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三大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学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是作家作品,经典作家作品则构成了文学史的骨干与主流。元嘉三大家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其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生前身后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他们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不贪多求全,只求有所发现,着重于解决问题。故而本文的每一章节都有一个中心,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在各种资料的排比梳理中,商榷异同,求得真知。总体上看,本文可分为引言、正文、馀论三部分。引言部分分为两节,正文包含五章十六节,馀论一节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三大家的名次地位之升降,全文近二十万字。
     引言重点综述了二十世纪以来三大家的研究概况,这一部分虽然只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扼要述评,却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参照系,一部分内容和正文形成了背景映衬的关系,因此也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言的另一部分简略交代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及方法,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一、二章讨论三大家的创作共性,第三、四章讨论三大家的诗歌差别,第五章以点带面,以打深井的方式分析了三人的代表赋作,馀论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三大家的名次地位之升降,是对三大家成就的一个总结与定位。
     三大家的创作共性。首先表现为他们的作品都受到了时代因素的影响,如蓬勃繁荣的治世气象,昂扬刚健发扬蹈厉的时代精神,当时的各项文化政策、社会思潮,以及士庶关系的变动等,都可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到相应的痕迹。其次,他们的诗歌共性通常被称为元嘉体。本文认为元嘉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厚重密丽,险峭生新,以赋为诗。其三,三人的创作共同促成了晋宋诗运转关,在题材上表现为玄言山水的兴替更迭和宫体诗的萌生;在情感内容上表现为“性情渐隐,声色大开”,即不再关注人伦政治,社会现实内容日益减少,而开始追求语言藻采之美;语言表达上,“渐以句求,古道渐亡”,具体指追求名章佳句,自造生词,渐饰音律,讲求对偶等。其四,他们的创作在整个诗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如元嘉体力大思雄,如棱增巨石磊落突起,异于中古其他诗风。在创作方法上则又较多地师法于建安、太康,而且变本加厉,以致复兴了古诗却亡了古法。沈曾植提出的“三关说”,勾画了元嘉、元祐、元和“三关”一脉的诗歌发展线索,与占主流地位的温婉流丽蕴藉空灵的诗歌取向,一起构成了中国诗史的两大传统。
     三大家的诗歌差别。首先讨论了三人诗歌风貌的差异,谢灵运的诗歌风貌是自然和清美。自然表现为较为显见的语言的自然,对于大自然的真实情态及其内在神韵的真实描写,以及对自己情怀的称性而出淋漓尽致地抒发。清美是指谢灵运的诗歌富艳而能清淡,华美而不失高洁,显得非常鲜亮明净。颜延之的诗歌风貌是雕缋与清真。雕缋表现为以填缀为工,追求藻采,侈用典故等。清真是指感情真挚,语言简切。鲍照的诗歌风貌主要表现为险俗和俊逸。险俗主要指遣词造句的追新逐奇,抒情方式的纵恣讦直,以及艳诗的流荡绮靡。俊逸大致是指鲍照以七言为主的乐府诗的奔放豪迈。具体来讲,主要是指鲍照的乐府诗具有强烈的情感气势,以及通畅恣肆的语言。
     其次,讨论了谢灵运鲍照山水诗的不同,谢灵运常在山水诗中以理灭情,用玄理消除心中的苦闷。鲍照则融情于景,借助景色描写抒发心中情愫。谢灵运多写浙东一带奇丽的山水,鲍照多写长江一线的雄浑景色,这种地域差别也影响了二人的诗歌美感。其三,谢鲍二人的乐府诗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谢灵运的乐府诗宛曲深沉,较多地继承了汉魏诗歌的抒情传统。鲍照的古乐府则气势充沛,感情强烈,使用了奔冲跌宕式和弥漫发散式两类抒情方式,相较于汉魏古诗表现出更多的创变性。
     对于同属韵语文学的赋,本文重点讨论了三人的代表作。本文认为谢灵运《撰征赋》的主观意图在于通过缅怀往日家族的荣耀,抒发仕途失意的消极情绪。《山居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具有抒情小赋的情韵,又具有汉大赋的铺陈罗列,而且增加了自注的体例。其文学成就在于它的注文、正文中的一些景色描写非常优美,与其山水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鲍照《芜城赋》的主旨不是为了影射现实,也不是单纯地慨叹盛衰兴亡。而是以凭吊古迹的形式抒发了久已郁积的情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叹。颜延之的《赭白马赋》之所以出现颂、谏内容,与汉赋的颂谏传统有关,也与颜延之典雅、粉饰升平的意图,以及咏马题材的渊源传统有关。
     馀论讨论了从南朝到明清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元嘉三大家文学成就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排名顺序的变化。了解他们排名顺序的变动,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创作,也有助于了解不同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
The fundamental foothold of literature study is the writer and work, so the classic author and work have composed the backbone and main current of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ree distinguished writers in Yuanjia Perio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history period have got very high accomplishment, and produced enormous and far-reaching effect whether they live or die, so the research on them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thesis is not greedy for perfection and completion, but only for some discoveries, and solving problem preferentially. Therefore, there is a centre in every chapter and section of the thesis, and take it as a point of penetration spread out to discuss. The thesis analyses various data to differentiate i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or genuine knowledge. As a whole goes ahead,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oreword, text, epilogue . The foreword contain two sections, text contains sixteen sections in five chapters, epilogue study the order of three distinguished writers in Yuanjia Period in different history period, and full text is close to 200,000 characters.
