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山西神庙剧场数量众多,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之一。在山西北部的雁北区域,现存的神庙剧场的数量也很可观。另外据文献记载,除了神庙剧场之外还有其它演出场所。但长期以来人们给予的关注却较少。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以田野考察资料以及相关文献为依据,对雁北明清时期剧场及其演剧状况展开讨论。
     在确定了本文讨论中心“雁北”的范围之后,首先,对雁北这个区域形成、巩固的历史过程作了梳理,探究其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之上说明雁北戏剧生成的文化背景;其次,对神庙剧场发展的状况与具体的剧场建筑形制进行了描述与总结,使我们能够清楚了解剧场修建的实际状况与特点;再次,进一步从信仰角度出发,探讨了神灵信仰与剧场和演剧的关系;最后还对雁北在明清时期的演剧状况进行了梳理。
     通过对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变化的梳理,我们认为雁北区域的开发与历来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明清时期该区域人文环境再次变化,特别是大同府在明代作为“九边”之一,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以及后来村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剧场建设与演剧活动。
     通过对剧场的考察,发现雁北在明时已出现了神庙剧场,目前仅见在文献和碑刻中记载的六处,清代神庙剧场已大量普及,目前仍存有上百处。特别是在世风的影响下,个别寺院在山门之外也修建了戏台。现存戏台建筑也主要为清代修建,卷棚顶占绝大多数,硬山顶者为少数,使用隔扇区分前后台,前檐大都不施斗栱,装饰简洁,内部檩条大多为两圆木上下叠加。这些特征与山西其它地区乃至华北的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具有区域特征。它们既是神庙剧场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与雁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还表现出一种地域性的审美追求。
     通过对信仰与剧场之间关系的考察,发现雁北明清时期的神庙剧场多与官方信仰有高度一致性。诸如城隍庙、关帝庙、真武庙、北岳庙、文昌祠、龙王庙、三官庙、八腊庙等大都被纳入到官方常祀范畴,它们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认同。这些神庙对于官方来说,是现实与统治的需要,体现了封建统治系统的周密性、完整性与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官方根据现实处境对所祀神灵自觉地进行选择并加以利用,还要依附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俗传统;而对于民众来说,这些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也是对长期所形成的神灵观念或思想的传承。无论怎样,雁北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各类神灵信仰,为剧场的普及与演剧活动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稽考,发现明代大同代王府与地方所蓄乐户众多,乐妓与官绅的往来在明代以及清初也较为普遍,这些都激发了地方各阶层观演戏剧的热情,对后来戏剧的发展和繁荣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雁北各县区,在迎神赛社和岁时节令时的戏剧表演活动也都异常丰富多彩,无论是对剧场的建设还是对剧种的发展都起了较大推动作用。现存的舞台题记中,有许多梆子戏和地方小戏剧目,还有班社的名称和艺人的名字,这些为了解地方戏曲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The temple theatre in Shanxi Province become a concerning object of scholarsin recent years. The existing temple theater are numberous in Yanbei, the northern region ofShanxi. In addition, there are other drama’s stage. But both the situations are not givenenough concern for a long time. So the artilce, based on the field ingverstigation and relatedocument, intoduced and discussd the theatre and drama actity in Yanbei during the Ming anQing dynasties.
     When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the“YanBei, the articl firstly introduced the historicalprocess on the forming and consolidation, through which we highlight the closely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region and society. Based these, we introduce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drama in Yanbei. Secongly, we summari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temple theater andspecific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gain, we further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and temple theater from the faithful perspective. Finally we talked over the activitiesabout the drama during Ming and Qing dyanaties.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regional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e, we think thedevelopment of YanBei has alway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litary activities. In the Mingand Qing dynasties, the reg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took placed big changes again.Especially in the Ming dynasty, Datong mansion as one of“the nine edge”, had great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to social polity,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even villages’development, so that directly affect the theater’s late construction and drama’s activiti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atre, we find that there already appeared temple theatresin YanBei during Ming dynasty. There were only six in the area, which were recorded indocument. Temple theaters were widespread in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y arised out offew buddhist temple’s ga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tidote. The existing stages were mainlybuilt in Qing dynasty, whose structure had many similarities with the others in rest areas ofShanxi, however with mo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Juanpeng’s top was the majority, the Yingshan’s top was few, all of which used parting board to distinguish the front and rear,mostly not used Dougong under the eaves. They mostly were plain adornment, twocontinuous logs in interior. These features were not only inevitable results of the reform anddevelopment of theatre, but also related with YanBei’s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howed a kind of regional aestheticpursuit.
