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学与技术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国家目标和改变经济和社会面貌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将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作为今后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庞大且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以此来保证科研成果具有高质量和前瞻性。因此分析科学与技术成果的生产制度以及它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理解现行制度的缺陷和改革方向的重要途径。
     作为社会生产中的一项“子系统”,科研活动的发展经历了由个人自由探索到融入一般社会生产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在研究活动的思想动机上,科研人员经历了由理想主义到功利主义的转变。理想主义的探索行为在今天已经不再普遍,功利主义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是科技投入的主要对象。在研究活动的资源耗费上,科研已经从个人承担研究成本的一项活动发展为需要企业或者国家对其进行资助才能维持的社会活动,这是科研活动的社会化过程。由此可以看到,科研成果的生产不能等同于简单的物质生产劳动,它的生产模式介乎于纯粹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一般物质生产之间。既需要受到科学抽象的考查,又需要用经济学方法和政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路径是先对科研成果的内在运行规律进行剖析。在明确了科研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后,将研究视域逐渐向社会层面方向移动,最终完成由内而外的分析过程。因此本文的切入点是科研知识的认识论研究。所谓科研成果的生产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制造。它是指研究与开发活动中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总和。新知识的产生是科研者个人创造性思想的结果。这一劳动有别于简单物质生产,它是非机械性的,不遵循任何设定好的工作流程。这一活动完成于科研者的头脑中,因此科研成果的生产函数不能通过简单计算人、财、物等几种生产要素来确定。科研生产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成果的鉴定标准上。技术类成果的评判标准是查看是否达到设计者的标准和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功能,而基础类研究尤其是高深知识的评判标准是科研共同体的集体认同。这就对科研的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科研共同体必须拥有权威性。
     这种科研生产的内在规律使得科研的自发组织形式是以研究团队为基本单位的。在科研负责人的带领下,一批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支撑人员共同组建起科研团队,对某一课题展开研究。这种组织形式与经济生产中企业作为最小生产单位的形式一致,课题组是科研生产领域的最小单位。如同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一样,最小科研单位依靠核心研究者的能力在研究竞争中取得自身的地位,赢得必要的资源。科研基本单位由于参与到社会生产中而得到了来自第三方的资助,这就出现了二者研究志趣以及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科研参与者的范围因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而扩展到科研人员、企业、国家、成果消费者等领域。随着科技工作成为国家事业的重点,国家指导甚至干预科研的行为使科研生产制度中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间的张力变得更加复杂。科研成果生产制度是这二者博弈的结果。
     科研成果生产制度镶嵌在社会制度中,因此外在制度安排是各国科研生产制度的特征所在。中国的科技事业起步较晚,生产模式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摸索。根据我国的社会传统,科研体制采用国家计划管理模式。本文对中国的科研外在制度进行了梳理。大体上讲,中国的科技体制经历了尊重科研内在要求的松散时期,到高度集中、体制僵化的计划时期,再到解放科研生产力、进行有序管理时期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周期。这种变迁的动力来自于国家对科研功能的认识以及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约束。本文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梳理,目的有两个:强调中国科研成果生产制度的特征以及为理论模型做出佐证。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 As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ain force that can realize the national aim and change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Nowadays,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and mobilize researchers’energies. It endeavors to build a huge flock of research staff with rational structure so that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achievement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deficiencies and reform direction of research system by analyze this production mode and its evolution.
     As a subsystem of social production system, research activities go through a process from personal free probe to merge into social production. In the respect of research incentive, researcher switched their idealism to utilitarianism. The idealism probe has already unpopular,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object of sci-tech investment. In the respect of cost, research can not be afford by person. It maintained by enterprise or nation. This process is called research activity socialization. That is to say, the production of research achievement can not be seemed as simple material production. Its production mode is between pure spirit product and material product. So it need be analyzed both in scientific abstract method and economic and policy method.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operation law of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After this, this paper moves its focus to social level to finish the whole process. So the cut-in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e epistemology of research knowledge. The production of research knowledge is not only including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but all the knowledge which product during R&D. The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 i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ers’innovative thinking. This kind of labor is different from simple material production. It is not mechanical work and can not regulate in any fixed system. All this process is done in researchers’head, so we can not use several factor, such as human resource, finance to build a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research achievement production is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standard of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s whether achievement realize the expect function or reach the designer’s standard. But the basic research, especially the profound knowledge is evaluation standard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community. This is a requirement for soci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mmunity needs its authority.
     The internal principle of research production requires the basic research unit is a team. It consists by researchers, technicians, and supporting stuffs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research leader. As same as the basic unit enterprise in market, task team is the minimum unit in research field. To be in conformity with entrepreneurship in market, basic research unit gain its station through the core researcher’s ability. Due to receive the investment from the third party, the basic research team has different research interest and value orientation with investors. Because of this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research participants are enlarged. It contains researchers, enterprises, nation, and consumers and so on.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ome national undertaking, national guidance and interference makes the tension between research produc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 more complex. Research achievement production mode is the result of game.
