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八派”的再“批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世纪四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出版了他有名的《十批判书》,其中《儒家八派的批判》一篇是首次就《韩非子·显学》所谓孔子以后“儒分为八”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影响很大。对所谓“儒家八派”进行研究,实际就是对战国时期儒学传承的学术史进行探讨。不言而喻,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继郭沫若先生之后对这一重大历史问题进行“再批判”,对早期儒学传承进行系统研究、理性反思,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条件完全成熟。
     一部儒学思想发展史就是孔子思想在不同时代被阐释、诠释的历史,而以“儒家八派”为代表的先秦早期儒家正是这一阐释、诠释历程的开端,也是孔子思想得到第一次深化的阶段。早期儒学乃儒学之根与源,因之早期儒学之研究,自古迄今,受到了历代学者的关注,儒学研究者自然不能不涉猎或研究早期儒学。也许正因如此,早期儒学研究才最为纷杂、繁复。然而,追溯根源,观点之对立实际源于材料之缺乏与问题之重要的张力。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回顾了“儒家八派”的研究历史,指出该问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待发之覆,对以往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就出土文献与“重写学术史”的关系,“疑古”与“走出疑古”之争,“二重证据法”与所谓“顾颉刚难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学派研究的陷阱和可能阐述一己之见。
     第二章对“儒家八派”的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欲探求孔门后学之分化原因,必须将之放在儒学发展史的宏观视野和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大背景下予以考察。我们不仅要弄清楚战国时期儒家分化的内因,也要考察其不得不分化的外缘。所谓内因是指孔子思想之发展性、丰富性、多歧性与孔子教学之开放性和包容性;所谓外缘是指儒学思想的传布与地域文化的渗透;先秦社会的转型与思想学术的变迁和诸子百家对儒学的思想挑战。
     第三章对“儒家八派”的以往旧说予以辨疑与考证,对韩非“儒分为八”说的问题予以揭示,指出该说并非对孔子之后儒家分化情况的“事实陈述”和“系统总结”,其目的在于批评儒家内部之分裂,借以鼓吹其思想专制之主张,因此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其说不存在一个“标准”,不具有严格的“顺序”,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八儒”可能只是众多儒门学派中的一部分。所谓“某派”,乃是后人之划分,并非当事人之自称。他们皆自谓“真孔”,主观目的在于传承和弘扬师说,而非组建新的学派。孔门弟子及其后学,因各有门徒而组成不同“学派”,思想主张容有不同,但其问之关系,却并非水火不容,而是互有影响,互相融摄。本章对“儒家八派”中的子张的里籍及其与曾子、子游等之关系问题进行了新探;对思孟学派的问题进行分疏,对子思之生卒、师承问题进行了考辨;对颜氏之儒、漆雕氏之儒的相关问题予以考论;对孙氏之儒与公孙尼子,乐正氏之儒与乐正子春的关系进行了新证。
     第四章利用《孔子家语》与大小戴《礼记》对“儒家八派”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往有关“儒家八派”的研究,往往受到疑古思潮的影响,对许多古代文献视之为“伪书”,弃而不用,至为可惜。如《孔子家语》和大、小戴《礼记》等保存儒家八派的文献最为丰赡,价值最大。不过,由于这些文献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果利用来进行儒家八派的研究,必须经过认真考辨。我们利用这些文献,分别考察《礼记》之“子思四篇”与子思之儒;《孔子家语·颜回》与颜氏之儒;《孔子家语·入官》和《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与子张之儒;《孔子家语·儒行》、《礼记·儒行》与漆雕氏之儒;《礼记·祭义》、《大戴礼记》“《曾子》十篇”与曾子、乐正氏之儒等,有助于推动诸多疑难问题的解决。
     第五章利用新出土简帛文献对“儒家八派”及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新出土的简帛文献如马王堆帛书、郭店楚墓竹简、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等一大批新出土的简帛佚籍提供了关于儒家八派的丰富信息。我们主要就简帛文献与思孟学派的关系,《君子为礼》与颜氏之儒,《忠信之道》、《从政》等与子张之儒;《仲弓》与仲弓;简帛文献中的子贡,马王堆帛书《易传》与孔子易学传承问题等予以讨论,在前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春法。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纵观整个早期儒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儒学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辩证的多元嬗变历程。第一个“合”,是指孔子思想作为一个整合的“体系”,其后便经历了其弟子的不同方向的分化;第二个“合”,是指子思对于孔子弟子思想的综合取向。而子思作为孔子的裔孙,地位特殊,思想创造力巨大,他与孔子弟子有不同寻常的关系。他是曾子的弟子,还可能与子张、子游、子弓、有子、子夏等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师承关系。在子思那里,儒学实现了第一次分化后的综合。子思对孟子的影响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可,而他又可能与世子、公孙尼子以及战国后期的荀子等存在密‘切关系。子思在战国早期占据了儒家群体的中心位置,是当之无愧的儒家领袖。
In the 1940s, Mr. Guo Moruo published his famous Ten Critical Book.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ooks is Critiques about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conduct the system research for the questions of "Confucianism is divided into eight". The research for so-called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is actually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question of Confucianism inheritance academic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is not only very necessary but also the conditions are ripe,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late, after Mr. Guo to talk about this important history questions again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rational reflection about Early Confucianism.
     A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in different era is the history Confucius thought by interpretation. And the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is the early beginning of interpretation process, is also the first time Confucian thought get the deepening of stage. Early Confucianism is the root and the source of Confucianism, so the Early Confucianism research, until now, had received all scholars' attention. Confucianism researchers cannot dabbling or research early Confucianism.Perhaps because of this, the Early Confucianism will be most dizzying and complicated. However, searching for their roots, th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re actually from lacking of materials and importantance of question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research,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errors an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carried on the critical analysis methods to the former research techniqu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about unearthed literature and "the recomposition of academic history", the struggle of "to doubt ancient" and "to go out the age of doubting the ancient times ", "the double evidence act" and so-called "the Gu Jiegang's difficult problem". And possibly elaborated the private judgement on the school study's traps and possibilities.
     The second chapter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inquisition to the reasons of " Confucianism is divided into eight". If we try to search the reason of deconstruction differentiation about the students and inheritor of Confucian, must put it in the macroscopical view of Confucianism history, under a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thought and scholarship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e should not only make clear internal factors, should also examine the external cause to differentiation. The so-called internal cause is refers to expansibility; the richness of the Confucius thought that to be branched openness and the tolerance the natural and the Confucius teaching. The so-called external cause is the spread of Confucianis and infiltrated b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Qin society's reforming and thought academic vicissituding and thought challenging to Confucianism.
     The third chapter distinguishes doubts and textual researches of old ideas about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reveals the question of Han Fei-tzu's "Confucianism is divided into eight", points out that the idea is not "defendant admits" 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bout the dividing of Confucianism. The purpose of Han Fei is to criticize the divisions of Confucian internal, to preach his authoritarian ideology; consequently, so it isn't completely objective. This idea has no single "standard", has not strict "sequence", has some capriciousness.This "eight Confucianism" may only be part of many schools. The so-called "a school" is posterity's division, is not the parties calling self. They said that they are "really Confucius", and their subjective purpose lies in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rainer says, not form a new school. Because the Confucian each has his disciples an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school", and has different ideas, But actually did not have as incompatible as fire and water relations.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This chapter is to have a new discussion on Zizhang's origi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Zizhang and Zengzi, Ziyou, analyze and combe to the question of school Si-Meng, research Zisi's born years and dying year, and hi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examine the relative problems about Yanshi Confucian and Qidiaoshi Confucian, 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shi Confucian and Gongsun Nizi, Yuezhengshi Confucian and Yuezheng Zichun.
     The fourth chapter presents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and related issues by KongziJiayu and Liji and Dadailiji. Early researches of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are considered as researches of dubious authenticity by many ancient literatures, such as KongziJiayu and Liji and Dadailiji which are very valuable. However, because these literatures have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long-term spread process, it is important to do screening on them. On the basis of these literatures, we observe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r articles of Zisi of Lij and ZiSi Confucian; the chapter YanHui of KongziJiaYu and YanShi Confucian; the chapter RuGuan of KongziJia Yu,the chapter ZizhangWenGuan of DaDaiLiJi and Zizhang Confucian; the chapter RuXing of KongZiJiaYu,the chapter RuXing of LiJi and Qidiaoshi Confucian; the chapter JiYi of LiJi, the ten articles of ZengZi in DaDaiLiJi and ZengZi,YueZhengshi Confucian,ect. It will help to solve many difficult questions.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by newly unearthed literatures, such as the silk books from Mawangdui, bamboo slips from the Chu Tomb in Guodian, Chu Bamboo Slips at Shanghai Museum. They provide a lot of information of "Eight Confucian Schools" and other questions.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documents written on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and Si-Meng School,the relationship of JunZiWeiLi and Yanshi Confucian; ZhongXinZhiDao, CongZheng etc. and Zizhang Confucian; ZhongGong and ZhongGong; Zigong in the documents written on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YiZhuan in the Silk Books from Mawangdui and inherit of Confucius's thoughts of Yi. On the basis of early research, we present our own thoughts.
     The final pary is a summary. Through early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we can find that Confucianism is a multiple and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The first combination refers to Confucianism is developed to different aspects by his students. The second one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ism by Zisi. As descendants of Confucius, Zisi ha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Confucius. His status is special and the ability of creation is great. He is the student of Zengzi, and may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Zizhang, Ziyou, Zigong, Youzi and Zixia. Confucianism achieves the first combination by Zisi. His influence on Mencius is accepted by many scholars. He may also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hizi, Gongsun Nizi and Xunzi. Zisi takes a central position in Confucianism in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is worthy of leader of Confucianism.
引文
①陈寅恪:《陈垣敦煌劫馀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66页。
    ①庞朴:《孔孟之间的驿站》,《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7日第3版。
    ②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0页。
    ③载《读书》2002年第4期。
    ④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78-879页。
    ①[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十,四部丛刊本。转引自李学勤先生《读〈圣贤群辅录>八儒三墨之说》,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2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8页所列表。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8-90页。
    ③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16页。
    ④关于郭著《十批判书》与钱著《先秦诸子系年》尚有一段公案。钱先生高弟、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曾于学生时代的1954年撰文,后又有所补正,于1991年公开发表,题为《<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提出郭著抄袭钱著一说。
    ⑤钱穆:《先秦诸了系年·自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1-22页。
    ⑥关于钱宾四先生与疑古派之关系,廖名春先生有深入的考察。见廖名春先生:《钱穆与疑古学派》、《钱穆先生关于孔子与<周易>关系说考辨》,载氏著:《中国学术史新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8-209页。
    ①齐思和:《<十批判书〉》,《燕京学报》第30期,1946年6月。引自桑兵、张凯、於梅舫编《近代中国学术批评》,中华书局,2008年,第111-112页。
    ②载《学术月刊》1979年第4期,收入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807-811页。
    ③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1-192页。
    ①颜炳罡先生对此已提出批评,他认为,先秦诸子书中所提到的儒家学派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完整的著作流传且对后世影响重大者,如孟子学派、荀子学派;一种是对后世有影响但至今没有发现有完整的理论著述流传下来者,如子张之儒、子夏之儒、子游之儒、子思之儒(原宪)、颜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等。见氏著《“儒分为八”的再审视》一文,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②收入氏著《先秦儒学新论》,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又收入《梅堂述儒》,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载《文献》1994年第3期,亦见氏著《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06-116页。
    ④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郭店楚简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23页。
    ⑤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6-153页。
    ①载《读书》2002年第4期。
    ②载《当代儒学范式——一个初步的儒学改革方案》,《国际儒学研究》第16辑。引文又见《儒家八派与战国儒学》,“先秦文本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0年8月7-8日,台湾大学。
    ③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10页。
    ④载《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⑤载《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期。
    ①载《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
    ②李零:《重见“七十子”》,《读书》2002年第4期。
    ③载《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
    ④载《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⑤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⑥ E. Bruce Brooks & A.Taeko Brooks The Original Analects: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⑦西方的很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梅约翰博士(John Makeham,"Confucius and the Scholar",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Vol.6,No.1[1999]pp.1-33.),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系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Why Philosophy Is Not'Extra'in Understanding the Analects",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50,No.1[Jan 2000],pp.137-141.),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史嘉柏博士(David Schaberg"'Sell it!Sell it!':Recent Translations of Lunyu",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 ol.23[Dec.2001],pp.115-139.)请参看金学勤:《<论语>成书“层累论”及西方汉学界的相关评论》,《孔子研究》2009.(3期。另外,美国华裔学者李淳玲对白氏夫妇该书的思路及错谬之处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见氏著《论索隐派伪书<论语辨>及其学问分际的问题》,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6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48-659页。李文对白书的分析较为详细而深刻,可以参看。
    ⑧载《齐鲁学刊》2009年第1期。
    ①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3-4页。
    ②庞朴、王博:《震惊世界学术界的地下文献——关于郭店竹简的对话》,载《庞朴文集》笫2卷《古墓新知》,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③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4页。
    ①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5页。
    ②李学勤先生:《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12、400页。
    ③李学勤先生:《重写学术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9、428-431页。
    ④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文史哲》2007年第5期。其修改稿以《价值与局限:思想史视野下的出土文献研究》刊载于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6辑《简帛文献与新启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69-99页。
    ①对于出土文献是否比传世文献具有优势,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说明。其实,出土文献的最大优势就是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第一手”资料,没有被后世所“改动”,至于这些资料是否就比传世文献为优,则是不确定的。一方面,我们经常有这样的逻辑,即传世的东西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属于精华的部分;但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这样的可能,即历史留下的未必尽是精华,而遭淘汰的也不全是垃圾。历史研究证明,历史本身似乎存在一种“精英淘汰机制”,令人徒叹奈何!可见,历史的逻辑未必是合理的。因此,对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的研究来判断孰优孰劣,甚至可以放弃孰优孰劣的判定。
    ②对于梁氏的辨伪方法问题,廖名春先生已经撰文予以逐条批驳,基本皆不成立。见廖名春先生:《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载氏著:《中国学术史新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153页。司马朝军先生也对梁氏所谓十二条“辨伪公例”予以批驳。司马先生总结说:梁启超的“十二公例”大多经不起推敲。其态度不客观,方法多疏漏,影响也相当坏。许多人受其影响,动辄以“辨伪”为名,结果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辨伪之事,谈何容易!不深知辨伪之害者,不能得辨伪之利。好学深思之士,当以此为迥戒。文献辨伪学的进展,要求对旧方法进行全面反思。见其《梁启超辨伪“公例”质疑》,载氏著《文献辨伪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106页。
    ①余嘉锡:《古书通例》,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余嘉锡杨树达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②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③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31页。
    ①以上引文均见刘笑敢:《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之一):反思三种考据方法的推论前提》,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6辑《简帛文献与新启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43页。
    ②刘笑敢:《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之二)——文献析读、证据比较及文本演变》,《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2期。
    ①王伯祥:《庋榢偶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1-142页。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一云:“姚氏(际恒立方)《古今伪书考》多出臆断。古来伪书惟了部最多,经部作伪不易。汉、魏、六朝经师,一字之殊,(?)考辨,若张霸、刘炫之伪造者,终不能售其奸。”可详参看。见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页。
    ②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3页。此条因读王元化先生《九十年代日记》而得见之,未记卷次,翻检朱氏之书,见于卷一“答劳植楠问文中子真伪”条自注小字之中。而王氏所引亦有错字也。
    ③冯友兰:《<古史辨〉第六册序》,《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10负。
    ④王元化:《思辨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7页。
    ①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6-96页。
    ②王葆玹:《晚出的“子曰”及其与孔氏家学的关系》,《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第1820页。关于“子口”的问题,很多学者都有过关注。如曹峰以《鲁邦大旱》的“了日”为例,指出传世文献及出十文献中的大量“子曰”既有真实的成分,也不乏编造和假托。轻率地将之视为可靠资料,并不是严格的思想史研究方法。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文史哲》2007年第5期。
    ③廖名春先生:《<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60—61页。
    ①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②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340-2341页。
    ③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144页。
    ④李学勤先生:《李学勤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页。笔者曾就此专门咨询李先生的看法。其说仍同上述。见宋立林整理:《中国古代文明之重估与孔子思想的再认识——李学勤先生专访》,杨朝明主编:《孔子学刊》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⑤李学勤先生:《中国学术的缘起》,载氏著《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76-277页。
    ⑥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第148页,注16。
    ①葛兆光:《古代中国还有多少奥秘?——读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读书》1995年第11期。
    ②参刘笑敢:《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之二)——文献析读、证据比较及文本演变》,《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2期。
    ③详参李幼蒸:《儒学解释学》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2-104页。李幼蒸先生具有深湛的理论思维能力,而且其对儒学与仁学的区隔,也未始不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意见。但是,李先生对于史学研究的唯科学主义取向,并将顾颉刚先生视为中国学术走向科学化的几乎唯一一位学者等看法,则未免过于情绪化了,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概。
