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体的历史变革与当代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社会制度体系中,人的理性欲求既是制度体系构建的原初动力,也是制度价值目标的直接依据。私法制度作为人类社会制度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承载着人类理性的欲求,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价值意义。人不仅将理性诉诸于私法制度,而且还在私法制度中寻求和确证自己的崇高地位。在私法制度中,民事主体既是人在私法上地位的展现,同时也是私法制度运行的核心基础。
     民事主体在展现人在私法中地位的同时,也表达着人对私法的核心价值——自由与平等——的诉求。在私法的具体制度中,如民事权利制度、财产权制度、契约制度等,都围绕着主体展开,并以主体为价值依归。民事主体的理性欲求和民事主体制度价值目标也同时成为其他私法制度的依据和目标。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私法制度的工具性日渐明显,其所内蕴的价值意义却时而会迷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历时态的民事主体演进中,理论上可以区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民事主体在形式上总体说来处于不自由、不平等状态,但仍然蕴含着潜在的自由、平等观念;近代民事主体摆脱了种种附加,在形式上实现了人格自由与观念平等,但却在演化中偏离了其核心价值取向;现代民事主体则在人们寻求实质正义的现代化变革中实现了观念革新,即从过度化的形式自由与平等走向了实质与形式的动态平衡。因此,在民事主体制度的历史演进中,始终或明或暗地贯穿着一条以自由和平等为核心的价值主线,它导引着民事主体的历史变革与当代发展。
     在民事主体演进的现实层面上,始终存在着某些推动民事主体制度演进与价值更新的社会基础与深层动力。私法文明最早发端于西方,民事主体制度与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蕴藏着深厚的西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等基础。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私法因子匮乏、以个体理性自由与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诉求软弱。当下中国民事主体制度正面临着来自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继续发展的瓶颈。在法治背景下,当代中国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有赖于制度的理性构建与完善、价值目标的明晰、社会性基础的构筑和观念的更新与变革。
In a social system, rational desires of people are not only the original impetus of building a system, but also the direct basis of purpose value in this system.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human social system, a private legal system covers rational desires of human beings as well as profound values. People not only seek rationality but also seek and confirm their own noble status in a private legal system. Civil subjects show people's status in a private law and are a core basi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 private legal system.
     Civil subjects express the core value of the private law required which is freedom and equality. Some specific systems in the private law, including civil rights system,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contract system, surround subjects and take subjects as their value bases. 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civil subjects and value purposes of a civil subjects system become the basis and purpose of other private legal systems. I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nature of a private legal system as a tool increasingly become obvious, however, value implied in the system are lost constantly i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civil subjects, three phases including ancient times, modern times and contemporary times, can be divided in theory. In form, ancient civil subjects are in the state without freedom and equality as a whole, but they still have potential notions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Modern civil subjects have got rid of all kinds of attachments and have realized freedom of personality and equality of notions, but they have deviated from their own core value in their evolution. Contemporary civil subjects have realized the renovation of notions in the modernized reform through which people seek practical justice, which is that transitional superficial freedom and equality move towards the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substantiality and formality. Therefore, in the evolution of civil subjects system, a value clue taking freedom and equality as a core exists distinctly or indistinctly all the time, which leads the historical reform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civil subjects.
     In the real evolution of civil subjects, social basis and deepen impetus exist all along to push their evolution and value renewal. Civilization of a private law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 Civil subjects system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trace back to the same root, which is on the deep basis of western 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culture and ideolog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garding Confucianism as orthodoxy lacks the factors of a private law very much and requirements of core values which are rational freedom and equality of individuals. At present, Chinese civil subjects system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involving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which has becomes a bottleneck of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legal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hinese civil subjects system depends on rational building and perfecting of the system, clear value purposes, building social foundations and renovation of notions.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69页.
    ②美.格林顿、戈登、奥萨魁著.比较法律传统.[M].米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①参见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17页.
    ①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4-115页.
    ②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③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④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6页.
    ①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②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③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M].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96-97页.
    ①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9页.
    ②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M].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72、73页.
    ③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M].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8页.
    ①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M].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76页.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4页.
    ③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④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6页.
    ①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95页.
    ②徐国栋著.“人身关系”流变考(上)[J].法学,2002年,第6期.
    ③古罗马.盖尤斯著.法学阶梯[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前言第2-3页.
    ④徐国栋著.“人身关系”流变考(上)[J].法学,2002年,第6期.
    ①徐国栋著.论市民——兼论公民[J].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5页.
    ③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①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1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振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③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86页.
    ①葛洪义著.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3页.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③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④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3页.
    ⑤荷.格劳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M].美.A.c.坎贝尔英译、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6页.
    ⑥荷.格劳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M].美.A.C.坎贝尔英译、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19-420页.
    ①荷.格劳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M].美.A.c.坎贝尔英译、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19页.
