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理论为分析模型,简要对比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历程。认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新趋向,而当代中国公民主要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网络民主监督和网络群体性事件来实践政治参与活动。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主要面临主体困境和治理困境。在主体困境方面,主要是主体的参与理念困境,表现为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的冲突;主体的参与能力困境,表现为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的冲突;主体的参与方式困境,表现为多元互动方式与“群体极化”行为的冲突。而在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方面,主要是参与技术的治理困境,表现为自由表达诉求与维护网络安全的冲突;参与文化的治理困境,表现为理性包容文化与政治参与盲从的冲突;参与环境的治理困境,表现为政治参与规范与虚拟开放空间的冲突。为了解决以上困境,就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出路。要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更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念,加大网络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基础,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益;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全力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构建理性网络政治参与文化;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净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维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安全。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new trend of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of our country i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I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Citizen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terest expression, emotional catharsis, thought collision and rational discussed. It is also a new platform of the government in governance and understands of public opinion. To expand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tributes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n our country.
     The first part, the paper takes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 theory as analysis model, briefl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 in traditional social. The paper argues that We can differentiate the ma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according to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type. According to the diachronic typ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western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and Chinese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 And according to the synchronic type, the western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 can be divided into ancient Greece automatic direc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des of feudal society (early the independ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and the passive negative political modes later), modern western indirect act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and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multivariate act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ture mearning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egins to appear in China, that is mobilization as the main mod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efore the reform and automatically as the main mod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value and functions that virtual network technology on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ttern that regarded as a new trend of the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des.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main ways as basic elements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second par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practic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ainly through the citizens participates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affairs through the network,online democratic supervision and online mass incident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online democratic supervision is mainly the active, r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ay; But the online mass incidents are mainly citizens passive, irrational, the non-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ays.
     The third part, the paper analyses participant's dilemma faced by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when they take part in online political affairs.
     Firstly, it is Participant's dilemmas of the concept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which embodied in the conflict of the concept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mpetition of pursuit for the benefit. The former is the basic idea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the latter is the ultimate appeal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hould embody the democratic idea of equality, autonomy and interactiin, etc. However, due to the increasing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ocial interest in temporary society, different interest structure and interest demands have different social demands, the finiteness of social resource decides the citizens must fight for and realize their interests only by express their interest demands. But the interest conflicts broughts the yearning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ways of the realistic interest expression prompts the citizens always achieve their benefit demands through the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us it could give rise to the conflicts of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hard to reflect the idea of democracy.
     Secondly, it is participant's dilemmas of the ability of participation, which embodied in the conflict of the realization of network right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digital divide. Network rights are the essential condition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the digital divide reflects the capacity gap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current China's digital divide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regional gap and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emergence of the digital divide poses a major threat to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auses the equilibrium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rrational participation, make them hard to realize their network rights.
     Thirdly, it is participant's dilemmas of the ways of participation, which embodied in the conflict of the multivariate and interaction manners and the "group polarization" behavior. The former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the group polarization behavior is the extreme ways to realize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ultivariat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ody have a plurality of interests, under the ac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onance in the network, it can produce an "echo wall" interaction, which lead to the homogeneous polymerization of interest appeals. Participants often gathered together "homogenization within the group ", while "heterogeneous among the group", which causes too homogeneous sphere of public opinion, and leads to homogeneity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demand.
     The fourth par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Chinese citizen dilemma of management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network in detail.
     Firstly, it is the dilemma of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which is reflected by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free expression appeal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Freedom of expression is a necessary right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the maintenance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is a technology guarantee on it. Expressing opinions rationally is the premise of the positive role of network i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government has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network management and the network security.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network security, they have to control necessarily the freedom of citizen`s online speech.
     Secondly, it is the dilemma of the management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which is reflected by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ational and inclusive culture and the blind obedience to the participation. Rational and inclusive culture is a basic requirement of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the blind obedience to the participation is an irrational state of mind. The following factors all can greatly reduce the masses’reason, lead to the blind follow and the enlargement of the irra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operability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he asymmetry of citizens information, the malicious guide of the "network pusher" and "network navy",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opinion leader" and the deliberately amplified on certain information.
