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借鉴与传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描述云南石屏彝族“海菜腔”音乐形态入手,结合“海菜腔”的地域特征、历史渊源等因素探寻其风格形成缘由。并通过“海菜腔”的田野考察分析现存状况,探讨“海菜腔”多元化传承模式构建的具体措施,最后引发“海菜腔”演唱与云南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式传承思考。
This article started with music characteristic of Hacai tune, of which the reasons of the style for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with its regional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origin. The article also involved the study on ethnic vocal education in Art Institute of Yunnan via the arguement for Haicai tune.Finally,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es of Haicai tune, the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of multi-factor heritage protect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引文
[1] 许象坤.石屏彝族与“海菜腔”[C].湖畔争鸣——石屏彝族“海菜腔”论文集,云南:红河州艺术创作研究室编,1989,转引自李元庆.云南省红河州新型少数民族说唱曲种志略[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445
    [2] 吴志刚.彝族烟盒舞与海菜腔[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7
    [3] 汪志敏.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63-64
    [1] 李元庆.云南省红河州新型少数民族说唱曲种志略[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394
    [2] 王保德.简论彝族海菜腔 [J] .民族艺术研究 2006,04
    [3] 许象坤.云南彝族《海菜腔》唱词赏析 [J],中国音乐,1989,02: 38-39
    [4] 梅璧.《海菜腔》的音乐特征及内涵因由 [J],中国音乐,1988,02:77-79+64
    [5] 白章富.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37-141
    [1] 王保德.彝族海菜腔腔体结构及演唱规律[J],民族音乐,2007,05:36
    
    [1] 李雄飞.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149—154
    [2] 汪致敏.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88
    [1] 于志伟.可爱的红河[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18
    [2] 蒲亨强.西南旋律体系及其文化内涵[J].音乐艺术,2005.3:92,
    [3] 杨六金.红河彝族尼苏迁徙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7
    [4] 蒲亨强.西南旋律体系及文化内涵[J].音乐艺术,2005.3:94
    
    [1] 石屏揽秀[M].云南:中国云南石屏第二届豆腐节组委会编印:22
    [2] 石屏揽秀[M].云南:中国云南石屏第二届豆腐节组委会编印:30
    [3] 孙官生.心肝妹·心肝郎——石屏”海菜腔”情歌总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5
    [1] 臧一冰.关注原生态民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J].艺术评论,2004,10:24-25
    [2] 汪志敏.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88
     [1] 戈隆阿弘,宋自华编.彝族阿哩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10
     [1] 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45
    [1] 吴志刚.彝族烟盒舞与海菜腔[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0:10
    [2] 吴志刚.彝族烟盒舞与海菜腔[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0:5
     [1] 臧一冰.关注原生态民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J].艺术评论, 2004,(10)20-25
    [1] 章建刚,王亮,赵海英等著.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 石振怀.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EB].成都市群艺馆 http://www.ct17.com/minbao/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35 , 2007-11-21
    [3] 刘沛林.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
    
    [1] 晁元清.论原生态歌唱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28-130
    [2] 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94-96
    
    [1] 蒲亨强.西南旋律体系及文化内涵[J].音乐艺术,2005.3
    [2] 臧一冰.关注原生态民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J].艺术评论,2004,10
    [3] 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
    [4] 刘沛林.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
    [5] 晁元清.论原生态歌唱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6] 张勤.现代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及趋势[J].新视野, 2003,6
    [7] 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 程跟踪立档[J].音乐研究,2006,1
    [8] 许象坤.云南彝族《海菜腔》唱词赏析 [J] .中国音乐;,1989,02,
    [9] 梅璧.《海菜腔》的音乐特征及内涵因由 [J] .中国音乐,1988,02,
    [10] 白章富.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11] 王保德.彝族海菜腔腔体结构及演唱规律[J],民族音乐,2007,05,
    [12] 梅璧. 浅议从民间型态的“海菜腔”到作曲家们的新作品[J] . 民族艺术研究, 1991,(04)
    [13] 戈隆阿弘. 彝族烟盒舞源流探析[J] . 民族艺术研究,1991,05
    [14] 杨德鋆. 滇南舞与歌的粹彩——吴志刚《彝族烟盒舞与海菜腔》序[J] . 民族艺术研究,2001(03)
    [15] 杨万智. 建构有“文化特质”的社会区域——以红河地区民族乡镇为例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思索[J] . 创造,2002,06,
    [16] 王洪伟. 海菜腔与烟盒舞[J] . 风景名胜, 2004,12
    [17] 王保德. 试论彝族海菜腔“正七腔”[J]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1
    [18] 陈眉江. 李怀秀/李怀福:云岭天籁[J] . 创造, 2007,05
    [19] 杨薇. 彝族海菜腔的旋律和唱词特征[J] . 民族音乐, 2006,03
    [11] 王保德. 简论彝族海菜腔[J] . 2006,04,
    [12] 施黎蕊. 我们会一直把《海菜腔》传唱下去——第十二届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获得者李怀秀、李怀福访谈录[J]. 民族音乐, 2006, 05
    [13] 王洪伟. 金鸟银鸟飞起来——记彝族歌手李怀秀、李怀福[J] . 今日民族, 2006,06
    [14] 罗颖 . 彝族姐弟海菜腔唱进大会堂[J] . 北方音乐, 2007,02
    [16] 白章富. 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J]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17] 余地. 海菜腔与烟盒舞:迷到美国人[J] . 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04
    [18] 本刊记者. 彝族兄妹的海菜腔[J] .中国民族,2007,09
    [1]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 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5] 汪志敏.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究[M].昆明:远方出版社
    [6] 李雄飞.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7] 戈隆阿弘,宋自华编.彝族阿哩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8] 郑凡,李立刚,张宏文等著.全球化视角的中国云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04,
    [9] 章建刚,王亮,赵海英等著.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10] 李元庆.云南省红河州新型少数民族说唱曲种志略[M].昆明:远方出版社,2002
    [11] 杨六金.红河彝族尼苏迁徙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2] 孙官生.心肝妹·心肝郎——石屏海菜腔情歌总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3] 石屏县志[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4] 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5] 孙官生.心肝妹·心肝郎——石屏海菜腔情歌总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6] 李元庆.云南省红河州新型少数民族说唱曲种志略[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7] 吴志刚.彝族烟盒舞与海菜腔[M] .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