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与“大众化”革命(1937-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新民主主义文化表述为一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937—1949年间,中共在解放区展开了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实践。来自“亭子间”和“山顶上”的不同文化身份的知识分子汇聚于延安,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不均衡面貌。1942年《讲话》的发表,以“大众化”规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方向,并试图以此将边区的多种文化传统与话语力量整合起来。本论文选择丁玲和赵树理为两种文化身份的代表,将他们的写作理解为一种具有实践性的革命参与方式,以此呈现知识分子在边区的“大众化”革命中所经历的身份认同、情感经验与政治想象的转变过程,从而揭示出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历史内涵,并反思“延安道路”所包含的经验与危机。
     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左翼文学中的“个人主义”话语展开讨论。通过丁玲三十年代的写作实践,理解五四之后的一代“新青年”在“向左转”道路上所遭遇的私与公之间的表述困境。第二章考察进入陕北之后的丁玲,如何从一名文学家转变为“公家人”,以及由此带来的公私关系的重塑。第三章集中对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进行解读,讨论整风以后,以情感转变为诉求的“大众化”想象如何化解了丁玲长期以来的在公私之间的紧张状态。第四章通过对赵树理写作的“民间性”的考察,重新理解《讲话》的大众文艺观。第五章试图在根据地的特殊政治关系中探讨赵树理作为“翻译者”的写作实践,从而揭示出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所包含的矛盾与未完成性。
In1940, Mao Zedong wrote his famous work On New Democracy, in which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e is described as "a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mass culture","an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culture of th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From1937to1949,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veloped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practice in the liberated area. Intellectuals of different culture identities from the garrets and the mountains come together to Yan'an, forming a cultural imbalance. In Mao's speech at the Forum of Art and Literature in Yan'an in1942,"popularization" was defined as the direction of Chinese new democratism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multiple cultures and voices in the border region are supposed to be integrated in this way. In this paper Ding Ling and Zhao Shuli are chosen as representatives of two different culture identities, their writing are interpreted as a participation of revolutionary practice. Thus the identificat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imagin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board regionin during the popularisaction revolution are the presented,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re revealed and the experience and crisis of "Yan'an Road" are analyzed.
     In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ion is developed on the discourses of individualism in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By the review of Ding Ling's writing in1930s,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ve dilemma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which was common on the road of turning left. The second chapt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 Ding Ling in Northern Shanxi. How she turned from a writer to a staff member, and the consequent remodeling of public-private relationship.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ovel of the sun shines over the sanggan river. After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ture by the way of emotional change has solved the tense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The fo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folk character in Zhao Shuli's writing, which leads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n the "mass culture". Chapter five discusses Zhao Shuli's writing pratice as a "translator" under the specific political background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revealing the contradiction and incompleteness in new democratism cultual revolution.
引文
1[法]弗朗索瓦·傅勒著:《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页
    2同上,第4页
    3同上,第9页
    4同上,第7页
    1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6页
    2[美]马克·塞尔登著:《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
    1[美]马克·塞尔登著:《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2[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6页
    3 David E. Apter, Tony Saich,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n Ma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美]马克·塞尔登著:《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页
    2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江西省档案馆、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1页
    3陕甘宁边区文化救亡协会:《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解放》第39期,1938年5月
    4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中国文化》第1卷第2期,1940年
    1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决议的草稿》,《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6页
    1张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2 Raymond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 Harper Torchbooks,1966, p.41
    1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5-86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5页
    1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质》,原载《共产党人》,1940年4月第6期,转引自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编:《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1唐天然:《“亭子间”和“山顶上“的文化人的团结问题——一九三八年毛泽东同志亲笔订正的一段讲演记录》,《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2期
    1李洁非、杨劫著:《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第291页
    1[英]雷蒙德·威廉斯著:《文化与社会:1780-1950》,高晓玲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344页
    2[英]雷蒙德·威廉斯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1-143页
    1[英]雷蒙德·威廉斯著,王尔勃、周莉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2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第69-70页
