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过程的实践视角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东北J省L县的一个客运群体(即文中的K客运群体)的经济行为的考察,试图展现,以牟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经济行为,在社会规则的作用下,推动一个松散的群体形成组织,并嵌入到社会结构中的过程。这一嵌入过程是通过对K客运群体形成和运行过程的描述分析予以展现的。这个过程同时呈现了一个地方性制度自发生成的过程。
     本文从K客运群体成员与市场中的竞争对手、行政管理人员及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现了K客运群体的形成、运营过程,并进一步呈现出经济行为是如何“嵌入”到社会结构中并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的。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展现,我们发现,K客运群体是在行政、市场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形成并维持运营的。K客运群体成员的经济行为内含着市场、行政及社会文化等几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行为的结果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嵌入”过程在形式上就表现为一种组织制度的生成;实质上则体现着市场、行政、社会文化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同时,在对本文的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社会个体的行为并不完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而是深受中国社会传统的“人情”、“面子”、“关系”等行为准则的影响。在K客运群体形成、运行过程中,K客运群体成员采取其特有的方式处理与行政、市场以及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出以“利益为主、传统伦理为辅”的特点。
     这样,通过K客运群体组织形成过程与运行过程的描述分析,我们看到了经济行为在市场、行政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嵌入社会结构的同时,行政、社会文化等因素也通过影响社会个体的经济行为而影响市场的实践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社会个体通过组织化的方式,来应对转型社会中的行政力量的影响和市场竞争。
This paper tries to exhibi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economic action of a bus group in L county J province, how the interest-oriented economic act made a loosely connected group change into a closely connected group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nstitution, and how it embeds in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process of embedding was exhibited by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orming and run of K bus group. The process of embedding is also the process of the natural forming of local institution.
     This paper elucidate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ing and run of K bus group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s of K bus group and their opponent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an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selves. Through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the forming and run of K bus group,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economic action embeds into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how it influences social construction. By elucidating the process, we have found that K bus group was formed and keeps ru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culture an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Economic action of the members of K bus group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s of marke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culture, and the outcome of economic action is just the outcome of the interaction. So, the formation of institution can be the result of embedding formally. In fact, the process of embedding incarnates the outcome of the interaction that the market, administration and culture are all involved.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found that, the acts of social individual are not totally based on rationality. They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norms such as friendship, face and guanxi. New norms which emphasize both interest and traditional ethic have come into being. It is this new norms which govern the K bus group members'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and market opponents.
     So,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the forming and run of K bus group, we have found that, while economic action is embedded into soci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cultur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culture also influence the practice of market through influencing the economic action of social individuals.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mation of K bus group embodies that social individuals get organized to deal with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引文
7[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王名等译,1997年版,第42页。
    8 同上。
    9 在实质主义经济人类学的批判之后,形式主义经济人类学也做出了回应。因而,在这两个流派之间展开了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实质主义的与形式主义的争论。总体看来这两个学派争论的问题是“人究竟是一种冷静和理智地进行最大分析的动物,亦或是被文化价值所引导,努力追求美好道德而并非仅仅贪婪于物质利益的社会成员?”(施琳,2002:64)
    10 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台湾)远流出版社,黄树民译,1989年版,第25页。
    11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73页
    12[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王名等译,1997年版,8页。
    13[美]萨林斯:《历史之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蓝达居译,前言第3页。
    14 同上。
    15[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韩莉译,第15页。
    16 Mark granovetter,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ume91,Issue3(Nov,1985),P482.
    17 同上,P482。
    18 同上,P482-483。
    20 孙立平:《转型社会学——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www.china.com.cn/book/zhuanti/kxxsqy/2008-01/18/content_9554029.htm
    21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01页。
    22 陈那波:《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23 这些批评虽然在结论与观点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波兰尼关于“再分配”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地思考。因此,在根本上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嵌入”分析。因此,本文将不一一详述相关论点。
    24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38页。
    25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6 Mark granovetter,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ume91,Issue3(Nov,1985),P505.
