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章学诚在清代思想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他的学术思想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考据学格格不入,以至于在当时的学术界备受冷落;另一方面章学诚又被后世的清代思想史研究者奉为与戴震并列的“清代考证学运动思想代言人”。章学诚思想的这种诡谲命运透露出的信息是,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在中国学术界正在逐步退潮,对思想和义理的重视又重新占据了上风。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清末至当代百余年来章学诚思想研究的进程与发展,对其中较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五部著作进行了具体的评述。在总结前人理论得失的基础上,本文对章学诚的思想作了全面的审视,认为“文史校雠之学”是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基础,章学诚以“文史校雠之学”与清代考据学的“经学训诂”分庭抗礼,以“史学明道”为目标,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思想体系。就这一思想体系本身进行分析,可分为“历史哲学”、“文本诠释思想”和“考据学批判”三个部分,而最终则是要在“文史之学“的基础上“推原道术”,以史释经,推翻经学的垄断地位。
     章学诚的“历史哲学思想”论述了“道”在历史进程中的逐步展开,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为“理势”。从“理势”的观点来看,古今本为一体,历史学的知识不仅是“藏往”而且是“知来”,因此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贵在“心知其意”,“史义论”是章学诚历史认识方法的核心。最后章学诚探讨了各种“史体”的演变,主张以一种灵活变动的方式书写历史。
     章学诚的“文本诠释思想”是由其历史哲学衍生出来的。章学诚主张在历史书写中要透露出作者主体的“别识心裁”,这不仅是就史学领域而言,而且应该成为一切学术活动的中心原则。章学诚的“文本诠释思想”就建立在“别识心裁”的基础上。章学诚的“文本诠释思想”认为对语言的分析应注重“言外之意”,“文史”知识的构成有其主观性的成分,在具体的诠释方法上,章学诚认为除了要探究客观事实和“作者之心志”,诠释者主观的生存感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视野下,章学诚的“文本诠释思想”体现了“存在论”的特征。
     章学诚的“考据学批判”则从“衡论戴震”和“六经皆史”两个角度出发,对清代考据学的方法和思想原则进行了批判。在“衡论戴震”部分,章学诚指出戴震的学术能“见古人之大体,进窥天地之纯”,虽以训诂考据为根底但又不为其所牢笼,破汉学“墨守”之执,在思想和义理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戴震“心术未醇”,对考据学的方法过分夸大,从而使清代考据学的发展走上了狭窄的专门化道路。在“六经皆史”部分,章学诚从经史源流的关系出发,指出“史为经之源、经为史之遗”,六经是“即器明道”,器变道亦变,对“道”的认识应当从历史事变着眼而不是拘守六经。“六经皆史”批判了清代考据学“经学明道”的思想原则,开辟了以史释经、史学明道的学术路向。
     本文最后从清中期思想史的变动趋势中考察了章学诚思想的时代意义。清中期的思想界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动,汉宋之争趋于激烈,古文经学告退,今文经学兴起,乾嘉考据学在总结自身得失的基础上也在酝酿着“内在转向”,思想界的整体趋势是由“考据事实”向“追询思想”转变,章学诚的思想正是这一变动趋势的反映。同时,章学诚虽然是考据学的批评者,但其思想方法则是清代考据学理论的“会通”和“综合”。在这一意义上,章学诚实为清中期思想史承前启后的人物。
Zhang Xuecheng was a unique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of qi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his academic thought was so greatly contradict to the orthodox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to some degrees, those scholars even ignored his existence. But on the other h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ers consider him as the "spokesman of textual criticism movement of qing dynasty", an honor shared by Zhang Xuecheng and Daizheng. The information we can learn from Zhang Xuecheng thought’s unusual fate, that is ,the positivism was gradually ebb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but again the importance of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attracted researcher’s attention.
     Firstl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Zhang Xuecheng’s thought, which was spanned around 100 years, and makes concrete comment on 5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works among them. Based on previous scholar’s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makes an overall examination into Zhang Xuecheng’s thought. Zhang Xuecheng’s academic thought was based on his "collation theory", Zhang Xuecheng took his "collation theory" as a weapon to against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s "exegetical study", and constructed an complete thought system which was targeted at "illuminating Dao by historical study". If we take a close look and analyze this thought system as itself, no doub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at is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ought of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que of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The final purpose of Zhang Xuecheng’s thought is to illuminate Dao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interpret Confucianism six classics in the sense of history, in short, to demolish the monopoly posi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study.
     Zhang Xuecheng’s "historical philosophy" describes the progress of Dao, it consider the ultimate cause of historical progress is "Lishi". From the point of "Lishi", there is no separation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the knowledge of history stress not only "learn the past"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future". In this sense,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of history knowledge lays o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history", "meaning of history" is the core of Zhang Xuecheng’s historical cognitive method. Finally Zhang Xuecheng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recording style", and advocated to write history in a flexible style.
     Zhang Xuecheng’s "thought of text interpretation" was derived from his "historical philosophy". Zhang Xuecheng held that the historical narration should show author’s unique outstanding perspective. It should be the principle of any academic activities rather than only for historical studies. Zhang Xuecheng’s "thought of text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unique outstanding perspective", it laid importance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implication, and also considers that the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s somewhat subjective rather than objective. As to the concrete interpretation method, Zhang Xuecheng claimed that besides objective study and exploring author’s mental world, the interpreter’s subjective sense of existence should be consider as an indispensable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In the horizon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Zhang Xuecheng’s "thought of text interpretation " has a feature of“ontology”.
     Zhang Xuecheng’s "critique of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was start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e is "the comment of Daizhen"; another is "six classics were all history". In the part of "comment Daizhen", Zhang Xuecheng pointed out that Daizhen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was based on exegetical study, but Daizhen never limited his study in the scope of exegesis and finally comprehended "the ultimate truth of universe". But Daizhen's moral defect drives him to excessively exaggerated the advantage of textual criticism skill, it resulted in the "narrowness" of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of qing dynasty. In the part of "six classics were all history", Zhang Xuecheng closely examin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lassics and history, pointed out that" history is the source of classics, classics were the heritage of history". Six classics means to "illuminating Dao through things", if things changes, Dao also changes. To comprehend "Dao", one should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y rather than six classics. The theory of "six classics were all history" criticize the thinking principle of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of qing dynasty, paves a new academic road for "illuminating Dao through history study".
     Finally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Zhang Xuecheng’s thoughts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y of thought of Mid-qing dynasty. In the period of Mid-qing dynasty, the intellectual world was under a subtle change, the conflict between Han and Song school becomes intensified, ancient classics study subsided, modern script classical learning began to prosper,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also summarized its gain and loss in theory and tried a "internal turn". The overall trend of intellectual world was changed from "study facts" to "explore thoughts". To a certain degrees, Zhang Xuecheng’s thought precisely reflected this changing trend. Meanwhile, although Zhang Xuecheng was a well-known critic of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of qing dynasty, but his way of thinking is the integration of textual criticism theory of qing dynasty. In this sense, Zhang Xuecheng was actually the person who inherit the past and usher in the future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of Mid-qing dynasty.
引文
1章学诚:《答邵二云书》,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4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2章学诚:《家书二》,《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17页。
    3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160页,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4戴震:《古经解钩沉序》,《戴震文集》1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8页。
    
