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的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研究清末至民国时期上海的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现代知识女性成长的过程。全文共六章,约19万字。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众传媒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都市的女性生活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报刊、杂志是女性生活变迁的重要记录者,对女性解放也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女性逐渐成为一些报刊、杂志的掌控者,借助于大众传媒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以往对女性的研究多取思想史、文化史、生活史的角度,忽视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足以充分揭示知识女性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因此,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深入探讨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强国环伺的困境中突围,当时与女性有关的报刊主要聚焦于助力国家强盛下的妇女解放运动。五四时期,女性作为“人”的价值被突出出来。《妇女杂志》和《新女性》等女性报刊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问题的研究,为妇女解放开辟了道路,为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支持。但当时妇女解放的思路,多半由男性知识分子传递给女性,女性还未挣脱被男性启蒙的角色。由于知识女性的缺席,由男性知识分子提出的妇女解放口号和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爱国知识分子“保国保种”的忧患意识,使妇女解放被纳入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话语结构中。尽管妇女解放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女性基本还是处在喑哑状态,女性话语缺乏独立性。
     三十年代的上海,由于其开放的姿态以及租界的特殊政治设置,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政治派别都向上海集结,代表着不同阶级、党派、团体的报刊杂志急遽增加,彼此竞争,力图在上海文化场攫取更多的控制权,以消费为诉求的通俗期刊也在争夺市民读者,都市与大众传媒“合谋”将女性变成消费的对象。尽管此时上海已经诞生了由知识女性主编的期刊,但它们或者如《北斗》被党派团体控制,成为某些社团的发言阵地,或者如《女子月刊》虽有众多的女性编者,但仍然是在男性主编者控制之下,或者如《妇人画报》将女性视为消费对象。女性话语交织在政治、阶级、商品中,不能完全呈现女性自己的声音。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从“孤岛”到沦陷,政治文化背景更形复杂。特别是在沦陷时期,由于日伪政治势力对上海的完全控制,政治成为禁区,国家、民族这些被男性热衷的话题不能展开。在男性知识分子集体处于失语状态时,知识女性才真正能够掌控文化资源。知识女性主导下的《女声》以“女性之声”为追求目标,站在女性立场公开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建立起让社会各阶层女性发声的平台;《天地》则大胆讨论女性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生育、欲望、衣食等,使大众传媒的话题从民族、国家、政治、战争等主题中拓展到人类基本的问题,充分反映出女性自我意识的建立。在现代思想史上,男性知识分子扮演着对女性启蒙的角色,而女性的声音却只有在男性失语之时才能发出,这实在是一个吊诡的现象。
     本文以张爱玲为个案,通过考察张爱玲与上海沦陷时期《杂志》等期刊以及1947年的上海电影的关系,具体分析大众传媒如何创造“传奇”张爱玲,探讨现代大众传媒对知识女性从传统到现代转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张爱玲借助大众传媒从末代贵族成长为现代知识分子,她对五四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庙堂意识和精英姿态的反思,表现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晚清到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也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所建立的公共空间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对女性解放的推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不仅成为大众传媒的参与者,还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的掌控者,女性话语逐渐从国家、阶级、政治等男性话语中剥离出来。知识女性也借助大众传媒对社会发生着一定的影响,她们从女性立场对中国男权历史文化的批判,显示着现代大众传媒主题的深化以及知识女性的成长。她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思想因此逐渐建立,成为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离开大众传媒的视阈,就难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知识女性从传统到现代蜕变的历史过程。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based o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publish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udies through a perspective of socio-cultural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women in Shanghai under the Republic and mass media with a view to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times and researching the growing process of intellectual women in Shanghai. The entir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with a total of 190,000 words.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both the city and the mass media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s. Along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city, the life of the city women changes a lot. Such changes have been recorded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published at that time, making a notable impact on women's liberation in the meantime. Gradually, intellectual women began to control some periodicals, and made use of the mass media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Most studies of women at that time were made from a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thoughts, culture and life, however,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women and mass media has been neglected. Such studies can not adequately elaborate the transition of intellectual women from tradition status to modern. Therefore,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women and the mass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i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has an important academic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the main problem confronting us was how to break the siege of the Great Powers. Therefore, the women's publications at that time mainly focused on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However, the women's liberation slogan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was initiated by intellectual men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intellectual women. At that time, the women's publications were themed on arous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and founding a nation. Therefore, Women's Liberation discourse was brought into the discourses of founding a modern nation. Although Women's Lib movement was like a raging fire at that time, women still took on a dim and dumb appearance on the whole. The female discourses therefore lack independence.
     In the 1930's, various political powers and factions were gathered in Shanghai because its openness and special political policy- "concession". Variou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n behalf of various classes、parties and factions emerged quickly. They competed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control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Shanghai. Popular periodicals also competed for more readers while the city combined with mass media made women the object of consumption. Therefore, the periodicals edited chiefly by educated men had already come up. Some of them were controlled by factions and served as a platform for the factions, such as Triones; some had already many women editors, but were still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men editors, such as Women Monthly; or some regarded women as the object of consumption, such as The Women's Pictorial. The women's discourses were interlaced with politics, class and merchandise, which couldn't give voice to women's thoughts complete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hanghai experienced from an isolated island ("Gudao" 1937-1941 ) to an enemy-occupied area, and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drop became more complic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in particular, the politics became a forbidden field. Such topics as nation, state which men favor were forbidden. Only after the intellectual men lost their discourses collectively, could women dominate the cultural resources. Women's Voice, which were mainly edited by women editors, pursued the goal of "women's voice". It criticized publicly the oppression that men-dominating society brought to bear on women, and therefore made itself a platform for women of all ranks. Tian Di discussed problems that women would fac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 traditional to a modern society. As a result, the periodicals could finally speak out the word standing for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thoughts, the intellectual men acted as the torchbearer. Women could speak out only when the intellectual men lost their discourses. This phenomena was really odd.
     Taking Zhang Ailing as a cas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describes the process that the periodical in Shanghai "created star"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occup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 that how mass media created a "legend" Zhang Ailing. The paper also talks about the role the modem media has played in the growth of intellectual women and how women could make use of mass media to express themselves. What interests us most is how women became modern intellectuals who have their own and independent thoughts. This case study would help explai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women and the mass media, reveal the growing process of intellectual women and complement the description of history mentioned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shows that because of the continued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women and the mass media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times. Mass media is a product of modern society. The public room built up by mass 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n the promotion of women's liberation.