     The foreword preferentially sum up the research general situation of three distinguished writers in Yuanjia Period in 20th century, though this section only comment the research other people's result, it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frame of reference of the thesis. Moreover, some sections of the foreword have formed background compared to text, so these sections are also indispensable parts of the thesis. Another part of the foreword have introduced briefly priorities studied and method, so it have effect of digest.
     Their common character of poem is discuss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 and the difference is discussed in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as regard fu, this thesis discuss representative fu by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one point to lead the whole area. The epilogue study the order of three distinguished writers in Yuanjia Period in different history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their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have been summed up and fixed literature position.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work of three distinguished writers in Yuanjia Period is showed three aspects bellow. First, their works are affected by factors of age, such as the scene of prosperous age, the vigorous spirit of age, various culture policy of that time, society trend of thought, the changes of the relations of the noble and the humble, and so on, all these factors can be find corresponding trails in their work. Secondly,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poem is generally called Yuanjiati,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dense and exquisite, precipitous and novel,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fu to write poem. The third, their work have changed the poem style when Jin Dynasty replaced by Song Dynasty, the subject of their poem is changed from xuanyan to shanshui and gongtishi appears. The emotion content Also have changed from temperament disappeared to look after magnificent language gradually, namely, no more pay attention to human relations and politics, and the social reality fall off, but to look after the adorned language. Language expression is starting to hunt beautiful line, making a new word by self, adorning tonality, being elaborate about antithesis and so on. The fourth, their work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entire history of poetry, such as Yuanjiati is very forceful as a big stone protruding, so it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poem styles. But they learn a lot from the poets of Man an Period and Taikang Period, and so hard that reviving ancient poem but dieing out ancient method of poem. The sanguanshuo proposed by Shen Cengzhi draw the outline of poem developing clue composed of Yuanhe, Yuanyou, Yuanjia, and form two history traditions of Chinese poem with the poem tendency that is graceful and implicit taking up the leading position.
     The poem differences of three distinguished writers in Yuanjia Period are showed in three aspects bellow. First, their poem styles are very different, such as Xie Lingyun's poem style is natural and exquisite, the natural style embodies natural language, vivid depiction of external form and inherent romantic charm of nature, and the sufficient expression of emotion. The exquisite style is that Xie Lingyun's poem is gorgeous but delicate, magnificent but pure, showed very bright and clean. Yan Yanzhi's poem style is ornate and concise, the ornate style take adorned as good, running after magnificent language, excessively using literary quotation, and so on. The concise style is to say that the emotion of Yan Yanzhi's poem is cordial and the language of Yan Yanzhi's poem is simple and accurate. The poem style of Bao Zhao is vulgar and indulge, the peculiarly wording and phrasing, the unrestrained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lascivious Yanshi have composed of the vulgar style. The indulge style contain mainly the bold and generous Yuefushi that composed mainly of qiyan sentence, concretely, it is to say that Yuefushi of Bao Zhao have strong emotion momentum and unobstructed language.
     Secondly, the shanshuishi of Xie Lingyun and Bao Zhao are very different, Xie Lingyun often eliminate his dejected emotion by using xuanli. But Bao Zhao often express his emotion by depicting scenery. Xie Lingyun mainly depict strange and beautiful scenery of e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but Bao Zhao mainly depict the forceful scenery along the bank of the Yangtse River, moreover, this region difference affect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ir poem.
     The third, the difference of yuefushi of Xie Lingyun and Bao Zhao is very obvious, Xie Lingyun's yuefushi is tactful and deep , mainly inherit expression tradition of Han and Wei dynasties. But the momentum of Bao Zhao's yuefushi is plentiful, and the emotion is very strong. Bao Zhao's yuefushi embody a big change compared to the ancient poem of Han and Wei dynasties because of using two expression methods of running and diverging.
     As regard as fu that belong to rhythmical language literature, the thesis discuss emphatically their representative fu. The writer think that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 of Xie Lingyun's zhuanzhengfu is to express his inactive mood of politic setback by recalling old glory of his family. Shanjufu is peculiar because have feeling rhyme of expression fu and elaborating and listing of Han da fu, moreover, it increase annotation by himself. Its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lies in some scenery depicting are very beautiful in its annotation and text, having the charm of his shanshuishi. The purpose of Bao Zhao's wuchengfu is to express his accumulated dejected emotion by visiting to a historic site and grieve his life experience, not to satirize politics and sighs for prosperity and declining simply. The reason of Appearing eulogy and expostulation in Yan Yanzhi's zhebaimafu is related to the eulogy and expostulation tradition of Hanfu, also related to elegant intention of Yan Yanzhi and the tradition of subject chanting horse.
     The epilogue discuss the estimation differences of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of three distinguished writers in Yuanjia Period in different history period and order changes aroused by the estimation differences. So it is helpful to assure their works all-round and accurately, it is also helpful to inspect the changes of literature concept in different period.
