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子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初理学继承宋元理学的精神,以程朱理学为主流。明初朱子学是向“阳明心学”转型的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者们在论述明初朱子学时取径比较单一,草草收笔,对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阐释和分析。围绕朱子学在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上的问题域,分析其内在矛盾,展现明初理学家是如何进行不同的“体认和阐发”,显现出明初理学的真实面貌和发展内在理路,为理解理学的转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路径。
     在明初,程朱理学被独尊及南北学风相互激荡的格局下,理学发展一方面受到朱子学的束缚,不敢逾越;另一方面,明初许多理学家在尊崇朱子学的前提下,对朱子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体认和阐发,开始对朱子学进行修正和突破,形成了新的学术取向,又促进了理学的发展。
     明初曹端、薛瑄的理学思想与朱子学特征是尊崇与修正,他们是北方理学代表。曹端继承了程朱理学观点建立了以“太极、理”为最高范畴的学理体系,并从太极与理、太极之动静两方面进行阐释。太极或理是其思想终极根基。太极(理)与阴阳二气乃至宇宙万物的关系是形上与形下的相即不离的关系。太极之动静则是太极本有的性质,包括本体意义上的动静和作为宇宙生成过程的动静两个方面涵义。在心性论上,在“理一分殊”视域下,重构天人宇宙图景。落实在工夫论上寻找“孔颜乐处”。他对“心”的地位抬的很高,但只是“心”的本然状态,还不具有本体意义,并没有超出朱子学的范围,心性由应然向实然的过渡。薛瑄继承朱子理气关系论,针对朱子“理先气后”说,主张理气“决不可分先后”、“理气无缝隙”,强调“实理实气”,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理”的形上性和超越性。同时,他还吸收了张载的关学思想,提升“气”的地位,以气化解释万物的生成变化。表现出由“理”向“气”的内在转化,这为朱子理学向气学的反转、明代关学中兴开了先声。人性论上,继承了程朱的“性即理”,强调“论性是学问大本大原”,突出了“性”的本体地位。工夫论上主张“复性”。这些都预示着朱熹理学在明代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向陆九渊“心学”复归。
     明初吴与弼、胡居仁理学思想与朱子学特征是尊崇与突破,他们是南方理学代表。他们自觉做着朱子学与心学的整合工作。在本体论上,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理学的某些内容,对朱子学仍然是尊崇;另一方面大量地接受了心学的基本观念,有突破之意。吴与弼在心性论上,主张“静观”、“洗心”。在工夫论上将宋儒的持敬穷理说、佛道的静坐观悟说及儒释道通用的反思静虑的修养方法结合起来,表现出明显的综合化倾向。胡居仁,在理气关系上提出了“有此气则有此理,理乃气之所为”是对朱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仍不出朱子学的“规范”。在心性工夫论上,主张“主诚敬以存其心”,对主敬穷理做了新的阐发。工夫论上更加注重心上的“着实”体验,偏于向内用功。他们均表现出对“心”地位的抬高,这些都说明了当时程朱理学影响在缩小,而心学的影响在扩大。吴与弼思想的二重性,预示着理学发展不同路径。可以说,吴与弼是阳明心学的开启者。
     陈献章心学思想是在朱子学的包裹下挺立起来的,与其师吴与弼相比,在更大规模上突破了朱子学。自此,理学地位发生转向,由过去的程朱理学为主转而为以心学为主。陈献章在本体论上,“杂释老”建立道本论代替理本论,又“超释老”,将“心”置于“道”之上,建立起心本论。在心性工夫上,追求静坐中的善端呈现,放弃朱子学的读书路径,并发展为一种教学法,以觉悟证心体。可以说,陈献章的心学思想基本上完成了对朱子学改造,理学地位发生了变化,为阳明心学全面转向奠定了基础。因而,陈献章是理学转向的关键人物。
     明初理学家对朱子学的体认和阐释表现出两个嬗变轨迹:一是重视实然宇宙论探讨,强调实然之“气”,凸显下学的躬行践履工夫,发展成为明代气学。二是重视主体心性的探讨,凸显“心”的本体地位,表现为上达工夫,发展成为明代心学。这也是明初朱子学的理论贡献。从这种趋势表现来看,可知明初朱子学在明初理学家间进行体认和阐释中,所关注问题侧重点的不同,也体现出南北之间的学风差异。作为历史影响,明初朱子学对考据学、实学、书籍编撰等其他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明初理学家在朱子学内部的阐释、修正、突破,显示出儒学新的发展方向。明代理学在明初朱子学的催生下呈现出了弊旧成新、返本开新与推陈出新的特点。
Early Ming Dynasty's Neo-confucianism,as the mainstream of Cheng-zhu's theory,inherited the spirit of Song-Yuan Dynasty's confucianism.Zhu Xi's theory was a transition from Wang Yangming's theory,playing a role 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Scholar discussed Zhu Zi's thoughts in a simple way,scrampling conclusion,and lack of integration and systematicness.They analysed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Zhu Xi's theory's on the ontology,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practice,showing different compreh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Ming's confuciansim by revealing theirs authentic features and inner system,providing a renew synical methods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form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fancy of the Ming Dynasty,one aspect,with the reverenc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tyle of study,Neo-confucianism was bounded by Zhu Xi's theory,no courage to transcend;the other aspect,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Zhu Xi's thoughts, most Neo-confucianism had various apprehension and elucidation.They began to rectify and break through Zhu Xi's thoughts,comprised a new academic trendency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characterized by cooperation and correction, Cao Duan's and Xue Xuan's thoughts,familiar to Zhu Xi'theory,were reprensentative of northern Neo-confucianism.Cao Duan inherited the Cheng-Zhu's thoughts and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Tai Ji and Li"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category.He elaborated movement and stability of "Tai Ji",indicated "Tai Ji and Li"was 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his ideology.The relationship among "Tai Ji","Yin Yang"and cosmos was metaphysics. The essencial of "Tai Ji" was the process of ontology and cosmic. Cao Duan reconstructed the picture of the heaven and the universe for the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He wanted to pursuit the valuable happiness from Kong Zi and Yan Hui,then even paid the higher status to the "mind",but his minds just kept its natural states,no ontological meaning,no exceeding the realm of Zhu Xi's theory.Human nature in his thoughts only was the transition of must to just.Xue Xuan inherited Zhu Xi's theory of "Li and Qi". He advocated "Li and Qi" should never be divided successively, emphasized authenticity of "Li and Qi",and cleared up the metaphysic and transcendent of "Li" in sort of sense.At the same time,he also absorbed Zhang Zai's thoughts to enhance the important of the "Qi" with the generalizating all things'change. All what were demonstrated on the intrinsic coversion of the "Li"to the "Qi" aroused a boom of the"Guan Xue" in the Ming Dynasty. He inherited the Cheng-Zhu's "nature as truth",emphasized "nature was the base of knowledge",highlighted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nature". He also assisted "Fu Xing".Those foretasted the reverted from Zhu Xi to Lu Jiuyuan in a higher level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thoughts of Wu Yubi's and Hu Juren's were examples of sourthen Neo-confucianism characterized with veneration and breakthrough.They had consciously integrated of Zhu Xi's thoughts and "Xin Xue". They not onl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some of the Zhu Xi's thoughts but also largely accept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Xin Xue"in a breakthrough way.Wu Yubi favored the theory of "Jing Guan"and "Xi Xin".He unitified the "Chi Jing Qiong Li",the "Jing Zuo Guan Wu" and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of self-thinking by Confucianism,Buddism and Taoism,showing a significant wholeness tendency.Hu Jure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Zhu Xi's though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Li and Qi",as the pioneer of "Yang Ming Xin Xue",but could not leapfrog the code of Zhu Xi's theory.He gave a new elaboration of "Zhu Jing Qiong Li"and paid much attention to inward experience of "Zhe Shi".Duaity of Wu Yubi's thoughts indicate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Neo-confucianism's. Wu Yubi and Hu Juren raised the status of the "Mind"which exposured the wane of Chen-Zhu theory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Xin Xue"
     Chen Xianzhang's thoughts of "Xin Xue'was shaddowded by Zhu Xi's ideology,as opposed to his teacher Wu Yubi,broke through the Zhu Xi's theory in a large scale.Since then the direction of Neo-confucianism transform from main Chen-zhu's theory to "Xin Xue".On ontology,he use "Dao"instead of "Li",put "Xin" atop of "Dao",and gave up the path of reading to displaying human's kindness,which came into being a way of teaching.lt could be say that Chen Xianzhang's thoughts of human nature had basically achieved and rectified the Zhu Xi's theory. Neo-confucianism's situation had changed and founded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Thus Chen Xianzhang was a key figure of the Neo-confucianism.