     Research achievement production mode embedded in social system, so external mode is the character of one nation’s institu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started quite lat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production mode is improving by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According to our nation’s tradition,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dopts planning management model. This article analyzes China research external mode. Generally speak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goes through the process from a system-loosen era that respect internal mode to a highly centralized, rigid-structure era and then to a research productivity-emancipate, well- management era. The impetus of this change comes from the state will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is history in order to emphases the character of China research achievement production mode and prove the theoretical model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4页。
    ①姚国华:《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第594页。
    ①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4页。
    ①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8页。
    ②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页。
    ③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④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版,第17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第478b页。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7页。
    ③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页。
    ④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⑤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⑥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页。
    ①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0页。
    ②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页
    ③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①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②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③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
    ④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①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70年再版前言》,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16页。
    ②杨斌:《强国之光荣与梦想——改革开放30年科学与技术政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理查德·P·萨特米尔:《科研与革命》,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版,前言第5页。
    ②Richard Baum,“Science and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Roots of Retarded Modernization,”Asian Survey, 1982, 22:1166-1186, on p. 1182
    ①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页。
    ②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①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②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41页。
    ①卡皮查:《未来的科学》,转引自M.戈德史密斯、A.L.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赵红洲、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109页。
    ②W.W.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9页。
    ④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⑤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①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①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②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③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0页。
    ②Robert E. McGinn. What is Technology. In P. T. Durbin(ed.): Research in philosophy & Technology(Vol. 1. 1978), p181
    ③Jacques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4, p183.
    ④Ibid p98
    ①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讨》,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65页。
    ②Wiebe E. 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J].The MIT Press.1992.4
    ①陈凡主编:《技术与哲学研究》(2004第一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②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莆等译,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①约翰·齐曼:《知识的力量—科学的社会范畴》,许立达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98页。
    ①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41页。
    ④Joseph Ben-David, 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 A Comparative Study, p.31.
    ①参见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195页。
    ②巴里·巴恩斯:《局外人看科学》,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③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④Joseph Ben-David, 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 A Comparative study,p.75.
    ①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页。
    ②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3-424页。
    ③Michel Callon,“Four Models for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in Sheila Jasanoff et al.,eds.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p.43.
    ①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Aver Greif. Historical Institution Analysis[J]. http//b72783.xici.net 2002-9-4
    ①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①朴学涛:《知识制度事业中的大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2-43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0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24页。
    ①赵家祥:《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2007(5),第27-2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9页
    ②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86页。
    ③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版,第253页。
    ①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版,第329页。
    ②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7页。
    ③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④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8~30页。
    ①朴雪涛教授将这两者称之为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但内涵与组织模式和制度安排相同。
    ②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9页。
    ①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5页。
    ①巴里·巴恩斯:《局外人看科学》,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①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35页。
    ①J.R. Oppenheimer, Fun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omic Scientific Bulletin, 1947, p. 173
    ②《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0页。
    ①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台湾:商周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②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台湾:商周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③“语言”一词在波兰尼的著作中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文字、图纸、表格、声音等一切形象化的能被他人直接获得的信息都被称之为语言。语言在他的哲学中被当作符号处理,真正表意的是符号背后的意会知识,由此波兰尼展开意会知识的论述。
    ①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6~607页。
    ①波兰尼:《身体与精神》,载于《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②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①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126,163页。
    ②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③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版,第365页。
    ①顾文琪主编:《美国基础研究:通过科学发现创造繁荣》,载于《国际科技规划与战略选编(二十)》,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③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6页。
    ②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4页。
    ③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4页。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96页。
    ②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中译本序言第4页。
    ③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清华大学,2005,p95
    ①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6页。
    ①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23页。
    ②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1页。
    ①罗伯特·金·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页。
    ①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83页。
    ②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与研究性大学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90页。
    ①D.H.Guston, Between Politics and Science, p18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608页。
    ③徐治立:《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④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页。
    ①弗莱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7页。
    ②刘文海著:《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7-88页。
    ③约·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赵佳苓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304页。
    ④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6页。
    ①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制度及其演变》,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69页。
    ②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6页。
    ③约翰·齐曼:《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页。
    ①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①杨模,《锡金四哲事实汇存》,《再上学部公呈》
    ①本部分根据毛礼锐,沈灌群的《中国教育通史(四)》,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整理。
    ②毛礼锐,沈冠群:《中国教育通史》(五),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121页。
    ③刘大椿,吴向红:《新学苦旅——科学社会文化的大撞击》,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①梁启超.:《论学会》,见光绪廿二年十月初一日时务报第十册。
    ②范铁权:《中国科学的体制化缕析——鉴于西方国家的比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3期。
    ③宋清波,童鹰:《中国科学社与科学体制化——纪念中国科学社创办90周年》,《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2005年第6期。
    ④Wang zuoyue. Sav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Scientific Nationalism, and Civil Society in Republican China. Osiris, 2nd Series, Vol 17, Science and Civil Society. (2002),pp. 291-322
    ①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②《科学》1卷7期
    ①胡适:《回忆明复》,科学13卷第6期。
    ②夏安:《胡明复的生平及科学救国道理》,《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4期。
    ③郑林:《中国近代科研体制的形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1页。
    ①樊洪业:《“研究院”东渐考》,《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4期。
    ②科学,第八卷(1)。
    ③《中国科学社总章》,《科学》第2卷第1期,第130页。
    ④《科学》第2卷第9期,第1068-1071页。
    ⑤郑林:《中国近代科研体制的形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①夏绿蒂·弗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0-52页。
    ②胡适:《丁文江的传记》,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页。
    ①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②Joseph Ben-David, 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 A Comparative Study, p.82.
