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敬史学与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近代知名史学家胡思敬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个体“小历史”的微观视角折射清末民初之“大变局”,同时在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大转型的广阔历史背景下,深入剖析胡思敬史学与思想的个性特质及其历史影响。
     胡思敬生于晚清,出身书香门第,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顺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步入仕途,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考功司主事、广东道监察御史等职。为官之时,他恪守传统的道德规范,反对贪腐的官场习气,刚正清廉,忠于职守,严于自律,是典型的儒家正人君子式人物。尤其在任职御史期间,他不畏权势,能大胆弹劾奸党权贵。这种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为其博得很大的声望。然而,胡思敬却具有极其守旧的政治立场。他多次上疏,力主祖制成法不可丝毫迁更,并激烈抨击晚清政府的新政改革。时至20世纪之初,改良维新的观念已经风靡朝野,清廷最高统治集团也认识到变法的必要,官员中顽固如胡思敬者实寥寥无几,故而清政府未理睬他的主张。于是,他毅然辞职,脱离官场,隐退南昌。清朝覆亡后,胡思敬拒不入仕民国,甘为遗民以终老。同时,他还以历代孤臣孽子“拯救时艰”为己任,在遗民群体中拉帮结伙,营造小圈子,为复辟清室,捍卫旧道统、旧文化积极奔走,不遗余力。1917年张勋复辟,授其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复辟失败,胡思敬避居故里,寄身于著述立说、编刻图书、修缮先贤祠庙等文化事业当中,直至病逝。
     在清末民初中西文化激烈冲撞的社会变局中,造就了许多像胡思敬这样的人物,胡氏的友人刘廷琛、魏元旷、胡嗣瑗等等都与他具有相似的心态。这群人因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与文化、仇视西方文明、抗拒社会变革而被冠以时代落伍者的头衔,在近代化潮流的冲刷下,大多很快被边缘化乃至被逐渐遗忘,而胡思敬则是此类人物中因文化活动取得较大名声的代表性人物。他除了从事倡捐医局、设立书院、修缮先贤祠宇等社会活动外,还凭借着深厚的史学功底,撰写、编纂了大量颇具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史学著述,为其赢得了当时杰出史学家的名望。在政治上,胡思敬终生郁郁不得志,但在史学的天地里,他找到了一个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对传统史学的继承过程中,胡氏获得了更为持久的价值和更为深远的影响。
     胡思敬从事史学活动,既是复旧政治主张无法实现后的不得已选择,也是其坚持保守理念的一种寄托。为表达对时局的看法,胡思敬格外留心时政,注重对当代史的编纂。在其撰述的与时政有关的书籍中,以《国闻备乘》、《戊戌履霜录》、《驴背集》三种最为有名。这三部书分别记载了清季掌故轶事以及戊戌变法、“庚子之乱”之始末。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将强烈的经世思想、浓重的民族忧患意识与传统的史学价值观融入到撰写内容当中。这三部著作可充分反映出胡氏的史学思想、政治立场、文化心态,且不乏史料参考价值。清朝覆亡后,胡思敬在悲痛之余,开始反思和总结清亡的经验教训。他先后写下《审国病书》及《大盗窃国记》两部史著,以期为“后之有天下者”留下前车之鉴。在作者看来,导致清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乃是清廷在末年推行新政改革所致,其思想的保守意味显而易见,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廷改革所遇到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这里的史事和见解,对研究清末新政及晚清史均具有参考价值。
     居官北京之时,胡思敬曾撰述《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一书,对王氏《读通鉴论》的论述进行考证与辨析,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是书的偏颇之处。同时,他还注意收集前人及同时代学人的史地著述,刊刻了《问影楼舆地丛书》第一集。该丛书具有资料珍贵、考释务实、有裨时政等特点,对当时边疆史地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地理地貌、人文社会皆发生巨变,《问影楼舆地丛书》的内容已不足以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活动的需要,但在历史地理的学术研究中,仍为不可或缺之书,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此外,胡思敬格外看重地方史志的“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将撰述地方志和搜集整理乡邦文献资料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用两年时间修纂的《盐乘》一书,为时人所称赞,而编选、刊刻《豫章丛书》更使其声名昭著。《豫章丛书》精选唐宋以来江西历代名人著述,多取贵重善本,校勘严谨,纸墨精良,为地方文献整理做出突出贡献,令后学得其沾溉。
     胡思敬代表了儒家文化教养中产生的一种成熟的典型。他的一生,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始终坚持传统伦理道德,恪守旧的文化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他自觉地成为了既有文化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卫道士,其思想与活动都深深地刻有旧时代的印迹。作为一名为传统文化所“化”至深的儒生,胡思敬撰史立说,成绩斐然。他的史学思想,遵从的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治史旨趣,且有自己的特色。即在撰述、编辑史著时,他本着传信万世、鉴戒百代的史学宗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受纲常伦理的束缚,以传统史学中的直书、实录为准则,不为君亲隐讳,具备如实记载史事的意识。这反映出胡思敬在历史记载上,将史学看成具有一种独立准则、独立地位的思想。胡思敬的史学著作是保守人物历史撰述的一个典型,是一种史学思想的标本,在中国史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不能因为他的政治立场落后,就摒弃和否定其史著的史学价值。总之,通过对胡思敬史学与思想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胡氏在西学东渐潮流的冲击下的心路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前途命运所做的思考,而且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最后一批传统意义的封建士大夫文人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并从另一种视角来解读“易代”之际所呈现的人物心态的纷纭、社会文化的多元及生存空间的歧异。
The dissertation regarding modern famous historian Hu Sijing as the researching object, strives to view "Big volatile situation" of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from the micro-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s "Small history" . 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broa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oder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t analyses deeply Hu Sijing's person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his history and thought.
     Hu Sijing was born from a scholarly family in Late Qing,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nt into politics along the "Study well then enter politics " road. When being an official, he adhered to traditional moral standards and opposed strongly the corruption of officialdom. He was an upright person and a typical figure of the Confucian gentleman-style. In particular, he didn't fear power and could boldly impeach dignitaries. His spirit of daring to put forward advices won him a high prestige. However, Hu Sijing had an extremely conservative political stance. On several occasions, he strongly advocated the laws made by ancestors can't be moved any more and fiercely criticized the New Deal reforms in Late Qing.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reform influenced broadly and the ruler of Late Qing also recognized the need for reform. These officials such as Hu Sijing who opposed stubbornly are few, so his ideas didn't adopt by the Qing government. At last he determinedly decided to retire from officialdom and returned to NanChang. After the fall of Qing Dynasty, he refused to work for Republic. He also regarded "save the hard times" as self-mission and defended sparing no effort the old orthodoxy and culture. When Zhang Xun's restoration failed, he came back to hometown and devoted into writing works, compiling and publishing books, repairing temple and other cultural undertakings until death.
     Under the fierce cultural confrontati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it created many figures who have a similar mentality with Hu Sijing, such as his friends Liu Tingchen, Wei Yuankuang、Hu Siyuan and so on. They stubbornly stuck to traditional politics and culture, were very hostile to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resisted social change. So they were looked on as the era laggards in recent trends of erosion, the most of them were marginalized and even soon gradually forgotten. Among them, Hu Sijing was a typical figure who achieved greater prestige for his cultural activities. Apart from advocating the donations to Medical Board、establishing schools and social activities, he also wrote and compiled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y works which were of great sentimental academic value and influence by virtue of a profound knowledge of history. This won him a distinguished historian at that time. Hu Sijing failed in politics, but he found a relatively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he achieved a more lasting value and more far-reaching influence.
