版社,1993年.
    ⑨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年版.
    ⑩刘国深:《台湾政治概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12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13樊家和:《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地位变迁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①郭中军:《台湾政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22页。
    ①从词源学上看,“动员”概念原为军事用语,最早源自普鲁士,其德文为"Mobilmoahung",原意为“使…动起来”、“进行战备”等意,经法文(Mobilisation)、英文(Mobilization),日本人移译为“动员”,一战后该词被广泛用于非军事领域。现在学界普遍认同“政治动员”是在“动员”的“发动人参与某项活动”的意义上使用。
    ②[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第77页。
    ③[美]丹尼·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转引自高昂《论现代政治动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④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⑤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第271页。
    ⑥孙远东:《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第9页。
    ⑦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第740页。
    ①张新萍:《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12期。
    ②高昂:《论现代政治动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4页。
    ③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④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49页。
    ①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②高昂:《论现代政治动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14页。
    ③高昂:《论现代政治动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8页
    ①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54页
    ②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3页
    ③革命时期针对执政政权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而发起的政治动员,就会被当时尚拥有合法性的执政者视为是违法的,如近代以来的一系列大革命,至近期的泰国红衫军运动。
    ④这是从政治参与主体的角度来看的,是指“被动员”起来的民众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选择某种方式参与政治。这里存在分歧,部分学者将自愿性参与同动员性参与区分,并将后者排除出政治参与之外,但是即使在多元政治中的大量的政治参与都包含着某些压力与操纵的成分,也就是所有的政治参与都是动员和自动参与的混合,况且亨廷顿等学者也认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参与同动员参与可以相互转化。详见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52-253页。
    ⑤[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10页。
    ①可见于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第十五章《第三世界与革命》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707/21805.html。
    ②关于三代民粹主义的划分,可详见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一期.88页;并详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 Margaret Canovan, "Two Strategies for the study of Populism", Political Studies,1982, Vol.xxx, No4:545。转引自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⑤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一期,第89页。
    ① Laclau Ernesto,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 Thedford, Norfolk:Lowe & Brydone Printers Limited,1977:145.转引自郭中军:《台湾政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5页。在该文,郭中军总结道:民粹主义概念的不确定性源于它对特定情境的依附,对民粹主义的定义往往基于被视为民粹主义现象的具体实例,而这些实例都带有自身的特定情境。
    ②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一期,第89页。
    ③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⑤郭中军:《台湾政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9页。
    ①如人民主权、自由平等、直接民主等,可详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107页。
    ②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参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8页。
    ①参见黄纪:《无党籍人士的竞选言论策略》(下),《联合报》,1980年12月1日第2版。转引自胡全威:《民粹主义与两岸关系》,台湾《国家政策论坛季刊》,2003年冬季号,第161—170页。
    ②周阳山:《内阁形象的重整与文官士气的重振》,《联合报》,1988年7月26日。转引自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30页。
    ③这主要是指台湾学者黄国光的《民粹亡台论》出版。
    ①杨惠婷:《台湾政治民主化民粹批判论述之历史形构》,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提纲部分),2004年。并参见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大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10-18页。
    ①从时间上看,台湾的民主转型属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亨廷顿认为当执政的精英领头实行民主时就出现变革,参见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第142页。台湾的民主转型主要是蒋经国在岛内外压力下主动由上到下推动的,继任的李登辉借助民进党的力量继续推动岛内“宪政改革”,所以,台湾政治的民主转型应是变革的路径,这种变革型的转型路径使得台湾政治的民主转型总体较为平和,这使得民进党的政治动员是和平式的选举动员。
    ②林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①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21页。
    ②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①刘国深:《台湾政治概论》,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②王茹:《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研究》,厦门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99页。
    ①同上。
    ②王茹:《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研究》,厦门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103页。
