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冲突视野下我国企业年金分配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企业年金分配是企业年金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年金制度中,计划参加者的养老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分配给其的配套供款。文章以企业年金分配的利益冲突为分析基础,详细分析了现行企业年金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企业年金分配中利益冲突的法律构造机制。
     企业年金分配中的利益冲突主要类型分为三类。其一是由于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利益冲突,第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利益冲突,第三是由于道德风险导致的利益冲突。这三种利益冲突的存在,使得在企业年金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员工在企业年金的分配中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致使在企业年金实践中出现受益群体小、覆盖面窄、计划参加者权益受到侵犯等问题。这成为了我们研究企业年金分配法律制度的逻辑起点。
     针对企业年金分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实际上已经做出了集体协商及备案审查两个制度安排。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制度环境的制约,现行企业年金分配法律制度不能有效平衡企业年金分配中的利益冲突。就集体协商制度论,由于劳资双方特别是资方并未具有切实履行义务的思想基础,也就难以有对集体协商制度的充分尊重。而劳动者团体即工会组织的地位在事实上并未对资方形成有效制约。代表普通劳动者的协商代表本身并非是由劳动者按照自己意志选举产生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其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保障集体协商顺利进行并有效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的不完善,也成为该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缺陷。就登记备案制度论,由于登记备案机关主要是对年金方案进行形式审查,对其中涉及分配的内容,则由于缺失具体的明确的标准,而没有合法的实质审查权,难以确保分配的公正。同时,作为接受委托从事行政管理的公共机关,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其审查行为由于缺少法律的制约而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得其审查结果依赖于权力行使者的公平公正意识,而这同样是难以保证的。
     通过考察国外比较成熟的企业年金制度,我们发现,不论是采取自愿型、强制型、准强制型企业年金制度的国家,国家都介入了年金分配。差异仅仅在于介入的程度和力度。有的是直接规定分配的要求,有的是对于达到一定分配标准的才给予税收优惠待遇等等。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法律控制论,企业年金已经从单纯的企业经济权利转变为企业所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我国企业年金分配法律制度的构造就应当综合考虑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的利益,采取准强制性的企业年金分配制度,对分配中涉及各方利益的关键内容,由法律直接作出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并通过赋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关义务,细化分配的法律责任,促成企业年金分配实现公平正义。
Annuity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In annuity system, pension of the plan participants, to a certain degree, depends on the matching distribution allocated to them. Based on a study of the interest conflicts in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flaws of the present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and proposes legal mechanism to solve the interest conflicts with reference to valuable foreign experience.
     Interest conflic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the first type of which is caused by inconsistent objectives; the second typ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third ethical hazard. Those conflicts make it impossible for the employees who are in a weak position to be protected by the annuity system. As a result, it poses problems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annuity system, such as limited beneficiaries, narrow coverage and infringement of the plan participants'rights, which becom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my study on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To solve the potential problems in annuity distribution, the present annuity system has created two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record review. However, due to its inherent flaws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legal system of the annuity distribution cannot effectively settle the interest conflicts in the enterprise annuity distribution. The problem of the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nsists in the fact that both labor and capital are not ideologically prepared to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earnestly, especially the capital side; consequently, they show little respect for the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fact, trade unions, the organization for the labor, don't effectively constrain the capital. Moreover, bargaining representatives who are supposed to represent the labor are actually not elected by the labor according to their own opinions, so they fail to faithfully perform their duty. Meanwhile, legal responsibility that guarantees collective bargaining to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and to fulfill its duty is not clearly stipulated, which prevents the system from being effectiv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only has formal reviews on annuity plan, and when it comes to how to distribute the annuity, it doesn't have legitimate right to review owing to the absence of the specific standard. Therefore, it's hard to ensure a fair distrib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is simply an agency commissioned to administrate. Based on principal-agent theory, its review lacks enough legal restriction and has greater discretion. To some extend, its review depends on the administrators'sens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which is difficult to ensure.
