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人类历史舞台上两股最活跃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进入21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继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向共产主义理想拼搏奋进的道路上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作为这两个伟大历史发展力量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在新时期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一个最新发展的系统科学和系统论,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做出了新的继承和丰富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思考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实力迅猛发展,实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迅速崛起的伟大奇迹。基于我国新时期以来科技发展的事实,本文将尝试提出并分析的这样一个问题: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实力为什么如此之快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这个发展的路径机制和路径是如何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围绕以上问题,本文将参考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现代发展——系统论方法之中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将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和理论、实践层面的科技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思想和政策的科技实践成果,以明晰的形式对其组成要素和结构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演进的理论和逻辑脉络,并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绪论中将细致介绍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考察的问题,应对问题的逻辑思路以及所要应用的方法论、主要的文献来源等,并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若干创新点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在文章的第二章将对本文所讨论的“新时期”,“科技思想”,“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及“演进”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析和界定,并对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索和梳理。最后,介绍了系统论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方法论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及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一社会现象的可行性与优势。
     第三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三到第六章,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将视野聚焦在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内,科技思想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驱动科技水平和实力快速提升的运行机制和路径上。考察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如何具体化为各项科学技术政策,并最终得以实现在各项科技和经济社会成果之中。我党关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特定时期内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之一,而作为一个执政党的科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策性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因而,考察一定历史阶段内科技思想与科技政策的内在联系,以及科技思想如何演化为科技政策并最终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是考察科技思想“演进”一个应有的纬度。
     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前述四章对新时期以来科技工作领域的运行机制,科技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和科技成果得以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本章将对新时期科技思想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科技理论的主体内容入手,分析理论整体中各主要组成要素在不同历史演化和继承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最后,文章从中概括出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在新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以及科技工作中突显出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Since19thcentury, Maxis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the most twodynamic powers in the worl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very close. In21stcentury, science revolution has impacted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with new information,ecological and global trend. After tribulations in more than an entire century, the Maxismshows its vitality continually.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leaded our diligentand wisdom Chinese people, with i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realized many development miracles ahead to the Communism. As one resultof the two powers,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so realizes a leap-forward development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As a new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in20thcentury, on one hand, the system theorymakes a new contribution to Maxism dialectic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ystem theory itself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natural science; it offers an important methodology and thinkingpattern with its contributions to our country’s science cause. This new kind of methodologyand thinking pattern does not only mean a lot to the work in natural area, it also plays an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science.
     In more than30years in the New Period, our countr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develops rapidly, and realizes a great 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hole word. About china’sscience development in history, English scholar once posted a famous “Needham’s GrandQuestion”, also known as “the Needham Question”: Why China had been overtaken by theW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spite its earlier successes. This question is based on areality that its failure in science before1949, while, based on the reality that our nation’s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is dissertationwould like to propose such a question: Why and how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usehas realized it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so rapidly in the New Period? And comes thefollowing ques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historical process? With this thinking, thisdissertation will apply methodology of system theory into the analy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use in the New Peirod. This dissertation has four parts asfollow.
     The introduction part will introduce in detail how this dissertation begins, its mainsquestions, logical approaches to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ies, and also literature sources. Itwill introduc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main creative claims and conclutions. The second partwill briefly definite the concept of “new period”,“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CCP in the New Period”, and its theoretic origins. And also the history, conceptions, methodologies,and its application of Systematology, both in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and also itsrelationship with Maxism. This last part will engage to explain why it is applicable in thephenomen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new period in China.
     The third part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it has four chapters, from chapter3to chapter6. This part will focuses on the operations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hina. To explorer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CCP was concretized intopolicies, and realized in variou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Claims andtheories of CCP on how to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itutes the main bod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in special period, and also has countermeasure character. Ithas inner relationship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and has difference in the meantime.So, discus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and science andtechnology polic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when we discuss the “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Thought of CCP”.
     The fourth part, which is chapter7. On the base of discussion of operation frame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 in the four chapter forehead, this part will focuses on the mainpa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CCP and treats it as a whole, to discuss how itselements evolutes and develop. With this job is done, this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inspirations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 since the new period began.
引文
[1]常绍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论思考[J].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15-17.
    [2]陈长畅,刘友君.论系统概念——兼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J].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33-36.
    [3]王坤,徐静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论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32-45.
    [1]刘炯忠编著.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系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徐仁璋.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年,第7期:10-13.
    [3]周鑫.系统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兼论马克思系统分析方法的指导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57-60.
    [4]夏建华,许征.整体性观念的系统论阐释[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4期:25-27.