    ②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6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24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第395页.
    ⑤江平、米健著.罗马法基础[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5-156页.
    ①参见A.Burdes MANUALE DI DIRITTO PRIVATO ROMANAO, UTET出版社,1985年.第263页.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7页.
    ③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①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3-134页.
    ②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81页.
    ③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0页.
    ④黄风著.罗马私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①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②见优士丁尼《法典》.6,60,lpr.第229页.
    ①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7-139页.
    ②葛洪义著.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③葛洪义著.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0页.
    ①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4-135页.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9-300页.
    ③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95-96页、第97.
    ①武步云著.人本法学的哲学探究[M].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②美.斯蒂芬·芒泽著.财产理论[M].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第129页.
    ①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③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①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750页注释45.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96页.
    ①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63页.
    ③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50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56页.
    ③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法学阶梯[M].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9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87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89页.
    ②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06-407页.
    ③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54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75页.
    ②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80页.
    ③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62页.
    ④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14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12页.
    ②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41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89页.
    ②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51、252页.
    ③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49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②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86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378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378页.
    ③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388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00页.
    ②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10页.
    ③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407页.
    ①John P.Mckay, D.Hill, John Buckler, A History of Western Society, Houghton. Company Press,1987, p.324.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442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427页.
    ③何勤华魏琼著.西方商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437页.
    ①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6页.
    ②英.韦恩·莫里森著.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李清伟、侯健、郑云端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③顾准著.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吏官文化.载顾准文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9页.
    ④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2页.
    ⑤德.布尔特曼著.耶稣基督与神话学[M].李泽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22页.
    ①意.加林著.意大利人文主义[M].李玉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0页.
    ②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19页.
    ③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25页.
    ①古罗马.西塞罗著.国家篇法律篇[M].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7页.
    ②古罗马.西塞罗著.国家篇法律篇[M].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15页.
    ③汪太贤著.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M].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①古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M].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3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0页.
    ③古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M].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3页.
    ①马骏驹著.人与人格分离技术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兼论德国民法中的权利能力[J].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
    ②马骏驹著.从身份人格到伦理人格——论个人法律人格基础的历史演变[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①徐国栋著.“人身关系”流变考(上)[J].法学,2002年,第6期.
    ②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③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②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9页.
    ①休谟著.人类理解研究[M].第25页.转引自英韦恩·莫里森著.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李清伟、侯健、郑云端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2页.
    ③荷兰.斯宾诺莎著.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71页.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3页.
    ②英.韦恩·莫里森著.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李清伟、侯健、郑云端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③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④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1-22页.
    ②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3页.
    ③于立深著.契约方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
    ④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5页.
    ⑤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6页.
    ①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2页.
    ②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
    ③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0页.
    ②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③美.罗斯科·庞德著.法律史解释[M].邓振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85页.
    ④美.罗斯科·庞德著.法律史解释[M].邓振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①于立深著.契约方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②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29页.
    ③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31页.
    ④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32页.
    ①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35页.
    ②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③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33页.
    ④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54页.
    ①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81-482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87页.
    ①荷.格劳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M].美A.C.坎贝尔英译.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①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69页;
    ②Elementa urisprudentiae, transl. W.A. Oldfather (Oxford,1931), Bk.Ⅱ, observ. iv,4.
    ③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88页.
    ①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页.
    ②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9页.
    ③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81-82页.
    ④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82页.
    ⑤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页.
    ①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页.
    ②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62页.
    ③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页.
    ④张文显著.二十一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44-45页.
    ⑤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70页.
    ⑥张文显著.二十一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44-45页.
    ⑦法.阿·布瓦斯泰尔著.法国民法典与法哲学.钟继军译.载徐国栋著.罗马法与现代民法[M].第2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290页.
    ①马骏驹著.人格和人格权讲稿[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54页.
    ②荷兰.斯宾诺莎著.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0页.
    ③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①德.马科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87页.
    ②马骏驹著.人格和人格权讲稿[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③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86页.
    ①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72页.
    ②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9页;
    ③龙卫球著.民法总论(第二版)[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①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90页.
    ②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90页.
    ③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90页.;
    ④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74-75页.
    ⑤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71页.
    ①龙卫球著.民法总论(第二版)[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②龙卫球著.民法总论(第二版)[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③GOUNOT, Etude critique de 1'individualisme juridique, cite par Flouret Aubert.
    ④尹田著.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①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著.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石佳友、杨燕妮、谢汉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28-129页.
    ②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著.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石佳友、杨燕妮、谢汉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③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85页.
    ①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页.
    ②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页.
    ③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④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著.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石佳友、杨燕妮、谢汉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⑤西耶斯著.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M].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页.
    ①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著.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石佳友、杨燕妮、谢汉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93页.
    ①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1页.
