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表法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国家、地区人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综合反映国家、地区社会生活状况的“晴雨表”。它通过编制生命表来计算,这种方法是现代人口统计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其理论和技术手段都比较完善。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借用到考古学中。通过对遗址人骨鉴定报告的数据统计,做生命表并计算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本文利用生命表法对大汶口文化典型墓地进行了尝试性的统计分析并提出影响古人平均预期寿命的各因素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共分为四章7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和研究目的,平均预期寿命的概念,生命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内研究史前古人平均预期寿命的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部分,第一章包括3节内容。第一节统计了大汶口文化所有己发表有人骨鉴定报告并满足符合本文统计规范的的遗址。
     第二节对符合本文统计要求的9遗址进行生命表编制和平均预期寿命的计算,以王因遗址为例,详细描述了生命表的编制过程。
     第三节做各墓地死亡年龄直方图和P-P图对平均预期寿命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比较和死亡年龄分布统计检验。提出平均预期寿命较高的7遗址死亡年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并给出其数学意义;尉迟寺和五村遗址平均预期寿命较低的原因与遗址出土人骨低年龄段占总人骨数很大比重有关,另也可能与遗址发掘状况及其他影响平均预期寿命因素有关,比如战争、饥荒、迁徙等。并指出,鉴于定量统计的结果受材料可靠程度的影响很大,人骨鉴定工作今后需要提高鉴定精度。
     第三部分,第二章分为三节。本节是利用SPSS软件从遗址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第一节对9遗址根据平均预期寿命、经度、纬度、遗址面积、每具人骨平均占有随葬品数量这5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把9遗址分为3类,剔除掉两个预期寿命偏低的遗址后进行再分类,把7遗址分为2类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初步指出经度、纬度因素对各遗址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影响要大于社会经济因素。
     第二节通过用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法尝试揭示9遗址的平均预期寿命、经度、纬度、遗址面积、每具人骨平均占有随葬品数量这5个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平均预期寿命与其他4个指标每两个之间相关性不大。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经度对各遗址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纬度,而遗址面积、每具人骨平均占有随葬品数量这2个用以指示遗址社会经济状况的因素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次于经度、纬度因素。并结合各遗址所对应的大汶口文化分期,指出大汶口文化早期到中期阶段存在古人平均预期寿命降低的现象。
     第三节为本章小结,分别从空间、时间角度指出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存在地区差异和时期变动。
     第四部分:对生命表法在考古学的应用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第一节通过编制分期别生命表计算出的平均预期寿命和遗址总人口生命表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并讨论误差的影响,指出今后应注意历时性问题,尽可能编制分期别生命表以保证精确度和科学性。
     第二节从分性别编制生命表的结果初步讨论了男性、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在大汶口文化阶段的差异。并根据王因、刘林墓地男女死亡年龄累积曲线指出生活在王因、刘林遗址的古人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可能为17岁,并探讨了造成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低于男性的原因。指出除了可能与妇女在围产期大量死亡有关,还可能与女性社会地位低于男性有关。
     第三节通过环境考古近年来的研究认识,对大汶口文化从早期阶段到中期阶段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存在降低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与古气候的变化特别是距今6000年左右开始的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并尝试从医疗卫生方面分析古人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第五部分,第四章分为三节,对生命表法在考古学的其他应用做尝试性探讨。第一节病理分析,通过介绍去死因生命表及其编制方法,认为今后可利用此法统计古人的病因及研究史前遗址是否存在地方性疾病等。
     第二节人口数量统计分析,回顾了人口增长的概念和人口再生产的模式,介绍了人口统计学人口预测的方法,指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用人口预测的公式回溯逆推历史时期乃至史前人口数量;并以西汉人口数量变化过程分析了本文这种方法与思路的可行性,通过介绍模型生命表提供了一种研究史前人口数量的具体方法,并以王因为例介绍其算法,并通过统计检验图检验假设前提。
     第三节为本章小结,指出生命表在考古学的应用前景和应用局限。
     第六部分,结语。结语对大汶口文化时代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指出今后研究需要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对于生命表在考古学的应用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今后的研究思路;提出人口统计学方法和基本概念在考古学应用中要注意考虑应用前提和条件。最后对本文的计算误差及生命表在考古学的应用前景和局限进行总结。
     第七部分,附表里登录了依据本文统计规范所选取的原始数据。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1.结合多学科背景知识,对影响平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的定性研究。通过相关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影响;并尝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平均预期寿命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结合遗址进行规律性的探讨。
     2.对生命表法在考古学运用中存在的方法移植问题进行检验。通过做遗址分期生命表讨论了计算结果的误差并从分期生命表中再次验证了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到中期阶段存在着平均预期寿命降低的现象。
     3.分性别编制生命表并对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存在的男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女性的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4.本文从一个大的文化时期对多处遗址进行生命表编制并计算平均预期寿命,从结果中也显示出大汶口文化时期似乎存在着多种对应关系。如气候变化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似乎有一定的联系。
     5.对生命表在考古学的具体应用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应结合考古实际,今后有针对性地选取墓葬数量较多的遗址重点突破,建立史前社会区域模型生命表作为标尺,为其他遗址提供参照标准。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a state or a region. It is a "barometer" of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 as well. It is calculated by compling life tables. Thi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modern demography, 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ensus. At present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s are well developed. Based on reasonable assumptions,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in the statistical study of prehisotric human population.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ing of human skeletons in archaeological sites a life table can be complied, which in turn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prehistoric human beings and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In this thesis, the life tabl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some typical cemetery during the Dawenkou Cultures, so as to infer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ancient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covering six parts.