    [5]隽鸿飞.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及其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38-41.
    [6]肖巍.创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视角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2期(总第110期):51-53.
    [7]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呼唤[J].宁夏党校学报,第7卷,第2期,2005年3月:5-9.
    [8]李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建设[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18-21.
    [1]肖贵清.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6,第10期:3-6.
    [2]李恒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的若干问题[J].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5-11.
    [3]刘青.邓小平科技观的四大鲜明特点[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2期(第22卷):82-84.
    [4]尹祝寿.邓小平科技思想体系结构分析[J]求实,2003年,第6期:4-7.
    [5]冯国瑞.邓小平的科技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第6期:55-61.
    [1]黄根喜.邓小平的科技观及其当代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0期:3-5.
    [2]张丽玲.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及其历史地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26卷):34-38.
    [3]李彦龙.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二十年毛泽东思想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4期(第21卷):151-156.
    [4]邱若宏.论江泽民同志的科技思想[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第3期:18-21.
    [5]周云华.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4-16.
    [1]夏冰.试论胡锦涛科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03期:10-12.
    [2]J.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M]. New York: Alfred A. Knof, Inc. and Random House, Inc,1964:153.
    [3]C.Miteham.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M]. Chicago: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83,80.
    [4]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88.
    [5]L. C. Simpson. Technology, Time, and the Conversations of Modernity [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1995,19.
    [6]K. Axelos. Alienation,Praxis and Techne in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M].Translation Copyright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Press,1976:1.
    [7]R·库姆斯,P.萨维奥蒂,v.沃尔什.经济学与技术进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2.
    [1]张世飞.关于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几点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卷):50-58.
    [1]刘立.科技政策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26.
    [1]苏竣,黄萃主编.中国科技政策要目概览(1949-2010)[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
    [1]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讲义],2004年11月.
    [1]董丽娅.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第1期:3-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1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96.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1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377.
    [5]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1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81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386-387.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66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22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15.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162.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163.
    [2]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2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2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57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28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25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7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66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1.
    [3]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11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11.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146-14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39.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2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743.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技理论学习纲要[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2-3.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492.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126-127.
    [2]同上:123.
    [3]同上:148.
    [4]程瑞平.论毛泽东的科学哲学思想[J].安微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1-4.
    [5]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02-103.
    [1]程瑞平.论毛泽东的科学哲学思想[J].安微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1-4.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148.
    [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269.
    [1]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97.
    [2]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16.
    [3]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00.
    [4]王玉贵.50年代毛泽东提出建立“科学中央”的构想[J].党史文苑,1995第6期.
    [5]周承恩等主编.毛泽东的思想与理论(1956-1976)[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18
    [1]余港邦.张治中将军随同毛主席巡视大江南北的日子[N].团结报,1983年12月17日.
    [2]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10.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718.
    [4]周恩来文化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558.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13.
    [2]聂荣臻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599.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740.
    [4]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359.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742.
    [7]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M].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73.
    [1]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著.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82.
    [3]刘建城,赵国求,吴国林.从结构实在论到相互作用实在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28卷):14-19.
    [1]刘建城,赵国求,吴国林.论引入现象实体之可能性与必要性[J].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66-70.
    [1]L.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240.
    [4]吴国林,刘建城.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因果关系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9月(全文复印).另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6期(第25卷):13-18
    [5]斯大林选集下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79年:425-42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44-145.
    [2]李文管,毛建儒.马克思系统思想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7-12.
    [3]沈小峰,吴彤,曾国屏.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224.
    [5]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505.
    [1]尼.伊.茹科夫.控制论的哲学原理[M].徐世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年:35.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34.邓小平1975年在听取中科院《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汇报时提出.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5-100.
    [1]赵玉林夏劲李振溅杜岩.中国科技五十年:成就、经验和规律[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16卷第5期,总第97期:7-20.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6.
    [2]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33.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28.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8.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6.另收入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20.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37.
    [4]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26.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64.
    [2]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9.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53.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42-43.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40.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51.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45,49-50.
    [1]张登义.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2]陈建新主编.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1]马来平.中国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1958-1980[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96-102.
    [2]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科委《关于全国科协当前工作和机构编制的请示报告》,全国科协组织正式恢复。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5-100.
    [1]王渝生.从冬天的暖流到科学的春天——中华科技六十年(五)1975-1979年[J].科学中国人,2010年,第5期:58-67.
    [1]钱临照,谷羽.中国科学院(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142-155.
    [1]胡鞍钢,熊义志.对中国科技实力的定量评估(1980-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23卷):104-119.