    ④这种历史学研究的客观主义取向,很显然受到西方兰克史学的影响。傅斯年先生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提出“要把历史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0页。)这一说法虽不必然导致疑古,但却与之密切相关。而且,在今天看来,历史学到底是人文学科还是科学,也一直在争议中。本人更倾向于认为,近代历史学的科学化,虽然推动了现代史学的建立和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尤其是丧失了其人文价值和教化的功能。
    ⑤参见廖名春先生:《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载氏著《中国学术史新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154页。
    ①徐复观:《治古代思想史方法——答辅仁大学历史学会问》,载韦政通主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1-133页。
    ②高峰枫:《<论语〉是不是“孔门福音书”?》,《读书》2002年第5期。
    ①详参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80-313页。
    ②谢维扬:《古书成书情况与古史史料学问题》,载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3-286页。
    ③姜先生的说法见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主编《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年,第313页)所载“众议疑古思潮——‘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回顾’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姜先生的发言。
    ④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第293页。
    ⑤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0页
    ⑥参加葛兆光:《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载氏著:《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13-335页。
    ①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原载《学衡》第40期(1925年),后收入《古史辨》第2册,张氏对顾颉刚“默证”之批评见该文第一节“根本方法之谬误”,见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2册,海南: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199-200页。
    ②参彭国良:《一个流传了八十馀年的伪命题——对张荫麟“默证”说的重新审视》,《文史哲》2007年第1期。对此之反驳文章有宁镇疆:《“层累”说之“默证”问题再讨论》,《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宁先生指出,史书中之因承性内容,决定了“层累”说以史书之年代决史书内容之年代的做法每每陷于偏颇。因此,“层累”说对历史本体的“移置”认识,实质上是割断了历史发展中的因承,突出强调“造作”。历史研究上“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强调严谨固然不错,但如果因此否定在现有材料基础之上的触类旁通和推论,则不免流于“冰山”式的直观反映论。这都是对“层累说”十分精到的认识,值得反思。
    ③叶国良:《郭店儒家著作的学术谱系问题》,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4辑《经学今诠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
    ④可参看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5-83页。
    ⑤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41页。
    ①郭齐勇:《儒学与儒学史新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第3页。
    ②欧阳祯人:《从简帛中挖掘出来的政治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226页。
    ③胡兰江:《七十子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3-64页。
    ④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以郭店、上博简为基础》,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9页。
    ①李存山:《郭店楚简研究散论》,《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①梁启超著,干春松编校:《儒家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52页。
    ②《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③《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④《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
    ⑤《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
    ⑥《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⑦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⑧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载《余英时文集》第2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载《余英时文集》第2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第210页。
    ①杨朝明师在所主编的《儒家文化面面观》(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3月)一书中曾专门谈论这一问题。又见于其著作《鲁文化史》(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347-348页)。
    ②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63-593页。另见林存光、郭沂《旷世大儒——孔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5、6章:张岂之总主编,刘宝才、方光华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篇“儒学篇”之第一章“孔子的思想和学说”。这一观点可能在其1993年的博士论文《尽心·知性·知天——老庄孔孟哲学的底蕴及其贯通》中就已经提出了。后来,郭沂先生对此说有所补充。他将孔子思想的三个阶段表述为:“以‘礼’为核心的教化思想、以‘仁’为核心的内省思想和以‘易’为核心的形上学思想。”“这三个阶段也意味着孔子思想的三个组成部份。但这三个部份或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和相互独立的,更不是相互抵触的,而是递次包容、交互渗透的关系。”见《出十文献背景下的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载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90页。
    ③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94页。
    ①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8页。
    ②刘汝霖:《周秦诸子考》上册,文化学社,1929年,第143-144页。
    ①姜广辉:《保训十疑》,《光明日报》2009-5-4。对于清华简的可靠性问题,尽管有学者表示怀疑,但是我们综合专家的意见,应为真简。其实,不仅清华简的真实性遭到质疑,上博简当年也有如此遭遇。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坚持质疑竹简真实性的,主要是来自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的学者,而非古文字、文物领域的专家。
    ①[美]本杰明·史华慈:《儒家思想中的几个极点》,载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8页。本篇由吴艳红译,何兆武校。
    ②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39页。
    ①《韩诗外传》的这一记载,或出于好事者的假托或造作,也可能有事实的素地。所以不管如何,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子贡之辩才无碍及其对孔子的推崇。这与《论语》所载是相合的。
    ②庞朴先生对此现象也有论述:“大思想家之所以为大,不仅在于他提出的问题异常深刻,思人之所不敢思,发人之所未曾发,而且往往也由于他涉及的问题异常广泛,触及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他所达到的思想上的深度与广度,标志着那个时代所可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非一般人之力所能及。所以,一位大思想家一旦故去,他的弟子们,纵以恪守师说为务,其实所能做到的,往往是各守一说各执一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像粉碎了的玉壁一样,分崩离析以去。历史越是靠前,情况越是如此。”见氏著:《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庞朴文集》第2卷《古墓新知》,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③李零先生说,孔子的一生有多面性,他既有道德追求,也有事功考虑。他的思想包含了多种发展的可能。他的后学,出身背景不同,性格志趣各异,本身也有各自的选择。一个两千多年被人反复解释的孔子,不可能是一个有固定面貌的孔子。见《郭店楚简校读记·前言》,《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第56页。孔了思想本身有前后的发展,也有内在的矛盾。而其思想又蕴含着不同的发展路向,最起码可以区分为内圣与外王两种路向,其后学限于时势、志趣、资质、性向等不同而各有选择,上焉者“具体而微”,次焉者“有圣人之一体”,等而下之者则“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宫室之美,百官之富”,遗憾的是“得其门者或寡矣’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①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35页。
    ②杨朝明师对《逸周书》中的某些篇章如“周训”所蕴含的儒家人性论思想渊源进行过考察,见其《“周训”:儒家人性学说的重要来源》,《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97-118页。陈桐生先生原来否定孔子有人性学说,认为孔子那个时代不可能有深入思考人性问题的条件,儒家人性论是战国时期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开创的。见其《<孔子诗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不过后来改变了看法,认为中国人性论的真正开创者是春秋末年的孔子。见氏著《孔子的人性论》,《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夏之卷。
    ③赵法生:《孔子人性论的三个向度》,《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
    ④李存山先生认为:“孔子没有以善恶论性。”又说:“孔了所说的‘性相近’不可能是指人的性恶相近,而是说人的善或向善的本性相近。”见氏著《中国传统哲学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51页。我们认为这一观察是对的。孔子虽然未明言性善,但其论仁,谓“我欲仁,斯仁至矣”便蕴含着性善的因子。
    ①李学勤先生:《谈<圣贤群辅录〉八儒三墨之说》,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第1-5页。
    ①黄玉顺:《儒教论纲:儒家之仁爱、信仰、教化及宗教观念》,载《儒学评论》第5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转引自姜广辉:《经学思想研究的新方向及其相关问题》,载氏著《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44页。详细讨论参看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9-32页,及中译者注[14],见该书第2卷,第632-633页。
    ③参见杨朝明师:《“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载《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⑤黄俊杰:《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载氏著《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7页。
    ⑥参见氏著:《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4—5页。另外黄玉顺对此亦有论断,见氏著:《儒教论纲:儒家之仁爱、信仰、教化及宗教观念》。
    ⑦李景林:《教化的哲学》,第2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54页。其实,“经解”之题名恐怕是汉儒整理时所加。因为同一材料在《孔子家语》中便属《问玉》篇。至于孔子时有无“经”之称,史料阙如,无法判断。不过《庄子·天运》中已有孔子自谓“治六经”的说法,司马迁也记载:“孔子日: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
    ②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60—61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49页。
    ①廖名春先生:《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②张文修:《孔子的生命主题及其对六经的阐释》(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郭店简与儒学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1-320页)、王中江:《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的张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3-26页),《六经早成》(《光明日报》2010年3月3日“国学版”)等文对此都有论述,可以参看。
    ③参看金景芳先生:《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71-109页;李学勤先生:《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3-83页;廖名春先生:《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8-220页;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67-332页。宋立林:《<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章疏证》,《现代语文》2009年10月上旬刊。徐复观先生认为:“孔子晚而喜易,十翼虽非孔子所亲作,但它是出于孔子的《易》教,是无可置疑的。”(见《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④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51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第1254页。
    ②参李锐:《“重文”分析法评析》,《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后来,李锐改用“对文”一词。见氏著《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34页。
    ③[清]何宁:《淮南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921294页。
    ④朱自清:《诗言志辨》,载《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286页。朱先生亦以为“《礼记》大概是汉儒的述作,其中称引孔了,只是儒家的传说,未必真是孔了的话。”
    ⑤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4-55页。
    ⑥彭林:《郭店简与<礼记>成书年代》,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第54页。
    ⑦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⑧对此,学者已有考证,详见廖名春先生:《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收入其论文集《中国学术史新证》,笫27-50页。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204-209页。
    ①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第52页。
    ②[清]孙希旦:《礼记集解》,第1254页。
    ①饶宗颐:《上博竹书<诗序〉综说》,载氏著《饶宗颐新出土文献新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5贝。
    ①张丰乾:《论子思学派之<诗>学》,载杜维明主编:《思想·文献·历史——思孟学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8-269页。
    ②刘义峰:《孔了与<书>教》,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孔子家语·五刑解》云:“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其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在孔子看来,之所以“礼不下庶人”,足因为庶人一无财力,二无时间,所以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过苛。
    ②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赞》,索隐引虞喜《志林》日:“春秋以人事通天道,是推见以至隐也。易以天道接人事,是本隐以之明显也。”将二书之特点表见甚明。
    ①此语出自《孟了·滕文公下》。关于“春秋,天子之事也”的具体隐涵,可参魏衍华:《<春秋>“天子之事”发微》,《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2页。
    ③[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2页。
    ①详参宋立林:《前孔子时代之“易教”发微》,载《孔孟月刊》第48卷第7、8合期;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57页。
    ②见前揭黄玉顺:《儒教论纲:儒家之仁爱、信仰、教化及宗教观念》。
    ③卢翠琬、肖满省:《略论<易>之“洁静精微”》,《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金景芳(1902-2001,字晓邨)先生对“絮静精微,易教也”的理解正是从斋戒“澄心息虑”的要求来把握的。见金景芳:《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②其实,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相传为苏洵所作的《辨妍论》中开篇便有“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知著”的话。而这篇文章收在《古文观止》中,流传甚广,影响亦必小小。
    ①俱见[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892-893页。
    ②[清]孙希旦:《礼记集解》,第644页。
    ③[清]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④有人说,孔子不讲“性与天道”,因为他的时代尚不具备谈论人性论的条件。参前揭陈桐生《<孔了诗论>研究》。我们知道,《论衡》说孔子的弟子“漆雕开、宓子贱”以及“公孙尼子、世硕、子思”等再传弟子皆有人性论思想。既然孔子弟子可以有人性论思想,何以孔了就不具备呢?春秋与战国难道是泾渭分明的吗?孔子属于春秋,孔子弟了属于战国,二者所具备的条件便有霄壤之别?似乎不足以服人。而且,在《论语》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孔子之“天道性命” 思想的痕迹。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②[清]钱大听:《潜研堂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③见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之“二十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李学勤先生:《周易溯源》,第102—105页: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16—22页。王新野:《〈庸〉〈孟〉与<易传>》,《周易研究》1988年第2期。
    ④刘大钧:《周易概论》,第22页。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第21页。
    ②转引自欧阳祯人:《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载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9页。
    ③正如孙希旦《礼记集解》所云:“君子之于于礼,必致慎于幽独,务于在内之致诚,而不专事乎外之备物,凡以求象夫德之精微而己。……精微者德之体,天地之于穆不已,圣人之至诚无息,人所不得而见者也。”此处虽是论礼,然所谓精微与致诚,则与我们此处的探讨相一致。见该书第644-645页。
    ④参见前揭欧阳祯人:《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
    ⑤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第26页。
    ①其实古往今来,治易者多有陷于此失者,如江湖中卜卦算命者流。对此,现代易学家黄寿祺先生说过一段自警警人之语:“余少好读易,老而未倦。尝见历代《易》家多诡奇好怪,意颇不谓然。盖《易》之为书,世俗恒不免以神秘视之,益以《易》家好怪,则不独其书神秘,将学《易》之人亦若带有神秘者,此大为《易》学之障碍者也。”参见黄寿祺:《六庵易话》,《福建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②李景林:《教化的哲学》,第463页。
    ③在马王堆帛书《要》篇,有“尚书多於(疏)也,周易未失也”一句,据廖名春教授与吕绍纲先生分析,此正与《经解》之说相近。所谓“周易未失也”之“失”乃遗失残阙之义;“易之失也贼”之“失”乃过失之义。“周易未失”意指《周易》精密,“抽象言理,势必概括无遗”,正可与“絮静精微”相应。这是对《周易》本身的评定,与孔子“其为人也……絮静精微,易教也”所言尚非一事,不过,易教之能使人“絮静精微”,则与《周易》本身之特点关系密切。 参见廖名春先生:《<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134-138页及吕绍纲先生《序》,第3页。
    ①杨庆中:《论孔子诠<易>的向度》,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3辑,第150-165页。
    ②对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何怀宏曾经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孔子的“有教无类”决不止是一种教育思想,还有一种使人不拘出身,各尽所能,秀异者居上的社会理论的涵义。其后隐藏着一种悲天悯人、所有人的人格均为平等、均应享有发展机会的忠恕思想和人道精神。孔子在等级制方面的保守,亦有拒斥暴力、不欲流血、不欲使生灵涂炭,因而不欲轻易置换政治秩序的动机,而在使上层向平民开放这一面,则更体现出孔子作为仁者的积极精神。这实际上是以“学而优则仕”打破了“血而优则仕”的传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儒家对于士人阶层的兴起和壮大对于后世儒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见氏著:《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86-190页。
    ①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4-97页。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6页。
    ①此处“子夏”似有误。因为孔子周游列国之初,子夏尚未入门。如果将“夫子失鲁司寇”与“将之荆”不作两个因果联系的顺时发生的事件理解,则并不发生矛盾,则子夏亦可能不误。
    ①高瑞泉:《<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导读》,载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①很多思想史家都对此有了明确的意识。比如韦政通先生就曾发表过这样的看法。参见其《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几点认识》,载《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②粱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20页。
    ③傅斯年:《战国子家叙伦》,载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第299-300页。
    ④关于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动,可以参看许倬云著,邹水杰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余英时先生对于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化与士阶层的兴起等也有精彩的论述,参见《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余英时文集》第4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⑤粱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19页。
    ①[清]王夫之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467页。
    ②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19页。
    ③唐君毅:《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台北:正中书局,1943年,第349页。
    ④韦政通:《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几点认识》,载《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6-167页。
    ⑤[英]罗素著,何兆武等译:《西方哲学史·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①陈荣捷:《初期儒家》,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4分,第724页。
    ②详参严耕望:《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234页。
    ③对于早期儒学的传播,何成轩在其论著中有所分析,不过其所利用的基本上是传世典籍,而未及出土文献。参何成轩:《儒学南传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59页。刘光胜在其学位论文中也对此有系统考述,不过他有了史广阔的视野。参刘光胜:《战国时期儒学传播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李学勤先生:《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17页。
    ②李学勤先生:《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③对于出土文献所见儒学的传播,可参看刘光胜:《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传播》,《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5页。
    ②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1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56页。
    ③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54页。
    ①参见陈德述:《蒙文通对今文经学研究的页献》,国学网站“国学大师”栏目。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2页。
    ③唐君毅:《略论作中国哲学史应持之态度及其分期》,载韦政通主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88页。
    ④详参颜炳罡先生:《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载贾磊磊、孔祥林主编《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423-442页。
    ⑤唐君毅:《略论作中国哲学史应持之态度及其分期》,载韦政通主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①蒋伯潜:《诸子学纂要》,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第14—15页。
    ②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①李耀仙:《辟韩非“儒分为八”说》,载氏著《先秦儒学新论》,第86-87负。
    ②庞朴主编,马勇撰稿:《中国儒学》第1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③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①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第107—108页。
    ②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第116页。
    ③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第97页。
    ④张立文主编,陆玉林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8-109页。
    ⑤颜炳罡先生:《“儒分为八”的再审视》,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6-153页。
    ⑥王春:《孔门弟子思想分化研究》,山东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张岩:《浅议“儒分为八”》,《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②梁涛先生:《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③梁涛先生:《孔子思想中的矛盾与孔门后学的分化》,《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④郭沂:《儒家八派与战国儒学》,“先秦文本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0年8月78日,台湾大学。另见氏著《出土文献背景下的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建》,载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第82页。文字稍有差异。
    ①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92页。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4页。
    ③高思新:《了张身世探索》,《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④李启谦:《子张研究》,《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①[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四库全书》经部第195册,第517页上。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1页。
    ③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491-492页。
    ④康有为:《论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91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27-1328页。未注明出处之上引诸家注疏皆见此书。
    ②钱穆:《论语新解》,第491-492页;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39页;黄怀信师主撰:《论语汇校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89页。
    ③[宋]邢昺:《论语注疏》,李学勤先生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9页。
    ④康有为:《论语注》,第291页。
    ⑤[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四库全书》经部第195册,第517页上
    ⑥[清]王闿运:《论语训春秋公羊传笺》,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132页
    ⑦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28页。
    ⑧黄怀信师主撰:《论语汇校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90页。
    ⑨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40页。
    ①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1卷,第64页。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28页。
    ③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16页。
    ①李学勤先生:《谈<圣贤群辅录>倣儒三墨之说》,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第1-5页。
    ②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1卷,第66-67页。
    ③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1卷,笫65页。
    ④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1卷,第65-66页。
    ①颜炳罡先生:《“儒分为八”的再审视》,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第142-143页。
    ②周予同先生在比较了“孔伋说”与“原宪说”之后,认为,孔伋一派的特色在发挥孔子学说,影响在公卿间,仍不脱儒的本色,而原宪一派则重在学道能行,影响主要在民间,己流入侠的一途。所以,在这里的子思是指孔伋,义较长。见《从孔子到孟荀》,载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808-809页。