    1章学诚:《与林秀才》,《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41页。
    2章学诚:《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99页。
    3章学诚:《释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40页。
    4章学诚:《上辛楣宫詹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57页。
    5张尔田:《章氏遗书序》,《章学诚遗书》序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6章学诚:《报孙渊如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21页。
    7章学诚:《申郑》,《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0页。
    1章学诚:《史考释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443页。
    2【日】内藤湖南:《支那史学史》,转引自【日】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见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2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日】山口久和:《章学诚的知识论》中译本自序,见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中译本自序第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7页。
    1章学诚:《辨似》,《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58页。
    2章太炎曾将清代考据学的方法论特征总结为六点:“审名实,一也;重左证,二也;戒妄牵,三也;守凡例,四也;断情感,五也;汰华辞,六也。六者不具,而能成经师者,天下无有。”见《太炎文录初编·说林》,《章太炎全集》(四),11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参见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中国哲学》第22辑《经学今诠初编》。
    4戴震的文本诠释方法本不止于单纯的训解字义,而同时也注重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以意逆志”、“以志通词”,并由此阐发文本的思想涵义。但戴震后学对其文本诠释思想的理解则专注在语言文字一面,而缺失了对诠释对象“心志”的理解,从而走入了考据的死胡同。台湾学者龚鹏程曾对此有论述说:“戴震是‘先考字义,次通文义,志在闻道’,其后学却只考文字,不务闻道明道,形成段玉裁所说的‘寻其枝叶,略其本根’之纯技艺的‘小学’。”见龚著:《语文意义的诠释》,载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上,39页,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
    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178页。
    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第3页。
    2余英时:《章实斋与童二树》,见余著《论戴震于章学诚》283~289页。
    3阮元:《两浙輏轩录补遗》,见《章学诚遗书》621页。
    4参见杨际开译、陶德民撰:《内藤湖南的进步史观的形成-对章学诚〈文史通义〉的共鸣》
    5余英时:《‘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中译本代序》,见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序iv页,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6张尔田《史微》一书的宗旨接近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这也反映了章学诚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
    
    1参见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第八章第二节《内藤湖南与近代章学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胡适:《章实斋年谱》,2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3胡适:《章实斋年谱》,2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4胡适:《章实斋年谱》,2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5汪荣祖:《史学九章》,222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6汪荣祖:《史学九章》,222页。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序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汪荣祖:《史学九章》,165页。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420页。
    4参见钱穆著《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5如钱穆在1966年11月17日致余英时的信中明言:“实斋提倡史学,实于史学无深入,无多贡献可言。”见余英时著《钱穆与中国文化》,236页,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第1页。
    3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序9页。
    4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152页。
    
    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149页。
    2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90页。
    1参见余英时:《‘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中译本代序》,见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序iv–xiii页,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2杨立华:《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
    3杨立华:《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
    
    1【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82页,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2【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383页。
    3【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10页。
    4【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250页。
    5参见【美】倪德卫著、【美】万白安编、周炽成译:《儒家之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264页。
    2【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41页。
    3章学诚:《与周永清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26页。
    4【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第5页。
    5【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20页。
    6【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中译本自序第2页。
    1【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中译本自序第2页。
    2【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中译本自序第2页。
    3龚鹏程:《语文意义的诠释》,见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上,42~43页,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
    4高瑞泉:《〈章学诚的知识论〉序》,见【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序6页。
    5【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10页。
    
    1高瑞泉:《〈章学诚的知识论〉序》,见【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序3页。
    2朱敬武:《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序1页,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3朱敬武:《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201页。
    1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7页。
    2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3页。
    3章学诚:《知难》,《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33页。
    4【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中译本自序第1页。
    1章学诚:《史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74页。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257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2钱穆:《中国史学名著》,253页。
    1《庄子·天下篇》:“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2章学诚:《校雠通义》,《章学诚遗书》,99页。
    3参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第86则《章实斋与随园》:“道乃百世常新之经,事为一时已陈之迹。《庄子·天运》篇记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天道》篇记,恒公读圣人之书,轮扁谓书乃古人糟粕,道之精微,不可得传。……是则以六经为存迹之书,乃道家之常言。六经皆史之旨,实肇端与此。……经本以载道,然使道不可载,可载非道,则得言忘意之经,尽为记言存迹之史而已。”见《谈艺录》补订本265页。
    
    1刘知几:《史通·史通序录》,第1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页。
    3章学诚在《〈文格举隅〉序》中提出“文心”的概念说:“易尽者经生之学,难穷者文人之心,经学欲其成家,文心欲其合格,故文之有格,同于学之有家法也。抑文心无穷,文格有尽,以有尽之格,而运以无穷之心,亦曰得其所以为文者。”(见《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31页)在《赵立斋〈时文题式〉引言》中则进一步阐述:“余惟古人文成法立,如语言之有起止,啼笑之有收纵,自然之理,岂有一定式哉!文而有式,则面目雷同,性灵锢蔽,而古人立言之旨晦矣。”(见《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33页)在一定程度上,“文心”同“性灵”在概念上是相通的。
    1钱大昕:《与友人书》:“予以为方(苞)所得者,古文之糟粕,非古文之神理也。王若霖言:‘灵皋以古文为时文,却以时文为古文。’方终身病之。”见钱大昕撰、吕友仁标校《潜研堂文集》,60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262页。
    3蒋子潇:《游艺录》,转引自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531页。
    4章学诚:《答沉枫樨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4页。
    5章学诚:《与汪龙庄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93页。
    1朱熹:《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7年。
    2转引自钱穆:《朱子学提纲》,150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王守仁:《传习录·答欧阳崇一》,《王阳明全集》上,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第333页。
    5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426页,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
    6龚自珍:《江子屏所著书叙》,《龚自珍全集类编》24页,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7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5页。
    8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5页。
    9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6页。
    1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7页。
    2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5页。
    3参见余英时《天人之际(2003年)》,见余英时著、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章学诚:《天喻》,《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32页。
    5章学诚:《原道》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4页。
    6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7页。
    7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7页。
    8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6页。
    9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6页。
    10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6页。
    1章学诚:《说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21页。
    2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6页。
    3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7页。
    4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7页。
    5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7页。
    6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2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7章太炎:《国故论衡》,4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章学诚:《文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6页。
    1章学诚:《文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7页。
    2朱熹:《朱子语类》卷12,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李塨:《传注问》,转引自胡适:《戴东原的哲学》,第6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4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49页。
    5章学诚:《文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6页。
    6章学诚:《文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7页。
    7章学诚:《文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6页。
    8【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149页。
    9章学诚:《文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6页。
    10章学诚:《文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6页。
    
