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既是一种价值的回归,也是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研究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这一课题是在社会正在发生且不断加速信息交往实践的现实要求和历史进程下应运而生的。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改革与创新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在一个更广阔和更深度的背景中,积极探究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探索“科技理性”与“教育伦理”辩证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体系构建之路,实现“技术理性”与“伦理理性”的合理链接。这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旨归,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旨趣。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研究方法,从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迁的现实出发,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宽广平台,在全面认识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生态变迁的基础上,探寻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并试图着力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之道,寻求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
     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基础平台,为研究奠定基本的研究框架和论述空间。在导论中,结合现实,阐述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缘起,指出这个问题是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时代课题。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比较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揭示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基本论域。
     第二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二级平台,阐明相应的概念和学理依据,并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作出相应阐释。在第一章中,从对信息交往变迁下的社会变迁的理解入手,界定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特点与现状,明确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二章从大学生与多彩信息媒介的广泛而深入接触入手,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对认识和反思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发展,确定了研究的依据,作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深入展开的前提。
     第三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三级平台,形成较为系统的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解论域。在论文第三章中,将主题研究推向纵深,深入研究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涵义,并从契机和挑战两个维度详细研究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从而为论文主题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和事实解析。
     第四层次,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实运用,将前面“三个层次”的研究运用到实证分析中。在论文第四章中,着重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提出了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等四个方面的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立足实践、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融合和提高实效的四个方面的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法。在论文第五章中,结合第一二三章中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外生态变革的理论与事实分析,紧扣第四章中提出的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一步从路径选择视角建构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技术路径,并且反思并提出了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的前提、重点和路径。
     第五层次,从学理层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理性属性,指出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最终意义上体现为推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论文阐释了要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前提,秉承反思与批判的理念,理性思考和进行信息社会构建,以一种自觉、自主的姿态,构建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为广大大学生自觉走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提供通路。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all return to the real life, it will be a return of value rationality, and it will be where its vitality lies. 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heme that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has to be confronted with, and it emerg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when China's society is experiencing and will continuously speed up its development for the actual demands and historical proces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practi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fac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from a more spacious and more profound perspective, positively and thoroughly researching the issue of information era's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effectiveness, exploring the roa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system in a dialectical combination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and "educational ethnics"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urport return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but also a practical purport return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cognition, taking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essential research method, begin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ransition, from the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practi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practice, and on the basis of totally recogniz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logical transition of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make efforts to construct the improving roa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eek for the way to human's liberal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 whole paper consists of fiver parts.
     Part One, a basic platform for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shall be constructed to establish a basic visual field and discuss space for the research. In the introduction, combining with realitie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reason for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a theme of times i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While combing the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 status, this paper also clarifies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Part Two, a secondary platform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shall be constructed to clarify relevant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make relevant interpretation to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In chapter One, starting with the social transi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transition, this paper defines the r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and clarifie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s and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On this basis, starting with the widely and deeply contact betwee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lorful information media, Chapter Two of this paper makes a new interpreta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ees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university students, by cognition and profound consideration of the subj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practice perspective, it works out the basis of research, and makes it the premise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Part Three, a tertiary platform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shall be constructed to form a more systematic comprehens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In Chapter Three of this paper, the thematic research is pushed to dep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is intensively researched, and this is also detailedly researched from two dimensions--chance and challenge, hence, a theoretical and factual analysis of thematic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also comprehensively made.
     Part Four, the realistic application to the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is constructed, to apply the research of the "former three parts" to empirical analysis. In Chapter Four of this paper,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puts forward fiv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improvement of effectiveness, such as practicalit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principle of equal educational subject,the divert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the improvement of effectiveness in four aspects, namely, basing on practice, aiming at long-term plan, stressing the key points, paying attention to fusion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n Chapter Five of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and factual analysis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logical re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in Chapter One,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closely abiding by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ffectiveness of improvement initiated in Chapter Four, and further from the view angle of route selection, it builds up a technical ro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t also profoundly considers and initiates the premise, emphasis and ro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concerning the improvement of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based on the goal of effectiveness improvement.
     Part Five,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it analyzes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points out that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practice,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eventually embodies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s liberal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shall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practice, adhere to the idea of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rationally think and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build up a humanized, rational and standardiz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to go towards the federal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oad to man and society, with a conscious and autonomous attitude.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290页。
    ② 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③ 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④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 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3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①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207/t20120719_32230.html。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①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 赵飞:《高等思想理论教育有效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③ 陈正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诸要素及矛盾调适》,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④ 韦世艺、齐佩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载《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1期。
    ⑤ 陈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⑥ 覃翠柏:《从观念的转变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载《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⑦ 鞠波:《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理论解析与实践探索》,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 杨正德:《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② 洪元琪:《高校德育有效性的理论解析与实践探索》,载《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第S2期(下半月版)。
    ③ 曾令辉:《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虚拟领域的发展》,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8期。
    ④ 吴玉荣:《在线调查: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及引导对策》,载《当代思潮》,2003年第6期。
    ⑤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⑥ 李爱民、张晓明、黄贝娜:《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第3期。
    ⑦ 李爱民、张晓明、黄贝娜:《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第3期。
    ① 胡顺涛、姜晓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调查分析》,http://www.edu.cn/20011227/3015473.shtml.