    ③蒋伯潜:《诸子通考》第104页。
    ①蒋伯潜:《诸子通考》第284-285页。
    ②蒋伯潜:《诸子通考》第122-123页。
    ③戚福康、施建平二位先生亦是以颜回之死定伯鱼卒年,而同样认为伯鱼卒时为四十岁。但同样不能解答《史记》所记之“五十”何以是“四十”之讹。他们考察后认为,子思之生年当为西元前490年左右,卒年当在西元前405年左右,享年86岁。参氏著《子思学源辨正》,《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对于《檀弓》中关于子思的这几条记载,清儒简朝亮(1851-1933)认为,这个“子思”并非孔伋,而是孔子弟子原宪。孔德立先生亦曾引证这一说法。我们认为,这一看法之误十分明显。《檀弓》上明言子思乃“圣人之后”,“哭于孔氏之庙”,则为孔子裔孙孔伋十分显然。见简朝亮:《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续修四库全书》第93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49页。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199-202页。
    ③明代焦竑(1540—1620,字弱侯)《焦氏笔乘》卷三“孟子非受业子思”条云:“考之孔子二十生伯鱼,伯鱼先孔子五年卒。孔子之卒,敬王四十一年,子思实为丧主,四方来观礼焉。子思生年虽不可知,然孔子之卒,子思既长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2页。)周广业(1730—1798,字勤圃)《孟子四考四·孟了出处时地考》引詹氏小辨《子思孟子考》云:“伯鱼先孔子五年卒,孔子卒,子思为丧主,知其年己长矣。”(《清经解续编》第9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092页。)林按:二人所论皆以孔子卒时,子思为丧主,故其年己长。但孔子卒,子思是否为丧主,未见于载籍,而即使为丧主,亦与其年龄无关。见于《礼记·檀弓》者有一条:“子思之母死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子盖慎诸。’”所记者乃子思之母死,非孔子卒。虽然我们认为,孔子卒时,子思年龄绝非甚小,但焦氏、詹氏之说却不足为据。而高专诚等先生以为“圣人之后”的说法,明显是汉人的表述。因此他认为《礼记》所载多为汉人之说,不可信据。我们认为,在先秦时期,甚至在孔子在世时,目孔子为圣人之说已经出现,绝非至汉代方兴。而近来对《礼记》之研究已经表明,该书所载多为先秦儒家诸子之说,虽经汉人编辑整理,但是并不能据此将之视为汉人之作,而否定其记载的可信性。
    ④参见郭克煜先生等著《鲁国史》所载“战国时期鲁史系年”及“鲁国大事年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3-277,468页。孔德立先生从此说。而钱穆先生之说,见《先秦诸了系年》,第178179页。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从之。见该书第24页。梁涛先生、刘宝才等先生《中国学术编年·先秦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出版社,2005年)亦从之。见该书第280页。对于鲁穆公元年之考辨,此两说孰是孰非,不敢遽下论断。
    ①李健胜不同意“六十二”有误说。但学者皆已指出,如果子思年六十二,即使其为伯鱼之遗腹子,亦不能为鲁穆公师。但李健胜指出,子思为鲁穆公师当是鲁穆公为世子时事。但典籍中明确有鲁穆公说“寡人不德,嗣于先君之业三年矣”之语,则该说之误可知。当然,《孔丛子·杂训》之记载,可以“伪书”不足据为由否定之。但综合相关文献,我们认为,尽管《孔丛了》书中可能有诸多伪托之处,但没有理由否定这一记载。李说见氏著《子思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笔者曾就此求教于侯乃峰博士,他认为六与九字形相差较大,出现讹误的可能不大。
    ②李健胜认为,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子思之学出于曾子或子游,但都没有确证,且说法并不统一。利用上博简《孔子诗论》和《论语》中的有关史料,并结合先秦仁学谱系的知识背景,可推知子思可能从学于孔子门人,但其学并不出于曾子或子游,而是继承了孔了的晚年思想。见其《子思从学考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我们认为,李氏之排斥曾子、子游对子思之影响的成说,是不妥当的。下文我们将会论证。不过,他指出孔了晚年思想对子思的影响则是正确的。但他对孔子晚年思想的有些把握则可能存在问题。如他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中包含的“情性主张”看作孔子晚年思想,便明显有误。我们知道,“四子侍坐章”中所展现的主要是孔子早期弟子与孔子的思想交流场景。
    ③[唐]韩愈:《送王秀才序》,载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宗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韩愈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392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364页。
    ②李耀仙:《辟韩非“儒分为八”说》,《先秦儒学新论》,第88页。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360—369页。
    ④李学勤先生:《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16页。
    ⑤杨朝明师:《曾子与思孟学派学术关联申说》,载杨朝明师、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子弟子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第429-440页。
    ⑥郭沂先生曾论证《大学》与《中庸》思想的密切关系,但他得出子思作《大学》的结论,则显得过于草率。见其《(大学)新论——兼评新儒家的有关论述》(《新儒家评论》第二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与《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等文的论述。梁涛先生撰文《<大学>早出新证》,考证认为《大学》应成于曾子或其弟子之手。他也认为《大学》与《中庸》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说:“《中庸》的思想比《大学》更为成熟,故《大学》应在《中庸》之前。”“《大学》与《中庸》思想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表现出前后的承接关系。”这可以成立,但他举的例证则不恰当。他说:“《中庸》重视‘修身’,并由此推向‘治天下国家’,显然是受了《大学》‘修、齐、治、平’的影响。”他又举《中庸》所引“子日”的“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为例,将“子日”部分看作子思之思想,显然有误。我们毋宁说是曾子受到了孔子的影响,更为合理。
    ⑦彭林先生曾撰文考证《孝经》为子思所作,很有启发性。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有一定道理,可成一家之言。不过,他同时也承认,子思作《孝经》是将孔子与曾子论孝的对话编撰而成。由此可见,曾子与子思之师承关系。见氏著《子思作<孝经>新论》,《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⑧刘光胜认为,子思早年受曾子影响较大,但曾子晚年由重仁义转变为重孝,对子思的影响日渐式微。见氏著《子思与曾子师承关系新证——兼谈荀子批判思孟“五行”的深层根源》,载陈伟主编:《简帛》第5辑。对于这一观点,我 们基本是认可的。不过,刘兄的论证却存在问题。他认为,子思的思想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缁衣》、《表记》、《坊记》为代表的语录体,主要是以“子日”的形式阐发自己的思想,为子思思想的准备和酝酿期;第二个阶段是以《五行》、《中庸》、《鲁穆公问子思》为代表,用独立论著的形式进行自己学派的理论构建,为子思思想的成熟期。我们承认子思思想必然存在一个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但是如将《表记》等三篇作为子思早年思想资料,忽视了其为“孔子遗说”的性质,则可能将孔子的思想安置到了思的身上。这一观点显然是受到梁涛先生的影响。对此,我们存在不同意见。如果将“子曰”判断为子思的思想,必须有坚实的证据和有力的论证,否则便属于冒险。
    ①郭嵩焘云:“荀子屡言仲尼子弓,不及子游,本篇后云子游氏之贱儒,与子张子夏同讥,则此子游必子弓之误。”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引。
    ②当然,我们也不能排斥此处“子游”为“子弓”之讹的可能。如果是作“了弓”的话,那么子思当与子弓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了。关于子弓,我们后文有考,兹不赘述。此子弓当是孔子弟子仲弓,即冉雍。冉雍名列孔门四科之“德行”科,深受孔子推重,其能教育子思,亦属可能。只是材料阙如,我们无法确定二者之间的思想关联。
    ③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礼运》,《康有为全集》第2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6页。
    ④康有为:《孟子微·序》,见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⑤转引自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第273页。
    ⑥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31页。
    ⑦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第13-15页。
    ⑧韩旭晖:《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家思想研究的新拓展》,《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⑨蒙培元:《<性自命出>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第16页。
    ①饶宗颐:《楚简与诗乐》,载氏著:《饶宗颐新出土文献新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②戚福康、施建平二位之《子思学源辨正》一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考证。他们认为,子思的启蒙教育得益于家人,儿童时期则得到孔子及其某些弟子的教诲,少年时期受到了游的影响较大,青年时期曾子成了他亦师亦友的导师与密友,而中年起与曾子、子游及其他孔子弟子共同总结孔子的儒家学说,使儒学成为一个更有系统的学术派别。而子思之所以能够成为儒学的主要传人,正是源于他多种学术继承和总结的结果。该文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这与我们的看法有相当的一致性。不过,曾子、子游等与子思之关系因为资料缺乏,尚不能做过多的推论。而二位先生所据推论的很多根据尚有待论证,因此其结论越是具体,偏离事实的危险也就越大。
    ①魏启鹏:《<尸子>与子思之学》,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36-643页。
    ②李学勤先生在《从简帛佚籍<五行>谈到<大学>》(《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中说:“以《大学》之例律之,我们不妨说(《五行》)传文是世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或者就是世子的作品。”“我们可以设想《五行》之经文为子思之说,传文乃世子之意。”李先生虽然没有推论说世子为子思之弟子,但以经、传之例论之,则似乎可以如此推测。
    ③台湾学者杨儒宾先生主张公孙尼子与世子等可能与思孟同属一个系统,比较接近子思。见《子思学派试探》,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23页。
    ④杨儒宾:《子思学派试探》,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23页。
    ⑤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48-450页。他推测公孙尼了的生卒可能在西元前430至前370年前后。这样他可以上接子思为弟子,也可师从七十子,与班固之注相合。能够记述前422年子夏与魏文侯论乐之事,与《乐记》相合。
    ①引者注:郭先生的这一生卒年只是一个区间,即子思之生年的上限与卒年的下限。
    ①黄怀信先生曾考证过《孔丛子》的真伪,认为其中“记孔子、子思、子高的三部分均有原始材料,其文字基本上属于采辑田材料或据旧材料加工而成”。见氏著《<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黄师的考证基本上结束了长期流传的《孔丛子》“伪书说”。《孔丛子》的文献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李零、郭沂、杨朝明师等学者皆主张《孔丛子》所记孔子、子思等早期资料可信,应属于“论语类文献”或“孔子遗说”的范畴。李存山先生也考察了上博《诗论》与《孔丛子》的内在关联。(《<孔丛子>中的“孔子诗论”》,《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不过,《孔丛子》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可能属于“传闻异辞”所致,像子思与孟子的关系,便可能属于这种情况。梁涛先生认为,《孔从子》中关于了思与孟子的对话内容,当时子思之后学出于借孟子以抬高子思之儒的目的而进行的加工改造,或者说是有意篡改了子思、孟子二人的关系,这不过是子思之儒的宣传手段,却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影响到后世对思孟学派的理解。见氏著《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第41页。李健胜《从所载子思言行看<孔丛子>的伪书性质》(《史学月刊》2010年第6期)一文,通过《孔丛子》所记子思言行的分析考辨,认为其中的子思言行皆为杜撰,虽有所依凭,但无法改变其伪书性质。他从荀子的批评得出思孟学派善于假托孔子之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看法,并接续了顾颉刚先生战国时代人好造伪的说法,提出“以托名于古人的方式来表达己意是战国时代的一种学术风气”。他认为《孔丛子》的作者为了抬高子思在孔门的地位,而“极尽虚构之能事”,杜撰和加工了子思言行。我们对此不敢苟同。其中有些子思与孔子的对话,因为李氏认定子思生年有问题,所以得出了不可信的看法。我们认为,孔子祖孙的较有深度的对话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毋庸讳言,其中存在很多矛盾和不实的记载。我们认为,梁涛先生所说的子思后学改造的可能性存在,但更可能属于无意识的传闻异辞,而为孔氏后人所记录。而如果将之视为故意的虚构和伪造、杜撰似乎有诬枉之嫌。
    ②杨泽波《孟子评传》对孟了与子思的关系进行了考辨。他指出无论从时间上考证,还是从《孟子》书中的言语分析,都可以断定孟子并非直接受业于子思。但曾子和子思对孟了对孟子有过重大影响,且这种影响大大超过其他孔子弟子,则是不争的事实。见氏著《孟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29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3页。
    ②陈静:《<荀子·非十二子>与思孟学派的成立》,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第58-69页。
    ①苏瑞隆:《简帛五行篇与思盂学派再议》,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第41-50页。
    ②钟肇鹏:《思孟学派简论》,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第6-12页。
    ③梁涛先生:《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第34-59页。
    ④李锐:《古代中西方的“学派”观念比较——兼论“思孟学派”的问题》,《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修改稿见氏著《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第181-185页。
    ①李景林:《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3页。李先生认为荀子批评思孟“五行”是从天人、天道与人道或性与天道的角度立言。荀子的批评是有针对性而非偶然的随便的议论。思孟学派的存在是于史有证的。孔子以后曾子到孟子的发展,构成先秦儒学发展的主线。宋儒所谓道统系统基本上可信的。参见该书第122123页。
    ②[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7页。
    ③梁启超:《韩非了显学篇释义》,见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1126页引。
    ④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275页。
    ⑤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43页。
    ⑥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⑦颜炳罡先生、陈代波:《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张觉:《韩非子校疏》,第1235页。
    ②梁启超:《孔了》,载干春松编校:《儒家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
    ③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第114页。
    ④刘郝霞:《颜回二考》,《作家杂志》2008年第12期。
    ⑤李零:《重见七十子》,《读书》2002年第4期。
    ⑥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2-183页。
    ⑦梁静:《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研究》,陈伟主编:《简帛》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⑧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1卷,第68页。
    ①参见宫云维:《颜子生平年代诸说述评》,骆承烈编:《颜子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第4046页。宫氏对此七说皆表质疑。
    ①张剑光同意“二十九”为“三十九”之误的说法,因此他认为《史记》的断句当是:“年三十九发尽白蚤死”,则颜子享年三十九岁,当卒于鲁哀公十二年。见张氏:《颜回卒年小考》,《文史知识》1986年第7期。
    ②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于思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54-55页。
    ③蒋伯潜:《诸子通考》,第122页。
    ④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第57页。
    ⑤[清]崔适:《史记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5页。
    ①[清]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0页。按:崔述信颜子三十二岁而卒,而不信《史记》之伯鱼五十卒之记载,失之偏颇。不可从。
    ①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上海:L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103-5104页。
    ②[清]陈澧:《东塾集》卷二《书朱竹垞孔子门人考后》,《陈澧集》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7页。金鹗(1771—1819)对此表示反对。他说:“此说非也。古人著书自有体例,《论语》一书,凡孔子弟子皆称门人,其非孔子之弟子则异其辞,如‘子夏之门问交于子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不直称门人,所以别于孔子弟子也。夫子语曾子以一贯,此时曾子在夫子门,不得率其门人同侍,则问于曾子者,必夫子门人也。”程树德同意金说。见程树德《论语集释》,第263-264页。我们以为,《里仁》篇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本身已属孔门后进,曾子向“门人”解释,则此“门人”当不及曾子,其或为孔子之更小之弟子,或为曾子之弟子。可以胡兰江女士所分三种类型之第二种当之。
    ③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35页。
    ④胡兰江:《七十子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820页。
    ①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①颜炳罡先生、陈代波:《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②杨泽波:《孔孟建构道德形上学的差异及引申的两个问题》,《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
    ①杨朝明先生在《庄子故里考辨序》(载潘建荣主编:《庄子故里考辨》,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中对钟泰先生“庄了出于颜氏之儒”的观点表示肯定,进而认为庄子故里当与鲁国较近,受孔子儒学的影响较大。颜炳罡教授在《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载贾磊磊、孔祥林主编:《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441页)文也肯定了章太炎先生以来关于庄子与颜子关系的看法,以论证孔子下开九流,为诸子之源的观点。这些看法也都值得重视。
    ②[唐]韩愈:《送王秀才序》,载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宗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韩愈集》,第392页。
    ③[宋]苏轼:《庄子祠堂记》,载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宗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苏轼集》,第649-650页。
    ④杨儒宾:《儒门内的庄子》,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4辑《道德、人权与和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2-116页。关于觉浪道盛、方以智、王夫之等之观点,可参考方勇:《庄学史略》(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一书。此以上诸人之外,还有明代朱得之、焦竑、吴世尚、宣颖、陆树芝等,可见这一思潮之绵延久远、广为流布。
    ①章太炎:《国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6页。
    ②章太炎著,吴永坤讲评:《国学讲演录》,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209、213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44-145页。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90、197-198页。
    ①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7页。
    ②唐君毅:《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位之形成》,载氏著《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9页。
    ③彭吴:《论“庄出于儒”》,《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④钟泰:《庄子发微·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⑤杨儒宾:《儒门内的庄子》,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4辑《道德、人权与和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2-144页。
    ①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0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276页。
    ①[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69页。
    ②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115页。
    ①详见[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819页;陈垣:《史讳举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3页。
    ②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下)《附录》,第8384页。
    ①钱穆:《先秦诸了系年》,第93页。
    ②牛泽群:《论语札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③牛泽群:《论语札记》,第106页。
    ④刘海峰氏曾据上蔡民间传说推测漆雕开卒于孔子厄于陈蔡之时,只是聊备一说而已。详见刘海峰:《漆雕氏之儒考论》,《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
    ⑤刘九伟:《漆雕氏之儒论》,《天中学刊》2003年第4期。
    ⑥刘海峰:《漆雕氏之儒考论》,《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
    ①牛泽群:《论语札记》,第106页。
    ②罗焌:《诸子学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4页。
    ③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98页。
    ④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下)《附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①张觉:《韩非子校疏》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236页。
    ②钟肇鹏《说漆雕氏之儒》,《求是斋丛稿》上册,成都:巴蜀书社,2001,第382页。
    ③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第115页。
    ④刘海峰:《漆雕氏之儒考论》,《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
    ⑤钱穆:《先秦诸了系年》,第93页。不过,钱先生在另一处有表现出较为游移不定的态度。钱穆先生之说。他在《先秦诸子系年·诸子攟逸》中云:“《论衡·本性篇》谓必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性情,与世子相出入。余考公孙尼子乃荀子弟子,此书论性情,折衷孟、荀两家之见,显出荀子后。王氏谓漆雕开者,或即据《漆雕子》书中称引所及。疑此十三篇书,亦出战国晚世,而传述漆雕子之说,与《宓子》十六篇同出后人撰述。班氏以其书名《漆雕了》,遂疑为漆雕启之后。或启自有后人为此书,亦未可知。要非《说苑》之漆雕马人也。”见《先秦诸子系年》,第572页。
    ⑥刘咸炘:《刘咸炘学术论集·子学编》上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24页。
    ⑦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48页。
    ①蒙文通:《漆雕之儒考》,载氏著《儒学五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62页。
    ②详参宋立林、孙宝华:《读<儒行>札记》,《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③陈奇献:《韩非了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131页。
    ①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第342-343页。
    ②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第343页。
    ③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第201-209页。
    ④梁启超著,干春松等编校:《儒家哲学》,第51页。在另一处,梁任公亦有相似表述:“漆雕氏之儒,是漆雕开传下来。……或者《孟子》书中的北宫黝、孟施舍,都是这一派,也未可知。”见《儒家哲学》,第188页。
    ⑤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第148-149页。
    ⑥刘咸忻:《刘咸忻学术论集·子学编》上册,第25页。
    ①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第349页。
    ②刘九伟:《漆雕氏之儒论》,《天中学刊》2003年第4期。
    ③刘海峰:《漆雕氏之儒考论》,《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
    ④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之《附录》,第91页。
    ①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35页注引。
    ②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1131页引。而钱穆先生对此提出异议。他说:“今按漆雕开从游,当在孔子晚年。(参读《考辨》第二九。)而漆雕马人事尝事臧氏三世。文仲卒于鲁文公十年,前孔子之生尚六十六年。及事文仲者,岂得与孔子相问答?《说苑》妄也。即谓果有其人,亦在漆雕开前。(李氏《尚史》云:“《说苑》马人尝事臧氏三世,与开不仕者正相反,非开,明矣。而弟子中又无所谓漆雕马人者。《家语》作漆雕凭,亦无之。”此辨开非马人,而并疑马人之无其人。)乌得为其后人哉?叶说殊疏。”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572-573页。其实,钱穆先生之说不可从。因为《说苑》及《家语》所载孔子与漆雕马人(憑)的对话并非虚构。其之所以产生误解,在于“事”字,此“事”字,并非服侍事奉之义,而是假为“视”,作“看待”讲。详参杨朝明师、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114页。
    ③[清]王先谦:《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56页。
    ①梁启超:《儒家哲学》,第188页。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50页。
    ③梁启雄:《韩子浅解》,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92页。
    ④王遽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第131页。
    ⑤李耀仙:《辟韩非“儒分为八”说》,载氏著《先秦儒学新论》,第88页。
    ⑥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第116页。
    ⑦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张岂之主编:《中国儒学思想史》,赵吉惠等主编:《中国儒学史》、刘蔚华等主编:《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等皆从此说。
    ⑧梁启雄:《苟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11—412页。他考察了文献记载之后,指出:古书均作孙,只有司马迁《史记》作荀。可见,荀子原应作孙卿。
    ⑨周予同:《从孔子到孟苟》,载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811页。
    ⑩此意陈奇献已阐明。并云:“且公孙氏本可省为孙氏,王先谦《荀子集解》卷首云‘孙卿者,蓋郇伯公孙之后,以孙为氏也’,即其例。《圣贤群辅录》云‘公孙氏传易’,当即此人。”见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27页。
    11张觉:《韩非子校疏》下册,第1236页引。
    12当然,也有学者据此认为此公孙氏乃公孙段。清儒朱彝尊《经义考》云:“儒分为八,其一公孙氏传《易》者也,《群辅录》有明征而未详其名。考《晋书》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发魏王冢,得竹书《易》五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二篇,此则公孙氏之《易》矣。……今考定传《易》者为公孙段。”见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102页。不过,这一看法可靠性不不大。故几乎无人从之。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91页。
    ②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102页。朱氏对此说并不认可。不过,其理由并不充分。
    ①阮廷焯:《先秦诸子考佚》,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第33-34页。转引自廖名春先生《<缁衣>作者问题新论》,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第167页。
    ②田君:《公孙尼子与<乐记>新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田先生在文中列出几条证据,从尼与龙的形、音、义等三个层面予以论证,认为公孙龙乃公孙尼之讹。对于这几条证据,笔者专门请教了古文字学者侯乃峰博士,他对该文的论证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一、公孙龙字子石,《经义述闻》所录《春秋名字解诂》第562页认为“龙”读为“砻”,意思为厉石(磨刀石),已将“名”与“字”的关系解释的很清楚了。而此文却认为名字“义未比附”。——该文也引《春秋名字解诂》,但恐没细查看过。二、该文所引甲骨文字形的“能”字形,说“皆无左旁”,显然是误解,甲骨文标准的字形作,能身部份后来演变(通过添加饰笔等方式)而成为“能”字右部,该文作者将甲骨文方向颠倒的“能”字形拿过来作例子,谬误显然。——而且,他所引的那个字形是不是“能”字,尚存争议。三、说“尼”与“龙”字形“相似”,更是不可信,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恐没有讹混的可能。四、龙身舆龙头部份字形分离,可能要到秦汉时期才完成,该文将不同时代的字形放在一起比较,并认为字形相近,也是不妥当的。”在此谨对侯兄之赐教表示感谢。
    ③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农>综合研究》,第449页。
    ①《史记·索隐》:“然《庄子》所云‘坚白之谈’,则其人也。”《史记·正义》:“《家语》云卫人,《孟子》云赵人,《庄子》云‘坚白之谈’也。”皆将此公孙龙视为名家之公孙龙。我们认为,其误显然,不值一驳。《孔丛子》载有其佚文,其年代与孔子相差远甚,不可能为孔门弟子。其实,古人名字相同并不奇怪。
    ②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第450页。
    ③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第449页。对于公孙尼子的时代,也有学者提出为汉武帝时人,见丘琼荪:《<乐记>考》,收入《乐记论辨》。此说谬甚,因未引起影响,故姑置不辩。
    ④杨公骥:《公孙尼子的乐记及其艺术理论》,《乐记论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23页。
    ⑤郭沂:《当代儒学范式——一个初步的儒学改革方案》,载《国际儒学研究》第16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
    ①陈来:《荆门竹简之<性自命出>篇初探》,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309页。
    ②吴静安:《公孙尼子学说源流考》,《南京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③李学勤先生:《周易经传溯源》,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年,第86—87页。
    ④杨儒宾:《子思学派试探》,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23页。