     Under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more and more intellectual women were not only involved in but also became controllers of mass media gradually. The women's discourse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men's discourses step by step, until the women spoke out their own voices. Intellectual women made use of the mass media to influence the society greatly, which also changed the attitudes towards them. In this process, women came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heir lives. As a result, their personal thoughts came into being gradually, and finally women became modern intellectuals who have their independent thoughts. Without the view of the mass media,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comprehend the process that how intellectual women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status.
引文
[1]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
    [2]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法)布迪厄著,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79页。
    [2]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85页。
    [3]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福柯:《疯癫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福柯:《疯癫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0月;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5月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月出版。
    [3]刘易斯:《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第2页。
    [4]刘易斯:《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第4页。
    [5]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
    安东尼.吉 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
    [2]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1]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5月,第1页。
    [2]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5月,第1页。
    [3]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月。
    [4]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月。
    [1]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
    [2]收入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该书为2001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会议的论文集。
    [1]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6月。
    [2]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1]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3]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4]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页。
    [1]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
    [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3]李晓红:《都市创造传奇--张爱玲文学场域研究》,郑州:《美与时代》,2006年第5期。
    [4]收入《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高瑞泉、(日)山口久和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4页。
    [3]姚玳玫:《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4页。
    [1]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4页。
    [1]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第167页。
    [2]见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452页。
    [3]同上。
    [1]参见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32页。
    [2]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第1页。
    [1]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收入《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
    [2]如韩邦庆弃科举而办《海上奇书》期刊,是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的作者;李伯元,考秀才后办《指南报》、《游戏报》、《世界繁华报》,是《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此类例子在当时实在相当之多,不胜枚举。
    [3]裘毓芳,字梅侣,江苏无锡人。参见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
    [4]参见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457页。
    [5]见1898年《湘报》87号所刊《中国女学拟增设报馆告白》,转引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第558页。
    [6]《女学报》,月刊,1899年创刊,编辑部设在上海福州路永康里,由《苏报》代为发行,每期约六十页,内容分插画、论说、演说、女界近史、译件、尺素、词翰等栏,栏目设置颇为丰富。
    [1]《岭南女学新报》,1903年创刊于广州,冯话泉、周蕙卿、余美德、施梅卿、张仪贞、杨慈新、陈秀琼、柳眉等担任编撰。《女子世界》,1904年1月创刊于上海,丁初我主编。《妇孺报》(月刊),1904年5月创刊于广州。《白话》(月刊),1904年9月24日创刊于东京,秋瑾主编。《女子魂》,1904年创刊于东京,抱真女士主编。《女界灯学报》(月刊),1905年4月创刊于广东佛山,何志新、李颖圆等任编撰。《女镜报》(月刊),1905年创刊于广州,郭用逮、容巧倩、黄绛霄等任编撰。《北京女报》,1905年创刊于北京,张展云主编。《中国女报》(月刊),1907年1月创刊于上海,秋瑾、陈伯平主编。《中国新女界杂志》(月刊),1907年2月创刊于东京,朱奋吾任总经理,燕斌、刘青霞等分任编撰工作,是同盟会河南支部留日学生主办的刊物。《二十世纪之中国女子》(月刊),1907年创刊于东京,恨海女士主编。《神州女报》,1907年12月创刊于上海,陈志群主编。《天足会报》,1907年前后创刊于上海。《中国妇人小杂志》,1907年夏季创刊于上海。《女报》(月刊),1909年1月创刊于上海,陈志群(以益)、谢震主编。《妇女星期录》(周刊),1910年前后创刊于香港,洪舜英主编。《留日女学会杂志》(季刊),1911年5月创刊于东京,唐群英主编。以上资料参见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
