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成就与特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是现当代学术界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试通过对一百年来所编纂中国通史的编纂概况、社会背景及学术条件、理念特征和编纂学特点等方面所取得成就的分析与研究,考察其在20世纪由传统类型的中国通史向近代转型的过程,并揭示中国通史编纂的规律性特征。其目的在于展现其史学的原貌,并为未来编纂新的中国通史提供有益借鉴。全文由前言、正文四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研究的范围以及当前学术界对该课题研究的现状。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从清末民初、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文革十年和20世纪最后20年等前后相继的五个阶段尽可能地展现中国通史编纂所取得的成就;第二章主要是将20世纪中国通史的编纂作为一个整体从制度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民族的危机和历史的反思、中国文化碰撞的文化以及学术自身的内在理路等几个方面,考察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因素和学术自身的内在理路。第三章主要从历史观念、价值观念以及中国通史职能的变化等方面探索和研究,进而对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理念特征进行有重点的剖析,以展现不同于传统通史的一些特点;第四章试图从中国通史编纂的体裁综合化、历史语言的变化、史料的态度以及历史分期等几个与中国通史编纂学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来透视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学上的主要特点。结束语部分概括性地说明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本文研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cademic circles. By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ompilation for 100 years in the aspects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 social background academic cond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 and compilation, this circle tries to impact its process of changing from tradition type into modern type and to reveal the reg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ompilation. It aims to display the original condition of history and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The whole article is composed of the preface, the body part and the concluding remarks.
     The preface mainly explained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is research topic research, the study scope 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
     The body par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mainly display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ompilation during five successive period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academic elements th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mpilation achievement in a whole perspective. It concerns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academic ideas, the national crisis, the reflection on history and so on. The chapter III firstly studies the historical concepts, the value systems and the function change of the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and then it analyzes the thought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 which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hapter IVaims to revea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ompil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by analyzing several related questions such as the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style of compilation, the changes of historical language, the attitudes history corpus and the variety of history stages.
     At last, the concluding remark generalizes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ompilation in 20~(th) century and points out the weakness of this article so as to lay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引文
① 陈立柱说:“百年来中国通史大大小小出版了130多部。”详见《百年来中国通史写作的阶段性发展及其特点概说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赵梅春也认为,“从1900年章太炎提出撰写新型中国通史著作、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通史叙论》,到199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全部完成,百年中出版了130余部中国通史著作”,详见北京师范在学博士文库。
    ② 该文原载于美国《远东季刊》1949年2月,详见《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 蒋大椿在《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收入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249页;另外,谢保成、赖长扬、田人隆编《中国史书目提要》(1949.10-1966.5)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版,第9-17页。
    ① 参见孙安琴的《毛泽东与范文澜》,载《历史教学》1993年第3期;程龙,杨立琴的《毛泽东的学术知音范文澜》,载《党史博采》2004年第4期。
    ① 参见陈其泰《范文澜:倡导优良学风 捍卫历史学的科学性》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3期,P1-6。
    ① 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凡例》国学保存会1905年版。
    ① 原载于《人民日报》,1978年10月9日,第1版。
    ① 由于性格教养各异,入门机缘复殊,这三人的史学在大同中实不乏小异甚至大异,且各具显著特色。以师承言,郭沫若的祖述是以摩尔根(Levis Henry Morgan,1818-1881)、恩格斯和马克思为主;翦伯赞则于恩格斯、马克思外,兼采列宁和斯大林;至范文澜,已改由“认真圈点”《联共(布)党史》和《斯大林选集》入手。就启发祥经历而言,“三老”分别标志在野唯物史观史学成长的三个阶段,郭的上海租界期(1930-1937),翦、弛的西南白区期(1938-1945)和延安红区期(1940-1948)。及至历史唯物主义定于一尊,毛泽东著作等同经典,三人述古论今,书事言理,自须援引或攀附《毛选》以自重自保,但以旧说所牵,所取自不免各有所偏,所释自不免各有所主,浸假乃成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大宗派,或只言普遍规律,或强调特殊规律,或标榜二者的辩证统一。三人之中,以范的心灵最近毛氏,在突出阶级斗争、强调人的能动性上跟的尤紧。其史学思想最具中国特色,它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关系,颇类毛泽东思想之于马克思主义。相反地,郭沫若的论述最富舶来色彩,自始至终未能摆脱机械观和公式主义,更不知辩证法为何物。是以,其社会史分期说虽改之又改,仍难以自圆。而翦的神识与理论修养则远在二人之上。他既深明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之理,亦通晓历史演进中客观与主观、下层与上层“辩证统一”之道,以及历史研究须辩证地兼顾“一般法则”与“特殊法则”之前提,确认治史者“不仅要从多样性的具体历史中抽出其一般性,而且还要从其一般中去认识其特殊性”。许冠三著《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69-370页。
    ① 重庆《新华日报》1944年6月19日《新华副刊》,转引自翦伯赞《先秦史·校定本书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①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滥词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原载1917年1月1日《新青年》2卷5号。
    ② 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上册,转引自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P333-334.
