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是考试研究中一个亟待开拓的新领域。它对于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帮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考试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紧紧抓住考试思想这个中心议题,对“从孔子到孙中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学派和不同人物关于国家的考试制度、考试政策以及用考试来协调处理政治与教育、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这些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提出的社会背景以及对当时政治体制、经济文化、教育教学、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规律。
     全文共分七章。每个章节均根据不同时期考试思想发展的特点确立主题,以便可以从中明晰地看出中国考试思想发展的基本轮廓、历史进程、时代特点和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先秦考试重在试官任职,与官员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有关。“诸子百家”力主选贤任能,“尚贤”思想是他们共同的考试理想和选拔人才的理论基础;秦以后至隋唐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之前,其间盛行过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这些虽都不以“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主要手段和衡量尺度。但在重才思潮的推动下,考试观念恰好在此间初步形成并确立,属于考试思想发展的伟大转折时期;隋唐创建了以考试为核心的科举制,但此时有关考试的论述并不多,本章集中从其完备的考试制度以及帝王政治家、朝中大臣有关考试问题的议论及对考试弊端的批评中,研判考试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和人们对理想考试模式的历史诉求。
     降至宋元时期,科举考试行已既久,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但科举取士与学校育才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考试思想也进入到一个需要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阶
    
    段。为此,很多人不仅就诀定科举考试生死存亡的行废问题展开论争,同时还就
    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录取方式以及科举考试与学校考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做
    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朱意还提出了自己的贡举政策新建议。一时考试思潮叠涌,
    考试改革运动蓬勃兴起,堪称是中国考试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
     明清批判科举考试是主旋律。虽说统治者也以其政治权谋对科举考试进行了
    一些改革,但思想家、文学家还是明确地指出了科举考试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对
    人才成长的消极影响;到近代,考试思想伴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和社会变革
    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八股科举再次成为各派代表人物抨击的主要对象,并被视为
    是导致社会衰败的根本原因。因而,要求变革科举考试的呼声极为强烈,思想家
    提出了许多构想和办法。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科举考试何去何从已现实
    地摆在了当政者的面前,废除科举考试终于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科举考试废除后,未能及时建立新的选官制度。孙中山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广
    阔的视野,重新确立了考试的崇高地位,提出了建立文官考试制度的重要理论,
    实现了考试思想的历史性跨越和制度创新。从此,中国考试思想史进入了一个崭
    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研究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考试问题的研究,涌~
    现出了一大批考试思想家和重视考试问题研究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们
    都致力于从历史沿革和制度比较中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以期彻底解诀所有与考
    试有关的问题。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以往考试研究仍只注重科举考试的兴
    衰存废,而对于学校考试以及考试自身的理论建设重视不够。尽管如此,历史己
    经证明,和乡举里选、荐举等相比较,惟有考试才算是最公平的,以往对考试的
    诸多批评主要是针对考试的流弊而非考试本身,只要考试的科目、内容与方法、
    录取方式等能适应新形势不断加以改革,考试依然是深含着公平精神的有效选才
    方式。特别是许多己形成为议论焦点和公案的考试问题,古今都颇为相似,继续
    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从中探索考试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好地为当今考试
    改革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The study of Chinese examination thought is a new but important field in examination research. It has both importan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value, such as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thesis uses basic educational theory as guide, with the focus on examination thought. It studies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ifferent classes, different straturns, different schools and different persons' ideals, theories and policies about examination. It studies the related social background, the influence which exam brings to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ublic psychology. And it also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am and these factors, the regularity and the course of exam development.
    The thesis divides into seven chapters altogether. Each chapter set up topic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xamination thought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us readers can see clearly the basic outline, the historical course, different era'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ssible future of Chinese examination thought development.
    Examination in pre-Qin focused on appointing officials through examination. It related to officials'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The famous scholars at that time梩he various school of thought and their exponent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pre-Qin times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梐dvocated that "select the virtuous and appoint the able." After Qin Dynasty, CHA JU system and JIU PING ZHONG ZHENG system prevailed. These two systems although did not use exam as the main means and measurement of selecting the able and talent, the idea of examination was set up under the thought of value talents, so this period should belong to a great transitional period.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core of examination. But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few statements about exam could be found, so the related chapter deduces the thought foundation of examination system's establishment and Chinese pursue of an ideal exam pattern through analysing its complete exam system and some monarchs and officials' arguments and criticisms about examinatio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Imperial Examination had been put into practice for a long tim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social politics, culture, education, etc. wer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examination thought also entered into the stage, in which an all-side introspection was needed. Many people engaged in the argument whether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should be retained or abolished, and mad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he exam subjects, contents, the
    
    
    
    admission pattern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school exam. The famous scholar, ZhuXi, proposed a new policy, and besides him, many new ideas emerged in this period, the exam reform also arose flourishingly, the period can be rated as the golden period of Chinese examination thought development.