     PartⅠis Introduction, where I describ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the concept of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mpling life tables, and an overreview of archaeological demography.
     PartⅡincludes the first chapter,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sections. Section I presents the prehistoric census data of the Dawenkou Cultures based on the hman skeletetons as reported in published arhcaleogical excavation reports and the informa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that meet the statistical requirmentsof this study..
     SectionⅡpresents life tables and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based on a total of 9 sites that meet the statistical requirements of this study. The detailed procedure of compling a life table was examplified using the Wang Yin site.
     SectionⅢpresnts histograms and the P-P chart of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s well as preliminary statistical test of age and death. The age of death at 7 sites of higher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ppears to follow a normal (Gaussian) distribution; Yuchi Temple and the five village sites show a lower life expectancy, probably due to the dominance of skeletkions of younge people, or other factors such as war, famine, migration and so on. Thereofore, large enough numbers of human skeletons should be identified and counted to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artⅢis ChapterⅡ,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In Section I,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SPSS software. Cluster analysis was done based on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longitude, latitude, site area, and the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goods in a grave.These nine sit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fter excluding two outliers, the remaining 7 site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itial results points out that the longitude, latitude factors affecting on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ancient sites is greater tha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 Section II, by using correlation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t 9 sites, longitude, latitude, site area, the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goods in each grave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s less relevant to the other 4 factor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longitud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t the sites than latitude and site area. The third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s the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good in each grave. This appears to be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site in pha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awenkou Cultures, that culture of the early to mid stages of Dawenkou there reduce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ancient phenomenon.
     SectionⅢsummarizes the results abou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Dawenkou man.
     PartⅣis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life table method in archaeology. Spect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ud on the errors. SectionⅠdo not through the preparatory stage, the average life table to calculate the total life expectancy and life tables sites compared the results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the error, pointing out that the important issue of the future study should pay attention on, not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preparatory stage of life table to ensure accuracy and scientific soundness.
     SectionⅡprepared from the sex life table to discuss the preliminary findings of the male and femal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awenkou culture. Because according to Wangyin and Liu Lin burial age of death of men and women that live in the cumulative curve of the king, Liu Lin ancient sites of women may be the early age of 17 years edu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women than men on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reasons. Except perhap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women in the perinatal death, and women may also be related to lower social status than men.
     SectionⅢ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from an early stage of Dawenkou culture to medium-term existence of the ancient lower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phenomenon, that of ancient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global climate changes since 6000 yr BP have a certain relevance. And try to analyze from the medical and health changes in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ancients.