     There were two evolutionary traces of recognization and explaination about Zhu Xi's theor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bo veall they preferred to discussing cosmology,stressed real "Qi",highlighted the status of "mind",came into being of Ming Dynasty's "mind"which were a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Zhu Xi's theory.l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Confucian had different emphases on the problems,and expressed in the differences style of study between north and south.Zhu Xi's theory in early Ming Dynasty impacted positively on textual criticism,"Shi Xue"and books compiled in history.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o-confucianism demonstrated on Zhu Xi's internal interpretation,amendment and breakthrough.Many new features of Neo-confucianism induced by Zhu Xi's thought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引文
①(清)张廷玉:《明史·礼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23页。
    ②(清)张廷玉:《明史·儒林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1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东林列传》,《高攀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清)张廷玉:《明史·选举二》卷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3页。
    ②章学诚:《文史通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侯外庐等著:《宋明理学史》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6页。
    ②此观点引自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作者认为,这并不适合明初理学的状况。通过分析发现,明初理学家在尊崇朱子学“理”的本体地位,对朱子的“理气”关系,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正和阐发。比如,薛瑄在吸收张载“气”的思想,抬高“气”的地位,表现出了由“理”向“气”本体转化。这为明代气学的复兴、关学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①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2页。
    ④《张载集》,《答范巽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49页。
    ①(宋)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癸未归庐陵日记一卷》,四库本。
    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43页。
    ③《朱熹集》,《程氏遗书后续》,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7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⑤《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道学崇黜》。
    ⑥《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道学崇黜》。
    ⑦(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7页。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5页。
    ⑨《陆九渊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页。
    ①黄震:《黄氏日抄古今纪要逸编一卷》,知不足斋丛书,清乾隆鲍廷博校刊本。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4页。
    ②《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5页。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北京:三联书社,2009年版。
    ①(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①关于对明代理学解构期说法,参见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②这节所涉及的元代理学家姚枢、赵复、刘因、吴澄的生卒年表,均参考张岂之、刘学智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宋元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94页。
    ②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94页。
    ③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94页。
    ④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94页。
    ⑤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95页。
    ⑥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①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②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③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20页。
    ④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20页。
    ⑤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21页。
    ⑥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2页。
    ⑦(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五《送李扩序》。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二,《草庐学案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37页。
    ②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十三,《静明宝峰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97页。
    ①吕思勉:《理学纲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②郑玉:《宋葛子熙之武昌学录序》。
    ③《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道学崇黜》载:陈贾给孝宗奏“道学”为“伪学”。孝宗并说“道学岂不美之名,正恐假托为奸,真伪相乱尔。”
    ①《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七载: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稍示更改,以消中外意”。同年二月,朝廷正式下诏“弛学禁”。随后,追复朱熹、赵汝愚、周必大等人的官职,历时六年之久的理学之禁解除。
    ①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四十七,《解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115页。
    ②《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实录》卷一五八。
    ③《国榷》卷一六。
    ④《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实录》卷一六二。
    ⑤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四十七,《金幼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126页。
    ①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台湾开明书店,第2页。
    ①《明太祖实录》,《<大全>颁布》序。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序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78页。
    ①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77页。
    ②《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四《天说》下。
    ③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④《宋学士全集》卷五。
    ①《明儒学案·师说》载:刘宗周谓其“以九死成就一个是,完天下万世之责。其扶持世教,信乎不愧千秋正学者也。”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
    ②《明儒学案·方孝孺》载:“持守之严,刚大之气,与紫阳真相伯仲,固为有明之学祖也。”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首,《师说》,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
    ①《张载集》附录,《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83页。
    ②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一百,《屏山鸣道集说略》,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326页。
    ③转引自王昌伟,《明初南北之争的症结》,明清史集刊第九卷,2007年1月,第9页。
    ④张廷玉:《明史》卷七十,《选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7页。
    ①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传·序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85页。
    ①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传·序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1页。
    ②《逊志斋集·赠卢信道序》。
    ③《逊志斋集·郑氏四子加冠祝辞序》。
    ④《逊志斋集·习庵记》。
    ⑤《郁离子·麇虎》。
    ⑥《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赠奕棋桐子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⑦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曹端传》,北京:中华书局,第7239页。
    ①《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菜窝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②《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书最善堂卷后》,《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养志斋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④《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大勇斋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页。
    ①《薛瑄全集》,《书续录》卷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7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8页。
    ④《凝道记·天下枢》。
    ①《凝道记·段于微》。
    ②《宋文宪公全集·赠云林道士邓君序》。
    ③《宋文宪公全集·六经论》。