    ①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25页。
    ②《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六至二十八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编,1939年版,第4页。
    ①孙宅巍:《中央研究院的来龙去脉》,《民国档案》,1997年第1期。
    ②郑林:《中国近代科研体系的形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③《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2页。
    ④《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177页。
    ①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②徐明华:《民国时期大学的科学教育体制与科学研究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1期。
    ①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启蒙》,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②顾毓琇:《科学研究与中国前途》,《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①任鸿隽:《泛太平洋学术会议的回顾》,载于樊洪业等编《任鸿隽文存》,第381页。
    ②陈建新主编:《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①张剑:《略论中国近代科研体制及其特征》,《史林》,2008年第6期。
    ②张瑾,张新华:《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科技进步述评》,《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4期。
    ③张瑾,张新华:《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科技进步述评》,《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4期。
    ①高士其:《国防科学在陕北》,载于《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页。
    ②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25,106页。
    ③陈凤桐:《介绍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载于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6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年版。
    ①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25,106页。
    ②屈伯传:《建立科学和技术的统一领导》,《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0日,载于《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版。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①武衡等主编:《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②《新华月报》,1953年第8号,第212页。
    ③瓦维洛夫:《苏联科学三十年》,龙门联合书局1949年版,第19页。
    ①瓦维洛夫:《苏联科学三十年》,龙门联合书局1949年版,第21页。
    ②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7页。
    ①毛泽东:《在中央办公厅招待职工代表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4年5月26日。
    ②新华月报,1949,1(1):22-23
    ③科学通报,1951.2(8):141
    ①科学通报,1950,1(2):120-122
    ①《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②《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页。
    ③《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
    ①《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页。
    ②《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开拓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③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①武衡,杨浚等:《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422页。
    ②武衡,杨浚等:《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423页。
    ③马来平:《中国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1958~1980》,《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①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②郭建荣:《中国科学技术纪事(1949~1989)》,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③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①龚育之:《科学·哲学·社会》,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①转引自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中国科学院史料汇编(1956年)》,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
    ①马来平:《中国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1958~1980》,《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4年第1期。
    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页。
    ①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①理查德·P·萨特米尔:《科研与革命》,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①《人民日报》,1977年10月23日。
    ②《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①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75页。
    ①武衡,汤浚等:《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版,第85-86页。
    ①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9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9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98页。
    ⑤武衡,杨浚:《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62-63页。
    ①李真真:《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及其演变》,《高技术与产业化》,2007年第10期。
    ②柳卸林,方新:《18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报告。
    ①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1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②李冰霜:《科技投入与使用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2期。
    ①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②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①王清杨,马来平,王家利:《第一生产力与科技体制改革》,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①根据国家需要和李鹏同志的多次指示,该问题最终在1997年6月以国家科委软科学课题名义立项。
    ②刘东,杜占元:《课题制:我国研究与开发组织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6期。
    [1][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姚国华.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M].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3][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 [英]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 [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杨斌.强国之光荣与梦想——改革开放30年科学与技术政策[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2] [美]理查德·P·萨特米尔.科研与革命[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1989.
    [13]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14] [英]齐曼.元科学导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15] [英]M.戈德史密斯, A.L.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M].赵红洲、蒋国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6] [美]W.W.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7][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M].冯克利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19]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0]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21]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2][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3]陈凡.技术与哲学研究(第一卷)[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4][英]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莆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5] [英]约翰·齐曼.知识的力量——科学的社会范畴[M].许立达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6][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7][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8][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9][英]巴里·巴恩斯.局外人看科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0][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31][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的社会角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2]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R].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4]朴学涛.知识制度事业中的大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5][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6][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7][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8][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9][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 1994.
