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文学是相对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诗僧研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涉及到佛教文化与古代文学两个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诗僧的研究较为关注,而对唐以后的诗僧研究却殊为忽略。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北宋诗僧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弥补研究之不足。论文由绪论、正文和附录三大部分组成,约二十五万字。
     绪论部分首先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回顾,认为北宋虽不乏诗僧及僧诗等文学作品,但对北宋诗僧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除一两位著名诗僧及九僧群体被提及外,其余诗僧多不被人知晓。因此对北宋诗僧生平等基本资料的整理、对僧诗的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说明了本文选题的重点及意义、所运用之方法。最后对文中要用到的几个相关概念提前作了解释说明。
     第一章从整体上对北宋诗僧的分布及文学创作情况予以考察。首先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北宋诗僧的地域、宗门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地域、宗派分布上呈现不平衡,造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文化状况、发展基础、民风民俗等原因造成。其次是对北宋诗僧创作情况的梳理,主要对通过别集、词作的考据,再现昔日诗僧辈出、僧诗繁荣的局面。
     第二章主要就北宋诗僧辈出的原因作以分析。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宋代的佛教政策;二是佛门内部的戒律松严及世俗化程度;三是僧人与士大夫的关系;四是对待禅与诗兼容性的认可程度。一般说来:良性佛教政策有利于佛教发展,僧众愈多则产生诗僧的可能越大;佛门戒律松驰、诗僧世俗化严重,则僧徒务外学、作诗者愈众;僧徒与文人士大夫交往频繁,则容易提高文学修养,接受士大夫作诗传统的影响;僧人对禅与诗兼容性的认可程度越高,则越容易促成学诗风气。
     第三章是北宋诗僧与儒学的交涉。北宋初期佛教呈迅速恢复之势,但信佛队伍并不是很壮大,庆历、熙宁间还形成了一股反佛浪潮,但这股排佛高潮最终被熙宁后的禅悦倾象所取代。诗僧在此转变中起了重大作用,他们在与辟佛之士大夫的交往中,以高洁的品行、精深的佛法吸引了士大夫对佛教的重新审识,改变了他们激烈的辟佛态度。同时北宋诗僧在与文士的交往中也受到儒学影响,广泛接受外学尤其是儒家经典的熏陶,儒学修养普遍提高,儒家思想植根于他们心中,以至于他们往往站在儒家立场上论诗作文,表现出“文以载道”的思想和“诗骚”精神的回归。
     第四章论述的是北宋僧诗与佛禅的交涉。首先从诗对禅的影响来说表现有三:一是自中唐起,由偈颂体到诗意化的过程愈来愈明显,禅偈越来越具有诗的韵致,出现了以清丽诗句入禅的现象;二是北宋中叶,出现了大量引用现成诗句(主要集中在引用唐人诗句)证禅的现象,及引用成句对示法之句进行再解释的现象:三是出现了诗僧以艳诗丽词入禅的现象。其次从禅对诗的影响来说:佛禅对北宋僧诗影响的重要意义有二:一是题材的山林化,二是意象的哲理化;并分别以僧诗中的山居诗来说明题材的山林化,以僧诗中的春、花喻来说明意象的哲理化。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北宋诗僧个案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先以善昭的《颂古百则》为研究对象,从言诠罔及与绕路说禅、本源佛性与本心论、日用即道与触目菩提三方面论之。次以道潜及《参寥子诗集》为研究对象,对道潜诗歌的内容、诗歌风格、诗歌艺术特点详加剖析。下篇先以惠洪为个案,对《石门文字禅》中好用绮语的现象进行揭示,并对惠洪“浪子和尚”之称解析;后以廓庵为个案,对廓庵《十牛图颂》中的十牛颂一一阐析,并对《十牛图颂》的诗学、禅学渊源、佛学底蕴予以阐释。
     第七章对北宋僧诗僧诗风格作以总括。本节对僧诗风格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宋代文人对北宋僧诗的评价。通过对比文人对唐、宋僧诗的评价,导出“清”这一评价术语,并相应引出“蔬笋气”、“烟霞气"、“酸馅气”等常用评价话语。并对其中一些术语的错误用法予以纠正,对僧诗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The research on Buddhism literature i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the studies on poem-monk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which involves to two domains-the Buddhism culture and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t present, Researchers pays attention to the Tang Dynasty poem-monks' research, but neglects the poem-monks after the Tang Dynasty.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poem-monk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to take the research object, attempting to make up insufficiency of the research.
     Firstly, the introduction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review to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oes not lack poem-monks' literary work and monk's poem, but the research on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m-monks actually is relatively weak, besides 12 renowned poem-monks, many other poem-monks are not known. Therefore,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m-monks' basic documents and the monk's poem research are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Next, the introduction part shows the key poin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 Last, explains the several related concepts which had to be used in the main text.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inspection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m-monks' distribution and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situation. First, the method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adopted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m-monks' region and the ancestor gate distribution, and proved by the particular data. Next comb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m-monks' creation situation, mainly through the collected works of an individual author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work, to reappear former days in which poem-monks poured forth the time and the monk's poem prosper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mainly about the reason of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many poem-monks. Main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 the Song Dynasty's Buddhism policy; second, the strict Buddhism interior discipline and the degree of the common customs; third, the relationship of Buddhist priest and the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fourth, the compatible approval of secular condition and poem. In general, The benign Buddhism policy is good to Buddhism development, the monk are, the more poem-monks will be produced; The looser Buddhism discipline, the secular poem-monks, the more monks write; the frequent monk's association with the writer, the mor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sia are acceptable; the literature tutelage is easy to enhance; the higher degree of compatible approval of Buddhist and the poem, then the easier to facilitate studying poem.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m-monks and the Confucianism.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Buddhism restores the development rapidly, but the number of believers is not very large, for many writers at that time, there be little Buddhist influence in their literary work. During the period, people ward off Buddha intensely, even a counter-Buddhism tide has formed, but this tide finally be replaced by the pleasure of Buddha. The poem-monks played the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contact with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some noble monks reexamined the knowledge of Buddhism, changed their former manner to Buddhism. Simultaneously,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m-monks also came under the Confucianism influence, they widely accepted other classics, especially the Confucianist classics. The Confucianist thought deeply takes root in theirs heart so that they often stand in the Confucianist standpoint discuss the poem and create the poem.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monk's poem and the Buddhism. First, the influence from the poem to Buddhism is discussed. From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he process from Ye Song style to poetic senti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Ye Song style is more like the charming poem, even appea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simple and beautiful verse in Buddhism; During the development to the Middl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ppeared the massive quotations from ready-made verse (mainly about is quoting Tang Dynasty's writer verse), and the phenomenon of quotation from the sentence of the law to explain again; Even appeared the poem-monks to create Buddhism with Magnificent words. Next part is about the influence from Northern Song Dynasty Buddhism to the poem, which has two vital significance: First, the theme about woods and mountain; second, the image philosophy; and respectively to explain the theme about woods and mountain by the living in seclusion in monk's poem, explain the image philosophy by the metaphor of spring flower in monk's poem.
     The fifth chapter r and the sixth chapter is about poem-monks' case study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It divides into two parts. Previous one takes Shan Zhao's work One Hundred Pieces to Praises Ancient Tim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examination is mad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econd research object is Can Liao Zi Poetry Anthology by Dao Qian. It will be Analyzed by three aspects: the poetry content, the poetry style and the poetry art characteristic. The third one takes Hui Hong's The Character on Stone Ga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eveal the nature of his nickname "prodigal Buddhist priest"; The last one is Guo An's drawing Praises for Ten Cows. The explanation is made from poem study, the Buddhist study origin and the Buddhist studies inside story.
     The seventh introduces the monk's poem literary work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is chapter is to elaborate the total collection of monk's poem, the collected works of an individual author, the monk's literary work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book. Next discusses to the style of monk's poem. To introduce the critical term "Qing", mainly through the contrasts of comment both from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And draws out other common comment terms, such as "the vegetables bamboo shoots gas", "the smoke rosy cloud gas" and "the sour stuffing gas" and so on. Moreover, investigates and corrects some mistakes of some terminology usages. Finally, reconsideration and the summary to the monk's poem appraisal are carried on.