     Thirdly, it is the dilemma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 which is reflected by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orms and virtual open space. The former is the orderly security of citizens’participation, but the latter is the booster of anomie achievements of participation. The communication of virtual community is easy to breed the illegal and immoral behavior. The network can weaken personal self constraint ideas, and make the breakthrough of social norms. The secretiveness of network participants and the manageability of the political network information all make the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twork space difficult to control, prevent the channel function of the network democrat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fifth part, according to the dilemmas faced by the citizens in the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utlet of expanding Chinese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irstly, we nee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democracy, update the concept of politics participation, increase the training force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people’s ability of online politics participation. Secondly, we need speed up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eliminate the network "digital divide", and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rdly, we nee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expedite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nnels,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itizen, and perfect the ways of the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ourthly, we need improve the network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s, regulate the political order, perfect the network ethics system, and construct the rational network culture. Fifthly, we need strengthen the network virtual social management, purify the environment of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online mass incidents, and maintain the security of the participation.
     At present,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an initial stage, owing to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difficulties and the governments` governance dilemmas,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on the way of it. In addition, citizens’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just a tool of democracy practice, which can never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representat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des completely. However,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at the citizens express their interests and supervise the government by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y to adapt to the new change of technology, try to explore the new modes according with the situation of China, encourage and guide the citizen’s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ctively and reasonably.
引文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参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2011年5月。
    ①Benjamin R. Barber,“Three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and Strong Democrac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3, No. 4(Winter, 1998-1999), p .582.
    ②参见于海青:《当代西方参与民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218页。
    ①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040页。
    ①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044页。
    ②[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郏斌祥、赵雷进译,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6页。
    ③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010页。
    ①[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9-105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5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7-438页。
    
    ①[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162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162页。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259页。
    ①[美]布鲁斯·宾伯:《信息与美国民主:技术在政治权力演化中的作用》,刘钢等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①Stephen Goldsmith and William D. Eggers, Governing by Network: The New Shape of the Public Sector.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s, 2004.
    ①赵春丽:《网络民主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7-316页。
    ①刘津:《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东鸟:《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参见东鸟:《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③参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年7月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④该数据来源于201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的主旨演讲《推动互联网发展维护互联网安全》。
    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②《当代世界政治实用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③[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耕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0页。
    ④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209页。
    ①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8-609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③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④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⑤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⑥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2页。
    ①[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
    ②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③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④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⑤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⑥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页。
    ①梁丽萍、邱尚琪:《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②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6页。
    ③参见高旺:《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与社会政治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④[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译者前言,第3页。
    ⑤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②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③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④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①参见郑易平、江洪娟:《批判视角下的西方政治参与模式》,《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①王彩波、张磊:《试析公民参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功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②周少来:《中国语境下的政治参与与民主治理》,选自房宁主编《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069页。
    ①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047页。
    ②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046-048页。
    
    ①周光辉:《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②梁丽萍、邱尚琪:《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①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060-062页。
    ②刘建明、史献芝:《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梳理及启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③梁丽萍、邱尚琪:《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④参见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062-063页。
    ①梁丽萍、邱尚琪:《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②刘建明、史献芝:《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梳理及启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③参见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1页。
    
    ①胡赳赳:《网络公民不列席的人大代表》,《新周刊》2008年第5期。
    ②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160页。
    ②Morley Wino grad and Michael D. Hais , Millennial Makeover : My Space , You tube ,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 s( New Brunswick, N. 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8) .
