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中断与连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它以一种“超然”的价值规范,检视社会“应然”的现实要求。所以,社会正义理论或正义观念必然包含对社会现实之批判、社会改造之规划及对未来前景之展望。当然,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对正义的不同理解,古今中外的正义理论家们,对于“正义何谓?正义何为?社会正义何以可能?”等一系列问题的追溯和回答也就自然而然的生发出许多不同的论说方法和阐释体系,折射出五光十色的思想斑影。
     但我们如若鸟瞰当代社会正义理论的研究,有两种基本的理论进路映入眼帘:一种以实现资源和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公正分配为要旨的分配正义理论;另一种则借用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话语,用文化承认的正义构想回应“后冷战时期”由民族、宗教、性别、生态等文化差异引起的社会冲突。但“许多分配正义的自由主义理论家认为,承认理论携带了不可接受的共同体的行李,而一些承认哲学家评价分配理论是个人主义化和消费主义的。”①“再分配”和“承认”俨然成为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对此,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在北美的传人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认为,这种非此即彼的正义范式割裂了“分配正义”和“承认正义”之间的逻辑关联,导致了“正义的中断”。因而,她试图在一个单独的、有张力的理论框架内将正义诉求中的“再分配”诉求和“承认”诉求连接起来,并在道德哲学、社会理论和政治分析诸层面做了“正义的连接”的尝试,提出了对正义的最一般的理解——参与平等,形成了融合再分配与承认的“观点的二元”的正义框架。随着理论思考的深入,特别是为了应因全球化对传统的“威斯特伐利亚”正义框架的冲击,弗雷泽赋予“参与平等”以政治性的内涵,并拓展出正义的第三维度——政治上的“代表权”,从而完整的构建出一套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一元三维”的正义理论。弗雷泽的学术努力,突显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元正义诉求,开辟了当代社会正义问题新的研究理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意,诚如温家宝同志所言,“我们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如何把“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有机结合起来,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重大任务。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既需要巨大的理论创新的勇气和科学的实践方略,还需要我们坚持世界眼光、博采众长、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鉴于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是对“后社会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最新演进动向的批判和回应,因而,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下,深入研究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无疑对当代中国社会正义之建构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Justice is the basic human values, which serves as a “detached” value norms toreview the “ought to be” of social practical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e theory ofsocial justice or the concept of justice must include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planning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 and expectation of social prospects in the future. Ofcourse, based o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toward justice,justice theorists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naturally gave birth to many differentanalytical methods and interpretation systems while tracing and answering thequestions for “What is justice? What is justice for? How can social justice come to betrue?”, which reflected the idea of mottling resplendent with variegated coloration.
     But if we view the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justice theory, there are two basictheoretical approaches greeted: one is distributive justice which seeks fair distributionof materials and wealth among the social members; the other is cultural recognitionwhich borrows the theoretical discourse of multiculturalism to response socialconflicts caused by ethnic, religious, gender,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post-cold war period”. But “many liberal theorist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contend thatrecognition theory carries unacceptable communitarian baggage, while somephilosophers of recognition deem distributive theory individualizing and consumerist.“Redistribution” and “recognition” has become a pair of antithetical category. In thisregard, a famous contemporary American political philosopher, successor ofFrankfurt school in North America, Nancy Fraser think that either “redistribution” or“recognition” choice of justice paradigm broke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nd led to “justice interruptus”. Therefore, she tries to connect “redistribution” and“recognition” in a separate and tension framework. She made the “justiceconnections” in moral philosophy, social theory and political analysis, presenting themost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justice—“participatory equity”, and forming “perspective duality” justice framework which fused both redistribution andrecogni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oretical study, especially in order to adapt tothe impact to “Westphalia” justice framework caused by globalization, Fraserendowed “participatory equity” political means and expanded the third dimension ofjustice—the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so as to build a set of "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justice with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Fraser’s academic work,highlighting the multiple pursuit of justice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has openedup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of contemporary social justice.