引文
[1]缪钺:《鲍照年谱》,《文学月刊》,1932年,第一期。
    [2]吴丕绩:《鲍照年谱》,商务印书馆,1940年。
    [3]钱仲联:《鲍照年表》,《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张志岳:《鲍照及其诗新探》,《文学评论》,1979年,第1期。
    [6]段熙仲:《鲍照五题》,《文学遗产》1981年,第4期,第111页。
    [7]曹道衡:《关于鲍照的家世和籍贯》,《中古文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399页。
    [1]郝立权:《谢康乐年谱》,《齐大季刊》,1935年,第6期。
    [2]郝昺衡:《谢灵运年谱》,华东师大学报,1957年,第3期。
    [3]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4]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
    [5]叶瑛:《谢灵运年谱》,《学衡》,1924年,第33期。
    [6]杨勇:《谢灵运年谱》,《饶宗颐教授南游赠别论文集》,1970年。
    [7]宋红:《谢灵运年谱考辨》,《文学遗产》,2001年,第一期。
    [8]顾农:《谢灵运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李雁:《谢灵运被劫真相考——兼论谢灵运之卒年》,《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2]沈玉成:《关于颜延之的生平和作品》,《西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3]缪钺:《颜延之年谱》,《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8卷,1948年。
    [4]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
    [5]杨晓斌:《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始末考——兼谈<祭屈原文>等几篇诗文的作时与背景》,《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6]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7]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12页。
    [1]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60页。
    [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第202页。
    [3]张志岳:《鲍照及其诗新探》,《文学评论》,1979年,第一期。
    [4]肖月贤、尹建章:《关于鲍照诗的评价—与张志岳同志商榷》,《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5]朱思信:《试论鲍照创作的艺术成就》,《文学评论》,1982年,第5期。
    [6]朱思信:《鲍照爱情诗初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7]朱思信:《鲍照诗歌的继承与创新》,《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78、79页。
    [2]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14页。
    [3]徐国荣:《鲍照诗歌‘险俗'释证》,《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2期。
    [4]石观海:《宫体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5]朱起予:《继踵前贤 开声未来—鲍照的山水之作》,《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6]张智华:《论鲍照山水诗的形象特征与美感倾向》,《东方论坛》,2000年,第2期,第42、43页。
    [7]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86页。
    [1]葛晓音:《山水方滋 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的关系》,《学术月刊》,1985年,第2期。
    [2]胡明:《谢灵运山水诗辨义》,《江淮论坛》,1984年,第3期,第106页。
    [3]刘启云:《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试论谢灵运的审美心态及其对玄言诗创作的开拓》,《江汉论坛》,1991年,第1期。
    [4]王瑶:《玄言·山水·田园——论东晋诗》,《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4页。
    [5]《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第1期。
    [6]黄节:《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页。
    [7]叶瑛:《谢灵运文学》,《学衡》,1924年,第33期。
    [1]张国星:《佛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
    [2]齐文榜:《佛教与谢灵运及其诗》,《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
    [3]李炳海:《慧远的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4]尹邦志:《谢灵运山水诗的般若理趣》,《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5]普慧:《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学术月刊》,2004年,第3期。
    [6]马晓坤:《论谢灵运山水诗的佛学意蕴》,《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1]袁行霈:《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九江师专学报》,1985年,1、2期合刊。
    [2]孙敏强:《陶谢山水田园诗差异论》,《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3]李春青:《心中之景与跟中之景——陶诗与谢诗的文本差异及文化原因》,《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
    [4]李红霞:《从陶谢并称的历史嬗变看其文学地位的消长——以东晋至南宋为例》,《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5]白振奎:《陶谢诗中之理比较——兼论诗与理的关系》,《北方论丛》,2002年,第1期。
    [1]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2]周建忠:《论颜延之的文学创作》,《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5期。
    [3]李宗长:《颜延之诗歌主题选择的文化审视》,《贵州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4]李宗长:《颜延之诗歌风格》,《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谌东飙:《颜诗用典与诗的律化》,《求索》,1994年,第6期。
    [2]谌东飙:《论颜诗以用事为博》,《求索》,1997年,第2期。
    [3]陈书录:《论颜延之对偶诗对初唐律诗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
    [4]吴功正:《颜延之诗美成就论》,《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
    [5]黄亚卓:《论颜延之公晏诗的复与变》,《上海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6]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上海书店,1987年。
    [7]王琳:《六朝辞赋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28页。
    [2]姚思廉:《梁书》卷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97页。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21页。
    [4]沈约:《宋书》九二《良吏传·序》,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1页。
    [1]沈约:《宋书》卷五四《沈昙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0页。
    [2]李延寿:《南史》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8页。
    [3]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76页。
    [4]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90页。
    [5]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页。
    [6]沈约:《宋书》卷四五《刘粹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85页。
    [7]裴子野:《宋略》,严可均辑,《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7页。
    [1]裴子野:《宋略》,严可均辑,《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6页。
    [2]沈约:《宋书》卷九五《索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3页。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12页。
    [4]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578页。
    [5]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573页。
    [1]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490页。
    [2]沈约:《宋书》卷七六《王玄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3页。
    [3]沈约:《宋书》卷九五《索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9页。
    [4]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90页。
    [5]魏收:《魏书》卷三五《崔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19页。
    [6]李延寿:《南史》卷二五《到彦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75页。
    [1]沈约:《宋书》卷七六《王玄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4页。
    [2]沈约:《宋书》卷五三《张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1页。
    [3]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页。
    [4]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95页。
    [5]沈约:《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3页。
    [7]沈约:《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6页。
    [8]沈约:《宋书》卷七十《袁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7页。
    [9]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477-478页。
    [1]李延寿:《南史》卷二《文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6页。
    [2]李延寿:《南史》卷二《文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54页。
    [3]李延寿:《南史》卷二《文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54页。
    [4]沈约:《宋书》卷五四《沈昙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0页。
    [1]沈约:《宋书》卷六四《郑鲜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6页。
    [1]沈约:《宋书》卷九三《周续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1页。
    [2]沈约:《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58页。
    [3]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71页。
    [4]沈约:《宋书》卷九五《索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1页。
    [5]沈约:《宋书》卷五《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9页。
    [6]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9页。
    [7]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94页。
    [8]沈约:《宋书》卷五五《傅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3页。
    [9]李延寿:《南史》卷二二《王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95页。
    [10]沈约:《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03页。
    11 沈约:《宋书》卷八《明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70页。
    12 沈约:《宋书》卷七《前废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页。
    13 沈约:《宋书》卷六一《刘义恭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40页。
    [1]沈约:《宋书》卷七二《建平宣简王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58页。
    [2]沈约:《宋书》卷七二《刘景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61页。
    [3]沈约:《宋书》卷七二《始安王休仁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73页。
    [4]沈约:《宋书》卷九九《始兴王濬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36页。
    [5]沈约:《宋书》卷七六《宗悫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1页。
    [6]沈约:《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41页。
    [7]沈约:《宋书》卷四八《朱超石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25页。
    [8]沈约:《宋书》卷五九《江智渊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09页。
    [9]沈约:《宋书》卷六一《刘义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36页。
    [10]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11 沈约:《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2页。
    12 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13 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2页。
    [1]沈约:《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2页。
    [2]沈约:《宋书》卷五一《鲍照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0页。
    [3]沈约:《宋书》卷五五《傅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3页。
    [4]沈约:《宋书》卷一百《沈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51页。
    [5]沈约:《宋书》卷九三《沈道虔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2页。
    [6]沈约:《宋书》卷九三《雷次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4页。
    [1]皮锡瑞撰、周予同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页。
    [2]沈约:《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4页。
    [3]沈约:《宋书》卷六二《王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69页。
    [4]沈约:《宋书》卷五四《羊玄保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6页。
    [5]沈约:《宋书》卷九七《夷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6页。
    [6]严可均辑:《全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73页。
    [7]严可均辑:《全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73页。