    ④《曹端集·录粹》,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9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⑥《逊志斋集·身修思永堂记》。
    ①《逊志斋集·来鸥亭记》。
    ②《逊志斋集·心远轩记》。
    ③龙文彬编:《明会要》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18页。
    ①参见《明通典》卷四,第298-299页;《明会要》卷二十六,第419页。
    ②《今言》,第16页。
    ③《明史》卷七十:《明通鉴》卷三,第247页。
    ①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222页。
    ②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①丁为祥:《气学——明清学术转化的真正开启者》,载《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①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2页。
    ②(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诸儒学案发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①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1页。
    ②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2页。
    ③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2页。
    ①在这里,要分清他们对“出仕”本身抱有否定态度,还是因当时政治现实而做得选择。
    ①(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曹月川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九。
    ③《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卷载:“原夫明初诸儒……。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先儒之正传,无敢改错。”本节旨在探讨,曹端的理学思想真如《明史》所说,守先儒正传,无敢改错;还是有所修正呢?故以此为标引。
    ④(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曹月川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⑤(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曹月川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四,《诸儒学案上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60页。
    ②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38页。
    ③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38页。
    ④(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⑤(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①《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页。
    ②《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页。
    ③《曹端集》,《通书述解·总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5页。
    ④张廷玉:《明史·曹端传》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38页。
    ⑤《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页。
    ⑥《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页。
    ①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7页。
    ②《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页。
    ③(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页。
    ①《周敦颐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页。
    ②《周子全书》卷一,第516页。
    ③《朱子文集》卷四十五,《答杨子直一》。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65页。
    ⑤(宋)黎站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68页。
    ①《朱熹文集》卷四十六,《答刘叔文》。
    ②《朱熹文集》卷五九,《答赵致道书》。
    ③《曹端集》,《辨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页。
    ①《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页。
    ②《曹端集》,《通书述解》,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5页。
    ③黄宗羲,《宋元学案·濂溪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9页。
    ④《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北京:中华书局,第2372页。
    ①《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页。
    ②《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页。
    ③《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页。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宋明理学片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②(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③(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64页。
    ④林继平:《明学探微》,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页。
    ⑤《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第235页。
    ⑥《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第239页。
    ①《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第8页。
    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3、423页。
    ③《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④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⑤《周敦颐集》,《通书·师第七》,第20页。
    ①《曹端集》,《通书述解》,北京:中华书局,第28页。
    ②《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北京:中华书局,第4页。
    ③《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北京:中华书局,第11页。
    ①《曹端集》,《太极图说述解》,北京:中华书局,第16页。
    ②《朱子文集》卷五八,《答陈器之》。
    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上,北京:中华书局,第277页。
    ④《曹端集》,《通书述解》,北京:中华书局,第28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九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③蔡仁厚:《宋明理学》,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版,第3页。
    ①(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十四,《曹端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63页。
    ②《曹端集》,《通书述解》,北京:中华书局,第31页。
    ③(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十四,《曹端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62页。
    ④(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十四,《曹端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63页。
    ⑤《曹端集》,《通书述解》卷上,北京:中华书局,第31页。。
    ⑥(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0页。
    ②《曹端集》,《通书述解》,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页。
    ③真德秀:《西山答问·问颜乐》。
    ④《曹端集》,《通书述解》,北京:中华书局,第79页。
    ①《曹端集》,《附录六》,北京:中华书局,第361页。
    ②《二程集》,《二程遗书》卷二十五。
    ③《朱熹文集》卷六十七,《仁说》。
    ①《曹端集》卷七,《录粹》,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1页。
    ②《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载:“河东之学,悃幅无华,恪守宋人矩镬”,本节旨在说明薛瑄思想真如黄氏所说,是“恪守宋人矩镬”?还是有所修正的?故以此做标引。
    ③《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页。
    ①《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页。
    ②《明史·儒林传》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第7229页。
    ③《薛瑄全集》,《读书录》卷一,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④《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页。
    ⑤《薛瑄全集》,《读书录》卷五,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8页。
    ⑥《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2页。
    ①《明儒学案·师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②《薛瑄全集》,《读书续录》卷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引者,只注篇名和卷数。
    ③《读书录》卷一。
    ①《读书续录》卷四。
    ②《读书续录》卷三。
    ③《读书续录》卷二。
    ④《读书续录》卷三。
    ⑤《读书续录》卷四。
    ⑥《读书续录》卷二。
    ⑦《读书续录》卷一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07页。
    ⑨(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20页。
    ⑩《读书续录》卷六、一。
    11《读书录》卷十。
    ①《读书录》卷六。
    ②《读书续录》卷二。
    ③《读书续录》卷二。
    ④《读书录》卷四。
    ⑤《读书录》卷三。
    ⑥《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卷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页。
    ⑦《读书录》卷三.。
    ⑧《读书录》卷三。
    ⑨《读书续录》卷一。
    ①《读书录》卷二。
    ②《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卷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9页。
    ③《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卷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9页。
    ④《读书续录》卷一
    ①《读书录》卷三。
    ②《读书录》卷四。
    ③《读书录》卷四。
    ④《读书续录》卷一。
    ⑤《读书续录》卷二。
    ⑥《读书续录》卷一。
    ⑦《读书续录》卷一。
    ⑧《读书录》卷六。
    ⑨《读书录》卷七。
    ⑩《读书录》卷五。
    ①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读书录》卷十。