    ②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③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M].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④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①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②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61页.
    ③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8-60页.
    ②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Bk.Ⅱ, PartⅢ, §3, ed.by L.A.Selby-Bigge (Oxford:Clarendon Press, 1888), p.415.
    ②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00页.
    ④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15页.
    ⑤转引自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15页.
    ①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16页.
    ②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16页.
    ③Comte, The Positive Philosophy, transl. and condensed by H. Martineau (London,1875), I , 2.
    ④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120页.
    ⑤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122页.
    ①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56页.
    ②李永军著.民法上的人及其理性基础[J].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③康德著.道德的形而上学[M].转引自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④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15页.
    ①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32页.
    ②转引自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60页.
    ③马骏驹著.人格和人格权讲稿[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60-61页.
    ④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542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①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59页.
    ①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58页.
    ②Jhering, Geist. Bd. I. S.197转引自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③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②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①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②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③帕森斯著.合同法第1卷[M].第3页(1853年).转引自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①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德国民商法导论[M].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90页.
    ②资琳著.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③Michael J. Trebilcock, The Limits of Freedom of Contrac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p.8-9.
    ④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①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73页.
    ②马骏驹、刘卉著.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
    ③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19-120页.
    ①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62-63页.
    ②参见李永军著.民法上的人及其理性基础[J].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③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77-78页.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3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7页.
    ③李永军著.论权利能力的本质[J].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
    ①星野英一著.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王闯译.载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M].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56页.
    ①M.J.列维著.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M].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2页.
    ②参见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1-117页.
    ①参见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11页.
    ②Lawrence M. Friedman,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4, No.1,1969, p.29.
    ③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①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②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③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④公丕样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①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①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①杨昌宇著.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①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3页.
    ①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②参见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第7卷[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3-234页.
    ③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第7卷[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41页.
    ①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2007年.第130页.
    ②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2007年.第131页.
    ①沈湘平著.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②伽达默尔著.科学时代的理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15页.
    ③刘云生著.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①陈福胜著.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4-25页.
    ①沈湘平著.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②韩震著.重建理性主义信念[M].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20页.
    ③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①孙毅著.近代民事主体形成的条件与成因[J].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②德.马科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89页.
    ①伊利著.财产、契约与财富分配的关系[M].第2卷.第555页(1914年).转引自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②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③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2页.
    ①资琳著.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②参见李永军著.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J].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期.
    ③李永军著.论私法合同中意志的物化性[J].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4页.
    ⑤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4页.
    ⑥资琳著.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4页.
    ①资琳著.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②孙毅著.近代民事主体形成的条件与成因[J].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③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修订第三版)[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页.
    ①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②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
    ③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①资琳著.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3页.
    ①荷兰.斯宾诺莎著.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4页.
    ②孙毅著.近代民事主体形成的条件与成因[J].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③荷兰.斯宾诺莎著.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71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82页.
    ③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0页.
    ①梁慧星著.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5页.
    ②王晨著.日本契约法的现状与课题[J].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2期.
    ①柯华庆著.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博弈分析[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第184-185页.
    ②法学阶梯.L.17.
    ③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07页.
    ①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著.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石佳友、杨燕妮、谢汉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701页.
    ①马骏驹著.人格权法专题研究[J].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②马骏驹著.人格权法专题研究[J].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③梁慧星著.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41-242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69-70页.
    ②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③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①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4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第395页.
    ①孙毅著.近代民事主体形成的条件与成因[J].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①德.马科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8卷.第161页.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1-82页.
    ①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
    ③参见郑永流著.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中主要法律价值的对比[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④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0页.
    ①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M].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6页.
    ②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③参见莱斯利·利普森著.民主的基本原则[J].交流,1986年,第3期.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第4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6卷.第291-292页.
    ③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6卷.第284-2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6卷.第4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第44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第514页.
    ③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08页.
    ①袁贵仁著.人的哲学[M].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03页.
    ③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97页.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07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97页.
    ①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②参见袁礼斌.市场秩序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20、221页.
    ③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6页.
    ①英.休谟著.人性论(上篇)[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页.
    ②美.G F.穆尔著.基督教简史[M].郭舜平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2页.
    ①亨利·勒帕日著.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6页.
    ②刘云生著.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第80页.
    ③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①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葛力译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2页.
    ②陈福胜著.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M].法律出版,2006年.第48页.
    ③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2页.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2页.
    ①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72页.
    ②陈福胜著.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①参见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5-243页.
    ②金自宁著.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0页.
    ①王家福、刘海年著.中国人权百科全书[M].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875页.
    ②孙毅著.近代民事主体形成的条件与成因[J].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①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34页.
    ②董云虎、刘武萍主编.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续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89页.
    ③李步云著.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载王家福、刘海年、李林主编.人权与21世纪[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④美.路易斯·亨金著.权利的时代[M].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⑥张蕾著.论一种作为人权的财产权[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8页.