引文
① 参《佛光大辞典》电子版,第2673页。http://sql.fgs.org.tw/webfbd/。
    ② 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 张伯伟:《禅与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④ 此节亦收入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① [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学》,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
    ② 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台北:黎明出版社,1976初版。
    ③ 杜松柏:《禅与诗》,台北弘道出版社,1980初版。
    ④ 杜松柏:《禅门开悟诗二百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⑤ 吴言生:《禅学三书》,中华书局,2001年初版。
    ⑥ 四境界分别为:触目菩提的现量境、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珠光交映的圆融境、饥餐困眠的日用境。
    ① 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② 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三联书店,1994版。
    ③ 林建福、陈鸣:《文苑佛光——中国文僧》,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④ 张祸勋:《宋代的诗僧与僧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⑤ 见蒋寅、张伯伟主编:《中国诗学》第10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⑥ 成明明:《北宋诗僧研究》,扬州大学2003年度硕士论文。
    ⑦ 祝文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⑧ 《两宋文史论丛》,台北学海书局,1974年版。
    ⑨ 载《古典文献研究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⑩ 载《中国禅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2年6月。
    (11) 详参周本淳:《读宋初九僧诗零拾(一)》,《江海学刊》,1995年第6期。
    ① 吉广舆:《宋初九僧诗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2000年度博士论文。
    ② 陈自力:《释惠洪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
    ③ 吴静宜:《惠洪文字禅之诗学内涵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2004年度硕士论文。
    ④ 《苏轼与道潜的交游探微》,《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
    ⑤ 《苏轼与杭僧参寥交游考述》,《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⑥ 《北宋诗僧道潜》,《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⑦ 钱学烈:《寒山诗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徐光大:《寒山子诗校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编:《寒山诗集》,线装书局,2001年版。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朱传誉主编:《寒山子传记资料》,天一出版社,1982年版。叶珠红:《寒山诗集校考》: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⑧ 如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10月。朱凤玉:《王梵志诗研究》(上、下),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8月。张锡厚:《王梵志诗研究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⑨ 陆永峰:《禅月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
    ① 北宋诗僧多属禅宗,详情见第一章有关诗僧宗派的统计。
    ② 在北宋诗僧的研究当中,九僧及惠洪本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考虑到九僧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九僧诗作为晚唐体的代表已为古代文学研究者注意,因此本文不在作无谓的转述。惠洪的研究近来也引起学者注意,本文只对其中个别方面进行补充,亦不在狗尾续貂,耗费文字。
    ① 姚合约生活于775~855,贾岛生活于779~843,文学史上因两人卒年入于晚唐,并且诗风代表晚唐一种创作风尚,因而将其归入晚唐诗人行列。但实际上两人主要活动于中唐时期。
    ②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第45条,见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③ [梁]慧皎:《高僧传》卷4,《大正藏》卷50,346c。
    ④ 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95页。
    ⑤ 《高僧传》卷4,《大正藏》卷50,349b。
    ⑥ 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册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1页
    ⑦ 《唐才子传》卷3,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⑧ 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⑨ 仪平策:《中国诗僧现象的文化解读》,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18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90页。
    ② 偈颂:梵语偈陀,译为颂。梵汉双举云偈颂,吴音也。字数句数有规定,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参《佛学大辞典》)偈颂作为一种文体虽与诗相通,然偈语并不等同于诗,《祖庭事苑》“偈颂”条云:“云门所著偈颂,皆不立题目。或举扬宗旨,或激劝后昆,非同诗人俟题而后有作。”指出了偈颂与诗是不同的作品。总体来说,偈子侧重于弘扬佛法、阐述教义,表达对人生、社会、宇宙的理解等。
    ③ 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第38页。
    ④ 此条参覃召文:《中国诗僧纵横谈》,第29页。此条只是针对宋以前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北宋汾阳善昭、雪窦重显、圆悟克勤的一些颂古之作情韵兼擅。
    ⑤ 《全店诗·凡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页。
    ①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7页。
    ② 详参后文第四章第一节《以诗入禅的三种形式》之一。
    ③ 如李蓉,刘尊明:《宋代词僧仲殊写景词的艺术特色》就以“词僧”称仲殊。《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2月第1期,第41页。
    ① 唐文原载《中国文学》1943年第2期。后收入《宋词四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 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三联书店,1994年,第94~95页。
    ③ 程文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④ 游文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① 参陈引弛编著:《佛教文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② 详参第四章第一节《以诗入神的三种形式》之《禅偈诗意化》。
    ① 徐培均:《准海集笺注》卷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2页。
    ① 参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② 北宋诗人分布数字取自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第七章第334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 数字取自《宋代地域文化》第七章,第332页。
    ④ 参王兆鹏、刘学:《宋词作者的统计分析》,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⑤ [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五“饶州风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65页。
    ⑥ 《于湖居士文集》卷37《虞并父》,《四部丛刊初编》本。
    ⑦ 《水心文集》卷9《汉阳军亲修学记》,《四部从刊初编》本。
    ⑧ [清]历鄂:《宋诗纪事》卷9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179页。
    ⑨ [宋]苏轼著,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页。
    ① [唐]魏征等:《隋书》卷76,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73页。
    ② [宋]张守:《毗陵集》卷12《詹扑墓忠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11页。
    ③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④ 转引自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第五章,第261页。
    ⑤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36,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563页。
    ⑥ 《宋史》卷89《地理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 《宋会要辑稿》第7875页原载两浙为2220人,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福建71080人比显然差之太多,此处记载肯定有错误。并且《辑稿》同页载僧尼总数有458854人,各路数字之和尚差8万多才达到所列总数。关于此点程民生在《宋代地域文化》页260中认为两浙人数前漏掉8万之数,应为82220;游彪在《论宋代寺院经济的地域差异》中定为96532人。兹从程民生之说。
    ②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7876页。
    ③ 详细统计参游彪:《论宋代寺院经济的地域差异》,《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31页。
    ④ [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2《奏论计亩官会一贯有九害》,《丛书集成初编》本。
    ⑤ 参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5页。
    ① 王昶辑:《金石萃编》册4卷125《镇州龙兴寺铸像修阁碑》,中国书店,1985年版。
    ② 有关寺院经济可参《论宋代寺院经济的地域差异》,《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③ 宋代经济的大体特征是北强、东富、两南弱。参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16~318页。
    ④ 厉鄂辑:《宋诗纪事》卷9l引《诗话总龟前集》卷1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9页。
    ⑤ 陆心源撰,徐旭,李建国点校:《宋诗纪事补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298页。
    ⑥ 《宋诗纪事补遗》引《舆地纪盛》卷107,第2302页。
    ⑦ 《宋诗纪事》卷91,第2186页。
    ⑧ 惠洪:《林间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7册,257a。
    ⑨ 苏轼:《东坡志林》卷2《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① 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1,2001年版,第415页。
    ② [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96,第2261页。
    ③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11页。
    ④ 冯国栋《〈宋史·艺文志〉释氏别集、总集考》断可尚为福建侯官人,似过十肯定。僧名前经常与地名连称,其地名或是籍贯,亦或是弘法地,未必一定是里籍。冯文载台北《中华佛学研究》第10期,2006年3月。
    ①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2页。
    ② 《大正藏》卷49,402b。
    ③ 见《全宋文》册4卷150,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424、425页。
    ④ 《大正藏》卷51,426b。
    ⑤ 载台北《中华佛学研究》第10期,2006年3月。
    ⑥ 《补续高僧传》卷2载:“于讲道之外,以诗文自娱,有杂述五十卷,题曰《闲居编》。”《宋史·艺文志》载《闲居编》五十一卷。今存此书为五十一卷,与《艺文志》所载相符。
    ① 《全宋文》册8卷307,第175页。
    ② 《全宋文》册8卷315,第289页。
    ③ 《镡津文集》(《四部丛刊三编》本)卷10《又上韩相公书》曰:“伏念某放浪世外,其迹与世虽异,辄著其书,虑俗无知,嫉而忽之,故秘之自谓‘潜子’,不敢显其名也。”
    ④ 详参《镡津文集》卷8《寂子解》、《寂子解傲》。《寂子解》下原注:“盖师少时所称,而后更号寂子。”
    ⑤ 《宋诗纪事补遗》卷96,第2261页。
    ⑥ 陈振孙:《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43页
    ①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96页。
    ②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后志》,《四部丛刊》三编本。
    ③ 《闲居编》卷39,载《卍新纂续藏经》第56册。
    ④ 参吉广舆:《宋初九僧事迹探究》,《中国禅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75页。
    ⑤ 《宋诗纪事》卷91引王随语,第2167页。
    ⑥ [朱]朱弁:《风月堂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第114页。
    ⑦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第610页。
    ⑧ 《宋诗纪事》卷91引钱易语,第2167页。
    ① 程毅中主编:《宋人诗话外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第138页
    ② 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20著录。
    ③ 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书店,2002年初月,第272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祖英集〉提要》,1965年版,第1313页。
    ② 引自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第5699页。
    ③ 《全宋文》册17卷716,第415页。
    ④ 见《历代诗话》,第335页。
    ① 引自《玉壶清话》附录,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111页。
    ② 引自《玉壶清话》附录,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110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湘山野录〉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93页。
    ④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19《六一泉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5页。
    ⑤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10《钱塘勤上人诗集序》,第321~322页。
    ⑥ 对于僧人的字号,今人多不加注意,确切地讲,“参寥”应为字,“道潜”应为名。唐宋时,僧人出家后有法名,成年僧人还可以有表字,有些僧人还有号,但不同于俗家之号,多是朝廷的赐号,如释道潜的赐号为“妙总”。对于僧人法名与表字,一般来讲,僧人的法名可简称而表字必须全称。考东坡诗文知东坡称“道潜”时或称“僧潜”,或称“潜师”;但称“参寥”时却足全称,或称“参寥上人”,或称“参寥”,从未有过“参上人”或“寥上人”的称法。关于僧人名与字的习惯称呼详参周裕锴:《略谈唐宋僧人的法名与表字》,台北《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九期(2004),第119~126页。
    ⑦ 有关道潜生平请参拙作《北宋诗僧道潜生平事迹考略》,《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47~49页。
    ① 参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宋集珍奉丛刊》,第23册。
    ② 陈师道此序并非为《参寥子诗集》所作,而是饯参寥东归序,《全宋诗》收有此序,题为《送参寥序》。
    ③ 《五灯全书》卷25,《卍新纂续藏经》第81册,635b。按,有关卒年均记载为崇宁二年,但寿年却记载不一:《佛祖纲目》卷37载“寿七十四。”然《嘉泰普灯录》卷3谓“寿七十二”,《吴山净端禅师语录》卷二录惠洪《西余端禅师传》谓寿七十二,而同卷刘焘《端禅师行业记》则谓“俗寿七十四,僧腊四十九。”按《行业记》的真实性比较高,兹以寿七十四为准。
    ④ 李弥逊:《筠溪集》卷24,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30,上海古籍,1987年,第826页。
    ① 参方星移,王兆鹏:《北宋词人僧仲殊考》,《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第147页。
    ②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2,第2035页。
    ③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58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④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3,第2878页。
    ⑤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458,第291页。
    ⑥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9言其曾有“词七卷,沈注为序”。(见《花庵词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周南《书僧仲殊诗词真迹后》中尝言得仲殊词于叶石林家。叶氏曰此编皆仲殊所自写。(《山房集》卷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19,第61页。)
    ① 苏轼:《东坡志林》卷2,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②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页。
    ③ 诗曰:“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昌宫。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④ 见《花庵词选》,第133页。
    ⑤ 《宋词通论》,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158页。
    ⑥ 参冯国株:《〈宋史.艺文志〉释氏别集、总集考》,台北《中华佛学研究》第10期,2006年3月。