     PartⅤ, ChapterⅣ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on the life table method in archeology to do a trial of other applications. SectionⅠis pathological analysis, the cause of death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table and its approach, that the future can use this statistical study ancient and prehistoric sites the 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endemic disease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opulation is given in SectionⅡ, reviewed the concept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pattern, introduced the demographic population projections methods, pointing out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can be predicted with a formula of population to extend the historical period and even the prehistoric population; Han population changes and to process analysis and ideas in this paper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pproach, by introducing the model life table provides a number of specific way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nd to the king because the patients present their algorithm, and through statistical tests Test for assumptions.
     SectionⅢis the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 of life table in archaeological are discussed.
     PartⅥis Conclusion. Conclusion of the Dawenkou ancient times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and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think from other perspectiv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table exists in the archaeological issues to discuss in some detail, and gives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present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demograph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archeolog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nsid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mise and conditions. Finally, the calculation of this erro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table in the archaeological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 are summarized.
     PartⅦof Schedule logged in statistical norms based on this raw data selected.
     Highlights of this thesis are:
     1. With a multi-disciplinary background,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ffects the main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ntitative factors.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discussion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nd try to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importance of each factor, combined with the regularity of the site.
     2. On the use of life table method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s exist to test its application. Stage by making the site the results discussed in the life table and the error of life table from the stage once again proved to the early stages of Dawenkou culture medium term there is the phenomenon of reduced life expectancy.
     3. Life table was compiled based on different gender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early stages of culture there Dawenkou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men than women discussed the phenomenon
     4. This time from a large culture of multiple sit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ife tables and calculates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rom the Dawenkou culture period there appears to be a variety of correspondence.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changes in life expectancy, the changing nature of society and changes in life expectancy seems to have some connection.
     5. On the life table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archeology make their own opinion, tha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archaeological practice, the next targeted a large number of burial sites selected major breakthrough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models of prehistoric social life table as a benchmark for other sites provide a reference standard
引文
[1]刘铮等:《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3页。
    [2]薛宝铭,王金:《人口统计学教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9页。
    13]根据人类学、营养学、人类饮食学研究,人群平均身高与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当然最主要是遗传。若能对墓葬人骨进行身高统计,也可从另一角度了解古人生活状况。
    [1]A.朱泓:《建新遗扯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鉴定报告》,《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B.张君,韩康信《尉迟寺新时期时代墓地人骨的观察与鉴定》,《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10页。C.潘其风:《大南沟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人骨的观察鉴定与研究》,《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D.韩康信:《山东充州王因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鉴定报告》,《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88页。E.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56页。F.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04页。
    [2]薛宝铭,王金:《人口统计学教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49-50页。
    [3]李水胜:《人口统计学》,两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4]温勇,尹勤:《人口统计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1]薛宝铭,王金:《人口统计学教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2]分年龄死亡率是某年龄组内的死亡人数与该年龄组年平均人口总数之比,分年龄死亡率剔除了年龄结构的影响。见蒋正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与考核评估》,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3]刘铮等:《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12页。