     Hu Sijing engaged in historical activities, which not only because he had no other choice after failing in politics, but also because he wanted to adhere to conservative philosophy. To express view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Hu Sijing specially cared about current affairs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mpilation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Among his works about current affairs, Guowen Beisheng、WuXu Lvshuang Lu、Lvbei Ji are the most famou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the author put his strong national crisis sense and the traditional value into writing contents. These three books can fully reflect Hu's history thought, political positions, cultural mentality, and there is no lack of historical reference value. After the fall of Qing Dynasty, Hu Sijing began to reflect on the experiences and summarize lessons. He wrote Shen Guobing Shu, Dadao Qieguo Ji and other works with a view to leaving a warning for the successors.
     When he was an official in Beijing, Hu Sijing ever wrote Wang Chuanshan Bianzheng. H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bias of Du Tongjian Lun. At the same time, he paid attention to collecting historical and geography works written by predecessors and contemporaries. He also compiled and published the first part of Wenyinglou Yudi Congshu. The work has information valuable and benef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study. Today because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the humanities social have changed, Wenyinglou Yudi Congshu is insuffici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But it is still an indispensable work in academic study and a valuable asset for our country's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ddition, Hu Sijing regarded collecting local records and ru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as an important part. Yansheng which spent him two years was praised by people. He also compiled Yuzhang Congshu, which gave him impeccable reputation.
     Hu Sijing represented a sophisticated and typical person reared by Confucian culture. Whether he was an official or ordinary person, he always adhered to traditional ethics and abided by the old culture in his life. Dur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in transition to modem society, he consciously became the moralist of both cultural order and political order, whose ideas and activities are deeply engraved with the old era imprinting. As a Confucian scholar influenced deeply by traditional culture, his history thought compli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actical spirit and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e believed the principle of recording historical events truly. This reflected Hu Sijing thought that history study should have an independent criteria、the independent status and embody the spirit of actual records. It can be said that Hu's history works have a certain meanings and value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herefore, we can't reject and deny the value of his history works only because of his political stance falling behind. Through analyzing his history and thought, we not only can see that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 made an impact on him, but also can understand deeply traditional sense and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about feudal literati.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we can study the figures' mentalities、the diversities of social culture and differences of living space.
引文
[1]胡思敬:《胡元英列传》,载《盐乘》卷十六,后同。
    [2]胡思敬:《胡元英列传》。
    [3]胡思敬:《候补同知贵州镇远县知县胡芗谷公行状》,载《退庐文集》卷七,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后同。
    [4]胡思敬:《候补同知贵州镇远县知县胡芗谷公行状》。
    [1]胡思敬:《候补同知贵州镇远县知县胡芗谷公行状》。
    [2]胡思敬:《候补同知贵州镇远县知县胡芗谷公行状》。
    [3]胡思敬:《家中宪君暨漆太恭人六十寿乞言行述》,载《退庐文集》卷七,后同。
    [4]胡思敬:《家中宪君暨漆太恭人六十寿乞言行述》。
    [5]胡思敬:《家中宪君暨漆太恭人六十寿乞言行述》。
    [6]胡思敬:《家中宪君暨漆太恭人六十寿乞言行述》。
    [1]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载闵尔昌撰《碑传集补》卷十,第671页,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后同。
    [2]胡思敬:《刘淑人墓表》,载《退庐文集》卷七。
    [3]胡思敬:《家祭训词》,载《退庐文集》卷七。
    [1]据张仲礼研究认为,晚清时期生员、举人、进士取中时的平均年龄分别是约24、31、34岁。参见《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125页、135页。
    [2]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册,第17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是科进士共292人,一甲3名,二甲99名,三甲190名,胡思敬为二甲第二十一名。
    [1]胡思敬:《跋光绪乙未殿试卷》,载《退庐文集》卷六。
    [2]《梁启超乙未会试被黜》一文中认为,梁启超因乙未会试被黜“而创设《时务报》,乃痛诋科举。是科康有为卷亦文田所拔,廷式后不得馆选,渐萌异志”。《搜罗名士》一文也曾说:“康有为自以才名在文(指文廷式)、张(指张謇)上,乙未举进士,昂然望大魁。榜发,竞不得入翰林。于是抑郁牢愁,百计簧鼓,未几而有戊戌政变。”参见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一,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后同。
    [3]胡思敬:《科目盛衰》,载《国闻备乘》卷二。
    [4]胡思敬:《选举表》,载《盐乘》卷十二。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8页,后同。
    [2]《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511页。
    [3]《申报》影印本,1907年10月14日。
    [4]胡思敬:《劾两江总督端方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5]端方(1861-1911),满洲正白旗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宣统元年(1909年)端方正在两江总督任上,此时他已“重负疆寄”八年之久,且是清末新政和出洋考察政治的发起之人,衡诸年龄、资历、政绩、地位,端方在督抚大员中无人能出其右,称其为继李鸿章、袁世凯之后中国最有权势的地方大吏似乎并不过分。
    [6]胡思敬:《劾两江总督端方折》。
    [1]魏元旷:《副宪胡公神道碑》,载《退庐诗集》卷首。
    [2]例如,时人认为,胡思敬弹劾端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端方力倡新政,他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阻止宪政改革(Opposition to Reform,July17,1909,North Chma Herald Weekly)。胡氏的好友刘廷琛也曾言:“先是端方附和新政,得派为考察宪政大臣,归国愈主张立宪,公(指胡思敬)知国必亡,于是谏之尤切”(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载闵尔昌撰《碑传集补》卷十,第663页)。
    [3]胡思敬:《劾资政院议员选举不公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4]胡思敬:《力陈官制淆乱请厘定任用章程严杜幸进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1]胡思敬:《劾日党朋比卖国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2]胡思敬:《力陈官制淆乱请厘定任用章程严杜幸进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3]胡思敬:《密陈立宪隐患折》,载《退庐疏稿》卷三。
    [4]胡思敬:《劾宪政编查馆妄拟行政纲目坏乱官制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1]胡思敬:《请将新律持平覆议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2]胡思敬:《劾宪政编查馆妄拟行政纲目坏乱官制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1]胡思敬:《指陈学堂十弊六害请另筹办法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2]胡思敬:《指陈学堂十弊六害请另筹办法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1]胡思敬:《密陈立宪隐患折》,载《退庐疏稿》卷三。
    [2]胡思敬:《极陈民情困苦请撙节财用禁止私捐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3]胡思敬:《请免江西加征并缓办地方自治折》,载《退庐疏稿》卷三。
    [4]胡思敬:《极陈民情困苦请撙节财用禁止私捐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5]胡思敬:《劾宪政编查馆妄拟行政纲目坏乱官制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6]胡思敬:《请禁止剪发易服讹言片》,载《退庐疏稿》卷三。