    ①张友渔语,转引自蒋先福著.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6页.
    ②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0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1.
    ②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③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5页.
    ④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页.
    ⑤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9页.
    ①荷兰.斯宾诺莎著.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2页.
    ②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修订第3版.第44页.
    ③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5页.
    ④荷兰.斯宾诺莎著.政治论[M].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9页.
    ①汪太贤、艾明著.法治的理念与方略[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②高瑞泉、袁进等著.人文精神寻踪[J]读书,1994年,第4期.第73页.
    ①马长山著.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②Benjamin Barber, Strong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p.4.
    ③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①J. Ortega y Gasset, The Reuolt of the Masses, London,1932, p.83.
    ②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7页.
    ③李强著.自由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19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马雪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②荷兰.斯宾诺莎著.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20页.
    ①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6页.转引自汪太贤著.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M].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71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②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8页.
    ①The Gallic War, transl. H. J. Edwards (Loeb classical Library ed.1917), Bk.Ⅲ.10.
    ②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9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4页.
    ④参见杨昌宇著.自由:法治的的核心价值[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9-30.
    ⑤德.马克斯·舍勒著.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⑥德.马克斯·舍勒著.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①德.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11页.
    ②德.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01-2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①列宁全集[M].第38卷.第201页.转引自武步云著.人本法学的哲学探究[M].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47页.
    ③转引自韩水法著.康德传[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第63页.
    ⑤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M].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5-46页.
    ①转引自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②Metaphysic of Morals, p.46转引自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③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④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 transl. J. K. Abbot (New York,1949), p.64.
    ⑤Metaphysik der Sitten, ed. K. Vorlander (Leipzig,1922), pp.34-35.
    ⑥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6页.
    ①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第5页.
    ③美.马斯洛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01页.
    ①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②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③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①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①法.布律尔著.法律社会学[M].许钧译.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页.
    ②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99页.
    ③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第9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第24页.
    ①马骏驹著.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J].河北法学,2006年,第10期.
    ②孙毅著.研究生民法总论课堂讲义[R].
    ①尹田著.再论“无财产既无人格”[J].法学,2005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第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第460页.
    ③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99页.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6页.
    ⑤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77页.
    ①胡玉鸿著.“人格”在当代法律上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②参见刘卉著.论法律人格与人格权的发展[D]硕士论文.第31-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①尹田著.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②尹田著.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③CARBONNIER, Les obligations, p.47转引自尹田著.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14-15页.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0页.
    ⑤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0页.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2页.
    ②董安生著.民事法律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3-44页.
    ①董安生著.民事法律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②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0页.
    ③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6页.
    ④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页.
    ⑤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3页.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2页.
    ②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93页.
    ③沃纳著.论美国行政法[M].第1卷.第4节(1889年).转引自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35页.
    ④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35页.
    ⑤伊利著.财产、契约与财富分配的关系[M].第1卷.第614页.转引自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第183页.
    ⑦Alfred N. Whitehead, Adventures of Ideas (New York,1933), p.63.
    ①杨昌宇著.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5页、第26页.
    ②马骏驹著.人格和人格权讲稿[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第23-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第455-456页.
    ①刘福森著.主体、主体性及其他[J].哲学研究,1991年,第2期.
    ②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第24页.
    ⑤杨昌宇著.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243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2页.
    ②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07页.
    ③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62页.
    ④C·弗里德著.个人隐私[J].耶鲁法学评论,1967年,第77期、第477-478页.转引自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62页.
    ⑤参见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62-164页.
    ①参见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M].第2章第38节.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③刘福森著.主体、主体性及其他[J].哲学研究,1991年,第2期.
    ①龚群著.道德乌托邦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商务出版社,2003年.第141页.
    ②哈贝马斯著.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①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0页.
    ②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①胡玉鸿著.“人格”在当代法律上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①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②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页.
    ③转引自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4页.
    ①转引自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页.
    ②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11页.
    ③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页.
    ④马克思著.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40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11页.
    ②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53-54页.
    ③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①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②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③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④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07页.
    ②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132页.
    ①李道军著.法的应然与实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①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马骏驹著.人格和人格权讲稿[M].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③英.韦恩·莫里森著.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李清伟、侯健、郑云端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①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②转引自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79页.
    ②Aristole, The Politics, transl.E. Barker (Oxford,1946), BK.Ⅲ.1282b.
    ③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63页.
    ④英.韦恩·莫里森著.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李清伟、侯健、郑云端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⑤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⑥马克思著.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40页.
    ⑦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①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马雪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2页.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25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05页.
    ②自由—一个含蓄的分析[J].哈佛法律评论,1955年,第68期,第1313页.转引自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27-228页.
    ③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06页.
    ①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37页.
    ②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马雪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4页.