    [4]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5]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77页。
    [1]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78页。
    [2]崔振武:《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63页。
    [3]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78页。
    [4]刘延年:《现代人口统计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第109页。
    [5]A.陈宁宁:《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图书馆杂志》,1998年第2期,第12页。B.陈瑞:《明代徽州家谱的编修及其内容与体例的发展》,《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第25页。C.陈佳华:《清代一部官僚士族的家谱-《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研究》,《名族研究》,1983年第5期第39页。
    [6]刘延年:《现代人口统计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第110页。
    [7]薛宝铭,王金:《人口统计学教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1]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2]李广元:《生命表法与平均预期寿命计算公式的关系》,《人口研究》,1982年第6期,第32页。
    [3]见查瑞传:《关于平均寿命的计算》,《人口研究》,1978年第2期,第59页;关于年龄组死亡概率qx与年龄组死亡率mx的换算还有别的计算公式,其中查瑞传介绍的是伐尔(Farlle)死亡概率均匀分布假设时的计算公式;另有学者引入指数死亡概率法:qx=1-e-mx另美国人口学者寇尔提出了寇尔死亡概率法公式(见薛宝铭,王金:《人口统计学教程》第88页。这三种死亡概率的计算公式中寇尔死亡概率公式被认为是最为精确的,它引入了一个寿命成数。ax,但关于其取值还需要考虑各地区实际。
    [1]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2]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00页。
    [3]A.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00页。B.梁秋生:《平均预期寿命的真实涵义及其功能缺陷》,《中国统计》,2003年第9期,第14页。c.费世宏:《婴儿死亡率与平均预期寿命》,《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第55页。D.崔振武:《也谈婴儿死亡率与平均预期寿命》,《人口研究》,1985年第4期,第51页。E.徐景尧:《婴儿死亡率对平均寿命的影响》,《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4期,第28页。
    [1]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1]辛怡华:《东灰山、三星村、平洋等墓地与新石器时代几处墓地人口平均寿命比较》,《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第59页。
    [2]崔振武:《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69页。
    [3]辛怡华:《东灰山、三星村、平洋等墓地与新石器时代几处墓地人口平均寿命比较》,《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第59页。
    [4]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
    [5]李广元:《生命表法与平均预期寿命计算公式的关系》,《人口研究》,1982年第6期,第32-37页。
    [6]张为民:《对生命表中平均预期寿命矛盾现象的分析》,《人口研究》,1984年第5期,第57页。
    [1]联合国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等,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人口间接估计技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第336-380页。
    [2]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2页。
    [3]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4]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3页。
    [1]小于1岁一概登记为0.5岁是为了方便统计,因为0岁组指的是大于或等十0而小于1岁的个体,比如报告中很多婴幼儿登记为6-7个月,换算成实岁就是0.5-0.583岁,再求平均值不很方便,且做生命表过程中只需要统计各年龄组内的死亡个体数,与个体年龄值所在区间有关而与其具体数值无关。
    [2]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1]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4页。
    [2]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4页。
    [3]童丽珍,李春森:《论国民寿命与GNP、文化程度的关系》,《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3期,第95-98页。
    [4]A.11明艳,董志勇:《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学理论》,2010年第4期,第47页。B.马磊,余振华:《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期,第161页。C.陈崇帼,周天枢,陈桂东:《人口平均寿命影响因素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1997年第10卷第1期,第72页。
    [1]陈铁梅:《定量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1]具光花,周艳魏,姜金锡:《完全样本下威布尔分布平均寿命的评估》,《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月第34卷第4期,第246-248页。
    [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蒙城县文化局:《蒙城尉迟寺-第二部》,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饶县博物馆:《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1]李子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2]张琼:《基于韦伯与正态分布非线性估计的我国人口死亡年龄分布》,《保险研究》,2010年第8期第3页。
    [3]徐勤:《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趋势》,《老年学杂志》,1986年第4期第2页。
    [4]A.徐勤:《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趋势》,《老年学杂志》,1986年第4期第3页。B.黄荣清,庄亚儿:《人口死亡水平的国际比较》,《人口学刊》,2004年第6期第4页。C.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3页。
    [1]任强:《近50年来世界人口期望寿命的演变轨迹》,《人口研究》,2007年9月第31卷第5期第78页。
    [2]崔振武:《对我国1953-1964年,1964-1982年生命表指标的估计》,《人口研究》,1987年第1期,第22页-29页。
    [3]查瑞传:《关于平均寿命的计算》,《人口研究》,1978年第2期,第59页。
    [1]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08页。
    [2]温勇:《人口统计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3]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09页。
    [1]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2]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3]A.赵景波:《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旋回和周期》,《冰川冻土》,1988年第10卷第2期,第117-121页。B.熊尚发,丁仲礼,刘东生:《第四纪气候变化机制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第13卷第3期,第268页。
    C.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紧张》,《科学通报》,1999年第44卷第5期,第465页。
    [1]*表示原报告中未注明随葬品总数,系作者自查。
    [2]为了方便计算,将所有经纬度中的数值换算成小数点2位数据。
    [1]A.李日邦,谭见安,王五一,何洋:《中国人口寿命的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人文地理》,2000年4月第15卷第2期,第1页-第4页。B.陈崇帼,周天枢,陈桂冬《人口平均寿命影响因素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1997年第10卷第1期,第2页。C.马磊,余振华:《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期,第161页。
    [1]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第282页。
    [1]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第203页。