    [7]胡思敬:《请查办奸人倡剪辫易服煽乱人心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8]胡思敬:《劾日党朋比卖国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1]胡思敬:《请封禁帝国日报馆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2]胡思敬:《请查办奸人倡剪辫易服煽乱人心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1]胡思敬:《万载龙氏忠孝祠碑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2]胡思敬:《请罢新政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1]胡思敬:《覆朱大令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密陈立宪隐患折》,载《退庐疏稿》卷三。
    [3]胡思敬:《请将前奏交议以明国是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4]胡思敬:《自请惩处折》,载《退庐疏稿》卷三。
    [1]胡思敬:《自请惩处折》,载《退庐疏稿》卷三。
    [2]胡思敬:《请将前奏交议以明国是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3]徐珂:《七御史一日七奏》,载《清稗类钞》第四册,谏诤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后同。
    [4]关于袁世凯被罢斥的原因,一般认为,由于袁在戊戌维新期间因叛卖行径为光绪皇帝所痛恨,载沣为了给光绪皇帝“雪恨”,以其患“足疾”为名,要他回河南彰德“养病”(见李侃、李时岳等主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9年,第372页)。
    [5]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版,第28页。
    [1]赵炳麟:《谏院奏事录》,载《赵伯严集》第二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
    [2]胡思敬:《请罢新政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3]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载《赵伯严集》第二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
    [4]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
    [1]胡思敬:《请裁抑亲贵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2]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载闵尔昌撰《碑传集补》卷十,第663页。
    [3]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三),考八八七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徐珂:《江春霖劾奕勖》,载《清稗类钞》第四册,谏诤类。
    [2]《清实录·宣统政纪》,总第六十册,宣统二年正月甲子,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3]胡思敬:《请留江春霖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1]徐珂:《江春霖劾奕勖》,载《清稗类钞》第四册,谏诤类。
    [2]赵炳麟:《柏严诗存》卷三,载《赵伯严集》第三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
    [3]胡思敬:《言路盛衰》,载《国闻备乘》卷四。
    [4]胡思敬:《政出多门》,载《国闻备乘》卷四。
    [1]金梁:《光宣小记》,上海书店1998年版,第192页。
    [2]胡思敬:《监国之黯》,载《国闻备乘》卷四。
    [1]魏元旷:《副宪胡公神道碑》,载《退庐诗集》卷首。
    [2]周维新:《胡思敬传》,载《江西文物》,1941年1月创刊号。
    [3]胡思敬:《江侍御以弹劾庆邸解职》,载《退庐诗集》卷三。
    [4]胡思敬:《覆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5]胡思敬:《七别诗·别僚》,载《退庐诗集》卷三。
    [6]胡思敬:《七别诗·别东华门》,载《退庐诗集》卷三。
    [1]赵炳麟:《送胡漱唐同年告身南归》,载《赵伯严集》第三册,《柏严诗存》卷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
    [2]魏元戴:《送胡漱唐侍御南归》,载《沧江岁晚集》卷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十五辑。
    [3]魏元旷:《送胡绍唐致官南归序》,载《魏氏全书·潜园文集》卷十一。
    [1]赵炳麟:《送胡澈唐同年告身南归》,载《赵伯严集》第三册,《柏严诗存》卷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
    [2]胡思敬:《再答教育会辞会长笺》,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与马孝先都督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2]胡思敬:《亡儿骏台哀辞》,载《退庐文集》卷七。
    [3]胡思敬:《致陈散原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4]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载闵尔昌撰《碑传集补》卷十,第670页。
    [5]胡思敬:《覆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6]胡思敬:《辛亥除夕》,载《退庐诗集》卷四。
    [1]胡思敬:《哀武昌》,载《退庐诗集》卷四。
    [2]胡思敬:《覆喻庶三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答卢贞木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4]胡思敬:《答王泽寰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1]胡思敬:《与马孝先都督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2]胡思敬:《与张少轩制军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致贺菶生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致黄子雅书》,载《退庐笺牍》卷二。黄鹏,字子雅,在清末曾任礼部七品小京官,与胡思敬志趣相投,被其视为同道。
    [4]崝庐在江西南昌西山,为陈宝箴所筑。陈宝箴(1831-1900),字相真,号右铭、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曾任浙江、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等职。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被革职罢官,回到南昌西山(今新建县境内),筑“崝庐”栖身。
    [5]就胡思敬以旧藏书籍捐作江西图书馆一事,喻兆蕃曾遣书诘问,胡氏在此予以解释。
    [6]胡思敬:《辛亥乱后喻庶三居清溪魏斯逸居鲁溪余居曹溪因作三溪歌寄示喻魏两君》,载《退庐诗集》卷四。
    [1]胡思敬:《吴中访旧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2]胡思敬:《吴中访旧记》。
    [3]胡思敬:《吴中访旧记》。
    [4]胡思敬:《吴中访旧记》。
    [5]胡思敬:《吴中访旧记》。
    [6]胡思敬:《覆毛实君藩司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过江谒张制军不晤回至汉上大观楼呼酒独酌》,载《退庐诗集》卷一。
    [2]李瑞清(1867-1920),字梅庵,江西临川人,乡、会、殿三试皆与胡思敬同榜,且系儿女姻亲,故交往甚密。他曾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署江宁提学使,兼办江南高等学堂、暨南学堂。后以师范学堂所聘日本教习多不合格为由,自请赴日本考察教育。辛亥革命之际,他以提学使署江宁布政使,助张勋守南京。城破易道装逃至上海,自署“清道人”,以鬻书画自给。后为复辟清室奔走,甚为卖力,1917年张勋复辟时,授学部左侍郎。卒后,溥仪“诏谥”文洁,有《清道人遗集》传世。
    [3]胡思敬:《致魏斯逸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文长宗:《张勋丑史》,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5]刘锋辑:《升允复辟阴谋》,载《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6]胡思敬:《致魏斯逸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与刘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2]胡思敬:《覆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与刘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与刘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5]胡思敬:《答张少轩制军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与刘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2]冷汰:《丁巳复辟记》,载《近代史资料》总第18号,中华书局1958年,后同。
    [3]胡思敬:《久旱》,载《退庐诗集》卷四。
    [4]魏元旷:《副宪胡公神道碑》,载《退庐诗集》卷首。
    [5]王致中:《辫帅张勋》,载《文史知识》1985年第1期。
    [1]武志平整理:《胡思敬致刘廷琛函》。
    [2]武志平整理:《胡思敬致刘廷琛函》。
    [3]武志平整理:《胡思敬致刘廷琛函》。
    [4]胡思敬:《致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5]胡思敬:《致陈贻重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6]“府”即总统府,指黎元洪为代表的政治集团;“院”即国务院,指段祺瑞为代表的军阀政治集团。支持黎元洪的力量是国民党人和南方地方势力,支持段祺瑞的基本力量是研究系和亲段的北洋督军。
    [7]冷汰:《丁巳复辟记》,载《近代史资料》总第18号。
    [5]沈曾植:《致刘廷琛函》,载《沈曾植函稿》,《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1]郑孝胥:《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625页。后同。
    [2]胡思敬:《答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胡思敬:《致张少轩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4]胡思敬:《答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1]章乃羹:《清翰林院检讨学部左丞宁海章行生行状》,载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第637页。
    [2]林纾:《答郑孝胥书》,载朱羲胄:《贞文先生年谱》卷二,世界书局1949年版,第108页。
    [3]孙敦恒:《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1917年7月14日。
    [4]沈曾植:《沈曾植家书》,载《沈曾植函稿》,《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1]胡思敬:《致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2]胡思敬:《答张少轩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来新厦:《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页。
    [4]胡思敬:《答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5]胡思敬:《答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1]胡思敬:《答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2]胡思敬:《答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胡思敬:《致陈贻重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4]胡思敬:《答章一山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5]胡思敬:《致陈仁先、胡晴初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胡思敬:《答章一山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2]胡思敬:《与巢观察歧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慈仁医局垂远录叙》,载《退庐文集》卷七。
    [4]胡思敬:《慈仁医局垂远录叙》。
    [1]胡思敬:《慈仁医局垂远录叙》。