    [2]国家统计局主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202.
    [1]国家统计局主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397.
    [2]国家统计局主编.中国统计年鉴198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年:452.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46.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86.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23-124.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8.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279.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7.
    [1]胡维佳.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的科技政策及两点思考[J].民主与科学,2008年,第2期:17-19.
    [1]郑巧英.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前后中国科技政策初探[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4期(第二十六卷,总第152期):56-62.
    [1]刘立.中国科技政策的三个里程碑:政策革命与政策延续——对1975年《汇报提纲》、1985年《决定》和1995年《决定》的案例分析[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9月:235-240.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科学技术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45-148.
    [1]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科学技术白皮书第2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1.
    [1]王大珩.“863计划”缘起、发展及展望[J],科技文萃,1996年,第6期:71-73.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136.
    [2]樊锐.新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发展及其历史启示[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70-79.
    [1]郑文.我国知识分子地位日高[N].人民日报,1991年6月30日.
    [2]尹品端.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N].人民日报,1990年5月14日.
    [3]郑文.我国知识分子地位日高[N].人民日报,1991年6月30日.
    [1]苏竣,黄萃主编.中国科技政策要目概览(1949-2010)[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
    [1]数据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http://www.nsfc.gov.cn/Portal0/default152.htm.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858.
    [1]科技部,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 http://www.sts.org.cn/kjnew/maintitle/Mainframe.asp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740.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8月:753.另外,科技统计年鉴1991,第323页有1981~1985,以及1986以后每年的具体数据。具体分为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星火奖
    (后两者截止到1989年)。
    [3]科技部,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http://www.sts.org.cn/kjnew/maintitle/Mainframe.asp
    [4]国家统计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319.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753.
    [1]国家统计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329.
    [2]张登义.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130-132.
    [1]张寿谈“七五”科技攻关内容和措施[J].计划工作动态,1986年,第6期:9-1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1年3月13日发布http://www.gov.cn/test/2005-08/11/content_27116.htm
    [2]国家统计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298.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755.
    [1]姚俭建.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55.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39.
    [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30.
    [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96-397.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221.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92.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214.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19.
    [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99.
    [4]江泽民同志谈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1990年3月.
    [5]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4.
    [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34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19.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201.
    [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34.
    [3]江泽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2002年5月29日.
    [4]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35.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17.
    [4]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8.
    [1]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科学技术白皮书第7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265-274.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3.
    [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232-233.
    [3]赵常伟.新科技革命和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69.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25.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275.
    [1]朱丽兰张志坚.知识经济干部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148.
    [2]曾敏.略论江泽民同志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2期:115-119.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316.
    [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04.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42.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6年.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年6月2日.
    [1]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月报,2003年第12期.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6年.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年6月2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N].人民日报,2006年2月10日,第001版.
    [1]中国国家科技计划2011年度报告.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ndbg/2011ndbg/.
    [1]白春礼主编.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35.
    [1]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77.
    [1]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218.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7.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05.
    [1]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13.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6-1857年草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211.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31.
    [3]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60.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8.
    [1]周海春.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第07期.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275.
    [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536.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年6月2日
    [2]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23-124.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8.
    [2]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99-200.
    [3]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77.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52.
    [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30.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96-397.
    [3]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27.
    [4]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95.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50.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70.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21.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21.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51.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6.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M].人民出版社2008年:6.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6-17.
    [1]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213-21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斯大林选集(下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79年.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7]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
    [8]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年6月2日.
    [1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3期.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
    [14]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月报,2003年第12期.
    [15]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科学技术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1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1996年.
    [1]陈建新主编.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3] R.库姆斯,P.萨维奥蒂,v.沃尔什.经济学与技术进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5] L.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6]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著.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吴今培,李学伟.系统科学发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8]尼.伊.茹科夫.控制论的哲学原理[M].徐世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9] H.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赵惠芝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译.科学学译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
    [11]朱丽兰,张志坚.知识经济干部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
    [12]沈小峰,吴彤,曾国屏.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13]张登义.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14]小拉尔夫.弗.迈尔斯主编.系统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李喜先著.科学系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6]刘立.科技政策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7]苏竣,黄萃主编.中国科技政策要目概览(1949-2010)[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
    [18]钱临照,谷羽.中国科学院(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19]赵常伟.新科技革命和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0] 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1]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M].周仲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22]中国统计摘要(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23]国家统计局主编.中国统计年鉴198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年.
    [24]国家统计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
    [2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
    [2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科学技术白皮书第2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27]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科学技术白皮书第7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
    [28]白春礼主编.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29]刘炯忠编著.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系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0] K. Axelos. Alienation,Praxis and Techne in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M].TranslationCopyright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6.