    [1]A.鲁小波,芥绍全,陈晓颖:《海洋对我国各地人均寿命的影响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2期,第33页。B.李日邦,谭见安,王五一,何洋:《中国人口寿命的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人文地理》,2000年4月第15卷第2期,第4页。
    [1]韩康信:《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鉴定报告》,《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92-393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蒙城县文化局:《蒙城尉迟寺(第二部)》,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90页。
    [2]A.黄荣清,庄亚儿:《人口死亡水平的国际比较》,《人口学刊》,2004年第6期总第148期,第5页。B.赵成军:《女性的平均寿命为何高于男性》,《生物学教学》,1996年第3期,第42页。[3]雨卉:《女性的寿命为什么长于男性?》,《中老年保健》,1999年第6期,第24页。
    [1]韩康信:《山东充州王因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鉴定报告》,《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91页。
    [1]朱泓:《建新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鉴定报告》,《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2页。
    [2]人口学上般指妇女15-50周岁这段时期为育龄期。
    [3]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1]毛晓平,刘翠芝,卢有发:《山东古代气候与海岸变迁》,《河南气象》,2006年第2期,第13页。
    [2]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唐领余,王富葆,姚檀栋:《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中国科学》B辑,1992年第12期,第1306页。
    [3]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4]吴文祥,刘东生:《4000a 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第四纪研究》,2004年5月第24卷第3期,第281页。
    [5]方修琦,葛全胜,郑景云:《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古地理学报》,2004年2月第1期,第89页。
    [1]彭晓莹,钟巍,赵引娟,薛积彬:《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机制的再认识》,《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56页。
    [21彭晓莹,钟巍,赵引娟,薛积彬:《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机制的再认识》,《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56页。
    [3]施少华:《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变事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年12月第13卷第4期,第67页。
    [4]夏正楷,杨晓燕:《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3年11月第23卷第6期,第668页。
    [5]A.赵济:《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3页。B.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王乃昂:《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
    [1]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1]刘铮等:《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76页。
    [2]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3]静止人口模式有以下性质: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每年出生数和死亡数相等,保持不变:各个年龄的男女人数保持不变。见黄荣清:《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12页。
    [1]图4.1是以芬兰1785-1976年人口数据所作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引自吴忠观:《人口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21英国学者布莱克(C.P.Blacker)此后在兰迪和诺特斯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美国人口学家寇尔此后又对五个阶段进行重命名并提出各阶段的数量界限,见王恩涌:《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8页。五阶段模式只是对四阶段模式第四段进行再划分和延伸,关于史前时期的人口再生产这些认识都是一致的。
    [3]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0-77页。
    [1]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2页。
    [1]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3页。
    [2]A.魏金岭,赵光宙:《人口增长模型的反馈控制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1期,第115-120页。
    B.李永胜:《人口预测中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认定》,《财经科学》,2004年第2期,第68-72页。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2]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
    [3]阎守诚:《中国人口史》,文津出版社,1997年,第78页。
    [4]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5]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9页。
    [1]A.袁祖亮:《西汉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初探》,《史学月刊》,1981年第3期,第19-25页。B.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47页。C.尚新丽:《西汉人口问题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第68-84页。
    [1]A.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页。B.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1页。C.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页。
    [2]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63-205页。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4-217页。
    [4]张善余在《中国人口地理》第3页中直接计算从西汉元始二年到道光二十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值得存疑的。实际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都在变化,求多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只能限定在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从西汉元始二年人口按他说的6500万增加到道光4.1亿,这么长的时间间隔是不能用一个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的。
    [1]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9页。
    [2]存活概率等于1减去死亡概率,死亡概率可以利用前文介绍的任一公式进行计算,比如以伐尔死亡均匀分布条件下死亡概率,可以计算出王因遗址0岁组死亡概率为0,存活概率为1。
    [1]秦芳芳:《模型生命表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4期,第15页。
    [2]游允中:《论模型生命表》,《人口研究》,1985年第2期,第31-34页。
    [3]崔振武:《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08页。
    [4]刘延年:《现代人口统计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第263页。
    [1]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9页。
    [2]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60页。
    [3]中位数和平均值都是对总体分布均值的估计,均值受极端数值影响较大,中位数则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因此,当数据中有极端值时,使用中位数比使用均值更好,中位数这种抗干扰性在统计中称为具有稳健性。