     By examining some sophisticated foreign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s, we find that no matter the country adopts voluntary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compulsory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or quasi-compulsory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the government will intervene in annuity distribution. The only difference lies in the extent and intensity of the intervention. Some country stipulates distinctly requirements of distribution, while others provide tax incentives for those enterprises which meet certain allocation standard.
     According to stakeholder theory and law and order theory, enterprise annuity has changed from pure economic rights of an enterprise in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ered by an enterprise. Therefore, the legal mechanism for the enterprise annuity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enterprise and individual, adopt quasi-compulsory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stipulate mandator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hen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are involved, and specify legal liability by requiring obligations of the executives so as to achieve fairness in annuity distribution.
引文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
    2李海红,《国内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银行家》,2008年08期。
    3杨洁.《企业年金入市-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4期。
    4李连友、蒋菲,《企业年金发展迟滞的原因分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17卷第3期》
    5中国信托法律网,《企业年金发展情况概述:概念、历程、现状及问题》,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2006年10月24日)
    6《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试点三年万亿元市场浮出水面》,新华社2007年9月3日报道
    7参见张路,《上海市总工会:企业年金分配差距不宜过大》,《企业年金网》,2008年3月3日
    8《浙部分省属公司炒股巨亏有公司年金分配差距大》,新华网,2008-09-19。
    11 Deborah M.Wess,《Paternalistic Pension Police:Psychological Evidence and Economic Theory》,The 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 Vol.58,No.4(Autumn,1991),PP.1275-1319
    12 Karen C. Burke, 《SOCIAL SECURITY REFORM:LESSONS FROM PRIVATE PENSIONS》, P4, Cornell Law Review, January,2007.
    13 Karen C. Burke, 《SOCIAL SECURITY REFORM:LESSONS FROM PRIVATE PENSIONS》, P8, Cornell Law Review, January,2007。
    14 Jeffrey D. Mamorsky, LEGAL ISSUES: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 IMPACTS 401 (K) PLANS, Journal of Compensation & Benefits. November/December。
    15 Steven L. Willborn, REGULATING PENSION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1, Employee Rights and Employment Policy Journal 2001。
    16 Victoria Stace, Supreme Court of Canada Holds that the Rule in Saunders v Vautier DoesNot Apply to Pension Schemes, New Zealand Business Law Quarterlyjune,2007
    17 Colleen E.Medill, TARGETED PENSION REFORM, P1, Journal of Legislation2001
    18 《THE FUTURE OF PRIVATE PENSIONS:PROCEEDINGS OF THE 200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SECTION ON EMPLOYEE BENEFITS》, Employee Rights and Employment Policy Journal2001
    19 Lisa M. Smith, ERISA QUALIFIED PENSION PLANS AS PART OF THE BANKRUPTCY ESTATE AFTER PATTERSON V. SHUMATE, Cardozo Law ReviewMay,2000
    20参见童文胜,《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其本土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1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何去何从》,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二期。
    22严明婕,《企业年金理事会法律性质的思考》,改革于战略,2006年第11期。
    23程刚,《论企业年金基金中企业年金理事会的角色定位:信托法律视角》,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11月24日。
    24胡俊生,《企业年金中的受托人法律地位初探》,《中国保险报》2006年4月21日
    25刘子兰、李红刚,《制度约束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选择》,《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2005年7月
    26巴曙松、陈湘永、陈华良、贾蓓,企业年金制度的委托-代理特征及其发展,《金融时报》,2004-05-18(9)
    27黄瑞,《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3期。
    28杨义灿,《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中委托代理关系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8期。
    29张新民,《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第316-326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第12页,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3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第1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张新民,《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316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3中国信托法律网,《企业年金发展情况概述:概念、历程、现状及问题》,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2006年10月24日)
    35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37邱海洋, 《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8李连友、刘飞,《我国企业年金运行轨迹的偏移与矫正——一个企业视角的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
    39参见,李川、叶翠苹,《从集体协商到集体谈判的转变》,载《山东公安专科学院学报》,2003年11月。
    40参见,伍争荣,《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制度及其借鉴意义》,《商业时代》,2007年3期。
    41参见,罗天虎、丁宁,《劳动关系模式对集体谈判立法的影响》,《生产力研究》,N0.5.2007
    43康智,《对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12月。
    44[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页。
    45廖明,《中、美工会的比较研究》,《特区经济》,2007年12月。
    46周长城、陈群,《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社会科学研究》,2004.4
    47李炯、潘芳芳,《我国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综述》,《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第10期。
    48廖明,《中、美工会的比较研究》,《特区经济》,2007年12月。
    49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91页。
    50王贤森,《西方国家工会集体谈判经验研究—兼论对我国工会的启示》,《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月。