    [1]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第561页。
    [2]《中国新女界杂志》由留日河南籍女同盟会员燕斌(炼石)、刘青霞担任主编,发行数字最多时曾达五千份。内容分论著、演说、译述、文艺、时评等栏目,出版了六期。
    [3]《女报》自称“由商学界诸同志发起”(《女报发刊词》),担任主编的是陈以益(志群)和谢震。
    [4]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第569页。
    [1]《妇女杂志》,妇女杂志社主办,1915年1月-1931年12月,上海,月刊。《妇女旬刊》,妇女旬刊社主办,1917年6月-1948年11月,杭州,旬刊,19卷20期1935年11月后休刊,1946年复刊。《节制月刊》,中华妇女节制协会主办,1922年-1931年,上海:该会,月刊,每卷10期。《安徽妇女》,安徽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办,合肥,季刊,原为月刊,1929年11月-12月,1939年11月-1940年3月,1941年8月-1942年3月。《妇女之声》,国民党中央党部妇女部、广东省党部妇女部主办,广州,不定期,1926年-1927年。《妇女共鸣》,妇女共鸣社主办,重庆,1929年3月-1931年11月,月刊,原为半月刊,1932年1月起改为月刊,创刊于上海,曾迁南京、汉口,最后迁至重庆出版。《女青年月刊》,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主办,上海,1922年1月-1937年7月,月刊,原名《女青年报》,5卷2期起改名《女青年》,8卷2期起改用本名,5-7卷各出8期,8-15卷各出10期。《今代妇女》,今代妇女社主办,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28年6月-1931年9月,月刊。《家庭研究》,家庭研究社主办,1920年8月-1922年11月,上海:泰东书局,月刊,创刊于北京,后迁上海出版。《新女性》,中国妇女问题研究会主办,1926年1月-1929年12月,上海,月刊。
    [2]见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470页。
    [1]转引自夏晓虹著:《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77页。
    [2]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第156页。
    [1]夏晓虹著:《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77页。
    [2]秋瑾(1877-1907),原名闺瑾,字璿卿,笔名竞雄、鉴湖,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904年她离夫别子自费到日本留学,先后加入了共爱会、十人会、三合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从事革命活动。1905年同盟会成立,她加入该会后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并从事办报活动。1907年7月计划在绍兴发动武装起义,后事情败落被捕,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1]《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原刊上海《中外日报》,补刊于《中国女报》第二期。转引自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
    [1]王蕴章,字莼农,号西神,别号西神残客,南社社员,善骈文、词曲,曾在《小说月报》上连载的《燃脂余韵》,搜罗清代闺秀诗文、词曲、歌赋铭诔,详述这些女作者的遗闻逸事。为他编辑《妇女杂志》打下了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常在周瘦鹃主编的《半月》上著文。
    [1]朱胡彬夏:《二十世纪之新女子》,《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一号。
    [1]朱胡彬夏:《美国家庭》,《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二号。
    [2]同上。
    [1]朱胡彬夏:《何者为吾妇女今后五十年内之职务》,《妇女杂志》第二卷第六号。
    [2]朱胡彬夏:《基础之基础》,《妇女杂志》第二卷第八期。
    [3]朱胡彬夏:《美国少年》,《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九期。
    [4]朱胡彬夏:《二十世纪之新精神(其一)》,《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七号。
    [1]严琳:《我之女子教育观》,《妇女杂志》第二卷第十号。
    [2]史宝安:《河南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训词》,《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一号。
    [1]李素筠:《论夫妻平等无碍于三纲》,《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五号。
    [2]珂仲可:《天足考略补》,《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一号。
    [1]见朱胡彬夏《美国家庭》一文的题记。载《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二号。
    [1]见章锡琛:《漫谈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出版社,1987年。
    [1]《妇女问题研究会宣言》,《妇女杂志》第八卷第八号。
    [1]见章锡琛:《漫谈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出版社,1987年。
    [2]《现代评论》十四期。
    [3]见章锡琛:《漫谈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出版社,1987年出版。
    [1]《新女性》,月刊,一年一卷,每卷十二期,共刊出四卷,由新女性社出版发行,1926年7月因股本增加,改为由开明书店发行,友文印刷所印刷。每一册《新女性》实价为:一角五分;全年十二册,实价一元五角。第一卷的《新女性》,每一期约有七八十页,从第二卷开始,页数增加到一百页左右,第三卷至第四卷增至一百二十几页以上。每年的新年号和专号又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1]《排完以后》,《新女性》创刊号。
    [1]鲁迅:《坚壁清野主义》,《新女性》,创刊号。
    [2]周建人:《二重道德》,《新女性》,创刊号。
    [1]第二卷第三号。
    [1]《儿童公育》,《新女性》第四卷第六号。
    [2]《妇女职业与劳动问题》,《新女性》第四卷第六号。
    [3]《妇女职业与劳动问题》,《新女性》第四卷第六号。
    [1]《新女性》,第二卷第十二期
    [1]《新女性》,第一卷第四号。
    [2]《新女性》,第二卷第五、六号。
    [3]《新女性》,第二卷第四号。
    [4]相关文章有《妇女运动之国际发展》(哲生,四卷新年号)、《新俄罗斯之妇女》(陶父,四卷二号)、《社会主义之妇女观》(陶父,四卷三号)、《美国的妇女团体与和平运动》(微知,四卷四号)、《革命时期的性生活》(愈之,四卷七号)、《关于苏维埃的女性活动》(含戈,四卷十二号)等。
    [1]《废刊词》,《新女性》第四卷第十二号。
    [1]《新女性》第一卷第九号。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85页。
    [1]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2]见姚丰编:《左联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出版。
    [1]上官公仆:《男女平等的路由》,《女子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十期。
    [2]《女子月刊》 1935年第三卷第十期。
    [3]朱司晨:《妇女与新闻纸》,《女子月刊》1936年第四卷第一期。