     Justice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is on the agenda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ust as Wen Jiabao said,“The fundamentalpurpose of promoting reforms on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othersystems li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alize socialequity and justice…China’s modernization is not only a developed economy, it alsoincludes social equity, justice and moral strength.” How to “put a correct economicsand noble ethics” connected organically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hina in the period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complete this arduous task, we need not only great theoryinnovation courage and scientific practice strategy, but also need to adhere to thevision of the world, learn widely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and continue to absorb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view of Fraser’s justice theory is a criticism and response to the latest evolutionof capitalist world in the “post-socialist” era, therefore, in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China’s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deep learning Fraser’s justice can no doubt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contemporary China’s construction of social justice.
引文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34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04页。
    ①[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86页。
    ②[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③注释:“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一个拥有较多歧义且模糊不清的术语。最早它是北美和欧洲某些国家所推行的一项公共政策,而后伴随被压迫群体社会运动的高涨以及全球化的进程而逐渐成为政治哲学中的一种理念。参见马晓燕:《多元时代的正义寻求——I.M.扬的政治哲学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④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参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0页。
    ①周穗明:《译者前言》,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作为承认的再分配:对南茜·弗雷泽的回应》,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04页。
    ④周永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压力前所未有》,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5-04/3016895.shtml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周穗明:《译者前言》,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Nancy Fraser, 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 ‘Post-socialist’ Age, New LeftReview, No.212,1995, p.68.
    ①Nancy Fraser, 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 ‘Post-socialist’ Age, New LeftReview, No.212,1995, p.68.
    ②Iris Marion Young,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New Left Review,No.222,1997, pp.147-160.
    ①Anne Phillips, From Inequality to Difference: A Severe Case of Displacement, New Left Review, No.224,1997,pp.143-153.
    ②Judith Butler, Merely Cultural, Social Text, No.15,1997, pp.265-277.
    ③[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④[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作为承认的再分配:对南茜弗雷泽的回应》,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⑤Ingrid Robeyns, Is Nancy Fraser’s Critique of Theori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ustified?, Constellations, No.10,2003, p.540.
    ①[美]利奥纳德·费尔德曼:《地位不正义:国家的作用》,参见[美]凯文·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220页。
    ②Kevin Olson, Participatory Parity and Democratic Justice. See Kevin Olson, Adding Insult to Injury:Nancy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London&New York: Verso,2008, pp.246-247.
    ③Nikolas Kompridis, Struggling over the Meaning of Recogn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 No.3,2007, pp.277-278.
    ④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No.6,2007, pp.291-304.
    ①万俊人:《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现在与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页。
    ①[德]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5页。
    ①[德]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8页。
    ②[德]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4页。
    ③[德]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4页。
    ④[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⑤[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⑥[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①[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②[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③[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④[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⑤[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①[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②[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③[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④[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⑤[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⑥周穗明:《N.弗雷泽和A.霍耐特关于承认理论的争论——对近十余年来西方批判理论第三代的一场政治哲学论战的评析》,载于《世界哲学》,2009年第2期。
    ①Axel Honneth, Integrity and Disrespect: Principle of a Conception of Morality Based on theTheory of Recognition, Political Theory,1992,20(2).
    ②[美]南茜·弗雷泽:《中文版序言》,参见[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③注释:在弗雷泽看来,“身份政治”相当于女性主义、反种族主义以及反异性恋主义,主要是用来修正传统阶级运动中所忽视的特定性别、特定种族以及特定两性关系的经济非正义,与“社会政治”(相当于阶级政治)相对。
    ①注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于1648年,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架构,其中承认了各和约签订国的主权独立,实际上肯定了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国家独立的国际法准则,并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实施集体制裁的先例。“威斯特伐利亚”正义观认为正义的主体是有边界的主权国家。
    ②[美]南茜·弗雷泽:《中文版序言》,参见[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转引自徐向东:《全球正义》,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③注释:institutionalized可以翻译成制度化的、习俗化的,或者是约定俗成的。
    ④Charles Taylor,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25.