     Through insp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 and the theatre, we find thattemples in Yanbei had high consistency with the official beliefs duing the Ming and Qingdynasties. Such as the Chenghuang temple, Guandi temple, Zhenwu temple, Beiyue temple,Wenchang temple, Longwang temple etc, they were mainly recruited into the official’ssacrificial category. To official, these temples were the need of the reality and the rule, whichreflected the rule, the integrity and social order of the feudalism system, and they also werewidely accepted in folk faithfu traditon. The official had a choice to the gods according to thereal conditions consciously, but also depend on the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But to the public,they accep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lso to the long-term formed inheritance of god idea.These were the deep reflection of social changes in the area, more of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between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beliefs. The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atre and theprosperity of play activities.
     Throngh analysizing the literatue material, we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musicians inDaiwang’s manson and village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leprostitutio and gentries is common in Ming dynasty. All of these inspired many classes’enthusiasm to the drama, and had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pell the developmen of drama inlater. Activities and the performances were incredibly rich in the saluting god and season’festival,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y both play a major role to the constructionof the theater 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l operas. Through inscription on the stage,we alsofind that lots of Bangzi and local opera’s repertoire name, opera troupe and performer’s name,all of which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local drama’s development.
引文
1段建宏《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61页。
    1《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532页。
    2《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页。
    3《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5页。
    4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页5《魏书》卷二《太祖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页。
    1《魏书》卷一一○《食货志》,第2850页。
    2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89页。
    3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第291页。
    《魏书》,第2827页。
    《魏书》,第2828页。
    1《魏书》,第2888页。
    2《魏书》,第102页。
    1赵昆雨《北魏司马金龙墓乐器雕刻考索》,《乐器》,1990年第2期。
    2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3《辽史》,第1329页。
    4《辽史》卷五十四《乐志散乐》,第891页。
    5徐梦辛《三朝北盟会编》,扬州:扬州古籍书店1987年。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平朔考古队《朔州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5年第2期7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同市金代徐龟墓》,《考古》,2004年第9期。
    1康熙《灵丘县志》卷三《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2康熙《灵丘县志》卷三《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116页。
    3《元史》卷72《祭祀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779页。
    4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四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5张继红、郭建平《吴昌龄生平考》,《中华戏曲》第2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2页。
    1明王士琦《险隘考大同总镇图》,明万历刻本。
    2顺治《浑源州志》下卷,《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160页。
    1明毛伯温《毛襄懋先生集别集卷之五》,明世恩堂刻本,山西大学图书馆藏2清胡文烨《云中郡志》卷七《武备志》,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
    3《明世宗实录》卷三九五。
    4《明穆宗实录》卷四一。
    5《明太祖实录》卷二二○。
    6《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82页
    1《明史》,第1882页。
    2明毕自严《石隐园藏稿》卷六,四库全书本。
    3清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一,关隘三,大同府,大同县,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l969年影印,第244-245页。
    1雍正《朔州志》卷四《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338页。
    2张信忠《广灵游历》,广灵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2006年,第87页。
    3道光《大同县志》卷九《赋役》,《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120-121页4道光《大同县志》卷九《赋役》,《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121页。
    5光绪《怀仁县新志》卷三《城池》,《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277页。
    6雍正《朔州志》卷四《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340页。
    1道光《阳曲县志》卷九《兵书》,《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第296页。
    2道光《阳曲县志》卷九《兵书》,《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第297页。
    3《明史》,第2235页。
    4乾隆《大同府志》卷五《形胜》,《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106页。
    5光绪《怀仁新县志》卷一《疆域》,《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266页6光绪《天镇县志》卷二《关隘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443页
    1乾隆《广灵县志》,卷四《风土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25页。
    2雍正《阳高县志》卷三《乡贤》,《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87页。
    3清宋起凤《大茂山房合稿》卷六《七志》,《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841页。
    4崇祯《山阴县志》卷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60页。
    5道光《大同县志》卷十二《选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153页。
    1雍正《朔平府志》卷四《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99页。