    ③《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台)《联合报》,1999年5月9日。转引自王茹:《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研究》,厦门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104-105页。
    ④林美玲:《民进党首度承认“国学”是“中华民困”》,(台)《联合报》,1999年5月9日,转引自王茹:《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研究》,厦门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105页。
    ①同上。
    ②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21页。
    ①陈杨明、陈宝飞:《台湾新闻事业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转引自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九州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②其基本假设是将候选人视为商品,选民为消费者,选民的投票行为就是购买行为,政党是企业,选战就是行销。即将市场行销概念、市场分析方法,以及占领市场的战略战术等导入选举活动中,让政党或候选人在传统的宣传战与组织战之外,能以更科学而有系统的方法,从事整体而有效的选战。参见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九州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③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九州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①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九州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②戒严之前,在野势力举办政见会,1989年卢修一、周慧瑛的‘郭倍宏现身大会’事件是将政见会设计成事件行销造势最成功的例子,造势成功。
    ③民进党多用台湾民谣为音乐,多采取台上台下互动的方式。
    ④1991年谢长廷与国民党‘外交次长’章孝严,引起广泛关注,吸引媒体的注意力,民进党谢长廷经此辩论名声大噪;民进党政治人物在初期多找热门的大题目,尤其是意识形态对立的问题更能引起选民的关系。如1991年谢章‘进入联合国’问题、1992年立委选举,魏镛(国民党)与张俊宏(民进党立委)的“一个中国”的辩论等。新近的例子则是民进党新任主席蔡英文与台湾地区现任“总统”马英九关于ECFA的公开电视辩论。
    ⑤民进党及前身党外人士,则常透过政治性社会运动获得选举的实质利益,这既有不同规模的街头抗争、坐监惜别会、静坐等,以造成“事件造势行销”。
    ①草根、底层是民粹主义的社会基础及力量源泉,民粹主义崇信中下层民众的劳动的创造力及朴素的“高尚”道德,认为中下层大众的数量惊人,其立场决定任何一统治的(至少是数量上的)合法性,社会底层历来受压迫、受剥削最深、最具反抗精神的阶层,是挑战现行不公正、不平等的社会体制的最重要力量。参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50页。
    ②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九州出版社,1998年,第76页。
    ③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九州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①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①民进党党内的派系生态自党外抗争时期便存在,最为主要的是两大派:“美丽岛系”和“新潮流系”,后经分化组合出现了“福利国连线”、“正义连线”、“台独联盟”等较大的派系,这些派系围绕选举及党内权力展开竞争,形成党内派系共治的特色,2000年民进党成为执政党后,陈水扁逐渐整合各派系,各派系影响渐弱,但派系特征仍旧十分明显。可详见史卫民:《解读台湾选举》,九州出版社,第68-80页;及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4页。
    ②在民进党成立之前,党外势力大多通过个人的力量积累,在民进党成立初期,党内政治人物参与选举,多与其个人号召力、能力、人脉等社会资源有极大的关系。台湾的选举往往是选人不选党,由具体的政治人物代表民进党,并在文宣动员与组织动员方面极具个人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民粹主义的克里斯玛型政治,及其背后的精英与大众在现代化背景下的民主制中心理联系。可详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第59-70页,及第189-200页。
    ③1998年陈水扁的个人竞选总部架构中的组织部中就按照中央党部的组织结构设立了社会发展部、青年部、客家部,并设立专门的文宣部;在2000年陈水扁参选“总通”时的团队组织架构中这些针对各社会群体的专设组织更为庞大、细化。参见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9页的陈水扁竞选总部结构图。
    ①民进党民粹主义式政治动员的重要表现便是大量吸引民众、满足选民一时心理的“空头”政策支票,这将在下一节内容中详述。
    ②李濠仲,《民进党打通组织关节,就等轿主现身》,台湾《新新闻》851期,第34页。转引自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①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①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②同上,第196页。
    ①江宜桦:《民粹公投再挫台湾宪政发展》,《中国时报》,2004年2月20日,时论广场版,转引自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26页。
    ②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27页。
    ③黄光国:《发挥理性决策功能,跳脱民粹教改泥淖》.台湾竞争力论坛网站:http://www.tcf.tw/?p=1276,2008年11月26日,转引自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第29页。
    ①[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②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版,第178-200页。
    ①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到了普力夺社会,主要指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如军队、学生、工人、暴民,官员等都急剧地参与到政治中来,从而引发政治的不稳,这种状态称为“普力夺”,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版,第200页。
    ②其中1985年劳工阶级占就业人口54.36%;中产阶级约总人口的1/3,参见见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9-11页。在该书中,作者提到台湾经济发展所造就的绝大多数劳工阶级与中产阶级多是台湾本省籍民众。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版,第294页。
    ①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②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①参见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②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参见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①林劲:《当代台湾政党互动分析》,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起源于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它对民众(或大众)的态度、价值取向一般为:民众是一切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民众的认可是政治合法性的源泉,政治制度应以此为基础架构。参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②在威权时期地方层次的部分直接选举虽然有许多弊病,但为以后民主转型时期大规模民众直接民主的政治参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③其核心是人权与法制,其基本的理念是重视“人”的尊严。