    3同上,第93页
    1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6-207页
    2这里借用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中对京剧的比喻。胡适说,京剧犹如男子的乳房,形式虽存,作用已失;本可废去,总没废去;故叫做“遗形物”。胡适:《文化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4号
    1黄子平:《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5-26页
    2戴光宗:《论赵树理在四十年代的崛起》,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第67页
    3蔡翔在《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一文化想象(1949—1966)》一书中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态度,在他看来,赵树理以来自“日常生活”的复杂性暴露出了革命政治的危机,“赵树理和那些浅薄的浪漫主义者的区别在于,他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正当性的同时,却在思考这一正当性如何生产出了它的无理性;而和那些所谓的经验主义者的区别则在于,他在批评这一无理性的时候,并未彻底驱逐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6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8-709页
    2同上,第698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1页
    4同上,第863页
    1贺桂梅:《“当代文学”的构造及其合法性依据》,《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同上
    1郭沫若:《文艺家的觉悟》,《洪水》第2卷16期,1926年5月
    2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
    3麦克昂(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
    4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09页
    1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原载《北斗》第2卷第1期,1932年1月20日,转引自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8页
    2关于现代中国小资产阶级话语的流变,可参见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理论的兴起》,北京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赵璕《“小资产阶级文学”的政治——作为“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序幕的<从牯岭到东京>》,《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6年第2期:支克坚《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3钱谦吾:《丁玲》,原载《现代中国女作家》,北新书局,1931年8月,转引自《丁玲研究资料》,第227页
    1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6页
    2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3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0页
    1《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6-57页
    2同上,第60页
    3尤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38页
    4[日]望月清司著:《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4-115页
    1《1844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561页
    2周立波:《亭子间里·后记》,《亭子间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5页
    3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下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456页
    4丁玲:《鲁迅先生于我》,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0页
    1丁玲:《鲁迅先生于我》,《丁玲全集》(第六卷),第108页
    2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丁玲全集》(第九卷),第66页
    3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丁玲全集》(第九卷),第65页
    4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8-239页
    5姚雪垠:《学习追求五十年(一)》,《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第46页
    6丁玲:《鲁迅先生于我》,《丁玲全集》(第六卷),第107页
    1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丁玲全集》(第九卷),第67页
    2丁玲:《我的创作生活》,《丁玲全集》(第七卷),第15页
    3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全集》(第三卷),第78页
    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全集》(第三卷),第63页
    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0页
    3同上,第111页
    4丁玲:《梦珂》,《丁玲全集》(第三卷),第33页
    1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全集》(第三卷),第49页
    3同上,第50页
    4[日]北冈正子:《丁玲早期文学与<包法利夫人>的关系》,孙瑞珍、王中忱编:《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5同上,第216页
    6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1页
    7查尔斯·泰勒著,董之林、陈燕谷译:《承认的政治》,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94页
    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全集》(第三卷),第52页
    1丁玲,《我的自白——在光华大学的演讲》,《丁玲全集》(第七卷),第5页
    2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21页
    3同上,第694页
    1瞿秋白:《多余的话》,第701-702页
    2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原载《北斗》第2卷第1期,1932年1月20日,转引自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9页
    1丁玲:《我是人民的女儿》,《丁玲全集》(第八卷),第308页
    2丁玲:《我的创作生活》,《丁玲全集》(第七卷),第16页
    3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丁玲全集》(第六卷),第58页
    4同上,第50页
    5丁言昭:《丁玲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6茅盾:《女作家丁玲》,原载《时事新报·星期学灯》第40期,1933年7月30日,《丁玲研究资料》,第254页
    7同3,第58页
    1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丁玲全集》(第六卷),第58页
    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黄埔生活周刊》第4期,1927年6月20日,《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20页
    3鲁迅:《小杂感》,《语丝》第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32页
    1丸山升:《“革命文学论战”中的鲁迅》,《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2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77页
    3同上,第178页
    4丁言昭:《丁玲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页
    1丁玲:《向警予同志留给我的影响》,《丁玲全集》(第六卷),第29页
    2丁玲:《梦珂》,《丁玲全集》(第三卷),第26页
    3[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孙宜学译:《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4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丁玲全集》(第六卷),第49页
    5钱杏邨:《新文艺与女性作家》,《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第100页
    1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丁玲全集》(第六卷),第53页
    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41页
    3冯雪峰:《回忆鲁迅》,《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1《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座谈》,《东方早报》2010年10月10日
    2鲁迅:《致曹靖华》,1930年9月20日,《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1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丁玲全集》(第三卷),第293页
    2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第九卷),第70页
    3丁玲:《韦护》,《丁玲全集》(第一卷),第55页
    1方英:《丁玲论》,原载《文艺新闻》第22、24、26号,1931年8月10日、24日、31日,《丁玲研究资料》,第243页