    [8]沈约:《宋书》卷九七《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传附慧琳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7页。
    [9]沈约:《宋书》卷九三《周续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0页。
    [10]沈约:《宋书》卷九三《关康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6页。
    [1]沈约:《宋书》卷九七《夷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8页。
    [2]萧子显:《南齐书》卷三二《张岱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580页。
    [3]萧子显:《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684页。
    [4]齐文榜:《佛教与谢灵运及其诗》,文学遗产,1988年第二期。
    [5]沈约:《宋书》卷五一《刘义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7页。
    [1]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269页。
    [2]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049页。
    [1]萧子显:《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599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24页。
    [3]沈约:《宋书》卷五一《刘义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7页。
    [1]沈约:《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53页。
    [1]沈约:《宋书》卷六九《刘湛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7页。
    [2]沈约:《宋书》卷六九《刘湛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6页。
    [3]沈约:《宋书》卷六九《刘湛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8页。
    [4]沈约:《宋书》卷六九《范晔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0页。
    [5]沈约:《宋书》卷七七《颜师伯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94页。
    [6]沈约:《宋书》卷八二《沈怀文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4页。
    [7]沈约:《宋书》卷八五《王景文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84页。
    [8]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1]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2-1774页。
    [2]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5页。
    [3]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69页。
    [4]沈约:《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3页。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沈约:《宋书》卷四八《傅弘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31-1432页。
    [2]沈约:《宋书》卷四九《虞丘进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第1441-1442页。
    [3]沈约:《宋书》卷五十《张兴世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3页。
    [4]沈约:《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96页。
    [5]沈约:《宋书》卷八三《高道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27页。
    [6]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六《幸臣传序》,中华书局,1972年,第971页。
    [7]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173页。
    [8]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173页。
    [9]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六《幸臣传序》,中华书局,1972年,第972页。
    [1]沈约:《宋书》卷四六《张敷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6页。
    [2]沈约:《宋书》卷四一《路琼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87页。
    [3]沈约:《宋书》卷五二《庾悦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91页。
    [4]沈约:《宋书》卷八九《袁粲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0页。
    [5]李延寿:《南史》卷一三《鲍照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0页。
    [6]李延寿:《南史》卷二二《王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12页。
    [1]沈约:《宋书》卷七五《苏宝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58页。
    [1]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5页。
    [2]沈约,《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03页。
    [1]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2页。
    [2]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20页。
    [3]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59页。
    [4]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62页。
    [1]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43页。
    [2]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51页。
    [3]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12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14页。
    [5]陈延杰:《诗品注·总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页。
    [6]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156-159页。
    [1]“无庸妨周任”出《论语》子曰:“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之言,并不是说周任“无庸”、无能。
    [2]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12页。
    [1]以上注释见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3、1063页。
    [2]《颜氏家训·文章篇》所载的“三易理论”,即“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
    [3]费锡璜:《汉诗总说》第二十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46页。
    [4]李重华:《贞一斋诗话》第二五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28页。
    [1]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第三一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28页。
    [2]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中华书局,2006年,第195页。
    [3]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57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99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0页。
    [3]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页。
    [1]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247页。
    [2]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5页。
    [3]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2页。
    [4]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105页。
    [5]钟嵘撰、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7页、43页、29页。
    [6]沈德潜:《说诗晬语》,《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32页。
    [1]毛先舒:《诗辨坻》卷四,《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2]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五、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37页、169页。
    [3]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45页。
    [1]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07页。
    [2]方东树:《昭昧瞻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5页。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2]许凯:《彦周诗话》,《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3页。
    [3]毛先舒:《诗辨坻》,《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4]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九,《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44页。
    [1]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2]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
    [3]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1]汪师韩:《诗学纂闻·谢诗累句》,《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54页。
    [2]周勋初:《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214页。
    [1]张玉榖撰、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64页。
    [2]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3页。
    [3]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4页。
    [1]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8页。
    [2]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9页。
    [3]谢榛撰、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99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24页。
    [5]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练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24-625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1591分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520-521页。
    [1]李延寿:《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40页。
    [2]李延寿:《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80页。
    [3]沈约:《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3页。
    [4]李延寿:《南史》卷一三《鲍照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0页。
    [5]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1591分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6]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897页。
    [7]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43页。
    [8]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81页。
    [9]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1页。
    [10]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9页。
    [1]檀道鸾:《续晋阳秋》,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43页《文学》篇刘孝标注引。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7页。
    [3]葛晓音:《山水方滋 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关系》,《学术月刊》1985年第二期。
    [4]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21页。
    [1]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六《孙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3页。
    [2]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四《羊祜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0页。
    [3]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四《桓祕》,中华书局,1974年,第1947页。
    [4]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四《郭文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40页。
    [5]沈约:《宋书》卷六二《羊欣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62页。
    [6]沈约:《宋书》卷六六《王敬弘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29页。
    [7]沈约:《宋书》卷九三《宗炳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9页。
    [8]针对这种情况,学界出现了地域影响说、庄园经济说、隐逸风尚说等,认为山水诗的兴起受到了江南优美的自然景色,兴盛的庄园经济,以及盛行的隐逸之风的刺激。诚然优美的山水、富裕的经济、盛行的隐逸,为士大夫的出游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但具备了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必然出现山水之好,因为这只是产生山水之好的客观因素,至于主观因素则在于人们对山水景色的审美能力,这才是山水诗产生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67、77、78、79、81、82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30、233、238、243、248、249页。
    [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34、335、336、342、342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61页。
    [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21、121、123、129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38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06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10页。