    51张青、朱海伦,《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政治分析——基于协商政治理论的观点》,《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1期。
    52翟玉娟,《论集体谈判和集体协商》,《当代法学》2003年第7期
    53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1辑。
    54杨冬梅,《关于集体合同履行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20卷第1期,2006年2月。
    55陈雪娇,《论备案制度及其法律性质》,《五邑大学学报》,2005年5月。
    56唐俊,《企业年金歧视理论及防范措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五期。
    57参见《美国DC年金计划方案设计探讨与启示》,企业年金网,2005-12-16。
    58参见郭琳《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变迁中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
    59参见朱孟楠、严佳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既得受益权制度》,金融经济,2007年第8期。
    60董登新,《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的再思考》,企业年金网,2007-3-24。
    61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第41页,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62见林羿著,《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第69页以下。
    63 Helen W.Gunnarsson, ILLINOIS PENSION RECIPIENTS WIN AT HIGH COURT, Illinois Bar JournalAugust,2004
    64 See Bonnie H.Rattner,EMPLOYEE THEFT AND ERIS A:A PROPOSED AMENDMENT TO GARNISH PENSION BENEFITS,10Cardozo L.Rev.p315.
    65孟宁,《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3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4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5许伟华,《法律与社会控制-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解读》,《法制与社会》,2008.02(上)
    76同上
    77李春玲,《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78高战胜, 《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第12页,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79林羿,《美国企业养老金的监督与管理》,第3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80同上,第5页
    83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第19页,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84谭志哲,《论集体合同的效力》,理论月刊2005年第2期
    85参见,[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6李春玲,《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研究》,第228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87参见《汇丰全球调查:强制储蓄积攒养老金受欢迎》,新闻晨报,2006-4-30。
    89黄骏,《上海出台(意见)年金分配杜绝悬殊差距》,劳动报,2008-9-6
    90李维安、武立东主编:《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91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P13。
    92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文论文,P29。
    93郭其友,李宝良,《机智设计理论:资源最优配置机制性质的解释与运用—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经济学理论贡献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9卷第11期。
    94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98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念12月
    99同上
    100邓珊珊,《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再建构》,《法制与社会》,2007.12
    103梁彗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77,33
    104郭明瑞,《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页
    105秦国荣,《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当代法学》,2006年3月,第20卷第2期
    106同上。
    1.余雪明:《比较退休基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宗荣:《新保险法——保险契约法的理论与实务》,2007。
    3.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张新民:《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李春玲:《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6.郭琳:《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变迁中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7.林羿:《美国企业养老金的监督与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杨老金、邹照洪主编:《企业年金方案设计与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9.李海红:《国内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银行家》,2008年08期。
    10.杨洁:《企业年金入市-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4期。
    11.李连友、蒋菲:《企业年金发展迟滞的原因分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17卷第3期》
    12.中国信托法律网:《企业年金发展情况概述:概念、历程、现状及问题》,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2006年10月24日)
    13.《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试点三年万亿元市场浮出水面》,新华社 2007年9月3日报道
    14.张路:《上海市总工会:企业年金分配差距不宜过大》,《企业年金网》,2008年3月3日
    15.《浙部分省属公司炒股巨亏 有公司年金分配差距大》,新华网,2008-09-19。
    16.无锡市贯彻落实《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锡劳社险[2007]6号
    17.童文胜:《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其本土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8.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何去何从》,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二期。
    19.严明婕:《企业年金理事会法律性质的思考》,改革于战略,2006年第11期。
    20.程刚:《论企业年金基金中企业年金理事会的角色定位:信托法律视角》,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11月24日。
    21.胡俊生:《企业年金中的受托人法律地位初探》,《中国保险报》2006年4月21日
    22.刘子兰、李红刚:《制度约束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选择》,《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2005年7月
    23.巴曙松、陈湘永、陈华良、贾蓓:《企业年金制度的委托-代理特征及其发展》,《金融时报》,2004-05-18(9)
    24.黄瑞:《企业年金中的委托-代理风险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3期。
    25.杨义灿:《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中委托代理关系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8期。
    26.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27.中国信托法律网,《企业年金发展情况概述:概念、历程、现状及问题》,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2006年10月24日)
    28.邱海洋:《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2年4月。
    29.李连友、刘飞:《我国企业年金运行轨迹的偏移与矫正——一个企业视角的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
    30.李川、叶翠苹:《从集体协商到集体谈判的转变》,载《山东公安专科学院学报》,2003年11月
    31.伍争荣:《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制度及其借鉴意义》,《商业时代》,2007年3期
    32.罗天虎、丁宁:《劳动关系模式对集体谈判立法的影响》,《生产力研究》,N0.5.2007
    33.杨淑霞,《论政府在集体合同中的作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4):26-30.