    ⑤[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⑥[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①Iris Marion Young,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New Left Review,No.222,1997, pp.147-160.
    ①Iris Marion Young,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New Left Review,No.222,1997, pp.147-160.
    ②Iris Marion Young,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New Left Review,No.222,1997, pp.147-160.
    ③Iris Marion Young,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New Left Review,No.222,1997, pp.147-160.转引自: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④Iris Marion Young, Five Faces of Oppression, Political Form,19(4),1988, pp.270-290.
    ⑤Iris Marion Young, Five Faces of Oppression, Political Form,19(4),1988, pp.270-290.
    ①Nancy Fraser, Against Pollyanna-ism: A Reply to Iris Young, New Left Review, No.223,1997, pp.126-129.
    ①Nancy Fraser, Against Pollyanna-ism: A Reply to Iris Young, New Left Review, No.223,1997, pp.126-129.
    ①[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参见:汪辉、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0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注释:弗雷泽在她不同阶段的著作文本中使用了“status model”和“identity model”,国内译者往往将其译为“地位模式”和“身份模式”,笔者结合上下文认为将前者译为“身份模式”,后者译为“认同模式”更为妥当。
    ③[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6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①《法国带头揭开穆斯林妇女的面纱》,http://iis.jlu.edu.cn/ssps/ssps_show.php?id=149
    ②[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页。
    ④注释:在弗雷泽看来,“身份政治”相当于女性主义、反种族主义以及反异性恋主义,主要是用来修正传统阶级运动中所忽视的特定性别、特定种族以及特定两性关系的经济非正义,与“社会政治”(相当于阶级政治)相对。
    ⑤[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Max Horkheimer,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elected Early Writings, The MIT Press,1993, p.12.
    ②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30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④Iris Marion Yong,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New Left Review,No.222,1997, pp.147-160.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①Iris Marion Yong,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New Left Review1:222,1997, pp.147-160.
    ②Judith Butler, Merely Cultural, Social Text15,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pp.265-277.
    ③[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69页。
    ②Hans Kelsen, What’s Just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7, p.1.
    ①Ingrid Robeyns, Is Nancy Fraser’s Critique of Theori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ustified?, Constellations, No.4,2003, pp.538-553.
    ②Ingrid Robeyns, Is Nancy Fraser’s Critique of Theori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ustified?, Constellations, No.4,2003, pp.538-553.
    ①Ingrid Robeyns, Is Nancy Fraser’s Critique of Theori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ustified?, Constellations, No.4,2003, pp.538-553.
    ①万俊人:《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现在与未来》,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Hans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p.176.
    ③《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④叶江、徐步华:《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对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冲击与影响》,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①叶江、徐步华:《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对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冲击与影响》,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④[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①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③Hannah Arendt,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Harvest Books,1973, pp.269-284.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④[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①靳志强、王四达:《弗雷泽与福斯特:正义的哲学基础之争》,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②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0.
    ③注释:福斯特认为,在传统的批判范式中,有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潮流。第一个理论潮流的主要目标是克服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关系,“剥削”一直是其核心主题。第二个理论潮流旨在谴责现代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下个人文化生活的贫困化,“异化”是这一理论潮流主要的批判术语。
    ①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②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①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②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③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①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②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③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②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③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①Rainer Forst, First Things First: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Jus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Theory6,2007, pp.291-330.
    ②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③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④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①Nancy Fraser, Prioritizing Justice as Participatory Parity: A Reply to Kompridis and Forst,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6:3,2007.