    Animadvert o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ecame the them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lthough governors carried out some reform to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ith their political tactics, thinkers and writers exposed the darkness and harmfulnes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y using sharp and ironic words. In modern tunes, exam thought further developed under the intense national crisis and the changing ideological trend, Eight-part Essay became the main target attacked by each group and faction, and it was considered the basic reason that leaded to the society decline. So the voice of chang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ecame more and more strong, thinkers proposed lots of ideas and ways. As the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developed, the aboli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finally placed on agenda.
    After the aboli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new select officials systems were not set up in time. Sun Zhongshan re-established the significant status of examination, put forward an important theory of e
引文
一、征引文献
    《尚书》/[唐]孔颖达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管子今诠》/石一参著;北京:中国书店1980年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墨子閒诂》/[清]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荀子新注》/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老子新译》/任继愈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版。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韩非子校注》/《韩非子》校注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商君书注译》/高亨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著: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新语校注》/[汉]陆贾原著,王利器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贾谊集》/[汉]贾谊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说苑今注今译》/卢元骏注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桓谭及其新论》/[汉]桓谭撰,合肥宿县:安徽大学《桓谭新论》校对小组;1976年。
    《论衡》/[东汉]王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潜夫论笺校正》/[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抱朴子外篇校笺》/杨明照撰;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人物志全译》/[魏]刘劭著,李子焘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太宗用人之道》/谢宝兴、钱良举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南雍志》/[明]黄佐撰;台北:伟文图书,1976年。
    《张太岳集》/[明]张居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
    《颜元集》/[清]颜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魏源集》/[清]魏源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李文忠公全集》/[清]李鸿章著,吴汝纶编;光绪戊申(1908年)印行。
    《郑观应集》/郑观应著,夏东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康有为政论集》/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梁启超诗文选》/方志钦、刘斯奋编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谭嗣同全集》/蔡尚思、方行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严复集》/王栻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1981年第2版。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孙中山文集》/孟庆鹏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文献通考·选举考》/[元]马端临撰;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
    《通典》/[唐]杜佑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册府元龟·贡举部》/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96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洪江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太平天国史》(第二册)/罗尔纲著;中华书局版。
    杨学为等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版。
    熊承涤编:《秦汉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程舜英:《隋唐五代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孙培青编:《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邱汉生、熊承涤编:《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张鸣歧编:《辽金元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高时良主编:《明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李国均主编:《清代前期教育论著选》(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舒新城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二、参考书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版。
    3、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廖平胜:《考试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华东师大教育咨询服务中心等:《现代考试基础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于信凤:《考试学引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美]Robert Montgomery著,黄鸣译:《考试的新探索》,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美]亚尔保德·兰著,浦漪人、黄明宗译:《新法考试》,正中书局1935年版。
    9、杨振德:《考试理论与实践》,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10、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编:《招生考试研究(1)》,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杨成鉴、金涛声:《中国考试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2、肖鸣政:《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3、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4、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16、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7、谢青等著:《中国考试制度史》,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版。
    
    
    18、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19、许树安:《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概述》,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20、李铁:《中国文官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21、张金鉴:《中国文官制度史》,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 1977年第3版。
    22、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南京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 1936年印行。
    23、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年第4版。
    24、李新达:《中国科举制度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版。
    25、“考试院”考铨丛书指导委员会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台北:正中书局 1983年版。
    26、黄新宪:《中国考试发展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27、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28、盛奇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29、王道成:《科举史话》,北京:中华书局 1988年版。
    30、唐群:《科考篇——风云际会考场路》,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8年版。
    31、王炎平:《槐花黄,举子忙——科举与士林风气》,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年版。
    32、教育部考试中心编:《中国考试史专题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33、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34、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35、杨吉仁:《三国两晋学校教育与选士制度》,台北:正中书局 1970年第2版。
    36、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年版。
    37、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38、侯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长沙:岳麓书社 1998年版。