    2丁玲:《我与雪峰的交往》,《丁玲全集》(第六卷),第269页
    3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第463页
    4丁玲:《<北斗>创刊号编后记》,《丁玲全集》(第九卷),第12页
    5同上,第12页
    6同上,第12页
    1丁玲:《我的创作生活》,《丁玲全集》(第七卷),第14页
    2[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5页
    3丁玲:《我的自白——在光华大学的演讲》,《丁玲全集》(第七卷),第4页
    1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原载《中国作家》第1卷第2期,1948年1月,原题为《从<梦珂>到<夜>》,《丁玲研究资料》,第298页
    2丁玲:《我的创作经验》,《丁玲全集》(第七卷),第11-12页
    3钱谦吾(阿英):《丁玲》,《丁玲研究资料》,第226页
    4同1,第296页
    1丁玲:《水》,《丁玲全集》(第三卷),第424-425页
    2梅仪慈:《不断变化的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节录),转引自《丁玲研究资料》,第568页
    3转引自曼纽尔·卡斯特著,王红扬、李讳译:《城市意识形态》,《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
    4耶林:《写给丁玲的四封信》,《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1何丹仁(冯雪峰):《论新的小说的诞生》,《丁玲研究资料》,第251页
    2丁玲:《给<大陆新闻>编者的信》,《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转引自《丁玲研究资料》,第103-104页
    1丁玲:《我的创作生活》,《丁玲全集》(第七卷),第16页
    2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丁玲研究资料》,第249页
    3同上,第250页
    4丁玲:《我的创作生活》,《丁玲全集》(第七卷),第16页
    5王淑明:《丁玲女士的创作过程》,《现代》第5卷第2号,1934年6月1日,转引自《丁玲研究资料》,第268页
    1丁玲:《田家冲》,《丁玲全集》(第三卷),第388页
    1丁玲:《魍魉世界》,《丁玲全集》(第十卷),第63页
    2同上,第63页
    3丁玲:《<陕北风光>校后感》,《丁玲全集》(第九卷),第50-51页
    1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鲁迅全集》(第四卷),第233页
    2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18页
    1丁玲:《<陕北风光>校后感》,《丁玲全集》(第九卷),第52页
    2丁玲:《回忆潘汉年同志》,《丁玲全集》(第六卷),第209页
    1陈明:《丁玲、延安、<讲话>与我——陈明访谈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5期
    2同上
    3同上
    4丁玲:《序<到前线去>》,《丁玲全集》(第九卷),第102页
    5徐懋庸回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水平甚至高于领导干部,除了生活补贴,还有上课的津贴费,外加一些稿费,所以他说“我是很富的,生活过得很舒服”,《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21页
    6何其芳:《关于艺术群众化问题》,《何其芳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5页
    1《关于延安对文化人的工作经验介绍》,《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册),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49-450页
    2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页
    3同上,第40页
    4艾思奇:《谈谈边区的文化》,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96-497页
    1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中国文化》第1卷第2期,1940年
    2同上
    3同上
    1《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第200-202页
    2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丁玲全集》(第五卷),第136页
    3弩秋:《陕甘宁边区的学术研究》,《新华日报》(重庆),1941年1月7日
    4高华:《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3页
    1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04页
    2同上,第165页
    3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4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170页
    1[苏格兰]维克多·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1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实——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3期
    2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3奚如:《一点意见》,《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4这篇文章题为《<文学与生活漫谈>读后漫谈集录并商榷于周扬同志》,起先是投给《解放日报》被退回,后发表于“文抗”的机关刊物《文艺月报》上
    5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丁玲全集》(第十卷),第274页
    6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解放日报》,1942年5月15日
    7艾思奇:《抗战文艺的动向》,《文艺战线》第1期,1939年2月16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3页
    2同上,第852页
    31955年8月3日到9月6日,在中国作协党组的主持下,召开了十六次会议讨论“丁、陈反党集团”的问题,当时参加会议的黄秋耘后来回忆道:“例如有一位同志,他事先准备好发言稿,激昂慷慨,口气讲了一个多钟头,像煞有介事。当然,他所揭发出来的大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丁玲、陈企霞等进行反党小集团活动及对他们的处理意见的报告》中罗列的指控内容有如“经常和党的领导同志拍桌子吵架”“捧老舍太高”“说骄傲是美德”“只许党赞扬他们的成绩,不许党批评他们的缺点”等。参见洪子诚《“丁、陈反党小集团”》,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18-221页
    1萧军:《为本报诞生十二期纪念献辞》,《萧军全集》(第十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498页
    2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0页
    3丁玲:《三八节有感》,《丁玲全集》(第七卷),第60页
    4肖军:《论同志之“爱”与“耐”》,《解放日报》,1942年4月8日
    5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谷雨》第1卷第4期,1942年3月15日
    6同上
    1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谷雨》第1卷第4期,1942年3月15日
    2同上
    3同上
    4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我们的文艺观》,《解放日报》,1942年7月28日、‘7月29日
    5同上
    6同上
    1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六月十一日在中央研究院与王实味思想作斗争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
    2艾思奇:《谈延安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和任务》,《谷雨》第5期,1942年6月15日
    3范文澜:《在中央研究院六月十一日座谈会上的发言》,《解放日报》,1942年6月29日
    1何其芳:《毛泽东之歌》,《何其芳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78页
    2何其芳:《我歌唱延安》,《文艺战线》,1939年2月
    3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何其芳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84年,第223页
    4丁玲:《魈魉世界》,《丁玲全集》(第十卷),第70页
    1同上,第72页
    2同上,第93页
    3丁玲:《我是怎样来陕北的》,《丁玲全集》(第五卷),第125页
    4丁玲:《战斗是享受》,《解放日报》,1941年9月16日
    5徐庆全:《丁玲历史问题结论的一波三折》,http://www.aisixiang.com/data/25011.html
    1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丁玲全集》(第四卷),第131-132页
    2丁玲:《风雪人间》,《丁玲文集》(第十卷),第221-222页
    1丁玲:《风雪人间》,《丁玲全集》(第十卷),第128页
    2陈永国主编:《激进哲学:阿兰·巴丢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8页
    3《一九四○年十月四日<中央组织部审查丁玲同志被捕被禁经过的结论>》,《丁玲全集》(第十卷),第106页
    41980年,丁玲在谈话中回忆,“这个时候,那里有什么作者个人的苦闷呢?无非想到一场战争,一个时代,想到其中的不少的人,同志,朋友和乡亲,所以就写出来了。”见《丁玲谈自己的创作》,《丁玲研究资料》,第216页
    1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18页
    2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第226页
    1同1,第227页
    2陆耀东:《评<我在霞村的时候>》,《文艺报》,1957年
    3《丁玲全集》,第232页。原载《中国文化》1941年,最初发表时并没有“人也不一定就只是爹娘的,或自己的”这句话。
    1丁玲在整风运动中写了两本学习笔记《脱胎换骨》和《洗心革面》,笔记后来丢失。参见陈明:《丁玲在延安——她不是主张暴露黑暗派的代表人物》,载《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
    21943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