    [2]胡思敬:《与巢观察歧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与巢观察歧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与张大令东铭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5]胡思敬:《慈仁医局垂远录叙》。
    [1]吴祥瑞在《胡思敬与“退庐”藏书》(《赣图通讯》1984年第4期)一文中,就持这种观点。
    [2]胡思敬:《致贺菶生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覆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致贺菶生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5]胡思敬:《覆喻庶三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答戚升淮省长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2]胡思敬:《致陈伯严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退庐留书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4]蔡仲和:《江西省会各图书馆概况调查表》,江西省立图书馆,1933年刊印。
    [1]胡思敬:《致同邑诸公论学堂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致同邑诸公论学堂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3]胡思敬:《覆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跋元和师相先德澹成公大魁卷》,载《退庐文集》卷六。
    [5]胡思敬:《致贺摹生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6]胡思敬:《覆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7]胡思敬:《覆喻庶三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答陈筱石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2]胡思敬:《致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胡思敬:《致熊芑丞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4]胡思敬:《答蓝石如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胡思敬:《创建新昌三君子祠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2]胡思敬:《答王泽寰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创修梅陶二公祠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4]胡思敬:《冬青园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5]胡思敬:《创修梅陶二公祠记》。
    [1]胡思敬:《重修陈节愍公祠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2]胡思敬:《重修陈节愍公祠记》。
    [3]胡思敬:《致陈伯严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载《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胡思敬:《屠光禄疏稿序》,载《退庐文集》卷四。
    [2]胡思敬:《请罢新政折》,载《退庐疏稿》卷二。
    [3]胡思敬:《刘幼云提学关中赠言》,载《退庐文集》卷一。
    [1]胡思敬:《致同邑诸公论学堂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论尊礼部为典礼院第十六》,载《丙午厘定官制刍论》。
    [3]《孟子·滕文公上》,载《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胡思敬:《覆赵竺垣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5页。
    [1]参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一节。
    [2]胡思敬:《致王泽寰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冯友兰在《新理学》一书中称他讲的理学是新理学,因为他是“接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而不是照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参见《新理学》,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4]胡思敬:《答赵芷荪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5]胡思敬:《致孙蔚林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1]归庄:《归庄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70页。
    [2]参见费行简:《当代名人小传》,《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八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
    [3]吴天任:《清何翙高先生国炎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2页。
    [4]陈赣一:《胡思敬之倔强》,载《睇向斋秘箓》,文明书局1922年版,第68页。
    [5]详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二节。
    [6]胡思敬:《覆苏员外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致刘幼云论学堂第二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2]魏元旷:《副宪胡公神道碑》。
    [3]胡思敬:《吴中访旧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4]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第671页。
    [5]详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三节。
    [6]胡思敬:《登兖州南楼》,载《退庐诗集》卷四。
    [7]李顒:《答张伯钦》,载《二曲集》卷十六,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26页。
    [8]胡思敬:《咏雪二首》,载《退庐诗集》卷四。
    [1]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第671页。
    [2]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第670页。
    [3]谢凤孙:《学部尚书沈公墓志铭》,载汪兆镛编《碑传集三编》卷八,《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4]冷汰:《丁巳复辟记》,载《近代史资料》总第18号。
    [5]章梫:《〈纶旅金鉴〉后叙》,载《一山文存》卷十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三辑,后同。
    [1]《〈奉新张忠武公(勋)哀挽录〉摘录》,载《张勋史料》,《奉新文史资料》第二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奉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年编,第212页,后同。
    [2]罗振玉:《雪堂自述》,第6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后同。
    [3]《〈奉新张忠武公(勋)哀挽录〉摘录》。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256页。
    [1]胡思敬:《挽喻庶三方伯》,载《退庐诗集》卷四。
    [2]胡思敬:《答潜园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致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4]胡思敬:《唁喻相平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5]胡思敬:《致潜楼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6]胡思敬:《答孙蔚粼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胡思敬:《答赵芷生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2]胡思敬:《蔡童两节母寿序》,载《退庐文集》卷五。
    [3]胡思敬:《与张少轩制军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六忠祠落成》,载《退庐诗集》卷四。
    [5]胡思敬:《与刘幼云辨夏伯定谬论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6]胡思敬:《寄怀梁节盒》,载《退庐诗集》卷四。
    [1]魏元旷:《蕉庵随笔》卷一,载《魏氏全书》。
    [2]郑孝胥:《郑孝胥日记》,第1507页。
    [3]罗振玉:《雪堂自述》,第41页。
    [4]章梫:《戴母王孺人墓表》,载《一山文存》卷九。
    [1]胡思敬:《赋长句奉慰》,载《退庐诗集》卷四。
    [2]胡思敬:《李布政守江宁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1]蒋国榜:《临川李文洁公传略》,载李瑞清:《清道人遗集》,1939年铅印本。
    [2]胡思敬:《覆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与李梅庵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覆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5]胡思敬:《冬夜不寐》,载《退庐诗集》卷四。
    [6]刘成禺:《世载堂杂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5页。
    [7]章梫:《答金雪荪前辈同年》,载《一山文存》卷十。民国成立后不久,瞿鸿禨、陈夔龙、沈曾植、樊增祥等遗老在上海成立了超社、逸社,以表现自身不问世事,不与当道合作,甘作遗民以终老的态度。
    [8]胡思敬:《劝黄子雅戒酒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与李梅庵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2]胡思敬:《答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冬青园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4]胡思敬:《答卢扶常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5]胡思敬:《介石山房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6]胡思敬:《覆朱大令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7]胡思敬:《与刘幼云辨夏伯定谬论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1]胡思敬:《覆喻庶三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请严治脏吏开单汇成乾隆历办成案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3]胡思敬:《覆赵竺垣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4]胡思敬:《曹溪避乱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5]胡思敬:《覆喻庶三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1]胡思敬:《万载龙氏忠孝祠碑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2]胡思敬:《答庐贞木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送喻庶三出守宁波序》,载《退庐文集》卷五。
    [4]胡思敬:《送赵侍御罢官南归序》,载《退庐文集》卷五。
    [5]胡思敬:《赵母蔡太淑人墓表》,载《退庐文集》卷七。
    [6]胡思敬:《覆毛实君藩司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灵源姚氏族谱序》,载《退庐文集》卷四。
    [2]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序》,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页。
    [3]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载《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1]胡思敬:《次刘京卿静寄轩夜昏韵》,载《退庐诗集》卷四。