    2雍正《朔州志》卷四《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325页。
    3明陆容撰,佚之点校《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4页。
    4清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阅世编》卷四《风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3页。
    5乾隆《大同府志》卷十四《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71页。
    6乾隆《大同府志》卷十四《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77页。
    7乾隆《大同府志》卷六《古迹》,《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116页。
    8见明王家屏《劝立文会疏》,崇祯《山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47页9乾隆《大同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76、277、282页。
    1光绪《天镇县志》卷三《学校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472页。
    2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9年。
    3碑高140厘米,宽60厘米,厚14厘米。清道光三十年刊立。现存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吴辛寨村关帝庙4光绪《左云县志》卷一《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136页。
    5康熙《灵丘县志》卷三《艺文志》之《修邑学引》,《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132页。
    1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63页。
    2王福才《山西民间演剧概述》,《中华戏曲》第36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69页3崇祯《山阴县志》卷二《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16页。
    1碑高126厘米,宽78厘米,厚22厘米。明弘治戊午年刊立。现存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西寺村慧泉禅寺。
    2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台北市: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6年版,第109页。
    3民国《马邑县志》卷三《艺文上》之《新建唐鄂国尉迟庙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64页4民国《马邑县志》卷二《人物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46页。
    1光绪《怀仁新县志》卷四《坛庙》,《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292页2乾隆《应州续志》卷九《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9),第516页。3碑高46厘米,宽96厘米,壁碑。现存朔州市朔城区下团堡乡刘家口村龙王庙。
    1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6年,第101页。
    2碑已残,宽79厘米,厚17厘米。现存天镇县城关慈云寺前院。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藏该碑拓片3乾隆《大同府志》卷四《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87页。
    4碑通高237,宽67,厚19厘米,螭首。现存应县下马峪乡马岚口村崇贞观。
    1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2冯俊杰、刘梅《长城要塞杀虎口满族驻军修复的明代乐楼》,《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8889页。
    1冯俊杰、刘梅《长城要塞杀虎口满族驻军修复的明代乐楼》,第89页
    1康熙《灵丘县志》卷四《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147页2康熙《灵丘县志》卷四《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149页3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460页。
    1光绪《左云县志》卷四《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238页。
    2《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453页。
    1见《流芳》碑。碑身高152厘米,宽70厘米,厚18厘米,螭首方趺,额题“流芳”。碑阴刻:大清光绪六年岁次庚辰中秋月上浣阖村公立。现存怀仁县里八庄乡里八庄村三圣庙。
    2见《三圣庙》碑。碑身高160厘米,宽72厘米,厚16厘米,螭首方趺,额题“三圣庙”。碑阴刻:大清道光二十三年孟冬上浣谷旦阖村公立。现存怀仁县里八庄乡里八庄村三圣庙。
    3乾隆《大同府志》卷四《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80、95页。
    4碑高193厘米,宽66厘米,厚16厘米。现存怀仁县新家园镇大峪口村。
    1见《改修五神宫序并记》。碑高170厘米,宽60厘米,厚19厘米,清同治二年刊立。现存山阴县古城镇杨村关帝庙。
    2碑高129厘米,宽57厘米,厚11厘米。现存朔州市城区贾庄乡西小寨村龙王庙。
    1碑高160厘米,宽80厘米,厚16厘米。现存广灵县作疃乡作疃西堡村委会院内。
    2光绪《浑源州续志》卷六《人物政事》,《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510页3碑高166厘米,宽60厘米,厚16厘米。现存应县金城镇吴家庄龙王庙。
    1《左云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60页。
    2《阳高县志》,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第469页3《应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23页。
    1断碑,现存山阴县新岱岳镇关帝庙。
    1《魏书》,第2736页。
    2参见张焯《云冈石窟的历史与艺术》,《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第5期。
    3《魏书》,第3037页。
    4见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17页。
    1碑通高255厘米,宽81厘米,厚19厘米,明万历三十五年刊立。现存于大同市观音堂。
    2碑通高294厘米,宽67厘米,厚17厘米,清光绪二十六年刊立。现存于大同市观音堂。
    3碑通高300厘米,宽67厘米,厚18厘米,清道光二十三年刊立。现存于大同市观音堂。
    1丰驰《明代大同代王府考析》,《文物世界》,2010年第3期,第44页。
    2参见墨遗萍《记几个古代乡村戏台》,《戏剧论丛》,1957年第2期。另见《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548页。
    3康熙《灵丘县志》卷二《忠义》,《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州县志辑》(6),第110页。
    1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卷二,第192页,《续修四库全书》本2《元史》卷一百三十七“察罕传”,第3311页。
    1碑高102厘米,宽65厘米,壁碑。现存于于朔州市城区贾庄乡福善庄村龙王庙。
    2乾隆《大同府志》卷六《古迹》,《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123页
    1乾隆《大同府志》卷四《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87页。
    1车文明《中国古代戏台规制与传统戏曲演出规模》,《戏剧艺术》,2011年第1期,第15页。
    1顺治《云中郡志》卷一之《新增重修鄂国公庙记》1《英宗实录》卷九八2正德《大同府志》卷十二《圣朝制敕》3碑存灵丘县石家田乡上北罗村。据2009参加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所拍摄的照片整理
    1《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3-1454页。
    2清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17页。1《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1页。2《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289页3《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三,第1314页。4《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第1041页。5《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三,第1314页。6王昶辑《金石萃编》卷一百四十九,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7《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4册40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8《明史》,第1268页。
    1清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阅世编》卷三《建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6页。
    2雍正《阳高县志》卷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122页。
    1清宋起凤《大茂山房合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9册,第836页。