    3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丁玲全集》(第十卷)
    1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0年,第167页
    2《关于延安对文化人的工作经验介绍》,《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册),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50页
    3陈明:《丁玲在延安——她不是主张暴露黑暗派的代表人物》,《新文学史料》,载《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
    1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丁玲全集》(第五卷),第136页
    2同上,第134-135页
    3丁玲:《风雨中忆萧红》,第137页
    1鲁迅:《“这也是生活”……》,《中流》第1卷第1期,1936年9月5日,《鲁迅全集》(第六卷),第601页
    2陈明:《丁玲、延安、<讲话>与我——陈明访谈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5期
    3丁玲:《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之前》,《丁玲全集》(第五卷),第47页
    4丁玲:《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之前(附:日记一页)》,《丁玲全集》(第五卷),第47页
    5陈明:《西北战地服务团第一年纪实》,《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6周良沛:《丁玲传》,第405页
    7丁玲:《<河内一郎>后记》,《丁玲全集》(第九卷),第31页
    1丁玲:《序<到前线去>》,《丁玲全集》(第九卷),第103页
    2丁玲:《<新木马计>演出前有感》,《丁玲全集》(第九卷),第305页
    3陈学昭:《延安访问记》,《陈学昭文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4丁玲:《夜》,《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58页
    5同上,第255页
    1丁玲:《夜》,《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60页
    2骆宾基:《大风暴中的人物——评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抗战文艺》第9卷第5、6期合刊,1944年12月
    3冯雪峰:《从<梦珂>到<夜>》,原载《中国作家》第1卷第2期,1948年1月,《丁玲研究资料》第298页
    4同上,第291页
    5同1,第256页
    1冯雪峰:《从<梦珂>到<夜>》,原载《中国作家》第1卷第2期,1948年1月,《丁玲研究资料》,第256-257页
    2丁玲:《夜》,《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60页
    3徐进:《革命与性:晋察冀根据地村干部“男女关系”问题的由来》,《史学月刊》,2011年第10期
    1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145-146页
    2 Yund-fa Chen, Making Revolution: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1937-1945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p.162
    1《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0页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3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66页
    1丁玲:《我是怎样来陕北的》,《丁玲全集》(第五卷),第130页
    2 Joseph W. Esherick, Deconstru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tate:Gulin County in the Shaan-Gan-Ning Border Reg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0.Dec.1994
    2丁玲:《在医院中》,《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53页
    1丁玲:《在医院中》,《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45页
    2黄子平:《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3同1,第239页
    1丁玲:《在医院中》,《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46页
    2王增如、李向东:《一份没有写完的检查》,《书城》,2007年第11期
    3陈学昭:《延安访问记》,第293页
    1丁玲:《在医院中》,《丁玲全集》(第四卷),第251页
    2丁玲:《序<到前线去>》,《丁玲全集》(第九卷),第103页
    3[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76页
    1[美]列奥·施特劳斯、[美]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570页
    2《萧军日记》(1940年8月15日、8月16日),《现代文学丛刊》2012年第1期
    3燎荧:《人……在艰苦中生长——评丁玲同志的<在医院中时>》,《丁玲研究资料》,第278页
    4陈学昭:《延安访问记》,第113页
    1陈学昭:《延安访问记》,第347-348页
    2同上,第345页
    3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实——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3期
    4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再版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页
    1丁玲:《<陕北风光>校后感》,《丁玲全集》(第九卷),第53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1页
    1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新华书店,1944年,第6页
    2裴宜理:《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1裴宜理:《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2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全集》(第七卷),第68页
    3同2,第69页
    4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解放日报》1942年7月28日、7月29日
    5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解放日报》,1942年5月15日
    6周立波:《思想,生活和形式》,《解放日报》,1942年6月12日
    1一同受到毛泽东赞扬的还有欧阳山的《活在新社会里》,见毛泽东1944年7月1日致丁玲、欧阳山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
    2丁玲:《<陕北风光>校后感》,《丁玲全集》(第九卷),第52页
    3同上,第52页
    4同上,第52页
    5丁玲:《三日杂记》,《丁玲全集》(第五卷),第162页
    1丁玲:《三日杂记》,《丁玲全集》(第五卷),第162页
    2毛泽东:《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29页
    1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
    2《丁玲、延安、<讲话>与我——陈明访谈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5期
    3丁玲:《序<到前线去>》,《丁玲全集》(第九卷),第103页
    1丁玲:《一点经验》,《丁玲全集》(第七卷),第417页
    2同上,第417页
    3同上,第417页
    4[法]罗兰·巴尔特著:《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4页
    5同1,第417页
    1丁玲:《生活、思想与人物——在电影剧作讲习会上的讲话》,《丁玲全集》(第七卷),第425页
    2同上,第426页
    3同上,第433页
    4同上,第432页
    1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丁玲研究资料》,第331页
    2[加]伊莎贝尔·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著:《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安强、高建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1页
    1竹可羽:《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1957年第10期
    2[美]汉娜·阿伦特著:《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10-111页
    3同上,第118页
    1[美]汉娜·阿伦特著:《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78页
    2同上,第78页
    3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全集》(第二卷),第267页
    4唐小兵:《暴力的辩证法——重读<暴风骤雨>》,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3页
    5同上,第124页
    6《解放日报》,1943年1月31日
    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全集》(第二卷),第104页
    1丁玲:《丁玲谈自己的创作》,《新苑》,1980年第4期
    1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2梁漱溟:《北游所见记略》,《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896页
    3同1,第85页
    1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8页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28页
    3同上,第410页
    4梁漱溟:《两年来饿有了那些转变》,《大公报》,1951年10月6日