    34.康智:《对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12月。
    35.[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36.廖明,《中、美工会的比较研究》,《特区经济》,2007年12月
    37.周长城、陈群:《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社会科学研究》,2004.4
    38.李炯、潘芳芳:《我国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综述》,《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第10期。
    39.廖明:《中、美工会的比较研究》,《特区经济》,2007年12月。
    40.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王贤森:《西方国家工会集体谈判经验研究—兼论对我国工会的启示》,《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月。
    42.张青、朱海伦:《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政治分析——基于协商政治理论的观点》,《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1期。
    43.翟玉娟:《论集体谈判和集体协商》,《当代法学》2003年第7期
    44.杨冬梅:《关于集体合同履行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20卷第1期,2006年2月。
    45.陈雪娇:《论备案制度及其法律性质》,《五邑大学学报》,2005年5月。
    46.唐俊:《企业年金歧视理论及防范措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五期。
    47.《美国DC年金计划方案设计探讨与启示》,企业年金网,2005-12-16。
    48.朱孟楠、严佳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既得受益权制度》,金融经济,2007年第8期。
    49.董登新:《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的再思考》,企业年金网,2007-3-24。
    50.林羿著,《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孟宁:《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2月。
    52.董力堃:《论企业年金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协同发展》,《河北学刊》,2010年1月。
    53.刘鑫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实证评估》,《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
    54.李维安、王世权:《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悉》,《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4月。
    55.王唤明、江若尘:《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56.[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7.许伟华:《法律与社会控制-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解读》,《法制与社会》,2008.02(上)。
    58.谭志哲:《论集体合同的效力》,理论月刊2005年第2期
    59.黄骏:《上海出台<意见)年金分配杜绝悬殊差距》,劳动报,2008-9-6
    60.李维安、武立东主编:《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61.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2.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文论文
    63.郭其友,李宝良:《机智设计理论:资源最优配置机制性质的解释与运用—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经济学理论贡献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9卷第11期。
    64.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5.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念12月
    66.邓珊珊:《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再建构》,《法制与社会》,2007.12
    67.张文显:《法律责任论纲》[J]法学,1991(4)
    6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秦国荣:《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当代法学》,2006年3月,第20卷第2期
    70.张俊岩:《民事损害赔偿范围之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71.李金玲、宋效中、姜铭:《论企业年金中企业缴费分配模式的完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
    72.王东杰、常蓁:《陈秉正中国企业年金缴费率的模拟分析》,《管理科学学报》第9卷第3期。
    73.杨胜利:《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研究》,《理论探讨》,2007年第三期。
    74.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
    75.黄莉、范琦:《国有企业人事代理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1月。
    76.赖达清:《集体合同的法律调整》,《现代法学》,1996.4
    77.秦国荣:《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当 代法学》,2006年3月。
    78.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2008年8月。
    79.赵蕴文、褚奕:《完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探析》,《法制与社会》,2008.07
    80.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
    81.尹焕山:《资方主导市场背景下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透析》,《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七期。
    82.张秋来:《“股东至上”与“资本市场民主”质疑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应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5期。
    83.龚颖乐:《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9期。
    84.戴亦一、潘越:《代理理论中的管理层持股激励有效性争论述评及其启示》,《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6年第1期。
    85.杜江、邹国勇:《德国“利益法学”思潮述评》,《法学论坛》,2003年11月5日。
    86.郑显华:《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法律思考》,《现代法学》,1997.2.