    ② 苗伟伦:《对思政教育进网络的辩证思考》,载《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③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页。
    ④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6-363页。
    ⑤ 黄静婧、梁彩花:《论信息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机遇与要求》,载《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⑥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197页。
    ⑦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174页。
    ⑧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300页。
    ⑨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1-380页。
    ⑩ 曾令辉、邓军等编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227页。
    ① 郭金明、田晓明:《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② 陈京辉、常志伟:《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如何开展》,载《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14日,第3版。
    ③ 焦新、陈建强:《高校:唱响网上主旋律》,载《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5日,第1版。
    ④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9页。
    ⑤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195页。
    ⑥ 王想平、梁雪梅:《论网络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第5期。
    ⑦ 曾令辉、邓军等编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8-55页。
    ⑧ 王盛枝:《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载《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⑨ 谢梅、管安桂:《信仰教育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⑩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76页。
    11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302页。
    12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315页。
    ①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关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http://xjc.bjedu.gov.cn/dygz/xjsd/l.htm。
    ② 武钢课题组:《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下),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年第2期。
    ③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252页。
    ④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252页。
    ⑤ 何玉芳:《影响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及其对策——基于传播学的视阈》,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⑥ 李树武:《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⑦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302页。
    ⑧ 曾令辉、邓军等编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235页。
    ⑨ 胡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研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3月。
    ⑩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1页。
    ①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116页。
    ② 高卫国、江雪松:《接受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载《江苏高教》,2011年第5期。
    ③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7页。
    ④ 陈勇、王艳霞:《网络时代政治教育的创新》,载《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6期。
    ⑤ 温立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几点思考》,载《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⑥ 于留成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⑦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⑧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135页。
    ⑨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4-95页。
    ⑩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1-380页。
    ①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348页。
    ② 张飞燕:《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强化几种意识》,载《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2年第7期。
    ③ 曾令辉、邓军等编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13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①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① 《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全文),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1813615.html。
    ① [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页。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 [美]马克.斯劳尔:《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培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① 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③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① 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207/t20120719_32230.html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①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57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43页。
    ① 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① [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② 《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③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① 黄楠森:《人学原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② [美]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③ [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①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姆斯特朗:《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王国瑞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②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姆斯特朗:《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王国瑞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①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刘彤主译,王定华审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268-269页。
    ② 张达明、陈世瑛:(21世纪办学新模式——虚拟大学》,载《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年第5期。
    ① 赵中建:《无边界的高等教育—一访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黎安琪教授》,载《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② 高云、张民选:《教育服务贸易的产物:“无边界”高等教育》,载《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1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① 张再兴:《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10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4页。
    ① 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② 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1993年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表了著名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以文明为单位重新组合,宗教、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日益取代意识形态成为划分文明的新标准。按此标准,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级的和多文化的,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以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的或经济的争夺,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世界的将是所谓“文明冲突”。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下一次世界大战将是“文明大战”。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①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14页。
    ① 郑永廷、银红玉:《试论人的信息异化及其扬弃》,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④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7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46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②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① 张立彬:《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载《光明日报》2005年12月31日。
    ② 张立彬:《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载《光明日报》2005年12月31日。
    ① 王玄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②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①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
    ②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③ 闵春发:《经济运行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内在逻辑》,载《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①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206页。
    ① [美)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
    ②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①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页。
    ①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6页。
    ③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是针对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一书的观点所作的批判。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说:“经济学家们都把分工、使用、货币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说成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范畴……经济学家们向我们解释了生产怎样在上述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详细论述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8页。
    ④ 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① 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②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 王礼湛、陈杰、陆树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①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页。
    ① 李德全:《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视性评价机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12专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慧琦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29-43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6页。
    ④ [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③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5页。