    [1]陈玉白:《生产救国》,《女子月刊》1933年第一卷第二期。
    [2]孔海珠:《聚散之间--上海文坛旧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76页。
    [3]白冰,原名陈淑媛,又名陈爰,白冰为其笔名之一,1918年生于福建安溪,后居厦门鼓浪屿,年仅十七岁就成为《女子月刊》的编辑。
    [1]谭正璧:《忆白冰》,《天地》第二期,1943年11月。
    [2]见严佐之为姚名达之《中国目录学史》所作的前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第21页。
    [3]姚名达(1905-1942),字达人,号显微,江西兴国人。1924年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研读史学。1928年毕业后,到上海专心写读。1930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兼特约撰述。又创办女子书店,创办《女子月刊》,目的致力于妇女平民教育。后执教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1940年任江西中正大学教授,1942年在江西率师生与日军斗争时牺牲。
    [1]谭正壁:《忆白冰》,《天地》第二期,1943年11月。
    [2]《妇人画报》,每册大洋二角正(特别号三角),初为半月刊,每月15日、30日出版,32开本,每期大约20页,从1934年正月号第14期开始改为月刊,扩大为16开本,价格不变,页数有所增加,基本维持在32页,个别特别号或合刊的份量加大,如第31期电影特大号页数超过了50页。
    [1]“编辑余谈”,《妇人画报》第十四期。
    [2]郭建英,《妇人画报》第十五期。
    [1]《妇人画报》,第十七期。
    [1]马国亮:《时代女性生活之解剖--美学上之检讨》,《妇人画报》第十五期。
    [1]马国亮:《时代女性生活之解剖--美学上之检讨》,《妇人画报》第十五期。
    [2]《妇人画报》第十七期。
    [1]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1]鸥外鸥:《万有吸引律》,《妇人画报》,第三十二期。
    [2]张海伦:《true confession》,《妇人画报》,第三十四期。
    [1]黄嘉德:《老处女的悲哀》,《妇人画报》,第二十七期。
    [2]黄嘉德:《时代女性的悲剧》,《妇人画报》,第十五期。
    [3]黄嘉德:《时代女性的悲剧》,《妇人画报》,第十五期。
    [4]黄嘉德:《时代女性的悲剧》,《妇人画报》,第十五期。
    [1]刘呐鸥:《现代表情美造型》,《妇人画报》第十八期。
    [1]《导报》,创刊于1938年,社长为蒋光棠,总主笔为恽逸群,日出对开一大张。
    [2]《申报》1937年12月15日停刊,1938年10月10日在沪复刊。
    [1]《文艺》,先为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吴岩等编。《文艺新潮》,月刊,先由澄衷中学几个毕业生筹办,用“野马文艺研究会”的名义出版;后由宇文杰即钱君匋、林之材即李楚材主编;自一九三九年七月第一卷第十期起,蒋锡金加入编务。《鲁迅风》,先为周刊,从第十四期起改外半月刊,冯梦云主编。《红茶》半月刊,1938年6月16日在上海创刊,次年3月停刊,共出十七期,胡山源主编,文粹社发行。《涛声》,月刊,1938年7月1日在上海出版,由郭谷尼发行,罗基主编,后由巴彦主编,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总经售。《文艺》,先是半月刊,后改月刊。《译丛》,周刊。
    [2]《中国女青年》,中国女青年社,1940年3月-1943年10月,重庆。《现代妇女》,现代妇女社,1943年1月-1949年4月,月刊,创刊于重庆,后迁上海出版。《福建妇女》,福建妇女运动委员会,福州,1942年11月-1946年6月,月刊,创刊于连城,后迁永安,抗战胜利后迁至福州出版。《妇女新运》,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1938年12月-1948年11月,重庆,月刊。《抗战妇女》,抗战妇女社,1938年3-4月,广州,半月刊。《广东妇女》,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1939年10月-1944年3月,复刊1945年10月,月刊,曾休刊,1945年10月复刊。《甘肃妇女》,甘肃省妇女工作委员会,兰州:该会,季刊,1942年3月-1946年4月。《江西妇女》,江西省妇女指导处,江西泰和,1937年-1942年,月刊,创刊于南昌,由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编,2卷1939年起由泰和江西省妇女指导处编。
    [3]《家庭与妇女》中国图书编译馆,1939年9月-1941年10月,上海,半月刊。
    [4]《古今》半月刊,第十一期,1942年11月。
    [1]《杂志》第十三卷第五期,1944年8月10日出版。
    [2]吴小如:《读张爱玲〈传奇〉》:载1947年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见《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陈子善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第56页。
    [1]顾乐水(章品镇):《〈传奇〉的印象》,南通《北极》第五卷第一期,1944年9月出版,见《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陈子善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第33页。
    [2]“万岁信箱”,《万岁》杂志二卷一期,1943年5月1日出版。
    [3]柯灵:《遥寄张爱玲》,《收获》1982年第三期。
    [1]朱朴:《古今一年》,《古今》第十六期,1943年2月1日出版。
    [1]陈西玄:《万岁的过去与今后》,二卷一期,1943年5月1日出版。
    [1]诸家:“我们该写什么”,《杂志》第十三卷第五期,1944年8月10日出版。
    [1]文载道:《编辑与写作》,《杂志》第十三卷第四期,1944年7月10日出版。
    [2]郑秉珊:《〈古今〉一年写作一年》,《古今》第十六期,1943年2月1日出版。
    [3]杨刚主编,每周出版三四次不等。
    [1]周瘦鹃:《写在前面的话》,《紫罗兰》第九期。
    [1]陈育生:《年轮--四十年代后半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3页。
    [2]陈育生:《年轮--四十年代后半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6页。
    [1]《妇女文化》,妇女文化月刊社出版,重庆,1946年1月-1948年4月,月刊。《少女》,陈蝶衣、韦茵主编,1946年6月-1947年6月,上海:第一编辑公司,月刊。《青年与妇女》,青年与妇女编委会主编,1946年3月-1948年12月,上海,月刊,自2卷7期1947年10月起改名《新声》。《新妇女》,中国妇女建国会主编,1947年3月-1948年12月,南京,月刊。
    [2]凤子(1912-1996),广西容县人,原名封季壬,其笔名禾子来源于将“季”拆开所得,艺名凤子。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在复旦剧社、上海剧社工作社等团体参加话剧演出,以擅演《雷雨》、《日出》以及电影《白云故乡》中的女主角闻名上海。三十年代曾任《女子月刊》编辑,并出版了长篇小说《无声的歌女》、短篇小说和散文合集《八年》以及杂记《舞台漫步》等作品。她在复旦大学读书时的老师赵景深曾撰文介绍:“凤子毕业后,主编《女子月刊》,我曾替她写过好几篇稿子。又曾替她接洽《上海报》出《戏剧》周刊。我所主编的《青年界》也登她的游记和小说。她到日本去演过曹禺的《日出》。这些都是战前的事了。”“战后她在重庆、桂林、昆明一带,我在上海,曾听说她任过《中央日报》的副刊主编,又曾演过曹禺的《原野》和萨度的《祖国》,因演后者而获得盛大的声誉,我为她高兴、安慰。”(赵景深:《四位女作家》,《我与文坛》赵景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第283页)1945年9月回到上海后,主编《和平日报》副刊《海天》。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非常活跃。
    [3]《人世间》1942年10月15日创刊于桂林,半月刊,凤子主编,出版两年后休刊。战后凤子回到上海于1947年3月将其复刊,并改为月刊,由晨光出版公司(位于上海四川中路二一五号大厦四楼)出版,发行人为丁君匋,编委有丁聪、马国亮、李嘉、冯亦代等。1949年2月出版至第3卷第1期后终刊,复刊后共出13期。
    [1]陈育生著:《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第365-366页。
    [2]《万岁》二卷一期,1943年5月1日出版。