    1《周易·系辞传中》
    2李光地撰、李一忻点校:《周易折中》下,第824页,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
    3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6页。
    
    1章学诚:《博杂》,《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39页。
    2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7页。
    3章学诚:《立言有本》,《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59页。
    4章学诚:《立言有本》,《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59页。
    5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2页。
    6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第236页
    1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5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章学诚:《礼教》,《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页。
    3章学诚:《礼教》,《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页。
    4张寿安研究清代礼学的结论是:“有清一代儒者治礼,专其心力于冠、婚、丧、祭、葬、乡饮、乡射等,罕言《周礼》,或即是在此政治族群相抗拮的主客观因素下所做的抉择。”见张寿安著《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26页。
    5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文集》,168页。
    1章学诚:《礼教》,《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71页。
    2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页。
    3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7页。
    4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7页。
    5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8页。
    1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8页。
    2章学诚:《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1页。
    3章学诚:《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1页。
    4章学诚:《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2页。
    5章学诚:《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1页。
    6《圆通》篇已佚失,在现有的《章学诚遗书》中未见著录。
    7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9页。
    8章学诚:《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1页。
    9章学诚:《家书二》,《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17页。
    10参见【英】柯林武德著、陈静译:《柯林武德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余英时:《中国史学思想的反思》,见余英时著、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412页。
    2董平:《浙江思想学术史》,39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上,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章学诚:《易教》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页。
    2章学诚:《易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第1页。
    3章学诚:《原道》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4页。
    4章学诚:《原道》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5页。
    5章学诚:《原道》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6页。
    1章学诚:《经解》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页。
    2章学诚:《原道》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5页。
    3余英时:《中国史学思想的反思》,见余英时著、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411页。
    4章学诚:《原道》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4页。
    5【日】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194页,见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2【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163-164页。
    3章学诚:《史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71页。
    4章学诚:《史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72页。
    1【英】柯林武德著、陈静译:《柯林武德自传》,9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章学诚:《史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72页。
    3章学诚:《释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39页。
    4章学诚:《释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37页。
    5章学诚:《释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40页。
    
    1【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第1页。
    2关于“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历史哲学”之区分,参见【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章学诚:《上朱大司马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7页。
    2章学诚:《家书三》,《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19页。
    3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2页。
    4钱大昕:《二十二史札记序》,见赵翼著《二十二史札记》序1页,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1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页。
    2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247页。
    3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1页。
    4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页。
    5详见章学诚:《州县请立志科议》,《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35~839页。
    6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1页。
    7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1页。
    
    1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6页。
    2《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3《孟子·滕文公下》
    4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2页。
    5章学诚:《原道》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3页。
    6章学诚:《言公》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2页。
    1章学诚:《申郑》,《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0页。
    2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2页。
    3朱敬武:《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46页。
    4余英时:《20世纪中国国史概念的变迁》,见余英时著、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370~371页。
    1章学诚:《与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7页。
    2章学诚:《与汪龙庄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93页。
    3章学诚:《博杂》,《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40页。
    4章学诚:《诗话》:“比如人身,学问,其神智也;文辞,其肌肤也;考据,其骸骨也;三者备而后谓之著述。”《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95页。章学诚的这一比喻虽是就一般的著述而言,但也可以用来理解史学中“事”、“文”、“义”三者的关系。
    5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3页。
    6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3页。
    7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3页。
    8章学诚:《答客问》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7页。
    1董平:《浙江学术思想史》,402页。
    2参见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见余著《论戴震与章学诚》234~282页。
    3【英】柯林武德著、陈静译:《柯林武德自传》,105页。
    4【英】柯林武德著、陈静译:《柯林武德自传》,107页。
    
    1章建刚:《〈柯林武德自传〉译序》,见【英】柯林武德著、陈静译:《柯林武德自传》,序4页。
    2见刘知几:《史通·内篇·六家第一》。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468页。
    1刘咸炘:《史学述林》,转引自朱敬武:《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209页。
    2刘咸炘:《史学述林》,转引自朱敬武:《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209页。
    3台湾学者李纪祥认为:“(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袁枢(1131~1205)之《通鉴纪事本末》,本当随《资治通鉴》而入类,但袁枢以‘事’为主的编史方式,随着《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的相继出现,均法袁枢编史之方式,遂使袁枢之书由边陲而向中心移动,受到编史者与编史目者的注意。特别是从‘史体’角度,袁枢之书及其体便成为编纂正史时的第三种候选考量,由是袁枢之书也在史类上挤入第三类。”也就是说,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本身虽然是抄撮成书,并无深意,但由于追随者众,至迟在清代中期,也就是《四库全书》的开馆修纂之日起,已被学者正式承认为“纪传”、“编年”之外的第三种“史体”。上文引自李纪祥《刘知几的史体论与备体观》,见李著《时间·历史·叙事》,114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6页。
    5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7页。
    1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6页。
    2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1页。
    3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1页。
    4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8页。
    5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7页。
    6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7页。
    
    1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6页。
    2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7页。
    3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7页。
    4章学诚:《上朱大司马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7页。
    
    1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2页。
    2章学诚:《答客问》,《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3页。
    3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8页。
    4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8页。
    5张舜徽:《张舜徽集·文史通义平议》521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8页。
    1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9页。
    2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6页。
    3章学诚:《书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页。
    4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6页
    5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3页。
    