    ① 守璋《晚春》:“草深烟景喜,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② 《淳熙三山志》卷34云:“囷山广福院,九功里,(长兴)四年置。《记》云:在钓螺江侧,诗僧有朋尝居之。”收录于《宋元方志丛刊》册8,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③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1载:“南宋绍兴五年(1135)乙卯示寂。”
    ① 李庆甲点校:《瀛奎律髓汇评》卷4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31页。
    ② 以上诸条参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第5771页。
    ③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版,第492页。
    ① 《〈倚松老人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154,第1333页。
    ②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第十二卷“具圆复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54页。
    ③ 《直斋书录解题》卷20,第612页。
    ④ 《瀛奎律髓汇评》卷4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0页。
    ⑤ 盖屿,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知昆山县,由此可知冲邈诗集在政和前已经成集。
    ⑥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4页。
    ⑦ 《玉峰诗纂》刊于明隆庆六年,《昆山杂咏》刊于明隆庆四年。
    ⑧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491,第121页。
    ① 谢惠青:《宋代僧人词研究》,台湾中兴大学,1998硕士论文。
    ① 方蔚:《宋代僧人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度硕士论文。
    ② 方蔚:《宋代僧人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度硕士论文,第1~3页。
    ③ 谢惠青:《宋代僧人词研究》亦未收录僧尼无际道人。
    ④ 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编:《历代词人考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版。
    ① 蒋寅曾以为大历诗僧辈出的原因可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僧人与士大夫的关系,二是佛门内部戒律的严格程度,三是禅与诗的兼容性。详见《大历诗人研究》上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26页。本文在考察北宋诗僧发展的原四时多有借鉴,特此标明。
    ② 《释氏稽古略》卷4:“帝(太祖)屡造佛寺,每岁度八千人。”《大正藏》卷49,859a。
    ③ 参《大宋僧史略》卷下,《大正藏》卷54,252a。
    ④ 如杜继文主编《佛教史》第406页中即持此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宋代帝王除徽宗抑佛外,余皆不同程度表现出禅悦倾向。真宗虽好道,但办好佛。
    ② 《释氏稽古略》卷4:“丁卯乾德五年诏,秦凉既通,遣百人往西域,求佛经法。”(见《大正藏》卷49,859c)《宋史》记为乾德四年。
    ③ 参志磐:《佛祖统纪》卷51,《大正藏》卷49,451b。
    ① 《镇州龙兴寺铸像修阁碑》:“今公帑有羡财,国廪有余积,可以营佛事、创梵宫。”见王昶辑:《金石萃编》册4卷125,中国书店,1985年版。
    ② 《佛祖统纪》卷43,《大正藏》卷49,400b。
    ③ 《佛祖统纪》卷51,《大正藏》卷49,452b。又见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7876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④ 《佛祖统纪》卷51,《大正藏》卷49,452b。
    ⑤ 《佛祖统纪》卷51,《大正藏》卷49,402a。
    ⑥ 《佛祖统纪》卷44,《大正藏》卷49,402a。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咸平二年八月”条。
    ⑦ 《释氏稽古略》卷4:“明道间……遂以五戒十善通儒之五常,着为《原教》。”
    ⑧ [宋]马永卿:《嫩真子录》卷2,《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1页。
    ①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885页。
    ① [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下册)卷14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5页。
    ② 《宋会要辑稿》第7876页载此,但语句不全。今依《曾巩全集》卷49《本朝政要策·佛教》部分补齐。
    ③ 《全宋文》册1卷6,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130页。
    ④ 《全宋文》册1卷6,第140页。
    ① 《全宋文》册1卷6,第25~26页。
    ② 参《宋大诏令集》卷223,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61页。
    ③ 北宋仁宗时曾下令毁无额寺院,但实际并未真正严格执行,详见下文。
    ④ 《全朱文》册1卷6,第151页。亦见《宋会要辑稿》第7875页。
    ⑤ 《全宋文》册1卷6,第159页。
    ⑥ 《宋会要辑稿》,第7876页。
    ⑦ 《宋会要辑稿》,第7877页。
    ① 《宋会要辑稿》,第7882页。
    ② 《佛祖统纪》卷50,《大正藏》49,452c。
    ③ 参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④ 《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8~170页。
    ⑤ 参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99~100页。
    ⑥ 《大正藏》卷54,248a。
    ① 《全宋文》册1卷6,第151页。
    ② 有关“全账”、“刺账”问题详参《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140页。
    ③ 参《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142~143页。
    ④ [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06~907页。
    ⑤ 僧尼与人口数比例取自《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167、172页。
    ① 《大正藏》卷48,958c。
    ②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4,《大下藏》卷47,911c。
    ③ 参杜继文主编:《佛教史》第九章《宋代政局与佛教的儒学化》部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 参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5页。
    ⑤ 陈垣:《清初僧净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0页。
    ① 《古尊宿语录》卷23《汝州叶县广教省禅师语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9页。
    ② 《古尊宿语录》卷24《潭州鼎山第一代洪諲禅师语录》,第453~454页。
    ③ 《大正藏》卷47,603a。
    ④ 《大正藏》卷47,603a。
    ⑤ 《古尊宿语录》卷25《筠州大愚芝和尚语录》,第72页。
    ⑥ 《古尊宿语录》卷19《后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语录》,第352页。
    ⑦ 《古尊宿语录》卷19《后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语录》,第353页。
    ① 《古尊宿语录》卷20《舒州白云山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第369页。
    ②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大藏经》卷47,629c。
    ③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大藏经》卷47,630c。
    ④ 《古尊宿语录》,第811页。
    ⑤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6页。
    ① [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4《黄龙心禅师塔铭》,《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 《佛祖历代通载》卷19,《大正藏》卷49,676c。
    ③ 《苏轼文集》卷66《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第2084页。
    ④ 《苏轼文集》卷12《南华长老题名记》,第394页。
    ⑤ 对宋僧赐封的详细情况请参附录二《略论宋代僧人赐封问题》,此部分曾以同名发表于《立德学报》(台湾)第三卷第二期,2006年6月。
    ⑥ 《大宋僧史略》卷中《僧主秩俸》,《大正藏》卷49,245a。
    ① 僧官考试制度主要参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99~101页。
    ②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3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573c。
    ③ 《宋高僧传》卷6,《大正藏》卷50,742c。
    ① 《佛祖统纪》卷44批驳《归田录》曰:“(赞)宁于太宗朝随吴越王初归京师,未尝及见太祖,欧阳氏所录妄也。”
    ② 《苏轼文集》卷12《南华长老题名记》,第394页。
    ③ 惠洪:《冷斋夜话》卷10,载张伯伟《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90页。
    ④ [宋]元照:《芝园集》卷2《释门登科记序》,《卍新纂续藏经》第59册,665c。
    ⑤ 《古尊宿语录》卷41《云峰悦禅师初住翠岩语录》。
    ⑥ [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2,《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1第1024页。
    ⑦ 《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30。
    ⑧ [宋]章如愚:《山堂索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56页。
    ①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6《法明上座》,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53页。
    ② 《五灯会元》卷16《天衣如哲禅师》,第1089页。
    ③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4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4页。
    ④ 《宋诗纪事》卷91引《清异录》。
    ⑤ [宋]陶谷:《清异录》卷1,《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01年版,第28页。
    ⑥ [宋]庄绰:《鸡肋编》卷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5~66页。
    ⑦ 《类说》第4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2731~2732页。
    ⑧ [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56页。
    ①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②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见《宋诗话外编》,第74页。亦载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57,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5页。
    ③ 《能改斋漫录》引韩子苍语,见程毅中主编:《宋诗话外编》上册,第700页。
    ④ 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6页。
    ⑤ 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2页。
    ⑥ 杨亿:《杨文公谈苑》,见《宋诗话外编》,第55页。
    ⑦ 引自《周叔迦佛学论着集》101~102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⑧ 《宋诗纪事补正》卷91,第5617页。
    ⑨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4,第3517页。
    ① [明]叶子奇:《草木子》卷4《谈薮篇》,中华书局,1950年版,第71页。
    ② 俱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3,第2661页。
    ③ 宗杲有偈曰:“神臂弓一发,透过千重甲。仔细拈来看,当甚臭皮袜。”“神臂弓”为威力巨大的武器。
    ① 详参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第二章第一节,第47页。
    ② 《林间录》卷下,《卍新纂续藏经》第87册,276a。
    ③ 道融:《从林盛事》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700c。
    ④ 《从林盛事》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694a。
    ⑤ [宋]陆游:《跋云丘诗集后》,《渭南文集》卷29,《四部丛刊初编》本。
    ① 《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第39页。
    ② 《宋史》卷十五《神宗本纪》:“二月丁巳朔,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
    ③ 《云卧纪谈》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677b。
    ④ 《罗湖野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3册,378a。
    ⑤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2,第1246页。
    ① 《娱书堂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本,第491页。
    ② 《藏一话腴》内编卷下引欧阳修序秘演、惟俨诗之语。
    ③ 李诗为《题鹤林寺僧舍》: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④ 两例俱见《历代诗话》本,第381页。
    ⑤ 道楷事见《僧宝传》卷17。其他如黄龙震禅师,不攀富贵,惟正禅师刚正不阿等(见《罗湖野录》)事迹,屡见诸于佛教笔记记载。
    ① 契嵩事参《镡津文集》卷首所载《行业记》,《四部丛刊》本。
    ②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3,第2161页。
    ③ 见《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665c。
    ④ 参志磐:《佛祖统纪》卷45,《大正藏》卷49,413c。
    ⑤ 见《林间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7册,246a。
    ① 《卍新纂续藏经》第83册,385b。
    ② 《历代诗话》,第306页。
    ③ [宋]黄庭坚著,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中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① [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第544页。
    ②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5,2001年版,第5368页。
    ③ [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历代诗话》第323页。
    ④ 参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114页。
    ⑤ 慧能得法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偈子的前两句即是表明:对于第一义有所拟说者不能有所说。
    ⑥ 详参绪论部分关于“诗僧”的说明。
    ① [后秦]僧肇:《答刘遗民书》,《肇论》卷1,《大正藏》卷45,155b。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卷8,751c。
    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卷8,751c。
    ④ [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卷2,《大正藏》卷14,551c。
    ⑤ 《大正藏》卷16,490c。
    ⑥ 《大正藏》卷85,1285c。
    ⑦ 《大正藏》卷85,1286b。
    ⑧ 引自《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卷51,457b。
    ⑨ 达摩“理入”说谓:“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强调如来藏自性清净思想。本性自来清净,所以不假文字而求。
    ⑩ 引自《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卷85,,1287c。
    ①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分见《大正藏》卷48,355a、347b、350c。
    ②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见《大正藏》卷48,360b。
    ③ [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卷15《云门文似禅师》,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23页。
    ④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卷1,见《大正藏》卷47,955b。
    ① 《五灯会元》卷19,中华书局,1984年,第1274页。
    ②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6,《大正藏》卷10,192b。
    ③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大正藏》卷10,685b。
    ④ 《大正藏》卷10,627c。
    ⑤ [隋]吉藏撰:《百论疏》卷1,《大正藏》卷42,247c。
    ① 《维摩诘所说经》卷2,《大正藏》卷14,547c。
    ② 萧丽华:《不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唐代诗僧中的文字观》,《中国禅学》第2卷,第346页。
    ③ 宋代对试经多有要求,如:“诏两浙福建路每寺三百人,岁度一人,尼百人。度一人,诵经百纸、读经五百纸为合格。”(参《佛祖统纪》卷43)
    ① 曾枣庄主编:《苏诗汇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34页。
    ② 以上引语分分别参见惠洪:《石门文字禅》卷9、卷20。
    ① 《全宋诗》卷280,第6册,第3571页。
    ② 《全宋诗》卷281,第6册,第3579负。上引两首为契嵩与惟晤之唱和诗,亦见契嵩《镡津文集》卷21。
    ③ 《全宋诗》卷1432,第23册,第15302页。
    ④ 在诗为佛障到诗可助佛的转变中,晚唐诗僧齐己可为代表,有关情况可参萧丽华:《晚唐诗僧齐己的诗禅世界》,载《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7年第2期。
    ① 参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5页。