    [3]《女作家聚谈》,《杂志》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4月10日出版。
    [1]林语堂:《林语堂自传》,《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28页。
    [2]林语堂:《说通感》,《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四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216页。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书店影印本,1982年出版,第206页。
    [1]郑秉珊:《〈古今〉一年写作一年》,《古今》第十六期,1943年2月1日出版。
    [2]《女作家聚谈》,《杂志》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4月10日出版。
    [1]《杂志》第十四卷第六期,1945年3月10日出版。
    [1]《女声》第四卷第二期,1945年7月17日出版。
    [1]张爱玲:《走!走到楼上去》,《杂志》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4月出版。
    [2]苏青:《第十一等人--谈男女平等》,《苏青散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第300页。
    [3]张爱玲:《对照记》,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年1月,第19页。
    [4]张爱玲:《我的姊姊张爱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第31页。
    [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59页。
    [2]苏青:《我看苏青》,《天地》第十九期。
    [1]参见李晓红:《从“家”出走与从“国”出走--巴金早期写作动因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2]张爱玲:《走!走到楼上去》,《杂志》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4月出版。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59页。
    [1]《苏青张爱玲对谈记》,《杂志》第十四卷第六期,1945年3月10日出版。
    [2]苏青:《自己的文章》,《风雨谈》第六期。
    [1]张爱玲:《童言无忌》,《天地》第七、八期合刊。
    [2]苏青:《我看苏青》,《天地》第十九期。
    [3]苏青:《我看苏青》,《天地》第十九期。
    [4]张爱玲:《封锁》,《天地》第二期。
    [1]《苏青张爱玲对谈记》(《杂志》第十四卷第六期,1945年3月10日出版。
    [2]苏青:《〈结婚十年〉后记》,《天地》十期。
    [3]苏青:《为杀夫者辩》《杂志》,第十五卷三期,1945年6月10日出版。
    [4]关露:《詹周氏与潘金莲》(《杂志》第十五卷第四期,1945年7月10日出版。
    [1]月刊,每月15日出版,由女声社发行,该社位于上海市香港路一一七号,1943年2月第一卷第十期起搬至爱多亚路一六0号,1943年10月第二卷第六期起由爱多亚路迁至博物院路(后改名为虎丘路)光陆大楼四楼四十九号。出至1945年7月15日第四卷第二期停刊。
    [2]《先声》,《女声》第一卷第九期,1943年1月15日出版。
    [3]佐藤俊子(1885-1945),生于日本东京,为日本著名女作家,著有《她的生活》等作品集。1945年4月16日,佐藤俊子在上海因脑溢血去世。其生平可见周作人的《佐藤女士的事》:“据高须芳次郎说,佐藤女士于明治十八年生于东京浅草区,即西历一八八五年。女学校毕业后从女优市川久米八学演剧,嗣有志于 文学,为幸田露伴之弟子,以佐藤露英之名写作小说。明治三十六年顷已有作品发表于文艺俱乐部。四十二年与幸田门下之田村松鱼结婚,改名田村俊子,四十四年以小说《断念》一篇应大阪朝日新闻征文当选,在文坛上渐露头角。而后作风生一转变,其纤细的官能描写上有最新的技巧,为世所称,《炮烙之刑》等得意之作陆续发表,大正三四年顷为其全盛时代,亦即民国三四年也。其后与田村离婚,复姓佐藤,不知道是那一年的事,高须也不曾说明,我只记得当时新闻上记载田村生气,把她的书桌书架都卖给收破旧的小贩,我们觉得有点滑稽,大约记者的意思也是如此吧。佐藤女士随后跑到美国去了,日本文坛上遂杳无信息,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看报上记着她归国的事以及谈话,现今推想起来大概总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了。民国二十八九年顷她到中国来,最初是在南京上海,中间曾来北京住过些时,我看见她就在那时候。她似乎没有什么事做觉得无聊,曾说想写西太后的故事,又想教书,却都没有成功,这大抵是在民国三十年的事吧。后来她又回到上海去,不多久我收到上海寄来的女声月刊,编辑人署名左俊芝,包封上的字却是佐藤女士的笔迹,我才知道她是在办刊物,这也是很好的事,至少可以消遣她的晚年寂寞。这回忽然听说她在上海病逝,有点处于意外,不禁一惊,继之以叹。”(《女声》第4卷第2期,1945年7月15日出版)
    [1]知堂(周作人):《女子与读书》,《女声》,第二卷第十期,1944年2月15日出版。
    [2]知堂:《佐藤女士的事》,《女声》第四卷第二期,1945年7月15日出版。
    [1]知堂:《佐藤女士的事》,《女声》第四卷第二期,1945年7月15日出版。
    [1]萧阳:《关露在“孤岛”》,收入《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第269-270页。
    [1]萧阳:《关露在“孤岛”》,收入《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第264页。
    [1]丁景唐:《关露同志与〈女声〉》,《犹恋风流纸墨香--六十年文集》丁景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第510页。
    [2]萧阳:《关露在“孤岛”》,收入《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第268-269页.
    [3]萧阳:《关露在“孤岛”》,收入《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第266页。
    [1]萧阳:《关露在“孤岛”》,收入《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第262页。
    [1]丁景唐:《关露同志与〈女声〉》,《犹恋风流纸墨香--六十年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第513页。
    [1]《余声》,《女声》第二期。
    [1]《先声》,《女声》第三卷第一期,1944年5月15日。
    [1]《女声》第一卷第四期,1942年8月15日。
    [1]芳君:《贞操和一杯水的恋爱》,《女声》第二卷第八期,1943年12月25日出版。
    [1]芳君:《谈做人》,《女声》第三卷第一期。
    [1]芳君:《结婚以后的妇女与社会的关系》,《女声》第一卷第七期,1942年11月15日出版。
    [2]芳君:《收回租界与上海妇女》,《女声》第二卷第四期,1943年8月15日出版。
    [3]《女声》第三卷第九期。
    [1]芳君:《摩登妇女》,《女声》第三卷第九期。
    [2]芳君:《摩登妇女》,《女声》第三卷第九期。
    [1]《先声》,《女声》第一卷第六期。
    [1]《女声》第二卷第五期。
    [1]芳君:《中国的女圣人曹大家》,《女声》第一卷第二期,1942年6月15日出版。
    [1]芳君:《从关于女性的文艺讲到妇女》,《女声》第一卷第十二期,1943年4月15日出版。
    [1]芳君:《从关于女性的文艺讲到妇女》,《女声》第一卷第十二期,1943年4月15日出版。
    [1]芳君:《潘金莲与武松杀嫂》,《女声》第二卷第十一期。
    [1]包不平:《从女子〈二十四孝〉谈起》,《女声》第三卷第八期。
    [2]包不平:《风雅的说教》,《女声》第二卷第十期。
    [1]兰,《女声》第二卷第七期“戏评”。
    [2]兰,《女声》第二卷第八期“戏评”。
    [3]兰,《女声》第三卷第八期“戏评”。
    [4]兰,《女声》第二卷第七期“戏评”。
    [1]兰,《女声》第一卷第八期“戏评”。
    [2]兰,《女声》第一卷第九期“戏评”。
    [1]兰,《女声》第二卷第十期“戏评”。
    [2]兰,《女声》第一卷第十一期“戏评”。
    [1]兰,《女声》第二卷第十一期“戏评”。
    [2]兰,《女声》第一卷第十一期“戏评”。
    [1]兰,《女声》第二卷第十二期“戏评”。
    [2]芳君:《剧运与艺人的生活》,第一卷第十二期。
    [1]芳君:《剧运与艺人的生活》,第一卷第十二期。
    [2]《先声》,第二卷第七期.