    1章学诚:《报黄大俞先生》,《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33页。
    2何炳松:《〈章实斋年谱〉序》,见胡适著《章实斋年谱》第8页。
    3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
    4郑樵:《夹漈遗稿·寄方礼部书》,中华书局,1985年。
    1章学诚:《申郑》,《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49页。
    2章学诚:《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1页。
    3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8页。
    4章学诚:《书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9页。
    5见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书教》下,《文史通义校注》上,53页。
    1钱谦益:《与卓去病论经学书》,见钱谦益著、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初学集》,170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2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280页。
    4钱大昕:《臧玉林经义杂识序》,《潜研堂文集》卷24,390页。
    5钱大昕:《臧玉林经义杂识序》,《潜研堂文集》卷24,390页。
    6戴震:《与某书》,《戴震全集》(第一册),21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7戴震:《古经解钩沉序》,《戴震文集》,146页。
    1章学诚:《家书三》,《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19页。
    2章学诚:《与族孙汝楠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0页。
    3章学诚:《与族孙汝楠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0页。
    4章学诚:《家书二》,《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17页。
    5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7页。
    6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8页。
    7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7页。
    1阮元:《性命古训》,阮元撰、邓经元点校《研经室集》上《研经室一集》卷10,21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章学诚:《辨似》,《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57页。
    3章学诚:《说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27页。
    1章学诚:《说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27页。按:清代考据学对孔子“仁”之意义进行理解的一个具体例证是阮元的《论语论仁论》,阮元归纳了总结了《论语》中出现的“仁”字,“《论语》言五常之事详矣,惟论“仁”者凡五十有八章,“仁”字之见于《论语》者凡百有五,为尤详。”(《研经室集》上,176页)最后将其义指归纳为“相人偶”。此即代表了清儒治学的程序,以归纳法的手段求得文字的“本义”,再以此“本义”解说全经,而语言所处的“历史情景”则不在其考察范围之中。故其视“本义”为经书中文字的唯一意义,阮元在《王伯申经义述闻序》中说:“《经义述闻》一书,凡古儒所误解者,无不旁徵曲喻,而得其本义之所在。使古圣贤见之,必解颐曰:‘吾言固如是’。数千年误解之,今得明矣。”(《研经室集》,121页)但后世学者并不信服阮元严格归纳出的“仁”之“本义”,如晚清学者朱一新即直率地指出:‘阮文达此言恐是误读郑《注》……《研经室集》论性理诸篇支离已甚,其书精处不在此,学者毋为所惑。”(朱一新著:《无邪堂答问》,第31~3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章学诚:《知难》,《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32页。
    3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19页。
    4【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235页。
    5【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618页。
    1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6页。
    1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6页。
    2《周易·系辞上传》
    3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6页。
    4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6页。
    5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20页。
    6张祥龙:《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98~10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6页。
    8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6页。
    9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20页。
    1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页。
    2章学诚:《易教》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4《庄子·天道》
    5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见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6陈献章:《白沙子全集》卷一《道学传序》,乾隆辛卯碧玉楼藏版。
    7参见【美】倪德卫著、【美】万白安编、周炽成译《儒家之道》第十六章《章学诚的哲学》。
    
    1龚鹏程:《语文意义的诠释》,见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上,28页。
    2章学诚:《吴澄野太史〈历代诗钞〉商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00页。
    1参见龚鹏程:《语文意义的诠释》,见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上。
    2龚鹏程:《语文意义的诠释》,见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上,42页。
    3段玉裁:《博陵尹师所赐朱子小学恭跋》,《经韵楼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34~1435册,影印清嘉庆19年刻本。
    