    [2]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1页。
    [1]徐一士:《一士谭荟》,载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二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9页。
    [1]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81页。
    [2]夏燮:《中西纪事》,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26页。
    [3]梁廷枏:《夷氛闻记》卷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5页。
    [4]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人民日报》,1981年3月12日。
    [5]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载《公言报》,1919年4月1日。
    [1]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
    [2]冯桂芬:《采西学议》,载《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25页。
    [3]张之洞:《劝学篇·明纲》,两湖书院光绪二十四年刊本。
    [4]1901年,粱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一文中曾写道:“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参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后同)。
    [1]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载《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六》,第30页。
    [2]胡思敬;《自序》,载《国闻备乘》。
    [3]胡思敬:《答赵芷荪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1]胡思敬:《刘幼云提学关中赠言》,载《退庐文集》卷一。
    [2]胡思敬:《密陈立宪隐患折》,载《退庐疏稿》卷三。
    [3]胡思敬:《致刘幼云论学堂第三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1]胡思敬:《指陈学堂十弊六害请另筹办法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2]邵作舟:《纲纪》,载《邵氏危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82页,后同。
    [3]邵作舟:《纲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第181页。
    [1]胡思敬:《致刘幼云论学堂第二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与魏斯逸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3]胡思敬:《刘幼云提学关中赠言》,载《退庐文集》卷一。
    [4]胡思敬:《致戴、林二参议辞学部谘议官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5]胡思敬:《与王推事书衡诘国史凡例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林纾:《谒陵图记》,载《畏庐续集》,《民国丛书》第四编第94号,上海书店1989年版。
    [1]胡思敬:《与李梅庵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九朝新语·序》(附《十朝新语外编》),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
    [2]胡思敬:《答赵芷荪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1]胡思敬:《与李梅庵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留书后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3]胡思敬:《退庐留书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4]胡思敬:《答湘乡曾仙停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5]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第671页。
    [1]胡思敬:《覆王书衡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2]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载《坟》,《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孙广德:《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页。
    [1]赵炳麟:《送胡潄唐同年告身南归》,载《赵伯严集》第三册,《柏严诗存》卷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
    [2]乔治忠、李泽昊:《胡思敬撰述〈国闻备乘〉初探》,载《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
    [1]其中包括能够独立成文的156条(1卷45条,2卷47条,3卷30条,4卷34条,每条均拟有标题以申明主旨),篇幅较短不能独立成文的23条(统收入一篇,以“琐记”命名)。
    [2]魏元旷:《副宪胡公神道碑》,载《退庐诗集》卷首。
    [1]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19册,同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2]张达骧:《我所知道的徐世昌》,文史资料选辑第48册,合订本第17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页。
    [3]《国闻备乘》卷一,“京曹印结”条记载:“翰林仰首望差,阅三年得一试差,可供十年之用;得一学差,俭约者终身用之不尽”。
    [4]《国闻备乘》卷首,《自序》。
    [5]《国闻备乘》卷三,“《湘潭志》前后印本不符”条。
    [1]分别见《国闻备乘》卷二、卷三、卷四。
    [1]以上见《国闻备乘》卷二。
    [2]《国闻备乘》卷三,“溥伟争位”条。
    [3]《国闻备乘》卷四,“外党”条。
    [1]《国闻备乘》卷一,“君主专制之诬”条。
    [2]《国闻备乘》,《例言》。
    [3]《国闻备乘》卷一,“学堂流派之杂”条。
    [4]《国闻备乘》卷二,“铁路”条。
    [5]《国闻备乘》卷二,“教案”条。
    [6]《国闻备乘》卷二,“外务部媚夷”条。
    [1]《国闻备乘》卷一,“兄弟不睦”及“母子夫妇不和”条。
    [2]《国闻备乘》卷三,“服妖”条。
    [3]《国闻备乘》卷一。
    [4]《国闻备乘》,《例言》。
    [5]胡思敬:《与王推事书衡诘国史凡例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6]胡思敬:《复苏员外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一,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后同。
    [2]《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三六六,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下,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781页。
    [3]胡燏菜:《顺天府尹胡燏棻条陈变法自强之道》,载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四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
    [4]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1631页。
    [5]《光绪朝东华录》,第888页。
    [6]这一时期变法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其历史地位,可参见闾小波:《论“百日维新”前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载《学术月刊》1993年第3期。
    [1]实际上,光绪帝要求维新变法的心情是相当迫切的,可参见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0页,后同。
    [2]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56页。
    [3]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0页。
    [4]《戊戌履霜录》卷一。
    [5]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第360页。
    [6]《戊戌履霜录》卷一。
    [1]康有为是近代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个性可谓丰富多姿,本文主要从与戊戌变法失败相关的角度对之进行讨论。
    [2]胡思敬:《答赵芷荪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详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三节。
    [4]《国闻备乘》卷一。
    [5]《戊戌履霜录》卷四。
    [6]胡思敬:《请禁止国事犯名词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7]文廷式:《文廷式文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04页。
    [8]郑孝胥:《郑孝胥日记》,第1205页。
    [1]《戊戌履霜录》卷三。
    [2]《戊戌履霜录》卷二。
    [3]《戊戌履霜录》卷二。
    [4]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陈引驰主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页,后同。
    [5]蔡尚思:《再说康有为--<万木草堂遗稿>序》,载刘善章、刘忠世主编:《康有为研究论集》,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1]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页,后同。
    [2]汤志钧编著:《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8页,后同。
    [3]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415页。
    [4]车吉心主编:《民国轶事》第二卷,泰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455页。
    [5]康有为:《秋登越王台》,载陈永正主编:《康有为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6]《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商务印书馆1925年影印本,光绪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7]王云五主编、杨克己编著:《民国康长素先生有为 梁任公先生启超师生合谱》,载《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八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8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8页。
    [2]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88页,后同。
    [3]章太炎;《致谭献书》,载杨家骆编:《戊戌变法文献汇编》第二册,鼎文书局1973年版,第583页。
    [4]《孔子改制考》,第267页。
    [5]《戊戌履霜录》卷二。
    [6]《戊戌履霜录》卷四。
    [1]《戊戌履霜录》卷一。
    [2]《戊戌履霜录》卷四。
    [3]《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四),第135页,后同。
    [4]《康南海自编年谱》,第135页。
    [5]汤志钧编著:《章太炎年谱长编》,第43页。
    [6]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载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1]关于康有为和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因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而导致变法策略和措施方面的种种失误,学界已有共识,兹不赘述。
    [2]《戊戌履霜录》卷二。