    ⑤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第449页。
    ⑥陈来:《荆门竹简之<性自命出>篇初探》,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笫20辑,第309页。
    ⑦李学勤先生:《周易经传溯源》,第87-89页。
    ①李存山:《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276页。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573-574页。
    ③王梦鸥:《公孙尼子与<乐记>》,载郑良树编:《续伪书通考》上册,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第623页。
    ①赵德波:《再论<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术史》也持此种看法。他们说:“在《乐记》中,和《乐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文字,以片断零星的形式分散出现在《乐论》、《乐象》、《乐情》、《乐化》四篇之中,完全不管《乐论》原文的次序和结构,在需要的时候就去除其中的几句或几段塞进去,有时稍作改写,使之与上下文衔接。这只能解释为《乐记》作者在写作《乐记》时采取引述了《乐论》的文字。……如果反过来说,是荀子的《乐论》抄了《乐记》的文字,那就是说《乐论》是荀子把分散在《乐记》中的若干句、段抄出来,然后重新加以编排,拼凑敷衍成文的。很难设想如此编排拼凑的东西,能具有象《乐论》那样一气呵成、严密完整的结构。……而且荀子这样的思想家、文章家,恐怕也不需要十这种抄袭成文的事情。另外就文章的水平说,《乐论》大大超过《乐记》,是先秦散文中很有气势的优秀之作,这显然是荀子文章所特有的风格,与《乐记》的杂凑不同。”对此,赵德波进行了反驳。赵氏的理由是:“其一,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条件下说‘荀子这样的思想家、文章家,恐怕也不需要干这种抄袭成文的事情’,不对《荀子》作一系统的考证不能下如此之结论。再说,荀子之文大多为论辨文,行文之中难免会引用当时所谓的经典来证成己说,这并非抄袭的问题。试想现今我们与议论性质的文章引用经典不也是一常用的手段吗?事实上,荀子作为儒家的集大成者,其《乐论》显然也是继承和借鉴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其中很可能就包括了公孙尼子的思想。其二,李、刘二人忽视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由粗转精的规律,既然荀子的文章水平大大超出了《乐记》,那么正常情况下应是荀文晚出。”见赵德波:《再论<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③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此条首先为胡兰江、李锐博士等指出。
    ①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69页。
    ②这一例子已经薛永武《从先秦古籍通例谈<乐记>的作者》(《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一文指出。
    ③这一点亦有学者进行了讨论。李学勤先生持此论,见其《周易经传溯源》,第85-86页。陈野在《从文献比较中看〈乐记)的撰作年代》(《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一文中也作了细致地比较和分析,其结论是《吕氏春秋》中的《适音》、《音初》运用了《乐记》的观点。《乐记》中的同文的篇章应早于《吕氏春秋》产生。
    ④赵德波虽然否定了“刘德说”、“荀子说”,但他也不同意“公孙尼子说”。他认为,相比之下“公孙尼子说”比“荀子学派说”和“河间献王、毛生说”更具说服力。然而虽然郭店楚简的重见天日给“公孙尼了说”提供了新的证据,但是该证据还是旁证不是直接证据,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公孙尼子说”还是不能成为定论。他的结论是:《乐记》并非成于一人一时,其大部分的原始篇章应出于孔门“七十子后学”之手,且其大部分篇章应成于《荀了·乐论》之前,之后虽经过了秦汉儒生的润色加工和部分的附益,但其材料的性质没变。我们认为,“公孙尼子说”当然无法定论,但无疑公孙尼子是最有可能的《乐记》“作者”。
    ⑤[清]孙诒让:《札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3页。他认为,“养气”当是篇名。[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47页)从之。
    ①王遽常:《诸子学派要诠》,第132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278页。
    ③梁启超:《韩非子显学篇释义》,《饮冰室合集》第10册《专集》之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④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1127页。
    ⑤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41页。
    ⑥《韩非子·说林》下云:“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通“赝”)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而《吕氏春秋·秋季纪·审己》:“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 侯日:‘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鼎也,以免国也。臣亦有国于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于是鲁君乃以真岑鼎往也。”《新序》亦略同。这两个故事非常相近,但后二者皆以事件的主角为柳下惠。可能乐正子春与柳下惠二人皆以“信”为人所传颂,故有传闻异辞。无论如何,在韩非子眼中,乐正子春以“信”著,为一大儒。
    ①颜炳罡先生:《“儒分为八”的再审视》,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第145页。
    ②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③李耀仙:《先秦儒学新论》,第86页。
    ④而颜炳罡先生则以为,曾子思想比较庞杂,而乐正子春等人对曾子的思想各有发展,进入战国中后期,单居离、 沈犹行等门人的影响式微,而乐正子春之子孙及其弟子沿着曾子孝道观念充分发挥之,形成迥异其他学派的乐正氏之儒。如此,以乐正氏之儒代替曾子之儒更能体现该学派的特征,凸显它与其他学派的不同。见其《“儒分为八”的再审视》。颜先生的分析自有其道理,但我们认为,韩非子非学术史家,他之列儒家八派,并非客观的陈述。梁涛先生对此也有解释。他说韩非子所列儒家八派有乐正氏之儒而无曾氏之儒,说明曾了之后又有乐正子春一派兴起,其影响甚至压倒了曾子。见《“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儒林》第1辑,第154页。
    ①详参刘光胜《<戴礼记·曾子>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1-106页。
    ②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1127页。
    ③颜炳罡先生:《“儒家八派”的再审视》,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第145页。
    ④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第15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49-150页
    ②姜广辉:《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载氏著:《义理与考据》,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6页。
    ③李存山:《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275-277页。
    ④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1126-1127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第八,李学勤先生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三(三之一),李学勤先生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7页。
    ②李学勤先生:《周易经传溯源》,第89页。
    ③胡兰江女士虽然充分肖定了陈奇猷的说法,但她又说更倾向于认为仲良氏之儒是传子夏之学的。见《七十子考》,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0页。
    ①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878-879负。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86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下册,第1192页。林按:关于近代以前学者对《礼记》之成书及真伪的不同意见,《伪书通考》所载甚详,可以参看。见该书第327-341页。
    ②顾颉刚:《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176页引。本文转引自《<礼记>成书考》第13页和彭林《郭店楚简与<礼记>的年代》。
    ③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5-48页。钱玄先生以为,大小戴《礼记》有成于孔门第三代者,如《乐记》、《坊记》、《表记》、《缁衣》、《中庸》、《曾子问》、《曾子》十篇等;有成于第四代及四代以后者,如《檀弓》、《祭义》、《杂记》等。
    ①赵逵夫:《<礼记>成书考序》,载王锷:《<礼记>成书考》,第15页。
    ②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5页。
    ③彭林先生在郑玄基础上,将《礼记》四十九篇分为三类,其中通论类,除了包括原郑玄所列16篇之外,另将《乐记》、《礼器》划入。我们认为这是可取的。见《郭店楚简与<礼记>的年代》,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第44页。
    ④[清]卢文弨:《新刻大戴礼跋》,《抱经堂文集》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页。
    ⑤姚、黄之说见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57、6061页。
    ①参黄怀信师:《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之《前言》;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之《前言》。
    ②[宋]王柏:《家语考》,《鲁斋集》卷九,四库全书本。
    ③详见顾颉刚:《孔子研究讲义按语》,载《中国典籍与文化》第7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家语》伪书说在海外也有很大影响,比如日本学者对该书多不信任。如武内义雄、服部宇之吉等;不过,西方学者对此的认识,稍有进步。克拉默斯认为,该书是一部由王肃窜入部分内容的汉以前及汉代早期关于孔子传说的纂辑本。但仍相信王肃曾经伪造了其中的一部分。详见[英]鲁惟一主编,李学勤先生等译:《中国古代典籍导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3-278页。
    ⑤李学勤先生:《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①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与<孔子家语>》,《国学研究》2000年第7卷。
    ②王承略:《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8卷第3期。
    ③陈剑、黄海烈:《论〈礼记〉与<孔子家语>的关系》,《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5期。
    ④杨朝明师:《<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杨朝明师、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代前言”。杨先生关于《家语》的研究成果丰硕。如《<孔子家语·颜回>篇与“颜氏之儒”》,《颜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3年;《(礼记·孔子闲居)与(孔子家语)》,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庞朴主编:《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读(孔子家语)札记》,《文史哲》2006年第4期;《<孔子家语·执辔<篇与孔子的治国思想》,《中国文献学从刊》第一辑,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孔了家语〉“层类造成”说考辨》,《古籍整理研究》2009年第1期;《<孔子家语·致思>篇研究》,《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台北《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10月号;《(家语)与〈史记〉“孔子弟子传”比较研究》,台湾佛光大学主办的“第一届世界汉学中的‘《史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6月26—29日;《子游生年与<礼运>的可信性问题》,《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等。在其指导下的学位论文亦有不少。如《孔子与老子关系研究——以(孔子家语〉为中心》(孙海辉,2004)、《清代<孔了家语>研究考述》(化涛,2006)、《王肃(孔子家语注)研究》(王政之,2006)、《<孔子家语>与孔子弟子研究——以(弟子行)和(七十二弟子解)为中心》(刘萍,2006)、《孔了家语三序研究》(魏玮,2009)等硕士论文;以及王政之《出土文献与<孔子家语>研究》、化涛:《历代<孔子家语>的流传与研究》(均载韩国东洋古典学会编:《东洋古典研究》第21辑,2004年)、宋立林:《读<儒行>札记》(《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等。
    ⑤李传军:《<孔子家语>辨疑》,《孔子研究》2004年第2期。
    ①参宁镇疆:《(家语)的“层累”形成考论》,《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层累”非“作伪”——再论今本《孔子家语》的性质》,《学术界》2009年第5期。另参:《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相关章次疏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5期:《由出十文献冉说(孔子家语)一书的性质及成书过程》,台湾《孔盂学报》,第82期,2004年;《(孔子家语〉佚文献疑及辨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4期;《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的初步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2期;《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与(孔子家语〉相关之章题考证》,台湾《书目季刊》第42卷第1期(2008年);《今传宋本(孔子家语)源流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4期等文。
    ①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83页。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32-134页。
    ③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第100-101页。
    ④裴传永:《“大同小康”之论非关孔子辨》,《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
    ⑤[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15页。
    ①[清]朱彝尊著,林庆彰等校:《经义考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②杨朝明师、卢梅:《了游生年与<礼运>的可信性问题》,《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本文对此多有参考。
    ③转引自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72页。
    ①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第388页。
    ②蒋伯潜:《诸子通考》,第120页。
    ③司马贞此语易生歧解。此语既可理解为他赞同子游为吴人说,又可理解为吴郡之言偃冢为吴郡人所假托,所谓“人为”是也。如果理解为后者,则更能证明以言偃冢在吴地而子游为吴人之不足据。
    ④[清]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215页。
    ⑤工遮常:《诸子学派要诠》,第108页。
    ⑥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第101页。
    ⑦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第276-277页。
    ①关于这些问题,可以参考杨朝明师、宋立林主编之《孔子家语通解》之相关篇章的“序说”部分,尤其是关于《礼运》与子游问题,可参考杨朝明师:《(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杨朝明师、卢梅:《子游生年与<礼运>的可信性问题》,《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
    ②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414-419页
    ③郭沂:《<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郭沂先生在《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一书的《绪论》中则提出四分法,第四部分为子思门人的著作,将《大常》(《成之闻之》)、《尊德义》、《有性》 (《性自命出》上部)、《求心》(《性自命出》下部)、《六德》以及《大学》等五篇归入。我们对此表示异议。故不从。
    ①此说见于《隋书·音乐志上》所引沈约“奏答”云:“窃以秦代灭学,《乐经》残亡。至于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其内史丞王定,传授常山王禹。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向《别录》,有《乐歌诗》四篇、《赵氏雅琴》七篇、《师氏雅琴》八篇、《龙氏雅琴》百六篇。唯此而己。《晋中经簿》无复乐书,《别录》所载,己复亡逸。案汉初典章灭绝,诸儒捃拾沟渠墙壁之间,得片简遗文,与礼事相关者,即编次以为礼,皆非圣人之言。《月令》取《吕氏春秋》,《中庸》、《表记》、《防记》、《缁衣》皆取《子思子》,《乐记》取《公孙尼子》,《檀弓》残杂,又非方幅典诰之书也。”
    ②[唐]陆德明(约550-630)《经典释文》卷十四《礼记音义·缁衣》题下注云:“《缁衣》,刘瓛云:公孙尼子作也。”(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1页上)刘瓛(434-489)为南齐经学家,早于沈约。
    ③[清]钱大昕:《潜研堂集》上册,第287页。
    ④[唐]徐坚:《初学记》卷21《文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⑤程元敏:《<礼记·中庸、坊记、缁衣>非出于<子思子>考》,载《张以仁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上册,台北:学生书局,1999年,第1-47页。
    ①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第70-71页。
    ②虞万里先生认为,《缁衣》属于《子思了》,他编辑整理孔子遗说,而公孙尼子如果曾入了思之门或有接触,对《子思子》的篇章予以加工也在情理之中。见氏著《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第449-450页
    ③这种看法虽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仍有不少学者依然将《中庸》视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如孔德立先生。他虽然对怀疑《中庸》为子思作的诸种观点进行批驳,但他也不同意将之区分为不同片段的看法。见其《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第94-114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3-278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91-137页。
    ③蒋伯潜说将《中庸》分为五大段。第一大段包括第2至第11章,以记孔子之言为主,时代最早:第二大段包括第12至第19章,虽亦记言,但已加以伸说,与《缁衣》、《坊记》、《表记》等相似;第三大段为第20章前半段,尚为记言体,但已为多藻饰,多排比的长篇议论,与《哀公问》、《儒行》、《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相似。第四大段包括第20章后半段以下至第26章,为纯粹之议论文;第五大段包括第27至第33章,全为赞扬之辞,旨愈玄而文愈华,时代最晚。此五大段中前二段,或即子思所作之《中庸》,后三段则为子思后学说《中庸》者所附加,而其撰述,亦非出于一人,成于一时。其最迟者,或在秦始皇统一之后。见氏著《诸子通考》,第339-340页。林案:蒋氏说可商。孔门关于孔子之言行记载,存于《论语》、《孔子家语》、《礼记》为大宗。蒋氏据清儒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九(《陈澧集》第2册,第164-167页)关于战国儒书记言之体分为三种的看法,将《中庸》分为三种不断演进之文体,以定其年代早晚。我们认为,这三种记言体,未必为纵向演进的关系,也可能为共时性并存关系。孔子与弟子之对话,绝非仅如《论语》之短章,《论语》之所以不同于《家语》、《礼记》当与孔安国所谓“正实而切事”的选择有关。杨朝明师曾谓《论语》为“孔子语录”,则《家语》等则为“孔子文选”,可谓切中要害。李零先生也曾提出,《论语》的编辑问题,他将之与《毛主席语录》的做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论语》与《仲弓》或《礼》大小戴记等相关文献之间是后者从前者演义还是前者从后者摘录,两种情况可能都存在,但很多是《论语》摘录了一些谈话或对话的繁杂记载。见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98-299页。不过,蒋先生将《中庸》分为两大部分,方向是对的。但他将后三段认为是子思后学的撰述,则失之矣。李零先生也曾提出,《论语》的编辑问题,他将之与《毛主席语录》的做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论语》与《仲弓》或《礼》大小戴记等相关文献之间是后者从前者演义还是前者从后者摘录,两种情况可能都存在,但很多是《论语》摘录了一些谈话或对话的繁杂记载。见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98-299页。
    ④郭沂:《<中庸>成书问题辨证》,《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⑤梁涛先生:《郭店楚简与<中庸〉》,《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卷。见孔子2000网“梁涛文集”
    ⑥杨朝明师:《<中庸〉成书问题新探》,《齐鲁文化研究》第3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亦载杨师《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书房,2008年,第275-292页。
    ⑦黄以周在辑录《子思子》佚文时,首先注意到《淮南子·缪称训》与子思书的密切关系,并将见诸《缪称训》的子思佚文一一标明,并断言:“《淮南子·缪称训》多取子思书。”总共有十二条散见于其他典籍的子思书佚文又见于《缪称训》。黄氏弟子曹元忠先生有《上黄元同师论子思子书二》(载氏著《笺经室遗集》,王欣夫辑,吴县王氏学礼斋排印本,1941年),曾专论《淮南子·缪称训》与《子思子·累德》篇问题,开探索二者关系之先声。杨树达先生在《淮南了证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校读《缪称训》时说:“此篇多引经证义,皆儒家之说也。今校知与《子 思子》佚文同者凡七八节之多,疑皆采自彼书也。惜《子思子》不存,不得尽校耳。”(第92页。)刘乐贤指出:“杨树达等前辈学者的研究,己足以证实《缪称》与《子思子》有密切关系。据此,我们虽不能说《缪称》全部取自《子思子》,但可以肯定,《缪称》保存的子思学派思想必定相当丰富。”(《(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郭沂先生的考证最为翔实,在前人基础上,更进一步与其他可信为子思著作的文献进行了思想的比较,指出了其间的密切关联。进一步确定了该篇主体部分即《累德》的说法。见其《<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
    ①孙纪文认为,《缪称训》属于思孟学派的作品,但非先秦作品,当属于汉初的思孟学派所作。见氏著《淮南子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172-186页。我们认为,《缪称训》显然是汉初淮南王刘安门下儒家思孟一系所“作”,而此“作”又是根据了思、《累德篇》予以加工、改造的。因此,我们认为郭沂先生考察的结论:《缪称训》的主体部分属于《累德篇》只能是大体可信,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汉代初期思想的时代痕迹,不能完全将之视为子思作品。
    ②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其实,此前倪上述己发此论:《孝经》“断然与《大学》《中庸》同出于子思子”。见陈铁凡:《孝经学源流》,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本,1986年,第50页引。当然,近代以来以为《大学》成书于汉代的观点,如冯友兰、蒋伯潜等之说可为代表。这种观点是极为错误的。
    ③[清]钱大昕:《潜研堂集》上,第41页。
    ④冯友兰:《新原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80-81页。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371、372页。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第22页。
    ②刘大钧、林忠军:《易传全译》,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5页。
    ③刘大钧:《周易概论》,第15页。
    ④蒋伯潜以为《孝经》当作于西汉末。徐复观先生亦认为,《孝经》当作于汉武帝末年。此说为《孝经》晚出之代表。见蒋伯潜:《诸子通考》第349-358页;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⑤钟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亦载氏著《孔子、儒学与经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87页。伏俊连:《<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张涛:《<孝经〉作者与成书年代考》,《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期。
    ⑥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383—390页。舒大刚:《<孝经>名义考——兼及〈孝经>的成书时代》,《西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梁涛先生:《乐正氏之儒的“泛孝论”及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上、下),《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⑦胡平生:《〈孝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8页。
    ⑧彭林:《子思作<孝经>说新论》,《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孝经》成书问题有近十种说法。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该书当与曾子有密切关系,当是曾子后学。乐正子春与子思,皆为曾子弟子,皆有可能。但历来持“子思说”者甚寡。只有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七引冯椅之说,陈铁凡《孝经学源流》引倪上述说“断然与《大学》《中庸》同出于子思子”,叶绳翥“夫子口授,曾子手记,子思又修之”之说与之相近。郭沂分析认为,“子思说”纯属臆测,最不可信。黄开国先生则认为,该书《孝经》一书系由儒家学者综合孔子、孟子、荀子及以乐正子春为代表的孝道派的孝道理论而成,其成书当不会太早。见《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东岳论丛》2005年第3期。彭林先生根据郭店简所看到的先秦古籍实例,对传统上否定《孝经》真实性的观点予以批评,肯定了《孝经》与孔子思想的密切关系。并根据该书体例与《缁衣》、《表记》、《坊记》等子思之书的文风,与郭店简的时代性的比较,推断该书当出于子思所作。他还指出了《坊记》的几条可能属于《孝经》的错简。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⑨虞万里先生相比较了《孝经》与《缁衣》之后,指出二文在行文形式与篇题命意等方面相同,二者可以推定为同一时代同一学派的作品。他认为,孔子为《孝经》第一作者,曾子则为第一整理者。而了思接闻于曾子,记录、类编《孝经》之可能不能排斥。而从《孝经》与《缁农》、《坊记》、《表记》、《中庸》论孝之章节比较,更加密切了该文与子思的关系。并进而推论《缁衣》之成型当在《孝经》之后。见氏著《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第397403页。我们认为,虞先生的说法是可信的。李零先生也曾经主张《缁衣》和《孝经》的情况类似。后来他放弃了这一看法。不过,对于《孝经》而言,他认为,孔子和曾子都可以称为《孝经》的作者,只不过孔子和曾子属于“作”、“述”相继的"co-author"。见《郭店楚简校读记》第71页。这一看法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⑩李文玲:《<孝经>为子思新撰考》,《管子学刊》2002年第2期。
    ①伏俊连:《<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
    ②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③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66368页;又见于《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37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375页。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371页。
    ⑥李学勤先生:《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亦载《李学勤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63-371页。
    ①[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载《汉制考汉书艺文志考证》,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8页。
    ①参见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第8890页。
    ②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354-361贝。
    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第72负。
    ④彭林先生对此说持异议。他认为,孔子每每要求弟了学《诗》《礼》,而无要求学习《书》的记载,孔子没有征 引《诗》《书》的习惯,《缁衣》、《表记》、《坊记》等篇中所引《诗》《书》非孔子所引,当是子思所加,属于引《诗》《书》以“述仲尼之意”,是子思的创造,这是体现子思学派特色的地方,虽非子思本人的话,但却可以表明子思思想的特点,并以此体例论证《缁衣》等篇与《孝经》等同属子思之儒的作品。见其《了思作<孝经>新论》。对此,我们认为,彭先生的推论过当。《孔子家语·弟子行》中有“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论语》中虽然引《书》之例甚寡,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孔子无引《书》之习惯。虞万里先生则折衷其说,以为《缁衣》所引之《诗》《书》不排斥其少量或个别为孔子所引,但大部分当是子思后学在纂辑和传授过程中遵循春秋、战国以来赋诗引诗之风气,选择足以阐发章旨亦即孔子思想的《诗》《书》文句先后增饰而成。见《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第308页。这一看法经过详实的考证,我们认为大体是可信的。只是我们还是无法区别哪些是孔了所引,哪些是后学所增。不过,这并不妨碍《缁衣》等篇为“孔子遗说”的总体判断。
    ①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第282-308页。
    ①梁涛先生:《郭店竹简与思盂学派》,第239、250页。
    ②刘光胜:《〈大戴礼记·曾子>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52-154页。
    ③宋立林:《思孟学派:义理与考据之间——梁涛先生访谈录》,《现代哲学》2010年第4期。
    ④王葆玹:《晚出的“了曰”及其与孔氏家学的关系》,载《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第1820页。
    ①廖名春先生:《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载氏著《中国学术史新证》,第149页。
    ②吕思勉:《经子解题·论读子之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8-108页。
    ③以上论述参考宋立林:《孔了“易教”思想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④陈桐生:《孔子语录的节本和繁本——从<仲弓>看<论语>与七十子后学散文的形式差异》,《孔子研究》2006年第2期。
    ①载于联凯、颜世谦主编:《颜子研究论丛》,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64-72页。
    ②颜炳罡先生、陈代波:《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颜、陈二位先生对《孔子家语·颜回》篇所载的颜回问“成人之行”的记载与颜回和《易》的关系进行了联系,我们的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
    ①对《孔子家语·颜回》“成人之行”一节文字所反映的孔子与《易》之关系,不仅颜炳罡教授等予以揭示,进行了分析,而且李锐博士也对此有很好的分析。他将孔子所作答语与《易传》诸篇进行了认真的比对,寻找出其间的密切关系。他指出,如果这一记载可信,那么,孔子赞《易》,可能在颜回在世时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根据《史记》,《春秋》是孔子最后的事业。若然,则就孔子赞《易》来说,后学主要只是对孔子之语进行了整编、发挥、补充,且有传闻之异。因此,后儒口传孔子作《易传》,合乎古书通例。见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以郭店、上博简为基础》,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79-84页。
    ①高华平:《颜渊之学及<庄子>中的颜渊》,载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笫136页。据该文,高氏尚有《仁者爱人与仁者自爱》待刊稿,对郭店简的“仁”(从身从心,上下结构的战国“仁字)字字形予以义解。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47-248页。