    [3]丁景唐,男,1920年生于吉林市,族名训尧,笔名洛黎扬、歌青春、丁英等。1931年定居上海,1937年冬在上海青年会中学读书时参加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1939-1943年,上海东吴大学、沪江大学肄业,1944年光华大学中文系毕业。丁景唐当时作为中共地下党员,根据党的关于敌占区工作方针,自己不能办刊物,就向敌伪办的刊物或别的刊物投稿,楔入敌人的宣传阵地,在这种情况下,丁景唐向《女声》用“歌青春”、“戈庆春”、“秦月”、“辛夕照”、“乐未央”、“乐无恙”、“宗叔”、“包不平”等笔名写诗、散文、杂文、评论、古典文学研究等各类文章。
    [1]关露,第二卷第五期。
    [2]《我的自省》第二卷第八期。
    [3]丁景唐:《关露同志与〈女声〉》,《犹恋风流纸墨香--六十年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4]《女声》,第一卷第九期。
    [5]蕙少荪:《黟县的妇女生活》,第二卷第十一期。
    [1]如《万山丛中的昌化妇女》(珮琏,第12期)、《苗猺的妇女》(申年,第12期)、《谈苏州的妇女》(含青,2卷5期)、《南洋新福州的妇女》(光宇,2卷10期)、《蒙古的妇女生活》(如蝇,2卷10期)和《嘉兴妇女》(辛思,2卷11期)等。
    [1]《先声》,第一卷第九期。
    [2]《余声》,《女声》第二卷第四期。
    [1]《先声》,《女声》第二卷第十二期,1944年4月15日出版。
    [2]蔚明:《一个女作家的沉浮》,《张爱玲与苏青》,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第232页。
    [1]见《古今》第29期所登《谈作官》一文。
    [2]苏青:《关于我--〈续结婚十年〉代序》,《天地》第十期。
    [3]苏青:《关于我--〈续结婚十年〉代序》,《天地》第十期。
    [4]主编署名为冯和仪(即苏青),发行者为天地出版社(地址在上海爱多亚路一六0号六0一室,1945年2月迁至上海襄阳路三八八弄内九号),由中国科学公司(上海福煦路六四九号)印刷,商社书报发行所、五洲书报社、中央书店、百新书店等书店发行。《天地》每月10日出版,至第七、八期合刊起改为每月一日出版。《天地》采用16开本的版式。自第十五、六期合刊始,不再有图案,直接是杂志名与目录。而且从第十七期至第十九期止,不再另排封面,首页捧正文,目录挤在右下角,字体缩小。到二十期始,封面之排目录,字体增大,正文另排一页。1945年6月停刊,共发行21期。而页数却越来越少,从开始的48页减少到30页,
    [1]谭惟翰:《封面并题记》创刊号,《天地》第一期,1943年10月10日出版。
    [1]苏青:《文化之末日》,《天地》第十一期,1944年8月1日出版。
    [2]苏青:《如何生活下去》,《天地》第十九期。
    [1]苏青:《编者的话》,《天地》第二期,1943年11月10日出版。
    [2]陶亢德:《东篱寄语》,《天地》第二期。
    [1]苏青:《编者的话》,《天地》第四期,1944年1月10日出版。
    [1](梁文若:《谈天地》,《天地》第六期,三十三年三月十日出版)
    [2]《论言语不通》(苏青,第一期)、《封锁》(张爱玲,第二期)、《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第三期)、《道路以目》(张爱玲,第四期)、《涛》(苏青,第四期起连载)、《烬余录》(张爱玲,第五期)、《谈女人》(张爱玲、第六期)、《谈女人》(苏青,第六期)、《童言无忌》(张爱玲,第七、八期合刊)、《救救孩子!》(苏青,张爱玲插图,第七、八期合刊)、《造人》(张爱玲,第七、八期合刊)、《打人》(张爱玲,第九期)、《私语》(张爱玲,第十期)、《结婚十年后记》(苏青,第十期)、《救命钱》(苏青,第十一期)、《中国人的宗教(上、中、下)》(张爱玲,第十一、十二、十三期)、《消夏录》(苏青,第十二期)、《谈跳舞》(张爱玲,第十四期)、《谈男人》(苏青,第十四期)、《十一月十一日上午》(苏青,第十五、十六期合刊)、《如何生活下去》(苏青,第十七期)、《心》(苏青,第十七期)、《敬告妇女大众》(苏青,第十七期)、《“卷看玉照”及其他》(张爱玲,第十七期)、《双声》(张爱玲,第十八期)、《谈婚姻及其它》(苏青,第十八期)、《敬凶》(苏青,第十九期)、《我看苏青》(张爱玲,第十九期)、《女装,女色》(炎樱作,张爱玲译,第二十期)、《谈宁波人的吃》(苏青,第二十期)、《朦胧月》(苏青,第二十期起),可以说《天地》上几乎每期都有她们两人的作品。
    [1]张爱玲:《谈女人》,第六期,1944年3月10日出版。
    [2]苏青:《谈女人》,第六期,1944年3月10日出版。
    [1]苏青:《苏青散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第294页。
    [1]伍尔芙:《妇女与小说》,见《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第403页。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月出版,第34页。
    [1]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三年十一期,1944年5月10日出版。
    [1]柯灵:《遥寄张爱玲》,《收获》1982年第三期。
    [2]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79页。
    [1]关于张爱玲的出生时间,本书采纳张子静先生著的《我的姊姊张爱玲》(学林出版社,1997年)一书的说法。
    [2]张爱玲:《私语》,《天地》第十期。
    [3]张爱玲:《私语》,《天地》第十期。
    [1]《女作家聚谈会》,《杂志》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4月10日出版。
    [2]汪宏声:《记张爱玲》,收入《贵族才女张爱玲》,四川文艺出版社,第12页。
    [3]见止庵,万燕著:《张爱玲画话》,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第120页,内有张爱玲画的毕业纪念漫画。
    [1]“编辑后记”,《杂志》第十三卷第六期,1944年9月10日出版。
    [1]《琉璃瓦》(作者自绘插图,1943年11月1日出版,第三年第五期)、《连环套》(长篇连载)(第三年第七期、八期、九期、十期、十二期,1944年1月一6月出版)
    [2]《古今》第三十七期,1943年12月16日出版。
    [3]冒鹤亭,《古今》第四十一一五十期,1944年2月一7月出版。
    [4]《古今》第五十期,1944年7月1日出版。
    [4]《古今》第五十六期,1944年10月1日出版。
    [1]《古今》第57期,1944年10月出版。
    [2]冒鹤亭,《古今》第三十八期。
    [3]冒鹤亭,《古今》第三十九期。
    [4]周黎庵,《古今》第四十二期。
    [5]冒鹤亭,《古今》第五十一期。
    [1]《茉莉香片》(第十一卷四期,1943年7月10出版,张绘插图)、《到底是上海人》(第十一卷五期,1943年8月10日出版)、《倾城之恋》(一、二)(第十一卷六期、第十二卷一期,1943年9月10日、10月10日出版,张绘插图)、《金锁记》(一、二)(第十二卷二期、三期,1943年11月10日、12月10日出版,张绘插图)、《必也正名乎》(第十二卷四期,1944年1月10日出版)、《年青的时候》(第十二卷五期,1944年2月10日出版,张绘插图)、《花凋》(第十二卷六期,1944年3月10日出版,张绘插图)、《爱》、《有女同车》、《走!走到楼上去》(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4月10日出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二、三)(第十三卷第二期、三期、四期,1944年5月10日、6月10日、7月10日出版,张绘插图)、《诗与胡说》(第十三卷第五期,1944年8月10日出版)、《忘不了的画》(第十三卷第六期,1944年9月10日出版)、《殷宝滟送花楼》(列女传之一)(第十四卷第二期,1944年11月10日出版)、《等》(第十四卷第三期,1944年12月10日出版)、《留情》(第十四卷第五期,1945年2月10日出版)、《创世纪》(特约中篇)(一、二、三)(第十四卷第六期、第十五卷第一期、三期、四期,1945年3月10日、5月10日、6月10日出版)、《姑姑语录》(第十五卷第二期,1945年5月10日出版)和《浪子与善女人》(炎樱作,张爱玲译)(第十五卷第四期,1945年7月10日出版)等。
    [2]座谈记录《传奇集评茶会记》发表于1944年9月10日出版的第十三卷第六期《杂志》上。
    [1]《杂志》第十三卷第六期,1944年9月10日出版。
    [2]会谈记录发表于1944年4月10日出版的第十三卷第一期《杂志》上。
    [3]对谈记录发表于1945年3月10日出版的第十四卷第六期《杂志》上。
    [4]《杂志》第十五卷第五期,1945年8月10日出版。
    [5]《三月的风》(扉页,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四月10日出版)、《四月的风》(扉页,第十三卷第二期,1944年5月10日出版)、《小署取景》(扉页,第十三卷第三期,1944年6月10日出版)、《等待着迟到的夏》(扉页,第十三卷第四期,1944年7月10日出版)、《跋扈的夏》(扉页,第十三卷第五期,1944年8月10日出版)、《新秋的贤妻》(扉页,第十三卷第六期,1944年9月10日出版)、《听秋声》(扉页,第十四卷第一期,1944年10月10日出版)。
    [1]洛川:《崔承喜二次来沪记》,《杂志》第十五卷第二期,1945年5月10日出版。
    [1]“编辑后记”,《杂志》第十三卷第六期,1944年9月10日出版。
    [1]陈蝶衣:《通俗文学运动》,《万象》十月号,第二年第四期,1942年10月出版。
    [2]陈蝶衣:《通俗文学运动》,《万象》十月号,第二年第四期,1942年10月出版。
    [3]陈蝶衣《通俗文学运动》,《万象》十月号,第二年第四期,1942年10月出版。
    [1]《杂志》十卷五期。
    [2]《杂志》十卷六期。
    [3]《杂志》十一卷一期,1943年4月出版,和《杂志》十一卷二期,1943年5月出版。
    [4]《杂志》第十三卷第一期,1944年4月10日出版。
    [1]柯灵:《遥寄张爱玲》,《收获》1982年第三期。
    [1]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三年十一期,1944年5月10日出版。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新东方》九卷四、五期合刊,1944年5月,又转发在《苦竹》第二期,1944年12月。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新东方》九卷四、五期合刊,1944年5月,又转发在《苦竹》第二期,1944年12月。