    5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1925年10月,转引自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6艾思奇:《抗战文艺的动向》,《文艺战线》第1期,1939年2月16日
    1艾思奇:《论文化与艺术》,《艾思奇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3年,第34页
    2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150页
    1戴光中:《赵树理传》,第125页
    2高捷等著:《赵树理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4页
    3同上,第65页
    4同上,第67-68页
    5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雪峰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30页
    1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大公报》,1940.3.24
    2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论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和争点——对于若干反现实主义倾向的批判提要并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底四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理论·论争第一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70页
    3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中国文化》,第2卷第1期
    4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中国文化》第1卷第1期,1940年
    5柯仲平:《论文艺上的中国民族形式》,《文艺战线》,第1卷,第5期
    1胡适:《白话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77页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
    3浦安迪所作《中国叙事学》一书,反对盛行于五四的“平民集体创作”说,而是回归明清读书人的看法,“相信明清章回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长篇虚构文体,是文人小说”,这些小说所代表的“奇书文体”,恰恰反映了明清读书人的文学修养和趣味。浦安迪甚至认为,明清章回小说“是一种在文类意义上前无古人的崭新文体”,“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宋元的通俗话本”。参见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陈泳超:《周作人的民歌研究及其民众立场》,《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9期
    2洛扬:《论文学的大众化》,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87年,第68—69页
    3宋阳:《再论大众文艺答止敬》,《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126页
    4艾思奇:《抗战文艺的动向》,《文艺战线》第1期,1939年2月16日
    5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中国文化》第1卷第1期,1940年2月15日
    1老舍:《谈通俗文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理论·论争第一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2南桌:《关于文艺“大众化”》,同上,第33页
    3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中国文化》1940年创刊号
    4《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解放》第39期,1938年5月
    5杨献珍:《<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1艾思奇:《旧形式利用的基本原则》,《文艺战线》第8期,1939年4月16日
    2同上
    3李大章:《介绍<李有才板话>》,《华北文化》革新2卷6期,1943年12月,转引自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69-171页
    4戴光中:《赵树理传》,第167页
    1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丁玲全集》(第十卷),第272页
    2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3史纪言:《文艺随笔》,《文艺杂志》,1947年1月
    4冯牧:《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推荐<李有才板话>》,《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72页
    5《李有才板话》在整风学习、减租减息等运动中曾被列为干部学习的参考材料,见黄修己:《赵树理评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0页
    1冯牧在该文结尾才提到了《李有才板话》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大多来自李大章前文的意见:“如曾有人已指责过的,书中关于青年一代新的人物的描写还不够突出和深入,有些人物只不过是尽了仅能给人以模糊印象的‘跑龙套’的任务;又如书中的一些章节,尤其是后半部尚嫌简略,还可以给以展开等等”, 冯牧,《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推荐<李有才板话>》,《解放日报》,1946年6月23日
    2同上
    3同上
    4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5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1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2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1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2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3页
    1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1985年,第464页
    2瞿秋白:《“忏悔”》,《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第492页
    3瞿秋白:《欧化文艺》,《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第493页
    4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第14页
    5瞿秋白:《“我们”是谁?》,《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第488页
    6 Antonio Gramsci:Culture and ideological hegemony, ed. by J.C. Alexander and S. Seidman:Culture and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52
    1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决议草案》,《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32页
    1[苏]托洛茨基著:《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50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6页
    2同上,第866页
    3同上,第855页
    4同上,第852页
    1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204页
    2这篇文章最早由博古翻译,题为《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发表于1942年5月14日的《解放日报》副刊上。1982年第22期《红旗》杂志上正式改译为《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
    3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0-422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5页
    2同上,第86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7页
    2同上,第862页
    3同上,第866页
    1[匈]卢卡奇著,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09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5页
    3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27页
    1毛泽东曾经在《实践论》中批评了革命工作中的事务主义者:“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1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6页
    3同上,第676-677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2页
    1毛泽东:《致周扬》,《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第72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2页
    3赵树理:《艺术与农村》,荒煤编:《农村新文艺运动的开展》,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1年,第20页
    1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2周扬:《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19页
    3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新华书店,1944年,第8页
    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2茅盾:《论赵树理的小说》,原载《文萃》第2卷第10期,1946年12月,转引白《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95页