    ②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73《答曾子固书》,《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 《六一居士集叙》,《苏轼文集》卷10,第316页。
    ④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① 《居士传》,清代彭际清述,卷20、21、22、23记载宋代居士。
    ② 《居士分灯录》,明代朱时恩辑。共两卷,卷上后半部分以后主要记载宋代居士。
    ③ 《名公法喜志》,明代夏树芳辑。共四卷,卷三后半部分以后主要记载宋代居士。
    ① 黄启江:《宋代的译经润文官与佛教》,《故宫学术季刊》7(4),1990年5月,第17~18页。
    ② [宋]马永卿:《嬾真子录》卷2曰:“本朝宰相衔带译经润文使,盖本于唐也。”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3141页。
    ③ 《居士传》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8册,180b。
    ④ 宋初士大大的参禅学佛虽尚未形成风气,但停止废佛等良性政策使经历劫难的佛教迅速恢复,佛寺、僧尼从数激增,至真宗天禧年间达到顶峰。
    ① 《佛祖统纪》卷45,《大正藏》卷49,415b。《宗门武库》卷1亦载此事。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6,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38页。
    ③ 孙复之前的古文倡导者柳开、王禹偶,已有辟佛言论。柳氏在《上大名府王佑学士书》中认为“溺为佛老之徒,淫于诞妄之说”是不幸之事;王氏则在端拱二年正月揭举“僧道蠹人”的现象,至道三年五月上书真宗,建议“沙汰僧尼,使民无耗”。(分见《长编》卷30、卷43)但因时代条件因素等限制而未形成影响。
    ④ 《孙明复小集·儒辱》,引自《全宋文》册10卷401,第265页。
    ⑤ 《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中华书局排印本,1984年版,第61页。
    ⑥ 《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3页。
    ⑦ 《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第116页。
    ⑧ 引语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7《本论》,《四部丛刊》本。
    ① 《上仁宗论时务十一事》,见《宋朝诸臣奏议》,第1661页。
    ② 《宋朝诸臣奏议》卷84,第902页。
    ③ 《宋朝诸臣奏议》卷84,第902页。
    ④ 《宋朝诸臣奏议》卷84,第903页。
    ⑤ 《宋朝诸臣奏议》卷84,第903~904页。
    ⑥ 《宋朝诸臣奏议》卷84,第904页。
    ⑦ 《宋朝诸臣奏议》卷84,第905~906页。
    ⑧ 《宋朝诸臣奏议》卷84,第906页。
    ① 李觏排佛之详情可参姜国柱《李觏评传》第四章第一节《批判佛道之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83页。
    ② 《建昌军景德寺重修大殿并造弥陀阁记》,《李觏集》卷24,中华书局,1981年,第260页。
    ③ 《庆历民言·孝原》:“礼职于儒,儒微而礼不宗,故释老夺之。”见《李觏集》卷22,第246页。
    ④ 《邵武军学置田序记》,《李觏集》卷23,第252页。
    ⑤ 《答黄著作书》,《李觏集》卷28,第322页。
    ① [宋]张载:《正蒙·太心篇》,《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6页。
    ② 张载:《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8页。
    ③ 《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5页。
    ④ 《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页。
    ① 张载:《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5页。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21(下),《二程集》,第274页。
    ③ 《河南程氏遗书》卷6,《二程集》,第88页。
    ④ 《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6~457页。
    ⑤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上册,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7页。
    ① 陈廷湘:《中国文化中两种信仰体系的冲突》,《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1期,第99页。
    ② 《居士分灯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593a。
    ③ 《云卧纪谈》卷上,《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660a。。
    ④ 《名公法喜志》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88册,340b。
    ⑤ 《释氏稽古略》卷4,《佛祖历代通载》卷18所载相同。
    ⑥ 《名公法喜志》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88册,341c。
    ⑦ 《居士分灯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594b。
    ① 《从林盛事》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687b。
    ② 《宋朝诸臣奏议》,第907页。
    ③ 《宋朝诸巨奏议》,第908页。
    ① 《宋朝诸臣奏议》,第909~910页。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第23页。
    ③ 《二程集》,第270页。
    ④ 《避暑录活》卷4,《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3,第2657页。
    ① 丁传靖辑:《宋人辑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9页。
    ② 《谭津文集》卷1《劝说》,《四部丛刊》三编本。
    ① 陈舜俞《明教大师行业记》,见《镡津集》卷首,亦载陈氏《都官集》卷8。
    ② 《佛祖历代通载》卷19:“是时欧阳文忠公慕韩昌黎排佛,旴江李泰伯亦其流,嵩乃携所业三谒泰伯,以儒释吻合,且抗其说。李爱其文之高理之胜,因致书誉嵩于欧阳。”载《大正藏》卷49,668c。
    ③ 分参契嵩文集中《与章表民秘书书》和《送章表民秘书》诗。
    ④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册2卷17,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1页。
    ⑤ 《林间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7册,257b。
    ① 《万善同归集》卷3,《大正藏》卷48,988a。
    ② 《大宋僧史略》卷下,《大正藏》卷54,254c。
    ③ 《佛祖统纪》卷10,《大正藏》卷49,205c。
    ④ 《云卧纪淡》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672c。
    ⑤ 《大慧普觉神师语录》卷24,《大正藏》卷47,913a。
    ⑥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4,《大正藏》卷47,911c。
    ① 《丛林公论》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64册,766b。
    ① 《卍新纂续藏经》第64册,767c。
    ② 《云卧纪谈》中数例已为周裕锴先生征引过,见《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第16页。另,拙文第二章第四节中曾以《五灯会元》为例列举过精通儒家经典的宋代诗僧,此不赘述。
    ① 《全宋文》册8卷308,第184页。
    ② 《全宋文》册8卷308,第185页。
    ③ 《全宋文》册8卷310,第223页。
    ④ 《全宋文》册8卷315,第293页。
    ⑤ 《礼记·王制》云:“命大诗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认为诗可以用来“观风俗,知得失。”
    ⑥ 《全宋文》册8卷310《钱塘闻聪师诗集序》,第224页。
    ① 《全宋文》册8卷310,第226页。
    ① 郭绍虞:《中图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②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① 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居简诗话》,江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89页。
    ② 《参寥子集》卷9《次韵闻复庐山见怀》:“学彻死生追粲忍,力穷骚雅陋齐梁。”
    ①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② 详情可参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397~404页。
    ① 《姚勉诗话》,见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904页。
    ② 《永嘉证道歌》卷1,《大正藏》卷48,396a。
    ③ 《永嘉证道歌》卷1,《大正藏》卷48,396a。
    ① 《景德传灯录》卷14,《大正藏》卷51,309c。
    ② 《景德传灯录》卷4,《大正藏》卷51,229c。
    ③ 李泽厚:《漫述庄禅》,载《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第142页。
    ④ 以上诸例见《景德传灯录》卷4,《大正藏》卷51,229c~230a。
    ⑤ 《景德传灯录》所载唐高僧示法之诗语极多,如前引卷14石头希迁示法、再如卷8庞居士示法、潭州龙山和尚示法、卷7大梅法常禅师示法等,其他如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临济义玄等等之问答亦多假诗句。
    ①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卷1,《大正藏》卷47,506b。亦见《古尊宿语录》卷5,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3页。
    ② 此段分析参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6页。
    ③ 《五灯会元》卷8,第492页。
    ④ 如惠洪即常作“未忘情之语”,有“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之句,被目为“浪子和尚”:克勤悟道偈:“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法演上堂,举俱胝竖指因缘:“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① 参周裕锴:《禅宗语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63~364页。
    ② 《五灯会元》卷19《昭觉克勤禅师》,第1254页。
    ③ 《五灯会元》卷19,第1273页。
    ④ 参《续传灯录》卷29,《大正藏》卷51,670b。
    ⑤ 《虚堂和尚语录》卷10,《大正藏》卷47,1063b~1064a。
    ⑥ 《五灯会元》卷20《中际善能禅师》,1375页。同卷《天童昙华禅师》亦引,第1356页。
    ① 联句见《全唐诗话》卷3《柳公权》,载《历代诗话》,第132页。
    ② 《五灯会元》卷16《智海本逸禅师》,第1027页。
    ③ 贯休诗见《全唐诗》卷851,9630页。诗题为《月》,作者原题为南唐失名僧。
    ④ 《景德传灯录》卷25,《大正藏》卷51,417b。
    ⑤ 王维诗见《全唐诗》卷126,第1276页。
    ⑥ 周裕锴:《禅宗语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页。
    ⑦《 五灯会元》卷20,《隐静彦岑禅师》,第1379页。
    ① 《全唐诗》卷472,第5359页。
    ② 《五灯会元》卷16《蒋山法泉禅师》,第1030页。
    ③ 灵澈诗见《全唐诗》810,第9133页。诗题为《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④ 此段例句及评语引自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第290页。
    ⑤ 《续传灯录》卷18,《大正藏》卷51,588a。
    ⑥ 《景德传灯录》卷23,《大正藏》卷51,393c。
    ⑦ 所引苏诗为东坡《百步洪》二首之一中的名句,《全宋诗》卷800,第9269页。
    ① 《五灯会元》卷15,《天圣守道禅师》,第1014页。
    ② 《全唐诗》卷164,第1702页。
    ③ 《五灯会元》卷20《泐潭德淳禅师》,第1384页。
    ④ 《全宋词》,第398页。
    ⑤ 《五灯会元》卷19《法演禅师》,第1243页。
    ⑥ 见《全唐诗》卷572,第6647页。
    ⑦ 杜松柏:《禅宗的体用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1期(1987年),第229页。
    ⑧ 《续传灯录》卷28,《大正藏》卷51,657c。
    ① 《景德传灯录》卷15,《大正藏》卷51,324b。
    ② 如《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2“野猿抱子归青嶂,幽鸟衔华过碧岩。”同卷僧问:“‘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华落碧岩前。’此是和尚旧时安身立命处?”《人天眼目》卷2,《宏智禅师广录》卷4亦曾引用。分别见《大正藏》卷47,721b、754a;卷48,309b、38b。
    ③ 吴言生:《心经与禅宗思想》,见吴著《禅宗思想渊源》,中华书局,2001年,第82页。
    ④ 《五灯会元》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和尚语录》,392页。
    ⑤ 见《全唐诗》卷768,第8724页。
    ⑥ 《五灯会元》卷19《中竺中仁禅师》,第1291页。
    ⑦ 《全唐诗》卷769,第8732页。
    ① 参李泽厚:《漫述庄禅》,《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第142页。
    ① 以上所引《宗镜录》分见《大正藏》卷48,823b、564b、473a、850a。
    ② 上引杜诗分见《全唐诗》卷673,7977页;王诗见《全唐诗》卷128,1295页;岑诗见《全唐诗》卷210,第2107页。
    ③ 见《大正藏》卷48,603c。
    ① 《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卷2,《大正藏》卷48,155c。
    ② 《全唐诗》卷225,第2410页。
    ③ 《缁门警训》卷2《大正藏》卷48,1050b。又万松《寄湛然居士书》:“吾宗有雪窦、天童,犹孔门之有游夏。二师之颂古,犹诗坛之李杜。”(《从容庵录》卷1,《大正藏》卷48,226c。)以儒门领袖比禅宗雪窦、天童,以诗坛巨擘比二师之颂古,足可见对外学、学问的推崇。
    ④ 《长阿含经》卷18,见《大正藏》卷1,119b。
    ①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6《法明上座》,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53页。
    ② 《五灯会元》卷16《天衣如哲禅师》,1089页。
    ③ 《五灯会元》卷19《白云守端禅师》,1235页。
    ④ 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页。
    ⑤ 《五灯会元》卷6《茶陵郁山主》,第355页。
    ⑥ [宋]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卷20《舒州白云山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72页。
    ① 《舒州白云山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第373、377页。
    ② 《舒州白云山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第381页。
    ③ 《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语录》,见《古尊宿语录》卷21,第392页。
    ④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第250页。
    ⑤ 《五灯会元》卷19《普融藏主》,第1270页。
    ⑥ 《五灯会元》卷19《开福道宁禅师》,第1263页。
    ① 《五灯会元》卷19《昭觉克勤禅师》,第1254页。
    ② 《五灯会元》卷19《中竺中仁禅师》,第1291页。
    ③ 《五灯会元》卷20《报恩法演禅师》,第1387页。
    ④ [宋]释晓莹:《罗湖野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3册,379c。
    ⑤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续补》,见《大正藏》卷47,637a。
    ① 《罗湖野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83册,379c。
    ② 《古尊宿语录》卷42《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洞山语录》,803页。
    ③ 惠洪:《石门文字禅》,见《四部丛刊初编》第169、170册,上海书店,1989年。
    ④ 《石门文字禅》卷11,此诗《冷斋夜话》亦有记载。
    ⑤ 参林伯谦:《惠洪非“浪子和尚”辨》,《东吴中文学报》,2000年第6期,19-73页。
    ⑥ 《石门文字禅》卷11。
    ⑦ 《石门文字禅》卷11。
    ⑧ 此词为《青玉案》,见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13页。
    ① [宋]胡仔篡集,寥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85页。
    ② 李庆甲点校:《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30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154,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31页。
    ④ 《五灯会元》18《云岩天游》,1203~1204页。
    ⑤ 《五灯会元》18《龙鸣贤禅师》,第1227页。
    ⑥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第290页。
    ① 毛先舒:《诗辩坻》卷3,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4页。
    ②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指出:“绮丽之诗,自惠休始。”并引《南史·颜延之传》云:“延之薄汤惠休诗,谓人曰‘惠休制作,委巷中歌谣耳,方当误后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7页。
    ③ 郭茂倩辑:《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801页。
    ④ 以上三首分别见《乐府诗集》,第1083页、871页、849页。
    ⑤ 郭茂倩辑:《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00页。
    ⑥ 宝月:《行路难》,见《乐府诗集》,第1001页。
    ⑦ 郭茂倩辑:《乐府诗集》,第707页。
    ① 郭茂倩辑:《乐府诗集》,第707页
    ② 关于《拟长安春词》和《效古》的分析见陆永峰:《佛教与艳诗》,《中华佛学研究》,2002年第6期,第426页。
    ③ 《大正藏》卷14,550b。
    ④ 僧璨:《信心铭》.《大正藏》卷48,376c。
    ⑤ 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① 玄觉:《永嘉证道歌》,《大正藏》卷48,395a。
    ② 《景德传灯录》卷6,《人正藏》卷51,247c。
    ③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见《古尊宿语录》卷4,第59页。
    ④ 此话原载《新华严经论》卷1中,《黄梅东山演和尚语录》中引用,见《古尊宿语录》卷22,第413页。
    ⑤ 陈自力:《论宋释惠洪的“好为绮语”》,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第112页。
    ⑥ 郭朋:《坛经校释》,第32页。
    ⑦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94页。
    ⑧ 《大藏经》卷4,193a。
    ① 《五灯会元》卷19《中竺中仁禅帅》,第1291页.