    [2]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三年十一期,1944年5月10日出版。
    [3]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三年十一期,1944年5月10日出版。
    [1]南容:《文学与民间文学》,《杂志》第十三卷第二期,1944年5月10日出版。
    [2]《杂志》第十三卷第二期、三期,1944年5月、6月出版。
    [1]《杂志》第十三卷第五期,1944年8月出版。
    [1]《万象》第四年第二期,1944年8月1日出版。
    [2]柯灵:《怀傅雷》,《天意怜幽草》,柯灵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6月,第141页。
    [3]骁夫《散文经纬》(第十三卷第三期,1944年6月10日出版)、哲非《小说的贫困及其出路》(第十三卷第六期,1944年9月10日出版)、南容的《文腔与语言》(第十四卷第三期,1944年12月10日出版)和雷婴的《散文的堕落》(第十四卷第五期,1945年2月10日出版)。
    [1]《杂志》第十三卷第四期,1944年7月出版。
    [2]《杂志》第十三卷第五期,1944年8月出版。
    [1]张爱玲:《童言无忌》,《天地》第七、八期合刊。
    [2]张爱玲:《谈音乐》,见《流言》,中国科学出版公司,1944年12月出版。
    [3]张爱玲:《童言无忌》,《天地》第七、八期合刊。
    [4]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杂志》第十一卷第五期,1943年8月10日出版。
    [5]张爱玲:《写什么》,《杂志》第十三卷第5期,1944年8月10日出版。
    [1]无边:《不了情》,《申报》“自由谈”,1947年4月14日。
    [2]罗然:《评〈不了情〉》,《大公报》“游艺”,1947年4月25日。
    [3]沙易:《评〈太太万岁〉》,1947年12月19日《中央日报》(上海)“剧艺”第509期,转引自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4]柯灵:《遥寄张爱玲》,《收获》1982年第3期。
    [1]关于当时电影院火爆场面的描写可见吉父《艺术?艺术家底良心!》,载1948年1月25日《大公报》“戏剧与电影”。
    [1]胡风:《从〈松花江上〉看电影艺术》,《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8年1月25日。
    [2]雪峰:《谈〈松花江上〉》,《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8年1月25日。
    [3]无边:《不了情》,《申报》“自由谈”,1947年4月14日。
    [1]梅朵:《不了情》,《文汇报》“浮世绘”,1947年4月14日。
    [1]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3日。
    [1]东方(虫帚)蝀:《〈太太万岁〉的太太》,《大公报》“大公园”,1947年12月13日。
    [2]方澄:《所谓“浮世的悲欢”--〈太太万岁〉观后》,《大公报》“大公园”,1947年12月14日。
    [3]沙易《评〈太太万岁〉》,1947年12月19日上海《中央日报》“剧艺”第509期,转引自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1]莘薤:《我们不乞求也不施舍廉价的怜悯--一个“太太”看了〈太太万岁〉》,1948年1月7日《大公报》“戏剧与电影”。
    [2]曰木:《看〈乱世儿女〉》,《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17日。
    [1]东方(虫帚)蝀:《张爱玲的风气》,1947年12月上海《〈太太万岁〉上演特刊》,收入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2]东方(虫帚)蝀:《银灯的旁边》,1948年1月12日《大公报》“大公园”。
    [1]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及其他》,见《流言》,中国科学出版公司,1944年12月出版。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2]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4页。
    [3]陈子善:《围绕张爱玲〈太太万岁〉的一场争论》,收入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1]知堂:《佐藤女士的事》,《女声》第4卷第2期,1945年7月15日出版。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月出版,第34页。
    [3]知堂:《佐藤女士的事》,《女声》第4卷第2期,1945年7月15日出版。
    [1]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见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
    [2]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3]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4页。
    [4]马克思原话为“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见马克思:《路易.巴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出版社,第97页。
    [1]伍尔芙:《妇女与小说》,《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97页。
    《申报》《文汇报》《大公报》《妇女杂志》《女声》《天地》《北斗》《晨报副镌》《晨报副刊》《茶话》《春秋》《大家》《电影》《电影月报》《电影画报》《独立评论》《东方杂志》《风雨谈》《妇人画报》《妇女月刊》《古今》《红杂志》《红玫瑰》《红豆》《滑稽杂志》《金屋》《京报副刊》《伉俪月刊》《快活》《苦竹》《良友画报》《论语》《宇宙风》《鲁迅风》《莽原》《每周评论》《明星》《女青年》《女子月刊》《千秋》《人世间》《人间世》《珊瑚》《上海文化》《上海生活》《诗创作》《诗创造》《水星》《万象》《文艺春秋》《文艺复兴》《西点》《现代》《现代评论》《现代妇女》《小说月刊》《小说月报》《小雅》《新女性》《新潮》《新青年》《新月》《西风》《夜莺》《宇宙风》《逸经》《语丝》《杂志》《紫罗兰》
    [1]《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哈贝马斯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
    [2]《包容他者》,M,哈贝马斯著,(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著,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4]《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
    [5]《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法)布迪厄著,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2月
    [6]《实践感》,M,(法)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
    [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M,(法)布迪厄著,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8]《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法)布迪厄著,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
    [9]《性经验史》,M,(法)福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10]《疯癫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疯癫史》,M,(法)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1]《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法)福柯,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12]《规训与惩罚》,M,(法)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13]《知识考古学》,M,(法)福柯,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4]《知识分子论》,M(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月
    [15]《东方学》,M,(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5月
    [16]《文化与帝国主义》,M,(美)萨义德著,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0月
    [17]《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18]《民族-国家与暴力》,M,(英)安东尼.吉登斯,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
    [19]《失控的世界》,M,(英)安东尼.吉登斯,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20]《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
    [21]《比较现代化》,M,(美)布莱克主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0月
    [22]《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美)刘易斯,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23]《知识分子》,M,(英)保罗.约翰逊,杨正润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24]《中国绅士》,M,费孝通著,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5]《中国绅士》,M,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5月