    [3]《戊戌履霜录》卷二。
    [4]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49页。
    [1]胡思敬:《赠左笏卿序》,载《退庐文集》卷五。
    [2]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2页。
    [3]《驴背集》卷一,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后同。
    [4]《驴背集》卷一。
    [1]《驴背集》卷一。
    [2]《驴背集》卷二。
    [3]《驴背集》卷一。
    [4]《驴背集》卷四。
    [5]《驴背集》卷一。
    [6]《驴背集》卷一。
    [1]《驴背集》卷一。
    [2]《驴背集》卷一。
    [3]《驴背集》卷二。
    [4]《驴背集》卷二。
    [5]《驴背集》卷二。
    [6]《驴背集》卷三。
    [1]《驴背集》卷四。
    [2]《驴背集》卷一。
    [3]《驴背集·自序》。
    [4]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首,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
    [1]《驴背集》卷二。
    [2]《驴背集》卷二。
    [1]分别见《驴背集》卷二、卷三、卷四。
    [1]见《驴背集》卷一、卷三、卷四。
    [2]《驴背集》卷二。
    [3]《背集》卷一。
    [1]《驴背集》卷二。
    [2]《驴背集》卷三。
    [3]《驴背集》卷三。
    [4]《驴背集》卷四。
    [5]《驴背集》卷四。
    [1]《驴背集》卷一。
    [2]《驴背集》卷一。
    [3]《驴背集》卷一。
    [1]《驴背集》卷二。
    [2]《驴背集》卷四。
    [3]《驴背集》卷二。
    [4]李希圣:《庚子国变记》,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第12页。
    [1]胡思敬:《长河志籍考·跋》,载《问影楼舆地丛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京师仿聚珍铅印本,后同。
    [1]《东三省舆图说·跋》。
    [2]详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一节。
    [1]胡思敬:《答赵芷荪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2]《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跋》。
    [3]《万里行程记·跋》。
    [4]《云缅山川志·跋》。
    [5]胡思敬:《致王泽寰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6]胡思敬:《驴背集》卷一。
    [7]《东三省韩俄交界道里表·跋》。
    [1]《滇海虞衡志·跋》。
    [2]《长河志籍考·跋》。
    [3]《云缅山川志·跋》。
    [4]《游历记存·跋》。
    [5]《云缅山川志·跋》。
    [1]《黑鞑事略·跋》。
    [2]《峒溪纤志·跋》。
    [3]胡思敬:《刘幼云提学关中赠言》,载《退庐文集》卷一。
    [1]《水地记·跋》。
    [2]《水地记·跋》。
    [3]《水地记·跋。
    [4]《刘幼云提学关中赠言》。
    [1]《丛书百部提要》,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丛书集成初编目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页。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后同。
    [2]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538页。
    [3]胡思敬:《三先生崇祀》,载《国闻备乘》卷三,后同。
    [4]《三先生崇祀》。
    [1]胡思敬:《衡阳、昆山、余姚三先生从祀孔庙议》,载《退庐文集》卷一,后同。
    [2]《衡阳、昆山、余姚三先生从祀孔庙议》。
    [1]胡思敬:《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后同。
    [2]《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3]《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4]《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1]《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下。
    [2]《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下。
    [3]《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4]《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5]《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6]《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1]《衡阳、昆山、余姚三先生从祀孔庙议》。
    [2]《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下。
    [3]《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1]《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2]《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3]《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上。
    [4]《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下。
    [1]《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下。
    [2]《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下。
    [3]胡思敬痛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及所有倾向于变法的官员。在他眼中,“戊戌之祸”正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朝中大臣轻信“少年新进名士”所致。具体内容及观点可参见胡氏早期史著《戊戌履霜录》(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及同时期的著作《国闻备乘》(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93页。
    [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9页。
    [1]魏元旷:《审国病书·跋》,南昌退庐1923年刊本,后同。
    [1]胡思敬:《审国病书》。
    [2][法]亚·德·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10页。
    [1]胡思敬:《审国病书》。
    [2]胡思敬:《审国病书》。
    [3]胡思敬:《审国病书》。
    [1]胡思敬:《审国病书》。
    [1]胡思敬:《审国病书》。
    [2]胡思敬:《大盗窃国记》,南昌退庐1923年刊本,后同。
    [3]胡思敬:《大盗窃国记》。
    [4]胡思敬:《与张少轩制军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盐乘·例言》。
    [2]胡思敬:《艺文志》,载《盐乘》卷十。
    [1]胡思敬:《孝义表》,载《盐乘》卷十二。
    [2]胡思敬:《盐乘·例言》。
    [1]胡思敬:《盐乘·例言》。
    [2]参见朱政惠:‘胡思敬的<盐乘>--对近代正统派史著的一个剖析》,载《史之心旅--关于时代和史学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3]胡思敬:《节妇表》,载《盐乘》卷十二。
    [4]胡思敬:《营建志》,载《盐乘》卷四。
    [5]胡思敬:《氏族志》,载《盐乘》卷二。
    [1]胡思敬:《礼俗志》,载《盐乘》卷六。
    [2]胡思敬:《盐乘·例言》。
    [3]胡思敬:《食货志》,载《盐乘》卷五。
    [4]胡思敬:《食货志》,载《盐乘》卷五。
    [5]胡思敬:《食货志》,载《盐乘》卷五。
    [1]胡思敬:《与三弟幼腴论治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讼狱志》,载《盐乘》卷八。
    [3]胡思敬:《致同邑黎文学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胡思敬:《答同邑黄文学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2]胡思敬:《<湘潭志>前后印本不符》,载《国闻备乘》卷三。
    [3]胡思敬:《食货志》,载《盐乘》卷五。
    [1]胡思敬:《重修陈节愍公祠记》。载《退庐文集》卷三。
    [2]胡思敬:《答魏斯逸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胡思敬:《浔阳记事·跋》,载《豫章丛书》,杭州古籍书店、南昌古旧书店1985年影印本,后同。
    [4]姚勉(1216-1262),字述之,号雪坡,南宋瑞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宝祜元年中状元,曾任平江节度判官,后被召为太子舍人、沂靖惠王府教授。为人正直、刚直不阿,因弹劾奸相丁大全,复又针砭贾[5]道。遂被罢官。著有《雪坡集》五十卷。
    [5]胡思敬:《雪坡舍人集·跋》,载《状元姚勉》,《宜丰文史资料》第四辑,宜丰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第36页。
    [6]胡思敬在给魏元旷的信中曾明确提出:“古书面貌不可轻改,前人旧编之本,凡未经残缺者,不可乱其 卷帙,眉批、旁批皆明季刻书陋习,效之殊伤大雅”(胡思敬:《答魏斯逸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胡思敬:《六松堂集·跋》,载《豫章丛书》。
    [2]胡思敬:《与陈考功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须溪集》为南宋遗民刘辰翁所作。刘辰翁(1231-1294),字会孟,号须溪,江西庐陵人,南宋著名词人。早年受学于陆九渊,理宗景定年间中进士,以廷试对策忤权相贾似道、刘丙等,被黜。曾任濂溪书院院长,宋亡不仕。其词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不假雕饰,悲切动人。所作只书甲子,不书元朝年号,表示对故国的怀念。又精文学评论,批点评选古人诗文达10种之多,其评点多载入《须溪集》中。
    [4]胡思敬:《致沈乙盒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5]入民国后,胡思敬曾创建江西全省图书馆,关于图书馆的创办经过,详见本论文第一章第四节。
    [6]张自烈(1597-1672),字尔公,号芑山,江西宜春人,明末监生。为人正直,不畏强权,曾参与“东林党”声讨阉党的斗争,明亡后隐居著书。
    [1]魏禧(1624-1680),字凝叔,号裕斋,江西宁都人,明末补县学生。好读史,工古文,与兄弟魏际瑞、魏礼合齐名,时称“三魏”。他曾参与抗清活动,兵败后隐居,潜心著述讲学,有《魏叔子集》传世。
    [2]参见喻剑庚:《简说胡辑<豫章丛书>的特点》,载《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关于胡辑《豫章丛书》校勘、题识的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已为学界所关注,兹不赘述。读者可参见肖玲:《<豫章丛书>校勘题识考析》,载《江西图书馆学刊》1990年第1期;喻剑庚:《简说胡辑<豫章丛书>的特点》,载《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2]胡思敬:《致魏潜园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3]胡思敬:《致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三。华焯(1869-1925),字澜石,号持庵,江西崇仁人,光绪朝进士,为同光体江西派诗人后劲。官翰林院编修,曾出使日本。辛亥革命后,避居故里,杜门谢客,以诗寄怀,著有《持庵集》。
    [4]胡思敬:《致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1]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第671页。
    [1]胡思敬:《题松筠庵话别图》,载《退庐文集》卷六。
    [2]这一点本论文第二章已有较为充分的论述,兹不赘言。
    [3]胡思敬:《宣统初年朝士》,载《国闻备乘》卷四。
    [4]胡思敬:《致王泽寰书》,载《退庐笺牍》卷三。王龙文(1864-1923),字泽寰,号补荃,湖南湘乡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会试第三名(探花),授职翰林院编修,旋充国史馆协修。后以言遭谴,与彭清藜、曾廉等同被革职。归里后,任书院山长以终。平生于举业外,颇留心问学,为清末翰林中之佼佼者,撰有《平养堂文编》十卷。
    [5]胡思敬:《答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6]胡思敬:《送喻庶三出守宁波序》,载《退庐文集》卷五。
    [1]胡思敬:《送李梅庵南归序》,载《退庐文集》卷五。
