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政区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复原北魏州郡两级政区设置过程。北魏的政区牵扯到十六国,牵扯到东晋南朝,影响到北朝乃至隋唐。但由于相关材料的阙失与混乱,也由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复杂政治发展态势,处理研究起来难度很大。本文分析北魏政区演变的基本因素,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复原出元魏一代(包括东西魏)的年际疆域变化过程,为利用《魏书·地形志》提供时空变化的标尺,借以解决政区置废变更的时间问题;通过探究北魏政区与十六国以及东晋南朝的具体沿革关系,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复原出北魏初年州郡两级政区的设置情况,借以解决政区推导中的逻辑起点问题;通过系统复原北魏具体置州情况,修正《地形志》,借以解决州郡隶属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北魏州郡两级政区设置过程按地域进行逐个系统复原。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the North Wei Period (北魏)had certain influences on that of the later-on dynasties------theNorthern Dynasty (北朝), and even the Sui-Tang Period (隋唐 ) .So we should lay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research into this subject . However , the main difficulty comes that limited materials could be found concerning this subject owing to the lack and confusion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which was caused by the continuous wars and the nomad ethnic groups' intruding into the central areas from the north . Now , through our work ,we have for the first time made it possible to restore the changing course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Northern ,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Wei dynasties ( 北魏,东魏, 西魏) , and by that we could afford a spacial standard to employ and research the concerning historical literature Weishu Dixingzhi (《魏 书·地形志》) . Besides,we have also restored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Zhou (州i ) and Jun (郡) prefectures during the North Wei Period
引文
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梁书》、《晋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南史》、《旧唐书》、《资治通鉴》。
    《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校释,2000年4月第1版。
    《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10月第1版。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太平寰宇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本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版。
    《册府元龟》,明刻初印本,中华书局1960年6月影印第1版。
    《宋本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版。
    《太平御览》,四部丛刊本。
    《方舆胜览》,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1版。
    《大清一统志》,四部丛刊本。
    《汉唐地理书钞》,[清]王谟辑,中华书局1961年9月影印第1版。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温曰鉴:《<魏书·地形志>校录》,《二十五史补编》本。
    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张穆:《魏延昌地形志目录》,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翻印。
    马与龙:《晋书地理志注》,《二十四史订补》本。
    胡孔福:《南北朝侨置州郡考》,《二十四史订补》本。
    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施和金整理,收入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2 册,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杨守敬:《水经注图》,甄国宪、陈芝整理,收入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5册,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影印,1981年12月初版。
    余逊:《汉魏晋北朝东北诸郡沿革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四分。
    劳干:《北魏州郡志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二本。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年7月新1版影印本。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四、五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潘光旦:《存人书屋历史人物世系表稿》,收入《潘光旦文集》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陈连庆:《<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吴松弟编著:《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5月第1版。
    岑仲勉:《隋书求是》,商务印书馆1958年6月初版。
    卞孝萱:《关于北朝、隋、唐的“道”》,《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6期。
    陈直:《摹庐丛著七种》,齐鲁书社1981年1月第1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1版。
    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7月第1版。
    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
    缪钺:《读史存稿》,三联书店1963年3月第1版。
    谷霁光:《谷霁光史学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朱祖延纂:《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1版。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
    唐长孺;《高昌郡纪年》,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后更名为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下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三辑。
    牟发松:《北魏军镇考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七辑。
    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
    李祖桓:《仇池国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郑炳林:《仇池国二十部护军镇考》,《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总第9期)。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5月初版。
    朴汉济:《北魏王权与胡汉体制》,东洋史学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宓三能:《说北魏初年破后燕后“迁徙山东六州吏民”的六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
    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第1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
    简修炜等著:《六朝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李凭、孙耀、孙蕾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12月北京第1版。
    船木胜马:《北魏建国期州郡県設置》,《東洋大学紀要(文学部篇)》24号,1970年12月。
    青山定雄编:《中国历代地名要览》,台北,洪氏出版社1984年初版影印。
    直江直子:《北魏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镇人》,《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3期。
    平冈武夫、市原亨吉编:《唐代的政治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窪添庆文:《北魏州的等级》,《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总第3期。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赵永复:《<水经注>资料断限》,《历史地理》第八辑。
    高敏:《北魏三长制与均田制的实行年代问题辨析》,《史学月刊》1992年第5期。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何德章:《北魏太和中州郡制改革考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沧洲:《后燕慕容垂的疆土无洛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
    安介生:《“代郡武川”辨析》,《历史地理》第十三辑。
    李并成:《北朝时期瓜州建置及其所属郡县考》,《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
    程应谬:《流金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年7月第1版。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第1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收入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葛剑雄:《永嘉乱后汉人对河西的迁移及其文化意义》,收入前书。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周一良:《周一良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周振鹤:《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鲍桐:《北魏北疆几个历史地理问题的探索》,《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刘琳:《中古泥鸿》,巴蜀书社1999年9月第1版。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版。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
    何德章:《“阴山却霜”之俗解》,《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二辑;《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五辑;《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七辑;《北魏末帝位异动与东西魏的政治走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八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