    ③[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2页。
    ④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①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②邵培仁等:《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③[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与权力》,刘炳章、卢佩文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页。
    ①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②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③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①刘津:《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①参见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149页。
    ②唐亚林:《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文汇报》,2009年3月17日。
    ③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2页。
    ②吴玫、曹乘瑜:《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挑战互联网空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③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于《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①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张华青、孙嘉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5—286页。
    ③[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201页。
    ①[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胡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2-153页。
    ②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①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倪明胜:《政治博客的民主维度考量》,《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杨进:《梅德韦杰夫“织围脖”与俄罗斯政治新图景》,《世界知识》2010年第23期。
    ②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于《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吴庆:《中国青年网络公共参与的历史发展、本质及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①胡赳赳:《网络公民不列席的人大代表》,《新周刊》2008年第5期。
    ③邓兆安、张涛:《中国式网络问政:“胶东在线”的标本意义》,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6页。
    ①郭丽君:《微博:群众与政府互动新平台》,《光明日报》,2011年04月23日。
    ②参见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和中国舆情网联合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2011年4月)》。
    ③参见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和中国舆情网共同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2011年4月)》。
    ①吴宏耀:《网络民意只是表达了特定社会群体的态度》,《法制日报》,2009年8月10日。
    ①高岗:《序一:互联网推动中国社会文明进步》,选自邓兆安、张涛:《中国式网络问政——“胶东在线”的标本意义》,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②李斌:《“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9期。
    ③李斌:《“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9期。
    ④参见尹鸿伟:《民间反腐借力网络》,《南风窗》2011年第4期。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于《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②王琳:《网络舆情无法承载制度究责之重》,《南方都市报》,2010年4月13日。
    ①石勇:《微博:一种新的“社会权力”在生长》,《南风窗》2011年第15期。
    ②叶皓:《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①叶皓:《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杜骏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辨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
    ③何国平:《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模式及其舆论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9期。
    ④杜骏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辨析》,《网络传播研究》2009年第7期。
    
    ①叶皓:《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②[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47页。
     ①葛琳:《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新闻爱好者》, 2008年9月上半月。
    ①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0页。
    
    ①朱健:《政治参与:社会转型期的重要学习内容》,《济南日报》,2010年1月22日。
    ②朱健:《政治参与:社会转型期的重要学习内容》,《济南日报》,2010年1月22日。
    ③王彩波、张磊:《试析公民参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功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④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19页。
    ①陈家刚《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代序)》,源自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②陈家刚《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代序)》,源自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页。
    ③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②[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2页。
    ①周笑梅:《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
    ②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③[美]凯斯·R·孙斯坦:《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金朝武、胡爱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③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④[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⑤Anthony Down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Harper&Row, 1957, p.300.
    
    ①参见李金河、徐峰:《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184页。
    ②孙立平:《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0日。
    ③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深化对民主理论的认识》,《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①魏星河等:《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①转引自[美]皮帕·诺里斯的《数字鸿沟的三种形态》,见曹荣湘选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294页。
    ②邵培仁等:《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期。
    ③江涌:《网络:看不见的新战线》,《求是》2010年第13期。
    ①邵培仁、张健康:《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参见[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③邵培仁、张健康:《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参见[英]安德鲁·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②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张华青、孙嘉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①孙敬水:《“数字鸿沟”:中美差距知多少》,《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6期。
    ②参见张昕竹、林涛、高世楫:《电信、接入与数字鸿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课题研究成果,2003年1月。
    ③李斌:《我国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5日。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与权力》,刘炳章、卢佩文译,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
    ②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③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②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于《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②[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47页。
    ③[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48页。
    ④Putnam, Bowling Alone, p. 178.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48-51页。
    ①喻国明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259页。
    ①See Karin Wahl-Jorgensen and Hernan Galperin,“Discourse Ethics and the Regulation of Media: The Case of the U.S. Newspape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24(1), pp. 19~40.
    ②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③郑维伟:《网络公共空间与公民有序参与》,《学习时报》,2011年8月29日。
    ④安德鲁·弗洛伊·阿克兰《设计有效的公众参与》,苏楠译,选自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和经验》,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①刘宏:《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②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①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52页。
    ②参见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60页。
    ③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①朱大可:《“山寨”文化是一场社会解构运动》,《时代周报》,2009年1月14日。
    ②马民虎:《互联网安全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②参见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③参见姜胜洪:《近期我国社会谣言传播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红旗文稿》2011年第16期。
    ④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①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①[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胡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0页。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③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④《希拉里的“网络自由”与中国事实》,《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第4期。
    ①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5期。
    ②王冉:《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进程中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2月。
    ③参见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5期。
    ④参见[美]加布利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3页。
    
    ①[美]S.M.乔兰德:《健康的人格》,许金声、莫文彬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②参见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5期。