    1章学诚:《辨似》,《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58页。
    2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7也。
    3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3页。
    4章学诚:《辨似》,《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58页。
    5章学诚:《与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7页。
    6章学诚:《与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77页。
    7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8页。
    1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2页。
    2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2页。
    3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9页。
    4章学诚:《与朱少白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9页。
    5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3页。
    6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3页。
    7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9页。
    8章学诚:《家书四》,《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21页。
    1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3页。
    2章学诚:《博约》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9页。
    3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4页。
    4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4页。
    5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7页。
    6章学诚:《说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26页。
    7章学诚:《与钱献之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94页。
    8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0页。
    9章学诚:《答沈枫樨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3页。
    1章学诚:《候国子司业朱春浦先生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52页。
    2章学诚:《与周永清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25~726页。
    3袁宏道:《序小修诗》,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263页。
    1章学诚:《知难》,《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32页。
    2章学诚:《为谢司马撰〈楚辞章句〉序》,《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15页。
    3章学诚:《为谢司马撰〈楚辞章句〉序》,《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15页。
    4朱熹:《朱子语类》卷139,32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5这段话是章学诚对司马迁的原文的节录,见《质性》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8页,司马迁的原文是:“(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尘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见《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
    6章学诚:《质性》,《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8页。
    7章学诚:《质性》,《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7页。
    1章学诚:《质性》,《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7~178页。
    2《论语·子路第十三》
    3章学诚:《质性》,《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9页。
    4章学诚:《质性》,《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7页。
    1章学诚:《质性》,《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9页。
    2章学诚:《又与朱少白》,《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74页。
    3参见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见何著《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四库全书总目》卷81“《钦定皇朝通志》”条,7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四库全书总目》卷81“《文献通考》”条,697页。
    6章学诚:《答客问》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7页。
    1章学诚:《释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40页。
    2章学诚:《诗话》,《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95页。
    3章学诚:《说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23~224页。
    4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2页。
    5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3页。
    6章学诚:《〈刘忠介公年谱〉叙》,《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37页。
    7章学诚:《〈刘忠介公年谱〉叙》,《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37页。
    1章学诚:《质性》,《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78页。
    2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7页。
    3龚鹏程:《语文意义的诠释》,见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上,56页。
    4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8页。
    5【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173页。
    1【美】戴维·E·林格:《〈哲学解释学〉编者导言》,见【德】加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序4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美】戴维·E·林格:《〈哲学解释学〉编者导言》,见【德】加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序4~5页。
    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228页,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4将哲学解释学区分为“认知诠释学”和“本体诠释学”,这一观点出于潘德荣《知识论与诠释学》,见洪汉鼎、傅友军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三辑,56-65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参见陈祖武:《乾嘉学派吴皖分野说商榷》,《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7期。
    2惠栋:《经义考序》,见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23册,影印清道光二十年卢枢清雅堂刻本。
    3李海生:《清初学术的两次转变及其思想史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77~82页。
    4转引自蔡锦芳著:《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81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戴震:《古经解钩沉序》,《戴震文集》,146页。
    6洪榜:《戴先生行状》,见《戴震文集》,252页。
    7戴震:《古经解钩沉序》,《戴震文集》,145页。
    8戴震:《毛诗补传序》,《戴震文集》,147页。
    1戴震:《春秋究遗序》,《戴震文集》,149页。
    2戴震:《郑学斋记》,《戴震文集》,177页。
    3戴震:《毛诗补传序》,《戴震文集》146页。
    4钱钟书:《管锥编·左传正义·隐公元年》,171~1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戴震的文本诠释思想有“语文诠释”和“心理诠释”两个层面,这是戴震区别于乾嘉时期一般考据学者之所在。戴震的“语文诠释”为人们所熟知,乾嘉学者所认可、戴震后学所继承的也主要是其“语文诠释”的方法,而对其“心理诠释”的方法则缺乏认识,这也是乾嘉汉学以小学方面的成就而著称、缺乏义理思想的原因。现代学者在西方诠释学理论的启发下,对戴震的文本诠释思想有了较前人更为深入的了解,如周光庆在《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论及戴震的文本诠释思想时曾提出:“在戴氏的心目中,自两汉以来直到他所在的雍乾时期,学者们解释儒家经典在方法上常常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偏差:一种偏差是‘凿空言理’,‘语言文字实未之知’,疏于语言解释。这种偏差主要出自宋明的许多理学家;他与当时的多数学者对此都有共同的认识。而另一种偏差则是不注重阐发义理,不注重‘以心相接’,略于心理解释。这种偏差往往出自当时的考据学者,而恰恰是他与当时许多学者学术思想分歧之所在。……总之,无论从理论内涵还是从运作方式来看,语言解释与心理解释都各有其特性和功能,二者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戴震经典解释方法论的主体。”见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443~44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台湾学者龚鹏程也认为,戴震理解和诠释经典的方法包含着语文、历史和心理几个层面,但由于戴震在言谈、文章中偏重就语言这一点理论,因此加强了人们对其“语文诠释”方法的印象,而段玉裁、王念孙等人则将戴震的方法完全简化为“声音文字之学”,导致乾嘉汉学仅能“识字”而不能“明道”。参见龚鹏程:《语文意义的诠释》,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
    6潘德荣:《知识论与诠释学》,见洪汉鼎、傅永军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三辑,61页。
    1戴震:《与某书》,《戴震全集》(第一册),211页。
    2戴震:《与某书》,《戴震全集》(第一册),211页。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289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4章学诚:《原道》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4页。
    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426页。
    6章学诚:《辨似》,《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58页。
    1王晴佳:《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第三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255页。
    3章学诚:《原学》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8页。
    4【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190页。
    1在这方面,黄俊杰的意见似乎值得注意。黄俊杰认为儒家经典中的普遍之“理”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这就意味着在儒家透过历史叙述以证立普遍理则的过程中,经典的解读者实居于枢纽之地位,因为只有经典解读者才能体认圣人的行谊,也只有经典解者才能开发出潜藏的“道”或“理”。事实上章学诚一再强调的正是在诠释过程中诠释者的枢纽地位,而考据学者强调的则是“文本原义”的枢纽地位,这两种诠释思想的差异是章学诚与考据学者的根本矛盾所在。黄俊杰并认为理想的诠释方法是“经史通贯”、“理事并观”、“求一贯于多识之中”,在特殊而具体的历史经验中寻求普遍而抽象的理则,这一论点与章学诚所言:“言性命者必究于史”似乎存在着某种神似之处。总之,章学诚的文本诠释思想与儒家传统有着深厚的关系,这一点值得我们继续推论研究。参见李清良:《黄俊杰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类型、方法与特质》,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一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王晴佳:《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1见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4页。
    2参见仓修良、叶建华著:《章学诚评传》第十一章“浙东史学的殿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章学诚:《与史余村》,《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6页。
    2章学诚:《与史余村》,《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7页。
    3章学诚:《与族孙汝楠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0页。
    4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3页。
    1余英时曾对此分析推断说:“实斋丙戌年在朱笥河、钱晓徵面前极力为东原的《原善》辩护,显见他已读过《原善》稿本。我相信实斋之知有《原善》其书或即直接得之东原。甚至东原当天在修宁会馆中即出示实斋以原稿,亦为情理所可有之事。”见余著《论戴震与章学诚》15页。
    2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3页。
    3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2页。
    4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3页。
    5章学诚在《和州志·艺文书序例》中说:“六经皆属掌故,如《易》藏太卜,《诗》在太师之类。”见《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12页。
    6章学诚:《记与戴东原论修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84页。
    7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2页。
    8仓修良在章学诚《答客问》一文的注释中说:“吴颖芳(1702—1781),清朝文人。字西林,号树虚,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博览群籍,‘常怪郑樵《通志》,务与先儒为难,于是取《六书》《七音》《乐略》,一一尊先儒而探其源,成《吹幽录》五十卷,《说文理董》四十卷,《音韵计论》四卷,《文字源流》六卷,《金石文释》六卷。’又有《临江乡人诗集》四卷。”见《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54页。
    1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文集》,141页。
    2《四库全书总目》卷119《通雅》条,1028页。
    3《四库全书总目》卷119《丹铅录》条,1026页。
    4章学诚:《说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29页。
    5胡适《章实斋年谱》:“先生(章学诚)由宁波返和州,道过杭州,闻戴震与吴颖芳谈次痛诋郑樵《通志》。其后学者颇有訾謷。先生因某君叙说,辨明著述源流。其文上溯马、班,下辨《文献通考》,皆史家要旨,不尽为《通志》发。初名《〈续通志〉叙书后》,后易名《申郑篇》。”见胡适著《章实斋年谱》49页。
    6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465页。
    7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42页。
    8据段玉裁编《戴东原先生年谱》:“乾隆三十八年已,五十一岁。……上开四库馆,……上素知有戴震者,故以举人特召,旷典也。”见《戴震文集》,233页。
    
    1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2页。
    2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中,76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3页。
    4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3-134页。
    1戴震:《与段若膺书》,《戴震全集》(第一册),228页。亦见于段玉裁编《戴东原先生年谱》,载《戴震文集》241页。
    2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4页。
    3章学诚:《与史余村》,《文史通义新编新注》
    4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127页。
    5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4页。
    6黄爱平:《乾嘉汉学治学宗旨及其学术实践探析》,《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章学诚:《〈郑学斋记〉书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81页。
    2章学诚:《〈郑学斋记〉书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81页。
    3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5页。
    4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7页。
    5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6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7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140页。
    