    [5]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3页。
    [6]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1]陈延杰:《诗品注》卷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6页。
    [2]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72页。
    [3]吴兢:《乐府解题》,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八,中华书局,1979年,第410页。
    [1]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81、54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84页。
    [1]吴兢:《乐府解题》,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五,中华书局,1979年,第798页。
    [2]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465页。
    [3]沈德潜:《说诗晬语》第六二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32页。
    [4]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07页。
    [5]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卷上,《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858页。
    [6]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卷上,《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860页。
    [7]吴乔:《围炉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90页。
    [8]乔亿:《剑溪说诗》卷下,《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098页。
    [1]鲁九皋:《诗学源流考》,《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354页。
    [2]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07页。
    [3]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23页。
    [4]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十,《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5页。
    [5]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1页。
    [6]乔亿:《剑溪说诗》卷上,《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079页。
    [7]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8页。
    [8]赵翼撰、霍松林、胡主佑校点:《欧北诗话》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75页。
    [1]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卷下,《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00页、1901页、1903-1904页、1905页。
    [2]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483页。
    [3]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一、,《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412页。
    [4]杨慎著、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页。
    [5]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第995页。
    [1]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6、1408、1411页。
    [2]毛先舒:《诗辩坻》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2页。
    [1]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9页注释25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12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77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68页。
    [3]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6页。
    [4]乔亿:《剑溪说诗》又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29页。
    [5]谢榛撰、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4页。
    [1]陈仅:《竹林答问》,《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27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2页。
    [3]翁方纲:《五言诗平仄举隅》,《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4]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7页。
    [5]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12页。
    [6]王夫之撰、张国星点校:《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588页。
    [2]朱光潜:《诗论》,《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91页、第193页。
    [3]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21页。
    [1]叶燮撰、霍松林校注:《原诗》内篇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页。
    [2]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29页。
    [1]钟嵘撰、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9页、43页、47页、20页、27页、24页、33页。
    [2]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08页。
    [3]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4]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5页。
    [5]蔡彦峰:《元嘉体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
    [6]毛先舒:《诗辩坻》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页。
    [1]赵翼撰、霍松林、胡主佑校点:《欧北诗话》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75页。
    [2]沈曾植:《与金甸丞太守论诗书》,《沈曾植未刊遗文》,载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116页。以下所引皆在该书第116-117页。
    [1]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第239页。
    [2]查并球:《学术史与诗歌史的整合—由“三元说”与“三关说”诗学旨趣看中唐诗文化定位》,《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23页。
    [3]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30页。
    [4]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页。
    [1]钱钟书:《诗分唐宋》,《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第2页。
    [2]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诗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6页。
    [3]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一、卷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7页、19页、127页。
    [4]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页、166页。
    [5]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2页、167页。
    [1]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8页、135页。
    [2]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3]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7页。
    [1]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881页。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3页。
    [2]刘履:《选诗补注》卷六,明嘉靖顾氏养吾堂刻本。
    [3]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37页。
    [4]焦竑:《谢康乐集题辞》,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07页。
    [5]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496页。
    [6]乔亿:《剑溪说诗》卷上,《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79页。
    [7]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1591分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7页。
    [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33页。
    [2]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9页。
    [3]沈德潜:《说诗晬语》第六四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32页。
    [4]王世贞:《读书后》卷三《书谢灵运集后》,《四库全书》128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5]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卷三,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珍本》四集,第387分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8页。
    [1]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卷一,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珍本》四集,第387分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2页。
    [2]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3页。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1591分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4]谢榛撰、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6页。
    [5]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214页。
    [1]皎然撰、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53页。
    [2]《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轶》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26页。
    [3]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897页。
    [4]王夫之撰、舒芜校点:《姜斋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46页。
    [5]陈应行:《吟窗杂录》,见《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1591分册,第141页。
    [6]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7]于光华:《文选集评》卷七,友于堂藏版乾隆壬辰夏刻本,第42页。
    [8]方东树:《昭味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2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94页。
    [2]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48页。
    [3]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0页。
    [4]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221页。
    [5]杨慎著、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6]魏耕原师:《谢朓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1591分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1591分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3]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138页。
    [1]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27页。
    [2]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八,《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547页。
    [3]谢榛撰、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1页。
    [4]宋大樽:《茗香诗论》一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
    [5]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卷一,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珍本》四集,第387分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5页。
    [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57页。
    [2]郝昺衡:《谢灵运年谱》认为此诗乃伪造。
    [3]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540页。
    [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94页。
    [5]王夫之著、张国星点校:《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217页。
    [6]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30页。
    [7]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42页。
    [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5页。
    [2]沈约:《宋书》卷六七,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1]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12页。
    [2]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9页。
    [3]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9页。
    [4]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1]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5页。
    [2]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241-242页。
    [3]严可均:《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4页。
    [1]杨慎著、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2]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3]《阿弥陀经》,《大藏经》第十二卷,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第346-347页。