    ③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①高旺:《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与社会政治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②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①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1页。
     ①[美]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尹宏毅、郭彬彬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第102-103页。
    ①郑维伟:《网络公共空间与公民有序参与》,《学习时报》,2011年8月29日。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刘津:《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参见贾瑞恩·拉尼尔:《子非池中物》(You Are Not a Gadget),引自[美]伊恩布雷默:《网络空间的政治》,刘俊译,《国际政治》2011年第6期。
    ①参见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 期。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①参见赵春丽:《网络民主发展研究》,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269-270页。
    ②[美]罗伯特·W·麦可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③田磊:《网络,离民主还有多远?》,《理论参考》2009年第8期。
    
    ①胡姗:《论当代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②赵春丽:《网络民主发展研究》,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268页。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②[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43页。
    ③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
    ①[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参见李雁争:《工信部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投入》,《上海证券报》,2011年8月24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①杨朴宇:《下一代互联网:中国与世界共舞》,《科技潮》2001年9期。
    ②杨朴宇:《下一代互联网:中国与世界共舞》,《科技潮》2001年9期。
    ③昌灏:《论信息分化与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①参见毛磊:《奥巴马欲更新信息高速公路》,《解放日报》,2009年2月3日。
    ②参见罗秀妹、陈涛:《欧盟信息通讯产业发展与信息社会战略》,《欧洲一体化研究》2007年第3期。
    ③刘佳:《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①参见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37页。
    ②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③参见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153页。
    ①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②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③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王结义:《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②[英]安德鲁·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269页。
    ③参见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①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3页。
    ②参见[英]安德鲁·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246-247页。
    ③于海青:《当代西方参与民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215页。
    ④崔晶:《塑造电子政府是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有效途径》,《红旗文稿》2011年第7期。
    ⑤[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1989年版,第6页。
    
    ①秦德君:《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上海人大月刊》2001年第11期。
    ②唐亚林:《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文汇报》,2009年3月17日。
    ③潘运滨:《政府的互联网态度之网政互动国家CPU的双核时代》,《新周刊》2008年第5期。
    ①汪东莲:《珍视政府与网络民意的良性互动》,《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3日。
    ②叶皓:《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237页。
    ③齐爱民、徐亮:《电子商务法——原理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①参见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159页。
    
    ①参见王怀成:《针对网络违法行为德国早就立法监管》,《光明日报》,2011年4月22日。
    ②严圣禾:《日本监管互联网大地震时也不放松》,《光明日报》,2011年4月23日。
    ③严圣禾:《日本监管互联网大地震时也不放松》,《光明日报》,2011年4月23日。
    ①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团结》2009年第4期。
    ②参见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198页。
    ③参见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194页。
    
    ①刘文:《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①参见施九青:《试论公民政治参与及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4期。
    ②万其刚:《立法理念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①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②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引自博客中国网,www.blogchina.com.
    ②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①唐亚林:《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文汇报》,2009年3月17日。
    ①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性、成因及对策》,《中共南京市委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①郑大兵、封海东、封飞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信息化建设》2006年第11期。
    
    ①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4期。
    ②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性、成因及对策》,《中共南京市委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①叶皓:《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①叶皓:《迎接媒体事件时代的到来》,《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①吴玫、曹乘瑜:《网络推手运作: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②杨谷:《识别网络推手正确把握舆情》,《光明日报》,2009年10月19日。
    1、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社2006年版。
    3、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李斌:《网络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魏星河、陈洪生、欧阳兵、谢懋金:《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邱永文:《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11、张锐听:《政府上网与行政管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12、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东鸟:《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14、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电子治理前沿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5、杨仁忠:《公共领域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谢芳:《西方社区公民参与:以美国社区听证为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17、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王浣尘主编:《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通用版)——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贾西津主编:《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1、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石路:《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3、谢俊贵:《信息的富有与贫乏——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题研究》,2004年版。
    24、苏振芳主编:《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5、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6、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7、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公共论丛《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0、王文宏主编:《网络文化多棱镜——奇异的赛博空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3、王巍、牛美丽编译:《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5、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与经验》,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6、西门柳上、马国良、刘清华:《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37、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38、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39、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2、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3、张真继、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4、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5、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
    46、曹荣湘选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47、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9、莫吉武、杨长明、蒋余浩:《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蔡翠红:《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学术出版社2009年版。
    51、刘子富:《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52、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54、黄鸣刚:《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55、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6、凡奇、李静、王力尘:《网络政治动员方式与途径的探索和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7、李金河、徐锋:《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9、陈传刚、谢永亮:《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
    60、张琼、孙论强:《中国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王秀:《阳光下的政府:政府信息行为的路径与激励》,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丁文喜:《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64、龚志宏:《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5、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74、毛牧然、陈凡:《论网络技术的价值二重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67、陈晓莉:《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农民政治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鲁杰:《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