    ②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第251页。
    ③ 《五灯会元》卷18《龙鸣贤禅师》,第1227页。
    ① 《五灯会元》卷6《亡名道婆》,第366页。
    ① [清]田同之:《西圃词话》,载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31页。
    ② 参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第七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③ 杜继文:《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1版,66页。
    ④ 《大正藏》卷48,396a。
    ①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② 禅宗以自然为佛法之显现,此点学者意见一致。但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却多有分歧。蒋述卓认为禅宗是采取的是与自然含一的态度。(《禅与自然》,《东方文化》第58~61页)张伯伟则认为:“佛教对于自然不是采取与之合一的态度,而是观想静察。”(《禅与诗学·山水诗与佛教》,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张节末认为“禅者绝不是自然人”。(《禅宗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③ 《卍新纂续藏经》第83册,384b。
    ④ 《卍新纂续藏经》第83册,384b。
    ① [明]释袾宏:《竹窗随笔》,上海商务印书馆据云栖法汇本影印。1935年,第479页。
    ① 元代僧诗情况参杨镰:《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6~82页。
    ② 南怀谨门人辑:《金粟轩诗话》。网址:http://post.baidu.com/f?kz=146106706。
    ③ 《禅宗永嘉集》卷1《大师答郎禅帅书》,《大正藏》卷48,394a。
    ④ 《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① 唐代僧诗的备意象演进请参萧丽华、吴静宜:《惠洪诗禅的春意象》,台大《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九期(2004年),第162页。
    ① 《禅林僧宝传》卷3《首山传》。
    ② 善昭生年,史料无记,但卒年却多见于禅宗史书。《佛祖历代通载》卷18记有天圣甲子年善昭示寂。甲子为天圣二年,为西纪1024年。另据《禅林僧宝传》卷3,《佛祖历代通载》卷18,《佛祖纲目》卷36记其年岁:七十有八,推知生年当为947年。关于善昭卒年有记载为天圣元年甲子,然天圣元年非甲子,当误。关于此点,陈垣先生在《释氏疑年录》卷6有较详细说法,见《民国丛书》第二编第12册,上海书店,1991年版。
    ③ 善昭出家年岁诸禅史均记为十四岁,但有关僧腊却有不同,《佛祖通载》卷18记为“坐六十五夏”。《僧宝传》记为“坐五十六夏”。以六十五夏算正合十四岁之记载,《僧宝传》记载当时六十五之误,亦或传抄之误。
    ④ 参《佛祖纲目》卷35,《宗统编年》卷19。
    ⑤ 杨亿:《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序》,《大正藏》卷47,595。
    ⑥ 杨亿:《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序》。
    ⑦ 参《僧宝传》卷3《善昭传》
    ⑧ 《汾阳善昭及其禅法》,台北《中华佛学学报》第15期(2002年7月),第223页。
    ① 杨曾文:《汾阳善昭及其禅法》,第227页。
    ② 《大正藏》卷47,613b。
    ③ 《中国禅宗通史》,第387页。
    ① 《大正藏》卷47,596a。
    ② 《大正藏》卷47,628b。
    ③ 《大正藏》卷47,598a。
    ④ 分见《大正藏》卷47,595c、599c、596b。
    ⑤ 克勤《碧岩录》第一则颂评曰:“颂古只是绕路说禅。”这是关于颂古的经典定义。
    ①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卷1,《大正藏》卷48,384b。
    ② 《大正藏》卷47,604a。
    ③ 《大正藏》卷47,628c。
    ④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大正藏》卷47,546a。
    ① 《大正藏》卷47,602b
    ② 《大正藏》卷47,600c
    ③ 《大正藏》卷51,240c.
    ① 《古尊宿语录》卷1。
    ② 善昭常以云开比喻见性,如:“接引无时节,巧语不能诠,云绽青天月。”再如答如何足利生之见曰:“云绽青天月,了朗甚分明。”分见《大正藏》卷47,597b、595c。
    ③ 《大正藏》卷47,599c。
    ④ 《大正藏》卷47,622c。
    ⑤ 善昭云:“孰人无佛,谁佛无心。直铙是佛,明心犹是眼中尘翳。”《大正藏》卷47,602b~c。
    ① 《大正藏》卷47,600b。
    ② 《大证藏》卷47,607a。
    ① 《大正藏》卷48,234b。
    ② 《大正藏》卷47,596a。
    ③ 《大正藏》卷48,1033c。
    ④ 《大正藏》卷48,139b。
    ① 见《全宋诗》卷1187,第20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52页。
    ② 见《全宋诗》卷1055,第18册,12076页。
    ③ [元]岸觉:《释氏稽古略》,《大正藏》卷49,877c。
    ④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7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61页。
    ①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5,第4651页。
    ② 《全宋诗》卷911,第16册,道潜小传中认为“俗姓王,一说姓何”。
    ③ 对于僧人的字号,今人多不加注意,确切地讲,“参寥”应为字,“道潜”应为名。唐宋时,僧人出家后有法名,成年僧人还可以有表字,有些僧人还有号,但不同于俗家之号,多是朝廷的赐号,如释道潜的赐号为“妙总”。对于僧人法名与表字,一般来讲,僧人的法名可简称而表字必须全称。考东坡诗文知东坡称“道潜”时或称“僧潜”,或称“潜师”;但称“参寥”时却是全称,或称“参寥上人”,或称“参寥”,从未有过“参上人”或“寥上人”的称法。关于僧人名与字的习惯称呼详参周裕锴:《略谈唐宋僧人的法名与表字》,台北《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九期(2004)第119至126页。
    ④ 《明一统志》卷十八谓“参寥子,北宋僧道全也”。概为“道潜”之误记。
    ⑤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详》,中华书局,1983年4月,184页。
    ⑥ 如《东坡全集》卷84《答参寥》三首中就有“妙总”称号,而此诗自注是在惠州所作。东坡在惠为公元1094到1097,至少在1097前已经有“妙总”的赐号。
    ① 参杨曾文:《苏轼与禅僧的交游》,载《中国禅学》第2卷(2003年5月),中华书局,第154页。
    ② 《苏轼文集》卷61,第1862页。
    ③ 参杨曾文:《苏轼与禅僧的交游》,第153页。
    ④ 《续传灯录》目录卷Ⅱ下记怀琏法嗣有二十三人,维琳即在内。见《大正藏》卷51.528b。
    ① 见周义敢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7月,664页。
    ② 见《全宋诗》卷1115,第19册,12656页。
    ③ 《后山集》卷11《送参寥序》。
    ④ 参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从刊》第23册。
    ⑤ 陈师道此序并非为《参寥了诗集》所作,而是饯参寥东归序,《全宋诗》收有此序,题为《送参寥序》。
    ⑥ 《参寥子诗集》,《四部从刊三编》第61册,上海书店,1985年。本文所用《参寥子诗集》俱为此本。
    ① 《苏轼文集》册5卷61,第1860页。
    ① 《雪坡集》卷41,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84,第290页。
    ② 《遗山先生文集》卷37,《四部从刊初编》本。
    ① 《苏轼文集》册5,卷61,第1860页。
    ② 《冷斋夜话》卷4,《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39页。
    ③ 《苏轼文集》册2,卷22,第639页。
    ④ 见《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52页。
    ⑤ [宋]朱弁:《风月堂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7页。
    ① 《补续高僧传》卷23,见《商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见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③ 此处虽朱明陶渊明,但菊花已成为渊明的象征,乃暗用其事。此处仅举一例,下文专门论述其写菊部分。
    ① 引自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附录一,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12页。
    ① 引自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附录一,第611页。
    ① 见《宋诗纪事》卷92。
    ② 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85页。
    ③ 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第176页。
    ④ 惠洪对此诗也极为称道,《冷斋夜话》即载道潜因此诗大受称赏,士大夫称之为“隔林仿佛闻机杼”者,东坡诵前句曰:“此吾师七字诗号。”但也有反对者,如《苕溪渔隐》曰:“《冷斋夜话》谓‘道潜作诗追法渊明,其诗有逼真处,曰:‘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卷一《秋江》)又曰:‘隔林彷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余细细味之句格固佳,但不类渊明语,岂得谓之逼真处?若东坡和陶诗:‘前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此方是逼真处,惠洪不善评诗,其言岂足凭哉!”(《渔隐从话》后集卷37,第95页)明杨慎认为此诗:“虽祖道猷语意而不及。庚溪作诗话,谓少游、道潜比道猷尤为精练,所谓‘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也。”’(《升庵诗话》卷6)胡氏所评尚不失公允,杨氏评语可谓过抑。
    ⑤ 《苕溪渔隐从话》卷56引,1962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83页。
    ⑥ 《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37,第295页。《优古堂诗话》亦载,见《历代诗活续编》第254页。
    ① 《观众生品》载: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法,便以天花洒向菩萨和大弟子的身上。花到诸菩萨身上,纷纷堕落:到大弟子的身上,便粘着不堕。大弟子们运起种种神通去花,却始终不能去掉。天女角解释曰:“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② 见《渔隐从话苕溪渔隐·后集》卷37,第295页。
    ① 朱弁:《续骫骳说》,见程毅中主编《宋人诗话外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551页。
    ② 程千帆:《俭腹抄》,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17页。
    ③ 陶义鹏、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399页。
    ① 钱钟书:《七缀集·读〈拉奥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② 道潜曾言:“黄鹂语深竹,可听不可窥。”(《庐山杂兴》卷一)此句可作为多写声之句的注脚。
    ① 以上著述见正受《嘉泰普灯录》卷7《筠州清凉寂音慧洪禅师》。《宋史》卷280《艺文志》还载有《物外集》二卷。
    ② 《卍新纂续藏经》第64册,766a。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154,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1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卷145《林间录》提要,第1238页。
    ⑤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Ⅱ,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8页。
    ①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56,1962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85页。
    ② 《瀛奎律髓汇评》卷47,第1730页。
    ③ 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69页。
    ④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卷6,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119页。
    ⑤ 《管锥编》册3第29条,中华书局,1976年版,966页。
    ① 《中国作家与宗教》,香港中华书局,2001年版,157~180页。
    ① 《东吴中文学报》第6期,2000年5月。
    ② 陈自力:《惠洪上元之作考》,《两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第149页。
    ① 姜俊俊标校:《韩非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5页。
    ② 台湾学者林伯谦指出惠洪对这一典故是熟悉的,在《石门文字禅》卷18《赤眼禅师画像赞序》中曰:“从事于功名者,咸以荣乐劳苦为异,而忻恶交战于胸中。”
    ③ 《大正藏》卷48,140b。
