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素养—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恢复高考以来,语文高考试题处于改革之中。试卷从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两大板块变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板块。试题内容从重视政治教化到关注自然科技发展再到沉思人生意义、反思传统文化。试题类型从简单的填充题、辨别正误题到综合性的选择题再到形式多样的主观题,从死板的知识型、课内型题到灵活的能力型、课外型题再到生活化、情景化试题。试题的答案从简易、呆板到客观、唯一再到多元化、开放性。考查意向的重点从简单识记到理性分析再到对人生、文化的思考。
     语文高考试题的变化反映出命题立意的变革。三十年来,命题立意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命题立意的变化,存在着哪些潜在的矛盾?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潜在的问题能否克服?怎样克服?命题立意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论文的第一部分对高考语文命题立意的含义粗浅界定之后,重点了描述了三十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的设计形式、考查内容及其意向,从中梳理出高考命题立意的沿革轨迹: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并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这一部分主要运用归纳概括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剖析了命题立意变革的内在原因。从社会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意义上,阐述了命题立意变革的外因。从命题立意变革的外因又推导出立意变革的价值,即对社会发展、个体发展、语文学科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这一部分主要运用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从立意变革的前提预设切入,反思立意流变自身,深度挖掘隐性矛盾:社会的需要异化了个体的发展和语文学科的建设。批判传统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选拔性、考查性而忽视高考试题的激励、发展的功能;批判高考试卷的命制理念:过分倚重知识的客观性、中立性而忽视知识的价值性、情景性。
     第四部分依据人类文化学的观点,从“文化人”形象入手,论证了“以文化化人”的可能性,从而提出了文化立意这一理念。结合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与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文化实质,为文化立意的合法性进行辩护。从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材料、评分标准三方面论述研制文化立意试卷的原则。最后,构想了文化立意试卷。
     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论文的创新之处与意义所在。文化立意的理论意义在于命题者树立命题新理念,与考生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其实践价值是,使试题的“考查功能与育人功能”和谐地统一起来,克服素养立意试题中“人生意义的材料却成了考查考生智力水平的试验田”的弊端。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高考命题立意嬗变及前瞻的研究,来深化、完善高考语文试题的改革,命制出体现人文关怀的试卷。
Having restored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the chinese examination of college entrance is in the reform.The chinese elementary knowledge and writing become the chinese elementary knowledge,reading,and writing.The content,first enlightens politics then attends natu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later ponders life significance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est question form,from simple fill-in-the blank and distinguishable error -correction to comprehensive choice question and various subjective question,from stodgy knowledge to nimble ability and scene question.The answer,from the simple and stereotypical to the objective,becom multiplical and open.The examination intention,from the simple knowledge to the rational analysis to the ponder about life,the culture.
     The changmente reflected.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intention.For 30 years,how many times did the examination's intention change? What is the reason of changmente each time? What value has it? Has it contradictions? To these questions,we must have a sober understanding.Can we overcome these latent questions? How to overcome? Where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fter pondering the questions,the first part definites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intent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and describes the design's form of test question in 30 years,the examination content and examination intention,reorganizes the evolution:The knowledge intention—ability intention—the accomplishment intention.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internal factor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materialism method. elaborates the external factor of the transformation,in the sociology,the pedagogy,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From the external factor,the paper infer the value of transformation. Namely,social development,individual development,the positive promotion effect to chines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third part resonsiders examination inten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ory,cuts into the premise of the transformation,excavaties intrinsic contradictory deeply.Society's need disassimilate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he paper criticizes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intention.:Pays great attention to selection but neglects the developmental function;The paper criticizes the design form of test question:appraisaled the objectivity of knowledge highly,contempted scene and value of knowledge.
     The fourth part proves such view in the human cultural viewpoint:the human is gradutly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thus proposeds "the cultural examination intention".Relating into cultural process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three dimensional goals,the paper strives for legitimation of cultural examination intention.From the guiding,the choice of test material,and evaluation criteria,explaines the cultural examination paper principles.Finally,the author devised the culture examination paper exhaustivel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re of the paper,is also Innov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Theory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examines person who will set up new idea,establishes dialog relations between the examinee and the examines person.It will make "the examinational func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nurturing the person" to unify harmoniously,overcome the shortcoming of "the accomplishment examination intention":make the life significance material become the toy wich examined the examinee mental level.
     Therefore,researching the evolution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tention,the pape can possibally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chinese examination,make out the examination paper wich shows the life cared for.