    1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2页。
    2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2页。
    3参见【美】倪德卫著、【美】万白安编、周炽成译《儒家之道》322~323页。
    4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8页。
    5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7页。
    6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见《戴震文集》,223页。
    1余英时论述戴震在1757年的学术转向时说:“1757年东原游扬州,识定宇于都转运使卢雅雨见曾署中,论学极为相得,这是乾、嘉学术史上一件大事。……积极方面,定宇是否影响了东原此后在义理方面的发展,是别一问题。但消极方面,惠、戴1757年扬州之会,彼此曾默默地订下了反宋盟约大概是可以肯定的。”见余著《论戴震与章学诚》121~122页。
    2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文集》,141页。
    3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08页。
    4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8页。
    5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9页
    6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9页。
    1章学诚:《与陈鉴亭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7页。
    2章学诚《又与朱少白书》:“(朱子之教)一传而为蔡九峰、黄勉斋,再传而为真西山、魏鹤山,三传而为黄东发、王伯厚,气候如许白云、金仁山、王会之,直至明初宋潜溪、王义乌,其后为八股时文中断。至国初而顾亭林、黄梨洲、阎百诗皆俎豆相承,甚于汉之经师谱系。戴氏亦从此数公入手,而痛斥朱学,此饮水而忘其源也。”见《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83页。
    3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3页。
    4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266页。
    5详见【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56~57页。
    6卢文弨:《书学蔀通辨后》,见卢文弨著、王文锦点校《抱经堂文集》,14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章学诚:《信摭》,《章学诚遗书》,370页。
    2章学诚:《乙卯札记》,《章学诚遗书》,393页。
    3章学诚:《朱陆》,《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7页。
    4参见汪学群《关于清前期学术思想的争论》第二节《理学与心学之争》,《清史论丛》2001年号,202~207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5章学诚:《朱陆》,《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7页。
    6章学诚:《朱陆》,《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8页。
    7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中,760页。
    1章学诚:《又与朱少白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83页。
    2章学诚:《家书五》,《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22页。
    3章学诚:《朱陆》,《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7页。
    4章学诚:《书朱陆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33页。
    5章学诚:《朱陆》,《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8页。
    6章学诚:《答邵二云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84页。
    7张其锦:《凌次仲先生年谱》,见薛贞芳主编《清代徽人年谱合刊》上,551页,黄山书社,2006年。
    8凌廷堪:《戴东原先生事略状》,见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校礼堂文集》,31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凌廷堪:《戴东原先生事略状》,见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校礼堂文集》317页。
    1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章学诚:《家书五》,《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22页。
    1章学诚:《与胡洛君论校〈胡稚威集〉二简》,《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3页。
    2参见仓修良、叶建华著:《章学诚评传》第十一章“浙东史学的殿军”。
    3金毓黼:《中国史学史》,2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313页。
    5【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374页。
    6周积明:《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迸展及其述评》,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3期。
    1章学诚:《与邵二云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65页。
    2章学诚:《与邵二云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64页。
    3章学诚:《邵与桐别传》,《章学诚遗书》,177页。
    4章学诚:《邵与桐别传》,《章学诚遗书》,177页。
    5章学诚:《与阮学使论求遗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55页。
    6杜维运在《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史学派之兴起》一文中指出:“元明之世,浙东史学虽趋衰微,而其统不绝。以元代而论,浙东学者讲性理之学以外,往往兼治史学,如元末诏修宋辽金三史,甬人袁鹳出其先世遗书有关史事者上之,诸史之成,多所取资。袁氏当从王应麟游,以学显于朝。降至明初,浦江宋濂、义乌王祎、宁海方孝孺,危学笃行,见重于时,亦皆有其史学。明初以后,浙东史学诚衰,至清初黄宗羲出,则骤成中兴之新局面,此下遂开宁波万斯同、全祖望与绍兴章学诚、余姚邵晋涵之史学。数百年间,师教乡习,濡染成风,前后相维,若脉可寻,此‘浙东史学派’之可以成立者也。”以上转引自何冠彪《浙东学派问题平议》,《清史论丛》第七辑,2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0月,惟何冠彪认为此段文字抄袭自陈训慈《清代浙东之史学》。
    7章学诚:《又与朱少白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83页。
    1【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61页。
    2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1页。
    3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1页。
    4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1页。
    5章学诚:《书孙渊如观察原性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70页。
    
    1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2页。
    2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2页。
    3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1页。
    4钱钟书:《谈艺录》,262~264页。
    5【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91页。
    6陈祖武:《读章实斋家书札记》,《清史论丛》2001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1页。
    1章学诚:《报孙渊如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21页。
    2章学诚:《方志立三书议》,《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27页。
    3章学诚:《易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第1页。
    4章学诚:《浙东学术》,《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22页。
    5章学诚:《和州志·艺文书序例》,《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12页。
    1胡适:《章实斋年谱》,119~120页。
    2张舜徽:《张舜徽集·文史通义平议》,519页。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465页。
    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255~256页。
    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432页。
    6【日】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1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7仓修良、叶建华著:《章学诚评传》,177页。
    
    1章学诚:《邵与桐别传》,《章学诚遗书》177页。
    2章学诚:《丙辰札记》,《章学诚遗书》390页。
    3章学诚:《史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71页。
    4章太炎:《国故论衡》,45页。
    1朱熹:《朱子语类》卷122,2951页。
    2朱熹:《朱子语类》卷122,2952页。
    3《四库全书总目》卷1“经部总叙”,第1页。
    4《四库全书总目》卷45“史部总叙”,397页。
    5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序3页。
    6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2页。
    7钱大昕:《〈二十二史札记〉序》,见赵翼著《二十二史札记》序1页。
    8钱大昕:《〈二十二史札记〉序》,见赵翼著《二十二史札记》序1页。
    1钱大昕:《〈二十二史札记〉序》,见赵翼著《二十二史札记》序1页。
    2袁枚:《史学例议序》,见《小仓山房诗文集·文集》卷1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章学诚:《家书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23页。
    4章学诚:《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42页。
    5章学诚:《家书二》,《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17页。
    6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见陈著《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50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章学诚:《上朱大司马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7页。
    2章学诚:《上朱大司马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7页。
    3章学诚:《上朱中堂世叔》,《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0页。
    4章学诚:《言公》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2页。
    5【日】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198~1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6章学诚:《丙辰札记》,《章学诚遗书》388页。
    1章学诚:《上朱大司马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67页。按:章学诚《报孙渊如书》中所云:“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为史学”,也应当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所谓“史学”,是以“史义”为中心的著述,而不是胡适所理解的仅供纂辑考订之用的“史料”。
    2章学诚:《原道》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0页。
    3参见陈来《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见陈来著《诠释与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82页。唯名论是中世纪西方经院哲学的一种,认为存在的都是个别事物,没有作为“实体”存在的“共相”;与之相对的是实在论,认为“共相”是实体性的存在。参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12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胡适:《章实斋年谱》,74页。
    3章学诚:《书〈贯道堂文集〉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61页。
    4章学诚:《书〈贯道堂文集〉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61页。
    5章学诚:《易教》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第1页。
    6章学诚:《原道》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4页。
    7王夫之:《周易外传》卷5,转引自嵇文甫著《王船山学术论丛》,51页,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8章学诚:《原道》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1页。
    
