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新儒家是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特别是儒家心性之学)为主要特征,力图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为本位,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以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潮”。既要坚守中国文化精神之不坠,又要积极学习吸收西方先进学理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而且还要将这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现代新儒家不同于各家的一项根本主张。
     现代新儒家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自然不是其随便构划便能得来的,其实在这一思想的背后和深处,正隐然藏有一个根本的历史哲学观念,通过对历史的深入观察,他们发现历史中存在着一种历史发展的根本法则,即内圣外王之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由内圣而至外王的实践过程史。由此认识而来,现代新儒家于是认为在面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一历史发展之道,首先回到儒家内圣之学去,此即反本,然后从中开出现代的科学与民主,此即开新,从而应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巨大变局。
     徐复观从历史之常道与变化的关系,对这一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阐释。历史的常道就是现代新儒家的道统所在,即思考人之为人的儒家心性之学、内圣之学。历史中的常道和变化是影响历史发展的两种基本力量,而历史正是由这两种力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历史学之所以能成立,以及历史之所以可贵,正因它是显现变与常的不二关系。变以体常,常以御变,使人类能各在其历史之具体的特殊条件下,不断的向人类之所以成其为人类的常道实践前进。”历史中的常道始终在维持着历史的稳定发展,同时历史又在不同的条件下显现出不同的发展变化,不过这变化只是常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而已。也就是说这是常道在统御着变化,而变化恰是常道的一种表现。意识到此,现代新儒家在面对西方文化入侵民族呈现危机的时候,认识到要想真正摆脱这一危险局面,根本要做的就是恢复、接上作为历史常道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即儒家的内圣之学,因为只有恢复、坚守住这一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把握到常道才会有力量去应对历史的巨变,去开创新的外王事业即科学与民主,从而能够驾驭住这巨变,使变化为我而变,即历史发展能为我们自己所把握。
     牟宗三是从历史之精神生命的表现来思考历史之发展的,即从儒家心性之学出发来认识人类历史之变迁。通过对中西历史发展之哲学的省察,牟宗三发现中西文化因各自精神生命发展偏重不同,而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情形。中国历史呈现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和“综合的尽气之精神”,而西方历史则呈现的是一种“分解的尽理之精神”,也即中国文化是一种趋于圆而神的精神,西方文化是一种趋于方以智的精神。牟宗三由此对中西文化精神展开了一番分析,对中国文化何以没有出现科学和民主进行了论述。并认为这三种精神(“综合的尽理之精神”、“综合的尽气之精神”和“分解的尽理之精神”)其实是“同根于合理气之全的形而上之道体,或人之精神实体”的,只是分别为中西文化所偏重发展而已。而中西文化发展的未来远景,当应融和中国的综合的尽理精神和西方的分解的尽理精神而成一更高的文化精神。这是牟宗三历史哲学的核心思想。牟宗三通过对中国自夏商周至东汉的历史变动的省察,对中国文化之综合的尽理精神和综合的尽气精神进行了阐释,并在与西方文化之分解的尽理精神比较下提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牟宗三认为在中国古代即有一综合的尽理精神浑含地表现于古代中国文化中。它表现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以修德爱民为本,中华民族首先把握的是生命而不是外在的自然。这是中西文化发展殊途的开始。牟宗三继而考察了中国古代的氏族社会,其不向西方阶级社会演进,而是形成“宗法之家庭制”及“等级之政治制”之周代礼制社会的原因。而这种政治制度在牟宗三看来是含有治权之民主的意义在其中。但中国古代却从来没有产生政权的民主。故在自由方面,中国在政治上虽有合理的自由却无主体的自由。主体自由,就是自觉其为政治之主体,以行使政权之自由。中国虽然没有政治上之主体的自由,却另有道德上之主体的自由与艺术上之主体的自由。道德上之主体自由,即综合的尽理精神之表现,艺术上之主体自由,即综合的尽气精神之表现。春秋战国秦时期,是周文逐渐分解的时代,也是古代之综合的尽理精神和尽气精神分解表现的时代。齐桓、管仲是以霸者的形态表现的,孔子则通过道成肉身之方式继承表现了这一综合的尽理精神。孟子、荀子也各以自己的道德精神主体、知性主体表现此一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并各尽其时代之使命。赢政则反一切礼文与人格价值的意义,使时代归于一纯物量的非精神的时期。至西汉,刘邦、张良等天才人物表现为综合的尽气之精神,这是在秦之非精神时代之后重现的原始生命精神。汉武接受董仲舒复古更化的思想之后,董仲舒的理性因杂有阴阳家的思想,又成为一理性之超越的时代。至东汉光武帝因其凝敛的理性人格,此一时代又转为一种理性之内在表现精神。中国文化精神之特殊表现至此规模纲领已具,其说明至此为止。