    ④ [美]约翰.希利.布朗、保罗.杜奎德:《信息的社会层面》,王铁生、葛立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1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1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黄楠森:《人学原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9.王礼湛,陈杰,陆树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王玄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7.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赵康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1.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赵飞:《高等思想理论教育有效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4.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36.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张蔚萍:《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38.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9.怀铁铮:《信息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0.曹劲松:《交往功利和谐——信息伦理引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刘钢:《信息哲学探源》,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年版。
    42.邬焜:《信息哲学问题论辩》,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4.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编:《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戴元光,苗正民:《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9.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1.范树成:《德育过程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王新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及实效性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3.李高海:《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出版。
    54.党静:《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主体性建构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5.项家祥,王正平:《网络文化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56.霍福广,刘社欣等:《信息德育论——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7.谢俊贵:《信息的富有与缺乏——当代中国信息化问题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58.刘卓红,钟明华:《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9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1.李建华:《道德情感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种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2.张冶库:《现代社会关系视阈下人的发展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年版。
    63.张成洪:《高校信息化的规划与评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4.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5.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徐建军:《新形势下构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0.曾令辉,杨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1.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2.傅荣校,杨福康:《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3.宋元林,陈春萍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罗家英:《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张久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律机制研究》,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5年版。
    76.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77.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陈钧:《教师获取信息技能》,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0.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薛世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德育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83.罗国安:《德育环境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4.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5.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初步社2002年版。
    86.[美]托宾.哈特等:《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7.[美]奥托·纽曼、理查德·德·佐萨:《信息时代的美国梦》,凯万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8.(美)约翰·希利·布朗、保罗·杜奎德:《信息的社会层面》,王铁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0.(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1.(美)卡斯特:《认同的力量》,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2.[美]卡斯特:《千年终结》,黄慧琦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3.[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4.[美]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5.[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论、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6.[美]施瓦茨:《数位达尔文主义》,陈正平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97.[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天、袁世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8.[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9.[美):马克.波斯卡:《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00.[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01.[英]丹尼斯.麦奎,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02.[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茅庆征、张雅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04.[法)阿芒.马科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05.[德]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论、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6.[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7.[美]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108.[美]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姆斯特朗:《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王国瑞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09.[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刘彤主译,王定华审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110.[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1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挑战——21世纪的指南针》,朱生坚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112.[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郑永廷,银红玉:《试论人的信息异化及其扬弃》,《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2.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3.李书华:《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实施方案》,《中国德育》2002年第4期。
    4.詹荔蓉:《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信息素质》,《思想政治教学》2001年第7期。
    5.张鸿:《网络与大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4期。
    6.刘献君:《迎难而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3期。
    7.刘守旗:《网络德育:21世纪的德育革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
    8.李敏,雷达清:《高校网络德育有效性探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10.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2期。
    11.韦吉锋:《试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影响及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2.谢梅,管安桂:《信仰教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3.胡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14.费英勤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第4期。
    15.江小平:《法国对互联网的调控与管理》,《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6.梁俊兰:《国外信息政策的发展道路》,《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7.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8刁生富,郑爱宏:《社会信息化的伦理学问题》,《道德与文明》1996第5期。
    19.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课题组:《高校要建立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8期。
    20.周庠聪:《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学术论坛》2006年第7期。
    21.刘彦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理论建设》2004年第3期。
    22.丁雪辉,黎万和:《对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理论观察》2005年第4期。
    23.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4.杨兆添:《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25.侯红霞:《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26.彭凤仪:《论高校网络传播的建设和管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
    27.周学红:《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效应及对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8.戴秀丽:《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预防对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9.王美虹:《网络传播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
    30.彭光芒:《网络传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1.金霞:《论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2.廖云:《试论网络传播中的社会控制》,《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33.金春郊:《试述“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4.雷鸣:《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冲击》,《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5.张春林:《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问题及对策》,《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6.刘亚鹏,胡兴祥:《把握网络特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肥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37.文玉花:《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12期。
    38.赵永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与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39.李晓平:《构建和谐社会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探讨》2006年第6期。
    40.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德育论坛》2005年第11期。
    41.曾国屏,李宏芳,张再兴:《网络空间中主客体关系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42.管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的原则与方法》,《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43.曾令辉:《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教论坛》2003年第6期。
    44.王冠中:《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述评》,《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5.马倩:《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46.陈志、杨增岽:《开放性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新理念》,《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7.孙雷:《论信息科学技术对教育创新的作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48.沈壮海:《多质的大众与共享的价值——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49.沈壮海,刘玉标:《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理论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50.沈壮海:《论高校德育教育的人本追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