    [1]A.邬沧萍,侯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8页。B.王恒礼,王桂梁:《地球科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C.储金宇:《环境地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页。D.郑度,谭见安,王五一等:《环境地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1]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1]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1]摘自《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登记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37-387页。
    [2]为了编制分性别生命表和在SPSS中定量分析,将性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0表示女性,1表示男性,2表示未鉴定性别和不确定性别。
    [3]根据王因遗址墓葬分期,②层属十晚期,③层属于中期,④层属于早期,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93页。
    [1]摘自《五村遗址墓葬登记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饶县博物馆:《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9-114页。
    [1]摘自《大汶口文化墓葬登记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枣庄市文化局:《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9-208页。
    [1]摘自《早子第一期文化墓葬登记表》、《呈子第二期文化墓葬登记表》,吕潍地区文物管理祖,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第380-384页。
    [1]吴玉林:《中国人口.山东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55页。
    [1]路遇,滕泽之:《中国分省区历史人口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6-98页。
    [1]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1.刘铮等:《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
    2.黄荣清等:《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3.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4.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刘延年等:《现代人口统计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
    6.李永胜:《人口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7.薛宝铭,王金:《人口统计学教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8.温勇,尹勤:《人口统计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9.崔振武:《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联合国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等,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人口间接估计技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
    11.骆克任:《人口应用数学》,甘肃科学计数出版社,1988年。
    12.顾杏元:《居民病伤死因统计》,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
    13.查瑞传:《数理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郑家亨:《统计大辞典》,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
    15.李子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3.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
    4.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时期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5.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6.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7.南京博物院新沂工作组:《新沂花厅新石器时代遗址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8.南京博物院新沂工作组:《1987年江苏新沂花厅遗址的发掘》,《文物》,1990年第2期。
    9.南京博物院新沂工作组:《江苏新沂花厅遗址1989年发掘纪要》,《东南文化》,1990年1、2期合刊。
    10.南京博物院:《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年
    12.山东考古所等:《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
    1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蓬莱紫荆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
    14.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1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年。
    1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茌平尚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曲阜西夏侯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工作队:《西夏侯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
    1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枣庄市建新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1期。
    2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枣庄市文化局:《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2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枣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枣庄市博物馆:《枣庄建新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2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莒县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
    23.苏兆庆,常兴照,张安礼:《山东莒县大朱村大汶口文化墓地清理简报》,《史 前研究》,1989年。
    24.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
    25.苍山县图书馆文物组:《山东苍山县新石器时代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
    26.冯沂,杨殿旭:《山东临沂王家三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8年第8期。
    27.王思礼:《山东安邱景芝镇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潍县鲁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
    29.昌潍地区文物管理组,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30.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山东长岛北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5期。
    3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栖霞杨家圈遗址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第二部)》,科学出版社,2007年。
    35.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周口市大汶口文化墓葬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
    36.李学训:《章丘县焦家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
    37.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3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滕州市西公桥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10期。
    3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滕州西公桥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4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曲阜董大城遗址的发掘》, 《海岱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4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饶县博物馆:《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4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考古队,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市西康留遗址调查-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3期。