    [26]《中国绅士的收入》,M,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月
    [27]《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28]《士与中国文化》,M,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29]《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C,罗志田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30]《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C,罗志田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31]《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C,罗志田著,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月
    [32]《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C,高瑞泉、(日)山口久和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33]《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许纪霖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
    [34]《中国知识分子十论》,C,许纪霖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5]《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美)艾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美)柯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M,(美)周明之著,雷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38]《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C,高瑞泉、(日)山口久和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39]《剑桥中国晚清史》,M,(美)费正清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0]《剑桥中华民国史》,M,(美)费正清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1]《中国的现代化》,M,(美)罗兹曼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42]《近代上海大事记》,M,汤志钧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
    [43]《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M,忻平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44]《上海近代文学史》,M,陈伯海 袁进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
    [45]《晚清社会与文化》,M,夏晓虹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46]《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M,夏晓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47]《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迁》,M,袁进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48]《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卷),M,范伯群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49]《中国现代小说史》,M,(美)夏志清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50]《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美)李欧梵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51]《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M,陈育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52]《年轮--四十年代后半期的上海文学》,M,陈育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53]《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M,吴福辉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4]《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M,李今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55]《妇女与小说》,J,(英)伍尔芙,《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
    [56]《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孟悦、戴锦华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57]《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M,姚玳玫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58]《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史与文学发展史论》,M,王绯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
    [59]《中国近代报刊史》,M,方汉奇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
    [60]《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A,陈平原,收入《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C,陈平原、山口守编,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61]《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C,陈平原、山口守编,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62]《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M,蒋晓丽,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6月
    [63]《〈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M,侯杰,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64]《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美)黛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65]《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M,周海波、杨庆东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66]《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
    [67]《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
    [68]《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陈子善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69]《犹恋风流纸墨香--六十年文集》,丁景唐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70]《天意怜幽草》,柯灵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6月
    [71]《我与文坛》,赵景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
    [72]《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胡山源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73]《说不尽的张爱玲》,陈子善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6月
    [74]《聚散之间--上海文坛旧事》,孔海珠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
    [75]《流言》,张爱玲,上海:中国科学出版公司,1944年12月
    [76]《张爱玲文集》(1-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77]《苏青散文集》,方铭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