    ③《读书录》卷四。
    ④《读书录》卷一。
    ⑤《读书录》卷三。
    ⑥《读书录》卷三。
    ⑦《读书录》卷一
    ①《读书录》卷九。
    ②《读书录》卷四。
    ③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湾开明书店,第17页。
    ④《读书录》卷三。
    ⑤《读书录》卷六。
    ⑥《读书录》卷六。
    ⑦《读书录》卷一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页。
    ⑤《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0页。
    ⑥《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0页。
    ①《读书录》卷五。
    ②《张载集》,《正蒙·太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③《读书录》卷五。
    ④《读书录》卷五。
    ⑤《读书录》卷五。
    ①《读书录》卷五。
    ②《读书录》卷五。
    ③《读书录》卷五。
    ④《读书录》卷五。
    ⑤《读书录》卷五。
    ①《读书续录》卷三。
    ②《读书续录》卷七。
    ③《读书录》卷七。
    ④《读书录》卷五。
    ①《读书续录》卷十。
    ②《读书续录》卷二
    ③《读书录》卷七。
    ④《读书续录》卷五。
    ⑤《读书录》卷五。
    ⑥《读书续录》卷七。
    ⑦《读书续录》卷七。
    ①《读书录》卷三。
    ②《读书录》卷五。
    ③《读书录》卷三。
    ④《文集》卷二四。
    ⑤《读书续录》卷六。
    ①《薛瑄全集》,《薛文清公理学粹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3页。
    ②《薛瑄全集》,《薛文清公理学粹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3页。
    ③《读书续录》卷六。
    ④《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读书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页。
    ①《读书录》卷八。
    ②《读书录》卷三。
    ③《读书录》卷三
    ①《读书续录·序》。
    ②《读书录》卷一。
    ③《读书录》卷七。
    ④《读书录》卷九。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十八。
    ①侯外庐等著:《宋明理学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②同上,第135页。
    ③《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④同上。
    ⑤《明儒学案》,《崇仁学案一》评价到:“康斋倡道小陂,一禀宋人成说”。本节旨在分析吴与弼的理学思想真如黄氏所评价的,“一禀宋人成说”还是有所突破的?故以此为标引。
    ①《康斋文集》卷十二《跋伊洛渊源录》。
    ②《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③《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页。
    ④《康斋文集》卷十一,《日录》。
    ⑤《康斋文集》卷十一,《日录》。
    ⑥《明儒学案·师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页。
    ⑦《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页。
    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七十,《康斋文集》提要。
    ⑨娄谅:《康斋先生行状》。
    ①《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页。
    ②《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吴与弼传》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康斋集》卷十,《坦斋记》。
    ④《康斋集》卷八,《学规》。
    ⑤《康斋集》卷八,《吴节妇传》。
    ①《康斋集》卷八,《与徐希仁训导书》。
    ②《康斋集》卷十一,《口录》。
    ①《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②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5-73页。
    ③刘基:《诚意伯文集·天说》,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④刘基:《诚意伯文集·天说》,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⑤《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⑥《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①《康斋集》,《与友人书》。
    ②《康斋集》卷一,《诗·道中作》。
    ①《康斋集》卷十,《浣斋记》。
    ②《康斋集》卷七,《诗·临流暝目坐》。
    ③《康斋集》卷十二,《诗·诗兰轩》。
    ④《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⑤《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⑥《康斋集》卷三,《省庵记》。
    ①《康斋集》卷十,《天恩堂记》。
    ②《康斋集》卷十,《厉志斋记》。
    ③《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
    ①《康斋集》卷八,《劝学赠杨德全》。
    ②《康斋集》卷八,《劝学赠杨德全》。
    ③《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④《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⑤《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⑥《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⑦《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⑧《康斋集》卷八,《与章士言训导书》。
    ⑨《康斋集》卷八,《与陆九韶书》。
    ①《康斋集》卷八,《与章士言训导书》。
    ②《康斋集》卷八,《复曰让书》。
    ③《康斋集》卷八,《学规》。
    ④《朱子语类》卷十五,第282页。
    ⑤《朱熹文集》卷十四,《行宫便殿奏札》。
    ⑥《朱子语类》卷十一,第176页。
    ⑦《朱子语类》卷十一,第176页。
    ⑧《康斋集》卷一,《晓起即事》
    ①《康斋集》卷十,《浣斋记》
    ②《朱熹文集》卷二十四,《答张钦夫》。
    ③《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0页。
    ①《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4页。
    ②《康斋集》卷二,《枕上偶成》。
    ③《康斋集》,《康斋先生行状》。
    ④《康斋集》卷六,《诗·道中作》。
    ⑤《康斋集》卷三,《省庵记》。
    ⑥《康斋集》卷七,《诗·临流暝目坐》。
    ①《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4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七十。
    ③《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7页。
    ④《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20页。
    ⑤《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8页。
    ⑥《康斋集》卷十一,《日录》。
    ⑦《明儒学案》,《师说》,第3页。
    ⑧《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9页。
    ⑨《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23页。
    ⑩《康斋集》卷八,《劝学赠杨德全》。
    ①《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5页。
    ②《康斋集》卷一,《晓起即事》。
    ③《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5页。
    ④《明儒学案》,《师说》,第3页。
    ①《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29页。
    ②《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第7232页。
    ③《明代思想史》,第23页。
    ④《明代思想史》,第33页。
    ⑤《居业录》卷八,《正谊堂全书》,清康熙张伯行编,同治左宗棠增刊本。
    ⑥《居业录》卷八,《正谊堂全书》,清康熙张伯行编,同治左宗棠增刊本。
    ⑦《胡敬斋集》卷一,《复张廷祥》,清康熙张伯行编,同治左宗棠增刊本。
    ⑧《胡敬斋集》卷一,《与蔡登》。
    ①《胡敬斋集》卷一。
    ②《胡敬斋集》卷一。
    ③《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35页。
    ④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⑤《胡敬斋集》卷二。
    ⑥《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29页。
    ①《居业录》卷六。
    ②《居业录》卷六。
    ③《居业录》卷六。
    ④《居业录》卷八。
    ⑤《居业录》卷八。
    ⑥《居业录》卷六。
    ⑦《居业录》卷八。
    ①《居业录》卷八。
    ②《居业录》卷八。
    ③《居业录》卷八。
    ④《居业录》卷三。
    ①《居业录》卷八。
    ②《居业录》卷五。
    ③《居业录》卷七。
    ④《居业录》卷七。
    ⑤《居业录》卷八。
    ⑥《居业录》卷一。
    ①《朱子语类》卷一。
    ②《居业录》卷八。
    ③《居业录》卷八。
    ④《居业录》卷八。
    ⑤《胡敬斋文集》卷二,《鳏夫记》。
    ⑥《居业录》卷四。
    ①《居业录》卷八。
    ②《居业录》卷四。
    ③《居业录》卷八。
    ④《居业录》卷八。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⑥顾炎武:《目知录》卷九,《守令》。
    ①《胡敬斋文集》卷二,《夜存子说》。
    ②《居业录》卷一。
    ③《朱子语类》卷五。
    ④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⑤《朱子语类》卷四,第71页。
    ⑥《居业录》卷一。
    ⑦《居业录》卷二。
    ①《居业录》卷一。
    ②《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居业录》第32页。
    ③同上,第29页。
    ④《居业录》卷七。
    ①《居业录》卷二。
    ②《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29页。
    ③《居业录》卷二,《游西湖记》。
    ④《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41页。
    ①《居业录》卷二。
    ②《胡敬斋集》卷一,《与乐平刘掌教》。
    ③《居业录》卷二。
    ④《胡敬斋集》卷一。
    ①《居业录》卷八。
    ②《胡敬斋集》卷二。
    ③《居业录》卷一。
    ①《居业录》卷三。
    ②《居业录》卷二。
    ③《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32页。
    ④《居业录》卷四。
    ①《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36页。
    ②《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第37页。
    ③《居业录》卷一。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七,《康斋集》提要。
    ②《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4页。
    ③《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序》,第14页。
    ④《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本传》,第15页。
    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二,《胡敬斋集》提要。
    ⑥《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29页。
    ①《明史》卷六十二,《选举志》。
    ②顾炎武:《口知录》卷十八。
    ①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导言》,第1页。
    ②《明史》卷二百八十二,第7222页。
    ③《明史》卷二百八十二,《薛瑄传》,第7228页。
    ④《明史》卷二百八十二,《曹端传》,第7238页。
    ⑤《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诸儒学案》,第1060页。