    ②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马雪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3页.
    ②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①Julius Stone, Human Law and Human Justice (Stanford,1965), p.326.
    ②王蕾著.宪法平等规范的诠释观:理念、规范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13-314页.
    ②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14页.
    ③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315页.
    ④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①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②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19页.
    ②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①参见王春梅著.独立财产、有限责任与法人人格之辨[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2期.
    ②英.斯科特·R·鲍曼著.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利与意识形态[M].李纯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①梁慧星著.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20世纪民法回顾.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3页.
    ①梁慧星著.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20世纪民法回顾.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4页.
    ②梁慧星著.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20世纪民法回顾.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4页.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65页.
    ①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②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①帕森斯著.合同法[M].第1卷.第3页(1853年).转引自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①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②苏国勋著.理性文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18页.
    ③美.马尔库塞著.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M].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207页.
    ④美.马尔库塞著.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M].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52页.
    ①美.马尔库塞著.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M].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②苏国勋著.理性文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19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0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5页.
    ③日.福泽谕吉著.文明论概略[M].(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4页.
    ④哲学百科全书[M].(华莱士译,同于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M].)第263页.转引自苏国勋著.理性文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8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②英.韦恩·莫里森著.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李清伟、侯健、郑云端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1页、第294页.
    ①苏国勋著.理性文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7页.
    ②苏国勋著.理性文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5页.
    ①苏国勋著.理性文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3页.
    ②沈湘平著.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①沈湘平著.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②沈湘平著.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③湘平著.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著.费尔巴哈[M].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①参见梁慧星著.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20世纪民法回顾.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42页.
    ①英.斯科特·R·鲍曼著.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利与意识形态[M].李纯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②英.斯科特·R·鲍曼著.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利与意识形态[M].李纯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①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M].(下卷).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25页.
    ②英.斯科特·R·鲍曼著.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利与意识形态[M].李纯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①参见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64页.
    ①英.斯科特·R·鲍曼著.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法律权利与意识形态[M].李纯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②英.斯科特·R·鲍曼著.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利与意识形态[M].李纯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著.第69页.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2页.
    ①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②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①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②俞可平著.社群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①俞可平著.社群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4页.
    ②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③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①何怀宏著.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6-177页.
    ①陈家刚著.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②Maeve Cooke, "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Political Studies,2000, Vol.48, pp.947-969.
    ③Jorge M. Valadez, Deliberatiu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a, USA Westview Press,2001, p.30.
    ①陈家刚著.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②陈家刚著.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③陈家刚著.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①孔庆明、胡留元、孙季平著.中国民法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绪论第1页.
    ②孔庆明、胡留元、孙季平著.中国民法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③孔庆明、胡留元、孙季平著.中国民法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页.
    ①《史记》八七.《李斯列传》.
    ②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年.第7页.
    ①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年.第97页.
    ②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30-132页.
    ③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59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②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年.第225页.
    ③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年.第239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07-308页.
    ①《慎子·佚文》.
    ②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年.第306页.
    ③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年.第69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21页.
    ②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43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50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55页.
    ②为胡墨庄给事条陈清厘积案程折子.安吴四种[M].卷三十一.下.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87页.
    ②马克思著.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第70页.
    ①康有为著.大同书.
    ②康有为著.中庸注.
    ③谭嗣同著.仁学·卷下.谭嗣同全集[M].三联书店,1954年.第65页.
    ①参见俞江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2-143页.
    ②参见俞江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6-154页.
    ③梁慧星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03页.
    ④参见俞江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159页.
    ①俞江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②俞江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①马长山著.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②马长山著.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③马长山著.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②衣俊卿著.文化哲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页前言.
    ①参见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77-79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
    ②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页前言.
    ②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24页.
    ①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76-577、第585-588页.
    ②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8页.
    ③陈晏清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8-114页.
    ①孙毅著.近代民事主体形成的条件与成因[J].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②Jennifer Nedelsk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Limit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The Madisonian Framework and Its Legac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0, p.184.
    ②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0页.
    ④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1-272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2页.
    ①美.斯蒂芬·芒泽著.财产理论[M].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①美.斯蒂芬·芒泽著.财产理论[M].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4页、第75页.
    ②参见美.斯蒂芬·芒泽著.财产理论[M].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9页第2节.
    ①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12页.
    [1]美.罗斯科·庞德著.法律史解释[M].邓振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2]何勤华、魏琼著.西方民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古罗马.盖尤斯著.法学阶梯[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4]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5]周蚜著.罗马法原论(上)[M].商务印书馆,1994年.
    [6]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下)[M].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
    [7]陈允、应时著.罗马法.商务印书馆,1931年.
    [8]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
    [9]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10]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
    [11]日.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2]英.梅因著.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13]武步云著.人本法学的哲学探究[M].法律出版社,2008年.