    69、顺风、吴祐昕:《互联网帝国:信息时代的群雄割据》,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
    70、陈剩勇、钟冬生、吴兴智:《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马民虎编著:《互联网安全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3、殷俊等著:《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对网络人肉搜索的多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4、曹俊松:《政府网络传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5、杨雄主编:《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76、喻国明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77、麻宝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8、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陈欣新:《信息自由与信息安全》,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80、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1、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2、刘津:《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何明升、白淑英主编:《网络互动:从技术幻境到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5、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86、李会欣:《电子政府安全运行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87、李拓等:《中外公众参与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88、蔡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集体行动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9、互联网实验室:《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90、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1、褚松燕:《权利发展与公民参与——我国公民资格权利发展与有序参与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92、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编写:《公共参与手册——参与改变命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3、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4、于海青:《当代西方参与民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5、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6、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7、陈欣新:《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8、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9、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0、汪建达:《参与还是分离——从超越性维度看中国公共生活的建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1、李斌编著:《网络参政》,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09年版。
    102、邹庆男编著:《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3、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4、南都报系网络问政团队编著:《网络问政》,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105、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和经验》,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06、丁俊杰、张树庭主编:《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107、连玉明、武建忠主编:《网络新政》,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08、连玉明、武建忠主编:《中国舆情报告(2011)》,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109、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
    110、叶皓等:《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1、徐锋:《政治参与发展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12、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3、余红:《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4、吴玫、曹乘瑜:《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5、杜骏飞等:《政府网络危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116、邓兆安、张涛:《中国式网络问政——“胶东在线”的标本意义》,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117、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主编:《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18、王长胜、许晓平主编:《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融合与创新:电子政务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19、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0、徐治立:《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1、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民主民主参与》,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122、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政治信息公开与政治安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123、史达:《政府网络与网络政治:多维视角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4、李伟权:《政府回应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王周户主编:《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26、房宁主编:《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24、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8、东鸟:《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9、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0、孙力:《利益代表机制的政治分析》,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131、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城市卷),张文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术出版社1999年版。
    4、[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潘琪、张焱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5、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8、[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美]达雷尔·韦斯特:《数字政府:技术与公共领域绩效》,郑钟杨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4、[美]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李旭、沈伟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美]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李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9、[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0、[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内容升级和扩充版)》,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2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23、[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25、[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苗华健、陈体仁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
    26、[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27、[美]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殷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28、[美]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姆斯特朗:《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王国瑞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9、[英]史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禹建强、王海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0、[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1、[美]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尹宏毅、郭彬彬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32、[美]迈克尔·曼德尔:《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李斯、李燕鸿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33、[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茅庆征、张雅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4、[美]普拉特:《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秩序》,郭立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丁德良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
    36、[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37、[美]丹尼尔·李·克莱曼:《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从生物技术到互联网》,张敦敏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8、[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39、[美]道格拉斯·霍姆斯:《电子政务》,詹俊峰、李怀璋、曹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40、[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胡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4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何俊志、孙嘉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4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3、[美]迈克尔·帕伦蒂:《少数人的民主》(第8版),张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6、[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7、[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郝芳、刘长江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8、[美]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信息新世界展望》,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49、[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张华青、孙嘉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0、[美]安妮·利尔:《网络的未来》,岳云霞、徐莺燕、钱家红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51、[美]尼古拉斯·巴任:《透视信息高速公路革命》,於丹、李振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52、[美]休·休伊特:《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杨竹山、潘浩译,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