    1章学诚:《原道》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1页。
    2章学诚:《与陈鉴亭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7页。
    3章学诚:《与陈鉴亭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8页。
    4章学诚:《原道》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01页。
    5章学诚:《与陈鉴亭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8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理”字条,《戴震全集》(第一册)166~167页。
    2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文集》141页。
    
    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26页。
    2凌廷堪:《戴东原先生事略状》,《校礼堂文集》,317页。
    3凌廷堪:《好恶说》,《校礼堂文集》,144页。
    4凌廷堪:《好恶说》,《校礼堂文集》,143页。
    1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385~386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页。
    2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上,商务印书馆,1937年。
    3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上
    4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
    5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24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朱维铮说:“胡适当年的一个意见,还是有道理的。胡适不同意《汉学商兑》书出而汉学之焰‘渐熄’的皮相见解,以为咸丰以后,‘汉学之焰确然渐熄’,但此中功罪,‘不如归到洪秀全和杨秀清的长发军’。”见朱维铮著《中国经学史十讲》,152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参见【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第一章《序说—兼研究史摘要》。
    2参见柴德赓著《章实斋与汪容甫》一文,文载于柴著《史学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章学诚:《又与朱少白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83页。
    4章学诚:《又与朱少白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83页。
    1章学诚:《〈四书释理〉序》,《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35页。
    2章学诚:《〈四书释理〉序》,《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35页。
    3章学诚:《书孙渊如观察〈原性〉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70页。
    4章学诚:《书孙渊如观察〈原性〉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70页。
    1章学诚:《书孙渊如观察〈原性〉篇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570页。
    2详见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见辛华、任菁编:《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新儒学论著辑要》,468~50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21页。
    2章学诚:《家书五》,《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22页。
    3章学诚:《家书三》,《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19页。
    4章学诚:《邵与桐别传》,《章学诚遗书》178页。
    5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266页。
    1参见高瑞泉:《〈章学诚的知识论〉序》,见【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序1~7页。
    2章学诚:《邵与桐别传》,《章学诚遗书》177页。此语为邵晋涵所言,但章学诚赞成之,故视为章、邵二人的共同宗旨。
    3皮锡瑞:《经学历史》,83页。
    1皮锡瑞:《经学历史》,93页。
    2皮锡瑞:《经学历史》,27页。
    3章学诚:《原道》,《文史通义新编新注》96页。
    4皮锡瑞:“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汉初旧说,分明不误;东汉以后,始疑所不当疑。……孔(颖达)《疏》乃谓文王、周公所作为经,孔子所作为传矣。……杜预乃谓周公所作为旧例,孔子所修为新例矣。……章学诚乃谓周公集大成,孔子非集大成矣。”见皮著《经学历史》,20页。
    5章学诚:《与严冬友侍读》,《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06页。
    6章学诚:《校雠通义》,《章学诚遗书》96页。
    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178页。
    2详见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柳诒徵:《国史要义》,96页。
    5《孟子·离娄章句下》
    6《史记》卷47《孔子世家》
    1章学诚:《史德》,《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64页。
    2仓修良认为:“章学诚所强调的“史义”,又非一般人所能掌握的浅显的“义”,而是具有很高的标准和深刻的内涵,那就是要掌握那些能反映历史运动发展趋势的历史理论和观点,能“推明大道”、“持世救偏”的历史理论和观点。这就把“史义”论与“经世”论有机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和层次。”见仓修良、叶建华著:《章学诚评传》,203页。
    3《四库全书总目》卷45“史部总叙”,397页。
    4章学诚:《言公》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02页。
    5庄存与:《春秋要旨》,转引自【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129页。艾尔曼在书中分析庄存与的“《春秋》学”思想时说:“庄分析《春秋》要旨时解释道:世人尊崇《春秋》不是因为它是一部记事的史书,其言外之意超乎其记载内容。据其言外之意,可通其所记之事的意蕴,据其所记之事,可明其言外之意。因此,《春秋》的价值在于它的义法,不是它的记事。……历史摆脱了‘事’的禁锢,重新回归万古常新的‘义’。……《春秋》记载的事件本身是前途暗淡的,是动乱、死亡、毁灭的写照。但是,这些事指向更高层次的义旨,也即孔子借《春秋》阐发的圣人思想。”(《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127页)从艾尔曼的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常州今文学派对历史之“义”的的重视方面与章学诚实有诸多的共通之处。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433页。
    2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236页。
    3这篇文章名为《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又题作《治学》,龚自珍在文中开宗明义说道:“自周而上,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也;一代之学,皆一代王者开之也。有天下,更正朔,与天下相见,谓之王;佐王者谓之宰,天下不可以口耳喻也,载之文字谓之法,即谓之书,谓之礼,其事谓之史,职以其法载之文字而宣之士民者,谓之太史,谓之卿大夫。”见龚自珍著、夏田蓝编《龚定庵全集类编》66页,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4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见龚自珍著、夏田蓝编《龚定庵全集类编》67页。
    1【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和思想》,380页。
    2【日】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2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陈鹏鸣:《试论章学诚对于近代学者的影响》,《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1何炳松:《〈章实斋年谱〉序》,见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序7页。
    2皮锡瑞:《章实斋文史通义书后》,《师伏堂骈文》四,《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567册,影印清光绪二十一年师伏堂刻本。
    3章太炎:《国故论衡》,47页。
    4【日】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2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5章太炎:《国故论衡》,53页。
    1钱基博:《复堂日记序》,见谭献《复堂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钱基博:《复堂日记序》,见谭献《复堂日记》。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6页。
    4傅斯年的治学方法承自阮元,并将其归纳为“以语言学的方法解释思想史的问题”,而于戴震则有所不取,傅氏自言曰:“然而戴氏之书犹未脱乎一家之言,虽曰疏证《孟子》之字义,固仅发挥自己之哲学耳。至《性命古训》一书而方法丕变。阮氏聚积《诗》、《书》、《论语》、《孟子》中之论性、命字,以训诂学的方法定其字义,而后就其字义疏为理论,以张汉学家哲学之立场,以摇程朱之权威。夫阮氏之结论固多不能成立,然其方法则足为后人之思想史者所仪型。其方法唯何?即以语言学的观点解决思想史中之问题是也。”见傅斯年著《性命古训辨证·引语》,第1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钱谦益:《与卓去病论经学书》,《牧斋初学集》卷79,1706页。
    2钱谦益:《新刻十三经注疏序》,《牧斋初学集》卷28,851页。
    3王阳明:《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王阳明全集》卷2,76页。
    4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8“朱子晚年定论”,83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7页。
    6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80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7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80页。
    