    [2]胡思敬:《覆赵竺垣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3]胡思敬:《与魏斯逸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4]赵炳麟:《自全州复胡漱唐吏部思敬书》。
    [5]魏元旷:《送胡绍唐致官南归序》,载《魏氏全书·潜园文集》卷十一。明代名士苏竣在《鸡鸣偶记》一书中把朋友分为四类,曰:“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和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6]赵炳麟:《胡潄唐侍御意欲归隐以诗示余赋此留之》,载《赵伯严集》第三册,《柏严诗存》卷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7]魏元旷:《坚冰志》,载《魏氏全书·潜园杂编》卷一,1933年刊本,后同。
    [1]魏元旷:《坚冰志》。
    [2]胡思敬:《答潜园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再答教育会辞会长笺》,载《退庐笺牍》,卷二。
    [4]蒋国榜:《临川李文洁公传略》。
    [5]胡思敬:《与李梅庵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审国病书》。
    [2]胡思敬:《致陈仁先、胡晴初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致王泽寰书》,载《退庐笺牍》卷三。
    [4]魏元旷:《审国病书·跋》。
    [5]胡思敬:《胡氏族谱序》,载《退庐文集》卷四。
    [1]胡思敬:《致苏州汪甘卿书》,载《退庐笺牍》卷四。汪钟霖(1867-?),江苏苏州人,字岩征,号甘卿,光绪朝举人。曾入张勋、冯国璋幕府,主办《字林报》、《蒙学报》,晚居南京,著有《九通分类纂要》、《赣中寸牍》等。
    [2]胡思敬:《致王病山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答陈筱石书》,载《退庐笺牍》卷四。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贵州贵筑人,光绪朝进士。历任顺天府尹、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917年张勋复辟,任其为弼德院顾问大臣,旋复辟失败后,隐居上海,著有《梦蕉亭杂记》、《花近楼诗集》等。
    [4]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寐叟、乙盦,浙江嘉兴人。光绪朝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安徽布政使等职,因病辞官.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学识渊博,尤精于辽金之史、地理和音韵之学,撰有《元秘史笺注》、《蒙古源流笺证》、《海日楼诗文集》等。
    [1]胡思敬:《致沈乙盦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2]胡思敬:《致沈乙盦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胡思敬:《答华澜石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2]胡思敬:《致胡晴初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3]胡思敬:《致谢汉川石钦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唐文治序、蒋伯潛解:《四节读本》(三),《论语》下,启明书局1941年版,第293页。
    [2]胡思敬:《家祭训词》,载《退庐文集》卷七。
    [1]胡思敬:《覆赵竺垣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刘廷琛:《胡公漱唐行状》,第671页。
    [3]胡思敬:《极陈民情困苦请搏节财用禁止私捐折》,载《退庐疏稿》卷一。
    [1]胡思敬:《与三弟幼腴论治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覆朱大令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1]胡思敬:《与三弟幼腴论治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覆喻庶三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3]胡思敬:《赠左笏卿序》,载《退庐文集》卷五。左绍佐(1846-1928),字季云,号笏卿,湖北应山人,光绪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监察御史、广东南韶连兵备道兼管水利事。民国后,入国史馆。有《竹笏日记》、《经心书院集》、《延龄秘录》等传世。
    [1]胡思敬:《与三弟幼腴论治书》,载《退庐笺牍》卷一。
    [2]胡思敬:《答黄申甫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3]胡思敬:《答秦右衡笺》,载《退庐笺牍》卷一。
    [4]胡思敬:《与陈考功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5]胡思敬:《覆苏员外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6]胡思敬:《与刘幼云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答庐贞木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2]胡思敬:《与马孝先都督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3]胡思敬:《劝黄子雅戒酒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4]胡思敬:《与陈师傅书》,载《退庐笺牍》卷二。
    [1]胡思敬:《吴中访旧记》,载《退庐文集》卷二。
    [1]《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卷下。
    [2]胡思敬:《自序》,载《丙午厘定官制刍论》卷首。
    [1]《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2]《周礼·天官·大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3]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国闻备乘·自序》。
    [2]《驴背集·自序》。
    [3]《审国病书·跋》。
    [4]《盐乘·例言》。
    [1]胡思敬:《答胡雪抱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2]胡思敬:《<湘潭志>前后印本不符》,载《国闻备乘》卷三。
    [3]《戊戌履霜录》卷首。
    [1]《国闻备乘·例言》。
    [1]胡思敬:《请禁止国事犯名词折》,载《退庐疏稿》卷四。
    [2]胡思敬:《致沈乙盦书》,载《退庐笺牍》卷四。
    [1]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胡思敬:《退庐文集》,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
    胡思敬:《退庐诗集》,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
    胡思敬:《退庐笺牍》,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
    胡思敬:《退庐疏稿》,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
    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
    胡思敬:《驴背集》,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
    胡思敬:《国闻备乘》,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
    胡思敬:《丙午厘定官制刍论》,南昌退庐1920年刊本。
    胡思敬:《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南昌退庐1913年刊本。
    胡思敬:《盐乘》,南昌退庐1917年刊本。
    胡思敬:《审国病书》,南昌退庐1923年刊本。
    胡思敬:《大盗窃国记》,南昌退庐1923年刊本。
    胡思敬:《九朝新语》(附《十朝新语外编》),南昌退庐1924年刊本。
    胡思敬编:《问影楼舆地丛书》(共15种,44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京师仿聚珍铅印本。
    胡思敬编:《豫章丛书》,杭州古籍书店、南昌古旧书店1985年影印本。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文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清穆宗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清德宗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清实录·宣统政纪》,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沈桐生编:《光绪政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四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刘锦藻编:《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神州国光社1951年版。
    杨家骆编:《戊戌变法文献汇编》,鼎文书局1973年版。
    《北洋军阀史料》,袁世凯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北洋军阀史料》,徐世昌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吴宗慈主编:《江西通志稿》,江西通志馆1946年刊本。
    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民国政治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
    蔡仲和:《江西省会各图书馆概况调查表》,江西省立图书馆1933年刊本。
    李颙:《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版。
    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章学诚:《章氏遗书》,吴兴刘氏嘉业堂1922年刻本。
    倭仁:《倭文端公遗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四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端方:《端忠敏公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袁世凯撰、沈祖宪编:《养寿园奏议辑要》,项城袁氏宗祠1937年刻本。
    魏元旷:《魏氏全书》,1933年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胡思义:《陟岡集》,江西新昌胡氏,民国铅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李瑞清:《清道人遗集》,1939年铅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赵炳麟:《赵伯严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魏元戴:《沧江岁晚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三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
    文廷式:《文廷式文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陈三立著、李开军点校:《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夏燮:《中西纪事》,岳麓书社1988年版。
    梁廷枏:《夷氛闻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2002年版。
    张之洞:《劝学篇》,两湖书院光绪二十四年刊本。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载泽:《考察政治日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
    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
    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商务印书馆1925年影印本。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
    罗振玉:《雪堂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版。
    吴天任编:《清何翙高先生国炎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朱羲胄编:《贞文先生年谱》,世界书局1949年版。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杨克己编:《民国康长素先生有为、梁任公先生启超师生合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孙敦恒编:《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费行简:《当代名人小传》,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八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