    53、[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徐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4、[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孟广均、吴宣豪、黄炎林、顺江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55、[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迪·托夫勒:《未来的战争》,阿迪、马秀芳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56、[美]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邵国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美]查尔斯·埃德温·贝克:《媒体、市场与民主》,冯建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60、[美]约翰·奈斯比特:《世界大趋势: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魏平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61、[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魏平译,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版。
    62、[美]贝丝·西蒙·诺维克:《维基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李忠军、于卉芹、李晶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63、[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4、[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65、[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66、[英]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任衍具、魏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67、[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慧琦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8、[美]艾伯特·O·赫希曼:《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李增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王彩波、张磊:《试析公民参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功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郑易平、江洪娟:《批判视角下的西方政治参与模式》,《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高旺:《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与社会政治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胡赳赳:《网络公民不列席的人大代表》,《新周刊》2008年第5期。
    5、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6、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7、刘文:《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8、王结义:《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倪明胜:《政治博客的民主维度考量》,《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杨进:《梅德韦杰夫“织围脖”与俄罗斯政治新图景》,《世界知识》2010年第23期。
    11、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2、田磊:《网络,离民主还有多远?》,《理论参考》2009年第8期。
    13、尹鸿伟:《“网络罢官”进行时》,《南风窗》2010年第4期。
    14、尹鸿伟:《民间反腐借力网络》,《南风窗》2011年第4期。
    15、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6、石勇:《微博:一种新的“社会权力”在生长》,《南风窗》2011年第15期。
    17、何国平:《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模式及其舆论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9期。
    18、杜骏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辨析》,《网络传播研究》2009年第7期。
    19、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0、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21、葛琳:《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新闻爱好者》2008年9月上半月。
    22、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性、成因及对策》,《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23、邵培仁、张健康:《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4、昌灏:《论信息分化与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5、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26、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27、刘宏:《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28、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9、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30、《希拉里的“网络自由”与中国事实》,《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第4期。
    31、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32、罗秀妹、陈涛:《欧盟信息通讯产业发展与信息社会战略》,《欧洲一体化研究》2007年第3期。
    33、崔晶:《塑造电子政府是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有效途径》,《红旗文稿》2011年第7期。
    34、潘运滨:《政府的互联网态度之网政互动国家CPU的双核时代》,《新周刊》2008年第5期。
    35、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团结》2009年第4期。
    36、朱碧波、尹向阳:《政治心理视角下的网络政治参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7、吴庆:《中国青年网络公共参与的历史发展、本质及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38、黄大熹、戴修殿:《中国人大代表“网络问政”现象透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9、李斌:《“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9期。
    40、杜骏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辨析》,《网络传播研究》2009年第7期。
    41、孙敬水:《“数字鸿沟”:中美差距知多少》,《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6期。
    42、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5期。
    43、杨朴宇:《下一代互联网:中国与世界共舞》,《科技潮》2001年9期。
    44、秦德君:《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上海人大月刊》2001年第11期。
    45、施九青:《试论公民政治参与及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4期。
    46、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47、高新民:《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4期。
    48、郑大兵、封海东、封飞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信息化建设》2006年第11期。
    49、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4期。
    50、叶皓:《迎接媒体事件时代的到来》,《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51、梁丽萍:《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52、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53、刘建明、史献芝:《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梳理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54、孙正甲:《参与型政治文化民主性质论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 Peter M.Shane.Democracy Online: The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Renewal Through the Internet [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 2004.
    [2] Barry N. Hagne, Brian D.Loader. Digital Democracy: Discourse and Decision Mak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3] W.Lance Bennett, Robert M.Entman.Mediated Politics: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Richard Davis. the Web of Politics: 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 Anthony M.Orum.政治社会学(英文版)[M],北京大学版社,2005.
    [6] Tiziana Terranova, Network Culture: Politic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London: Pluto Press, 2004.
    [7] Barber, Benjamin.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8] Stephen Goldsmith and William D. Eggers, Governing by Network: The New Shape of the Public Sector.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s, 2004.
    [9] Morley Wino grad and Michael D. Hais , Millennial Makeover : My Space , You tube ,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 s( New Brunswick, N. 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8) .
    [10] Livingstone, Sonia and Bober, Magdalena and Helsper, Ellen“active participation or just more information?young people`s take up of opportunities to act and interact on the internet,”(2005)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8 (3).pp. 287-314.
    [11] Shah, D. V., Kwak, N. & Holbert, R. L. "‘Connecting’and‘Disconnecting’With Civic Life: 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8 (2), 2001, 141-162.
    [12] Kelly LeRoux,“Nonprofits as Civic Intermediaries: The Role of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Urban Affairs Review, 1078-0874, 2007 Vol.42 No.3.
    [13] J. Cmejrek,“Citizens’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 rural-urban comparison,”Agricultural Economics / Zemedelska ekonomika, 0139-570X, 2007 Vol.53 No.1.
    [14] Rabia Karakaya Polat,“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0267-3231, 2005 Vol.20 No.4.
    [15] Brian S. Krueger,“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 the Internet,”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0894-4393, 2005 Vol.23 No.4.
    [16] Rene Ryman,“The Internet as a Forum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Computer & Internet Lawyer, 1531-4944, 2004 Vol.21 No.1.
    [17] Ron Shachar, Barry Nalebuff,“Follow the leader: theory and evidence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0002-8282, 1999 Vol.89, no.3, 1999
    [18] Yi Wang, Wei Jiang,“SMS Usage and Its Implica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Mainland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PISTA 2004) vol.2: Post-Conference Issue; 20040721-25; Orlando,FL(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PISTA 2004) vol.2: Post-Conference Issue, 2004
    [19] Andrea L. Kavanaugh, Than Than Zin, Mary Beth Rosson, John M. Carroll, Joseph Schmitz, B.Joon Kim,“Local Groups Online: Political 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The Journal of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0925-9724, 2007 Vol.16 No.4-5.