     唐君毅通过探究历史事实背后所成之事理来对历史进行哲学的省察,即从文化之精神价值方面对中国历史之发展及未来远景加以哲学的思考。唐君毅从中西文化精神比较的角度,以“西方文化思想中之异于中国者为背景,以凸出中国文化之面目”,对中国文化精神之形成进行了阐述。中西文化来源及形成中之外缘因素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文化精神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西方文化是重文化的类别,是一种方以智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是重文化之统,是一种圆而神的文化精神。在这种不同精神的影响下,西方文化是通过一时代对前一时代的否定来促进其历史的发展的。西方文化是以矛盾作为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而中国文化则是依靠
     一中心精神即文化之大统,由内向外不断推扩实现其发展,中国文化是以反本复始的意识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唐君毅还从中国文化与宗教的起源等方面来探讨中国文化之精神。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孔子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尤其在中国哲学承以前之传统文化精神而升进过程中,孔子起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继而通过对诸子精神、秦汉唐宋元明清之文化的说明对这一文化精神进行了综贯的梳理。唐君毅通过分析中西文化精神重点之不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缺点及发展改进,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唐君毅认为“中国文化根本精神,为自觉地求实现的,而非自觉地求表现的。西方文化根本精神,则为能自觉地求表现的,而未能真成为自觉地求实现的“。由此,唐君毅认为“西方文化欲求悠久,必学中国文化此精神。而中国文化欲求充实,则必须由其原来重‘自觉地重实现’精神中,开出一‘自觉地求重表现’之精神”。
     通过对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之历史哲学的阐释,可以发现他们的历史哲学有其共同的本质特征。重视文化价值在历史发展中的根本作用,深入到文化价值的根源来思考历史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其历史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自古代的孔子起,中国的历史就形成了因、革、损、益的文化史观,从文化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和省察。《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汉代之司马迁也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历史之变迁的。“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弊,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弊,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弊,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史记·高祖本纪》)后代的儒家莫不据此以言历史之发展变化。由此,在传统儒家的思想之中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史观。今天主张承续儒家道统的现代新儒家,如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自是也将这一文化史观传承了下来。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命运危机。在面对这一乱世而思考根本的救国之道时,他们认为要想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命运就应从文化来救国,回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处寻求智慧的启发,回到历史之常道那里去以不变应万变。这一民族精神或曰历史常道者就是现代新儒家所努力要承续的古之道统,即儒家内圣之学。服膺儒家的心性之学,并以此作为理论根基来认识和阐释历史,是现代新儒学的另一个本质特征。作为现代新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亦是以此心性之学来观察历史、思考国族命运问题的。真正说来,此心性之学业已成为他们阐释历史之变的一种根本理念。他们从此心性之学出发,中西历史之发展各自片中发展了其中的一方面,如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侧重发展了人之心性的一个方面,即中国文化偏重发展了是道德的一面,即人性中之仁性一面的道路;而西方文化偏重发展了科学的一面,即人性中之知性一面的道路。对于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应该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知性一面,补齐自己在科学方面的缺失,从而补足所曾有的偏失与不足,使人性得以全面显现和发展。牟宗三由此出发,认为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人性之全部内容的展现或实现,中国之文化生命,首先表现出“道德主体”与“艺术性主体”,而这两主体之背后精神,就是“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和“综合的尽气之精神”。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分解的尽理精神。“在中国文化生命里,唯在显德性之仁学,固一方面从未单提出智而考论之,而一方面亦无这些形式条件诸概念;同时一方面既未出现逻辑数学与科学,一方面亦无西方哲学中的知识论。此一环之缺少,实是中国文化生命发展中一大憾事”。唐君毅之历史哲学也是以儒家心性之学为其理论根基的。在唐君毅起草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就讲到:“此心性之学,乃中国文化之神髓所在……不了解中国心性之学,即不了解中国文化也。”