    ④ 台湾学者萧丽华指出这遗憾“其实足如北宋禅师经常提到的灵山回归之喻,因此惠洪才有‘一掬归心未到家’的感叹。这首诗是惠洪求道的自我检讨,如前引宋初遇贤师的‘十分春色属谁家’、雪窦重显的‘门外春将半’、惟晤禅师的‘雪满西山春未归’一样,春色的圆满与清瘦,正是修道者内在明月的阴睛圆缺,惠洪此诗何来浪子行径?何来思乡之情?纯只是修道未能明心见性的恨憾而己。”见萧氏:《惠洪诗禅的“春”意象》,《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九期(2004),第175页。
    ① 清寂是僧诗一大特色,惠洪诗也不例外,其集中多处有描写一点孤灯、岭猿啼月之景,除《青玉案》外还有卷三《福岩寺梦访廓然于龙山路中见之》:“卧看篝灯一点明,岭海茫茫隔吴楚。安得却如清梦中,杖履追随长尔汝。”卷十六《宿芙蓉峰书方丈壁三首》之三:“人间热恼不到处,一室篝灯到晓明。枕臂脚为吉祥卧,卧雪猿声与梦清。”
    ② 当然惠洪诗中的思归也有指思念家乡的,《石门文字禅》卷3《乾上人会余长沙》:“兀坐思归不举头,窗风为我翻书叶。众中闻语认乡里,便觉石门寒迭迭。”此种情况极少。即便是诗中有思念家乡之意,在宋代也是被认可的。宋代僧人对出家者的归家省亲行为都给予不颇具人情味的肯定和禅意的充分肯定。在宋代禅僧看来,亲情并非烦恼的根源,人伦关系值得肯定,甚至是悟道的机缘。有关详情可参张培锋:《宋代僧人省亲作品的佛学观念初探》,《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第35—40页。
    ③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37,第296页。
    ① 《唐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2~1313页。
    ① 关于“酒”的统汁及例子详参《释惠洪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98~299页。
    ① 有关此点林伯谦先生已有详论,参《惠洪非“浪子和尚”辩》第四部分,《东吴中文学报》第六期,2000年5月。
    ①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第276页。
    ① 《十牛图直说》,明净山人述,慧如记录。网址如下:http://www.zensky.net/old/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695。
    ① 《禅宗哲学象征》,第277页。
    ① 参惟觉:《十牛图颂的意义》,《自由时报》90.02.27(二)刊载。
    ① 参惟觉《十牛图颂的意义》,《自由时报》90.03.06(二)刊载。
    ① 《大正藏》卷2,352b。
    ① 《卍新纂续藏经》第67册,488b。
    ② 本表主要以禅师之作为主。不过杨杰《证道牧牛颂》与普明禅师颂有密切关系,故而列入。此表参照蔡荣婷《唐宋时期牧牛诗综合分析表》,需要指出的是蔡荣婷原表有误,其第七师远与第八则公实是一人,即廓庵禅师。蔡文见《大足石刻杨次公证道牧牛颂析论》,载《佛学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学研讨会论文集》(文学部分),台北法鼓出版社,1998年,第322页。
    ③ 俄国孟列夫著,王克孝译:《黑城出十汉文献遗书叙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216页。
    ④ 《禅宗诗歌境界》,第92页。
    ① 《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 第314页。
    ② 见张玄祥:《禅宗十牛图解说》序言部分。
    ③ 见李志夫:《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中华佛学学报》,2006年7月第19期。
    ④ 上引《请益录》卷八南泉水牯牛条已提及。
    ⑤ 《大正藏》卷48,248b。
    ⑥ 日前学界一主10组,一主12组。
    ① 大佛湾《牧牛图》的第十二组有颂曰:“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寒光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此与普明双泯颂完全相同。普明颂可能在杨杰之前并为其借鉴。
    ② 《卍新纂续藏经》第64册,777a。
    ③ 赵辉志:《人足石刻〈牧牛图〉考》,《佛学研究》2002年,第362页。
    ① 《湘山志》页67~71,转引自蔡荣婷《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中正中文学术年刊》,第160~161页。
    ① 《祖堂集》卷6《洞山》:“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立。”《传灯录》卷15《庆诸》:“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始得。”
    ② 株宏在普明《牧牛图序》中说:“《遗教经》云:譬如牧牛,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则牧牛之说所自起也。”见《十牛图和颂》,载《卍新纂续藏经》第64册,777a。
    ③ 《湘山志》卷2《佛宗》。
    ① 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儒释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第7页。
    ① 《刘禹锡集》卷19,中华书局,1990年,第240页。
    ② 《刘禹锡集》卷29,中华书局,1990年,第394页。
    ③ 《中兴间气集》卷下,《四部丛刊初编》本。
    ① 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3页。
    ② 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3页。
    ③ 俱见《唐才子传》卷3,辽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同卷辛文房还指出齐梁僧诗“清”、与“苦”并存的现象,曰:“苦于三峡猿,清同九皋鹤,不其伟欤。”
    ① 《石林诗话》卷中,《历代诗话》第425页。
    ② 《历代诗话续编》,第446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151,第1304页。
    ① 《范文正公集》卷6《唐异诗序》,《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 《六一诗话》载:“当时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辞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众僧皆搁笔。”见《历代诗话》第266页。
    ③ 《苏轼文集》卷61《答蜀僧演几》,第1893页。
    ④ 载张伯伟:《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⑤ 关于惠洪“涣然成文”的诗论,请参第三章之第三节《儒学影响下的释子及其文论》的最后一段。
    ⑥ 所引评语见《瀛奎律髓汇评》卷47,第1714、1718、1716页。
    ① 《瀛奎律髓汇评》卷47,第1730页。
    ② 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37《木庵诗集序》,《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 周裕锴概括蔬笋气的主要弊病有四:一意境过于清寒,二题材过于狭窄,三语言拘谨少变化,四作诗好苦吟。参《中国禅宗与诗歌》第46~48页。
    ④ 《冷斋夜话》卷6,载《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55页。
    ⑤ 参《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5,《四部丛刊初编》本。周裕锴先生认为苏轼此诗是“蔬笋气”最早的出处,然从词义上来看,前举欧阳修的“菜气”即与“蔬笋气”同意,此发明权似给予欧公更妥。
    ⑥ 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景福草书卷后》,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⑦ 有关此方面的成果主要有二。一是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1992年)页46~48所论四点。二是李舜臣《“蔬笋气”、“酸馅气”与古代僧诗批评》,载《中国诗学研究》第十辑,页54~57,2005 年。
    ① 《瀛奎律髓汇评》第338、340页。
    ② 陈善:《扪虱新话》卷18,《四库全书丛目存书》子部第101册,第320页。
    ③ 《历代诗话》,第514页。
    ④ 《对床夜语》卷5,《历代诗话续编》本,第446页。
    ⑤ 《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95页。
    ⑥ 胡应麟曰:“凡仙释诗,多方外气骨,殊少意度。”《诗薮·外编》卷2,上海古籍,1979年版,第161页。
    ① 《诗薮·杂编》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17页。
    ② 陈善:《扪虱新话》卷18,《四库全书丛目存书》子部第101册,第320页。
    ③ 《历代诗话》本,第350页。
    ④ 《郧溪集》卷14,文渊阁《四库全书》1097册,第246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卷152,第1313页。
    ⑥ [清]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上册,第192页。
    ⑦ 《四库全书总目》卷164,第1405页。
    ① 《牟氏陵阳集》卷17《跋恩上人诗》,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7册,第156页。
    ② 《中国禅宗与诗歌》,第47页。
    ③ 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第363页。
    ④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载《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⑤ [宋]王谠撰:《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9页。
    ⑥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1版,第16页。
    ⑦ 馒头之称,相传三国时代已有之,相当于今天的包子。《事物纪原》引《稗官小说》》:“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飨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羊豕之肉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也。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
    ① 《避暑录话》卷3,《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册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年版,第2635页。
    ① 《佛光大辞典》,第6881页。
    ②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第57“僧诗无蔬笋气”条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2页。
    ③ 《中国诗学》第10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1页。
    ① 《唐才子传》卷10,第143页。
    ② 本首诗的注语见《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5,《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 惠洪:《跋苏养直诗》,《石门文字禅》卷27。
    ①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2页。
    ② 欧阳修《秘演诗集序》称秘演“雅健有诗人之意。”苏轼《答蜀僧几演》称几演“精敏豪放。”苏子美称文莹诗曰:“篇篇清雄”:郑獬称文莹:“语雄气逸。”(《郧溪集》卷十四《文莹师诗集序》)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中引《永叔诗话》称文莹“词句飘逸,尤长古风。”其他诗僧的评语见下文。
    ③ 见何文焕编:《历代诗话》,第382页。
    ④ [清]吴之振:《宋诗钞》册3,中华书局,1986年,第3008页。
    ⑤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4,《陈衍诗论合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71页。
    ⑥ [宋]朱弁:《风月堂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第108页。
    ⑦ 《历代诗话续编》,第483页。
    ① 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上册,第192页。
    ② 《宋诗精华录》卷4,《陈衍诗论合集》第869页。
    ③ 《清诗话续编》上册,第192页。
    ①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第57“僧诗无蔬笋气”条引,第392页。
    ① 《瀛奎律髓汇评》卷47,第1728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卷152,第1313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145,第1238页。
    ④ 《历代诗话续编》本,第491页。
    ⑤ 《历代诗话续编》本,第546页。
    ⑥ 《历代诗话续编》本,第731页。
    ① 《历代诗话续编》本,第567页。
    [1] [明]释正勉.古今禅藻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16册)[Z].上海:上海古籍
    [2]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 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M].成都:巴蜀书社,1988.