    39、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40、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
    42、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影印版。
    43、许友根:《武举制度史略》,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论丛》(上、中、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45、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1—8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46、孙培青、李国均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47、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
    48、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1—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
    49、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50、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济南:齐鲁书社 1987年版。
    51、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52、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53、郭齐家、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4、周德昌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55、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56、刘圣恩主编:《人才学简明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57、常校珍:《中国古代人才思想论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58、李树喜:《中国人才史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59、李树喜主编:《中国人才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年版。
    60、苗枫林:《中国用人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 1997年版。
    61、郑剑顺:《中国近代人才思想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62、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63、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64、王放放:《中国行政改革思想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65、赵文禄等:《中国古代求贤用能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1年版。
    66、朱耀廷、李月修:《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年版。
    67、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68、王兴国:《贾谊评传》(附陆贾、晁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69、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70、华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年版。
    71、钟肇鹏、周桂钿:《桓谭、王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72、刘文英:《王符评传》(附崔寔、仲长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73、魏明安、赵以武:《傅玄评传》(附杨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74、何法周:《韩愈新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75、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76、萧少秋:《张居正改革》,求实出版社 1987年版。
    77、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78、姜广辉:《颜李学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79、竺青编:《名家解读〈儒林外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80、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纵览》,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81、李汉秋主编:《儒林外史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2年版。
    82、胡益民、周月亮:《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83、王日根:《明清小说中的社会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84、张亚群:《科举革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博士论文),厦门大学 2000年7月。
    85、张家兴:《由考试权独立论我国人事机构之体制》(硕士论文),台北:台湾大学 1982年6月。
    86、薛成龙:《近代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研究》(硕士论文),厦门大学 1999年5月。
    三、参阅论文
    1、林德宏:《思想史与思想家》,《文汇报》1999年7月24日。
    2、杨学为:《中国需要“科举学”》,《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4期。
    3、廖平胜:《论中国考试的起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1年第4期。
    4、陈德正:《管仲与梭伦选官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史学月刊》1995年第5期。
    5、田建荣:《学而优则仕新释》,《孔子研究》1991年第1期。
    6、晁岳佩:《论孔子的选官、谋官与为官理论》,《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7、华友根:《董仲舒任贤考绩思想浅析》,《社会科学》(上海) 1983年第10期。
    8、王伦信:《汉代考试中的“设科射策”》,《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2期。
    9、毛英萍:《东汉时期用人思想的变化》,《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0、胡大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散论》,《德阳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1、罗新本:《两晋南朝的秀才、孝廉察举》,《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
    12、张旭华:《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3、程有为:《北朝人才思想与选举制度述论》,《中州学刊》1987年第4期。
    14、程有为:《试析刘邵〈人物志〉的人才学说》,《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5、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6、刘海峰:《论科举制的自学考试性质》,《高教自学考试》1997年第2期。
    17、刘海峰:《唐代秀才科存废与秀才名目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8、黄牧航:《论唐代的经学和史学考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19、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20、李文泽;《辽代的官学教育与科举制度的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21、黄凤歧:《论辽朝的教育与科举》,《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4期。
    22、俞启定:《宋代太学三舍法评述》,《教育评论》1988年第5期。
    23、马先彦:《科举考试内容与评判标准的首次匡定》,《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24、李希运:《三苏与北宋进士科改革》,《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2期。
    25、刘海峰:《元代的科举行废》,《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7期。
    26、朱瑞平:《元代科举与私试》,《文史知识》1997年第2期。
    27、刘海峰:《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析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28、刘海峰:《八股文为什么沿用了五百余年?》,《文史知识》1989年第2期。
    29、王凌皓,刘淑兰:《明代国子监的坐监积分与实习历事制度》,《教育科学》1994年第3期。
    30、颜广文:《明代观政进士制度考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
    31、黄明光:《论明代科举制度的民族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32、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晋阳学刊》1987年第5期。
    33、倪军民:《雍正帝改革科举制度考述》,《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34、刘镰力:《清代学校及其考试制度》,《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秋之卷。
    35、朱振武:《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认识》,《蒲松龄研究》1996年第1期。
    36、陈美林:《试论〈儒林外史〉对科举弊端的暴露与批判》,《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37、潘君昭:《论〈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和结构艺术》,《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38、刘正伟:《论冯桂芬的教育思想》,《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9、张国霖:《试论王韬改革科举的思想》,《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40、刘新民:《19世纪中后期变革科举思潮述论》,《荆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
    41、杨学为:《漫评科举考试》,《教育研究》1989年第11期。
    42、潘懋元:《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教育研究》1998年第8期。
    43、刘海峰:《科举考试的发展规律》,《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10期。
    44、郑若玲:《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45、刘海峰:《双刃剑:科举考试的利弊分析》(国际会议论文),北京:第22届IAEA国际会议,1996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