    ①《明史》卷二八二,《薛瑄传》,第7228页。
    ②《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第110页。
    ③《读书录》卷三。
    ④《读书续录》卷五。
    ⑤《读书续录》卷六。
    ⑥《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
    ⑦《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
    ⑧《明儒学案·师说》。
    ⑨《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
    ⑩《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
    11《康斋集》卷一。
    12《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
    13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湾开明书店,第35页。
    ①《明史》卷二八二,《胡居仁传》。
    ②《居业录》卷八。
    ③《居业录》卷一
    ④《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
    ⑤陈荣捷:《明代早期的程朱学派》,《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2期。
    ①把陈献章思想进行分析,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陈献章是南方学者,受到南方之学学风的影响。二是,陈献章的成长的环境仍处于朱子学包裹的时代,必然受到朱子学的影响,故他说“吾道有宗朱,千秋朱紫阳”。三是,从陈献章的师承关系来看,他也受到其师吴与弼的影响。陈白沙在吴与弼门下学习很短,不到一年。他说在这一年当中,他还没有找到入圣的门径。他在《复赵提学佥宪》信中说:“仆才不逮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从吴聘君学。其于古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但是,陈献章在另一处又说到,是其师与弼把他从声利的迷津中引渡出来的。他在《龙冈书院记》中写到:“予少无师友,学不得其方,汩没于声利、支离于秕糠者,盖久之。年几三十,始尽弃举子业,从吴聘君游。然后益叹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取向所汩没而支离者,洗之以长风,荡之以大波,揣揣焉,惟恐其苗之复长也。”从上面二段话来看,好像是自相矛盾,其实仔细分析,并不矛盾。吴与弼讲的“伊川之学”是明初诸儒恪守朱学规范,自然引不起陈献章的兴趣,找不到门径,但对吴与弼思想中所蕴含的“心”学观点,却能使他“迷途知返”,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因此,陈献章是在其师的导引下从朱学走向心学的,他是在更大规模上突破了朱子学,形成心学的思想体系,使得理学发生了转向。
    ②以上引语,参见《明史》卷二百八十三,第7261页。
    ③《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第79页。
    ①《陈献章集》,附录二《白沙先生行状》,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79页。(后只列卷数,页码)
    ②《陈献章集》,《白沙先生行状》,第869页。
    ③同上,第870页。
    ④《陈献章集》,附录《年谱卷二》,第820页。
    ⑤《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传序》,第7221页。
    ①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湾开明书店,第36页。
    ②《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第79页。
    ③《明儒学案》卷首,《师说》,第4页。
    ④《陈献章集》,附录《年谱卷二》,第820页。
    ⑤《陈献章集》卷四,第276页。
    ①《陈献章集》,《白沙先生行状》,第868页。
    ②《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一》,第14页。
    ③《陈献章集》卷一,第879页。
    ④《陈献章集》卷二,第145页。
    ⑤《陈献章集》卷二,第145页。
    ①《陈献章集》卷二,第133页。
    ②《松下杂钞卷下,引自《宋明理学史》下卷,第156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
    ④《陈献章集》,附录《年谱卷一》,第802页。
    ⑤《陈献章集》,《白沙先生行状》,第868页。
    ①《陈献章集》,《白沙先生行状》,第868页。
    ②《陈献章集》卷二,《复赵提学佥宪》,第145页。
    ③《陈献章集》,附录《年谱卷二》,第828页。
    ④《陈献章集》,附录《年谱卷二》,第828页。
    ①《陈献章集》,附录三《重刻白沙子序》,第903页。
    ②《明儒学案》卷五,之《白沙学案》,第79页。
    ③《陈献章集》卷一,第56页。
    ④《陈献章集》卷一,《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第55页。
    ①《陈献章集》卷二,第131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第56页。
    ③《陈献章集》卷二,第217页。
    ④《陈献章集》卷一,第55页。
    ⑤《陈献章集》卷一,《送李世卿还嘉鱼序》,第16页。
    ⑥《陈献章集》,《陈献章诗文续补遗》,第975页。
    ①《陈献章集》卷三,第243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第27页。
    ③《陈献章集》卷五,第494页。
    ④《陈献章集》卷一,第28页。
    ⑤《陆九渊集》卷一,《与赵监》,第9页。
    ⑥《陈献章集》卷一,第58页。
    ①《陈献章集》卷二,第217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第55页。
    ③《陈献章集》卷一,第36页。
    ④《陈献章集》卷一,第57页。
    ①《陈献章集》卷四,第288页。
    ②(明)胡居仁:《居业录》卷七。
    ③(明)胡居仁:《居业录》卷八。
    ④《陈献章集》卷二,第217页。
    ⑤《陈献章集》卷四,《示黄昊》,第278页。
    ⑥《陈献章集》卷一,《无后论》,第57页。
    ⑦《陈献章集》卷一,第16页。
    ⑧《陈献章集》,《陈献章诗文续补遗》,第975页。
    ①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②《陈献章集》卷二,第204页。
    ③《陈献章集》,《白沙要语补》,第919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五,第282页。
    ⑤《陈献章集》卷一,第20页。
    ⑥《陈献章集》卷一,第20页。
    ⑦《陈献章集》卷二,第152页。
    ⑧《陈献章集》,附录《年谱卷一》,第802页。
    ⑨《陈献章集》卷二,第131页。
    ①《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上》,第79页。
    ②《陈献章集》,《陈献章诗文续补遗》,第975页。
    ③《陈献章集》卷二,第133页。
    ④《明儒学案》,《师说》,第4页。
    ⑤《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一》,第1376页。
    ⑥《明儒学案》,《蕺山学案》,第1510页。
    ①《陈献章集》,《陈献章诗文续补遗》,第975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第20页。
    ③《陈献章集》卷二,第145页。
    ④《陈献章集》卷二,第269页。
    ⑤《陈献章集》卷二,第225页。
    ⑥《陈献章集》卷二,第145页。
    ①《陈献章集》卷二,第156页。
    ②《陈献章集》卷三,第243页。
    ③《陈献章集》卷五,第505页。
    ④《陈献章集》卷二,第147页。
    ⑤《陈献章集》卷一,第66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庄子·大宗师》,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4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第47-48页。
    ③《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第79页。
    ④《陈献章集》卷一,第57页。
    ⑤《明儒学案》卷三十九《甘泉学案》,第919页。
    ⑥《周敦颐集》,《通书》,第13页。
    ①《陈献章集》卷一,第57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第57页。
    ③《陈献章集》卷一,第57页。
    ④《陈献章集》卷五,第414页。
    ⑤《陈献章集》卷二,第217页。
    ①《陈献章集》卷一,第66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第55页。
    ③《陈献章集》卷一,第55页。
    ④《明史》卷二百八十三《陈献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61页。
    ⑤《明儒学案》,《师说》,第4-5页。
    ⑥《陈献章集》卷二,第192页。
    ⑦《陈献章集》卷六,第683页。
    ①《陈献章集》,《附录二》,第896页。
    ②《陈献章集》卷六,第522页。
    ③《陈献章集》卷六,第647页。
    ④《陈献章集》卷三,第242页。
    ⑤章沛:《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第63页。
    ⑥《陈献章集》卷一,第41页。
    ①《陈献章集》卷三,第278页。
    ②《陈献章集》卷一,第57页。
    ③《陈献章集》,《附录一》,第710页。
    ④《陈献章集》卷二,第217页。
    ⑤《陈献章集》卷二,第192页。
    ①《陈献章集》,《附录二》,第896页。
    ②《陈献章集》卷三,第242页。
    ①《明儒学案》,《白沙学案》,第79页。
    ②《陈献章集》卷二,第192页。
    ③《陈献章集》卷四,第309页。
    ④《陈献章集》卷四,第279-280页。
    ⑤《陈献章集》卷二,第190页。
    ①《陈献章集》卷一,第12页。
    ②《陈献章集》卷三,第242页。
    ③简又文:《白沙子研究》,简氏猛进书屋,1970年版,第94页。
    ④《陈献章集》卷二,第209页。
    ⑤《陈献章集》卷二,第193页。
    ①罗钦顺:《困知记》卷下。
    ②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三。
    ③《明儒学案》,《师说》,第5页。
    ④《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第79页。
    ①《明史》卷二百八十二,第7222页。
    ①《陈献章集》,《附录四》,第928页。
    ②《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52页。
    ③《明儒学案》卷五,第80页。
    ④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1页。
    ⑤陈鼓应:《老庄论集》,《庄子论“道”——兼评庄老道论之异同》,齐鲁书社,第104页。
    ⑥《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二,《大横渠张子厚先生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1页。
    ①林继平:《明学探微》,台湾商务印书馆,第43页。
    ①(清)高隆等增辑:《东林书院志》卷七《景逸高先生行状》,光绪本。
    ②《明儒学案·师说》,第11页。
    ①《吕泾野先生语录》,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②《吕泾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③《明儒学案》卷八,《河东学案·吕柟传》,第137页。
    ①《吕泾野先生语录》,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②《明儒学案·师说》,第11页。
    ①罗钦顺:《困知记》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王廷相:《王廷相集》,《雅述》上篇,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31页。
    ③王廷相:《王廷相集》,《内台集》卷四,《答何柏斋造化论十四首》,第973页。
    ④罗钦顺:《困知记续》卷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⑤罗钦顺:《困知记》卷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⑥王廷相:《王廷相集》,《王氏家藏集》卷三十三《太极辩》,第596页。
    ①《朱子语类》卷四,第56页。
    ②罗钦顺:《困知记》卷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③王廷相:《王廷相集》,《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答薛君采论性书》,第517页。
    ④王廷相:《王廷相集》,《雅述》上篇,第831页。
    ⑤王廷相:《王廷相集》,《雅述》上篇,第831页。
    ①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三。