    ③关于颜回之“自省”精神,可参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①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①很多学者对此记载的可靠性表示怀疑,如周勋初先生以为,此段文字“既无其他文献作旁证,而且与有关孔子的一些真实记录也不合”。见周勋初:《“登高能赋”说的演变和刘勰创作论的形成》,载《周勋初文集》第3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47页。转引自高华、平《颜渊之学及<庄子>中的颜渊》,载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4辑,第138页。而陈少明先生则以为这段资料及其他大量的见于《家语》、《荀子》、《说苑》、《韩诗外传》等的相关孔子及孔门弟子的记载,皆应看作“《论语》外传”,是儒家后学在《论语》的基础上的铺陈演绎,属于传说、故事,是精心创作的、虚构的,绝非实录。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尽管承认这些记载存在着“浮说”等各种问题,也必然经过了汉人的整理,但是率尔将之视为虚构,期期以为不可。见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80-103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第126页。
    ②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90 页。
    ①梁涛先生:《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第92页。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③梁启超著,十春松编校:《儒家哲学》,第188页。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31页。
    ⑤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第112页。
    ⑥[宋]邢昺:《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第148页。
    ①诸家之注释,可参程树德:《论语集释》,第778-779页。
    ①王天海:《荀了校释》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34页引。
    ②程石泉:《论语读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336页。
    ③颜炳罡先生:《“儒分为八”的再审视》,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第136页。
    ④宋晨吴:《子张从政辩》,《古籍整理研究》2009年第3期。
    ①黄怀信师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第846-881页。另外参考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第800-827页。《孔子家语》文本参考杨朝明师、宋立林主编:《孔了家语通解》,第250260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26-131页。
    ①丁原明:《子张之儒对原始儒学的继承与偏离》,《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6期。
    ②王开文:《了张之儒述评》,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③甄洪永:《论了张氏之儒在墨家形成中的历史地位》,《武陵学刊》2010年第5期。
    ④韩愈:《读墨子》,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宗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韩愈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252页。
    ⑤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279页。
    ①当然,用词有异,如另有梁启超“游侠派”,胡适之“武侠派”,章太炎、钟肇鹏“儒侠派”等说法,但意思大体相同,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第297页。
    ②[宋]黎站德编:《朱子语类》,第712-718页。
    ①吴林伯:《论语发微》,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56页。
    ②钱穆先生则认为世硕、公孙尼子皆出于荀子之后。宾四先生云:“《论衡·本性篇》:‘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今按当孟子时论性者,告了日:‘性无善无不善’,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世子》则谓‘性有善有恶’,盖出三说之外,两取孟、荀以为说。其书应出荀卿后。《春秋繁露·俞序篇》亦引《世子》,其书据《春秋》发议,尤为晚出一证,殆与公孙尼了同时耳。班《注》以为陈人,陈亡远在前。《论衡》谓之周人,不知谓周代人耶?抑周地人耶?与班异,无可定。”又云:“则公孙尼子殆荀氏门人,李斯、韩非之流亚耶?沈钦韩曰:‘《荀子·强国篇》称公孙子语’,则其为荀氏门人信矣。杨惊以公孙子为齐相,殊无据。盖本下文荀卿子说齐相而妄臆之尔。又篇中讥之曰云云,正公孙子讥子发,而杨惊谓公孙子美子发,荀子讥之,亦误。《汉志》谓是七十子弟了者已失之。《隋志》乃谓其似孔子弟子,则所失益远矣。”见《先秦诸了系年》第573-574页。林案:钱说非是。
    ③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第110页。
    ①陈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儒学的人性论》,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第32页。
    ②曹建国:《子游与性自命出》,简帛研究网,2003-8-14。
    ③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第191-192页。
    ①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第201-209页。
    ②张觉:《韩非子校疏》下册,第1240页。
    ③章炳麟著,徐复注:《馗书详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73页。
    ①蒙文通:《漆雕之儒考》,载氏著《儒学五论》,第61页。
    ②钟肇鹏:《说漆雕氏之儒》,《求是斋从稿》上,第381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277页。
    ④张觉:《韩非子校疏》下册,第1240页。
    ⑤庞朴主编,马勇撰稿:《中国儒学》第1卷,第70页。
    ①李零:《侠与武士遗风》,《读书》1993年第1期。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49页。
    ②[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九,《陈澧集》第2册,第167页。
    ③[唐]来鹄:《儒义说》,见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九所引,《陈澧集》第2册,第167页。
    ④[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77页。
    ⑤[清]孙希口.:《礼记集解》,第1398页。
    ⑥[元]陈澔:《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461页。
    ⑦[清]孙希旦:《礼记集解》,第1410页。
    ①熊十力:《读经示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②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89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21页。
    ④黄坚:《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年,第176177页。
    ⑤[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九,《陈澧集》第2册,第167页。据陈澧言,张横渠之说不见《张子全书》,卫湜《礼记集说·统说》引之。
    ⑥王锷:《<礼记>成书考》,第52页。
    ⑦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92页。
    ①刘咸忻著,黄署晖编校:《刘咸炘学术论集·哲学编》上册,第82、84页。
    ②章太炎:《<儒行>要旨》,载马勇主编:《章太炎讲演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③本文所引《家语》,皆出杨朝明师、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一书,下不出注。
    ④章太炎:《<儒行>要旨》,载马勇主编:《章太炎讲演集》,第119-120页。
    ①黄怀信师、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37页。
    ③[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4页。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1页。
    ⑤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⑥[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5页。
    ①王锷:《<礼记>成书考》,第4344页。
    ②骈于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8-50页。
    ①蒙文通:《儒学五论》,第62页。
    ①陈来:《战国时代“儒”的刻画与论说》,《中华国学研究》创刊号,第136-158页。
    ②章太炎:《<儒行>要旨》,《章太炎讲演集》,第118-121页。
    ①熊十力:《读经示要》,第97页。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第95-96页。
    ③徐泽荣:《<儒行>今述》,孔子2000网站,2007-1-13。
    ④阮元说:“《大戴》十篇皆冠以‘曾子’者,戴氏取《曾子》之书入于杂记之中,识之以别于他篇也。”见其《曾子十篇注释》。梁涛先生等很多学者也已指出这一点。参梁涛先生:《上博简<内礼>与<大戴礼记·曾子>》,简帛研究网2005-6-26。
    ①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40页。
    ②张心澂:《伪书通考》,第341页。
    ③[英]鲁惟一主编,李学勤先生等译:《中国古代典籍导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85页。
    ④[日]津田左右吉:《论语と孔子の思想》,东京:岩波书店,1946年,第65页。
    ⑤[清]钱大昕:《潜研堂集》上,第462页。
    ⑥[清]卢文弨:《新刻大戴礼跋》,《抱经堂文集》卷八,第118页。
    ①刘光胜:《<大戴礼记·曾子>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5-106页。本文所引关于《曾子》研究之学术史多处参考了该文之研究综述。谨此致谢!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第300页。
    ③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20页。
    ④王锷:《<礼记>成书考》,第57页。
    ①参黄怀信师:《大戴礼记汇校集注》,第4页;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第1-2页。
    ②参杨朝明师:《读<孔子家语>札记》,《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③李学勤先生:《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均载《中国哲学》第20辑,第16、78页。《从简帛佚籍<五行>谈到<大学>》,《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④梁涛先生:《(大学〉早出新证》,《中国哲学史》2000年笫3期。
    ①刘光胜:《<大戴礼记·曾子>研究》第184页。
    ②参梁涛先生:《乐正氏之儒的“泛孝论”及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上)》,《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③梁涛先生也认为:“《曾子》的结集可能完成于乐正子春弟子之手。”见其《上博简<内礼>与《大戴礼记·曾了》》,简帛研究网,2005-6-26。
    ④颜炳罡先生:《“儒分为八”的再审视》,《儒林》第1辑,第145页。
    ①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兼论儒家孝道派与孝治派的区别》,《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②详参刘光胜《<大戴礼记·曾子>研究》,第101-106页。
    ③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何元国:《<曾子>泛化孝再评价》,《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梁涛先生:《乐正氏之儒的“泛孝论”及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上)》,《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兼论儒家孝道派与孝治派的区别》,《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③[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一,《陈澧集》第2册,第16、15页。
    ①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页。
    ②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
    ③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7页。
    ④钱世明:《儒学通说:说忠孝》,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⑤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下册),第51页。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页。
    ②李渊庭、阎秉华整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6页。
    ①朱晓征:《关于曾子孝道政治观的若干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②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廖名春先生:《楚竹书<内礼>、<曾子立孝>首章的对比研究》,孔子2000网,2005-4-4。
    ②朱晓征:《关于曾子孝道政治观的若干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参梁涛先生:《乐正氏之儒的“泛孝论”及与思盂学派的关系(上)》,《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何元国:《<曾子>泛化孝再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兼论儒家孝道派与孝治派的区别》,《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梁涛先生:《乐正氏之儒的“泛孝论”及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上)》,《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伍晓明:《吾道—以贯之:重读孔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8页。
    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八册即将出版,其目录已先期公布于简帛网“消息”栏目,2011-3-28.从目录看,其中至少《颜渊问于孔子》与孔子弟子有关。只能待来日补论了。
    ①详参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46-47页。梁静:《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研究》,《简帛》第5辑。
    ②李学勤先生:《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荆门郭店楚简中的<了思子>》,均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13—17,75-80页。
    ③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中国哲学》第20辑,第81—92页。
    ①杨儒宾:《子思学派初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07-624页。
    ②叶国良:《郭店儒家著作的学术谱系问题》,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244辑《经学今诠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4-238页。
    ③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笫214页。
    ④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第8-9负。
    ⑤梁涛先生:《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第527页。
    ①杨朝明师:《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②关于荀子所谓“无说,无解”,刘信芳先生认为,当是无善说、无善解之意。这一说法富有启发性。见氏著《简帛<五行〉述略》,《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③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帛书<老了>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文物》1977年第10期。
    ④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帛书<老了>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文物》1977年第10期。
    ⑤见余英时先生《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何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4—25页)所记述的他在1981年访问北京时中国学者顾铁符等先生介绍马王堆帛书的情况时的情况。顾先生介绍说,最初这篇文献被认为是世子或子思早已散佚的作品中的一部分,但学者后来确认应当是《乐正了》,暂定为战国作品,是孟子五行说的传统,代表了思孟学派在后世的发展。日本学者岛森哲(《马王堆出土儒家古佚书考》,《东方学》1978年第56辑)在1978年就帛书《五行》与《荀子》内容互通,断定《五行》成书年代在荀子游齐之后,而在《中庸》成立之前。台湾学者黄俊杰(《孟了后学对身心关系的看法——以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为中心》,《清华学报》1990年新20卷第1期)认为帛书《五行》可能迟至秦亡之后,可以视为《孟子》到《荀子》与《中庸》思想的一个过渡桥梁。但这样的看法,在郭店简问世后,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⑥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坚持郭店简之时代甚晚,故他们同样坚持《五行》当为孟子之后的作品。如王葆玹:《郭店楚 简的时代及其与子思学派的关系》(《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48页)认为,《五行》不得早于《孟子》;日人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北京:线装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郭店楚简<五行>研究》(《中国哲学》第21辑,第92—133页)则认为,《五行》是综合孟子、荀子,吸取了诸子思想的作品。不过,这一论点并未得到学界的认可。
    ①李学勤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中国哲学》第20辑,78页。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中国哲学》第20辑,第84页。魏启鹏:《简帛文献<五行>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45、173—174页。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第83页。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457-459页。邢文:《<孟子·万章>与楚简<五行>》,《中国哲学》第20辑,第228—242页。陈来:《竹帛<五行>为子思、孟子所作论》,《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梁涛先生:《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第184—217页。
    ②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457459页。
    ③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33页。
    ④刘信芳:《简帛<五行>述略》,《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⑤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文物》1977年第10期。
    ⑥梁涛先生:《从简帛<五行〉“经”到帛书<五行>“说”——兼论孟氏之儒对子思之儒的继承与发展》,载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5页
    ⑦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33页
    ⑧[日]池田知久:《郭店楚简<五行>研究》,《中国哲学》第21辑,第97-98页。
    ⑨陈来:《竹帛<五行>为子思、孟子所作论》,《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竹简<五行>章句简注——竹简<五行>分经解论》,《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① Mark Csikszentmihalyi,Material Virtue:Ethics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a, p.113.
    ②李学勤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中国哲学》第20辑,78页。邢文:《<孟子·万章〉与楚简<五行>》,《中国哲学》第20辑,第228—242页。
    ③刘信芳:《简帛<五行>述略》,《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④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465页。不过他早先曾经推测是子思之门人。见其《郭店竹简与中国哲学(论纲)》,《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575页。
    ⑤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第167页。
    ⑥参见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⑦陈来:《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21-122页。
    ①见梁涛先生:《简帛〈五行〉新探——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②庞朴:《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载《庞朴文集》第2卷《古墓新知》,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①详见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第163-165页。
    ①陶磊先生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见其《思孟五行考辨》,简帛研究网,2006-11-24。不过,他认为《五行》并非子思之作,“五行”亦非指“仁义礼智圣”,而是《大戴礼记·孝行览》之“仁义礼信强”。杨朝明师亦曾将之联系起来。见《曾了与思孟学派学术关联中说》,载杨朝明师、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子弟子研究》,第439页。其实,在《大戴礼记·曾了大孝》中并非是“仁义礼信强”,还有“忠”与“行”而字。而“五行不遂”在《大孝》作“五者不遂”,没有“五行”字样,但是陶磊认为,这正说明,从《曾子大孝》到《祭义》,再到“《孝行览》底本”的文本变化,改编者在有意地建立一套五行学说。这个改编者就是子思。但这一说法之论证尚不足以证成其结论,也不足以推翻子思作《五行》,五行是“仁义礼智圣”的说法。
    ②陈来先生还认为:“孔子以后,以了思为代表,早期儒家重视提倡圣智仁义说,这不仅影响了墨子及其学派,也使得道家的庄子一派在‘绝仁去义’之前,必须先举起‘绝圣去智’的旗帜来,以与儒家大唱其反调。竹简《老子》年代较早,不可能以子思为批判对象,所以未及提‘绝圣弃智’,只说‘绝智弃辩’。而到庄子,子思的圣智仁义说已经相当流行,成为这一时期道家的主要的、具有标志性的对立面,于是《老子》文本改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文子》中的道家言论‘舍圣智,外贤能,废仁义’似乎针对的就是子思五行说代表的儒家思想。没有竹简《五行》,我们就无法知晓‘绝圣弃智’的具体针对性,竹简《五行》的出十把这一被湮没的思想史的线索显露了出来,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思想世界提供了条件。”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提示。见其《竹简<五行>与子思思想研究》,《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148-149页。
    ①陈来:《竹简<五行>与子思思想研究》,《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150-151页
    ②邢文先生首先指出了这一点,李存山先生进而进行了详细分疏,见邢文:《<孟子·万章>与楚简<五行>》,《中国哲学》第20辑,第238页。李存山:《从简本<五行>到帛书<五行>》,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44-245页。
    ③陈来:《竹简<五行>与子思思想研究》,《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143页。不过,丁四新先生并不同意简帛本《五行》经文的思想变化。他甚至认为,简帛《五行》经、传当是一个学派内部递相传受的系统。见氏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第160、167页。我们认为,这一看法显然存在问题。简帛经文发生的思想重心的转移是显而易见,不容否认的。
    ④庞朴先生引用了朱熹《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或曰:‘人’,衍字”,进而认为:“现在有了马王堆帛书,我们可以而且应当理直气壮地宣布,‘圣人之于天道也’一句中的人字,是衍文,应予削去,原本为‘圣之于天道也’。孟轲这里所谈的,正是‘仁义礼智圣’这‘五行’。”参见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帛书<老了>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文物》1977年第10期。但有学者不同意此说。
    ①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第169页。
    ②李存山先生认为,这几部作品的时间序列应当是,竹简《五行》—《中庸》—《孟了》—帛书《五行》。他认为,如果说竹简《五行》是子思学派的作品,那么帛书《五行》似可谓“孟氏之儒”之别派的作品。之所以说“别派”,是因为帛书《五行》受到其经文和孟子思想两方面的牵制,故与孟子的思想并不完全相同。见其《“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复议》,载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第56-71页。陈来先生对于简帛《五行》的差异的看法与我们接近。他也认为可能传文作于孟子中年时期,而《孟子》七篇的成书则在其晚年,思想有所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还有可能是孟子后学的增饰。见氏著《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108页。
    ①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第165页。
    ②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第170-171页。
    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第115页。
    ④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第250页。
    ⑤李学勤先生:《郭店简与<乐记〉》,《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437-441页。引文见第437页。
    ⑥陈伟:《文本复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李天虹认为陈伟之说早于李先生。其实,李先生提出这一说法是在 1998年10月31日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郭店简研读班的演讲中首先提出来的。见李先生《郭店简与<乐记>.》一文的《附记》,《李学勤文集》第441页。不过,此后陈伟先生改变了看法,赞同廖名春先生的三分法。见其《郭店竹书别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3-178页。
    ⑦参见廖名春先生:《郭店简<性自命出>的编连与分合问题》,《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3-178页。
    ①廖名春先生:《郭店简<性自命出>的编连与分合问题》,《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②[日]金谷治撰,曹峰、[日]西山尚志译:《楚简<性自命出>的考察》,载庞朴主编:《儒林》第2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第115页。105-107页。
    ④陈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上博藏简<性情论>》,《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75页。
    ⑤梁涛先生:《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第135页。
    ⑥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笫10-11页。
    ⑦参李维武:《<性自命出>的哲学意蕴初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12-313页。廖名春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中国哲学》第20辑,第60页。
    ①丁四新提出可能与曾子、世子有关,李天虹则举出子游、子思、世子、公孙尼子与子夏、宓子贱、漆雕开等,认为子思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公孙尼和世硕,漆雕开的可能性最小。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是上述任何一人,而是一位不知名的儒者所为。见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第107-125页。王希孟先生也主张出自子夏之可能性较大,见其《楚简性情论校笺》,未刊稿。
    ②李学勤先生:《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郭店楚简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16页。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中国哲学》第20辑,第84页。
    ③廖名春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中国哲学》第20辑,第60-62页。
    ④陈来:《史料困境的突破与儒家系谱的重建——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研究》,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566页。又收入氏著《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11-12页。此文作于1999年,是提交香港中文大学50周年校庆会议的论文,后以此文参见当年的武汉大学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
    ⑤陈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儒学人性论》,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第24页。又载氏著《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77页。
    ⑥陈来:《郭店楚简之<性自命出>初探》,《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⑦李学勤先生:《郭店简与<乐记>》,《李学勤文集》,第440-441页。
    ⑧欧阳祯人:《在摩荡中弘扬主体——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认识论检析》,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62-364页。
    ⑨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公孙尼子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①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第112117页。
    ②梁涛先生:《竹简<性自命出>的人性论问题》,《管子学刊》2002年第1期。郭齐勇先生也认为,简文为“后世的性善论埋下了伏笔”,见其《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①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君了为礼》之《说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②见徐少华:《论〈上博五·君子为礼>的编联与文本结构》,载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3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论竹书<君子为礼>的思想内涵与特征》,《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③日本学者浅野裕一先生则认为,简文当分为四部分。陈剑、陈伟等先生也有类似看法。其实,这与我们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我们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有关颜回之内容,但第一章仍可分为两节,也是四部分内容。见其《上海楚简<君子为礼>与孔了素王说》,陈伟主编:《简帛》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90页。
    ④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46页。
    ⑤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简帛网,2006-2-19。
    ①徐少华:《论竹书<君子为礼〉的思想内涵与特征》,《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②廖名春先生:《<上博五·君子为礼>篇校释札记》,简帛研究网,2006-3-6.