    [31] J.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M]. New York: Alfred A. Knof, Inc. and RandomHouse, Inc,1964.
    [32]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3]C.Miteham.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Philosoph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83.L. C. Simpson. Technology, Time, and the Conversations of Modernity [M]. London and NewYork: Rutledge,1995.
    [1]张世飞.关于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几点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50-58.
    [2]尼.伊.茹科夫.普遍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科学的图景[J].哲学译丛,1979年,第1期:47-49.
    [3]常绍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论思考[J].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15-17.
    [4]陈长畅,刘友君.论系统概念—兼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J].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33-36.
    [5]夏建华,许征.整体性观念的系统论阐释[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4期:25-27.
    [6]徐仁璋.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年,第3期:10-13.
    [7]周鑫.系统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兼论马克思系统分析方法的指导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3期:57-60.
    [8]隽鸿飞.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及其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38-41.
    [9]肖巍.创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视角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2期(总第110期):51-53.
    [10]逄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17-21.
    [11]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呼唤[J].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5-9.
    [12]张云飞.马克思总体性方法及其学科建设意义[J].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57-63.
    [13]余金成.从宏观上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J].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20-24.
    [14]李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建设[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18-21.
    [15]肖贵清.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6,第10期:3-6.
    [16]王新华.论科技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J].世界科学,1990年,第3期:44-47.
    [17]李恒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的若干问题[J].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5-11.
    [18]赵存生.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30-38.
    [19]刘青.邓小平科技观的四大鲜明特点[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2期:82-84.
    [20]尹祝寿.邓小平科技思想体系结构分析[J]求实,2003年,第6期:4-7.
    [21]冯国瑞.邓小平的科技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55-61.
    [22]黄根喜.邓小平的科技观及其当代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0期:3-5.
    [23]胡鞍钢,熊义志.对中国科技实力的定量评估(1980-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04-119.
    [24]李彦龙.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二十年毛泽东思想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4期:151-156.
    [25]石峰.科技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对科技体制改革理论基础的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9期:41-47.
    [26]孔祥文.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形成及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总第220期):41-45.
    [27]周云华.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4-16.
    [28]王志强.中国科技政策思想: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研究领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第5期:50-72.
    [29]王绶琯.试从科技系统的社会功能看天文学与社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2期:1-9.
    [30]曾敏.略论江泽民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2期:115-119.
    [31]黄羽中,陈祖新.试论科技系统与自然——社会大系统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124-128.
    [32]刘建城,赵国求,吴国林.从结构实在论到相互作用实在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14-19.
    [33]吴彤.自组织方法论论纲[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第2期:6-10.
    [34]吴国林,刘建城.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因果关系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9月(全文复印).另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6期:13-18.
    [35]李文管,毛建儒.马克思系统思想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7-12.
    [36]李树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J].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82-89.
    [37]刘建城,赵国求,吴国林.论引入现象实体之可能性与必要性[J].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66-70.
    [38]赵玉林,夏劲,李振溅,杜岩.中国科技五十年:成就、经验和规律[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5期(总第97期):7-20.
    [39]董丽娅.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第1期:3-5.
    [40]马来平.中国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1958-1980[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96-102
    [41]王渝生.从冬天的暖流到科学的春天——中华科技六十年(五)1975-1979年[J].科学中国人,2010年,第5期:58-67.
    [42]樊锐.新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发展及其历史启示[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70-79.
    [43]王大珩.“863计划”缘起、发展及展望[J],科技文萃,1996年,第6期:71-73.
    [44]郑巧英.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前后中国科技政策初探[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4期:56-62.
    [45]张寿谈“七五”科技攻关内容和措施[J].计划工作动态,1986年,第06期:9-11.
    [46]吴彤.突变论方法及其意义——系统演化路径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26-32,39.
    [1]刘立.中国科技政策的三个里程碑:政策革命与政策延续——对1975年《汇报提纲》、1985年《决定》和1995年《决定》的案例分析[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9月:235-240.
    [2]杨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制定向度的社会形塑[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12月:100-10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人民日报,2006年2月10日,第001版.
    [2]郑文.我国知识分子地位日高[N].人民日报,1991年6月30日.
    [3]尹品端.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N].人民日报,1990年5月14日.
    [4]科技部,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 www.sts.org.cn/kjnew/maintitle/Mainframe.asp
    [5]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www.sts.org.cn/sjkl/kjtjdt/data1998/dtbk21.html
    [6]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讲义],2004年1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