    51.沈壮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力作——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52.沈壮海:《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困境与曙光》,《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9年第5期。
    53.李书华:《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实施方案》,《中国德育》2002年第4期。
    54.詹荔蓉:《加强中学思政课教师的信息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第7期。
    55.李娟芬,茹宁:《“虚拟社会”伦理初探》,《求是学科》2000年第2期。
    56.吴军民:《“青少年”与个性理性教育》,《青年探索》2000年第3期。
    57.甘志频:《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及协调构想》,《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8.陈志良:《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59.王路军:《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9期。
    60.刘钢:《当代信息哲学的背景、内容与研究纲领》,《哲学动态》2002年第9期。
    61.肖峰:《信息资本与当代社会形态》,《哲学动态》2004年第5期。
    62.孙伟平,贾旭东:《网络道德建设:一个跨世纪的新课题》,《新视野》1999年第1期。
    63.孙伟平:《虚拟文化问题沉思》,《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4期。
    64.孙伟平:《网络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65.孙伟平:《网络文化:机遇、挑战与对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66.孙伟平:《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社会”的崛起》,《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67.孙伟平:《“虚拟实在”的价值考量》,《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8.孙伟平:《网络时代伦理道德面临的新挑战》,《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
    69.孙伟平:《论信息时代人的新异化》,《哲学研究》2010年第7期。
    70.毛克平:《高校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6期。
    71.许瑞芳:《文化传统:德育现代化的内源性资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72.姜建成:《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地位、作用与意义》,《江 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73.姜建成:《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8年第8期。
    74.姜建成:《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德选择》,《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4期。
    75.姜建成:《论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建设》,《江苏高教》1998年第9期。
    76.闵春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3期。
    77.闵春发:《浅谈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疏导方法》,《江苏高教》1995年第1期。
    78.闵春发,许和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命运与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
    79.郭彩琴:《论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及其启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80.郭彩琴:《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第3期。
    81.郭彩琴,洪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综述》,《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2期。
    82田芝健,李支连,张庆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力量的实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
    83.夏东民,陆树程:《后敬畏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84.夏东民:《中加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比较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85.方世南:《共同理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贡献》,《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86.方世南:《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的功能》,《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8期。
    87.陆树程,方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3期。
    88.孟祥玲:《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理论观察》2005年第2期。
    89.王芳:《浅议新时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90.曾长秋,朱林生:《论高校网络德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91.熊习岸,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及其优化》,《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92.莫卫文:《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93.常旭青,穆继亮:《利用网络资源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94.韩钢,吴奇:《试论网络信息媒体的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95.马昂:《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评价和教育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96.习丽华:《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数量化方法》,《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97.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第11期。
    98.王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评价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99.冯达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初探》,《学术论坛》2002年第3期。
    100.项久雨:《思想道德教育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101.张晓峰:《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变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02.陈正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诸要素及矛盾调适》,《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03.覃翠柏:《从观念的转变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104.陈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研 究》2005年第5期。
    105.杨正德:《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06.鞠波:《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理论解析与实践探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07.洪元琪:《高校德育有效性的理论解析与实践探索》,《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第2期(下半月版)。
    108.吴玉荣:《在线调查: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及引导对策》,《当代思潮》2003年第6期。
    109.胡顺涛,姜晓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调查分析》,http://www.edu.cn/20011227/3015473.shtml.
    110.李爱民,张晓明,黄贝娜:《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第3期。
    111.苗伟伦:《对思政教育进网络的辩证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112.郭金明,田晓明:《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113.王想平,梁雪梅:《论网络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第5期。
    114.胡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研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3月。
    115.李树武:《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116.武钢课题组:《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上),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年第1期。
    117.武钢课题组:《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下),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年第2期。
    118.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关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http://xjc.bjedu.gov.cn/dygz/xjsd/l.htm。
    119.张飞燕:《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强化几种意识》,《思想政治 教育导刊》2002年第7期。
    120.于留成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121.陈勇,王艳霞:《网络时代政治教育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6期。
    122.温立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几点思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23.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124.张达明,陈世瑛:《21世纪办学新模式——虚拟大学》,《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年第5期。
    125.赵中建:《无边界的高等教育——访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黎安琪教授》,《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126.高云,张民选:《教育服务贸易的产物:“无边界”高等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1期。
    127.张再兴:《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10期。
    128.[美]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
    129.马学清:《“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30.李德全:《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视性评价机制》,《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12)专刊。
    131.卓明:《大教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旗文稿》2005年第3期。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96年10月11日。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1999年9月29日。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5日。
    4.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 8日。
    5.《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2号发布。
    6.《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2000年10月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
    7.《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10月发布。
    8.《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2000年10月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32号文。
    10.《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2004年12月28日文。
    1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文。
    12.张立彬:《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载《光明日报》2005年12月31日。
    13.陈京辉、常志伟:《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如何开展》,《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14日。
    14.焦新、陈建强:《高校:唱响网上主旋律》,《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5日。
    1.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Practical Information On Crisis Planning:A Guide For Schools And Communities,2003.
    2.Hartley,John.Communication,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The Key Concepts.London:Routledge,2002.
    3.Brown R.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Eurpe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2000.
    4.Crystal, David.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Cambridge:Cambridge UP,2001.
    5.Harlan Cleveland. "The Twilight of Hierarchy:Speculations o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45, No.1.
    6.Garolel Hahn, Becoming Political,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