    87.潘修中:《构建我国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1期。
    88.[德]菲利普·黑克(PhilippHeck):《利益法学》,《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6期。
    89.范海东:《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90.邓峰:《公司利益缺失下的利益冲突规则—基于法律文本和实践的反思》,《法学家》,2009年第4期。
    91.周星、林清胜:《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与企业年金制度的构建》,《经济管理》,2004.19.
    92.任建通、冯景:《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经 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4期。
    93.黄永兵、姚飞:《香港强积金制度对大陆养老保险的启示》,《法制与社会》,2008.06
    94.郑秉文、孙守纪:《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澳大利亚、冰岛和瑞士三国案例分析》,《公共管理学报》,第五卷第二期。
    95.董毅、刘晓红:《我国企业年金计划的社会公平性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8.7
    96.吴丽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法学》,第23卷第2期。
    97.张明莉:《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启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98.李兰芬:《企业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血海》,2008.1。
    99. Deborah M.Wess:《Paternalistic Pension Police:Psychological Evidence and Economic Theory》,The 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 Vol.58,No.4(Autumn,1991),PP.1275-1319
    100.Karen C. Burke:《SOCIAL SECURITY REFORM:LESSONS FROM PRIVATE PENSIONS》, P4, Cornell Law Review, January, 2007。
    101.Karen C. Burke:《SOCIAL SECURITY REFORM:LESSONS FROM PRIVATE PENSIONS》, P8, Cornell Law Review, January, 2007
    102.Jeffrey D. Mamorsky:LEGAL ISSUES: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 IMPACTS 401 (K) PLANS, Journal of Compensation & Benefits, November/December。
    103.Steven L. Willborn:REGULATING PENSION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1, Employee Rights and Employment Policy Journal 2001。
    104. Victoria Stace:Supreme Court of Canada Holds that the Rule in Saunders v Vautier DoesNot Apply to Pension Schemes, New Zealand Business Law QuarterlyJune,2007
    105.Colleen E.Medill:TARGETED PENSION REFORM, P1, Journal of Legislation2001
    106. 《THE FUTURE OF PRIVATE PENSIONS:PROCEEDINGS OF THE 200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SECTION ON EMPLOYEE BENEFITS》, Employee Rights and Employment Policy Journal2001
    107.Lisa M. Smith:ERISA QUALIFIED PENSION PLANS AS PART OF THE BANKRUPTCY ESTATE AFTER PATTERSON V. SHUMATE, Cardozo Law ReviewMay,2000
    108.Helen W. Gunnarsson:《ILLINOIS PENSION RECIPIENTS WIN AT HIGH COURT》, Illinois Bar JournalAugust,2004
    109.Bonnie H.Rattner, 《EMPLOYEE THEFT AND ERISA:A PROPOSED AMENDMENT TO GARNISH PENSION BENEFITS》,10Cardozo L.Rev.p315.
    110.Joseph Bankman:《Tax Policy and Retirement Income:Are Pension Plan Anti-DiscriminationProvisions Desirabl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Vol.55,No.3.(Summer,1988),pp.790-835。
    111.Richard A.Ippolito:《Reversion Taxes,Contingent Benefits,and the Decline in Pension Funding》,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44,No.1.(Apr.,2001),pp.199-232.
    112.THE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PENSION SUPERVISORS:《Information to Members of DC Pension Plans: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Working Paper No.5 September 2008。
    113.Antolin,P.et al.(2009),"Investment Regulations and 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s",OECD Working Papers on Insurance and Private Pensions,No.37,OECD publishin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