②唐君毅历史哲学之中心思想就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均统属于一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超越自我,而为其分殊之表现。”“文化即人之精神活动之表现或创造”,而这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都根源于人之心性。因此,要想了解人的文化活动必须从这一心性之学出发来理解。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的第三个共同特征,就是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准则。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是以儒家心性之学为其理论基础的,但只有此心性之学即儒家的内圣之学,却还不是儒家真正的人生理想所在,不是现代新儒家对历史之省察的完整表达,因为由此内圣之学开出外王事业以整顿人生,才是为儒家所真正追求的,因此,内圣外王之道才是儒家思考历史之发展的根本着眼点。不仅古代的传统儒家如此,以继承儒家道统为职志的现代新儒家也是如此。牟宗三的坎陷说、唐君毅的暂忘说、徐复观的常以御变等,均主张先回到儒家的内圣之学,再从中开出现代的科学与民主,即返本开新。因此,在现代新儒家看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就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准则。
     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在大陆学界遇到了两种明显的声音,即部分文化保守主义者因对现代新儒学的欣赏而完全肯定的态度,和马克思主义者因指导思想的迥异而根本质疑的态度。如大陆新儒家蒋庆在解决中国未来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时,认为“只要进行个人的道德修养,变化气质,端正人心,就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一切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思想文化等等问题”。其所依据的就是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之核心观念,根据儒家的内圣之学以开出现代的新外王,通过解决道德的问题来解决社会发展的其他一切问题。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新儒家基本义理的失误,主要是用唯心史观来解释历史、道德、文化,把‘本心’、‘仁心’、道德理性、伦理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历史文化不过是其外在显现或自我实现”,“不是用历史来说明思想而是用思想来决定历史的进程”,这是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由此认识出发,在中国文化未来发展问题上,即传统和现代化、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认为牟宗三的良知自我坎陷说、唐君毅的道德暂忘说并没有也不可能从理论上真正解决从道德理性如何开转出科学和民主的价值的问题。
     其实古今中外有许多种历史哲学,除了为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的“以一般社会发展之必然律预测人类之历史文化”的唯物史观,还有西方中古世纪的奥古斯丁的“以神之计划言历史”,孔德、斯宾塞的“据自然之进化以说历史之直线进步”,斯宾格勒的“以自然生命之有生壮亦有老死以喻文化历史”,卡莱尔的“以历史为英雄精神之表现”,黑格尔的“自理性之表现历程以言历史”,等等。在人类历史中之所以能有如此多样的历史哲学,就是因为这些理论都能从其思考的角度照察到历史某一方面的发展,虽然不是也不能完成对历史的整体照察,得出对人类历史之整全的真理性认识,但得其一方面的真理性认识已属难得。因此,至少在这一认识下,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从心性之学出发来省察人类的历史也就有其合理性。
     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的理论困陷,一般认为,就在于能不能从儒家内圣之学开出现代的科学与民主,即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唐君毅的道德暂忘说和徐复观的道德统摄说能否成立的问题。而这涉及到道德与科学、民主之关系问题。牟宗三等所思考的解决之道实际是中国古代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即为庞朴先生所发现的古人的“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将道德与科学、民主安排为既是一种对列之局又是一种隶属之局,就是一种非包非超、亦包亦超的导的三分思维形式。若从此一角度来理解现代新儒家的历史哲学,可以对其有一种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把握。
Modern Neo-Confucianism was an academic school of thought which was produced in the last century 20's to seek China's modernization through heritage and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and integration of Western academic. Both adhered to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actively absorbed advanced Western science to realize national modernization management was a fundamental ideas of Modern Neo-Confucian.