    2康熙《灵丘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147页。
    1同治《河曲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6),第39—40页。
    2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4页。
    3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444页4雍正《阳高县志》卷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122页。
    1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96页。
    2顺治《浑源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211页。
    3碑高165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现存阳高县正门堡城隍庙。
    4王昶辑《金石萃编》卷一百四十九,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1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444页。
    2乾隆《大同府志》卷五《形胜》,《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104页。
    1雍正《朔州志》卷三《方舆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305页2乾隆《广灵县志》卷四《风土》,《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27页。
    3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7页。
    1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757页。
    2碑高165厘米,宽68厘米,厚14厘米。现存山阴县古城镇杨村关帝庙。
    3光绪《神池县志》卷九《事考》,《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7),第451页。
    1乾隆《大同府志》卷十五《祠祀》,《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85-286页2碑存朔州崇福寺。另可参见《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第120-123页。
    3乾隆《大同府志》卷十五《祠祀》,《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83页。
    4乾隆《大同府志》卷十五《祠祀》,《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85页。
    5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第101页。1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444页。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57页。3现存应县下马峪乡北楼口村关帝庙。4谢永栋、何建国《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民众的社会交往——以山西平鲁大河堡村为中心的考察》,《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第204页。
    1谢永栋、何建国《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民众的社会交往——以山西平鲁大河堡村为中心的考察》,第204页。
    2碑高162厘米,宽78厘米,厚17厘米。现存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大河堡村关帝庙遗址。见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第27页。
    3碑高187厘米,宽18厘米,厚12厘米。现存怀仁县云中镇鹅毛口村关帝庙。
    1碑身高147厘米,宽64厘米,厚18厘米。现存怀仁县云中镇鹅毛口村关帝庙。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五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472页。
    2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8页。
    3《明史》“志第二十六·礼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8页。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4页。
    2光绪《天镇县志》卷三《金石》,《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480页。
    3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460页4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460页5明方逢时撰,李勤璞校注《大隐楼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1雍正《阳高县志》卷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124页2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
    3碑高111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现存阳高县罗文皂镇正门堡城隍庙。
    1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
    2碑高146厘米,宽61厘米,厚16厘米,现存大同市兴荣区宏赐堡村郭富家。
    1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第16页。
    2碑高140厘米,宽63厘米,厚18厘米。现存怀仁县马辛庄乡小盐坊村龙王庙。
    1讲述人:常海,1952年生,朔州市朔城区安庄村人,2004年本村唱戏时为剧团供水。参见王鹏龙《朔州秧歌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郊社二三考八二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关于梓潼神的来历传说十分繁复。可参见《中华文昌文化——国际文昌学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4年。梓潼神发迹过程还可参高承《事物纪原》卷七。
    2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四。
    3谢肇淛《五杂俎》卷一《天部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4《明史志第二十六礼四》,第1308页。
    5光绪《怀仁县新志》卷十《艺文》之《文昌阁告成事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359页。
    6乾隆《大同府志》卷二十七《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559页。
    1光绪《左云县志》卷四《艺文志》之《创修文昌祠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237页2乾隆《大同府志》卷二十七《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559页。
    1雍正《朔平府志》卷十二《艺文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405页。
    2民国《马邑县志》卷三《艺文上》,《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70页。
    1乾隆《广灵县志》卷二《营建祠庙》,《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16页。
    2民国《马邑县志》卷二《官师志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36页。
    3碑高160厘米,宽90厘米,厚15厘米。现存平鲁区阻虎乡将军会村堡门外。见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第
    50页。
    4《重修庙宇碑记》,清乾隆五十六年刊立。现存洗马庄村西庙戏楼台基处。
    1碑高160厘米,宽70厘米,厚17厘米。现存广灵县斗泉乡朝阳寺。
    2碑高132厘米,宽63厘米,厚13厘米。现存朔州市城区神头镇吉庄大王庙内
    1《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四《郊社考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1齐仁达《明清北岳祭祀地点转移之动态考察》,《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第41页。
    2光绪《山西通志》卷三八《山川考八》,中华书局1990年,第3037页。
    3齐仁达《明清北岳祭祀地点转移之动态考察》,《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第38页。
    4以上诸条引文见乾隆《大同府志》卷十五《祠祀》,《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83—292页
    1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第5页。
    2光绪《怀仁新县志》卷十《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362页。
    3雍正《阳高县志》卷六《艺文》卷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119—120页。
    1雍正《阳高县志》卷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119页2碑高202厘米,宽95厘米,厚20厘米。现存广灵县城北千福山
    3碑高157厘米,宽65厘米,厚18厘米。现存广灵县城北千福山。
    1碑高127厘米,宽68厘米,厚11厘米。现存山阴县后所乡化悲岩寺。
    2碑高117厘米,宽59厘米,厚15厘米。现存山阴县后所乡化悲岩寺。
    3碑高181厘米,宽53厘米,厚10厘米。现存山阴县后所乡化悲岩寺。。