    [4]黄念祖上师:《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台湾)莲花精舍,1994年,第319-320页。
    [1]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第994页。
    [1]裴子野:《宋略》,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2页李善引。
    [2]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6页。
    [3]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七,《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15页。
    [4]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1]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994页。
    [2]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994页。
    [1]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2]《文选》李善注:王良子弟驾千里之马,过京父之弟子,曰:驾千里之马,而不能取千里何?京父弟子曰:缠牵长。故纆牵於事,万分之一也,而难千里之行。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14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15页。
    [2]陈仅:《竹林答问》,《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26页。
    [3]陈延杰:《诗品注·总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页。
    [4]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452页。
    [5]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据。
    [6]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01页。
    [1]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12页。
    [2]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页。
    [3]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4]《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览。”
    [5]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页。
    [6]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698页。
    [7]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1205页。
    [1]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1219页。
    [2]裴子野:《雕虫论》,引自严可均,《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6页。
    [3]陈延杰:《诗品注》卷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3页。
    [4]毛先舒:《诗辩坻》卷四,《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5页引。
    [1]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0页。
    [2]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13页。
    [3]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18页。
    [4]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877页。
    [5]缪钺:《颜延之年谱》,《缪钺全集·冰茧庵读书存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61页。
    [6]曹道衡、俞绍初:《魏晋南北朝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
    [1]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18页。
    [2]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页
    [3]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3页。
    [1]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3页。
    [2]沈德潜:《古诗源》卷七,中华书局,2006年,第142页。
    [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7-1011页。
    [2]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3]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2页。
    [4]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4页。
    [5]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84页。
    [6]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79页。
    [7]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7页。
    [1]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81页。
    [2]张玉毂撰、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50页。
    [1]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2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05页。
    [2]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5页。
    [3]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25页。
    [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31页。
    [1]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14页。
    [1]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页。
    [1]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第6页。
    [2]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97年,第881页。
    [3]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4]冯班:《钝吟杂录》,《表异录外四种》,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第69页。
    [1]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602页。
    [2]令孤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744页。
    [3]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4]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233页。
    [5]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232页。
    [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75页。
    [2]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83页。
    [3]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61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294页。
    [5]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52页。
    [6]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52页。
    [7]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页。
    [1]毛先舒:《诗辨坻》卷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2]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202页。
    [3]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1423页。
    [4]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中华书局,2006年,第211页。
    [5]厉志:《白华山人诗说》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78页。
    [6]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46页。
    [7]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4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8页。
    [2]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7页。
    [3]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6页。
    [4]许凯:《彦周诗话》,《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第383页。
    [5]杨载:《诗法家数·五言古诗》,《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731页。
    [6]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1]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6页。
    [2]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1]黄子云:《野鸿诗的》第四九、七七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57、862页。
    [2]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38、147页。
    [3]李雁《谢灵运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认为谢灵运山水诗共44首,其中《题落峭石》、《岭表》、《入竦溪》、《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初发入南城》、《登狐山》等六首虽为纯山水诗,但为轶诗,字句不全,《往松阳始发至三洲》为张靖龙据明末周天锡《慎江诗类》辑出。见《谢灵运佚诗考辩》文学遗产,第1989年第二期。除去这七首,共有完整的山水诗37首。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036页。
    [2]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3]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2页。
    [4]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4页。
    [5]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7页。
    [1]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4页。
    [2]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4页。
    [3]沈约:《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5页。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2]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457页。
    [3]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99页。
    [1]沈约:《宋书》卷九三《宗炳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9页。
    [2]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275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13页,注43。
    [1]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1]莫砺锋:《南朝山水文初探》,《中国文学研究》,第1996年,第一期,第2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92页,注34。
    [3]檀道鸾:《续晋阳秋》,《文选·谢灵运传论》李善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219页。
    [4]萧子显:《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1]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48页,注释9。
    [2]李延寿:《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8页。
    [1]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69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11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13页。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14页。
    [4]李延寿:《南史》卷一三《鲍照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0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0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1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4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4页。
    [3]田雯:《古欢堂杂著》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97页。
    [4]方东树:《昭昧瞻言》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86页。
    [5]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00页。
    [1]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44页。
    [2]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70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82页刘孝标注引。
    [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77、81页。
    [1]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卷四十,中华书局,2007年,第945-946页。
    [1]佚名:《静居绪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632页。
    [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七,中华书局,2005年,第1322页。
    [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七,中华书局,2005年,第1326页。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中华书局,2005年,第1299页。
    [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中华书局,2005年,第1313页。
    [6]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七,中华书局,2005年,第1334页。
    [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七,中华书局,2005年,第1345页。
    [8]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三,中华书局,2005年,第3884页。
    [1]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卷三五,中华书局,2007年,第805页。
    [2]余冠英:《三曹诗选·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22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第202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8页。