    ① 《郭沬若同志给翦伯赞同志的信和诗》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78年第8期。
    ① 这里有赵俪生、郑宝琦主编的《中国通史史论辞典》,P65-68,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罗新慧《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 陈立国.百年来中国通史写作的阶段性发展及其特点概说[J].史学理论研究,2003,(3):85-93.
    [2]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家范.中国通史的百年回顾[J].史林,2003,(6):1-16.
    [4] 李萍.中国通史写作的两次高潮及其原因分析[J].安徽史学,2000,(3):93-96.
    [5]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编.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 钟珍维,万发云.梁启超思想研究[M].三亚: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8]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9] 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10] 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9.
    [12] 柳曾符,柳定生选编.柳诒徵史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4] 齐思和.中国史探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5] 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下册[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6]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17] 徐松巍.夏曾佑与《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J].历史教学,1997,(3):48.
    [18]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9]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20] 钱玄同等编.刘申叔先生遗书(影印本)[C].南京:江苏古迹出版社,1997.
    [21] 都重万.论辛亥革命前刘师培的新史学[J].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67-76.
    [22] 赵梅春.王桐龄《中国史》的特点[J].史学史研究2004,(1),41-46.
    [23] 王桐龄.中国史[M].北京:北平文化学社出版社,民国二十三年八月第五版.
    [24]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修订,
    [25] 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26] 张荫麟.中国史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7] 周谷城.中国通史[M].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七版.
    [28]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9] 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0]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C].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31] 王抱冲.理想的中国通史[J].大学,一卷九期,1942.(9).
    [32] 罗新慧.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33] 谢保成,赖长扬,田人隆编.中国史书目提要1949.10—1966.5[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34] 史学史研究会编.新史学五大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5]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6] 尚钺.中国历史纲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7] 翦伯赞等编.中国历史概要[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
    [38]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9] 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0]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1] 尚钺.尚氏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2] 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43] 樊树志.国史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4]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5] 田昌伍.中国历史体系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46]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7] 姜义华.一部新的中国通史教材[J].新华文摘,2006,(6):126-128.
    [48]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0] 蒙文通.蒙文通学记[M].上海:三联书店,1993.
    [51] 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2]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3] 江湄.从“大一统”到“正统论”——论唐文化转型中的历史观嬗变[J].史学理论研究,2006,(4):36-45.
    [5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5]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6] 中国历史研究会编.中国通史简编[M].哈尔滨:东北书店出版社,民国三十六年出版.
    [57] 张寄谦.范文澜和北大历史系[J].近代史研究,1994(1):23-25.
    [58]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9] 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0]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61]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2]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3] 何炳松.新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4] 王鉴平,杨国荣.胡适与中西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65] 陈廷湘主编.中国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66]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67] 陈其泰.史学与民族精神[M].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1999.
    [68] 林甘泉.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J].历史研究1996,(2):5-25.
    [69] 张舜徽.中华人民通史[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70]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1] 翦伯赞著,王学典编.史学理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72] 何炳松.通史新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
    [73] 朱渊清.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4] 贾东海主编.史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75] 张秋升.天人纠葛与历史的运演——西汉儒家历史观的现代诠释[M].济南:齐鲁书社,2003.
    [76] 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77] 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78]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中国现代思想上的胡适[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5.
    [79] 胡适.胡适文存(第1集,第2卷):问题与主义:实验主义[Z].台北:台北源流出版公司,1986.
    [80]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81] 李大钊.史学要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82]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3] 翦伯赞.中国史纲[M].上海:生活书店,民国三十六年出版.
    [84] 翦伯赞著,张传玺校.先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5]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86]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哈尔滨:东北书店,民国三十六年初版.
    [87]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88]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9] 白钢.历史学的发展趋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90] 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91] 吕思勉.吕著史学与史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2] 章嶔.中华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初版.
    [93]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M].南京:南京钟山书局,民国二十一年初版.
    [94] 常乃德.常燕生先生遗集:第1卷[C].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95] 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绪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96]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97]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8.
    [98] 王家范.百年史学历程回顾二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0,(1):5-14.
    [99]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现代建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0]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
    [101] 中国历史研究会编.中国通史简编[M].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0.
    [102] 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03] 瞿林东.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上)[J].历史教学,2000,(3):5-10.
    [104]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05]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体裁体例工作小组编.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A].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6]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总序[C].北京:中华书局,1993.
    [107] 俞振基.蒿庐学问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08] 广东省东莞市政协主编.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C].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109] 翦伯赞.史料与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0]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111]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2]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13] 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14]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5] 赵轶峰.历史分期的概念与历史编纂学的实践[J].史学集刊,2001,(4):1-6.
    [116] 金兆丰.中国通史[M].上海: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六年一月版.
    [117] 黄现墦,刘庸合.中国通史纲要[M].北京:北平文化学社,民国二十一年九月版.
    [118]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19] 张荫麟.中国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20] 李泰棻.中国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八年第三版.
    [121]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2001.
    [122]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M].宁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