    1顾炎武:《与施愚山书》,见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353页。
    3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龚自珍全集类编》233页。
    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384页,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2凌廷堪:《与胡敬仲书》《校礼堂文集》,203~206页。
    3焦循:《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雕菰集》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段玉裁:《与陈恭甫书》,见陈寿祺《左海文集》卷4《答段懋堂先生书》附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96册,影印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2焦循:《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雕菰集》卷13。
    3章学诚:《家书五》,《文史通义新编新注》822页。
    4陈祖武:《关于乾嘉学派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2期。
    5章学诚:《与林秀才》,《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41页。
    6章学诚:《与林秀才》,《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40页。
    1章学诚:《史考摘录》,《文史通义新编新注》460页。
    2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8页。
    3章学诚:《说文字原课本书后》,《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4页。
    4章学诚:《博约》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118页。
    5吴震在其书评中概括岛田虔次的观点说:“岛田指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是一种‘超越了考据学的哲学,同时也是考据学的哲学’(第475页)。意思是说,‘六经皆史’说既是对当时的主流学术思潮——文献考据学的一种有力的思想批判,同时又预示着考据学的新的学术走向:完成由‘‘事’向‘义’的转换(第501页)。而章本人所抱有的‘事’与‘义’的合一理想,往往表现为偏重于‘义理’。究其原因,与章学诚追求‘发挥’(义理性之解释)、注重‘撰述’(并非单纯的历史性记述)这一‘个人性情’(同上)有关。基于这一考察,岛田认为阳明学派的那种注重‘心情’的历史潜流在章的身上重又得到了展现。”见吴震《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
    1章学诚:《与朱少白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70页。
    2参见【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参见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章学诚:《答沈枫樨论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14页。
    5章学诚:《候国子司业朱春浦先生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752页。
    1凌廷堪:《与胡敬仲书》,《校礼堂文集》,203~206页。
    2凌廷堪:《与张生其锦书》,《校礼堂文集》,227页。
    3徐树兰:《〈文史通义〉跋六》,《章学诚遗书》623页。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486页。
    5章学诚:《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文史通义新编新注》398页。
    6章学诚:《说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228页。
    1章学诚:《上辛楣宫詹书》,《文史通义新编新注》657页。
    2张尔田:《〈章氏遗书〉序》,《章学诚遗书》序2页。
    3刘承幹在《〈章氏遗书〉序》中阐发过这层意思:“吴皖淮鲁诸儒所用以为学之术径,惟先生能会其通,亦惟先生能正其谬。以唐宋以下言之,吴皖淮鲁诸儒实为古学之功臣,而以国朝一代言之,则先生又为吴皖淮鲁诸儒之诤友。”见《章学诚遗书》,序2页。
    4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第5页。
    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2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4.(清)戴震:《戴震全集》(第一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5.(清)戴震:《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7.(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
    8.(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9.(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0.(清)孙星衍:《问字堂集岱南阁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1.(清)阮元:《研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2.(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3.(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4.(清)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书目答问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15.(清)江藩著、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6.(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7.(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8.(清)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9.(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0.(清)邵廷采:《思复堂文集》,杭州,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21.(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
    22.(清)龚自珍著、夏田蓝编:《龚定庵全集类编》,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23.(清)全祖望:《经史问答》,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年。
    24.(清)段玉裁、鲍桂星等撰、薛贞芳主编:《清代徽人年谱合刊》,黄山书社,2006年。
    25.(唐)刘知几:《史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6.(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2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8.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9.章太炎著、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0.章太炎、刘师培等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1.刘师培著:《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刘师培著、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35.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6.胡适:《章实斋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37.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38.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40.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42.张舜徽:《张舜徽集·史学三书平议》,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张舜徽:《张舜徽集·清人文集别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5.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6.金毓黼:《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7.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8.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49.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50.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51.余英时著、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2.余英时著、辛华、任菁编:《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53.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54.[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55.[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6.朱敬武:《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57.汪荣祖:《史学九章》,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58.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59.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印行,2005年。
    60.仓修良、叶建华:《章学诚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1.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62.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3.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64.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65.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6.张祥龙:《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68.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69.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70.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1.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72.何兆武:《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3.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4.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术编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75:刘墨:《乾嘉学术十论》,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76.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
    77.罗炳良:《清代乾嘉历史考证学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78.【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79.【美】倪德卫著、【美】万白安编、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0.【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1.【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82.【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83.【德】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84.【德】加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85.【英】柯林武德著、陈静译:《柯林武德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6.【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7.王晴佳:《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第三辑),2003年。
    88.潘德荣:《人文科学的方法论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第七辑),2007年。
    89.潘德荣:《知识论与诠释学》,洪汉鼎、傅永军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三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90.李清良:《黄俊杰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类型、方法与特质》,洪汉鼎、傅永军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一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91.郑宗义:《论朱子对经典解释的看法》,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色诺芬的品味》,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92.王中江:《‘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胡军、孙尚扬主编:《诠释与重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3.黄应全:《略论中国传统解释学的方法论性质》,胡军、孙尚扬主编:《诠释与重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4.何兆武:《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王兆成主编:《历史学家茶座》(第八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95.龚鹏程:《语文意义的诠释》,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印行,2005年
    96.【美】倪德卫著、崔雅琴译:《中国的历史哲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第七辑),2007年。
    97.【日】岛田虔次:《六经皆史说》,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98.【美】伍安祖著、吴莉苇译:《清代思想的张力:17—18世纪中国思想中的“历史决定论”》,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七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