    3 On Practice and Contradiction, Mao Zedong, Introduction by Slavoj Zizek, London; New York:Verso, 2007,p.26
    1戴光中:《赵树理传》,第174页
    2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全集》(第三卷),第350页
    3同上,第350页
    1本雅明:《译作者的任务》,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启迪:本雅明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88页
    2同上,第93页
    3《谢觉哉日记》(下),1947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69页
    4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1赵树理在1964年1月中国作协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研究资料》,第613页
    2赵树理在1959年3月山西省文联的座谈会上发言,第一次明确的将自己的小说称作“问题小说”,参见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5页
    1在五六十年代已有“山药蛋派”的命名,参见李国涛,《且说“山药蛋派”》,《光明日报》,1979年11月28日
    2李国涛:《且说“山药蛋派”》,《光明日报》,1979年11月28日
    3[美]戴维·哈维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4同上,第39-40页
    1赵树理:《致周扬》,《赵树理全集》(第三卷),第326-327页
    2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18页
    1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24页
    2[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307页
    3李金龙:《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4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46页
    5[美]杜赞奇著:2《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8年,第51页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第249页
    2同上,第14页
    3同上,第14页
    4[美]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霍伟岸:《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刘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5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
    1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全集》(第三卷),第350页
    2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3可参见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46页
    4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启迪》,第102页
    5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 《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6[日]洲之内彻: 《赵树理文学的特色》, 《赵树理研究资料》,第459页
    1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研究资料》,第98页
    2韩南:《韩南中国小说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1页
    4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90页
    1郭沫若:《<板话>及其他》, 《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75页
    2[捷]普实克: 《写在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后面》, 《赵树理研究资料》,第523页
    3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全集》(第二卷),第253-254页
    4蒋晖:《<李有才板话>的政治美学》,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6期
    1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全集》(第二卷),第304页
    2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赵树理全集》(第二卷),第392页
    3[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康拉德:叙事的表征》,《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79页
    4同上,第185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康拉德:叙事的表征》, 《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95页
    2茅盾:《关于大众文艺》, 《中国抗口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理论·论争第一集),第3—4页
    3同上,第4页
    1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之后》,《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41页
    2倪文尖:《如何着手研读赵树理——以<邪不压正>为例》,《文学评论》,2009,第5期
    1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210页
    1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213页
    2赵树理:《致周扬》,《赵树理全集》(第三卷),第327页
    3戴光中:《赵树理传》,第221页
    4刘少奇在中共中央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6年5月4日,转引自金冲及: 《转折的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378页
    5金冲及:《转折的年代:中国的1947年》,第379页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1页
    2《谢觉哉日记》(上),1943年3月9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084年,第421页
    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赵树理全集》(第二卷),第218页
    4林伯渠:《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选举》,《延安民主模式资料选编》,第122页
    11943年11月,太行区召开了第一届群英大会和生产战绩展览会,赵树理在大会期间采访了当时太行区的妇女英雄孟祥英并创作了《孟祥英翻身》,出版时题后标明是“现实故事”。在这篇文章前赵树理写了个“小序”,说明关于孟祥英生产度荒的英雄事迹已经有很多报道,而这篇作品想写的是“一个人从不英雄怎样变成英雄”, 《赵树理全集》(第二卷),第375页
    2董丽敏在《“劳动”:妇女解放及其限度——以赵树理小说为个案的考察》这篇文章中对《孟祥英翻身》进行了解读,指出虽然孟祥英因为生产度荒而“影响出了村”,但是否因此而改变了婆媳关系却是赵树理在文本中回避的问题,由此进一步讨论了“生产劳动”与“妇女解放”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3[美]杜赞奇著: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4同上,第183页
    5黄宗智: 《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 《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2003年
    1毛泽东:《组织起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33页
    2中文译本译作“其时”,大概是为了避免与“同时性”混淆,但是“其时”不是汉语里习惯性的表达法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2同上,第21页
    3[美]卡尔·瑞贝卡著:《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高瑾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9页
    4李杨:《“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文学问题》,《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9卷2期
    1 Pheng Cheah, Derrida and the time of the political,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9.p14
    2 Derrida and the time of the political, p14
    3 Kolakowski, Modernity On Endless Trial, p.73.转引自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6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6页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 《文学月报》第1卷第1号,1932年6月, 《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85页
    3鲁迅:《三闲书屋校印书籍》, 《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46页
    4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210页