    4碑高125厘米,宽68厘米,厚10厘米。现存山阴县后所乡化悲岩寺。
    5碑高167厘米,宽63厘米,厚10厘米,额题作碑题。现存山阴县后所乡化悲岩寺
    1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35—436页。
    1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义理类》,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以上引文见乾隆《大同府志》卷十五《祠祀》,《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284、286、287、287
    1光绪《天镇县志》卷四《风土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512-513页2雍正《阳高县志》卷二《田赋》,《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第70页。
    3乾隆《广灵县志·序》,《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93页。
    4乾隆《应州续志》卷三,《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9),第438页。
    5崇祯《山阴县志》卷二《土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12页。
    6乾隆《宁武府志》卷九《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集》(38),第132页。
    7乾隆《保德州志》卷首《序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集》(15),第361页。
    8民国《马邑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3页。
    1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第85页。
    2碑高138厘米,宽60厘米,厚17厘米。清道光七五年刊立。现存广灵县蕉山乡罗疃村龙王庙。
    3碑高170厘米,宽60厘米,厚19厘米。清光绪五年刊立。现存山阴县安荣乡贺家窑村委会院内。碑题为笔者所加。
    4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992页。
    2碑高152厘米,宽70厘米,厚10厘米。现存朔州市平鲁区乌龙洞。见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第34页。
    1碑高172厘米,宽76厘米,厚14厘米。现存朔州市平鲁区乌龙洞。见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第135页。
    2碑高96厘米,宽57厘米,厚16厘米,清乾隆十六年刊立。现存广灵县南村镇莎泉村北龙王堂。
    3碑高134厘米,宽69厘米,厚17厘米。现存广灵县南村镇莎泉村北龙王堂。
    4 2009年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中采访而来。采访时间2009年5月4日,采访人:孙大军、李志平、王鹏龙等5碑高96、宽57、厚16厘米。现存广灵县南村镇莎泉村北龙王堂。
    1碑高96厘米,宽54厘米,壁碑,现嵌于广灵县南村镇莎泉村北龙王堂。
    2碑高115厘米,宽51厘米,厚10厘米,额题“重修碑记”,清道光三年刊立。现存朔州市城区神头镇肖西河底村龙王庙。
    3碑高105厘米,宽53厘米,厚11厘米,大清嘉庆十年刊立,现存山阴县张家庄乡东察罕铺村龙王庙。
    4碑高166厘米,宽60厘米,厚16厘米。清乾隆三十七年刊立。现存应县金城镇吴庄村龙王庙。
    5碑高140厘米,宽57厘米,厚18厘米。清乾隆三十七年刊立。现存应县杏寨乡望岩村奶奶庙。碑题为笔者所加6乾隆《广灵县志》卷四《风土》,《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27页。
    7光绪《怀仁新县志》卷二《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271页。
    8雍正《朔平府志》卷十二《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417页。
    9冯俊杰,刘梅《长城要塞杀虎口满族驻军修复的明代乐楼》,第96页。
    1碑高130厘米,宽55厘米,厚16厘米,清乾隆六十年刊立。现存广灵县城内水神堂2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3雍正《朔平府志》卷十二《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417页
    1见《石井村重修庙宇碑记序》碑。碑高158厘米,宽62厘米,厚14厘米,清同治十年刊立。现存怀仁县云中镇石井村关帝庙。
    2苑利《华北地区龙王传说研究》,《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第114页。
    3碑高46厘米,宽98厘米,清乾隆六十年刊立。长方形壁碑,现嵌于朔城区下团堡乡刘家口龙王庙。
    4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第54页。
    1《道藏》(第2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36页。
    2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第493册《博物汇编·神异典》第四十六卷,1934-1940年中华书局影印,第26页3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10页。
    4碑高163厘米,宽75厘米,厚22厘米,清嘉庆五年刊立。现存广灵县蕉山乡罗疃村。
    5碑高165厘米,宽72厘米,厚15厘米,清乾隆六十年刊立。现存广灵县作疃乡邱家滩村。
    1碑高146厘米,宽61厘米,厚17厘米,清嘉庆十一年(1806)刊。见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第54页2现存朔州市朔城区崇福寺内。2004年7月考察时抄录。
    3碑高155厘米,宽67厘米,厚15厘米。现存应县杏寨乡大西头村三官庙。
    1碑高160厘米,宽63厘米,厚16厘米,现存广灵县望狐乡牛口峪村
    2碑高145厘米、宽61厘米、厚14厘米,中华民国二年刊立。现存灵丘县东河南镇小寨村3碑高95厘米、宽41厘米、厚9厘米。现存灵丘县东河南镇小寨村。
    1乾隆《大同府志》卷七《风土》,《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132页。
    2道光《大同县志》卷八《风土》,《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103页。
    1金程舜卿《朔州马邑县重建桑干神庙记》,《全辽金文》,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62页。
    1雍正《朔平府志》卷三《方舆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68页。
    2民国《马邑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68页。
    1民国《马邑县志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103-104页。
    1《魏书》卷一《序记第一》,第3页。
    2《魏书》卷一《序记第一》,第3页。
    3《魏书》卷一《序记第一》,第3页。
    4《魏书》卷一《序记第一》,第5-6页
    1清王轩等《山西通志山川考十三》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338页2《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第2850页。
    3《魏书》卷二《太祖纪第二》,第36页。
    4《魏书》卷二《太祖纪第二》,第63页。
    5殷宪、马志强著《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07页。
    1黄烈《拓拔鲜卑早期国家的形成》,《魏晋隋唐史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页。
    1光绪《交城县志》卷九上《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5),第354页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76页。
    3光绪《祁县志》卷四《祠庙》,《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3),第340页。
    4乾隆《太谷县志》卷二《寺观》,《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9),第57页。
    5光绪《清源乡志》卷七《祀典》,《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第460页。
    6民国《昔阳县治》卷二《祠庙》,《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8),第21页。
    7光绪《榆社县志》卷八《祠庙》,《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8),第610页。
    8道光《太原县志》卷三《祀典》,《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第531页。
    9道光《阳曲县志》卷八《礼书》,《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第288页。
    10清王轩等《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083页。
    11道光《阳曲县志》卷一《舆地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第156页
    1光绪《交城县志》卷十《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5),第423页。
    2道光《阳曲县志》卷一《舆地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第156页。
    3光绪《交城县志》卷六《赋役》,《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5),第278页。
    4民国《太谷县志》卷四《礼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9),第408页。
    5民国《太谷县志》卷尾《外编》,《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9),第590页。