    ①文长春:《超越正义,回归多元生活世界》,参见:[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超越正义》,文长春译,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中译者序言》第1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②夏斌:《“我们当然要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李君如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载于《解放日报》,2012年6月18日。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
    ③《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59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7页。
    ①[美]凯文·奥尔森:《参与平等与民主正义》,参见[美]凯文·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④[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①[美]南茜·弗雷泽:《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和参与》,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美]凯文·奥尔森:《参与平等与民主正义》,参见[美]凯文·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③注释:凯文·奥尔森所述的赋权是指:参与理念的目标是让公民能够有权平等地进行参与。
    ④[美]凯文·奥尔森:《参与平等与民主正义》,参见[美]凯文·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①[美]凯文·奥尔森:《参与平等与民主正义》,参见[美]凯文·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②[美]凯文·奥尔森:《参与平等与民主正义》,参见[美]凯文·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①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代序),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①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②[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③马晓燕:《多元时代的正义寻求——I.M.扬的政治哲学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93页。
    ①[德]格拉德·博克斯贝格等:《全球化的十大谎言》,胡善君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①《新闻分析:首度公布的官方基尼系数说明了什么》,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1/18/c_114422690.htm
    ②《中国家庭基尼系数达0.6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12/10/content_1944612.htm
    ③温家宝:《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在第六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10年9月25日。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②贾凤兰:《中等收入陷阱》,载于《求是》,2010年第20期。
    ①应星:《“承认的政治”》,载于《南风窗》,2007年第20期。
    ①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载于《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
    ②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载于《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载于《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
    ③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人民网,2010年7月15日。http://acftu.people.com.cn/GB/67583/12155296.html
    ①注释:合理月收入是劳动者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评判认为应该得到多少报酬的估算值。
    ②注释:理想月收入是劳动者将自己在深圳生活、安家、养育子女等因素考虑在内所设想的报酬估算值。
    ③《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④《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边缘户籍制度改革停滞不前》,载于《半月谈》,2011年第2期。
    ①《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②马晓燕:《多元时代的正义寻求——I.M.扬的政治哲学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91-192页。
    ①王四达:《略论“以人为本”的神圣之维——政治哲学视阈下的考察》,载于《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
    ②Nancy Fraser, On Justice: Lessons from Plato, Rawls and Ishiguro, New Left Review,74Mar/Apr2012, pp.41-5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
    ②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2/26/content_5775212.htm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页。
    ②李克强:《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http://news.163.com/special/lkqxh/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
    ②万俊人:《论正义之为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载于《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③《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①韩水发:《正义的视野——政治哲学与中国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①周穗明:《译者前言》,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周易·系辞下》
    ③周穗明:《译者前言》,参见[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列宁专题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资本论》(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文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翁寒松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美]凯文·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6][美]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括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英]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9][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2卷),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13][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4][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5][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6][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英]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美]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智章、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加]泰勒:《承认的政治》,载于汪辉,陈燕谷编:《文化与共同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1][英]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2]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政治哲学丛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何建华:《分配正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赵祥禄:《正义的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6]王四达、曾亚雄:《从‘凤凰来仪’到‘浴火重生’——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反思与近代变革》,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7]庄锡福:《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特殊规律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陈振明:《“新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科尔施到法兰克福学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3]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4]王凤才:《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王凤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周穗明:《南茜·弗雷泽简介》,《世界哲学》,2009年第2期。