     Modern Neo-Confucianism made this claim, based on a fundamental basis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rough the history of close observation, they found that there was a fundamental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at was the Saint and Practice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which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was based on.To solve the crisi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modern times relied on it.
     Hsu Foo-kwan explained th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of eternity and change of history. The eternity of history was in governing the change, which was just a manifestation of the eternity. Chinese people could pull through with the eternity to cope with the great changes in modern times in China.
     Mou Chung-san thought ab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ith the spirit of history and confucian knowledge of mind.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ou Chung-san found different spiritual lif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hinese history shows that a "comprehensive rational spirit" and "comprehensive emotional spirit", while Western history is presented as a "decomposition of the rational spirit". Mou Chung-san thought science and democracy in China did not appear for lack of "decomposition of the rational spirit".The future of Chinese culture lied in integration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rational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the West of decomposition to form a more rational Spirit. This comprehensive rational spirit existed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had a fundamental of moral and loving. Chinese grasp the life in the first place, rather than external nature, which was the different place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Politic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had the right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 did not produce a democratic regime. Therefore, China had no political freedom of the subject. However, China had another subject of moral freedom and artistic freedom.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 period and qin dynasty is the times of gradual decomposition of comprehensive rational spirit.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onfucius completely inherited the spirit of the comprehensive rational. Renal calculi, GuanZhong embodied this spirit in the form of hegemony. Mencius and Xun Zi reflected the comprehensive and rational spirit with the principal moral and intellectual subjects. In the Qin Dynasty, YingZheng against all ethics and moral values.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Liu Bang, Zhang Liang and other talented people showed the spirit of comprehensive sensibility.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Guangwu expressed as a rational spirit of the inherent performance. Tang Chun-I philosophically though about history from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Chinese.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different external factors, brought abou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piri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ttention to the type of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is a culture of Fang Yi Zhi spirit. Attention to cultural traditions of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is a culture of Yuan Er Shen spirit. Tang Chun-I believed Confuciu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is a conscious realization of the spirit of seeking.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Western culture is a conscious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of seeking.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progress together.
     Common characteristics can be fou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Hsu Foo-kwan, Mou Chung-san and Tang Chun-I.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ir philosophy of history was emphasis on cultural values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deeping into the root causes to think about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The Mind of Confucian learning,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history was of another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Neo-Confucianism. The third common feature of Modern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istory was that the Confucian " inner sage, outer king " law was the fundamental norm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ome people certaintied modern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some people questioned the modern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former believed that modern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istory could solve all the problems in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latter thought that this was a kind of idealism to interpre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thought of ethics reducing of Mou Chung-san, and the thought of Ethics forgetting itself for the time being of Tang Chun-I could not produce science and democracy from moral reason. In fact, this ideas could be understood woth the way of thinking of "one divides into three", which was an old ancient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found by Mr. Pang Pu. The way of thinking of "one divides into three" could be very good to help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Modern Neo-Confucianism.