    [20] Samantha Kumar-Green, Marian Quigley,“Online Political Activism: MoveOn.org”, 2005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vol.1 Managing Modern Organization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5 vol.1.
    [21] Laurence Monnoyer-Smith,“Deliberation on the Internet: How Do Citizens Discuss On-line? The French Ducsai Debate Case Study,”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vol.2, 2006 vol.2.
    [22] Roman Gerodimos,“Democracy and the Internet: Access, Engagement and Deliber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PISTA 2004) vol.1: Informatics and Society; 20040721-25; Orlando, F L (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PISTA 2004) vol.1: Informatics and Society, 2004.
    [23] Kenneth N. Farrall, Michael X. Delli Cappini,“Cyberspace, the Web Graph and Political Deliberation on the Interne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PISTA 2004) vol.1: Informatics and Society; 20040721-25; Orlando, F L (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PISTA 2004) vol.1: Informatics and Society, 2004.
    [24] Manuel Alamilla; Carla Marisa Bonina,“Public Deliberation on the Internet: The Case of Mexico and the Reform of the Federal Telecommunications Law,”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 20051027-28; Ottawa (C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 2005.
    [25] Brian S. Krueger,“Assessing the Potential of Interne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source Approach,”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2002; 30; 476.
    [26] Holzer, Marc, James Melitski, Seung-Yong Rho, and Richard Schwester. Restoring Trust in Government: The Potential of Digital Citizen Participation. IBM Center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 Special Report Series, 2004.
    [27] Frank Fischer,“Technological deliber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the case for participatory inquiry,”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0302-3427, 1999 Vol.26,no.5,1999 p. 294-302.
    [28] Axel Bruns,“Life beyond the public sphere: Towards a networked model for political deliberation,”Information Pol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1570-1255, 2008 vol.13 no.1-2.
    [29] Geoff Vigar,“Deliberation,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trategies: Transport Policy Making in North East England,”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1464-9357, 2006 vol.7 no.3.
    [30] Ji-Young Kim,“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e patterns on political engagement: A focus on online deliberation and virtual social capital,”Information Pol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1570-1255, 2006 vol.11 no.1.
    [31] Steffen Albrecht,“Whose Voice is Heard in Online Deliber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369-118X, 2006 Vol.9 No.1.
    [32] Kathleen E. Halvorsen,“Assess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Techniques for Comfort, Convenience, Satisfaction, and Deliberati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0364-152X, 2001 Vol.28, No.2, 2001, p.179-186.
    [33] Saglie, Jo; Vabo, Signy Irene.“Size and e-Democracy: Online Participation in Norwegian Local Politics.”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 Dec2009, Vol. 32 Issue 4, p382-401, 20p; DOI: 10.1111/j.1467-9477.2009.00235.x.
    [34] Kobayashi, Tetsuro; Ikeda, Ken'ichi; Miyata, Kakuko,“Social capital online: Colle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reciprocity as lubricants of democracy.”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Oct. 2006, Vol. 9 Issue 5, p582-611, 30p, 6 charts, 3 graphs; DOI: 10.1080/13691180600965575.
    [35] Fuller, J. E.,“Equality in Cyberdemocracy? Gauging Gender Gaps in On-Line Civic Participation,”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5(4): 938-956, 2004.
    [36] Sinclair-Chapman, Valeria; Walker, Robert W.; Gillion, Daniel Q.,“Unpacking civic participation: Analyzing trends in black [and white] participation over time,”ElectoralStudies, Dec2009, Vol. 28 Issue 4, p550-561, 12p; DOI: 10.1016/ j.electstud. 2009.05. 026.
    [37] Best, Samuel J. and Brian S. Krueger 2005.“Analyzing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Interne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Behaviour 27:2.
    [38] Benjamin R. Barber,“Three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and Strong Democrac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3, No. 4(Winter, 1998-1999).
    [39] Anthony Down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Harper&Row, 1957.
    [40] Karin Wahl-Jorgensen and Hernan Galperin,“Discourse Ethics and the Regulation of Media: The Case of the U.S. Newspape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2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