    [14]于立深著.契约方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英.韦恩·莫里森著.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李清伟、侯健、郑云端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葛洪义著.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薄振峰著.当代西方综合法学思潮[M].法律出版社,2005年.
    [18]意.朱塞佩·格罗索著.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19]苏.尼·格·亚历山大洛夫著.苏维埃社会中的法制与法律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20]孙国华著.法学基础理论[M].法律出版社,1981年.
    [21]里佩尔著.职业民法素描[M].福井勇二郎编著.法国法学诸姿态[M]. 日本评论社,昭和18年.
    [22]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M].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
    [23]谢晖著.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24]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25]江平、米健著.罗马法基础[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
    [27]荷.格劳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M].美A.C.坎贝尔英译.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8]黄风著.罗马私法导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十二铜表法[M].(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
    [30]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31]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32]陈朝璧著.罗马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2006年.
    [33]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M].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34]何勤华、魏琼著.西方商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5]李道军著.法的应然与实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36]卓泽源著.法的价值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
    [37]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38]荷兰.斯宾诺莎著.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39]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4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41]德.海因里希·罗门著.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M].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42]龙卫球著.民法总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43]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著.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石佳友、杨燕妮、谢汉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
    [44]西耶斯著.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M].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45]德.罗尔夫·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46]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
    [47]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48]马骏驹著.人格和人格权讲稿[M].法律出版社,2009年.
    [49]张文显著.二十一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6年.
    [50]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下)[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51]德.马科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52]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53]M.J.列维著.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M].知识出版社,1990年.
    [54]孔庆明、胡留元、孙季平著.中国民法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5]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
    [56]日.福泽谕吉著.文明论概略[M].商务印书馆,1959年.
    [57]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58]德.马克斯·舍勒著.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59]德.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60]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61]吕延君著.消极自由的宪政价值[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62]尹田著.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
    [63]陈晏清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64]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65]杨昌宇著.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M].法律出版社,2006年.
    [66]袁贵仁著.人的哲学[M].工人出版社,1988年.
    [67]袁礼斌著.市场秩序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68]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M].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69]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70]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M].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
    [71]张俊浩著.民法学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72]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6年.
    [73]英.斯科特·R·鲍曼著.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利与意识形态[M].李纯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
    [74]苏国勋著.理性文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75]美.马尔库塞著.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M].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76]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77]沈湘平著.理性与秩序——在人学的视野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8]麦克尼尔著.新社会契约论[M].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79]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下卷)[M].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
    [80]汪太贤著.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M].法律出版社,2001年.
    [81]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2]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83]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德国民商法导论[M].楚建译.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84]资琳著.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
    [85]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马雪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6]王蕾著.宪法平等规范的诠释观:理念、规范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8年.
    [87]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M].商务印书馆,1986年.
    [88]英.休谟著.人性论(上篇)[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89]陈福胜著.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M].法律出版社,2006年.
    [90]亨利·勒帕日著.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91]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M].(增补修订版)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92]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修订第3版.
    [93]汪太贤、艾明著.法治的理念与方略[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
    [94]荷兰.斯宾诺莎著.政治论[M].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95]荷兰.斯宾诺莎著.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96]刘云生著.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
    [97]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年.
    [98]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年.
    [99]俞江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0]陈家刚著.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1]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02]俞可平著.社群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3]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4]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年.
    [105]马长山著.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M].法律出版社,2006年.
    [106]马长山.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07]美.斯蒂芬·芒泽著.财产理论[M].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
    [10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
    [1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
    [1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
    [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8卷.
    [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0卷.
    [1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
    [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6卷.
    [116]马克思、恩格斯著.费尔巴哈[M].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7]马克思著.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118]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
    [119]王家福、刘海年著.中国人权百科全书[M].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20]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21]美.路易斯·亨金著.权利的时代[M].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
    [122]美.马斯洛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年.
    [123]法.布律尔著.法律社会学[M].许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4]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下卷)[M].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
    [125]李步云著.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载王家福、刘海年、李林著.人权与21世纪[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126]蒋先福著.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7]李强著.自由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8]韩水法著.康德传[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9]龚群著.道德乌托邦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商务出版社,2003年.
    [130]哈贝马斯著.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131]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1962年.
    [132]尹田著.契约自由与社会公正的冲突与平衡——法国合同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衰落.载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M].第二卷.法律出版社版,1994年.
    [133]赵晓力著.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北大法律评论[M].第一卷第一辑[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4]龙卫球著.民法总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135]彭诚信著.主体性与私权制度研究——以财产、契约的历史考察为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6]兰特·吉尔默著.契约的死亡.载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M].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5年.
    [137]泰格、利维著.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M].纪琨等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
    [138]傅静坤著.二十世纪契约法[M].法律出版社,1997年.