    ②《明史》,《儒林传》,第7222页。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八《书诸阳伯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④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
    ⑤《王阳明全集》卷六《答友人问》,第208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第6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
    ③《朱子语类》卷四十,第1024页。
    ④《朱文公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札》。
    ⑤《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⑥朱熹对工夫论有内外、本末、先后之分。谓:“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持敬是穷理之本,穷得理明,又是善心之助”(《朱子语类》卷九),“须是内外、本末、隐显、精粗,一一周遍,方是儒者之学”。(《朱子语类》卷十八)
    ⑦《王阳明全集》卷七,《象山文集序》,第244页。
    ⑧《陆九渊集》卷二,《与朱元晦》三,第21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
    ②《甘泉文集》卷七《与阳明鸿胪》。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
    ④《甘泉文集》卷七《答太常博士陈惟浚》。
    ⑤《甘泉文集》卷七《答杨少默》。
    ①《甘泉文集》卷七《复洪峻之侍御》。
    ②《甘泉文集》卷二十三《语录》。
    ③《甘泉文集》卷七《答顾若溪佥宪》。
    ④《甘泉文集》卷七《答太常博士陈惟浚》。
    ⑤《甘泉文集》卷三十一《阳明先生王公墓志铭》。
    ⑥《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
    ①周燮藩、沙秋真主编:《清真大典》,《清真指南》卷三《性命》,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辑委员会编撰。
    ②同上,《正教真诠·性命篇》
    ③同上,《天正方学》卷四,《性命发明》。
    [1](魏)王弼著,《王弼集校释》,楼宇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宋)朱熹:《朱熹集》,郭齐、尹波点校,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
    [6](宋)朱熹:《朱子全书》,朱僳人、严佐之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8](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宋)邵雍:《邵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0](宋)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
    [11](宋)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宋)陈亮:《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3](宋)叶适:《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
    [14](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5](宋)司马光:《司马文正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6](宋)黄震:《黄氏日抄古今纪要逸编》卷一,知不足斋丛书,清乾隆鲍廷博校刊本。
    [17](宋)周必大:《文忠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47-11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8](元)许衡:《许衡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9](元)吴澄:《临川吴文正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0](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21](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2](明)宋濂:《宋学士文集》,《理学纂言序》,《四库丛刊》,上海书店,1985年版。
    [23](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明)曹端:《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5](明)薛瑄:《薛文公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明)薛瑄:《薛敬轩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7](明)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8](明)胡居仁:《胡文敬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9](明)胡居仁:《胡文敬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集部第12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0](明)胡居仁:《居业录》,《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子部第3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1](明)胡居仁:《居业录》(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2](明)娄谅:《皇明政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6册。
    [33](明)陈献章:《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4](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5](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3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7](明)罗钦顺:《困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8](明)湛若水:《甘泉文集三十二卷》,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同治五年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6~57册。
    [39](明)刘宗周:《刘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0](明)陈建:《学茚通辨》,聚德堂丛书本。
    [41](明)胡广:《明太祖实录》,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
    [42](清)龙文彬编:《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4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44](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45](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6](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47](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48](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4册。
    [49](清)孙奇逢:《理学宗传》,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版。
    [50](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5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2](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列宁:《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6]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社,2005年第2版。
    [7]钱穆:《阳明学述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8]钱穆:《朱子新学案》,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9]钱穆:《宋明理学三书随劄》,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10]钱穆:《中国思想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1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6]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7]牟宗三:《中国哲学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8]陈荣捷:《朱子门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陈荣捷:《朱子新探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陈荣捷:《朱学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陈荣捷:《宋明理学的概念和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年版。
    [2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社,2009年版。
    [23]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湾:开明书店,1941年版。
    [24]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5]侯外庐等著:《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8]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台湾:中华书局,1976年版。
    [29]谢无量:《谢无量文集》卷三,《朱子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1]刘蔚华主编:《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2]张岂之、刘学智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4]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葛荣晋:《王廷相和明代气学》,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6]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7]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0]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1]张立文:《朱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张立文:《“自己讲”、“讲自己”——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现代的度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张立文、祁润兴主编:《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4]张立文:《中国哲学概念精粹丛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5]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6]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陈来:《宋明儒学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8]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9]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0]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张学智:《中国儒学史·明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2]李书增等著:《中国明代哲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4]李申:《隋唐三教哲学》,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