    吴永口述、刘治襄整理:《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年版。
    金梁:《光宣小记》,上海书店1998年版。
    陈赣一:《睇向斋秘箓》,文明书局1922年版。
    陈赣一:《新语林》,上海书店1997年版。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张一麟:《古红梅阁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孙宝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版。
    林纾:《畏庐续集》,上海书店1989年版。
    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版。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恽毓鼎:《崇陵传信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
    刘体仁著:《异辞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陈夔龙著:《梦蕉亭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版。
    [澳]骆惠敏编、刘桂梁等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闵尔昌编:《碑传集补》,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
    汪兆镛编:《碑传集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陈永正编:《康有为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引驰主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胡迎建:《近代江西诗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辛增明:《宜丰史话》,宜丰县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1988年刊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奉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张勋史料》,《奉新文史资料》第二辑。
    宜丰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状元姚勉》,《宜丰文史资料》第四辑。
    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
    车吉心主编:《民国轶事》,泰山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孙毓筠:《复辟阴谋纪实》,《中华新报》,1917年7月17日。
    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公言报》,1919年4月1日。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
    周维新:《胡思敬传》,《江西文物》,1941年1月创刊号。
    冷汰:《丁巳复辟记》,《近代史资料》总第18号,中华书局1958年。
    刘锋整理:《升允复辟阴谋》,《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武志平整理:《胡思敬致刘廷琛函》,《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杨凡译:《林权助笔下的张勋复辟》,《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沈曾植:《沈曾植函稿》,《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中华书局1965年。
    张达骧:《我所知道的徐世昌》,文史资料选辑第48册,合订本第17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岳麓书社1985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冯友兰:《新理学》,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傅杰编:《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吴泽、杨翼骧:《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杨翼骧:《学忍堂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施丁:《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通论》,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陈其泰:《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乔治忠:《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姜胜利:《清人明史学研究》,南开出版社1997年版。
    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谢保成:《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朱政惠:《史之心旅--关于时代和史学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汤勤福:《中国史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吴怀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谢贵安:《中国史学史散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朱端强:《布衣史官--万期同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文治序、蒋伯潛解:《四书读本》,启明书局1941年版。
    邬国义:《国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史·明代卷》,黄山书社2000版。
    王记录:《中国史学思想史·清代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
    陈鹏鸣:《中国史学思想史·近代前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
    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刘善章、刘忠世主编:《康有为研究论集》,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孙广德:《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袁伟时著:《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李侃、李时岳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来新厦:《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云泉:《中西文化关系史》,泰山出版社1997年版。
    戚其章:《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版。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实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
    王晓秋、尚小明:《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立锋:《悲凉绝唱--关于晚清改革的历史沉思》,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文长宗:《张勋丑史》,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年版。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6),1985年版。
    张宇权:《晚清外交官刘锡鸿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李细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李兰琴:《汤若望传》,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
    [法]亚·德·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
    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王开玺:《清统治集团的君主立宪论与晚清政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吴祥瑞:《胡思敬与“退庐”藏书》,《赣图通讯》,1984年第4期。
    熊步成:《也谈胡思敬--兼与吴祥瑞君商榷》,《江西图书馆学刊》,1986年第1期。
    王紫林:《江西省通俗图书馆成立年代考证》,《江西图书馆学刊》,1989年第3期。
    王书红:《退庐图书馆始末》,《江西图书馆学刊》,1995年第4期。
    王书红:《胡思敬藏书综考》,《江西图书馆学刊》,1996年第3期。
    喻剑庚:《简说胡辑<豫章丛书>的特点》,《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姚公骞:《<两刻豫章丛书题记>序》,《南昌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包礼祥:《胡思敬的刻书思想》,《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龚汝富:《略论胡思敬的文化保守主义及其诗文》,《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
    朱政惠:《胡思敬与<戊戌履霜录>》,《青年史学》,1982年第7期。
    朱政惠:《胡思敬的<盐乘>--对近代正统派史著的一个剖析》,《青年史学》,1982年第9期。
    乔治忠、李泽昊:《胡思敬撰述<国闻备乘>初探》,《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
    郭大松:《民族性、时代性与晚清中国社会爱国主义辨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郭大松:《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爱国主义论纲》,《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魏永生:《晚清“汉宋调和”原因析论》,《东方论坛》,2002年第2期。
    魏永生、李泽昊:《徐世昌与清末东北军事改革》,《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蔡晓荣、张英明:《江西士绅与太平天国运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王雷:《民初前清遗老圈政治心态浅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阊小波:《论“百日维新”前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学术月刊》,1993年第3期。
    傅道彬、王秀臣:《郑孝胥和晚清文人的文化遗民情结》,《北方论丛》,2002年第1期。
    王致中:《辫帅张勋》,《文史知识》,1985年第1期。
    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人民日报》,1981年3月12日。
    安平秋:《让乡邦先哲的珍贵文化遗产代代流传--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豫章丛书>整理本》,《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日。
    钱鹰飚、朱小宁、廖浩然等:《寻觅江西民间藏书家》,《信息日报》,2004年7月7日。
    丰富:《清末江西学者胡思敬》,《宜丰文史资料》第一辑,政协江西省宜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年版。
    全汉昇:《明末清初反对西洋文化的言论》,包遵彭等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二册,台北中正书局1958年版。
    彭有德:《江西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形成与发展》,《江西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学论文集》,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年版。
    李平亮:《卷入“大变局”--清末民初南昌的士绅与地方政治》,厦门大学博士研究学位论文,2004年。
    刘慧:《胡思敬仕履及其心路历程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