    [139]梁慧星著.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20世纪民法回顾.民商法论丛[M].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
    [140]法.阿·布瓦斯泰尔著.法国民法典与法哲学.钟继军译.载徐国栋著.罗马法与现代民法[C](第2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141]德.海尔穆特·库勒尔著.《德国民法典》的过去与现在.孙宪忠译.载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M].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
    [142]冯卓慧著.罗马私法导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3]日.北川善太郎著.关于最近之未来的法律模型.李薇译.载梁慧星著.民商法论丛[M].第6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
    [144]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5]马长山著.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A.Burdes MANUALE DI DIRITTO PRIVATO ROMANAO, UTET出版社1985年版.
    [2]John P.Mckay, D.Hill, John Buckler, A History of Western Society, Houghton. Company Press,1987.
    [3]Elementa jurisprudentiae, transl. W. A. Oldfather (Oxford,1931), Bk.Ⅱ, observ. iv,4.
    [4]GOUNOT, Etude critique de 1'individualisme juridique, cite par Flouret Aubert.
    [5]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Bk.Ⅱ, PartⅢ, §3, ed.by L.A.Selby-Bigge (Oxford:Clarendon Press,1888)
    [6]Michael J. Trebilcock, The Limits of Freedom of Contrac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Lawrence M. Friedman,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4, No.1,1969.
    [8]Benjamin Barber, Strong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9]J. Ortega y Gasset, The Reuolt of the Masses, London,1932
    [10]The Gallic War, transl. H. J. Edwards (Loeb classical Library ed., 1917), Bk.Ⅲ.10.
    [11]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 transl. J. K. Abbot (New York,1949).
    [12]Metaphysik der Sitten, ed.K. Vorlander (Leipzig,1922).
    [13]Alfred N.Whitehead, Adventures of Ideas (New York,1933).
    [14]Aristole, The Politics, transl. E. Barker (Oxford,1946), BK.Ⅲ.1282b.
    [15]Julius Stone, Human Law and Human Justice (Stanford,1965).
    [16]Immanuel Kant, The Metaphysical Elements of Justice, transl. J. Ladd (Indi-anapolis,1965).
    [17]William S. Sorley, The Moral Life (Cambridge, Eng.,1911).
    [18]Maeve Cooke, "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Political Studies,2000, Vol.48.
    [19]Jorge M. Valadez, Deliberatiu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a, USA Westview Press,2001.
    [20]Jennifer Nedelsk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Limit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The Madisonian Framework and Its Legac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0.
    [21]Mark Pettit, Jr·FREEDOM, FREEDOM OF CONTRACT, AND THE"RISE AND FALL",79 B·U·L·REV·
    [22]W. G. Miller Lecture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w, See, Kessler and Gilmore, Contracts,2nd, 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0.
    [23]Hurst, Law and Condition of Freedom in the Nineteenth United States, See, (14).
    [24]Farnsworth, On Contracts(Ⅰ),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0.
    [25]CarlMiteham " Whatl5thePhilosoPhyofTeehnology InternationalphilosoPhiealQua-rterly, FordhamUniversity, NewYork, Vol.ⅩⅩⅤ, No.l, Mareh,1985.
    [26]Frederick Ferre, "philosoPhyofTeehnology", prentie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88.
    [27]See C. Massimo Bianca, Diritto civile. Vol. VI, la proprieta, Milano, 1999.
    [28]P. V. Inwagen. TheMystery ofMetaphysical Freedom [M].in Metaphysics:The Big Questions. 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29]Timothy O'Connor. The Agent As Cause [M]. in Meta-physics:The Big Questions. 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30]Gary Watson. Free Will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徐国栋.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J].法律科学,2004年,第6期.
    [2]徐国栋.商品经济的民法观源流考[J].法学,2001年,第10期.
    [3]意.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J].徐国栋译.法学,1998年,第3期.
    [4]徐国栋.公平与价格一价值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5]徐国栋.市民社会与市民法[J].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
    [6]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上、下)[J].法学,2002年,第6期、第7期.
    [7]徐国栋.市民社会与市民法——民法的调整对象研究[J].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
    [8]梁慧星.民法典不应该单独设立人格权编[N]法制日报,2002年8月4日.
    [9]孙毅.近代民事主体形成的条件与成因[J].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10]刘福森.主体、主体性及其他[J].哲学研究.1991年,第2期.
    [11]杨振山、陈健.平等身份与近现代民法学——从人法角度理解民法[J].法律科学,1998年,第2期.
    [12]杨振山、龙卫球.罗马法的传统性和法律方法——兼论中国民法新传统[J].中国法学,1995年,第l期.
    [13]郑永流.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中主要法律价值的对比[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14]梅夏英.民事权利能力、人格与人格权[J].法律科学,1999年,第1期.
    [15]梅夏英.从“权利”到“行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6]马骏驹.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J].河北法学,2006年,第10期.