    6清王轩等《山西通志》,第5084页。
    7光绪《天镇县志》卷二《典祀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457页。
    8在有些学者著作中将“狐神”写作“胡神”,这大都是依据当地百姓口述。而有些学者还对胡神来历作了错误的推理,如“从村里采访中,笔者推测:其名字或许本身既表示了村里口述史中的唐朝胡突将军,又或许反映了征战之地与胡人——驱胡与镇胡——的关系。”而且认为“胡神是当地知识体系中将龙王地方化、神灵人格化的神灵名字。”见《<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109、61页。
    1光绪《天镇县志》卷二《典祀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457页。
    1碑高169厘米,宽66厘米,厚20厘米。现存阳高县罗文皂镇许家园村狐神庙,碑题为笔者所加。
    1张月琴《大同地区祈雨仪式与权威的建构》,《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0页。
    2梁肇唐、李政行主编《山西庙会》,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1李富华、陈纪昌、王鹏龙《从阳高青云寺看山西民间狐神信仰的历史与现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34页。
    1李开先《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533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页。
    3《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719页。
    4《明史列传第五诸王二》,第3583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编《明史资料丛刊》(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0页
    1清宋起凤《大茂山房合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842页2清徐时作、胡淦《沧州志》卷九《人物宦绩》,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
    3清宋起凤《大茂山房合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9册,第722页。
    4清宋起凤《大茂山房合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9册,第669页。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第612页。
    2转引自王芷章《明杂剧的演唱和影响》,《戏曲研究》,1980年第2期,第105页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编《明史资料丛刊》(第2辑),第10页。
    1道光《大同县志》卷尾《杂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374页。
    2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3道光《阳曲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第302页。
    4李峰、张焯主编《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695页
    1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八,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57、80页。
    2光绪《永济县志》卷二十四《馀录》,《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7),第672页3《续文献通考》,第3721页。
    4雍正《朔平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442页。
    5明方逢时撰,李勤璞校注《大隐楼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6明方逢时撰,李勤璞校注《大隐楼集》,第138页。
    1民国《马邑县志》卷一《舆图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18页。
    2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十三《艺文下》,《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3),第497页3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八《人物》,《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3),第335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编《明史资料丛刊》(第2辑),第7页。
    5清宋起凤《大茂山房合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9册,第687页。
    1李燧、李宏龄著,黄鉴晖校注《晋游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王长安《民俗节庆格局与中国戏曲结构》,《戏曲研究》第48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2刘祯《戏曲与民俗文化论》,《戏曲研究》第70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1见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第106页。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101页。
    1武兆鹏《菊苑履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
    2续柯璜等《北路梆子音乐》,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页。
    3《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88页。
    4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十二《艺文中》,《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3),第481页5《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第88页。
    1《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第89页。
    1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1转引自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第152页。
    2六郎城遗址在广灵县下林关村。乾隆《大同府志》卷五《形胜》载:“林关峪口,县西南四十林管山,路通灵丘东临绝涧,西依危崖,谷深林密,六郎城遗址存。”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第1878-1898页。
    2任光伟《赛戏、铙鼓杂戏二探》,《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60页3任光伟《赛戏、铙鼓杂戏初探》,《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5页。
    1许并生等《稀有剧种‘耍孩儿’的民族文化价值界说》,《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秋之卷,第146页。
    2钱建华《山西雁北耍孩儿戏考论》,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7页。
    1许并生等《稀有剧种‘耍孩儿’的民族文化价值界说》,第147页。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第1290页。
    1《中国戏曲音乐志》(山西卷)下册,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第1471页。
    2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册四),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6页3转引自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第1709页。
    1根据笔者2009年5月参加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资料整理。
    2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97页
    1雍正《朔平府志》卷三《方舆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84页。
    2道光《大同县志》卷八《风土》,《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第104页。
    3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文告》,《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第443页。
    4《大清会典事例》卷八二九《刑部·刑律·杂犯》,宣统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第3页。
    1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十一《艺文上》,《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3),第428页。
    2光绪《续高平县志》卷三《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3),第579页。
    3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十二《艺文中》,《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3),第457页。