    ③徐少华:《论竹书<君子为礼>的思想内涵与特征》,《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④[日]浅野裕一:《上海楚简<君子为礼〉与孔子素王说》,载陈伟主编:《简帛》第2辑,第291页。
    ①陈桐生:《从上博竹简看<论语>的编纂特点》,《湖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②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223页;廖名春先生:《〈上博五·君子为礼>篇校释札记》,简帛研究网,2006-3-6.
    ①[清]孙希旦:《社记集解》,第619页。张光裕先生早已指出《家语·礼运》与本篇所论仁、礼、义关系的相通性。徐少华先生文章中也已经引到《礼记·礼运》及孔颖达《正义》和孙希旦《集解》中的说法,并指出了《中庸》的那句话与本篇的关系。
    ②廖名春先生:《〈上博五·君子为礼>篇校释札记》,简帛研究网,2006-3-6.
    ①[日]浅野裕一:《上海楚简<君子为礼〉与孔子素王说》,载陈伟主编:《简帛》第2辑,第291页。
    ②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简帛网,2006-2-19。
    ③徐少华:《论竹书<君子为礼>的思想内涵与特征》,《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④陈伟:《<君子为礼>9号简的缀合问题》,简帛网,2006-4-16.
    ①陈伟:《<君了为礼>9号简的缀合问题》,简帛网,20064-16.
    ②[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二“两人之辞而省曰字例”,收入《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0-32页。
    ③[日]浅野裕一:《上海楚简<君子为礼〉与孔了素王说》,载陈伟主编:《简帛》第2辑,第291页。
    ①廖名春先生:《<上博五·君子为礼>篇校释札记》,简帛研究网,2006-3-6.
    ①王博:《释“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兼谈<成之闻之〉的作者》,《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94-300页。对于《成之闻之》,学界大多将之归于子思之儒。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本不应对立起来,其实,二者完全是可以相容的。我们认为,该篇可能与子张之儒有关,亦与子思之儒有关。
    ②廖名春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张立文:《<郭店楚墓竹简>的篇题》,均载《中国哲学》第20辑,分别见第50-51页;第333页。
    ③李学勤先生:《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载《中国哲学》第20辑,第13-17页;75-80页。
    ④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81-92页。
    ⑤杨儒宾:《子思学派初探》,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07-624页。
    ⑥叶国良:《郭店儒家著作的学术谱系问题》,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24辑《经学今诠三编》,第234-238页
    ⑦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第214页
    ⑧魏忠强:《<忠信之道>注释论说》,载杨朝明师、宋立林等:《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台北台湾书房,2008年,第69页。
    ①廖名春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51页。
    ②李刚:《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简论》,《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③黄君良:《<忠信之道>与战国时期的忠信思潮》,《管子学刊》2003年第3期。
    ④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载朱渊清、廖名春先生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第189页。
    ⑤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第137-145页。
    ⑥李存山:《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教科书——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
    ⑦金春峰:《论郭店简<六德>、<忠信之道>、<成之闻之>之思想特征与成书时代》,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1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74页。金氏怀疑郭店一号墓的时代当在战国晚期,他认为《忠信之道》并非子思一派的作品。
    ①赵建伟:《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释》,《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
    ①见前揭李景林《教化的哲学》,第214页。
    ②释文参考了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前揭周凤五《郭店楚简<忠信之道>考释》,赵建伟:《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释》,《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陈伟:《忠信之道零识》,《郭店竹书别释》第74-82页。
    ①《荀子》这一段文字首先是金先生揭示出来的。根据汉语由单音节词到复合词的演进关系,推断文献的早晚,是很多学者坚持的做法。这一做法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不足。因为在文献中,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词组还是复合词有时很难判断。如在《论语》中已有“忠信”连用的现象,但是否证明《忠信之道》早于《论语》?显然不能。这就证明这一做法不完全合理。因为金先生认为郭店一号墓的时代有疑问,所以他需要考证《忠信之道》与《荀子》的先后,其实在我们看来,郭店一号墓的时代肯定早于荀子,其文献成书的时代更比墓葬要早。
    ②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①陈丽桂:《从传世儒典与郭店儒简看先秦儒学的忠信之德》,《国文学报》第47期,2010年6月。
    ①详参佐藤将之:《战国时代“忠信”概念的发展与王道思想的形成》,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6辑,第181-200页。
    ②杨朝明师:《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了>》,《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③郭齐勇:《上博楚简所见孔子为政思想及其与〈论语>之比较》,载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新出楚简研究专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0页。
    ①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载朱渊清、廖名春先生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第188-189页。
    ②杨朝明师:《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孔了研究》2005年第2期。
    ①陈剑:《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从政>篇研究(三题)》,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5》,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①郭齐勇:《上博楚简所见孔子为政思想及其与<论语>之比较》,载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第13页。
    ②见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载朱渊清、廖名春先生主编:《上博馆藏楚竹书研究续编》,第188页。
    ③见陈剑:《上博筒<子羔>、<从政>篇的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2003-1-9。
    ④见陈剑:《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从政>篇研究(三题)》,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5》,第38页。
    ⑤陈伟:《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从政>校读》,简帛研究网,2003-1-10。
    ⑥见前揭杨师《上博竹书<从政>与<了思子>》文,载《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①欧阳祯人:《从简帛中挖掘出来的政治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2-125页。
    ②欧阳祯人:《从简帛中挖掘出来的政治哲学》,第125页。
    ①简文“严”字的考释见陈剑:《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从政>篇研究(三题)》,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5》,第33页;“营”、“殆”字的考释见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载朱渊清、廖名春先生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第185-186页。陈剑先生对此又补充了新证据。“刑则不祥,好杀”六字是从郭齐勇先生所补。见其《上博楚简所见孔子为政思想及其与<论语>之比较》,载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第11页。
    ②·陈美兰认为,此段的句读当依张光裕先生原释文,“乱”、“王”不连读。并认为简文所说当指战国时期燕王哙让位于子之一事。见其《〈上博(二)·从政>刍议三则》,《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香港,2003年10月,第267-271页。对此,周先生已经进行了驳斥,我们对陈氏的看法也不敢苟同。上文明言“三代之明王”,则此“乱王”连读较胜,且当指三代之乱王,即夏桀、商纣、周之幽厉等。此处之“王”恐非战国之诸侯自称之“王”。
    ①王博:《释“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94-300页。王氏又有《郭店竹简与子张之儒的研究》,载其《简帛思想文献论集》,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7-129页。此文未获见,可能也跟《成之闻之》有关。
    ①李朝远:《<仲弓>考释》,载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61-283页。
    ①[南朝粱]皇侃:《论语义疏》(四库全书本),第512页。[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4页。
    ②见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宗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韩愈集》,第392页
    ③见[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第48负。
    ④王遽常:《诸子学派要诠》,第89-90页。
    ⑤蒙文通:《儒学五论·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第20页
    ⑥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册,第151页。
    ⑦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册,第393页。
    ⑧李学勤先生:《周易经传溯源》,第100101页。
    ①[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7页。
    ②汪说见《荀子集解·考证下》,第22页。
    ③[清]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第233页。
    ④王天海:《荀子校释》上,第162页引。
    ⑤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79页。
    ⑥王天海:《荀子校释》上,第162页。
    ⑦梁启雄说见《荀子简释》,第47页;高亨说见王天海《荀子校释》上,第212页引;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第35-37页;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43页;张觉:《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7页;杨朝明师:《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吴龙辉:《<论语>是儒家集团的共同纲领》,《湖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罗新慧:《孔子的历史观、入仕观及其它——从上博楚竹书<仲弓>篇谈起》,《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林志鹏:《仲弓任季氏宰小考》,《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刘冬颖:《上博简<中弓>与早期儒学传承的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⑧林桂榛:《子弓非孔子弟子仲弓考——兼谈弓荀派与思孟派的思想分歧》,载杨朝明师主编:《孔了学刊》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3-160页。
    ①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第36页。
    ①杨朝明师:《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②朱渊清:《仲弓的年龄及其身份》,孔子2000网,2004-4-29。
    ③廖名春先生:《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章读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④罗新慧:《孔子的历史观、入仕观及其它——从上博楚竹书<仲弓>篇谈起》,《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⑤廖名春先生:《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章读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⑥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第84页。林志鹏:《仲弓任季氏宰小考》,《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按此文最早发表于简帛研究网,2004-6-6。
    ⑦详参刘乐贤:《上博楚简考释三则》,林素清:《读<季庚子问于孔子>与<弟子问>札记》,均载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99-200;第46-50页。
    ①详参李学勤先生的意见见李锐:《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三二次研讨会综述》,孔子2000网,2004-4-15;李锐的看法见于:《<仲弓>补释》,孔子2000网,2004-4-18;《<仲弓>续释》,简帛研究网,2004-4-24;《<仲弓>新编》,简帛研究网,2004-4-23。陈剑:《上博竹简<仲弓>篇新编释文(稿)》,简帛研究网,2004-4-18。季旭升:《<上博三·仲弓>篇零释三则》,简帛研究网,2004-4-23。黄人二、林志鹏:《上博藏简第三册仲弓试探》,简帛研究网,2004-4-23。该文修订稿又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仲弓>试探》刊于《文物》2006年第1期。晁福林:《上博简<仲弓>疏证》,《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赵炳清:《上博简三<仲弓>的编联及讲释》,简帛研究网,2005-4-10。杨怀源:《读上博简(三)<仲弓>四则》,《江汉考古》2008年第2期。陈伟:《竹书<仲弓>词句试解(三则)》,简帛研究网,2005-11-15;《上博楚竹书<仲弓>“季桓子章”集释》,简帛网,2005-12-10。王红霞:《<仲弓>注释论说》,载杨朝明师、宋立林等:《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第266-267页。
    ②罗新慧:《孔了的历史观、入仕观及其它——从上博楚竹书<仲弓>篇谈起》,《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①晁福林:《从上博简<仲弓>篇看孔子的“为政”思想》,《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另外,赵炳清:《上博简三<仲弓>的编联及讲释》(简帛研究网,2005-410)亦持此说。
    ②参见廖名春先生:《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章读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许兆昌《从仲弓四问看战国早期儒家的政治关注》(《史学月刊》2010年第9期)一文同意廖说。
    ①王化平:《上博简<中弓>与<论语>及相关问题探讨》,《北方论丛》2009年第4期。
    ②欧阳祯人:《从简帛中挖掘出来的政治哲学》,第108页。欧阳先生在文中高度评价了简文所体现的儒家政治哲学,这是我们所认可的。
    ①刘冬颖:《上博简<中弓〉与早期儒学传承的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①详参晁福林:《上博简<仲弓>疏证》,《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罗新慧:《孔子的历史观、入仕观及其它——从上博楚竹书<仲弓>篇谈起》,《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而王化平则认为《论语》是节录,但是简文的内容和文字可能己被战国时人加以“润色”,掺杂了一些孔子后学的思想。见王化平:《上博简<中弓>与<论语>及相关问题探讨》,《北方论从》2009年第4期。
    ②刘冬颖:《上博简<中弓〉与早期儒学传承的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刘氏对《中弓》与儒学分化、儒学南传等问题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也指出了仲弓与荀子的关系问题。
    ①在《史记·仲尼弟了列传》中,太史公对了贡所费笔墨最多,足见其对子贡之喜爱。不过,很多学者都指出,关于子贡的这一记载可能有夸张失实之处,推测是纵横家借用子贡的影响力来作宣传而虚拟编造的故事。而太史公轻信了纵横家而采入《史记》。对此,我们认为,固然这一记载有失实之处,恐非纵横家之编造。
    ②关于了贡在孔门中之地位,杨朝明师有专文考察。详见其《子贡在孔门弟子中的特殊地位》一文,载《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第209-224页。另外,可参看朱国华《子贡与孔子》一文,《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①关于子贡,学界研究较少。李启谦先生较早对子贡进行了研究。他对子贡的家世履历、性格和为人、思想和作为、子贡与孔子的特殊关系、关于子贞使“五国各有变”的问题、对后世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做了分析和研究。见氏著《孔门弟子研究》,第80-100页。
    ①载杨朝明师主编:《孔子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第4-5页。
    ②李学勤先生、廖名春先生指出,孔子将“旱灾”与“刑与德”结合起来论述,并非真的将之联系起来的天人感应思想,而只不过是“借机”在政治上进谏,劝勉统治者改革而已。其提出祭祀山川的措施实际上就是基于神道设教的 主张,目的不过是安抚民众,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提醒统治者进行“正刑与德”的改良。杨朝明先生则将简文的后一段属于子贡的话,划入孔子之语中,因此在理解上产生了误解。不过,他同样肯定了孔子在借旱灾而提出社会政治问题的改革,这无疑也是正确的。见李学勤先生:《上博楚简<鲁邦大旱〉解义》,廖名春先生:《试论楚简<鲁邦大早>的内容与思想》,杨朝明师:《上博竹书<鲁邦大旱>小议》,均载朱渊清、廖名春先生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第97-101,102-114,139-146页。关于子贡之反对祭祀山川的分析,王中江先生也有很好的分析。不过,他认为,孔子对神灵的信仰和对神灵的祭祀是统一的,对此我们认为可以商榷。见王中江:《“灾害”与“政事”和“祭祀”——从<鲁邦大旱>看孔子的刑德观和祭祀观》,载杨朝明师主编:《孔子学刊》第1辑,第36-62页。欧阳祯人先生认为,从《鲁邦大旱》中可见孔子绝非无神论者,其思想中富有宗教精神。孔子将旱灾与“失诸刑与德”直接挂上钩,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十分明确。见其《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从<鲁邦大旱〉说起》,载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6-181页。我们认为,孔子虽然主张祭祀,重视祭祀、丧葬之礼,他也谈鬼神,但是他应该是理性主义者,对于鬼神并不迷信,但是我们却肯定孔子思想中确实蕴涵丰富的宗教精神,不过这种宗教精神并不依赖对鬼神的信仰或迷信。孔子思想中保留着对天的宗教般的敬畏,这种敬畏却并非是将天视为人格神,而是一种运命、义理之天,其宗教性可称为“人文教”、“礼乐教”、“道德教”。但是欧阳先生也认为,孔子在此是欲达到限制君权、推行德政、造福于民的目的。他也承认孔子具有“神道设教”的政治思想,这与我们的看法一致。
    ①该文载《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第1期。亦见李零:《何枝可依》,三联书店,2009,第65-77页。
    ①帛书《易传》释文可参见《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第6辑陈松长、廖名春先生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所载廖名春先生释文,《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一册所载廖名春先生《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及《帛书<易传>初探》、《帛书<周易>论集》一书所载释文。本文所用《缪和》《昭力》释文则全出自笔者《缪和注释论说》和《昭力注释论说》,载杨朝明师、宋立林等:《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台湾书房,2008年,第350-461页。下不出注。
    ②宋立林:《帛书<缪和><昭力>中“子”为孔子考》,《周易研究》2005年第6期。
    ③陈坚先生对孔门易学传承的“代代单传”及其“神秘性”的情形,以禅宗的传承体系相比附,我们觉得有凿之过深之嫌。见其《“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的宗教诉求——孔子与<易经>关系新论》一文,《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6页。
    ⑤杨朝明师、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第441页。
    ①详参刘大钧:《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刘彬:《子夏易学考论》,《周易研究》2006年第3期。
    ②陈坚:《“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的宗教诉求——孔子与<易经>关系新论》,《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
    ③参李学勤先生:《孔了之言与天道》,杨朝明师主编《孔子文化研究》第1辑,第4页。
    ④廖名春先生对此已有论述。见其《从郭店楚简论先秦儒家与<周易>的关系》,载氏著《<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笫235-238页。
    ⑤参看颜炳罡先生、陈代波:《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关系》,《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⑥刘大钧:《周易概论》,第22页。
    ⑦对于孔门弟子与《易》之关系,台湾徐芹庭先生有所勾勒,可参看。见徐芹庭:《易经源流:中国易经学史》,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82-187页。
    ①王葆玹先生以为,缪和显然是荀子的再传弟了穆生。穆生为鲁人,为浮丘伯的弟了,则此篇“子”为浮丘伯了。我们以为王氏之说不可信,据《汉书·楚元王传》、《汉书·儒林传》,穆生从浮丘伯习《诗》,未闻传易之事。此不赘。
    ②李学勤先生:《周易溯源》,第339-340页。
    ③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第240-241页。
    ④见宋立林:《前孔子时代的“易教”传统发微》,《孔孟月刊》第48卷第7、8期,2010年4月。
    ①对该句之涵义,拙文《读<缪和>札记》曾予以分析。详见《周易研究》2007年第5期。
    ②对于《穷达以时》之作者学者间意见纷纭,不过,廖名春先生、郑刚等学者皆认为该篇出于孔子之手。若果如此,则正与《缪和》篇相一致。参见廖名春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载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第43-45页;郑刚:《楚简孔子论说辩证》,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①[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7-118页。
    ②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③郑良树:《诸了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12-20页。
    ①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164页。
    ②向宗鲁:《说苑校证》,第433页。
    ③黄怀信师主撰:《论语汇校集释》,第99页。
    ①陈来:《马王堆帛书<易传>的政治思想——以<缪和><昭力>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收入氏著《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第269页。
    ②王化平:《帛书<易传>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228页。
    ③参看林素英:《从施政原则论孔子德刑思想之转化——综合简本与今本<缁衣>之讨论》,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编:《简帛》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93-208页。我们以为,《缁衣》篇当为子思所记孔子之言,对此,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等论著己做了具体考察。其中集中反映了孔了的君道思想,除传本《礼记·缁衣》外,在郭店楚简和上博竹书中又有基本相同而又有所差异的本子。该篇对于德刑问题有着深刻的阐述。
    ①详参梁涛先生:《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第526-537页。
    ①邓曦泽:《走出历史的玩偶化》,杨朝明师主编:《孔了学刊》第1辑,第19-35页。
    ②关于儒学在秦代的影响,近来有不少论著做出了分析,对以往的认识提出了纠正。可参王德成:《儒学与秦代社会》,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专门史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0-321页。
    ①余治平:《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4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笫44页。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修订第3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①钟泰:《中国哲学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9页。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李学勤先生主编.十三经注疏[Z].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4][南朝梁]皇 侃.论语义疏[A].文渊阁四库全书[C].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清]王闿运.论语训春秋公羊传笺[M].长沙:岳麓书社.2009.