    [17]马骏驹,张翔.论民法个人人格构造中的伦理与技术[J].法律科学,2005年,第3期.
    [18]马骏驹.人与人格分离技术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兼论德国民法中的权利能力[J].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
    [19]马骏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
    [20]马骏驹.人格与财产的关系——兼论法国民法的“总体财产理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
    [21]李锡鹤.人为什么生而平等——论法律人格与自然人格[J].法学,1996年,第4期.
    [22]李锡鹤.论民法的精神[J].法学,1996年,第7期.
    [23]胡玉鸿.“人格”在当代法律上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24]胡玉鸿.“人格”在当代法律上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25]胡玉鸿.法律史上人格制度的演化[J].法律科学,2008年,第4期.
    [26]傅蔚冈.“同命不同价”中的法与理——关于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反思[J].法学,2006年,第9期.
    [27]龙卫球.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兼论法律的主体预定理论[J].(上、下)学术界,2000年,第3期、第4期.
    [28]龙卫球.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进路考察——兼论民法实证主义与宪法秩序[J].清华法学,2002年,第2期.
    [29]龙卫球.法律实在性讨论——为概念法学辩护[J].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期.
    [30]刘卉.论法律人格与人格权的发展[D].硕士论文.
    [31]邱本.从契约到人权[J].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
    [32]李拥军.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民事主体制度与理念的历史变迁——对法律“人”的一种解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2期.
    [33]王志丽.从罗马法看人格概念的独立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期.
    [34]德.汉斯·哈腾鲍尔.民法上的人[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第4期.
    [35]文长春.分配正义及其局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36]彭诚信.论民事主体[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第3期.
    [37]香港.陈弘毅、周叶谦译.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4期.
    [38]曹新明、夏传胜.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J].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39]伍治良.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现代化趋势[J].理论月刊,2005年,第3期.
    [40]蒋先福.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及社会条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1]谢怀拭.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续)[J].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4期.
    [42]江山.法律革命: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1期.
    [43]薛启明.古典自由意志哲学对大陆法系民法典编纂的影响[J].研究生法学,2006年,第4期.
    [44]易继明.论日耳曼财产法的团体主义特征[J].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
    [45]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46]王晨光.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思想[J].中外法学,1992年,第3期.
    [47]马京平、王小玲.近代民法对罗马法之法律人格理论的反思——兼评“无财产即无人格”[J].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
    [48]高在敏.法律行为在近代欧洲率先出现的原因辨析[J].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
    [49]石碧波.民法上的“家”一兼论我国民法大“家”的二元结构[J].当代法学,2003年,第7期.
    [50]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其启示——契约理念在公法中的确立(下)[J].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
    [51]梁治平.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J].读书,1986年,第3期.
    [52]郑云瑞.西方契约理论的起源[J].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53]沈宗灵.权利、义务、权力[J].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
    [54]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
    [55]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56]薛军.法人人格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
    [57]王利明.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
    [58]姚新华.契约自由论[J].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期.
    [59]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60]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61]曾冰.西方理性主义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6期.
    [62]崔俊贵.意思自治原则的兴起及原因的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63]郑祝君.英美法:时代性背景下的制度变迁[J].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
    [64]尹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
    [65]尹田.无财产即无人格[J].法学家,2004年,第2期.
    [66]尹田.论法人人格权[J].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
    [67]尹田.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J].法学,2005年,第2期.
    [68]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69]李永军.论权利能力的本质[J].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
    [70]李永军.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J].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71]李永军.论我国人格权的立法模式[J].当代法学,2005年,第6期.
    [72]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4期.
    [73]李永军.论私法合同中意志的物化性[J].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74]李永军.民法上的人及其理性基础[J].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75]约翰·齐普曼·格雷.法律主体[C]龙卫球译.清华法学,2002年第1卷,第1期.
    [76]曾凡跃.法哲学视野中的人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2年,第6期.
    [77]王晓华、张建华.交往的异化及其扬弃——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现代解读[J].中科技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78]赵迅、刘焕桂.弱势群体保护的人本主义诠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9]叶金强.信赖合理性之判断:理性人标准的建构与适用[J].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80]付子堂.关于自由的法哲学探讨[J].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
    [81]莫雷.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82]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3]郑贤君.基本权利的宪法构成及其实证化[J].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
    [84]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85]吴恩玉.论立法平等——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视角[J].法治研究,2007年,第5期.
    [86]钱福臣.民法与宪法关系之逻辑语境——兼论民事权利在权利体系和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地位[J].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3期.
    [87]刘胜题.民事主体与民事意志的关系——兼读《民法哲学论稿》[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8]丁文.权利限制论之疏解[J].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
    [89]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90]李龙、刘连泰.宪法财产权与民法财产权的分工与协同[J].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