引文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页。牟宗三明确的讲道:“此‘心性之学’亦曰‘内圣之学’。‘内圣’者,内而在于个人自己,则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实践)以发展完成其德性人格之谓也。”
    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9-110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自序(述本书缘起),第4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②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21页。
    ③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5页。
    ④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30页。
    ⑤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
    ②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③参见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9页。牟宗三在此书第一部之第一章中,对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现代的阐释,并蕴含了其在历史哲学方面的含义。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页。牟宗三明确的讲道:“此‘心性之学’亦曰‘内圣之学’。‘内圣’者,内而在于个人自己,则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实践)以发展完成其德性人格之谓也。”
    ②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9-110页。
    ①参见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151页。
    ①封祖盛:《当代新儒家》编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6页。
    ②李泽厚:《略论现代新儒家》,《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三期。
    ③刘述先:《当代新儒家的探索》,《传习录》第5期。
    ④张岱年:《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理论月刊》1987年第1期。
    ⑤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⑥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③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④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⑤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⑥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①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见余英时文集《现代学人与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见余英时文集《现代学人与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③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见余英时文集《现代学人与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页。
    ④参见宋志明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编序第18-19页。
    ①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见余英时文集《现代学人与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徐复观:《我的教书生活》,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8页。
    ③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著《历史哲学》,附录一,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351页。
    ④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著《历史哲学》,附录一,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346页。
    ⑤参见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牟宗三著《历史哲学》,附录一,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3—4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牟宗三著《历史哲学》,附录一,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351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李维武: 《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③徐复观著、陈克艰编: 《中国学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自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①徐复观:《我的教书生活》,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8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⑤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①徐复观著、胡晓明、王守雪编《中国人的生命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03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⑤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⑦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①徐复观著、胡晓明、王守雪编《中国人的生命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②徐复观:《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①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0页。
    ②徐复观: 《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0页。
    ③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④徐复观:《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⑤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②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0页。
    ①徐复观: 《论传统》,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②徐复观: 《论传统》,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5页。
    ③徐复观: 《论传统》,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①参见徐复观著《中国的治道》一文,见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文精神与世界危机》,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175页。
    ①徐复观:《论传统》,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②徐复观:《论传统》,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徐复观:《论传统》,见于《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徐复观著、李维武编《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自序》,见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②徐复观著、陈克艰编《<民主评论>结束的话》,见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③徐复观:《论传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④徐复观:《心的文化》,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⑤徐复观著、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五,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①徐复观:《心的文化》,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②徐复观:《心的文化》,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③徐复观:《文化的“进步”观念问题》,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④徐复观:《文化的“进步”观念问题》,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⑤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见于《庞朴文集》第三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⑥徐复观:《心的文化》,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⑦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9页。
    ⑧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自叙第1页。
    ⑨徐复观:《象山学述》,见于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⑩徐复观著、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五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①徐复观:《象山学述》,见于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9页。
    ②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③李维武:《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④徐复观:《文化的中与西》,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徐复观认为,可以从人性出发对人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行考察。
    ⑤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3页。
    ⑥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自叙第1页。
    ①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②徐复观著、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五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③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④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⑤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 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①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③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①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②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6页。
    ③徐复观著、李维武编《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④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⑤徐复观:《象山学述》,见于《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⑥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③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6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二,第1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1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7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1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3页。
    ⑥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二,第1页。唐君毅曾以“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一文来推介牟宗三的《历史哲学》一书,可以此义作为对牟宗三历史哲学概念的简要概括。
    ⑦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⑧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2页。
    ⑨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2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2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③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2页。
    ④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3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1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2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2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3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2-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4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4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4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4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4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4—5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5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5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5页。
    ⑥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6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6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8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6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③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7页。