    [40][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1][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1996.
    [42][美]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91.
    [43]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4][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M].台湾:商周出版社,2004.
    [45][英]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6]顾文琪主编.美国基础研究:通过科学发现创造繁荣,国际科技规划与战略选编(二十)[C].北京: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出版社,1998.
    [4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48][美]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9][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0][奥]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科学: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51][美]罗伯特·金·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6)[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53]徐治立.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4][英]弗莱德里希·冯·哈耶克著.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冯克利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55]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6]毛礼锐,沈冠群.中国教育通史(五)[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57]刘大椿,吴向红.新学苦旅——科学社会文化的大撞击[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58]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59][美]夏绿蒂·弗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0]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7)[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1]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62]国立中央研究院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六至二十八年度总报告[R]. 1939
    [63]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编教育(二)[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64]蔡元培全集(第八卷)[C].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5]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启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6]任鸿隽.泛太平洋学术会议的回顾[A].樊洪业等编.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苦学技术出版社,2002.
    [67]陈建新主编.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68]高士其.国防科学在陕北,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69]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C].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70]陈凤桐.介绍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武衡[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6辑[C].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
    [71]屈伯传.建立科学和技术的统一领导[A].解放日报,1941,11,10.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7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73]武衡等主编.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74][苏]瓦维洛夫.苏联科学三十年[M].北京:龙门联合书局,1949.
    [75]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76]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7]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编.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开拓与发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78]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9]龚育之.科学·哲学·社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80]郭建荣.中国科学技术纪事(1949~198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8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82]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3]中国科学院史料汇编(1956年).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
    [8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5]柳卸林,方新. 18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R].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2004.
    [86]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7]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1号)[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
    [88]王清杨,马来平,王家利.第一生产力与科技体制改革[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1]Richard Baum,“Science and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Roots of Retarded Modernization,”Asian Survey, 1982.
    [2]Robert E.McGinn, What is Technology. In P. T. Durbin(ed.): Research in philosophy & Technology(Vol. 1. 1978).
    [3]Jacques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4.
    [4]Wiebe E, 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J].The MIT Press.1992.4
    [5]Joseph Ben-David, 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1.
    [6]Michel Callon,“Four Models for the Dynamics of Science”,in Sheila Jasanoff et al.,eds.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p.43.
    [7]Aver Greif. Historial Institution Analysis. http//b72783.xici.net 2002-9-4
    [8]J.R.Oppenheimer, Fun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omic Scientific Bulletin, 1947.
    [9]D.H.Guston, Between Politics and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0]Wang zuoyue, Sav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Scientific Nationalism, and Civil Society in Republican China. Osiris, 2nd Series, Vol 17, Science and Civil Society. (2002), pp. 291-322.
    [1]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北京;清华大学,2005.
    [2]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9.
    [3]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07.
    [4]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与研究性大学发展[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5.
    [1]赵家祥.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2007(5).
    [2]范铁权.中国科学的体制化缕析——鉴于西方国家的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3).
    [3]宋清波,童鹰.中国科学社与科学体制化——纪念中国科学社创办90周年[J].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2005(6).
    [4]夏安.胡明复的生平及科学救国道理[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4).
    [5]郑林.中国近代科研体制的形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
    [6]樊洪业.“研究院”东渐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4).
    [7]孙宅巍.中央研究院的来龙去脉[J].民国档案,1997(1).
    [8]徐明华.民国时期大学的科学教育体制与科学研究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1).
    [9]张剑.略论中国近代科研体制及其特征[J].史林,2008(6).
    [10]张瑾,张新华.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科技进步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1993(4).
    [11]马来平.中国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1958~1980[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12]李真真.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及其演变[J].高技术与产业化,2007(10).
    [13]李冰霜.科技投入与使用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2).
    [14]顾毓琇.科学研究与中国前途[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5第2卷第1期.
    [15]刘东,杜占元.课题制:我国研究与开发组织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6).
    [1]杨模.锡金四哲事实汇存,再上学部公呈.
    [2]梁启超.论学会,光绪廿二年十月初一日时务报,第十册.
    [3]《科学》1卷第7期.
    [4]胡适.回忆明复,科学13卷第6期.
    [5]《科学》,第八卷第1期.
    [6]《科学》第2卷第1期.
    [7]《科学》第2卷第9期.
    [8]《新华月报》,1953年第8号.
    [9]毛泽东.在中央办公厅招待职工代表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4年5月26日.
    [10]《新华月报》,1949,1(1).
    [11]《科学通报》,1951,2(8).
    [12]《人民日报》,1977年10月2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