    ④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①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124页。
    ②亨廷顿认为处于民主转型中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其经济、历史、文化及社会的性质而会产生该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情景问题,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2-263页。
    ①历史上的族群械斗主要有“汉原之争”、“闽客之争”、“漳泉之争”。可详见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52-56页。及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②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①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①因为在台湾民主选举中,“族群身份的分野是选民的政治行为与态度倾向的一个有效的解释变数,可以用来了解台湾选民政治支持的一条可靠线索。此外,族群特质是一种政治现象,族群身份影响族群意识,也构成政治支持的重要基础;族群意识是族群集体行动的主要动力,并充分表现在政治支持之上:而族群身份既直接影响政治支持,也可以透过族群意识的作用,间接影响政治支持。”见于陈文俊:《台湾的族群政治》,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转引自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57页。
    ②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9页。
    ②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61页。
    ③“皇民化”运动具体推行办法如下”:1、颁布“国民精神总动员法”,大行检举全台抗日思想犯。2、严禁台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行为。3、严禁使用汉文及中国国语或台湾语,废除各新闻报头中文版篇幅。4、严禁华人入境,并严密监视“华侨”言论行动,随时驱逐出境。5、严禁中国历史性旧剧游艺并中国音乐武术等。6、废止中国庙寺祭典并破坏庙中神像。7、废止台人家庭正厅奉祀中国家神,使改祀日本天照皇大神。祖先神位也改为日本式,神位中之年号,改用日本正朔。8:强制并奖励台人学习及使用日语,除学校外,遍设“国文国语”讲习所从幼儿到老者,不论贫富,概有学习之义务。举家能日语者可获各种优待,故对外公私接洽,概限用日文日语,否则受罚。9、强制改用日人姓名,照办者视为上等台湾人,仅次于日本人,可等于琉球人(配给物品可获日人之七成左右,普通台人仅获四成左右)。10、风俗习惯寇婚葬祭以及一切衣食住行等,概改为日式,其它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模仿日人愈似者,到处可获人重视与便利。11、强化青年团壮丁团组织,自十八岁至四十岁之男女,概有加入充当团员之义务,随时可被征为夫役为看护,以随军远出,曝尸海外。外设练武道场,令于每晨跪念“天照皇大神”五分钟,并行“富城遥拜”礼等,以增厚对于日本国家强胜之憧憬及彻底灌入侵略之思想与精神,使为效死而不知悔。见于汤子炳:《台湾史纲》,台湾印刷纸业公司(台北),1946年版,第171—172页。转引自详见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62页。并可参见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
    ①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68页。
    ①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①主要意思是指超越原先台独分子所提出的具有狭隘排外主义特征的旧台湾意识,培养超越省籍意识的新台湾意识,并在这种新台湾意识下建立现代国家的国民意识。参见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①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②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①在1950-1980年代,台湾民众可以参与地方层级的选举,但通常受到当局限制、操纵,台湾“中央”层级的选举并未开放。在1970-1980年代,虽然受“戒严”及自身经济状况的限制,台湾民众还是参与了许多街头政治运动,其主力是中产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学生、政治活动家,部分工人阶级,农民阶层参与较少。
    ②但是民进党的民粹主义的政治动员策略,“它需要强调的是‘人民’或‘平民’的民粹概念,而不是为人民讲清楚自由民主与民粹民主的区别”。参见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①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②《以中道声音,维系社会公与义——新世纪人文再造研讨会专题》,中国时报,2004,6(28):A10.转引自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107页。
    ③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24页。
    ①[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求实出版社,1989年4月,第101页。
    ①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②国、民两党的政党竞争在某些方面像乔·萨托利所描述的“极端多元主义”政党制度下的政党竞争,即政党可能会以“远离中心”或离心的方式进行竞争,政党不是采取中间主义的立场,而是在意识形态上走向极端,致力于进行“政治上出价高于别人”的竞争。参见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第230页。
    ③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25页。
    ①李玲:《民进党选举中的族群动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25页。
    ①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趋势分布(1992-2010.6)》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aiwanChineseID.htm
    ②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统独立场趋势分布(1994-2010.6)》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onduID.htm
    ①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96页。
    ②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周的民主制》,见于[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①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40-41页。
    ②单一政党的民众支持率,2000年,民进党为26.0%,国民党为21.1%,2004年4月,两党支持率相当,2006年民进党支持率跌至18.7%,国民党支持率升至35.5%,2008年,民进党为21.2%,国民党维持在35.5%,见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政党偏好分布(图)》,见于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http://esc.nccu.edu.tw/
    ③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①王茹:《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111页。
    ①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43页。
    ①在林红《民粹主义》一书中对民粹主义与民主的关联有更为详尽的表述;郭中军的博士学位论文则对台湾地区的民主转型与民粹主义之间的共生关系有详尽的论述。
    ②大陆在此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可参见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趋势分布图》(本文第四章第二节);及薛力:《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2007年网络版)。