    ①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7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7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⑥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2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1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174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北,学生书局,修订五版,1982年,序,第5页。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③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④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⑤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⑥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6页。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
    ③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④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③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0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7页。
    ①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7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8-349页。
    ①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9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9页。
    ①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0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0页。
    ③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7—351页。
    ④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1页。
    ⑤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1页。
    ①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2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2页。
    ①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4页。
    ②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5页。
    ③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5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自序(述本书缘起),第4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自序(述本书缘起),第5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⑤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⑥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7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自序(述本书缘起),第5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345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346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页。
    ⑤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356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⑤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①参见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363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375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8-379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380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①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自序》,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
    ②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自序之二》,见于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
    ③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自序》,见于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
    ④徐复观著、萧欣义编《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8年版,第421页。
    ⑤徐复观:《<民主评论>结束的话》,见于陈克艰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①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自序》,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354页。
    ②徐复观: 《我的读书生活》,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③李维武: 《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④徐复观著、陈克艰编《中国学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⑤徐复观著、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五,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1页。
    ⑥徐复观: 《世界危机中的人类》,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179页。
    ①徐复观: 《无惭尺布裹头归——徐复观最后日记》,台湾: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公司1987年版,第222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三,第3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二,第1页。唐君毅曾以“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一文来推介牟宗三的《历史哲学》一书,可以此义作为对牟宗三历史哲学概念的简要概括。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④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46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③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1页。
    ④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1页。
    ①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先生<历史哲学>书后》,见于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一,第354页。
    ②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徐复观著、胡晓明、王守雪编《中国人的生命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②徐复观:《中国文化的伏流》,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③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见于庞朴著《庞朴文集》第三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218页。
    ①徐复观: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与态度问题(代序)》,见于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②李维武: 《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③郭齐勇:《郭齐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④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序第2页。
    ⑤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自序之二第6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2页。
    ②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旧序一,第3页。
    ②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5页。
    ③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30页。
    ④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38页。
    ⑤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38-39页。
    ⑥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⑦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⑧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②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③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自叙第1页。
    ②徐复观:《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见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④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⑤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⑤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46页。
    ②参见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46页。
    ③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②参见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③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②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③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
    ④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②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69页。
    ③参见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页。
    ④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郭齐勇:《现代新儒学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376页。
    ③参见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④贺麟:《文化的体与用》,见《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⑤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⑥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页。
    ⑦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283页。
    ①郭齐勇:《现代新儒学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386页。
    ②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34页。
    ③庞朴:《庞朴文集》第三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④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38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②徐复观:《徐复观先生谈中国文化》,见《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①郭齐勇:《现代新儒学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386页。
    ②李维武:《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③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二卷,《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④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二卷,《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⑤郭齐勇:《现代新儒学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页。
    ⑥郭齐勇:《现代新儒学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
    ⑦贺麟:《文化的体与用》,见《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版,第3—4页。
    ①贺麟:《文化的体与用》,见《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②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见《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①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东方哲学·乙》,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42页。
    ①徐复观:《我们在现代化中缺少了点什么——职业道德》,见《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
    ③庞朴:《三分法——解读中国文化的密码》,载《社会科学报》2002年11月28日第006版。
    ④庞朴:《三分法——解读中国文化的密码》,载《社会科学报》2002年11月28日第006版。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①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4、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5、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问》,香港:.南山书屋1976年。
    6、徐复观:《无惭尺布裹头归——徐复观最后日记》,台湾: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公司,1987年。
    7、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8年。
    8、徐复观著、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9、徐复观著、李维武编:《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10、徐复观:《徐复观文存》,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11、徐复观:《徐复观杂文》,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
    12、徐复观著、黄克剑、林少敏编:《徐复观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13、徐复观著、姚大力编:《中国的世界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徐复观著、胡晓明、王守雪编:《中国人的生命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徐复观著、陈克艰编:《中国学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徐复观著、陈克艰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北:学生书局,修订五版,1982年。