    [2]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9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10页。
    [2]吴兢:《乐府解题》,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442页。
    [1]吴兢:《乐府解题》,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502页。
    [2]吴兢:《乐府解题》,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501页。
    [3]吴兢:《乐府解题》,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508页。
    [4]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494页。
    [5]崔豹:《古今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934页。
    [6]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944页。
    [7]吴兢:《乐府解题》,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893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8页。
    [2]许凯:《彦周诗话》,《历代诗话》,中华书局 2004年,第383页。
    [3]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第56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0页。
    [1]沈德潜:《古诗源》卷四,中华书局,2006年,第80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0、145页。
    [1]毛先舒:《诗辨坻》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第176页。
    [1]钟优民:《谢灵运论稿》,齐鲁书社,1985年,第206、207页。
    [2]苏瑞隆:《论谢灵运的<撰征赋>》,《文史哲》,1990年,第五期,第52页。
    [3]王琳:《六朝辞赋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3页。
    [4]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四十,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8页。
    [1]挚虞:《文章流别论》,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25页李善注引。
    [1]臧荣绪:《晋书》,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39页李善注引。
    [1]顾绍柏:《谢灵运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2]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8页。
    [1]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8页。
    [2]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4页。
    [3]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208页。
    [4]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210页。
    [5]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211页。
    [6]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211页。
    [7]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90页。
    [1]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8页。
    [2]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一一六,中华书局,1956年,第3649页。
    [3]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6页。
    [1]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081页。
    [2]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083页。
    [3]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129页。
    [1]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0页。
    [2]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九,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6页。
    [3]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九,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5页。
    [4]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九,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6页。
    [5]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2页。
    [1]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审订:《元和姓纂》卷九,中华书局,1994年,第1324页。
    [2]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第452页。
    [1]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02页。笔者按:“五代”当为“北宋”之误。
    [2]沈约:《宋书》卷五四,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3页。
    [3]沈约:《宋书》卷六六,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2页。
    [1]沈约:《宋书》卷七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1847页。
    [2]浦铣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证:《历代赋话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页袁枚序。
    [1]《樵香杂记》卷下,见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5页。
    [2]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卷一七,中华书局,1983年,第314页。
    [3]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51页。
    [4]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36页。
    [5]严可均辑:《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86页。
    [6]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7页。
    [7]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1083页。
    [1]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5页。
    [2]钱大昕撰、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六,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355页。
    [3]严可均辑:《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87页。
    [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55页。
    [5]严可均辑:《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283页。
    [6]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5、186页。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5-1286页。
    [2]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8页。
    [3]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9页。
    [4]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87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4205页。
    [2]嵇康:《高士传》,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44页《初去郡》注引。
    [3]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11页。
    [4]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150页。
    [5]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496页。
    [6]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551页。
    [7]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24页。
    [1]沈约:《宋书》卷六七,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2]沈约:《宋书》卷六七,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4页。
    [3]班固:《汉书》卷六六,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4页。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5页。
    [1]周勋初:《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7页。
    [1]见张云璈:《选学胶言》卷六,雷琳、张杏滨:《赋钞笺略》卷三,许槤评选、黎经诰校点:《六朝文絜笺注》卷一。
    [2]梁章钜撰、穆克宏点校:《文选旁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9页。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页。
    [4]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873页。
    [5]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页。
    [6]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页。
    [1]《鲍照几篇诗文的写作时间》,曹道衡:《中古文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420页。
    [2]《鲍照几篇诗文的写作时间》,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418页。
    [3]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第95页。
    [4]莫砺锋:《南朝山水文初探》,《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一期,第32页。
    [5]王琳:《六朝辞赋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6页。
    [6]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73页。
    [7]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8页。
    [2]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408页。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316页。
    [1]李延寿:《南史》卷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360页。
    [2]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612页。
    [1]李延寿:《南史》卷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0页。
    [2]雷琳、张杏滨:《赋钞笺略》卷三,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第18页。
    [3]沈约:《宋书》卷五,中华书局,1974年,第71页。
    [4]沈约:《宋书》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第738页。
    [5]沈约:《宋书》卷九七,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2页。
    [1]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74年,第2838页。
    [2]班固:《汉书》卷五七,中华书局,1962年,第2533页。
    [3]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中华书局,1965年,第1335页。
    [1]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13页。
    [2]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93页。
    [3]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1页《赭白马赋》注。
    [4]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中华书局,1959年,第1427页。
    [1]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8页。
    [2]祝尧编:《古赋辨体》卷五,徐志啸编:《历代赋论辑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3]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590页。
    [4]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1页李善注引。
    [5]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3页李善注引。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305页。
    [1]沈约:《宋书》卷七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1904页。
    [2]李延寿:《南史》卷一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538页。
    [3]李延寿:《南史》卷三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881页。
    [4]陈延杰:《诗品注》卷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3页。
    [5]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6页。
    [1]萧子显:《南齐书》卷三五,中华书局,1972年,第624页。
    [2]沈约:《宋书》卷六七,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3]陈庆元:《论颜谢、沈谢在齐梁间地位的升降得失》,文学遗产,1999年第一期。
    [4]萧子显:《南齐书》卷五二,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1]陈延杰:《诗品注·总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页。
    [2]裴子野:《宋略·总论》,《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7页。
    [3]王通:《中说》卷三《事君篇》,涵芬楼四部丛刊本。
    [4]谌东飚校点:《杨炯集》,岳麓书社,2001年,第23页。
    [1]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79页。
    [2]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91页。
    [3]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51页。
    [4]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5]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2页。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6页。
    [7]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页。
    [8]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9页。
    [9]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8页。
    [1]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52页。