    1赵树理在《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这篇文章中谈到了《地板》的创作动因:“在一次说理会上,某地主说他收的租是拿地板(即土地面积)换的。当时在场的佃户们对劳动产生价值的道理是刚学来的,虽然也说出没有我们的劳力,地板什么东西也不会产生,可是当地主又问出:‘没有我的地板,你的劳力能从空中生产出粮食来吗?’便迟迟回答不出。当时,我们协助工作的干部插话说:‘地板不过是被你霸占了的,难道是你造出来的?’这样一来,群众也跟着喊,才把一个冷下来的场面重新扭向热潮。散会之后,仍有一些群众窃窃私议,以为地主拿出土地来,出租也不纯是剥削。为了纠正旧制度给人们造成的这种错误观念,我才写了这一篇很短的小说。故事是借一个因灾荒饿死了佃户而破了产的地主之口来说明土地不能产生东西的道理。”《赵树理文集》(第四卷),第344页
    1赵树理:《地板》,《解放日报》,1946年6月9日
    2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中国文化》第1卷第1期,1940年
    1赵树理:《地板》,《赵树理全集》(第二卷),第407-408页
    2黄修己:《赵树理评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3页
    1西多尼·史密斯,朱莉亚·沃森:《自传的麻烦:向叙事理论家提出的告诫》,[美]Peter J·Rabinowitz主编,申丹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2页
    2《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9页,
    3[美]卡罗尔·C·古尔德著,王虎学译:《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1蔡翔:《革命/叙述》,第228-229页
    2赵树理:《地板》,第409页
    3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第64页
    1赵树理:《地板》,第407页
    2转引自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220页
    3毛泽东:《论合作社》,《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235页
    4毛泽东:《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31页
    1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第61页
    2阿伦特:《论革命》,第17页
    1《盘龙峪》(1935年)是赵树理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只写了第一章,并未完成,收入《赵树理文集补遗》,中国作协山西分会,1982年4月印
    2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3茅盾:《论赵树理的小说》,原载《文萃》第2卷第10期,1946年12月,《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96页
    4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5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第52页
    1此前只有一些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或中篇小说出现,1944年柯蓝创作的新章回体小说《洋铁桶的故事》可以认为是中长篇写作的一次尝试。
    2老舍:《我怎样写<火葬>》,黄俊英编选:《小说研究史料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01页
    3黎南:《赵树理谈“赶任务”》,《文汇报》(副刊)1951年2月,《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78页
    4邵荃麟:《邵荃麟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5页
    5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赵树理研究资料》,第491页
    1贺桂梅:《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历史与现实之间》,第254-256页
    2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全集》(第三卷),第349-350页
    3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466页
    1邵荃麟:《李家庄的变迁》,《邵荃麟评论选集》,第516页
    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全集》(第三卷),第34页
    3同上,第34页
    4同上,第62页
    5同上,第72页
    1赵树理:《自传》,《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408页
    1邢振基:《山西村政纲要》,山西村政处村政旬刊社,民国18年(1929年)
    2黄修己:《赵树理评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5页
    1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第32页
    2同上,第5页
    3赵树理: 《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研究资料》,第99页
    4赵树理在回应《邪不压正》的批评时说,他写《邪不压正》的意图是,“想写出当时当地土改全部过程中的各种经验教训,使土改中的干部和群众读了知所趋避”,而整篇回应也都在强调这些问题的提出来自“那个地方”的工作经验。见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第99页
    5主要的批评者竹可羽明确提出了他批评的依据,即“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学原则,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来提出意见”,见竹可羽:《再谈谈<关于《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50年2月25日
    1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7页
    2同上,第876页
    3《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44-1045页
    1丁玲:《从正定到哈尔滨》,1948年6月26日,《丁玲全集》(第十一卷),第345页
    1苏春生:《从通俗化研究会到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兼及东西总布胡同之争》,《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2[美]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陈铭康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6页
    3齐泽克著,薛羽译:《视差之见》,《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9期
    《解放日报》
    《解放》
    《中国文化》
    《文艺战线》
    《红色中华》
    《艾思奇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3年
    《陈学昭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丁玲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何其芳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90年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999年
    《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989年
    《赵树理全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
    《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江西省档案馆、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2]《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编、《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5]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
    [6]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赵树理研究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
    [7]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
    [8]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9]孙瑞珍、王中忱编、《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北京: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0年
    [11]《延安整风运动(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4年
    [1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3]《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1989年
    [14]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87年
    [15]徐迺翔编、《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1][法]弗朗索瓦·傅勒著、孟明译、《思考法国大革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美]马克·塞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6]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7]张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8]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9]李洁非、杨劫著、《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
    [10][英]雷蒙德·威廉斯著、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1780-1950》、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11][英]雷蒙德·威廉斯著、王尔勃、周莉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贺桂梅、《历史与现实之间》、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