    1雍正《朔平府志》卷十《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377-378页2乾隆《大同府志》卷七《风土》,《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第132页。
    3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7页。
    4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第150页。
    1雍正《朔平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第379-380页。
    1乾隆《广灵县志》卷六《政令》,《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40-41页。
    2碑高120厘米,宽61厘米,厚17厘米。现存广灵县焦山乡洗马庄村。
    1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第11页。
    2光绪《广灵县补志》卷六《政令》,《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107-108页3光绪《广灵县补志》卷六《政令》,《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113-115页4光绪《广灵县补志》卷六《政令》,《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第110-111页5王金香《近代山西烟祸》,《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38页。
    6尹泽(1916-1989)演唱,范金荣采录、整理。见《尹泽故事歌谣集》,第221页。
    【1】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续修四库全书》本
    【2】明王士琦《三云筹俎考》,民国15年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4】《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5】《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1年版。
    【6】武艺民、杨建华、傅勋瑞《晋北道情音乐》,山西人民出版社,1962。
    【7】张一非《耍孩儿音乐》,山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8】《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9】《金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山西文化局戏曲工作研究室编《山西地方戏曲汇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清宋起凤《稗说》,《明史资料丛刊》(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16】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山西剧种概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明陆容撰,佚之点校《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任凤舞《广灵秧歌音乐》山西省雁北行政公署文化局戏剧研究室,1985年版。
    【19】刘念兹《戏曲文物丛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20】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21】黄竹三等《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2】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3】清胡文烨《云中郡志》,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版。
    【24】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25】《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26】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版。
    【27】刘大鹏著、乔志强点校《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8】《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29】梁肇唐、李政行主编《山西庙会》,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30】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1】刘文峰《山西商人与梆子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32】武兆鹏《晋北道情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33】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4】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36】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店,1998年版。
    【37】钟声扬《朔州地方戏曲音乐》,香港迅通出版社,1998年版。
    【38】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9】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0】廖奔、刘岩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2】清宋起凤《大茂山房合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9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43】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八,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4】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45】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6】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48】冯俊杰《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49】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
    【50】赵世瑜《狂欢与日常一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
    【51】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2】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孙大军、杨成万主编《塞北梨园(一)耍孩儿》,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54】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6】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57】孙兆霞等《屯堡与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8】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59】《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60】孙大军、杨成万主编《塞北梨园(二)罗罗腔》,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61】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2】瞿大风《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63】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
    【64】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6年版。
    【65】孙大军、杨成万主编《塞北梨园(三)赛戏》,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66】张信忠《广灵游记》,广灵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2006年版。
    【67】《蒲州梆子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8】刘影《皇权旁的山西》,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69】王建新、刘昭瑞《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0】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殷宪、马志强著《北朝研究》(第一辑),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72】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3】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刘俊喜主编《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75】段建宏《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黄竹三、延保全《戏曲文物通论》,台湾国家出版社,2009年版。
    【77】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8】范和平主编《平鲁石刻图志》,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9年版。
    【79】雷伟平《三元文化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80】孙大军、杨成万主编《塞北梨园(五)北路梆子云州道》,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