    [55]李申:《简明儒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刘述先:《理一分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7]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发展与完成》,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58]刘述先:《儒家哲学的典范重构与诠释》,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
    [59]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0]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版。
    [61]吕思勉:《理学纲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2]杨天石:《朱熹及其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63]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4]束景南:《朱子大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5]束景南:《朱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6]钱明:《王阳明及其学派考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7]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8]俞樟华:《王学编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9]李元庆:《明代理学大师薛瑄思想评传》,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
    [70]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史》卷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71]姜林祥主编:《中国儒学史》(明清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2]黄明同:《陈献章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章沛:《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4]冯达文:《宋明新儒学略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5]范立舟:《理学产生及其历史使命》,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6]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7]徐远和:《儒学与东方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8]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9]朱汉民:《宋明理学通论:—种文化学的诠释》,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0]朱汉民:《<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81]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2]包世斌:《明代王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83]邹建锋:《明代理学向心学的转型——吴与弼和崇仁学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84]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周燮藩、沙秋真主编:《清真大典》,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辑委员会编撰。
    [86]唐逸:《基督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7]孙尚扬:《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88]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
    [89]古清美:《明代理学论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版。
    [9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宋明儒思想之发展)》,香港:新亚研究所,1977年版。
    [91]林继平:《明学探微》,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92]祝平次:《朱子学与明初理学的发展》,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
    [93]钟彩钧:《吴与弼的生活与学术》,台北:《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期,1998 年8月。
    [94]李日章:《中国哲学现代观》,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年版。
    [95](日)渡边秀方:《中国哲学史概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96](日)宇野哲人:《中国近世儒学史》,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97](日)沟口雄三:《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论明末清初时期在思想史上演变的意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
    [98](日)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9](日)岛田虔次著、蒋国保译:《朱子学与阳明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0](美)田浩(Hoyt Tillman):《朱熹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1](美)田浩(Hoyt Tillman):《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2]墨子刻(Thomas Metzger)著、颜世安译《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3](英)葛瑞汉:《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
    [1]王蕾:《曹端理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常裕:《河东学派考论》,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高琼:《生命践履与“性天通”——薛瑄哲学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4]肖发荣:《论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李仁群:《两宋理学与道家思想》,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6]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7]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学两大宗派的对峙与合流》,山东大学博士论文,1988年。
    [8]任文利:《阳明及阳明后心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年。
    [9]张峻歌:《明初理学思想特征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0]邹建安:《曹端理学思想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1]李海林:《薛瑄对程朱理学的体认和实践》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2]朱圣平:《胡敬斋哲学思想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3]赵丽:《论胡居仁在明代教育史上地位》,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4]廖峰:《陈献章历史世界》,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5]胡燕娟:《陈白沙“学宗自然”哲学思想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6]郝敏:《陈献章“自得之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7]朱瑞:《陈献章心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8]宁宁:《陈献章哲学思想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9]游海员:《薛瑄的理学思想对朱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0]王南萍:《论“孔颜乐处”精神境界》,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1]郭晖:《薛瑄的教育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2]张立新:《明清气质人性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3]吕妙芬:《胡敬斋与陈白沙思想研究》,台湾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89年。
    [24]麦仲贵:《王门诸子致良知学之发展》,香港中文大学哲学部硕士论文,1973年版。
    [1]邱汉生:《宋明理学与宋明理学史研究》,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2]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10期。
    [3]张岱年:《关于宋明“理气”学说的演变》,载《学习与研究》,1982年第4期。
    [4]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5]冯友兰:《宋明道学通论》,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2期。
    [6]张岱年:《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载《中州学刊》,1983年第4期。
    [7]王治:《论宋明理气之辨》,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
    [8]张岱年:《宋明理学评价问题》,载《张岱年全集》第6卷,第324~332页。
    [9]冯天瑜:《明代理学流变考》,载《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2期。
    [10]吴康:《明朝上半期的理学思想》,载《学粹》1卷1期,1958年第12期。
    [11]邱汉生:《明初朱学的统治地位——论三部“大全”的编纂》,载《中国哲学》,第14期。
    [12]陈正夫:《浅谈研究宋明理学的意义》,载《江西社会科学》,1980年。
    [13]张立文:《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点》,载《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2期。
    [14]冯友兰:《宋明道学通论》,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2期。
    [15]杨柳桥:《从<易传>和<老子>两大哲学体系看宋明理学的“理气之辨”》,载《天津师范大学》(社科版),1982年第5期。
    [16]赵吉惠:《宋明理学核心的“理”到底由谁首先提出?》,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9期。
    [17]贾顺先:《论宋明理学的二重性》,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18]张立文:《论宋明理学逻辑结构演化》,载《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2、4期。
    [19]张立文:《宋明理学形上学追究理路》,载《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4期。
    [20]崔大华:《二程与宋明理学》,载《中州学刊》,1984年第5期。
    [21]吴光:《论宋明理学的特质及现代意义》,载《河北学刊》,1992年第4期。
    [22]蔡方鹿:《气与宋明理学》,载《重庆师范大学》(哲社版),1991年第1期。
    [23]朱伯崑:《论宋明理学中的体用原则》,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92年第1期。
    [24]康中乾:《论宋明理学的逻辑发展》,载《人文杂志》,1994年第2期。
