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于在高等院校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的开发,人们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而人力资源的可开发前景即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一方面解决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政府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人才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随着中国进入WTO,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它们不仅会给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提出挑战,也会和中国企业抢夺人才。比尔·盖兹在参加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说“自从我们几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时我们就意识到中国的人力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1外资企业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观念,吸引力很大,如果我们技术落后而又不改变管理观念,使很多人才望而却步或离开,那么我们的国内企业就彻底失去了后来居上的可能性。虽然有时我们技不如人,但是我们首先要留住人才。人力资源会计在改变管理观念、珍视人力资源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笔者因在高校工作,几年来深切感受到在高校实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校的成功生存和发展主要是依赖高素质的员工。其中教师队伍占了全部员工的很大比例,代表了学校的一笔资源,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学生,如果培养的学生不合格,是不能像工厂那样回收再造的,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深远的。因此,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为社会多出优质“产品”是高校刻不容缓的职责。而人力资源会计将有助于高校达到拥有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目的。
    本文试图从高校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和评价等角度出发,结合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情况,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全文总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在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从现实情况和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阐述了在高等院校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为建立高校人力资源会计系统作了理论准备。探讨和说明了系统中的一些概念,讨论了系统的功能,并且对建立系统涉及到的方法进行了的说明。
    第四部分结合国内外众多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实务和高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表格,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中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报告。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根据在高校中的一些体验和所读的有关书籍对在高校中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了探讨。这些探讨可能由于笔者缺乏有关人事管理和会计实务工作的实际经验而显得苍白,但是笔者还是愿意在接受批评和建议的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以供热心于人力资源会计实务的人士参考。为人力资源会计在中国的最终扎根、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uman resources are very precious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that if an organization wants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t must cherish its human resources. To universities, teachers are the main resources. In this thesis,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system is illustrated.
    This thesis can be broken down into four main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is introduced. This part cover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mainl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setting up a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system in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In the third part, some concepts and methods that will be used or chosen from later are introduced, making a prepar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system.
    In the last part, the system itself is discussed. Many tables and reports are introduced.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levels: individual level, school level and university level.
    The four parts of this thesis all serve the purpose of helping universities to have the best human resources.
引文
1.Arthur Sherman, George Bohlander, Scott Snell,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998(eleventh edition).
    2.《财务与会计》(复印资料),1999年11期。
    3.Eric G. Flamholtz,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third edition).
    4.人力资源经理杂志社编,《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及案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5.余绪缨,〈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6.中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7.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张一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 2001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
    2 在弗兰霍尔兹所著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一书第三版中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案例。
    3 余绪缨:《管理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498页。
    4 刘仲文,《试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应用的几个问题》,《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4页。
    5杨世忠,《对“知识资本化”的会计思考》,《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43页。
    6 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7 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财务与会计》(复印资料),1999年11期。67-72页。
    8 2001年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9 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18页
    10 刘玉廷,《关于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会计的思考》,《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11页。
    11 阎达五主编:《会计准则全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 郝振平,人力资源投资――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5页。
    13 余绪缨,〈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492页。
    14 Flamholtz Eric.G.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Page 33.
    15 Eric.G.Flamholtz,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Page 286.
    16 2001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早晨新闻报道。
    17 《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出版。6页。
    18 Eric.G.Flamholtz,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ird edition, published in 1999.P290-291.
    19 张一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67页。
    20 Eric G. Flamholtz,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ird edition),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in 1999. Page 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