    ①从2008年以后的民意支持率来看,民进党的民意支持率显著上升,但尚未超过国民党,国民党的民意支持率稍有下降,这也表明民进党的民意基础比较雄厚。见于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政党偏好分布(图)》,http://esc.nccu.edu.tw/,可见本章附图。
    ②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第41-42页。
    [1]郭中军.台湾政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学位论文,2006.
    [2]高昂.论现代政治动员[D].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孙远东.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D].苏州:苏州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学位论文,2008.
    [4]李玲.民进党选举中的族群动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杨惠婷.台湾政治民主化民粹批判论述之历史形构[D].台北: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提纲部分),2004.
    [6]王家辉.民进党与台湾民粹主义[D].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政治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
    [7]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8]王茹.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9]樊家和.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学位论文,2008.
    [10]高宏久.21世纪台湾政党转换中的民进党“总统”竞选策略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学位论文,2005.
    [11]吴春来.台湾地区政治转型过程与模式之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王宏玉.国民党与民进党互动下的台湾“公民投票”发展:法制与实践[D].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高雅.台湾政党对媒体自主性的影响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1]张新萍.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动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12).
    [2]陈谭.政策动员、政策认同与信任政治[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3]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4]胡全威.民粹主义与两岸关系[J].国家政策论坛季刊(台湾),2003年冬季号.
    [5]孙代尧.台湾政党政治生态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1)
    [6]曾润梅.台湾选举制度及其影响初探[J].台湾研究,2002,(2)
    [7]孙云.台湾政治转型后政党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台湾研究集刊,2004,(4)
    [8]马奔.民粹主义:对台湾近年政治现象的解读[J].社科纵横,2006,(9)
    [9]马海军.台湾政治民主化中的民粹主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5,(2)
    [10]朱卫东.民进党“公民自决”活动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台湾研究,1995,(2)
    [11]王茹.民进党对媒体及民调的政治运作[J].台湾研究集刊,2002,(2).
    [12]鞠海涛.民进党意识形态及其理论基础[J].台湾研究集刊,2002,(4).
    [13]李鹏.民进党发展变革的组织行为模式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4,(4)
    [14]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J].台湾研究集刊,200(1)
    [1]林红.民粹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2][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9]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美]塞缪尔·P·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14]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15]黄国光.民粹亡台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16]刘国深.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17]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
    [18]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年版.
    [19]史卫民.解读台湾选举[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20][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22]林劲.当代台湾政党互动分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23][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6版.
    [1]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第十五章《第三世界与革命》)[Z].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 10/200707/21805.html
    [2]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政党偏好分布(1992-2010.6)[Z].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pianhaoID.htm
    [3]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趋势分布(1992-2010.6)[Z].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aiwanChineseID.htm
    [4]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统独立场趋势分布(1994-2010.6)[Z].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onduID.htm
    [5]薛力.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Z].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8), http://www.cuhk.edu.hk/ics/21c/
    [6]江宜桦.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彼此互动[Z].http://homepage.ntu.edu.tw/~jiang/PDF/F1.pdf2006-5-24
    [1]Paul Taggart. Populism [M]. Buckingham:Philadelphian.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2]Laclau Erneato.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 [M]. Thetford, Norfolk:Lowe & Brydome Priaten Limited,1977.
    [3]Canovan Margard. Populism [M]. London:Junction,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