引文
[1]《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准(试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3][16][19]韦志成主编 倪文锦 著:《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11页、77页。
    [4]1978年《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5]黄常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第37页。
    [6][7]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208页。
    [8]教育部考试中心高校入学考试命题部(语文):《考试说明》解析,载《语文学习》2002年5期。
    [9][10]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命题部(语文):《“考试大纲”解析》,载《语文学习》2005年4期。
    [11]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302页。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301页。
    [14]周景昱:《如何让考场作文左右逢源》载《中国考试》2006年10期。
    [15]陈鼓应 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36页。
    [17]李剑萍 魏巍:《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18][苏]赞科夫著:《教育与发展》,杜殿坤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页。
    [20][2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22][23][24][25][26][27]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第81页、83页、80页、88页、90页、90页。
    [28]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29]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2页。
    [30]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397页。
    [3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32]郭思乐:《生本教育:最大限度的依靠生命自然——突破东方考试文化圈的一种思路和实践》,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3、4期
    [33]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34][37]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110页。
    [35][3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3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2页。
    [39][40][42]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43]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44]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38页。
    [45]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第22-23页。
    [46]李学勤:《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47]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48][49]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370页。
    [50]陈琪:《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5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52][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页。
    [53]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54][55][56]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8页、10页。
    [57]《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2005年文化神州语文教育论坛综述》,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载《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
    [58]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59]曹明海:《理解与建构》,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297页。
    [60][61]蔡瑞琛:《语文教学呼唤真——透视高考阅读失真与课堂教学》,载《考试研究》教学月刊2006年第9期。
    [62]北师 吕晓珍 郑国民:《“梅萨维德消失的人们”阅读试题评价标准和试题评价》,载《语文学习》2005年第5期。
    [63]林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98-102页。
    [64][65]郑卓睿:《汉语与汉文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123页。
    [66]陈惟贤:《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建议》,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期。
    [67]2007年9月12日中央10频道:科技探索栏目
    [68]周京昱:《坚守、探索、创新——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载《中国考试》2007年第8期。
    [69]舒霖、秦春华:《正方,反方,评方》,中国世界语出版1999年版第235-240页。
    [70]秦葆:《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载《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5期。
    [71]付雪婷:《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载《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2007年第3期。
    [72]蔡瑞琛:《语文教学呼唤“真”——透视高考语文阅读“失真”和课堂教学泛化现象》,载《考试研究》(教学月刊)2006年第9期
    [73]董承理:《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1——2期
    [1]《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准(试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韦志成主编 倪文锦 著:《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黄常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硕士论文2006年4月。
    [4]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教育部考试中心等主编:《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研讨会专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8]《高中毕业会考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实施方案》(1991年)。
    [9]《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1999年)。
    [10]《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3年)。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版。
    [12]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李剑萍 魏巍:《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苏]赞科夫著:《教育与发展》,杜殿坤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15]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1]陈琪:《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4]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5]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7]曹明海:《理解与建构》,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丁刚:《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2]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
    [1]教育部考试中心高校入学考试命题部(语文):《考试说明》解析,载《语文学习》2002年5期。
    [2]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命题部(语文)《“考试大纲”解析》,载《语文学习》2005年4期。
    [3]郭思乐:《生本教育:最大限度的依靠生命自然——突破东方考试文化圈的一种思路和实践》,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3、4期。
    [4]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2005年文化神州语文教育论坛综述》,载《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
    [5]蔡瑞琛:《语文教学呼唤真——透视高考阅读失真与课堂教学》,载《考试研究》教学月刊2006年第9期。
    [5]吕晓珍 郑国民:《“梅萨维德消失的人们”阅读试题评价标准和试题评价》,载《语文学习》2005年第5期。
    [6]陈惟贤:《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建议》,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期。
    [7]周京昱:《坚守、探索、创新——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载《中国考试》2007年第8期。
    [8]秦葆:《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载《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5期。
    [9]付雪婷:《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载《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2007年第3期。
    [10]董承理:《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1-2期。
    [11]郑金洲:《文化与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载《上饶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12]蒋成禹:《融入、介入和创造》,载《语文学习》2006年第9期。
    [13]霍敏:《根脉相应,同中有异》沪、港、台三地高考语文命题思路比较,载《语文学习》2006年11期。
    [14]苏盛葵:《“新课程语文高考大纲”述评》,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6期。
    [15]孙绍振:《感性命题和智性潜在量问题——评2006年高考作文题》,载《语文学习》2006年7-8期。
    [16]周京昱:《文学作品阅读的思维路径》,载《中国考试》2006年第4期。
    [17]沈献章 高森 杨建宇 边境 周京昱:《新形态下的语文高考》,载《中国考试》2005年第11期。
    [18]贾玲:《综合设计题型 考查语文素养——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评鉴》,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
    [19]林进明:《2007年台湾地区大学国文学科试题分析》,载《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
    [20]程红兵:《高考语文测试的反思与前瞻》,载《语文学习》1994年第5期。
    [21]顾德希:《正确认识语文高考试题》,载《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1期。
    [22]王元华:《史论高考语文命题的发展方向》,载《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6期。
    [23]张志平:《文化观念的“偏至”和创新思维的“难产”——解读2003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第五题》,载《名作欣赏》2003年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