    [2]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37页。
    [3]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6页。
    [4]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页。
    [5]毛先舒:《诗辩坻》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页。
    [6]毛先舒:《诗辩坻》卷四,《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6页。
    [7]沈德潜:《说诗晬语》第六二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32页。
    [8]黄子云:《野鸿诗的》第七六、七七、七八条,《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62页。
    [9]田雯:《古欢堂杂著》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94页。
    [10]田雯:《古欢堂杂著》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97页。
    11 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卷四外篇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2页。
    12 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卷一内篇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页。
    [1]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70页。
    [2]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71页。
    [3]方东树:《昭味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0页。
    [4]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3页。
    [5]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70页。
    [6]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69页。
    [7]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十,《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55页。
    [8]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45页。
    [9]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24页。
    [10]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07页。
    11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27页。
    12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七,《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15页。
    [1]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60页。
    [2]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
    [1]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4]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6]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7]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8]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1]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2]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4]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5]令孤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6]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7]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8]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9]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0]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2]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3]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2000年。
    [24]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
    [25]何焯:《义门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7]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8]严可均辑:《全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9]严可均辑:《全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0]严可均辑:《全梁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1]严可均辑:《全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2]萧统编:《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3]梁章钜:《文选旁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5]刘履:《选诗补注》,明嘉靖顾氏养吾堂刻本。
    [36]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库全书珍本》四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
    [37]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8]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9]王夫之:《古诗评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40]张玉毅:《古诗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1]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2]王世贞:《读书后》,《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2]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43]曹道衡、俞绍初:《魏晋南北朝诗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44]黄节:《谢康乐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45]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46]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7]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9]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0]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1]陈延杰:《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5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53]李壮鹰:《诗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54]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55]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56]刘克庄:《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7]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8]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59]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0]何新文、路成文:《历代赋话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1]徐志啸编:《历代赋论辑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62]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63]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4]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65]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66]《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轶》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7]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68]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9]方东树:《昭昧瞻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70]谢榛:《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71]许学夷:《诗源辩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72]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73]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4]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76]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7]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 2003年。
    [78]钟优民:《谢灵运论稿》,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79]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年。
    [80]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81]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82]王琳:《六朝辞赋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83]吴丕绩:《鲍照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0年。
    [84]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85]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86]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7]石观海:《宫体诗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88]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9]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90]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91]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9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93]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94]李雁:《谢灵运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9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96]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97]魏耕原:《谢朓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98]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99]蔡彦峰:《元嘉体诗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0]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01]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102]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03]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104]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10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6]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07]杨载:《诗法家数》,《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08]许凯:《彦周诗话》,《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 2004年。
    [109]葛立方:《韵语阳秋》,《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10]范晞文:《对床夜语》,《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11]王世贞:《艺苑巵言》,《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12]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13]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14]杨慎:《升庵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5]沈德潜:《说诗晬语》,《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16]黄子云:《野鸿诗的》,《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17]叶燮:《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18]费锡璜:《汉诗总说》,《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19]李重华:《贞一斋诗话》,《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20]汪师韩:《诗学纂闻》,《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21]翁方纲:《五言诗平仄举隅》,《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22]宋大樽:《茗香诗论》,《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23]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4]朱庭珍:《筱园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5]毛先舒:《诗辩坻》,《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6]叶矫然:《龙性堂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7]吴乔:《围炉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8]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9]乔亿:《剑溪说诗》,《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0]鲁九皋:《诗学源流考》,《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1]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2]陈仅:《竹林答问》,《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3]翁方纲:《石洲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4]佚名:《静居绪言》,《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5]田雯:《古欢堂杂著》,《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