    【81】高凤山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灵丘县卷》,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10年版。
    【1】萧国亮《明代后期蒙汉互市及其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1987年第2期。
    【2】任光伟《赛戏锣鼓杂戏初探》,《中华戏曲》第3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任光伟《“耍孩儿”纵横考—兼谈“柳子”声腔的渊源与流变》,《戏曲艺术》,1989第3期。
    【4】赵国蔺《赛戏源流浅探及其它》,《中华戏曲》,1988年第6辑。
    【5】梁祚腾《山阴县的“赛赛”情况》,《中华戏曲》,1989年第8辑。
    【6】赵世瑜《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寺庙文化初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7】朱迪光《中国古代民间祀神活动之因由及其特征》,《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8】高春平《论大同在明代北部边防中地位》,《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1期。
    【9】余同元《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平朔考古队《朔州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5年第2期。
    【11】曹永年《<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考误》,《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2】唐大潮《明王朝与武当道教》,《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3】刘养洁《山西宗教文化景观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4】余同元《明代马市市场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15】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1期。
    【16】吕美泉《明朝马市贸易》,《求是学刊》,1999年第5期。
    【17】冯俊杰《金<昌宁公庙碑>及其所言乐舞戏考略》,《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18】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1期。
    【19】郭红《两幅大同镇图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辑。
    【20】刘丽、韩向明《山西南中北民俗与区域性格差异》,《晋阳学刊》,2000年第3期。
    【21】范金荣《踢鼓秧歌的渊源及演变》,《民间文化》,2000第11—12期。
    【22】刘丽、韩向明《山西南中北民俗与区域性格差异》,《晋阳学刊》,2000年第3期。
    【23】韩府《耍孩儿剧种起源考略》,《黄河文化论坛》(7),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
    【24】王绚、黄为隽、侯鑫《山西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建筑学报》,2003年第8期。
    【25】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同市金代徐龟墓》,《考古》,2004年第9期。
    【26】黄钟怀《从聚落到村落:明清华北新兴农村的生长过程》,《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27】林拓《边缘—核心转换:区域神明信仰策源地的形成及特征》,《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8】梅莉《清代真武大帝信仰之流变》《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9】李严、张玉坤《明长城军堡与明、清村堡的比较研究》,《新建筑》,2006年第1期。
    【30】肖海明《真武信仰研究综述》《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31】张萍《从“军城”到“治城”:北边民族交错带城镇发展的一个轨迹一以明清时期陕北榆林为例》《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32】许并生《稀有剧种耍孩儿的民族文化价值界说》《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秋之卷。
    【33】古顺芳《大同北魏墓葬乐舞俑初探》,《文物世界》,2006年第6期。
    【34】李成《金代女子文化对元杂剧繁荣的影响》,《黑龙江民族从刊》,2007年第1期。
    【35】王社教《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36】吴美凤《清代的杀虎口税关》,《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2期。
    【37】许檀、乔南《清代的雁门关与塞北商城——以雁门关碑刻为中心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8】林拓《地域社会变迁与民间信仰区域化的分异形态——以近800年来福建民间信仰为中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39】王银田、解廷琦、周雪松《山西大同市辽墓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8期。
    【40】冯俊杰、刘梅《长城要塞杀虎口满族驻军修复的明代乐楼》,《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41】李富华、陈纪昌《明清以来雁北地区主要庙会综述》,《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
    【42】祁美琴《论清代长城边口贸易的时代特征》,《清史研究》,2007年第3期。
    【43】赵蓉《三晋民间歌舞艺术的奇葩——山西凤秧歌采风纪实》,《舞蹈》,2007年4期。
    【44】杜春梅、王杰瑜《明代大同镇城堡考》,《文物世界》,2007年第4期。
    【45】张月琴《明清边塞城堡的庙宇及其祀神——以镇川堡为例》,《沧桑》2007年第4期。
    【46】张月琴《清末至民国大同北部堡寨的城隍信仰》,《沧桑》,2007年第6期。
    【47】祁美琴、李立璞《明后期清前期长城沿线民族贸易市场的生长及其变化》,《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
    【48】李佳《赛戏仪式剧<斩旱魃>的雩祭因素》,《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9】朱振华、孙桂芸《明清时期山西移民对戏曲艺术的影响》《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0】张月琴《从杂捐征收看清末大同府的商业状况》,《沧桑》,2009年第4期。
    【51】高晓凤《观音堂和明清时期大同地区的观音信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52】张月琴《大同地区祈雨仪式与权威的建构》,《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3】李富华、陈纪昌、王鹏龙《从阳高青云寺看山西民间狐神信仰的历史与现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54】刘兴利《广灵古戏台考述三则》,《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5】谢永栋、何建国《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民众的社会交往——以山西平鲁大河堡村为中心的考察》,《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56】丰驰《明代大同代王府考析》,《文物世界》,2010年第3期。
    【57】王见川《真武信仰在近世中国的传播》,《民俗研究》,2010年第3期。
    【58】车文明《中国古代戏台规制与传统戏曲规模》,《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张燕丽《晋北道情剧种文化研究》,上海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2】赵轶峰《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3】宫文华《晋北道情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毕业论文。
    【4】马维强《明清时期大同人口与环境问题初探》山西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谢永栋《清代至民国山西平鲁的庙会与乡村社会》山西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6】何茜《晋北道情戏及其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7】王恺瑞《清至民国时期晋北的水利与环境》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8】刘佳《大同‘耍孩儿’的生存和发展》,2007届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张连文《论明清之际大同地区卫所职能的转变》山西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0】李奇洁《明代大同代王研究》山东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1】张月琴《清末民初大同北部堡寨聚落的民间信仰》山西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2】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13】李奇洁《明代大同代王研究》,山东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4】樊誉《明代山西的宗藩》山西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5】杨瑾《晋北堡寨与明至清初边地社会变迁》,山西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