    4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市西康留遗址调查、钻探、试掘简报》,《海岱考古》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4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滕州市西公桥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10期。
    4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杭头遗址》,《考古》,1988年第12期。
    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安徽宿县小山口和古台寺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12期。
    47.临沂文物组:《山东临沂大范庄新石器时代墓葬的发掘》,《考古》,1975年第1期。
    48.冯沂:《山东临沂大范庄遗址调查》,《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
    49.郸城县文化馆:《河南郸城段砦出土大汶口文化遗物》,《考古》,1981年第2期。
    50.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邳州梁王城遗址2006-2007年考古发掘收获》,《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5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曲阜南兴埠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12期。
    52.李伊萍:《南兴埠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分析》,《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
    53.商水县文化馆:《河南商水发现一处大汶口文化墓地》,《考古》,1981年第1期。
    5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营市博物馆:《山东广饶县傅家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9期。
    5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费县文物管理所:《费县左家王庄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5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滑城”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57.张脱:《河南平顶山市发现一座大汶口类型墓葬》,《考古》,1977年第5期。
    58.吴文祺:《微山县尹洼村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
    59.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60.栾丰实等:《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61.高广仁,栾丰实:《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
    62.陈铁梅:《定量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方辉:《聚落与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1.余扶危,李月娥,贾彩霞:《洛阳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墓葬研究》,《洛阳大学学报》2007年9月第22卷第3期。
    2.张爱莲,张彦荣:《山西省各地区人口平均寿命和死亡水平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9月第5卷第9期。
    3.张爱莲,刘桂芬:《山西省各地市人口平均寿命和生命素质指数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年12月第4卷第12期。
    4.张爱莲,张彦荣:《山西省各地区人口平均寿命和死亡水平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9月第5卷第9期。
    5.杨建伯:《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及流行病学意义》,《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年3月第22卷第2期。
    6.梁秋萍,杨益超,游金生,黄龙生:《广西1937-1987年人口平均寿命的变动趋势》,《广西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9卷第4期。
    7.郭雪球,伊仁义:《松溪县近30年人口平均寿命变化初探》,《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第4卷第2期。
    8.路磊,郝虹生,高凌:《1990年中国分省简略生命表》,《人口研究》,1994年5月第18卷第3期。
    9.李日邦,谭见安,王五一,何洋:《中国人口寿命的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人文地理》,2000年4月第15卷第2期。
    10.俞红玫:《我国生命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上海保险》,1999年第11期。
    11.冯怀珠:《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分析与预测》,《人口统计》,2006年第3期。
    12.鲁小波,谷绍全,陈晓颖:《海洋对我国各地人均寿命的影响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2期。
    13.马蔚云:《俄罗斯人口高死亡率论析》,《人口学刊》,2008年第6期。
    14.梁秋生:《平均预期寿命的真实涵义及其功能缺陷》,《中国统计》,2003年第9期。
    15.王先鹏,曹荣林:《基于人口统计的市镇乡比较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8期。
    16.明艳,董志勇:《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学理论》,2010年第4期。
    17.阮锡仪:《1986-1998年将乐县平均期望寿命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第5卷第4期。
    18.林国钧:《稳定人口增长率和出生率公式的误差估计》,《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8月第20卷第3期。
    19.秦芳芳:《模型生命表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4期。
    20.龚跃,党宏:《人口预测的模型与方法》,《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第14卷第Z1期。
    21.宋健,李广元:《人口发展问题的定量研究》,《经济研究》,1980年第2期。
    22.宋健,于景元等:《人口发展系统解的渐近性质及对生育模式的依赖关系》,《数学物理学报》,1986年第3期。
    23.黄润龙,吴金林:《中国5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的数值仿真》,《中国卫生统计》,2001年6月第18卷第3期。
    24.崔振武:《对我国1953-1964年,1964-1982年生命表指标的估计》,《人口研究》,1987年第1期。
    25.张晓磊:《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分死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26.刘光华:《宁夏中卫市城区2004-2005年死因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刘桂芬、张爱莲,2006年。
    27.杨建伯:《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及流行病学意义》,《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年3月第22卷第2期。
    28.魏金岭,赵光宙:《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的反馈控制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月第10期。
    29.王力宾:《函数模型及其在生命表制作中的应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20卷第2期。
    29.张美琳,李芳,杨丽霞:《宁海县2001-2005年女性居民主要死因的寿命损失年及死因构成》,《现代实用医学》,2007年5月第19卷第5期。
    1.曹伯勋:《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吴泰然,何国琦等:《普通地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伍光和,田连恕等:《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赵济:《中国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5.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6.王恩涌,赵荣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4.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阎守诚:《中国人口史》,文津出版社,1997年。
    6.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7.路遇,滕泽之:《中国分省区历史人口考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7.吴玉林:《中国人口·山东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
    8.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科学出版社,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