    28 Ritzer,G.1975,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Bost-on:Allyn and Bacon.P7.
    29 转引自赵世瑜:《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页。
    30 孙立平:《转型社会学——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转引自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book/zhuanti/kxxsqy/2008-01/18/content_9554029_2.htm
    3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89-90页。
    34[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36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3页。 山珍、猎牲等作为“贡鲜”的规定。另一方面也要归因于传统帝国时期,此地对于中原王权遥远边疆的地理位置。
    39[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85页。
    110[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页。
    111[美]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选编/译,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第215页。
    112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292页。
    113 同上。第294页。
    114笔者只是通过对凯恩斯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对比引入国家行政力量这一变量,进一步对作为市场参与者的K客运群体进行分析。
    124 张静:《法团主义——及其语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52页。
    125 张静:《法团主义——及其语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23、159页。
    126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7、28页。
    128 黄光国:《人情与权力: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载黄光国编订:《人情与权力: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6页。
    132 何翠萍:《礼物·人情·债——旧社会礼物交换型式》,载于汪珍宜、何翠萍译 莫斯著《礼物:旧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功能》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导言第7页。
    133[法]莫斯:《礼物:旧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功能》,汪珍宜、何翠萍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第22页。
    134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0页。
    136 Mary Douglas How Institutions Think,SyracuseUuniversity Press,1986.P43.
    137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97页。
    148[美]海登·怀特:《历史解释中的形式主义与情境主义策略》,黄红霞 译,《东南学术》2005年3期。
    149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1期18页。
    152 孙立平:《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第81页。
    153 在此原则下,国家通过城市的单位组织、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将人们管理起来,物质供应通过单位体系来进行分配。同时通过与等级挂钩的工资制度、工分制度、身份体系和庇护关系,权力得以在对机遇、物质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资源的分配中得以实现。
    154[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第162页。
    156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1]边燕杰,卢汉龙,孙立平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C].北京:三联书店,2002.
    [2]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邓正来.小路上的思与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费孝通.禄村农田(《费孝通文集》第2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8]费孝通.中国绅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土社会调查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何正斌.经济学300年[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1]黄光国编订.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3]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4]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6]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7]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8]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19]李强.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20]李强.我国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22]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3]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4]秦晖.传统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5]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2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8]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9]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0]孙立平.守卫的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1]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3]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4]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5]王斯福,王铭铭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6]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7]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8]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9]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40]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1]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2]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C].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43]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4]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6]张静主编.身份的认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7]张静.法团主义——及其语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8]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9]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0]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1]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2]赵鼎新.社会政治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3]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4]赵世瑜.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2006.
    [55]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56]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变迁[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J].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杨念群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陈宇光.论滕尼斯对“共同体”与“社会”的阐释[J].南通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4期.
    [3]陈那波.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年5期.
    [4]谷传华,张文新.情景的心理学内涵探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期.
    [5]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J].读书2002年5期.
    [6]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形成的机制[J].中国学术,2002年4期.
    [7]郭毅,朱扬帆,朱熹.人际关系互动与社会结构网络化——社会资本理论的建构基础[J].社会科学,2003年8期.
    [8](美)海登·怀特.黄红霞译.历史解释中的形式主义与情境主义策略[J].东南学术,2005年3期.
    [9]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9期.
    [10]金耀基.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初探)[J].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0.
    [11](德)简斯·贝克尔特.叶鹏飞译.经济社会学与嵌入性:对“经济行动”的理论抽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6期.
    [12]李继宏.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3年3期.
    [13]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J].载吴国光主编《九七效应》.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
    [14]刘世定.嵌入性与合同关系[J].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
    [15]陆益龙.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5期.
    [16]马长山.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和法治研究的新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3期.
    [17]马长山.社会转型与法治根基的构筑[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4期.
    [18]施琳.建立广义的实在主义经济人类学——乔治·多尔顿经济人类学学术思想研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3期.
    [19]施琳.卡尔·波朗尼和他的“实在主义革命”[J].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1期.
    [20]孙立平.迈向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J/OL].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442
    [21]孙立平.转型社会学——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J/OL].http://www.china.com.cn/book/zhuanti/kxxsqy/2008-01/18/content_9554029_2.htm
    [22]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年1期.
    [23]文崇一.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J].中国人的心理.杨国枢主编,319-345.台 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24]吴建平.组织与制度的嵌入性极其自然演化[J].社会,2006年5期.
    [25]杨联升.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J].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洪业杨联升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6]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5期.