    [8]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黄怀信师主撰、周海生、孔德立参撰.论语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2]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1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吴林伯.论语发微[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15]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6]杨朝明师.论语诠解[M].扬州:广陵书社.2008.
    [17]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18][宋]王柏.家语考[A].鲁斋集[C]卷九(四库全书本)
    [19][清]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7.
    [20]杨朝明师、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9.
    [21]王钧林、周海生.孔丛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3]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5][清]李光地.周易折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26]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7]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8]黄怀信师、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9][元]陈潞.礼记集说[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0][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1][清]朱彬.礼记训纂[M].中华书局.1996.
    [3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3]丁鼎.礼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4][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5]黄怀信师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36]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7]高明.大戴礼记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3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9]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0]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1]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2]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3][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5][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6]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7]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8]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9]杨朝明师.荀子注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50][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1]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3]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5][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6]梁启雄.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7]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8]张觉.韩非子校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9]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M].成都:巴蜀书社.2002.
    [60]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1][清]何宁.淮南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3][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4]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5]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7][清]梁玉绳.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8][清]崔适.史记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9][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0][宋]王应麟.汉制考汉书艺文志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1][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2]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3]向宗鲁.说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4]范祥雍.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5][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6][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7][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8][宋]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0][宋]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1][明]郎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2][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3][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4][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85][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6][清]李光地.周易折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87][清]惠栋.周易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8][清]钱大昕.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9][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90][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1][清]陈澧.陈澧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2][清]孙诒让.札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3][清]阮元王先谦主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Z].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94][清]王先谦.诸子平议[M].上海:上海书店.1988.
    [95][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96][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7][清]朱彝尊著.林庆彰等校.孔子弟子考新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98][清]崔述.崔东壁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9][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A].古书疑义举例五种[C].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0][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Z].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1]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2]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宗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韩愈集[Z].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103]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宗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苏轼集[Z].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1]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白奚.先秦哲学沉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蔡仁厚.孔孟荀哲学[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4]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5]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6]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曹峰.上博楚简思想研究[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
    [8]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1]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3]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4]陈来.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5]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6]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7]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M].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8]陈铁凡.孝经学源流[M].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本.1986.
    [19]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0]陈伟.新出简帛研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1]陈伟.郭店竹书别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3]陈垣.史讳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4]陈赟.中庸的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2007.
    [25]陈赟: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阈[M].上海:上海书店.2007.
    [26]成中英.成中英自选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7]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8]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9]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30]杜国库.杜国庠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1]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32]丁四新.玄圃畜艾——丁四新学术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3]杜维明.杜维明文集[Z].武汉出版社.2002.
    [34]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5]方勇.庄学史略[M].成都:巴蜀书社.2008.
    [36]冯铁流.先秦诸子学派源流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0]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41]冯友兰.新原道[M].北京:三联书店.2007.
    [42]傅佩荣.儒家哲学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3]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4]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5]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46]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第一、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
    [48]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9]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50]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1]郭克煜先生等.鲁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2]郭齐勇.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3]郭齐勇.儒学与儒学史新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
    [5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M].第1卷.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5]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6]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7]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6.
    [58]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9]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0]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1]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中国思想通史[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6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4]胡适.胡适论学近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65]胡治洪.儒哲新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6]黄怀信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7]黄坚.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
    [68]黄开国.儒学与经学探微[M].成都:巴蜀书社.2010.
    [69]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2006.
    [70]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1]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2]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M].济南:齐鲁书社.1980.
    [73]蒋伯潜.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74]蒋伯潜.十三经概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75]蒋伯潜.诸子学纂要[M].台北:正中书局.1981.
    [76]蒋伯潜、朱剑芒.经学纂要经学提要[M].长沙:岳麓书社.1990.
    [77]姜广辉.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8]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M].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9]江侠庵.先秦经籍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80]金春峰.《周易》经传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8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修订第3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2]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83]金景芳.学易四种[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84]金景芳著.舒星、彭丹选编.金景芳儒学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85]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M].成都:巴蜀社.2010.
    [86]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7]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8]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9]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0]李存山.气论与仁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91]李健胜.子思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出版社.2009.
    [92]李景林.教化的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93]李景林.教养的本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4]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4.
    [95]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6]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7]李零.李零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8]李零.何枝可依[M].北京:三联书店.2009.
    [99]李零.兰台万卷[M].北京:三联书店.2011.
    [100]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7.
    [101]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2]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3]李申.中国儒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00.
    [104]李申.简明儒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5]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06]李学勤先生.通向文明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7]李学勤先生.文物中的古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8]李学勤先生.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09]李学勤先生.重写学术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10]李学勤先生.走出疑古时代[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
    [111]李学勤先生.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2]李学勤先生.缀古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13]李学勤先生.李学勤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114]李学勤先生.李学勤早期文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115]李学勤先生.古文献丛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16]李学勤先生.周易溯源[M]..成都:巴蜀出版社.2006.
    [117]李学勤先生.中国古代文明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8]李学勤先生.李学勤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119]李耀仙.梅堂述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20]李耀仙.先秦儒学新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1.
    [121]李幼蒸.儒学解释学——重构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3]李源澄.经学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3]李源澄.诸子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4]李渊庭、阎秉华整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2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7]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128]梁启超.儒家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129]梁启超.国学要籍研读法四种[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130]梁家荣.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1]梁涛先生.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32]梁涛先生.孟子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33]梁涛先生、刘宝才.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先秦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出版社.2005.
    [134]廖名春先生.出土简帛丛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35]廖名春先生.《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1.
    [136]廖名春先生.中国学术史新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37]廖名春先生.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8]廖名春先生.荀子新探[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139]廖名春先生.孟子的智慧[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140]廖名春先生.荀子的智慧[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141]林存光、郭沂.旷世大儒——孔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42]刘大钧.周易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4.
    [143]刘大钧、林忠军.易传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44]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5]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46]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余嘉锡杨树达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47]刘汝霖.周秦诸子考[M].上.文化学社.1929.
    [148]刘师培著.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49]刘蔚华、赵宗正主编.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150]刘咸炘著.黄署晖编校.刘咸炘学术论集·子学编[M].上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1]刘咸炘著.黄署晖编校.刘咸忻学术论集·哲学编[M].上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2]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一一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5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5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155]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先秦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156]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57]刘钊.郭店楚简校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58]刘宗贤、谢祥皓.中国儒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59]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0]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61]罗焌.诸子学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2]吕绍纲.庚辰存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63]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64]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165]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66]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67]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168]马积高.荀学源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69]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170]马振铎.仁·人道:孔子的哲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71]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72]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3]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4]蒙文通.经学抉原[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75]蒙文通.儒学五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6]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77]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78]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9]牛泽群.论语札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180]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81]欧阳祯人.从简帛中挖掘出来的政治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82]庞朴.庞朴文集[Z].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83]庞朴.文化一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184]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8.
    [185]彭国翔.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6]骈于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87]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8]钱穆.孔子与论语[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
    [189]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90]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M].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91]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92]钱 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93]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94]钱世明.儒学通说:说忠孝[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195]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96]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97]饶宗颐.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98]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99]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M].齐鲁书社.1982.
    [2 00]阮廷焯.先秦诸子考佚[M].台北:鼎文书局.1980.
    [201]桑兵、关晓红主编.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7.
    [202]桑兵、张凯、於梅舫编.近代中国学术批评[M].北京:中华书局.208.
    [203]邵东方.崔述学术考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4]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05]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06]施觉怀.韩非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7]孙纪文.淮南子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08]孙伟.重塑儒家之道一一荀子思想再考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0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1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1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1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13]唐君毅.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14]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5]唐明贵.论语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16]唐文明.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17]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M].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
    [218]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19]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20]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21]王伯祥.庋橡偶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22]王锷.《礼记》成书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23]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24]王国维.古史新证一一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25]王国维著、彭华编.王国维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26]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27]王化平.帛书《易传》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
    [228]王锦民.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述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29]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230]王遽常.诸子学派要诠[M].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7.
    [231]王利器.晓传书斋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2]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233]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33]王桐龄.儒墨之异同[M].上海:上海书店.1992.
    [234]王学典.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35]王元化.思辨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36]王中江.视域变化中的中国人文与思想世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237]魏启鹏.简帛文献《五行》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38]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39]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240]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241]吴康.孔孟荀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242]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43]伍晓明.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4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245]邢兆良.墨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46]熊十力.读经示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47]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48]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2002.
    [249]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50]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1]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52]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53]徐芹庭.易经源流:中国易经学史[M].北京:中国书店.2008.
    [254]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5]许倬云著.邹水杰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56]颜世安.庄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57]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58]颜景琴、张宗舜.颜子评传[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259]杨宽.先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60]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1]杨朝明师.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M].台北:台湾书房.2007.
    [262]杨朝明师.鲁文化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
    [263]杨朝明师.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1.
    [264]杨朝明师.宋立林等著.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M].台北:台湾书房.2008.
    [265]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66]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67]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8]杨树达.淮南子证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69]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70]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史想研究[M].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271]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72]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73]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74]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7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76]余英时.余英时文集[Z].二、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7]余英时著.何俊编.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78]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79]余治平.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80]章炳麟著、徐复注.馗书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8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81]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82]张丰乾.《诗经》与先秦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83]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284]张岂之主编.中国儒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285]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86]章太炎.国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87]章太炎.国学讲演录[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88]章太炎.诸子学略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89]张祥龙.先秦儒家哲学九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90]张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91]张心澂.伪书通考[M].上海:上海书店.1998年影印本。
    [292]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3]赵纪彬.论语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94]赵吉惠.中国先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95]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潘策主编.中国儒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296]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97]郑刚.楚简孔子论说辩证[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298]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99]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00]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301]郑良树主编.续伪书通考[M].台北:学生书局.1984.
    [302]钟泰.中国哲学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03]钟肇鹏.孔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04]钟肇鹏.求是斋丛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1.
    [305]钟肇鹏.孔子·儒学与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06]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307]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308]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09]周桂钿.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10]周勋初.周勋初文集[M].3.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11]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12]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13]朱渊清.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14]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15]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16]邹昌林.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廖名春.马王堆帛书经传释文[A].续修四库全书[C].
    [2]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1-2008.
    [1]陈其泰、张京华.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2]陈伟主编.简帛[C].第1-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010.
    [3]陈致主编.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C].一.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C].二、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2007.
    [6]杜维明主编.思想·文献·历史——思孟学派新探[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方勇主编.诸子学刊[C].第1-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9]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C].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C].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C].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顾颉刚等主编.古史辨[C].1-7.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13]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C].第1-3辑.北京:三联书店。
    [14]黄俊杰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黄怀信师、李景明主编.儒家文献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
    [16]贾磊磊、孔祥林主编.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17]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C].第20辑.郭店楚简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8]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C].第21辑.郭店简与儒学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9]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C].第22辑.经学今诠初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0]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C].第23辑.经学研究续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1]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C].第24辑.经学研究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22]姜义华、张荣华、吴根梁编.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3]李明辉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二)·儒学篇[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4]李明辉编.儒家经典诠释方法[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5]李启谦、王式伦编.孔子资料汇编[C].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1.
    [26]李启谦、王式伦编.孔子弟子资料汇编[C].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1.
    [27]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8]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C].第1-8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9.
    [29]骆承烈.颜子研究[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
    [30]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编.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C].北京:中国书店、京华出版社.2003.
    [31]庞朴主编.儒林[C].第1-4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008.
    [32]庞朴主编.中国儒学[C].1.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33]彭林主编.中国经学[C].第1-7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编.儒家思孟学派论集[C].齐鲁书社.2008年
    [35]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C].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6]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C].第3-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11.
    [37]韦政通主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8]文史哲编辑部编.“疑古”与“走出疑古”[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9]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40]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41]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C].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2]许纪霖、朱政惠编.史华慈与中国[C].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8.
    [43]杨朝明师主编.孔子文化研究[C].卷一、二.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44]杨朝明师主编.孔子学刊[C].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5]杨朝明师、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
    [46]于联凯、颜世谦主编.颜子研究论丛[C].济南:齐鲁书社.2003.
    [47]张秋升、王洪军主编.中国儒学史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
    [48]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孔孟荀比较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49]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编.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50]朱渊清、廖名春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C].上海:上海书店.2002.
    [51]朱渊清、廖名春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2004.
    [1]鲍青燕.《孟子》与思孟五行说[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5)
    [2]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J].文史哲.2007(5)
    [3]曹建国.子游与性自命出[DB/OL].简帛研究网.2003-8-14。
    [4]晁福林.上博简《仲弓》疏证[J].孔子研究.2005(2)
    [5]晁福林.从上博简《仲弓》篇看孔子的“为政”思想[J].齐鲁学刊.2004(6)
    [6]陈德述.蒙文通对今文经学研究的贡献[DB/OL].国学网站“国学大师”栏目.
    [7]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3)
    [8]陈来.荆门竹简之《性自命出》篇初探[J].中国哲学.第20辑。
    [9]陈来.战国时代“儒”的刻画与论说[J].中华国学研究.创刊号.
    [10]陈来.竹帛《五行》为子思、孟子所作论[J].孔子研究.2007(1)
    [11]陈来.竹简《五行》章句简注——竹简《五行》分经解论[J].孔子研究.2007(3).
    [12]陈来.竹简《五行》与子思思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7(2)
    [13]陈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上博藏简《性情论》[A].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M].
    [14]陈来.史料困境的突破与儒家系谱的重建——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研究[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5]陈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儒学人性论[J].儒林.第1辑.
    [16]陈来.马王堆帛书《易传》的政治思想——以《缪和》《昭力》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2008(2)
    [17]陈丽桂.从传世儒典与郭店儒简看先秦儒学的忠信之德[J].国文学报.第47期.2010年6月.
    [18]陈坚.“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的宗教诉求——孔子与《易经》关系新论[J].周易研究.2007(1)
    [19]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DB/OL].简帛网.2006-2-19。
    [20]陈剑.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从政》篇研究(三题)[A].载卜宪群、杨振红.简帛研究2005[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1]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DB/OL].简帛研究网.2003-1-9.
    [22]陈剑.上博竹简《仲弓》篇新编释文(稿)[J].简帛研究网.2004/4/18.
    [23]陈剑、黄海烈.论《礼记》与《孔子家语》的关系[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5).
    [24]陈静.《荀子·非十二子》与思孟学派的成立[A].儒家思孟学派论集[C].
    [25]陈美兰.《上博(二)·从政》刍议三则[A].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香港.2003年10月.
    [26]陈荣捷.初期儒家[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4分.
    [27]陈桐生.孔子的人性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0夏之卷.
    [28]陈桐生.孔子语录的节本和繁本——从《仲弓》看《论语》与七十子后学散文的 形式差异[J].孔子研究.2006(2)
    [29]陈桐生.从上博竹简看《论语》的编纂特点[J].湖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6)
    [30]陈伟.文本复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J].湖北大学学报.1999(2)
    [31]陈伟.《君子为礼》9号简的缀合问题[DB/OL].简帛网.2006-4-16.
    [32]陈伟.忠信之道零识[A].郭店竹书别释[M].
    [33]陈伟.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从政》校读[DB/OL].简帛研究网.2003-1-10.
    [34]陈伟.竹书《仲弓》词句试解(三则)[DB/OL].简帛研究网.2005-11-15.
    [35]陈伟.上博楚竹书《仲弓》“季桓子章”集释[DB/OL].简帛网.2005-12-10。
    [36]陈野.从文献比较中看《乐记》的撰作年代[J].杭州大学学报.1987(3)
    [37]程元敏.《礼记·中庸、坊记、缁衣》非出于《子思子》考》[A].张以仁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C].上.台北:学生书局.1999.
    [38]邓曦泽.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J].孔子学刊.第1辑.
    [39]丁原明.子张之儒对原始儒学的继承与偏离[J].中国哲学史.1994(6).
    [40]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公孙尼子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1999(5).
    [41]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J].中国哲学史.2000(4)
    [42]董治安.论曾子——关于历史上的曾子和曾子的历史评价[J].文史哲.1993(1).
    [43]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J].中国哲学.第20辑.
    [44]伏俊连.《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J].孔子研究.1994(2).
    [45]高峰枫.《论语》是不是“孔门福音书”?[J].读书.2002(5)
    [46]高华平.颜渊之学及《庄子》中的颜渊[J].诸子学刊.第4辑.
    [47]高思新.子张身世探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48]葛兆光.古代中国还有多少奥秘?[J].读书.1995(11)
    [49]宫云维.颜子生平年代诸说述评[A].颜子研究[C].
    [50]郭常斐.《性自命出》:以思孟为主流的综合学说[J].江汉大学学报.2007(6)
    [51]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J].武汉大学学报.1999(5)
    [52]郭齐勇.上博楚简所见孔子为政思想及其与《论语》之比较[J].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
    [53]郭沂.当代儒学范式——一个初步的儒学改革方案[J].国际儒学研究.第16辑;引文又见氏著.儒家八派与战国儒学[A].“先秦文本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0年8月7-8日.台湾大学.
    [54]郭沂.出土文献背景下的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J].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
    [55]郭沂.郭店竹简与中国哲学(论纲)[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56]郭沂.《大学》新论——兼评新儒家的有关论述[J].新儒家评论.第二辑.
    [57]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J].中国哲学史.2003(4)
    [58]郭沂.《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J].孔子研究.2003(6).
    [59]郭沂.《中庸》成书问题辨证[J].孔子研究.1995(4)
    [60]郭沂.孟子车非孟子考:思孟关系考实[J].中国哲学史.2002(3)
    [61]郭沂.《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J].孔子研究.2003(6)
    [62]韩旭晖.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家思想研究的新拓展[J].孔子研究.2000(5).
    [63]何元国.《曾子》泛化孝再评价[J].湖北大学学报.2006(1).
    [64]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与《孔子家语》[J].国学研究.2000.第7卷.
    [65]黄怀信师.《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J].西北大学学报.1987(1)
    [66]黄君良.《忠信之道》与战国时期的忠信思潮[J].管子学刊.2003(3)
    [67]黄俊杰.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A].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C].
    [68]黄俊杰.孟子后学对身心关系的看法——以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为中心[J].清华学报.1990.新20卷.1.
    [69]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J].哲学研究.2003(3)
    [70]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J].东岳论丛.2005(3)
    [71]黄人二、林志鹏.上博藏简第三册《仲弓》试探[DB/OL].简帛研究网.2004-4-23.
    [72]黄人二、林志鹏.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仲弓》试探[J].文物.2006(1)
    [73]黄寿祺.六庵易话[J].福建师大学报。1981.(4).
    [74]黄玉顺.儒教论纲:儒家之仁爱、信仰、教化及宗教观念[J].儒学评论.第五辑.
    [75]季旭升.《上博三·仲弓》篇零释三则[DB/OL].简帛研究网.2004-4-23。
    [76]季旭升.《诗经》研究也应该走出疑古时代[A].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C].
    [77]姜广辉.保训十疑[N].光明日报.2009-5-4.“国学版”
    [78]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J].中国哲学.第20辑.