    [25]刘宗贤:《周敦颐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载《齐鲁学刊》,1996年第5期。
    [26]张家成:《论宋明理学的道德修养途径与方法》,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年第3期。
    [26]许总:《论宋明理学的性质及其演变》,载《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27]许总:《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载《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28]高建立:《简析宋明理学的发展特点》,载《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9]吴培显:《宋明理学对儒学精神的发展及其局限》,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30]于述胜:《宋明理学的本体与工夫之辨——兼论其教育哲学内涵及理论深化》,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31]李景林:《儒家心性概念本体化——周濂溪对于宋明理学的开创之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32]李煌明:《“孔颜之乐”——宋明理学中的理想境界》,载《中州学刊》,2003年第6期。
    [33]程云冠:《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哲学发展前景的启示》,载《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4]范赟:《浅析宋明理学心性论述的发生及其对儒学的改造》,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5]文碧方:《宋明理学中理学与心学的同异及其互动》,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36]张丽华:《宋明理学中“气质之性”的考察》,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37]鲁方:《宋明理学“诚”、“心”关系之三个层面》,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38]旷娟:《张载气论对宋明理学的贡献》,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39]丁为祥:《从宋明人性的演变看理学的总体走向及其张力》,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40]丁为祥:《践形与践行——宋明理学中两种不同的工夫系统》,载《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1期。
    [41]丁为祥:《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思考——以张载为中心》,载《文史哲》,2009年第2期。
    [42]丁为祥:《气学—明清学术转化的真正开启者》,载《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43]李延仓:《理学转向及其意义管窥——论两宋至明中叶理学的逻辑发展》,载《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4]赵炎峰:《宋明理学的兴起及其内部两种思路的异同——以朱陆之辨为例》,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5]魏义霞:《宋明理学知性观探究》,载《齐鲁学刊》,2007年第2期。
    [46]宋志明:《论宋明理学的成因和变迁》,载《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
    [47]李霞:《明初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载《江淮论坛》,2000年第6期。
    [48]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载《明史研究》,2007年。
    [49]邹建锋:《理气互动:15世纪理气观的内在理路》,载《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
    [50]唐宇元:《论明初曹端理学及其历史意义》,载《河北学刊》,1987年第2期。
    [51]王蕾:《曹端易学视野下的理学建构》,载《周易研究》,2007年第5期。
    [52]王蕾:《试论曹端的理一分殊思想》,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53]王蕾:《曹端对周子《太极图说》的理学诠释》,载《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54]王蕾:《曹端理学视野下的“孔颜乐处”》,载《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5期。
    [55]王蕾:《曹端对朱子“太极”之阐发及其诠释学意义》,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56]李云:《曹端理学思想》,载《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7]蒙培元:《薛瑄哲学思想与程朱理学的演变》,载《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
    [58]魏宗禹:《明初理学与薛瑄思想》,载《运城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59]魏宗禹:《薛瑄思想特点三论》,载《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
    [60]魏宗禹:《薛瑄思想与明代理学的发展》,载《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
    [61]郭润伟:《薛瑄理学宗旨》,载《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
    [62]宁志荣:《略论薛瑄的理气观》,载《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
    [63]周庆义:《薛瑄思想初探》,载《运城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64]周庆义:《论薛瑄的人性论和理欲观》,载《河北学刊》,1990年第6期。
    [65]李元庆:《薛瑄绝非仅仅“恪守宋人矩镬”的理学家——对黄宗羲一条断语的辨析》,载《运城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66]李元庆:《薛瑄的认识理论与“实学”思想》,载《运城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67]杨宗礼:《薛瑄太极论初探》,载《运城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68]张岱年:《薛瑄“性通天”的思想境界》,载《运城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69]蒙培元:《薛瑄哲学与理性主义》,载《运城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70]杨宗礼:《薛瑄对朱熹哲学最高范畴“理”的改造》,载《运城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71]郭润伟:《薛瑄对理学宗旨实践》,载《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1期。
    [72]尹协理:《简论薛瑄的“性”学》,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73]张宗舜:《薛瑄述论》,载《齐鲁学刊》,1991年第3期。
    [74]张涛:《论薛瑄与明代的关学》,载《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
    [75]徐远和:《薛瑄的“实学”思想探析》,载《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
    [76]姜国柱:《薛瑄的理学思想》,载《孔子研究》,1995年第2期。
    [77]杨居璟:《论薛瑄的“物镜之喻”与心理合一》,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78]高琼:《近三十年薛瑄哲学思想研究述评》,载《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
    [79]米文科:《薛瑄与明代关学的中兴》,载《兰州学刊》,2010年12期。
    [80]朱林:《吴与弼思想刍议》,载《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81]朱汉民:《吴与弼的教育思想与心学思潮》,载《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82]张俊相:《吴与弼的人格修养论》,载《求是学刊》,1994年第2期。
    [83]陈奇:《明朝前期吴与弼的兼采朱陆之学》,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84]刘兴邦:《吴与弼与江门学派》,载《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85]张运华:《论吴与弼对陈献章的影响》,载《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86]王伟民:《胡居仁儒学思想述评》,载《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87]姜国柱:《胡居仁理学思想探微》,载《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
    [88]陈代湘:《浅析胡居仁对陈献章之批评》,载《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89]冯会明:《胡居仁对程朱理学的传承与创新》,载《江淮论坛》,2011年第5期。
    [90]宋志明:《陈献章的仁学思想》,载《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
    [91]宋志明:《陈献章的道德范畴理论》,载《学术研究》,1997年第11期。
    [92]宋志明:《简论陈献章的“万化我出”说》,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93]宋志明:《陈献章工夫论述评》,载《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
    [94]陈奇:《陈献章心学简论》,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95]冯达文:《陈献章心学的道家品味》,载《孔子研究》,1995年第1期。
    [96]宋志明:《从理学到心学的转折——陈献章本体论刍议》,载《长白论丛》,1997年第2期。
    [97]李锦全:《朱熹理学的历史命运与陈献章思想关系》,载《齐鲁学刊》,1998年第1期。
    [98]魏宗禹:《陈献章思想与明代思维发展简论》,载《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99]方国根:《论陈献章心学思想的理论意蕴和特色》,载《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
    [100]方国根:《湛若水心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兼论湛若水与陈献章、王阳明心学的异同》,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101]张运华:《陈献章“以自然为宗”的学术思想体系》,载《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期。
    [102]张运华:《陈献章“率乎自然”的人生情怀》,载《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103]苟小泉:《近三十年来陈献章思想研究述评》,载《哲学动态》,2006年第9期。
    [104]蔡方鹿:《陈献章读经以求诸吾心的思想》,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105]贾庆军:《陈献章之实学观——兼论其心学本质》,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06]成中英:《谈<明儒学案>》中的明儒气象》,载《幼狮月刊》47卷2期,1978年2月。
    [107]陈荣捷:《谈<明儒学案>之师说》,载《幼狮月刊》48卷1期,1978年7月。
    [108]林继平:《白沙之学形成》,载《白沙学刊》(香港)1期,1963年12月。
    [109]简又文:《明儒白沙先生》,载《景风》(香港)15期,1967年12月。
    [110]姜汉卿:《陈白沙与王阳明》,载《白沙学刊》(香港)1期,1963年12月。
    [111]林继平:《甘泉学探究及王湛比较》,载《白沙学刊》(香港)3期,1966年3月。
    [112]牟宗三:《阳明学是孟子学》,载《鹅湖》1、2期,1975年8月。
    [113]蔡仁厚:《阳明学的基本义旨》,载《孔孟学报》28期,1974年9月。
    [114]唐君毅:《阳明学与朱陆异同重辨》,载《新亚学报》8卷2期、9卷1期,1968年8月、1969年6月。
    [115]古清美:《王阳明致良知说的诠释》,载《郑因百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1984年。
    [116]古清美:《刘蕺山对阳明致良知说之继承与发展》,载《台湾大学中文学报》创刊号,198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