    20、牟宗三:《生命的学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2、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3、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牟宗三学术论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4、牟宗三:《理则学》(修订版)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5、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6、牟宗三:《人文讲习录》/大学坛(大学坛)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牟宗三:《寂寞中的独体》,新星出版社,2005年。
    29、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0、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唐君毅:《人生三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4、唐君毅:《青年与学问》,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唐君毅:《哲学概论(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3、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4、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5、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唐君毅:《人生之体验》,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唐君毅:《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49、唐君毅:《唐君毅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5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共8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51、熊十力:《新唯识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52、熊十力:《唯识学概论因明大疏删注》(十力丛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53、熊十力:《破破新唯识论摧惑显宗记》(十力丛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54、熊十力:《十力语要初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55、熊十力:《十力语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56、熊十力:《存斋随笔》,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57、熊十力:《原儒》(熊十力别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熊十力:《体用论》(熊十力别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9、熊十力:《中国历史讲话.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十力丛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60、熊十力:《读经示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1、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中印欧文化十讲》(张君劢儒学著作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2、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张君劢儒学著作集》(张君劢儒学著作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3、张君劢:《义理学十讲纲要》(张君劢儒学著作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4、张君劢:《宪政之道/汉语法学文丛》(汉语法学文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5、张君劢:《儒家哲学之复兴》(张君劢儒学著作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6、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张君劢儒家著作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西化-现代化”丛书),黄山书社,2008年。
    68、张君劢:《政制与法制》(汉语法学文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69、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0、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
    71、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72、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学学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3、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74、郑家栋:《现代新儒学概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75、郑家栋:《当代新儒学史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76、宋志明:《现代新儒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77、宋志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78、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走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9、赵德志:《现代新儒家与西方哲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80、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81、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82、韩强:《现代新儒学心性理论评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83、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84、王泽应:《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想研究》,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5、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86、启良:《新儒学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87、李山、张重岗、王来宁著《现代新儒家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88、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89、陈鹏:《现代新儒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90、浙江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编集《当代新儒学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91、祝瑞开:《当代新儒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92、赵卫东:《分判与融通:当代新儒家德性与知识关系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93、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94、何信全:《儒学与现代民主: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5、王邦雄等著:《当代新儒学的关怀与超越》,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96、李瑞全:《当代新儒学之哲学开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97、幺峻洲:《当代新儒学与当代新儒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98、黄克剑:《百年新儒林:当代新儒学八大家论略》,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99、李毅:《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
    100、颜国伟:《知识与生命:论现代新儒学的双重发展与回归》(博士论文),高瑞泉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1、武东生:《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2、陈少明:《儒学的现代转折》,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3、郭齐勇:《郭齐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4、曹永洋等编:《徐复观教授纪念文集》,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
    105、李维武:《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106、李维武:《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7、肖滨:《传统中国与自由理念:徐复观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8、蒋连华:《学术与政治:徐复观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09、谢晓东:《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徐复观殷海光政治哲学比较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10、李维武:《徐复观》,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11、王贻社:《道德理性与政治文明:徐复观新儒学思想研究》(博士论文),宋志明指导,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112、蒋连华:《徐复观思想研究:学术与政治之间》(博士论文),盛邦和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13、肖滨:《从理解到超越:徐复观思想的扩展研究》(博士论文),李锦全指导,中山大学,1998年。
    114、庞朴:《庞朴文集》(四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5、傅永聚、韩钟文主编《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16、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17、王岳川:《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118、黄克剑,林少敏编:《牟宗三集》,《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之七》,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119、程志华:《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0、闵仕君:《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121、林瑞生:《牟宗三评传:现代新儒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122、刘爱军:《“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3、王兴国:《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从逻辑思辨到哲学架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4、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论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5、王兴国:《契接中西哲学之主流:牟宗三哲学思想渊源探要》,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126、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判》,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27、颜炳罡:《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128、颜炳罡:《整合与重铸——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
    129、郑家栋:《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研究》(博士论文),方克立指导,南开大学,1991年。
    130、郑家栋:《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131、郑家栋:《牟宗三》,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32、蔡仁厚等著:《牟宗三哲学与唐君毅哲学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33、蔡仁厚等著:《牟宗三先生与中国哲学之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公司,1996年。
    134、蔡仁厚:《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135、蔡仁厚、杨祖汉编:《牟宗三先生纪念集》,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1996年。
    136、林瑞生:《牟宗三评传》,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137、汤忠钢:《德性与政治:牟宗三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
    138、张健捷:《牟宗三哲学中的“道德主体”研究》(博士论文),胡军指导,北京大学,2006年。
    139、吴圣正:《德性与民主: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博士论文),张立文指导,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40、赵卫东:《分判与融通:当代新儒家德性与知识关系问题研究》(博士论文),颜炳罡指导,山东大学,2003年。
    141、李山:《牟宗三传》,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2、闵仕君:《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博士论文),杨国荣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43、白欲晓:《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博士论文),洪修平指导,南京大学,2002年。
    144、唐君毅著、杨明、张伟编:《唐君毅新儒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5、胡治洪:《大家精要:唐君毅》,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46、罗义俊:《生命存在与文化意识——当代新儒家史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9年。
    147、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唐君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8、孔兆政:《唐君毅政治哲学研究》(博士论文),宝成关指导,吉林大学,2008年。
    149、郭荣丽:《文化理念的构建与落实: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文化观研究》(博士论文),柴文华指导,黑龙江大学,2008年。
    150、王兴彬:《心灵本体论的重构:唐君毅新儒学思想研究》(博士论文),宋志明指导,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51、刘晓:《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基础:以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为中心的考察》(博士论文),程啸指导,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152、张祥浩:《唐君毅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3、单波:《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唐君毅哲学研究》(博士论文),郭齐勇指导,武汉大学,199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