    [14]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1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6]王德威、《写实主义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7]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日]沟口雄三著、郑静译、《中国的公与私·公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19]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0][日]望月清司著、韩立新译、《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周立波、《亭子间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3年
    [22]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海: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23]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4]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6]丁言昭、《丁玲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27]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孙宜学译、《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0]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1]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3][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4]朱鸿召、《延河边的文人们》、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35]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高华、《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37]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0年
    [38]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
    [39]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40]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41]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42]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43]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4]陈永发、《延安的阴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79年[1990]
    [45][美]列奥·施特劳斯、[美]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李洪润等译、《政治哲学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46][美]G·斯坦因著、李凤鸣译、《红色中国的挑战》、上海:希望书店、1980年
    [47][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泽、《红星照耀中国》、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
    [48][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泽、《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49]沈霞、《延安四年》、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50][加]伊莎贝尔·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著、安强、高建译:《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
    [51]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52]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5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4]高捷等著、《赵树理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55]黄修己、《赵树理评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56]胡适、《白话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57]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
    [58]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9][匈]卢卡奇著、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60]荒煤编、《农村新文艺运动的开展》、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1年
    [61]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62][美]魏斐德、《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李君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3]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64][加]查尔斯·泰勒著、程炼译、《本真性的伦理》、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
    [65]谢觉哉、《谢觉哉日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66][美]戴维·哈维著、胡大平译、《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67]李金龙、《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8][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69][美]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霍伟岸、刘晨译、《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0][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自修译、《世界·文本·批评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71]金冲及、《转折的年代:中国的1947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7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73][美]卡尔·瑞贝卡著、高瑾等译、《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74][美]韩丁著、韩惊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75][美]卡罗尔·C·古尔德著、王虎学译、《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6]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美]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陈铭康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8][美]费约翰著、李恭忠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79][美]颜海平著、季剑青译、《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80]Lee, Haiyan, Revolution of the heart:a genealogy of love in China,1900-1950,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81]David E. Apter, Tony Saich,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n Ma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82]Yi-Tsi Mei Feuerwerker, Ding Ling's Fiction:Ideology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83]Raymond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 Harper Torchbooks,1966
    [84]Yund-fa Chen, Making Revolution: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1937-1945,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1][日]长堀佑造、《鲁迅革命文学论中的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3期
    [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2003年
    [3]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4]裴宜理、《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5]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四期
    [6]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学人》、1996年第十辑
    [7]Joseph W. Esherick, Deconstru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tate:Gulin County in the Shaan-Gan-Ning Border Reg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0.Dec.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