    [6] [宋]陈起.圣宋高僧诗选.续修四库全书(第1621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7] [宋]陈起.增广圣宋高僧诗选.四川大学古籍所.宋集珍本丛刊(第91册)[Z].北京:线装书局,2004.
    [8]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9] 姜国柱,李觏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 [宋]李觏.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 [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12] [宋]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 枣庄主编.苏诗汇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14]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6] 周义敢.秦观集编年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7] [宋]郑獬.郧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7册)[Z].
    [18] [宋]道潜.参寥子诗集.四部丛刊三编[Z].上海:上海书店,1985.
    [19] [宋]惠洪.石门文字禅.四部丛刊初编本[Z].上海:上海书店,1985.
    [20] [宋]契嵩.镡津文集.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Z].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21] [宋]契嵩.镡津文集.四部丛刊三编[Z].
    [22] [宋]契嵩.镡津集.四库全书[Z].
    [23] [宋]重显.祖英集.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Z].
    [24] [宋]重显.瀑泉集.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Z].
    [25] [宋]善昭.汾阳无德禅师语录.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Z].
    [26] [宋]智圆.闲居编.卍新纂续藏经(第56册)[Z].中华佛典电子协会.
    [27] 孔凡礼.苏轼年谱(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
    [28] 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9] 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0] 曾枣庄.苏辙年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31]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上海:三联书店,2004.
    [32]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3] [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4] [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5] [宋]胡仔篡集,寥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6]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
    [37]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8]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三编本[Z].
    [39] [元]方回撰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0] [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1] [清]厉鹗辑.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2] [清]陆心源撰,徐旭,李建国点校.宋诗纪事补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43] [清]毛先舒.诗辩坻.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4]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5]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6]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7] 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
    [48] 孔凡礼辑.宋诗纪事续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9]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0]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51] 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2] 程毅中主编.宋人诗话外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53]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历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4]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5] 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6] 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7]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8] 王昶辑:金石萃编[M].北京:中国书店,1985.
    [59] 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M].上海:上海书店,2002.
    [60] 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2] 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3] 陈耳东.禅诗三百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64] 杜松柏.禅门开悟诗二百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5] 杨咏祁等编.悟与美:禅诗新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6] 潘知常.生命的诗境: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67] 陈自力.释惠洪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8] 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69]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70] 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71] 陈引弛编著.佛教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72] 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
    [73]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4]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5]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76]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7] 李孝弟.儒释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8] 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9] 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0] 周裕锴.禅宗语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81] 孙昌武.禅思与诗情[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2] 王敏华.中国诗禅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3] 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M].北京:三联书店,1994.
    [84] 赖永海.佛道诗禅: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85] 姚南强.禅与唐宋作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86]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87] 季羡林.禅和文化与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
    [88] 史双元.宋词与佛道思想[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89] 出版社,1987.
    [90]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 [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册)[Z].
    [2] [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Z].
    [3] [隋]僧璨.信心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Z].
    [4] [唐]净觉集.楞伽师资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册)[Z].
    [5] 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 [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 [唐]慧能著,潘桂明译注.坛经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2000.
    [8] [唐]玄觉.永嘉证道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Z].
    [9] [宋]道原编.景德传灯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Z].
    [10]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 [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Z].
    [12] [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3] [宋]赜藏主集,萧父等点校.古尊宿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4] [宋]惠洪.林间录.中华佛典电子协会.卍新纂续藏经(第148册)[CD].
    [15] [宋]惠洪.禅林僧宝传.中华佛典电子协会.卍新纂续藏经(第137册)[CD].
    [16] [宋]晓莹.云卧纪谈.中华佛典电子协会.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CD].
    [17] [宋]晓莹.罗湖野录.四库释家集成[Z].北京:同心出版社,1994.
    [18] [宋]晓莹.罗湖野录.中华佛典电子协会.卍新纂续藏经(第83册)[CD].
    [19] [宋]道融.丛林盛事.中华佛典电子协会.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CD].
    [20] [宋]惠彬.丛林公论.中华佛典电子协会.卍新纂续藏经(第87册)[CD].
    [21]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Z].
    [22] [宋]志磐.佛祖统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册)[Z].
    [23] [宋]慧南.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Z].
    [24] [宋]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Z].
    [25] [元]岸觉.释氏稽古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册)[z].
    [26] [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册)[Z].
    [27] [明]心泰编.佛法金汤编.中华佛典电子协会.卍新纂续藏经(第87册)[CD].
    [28] [清]彭际清.居士传.卍新纂续藏经(第88册)[CD].
    [29] [明]朱时恩.居士分灯录.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CD].
    [30] [明]夏树芳辑.名公法喜志.卍新纂续藏经(第88册)[CD].
    [31] [明]明河.补续高僧传.高僧传合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2] [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3] [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
    [34]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1.
    [35] 吕潋.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6]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2005.
    [37] 陈垣.释氏疑年录.民国丛书第二编[Z].上海:上海书店,1990.
    [38]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9] 张中行.禅外说禅[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40]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1]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2]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3]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4]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5]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6]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47]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
    [48]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9] 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50]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1] 印顺.中国禅宗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52] 郭朋.宋元佛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53] 参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5.
    [54]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5]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56] 弗洛姆等著,王雷泉,冯川译.禅宗与精神分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57] 钟学梓.禅语三百则[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58] 于谷.禅宗语言和文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59] 钟克钊.禅宗史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 张宏生.山水情与“平常心”——说宋诗僧道潜东园[J].古典文学知识,1991(6).
    [2] 于翠玲.苏轼与道潜的交游探微[J].文学遗产,1992(2):55—60.
    [3] 李越深.苏轼与杭僧参寥交游考述[J].浙江大学学报,1994(1):112—114.
    [4] 萧丽华.晚唐诗僧齐己的诗禅世界[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7(2).
    [5] 张福勋.宋代的诗僧与僧诗[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4).
    [6] 祝尚书.论“宋初九僧”及其诗[J].四川大学学报,1998(2).
    [7] 周本淳.读宋初九僧诗零拾(一)[J].江海学刊,1995(6).
    [8] 李蓉,刘尊明.宋代词僧仲殊写景词的艺术特色[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9] 王兆鹏、刘学.宋词作者的统计分析[J].文艺研究,2003(6).
    [10] 方星移,王兆鹏.北宋词人僧仲殊考[J].长江学术,2006(2):147.
    [11] 冯国栋.宋史·艺文志释氏别集、总集考[J].中华佛学研究,2006(10).
    [12] 周裕锴.略谈唐宋僧人的法名与表字[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4(9): 119—126.
    [13] 李泽厚.漫述庄禅[J].中国社会科学,1985(1):142.
    [14] 杨镰.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1):76—82.
    [15] 李舜臣.“蔬笋气”、“酸馅气”与古代僧诗批评[J].中国诗学研究第十辑,2005:54—57.
    [16] 杨曾文.苏轼与禅僧的交游[J].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
    [17] 萧丽华.不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唐代诗僧中的文字观[J]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
    [18] 李贵.北宋诗僧惠洪考[J].文学遗产,2002(3):116.
    [19] 李贵.试论北宋诗僧惠妙观逸想的诗歌艺术[J].四川大学学报,1999:113—120.
    [20] 成明明.北宋诗僧道潜[J].宗教学研究,2005(1).
    [21] 成明明.北宋诗僧惠洪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5(1):125—127.
    [22] 郑群辉.北宋诗僧惠洪觉范的文学成就[J].学术论坛,1777(3):83—87.
    [23] 陈自力.论宋释惠洪的“好为绮语”[J].文学遗产,2005(2):103—115.
    [24] 陈自力.惠洪上元之作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8):147—149.
    [25] 黄启江.宋代的译经润文官与佛教[J].故宫学术季刊,1990,7(4):17—18.
    [26] 黄启江.僧史家惠洪与其“禅教合一”观(上)[J].大陆杂志,1991,4(80):145—153.
    [27] 杨曾文.北宋惠洪及其禅林僧宝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26—29.
    [28] 杜松柏.禅宗的体用研究[J].中华佛学学报,1987(1):229.
    [29] 陆永峰.佛教与艳诗[J].中华佛学研究,2002(6):426.
    [30] 萧丽华,吴静宜.惠洪诗禅的春意象[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4(9):162.
    [31] 陈友民.中文佛教工具书简介(二)[J].佛教图书馆馆讯,1995(2).
    [32] 李雪涛.评吴汝钧佛教思想大辞典[J].法音,1997(8):26.
    [33] 林伯谦.惠洪非“浪子和尚”辨[J].东吴中文学报 2000(6).
    [34] 龙延.佛门牛喻探源[J].五邑大学学报,2004(2):9—12.
    [35] 何劲松书普明禅师牧牛图颂[J].佛教文化,2002(Z2).
    [36] 吴汝钧.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J].中华佛学学报(4): 313—339.
    [37] 赵辉志.大足石刻牧牛图考[J].佛学研究,2002:362.
    [38] 蔡荣婷.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J].中正中文学术年刊,1997: 160—161.
    [39] 蔡荣婷.大足石刻杨次公证道牧牛颂析论[A].佛学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学研讨会论文集(文学部分)[C].台北:法鼓文化,1998.
    [40] 李志夫.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J].中华佛学学报.2006(19): 47—71.
    [41] 杨曾文.汾阳善昭及其禅法[J].中华佛学学报,2002(15):223.
    [1] 成明明.北宋诗僧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3.
    [2] 吴静宜.惠洪文字禅之诗学内涵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4.
    [3] 吉广舆.宋初九僧诗研究[D].高雄:高雄师范大学系,2000.
    [4] 谢惠青.宋代僧人词研究[D].台中:台湾中兴大学,1998.
    [5] 方蔚.宋代僧人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6] 李雀芬.北宋契嵩的文学观[D].台北:华梵大学,2001.