    [79]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J].中国哲学.第21辑.
    [80]金春峰.论郭店简《六德》、《忠信之道》、《成之闻之》之思想特征与成书时代[J].人文论丛.2001年卷.
    [81]金学勤.《论语》成书“层累论”及西方汉学界的相关评论[J].孔子研究.2009(3)
    [82]孔德立.《孔丛子》与子思生年问题[J].齐鲁学刊.2004(2)
    [83]孔德立.郭店楚简所见子思的修身思想[J].管子学刊.2002(1).
    [84]李传军.《孔子家语》辨疑[J].孔子研究.2004(2).
    [85]李淳玲.论索隐派伪书《论语辨》及其学问分际的问题[J].人文论丛.2006年卷.
    [86]李存山.郭店楚简研究散论[J].孔子研究.2000(3).
    [87]李存山.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教科书[J].中国文化研究.1998冬之卷.
    [88]李存山.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J].中国哲学.第20辑.
    [89]李存山.从简本《五行》到帛书《五行》[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90]李存山.“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复议[J].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
    [91]李刚.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简论[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6)
    [92]李零.重见“七十子”[J].读书.2002(4)
    [93]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A].李零自选集[C].
    [94]李零.侠与武士遗风[J].读书.1993(1)
    [95]李健胜.从所载子思言行看《孔丛子》的伪书性质[J].史学月刊.2010(6)
    [96]李健胜.子思从学考释[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2)
    [97]李健胜.《子思子》内容考释[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
    [98]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99]李景林.思孟五行说与思孟学派[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1)
    [100]李珺平.《论语》:孔子弟子博弈之成果——兼谈战国后期儒家八派之争与荀卿的态度[J].社会科学.2007(10)
    [101]李启谦.子张研究[J].中州学刊.1986(6)
    [102]李锐.“重文”分析法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2008(1)
    [103]李锐.古代中西方的“学派”观念比较——兼论“思孟学派”的问题[J].中国哲学史.2007(4).
    [104]李锐.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三二次研讨会综述[DB/OL].孔子2000网.2004-4-15.
    [105]李锐.《仲弓》补释[DB/OL].孔子2000网.2004-4-18.
    [106]李锐.《仲弓》续释[DB/OL].简帛研究网.2004-4-24.
    [107]李锐.《仲弓》新编[DB/OL].简帛研究网.2004-4-23.
    [108]李维武.《性自命出》的哲学意蕴初探[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09]李文玲.《孝经》为子思新撰考[J].管子学刊.2002(2)
    [110]李学功.洙泗之学与西河之学——孔子殁后的儒家道路[J].齐鲁学刊.1991(4).
    [111]李学勤先生.谈《圣贤群辅录》八儒三墨之说[A].儒家思孟学派论集[C].
    [112]李学勤先生.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J].学术月刊.1986(11)
    [113]李学勤先生.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J].孔子研究.1987(2)
    [114]李学勤先生.从简帛佚籍《五行》谈到《大学》[J].孔子研究.1998(3)
    [115]李学勤先生.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J].中国哲学.第20辑.
    [116]李学勤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J].中国哲学.第20辑.
    [117]李学勤先生.郭店简与《乐记》[A].李学勤文集[C].
    [118]李学勤先生.孔子之言性与天道[J].孔子文化研究.卷一
    [119]李学勤先生.上博楚简《鲁邦大旱》解义[A].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C].
    [120]李亚彬.子思为孔孟之间的过渡环节[J].哲学研究.2007.(4)
    [121]李耀仙.辟韩非“儒分为八”说[A].先秦儒学新论[C].
    [122]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J].中国哲学.第21辑.
    [123]梁静.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研究[J].简帛.第5辑.
    [124]梁涛先生.孔子思想中的矛盾与孔门后学的分化[J].西北大学学报.1999(2).
    [125]梁涛先生.《大学》早出新证[J].中国哲学史.2000(3)
    [126]梁涛先生.“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J].儒林.第1辑.
    [127]梁涛先生.简帛《五行》新探[J].孔子研究.2002(5)
    [128]梁涛先生.思孟学派考述[J].中国哲学史.2002(3)
    [129]梁涛先生.竹简《性自命出》的人性论问题[J].管子学刊.2002(1)
    [130]梁涛先生.郭店楚简与《中庸》[J].台大历史学报.2000.第25卷.见孔子2000网“梁涛文集”
    [131]梁涛先生.乐正氏之儒的“泛孝论”及与思孟学派的关系[J].上、下.孝感学院学报.2006(1)、(2).
    [132]梁涛先生.上博简《内礼》与《大戴礼记·曾子》[DB/OL].简帛研究网.2005-6-26.
    [133]廖名春先生.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A].载氏著中国学术史新证[C].
    [134]廖名春先生.楚竹书《内礼》、《曾子立孝》首章的对比研究[DB/OL].孔子2000网.2005-4-4.
    [135]廖名春先生.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J].孔子研究.2000(1).
    [136]廖名春先生.思孟五行说新解[J].中国哲学史.1995(1).
    [137]廖名春先生.《缁衣》作者问题新论[A].儒家思孟学派论集[C].
    [138]廖名春先生.郭店简《性自命出》的编连与分合问题[J].中国哲学史.2000(4).
    [139]廖名春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J].中国哲学.第20辑.
    [140]廖名春先生.《上博五·君子为礼》篇校释札记[DB/0L].简帛研究网.2006-3-6.
    [141]廖名春先生.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章读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42]廖名春先生.试论楚简《鲁邦大旱》的内容与思想[A].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C].
    [143]林桂榛.子弓非孔子弟子仲弓考——兼谈弓荀派与思孟派的思想分歧[J].孔子学刊.第1辑.
    [144]林素清.读《季庚子问于孔子》与《弟子问》札记[A].楚地简帛思想研究[C].三.
    [145]林素英.从施政原则论孔子德刑思想之转化——综合简本与今本《缁衣》之讨论[J].简帛.第2辑.
    [146]林志鹏.仲弓任季氏宰小考[J].孔子研究.2010(4)
    [147]刘彬.子夏易学考论[J].周易研究.2006(3)
    [148]刘大钧.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J].周易研究.2006(6)
    [149]刘冬颖.上博简《中弓》与早期儒学传承的再评价[J].社会科学战线.2005(3).
    [150]刘鄂培.曾子在先秦儒学中的重要地位[J].船山学刊.2005(1)
    [151]刘光胜.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传播[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3)
    [152]刘光胜.由《曾子》十篇看《性自命出》的成书及理路[J].史林.2009(2)
    [153]刘光胜.子思与曾子师承关系新证[J].简帛.第5辑.
    [154]刘海峰.漆雕氏之儒考论[J].齐鲁学刊.2006(5)
    [155]刘郝霞.颜回二考[J].作家杂志.2008(12)
    [156]刘九伟.漆雕氏之儒论[J].天中学刊.2003(4)
    [157]刘乐贤.《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J].中国哲学史.2000(4).
    [158]刘乐贤.上博楚简考释三则[A].楚地简帛思想研究[C].三.
    [159]刘笑敢.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之一):反思三种考据方法的推论前提[J].中国哲学与文化.第6辑.
    [160]刘笑敢.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之二)——文献析读、证据比较及文本演变[J].中国哲学史.2010(2).
    [161]刘信芳.简帛《五行》述略[J].江汉考古.2001(1).
    [162]刘毓庆、郭万金.公孙尼子与战国诗乐理论[J].晋中学院学报.2007(6)
    [163]卢翠琬、肖满省.略论《易》之“洁静精微”[J].皖西学院学报.2008(3)
    [164]罗新慧.试论曾子关于孝的理论及其社会意义[J].齐鲁学刊.1996(3)
    [165]罗新慧.郭店楚简与《曾子》[J].管子学刊.1999(3).
    [166]罗新慧.从郭店楚简看孔、孟之间的儒学变迁[J].中国哲学史.2000(2)
    [167]罗新慧.孔子的历史观、入仕观及其它——从上博楚竹书《仲弓》篇谈起[J].史学史研究.2005(3)
    [168]吕绍纲.性命说——由孔子到思孟[J].孔子研究.1999(3)
    [169]马士远.孔门弟子传《书》考[J].齐鲁学刊.2009(1)
    [170]蒙培元.《性自命出》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08(2)
    [171]蒙文通.漆雕之儒考[A].儒学五论[C].
    [172]宁镇疆.《家语》的“层累”形成考论[J].齐鲁学刊.2007(3)
    [173]宁镇疆.“层累”非“作伪”——再论今本《孔子家语》的性质[J].学术界.2009(5)
    [174]宁镇疆.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相关章次疏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5)
    [175]宁镇疆.由出土文献再说《孔子家语》一书的性质及成书过程[J].台湾孔孟学报.2004.第82期.
    [176]宁镇疆.《孔子家语》佚文献疑及辨正[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4).
    [177]宁镇疆.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的初步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2).
    [178]宁镇疆.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与《孔子家语》相关之章题考证[J].台湾书目季刊.2008.第42卷第1期.
    [179]宁镇疆.今传宋本《孔子家语》源流考略[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4)
    [180]欧阳祯人.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J].中国儒学.第3辑.
    [181]欧阳祯人.在摩荡中弘扬主体——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认识论检析[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82]欧阳祯人.从《鲁穆公问子思》到《孟子》[J].武汉大学学报.2001(2)
    [183]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J].文物.1977(10).
    [184]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J].中国哲学.第20辑.
    [185]庞朴.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A].庞朴文集[Z].第2卷.
    [186]裴传永.“大同小康”之论非关孔子辨[J].孔子研究.2003(6)
    [187]彭昊.论“庄出于儒”[J].湖南大学学报.2006(3)
    [188]彭林.郭店简与《礼记》成书年代[J].中国哲学.第21辑.
    [189]彭林.子思作《孝经》新论[J].中国哲学史.2000(3)
    [190]彭林.始者近情终者近义——子思学派对礼的理论诠释[J].中国史研究.2001(3)
    [191]戚福康、施建平.子思学源辨正[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192]丘琼荪.《乐记》考[A].乐记论辨[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93]饶宗颐.上博竹书《诗序》综说[A].饶宗颐新出土文献新证[M].
    [194]饶宗颐.楚简与诗乐.[A].饶宗颐新出土文献新证[M].
    [195]舒大刚.《孝经》名义考——兼及《孝经》的成书时代[J].西华大学学报.2004(1)
    [196]宋晨昊.子张从政辩[J].古籍整理研究.2009(3)
    [197]宋立林.《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章疏证[J].现代语文.2009年10月上旬刊.
    [198]宋立林.前孔子时代之“易教”发微[J].孔孟月刊.第48卷第7、8合期.
    [199]宋立林.思孟学派:义理与考据之间[J].现代哲学.2010(4)
    [200]宋立林.帛书《缪和》《昭力》中“子”为孔子考[J].周易研究.2005(6)
    [201]宋立林.读《缪和》札记[J].周易研究.2007(5)
    [202]宋立林、孙宝华.读《儒行》札记[J].管子学刊.2010(3)
    [203]唐宏.孔门师徒的思想差异[J].人文杂志.2007.(4)
    [204]唐君毅.略论作中国哲学史应持之态度及其分期[A].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C].
    [205]唐君毅.略论作中国哲学史应持之态度及其分期[A].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C].
    [206]唐君毅.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位之形成[A].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7]田君.公孙尼子与《乐记》新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3).
    [208]陶磊.思孟五行考辨[J].简帛研究网.2006/11/24。
    [209]王葆玹.晚出的“子曰”及其与孔氏家学的关系[A].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210]王博.释“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兼谈《成之闻之》的作者[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11]王博.郭店竹简与子张之儒的研究[A].简帛思想文献论集[M].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
    [212]王承略.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3).
    [213]王红霞.《仲弓》注释论说[A].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C].
    [214]王化平.上博简《中弓》与《论语》及相关问题探讨[J].北方论丛.2009(4)
    [215]王开文.子张之儒述评[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5(2)
    [216]王梦鸥.公孙尼子与《乐记》[A].续伪书通考[Z].上.
    [217]王希孟.楚简性情论校笺[Z].未刊稿.
    [218]王中江.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J].经典与解释的张力.第1辑.
    [219]王中江.六经早成[N].光明日报.2010-3-3.“国学版”
    [220]王中江.“灾害”与“政事”和“祭祀”——从《鲁邦大旱》看孔子的刑德观和祭祀观[J].孔子学刊.第1辑.
    [221]魏启鹏.《尸子》与子思之学[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22]魏启鹏.思孟五行说的再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1988(4)
    [223]魏忠强.《忠信之道》注释论说[A].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C].
    [224]韦政通.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几点认识[A].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C].
    [225]吴龙辉.“儒家八派”别解[J].文献.1994(3)
    [226]吴龙辉.《论语》是儒家集团的共同纲领[J].湖南大学学报.2010(1)
    [227]吴静安.公孙尼子学说源流考[J].南京教育学院学报.1985(1)
    [228]吴学琴.儒家八派嬗变探因[J].安徽史学.1996(3)
    [229]谢维扬.古书成书情况与古史史料学问题[A].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C].
    [230]邢文.《孟子·万章》与楚简《五行》[J].中国哲学.第20辑.
    [231]徐复观.治古代思想史方法[A].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C].
    [232]徐少华.论《上博五·君子为礼》的编联与文本结构[A].楚地简帛思想研究[C].三.
    [233]徐少华.论竹书《君子为礼》的思想内涵与特征[J].中国哲学史.2007(2)
    [234]徐泽荣.《儒行》今述[DB/0L].孔子2000网站.2007-1-13.
    [235]许兆昌.从仲弓四问看战国早期儒家的政治关注[J].史学月刊.2010(9)
    [236]薛永武.从先秦古籍通例谈《乐记》的作者[J]文学遗产.2005(6)
    [237]颜炳罡先生.“儒分为八”的再审视[J].儒林.第1辑.
    [238]颜炳罡.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A].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C].
    [239]颜炳罡、陈代波.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J].周易研究.2004(3).
    [240]严耕望.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A].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M].
    [241]杨朝明师.“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42]杨朝明师.《中庸》成书问题新探[J].齐鲁文化研究.第3辑.
    [243]杨朝明师.曾子与思孟学派学术关联申说[A].孔子与孔子弟子研究[C].
    [244]杨朝明师.《孔子家语·颜回》篇与“颜氏之儒”[A].颜子研究论丛.
    [245]杨朝明师.《礼记·孔子闲居》与《孔子家语》[A].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C].
    [246]杨朝明师.《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5春之卷.
    [247]杨朝明师.《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J].儒林.第1辑.
    [248]杨朝明师.读《孔子家语》札记[J].文史哲.2006(4)
    [249]杨朝明师.子贡在孔门弟子中的特殊地位[A].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C].
    [250]杨朝明师.《孔子家语·执辔》篇与孔子的治国思想[J].中国文献学丛刊.第1辑.北京: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
    [251]杨朝明师.上博竹书《鲁邦大旱》小议[A].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C].
    [252]杨朝明师.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J].台北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10月号.
    [253]杨朝明师.《家语》与《史记》“孔子弟子传”比较研究.台湾佛光大学主办的“第一届世界汉学中的《史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6月26—29日.
    [254]杨朝明师.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J].孔子研究.2005(2).
    [255]杨朝明师.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 [J].齐鲁学刊.2005(3)
    [256]杨朝明师、魏玮.《孔子家语》“层类造成”说考辨[J].古籍整理研究.2009(1).
    [257]杨朝明师、张磊.《孔子家语·致思》篇研究[J].东岳论丛.2009(4)
    [258]杨朝明师、卢梅.子游生年与《礼运》的可信性问题[J].史学月刊.2010(7).
    [259]杨公骥.公孙尼子的乐记及其艺术理论[A].乐记论辨[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60]杨怀源.读上博简(三)《仲弓》四则[J].江汉考古.2008(2).
    [261]杨庆中.论孔子诠《易》的向度[J].中国儒学.第3辑.
    [262]杨儒宾.子思学派试探[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63]杨儒宾.儒门内的庄子[J].中国哲学与文化.第4辑.
    [264]杨文森.子张新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65]杨泽波.孔孟建构道德形上学的差异及引申的两个问题[J].中国哲学史.2007(4).
    [266]叶国良.郭店儒家著作的学术谱系问题[J].中国哲学.第24辑.
    [267]尤骥.孔门弟子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儒家的分化[J].孔子研究.1993(2)
    [268]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A].余英时文集[Z].第二卷.
    [269]曾振宇.曾子思想体系论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3).
    [270]张丰乾.论子思学派之《诗》学[J].中国哲学史.2008(1).
    [271]张磊.上海博物馆竹书《内豊》与《大戴礼记》“曾子十篇”[J].管子学刊.2007(1)
    [272]张磊.《曾子》源流与《大戴礼记》“曾子十篇”[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3)
    [273]张立文.《郭店楚墓竹简》的篇题[J].中国哲学.第20辑.
    [274]张剑光.颜回卒年小考[J].文史知识.1986(7)
    [275]章太炎.《儒行》要旨[A].章太炎讲演集[M].
    [276]张涛.《孝经》作者与成书年代考[J].中国哲学史.1996(1)
    [277]张文修.孔子的生命主题及其对六经的阐释[J].中国哲学.第21辑.
    [278]张岩.浅议“儒分为八”[J].法制与社会.2009(1)
    [279]赵炳清.上博简三《仲弓》的编联及讲释[DB/OL].简帛研究网.2005-4-10。
    [280]赵德波.再论《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7(2)
    [281]赵法生.孔子人性论的三个向度[J].哲学研究.2010(8)
    [282]赵建伟.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释[J].中国哲学史.1999(2)
    [283]甄洪永.论子张氏之儒在墨家形成中的历史地位[J].武陵学刊.2010(5)
    [284]钟肇鹏.思孟学派简论[A].儒家思孟学派论集[C].
    [285]钟肇鹏.说漆雕氏之儒[A].求是斋丛稿[M].上.
    [286]钟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J].孔子研究.1987(2)
    [287]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A].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C].
    [288]朱国华.子贡与孔子[J].孔子研究.2000(3)
    [289]朱晓征.关于曾子孝道政治观的若干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290]朱渊清.仲弓的年龄及其身份[DB/OL].孔子2000网.2004-4-29。
    [1]胡兰江.七十子考[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以郭店、上博简为基础[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王春.孔门弟子思想分化研究[D].山东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
    [4]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刘红霞.曾子及其学派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刘光胜.《大戴礼记·曾子》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孔德立.郭店儒简与子思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8]孙海辉.孔子与老子关系研究——以《孔子家语》为中心[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刘义峰.孔子与《书》教[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宋立林.孔子“易教”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陈霞.孔子“诗教”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化涛.清代《孔子家语》研究考述[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3]王政之.王肃《孔子家语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刘萍.《孔子家语》与孔子弟子研究——以《弟子行》和《七十二弟子解》为中心[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刘光胜.战国时期儒学传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郭凯.“儒分为八”问题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王德成.儒学与秦代社会[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8]魏玮.孔子家语三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9]卢梅.《礼运》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Mark Csikszentmihalyi,Material Virtue:Ethics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a,p.113.
    [2]E. Bruce Brooks & A.Taeko Brooks The Original Analects: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3][日]津田左右吉.论语と孔子の思想[M].东京:岩波书店.1946.
    [4][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日]池田知久.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日]池田知久.郭店楚简《五行》研究[J].中国哲学.第21辑。
    [7][日]佐藤将之:战国时代“忠信”概念的发展与王道思想的形成[J].中国哲学与文化.第6辑。
    [8][日]金谷治撰.曹峰、[日]西山尚志译.楚简《性自命出》的考察[J].儒林.第2辑.
    [9][日]浅野裕一.上海楚简《君子为礼》与孔子素王说[J].简帛.第2辑.
    [10][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英]鲁惟一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2][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M].大象出版社.2000.
    [13][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4][美]本杰明·史华慈.儒家思想中的几个极点[A].载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C].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5][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美]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7][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美]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9][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M].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0][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1][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2][新]苏瑞隆.简帛五行篇与思孟学派再议[A].儒家思孟学派论集[C].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