    [2]周穗明:《N.弗雷泽和A.霍耐特关于承认理论的争论——对近十余年来西方批判理论第三代的一场政治哲学论战的评析》,《世界哲学》,2009年第2期。
    [3]王四达:《略论“以人为本”的神圣之维——政治哲学视阈下的考察》,《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
    [4]王才勇:《承认还是再分配?——从霍耐特到弗雷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4期。
    [5]靳志强、王四达:《弗雷泽与福斯特:正义的哲学基础之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6]马晓燕:《“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正义——Nancy Fraser社会正义概念研究》,《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
    [7]王才勇、朱美荣:《南茜·弗雷泽的反常规正义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366页。
    [8]李和佳:《承认与再分配:霍耐特与弗雷泽的正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9]肖巍:《论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
    [10]刘光斌:《构建反思的正义——论弗雷泽全球化世界中的正义观》,《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1]袁峰:《从“观点二元论”到三维正义观——弗雷泽正义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2]朱菊生,袁久红:《从承认理论到民主正义论——略论南希·弗雷泽的政治哲学》,《学海》2010年第4期。
    [13]桂琳:《对“公共空间”的颠覆性创造——从哈贝马斯到兰西·弗雷泽》,《晋阳学刊》,2006年第6期。
    [14]战洋:《女性公共领域是否可能——以弗雷泽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批判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5]刘光斌,童建军:《从承认理论到多元正义论——阿·霍内特的批判理论探究》,《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6]刘光斌,童建军:《论霍内特的批判理论与正义理论的新范式》,《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17]曹卫东:《法兰克福学派的掌门人》,《读书》,2002,(10):102-106。
    [18]曹卫东:《从“认同”到“承认”》,《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
    [19]陈建海:《霍耐特承认理论解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
    [20]汪行福:《从“再分配政治”到“承认政治”?——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之争》,《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1]李和佳:《承认的哲学:霍耐特承认理论评述》,《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2]王凤才:《霍耐特承认理论发生学探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23]王凤才:《霍耐特承认理论思想渊源探析》,《哲学动态》,2006年第4期。
    [24]王凤才:《霍耐特与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25]王凤才:《从语言理论到承认理论——霍耐特对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6]王凤才:《从霍耐特承认理论到泰勒承认政治构想》,《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
    [27]王凤才:《论霍耐特的承认关系结构说》,《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王钰:《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公共领域——以南希·费雷泽(Nancy Fraser)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李琲琲:《正义的对话——对霍耐特与弗雷泽政治哲学辩论的反思》,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0年。
    [3]黄潇撰:《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11年。
    [4]代小婉:《弗雷泽的正义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辽宁大学,2011年。
    [5]李雨声:《论南茜·弗雷泽的“反规范”正义理论》,硕士学位论文,辽宁:辽宁大学,2011年。
    [6]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7]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胡云峰:《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
    [9]李和佳:《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郝相钦:《社会变革的道德透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深层解读》,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1]任彩红:《霍耐特承认伦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 Nancy Fraser, Unruly Practices: Power, Discourse and Gender in ContemporarySocial Theor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nd Polity Press,1989.
    [2] Nancy Fraser,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Condition, Routledge,1997.
    [3] 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 A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trans. Joel Golb, James Ingram, and ChristianeWilke, London: Verso,2003.
    [4] Nancy Fraser, Scales of Justice: Reimagining Political Space in a GlobalizingWorl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nd Polity Press,2008.
    [5] Nancy Fraser,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ed.Kevin Olson, Verso,2008.
    [1] Nancy Fraser, 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Post-socialist” Age, New Left Review, No.212,1995, pp.68-93
    [2] Nancy Fraser, Recognition or Redistribution? A Critical Reading of Iris Young's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3,No.2,1995, pp.166-180.
    [3] Nancy Fraser, Social Justice in the Age of Identity Politics: Redistribution,Re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volume19,ed. Grethe B. Peterson(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1998),pp.1-67.
    [4] Nancy Fraser, Heterosexism, Misrecognition, and Capitalism: A Response toJudith Butler, Social Text,52/53,Vol.15,nos.3and4,1997, pp.279-289.
    [5] Nancy Fraser, A Future for Marxism, New Politics vol. VI, no.4,1998,pp.98-101.
    [6] Nancy Fraser, Rethinking Recognition: Overcoming Displacement and Reificationin Cultural Politics, New Left Review3,2000, pp.107-120.
    [7] Nancy Fraser, Recognition without Ethics?, Theory, Culture&Society, No.2-3,2001, pp.21-42.
    [8] Nancy Fraser,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Toward anIntegrated Conception of Justice, in World Culture Report2000, Cultural Diversity,Conflict and Pluralism,2000, pp.48-57.
    [9] Nancy Fraser, Feminist Politics in the Age of Recognition: A Two-DimensionalApproach to Gender Justice, Studies in Social Justice, No.1,2007,23-25.
    [10] Nancy Fraser, Abnormal Justice, Critical Inquiry, No.3,2008, pp.393-422.
    [11] Nancy Fraser, Feminism, Capitalism, and the Cunning of History, New LeftReview, No.56,2009, pp.97-1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