    ① 参《宋集珍丛刊》第4册《镡津文集》提要,线装书局,2004年。
    ② 参《四库全书总目》之《鸣道集说》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1066页。
    ③ [元]脱脱:《金史》卷126有传。
    ① 四库本题名《镡津集》。
    ② 此序与《文字禅》所收多出开头数行。
    ③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96页。
    ①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藏》卷54,244c。
    ②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38,《大正藏》卷49,356c。
    ③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册8,中华书局,1997年版。下文所引此书均依此版本,仅标页数。
    ④ 参《僧史略》卷3,《大正藏》卷54,249b。
    ⑤ 参《宋会要辑稿》册8,第7872页。
    ⑥ 《宋会要辑稿》册8,第7872页。
    ⑦ 事见契嵩《传法正宗记》卷1,《大正藏》卷51,715c—716a。
    ① 参《宋会要辑稿》第7870页。
    ② 参《宋会要辑稿》第7870~7871页。
    ③ 参《宋会要辑稿》第7870页。
    ④ 参《宋会要辑稿》第7885页。
    ⑤ 参《宋会要辑稿》第7872页。
    ⑥ 苏轼:《东坡志林·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中华书局,1981年版,40页。
    ① 参《传法正宗记》,《大正藏》卷51,716b。
    ② 见《大正藏》卷49,822a。
    ③ 《宋会要辑稿》7892页。
    ④ 参吴自振《梦梁录》卷17。
    ⑤ 见《大正藏》卷54,248c。
    ① 《宋会要辑稿》第7882页。
    ② 参《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260页。
    ③ 《宋会要辑稿》第7873页。
    ④ 《宋会要辑稿》第7872页。
    ⑤ 《宋会要辑稿》第7884~7885页。
    ⑥ 《宋会要辑稿》第7872~7873页。
    ① 《佛光大辞典》6648页“额”条曰:“皇帝之敕额为竖额,而普通之寺额则为横额。”可见皇帝赐额、普通赐额与无赐额之寺构成了一咱等级差别,高下分明。
    ② 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7月。
    ③ 《大宋僧史略》卷3《大正藏》卷54,,249c。
    ④ 《佛祖统纪》卷51《大正藏》卷49,454b。
    ⑤ 《大宋僧史略》卷中《僧主秩俸》,《大正藏》卷49,245a。
    ⑥ 《宋会要辑稿》第7875页。
    ① 《镡津文集》卷10《又上韩相公书》曰:“伏念某放浪世外,其迹与世虽异,辄着其书,虑俗无知,嫉而忽之,故秘之自谓潜子,不敢显其名也。”本文所引《镡津文集》均为四部丛刊三编本,系上海涵芬楼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明弘治己未刊本。
    ② 详参《镡津文集》卷8《寂子解》、《寂子解傲》。《寂子解》下原注:“盖师少时所称,而后更号寂子。”
    ③ 参《续传灯录》卷5,见《大正藏》卷51,494a。
    ④ 《佛祖历代通载》卷19,见《大正藏》卷49,668c。
    ⑤ 参《镡津文集》卷3《孝论序》
    ⑥ 《镡津文集》卷9《万言书上仁宗皇帝》。
    ⑦ 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当是时天下之士学为古文,慕韩退之排佛而尊孔子,东南有章表民、黄聱隅,李泰伯尤为雄杰,学者宗之。仲灵独居作《原教》、《孝论》十余萹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说。”见《镡津文集》卷首。
    ① 《大正藏》卷51,p716a。
    ② 《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七,第7872页。
    ③ 《镡津文集》卷末释怀悟序:“事毕将东归山林,而大觉琏禅师赋《白云谣》以将师之行。”《佛祖统纪》卷45引《石门文字禅》亦记此事。郭尚武《契嵩生平与<辅教编>研究》断《白云谣》是在契嵩圆寂后所作,实误。郭文见《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④ 卒年两说:一主熙宁五年,如《僧林僧宝传》、《行业记》等;一主熙宁四年卒,如《湘山野录》。
    ① 《释氏疑年录》卷7,第13页,民国丛书本。
    ②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7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61页。
    ① 见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江苏古藉出版社,2002年4月,第59页。下引《冷斋夜话》均据此本,不一一标出。
    ② 《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见《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涵芬楼影印宋刊本。本文所引参寥诗均依此本。
    ③ 参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2年12月,第54页。
    ④ 李越深:《苏轼与杭僧参寥交游考述》,载《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112页。
    ① 详参《游汤泉记》,见周义敢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第567页。
    ② 参徐培均:《年谱长编》,第78~80页。
    ③ 见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417页、第55页。
    ① 参孔凡礼:《苏轼年谱》上册,中华书局,1998年,第397页。
    ② 见周义敢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第650页。
    ③ 曾枣庄:《苏辙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78页。
    ④ 《文集》卷61《与参寥简五》中云:“乃白徐州迁于湖,至高邮,见太虚、参寥,遂载与俱。”《文集》册5,第1861页。
    ⑤ 周义敢:《秦观编年校注,第60页。
    ① 见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418页。
    ② 孔凡礼:《年谱》上册,第442页。
    ③ 于翠玲《苏轼与道潜的交游探微》将此事系十七月,《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第56页。
    ④ 孔凡礼:《苏轼文集》册5,第1859、1860页。
    ⑤ 周义敢、曾枣庄均将此简系为元丰三年。分见周义敢:《秦观集编年校注》,页660;曾枣庄:《苏辙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83页。
    ① 孔凡礼:《年谱》中册,第597页。
    ② 见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348页。
    ① 孔凡礼:《年谱》中册,第626页。
    ② 见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275页。
    ① 苏轼集中有《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得心字》,道潜集中亦有《余初入智果院》,自注:苏翰林率宾客相送者十六人,各赋诗一章。苏诗见《诗集》卷31,1656页。道潜诗见《参寥子诗集》卷六。
    ② 《苏轼文集》册5,第2144页。
    ③ 《释氏稽古略》卷4,《大正藏》卷49,877c。
    ① 所派之人似为法嗣法颖。《苏轼文集》卷61《与参寥》第十八简中有“见索书字要楷法,辄往数篇,终不甚楷也。只一读了之,付颖师收。”之语。颖师即为法颖。
    ② 参傅澡:《东坡纪年录》,见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438页。
    ③ 《苏轼年谱》下册,第1211页。
    ① 另外《石门文字禅》卷十七《戊戌元日梦云庵携登塔问答甚多觉而忘之作此》也提及“政和八年四十八”,与所记载的生年相符。本文所用《石门文字禅》均为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径山寺刊本,以下仅表卷数。
    ②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九作“俞氏”,可能为“喻”之误,今从惠洪《寂音自序》。
    ③ 《冷斋夜话》卷四“诗比美女美丈夫”条自称“吾叔渊材”。《文字禅》卷三《馈岁次东坡韵寄思禹兄》、卷五《次韵思禹思晦见寄二首》、卷八《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史》。其中思禹即彭以功,思晦即彭以明。彭以明《重开尊顶法轮跋语》亦言:“余与寂音同宗兄弟也。”
    ④ 《注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四,日本宝永七年和刻本。引自陈自力《惠洪四考》,《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第31页。
    ⑤ 卷30《祭云庵和尚文》:“余生九岁,则知有师。”卷1《赠蔡儒效》:“我家与君邻屋居,君昔未生先长我。君发齐眉我总角,竹居读书供日课。”
    ⑥ 陈谱定惠洪十三善诗律,依据《赠蔡儒效》:“十三环坐同作诗,出语已能惊怯懦。”然玩味全诗,此两句似是说蔡儒效,而非惠洪自指。
    ⑦ 三峰靓禅师,又名香山靓禅。惠洪与其同师真净,本为法兄,然江少曾师事之。(卷25《题香山靘禅师语》)
    ⑧ 凖禅师,即泐潭文准。卷30有《泐潭凖禅师行状》
    ① 迦叶波,又作迦摄波。佛弟子名。
    ② 《题佛鉴文字禅》中言:“年十六、七,从洞山云庵学出世法。”吴谱将此事定在十六时,陈谱定在十七时。此从陈谱。
    ③ 张伯伟:《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④ 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卷7亦言:“谒真净于归宗。”
    ⑤ 《嘉泰普灯录》卷七:“净迁石门,师随至。”
    ⑥ 足年四后改元绍圣。
    ⑦ 年份不确,暂定为绍圣元年。
    ① 夏均父即夏倪,自天府谪官祁阳,于宣和二年三月抵达,馆于灵泉寺。惠洪自长沙往见之。
    ② 陈谱误作卷16,《释惠洪研究》,第398页。
    ③ 《题五宗录》曰:“书成于宣和元年正月,明年有漳南道人崇顗者愿求传录,录毕相示。”观语知此事应发生在宣和二年,而陈谱系于宣和三年,不知所据从何。
    ④ 惠洪此处记载与陈瓘逝世时间不一致,《释门正统》载:“宣和六年(1124)无疾而逝。”
    ① 据李贵考证,《僧宝传》至晚成于宣和四年,而印行则在六年。详情参《北宋诗僧惠洪考》,《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第116页。
    ② 陈谱误作:十二月一十一日。《释惠洪研究》,第399页。
    ③ 卷17中尚有《云庵和尚生辰烧香偈》、《云庵生日,空印设供作偈,福严、南台、万寿三老与焉,次韵》、《云庵和尚生日烧香偈》、《过张家渡遇云庵生辰》。卷九有《云庵生辰》诗。
    ④ 其二曰:“海外归来十二秋”,惠江于政和三年(1113)五月蒙恩释放,顺推12年则应在1124或1125年,与五十二之数不合。
    ⑤ 是年作《易季真字序》(卷24),仍有:“季真少俨三十岁,俨入新年五十三。”之句,并提到觉慈本字敬修,易为季真。
    ⑥ 吴谱定正月八日献《禅林僧宝传》于曾孝序,所据为《寂音自序》。然检《自序》并未言及此事。
    ① 卷17有《三月十七老黄龙生辰》。
    ② 此注在卷17《老黄龙生辰三首》后,与下面的《云庵生辰十一首》相连。黄启江误将此注作《云庵生辰》诗的序,误将《云庵生辰》诗系于宣和五年。(第229页)吴谱承黄谱之误。(第240页)
    ① 五月方改元建炎。
    ② 惠洪于靖康元年诣刑部陈词中自称“放停僧”,而于建炎元年《祭鹿门灯禅师文》中云:“复僧”,则是时惠已复僧籍,宋祖琇《僧宝正续传》卷2《明白洪禅师》中亦说:晚年重削发,还旧师名。然据《云卧纪谈》卷上载:“是时朝廷事属多故,未果举行。而明年夏,寂音委顺于同安。”玩味语意颇存遗憾,似是僧籍未得恢复;《云卧纪谈》成书于南宋高宗绍兴25年(1155),距惠洪谢世不过二十余年,所记应也有凭据。今两说俱有可信之处,难以下断语。
    ③ 宗致,临济十一世之玄孙,泐潭凖禅师之嫡嗣。(卷21《五慈观阁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