    [27]应千飘.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特定类型[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2期.
    [28]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2期.
    [29]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J].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1期.
    [30]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J].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
    [31]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32]甄志宏.从网络嵌入性到制度嵌入性——新经济社会学制度研究前沿[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3期.
    [33]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年5期.
    [34]周业安,毕新华等.嵌入性与制度演化——一个关于制度演化理论的读书笔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6期.
    [1](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美)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德.梁永佳,阿嘎佐诗泽.人类学的四个讲座[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美)戴维·波普诺.李强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德)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美)杜赞奇.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8](英)F·冯·哈耶克.邓正来选编/译.哈耶克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9](英)F·冯·哈耶克.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0](德)贡德·弗兰克.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1](德)哈贝马斯.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2]黄树民.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3](英)卡尔·波兰尼.冯钢,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4](英)卡尔·波兰尼.黄树民译.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M].台湾:远流出版社,1989.
    [15](英)肯·宾默.王小卫,钱勇译.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一卷)——公平博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赵丙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王海龙,张家碹译.地方性知识—诠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9](法)雷蒙·阿隆.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0](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日)栗本慎一郎.王名译.经济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2](美)流心.常姝译.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谱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5.
    [23](美)刘易斯·A·科塞.石人译.社会思想名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4](美)罗伯特·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5](美)曼瑟尔·奥尔森.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群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6](法)莫斯.汪珍宜,何翠萍译.礼物:旧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功能[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27](美)马克·格兰诺维特.罗家德译.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8](德)马克思·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29](德)马克思·韦伯.康乐,简惠美译: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德)马克思·韦伯.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
    [31](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2](法)皮埃尔·布迪厄.蒋梓骅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3](印)帕萨·查特杰.田立年译.被治理者的政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4](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5](法)涂尔干,莫斯,马塞尔.汲喆等译.原始分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6](法)涂尔干.林宗锦,彭守义译.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7](美)萨林斯.蓝达居译.历史之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8](美)施坚雅.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9](美)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1999.
    [40](美)詹姆斯·C·斯科特.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1](美)詹姆斯·C·斯科特.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2](美)詹姆斯·C·斯科特.郑广林,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L县地方史志办编.L县志[R].1920—1945,1950—1980,1980—1990.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Z].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Z].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Z].19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Z].2003.
    [5]J省公安厅交警总队.J省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手册[Z].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Z].2005.
    Andrew G.Walder 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David Stark & Victor Nee Toward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State Socialism
    Dorothy J.Solinger 1993,Urban Enterpreneurs and the State:The Merger of State and Society.In Dorothy J.Solinger,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Statist legacies and Market Reform,1980—1990,M.E.Sharpe,Inc.
    G.Ritzer 1975,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Bost-on:Allyn and Bacon.
    Gordon White 1993, Prospect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9.
    J. Parry & M. Bloch 1989,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wrence Peter King & Ivan Szelenyi 2004,Max Weber's theory of capitalism and varieties of post-communist capitalism, First draft , June 30,2004.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August16.
    Jean C. Oi 1985, Communism and Clientelism: Rural Politic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37.
    
    Jean C. Oi 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ean C. Oi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l State Corporatism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
    Jean C. Oi 1995, 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s Transitional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 144.
    Jean C. Oi&G. Andrew Walder 1999, Property Right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k Granovetter 1985, Economic A 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91, Issue3.
    Mark Granovetter & Richard Swedberg 2001,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Westview Press.
    Mary Douglas 1986. How Institutions Think. Syracuse Uuniversity Press.
    M. Bloch 1982, Death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Lif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chael Bernhard 1996,Civil Society after the First Transition: Dilemmas of Post-communist Democratization in Poland and Beyond.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29, No.3.
    Nan Lin 1995, Local Market Socialism :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 24.
    Pierre Boudieu 1977, Th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 Redfield 1969,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ictor Nee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
    Victor Nee 1991, Social Inequality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Victor Nee 1992,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 : Hybrid Froms , Property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7.
    
    Victor Nee 1996,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Victor Nee 2002, Postsocialist Inequalities: The Causes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19.
    Zhou Xueguang 1993,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er: Feb 1993:58;ABI/INFORM Globa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